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氧化氯作用后细菌中DNA漏出的实验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博[1](2020)在《一种二氧化氯溶液的含量测定与消毒效果评价》文中指出为了定量研究一种二氧化氯溶液对微生物的灭杀效果,以期为二氧化氯溶液对微生物的消毒标准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试验采用改进后的五步碘量法对二氧化氯溶液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菌悬液定性、定量杀菌法对四种细菌进行了杀灭效果评价,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悬液定量杀灭试验,研究了二氧化氯溶液对猪瘟病毒的灭活效果。对二氧化氯溶液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高、低两个试验组的二氧化氯平均浓度分别为224.1 mg/L、75.2 mg/L;高、低两浓度组测定的平均浓度与其理论浓度并无显着差异,两组二氧化氯含量测定结果均与其理论浓度一致。对照组复合亚氯酸钠粉溶解液5次测定浓度的平均值均在理论浓度(380460 mg/L)范围内。所以改进后的五步碘量法测量结果准确,该方法可作为二氧化氯类消毒剂产品有效的检测方法。二氧化氯溶液对四种细菌的定性定量杀灭试验结果表明,当二氧化氯溶液有效浓度为3.12mg/L,对大肠杆菌8099作用1 min,对其杀灭率为99.9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作用10 min,对其杀灭率达到99.97%,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2210作用30 min,对其杀灭率达到100%;有效浓度为12.5 mg/L,对枯草芽孢杆菌63501作用10 min,对其杀灭率达到100%。二氧化氯溶液杀菌效果良好,并与复合亚氯酸钠粉的杀菌效果相似,且杀菌效果远好于癸甲溴铵溶液。二氧化氯溶液对猪瘟病毒的灭杀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5 mg/L的二氧化氯溶液和复合亚氯酸钠粉溶解液,对Thiveral株猪瘟病毒作用3 min时,灭活率均能达到100%,表明二氧化氯溶液对猪瘟病毒杀灭效果性能良好,并与复合亚氯酸钠粉对猪瘟病毒杀灭效果相近。
李静[2](2016)在《紫外消毒致耐药基因水平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大量研究显示现在的消毒技术不仅不能除去ARGs和ARB,反而会使水中ARGs和ARB比例增加。但ARGs发生水平转移和传播的原因,却未见研究报道。所以,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UV消毒对耐药菌和耐药基因(质粒)的灭活规律,以及消毒过程中损伤菌的形成规律;探讨UV消毒损伤菌的性质;明确游离质粒转化消毒损伤菌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出一种有效控制ARGs水平转移和传播的消毒新工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内容如下:1.以E.coli 25922(RP4)为研究对象,观察UV消毒对其灭活及损伤菌形成的规律,对消毒释放耐药质粒转化活性,耐药基因转座子及耐药基因的影响,还对5种耐药菌的UV消毒抗性进行了比较。UV消毒对E.coli 25922(RP4)作用的先后顺序为:耐药菌损伤>耐药菌灭活>耐药质粒灭活>耐药基因的转座子损伤>耐药基因的去除。5种耐药菌(RP4)消毒抗性由强到弱为:S.aureus 6538约>E.faecalis 33186>Salmonell 50312约>E.coli 25922>P.aeruginosa 27853。2.采用透射电镜、拉曼光谱分析及生物化学的方法,观测了UV消毒致损伤菌的形态、物质结构、膜通透性和相关功能的改变。发现UV消毒可使细菌内容物减少,且β-半乳糖苷酶活性提高及拉曼光谱分析结果均提示消毒后细菌的膜通透性发生了改变.此外,菌体中相关抗氧化酶活性也有明显升高。3.以E.coli K12为待测目标菌,采用大滤膜法(MF)、多管发酵法(MTF)、酶底物法(EST)分别对臭氧损伤菌进行检测,计算其对臭氧损伤E.coli的检出率。结果发现:MTF在检测野生损伤菌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灵敏性,其检出率最高可达100%,EST最多可检测4.76%损伤的E.coli,而MF检出率为0。4.通过实验室模拟水处理中的消毒处理,研究了游离ARGs转化UV消毒损伤菌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损伤菌转化频率较对照组高12个数量级。环境温度、pH值,作用时间、氨氮、CODMn、金属离子、受体菌浓度等因素虽对转化有影响,但实验组转化频率均比相应对照组高。以上结果说明:UV消毒促进了ARGs的释放,同时形成了大量具感受态性质的消毒损伤菌,这两者的存在促进了自然转化的发生。
程文杰[3](2013)在《气体二氧化氯在鸡蛋杀菌保鲜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鸡蛋营养成分丰富,是理想的蛋白质来源,但鸡蛋在产后及销售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这直接影响着鸡蛋的食用安全性与品质。本文用气体二氧化氯(ClO2)对鸡蛋进行杀菌处理,目的是为了提高鸡蛋的食用安全性,延缓鸡蛋品质变坏的趋势。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本文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这三种鸡蛋中常见致病菌为研究对象,对气体ClO2杀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分别用浓度为15、20、25mg/L的气体ClO2,杀菌时间3、5、8min对接种在蛋壳表面的细菌进行杀菌处理。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气体ClO2处理不同时间时对三种细菌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且随着气体ClO2浓度的增加,杀菌时间的延长,杀菌效果随之增加。当气体ClO2浓度达到25mg/L,杀菌时间为8min时,三种细菌的杀菌效果分别为:大肠杆菌5.26log,金黄色葡萄球菌6.01log,沙门氏菌7.26log。用浓度为15、20、25mg/L的气体ClO2,杀菌时间3、5、8min处理鸡蛋,经处理后的鸡蛋与对照组鸡蛋在室温条件(温度20℃~25℃,湿度50%~70%)下贮存,每隔6天测定鸡蛋的感官指标及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经气体ClO2处理后鸡蛋的新鲜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气体ClO2浓度越高,杀菌时间越长,保鲜效果越好。用25mg/L气体ClO2,杀菌8min的处理条件分别对0d鸡蛋和3d鸡蛋进行杀菌处理,经处理后的鸡蛋在室温条件(温度20℃~25℃,湿度50%~70%)下贮存,每隔3天测定鸡蛋的感官指标及理化指标。结果表明,0d鸡蛋的新鲜度指标比3d鸡蛋的新鲜度指标变化缓慢。鸡蛋经25mg/L-8min的处理条件处理后与不经杀菌的鸡蛋(对照组)在室温条件(温度20℃~25℃,湿度50%~70%)下贮存,每隔10天测定鸡蛋蛋清的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和蛋黄的乳化性。结果表明,经杀菌处理后鸡蛋蛋清的起泡能力低于对照组,而蛋清的泡沫稳定性和蛋黄的乳化能力均好于对照组。鸡蛋经25mg/L-8min的处理条件处理,其中一组鸡蛋用无菌水擦拭以除去蛋壳表面的外蛋壳膜后杀菌。