海晏:“编造”星星的作家

海晏:“编造”星星的作家

一、海岩:“炮制”明星的作家(论文文献综述)

蒋林倩[1](2021)在《中国早期侦探片研究(1920-1949)》文中研究说明自1920年第一部本土侦探短片《车中盗》问世,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29年的时光中,这个移植自西方的商业电影类型在民国复杂乱世图景中进行着自身的探索与演变。本文根据类型电影相关理论圈定侦探片范围,广泛搜寻影片本事、报刊文章、影像等第一手资料展开研究,结合国内外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对侦探片进行考察,梳理其类型流变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早期侦探片文本风格与观念内涵之变化,将其大致划分为1920年-1927年多元素杂糅的萌芽期、1928年-1938年的类型范式形成期以及1939年-1949年向间谍题材与黑色风格倾斜的转型期。文中针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侦探影片,进行文本细读式的叙事解构与宏观角度的社会文化论析,分析现存影像的美学风格,并尝试回归历史现场,还原观众的评议与国共两党围绕侦探片发生的意识形态争锋。最后章节从类型电影所蕴含的文化心理角度出发,观察早期侦探片对民国社会问题的审视,以及其在中西方多重价值观念的共同影响下,对社会秩序的想象性建构,从而探究侦探片这个早期商业电影类型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挖掘侦探片曾经被主流话语体系所遮蔽的价值意义。

杨芙蓉[2](2019)在《雪米莉小说的通俗元素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后,港台的通俗文学作品和西方的通俗文学作品被大量引进了内陆,尽管如此,人们对通俗文学的需求仍是巨大的,口味更是多种多样。就在这时,一些四川籍作家在80年代后期以“雪米莉”为笔名而创作的雪米莉小说应运而生,它对新时期大陆通俗文学创作的空白地带首先进行了占领,是新时期第一个有意识策划的通俗文学品牌。它曾一度风靡盛行许久,形成了“雪米莉热”,成为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这段时间内中国文学市场中的一道特殊文化景观。可以说正是因为雪米莉小说的出现和风靡,促进了当代中国大陆通俗文学复苏和繁荣。然而由于地区差异、褒贬不一等各种原因,雪米莉小说并没有在通俗文学界得到细致的研究,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也一直被忽视掉。本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研究背景,立足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研究雪米莉小说是如何凭借其对市场特有的敏锐力使得小说具备大众所熟悉喜爱的通俗元素而让读者追捧的,以及它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本论文总共包括了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雪米莉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对现有的研究情况和文献进行了综述归纳。正文总共有三章,前两章都是在论述雪米莉小说的通俗元素,最后一章是论述它产生的影响。其中,第一章是对雪米莉小说的通俗元素之一——策划形式进行研究。策划营销是否得当其实也是通俗小说畅销与否的重要技巧之一,雪米莉小说主要是从组织形式、写作方式、品牌打造三个方面进行策划的。第二章是对雪米莉小说另外一种重要的通俗文学元素进行研究,也即对其创作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模式是通俗文学最重要的通俗元素和技巧,雪米莉小说的创作模式可以从题材的选择、人物的设置、情节的安排、结构的安排以及语言的运用五个方面来分析,小说一度受到大众的喜爱就跟其中蕴藏的模式不无关系。最后一章是论述雪米莉小说产生的历史影响。本章旨在客观评价分析当年畅销的雪米莉小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雪米莉小说的出现和热卖对新时期中国大陆文学市场产生了影响,也对知识分子的多元化价值探索产生了影响。同时,对于它的迅速消亡,后来的通俗文学写作者也应该以此为鉴。结语部分是在正文的基础上,对本论文进行的简要总结和概括。

黄勇军[3](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刘莹[4](2015)在《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文中提出本文以新世纪文学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将新世纪文学期刊置于新世纪文学场域中,通过对重要的期刊行为、期刊事件和期刊现象的梳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体制的分析,以达到对新世纪文学整体面貌和走向的把握。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期刊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类文学杂志的兴起;通俗文学期刊的复兴以及青春杂志的遍地开花。而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泛文学”路径的实践,文学期刊的类型化生产,青春作家办刊现象以及文学期刊的跨媒介互动,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趋向对文学生产和审美风尚形成反制作用,推动了文学审美的泛化、类型文学的盛行、青春文学的崛起。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意味着对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研究方法,在把握文学本体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期刊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鉴别和考量。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文学期刊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关键意义,对论文将要涉及的“新世纪文学”这一关键概念的来源、特质以及时间范围进行梳理并予以界定。此外,整理了学术界对此论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着重描述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三个方面把握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展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整体风貌,并以此观察新世纪文学环境、格局、潮流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新世纪的大部分文学期刊放弃了激进的形式实验,转向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描摹,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潮。消费市场的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文学期刊丧失审美自主性,造成创作的萎缩和重复。