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曹禺《雷雨》与古希腊悲剧之因缘(论文文献综述)
姚丹[1](2021)在《五十年间:“炼钢熔铁”化成“绕指柔”——由生活史、演出与批评史谈《北京人》的修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人》从1941—1950年出过十版,内容稳定。1951、1952年曹禺对《北京人》展开大幅修改。其修改既出于现实政治压力也和自身"精神新生"有关;同时,旧版结构和语言上也存在"天然"缺陷。论文主要从三种删改展开研究:以曾文清小传的删改为核心,兼及曾思懿、袁圆小传;"工匠北京人"这一角色的删除;愫方作为"诗魂"在前述两种删改后彻底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人》真正的"经典"地位确立在1980—1990年代,这与"文革"后人们对于美和光明的普遍憧憬有关。新版《北京人》以剧作"原始蛮力"及"实验性"——主要体现在"工匠北京人"与袁圆、袁任敢共同构成的"荒诞喜剧感"上——的丧失,换得"诗意"的永恒;从"庄谐杂出"的"悲、喜、闹"剧纯化为"悲剧"。得失之间,不能遽下判断。
乌博林[2](2020)在《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尤金·奥尼尔戏剧“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作为一种激进的社会革命运动,无政府主义代表了人类的某些乌托邦理想。无政府主义包含众多分支和流派,它的创立者是英国的葛德文,其后发展出包括麦克斯·施蒂纳的个人无政府主义等多种形态。在美国,对施蒂纳的无政府主义诠释显现出了影响。尤金·奥尼尔作为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以其独特的自传性作品在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坎坷的一生对他的戏剧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奥尼尔在与创办美国无政府主义期刊的本杰明·塔克尔交友后获得了他一生都未曾改变的哲学无政府主义世界观。这一思想对奥尼尔的个人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基本原则之一——对国家机器的完全无视,几乎贯穿了奥尼尔的所有作品。本文将在国内外奥尼尔研究基础上从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角度对尤金·奥尼尔的戏剧进行解读,进而寻求对奥尼尔戏剧创作思想更加宏观的把握。同时,结合他的个人经历,通过对奥尼尔自身的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挖掘,分析这一思想如何体现在其戏剧主题和主人公身上,从而为奥尼尔思想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论文立足于奥尼尔戏剧作品,以两部来自美国本土的权威传记《尤金·奥尼尔:四幕人生》与《尤金·奥尼尔传:戏剧之子》为依据,通过文本分析和传记研究,阐述奥尼尔创作思想背后隐含的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探寻奥尼尔对该思想产生兴趣并演变成为其世界观的主客观原因。本文将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奥尼尔与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之间的渊源,回顾当前奥尼尔研究现状,并对奥尼尔的生平和创作进行简单概括,介绍本论文写作的主要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说明尚未有关于奥尼尔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系统解读;第一章论述奥尼尔作品与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契合关系。本章首先阐述哲学无政府主义的概念和理论思想,指出奥尼尔戏剧中的“唯一者”与麦克斯·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紧密联系。并结合自传性作品中的“自我”指出其戏剧中存在的“唯一者”形象,进一步分析奥尼尔的政治国家观;第二章主要探讨奥尼尔作品中施蒂纳的观点和德国哲学家尼采关于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观点的展现,从而分析出奥尼尔对该思想的批判与接受。此外,本章还将阐述奥尼尔道家思想与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调和以及他在接受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后对易卜生和斯特林堡戏剧思想的超越;第三章论述奥尼尔在哲学无政府主义影响下形成的独特艺术观,主要集中表现在其面具理论的运用和特有的戏剧创作形式上;第四章从奥尼尔个人生活入手,联系当时的美国社会状况,对其思想来源做系统分析,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尤金·奥尼尔的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孕育条件。结语部分总结奥尼尔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贯穿其创作始终,并对其带有哲学无政府主义色彩的戏剧在美国戏剧史的地位进行客观评价。
周慧[3](2017)在《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文中研究指明有别于传统,甚或古典,同时又承续其本体精神的“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是以理解和适应现代(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纵向继承”和“横向借鉴”的途径对各种艺术资源进行甄别、筛选与有效融合的产物。其不仅具备与时俱进的“开放”与“兼容”姿态,具有综合程度更强的艺术表现力,也拥有保证舞台演出实现整体性艺术要求的主创团队。由于题材内容的变化、文本体制的演进、舞台形态的更迭、观众审美取向的转换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探索与建构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然。历史与时代对中国戏曲提出这一要求的同时,也为其创造并提供了相应的可能:戏曲艺术本身即具备随历史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性,同时,两次国门打开为其提供了理论参考,科技的日新月异为其提供了物质准备,而新中国政府对戏曲的重视及相关“戏改”政策更为其提供了政治保障和外力支持。因为导演的自身能力,曾经的历史明证以及相应观念的形成等缘由,所以,“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重任,便有选择地落在了“导演”的身上。由此,所谓“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也即成为本文所要研究与探讨的内容。由于主、客观,内部、外界,自身、社会等多方因素的共同结果,原本分属两个不同审美系统、遵循不同美学原则、具有不同创作思维、运用不同方法手段和追求不同审美效果的戏曲导演和话剧导演,共同构成了“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探索与建构主体。