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不同处理组鸡蛋的感官指标及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外蛋壳膜完整的鸡蛋品质优于外蛋壳膜受到破坏的鸡蛋。鸡蛋经25mg/L-8min的处理条件处理后,进行石蜡油涂膜处理;与不经杀菌直接进行石蜡油涂膜处理的鸡蛋在室温条件(温度20℃~25℃,湿度50%~70%)下贮存,每隔6天测定鸡蛋的感官指标及理化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杀菌涂膜鸡蛋的新鲜度指标优于直接涂膜的鸡蛋。这一结果表明鸡蛋在涂膜保鲜之前进行气体ClO2杀菌处理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气体ClO2对提高鸡蛋的品质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鸡蛋杀菌与贮藏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韦明肯,赖洁玲,詹萍[4](2012)在《二氧化氯杀菌机理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二氧化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食品和饮用水消毒剂,可以氧化酪氨酸、色氨酸和半胱氨酸等氨基酸使蛋白质变性。本文综述了二氧化氯与重要生物分子的作用以及二氧化氯在个体水平上对微生物的致死靶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目前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
单金洋[5](2012)在《二氧化氯对三种微生物的消毒规律及其对肠道病毒71型消毒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迅猛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当今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城市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节约用水成为研究的热点。污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消毒则是保证城市污水二级生物处理出水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作为新一代广谱杀生剂和高效氧化剂,二氧化氯具有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在生活的消毒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肠杆菌主要附生在人或动物的肠道里,大多数不致病,少数具有毒性,潜伏期通常为3至4日。引用受污染的水或进食未熟透的食物会引起感染,严重者可致命。噬菌体MS2是一种RNA病毒,噬菌体的危害主要存在于发酵工业。由于MS2噬菌体的基因组全序列已经十分清楚,又有国际标准株,所以噬菌体MS2作指示病毒代替肠道病毒在消毒产品消毒性能的评价方面的研究非常有意义。肠道病毒71型主要引起手足口病,还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极高的感染性,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手足口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EV71感染而引起的两大常见临床症状。本实验采用二氧化氯对大肠杆菌25922、噬菌体MS2和肠道病毒71型三种微生物进行消毒。用平板法检测剩余大肠杆菌和噬菌体MS2的滴度,用96孔板法检测剩余肠道病毒71型的滴度。摸索出二氧化氯分别对大肠杆菌、噬菌体和肠道病毒的消毒规律。同时以肠道病毒71型为实验对象进行二氧化氯消毒机理的研究。运用RT-PCR和细胞培养法检测消毒后样品中病毒核酸全序列的损伤和病毒的灭活情况,并分析出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随着二氧化氯浓度增加,大肠杆菌25922、噬菌体MS2和肠道病毒71型三种微生物的消毒效果越好。二氧化氯在中性和偏碱性的环境下,对三种微生物的消毒效果要优于其在酸性条件下的消毒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和CT值的增加,消毒效果也越好。三种微生物对二氧化氯的抵抗力大小依次为:肠道病毒71型>噬菌体MS2>大肠杆菌25922。2)运用RT-PCR检测病毒的核酸,发现率先损伤的区域为5’-UTR区域,对该区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率先损伤的区域为1-118nt。3)二氧化氯对人工模拟病毒液体进行消毒,运用RT-PCR对基因序列1-118nt进行检测,发现该区域损伤,同时细胞细胞感染性消失。由此,初步判定二氧化氯对肠道病毒71型的损伤区域为5’-1片段,即基因序列1-118nt。
陈钊[6](2011)在《二氧化氯对真菌杀灭机理及果蔬保鲜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消毒、杀菌、防腐、保鲜等多种功能,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性能优良、安全无公害的杀菌消毒剂和食品保鲜剂,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产生有“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因此,二氧化氯拥有其它灭菌消毒剂无法比拟的优点。然而二氧化氯杀菌机理的不明确及二氧化果蔬保鲜技术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二氧化氯更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镰刀菌孢子(Fusarium tricinctum (Corda) Sacc.)为研究对象,探究二氧化氯对真菌的杀灭机理;以鲜切莴苣、桑葚、李子、板栗仁为研究对象,研究二氧化氯对果蔬的保鲜效果,探究其适宜的工艺条件,并为二氧化氯用于果蔬保鲜提供理论基础。1.以酿酒酵母与镰刀菌孢子为对象,研究二氧化氯处理后真菌细胞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与二氧化氯对其杀灭规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因组DNA不是二氧化氯对真菌细胞致死的重要靶位点;二氧化氯可以对细胞屏障功能造成破坏,金属离子有不同程度的渗漏;重要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酶活被显着抑制;二氧化氯处理使细胞壁、细胞膜以及细胞内部结构均受到较大损害。2.以鲜切莴苣为对象,研究二氧化氯抑制褐变的效果以及对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处理有效抑制了贮藏期内鲜切莴苣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有利于鲜切莴苣色度的保持;增大二氧化氯浓度、延长处理时间可以提高褐变抑制效果。100mg/L二氧化氯处理20min可以将鲜切莴苣货架期延长10d。3.以桑葚为对象,研究二氧化氯对桑葚营养成分及其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处理有效延缓了贮藏期内桑葚中黄酮、维生素C、还原糖、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适当高的二氧化氯浓度、延长处理时间更有利于营养成分保持。60mg/L二氧化氯处理15min可以将桑葚货架期延长6d。4.以李子为对象,研究二氧化氯和超声波联合处理对李子贮藏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二氧化氯处理和超声波处理相比,联合处理可以更有效地保持黄酮、维生素C、还原糖、可滴定酸的含量。同步联合处理比分步联合处理更有利于减少微生物数量和感官品质维持,同时货架期延长了25d。5.以板栗仁为对象,研究二氧化氯对点接有小穴壳菌孢子(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与镰刀菌孢子(Fusarium tricinctum (Corda) Sacc.)的板栗仁处理后的孢子存活率,并建立其存活曲线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板栗仁表面小穴壳菌孢子与镰刀菌孢子的杀灭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提高。Weibull模型可以有效地拟合小穴壳菌孢子的存活曲线,而Gompertz模型更适用于镰刀菌孢子。
