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旅游网站的兴衰(下)(论文文献综述)
杨立红[1](2021)在《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塑造优质的旅游形象成为各旅游地竞争的关键。山海关景区经过不断地发展已经成为秦皇岛市的龙头景区。随着党中央不断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号召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坚定文化自信,长城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关于以长城为资源的景区旅游形象的研究相对甚少,学术界大多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即需求方视角研究旅游形象,但旅游供给方对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有重要的影响。从旅游者角度所感知的形象与塑造者打造的形象的比较研究较为匮乏。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从旅游者和景区开发者两个角度出发,以山海关长城景区为例,在网络平台上搜集游客评论以及发表的游记作为感知形象数据资料,以官方发布的网络资料、报纸、视频宣传等作为投射形象的资料。依据扎根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0质性研究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别构建出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构成模型。经过研究分析所得,在旅游者感知形象方面共提取出三个主范畴,分别为碎片形象、符号形象、综合形象;以及审美形象、服务形象、价值形象等十个副范畴和“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构成”一个核心范畴。在投射形象方面提取出的三个主范畴与感知形象类别相同,同时还有审美形象、服务形象、价值形象等九个副范畴以及提取出“山海关长城旅游投射形象塑造”这一核心范畴。最后,基于对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的编码结果,从碎片形象、符号形象、综合形象三个层面对二者展开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碎片形象维度构成上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维度的内容有一定的差异。感知形象方面比投射形象多出物价水平和旅游秩序两个范畴,投射形象其它范畴都与其保持一致;符号形象比较结果显示感知形象中以老龙头最具代表性,而投射形象中以天下第一关箭楼最为突出,代表性特征侧重点也略有不同;综合形象方面,投射形象中侧重的历史文化古城形象在感知中所占比重较小,二者大部分都具有相应的表达,但也有区别。感知形象差异的部分为物价高的景区、拥挤的景区;投射形象差异的部分为古老浪漫的古城。基于此对山海关长城旅游形象出现的差异提出了弥合性策略。本文从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对长城的旅游形象展开研究,丰富了关于长城的理论研究,也为今后对景区的形象传播与塑造提供借鉴。
赵玉桐[2](2021)在《线性文化遗产导向下的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研究》文中认为关中地区自西周以来,先后有14朝在此建都,从关中地区出发的古驿道遍布全国。这些古驿道承载了迁徙运输、商业贸易、文化传播以及军事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其中,不乏有些直到今天仍耳熟能详的秦蜀古道、秦直道等。随着时代发展,部分驿道或供局部通行使用,或被开发为旅游风景区,但更多的驿道则是遗迹难寻,沿线传统历史村镇也逐渐没落。现如今,驿道整体呈现出了碎片化、散点化以及无序化的发展形式。怎样对这种兼具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联通价值的资源路段进行保护和利用,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由于联合发展的文化网络在古驿道的文化保护利用与民生带动激活两大方面有着一定的正面意义。因此本文从理论研究领域缺失、发展需求及政策引导的背景出发,深入“古驿道的保护与利用”这一领域,以“线性文化遗产”为研究导向,着眼于古驿道网络化发展的第一阶段——选线研究,以秦蜀古道(关中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状特征的分析与总结,梳理出契机政策评价指标、驿道本体评价指标、周边资源评价指标、道路联通评价指标、控制建设评价指标五大类评价指标以及其下属18类评价因子,构建重要性比较矩阵,计算出各类因子权重,得出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方法。将选线方法应用至研究场地内,经过数据叠加计算之后得出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备选线路适宜性分析成果,进而梳理出古驿道网重点线路与连接道的特性与分类,得到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布局总图、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线路结构布局、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主题线路布局、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基础配套布局图,最终形成以古驿道为主要载体,整合沿线村落城镇、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等节点的古驿道文化网络。并就下一步驿道文化网的活动策划、运营管理以及遗存本体的保护模式三大方面进行了基础的探讨。总结而言,随着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发展,古驿道凭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与连接特性使得自身的保护与利用逐渐成为热点议题。本文探索了科学的古驿道文化网选线及其布局方法。通过定量的数据资料整理、定性的线路类型归纳构建完整的选线模型,得出以驿道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为辅助的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以期为同类型的古驿道文化网构建提供借鉴。
李奇[3](2021)在《基于信仰情结的红色旅游地优化设计研究 ——以李慰农红色文化公园为例》文中提出中国革命文化(亦称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明精神传承的重要一环。红色旅游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载体,既可以开发利用历史资源,又可以促进红色资源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国家大力推广红色旅游,针对红色旅游胜地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但是目前红色旅游设计过程中存在活力度较低、吸引力较小、设计缺乏创意等问题。为提升红色旅游地景观活力,使参与红色旅游的群体得到更好体验,本文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实地调研法、调查问卷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影响红色旅游的活力度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以红色信仰情结为理论依据的红色旅游地设计优化提升策略,并将该优化提升策略运用到青岛市李慰农红色文化公园景观改造之中,以验证其落地性与可实施性。该研究成果和思路可以为今后红色文化题材的旅游地景观改造与设计提供借鉴作用。首先,对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将红色文化资源依据功能、品质、区域、年代、题材的不同进行划分,再结合实地调研过程中整理的数据,梳理与分析红色旅游设计体系,为不同类型的红色旅游地优化提升体系提供理论背景。其次,综合分析关于红色文化、纪念性空间、红色旅游、红色文化胜地等与景观活力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利用文献综述法、频度统计法归纳整理出12个影响红色旅游活力的因素,构建出包含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和12个影响因素的红色旅游活力评价指标,对127份有效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活力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层级影响度进行计算,得出优先权重,根据权重排列顺序提出优化设计策略。