与此同时,一些文体意识鲜明的文学期刊定位准确,迅速崛起,促进多种文体发展,平衡了文学创作力量。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面对严峻危机,新世纪部分期刊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板块的限制,通过日记、书信、采访、调查、回忆录等多种文本形式,向综合化文学杂志发展。同时,文化类杂志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悄然兴起都意味着新世纪文学的转型和新变。文学创作群体随之扩张,文学审美则从精英化转向民间化,单一性转向多元性。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类型文学的盛行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期刊的类型写作倾向愈加明显,通俗文学期刊和青春文学期刊则借此迅速抢占新世纪期刊市场份额。新世纪文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弥补自身缺陷,却又极易陷入类型化生产的泥沼中。第五章主要考察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写手办刊现象。以《萌芽》《最小说》两本青春文学刊物为中心,通过对期刊作者群、文学赛事、经营方针等不同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式,它们孕育了青春作家,推动了青春文学创作,改写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形态、产品构成及衍生途径。第六章主要考察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跨媒介行为。一方面,文学期刊呈现出图像化趋势,注重视觉包装,增加图像类栏目,促进文字和影像艺术的融合。同时,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视化、动漫化趋势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介互动频繁。文学期刊借助新媒体挖掘文学资源、扩大刊物影响。新世纪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传播也由此发生变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即新世纪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动,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纯文学期刊、通俗文学期刊、青春文学期刊在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资源上逐步走向分享和共生。介入文学生产的元素愈来愈多,政治、市场、资本、媒介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致使新世纪文学生产关系愈加复杂,这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形态和走向。

白益嘉[5](2014)在《试论近期国产电视剧的翻拍现象》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电视剧产业的迅速发展,电视剧类型化创作的手段逐渐多样化。翻拍作为影视剧创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自荧幕作品产生之日起,便与其生存与共。随着技术的革新与进步,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搬上了大银幕。同时,国外电视剧在中国内地青年受众群中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为了迎合青年受众的收视需求,翻拍剧成为人们的新宠。基于国产影视剧的现状,本文着重从编剧技巧到市场,在剧集产业化的各个环节来分析国产影视剧为何高产低出,从类型剧到定制剧,从火热跟风的现象背后去揭示原创性稀缺的国产剧硬伤。通过分析比较当前国产电视剧的良莠高低,讨论众多剧集成功的各有所长以及失败的各有所短,作者认为,在加大原创力度的同时能够适度借鉴各方经验,将成为未来国产电视剧的一条出路。本论文从一定的理论视域和若干社会、文化角度对近期国产电视剧的翻拍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对翻拍理论以及翻拍剧集的整体情况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宏观的综述,从翻拍的定义、发展历程、翻拍的理论方法来说明翻拍这一大概念,又从文献的层面研究了当前翻拍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第二章国产电视剧的翻拍现状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从数量、品质、内容、特点等方面,对国产电视剧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整体的阐述,其次归纳了国产电视剧翻拍的具体情况,并立足于电视剧翻拍的内容来源,分三个方面来阐述翻拍素材的出处,又从电视剧拍摄的历程入手,再总结国产翻拍剧的现状;第三章侧重分析了国产电视剧的翻拍情况,以具体的影片进行比较归纳,以较成功和相对比较失败的案例总结翻拍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概述翻拍要素在各种节目形式中的利与弊;第四章基于前几章的基础上梳理出电视剧翻拍的问题和对策,分别归纳翻拍剧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从社会、受众、市场等多角度全面分析国产电视剧集成功的要素以及国产电视剧的出路。

许珍[6](2013)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影视转化现象研究》文中提出小说影视转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现象,不论在文学界还是影视界,都是一个备受关注又充满争议的话题。其发展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电影艺术诞生之初,在我国,小说影视转化也有近百年的历史。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小说愈发和图像、影像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为小说影视转化的兴起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小说与影视也开始成为媒介话语中最为热络的关键词。小说影视转化主要是指小说与影视之间的形式转换,即文字文本转变为视频图像。它的形成,既有20世纪90年代文化语境的积极作用,也有小说作者的主观配合,还有欣赏者审美标准和审美诉求的潜在引导。小说影视转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正在于:它为文学生产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线,为文学作品的出版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它使读者享受到影音与文字的双重盛宴,使视听语言与文本语言融合为一体。