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时期“推陈出新”的初步尝试开始,经上世纪“改革开放”后八、九十年代的“全面探索”,直至新世纪以来的“整合回归”,“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历经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创作风貌,也相应地暴露出了不同的问题。从上述三个阶段,长达近百年的探索与建构过程中,本文总结归纳出了“继承传统精神与开拓现代品格”、“关注‘一度’文本与统筹‘二度’舞台”和“把握‘赛场’与抓住‘市场’”等三组具有对立统一关系和规律的“多维观照”之创作经验。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一样,“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同样有其积极的、值得称道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引人深思的一面。本文以为,由于“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艺术特征,所以,关乎此项内容的导演探索与建构,也依旧还在路上。同时,这一探索与建构也将永远处于“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两难与纠葛中。但无论如何,观众,永远都应该是探索与建构最重要的检验标准。
肖俏[4](2017)在《戏剧受述者研究》文中指出无论小说、电影、戏剧,甚或电子游戏,各种媒介故事的产生都离不开信息接收方的参与与构建。对于信息接收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20世纪末的后经典叙述学再次突破经典叙述学仅限于形式结构内部研究的局限,将信息传收方的互动带入叙述交流模式的多层次研究中,受述者则成为这一模式内的新成员。目前,受述者的研究成果甚为薄弱,远不及经典叙述学中对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声音的关注,后经典叙述学对真实读者、隐含读者的重视。然而,在故事讲述中,受述者作用不可小觑,他或搭建叙述框架,或传递叙述信息,或推进情节发展,或突出故事主题。实际上,在复杂的戏剧舞台呈现中,受述者的作用不止于此。本文以戏剧受述者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原因:故事生成离不开信息接收方的参与,情节组织离不来信息接收方的推进,舞台表演离不开信息接收方的节奏把握。因此本文依据叙述学的叙述交流模式,通过厘清相关概念的内核与外延,将不同层次的信息接收方均归类于受述者研究范畴,把戏剧受述者分为外层受述者、次层受述者和内层受述者。文章研究内容为外层受述者与故事时间感知、故事时序排列之关系,包括外层受述者故事时间感知途径、由“透视”组织故事时间、对暗场时间填充、故事时序重新排列等;次层受述者与戏剧空间之关系,依据其在空间中的位置,分为演剧场景空间次层受述者与观剧场所空间的次层受述者,并将其的叙述功能归纳为传递叙述信息、引导叙述话语、拓展叙述时空;内层受述者与情节组织之关系,从受述者类型的划分,揭示其与悬念、误会、巧合等戏剧技巧之间隐含的规律。本文借鉴了小说受述者研究成果,在比较中获得一些突破:首先,建构了戏剧叙述交流模式的理论框架,以受述者为切入点进行分层研究。其次,将“空间透视”的方法运用到对戏剧事件的分析中,从外层受述者视角,找出了“空间透视”与“时间透视”的焦点集中、分散与纵深性的关系,发现并总结出情节的“原点发生论”,及视线对焦乃情节发展之推手。再次,对于受述者研究旨在进行叙述交流结构内部规律探索,从而揭示受述者与戏剧情节组织、结构安排的关系。本文选取与叙述者相对应的受述者进行考察,是从叙述交流核心问题切入戏剧叙述研究领域,为早日建构戏剧叙述研究的完整体系尽绵薄之力。
崔筱婧[5](2016)在《李健吾戏剧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健吾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优秀的戏剧家,他不仅从事戏剧创作、进行理论批评,并且还参与了导演、表演等舞台实践活动。如若说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那么李健吾多方面的戏剧活动无疑使他更容易靠近对于戏剧的本质认识。然而,目前学界的研究往往偏重其戏剧创作或批评的一支,缺少整体审视的目光。本文立足于中国话剧现代化发展史的角度,结合李健吾自身情况,集中探讨了其戏剧观念的形成原因以及表现特征,并与他的戏剧实践形成相互参照,有助于对李健吾的戏剧研究得出一个较为全面、整体的评价。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对新世纪以来李健吾戏剧创作及戏剧批评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确立了研究李健吾成熟时期戏剧观念(专指戏剧文学观念)整体特征的写作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一章阐述了李健吾戏剧观的成因。在他看来,中国戏曲只是舞台上的小说,缺乏戏剧特质——戏剧性的炫张。于是,他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并自觉发挥艺术创造精神,抱持着对中国戏曲艺术的期待与改良,汲取国外戏剧艺术思想的精华,进而形成了关于戏剧的系统认识与主张。第二章分析了李健吾戏剧观的内涵与表现。概言之,即一种于限制中突显自我,在现实中追寻艺术真理的写实戏剧主张。在他看来,明确戏剧的限制,尊重戏剧的独特品格是我们从事戏剧活动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他将戏剧看作是一种切近真实人生的艺术,它可以满足人的模仿欲望,让人在舞台上表现自我。在戏剧批评中,他特别强调创作主体自我意识的存在,强调戏剧的艺术真实性;在戏剧创作中,他认为戏剧的生命在于“掀起人性的深厚波澜”,并提出力避戏的夸张、虚妄,追求一种真实性、生活化的戏剧效果。第三章主要阐述和总结了李健吾戏剧观的独特价值。可以说,李健吾的戏剧观是对中国话剧“战斗传统”中“人”的抽象化、概念化的反驳与补充,彰显了戏剧文学的独特品格,闪烁着现代性的光芒。并且,这种立足于作品本身艺术价值的思考对于当前中国话剧作品精神内涵的缺乏,也是一种启示,值得我们学习。结语部分,在对全文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主题,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李健吾戏剧观念的认识与理解。
尹诗[6](2015)在《《雷雨》的市民接受真相——兼及20世纪40年代上海话剧通俗化的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茅盾的一句"当年海上惊雷雨"足以形容《雷雨》问世时的那股气势,是大家熟知的。而上海报纸似乎随便说说的"东也雷雨,西也雷雨"(1),也着实形象地传达出《雷雨》的魅力。这是两种评论,精英的与市民大众的,恰都集中反映了1936年5月中国旅行剧团在卡尔登大戏院上演曹禺《雷雨》后所引起的轰动。之后,尤其是在1936、1937两年内《雷雨》曾一演再演,成为话剧界长时段的一件事情。导演唐槐秋回忆道:"卡尔登竟因而毁去影片