该体系可从定量角度对红色旅游优化设计进行指导,为红色旅游地构建优化提升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再次,总结类比相关信仰与情结的应用,对信仰情结这一概念进行详细界定;根据活力度模型体系获得的相对重要权值,结合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心理学效应等理论,提出基于心理学角度的信仰情结的优化提升策略,建立多学科、浸入式互动模式。最后,利用红色旅游活力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因子影响度,针对性提出解决策略,细化整理针对青岛地区红色旅游优化模式,对李慰农红色文化公园进行优化提升设计,该策略可以为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红色文化公园的景观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汤航[4](2021)在《旧城更新中传统风貌区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重庆洪崖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发展经过30多年的“增量扩张”现已向“存量优化”转变,从以土地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核心,进入以有机更新为主的重要时期,旧城更新成为发展主题。立足品质提升,塑造地方特色,强调人文内涵,提升城市综合吸引力是各个城市当下的主要任务。城市更新中的传统风貌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人文内涵的核心展厅,是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议题下,提倡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好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以5G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工具推动公众参与,了解人民需求,进而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也是城市规划当下的重要任务。“存量规划”时代必是以人为本的时代,“赋权于市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共识,在保护传统文化与民族智慧结晶——“传统风貌区”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使用者至下而上的反馈途径,开展对传统风貌区的使用后评价研究必不可少。本论文以重庆市洪崖洞传统风貌区为代表性案例,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在城乡规划学背景下,结合建筑学、环境行为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建立了传统风貌区的使用后评价体系,开展了基于网络数据的先导性评价,以及基于现场的满意度评价和使用方式评价等三方面研究。研究表明使用者对传统风貌区的地域特色、交通环境与配套设施十分的关注,不同群体对空间需求差异明显,并据此进一步结合使用者需求提出旧城更新地段传统风貌区的保护更新策略。同时结合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基于网络与现场调查各自的优点对使用后评价体系进行了修正,为将来传统风貌区使用后评价体系提供客观参考。
李梦君[5](2021)在《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以来,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十个部门也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打造地域特色的研学课程成为研学实践的重要任务。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成为提升一线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难以达到良好效果,因此,地理研学课程为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研学资源,能够为地理研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重要的现实环境。本文紧密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和新版本高中地理教材,探讨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将研学课程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结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归纳高中地理课程中适宜开展地理研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并实施。在分析11个相关的高中地理研学课程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课标、教材、乌海市地域特色,进行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为地区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提供参考,为落实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帮助。经过相关文献分析、实地考察和行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乡土性原则、融合化原则、地理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设计程序为设计准备、实地调研、整合分析三大步骤。第二,在归纳总结获得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得到适宜开展高中地理研学课程的资源应具有代表性、体验性、探究性和交通通达性等特点,结合课标及高中地理教材,筛选得到17个研学主题、34个研学课题。第三,将得到的研学主题归纳为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综合类等3类进行开发,本文设计4个研学课程案例方案,研学方案的构成包含研学主题、研学目标、研学线路、活动准备、实施方案(包括小课题)、研学评价量表、研学手册等七部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有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
戴伟[6](2021)在《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研究 ——以长春市二道区为例》文中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乡土地理学习做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乡土地理为必学内容。乡土地理的学习可以帮学生认识生活的环境,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以致用,使所学理论知识落地生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到乡土地理既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内容,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开展探究式活动。本文提出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以乡土地理资源为基础,进行任务设置,通过作业实施既可以培养学生实践力,又可以加强学生对乡土地理的学习。本文以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为研究对象,以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研究内容。以所选择的六个适合初中学生实施的案例为研究资料,运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为地理教师提供了作业实施案例和素材,同时,也使得长春市二道区乡土地理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和帮助。