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三门峡库区潼三段河道工程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赵雪[1](2021)在《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为综合治理黄河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了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实施,中国政府争取到苏联的技术援助,并以苏联的治河理念为指导。有关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关注。而这段被尘封的历史本身,既直接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同时还记刻下新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对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是通过社会调研及主要运用史料学的方法,在档案和各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利、林业、农业等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将该时期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活动、苏联理念对中国治黄的影响、苏联援助治黄的意义和问题等内容作为考察视角,以对中国黄河治理史、中苏关系史等进行拓展性与深入性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主要围绕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整理与探讨,并从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始终受到中苏关系发展与变化的影响。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是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提供援助的重要前提,而中苏关系的恶化是苏联给予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半途而废的根本因素。中苏关系的恶化不仅导致了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工作的中断,而且直接影响到当时黄河综合治理规划目标的实现。
杨红[2](2020)在《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文中认为河道演变是河流动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河道整治、水利工程、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不同河型的河道演变规律不尽相同。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黄河内蒙段的来水来沙条件发生显着变化,河道演变加剧,河道持续淤积。因此,黄河内蒙段的河道演变特征也亟待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识别和研究,分析影响河道演变的主要因素,预测河道演变趋势。本文以黄河干流内蒙段不同河型的河床演变为对象,以长序列水文泥沙、河床演变实测资料和连续弯道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河道的平面形态演变规律和河道的横向、纵向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下连续弯道流速分布和含沙量分布规律,探讨了气候、水利工程、水沙条件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变化对河床演变的影响。论文成果对揭示黄河干流不同河型河床演变规律,丰富天然河道连续弯道的水沙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遥感技术提取河道水体信息,分析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的平面形态变化,结果显示顺直型河道石嘴山至巴彦高勒段河道上段平面形态变化不大,下段蒙西镇至巴拉贡镇区间河道成八字形演变特点。游荡型河段巴彦高勒至三湖河口段各时期河道左右摆动幅度都较大,水流散乱,沙洲较多。三湖河口至昭君坟河段的起端和末端河型变化不大,其他区域河道变化比较散乱。弯曲型河段昭君坟至头道拐段的平面变化形态变化不大,河弯比较稳定。基于长序列的水文泥沙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的纵向演变特征。入流断面石嘴山站断面和出流断面头道拐断面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显着减小,采用沙量平衡法计算河道冲淤量,黄河内蒙段整体处于淤积状态,中数粒径均有增大的现象,粗化现象明显。基于长序列的水文泥沙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的横向演变特征。套绘实测的大断面地形资料,各站大断面冲淤交替,一般大断面汛前期淤积,汛后期冲刷,冲积河流中大流量是主槽位置变化的主要原因。各站流量与水力要素的关系均可用幂函数模型拟合,拟合效果较好。河相系数随流量和输沙量的增大而减小,当流量大于1000 m3/s或输沙量大于5 kg/m3时,河相系数不随流量和输沙量的增大而变化,河道趋于稳定。河道断面的流量与水位变化关系用二阶多项式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流量增大,河道的输沙率增加,由于水库的调蓄运行,来流量持续减少,河道输沙率下降。基于实测的弯道水流流速、含沙量、粒径级配和河道断面地形资料,分析连续弯道水动力特征和泥沙输移特征。冰盖的存在改变了水流的流速分布,冰封期垂线最大测点流速位置下移,垂线流速呈抛物线型或“3”型分布;畅流期垂线最大测点流速位置靠近水面。弯道断面垂线最大平均流速位置靠近凹岸,垂线最大平均含沙量位置靠近凸岸。冰封期,弯顶断面的中数粒径最大。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水沙进行突变性检验,石嘴山站和头道拐站年径流量突变点均为1990年,1998年后石嘴山站和头道拐站年径流量下降趋势显着。石嘴山站年输沙量不存在突变点,1972年后石嘴山站年输沙量下降趋势显着。头道拐站年输沙量在1985年开始突变,1987年后头道拐站年输沙量下降趋势显着。径流量的变化主要受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联合运行的影响,存在滞后响应。石嘴山站输沙量的变化受刘家峡水库运行的影响,同样存在滞后响应,头道拐的输沙的变化受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联合运行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刘家峡水库建设期已经开始显现。黄河内蒙段河道演变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主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986年之前黄河内蒙段冲淤量主要受径流量的影响,1986年之后黄河内蒙段冲淤量主要与输沙量显着相关。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改变了原有的水沙条件,也是1986年后河道演变的主要原因。
武菲[3](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指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刘晋萍[4](2017)在《张含英治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含英是我国久负盛名的水利专家,也是20世纪黄河治理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见证人之一。他一生都在孜孜以求地探寻治黄的真理,研究治黄方略和理论,既注重对古代治黄历史经验的借鉴,又努力借鉴西方近现代水利科学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治黄基本资料,并开展系列水文调查和实验研究,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治理黄河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和贡献。本文通过论述张含英治黄的缘由、治理黄河理论的形成、治黄理论内涵及其在新中国的实践,来分析张含英治黄理论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水利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水利专家的影响。