何爽[7](2014)在《伪满洲国戏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伪满洲国戏剧为研究对象,搜集并整理散落于伪满洲国各大报纸、杂志中的戏剧文献,通过对戏剧政策、戏剧活动、剧本创作、戏剧评论和戏剧理论等多个层面的考察,形成对伪满洲国戏剧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同时将伪满洲国戏剧放置在中国现代戏剧的纵向发展长河中,并兼顾与同时期其他地区戏剧发展的横向对比,以期在宏观上把握“黑暗时代”的东北戏剧所走过的历程,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戏剧的存在形态,揭示艺术背后潜藏着的人的文化心态及对时代的回应。“滞留”在异质环境中的伪满戏剧,所面对的是日伪政府文化殖民的现实语境,这既是激励与约束戏剧发展的现代性机制,也是造成戏剧复杂性、异态性乃至破坏性发展的根源性因素。以服务殖民政权和完善殖民文化为最终目的,伪满政权建构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戏剧政策和制度,管理戏剧的发展。对这一戏剧政策的梳理,能够有效的搭建戏剧发展的话语空间,从而形成伪满殖民文化与戏剧发展之间的关联建构。这种话语建构是立体性的,从历时的角度,戏剧在整个十四年时间中随伪满政策发生阶段性的性质变化;从共时的角度,伪满政府对戏剧实行了高压与怀柔的双向管制手段。这种多方位的戏剧政策的建构与变动,对剧作家的文学观念、作品的主题内涵、书写的方式角度都会产生影响,也影响着演剧运动、剧本创作、批评与理论等多个层面。伪满洲国戏剧的繁盛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戏剧活动的推动,呈现出多种戏剧艺术齐头并进的发展局势。以“三足鼎立”的三大职业话剧团体为核心,带动众多业余剧团发展;放送剧的发达成为推进伪满戏剧发展的新动力,与舞台剧并称为“伪满剧运的两条道”;映画剧经历了从国外引介到“满映”自制,逐渐成为负载文化宣传与教化作用的统制工具;戏曲团体的活动、名角入满的演出以及各地剧场、戏院的相继建立,促成了伪满时期的“旧剧热”。将各种戏剧活动放置在统一的语境下进行关照和论述,能够更加全面的描述戏剧运动的整体样貌,也有助于考察不同戏剧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纵观伪满时期戏剧文学的整体状况,“剧本热”与“剧本荒”的现象共生,剧本在表面上的数量多、种类全,难掩其深层存在的创作力薄弱与发展不均衡问题。在剧本的主题内容上,反抗与附逆、迎合与规避、隐喻与调和等多种剧本形态并存,其中包括充满民族抵抗色彩的抗日剧,避让政治、书写日常的生活剧以及长期被遮蔽的内涵附逆时局与政局的协和剧。在剧本的类型分类上,关注英雄意识与传统道德的历史剧、“国策”精神与童真童趣兼具的儿童剧以及凸显抒情性的歌(舞)剧、诗剧等多样共生;在剧本的艺术表述和价值判断上,呈现出对现代性、殖民性、民族性的不同认知。这些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多种现象纠缠于同一时空中,构成了伪满异质环境下剧本创作复杂的文学景象。对具体戏剧创作和演出的批评是戏剧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散落于伪满洲国各大报刊中的戏剧评论文章,数量丰厚但是内容零碎,形成了“随感式”的主体风格。评论者多以个人感受和喜恶点评戏剧,呈现出吹捧与谩骂两种极端性评价;对于伪满本土编演的戏剧则较为宽容,多在文中表现出希望与期待之意;同时注意利用剧评对民众进行意识形态引导,将“国策”暗含其中。对剧本的批评以戏剧所传达的内涵和价值为主,同时兼顾对戏剧艺术表现手法的探讨;而表演批评则走入一种“模式化”道路,评论思路和方法相似,又因话剧、放送剧、映画剧等戏剧样式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伪满的戏剧理论研究未成系统,散见于各大报纸期刊中,与演剧活动和剧本创作相伴而生。由于伪满特殊的殖民文化环境,导致对戏剧理论的探索呈现出涉猎面广而纵深度浅、对外来理论兼容性强等自身特征。其中关于戏剧本质的认知、“戏剧大众化”的追求以及新剧与旧剧的理论探究,成为理论者研究的重点。
杨世海[8](2013)在《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价值深度都是有必要的。目前,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研究已充分展开,大量成果以影响研究的方式集中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在哪些方面接受了来自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少部分研究则深入辨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基督教因素与基督教文化本身的差异。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本人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关注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接纳、疏离、批判否定和拒斥,结合当时评论界对具有基督教因素作品(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态度,厘清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接纳、疏离、否定、拒斥的情况。在中外文学比较的视野中,结合历史语境,针对19、20世纪中西方的共同境遇及中国的独特处境,从人的生存角度探讨基督教文化对文学所具有的启示,考量中国现代文学价值、基督教文化价值,正面言说基督教文化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和可能带来的正面价值,在这种言说中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接纳、疏离、拒斥基督教文化内在原因,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方式,并评析得失,进而进行反思。全文由绪论、上编(3章)、中编(7章)、下编(3章)、结语五个部分构成。绪论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展示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写作缘起、价值、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并对一些概念作必要说明。上编部分(第一章——第三章)是历史关系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历史过程进行总体描述。根据它们相互关系的样态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前20年对基督教文化的接纳期,此为第一章;二、20年代受非基督教运动影响的质疑和批判期,此为第二章;三、30-40年代重新认识基督教文化价值,却又迅速转入对基督教文化的全面否定和拒斥期,此为第三章。从总体上来说,呈现出一个由接纳、批判,到疏离、拒斥的过程。中编部分(第四章——第十章)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具体考察,包括作家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第四章到第六章选取鲁迅、冰心、老舍、许地山、林语堂、曹禺六位作家进行具体个案分析,考察他们接受基督教文化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或细致辨析其中的偏差,探询他们疏离基督教文化的轨迹和原因,或展示他们虽能表现基督精神要旨却被主流边缘化、批判改道的情况,并评析其中的得失。第十章则关注于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考察其中拒斥否定的情况。