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初中地理教材所学内容,结合长春市二道区实际情况,从乡土资源利用来看可分为乡土自然环境、乡土人文环境和乡土人地关系三个方面,可进行多项地理作业设计。乡土自然环境方面,可进行河流实地考察、调查二道区的自然灾害;乡土人文环境方面可参观长春冰雪大世界、进行民族、宗教信仰调查等;乡土人地关系方面可进行探究二道区春秋冬季空气质量差产生的原因及对居民的影响、河流污染及对居民影响的实地调查等。第二,提出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作业设计一般策略:精心选择地理课外作业设计主题、把握地理课外作业设计的目标、选择适合的乡土情境、注意作业设计中任务数量与难度的设置、注重对作业成果的多元评价。第三,提出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步骤:依据课标与教材,明确作业目标,立足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目标,通过作业实施,锻炼学生地理技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依据乡土资源,选择作业内容,以乡土地理资源为作业设计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乡土地理;依据目标,呈现作业任务;资源拓展,为学生顺利完成作业提供帮助。第四,设计了六个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案例,分别是“认识一下我们身边的民族和宗教”、“二道农业纪实”、“我们一起‘游’二道”三个涉及乡土人文环境的作业设计;“调查我们的家庭用水”、“找一找我们空气污染的来源”两个涉及乡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作业设计;“三生三世,十里伊通——‘探访’伊通河实地考察活动”涉及乡土自然环境的作业设计。实施了“调查我们的家庭用水”、“找一找我们空气污染的来源”和“我们一起‘游’二道”三个作业案例,通过地理作业将学生的生活与课本知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加了解乡土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毛和荣[7](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刘聪慧[8](2020)在《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 ——以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资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应当关注地方以及地方尺度下具有地理维度的问题,地理教学要基于人们的自身经验,地理学习可以帮助人们清楚地表达问题,发展智力,培养技能,并对影响他们生活的问题予以应对。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地理课程资源建设,合理挖掘和使用地理课程资源,构建以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资源体系。如此,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就尤为重要,而且迫切。从地理教学的原则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通过乡土地理案例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培养他们关注生活,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质疑,勇于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和习惯。帮助学生在熟悉的案例情境中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区域分析方法,逐渐形成科学的人地观念,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家乡,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交通运输、教学案例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归纳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的理论依据;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案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四个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实验教科书和2019版教科书)中交通运输内容的54个案例的内容和案例形式进行分析,归纳出案例作用和案例对应的设计意图;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对收集的16个运用了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进行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的6个开发步骤;依据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的筛选原则,开发出21个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以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例设计了3个教学案例。对开发的案例进行了实施、反思和改进,归纳得出本文结论。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1.开发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的六个步骤:课标与教材分析,预设培养目标,乡土地理案例收集选取,案例内容运用方式选择,迁移应用与评价,案例开发呈现;2.开发出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二十一个,开发这些课程资源时,采取了重视乡土性、获取方法的多样性、内容的情感性等策略;3.本文开发设计的三个交通运输教学方案可以为一线地理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周辰[9](2020)在《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城市格局体系的演变,由不同城市的发展路径所决定。近代中国在西方入侵的背景下,被动卷入世界市场体系,原有的社会秩序亦遭受冲击。经济因素逐步取代政治、军事因素成为推动城市近代转型的根本动力,形成了政治城市衰落、经济城市崛起的格局体系。保定作为直隶省城,是一座地处京畿腹地的内陆城市,近代以前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近代以来发展相对落后。保定依靠行政力量开启了近代化转型的历程,城市经济的发展并非内在需求的产物,而是政治权力推动的结果,其变革属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属于行政导向型发展路径,在我国近代城市转型中具有典型意义。近代以前的保定,因军事而兴起、因政治而显赫,成长路径符合我国传统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政治、军事优先发展。政治、军事地位的提升亦强化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北宋时期边境的军镇发展为清代直隶首府。保定的经济功能主要为政治、军事功能提供服务,属于权力控制型经济,商品经济成长动力不足,对外贸易能力有限,经济结构畸形。近代保定在官方的强力推动下开启了近代转型的道路,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官员、军阀的个人权威是推动城市变革的主要力量,保定的经济延续着依附军事政治的传统。保定在社会变革中呈现出“绝对发展”与“相对衰落”并存的特点,城市在工业、金融业、交通与通讯、商业等领域具备了早期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新兴经济城市相比,保定经济成长的动力不足,发展相对缓慢。近代保定区域市场在传统政治力量与近代经济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迅速成长,通过分析商人结构、商品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体系网络结构,可以窥见其并未成长为经济类型的城市,仍然是消费功能为主的传统政治军事城市。保定市场在近代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演变过程,商业腹地因天津经济地位的擢升与新式交通工具的建设而空前扩大,亦因交通枢纽的丧失而有所削弱。