但是,小说影视转化却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文学的危机处境,在看似热闹的文学作品影视转化背后,更加突显出文学独立品格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弱化。在不断依靠影视、借鉴影视的当下,小说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学性,如何面对影视崛起所带来的文本接受的式微,以及作家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匮乏,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文学界的关注与重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小说影视转化并不是指小说与影视融为一体,也不意味着影视会就此取代小说。文学的魅力始终在于影视无法取代的抽象思考和自由想象,而影视也有文字无法媲美的审美高度,二者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因此在看待文学与影视的关系时应特别考虑二者各自的独立性。小说与影视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竞争,充满对话与交流的关系是较为理想的。

管晓莉[7](2013)在《“经典化写作”向“市场化写作”的“历史蜕变” ——2000-2010:长篇小说的“新10年调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3年,中国当代文学被快速地卷入了市场化经济大潮之中。由贾平凹的《废都》的出版以及其所引发的“《废都》现象”开始,直到90年代末,整个文坛走出来一条与之前不一样的道路,中国当代文学告别了以往的“经典化”写作,逐步走上了“市场化”之路。这种文学创作趋势不断延伸,到了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已经完全走入市场化运行的轨道。本文从文学赖以生存的媒介变化的角度出发,对文学进入21世纪最初10年的文学现象进行解读,以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并且产量颇高的叙事文体——长篇小说为例,从搜集整理的《2000-2010年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书目》中的一万七千多部作品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重点探析当代文学发展到21世纪,特别是已经过去的10年间,文学的存在方式、生产方式、传播消费方式等较之20世纪所发生的转变及其态势,努力对新世纪以来近10年中国文坛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作出近于客观公允的判断,以期对今后学术的研究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共分为五部分,对新世纪初10年长篇小说现状做了分析,认为文学进入了21世纪,走出了由“经典化写作”向“市场化写作”转变的历史性蜕变过程。第一部分:“新10年”文学发展的“历史前提”。对新世纪初文学的生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生成环境进行描述。主要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已经出现的、有异于新时期文学的一些变化进行简要分析。首先对于20世纪以来文学一直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的情况进行回顾,并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文学“边缘化”现象、“长篇小说创作热”以及“个人化写作”现象分析描述。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的文学发展情状表明,文学已经脱离原有的“轨迹”,开始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第二部分:“新10年”长篇小说的四个重要变化。从新世纪初10年的长篇小说书目统计数据出发,结合当代文学发展的一般情况,总结出文学发展至这一时期,文学与以往不同的四个重要变化。经过对所统计的《2000-2010年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书目》进行分类研究,认为新世纪初10年中的长篇小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数量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10年间,长篇小说作品数量计17363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最高峰。二是题材变化方面,超现实倾向强烈,娱乐化特点鲜明。小说内容从对公众题材的宏大叙事,转向个人题材的小我表现的趋势,特别是玄幻、悬疑类纯娱乐化题材增多。三是写作群体的变化。该时期是现代文学史以来,作者群体最为多元的一个历史时段。而且,作者群的“低龄化”鲜明,“中学生写作”现象出现。四是媒介影响下的文本形式变化更为多元化。随着电子数字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介的出现,这一时期,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文本样式,如电影小说、电视小说、摄影小说、网络小说、手机(短信)小说、图说形态的小说等等。第三部分:“新10年”长篇小说的内部成因:文学观念的嬗变与调适。从文学自身方面分析造成新世纪初10年文学发展变化的原因。我国自古以来的“文以载道”文学观念,体现出强烈的主流政治意识和功利性。从19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10年,文学观念有了新的变化,平民化、庸常化和娱乐性更为鲜明。从近10年来国内几种大型文学奖项中的的获奖长篇小说书目入手,探究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学观念对新世纪文学市场化的逐步接受,并渐渐向其靠拢甚至与之融合。第四部分:“新10年”长篇小说的外部成因:生产方式的转型与变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条件下,促成了多种新媒介的生成和变化,给新世纪初文学的生产机制带来的变化。结合统计数据,从四个方面分析生产方式的转型与变化等外部因素造成的新世纪初长篇小说的种种变化。一是传媒方式嬗变促成文学存在形态多样化;二是传媒变化促使文学走向市场化与产业化;三是新媒介带来的创作主体的泛化;四是全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以及“快餐式消费”带来的阅读变化。新世纪初长篇小说,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文学市场化特征明显增强,出版商、经销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参与程度甚至比作者还要多。第五部分:“新10年”长篇小说反思与新世纪文学的发展。新世纪前后长篇小说的种种变化与文学观念不断调适情况,让我们感受到新世纪文学的快速发展态势,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引人反思,如类型化导致的题材内容重复,盗版、盗用名家署名现象泛滥,小说发展的区域性不均衡现象等等。展望新世纪文学,随着政府主导之文化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社会各阶层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的增强,科技管理手段的加强与改进,长篇小说将获得更为理想的发展空间。贴近民众日常生活,更加平民化、生活化为特色的文学作品,将是新世纪文学发展的趋势性方向。