陈雨乔[7](2011)在《饮用水系统中耐氯性细菌消毒特性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氯消毒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消毒方法。但是研究者发现有些细菌对氯的耐受性很高,这些“耐氯菌”对饮用水微生物学安全构成了威胁。本研究以实际供水管网中分离出的多株耐氯性细菌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四种消毒方法对其灭活特性,给出了有效灭活这几株耐氯菌的消毒剂有效浓度等参数,并对其中一株条件致病菌——分支杆菌的耐氯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从实际管网中分离出七株耐氯菌,经鉴定为类龟分支杆菌、血红鞘胺醇单胞菌和甲基杆菌。这些细菌均具有较强的耐氯性,其中一株类龟分枝杆菌耐氯性最强,使用自由氯99.9%灭活时需要的CT值为120mg/L min,达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60倍。不同含氯消毒剂在相同的有效氯投加量下,24小时内消毒效果的排序为:二氧化氯>顺序氯化>一氯胺>游离氯。3.0mg/L一氯胺、1.0mg/L二氧化氯(以Cl2计)可以有效控制上述耐氯菌的生长。在本消毒试验中,细菌会影响消毒剂衰减,并生成有机氯胺。当控制初始菌浓度为105CFU/ml左右时,菌体对消毒剂的消耗量很小可以忽略。消毒剂种类对于耗氯量和有机氯胺生成量具有显着的影响:游离氯衰减迅速,并生成较多的有机氯胺;一氯胺衰减缓慢并且与细菌反应生成少量有机氯胺,二氧化氯由于强氧化性而衰减较快,但不与菌液反应生成有机氯胺;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氯化工艺中余氯衰减速率和有机氯胺的生成量均介于游离氯和一氯胺之间。消毒剂的投加量和有机氯胺的生成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在投加等量消毒剂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的存在对于细菌确实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通过对分支杆菌脂肪酸组成和细胞膜功能的研究发现,分支杆菌特殊的细胞膜结构是造成其耐氯性较强的原因之一。分支杆菌细胞膜中饱和脂肪酸占95.7%,是耐氯性较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4.98倍。消毒30分钟后分支杆菌细胞膜功能受损的细菌占总量的18.62%,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87.59%,说明分支杆菌细胞膜更耐受游离氯的破坏。通过对比实验,该菌消耗余氯和生成有机氯胺的性能未见特异情况,因此消耗余氯生成有机氯胺不是该菌耐氯的主要原因。
赵祖国[8](2008)在《污水中病毒浓集、消毒规律及灭活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许多病毒性传染疾病都可以通过水或污水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污水中的病毒学安全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法直接对污水中的较低浓度的病毒进行浓集和检测;对污水中病毒的消毒规律,尤其是病毒灭活机理的研究十分有限,而且结论不一,甚至相反。因此,本课题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浓集污污水中病毒的有效方法;研究氯和二氧化氯灭活污水中微生物的规律,寻找用于评价污水消毒的指示微生物;并在核酸和蛋白质功能的水平阐明氯和二氧化氯灭活病毒的机理,以更好地指导污水消毒,确保污水的病毒学安全。首先在本实验室已有的载阳电荷滤材的基础上,以f2噬菌体和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作为指示病毒,通过采用向污水中投加聚氯化铝、并改变污水的温度和酸碱度等措施,使病毒浓集效果达到最优化。我们确定了病毒浓集的最佳条件:调节污水至pH6.5左右,向污水中加入聚氯化铝至30mg/L,在20-30℃的工作温度下,我们的方法可以使污水中的病毒回收率达到在80%以上,将我们的方法应用于大体积的城市污水中的病毒浓集,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不同的色度、浊度、温度、pH值、消毒剂浓度和氨氮值下进行消毒,结果发现,二氧化氯对污水的消毒效果优于氯;污水的色度、COD和浊度可降低氯和二氧化氯的效果;氨氮降低氯的消毒效果,但对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无明显影响;提高温度有利于增强二者的消毒效果;pH值降低有利于氯的消毒;pH值升高有利于二氧化氯的消毒。消毒效果随着消毒剂浓度增加而增强;微生物对氯和二氧化氯的抵抗力强弱顺序为:PV>f2噬菌体>粪肠球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繁殖体>大肠杆菌,因此,我们建议将f2作为污水中的指示病毒、粪肠球菌作为指示细菌。以poliovirus type I sabin LS/2ab(PV1)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剂量的氯(0.1、0.5、1.0、1.5和2.0mg/L)和二氧化氯(0.1、0.2、0.4、0.8和1.2mg/L)作用不同的时间(氯:0、10、15、25、30、40、45、55和60min,二氧化氯:0、1、2、4、8、和12min)进行组合,以尽可能获得刚好被灭活的PV1。用细胞培养、ELISA、PCR、核酸杂交、构建基因工程病毒和细胞培养-ELISA(combined cell culture-ELISA,CCC-ELISA)等方法来研究这两种消毒剂的消毒机理。首先,我们发现氯和二氧化氯都是通过破坏PV基因组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NCR)而灭活病毒,病毒最初的灭活与抗原性的破坏无关;氯优先破坏PV1的poly A尾和3’-NCR,随后是病毒的5’-NCR,二氧化氯则直接通过破坏5’-NCR而灭活病毒;两种消毒剂对PV1核酸不同的区域具的损伤有一定的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氯对PV1基因组的损伤主要位于60-80、234-274、300-317和483-501nt区域内,二氧化氯造成的损伤主要位于124-143、300-317、334-350和581-599nt区域内;氯对3’-NCR的损伤位于7405-7423区域内;我们成功地构建了基因组不同区域受损的多种PV1基因组模型,其中基因组5’-NCR受损的病毒基因组模型不具有感染性,而poly A尾和(或)3’-NCR受损的病毒则仍能感染性细胞;氯和二氧化氯灭活的、具有抗原性的PV1仍具有粘附并进入细胞的能力;氯灭活的PV衣壳仍具有脱衣壳的功能,但二氧化氯灭活的病毒却丧失了该功能。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建立并完善了污水中病毒的浓集方法,可以使大体积(20L)污水水样中的病毒回收率达到80%以上。2.二氧化氯对污水的消毒效果优于氯;氯和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受多种水质条件的影响;建议用粪肠球菌作为指示细菌、f2噬菌体作为指示病毒来评价污水的消毒效果。3.氯和二氧化氯主要通过破坏病毒核酸灭活PV;对PV的致死性损伤都位于基因组的5’-NCR内,但二者在损伤基因组具体位点上存在差别。4.氯和二氧化氯可损伤PV1衣壳的而致其丧失侵入细胞的能力;与二氧化氯不同,氯灭活的病毒仍然具有脱衣壳的功能。