保定城市地位由政治功能决定,经济功能依附于政治功能,城市区域地位与行政地位紧密相连。近代以来,经济因素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保定市场地位有所提升,经济功能的不足弱化城市的政治功能,其区域中心位置被天津所取代。商会组织是保定近代商业转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官方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以国家行政推动为主要动力。官方与商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家权威、中央集权程度,其互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家权威相对薄弱时期,官方借助商会等民间力量维持统治秩序,双方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契约”关系,商会广泛参与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官方起到了制衡作用;当国家集权程度较高时,官方极力压制社会力量,商会沦为了官方的附庸机构,无所作为。保定商会属于行政高度管控的地方性商业组织,其成长路径与城市功能属性密不可分,商会组织的成立与改组、各类重大社会活动的开展均与官方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对官方存在较强的依附性。在保定商会与其他商会的互动中,社会属性多而经济属性较少,彰显城市政治地位崇高、经济能力不足的特点。关于保定的成长路径,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权力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行政权力是推动保定城市转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改革避免了保定走向没落的命运;但是官方权力过大也会损害民众的合法权力,抑制区域经济成长的活力。
杨美玲[10](2020)在《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困境、原因与机遇》文中提出近年来,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鼓励各地区挖掘特有优势资源进行特色产业发展,在此背景之下却发现曾经盛极一时,一度占据都江堰市农村经济支柱地位的特色道地药材川芎产业出现了危机,表现为农户种植意愿下降、主产区的转移、生产企业退出等,产业呈现“衰退”倾向。另外,产业研究中对于产业兴衰研究的较少,本文着眼于具体产业的兴衰,对都江堰市川芎产业由盛及衰这一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利于突破目前产业研究的局限性。因此一是响应政策号召;二是突破产业研究局限;三是从实际出发解决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都江堰市川芎产业研究。本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产业转移、产业融合、产业竞争力、生产者行为等相关理论,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问题进行概述。通过对现状的了解,发现都江堰市川芎种植层面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对农户川芎种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数据定量分析影响农户种植意愿的因素,加深对产业困境的认识,利于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户种植意愿下降问题。为综合全面分析产业困境原因,本文利用钻石模型理论分析范式对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发展战略和竞争环境、政策五个方面对产业困境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导致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困境现状的原因中耕地面积稀缺、人力资源不足、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的影响比较突出。鉴于川芎价格波动对产业发展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川芎市场风险进一步补充对川芎产业困境的分析,发现市场信息不对称和游资炒作是造成价格波动大的主要原因。最终得出结论一是都江堰市川芎产业现状为产业转移型衰退;二是产业困境直接原因是种植端问题;三是都江堰市川芎产业“衰而未亡”,存在客观发展机遇,利用机遇进行创新将实现都江堰川芎产业转型升级。由此根据分析结果,本文在最后结合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实际提出了如何解决产业困境问题和抓住发展机遇的合理化建议。
二、中国旅游网站的兴衰(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旅游网站的兴衰(下)(论文提纲范文)
(1)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市场环境:旅游行业发展迈入形象推动阶段 |
1.1.2 政策环境: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推动 |
1.1.3 社会环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旅游形象的深入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进展 |
1.3.2 旅游投射形象研究进展 |
1.3.3 长城旅游研究进展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 |
1.5.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1.5.2 文献分析法 |
1.5.3 对比分析法 |
1.6 可能的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感知形象 |
2.1.2 投射形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心理学认知理论 |
2.2.2 “认知-情感”理论模型 |
2.2.3 扎根理论 |
2.2.4 传播学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工具的选择 |
3.3 数据来源 |
3.3.1 感知形象数据来源 |
3.3.2 投射形象数据来源 |
3.4 扎根理论研究主要操作步骤 |
第四章 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研究 |
4.1 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构成研究 |
4.1.1 开放性编码:提取概念和范畴 |
4.1.2 主轴编码:提取主范畴 |
4.1.3 选择性编码:提取核心范畴 |
4.1.4 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模型构建 |
4.2 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多维综合分析 |
4.2.1 碎片形象分析 |
4.2.2 符号形象分析 |
4.2.3 综合形象分析 |
4.2.4 感知形象分析总结 |
第五章 山海关长城旅游投射形象研究 |
5.1 山海关长城旅游投射形象构成研究 |
5.1.1 数据处理 |
5.1.2 开放性编码:提取概念和范畴 |
5.1.3 主轴编码:提取主范畴 |
5.1.4 选择性编码:提取核心范畴 |
5.1.5 山海关长城旅游投射形象模型构建 |
5.2 山海关长城旅游投射形象多维综合分析 |
5.2.1 碎片形象分析 |
5.2.2 符号形象分析 |
5.2.3 综合形象分析 |
5.2.4 投射形象分析总结 |
第六章 山海关长城旅游形象比较及偏差的原因分析 |
6.1 感知与投射的碎片形象比较分析 |
6.2 感知与投射的符号形象比较分析 |
6.2.1 标志形象比较 |
6.2.2 口号形象比较 |
6.3 感知与投射的综合形象比较分析 |
6.4 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偏差的原因分析 |
6.4.1 旅游形象的信息分化差距 |
6.4.2 旅游感知的信息接收差距 |
6.4.3 旅游投射的信息反馈差距 |
第七章 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弥合策略 |
7.1 旅游形象传播策略 |
7.1.1 提升景区形象传播的一致性 |
7.1.2 创造长城景区品牌形象 |
7.2 景区服务提升策略 |
7.2.1 旅游资源的精细化开发 |
7.2.2 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