孙华[8](2013)在《多元语境下“新海岩三部曲”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便衣警察》为开端,海岩的小说相继被改编成电视剧,可谓一发不可收,之后创作了大量电视剧,成功建构了海岩剧这一电视剧品牌。2011年4月,随着“新海岩三部曲”重新走向荧屏,海岩剧再次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本文以“海岩三部曲”的重拍为契机,试图在影视叙事学、叙事学、传播学等有相关理论的关照下,对《新玉观音》、《新永不瞑目》、《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三部作品进行叙事研究,探讨海岩剧的叙事艺术与文化魅力。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作品的主旨内涵出发,分析“新海岩三部曲”的叙事主题,挖掘其在情感言说、英雄意象和悲情主义等方面所体现的独特意蕴;其次,从多元文化语境出发,探讨“新海岩三部曲”在大众化与精英话语有效缝合的基础上,多维叙事策略的运用;其三,从叙事结构和叙事时空两个维度,分析“新海岩三部曲”别样的叙事建构;最后,对“新海岩三部曲”的兴盛与式微进行阐释,分析海岩剧商业元素尝试的成功和叙事方面的一些缺陷和隐忧。

汪婷[9](2012)在《传媒视阈下的“80后”文学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21世纪初新兴的文学现象,“80后”文学的崛起印证了文学在市场语境下从生产、传播到阅读、批评的全面调整过程,本文试图从“80后”文学这一个案中找到文学在传媒商业化时代的发展方向。在简要概述“80后”文学命名由来和发展简史的基础上,本文细致分析了“80后”文学与大众传媒商业运作的密切联系。分别从文化现象和文学文本两个角度切入“80后”文学,归纳并分析其主要特征;深入探寻市场背景、文化语境以及大众传媒对“80后”文学作品创作风格和作者精神世界的影响;最终,以“80后”文学为鉴,剖析文学生存空间的商业化转型给未来文学发展带来的弊病和开拓。本文着重探讨了传媒商业化对“80后”文学形成过程和发展局面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在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语境下呈现出的截然不同的出场方式、作家作品特点以及社会反响,反思了商业化时代文学坚守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王文捷[10](2011)在《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文中提出政治色彩浓厚的“典型性”意义的影像文化,一度营造了中国社会“主旋律”影像文化的既成背景。不过在时代变迁中,这种“主旋律”影像艺术也逐步呈现出一些局限性与保守性。而世纪之交“非典型性”影像,则通过对不确定性、平俗化、争议性、奇幻性、另类性、游戏化、新媒体化、多元化等新兴文化症候的综合表征,形成了相异于“主旋律”意义与特色的流行影像文本。一、作为中国当代图像社会一种突出的表征形式,“无厘头”电影在文化理论上可以得到合理性阐释。在后现代观念不断渗透的状态下,“无厘头”电影非连续、非逻辑影像实践可以得到理解。基于视觉图像文化功能的认识,“无厘头”影像同样提供着一种特殊性的知性建构。这种零散性碎片化影像的文化意义,可以通过一些对应性与任意性的感知方式来阐释。周星驰等人的“无厘头”电影承续着香港喜剧文化传统,营构了一种反叛性的后现代游戏娱乐影像。无论是在主题、题材、人物与情节方面,“无厘头”电影都融合了平民世俗人性与夸张喜剧符号的意义。而更为突出的是其中人物的语言特色,即“无厘头”电影创造了一种思维跳跃、逻辑含混的幽默“大话”形式。“无厘头”电影通过更新的相对性认知方式,对人生世相的理解也体现出种种相对主义的精神症候。就其映现生活现实的方式而言,其碎片化影像符码消解了“真实”与“虚构”的差异,它通过影像蒙太奇中某些生活痕迹的延伸,含蓄性地指涉到现实事相的相关意义。而这种文化符号结构,也对历史幻像进行了浅明故意的暴露和显现,其古代文化“残片”亦言说了历史理性力量的虚无。“无厘头”言说彰显了历史话语的游戏特色。在媒介时代强大的传播力量推动下,“无厘头”文化在影视剧领域不断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对其它媒介文化影像与话语产生了广泛影响。90年代后无论在港台还是内地,不少喜剧电影、电视情景剧目都吸纳了“无厘头”的情节建构与搞笑拼贴形式。而港台、内地的电视综艺、曲艺节目,也承续或呼应了“无厘头”文化的言说意识与娱乐精神。当网络媒介新兴之后,网络写作中也形成了“无厘头”式“世说新语”潮流。充满个性的网民在自在想象与多元文化开拓之中,同样以碎片性文字对社会文化进行另类观照。这种网络文字符码以其游戏精神,同样对社会文化作出解构甚至是粗俗的戏说。其“无厘头”痴语妄言风格,使网络写作成为颇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表达时尚。二、当下影视历史剧不但出现了繁盛的娱乐化制作态势,而其所呈现的历史情景也是题材丰富而铺张眩目。不过这种历史剧模式采用了淡化“历史真实”的表达方式,相关剧情的虚拟架构中,也忽视或模糊了一些既有的历史“通识”规范。这导致当下影视历史剧完整文化知性的缺失,并呈现出一种更新的虚拟文化幻象与景观画卷。影视历史剧创作在本质上说是一种虚构性的历史再阐释,无论“正说”还是“戏说”的历史影像文本,都是某些具有整合与调适意义的当代文化“切片”。历史剧的这种主观性虚构的更新书写,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书写中也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故而,当下影视历史剧这种“戏说”与虚构的创作本质,是可以在大众娱乐审美的游戏意义上得到确立的。作为一种影像“符号”建构的“拟像”环境,影视历史剧也是一种契合受众心理的消费文化存在。而其基于映照当代一些社会问题的历史影像符号系统,正在对当下社会大众各种社会困惑与期求作出幻像性抚慰。其通俗化的趣味性与情感性叙事,也基本上守持着非西方化的民族传统审美意识与习惯。大部分帝王将相题材的影视历史剧,多烘托出一种缺失现代观照的传统政治文化意识,家国同构、君主民本、权力本位等传统政治文化得以映射,其浓厚封建意识的张扬则常常惹人非议。这些传统政治文化中非现代性的意识因素,需要人们进一步作出批判性考量。三、作为一种真人参与的电视表演,“真人秀”节目在电视虚拟影像形式上强化了真实的意义。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里,不断创新、整合不同质态的“真人秀”影像节目,成为人们体验和探索新兴生活意趣与奇观的重要舞台。而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也同样在学习西方同类影像的过程中得到大致同步的发展,这些节目在融合中国国情与文化因素后产生了一些本土化特色。当下中国本土“真人秀”的创制实践异常繁复,各种娱乐至死的综艺“真人秀”、竞争至赢的比赛“真人秀”与体验至奇的生活“真人秀”影像,为当下中国社会大众提供了较为突出而丰厚的娱乐新体验。从文化意义上观照,这些节目作为一种真实复现社会文化景观的“镜象”,生动地表征着当下中国大众社会的平民梦想、英雄情结、草根民主、现实竞争、本真人性等各种人文想象与情态。国内“真人秀”从根本的形式建构上看,明显存在对国外节目的模仿与国内节目相互复制的现象。这种后现代消费文化影像的复制方式,自有其后工业时代机械复制艺术的特殊性意义,也包含着一种通过复制模仿而创新的另类推动因素。不过,真正“中国原创”的“真人秀”节目的稀缺,也引发了节目创制在复制问题上的文化焦虑与观念碰撞。中国电视节目追求收视率的问题逐步显现,其背后蕴含的商业经济利益成为驱动“真人秀”更新的力量。