杨柳[9](2007)在《邻苯二甲醛(OPA)灭活MS2噬菌体效果及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为MS2噬菌体替代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疫苗株(PV-Ⅰ)做肠道病毒的指示病毒用于消毒效果评价提供进一步理论和实验室证据,实验观察新型消毒剂邻苯二甲醛(OPA)对MS2噬菌体的灭活作用及灭活机理。方法: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分述如下:第一部分MS2噬菌体对邻苯二甲醛(OPA)的抵抗力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包括:1、MS2噬菌体遗传稳定性研究:对MS2噬菌体进行连续传代培养20代,试验观察0代、5代、10代、15代、20代噬菌体对消毒剂OPA的抵抗力是否有差异。2、MS2噬菌体最佳保存方法研究:在10%甘油、PBS保存介质中,4℃、22℃、-20℃、-70℃保存150天,双层琼脂法测定噬菌体效价,对存活力进行分析比较。3、MS2噬菌体在不同水体中存活力:用加标的方法观察MS2噬菌体在医院污水、自来水、超纯水、湖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海水中的消亡情况。4、MS2噬菌体对OPA的抵抗力研究:参照我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悬液定量杀灭试验观察消毒剂OPA对MS2噬菌体的灭活作用。第二部分邻苯二甲醛(OPA)对MS2噬菌体灭活机理的初步研究,包括:1、邻苯二甲醛对MS2噬菌体结构蛋白的影响:选用1%磷钨酸负染透射电镜技术和血清中和试验来观察消毒剂OPA作用后对MS2噬菌体结构、吸附性及抗原性的影响。2、邻苯二甲醛对MS2噬菌体核酸的影响:使用prime premier 5.0软件,以GenBank NC001417(MS2全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设计了RNA特异性反转录下游引物和针对四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提取噬菌体RNA,通过RT-PCR,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判断,观察消毒剂OPA作用后对MS2噬菌体四个基因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MS2噬菌体对邻苯二甲醛(OPA)的抵抗力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1、MS2噬菌体遗传稳定性研究:相同作用条件下,0、5、10、15、20代之间的灭活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在相同作用条件下各代MS2噬菌体对消毒剂OPA的抵抗力没有差异。MS2噬菌体经过20代传代,对消毒剂OPA抵抗力方面的遗传稳定性保持较好。2、MS2噬菌体最佳保存方法研究:用10%甘油、PBS保存介质中,4℃、22℃、-20℃、-70℃保存150天,MS2噬菌体没有数量级上的变化,消亡对数值均小于1,无明显差异。在不同保存液中,包括10%甘油、PBS、超纯水和营养肉汤中,MS2噬菌体均保持很好的稳定性。相同介质保存,4℃条件比其它温度较优,室温、-20℃、-70℃保存效果相似。4℃保存不需要特殊仪器,且条件最简单,操作最方便,是噬菌体保存的好方法。3、MS2噬菌体在不同水体中存活力: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海水中分离到了能侵袭埃希氏大肠杆菌ATCC15597的噬菌体,噬菌体噬斑大小形态不一。加标噬菌体在各种水体中,室温条件下比4℃条件下噬菌体消亡更快。在相同保存温度下(4℃和室温),加标MS2噬菌体在超纯水和自来水中稳定性较其它水体好。4、MS2噬菌体对OPA的抵抗力研究:用1500mg/L、2000mg/L、2500mg/L的OPA与MS2噬菌体分别作用3min、2min、1min达到消毒水平;消毒剂OPA对MS2噬菌体的灭活作用中时间因素所起的作用大于浓度因素,表现出快速高效的杀灭特征。第二部分邻苯二甲醛(OPA)对MS2噬菌体灭活机理的初步研究:1、OPA对MS2噬菌体结构蛋白的影响:电镜下很容易观察到MS2噬菌体、它的宿主菌及它们的吸附现象。500mg/L和5000mg/L的OPA与MS2噬菌体分别作用3min、0.5min后,MS2噬菌体颗粒基本被破坏掉,与宿主菌的吸附能力也基本丧失。即提示低浓度和高浓度消毒剂OPA对MS2噬菌体灭活后A蛋白被破坏。500mg/L、1000mg/L、5000mg/L的OPA与MS2噬菌体分别作用3min、0.5min、0.5min,再将抗血清与活的MS2噬菌体作用,MS2噬菌体的存活率降低,表明三个浓度水平的消毒剂OPA灭活的MS2噬菌体的抗原性被破坏。即提示三个浓度水平的消毒剂OPA灭活的MS2噬菌体的外壳蛋白破坏。2、OPA对MS2噬菌体核酸的影响:消毒剂OPA作用以后,MS2噬菌体的四个基因均未扩增出,500mg/L消毒剂OPA作用MS2噬菌体3min和5000mg/L作用0.5min后,MS2噬菌体四个基因(A蛋白基因、衣壳蛋白基因、裂解蛋白基因和复制酶蛋白基因)均被破坏。结论:MS2噬菌体对OPA抵抗性方面的遗传稳定性保持较好;4℃保存是噬菌体保存的好方法;MS2噬菌体在超纯水和自来水中稳定性较其它水体好;OPA对MS2噬菌体表现出快速高效的杀灭特征。OPA灭活MS2噬菌体后,其四个基因(A蛋白基因、衣壳蛋白基因、裂解蛋白基因和复制酶蛋白基因)均被破坏,MS2噬菌体颗粒基本被破坏掉,与宿主菌的吸附能力也基本丧失,抗原性也消失了。
张晓煜,吴清平,张菊梅,吴慧清,阙绍辉[10](2007)在《二氧化氯对大肠杆菌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大肠杆菌为对象,研究二氧化氯杀菌机理。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电镜观察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用含100 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作用10 m in,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达到100%。以10 mg/L与100 mg/L二氧化氯作用后,很快即出现大肠杆菌蛋白质漏出现象,其漏出量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00 mg/L的二氧化氯作用后,细菌体内ATP、钙离子、钾离子等均有明显漏出,但对核酸损伤不明显。透射电镜的观察发现,10 mg/L二氧化氯作用60 m in,大肠杆菌菌体仍保有较完好的外部形态,胞质仅有轻微的凝集现象;100 mg/L二氧化氯作用后,大肠杆菌细胞壁有显着皱褶,少数菌体胞壁出现破裂。结论核酸并不是二氧化氯杀菌时的靶位点,胞内物质的渗漏与细菌致死的联系并不十分明显,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可能在于对细胞质的凝集作用上。