7.2.3 建设景区旅游形象监测系统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感知形象结论 |
8.1.2 投射形象结论 |
8.1.3 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比较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2)线性文化遗产导向下的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发展与现状问题 |
1.1.2 发展需求与政策引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
1.2.2 民生的带动与激活 |
1.3 研究对象 |
1.3.1 研究对象概述 |
1.3.2 对象的研究先驱性 |
1.4 研究对象综述 |
1.4.1 关中地区古驿道梳理总结 |
1.4.2 秦蜀古道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6.1 技术路线 |
1.6.2 创新点 |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古驿道理论研究 |
2.1.1 古驿道概念解析 |
2.1.2 古驿道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3 古驿道本体的保护发展研究进展 |
2.1.4 古驿道重构再利用研究进展 |
2.1.5 古驿道保护与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
2.2 线性文化遗产理论研究 |
2.2.1 线性文化遗产概念解析 |
2.2.2 线性文化遗产理论内涵 |
2.2.3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
2.2.4 线性文化遗产评价体系 |
2.3 绿道理论研究 |
2.4 线性空间选线基础技术与模型研究 |
2.4.1 常用技术与模型总结 |
2.4.2 常用技术与模型对比与选取 |
3 秦蜀古道(关中段)发展与现状特征研究 |
3.1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历史变迁 |
3.1.1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区位 |
3.1.2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历史与来源 |
3.2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现状梳理 |
3.2.1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应用与发展 |
3.2.2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沿线资源点 |
3.3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价值与作用 |
3.4 秦蜀古道的路段复原 |
3.4.1 子午道主线及支线 |
3.4.2 傥骆道主线及支线 |
3.4.3 褒斜道主线及支线 |
3.4.4 故道主线及支线 |
3.5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遗存点分布与统计 |
3.5.1 子午道(关中段)遗存点分布与统计 |
3.5.2 傥骆道(关中段)遗存点分布与统计 |
3.5.3 褒斜道(关中段)遗存点分布与统计 |
3.5.4 故道(关中段)遗存点分布与统计 |
3.6 本章小结 |
4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方法构建 |
4.1 方法基础及技术路线 |
4.1.1 方法基础 |
4.1.2 技术平台的选取 |
4.1.3 方法构建步骤 |
4.2 古驿道网络构建原则与线路类型判断 |
4.2.1 古驿道文化网构建原则 |
4.2.2 古驿道文化网线路类型划分 |
4.3 选线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古驿道评价特征因子类型划分 |
4.3.2 契机政策特征类因子确定与评价准则制定 |
4.3.3 驿道本体特征类因子确定与评价准则制定 |
4.3.4 周边资源特征类因子确定与评价准则制定 |
4.3.5 道路联通特征类因子确定与评价准则制定 |
4.3.6 控制建设特征类因子确定与评价准则制定 |
4.4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5 建立不同层级比较矩阵 |
4.5.1 契机政策特征各项因子重要性比较矩阵 |
4.5.2 驿道本体特征各项因子重要性比较矩阵 |
4.5.3 周边资源特征各项因子重要性比较矩阵 |
4.5.4 道路联通特征各项因子重要性比较矩阵 |
4.5.5 控制建设特征各项因子重要性比较矩阵 |
4.6 单排序、总排序权向量计算与模型一致性检验 |
4.7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布局方法确定 |
4.8 本章小结 |
5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方法的应用 |
5.1 定量选线布局模型的应用 |
5.1.1 契机政策评价指标 |
5.1.2 驿道本体评价指标 |
5.1.3 周边资源评价指标 |
5.1.4 道路联通评价指标 |
5.1.5 控制建设评价指标 |
5.2 古驿道选线指标权重叠加计算与适宜性分析 |
5.2.1 契机政策评价指标得分与适宜性划分 |
5.2.2 驿道本体评价指标得分与适宜性划分 |
5.2.3 周边资源评价指标得分与适宜性划分 |
5.2.4 道路联通评价指标得分与适宜性划分 |
5.2.5 控制建设评价指标得分与适宜性划分 |
5.2.6 适宜性评价总图 |
5.3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布局成果 |
5.3.1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布局总图 |
5.3.2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线路结构布局 |
5.3.3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主题线路布局 |
5.3.4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基础配套布局 |
5.4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应用指引 |
5.4.1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活动策划 |
5.4.2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运营管理 |
5.4.3 古驿道遗存本体的保护模式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Ⅰ 表格索引 |
附录 -Ⅱ 图片索引 |
附录 -Ⅲ 附图1-各流域雨洪敏感度分析图 |
附录 -Ⅳ 附表1-路段初级评分汇总表 |
附录 -Ⅴ 附表2-SCS模型计算过程 |
附录 -Ⅵ 重点线路路段构成表 |
附录 -Ⅶ 连接道路段构成表 |
附录 -Ⅷ 专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信仰情结的红色旅游地优化设计研究 ——以李慰农红色文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红色文化相关概念及环境分析 |
2.1 纪念性空间概念界定 |
2.1.1 纪念性空间定义 |
2.1.2 纪念性情感表达 |
2.1.3 纪念性空间类型 |
2.1.4 国外纪念性场地 |
2.1.5 国内纪念性场地 |
2.1.6 小结 |
2.2 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 |
2.2.1 红色文化定义 |
2.2.2 红色文化阶段 |
2.2.3 红色文化遗产 |
2.3 红色资源分类与分布 |
2.3.1 红色文化资源分类 |
2.3.2 红色文化资源分布 |
2.4 红色文化资源功能分类 |
2.4.1 红色旅游资源 |
2.4.2 革命根据旧址 |
2.4.3 红色主题公园 |
2.4.4 革命烈士陵园 |
2.4.5 革命纪念馆 |
2.4.6 城市公共红色文化场所 |
2.5 红色文化资源品质分类 |
2.5.1 自然景观秀丽,人文精神丰富 |
2.5.2 自然景观偏少,人工景观为主 |
2.5.3 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均有缺失 |
2.6 红色文化资源区位分布 |
2.6.1 华北地区 |
2.6.2 东北地区 |
2.6.3 华东地区 |
2.6.4 华南地区 |
2.6.5 西北地区 |
2.6.6 西南地区 |
2.6.7 港澳台地区 |
2.7 红色文化资源年代分类 |
2.7.1 初期精神形成阶段 |
2.7.2 中期对外抗战阶段 |
2.7.3 中期解放战争阶段 |
2.7.4 后期自卫反击战 |
2.8 红色文化资源题材分类 |