而收视率观念发散的这种张力,则促使“真人秀”必然迎合受众的欣赏旨趣与情感兴味。而此种收视语境下一些被批评的“真人秀”节目探索,显示了主流价值观念与娱乐文化真实的复杂关系。四、新兴互联网及其多媒体视频技术的发展,促发了大众“去影视化”的影像观赏模式,大量“草根”影像制作与交流方式得以出现。网络戏仿文字、诗歌、流行语营构了影像“恶搞”的背景与要素,网络大众获得一种崭新的调侃与游戏文化空间。在对影像形式的解构性探索中,种种戏谑式重新编配的搞怪视频大量充斥于网络。胡戈及其所制视频,是引发网络“恶搞”视频风尚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他创作的网络视频,在引领网络大众进行搞笑娱乐的同时,也对当下现实与文化事象作出了讽喻式批评。“恶搞”视频的风靡,意味着对合法化“正搞”方式的思考。这种“正搞”方式同样包含某些局限性,一些正统影像中的固化虚假形态也应得到反思。网络“恶搞”视频属于青年亚文化的新异潮流,渗透出对主流精英文化敏锐的叛逆性思考。不过这种亚文化中种种粗鄙化形态和方式,也明显对社会典范文化产生颠覆性的效果。故而,网络“恶搞”亚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于一种推陈出新文化意识的显现,一种青年自我调适式独立话语的表达。在“恶搞”文化的大众狂欢传播状态下,娱乐文化呈现出遵从道德底线还是追求自由理念的争端。这种争端的持续导致了对“恶搞”文化的管理困境。而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将其纳入法律规范,同时社会各方还要加强文化宽容与开明沟通。还值得强调的是,“非典型性”影像文本抛弃了部分正统影像的旨趣,强化了种种反叛性的游戏性与娱乐性色彩。虽然作为“异化”的文化符号,也具有一些社会亚文化的消极影响并不时引发种种争议,然而社会文化愈加开明宽容与新兴氛围渐趋自由多元,都为“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文本创造提供了空间与路径,我们也应以不断更新的文化观念与姿态对其进行感知、审视与清理。流行文本在当下媒介时代表征着社会文化的丰富内容,其形式与意义亦在各种媒介互动的变迁时尚中,关联着社会文化认知与大众消费娱情意识的更替。世纪之交大众文本特别是“非典型性”的纸媒、影视、网络文本,正在多元复合化地建构着大众文化实践的新理念与新气象。而对当下泛审美化流行媒介文本意识趋向的这种探索,有利于文化观念与主体知性的积极开拓及健康发展。

二、海岩:“炮制”明星的作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岩:“炮制”明星的作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早期侦探片研究(192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早期侦探片”概念界定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期:西风东渐,炫异争奇(1920-1927)
    第一节 侦探的踪迹:文本溯源
        一、从传统公案小说到现代侦探小说
        二、踩在“福尔摩斯”肩上的原始侦探片
    第二节 从观赏到仿制
        一、电影传入初期,欧美侦探片风行沪上
        二、《车中盗》:改编而来的发轫之作
    第三节 本土素材的杂糅奇观
        一、惨遭禁映:骇人心目的犯罪描写
        二、侦探套餐:“言情”“拆白”+“武打”
        三、初受好评:描摹社会之底色
        四、自我调侃:侦探迷的逗趣生活
第二章 形成期:“侠探”“智探”,并行银幕(1928-1938)
    第一节 渐趋稳定的类型范式
        一、“劫盗-缉匪”叙事模式与侠义型侦探形象
        (一)传统因果线性结构
        (二)符号化的正邪对立
        (三)多元身份诠释侠义
        二、“凶案-推理”叙事模式与智慧型侦探形象
        (一)追随悬念进入迷宫
        (二)好搭档霍桑与包朗
        (三)“回到祖国”的陈查礼
        三、《浪淘沙》:超乎类型的表现主义美学
    第二节 风雨飘摇中的观念博弈
        一、徐欣夫“三部曲”:国民政府意识形态书写
        二、“滚开罢,侦探片与软性电影论者”:左翼影人批判话语
第三章 转型期:谍影重重,“黑色”思潮(1939-1949)
    第一节 亚类型间谍侦探片热潮
        一、抗战叙事的另类表述与国共角力
        二、“间谍斗争+桃色纠纷”:抗日语境中的国民党特务形象
        三、《孤岛天堂》:隐蔽而激昂的救亡图景
    第二节 黑色元素席卷探案故事
        一、“凶杀”“恐怖”“猎奇”:情绪宣泄的飨宴
        二、混乱时局中的扭曲形象与百态人心
第四章 文化心理:早期侦探片的恐惧与救赎
    第一节 “城市为万恶之薮”
    第二节 想象性秩序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相关史料
    二、研究资料
    三、理论参考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雪米莉小说的通俗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雪米莉小说的策划形式
    2.1 组织形式:“三结合”班子与一“助推器”
        2.1.1 “三结合”的写作班子
        2.1.2 作为“助推器”的书商
    2.2 写作方式:雅俗兼容与求新求奇
        2.2.1 媚雅标签
        2.2.2 媚俗白日梦
        2.2.3 求新求奇
    2.3 营销策划:品牌打造与包装
        2.3.1 命名
        2.3.2 封面设计
        2.3.3 语言嫁接
        2.3.4 环境安排
3 雪米莉小说的创作模式
    3.1 雪米莉小说的题材模式
        3.1.1 黑道犯罪题材
        3.1.2 警匪言情题材
    3.2 雪米莉小说的人物模式
        3.2.1 俊男靓女模式
        3.2.2 “众星捧月”模式
        3.2.3 大亨模式
        3.2.4 警探模式
        3.2.5 “异女”模式
    3.3 雪米莉小说的情节模式
        3.3.1 追捕——逃避模式
        3.3.2 受难——复仇模式
        3.3.3 夺宝纵欲模式
        3.3.4 “画卷式”悬念模式
    3.4 雪米莉小说的结构模式
        3.4.1 “二元对立”模式
        3.4.2 半团圆模式
    3.5 雪米莉小说的语言模式
        3.5.1 “混血儿”模式
        3.5.2 图像化的语言模式
4 雪米莉小说的影响
    4.1 文学市场的“破冰者”
        4.1.1 大陆通俗文学开始复苏
        4.1.2 大陆通俗文学题材得以拓宽
        4.1.3 开启欲望化书写叙事模式
    4.2 知识分子寻求另类创作的探索者
        4.2.1 作家变成写手
        4.2.2 开启了假面写作的先例
        4.2.3 市场“登龙术”的传递
    4.3 凸显了市场文学所具有的价值
        4.3.1 雪米莉小说的经济价值
        4.3.2 雪米莉小说的精神关怀
    4.4 对雪米莉小说的反思
        4.4.1 通俗文学不能无“根”
        4.4.2 重视创新
        4.4.3 作品能与影视联姻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勃兴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三、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新变