各章内容如下:第四章是对鲁迅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探讨。本章先梳理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整理出鲁迅的基督教观,讨论鲁迅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的偏差及在他作品中的表现,进而结合基督教价值体系,讨论鲁迅在思考一些现代话题中所面临的思想困境。第五章是对冰心接受基督教文化的讨论。本章先分析冰心“爱的哲学”中的基督教因素,再探讨冰心在泛神论、自由主义神学影响和现实各种批评的挤压下逐渐放弃基督神性,最后导致她“爱的哲学”的思想基础发生转变,由人性自然情感代替了基督神性的情况。第六章是对老舍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探讨。本章在对老舍与基督教文化结缘的探讨中进入到对他“灵的文学”分析,指出老舍国家至上的价值取向,最终导致他的爱国热忱淹没了宗教情怀,老舍的创作也因此受到政治文化的极大牵制,他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维护陷入难以克服的困境。第七章是对许地山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研究。许地山对基督教文化有深入把握,并能自觉把基督神性融入创作之中,他坚持“生本不乐”下的救赎,并积极进行新伦理探索,追求诸教沟通和探索基督教融入中国的途径,他对基督教上帝观、救赎论、苦难观、博爱都有特殊的理解,具有相当的神性追求,但他的文学作品不多,作品质量也非上乘,再加上整个社会对基督教文化的排斥,许地山接受基督教神圣价值也就未能发挥出能量来,更谈不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第八章是对林语堂与基督教文化的讨论。林语堂生长于基督徒家庭,受的是全而的基督教教育,是天生的基督徒,但他在很长时间里疏离了基督教,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当然,林语堂一生从未停止过对上帝的思考,他也从基督教文化中汲取了很多有益的成分,成为他现代思想的闪光部分。不过,林语堂的影响主要在国外,他在国内始终受到左翼的排斥和阻击,并一度被视作“反动文人”。第九章是对曹禺与基督教文化的研究。本章在考察曹禺与基督教文化关系中,进入对他早期戏剧中基督教因素的讨论,指出他早期戏剧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对人的存在困境进行了多方而的思考,是中国现代文学中难得的终极之思。然而,曹禺作品中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思考遭到了左翼文人的极力批判和否定,在这些影响和压力下,曹禺慢慢放弃终极之思,改道与社会主潮保持一致,自觉清除了基督教文化对他创作的影响。第十章从整体上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这包括在文学中对基督教会和教义的批判,还有在评论界批判否定西方文学中的基督教因素,在这一势态下,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逐渐走向全面拒斥,相互影响关系中断。下编部分(第十章——第十二章)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方式及困境和缺失的归纳总结。第十一章在中编探讨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方式,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是以现实功用为取舍标准,以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受,并谋求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造成不少比附式现象。第十二章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困境,归纳为三个方面:文化传统的制约、救亡追求的限制,反基督教时代背景的干扰。第十三章展示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存在的一些缺失,归纳为:“上帝神圣面影模糊”、“基督神性基础丢失”、“博爱神圣根基抽除”三个方面。因此,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也就未能进入深层,并未能从中汲取更有益的价值,反而走向对基督教文化的全面拒斥。结论部分反思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方式,并进而反思中国接受外来文化的方式。认为我们的文化传统紧抱光明意识,对人本性升华和参悟真理的能力过于信赖,形成这种以我为本,以现实为用的接受方式是存在问题的。
穆海亮[9](2012)在《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海剧艺社("上剧")是孤岛时期存在时间最长、演出剧目和场次最多、演剧水准最高、社会影响最大的话剧团体,也是战后上海剧运的中坚力量。它以政治意识鲜明、市民色彩浓厚、艺术整一性较高的演剧实践推动了抗战及战后上海话剧的蓬勃开展,成为上海剧运的一面旗帜,也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占有独特地位。本文就是关于"上剧"的专题研究。"导论"梳理"上剧"的演剧历程,简要分析其话剧史地位,并从中提炼出其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基本矛盾。政治化体现为传达政治理念、寄托政治诉求,并彰显出剧团本身的政治色彩;世俗化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的市民化、题材的世俗化、以及风格的通俗化,而组织管理的社会化、经营的市场化也与之密不可分。这一基本矛盾从根本上讲是由中国话剧的固有属性所决定,也与剧社自身的组织背景相关,更直接地则是由孤岛特殊形势型塑的,极大地影响着"上剧"的组织形式和艺术面貌。第一章探讨"上剧"的剧团组织。"上剧"希望成为一个职业化、自主化、市场化的艺术团体,并已建立起相对健全的组织机构,采取了较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和较为灵活的经营策略,这表现出一定的职业化程度和社会化诉求,这是其世俗化取向的组织前提。"上剧"又是一个直接接受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剧团,中共代表的民间立场和进步政治趋向既有与自主化、社会化同步,从而促进剧运发展的一面;又因不可避免地继承左翼剧运的作风,带有一定的党派气息,从而束缚着剧社的职业化进程。为取得"合法"地位,"上剧"不得不对法租界当局有所依赖,这是对其自主性的侵蚀。同时,为了实现"以剧养剧"而采用的市场化策略难免沾染庸俗作风,这是对其世俗化的扭曲。剧人始终在政治、艺术、商业之间的夹缝中做着艰难的探索,心态微妙而复杂。第二章分析"上剧"的演出剧目。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基本矛盾在剧目方面体现为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的博弈,二者关系错综,时代性合流与内在性悖反并存。在孤岛特殊情境下,剧目的民族国家观念与现代市民意识呈现出明显的合流趋势;而战后剧坛回归"正常",二者的张力重新彰显。