2.8.1 人物题材 |
2.8.2 事件题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红色旅游相关概念及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旅游模式发展进程 |
3.1.1 旅游的发展现状 |
3.1.2 旅游的影响因素 |
3.1.3 旅游的动力系统 |
3.2 红色旅游发展进程 |
3.2.1 红色旅游的内涵 |
3.2.2 红色旅游的类别 |
3.2.3 红色旅游的目的 |
3.2.4 红色旅游的特点 |
3.2.5 红色旅游的意义 |
3.3 红色旅游案例分析 |
3.3.1 井冈山革命景区 |
3.3.2 延安革命纪念馆 |
3.4 红色旅游设计体系 |
3.4.1 相关理论 |
3.4.2 设计原则 |
3.4.3 设计方法 |
3.5 红色旅游活力评价体系 |
3.5.1 评价体系的构建 |
3.5.2 体系的构建原则 |
3.5.3 评价层次的构建 |
3.5.4 评价数据的获得 |
3.5.5 活力度等级制定 |
3.5.6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5.7 评价结果的分析 |
3.6 红色旅游调研数据分析 |
3.6.1 红色旅游受众人群分析 |
3.6.2 红色旅游区域活力度分析 |
3.6.3 红色旅游景点感知度分析 |
3.6.4 红色资源景观丰富度分析 |
3.6.5 红色资源年代感知度分析 |
3.6.6 红色旅游现状问题小结 |
3. 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仰情结的诠释及红色旅游地设计优化策略 |
4.1 相关理论基础 |
4.1.1 心理学理论基础 |
4.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4.1.3 心理学效应理论 |
4.2 信仰情结概念界定 |
4.2.1 信仰的概念界定 |
4.2.2 情结的概念界定 |
4.2.3 信仰情结体系的概念界定 |
4.3 信仰情结相关应用 |
4.3.1 山水情结的应用 |
4.3.2 自然情结的应用 |
4.3.3 红色信仰的应用 |
4.4 红色旅游地优化提升策略 |
4.4.1 红色旅游地活力程度优化提升 |
4.4.2 红色旅游地受众人群优化提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地区红色旅游地优化设计体系应用 |
5.1 青岛地区红色文化脉络 |
5.1.1 红色精神初成 |
5.1.2 红色抗战历史 |
5.1.3 红色文化底蕴 |
5.2 青岛红色旅游地现状分析 |
5.2.1 红色旅游体系构成 |
5.2.2 红色旅游景点现状 |
5.2.3 景点设计手法分析 |
5.2.4 红色旅游优化分析 |
5.3 青岛红色旅游地优化理念 |
5.3.1 管理层面优化策略 |
5.3.2 设计层面优化策略 |
5.3.3 社会认知层面优化策略 |
5.4 区域改造及设计成果 |
5.4.1 设计场地概况 |
5.4.2 设计目标与主题 |
5.4.3 设计原则与特色 |
5.4.4 项目总体布局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 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本文存在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红色旅游地景观活力度感知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旧城更新中传统风貌区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重庆洪崖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旧城更新 |
1.3.2 传统风貌区 |
1.3.3 使用后评价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4.2 研究范围的划定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传统风貌区”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使用后评价”相关研究进展 |
2.2.1 使用后评价的发展与理论 |
2.2.2 国外使用后评价的相关研究 |
2.2.3 国内使用后评价的相关研究与应用 |
第三章 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体系的推演 |
3.2 使用后评价体系框架 |
3.3 使用后评价的内容 |
3.3.1 基于网络的先导性研究 |
3.3.2 基于使用者的满意度评价 |
3.3.3 基于空间的使用方式评价 |
第四章 洪崖洞更新改造与先导性评价 |
4.1 洪崖洞传统风貌区的更新演变 |
4.1.1 洪崖洞历史文化简介 |
4.1.2 洪崖洞的价值论述 |
4.1.3 洪崖洞的更新改造与设计策略 |
4.1.4 洪崖洞更新改造的总体评价 |
4.2 基于洪崖洞实时热度系统的先导性研究 |
4.2.1 洪崖洞游客的时间分布规律 |
4.2.2 洪崖洞游客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 基于网络视觉数据的评价研究 |
4.3.1 基于点评照片的使用者视觉偏好性分析 |
4.3.2 基于各官方网站宣传照片对比研究 |
4.4 基于网络文本数据的评价研究 |
4.4.1 点评文本关键词总体评价分析 |
4.4.2 点评文本关键词分类统计分析 |
第五章 满意度与使用方式评价 |
5.1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样本基本概况 |
5.2 洪崖洞满意度评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1 信度检验 |
5.2.2 效度检验 |
5.3 洪崖洞满意度评价综合分析 |
5.3.1 总体分析 |
5.3.2 基于使用者属性的洪崖洞满意度评价差异分析 |
5.3.3 基于问卷发放方式的满意度差异研究 |
5.4 洪崖洞满意度评价的指标体系 |
5.4.1 满意度评价指标层次构建 |
5.4.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5.4.3 综合评价结果计算与分析 |
5.5 洪崖洞使用方式评价 |
5.5.1 主要活动空间行为类型 |
5.5.2 各时段行为频次与强度 |
5.5.3 活动注记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六章 综合评价结果与提升策略 |
6.1 各阶段使用后评价小结 |
6.1.1. 基于网络数据的先导性评价小结 |
6.1.2 基于现场的满意度评价小结 |
6.1.3 使用方式评价小结 |
6.2 洪崖洞传统风貌区使用后评价总结 |
6.2.1 外部交通方面 |
6.2.2 内部交通方面 |
6.2.3 景观风貌方面 |
6.2.4 场所空间方面 |
6.2.5 设施配置方面 |
6.2.6 管理服务方面 |
6.2.7 业态设置方面 |
6.3 使用者特征与行为偏好总结 |
6.4 洪崖洞提升改造策略 |
6.4.1 交通改善策略 |
6.4.2 景观风貌改善策略 |
6.4.3 场所空间改善策略 |
6.4.4 设施配置改善策略 |
6.4.5 功能业态提升策略 |
6.4.6 服务管理改善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旧城更新传统风貌区的更新改造策略 |
7.1.2 旧城更新中传统风貌区的使用后评价体系 |
7.1.3 使用者对传统风貌区的寄托与需求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洪崖洞满意度评价现场调查问卷 |
附录 2:洪崖洞满意度评价网络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研学 |
2.地理研学 |
(二)理论基础 |
1.自然主义教育 |
2.生活教育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4.现代课程理论 |
二、高中地理研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二)案例具体分析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三、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
(一)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设计原则 |
1.乡土性原则 |
2.融合化原则 |
3.地理性原则 |
4.体验性原则 |
(二)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程序 |
1.设计准备 |
2.实地调研 |
3.整合分析 |
(三)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依据 |
(四)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资源 |
1.“课标+区域资源”定主题 |
2.“教材+研学点资源”定课题 |