    第二节 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
        一、走向市场:作家心态和代群的裂变
        二、掌握主动:编者角色的强化
        三、趋于中心:读者位置的转移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
        一、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二、文学期刊与文学潮流的嬗变
第二章 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
    第一节 “现实”兴盛与“先锋”式微
        一、现实书写的“全面胜利”
        二、审美困境
    第二节 文体风尚
        一、选刊趣味的倾斜
        二、创作的重复与萎缩——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短篇小说的衰落
    第三节 文体细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一、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繁荣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第三章 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第一节 新世纪纯文学突围
        一、世纪末的生存焦虑——“跨文体写作”
        二、填补市场空白——“大文学”策略的确立
    第二节 “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一、《天涯》:一种文学期刊新模式
        二、文化类杂志书的悄然兴起
        三、报告文学的衰落和纪实文学的崛起
        四、成长之中的“非虚构写作”
    第三节 从“泛文学”期刊看新世纪文学的演进
        一、纯文学审美经验的泛化
        二、文学创作力量的多元化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类型写作的盛行
    第一节 日益消弭的距离——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一、消费语境中的传统文学和类型文学
        二、《当代》与类型小说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精神传播策略
        一、一刊多版的通俗文学期刊
        二、年龄细分的类型优势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类型化生产看新世纪文学
        一、丰富整体文学布局
        二、市场主导的文本复制
第五章 青春路线的文化狂欢
    第一节 青春文学刊物的自救之路——以《萌芽》为中心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青春文学”的流水线
        二、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尝试
    第二节 青春偶像办刊热潮——以《最小说》为中心
        一、以偶像引领市场
        二、打造专属作者群
        三、跨界经营: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三节 从青春文学观察新世纪文学动向
        一、作家明星化和读者粉丝化
        二、分化与融合
第六章 媒介互动中的新世纪文学期刊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像化趋势
        一、文学期刊的视觉形象设计
        二、文学文本的影视化书写
        三、文学文本的动漫化书写
    第二节 网络资源的开辟与整合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媒介交融现象看新世纪文学走势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本美学
        二、孕育文学新兴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5)试论近期国产电视剧的翻拍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电视剧翻拍问题初探
    一. 电视剧翻拍的相关问题
        1. 翻拍和电视剧翻拍
        2. 翻拍的特殊性
        3. 电视剧翻拍的发展历史
    二.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国产电视剧的翻拍现状
    一. 国产电视剧的生存现状
        1. 以次充好,佳剧难求
        2. 声势浩大,内容欠佳
        3. 缺乏特色,识别度低
    二. 近期国产电视剧翻拍综述
        1. 翻拍剧的内容来源
        2. 国产翻拍剧概述
第三章 近期国产翻拍剧作品分析
    一. 《好想好想谈恋爱》
        1. 内部研究
        2. 外部研究
    二. 《案发现场》
    三. 《丑女无敌》
        1. 细节处理粗糙化
        2. 播出制式牵强附会
        3. “戏中戏”缺乏亮点
第四章 国产翻拍剧的问题与对策
    一. 国产翻拍剧中出现的问题
        1. 翻拍剧的优势
        2. 翻拍剧的劣势
    二. 国产翻拍剧的对策
        1. 挖掘并汲取原作精髓
        2. 适当融入本土特色
        3. 加大原创力度
        4. 走出中国
    三. 国产剧的优劣势及出路
        1. 市场优势和受众观影习惯上的劣势
        2. 国产剧出路浅析
附录 2000年以来国产电视剧翻拍主要名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影视转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小说影视转化现象概述
    一、 何谓小说影视转化
    二、 小说与影视的不解之缘
        (一) 小说与影视的联姻历史
        (二) 90年代后的小说与影视
第二章 小说影视转化现象成因解析
    一、 20世纪90年代文化语境的扭转
        (一) 视觉文化的大规模倾袭
        (二) 影视作为主流媒介地位的确立
    二、 视觉文化使一些作家观念发生变化
    三、 视觉文化对欣赏者的审美诉求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章 小说影视转化现象价值阐释
    一、 小说影视转化给受众审美带来新体验
        (一) 受众审美形成多维鉴赏
        (二) 视觉审美空间获得扩容
    二、 小说影视转化给小说传播带来新契机
        (一) 小说影视转化影响了小说产业链
        (二) 跨媒介合作的范例——影视同期书
第四章 小说影视转化现象反思
    一、 小说影视转化对一些作家的写作心态形成干扰
        (一) 部分小说存在影像复制的嫌疑
        (二) 部分作家难拒商业写作的诱惑
    二、 小说影视转化使一些小说文本形式发生同化
        (一) 某些小说结构类似影视剧本