政治观念能够赢得观众的强烈共鸣,也会使剧目的艺术价值受损;市民意识既是争取观众的必要价值取向,也难免与艺术的媚俗化相连。这使"上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五四以来现代意义上个性化、平常化的"人的戏剧"轨道,制约了其剧目建设的更大成就。"上剧"古装剧大都卖座成功却少有精品力作,浓郁的政治气息和古今之间的不平衡想象,使它赢得了暂时的观众而失却了艺术的经典;翻(改)译剧数量最多,可中西对接的错位令其未能打造出真正的舞台佳作;现实剧形成"诗与俗的化合"的基本风格,最能代表"上剧"的艺术精神,"诗"与"俗"的融汇或失衡往往影响着剧目成就的大小、艺术价值的高低。第三章论述"上剧"的舞台艺术。在创作经验不足、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上剧"的舞台艺术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绩。它对舞台艺术整体性的追求、对导演格调多样化的实验、对向心演技的磨炼、对舞台美术严谨性与创新性的探索,都曾引领时代潮流。然而,"上剧"毕竟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自身所有以及时代加于它的诸多局限束缚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其舞台艺术正处于"在路上"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既生机勃勃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性缺憾。"上剧"的成就与局限都属于一个时代,而政治意识和世俗作风的渗透对舞台艺术整体性的影响,亦是其中的教训之一。"结语"探讨"上剧"的经验教训及其对当下话剧的启示。中国话剧的政治性与生俱来,但政治性并非话剧艺术的必要属性;世俗性是话剧艺术的应有品格,但世俗化理应是有限度的。直面政治、对话政治而避免为政治所"化",走向世俗、拥抱世俗又远离庸俗、避免媚俗,是中国话剧发展的应然选择。
何明燕[10](2012)在《七宝楼台的光华 ——赖声川舞台剧的多重美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赖声川是台湾着名的戏剧导演,自1983年从事戏剧创作以来,他凭借一场场精彩的创意演出,不断突破自我,开拓着剧场的新领域,为台湾乃至整个华语剧场带来新的生命力。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赖声川戏剧创作活动及其舞台作品肯定将会是台湾乃至整个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章,值得研究者对其作品价值、导演方法、生命哲学、历史定位等诸多面向,进行一番缜密的研讨与反思。本文将以多维的批评视角,通过逐渐深入的方式考察赖声川舞台剧的各个维度,系统地对赖声川及其“表演工作坊”的戏剧作品及其艺术创作做多维度的立体研究。论文主要拈出五对范畴:观与演、时间与空间、岛与陆、古与今、生与死,以对照的视阈分析赖声川舞台剧在剧场样式、时空结构、地理文化、传统资源、生命哲理等五个方面的所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五组范畴的对举,都彰显出赖声川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不断追求的超越性——在剧场样式中,追求现场表演对于静观模式的超越;在时空结构中,追求空间维度对于时间维度的超越;在地理文化中,追求大陆记忆与想象对于岛国身份的超越;在传统资源的借用问题上,追求现代戏剧美学对于包括曲艺在内的传统美学的汲取与超越;在生命哲理的探讨中,追求生命智慧对于生死执迷的超越。基于赖声川舞台剧在审美特性上具有诸多面向,本文取了“七宝楼台”繁复、华丽,具有多角度光华之意,用来比喻赖声川舞台剧的丰富性与多面性。总体上,论文从舞台作品的剧场样式、内在本质结构,以及从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三个层面分析其美学价值,阐释其作品在不同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的独特性,并尝试回答赖声川舞台剧创作中诸多的文化隐喻问题。
二、论曹禺《雷雨》与古希腊悲剧之因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曹禺《雷雨》与古希腊悲剧之因缘(论文提纲范文)
(1)五十年间:“炼钢熔铁”化成“绕指柔”——由生活史、演出与批评史谈《北京人》的修改(论文提纲范文)
小引:“被缚的鸷鸟” |
一自传性:初版真正的主角是文清 |
1.文清懒于做一切事情的直接原因 |
2.无可奈何花落去:社会转型中“文人”(文官)阶层的衰亡 |
二“工匠北京人”形象的设置与删除 |
1.“工匠北京人”的设置 |
2.“蛮性的遗留” |
3.希望之恣意与落实之局促 |
4.袁圆和袁任敢与“工匠北京人”共同构成喜剧效果 |
5.“左右夹击”的历史后果 |
三幽兰新生:“生活的诗的顶点,美德的结晶” |
结语 |
(2)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尤金·奥尼尔戏剧“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一、尤金·奥尼尔的创作与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契合 |
(一)追溯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 |
(二)奥尼尔戏剧中的“唯一者” |
(三)忠实于“自我”:自传性作品中的奥尼尔 |
(四)奥尼尔在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下的政治国家观 |
二、尤金·奥尼尔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在创作中的进化 |
(一)对麦克斯·施蒂纳与尼采思想的扬弃 |
(二)同道家思想的调和 |
(三)对易卜生和斯特林堡的超越 |
三、尤金·奥尼尔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在艺术手法上的体现 |
(一)面具背后的“人” |
(二)戏剧创作形式的独特性 |
四、尤金·奥尼尔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生长的土壤 |
(一)“黑爱尔兰人”与希伯来精神 |
(二)悲剧审美体验与希腊精神 |
(三)航海经历与冒险精神 |
(四)美国社会与精神文化的滋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一章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出现 |
第一节 何为“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 |
一、关于“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阐述与说明 |
二、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之于传统,甚或古典叙述方式的同与异 |
三、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所显现出的艺术优长 |
第二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原因及可能 |
一、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原因 |
二、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可能 |