四、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实施 |
(一)课程实施方案 |
(二)课程实施 |
1.准备阶段 |
2.实施阶段 |
3.评价阶段 |
(三)课程方案实施启示 |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高中地理研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2: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案例设计方案 |
附录3: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之《研学手册》 |
致谢 |
(6)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研究 ——以长春市二道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二、初中地理课外作业与乡土地理资源分析 |
(一)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分析 |
(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分析 |
(三)长春市二道区乡土地理资源概况 |
(四)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与乡土地理资源的关系 |
三、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 |
(二)案例分析启示 |
四、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研究 |
(一)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意义 |
(二)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构成要素 |
(三)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分类 |
(四)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
(五)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步骤 |
(六)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案例 |
五、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实施与评价 |
(一)作业实施 |
(二)作业评价 |
(三)反思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案例分析 |
附录2: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案例 |
附录3:作业实施 |
致谢 |
(7)“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对象 |
2.2 概念界定 |
2.2.1 荆楚文化 |
2.2.2 中医药文化 |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
2.2.4 “一带一路” |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4.1 研究内容 |
4.2 基本框架 |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5.1 研究重点 |
5.2 研究难点 |
5.3 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
1.1 历史基础 |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
1.2 现实因素 |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
2.1 建设过程 |
2.2 建设模式 |
2.3 建设成效 |
2.4 建设困境 |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2 传播内容分析 |
3.3 传播媒介分析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5 传播效果分析 |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
5 本章小结 |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
致谢 |
(8)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 ——以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资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乡土地理 |
2.课程资源 |
3.交通运输 |
4.教学案例 |
(二)理论基础 |
1.协调论 |
2.可持续发展理论 |
3.情境学习理论 |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地理教材中交通运输课程资源案例分析 |
(一)教材知识点组成部分 |
(二)教材知识点对应案例统计分析 |
(三)教材案例分析 |
1.案例设计分析 |
2.案例特点分析 |
三、课堂视频与教学设计中交通运输部分内容案例分析 |
(一)课堂视频与教学设计中交通运输案例统计 |
(二)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
1.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作用分析 |
2.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运用方式分析 |
四、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与实施 |
(一)开发步骤 |
(二)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
1.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类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2.开发的教学设计案例 |
(三)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实施 |
1.实施准备 |
2.实施过程与实施启示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四个版本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部分案例统计分析表 |
附录2 :四个版本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交通运输部分案例统计分析表 |
附录3 :视频类交通运输部分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4个) |
附录4 :交通运输部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表(12个) |
附录5 :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表 |
附录6 :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案例 |
致谢 |
(9)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性与不足 |
第一章 保定区位特征与近代以前的经济开发 |
第一节 保定地理环境特征 |
一、保定的地理位置 |
二、保定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保定行政区划沿革 |
第三节 近代以前保定的经济开发 |
一、保定城市人口及结构变迁 |
二、近代以前保定农业的开发 |
三、近代以前保定手工业的发展 |
四、近代以前保定商业地位的嬗变 |
五、保定城市布局与经济空间的形成 |
第四节 保定经济地位擢升及其原因 |
一、保定与北京的互动关系 |
二、城市功能的转化 |
三、交通枢纽地位的形成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保定城市经济的转型 |
第一节 保定城市经济的近代转型 |
一、工业的近代转型 |
二、交通、通讯业的近代转型 |
三、金融业的近代转型 |
四、商业的近代转型 |
第二节 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及轨迹 |
一、保定城市经济的发展路径 |
二、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阶段性 |
三、保定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 |