        (二) 某些小说对话描写类似影视台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经典化写作”向“市场化写作”的“历史蜕变” ——2000-2010:长篇小说的“新10年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及相关问题说明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四、 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第一章 “新 10 年”文学发展的“历史前提”
    第一节 20 世纪中国文学一直处在社会中心
    第二节 90 年代中期开始文学“边缘化”
        一、 文学地位“边缘化”
        二、 文本阅读方式的“边缘化”
        三、 作家群体的“边缘化”
    第三节 长篇小说写作热开始兴起
        一、 建国后长篇小说的两次热潮
        二、 “90 年代”长篇小说热潮: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写作热
    第四节 “个人化写作”开始上路
第二章 “新 10 年”长篇小说的四个重要变化
    第一节 “新 10 年”长篇小说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峰”
        一、 中国文学史上的长篇小说创作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 20 世纪末的长篇小说数量:潮起潮落
        三、 “新 10 年”的长篇小说创作:数量达到激增状态
    第二节 “新 10 年”长篇小说题材变化:超现实倾向强烈
        一、 我国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二、 八、九十年代:由公众题材(大我)向个人题材(小我)的转变
        三、 “新 10 年”长篇小说超现实化强烈,娱乐化明显
    第三节 写作群体变化:现代文学以来作者群体最为多元的一个时期
    第四节 媒介影响下的文本形式变化:多种多样
第三章 “新10 年”长篇小说的内部成因:文学观念的嬗变与调适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观念嬗变的轨迹
    第二节 “新 10 年”文学观念的嬗变
        一、 平民化和庸常化
        二、 通俗化与娱乐化
        三、 商品化与市场化
    第三节 从各类文学奖看“新 10 年”以来文学观念的调适
        一、 文学奖的设立与类别
        二、 长篇小说与“官方”文学奖
        三、 长篇小说与“民间”文学奖
        四、 文学奖引发的文学思考
第四章 “新10 年”长篇小说的外部成因:生产方式的转型与变化
    第一节 传媒方式嬗变促成文学存在形态多样化
        一、 传媒方式与社会发展
        二、 “新 10 年”文学“全语言时代”使文学形态多样化
        三、 “三分天下”的文学新格局令文坛异彩纷呈
    第二节 传媒变化使文学走向市场化与产业化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生产由体制化向市场化逐步转化
        二、 “新 10 年”的作家主动与市场合作
        三、 文学生产的产业化经营使作品数量徒增
        四、 “盛大文学”:产业化经营成功个案
    第三节 新媒介带来文学创作主体泛化
        一、 文学大众化历程
        二、 通过全民参与,文学大众化时代“正式开启”
        三、 文学创作自主化使文学“大众化”成为可能
        四、 充满“朝气”的文学——“新 10 年”文学“低龄化”现象
    第四节 新传媒带来的阅读变化:快餐式消费
        一、 文学阅读成为一种消费活动,阅读就是为了消遣
        二、 接受主体与创作主体互动形成文学新的增长点
        三、 读者分群化使得市场文学作品销量增加
第五章 “新 10 年”长篇小说反思与新世纪文学的发展
    第一节 “新 10 年”长篇小说现象反思
        一、 文学作品类型化泛滥
        二、 文学作品上也体现严重的城乡差别,比例失调
        三、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发展走向前瞻
        一、 文学作品的类型化特点会延续下去,作品质量会提升
        二、 农村题材的作品数量会逐渐增多
        三、 新媒体的技术设备会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更新更全面的
        四、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会不断完善
        五、 文学的民族性增强、国际化凸显,中国文学将走向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00-2010 年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书目(部分)
附录二 中国当代包含长篇小说的文学奖情况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多元语境下“新海岩三部曲”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新海岩三部曲”独特的叙事主题
    1.1 情感的表达与人性的追问
        1.1.1 附着案件的情感言述
        1.1.2 灵魂深处的人性寻觅
    1.2 英雄的意象与气质的凸显
        1.2.1 主旋律英雄观念的弘扬
        1.2.2 新英雄主义的形象重构
    1.3 悲情的流露与道德的重申
        1.3.1 爱情悲剧的传达
        1.3.2 反伦理化的呈现
第2章 “新海岩三部曲”多维的叙事策略
    2.1 男权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混搭
        2.1.1 男性视角:女性是被看对象和原罪象征
        2.1.2 女性视角:女性是独立个体
    2.2 精英话语与商业话语的合拍
    2.3 后现代语境中主流话语的重构
第3章 “新海岩三部曲”别样的叙事建构
    3.1 多样化的叙事结构
        3.1.1 环形叙事结构
        3.1.2 多声部的复调叙事
    3.2 光影化的叙事时空
        3.2.1 时间的变形叙事
        3.2.2 空间的隐形叙事
第4章 “新海岩三部曲”的兴盛与式微
    4.1 商业元素尝试的繁盛
        4.1.1 品牌建构的成功
        4.1.2 类型整合的创新
    4.2 叙事惯有模式的隐忧
        4.2.1 情节编织有失合理性
        4.2.2 故事内容陷入模式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影像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传媒视阈下的“80后”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媒介景观
    第三节 文化批评
第二章 “80 后”文学的出场
    第一节 “80 后”文学存在的文化语境
    第二节 网络平台
    第三节 《萌芽》与“新概念作文”大赛
    第四节 图书出版与图书市场
第三章 “80 后”文学作者、作品特点
    第一节 作家明星化
    第二节 作品数量高产化
    第三节 作品风格时尚化
第四章 “80 后”文学的影响及其社会评价
    第一节 文坛的关注与评价
    第二节 青年读者的追捧与酷评
    第三节 媒体的恭维之辞