第三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 |
一、看似多余的说明——中国戏曲是否还需要专职导演 |
二、自身的可能 |
三、历史的明证 |
四、观念的形成 |
第二章 探索与建构之二元主体:戏曲—话剧导演 |
第一节 戏曲导演与话剧导演创作思维之异同 |
一、所秉持的美学观念不同 |
二、所遵循的假定性原则不同 |
三、所凭借的创作方法不同 |
四、所追求的审美效果不同 |
第二节 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 |
一、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所引发的质疑和批评 |
二、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之缘由所在 |
三、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的应有姿态和必要准备 |
第三节 参与探索与建构之戏曲、话剧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类型特征 |
一、戏曲导演的主要代表及其类型特征 |
二、话剧导演的主要代表及其类型特征 |
三、戏曲、话剧导演之外 |
第三章 导演探索与建构的三重阶段:“出新”—“探索”—“回归” |
第一节“推陈出新”阶段——从延安时期至“文革”之前 |
一、“推陈出新”阶段的时代特征 |
二、探索和建构于这一阶段的成功经验 |
三、探索和建构的基本方法 |
第二节“全面探索”阶段——“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 |
一、“全面探索”阶段的时代氛围 |
二、中国戏曲在这一时期的命运遭际 |
三、探索和建构的主要特征 |
四、此一阶段暴露出的问题 |
第三节“整合回归”阶段——新世纪以来至今 |
一、“整合回归”阶段的时代风貌 |
二、探索和建构的整体表现 |
三、这一时期显现出的不足 |
第四章 导演在探索与建构过程中的“多维观照”:“承前启后”—“左顾右盼”—“上下求索” |
第一节 承前启后:继承传统精神 开拓现代品格 |
一、风格品貌上:民间色彩与人文情怀的交汇 |
二、艺术本质上:抒情传统与叙事因素的均衡 |
三、美学观念上:写意精神与写实原则的融合 |
第二节 左顾右盼:关注“一度”文本 统筹“二度”舞台 |
一、关注“一度”文本创作 |
二、统筹“二度”舞台呈现 |
第三节 上下求索:把握“赛场”抓住“市场” |
一、把握“赛场” |
二、抓住“市场” |
三、力求“赛场”叫好,“市场”叫座 |
第五章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成就和不足 |
第一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意义和成就 |
一、激活并促进了已渐趋固化状态之戏曲艺术的持续发展 |
二、为戏曲艺术的现实存在找寻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
三、拉近了戏曲艺术与当下观众之间的距离 |
第二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问题和不足 |
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戏曲艺术的原有美学特征 |
二、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并置换着戏曲艺术的传统精神内核 |
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并限制着戏曲演员自身的艺术创造力 |
余论 |
一、探索和建构依旧在路上 |
二、永远无法避免的“两难”纠葛 |
三、观众,永远是最重要的检验标准 |
结语 |
一、本文的核心观点 |
二、尚待进一步思考的现象——“主流戏曲”之外 |
三、对未来研究的构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4)戏剧受述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跨媒介叙述中的叙述者研究 |
(二)叙述交流模式中的受述者研究 |
(三)叙述者与受述者关系研究 |
二、研究意义 |
(一)尝试解决戏剧叙述研究的核心问题 |
(二)重新聚焦作品内的受述者研究 |
(三)从受述者入手推进戏剧叙述研究进程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一章 戏剧受述者与叙述交流模式 |
第一节 受述者概念及身份辨析 |
一、虚构与真实:叙述交流模式的受述者辨析 |
二、人物与读者:经典与后经典的受述者认知 |
三、单层与多层:叙述层次与受述者身份划分 |
第二节 戏剧受述者界定 |
一、隐性与显性:戏剧叙述者身份区分 |
二、观众与人物:戏剧受述者身份辨析 |
第三节 戏剧叙述交流模式 |
一、戏剧叙述交流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 |
二、戏剧叙述交流模式建构 |
第二章 戏剧外层受述者时间感知与重构 |
第一节 外层受述者的空间时间化 |
一、空间时间化的理论依据 |
二、外层受述者所处空间与时间感知 |
第二节 故事外层受述者感知戏剧叙述时间的途径 |
一、撷取人物动作与台词中的时间提示 |
二、感受灯光变化中的时间营造 |
三、捕捉布景中的时间意象 |
四、聆听音乐音响中时间声音 |
第三节 外层受述者“透视”出的故事时间 |
一、外层受述者建立的虚幻时间感知 |
二、外层受述者由“透视”组织故事时间 |
第四节 外层受述者对暗场时间的组织填充 |
第五节 外层受述者参与下的故事时序排列 |
一、抽离式时序排列 |
二、挪移式时序排列 |
三、交汇式时序排列 |
四、串珠式时序排列 |
第三章 戏剧内层受述者与情节结构关系 |
第一节 内层受述者的类型 |
一、单人与群体 |
二、显性与隐性 |
三、自我与他者 |
四、纯粹性与功能性 |
第二节 内层受述者对情节合理化的填补 |
一、参与补充情节中缺失的“前史” |
二、参与填充情节中隐藏的暗场戏 |
第三节 内层受述者引发的情节“突转” |
一、受述者转化的施动者行为造成“突转”,直接导致故事结局 |
二、受述者转化的施动者行为蓄力“突转”,直接导致故事结局 |
三、受述者转化的施动者行为引发“突转”,间接导致故事结局 |
四、受述者转化的施动者行为引发“突转”,导致故事结局反转 |
第四节 内层受述者参与的结构安排 |
一、内层受述者构成的戏剧性悬念 |
二、内层受述者造成的戏剧性误会 |
三、内层受述者形成的戏剧性巧合 |
第四章 次层受述者与戏剧空间的交错融通 |
第一节 演剧场景空间的次层受述者及其类型 |
一、单一场景的次层受述者 |
二、多个场景的次层受述者 |
第二节 观剧场所空间的次层受述者及其类型 |
一、传统观剧场所中的次层受述者 |
二、后现代观剧场所中的次层受述者 |
第三节 次层受述者的叙述功能 |
一、传递叙述信息 |
二、引导叙述话语 |
三、拓展叙述时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李健吾戏剧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李健吾戏剧观的成因 |
(一)立足于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历史背景 |
1. 中国古典戏曲反思与民族化创造 |
2. 中国戏剧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
(二)福楼拜和莫里哀文艺理论的滋养 |
二 李健吾戏剧观的内涵与表现 |
(一)于限制中表现自我、追寻真理的写实戏剧主张 |
(二)在戏剧批评中的表现 |