二、二氧化氯作用后细菌中DNA漏出的实验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氧化氯作用后细菌中DNA漏出的实验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二氧化氯溶液的含量测定与消毒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二氧化氯理化性质 |
1.2 二氧化氯消毒机理 |
1.2.1 二氧化氯在分子水平上的消毒机理 |
1.2.2 二氧化氯在微生物个体水平上的消毒机理 |
1.3 二氧化氯消毒特点及应用 |
1.3.1 二氧化氯消毒特点 |
1.3.2 二氧化氯的应用范围 |
1.4 研究背景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二氧化氯溶液含量的测定 |
2.1 材料 |
2.1.1 供试样品 |
2.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1.3 溶液配制 |
2.1.4 器材 |
2.2 分析方法 |
2.2.1 试验原理 |
2.2.2 分析步骤 |
2.3 结果分析 |
2.3.1 实验组二氧化氯溶液含量测定结果 |
2.3.2 对照组复合亚氯酸钠粉溶解液含量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4.1 五部碘量法的优势 |
2.4.2 对五步碘量法的改进 |
2.4.3 使用五步碘量法的注意事项 |
2.4.4 对测定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氧化氯溶液对四种细菌的定性定量杀灭试验 |
3.1 材料 |
3.1.1 供试消毒剂 |
3.1.2 供试菌毒株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 |
3.1.5 溶液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菌种的制备 |
3.2.2 中和剂选择试验 |
3.2.3 定性法杀菌试验 |
3.2.4 定量法杀菌试验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中和剂选择试验结果分析 |
3.3.2 定性杀菌试验结果分析 |
3.3.3 定量杀菌试验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中和剂的选择 |
3.4.2 二氧化氯溶液的定性、定量杀菌效果 |
3.4.3 复合亚氯酸钠粉的定性、定量杀菌效果 |
3.4.4 癸甲溴铵溶液的定性、定量杀菌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氧化氯溶液对猪瘟病毒的灭杀试验 |
4.1 材料 |
4.1.1 供试消毒剂 |
4.1.2 细胞与毒株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溶液配制 |
4.1.5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PK-15 细胞制备和Thiveral株猪瘟病毒液的制备 |
4.2.2 中和剂试验 |
4.2.3 病毒灭杀试验 |
4.3 结果分析 |
4.3.1 消毒剂、中和剂、中和产物对PK-15细胞的影响分析 |
4.3.2 消毒剂、中和剂、中和产物对病毒的影响分析 |
4.3.3 病毒灭杀试验分析 |
4.4 讨论 |
4.4.1 杀猪瘟病毒试验目的及意义 |
4.4.2 二氧化氯对病毒的灭活机制 |
4.4.3 关于病毒含量检测方法讨论 |
4.4.4 试验结果讨论 |
4.4.5 消毒剂优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紫外消毒致耐药基因水平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耐药基因及其水环境污染 |
1.1.1 环境中抗生素存在现状及危害 |
1.1.2 耐药基因对水环境的污染现状 |
1.2 UV与臭氧消毒研究进展 |
1.2.1 紫外对细菌,耐药基因灭活规律及作用机制 |
1.2.2 臭氧对细菌灭活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损伤E.COLI的检测 |
1.3.1 水环境中损伤E. coli的研究进展 |
1.3.2 E. coli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4 研究路线与目标 |
1.4.1 水环境ARGs的水平转移和传播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2 研究路线及意义 |
第二章 UV消毒对ARB和ARGS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对象与材料 |
2.2.1.1 实验对象 |
2.2.1.2 仪器设备和材料 |
2.2.1.3 主要试剂、培养基和溶液 |
2.2.1.4 主要培养基配制 |
2.2.1.5 主要溶液配制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质粒的提取和纯化 |
2.2.2.2 抗生素耐药菌的构建 |
2.2.2.3 转化结果的验证 |
2.2.2.4 UV消毒实验 |
2.2.2.5 紫外对耐药菌消毒效果评价 |
2.2.2.6 损伤菌计算方法 |
2.2.2.7 UV消毒对耐药基因影响的研究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UV对耐药菌E. coli 25922(RP4)的消毒 |
2.4.1.1 UV消毒耐药菌E. coli 25922(RP4)的灭活效果评价 |
2.4.1.2 UV消毒耐药质粒RP4的影响 |
2.4.2 UV对其它耐药致病菌的消毒 |
2.4.2.1 不同剂量下UV消毒五种耐药菌 |
2.4.2.2 UV消毒对5种耐药菌的杀灭效果比较及其损伤细菌的形成 |
2.4.3 UV消毒对含不同质粒的耐药菌灭活效果的比较 |
2.4.4 讨论 |
第三章 UV消毒损伤细菌性质的初步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对象与材料 |
3.2.1.1 实验对象 |
3.2.1.2 仪器设备 |
3.2.1.3 主要试剂 |
3.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损伤菌悬液(10~8 CFU/ml)制备 |
3.2.2.2 计数消毒损伤菌和计算损伤率 |
3.2.2.3 电镜观察消毒损伤菌 |
3.2.2.3 消毒损伤菌的拉曼光谱分析 |
3.2.2.4 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检测 |
3.2.2.5 细菌抗氧化系统指标的测定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损伤菌细胞膜的形态学观测 |
3.4.1.1 UV消毒致P .aeruginosa 27853 损伤菌的电镜观察 |
3.4.1.2 UV消毒致E. coli 25922 损伤菌的电镜观察 |
3.4.1.3 UV消毒致Salmonell 50312 损伤菌的电镜观察 |
3.4.1.4 UV消毒致E. faecalis 33186 损伤菌的电镜观察 |
3.4.1.5 UV消毒S.aureus 6538 损伤菌的电镜观察 |
3.4.2 UV消毒E. coli 25922 损伤菌的拉曼光谱分析 |
3.4.3 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 |
3.4.4 抗氧化酶系统的测定 |
3.4.5 讨论 |
第四章 臭氧损伤E. COLI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对象与材料 |
4.2.1.1 研究对象 |
4.2.1.2 仪器设备 |
4.2.1.3 材料试剂 |
4.2.1.4 主要试剂配制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细菌菌悬液的制备 |
4.2.2.2 臭氧消毒损伤E. coli的制备 |
4.2.2.3 损伤E. coli的培养与计数 |