第三节 北洋集团与保定近代转型的关系 |
一、北洋集团政治变迁与保定近代化发展 |
二、北洋集团经营保定的原因 |
三、北洋集团对保定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
四、行政权力对保定近代化的双重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转型中的保定区域市场 |
第一节 保定市场的商人与行业结构 |
一、保定市场的商人籍贯分布 |
二、商人地域与行业分布 |
三、保定市场的商人与商业结构 |
第二节 保定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 |
一、保定商品的类型划分 |
二、保定市场的网络体系 |
第三节 保定市场功能定位的演变 |
一、服务于北京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以前) |
二、服务于天津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至20世纪30年代) |
三、转运地位下降的冀中经济中心城市(20世纪30年代左右) |
小结 |
第四章 经济转型中的保定城市地位变迁 |
第一节 施坚雅模型与“核心区”概念的梳理 |
一、施坚雅理论及其缺陷 |
二、“核心区”概念的修正 |
第二节 近代以前保定区域地位的演变 |
一、边缘区的核心区 |
二、河北中部地区的核心区 |
三、直隶地区的核心区 |
第三节 保定与直隶(河北)区域城市体系 |
一、保定与直隶(河北)市场体系的演变 |
二、保定与直隶(河北)城市体系——以核心区为视角 |
三、保定经济及城市地位变迁的动因 |
第四节 近代天津、保定城市地位的转换 |
一、西方势力的冲击是近代天津崛起的根本原因 |
二、清政府官方决策是津、保政治地位转换的推动力 |
三、近代保定的衰落与城市功能嬗变 |
四、保定与天津近代化启动方式的差异 |
小结 |
第五章 商业组织与保定城市经济——以保定商会为中心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行业组织的转型 |
一、会馆、行会的兴衰及功能演变 |
二、制度变迁与保定商会的产生 |
第二节 保定商会的社会经济功能 |
一、调解商业纠纷 |
二、陈述诉求意见 |
三、参与地方市政管理 |
四、参加与组织商品赛事活动 |
五、参与爱国运动 |
第三节 近代保定商会网络体系的构建 |
一、合作与依附: 保定商会与国内商会的互动 |
二、积极维权: 保定商会与上级商会的互动 |
三、间接交易: 保定商会与外国商团的互动 |
第四节 保定商会与政府的联系 |
一、政府是保定商会创立及改组的倡导者 |
二、政府是保定商会的实际控制者 |
小结 |
余论 权力控制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
一、制度变迁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
二、新时期保定城市的功能定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困境、原因与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产业变迁 |
1.3.2 产业竞争力 |
1.3.3 中药产业 |
1.3.4 生产者行为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川芎 |
2.1.2 川芎产业 |
2.1.3 川芎产业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发展理论 |
2.2.2 钻石模型理论 |
2.2.3 蛛网模型理论 |
2.2.4 农户生产行为理论 |
3.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与现状 |
3.1 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历程 |
3.1.1 都江堰市川芎溯源 |
3.1.2 新中国成立后的川芎种植与生产 |
3.1.3 改革开放后的川芎产业发展 |
3.2 都江堰市川芎产业衰退现状 |
3.2.1 农户种植意愿下降、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
3.2.2 生产加工企业纷纷退出 |
3.2.3 市场竞争加剧、政府重视程度下降 |
3.3 本章小结 |
4.都江堰市农户川芎种植意愿调查 |
4.1 调查方案与问卷设计 |
4.2 样本选择 |
4.3 样本特征描述 |
4.3.1 家庭特征分析 |
4.3.2 农户个体特征与种植川芎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
4.3.3 种植情况分析 |
4.3.4 种植原因及担忧因素 |
4.3.5 对政策的认知 |
4.3.6 种植意愿 |
4.4 农户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4.1 研究假设 |
4.4.2 模型选取与建立 |
4.4.3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基于“钻石模型”的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困境原因分析 |
5.1 生产要素 |
5.1.1 土地资源 |
5.1.2 资本资源 |
5.1.3 人力资源 |
5.2 需求条件 |
5.2.1 国内市场需求 |
5.2.2 国际市场需求 |
5.3 相关产业 |
5.3.1 制药机械业 |
5.3.2 包装材料业 |
5.3.3 电商、物流运输业 |
5.4 发展战略和竞争环境 |
5.4.1 发展战略 |
5.4.2 竞争环境 |
5.5 政策 |
5.5.1 川芎产业发展政策 |
5.5.2 政策有效性及执行情况 |
5.6 市场风险 |
5.7 本章小结 |
6.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机遇 |
6.1 具有自然优势、污染少、药效高 |
6.1.1 自然环境优势 |
6.1.2 污染少、药效高 |
6.2 市场需求稳步上升 |
6.2.1 治疗用药需求 |
6.2.2 饮食、保健康养、日化领域需求 |
6.3 《中医药法》颁布与国际标准体系建立 |
6.4 中医药旅游自贸试验区和健康旅游示范区 |
6.5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 |
6.6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川芎种植端问题是导致产业转移型衰退的直接原因 |
7.1.2 都江堰市川芎产业“衰而未亡”,存在发展机遇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强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创新 |
7.2.2 解决种植端问题,夯实产业基础 |
7.2.3 继承和改进传统生产方式,增加附加值 |
7.2.4 打造川芎产业发展健康环境,加强监管让政策执行落地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研问卷 |
致谢 |
四、中国旅游网站的兴衰(下)(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比较研究[D]. 杨立红.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6)
- [2]线性文化遗产导向下的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研究[D]. 赵玉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信仰情结的红色旅游地优化设计研究 ——以李慰农红色文化公园为例[D]. 李奇.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4]旧城更新中传统风貌区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重庆洪崖洞为例[D]. 汤航. 西北大学, 2021(12)
- [5]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D]. 李梦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6]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研究 ——以长春市二道区为例[D]. 戴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 ——以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资源为例[D]. 刘聪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D]. 周辰. 苏州大学, 2020(06)
- [10]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困境、原因与机遇[D]. 杨美玲.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