1. 强调作家主体的“自我存在” |
2. 追求作品的“艺术真实”性 |
(三)在戏剧创作中的表现 |
1. 戏剧性:一种内在情感激变的外化表现 |
2. 戏剧形象塑造:自我内在精神的不断探索与呈现 |
3. 戏剧表现手法:扎根世态风俗深处的心理描绘 |
4. 戏剧改编标准:于限制中创造属于中国的生活 |
三 李健吾戏剧观的意义与启示 |
(一)李健吾戏剧观的独特价值与现代意义 |
1. 赋予戏剧生命以“人的存在”意义 |
2. 彰显戏剧文学之独特品格 |
(二)李健吾戏剧观对当代中国戏剧发展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6)《雷雨》的市民接受真相——兼及20世纪40年代上海话剧通俗化的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话剧市场的趋俗化需求 |
二、《雷雨》促进了改良文明戏演化为海派话剧 |
三、20 世纪 40 年代海上话剧“新旧融合”的倾向 |
(7)伪满洲国戏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伪满洲国戏剧研究状况缕析 |
二、殖民文化语境与伪满洲国戏剧 |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殖民文化空间:戏剧政策 |
第一节 显性“高压”:戏剧管制手段 |
一、设立统治机构、控制报刊舆论 |
二、发布政策法规、限定戏剧主题 |
三、破坏戏剧团体、严密监控剧人 |
四、服务战争的“决战文学” |
第二节 隐性“怀柔”:戏剧鼓动策略 |
一、戏剧宣教功效的强化:伪满官方意志的文化渗透 |
二、剧本募集及戏剧评选:殖民文化的“典范”树立 |
三、“文艺座谈会”:规范作家的思想动向 |
第三节 《艺文指导要纲》颁布:戏剧政策的性质转变 |
一、从“阴暗”到“明朗”:不断窄化的戏剧表现内容 |
二、从“分散检查”到“综合检阅”:步步紧缩的戏剧审查制度 |
三、从“民间”到“官方”:日渐强化的剧团管理体系 |
第二章 “夹缝中起舞”:戏剧活动 |
第一节 职业剧团与业余剧团并行发展 |
一、“三足鼎立”:职业剧团演剧 |
二、业余剧团演剧 |
三、“新演剧运动” |
第二节 多元发展的伪满洲国戏剧 |
一、异质时空的“声音话剧”:放送剧的发展 |
二、从“引介”到“自制”:映画剧之路 |
三、“旧剧热” |
第三节 殖民语境下的名剧改编 |
一、殖民语境的多重催生:改编兴盛的动因探析 |
二、对现实的贴合与服务:改编剧的文本选择 |
三、“中国化”与“国策性”:改编剧的策略及效果 |
第三章 伪满戏剧的文学图景:剧本创作 |
第一节 “剧本热”与“剧本荒” |
一、“剧本热” |
二、“剧本荒” |
三、落差探源 |
第二节 复杂的剧本形态 |
一、抗日剧的隐退 |
二、生活剧的出现 |
三、协和剧的孳生 |
第三节 多样的戏剧类型 |
一、关注英雄意识与传统道德的历史剧 |
二、“国策”精神与童真童趣兼具的儿童剧 |
三、凸显抒情性的歌(舞)剧与诗剧 |
第四节 民族隐喻性书写与殖民现代性景观 |
一、民族隐喻性书写 |
二、殖民现代性景观 |
第四章 随感式的戏剧评论 |
第一节 戏剧评论的特征透析 |
一、吹捧与谩骂:极端性批评 |
二、宽容与责任:希冀性点评 |
三、宣传与引导:广告式剧评 |
第二节 戏剧评论的内容探析 |
一、模式化的观后感:表演批评 |
二、剧意与剧味兼具:剧本批评 |
第五章 广而浅的戏剧理论 |
第一节 社会性与艺术性:戏剧本质的双重认知 |
一、“人生反镜”:戏剧社会功效的强化 |
二、“综合艺术”:向戏剧舞台艺术的扩展 |
第二节 “戏剧大众化”的追求 |
一、必要性与独特性:“戏剧大众化”理论的倡导 |
二、民众化与简素化:“戏剧大众化”理论的内涵阐发 |
三、野台剧与素人演剧:“戏剧大众化”理论的多维展开 |
第三节 新剧与旧剧的理论探究 |
一、“新旧论争”:多元的新、旧剧观念 |
二、从追求社会功效到关注整体剧艺:旧剧改良的理论流变 |
余论 |
一、五四文学精神的承继 |
二、殖民文化背景下的现代化进程 |
三、伪满洲国戏剧的历史地位 |
参考文献 |
一、原始文献 |
二、研究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伪满洲国的戏剧政策 |
附录二:伪满洲国的戏剧团体 |
附录三:伪满洲国的剧本创作 |
附录四:伪满洲国的戏剧评论 |
附录五:伪满洲国的戏剧理论 |
附录六:伪满洲国的戏剧剧照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题的缘起及理论与实践价值 |
第二节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相关说明 |
上编 历史关系描述 |
第一章 20世纪前20年对基督教文化的吸纳 |
第一节 基督教入华历史追溯 |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机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 |
第三节 基督教文化向文学渗透 |
第二章 非基督教运动的质疑和批判 |
第一节 非基督教运动始末 |
第二节 非基督教运动的思想基础及文学界的反应 |
第三节 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
第三章 由重新认识走向否定拒斥 |
第一节 在民族危亡中重新认识基督教 |
第二节 在对抗中被世俗改造 |
第三节 在改造中被拒斥和否定 |
中编 接受情况研究 |
第四章 拒斥神圣价值的鲁迅 |
第一节 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 |
第二节 鲁迅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偏差 |
第三节 鲁迅拒斥神圣价值的思想困境 |
第五章 建构“爱的哲学”的冰心 |
第一节 “爱的哲学”的基督教因素 |
第二节 泛神论、自由主义神学导致冰心淡漠基督神圣价值 |
第三节 “爱的哲学”基础变换 |
第六章 国家民族至上的老舍 |
第一节 老舍与基督教结缘 |
第二节 老舍追求的“灵的文学” |
第三节 爱国热忱淹没宗教情怀 |
第七章 追求诸教融合的许地山 |
第一节 “生本不乐”下的救赎 |
第二节 新伦理探索 |
第三节 诸教沟通和中西结合的文化追求 |
第八章 理性沉思的林语堂 |
第一节 天生基督徒对基督教的疏离与回归 |
第二节 林语堂所接受的基督教 |
第三节 林语堂接受基督教的积极意义 |
第九章 进行终极探索的曹禺 |
第一节 曹禺与基督教的关系 |
第二节 曹禺作品中的基督教因素 |
第三节 对曹禺作品中基督教因素的评论 |
第十章 批判中的疏离 |
第一节 对基督教教会的批判 |
第二节 批判基督教教义 |
第三节 批判与否定西方文学的基督教因素 |
下编 接受方式、困境和缺失探讨 |
第十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方式 |
第一节 以现实功用为取舍标准 |
第二节 以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受 |
第三节 谋求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
第十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存在的困境 |
第一节 文化传统的制约 |
第二节 救亡追求的限制 |
第三节 反基督教时代背景的干扰 |
第十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缺失 |
第一节 上帝神圣面影模糊 |
第二节 基督神性基础丢失 |
第三节 博爱神圣根基抽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上海剧艺社的历史地位及其基本矛盾 |