4.2.2.4 SOD酶活性测试 |
4.2.2.5 不同方法检测E. coli |
4.2.2.6 E. coli损伤率的计算 |
4.2.2.7 不同方法对损伤E. coli的检出率计算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方法对正常E.coli的检测 |
4.4.2 不同方法对损伤E.coli K12的检测 |
4.4.4 讨论 |
第五章 游离ARGS转化UV消毒损伤菌条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对象与材料 |
5.2.1.1 实验对象 |
5.2.1.2 仪器设备 |
5.2.1.3 主要试剂 |
5.2.1.4 试剂盒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质粒的提取和纯化 |
5.2.2.2 受体菌感受态细菌的制备和保存 |
5.2.2.3 UV消毒实验 |
5.2.2.4 自然转化实验 |
5.2.2.5 转化结果的验证 |
5.2.2.6 转化频率的计算 |
5.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游离ARGs自然转化UV消毒损伤菌的条件 |
5.4.1.1 质粒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5.4.1.2 损伤菌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5.4.1.3 孵育时间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5.4.2 水质因素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5.4.2.1 温度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5.4.2.2 pH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5.4.2.3 氨氮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5.4.2.4 COD_(Mn)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5.4.2.5 金属阳离子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5.4.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3)气体二氧化氯在鸡蛋杀菌保鲜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我国鸡蛋产业现状 |
1.1.1 我国的鸡蛋生产消费情况 |
1.1.2 鸡蛋的营养及结构 |
1.2 鸡蛋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 |
1.3 鸡蛋微生物污染情况 |
1.4 目前鸡蛋的主要杀菌技术 |
1.4.1 物理杀菌法 |
1.4.2 化学药物杀菌法 |
1.5 二氧化氯及其应用 |
1.5.1 ClO_2的物理化学性质 |
1.5.2 ClO_2的使用安全性 |
1.5.3 气体 ClO_2的制备方法 |
1.5.4 ClO_2的杀菌机理 |
1.5.5 ClO_2在食品消毒保鲜中的应用 |
1.5.6 气体 ClO_2在鸡蛋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菌株与培养基 |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气体 ClO_2对细菌的杀菌作用 |
2.4.2 气体 ClO_2杀菌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
2.4.3 气体 ClO_2杀菌对不同蛋龄组鸡蛋品质的影响 |
2.4.4 气体 ClO_2杀菌对鸡蛋功能性质的影响 |
2.4.5 气体 ClO_2杀菌对外蛋壳膜完整性的影响及外蛋壳膜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
2.4.6 气体 ClO_2杀菌与其他保鲜方法的协同作用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气体 ClO_2对细菌的灭菌效果 |
3.1.1 气体 ClO_2对大肠杆菌的灭菌效果 |
3.1.2 气体 ClO_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菌效果 |
3.1.3 气体 ClO_2对沙门氏菌的灭菌效果 |
3.2 气体 ClO_2的杀菌浓度和时间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
3.2.1 气体 ClO_2对蛋壳表面细菌的杀菌效果 |
3.2.2 气体 ClO_2杀菌对鸡蛋感官指标的影响 |
3.2.3 气体 ClO_2浓度和杀菌时间对鸡蛋失重率的影响 |
3.2.4 气体 ClO_2浓度和杀菌时间对鸡蛋哈夫单位的影响 |
3.2.5 气体 ClO_2浓度和杀菌时间对鸡蛋蛋黄指数的影响 |
3.2.6 气体 ClO_2浓度和杀菌时间对鸡蛋蛋白 pH 值的影响 |
3.3 气体 ClO_2杀菌对不同蛋龄组鸡蛋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蛋龄组鸡蛋感官指标的变化 |
3.3.2 不同蛋龄组鸡蛋失重率随时间的变化 |
3.3.3 不同蛋龄组鸡蛋哈夫单位随时间的变化 |
3.3.4 不同蛋龄组鸡蛋蛋黄指数随时间的变化 |
3.3.5 不同蛋龄组鸡蛋蛋白 pH 值随时间的变化 |
3.4 气体 ClO_2杀菌对鸡蛋功能性质的影响 |
3.4.1 气体 ClO_2对蛋清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3.4.2 气体 ClO_2对蛋黄乳化性的影响 |
3.5 气体 ClO_2杀菌对外蛋壳膜完整性的影响及外蛋壳膜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
3.5.1 不同处理方法对感官指标的影响 |
3.5.2 不同处理方法对失重率的影响 |
3.5.3 不同处理方法对哈夫单位的影响 |
3.5.4 不同处理方法对蛋黄指数的影响 |
3.5.5 不同处理方法对蛋白 pH 值的影响 |
3.6 气体 ClO_2与其他保鲜方法的协同作用 |
3.6.1 不同保鲜处理组感官指标的变化 |
3.6.2 不同保鲜处理组失重率随时间的变化 |
3.6.3 不同保鲜处理组哈夫单位随时间的变化 |
3.6.4 不同保鲜处理组蛋黄指数随时间的变化 |
3.6.5 不同保鲜处理组蛋白 pH 值随时间的变化 |
4 主要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二氧化氯对三种微生物的消毒规律及其对肠道病毒71型消毒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二氧化氯消毒 |
1.1.1 二氧化氯的来源与应用 |
1.1.2 二氧化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3 二氧化氯浓度的测定 |
1.2 大肠杆菌 |
1.2.1 大肠杆菌的来源与危害 |
1.2.2 大肠杆菌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噬菌体MS2 |
1.3.1 噬菌体来源与危害 |
1.3.2 噬菌体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肠道病毒71型 |
1.4.1 肠道病毒71型的来源与危害 |
1.4.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3 EV71结构特征 |
1.4.4 肠道病毒71型神经损伤及致病的机理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二氧化氯的消毒规律 |