第五章 对“80 后”文学的反思
    第一节 媒体化带来的人文精神的缺失
    第二节 呼唤媒体的规范
    第三节 媒体语境下“80 后”文学的未来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80 后”文学的文学意义
    第二节 “80 后”文学的文学史坐标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一、"典型性"影像娱乐文化:中国当代"主旋律"既成背景
    二、"非典型性"影像文本命名:多元复合的文化新异征象的表现
第一章 碎片化"无厘头"影像:现实与历史的特殊认知与审度
    一、"无厘头"电影:作为后现代图像文化意义的理论探讨
        (一) 图像作为文化表征:"无厘头"电影后现代方式更替的合理性
        (二) 后现代的"图绘"转向:"无厘头"影像新型认知功能确立
        (三) 零散性碎片化感知:"无厘头"影像的对应阐释与任意性意义探索
    二、周星驰电影结构类型特征:"无厘头"后现代文化的反叛性面貌
        (一) 承续喜剧传统的反叛性探索:"无厘头"类型电影的后现代特色
        (二) 主题、题材、人物与情节:平民世俗人性与夸张喜剧符号的融合
        (三) 语言方式:思维跳跃和逻辑含混的特殊幽默"大话"
    三、更新的相对性认知方式:现实与历史的碎片化与踪迹化表征
        (一)"无厘头"影像方式的更新:相对主义认知意识的渗透
        (二) "无厘头"影像的符码:生活现实的碎片化表征
        (三) "无厘头"影像碎片:历史文化的解构性痕迹
    四、"大话影像"与"世说新语"普泛:"无厘头""大话"的强大影响
        (一) 影视曲艺中的"大话"意识:"无厘头"影像文化的普泛
        (二) 网络新媒介中的"无厘头"写作碎片:哲理性的另类妄言异语
第二章 虚幻的历史剧:历史文化的娱乐性"戏说"
    一、影视历史剧的繁盛状态:"历史真实"的缺失与断裂
        (一) 影视历史剧的繁盛:眩目铺张的影像景观
        (二) 淡化"历史真实"后的虚构:对历史通识与禁忌的忽视
        (三) 历史文化知性的缺失:更新的虚拟文化幻象与景观画卷
    二、历史叙事的虚构特性:"戏说"历史剧的合理化意义
        (一) 主观化的历史再"阐释":影视历史剧的"正说"与"戏说"
        (二) 传统文化中历史的更新阐释:影视历史剧虚构性书写成为常态
        (三) 影视历史剧本质、功能与要求:娱乐审美游戏与现代人文意识
    三、历史影像的消费性符号:社会迷幻心理与民族审美意识的融汇
        (一) 影视"符号"的"拟像"环境:契合受众心理的历史剧消费
        (二) 历史的影像"符号"系统:对社会大众困惑与期求的抚慰
        (三) 通俗化"趣味"与"情感"叙事:对民族传统审美习惯的守持
    四、皇国史观与大国强者形象:历史剧中的传统政治亚文化批判
        (一) 皇国史观下的历史剧:传统政治文化意识的烘托
        (二) 矛盾性的传统政治亚文化:权谋政治文化与大国强者意识
第三章 复制的"真人秀":大众社会奇异景观的镜象
    一、真人参与的"秀"场:从西方到中国的电视游戏表演浪潮的崛起
        (一) 电视"真人秀"形式:在影像虚拟中植入和强化真实元素
        (二) 国外主要的"真人秀":探索生活新兴意趣与奇观的"舞台"
        (三)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形态的引进与本土化元素融合
    二、本土"真人秀"的表达镜像:中国社会文化景观的复现
        (一) "真人秀"节目的繁复:影像实践中的中国大众娱乐新体验
        (二) 电视"真人秀"的文化观照:社会景观的镜象化复现
    三、"真人秀"的复制与模仿力量:对"中国原创"问题的焦虑
        (一) 国内"真人秀"模仿方式:后现代影像复制的创新力量
        (二) "真人秀""本土原创"焦虑:复制方式引发的文化碰撞
    四、"真人秀"收视率的追逐:商业市场利益驱动下的复杂意义
        (一) "真人秀"收视率的驱动力量:商业经济与情感顺应
        (二) 主流观念与文化真实:"真人秀"收视效应中的复杂性
第四章 网络"恶搞"视频:新媒体里的戏谑亚文化讽喻
    一、从网络语言"恶搞"到影像"恶搞":"恶搞"文化的众生世态
        (一) 互联网新媒介促发"去影视化":"草根"性网络视频出现
        (二) 戏仿文字、诗歌与流行语文"恶搞":网络大众的调侃与游戏
        (三) 网络影像的"恶搞":戏谑式的重新编配与搞怪
    二、胡戈与网络"恶搞"视频:对主流"正搞"文化的思索
        (一) 胡戈的"恶搞"视频试制:对现实文化的娱乐性讽喻
        (二) 网络"恶搞"视频娱乐:对虚伪"正搞"文化的厌弃
    三、网络"恶搞"视频兴盛:青年亚文化内容与形态的颠覆性表现
        (一) 亚文化中的青年新异潮流:网络"恶搞"影像文化张力的激发
        (二) "恶搞"亚文化泛滥:对正统典范文化的"粗鄙化"颠覆
        (三) 网络"恶搞"的亚文化价值:追新逐奇中的自由精神诉求
    四、狂欢状态下的"恶搞"文化争端:网络"恶搞"面临的管制困境
        (一) "恶搞"视频传播的本相:大众娱乐文化的狂欢
        (二) "恶搞"文化争端:遵从文化道德底线还是追求自由创作理念
        (三) 文化宽容与开明沟通:法律法规框架下的管理
余论 "非典型性"影像的反叛色彩:审视文化更新的一种路径
    一、影像"娱情"游戏功能的强化:对"非典型性"文本影响的忧虑
    二、开明与自由的文化更新路径:"非典型性"影像创造的机制
作为结论媒介时代的流行文本:社会文化意识的更新
    一、流行文本的媒介化传播:关联社会文化意识的更替
    二、流行文本的丰富媒介形态:重构当下文化意识的多维情势
    三、探索流行媒介文本中的意识:拓新多元文化观念与知性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海岩:“炮制”明星的作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早期侦探片研究(1920-1949)[D]. 蒋林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雪米莉小说的通俗元素研究[D]. 杨芙蓉.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3]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4]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D]. 刘莹. 南京大学, 2015(01)
  • [5]试论近期国产电视剧的翻拍现象[D]. 白益嘉. 兰州大学, 2014(11)
  • [6]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影视转化现象研究[D]. 许珍. 沈阳师范大学, 2013(10)
  • [7]“经典化写作”向“市场化写作”的“历史蜕变” ——2000-2010:长篇小说的“新10年调适”[D]. 管晓莉. 吉林大学, 2013(08)
  • [8]多元语境下“新海岩三部曲”的叙事研究[D]. 孙华. 南昌大学, 2013(03)
  • [9]传媒视阈下的“80后”文学现象研究[D]. 汪婷. 广西民族大学, 2012(09)
  • [10]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D]. 王文捷. 武汉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海晏:“编造”星星的作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