第一节 上海剧艺社与中国现代话剧运动 |
一 上海剧艺社的基本演剧历程 |
二 上海剧运的一面旗帜 |
三 中国现代话剧运动具体而微的表征 |
四 成就背后的疑问与遗憾 |
第二节 政治化与世俗化:上海剧艺社的基本矛盾 |
一 基本矛盾的构成与主要表现 |
二 孤岛特殊境遇型塑着上海剧艺社的基本矛盾 |
三 政治化的固有传统与世俗化的应有品格 |
第一章 剧团组织:社会化诉求与政治化趋向的纠结 |
第一节 剧团的职业化与组织管理的社会化 |
一 从业余走向职业化的文化逻辑与历史动因 |
二 宗旨目标定位与组织机构建设 |
三 剧团集体认同与社会形象塑造 |
四 职业化不成熟的消极影响 |
第二节 经营策略的市场化与商业化 |
一 企业化运作与收支预决算 |
二 广告宣传与媒体舆论 |
三 争取观众的文化举措与市场策略 |
四 应时与维权:职业剧团的经营智慧 |
第三节 剧团组织政治化的外在助益与内在束缚 |
一 身份"合法化"的意义与代价:与租界当局撇不清的纠葛 |
二 中共地上组织在上海剧艺社的积极作用 |
三 政治化做派加剧剧团的业余气息 |
四 社会性的强化与自主性的弱化:兼与"中旅"的比较 |
第四节 剧人心态:夹缝中的艺术追求 |
一 在艺术理想与现实境遇之间 |
二 李健吾的热情与失落 |
三 "分家"事件与黄佐临的抉择 |
四 于伶的贡献与无奈 |
小结 |
第二章 剧目分析: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的离合 |
第一节 时代性合流与内在性悖反 |
一 剧目的政治性与市民性的基本表现 |
二 市民小我的民族认同表征着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合流的趋向 |
三 孤岛境遇是实现合流的推手 |
四 对现代意义上"人的戏剧"的贴合与背离 |
第二节 古装剧:不平衡的想象 |
一 多个层次的不平衡 |
二 古今错位与被发明的传统 |
三 悲剧感的失落与通俗剧的生成 |
四 共同体想象与修复型怀旧 |
第三节 翻(改)译剧:中与西的错位与缝合 |
一 被动选择与主动缝合 |
二 世俗化的无奈:以对欧美喜剧的接受与批判为例 |
三 政治化的得失:《祖国》的卖座与《争强》的弃演 |
四 中国化的困惑:"忠实"还是"创造" |
第四节 现实剧:诗与俗的化合 |
一 于伶:诗与俗的流变及局限 |
二 夏衍:政治抒情诗的世俗化呈现 |
三 诗与俗的消长及失衡对话剧艺术品格的影响 |
四 《家》与《升官图》:世俗的胜利与经典的成功 |
小结 |
第三章 舞台艺术:"在路上"的探索 |
第一节 导演:整一性追求与多样化探索 |
一 舞台情调是实现整一性的基础 |
二 多样性导演格调的初步形成 |
三 中庸的剧目处理限制了导演艺术的更高成就 |
四 政治性的渗透是舞台艺术挥之不去的阴影 |
第二节 表演:向心演技的磨炼 |
一 从"演技的停滞"说起 |
二 停滞的原因与磨炼的论争 |
三 磨炼之一:型式演技与情感体验 |
四 磨炼之二:集体效应与齿轮演剧 |
第三节 舞美:困境中的严谨与创新 |
一 "不曾夸炫过,也没有低落过" |
二 写实与诗意 |
三 物质束缚与审美困惑带来的历史局限 |
四 过分的世俗化影响舞台美术的整一性 |
第四节 舞台艺术整体性的价值与局限:一种比较视域中的考察 |
一 整体性意义的表现:兼与"中旅"、绿宝的比较 |
二 整体性价值的凸显:兼与沦陷时期上海演剧的比较 |
三 整体性效果的建构:兼与大后方演剧的比较 |
四 整体性风格的缺憾:兼与"上艺"、"苦干"的比较 |
小结 |
结语:上海剧艺社的经验教训及当下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上海剧艺社演出剧目一览表 |
1. 孤岛时期的上演剧目(1938-1941) |
2. 战后重建的上演剧目(1946-1948) |
二. 上海剧艺社演出剧目分类统计表 |
1. 孤岛及战后演出剧目数量及场次统计表 |
2. 剧目上演场次排序统计表(25场以上者) |
3. 翻(改)译剧本来源国别统计表 |
4. 作家提供剧本数量统计表 |
5. 导演者导演剧目数量统计表 |
三. 本文涉及的"一人多名"对照表 |
四. 报刊为上海剧艺社公演剧目推出特辑(特刊)一览表 |
五. 上海剧艺社活动年表 |
1. 孤岛时期的主要活动 |
2. 战后重建的主要活动 |
致谢 |
附:攻博期间发表文章 |
(10)七宝楼台的光华 ——赖声川舞台剧的多重美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的现状、意义与方法 |
一、研究的现状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方法 |
导论 赖声川的戏剧创作生态 |
一、赖声川的成长历程 |
二、台湾当代戏剧场域 |
三、"集体即兴创作"方法 |
第一章 观与演:戏剧的现场性诉求 |
第一节 剧场艺术的魔方 |
一、表演的自由调度 |
二、剧场样式的多方位改造 |
第二节 "现场性"辨析 |
第二章 时与空:戏剧结构的空间化转向 |
第一节 共时态的戏剧结构 |
一、拼贴式结构 |
二、碎片式组合 |
三、"戏中戏"模式 |
第二节 叙事的空间化转向 |
一、非对白的平行叙述 |
二、文本互涉的技巧 |
三、修辞手法的注入 |
第三节 戏剧结构空间化的批评策略 |
第三章 岛与陆:一衣带水的地理空间 |
第一节 面临困境的身份归属 |
第二节 文化空间理论的戏剧应用 |
第四章 古与今:传统艺术的现代生存 |
第一节 祭奠与重生:民族艺术的现代转型 |
一、传统曲艺的自主传承 |
二、中国文学观的吸收 |
第二节 反思与接续:一脉相承的文化血脉 |
第五章 生与死:蕴寓佛法的生命哲理 |
第一节 执迷与超脱:对于生命的执着 |
一、洞穿生命的悲情 |
二、蕴涵佛理的深邃 |
第二节 "真空妙有"的中观佛学 |
余论 |
一、艺术形式的突破与固守 |
二、文化定位的精英与大众 |
三、商业化的是与非 |
附录 赖声川作品目录及其它(截止2011年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四、论曹禺《雷雨》与古希腊悲剧之因缘(论文参考文献)
- [1]五十年间:“炼钢熔铁”化成“绕指柔”——由生活史、演出与批评史谈《北京人》的修改[J]. 姚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06)
- [2]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尤金·奥尼尔戏剧“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研究[D]. 乌博林.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D]. 周慧. 上海戏剧学院, 2017(02)
- [4]戏剧受述者研究[D]. 肖俏.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4)
- [5]李健吾戏剧观研究[D]. 崔筱婧.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 [6]《雷雨》的市民接受真相——兼及20世纪40年代上海话剧通俗化的趋势[J]. 尹诗. 文艺争鸣, 2015(07)
- [7]伪满洲国戏剧研究[D]. 何爽. 吉林大学, 2014(09)
- [8]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D]. 杨世海.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1)
- [9]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D]. 穆海亮. 南京大学, 2012(07)
- [10]七宝楼台的光华 ——赖声川舞台剧的多重美学特征[D]. 何明燕. 浙江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