2.1 二氧化氯的制备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2 制备方法 |
2.1.3 二氧化氯的检测 |
2.1.4 小结 |
2.2 二氧化氯对大肠杆菌25922的消毒规律 |
2.2.1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2.4 小结 |
2.3 二氧化氯对噬菌体MS_2的消毒规律 |
2.3.1 主要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2 实验方法 |
2.3.3 实验结果 |
2.3.4 小结 |
2.4 二氧化氯对肠道病毒71型的消毒规律 |
2.4.1 主要实验材料与仪器 |
2.4.2 实验方法 |
2.4.3 实验结果 |
2.4.4 小结 |
第三章 二氧化氯灭活肠道病毒71型机理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仪器设备 |
3.1.2 材料与试剂 |
3.1.3 溶液配制及耗材处理 |
3.2 实验方法 |
3.2.1 引物设计 |
3.2.2 肠道病毒71型的培养 |
3.2.3 RT-PCR |
3.3 实验结果 |
3.3.1 RT-PCR检测肠道病毒71型核酸全序列 |
3.3.2 RT-PCR定位二氧化氯对肠道病毒71型核酸损伤区域 |
3.4 讨论 |
第四章 RT-PCR技术评价消毒效果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二氧化氯消毒实验 |
4.1.2 RT-PCR检测实验和细胞感染实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二氧化氯对真菌杀灭机理及果蔬保鲜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二氧化氯简介 |
1.2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杀灭机理 |
1.2.1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
1.2.2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杀灭机理 |
1.3 二氧化氯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3.1 果蔬保鲜的研究现状 |
1.3.2 二氧化氯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微生物菌种 |
2.1.2 果蔬材料 |
2.2 实验处理方法 |
2.2.1 二氧化氯对真菌的处理 |
2.2.2 二氧化氯对果蔬的处理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 二氧化氯对真菌处理后相关指标的测定 |
2.3.2 二氧化氯对果蔬处理后相关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二氧化氯对真菌的杀灭机理 |
3.1.1 酿酒酵母的生长曲线 |
3.1.2 二氧化氯对真菌的杀灭机理 |
3.2 二氧化氯对果蔬的保鲜效果 |
3.2.1 二氧化氯处理对鲜切莴苣褐变及货架期的影响 |
3.2.2 二氧化氯处理对桑葚营养成分及货架期的影响 |
3.2.3 二氧化氯与超声波联合处理对李子贮藏品质的影响 |
3.2.4 二氧化氯对板栗仁表面小穴壳菌孢子与镰刀菌孢子处理后孢子存活曲线的数学模型建立 |
4 讨论 |
4.1 二氧化氯对真菌的杀灭机理 |
4.2 二氧化氯对果蔬的保鲜效果 |
4.2.1 二氧化氯处理对果蔬褐变的影响 |
4.2.2 二氧化氯处理对果蔬营养成分的影响 |
4.2.3 二氧化氯处理对果蔬货架期的影响 |
4.2.4 二氧化氯对板栗仁表面小穴壳菌孢子与镰刀菌孢子处理后孢子存活曲线的数学模型建立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饮用水系统中耐氯性细菌消毒特性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耐氯性细菌的研究现状 |
1.2.2 耐氯机理研究 |
1.2.3 消毒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消毒机理研究 |
1.2.5 消毒剂水相重要化学反应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消毒干扰因素的分析及去除 |
2.1 消毒试验干扰分析 |
2.1.1 余氯衰减现象 |
2.1.2 试验干扰分析 |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水质测试方法 |
2.3 离心对干扰物质去除效果分析 |
2.3.1 培养基中含氮物质的组成 |
2.3.2 离心对含氮物质的去除 |
2.3.3 离心对 DOC 的去除 |
2.4 稀释菌液对干扰物质去除效果分析 |
2.5 减少有机氯胺生成的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耐氯性细菌灭活特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菌种鉴定 |
3.1.2 菌株的富集培养 |
3.1.3 消毒剂的配制与测定 |
3.1.4 实验流程 |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2.1 不同菌株的耐氯性研究 |
3.2.2 消毒剂种类对灭活的影响 |
3.2.3 消毒剂浓度对灭活效果的影响 |
3.2.4 氯和氯胺联合消毒对消毒效果的提高 |
3.3 结论 |
第4章 消毒剂与细菌的反应特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2.1 菌浓度对有机氯胺生成的影响 |
4.2.2 不同消毒剂衰减特性 |
4.2.3 消毒剂浓度对有机氯胺生成的影响 |
4.2.4 消毒剂与有机物反应特性 |
4.2.5 有机氯胺的生成对分支杆菌消毒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细菌结构对耐氯性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2.1 分支杆菌细菌形态研究 |
5.2.2 分支杆菌超微结构研究 |
5.2.3 脂肪酸组成分析 |
5.2.4 屏障功能的破坏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污水中病毒浓集、消毒规律及灭活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水和污水中的病毒的危害 |
2 水和污水中病毒的消毒 |
3 水和污水中病毒的浓集 |
4 病毒灭活机理研究进展 |
5 用于水和污水中病毒浓集和消毒的病毒 |
6 课题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污水中病毒浓集、回收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PV1 培养及浓缩 |
1.1.3 病毒浓度测定 |
1.1.4 载阳电荷粒状滤料的制备 |
1.1.5 污水中病毒的浓集 |
1.1.6 PAC对病毒浓集的影响 |
1.1.7 pH值对病毒浓集的影响 |
1.1.8 温度对病毒浓集的影响 |
1.1.9 以优化的病毒浓集条件对污水中PV1 进行回收实验 |
1.1.10 病毒浓集方法对大体积污水水样的病毒回收实验 |
1.1.11 统计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2.1 不同浓度PAC对f2 噬菌体回收的影响因素 |
1.2.2 pH值的对f2 噬菌体回收的影响 |
1.2.3 温度对f2 噬菌体回收的影响 |
1.2.4 PAC对大体积污水中的病毒的浓集作用 |
1.2.5 病毒浓集方法的实际应用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氯和二氧化氯消毒规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细菌计数 |
2.1.3 f_2 噬菌体增殖和计数 |
2.1.4 病毒 PV1 增殖与计数 |
2.1.5 氯、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浓度测定 |
2.1.6 无氯耗的水及容器的制备 |
2.1.7 微生物污染水样的制备 |
2.1.8 消毒方法及效果分析 |
2.1.9 不同实验条件下氯和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评价 |
2.1.10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微生物对氯和二氧化氯消毒抵抗力的比较 |
2.2.2 消毒的影响因素 |
2.2.2.1 氯和二氧化氯作用时间对消毒消毒效果的影响 |
2.2.2.2 温度对氯和二氧化氯消毒的影响 |
2.2.2.3 COD值对氯和二氧化氯消毒的影响 |
2.2.2.4 NH_4~+-N含量对氯和二氧化氯消毒的影响 |
2.2.2.5 色度对氯和二氧化氯消毒的影响 |
2.2.2.6 pH值对氯和二氧化氯消毒的影响 |
2.2.2.7 浊度对二氧化氯和二氧化氯消毒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氯和二氧化氯破坏PV1 核酸和衣壳在病毒灭活中的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氯和二氧化氯的制备及定量 |
3.1.3 无氯耗的容器及水的制备 |
3.1.4 病毒悬液制备 |
3.1.5 消毒实验 |
3.1.6 PV1 核酸的提取 |
3.1.7 Long-overlapping PCR分析PV1 基因组的损伤 |
3.1.8 PV1 抗原的测定 |
3.1.9 灭火效果的分析 |
3.1.10 统计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氯和二氧化氯对抗原性和感染性的影响 |
3.2.2 氯和二氧化氯对PV1 基因组损伤区域的初步分析 |
3.2.3 氯和二氧化氯对PV1 5’端和3’端损伤的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PV1 基因组受氯和二氧化氯损伤位点的定位和相应位点缺失的病毒基因组模型构建及其感染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病毒RNA的提取 |
4.1.3 Northern Blotting 定位病毒基因组受损位点 |
4.1.3.1 DNA探针的设计 |
4.1.3.2 RNA固定于尼龙膜 |
4.1.3.3 探针与PV1 基因组杂交 |
4.1.3.4 核酸杂交敏感性分析 |
4.1.4 敲除氯和二氧化氯损伤位点的病毒基因组模型的构建 |
4.1.4.1 病毒基因组的分段PCR扩增 |
4.1.4.2 PV1 DNA 片段的连接 |
4.1.4.3 合成PV1 基因组RNA |
4.1.4.4 PV1 基因组模型 RNA感染性的测定 |
4.2 结果 |
4.2.1 病毒基因组受损区域定位 |
4.2.2 基因组受损病毒基因组模型的构建及其感染性分析 |
4.2.2.1 基因组受损病毒基因组模型的构建 |
4.2.2.2 基因组受损病毒基因组模型的感染性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氯和二氧化氯对PV1 衣壳蛋白功能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病毒消毒实验 |
5.1.3 病毒粘附细胞能力检测 |
5.1.4 病毒进入能力的检测 |
5.1.5 病毒脱衣壳能力的检测 |
5.1.6 统计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病毒粘附细胞能力的检测 |
5.2.2 病毒进入细胞能力的检测 |
5.2.3 病毒脱衣壳能力的检测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邻苯二甲醛(OPA)灭活MS2噬菌体效果及机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MS2噬菌体对邻苯二甲醛(OPA)的抵抗力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
一、MS2噬菌体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
实验 OPA与不同代数MS2噬菌体作用的实验观察 |
二、MS2噬菌体最佳保存方法的研究 |
实验 MS2噬菌体在不同保存介质中存活力的实验观察 |
三、MS2噬菌体在水体中存活力的研究 |
实验 MS2噬菌体在不同水体中存活情况的实验观察 |
四、MS2噬菌体对OPA抵抗力的研究 |
实验 OPA对MS2噬菌体灭活效果的实验观察 |
第二部分 邻苯二甲醛(OPA)对MS2噬菌体灭活机理的初步研究 |
一、OPA对MS2噬菌体结构蛋白影响的研究 |
实验一 OPA对MS2噬菌体形态和吸附性影响的电镜观察 |
实验二 OPA对MS2噬菌体抗原性影响的血清学实验研究 |
二、OPA对MS2噬菌体核酸RNA影响的研究 |
实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OPA对MS2噬菌体基因的影响 |
全文总结 |
综述 醛类消毒剂对病毒的灭活作用和灭活机理的研究状况 |
致谢 |
(10)二氧化氯对大肠杆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1.1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
1.2 杀菌机理观察 |
1.2.1 样品制备 |
1.2.2 蛋白质渗漏的测定 |
1.2.3 ATP渗漏的测定 |
1.2.4 钾、钙离子渗漏的测定 |
1.2.5 测定二氧化氯对大肠杆菌核酸的作用 |
1.2.6 二氧化氯对提纯DNA的作用 |
1.2.7 细菌超微结构的观察 |
2 结果 |
2.1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 |
2.2 蛋白质渗漏的测定结果 |
2.3 ATP渗漏的测定结果 |
2.4 钾、钙离子渗漏的测定结果 |
2.5 二氧化氯对大肠杆菌核酸作用结果 |
2.6 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
3 讨论 |
四、二氧化氯作用后细菌中DNA漏出的实验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二氧化氯溶液的含量测定与消毒效果评价[D]. 张志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紫外消毒致耐药基因水平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静. 天津大学, 2016(01)
- [3]气体二氧化氯在鸡蛋杀菌保鲜中的研究[D]. 程文杰. 江南大学, 2013(02)
- [4]二氧化氯杀菌机理研究进展[J]. 韦明肯,赖洁玲,詹萍. 微生物学报, 2012(04)
- [5]二氧化氯对三种微生物的消毒规律及其对肠道病毒71型消毒机理研究[D]. 单金洋. 扬州大学, 2012(01)
- [6]二氧化氯对真菌杀灭机理及果蔬保鲜效果的研究[D]. 陈钊.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9)
- [7]饮用水系统中耐氯性细菌消毒特性及机理研究[D]. 陈雨乔. 清华大学, 2011(01)
- [8]污水中病毒浓集、消毒规律及灭活机理研究[D]. 赵祖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8(11)
- [9]邻苯二甲醛(OPA)灭活MS2噬菌体效果及机理的初步研究[D]. 杨柳. 四川大学, 2007(05)
- [10]二氧化氯对大肠杆菌作用机理的研究[J]. 张晓煜,吴清平,张菊梅,吴慧清,阙绍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