指出张含英的治黄理论是李仪祉治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王化云的治黄思想有启示作用。张含英的治黄理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综合性和传承性等特征。张含英第一次系统地提出把黄河看成一个整体来认识和治理,提出上中下游统筹,干、支流兼顾,除害与兴利结合,多目标开发,有关部门协作配合,以促进全流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作为治河目标的规划理论。新中国成立后,张含英积极参与水利建设,并将其治黄理论付诸实践,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尤其是治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启文[5](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研究指明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马孔霞[6](2014)在《三门峡库区防洪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三门峡库区基本情况,指出三门峡库区防洪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在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是主体。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参建各方应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协调好各方关系。
王瑞玲,娄广艳,葛雷,王新功,韩艳丽,黄文海[7](2011)在《黄河潼三段河道整治工程对湿地生态的影响》文中认为基于黄河特殊水沙情势和社会经济背景,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学理论和方法,综合考虑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的特点与沿黄湿地生态特征,识别了河道整治工程的生态影响因素,分析了黄河潼关至三门峡段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对黄河湿地的不利影响和积极作用。结果表明:黄河潼关至三门峡段河道整治工程对沿黄湿地的不利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为短期可逆影响,影响程度和范围有限;工程运行期多为长期有利影响,对维持黄河湿地生态稳定、保护珍稀水禽栖息地将起到积极作用。
季万才[8](2008)在《河流防洪工程影响评价因子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防洪影响评价导则为依据,针对目前我国河道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河道防洪影响愈加严重,而与此同时,河道建设项目的管理评价工作相对较为薄弱的现状,提出建立有效的河流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机制;以河流防洪工程影响评价导则为技术线路,论述了防洪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对重点评价因子、敏感性参数进行分析论述;对不同类型的防洪工程评价的侧重点进行剖析,并提出在重要河流重要河段应进行模型试验分析评价外,还需对评价计算的因子进行经验公式与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以契通过科学、合理、规范的防洪评价工作加强对河道建项目的管理,减少洪水灾害隐患。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府谷——河曲黄河大桥防洪影响评价工程为实例,进行了全面综合性防洪影响评价。依据该工程评价的重点因子,重点对河势演变淤积、设计洪水选用、水面线推算、桥梁壅水、桥墩冲刷等影响因子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剖析,得出拟建大桥附近河势稳定、河道横向处于稳定状态,纵向处于淤积状态的等结论。另对参与完成的西安铁路枢纽新建北环线工程三郎村渭河大桥洪水影响模型试验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桥梁壅水成果与采用河流动床模型试验分析桥梁壅水结果较为接近的结论,认为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分析河流防洪影响评价因子十分必要,为今后防洪工作开展提供指导。
汤明高[9](2007)在《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评价方法及防治技术研究 ——以三峡水库为例》文中提出水库蓄建,库区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在库水长期作用下,库岸必将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加速其地质历史演化过程——发生塌岸。山区河道型水库往往跨越不同地貌单元,岸坡结构类型复杂,库水动力作用强烈,塌岸模式多种多样,塌岸点多面广,危害十分严重。针对这些特点,选择长江三峡水库为研究背景,以雅砻江二滩水库、白龙江宝珠寺水库、大渡河龚咀水库为类比水库,通过调查、试验和分析等多种手段,对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机理、模式和参数,塌岸预测方法,塌岸危险度评价和防治措施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地研究:(1)通过大量现场塌岸调查,查明了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第四系岸坡的变形破坏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种类型塌岸的室内物理模型,包括多因素模型、单因素模型、结构模型和实体模型,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再现了不同影响因素下不同岸坡结构时的塌岸变形破坏方式和演化过程,同时揭示了塌岸土体流失量和塌岸宽度与岸坡组成、坡角、水位变幅、降雨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2)建立了山区河道型水库岸坡结构和塌岸模式的系统分类体系,并形成了典型塌岸发生-发展-演化结束三个阶段的演化图。在大量塌岸预测参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改进提出了两种获取塌岸预测参数的方法(横向类比调查和纵向类比调查),分类统计了三峡水库和类比水库区各类岩土的塌岸预测参数(水下堆积坡角、冲磨蚀坡角和水上稳定坡角),同时归纳总结了塌岸预测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在其它同类水库塌岸预测时,这一分类统计结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3)预测实践得出:针对某种类型塌岸,采用适宜该类塌岸的预测模型去进行塌岸范围预测才能得出比较科学合理的预测结果。基于这一研究思路和方向,提出了三种塌岸预测新方法:岸坡结构法、三段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改进形成了滑移型塌岸预测方法、崩塌型塌岸预测方法和流土型塌岸预测方法。并且将各种预测方法有机集成形成了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综合预测方法体系,包括预测原则、预测方法和模型、预测流程和步骤等。并采用实例预测、类比水库塌岸调查和遥感监测进行了验证。同时对塌岸随时间的发展演化规律进行了初步地分析研究。(4)首次开展了危险度评价在塌岸灾害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量化,塌岸危险度分级,塌岸危险度评价模型和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实例。(5)总结分析了现有各种类型塌岸治理工程(护岸)措施,详细论述了近期发展起来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改进提出了一种护岸措施——格构+点砌石护岸。针对山区河道型水库区各种类型塌岸模式及其机理,提出了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的防治对策。(6)最后采用以上预测评价方法体系,进行了三峡库区塌岸预测与评价。
尚敏[10](2007)在《基于GIS的三峡库区忠县岸段塌岸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依托国土资源部“三峡库区塌岸地质条件研究(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武隆、涪陵、长寿段)”项目,选取忠县岸段,对其已有的塌岸情况及塌岸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调查。结合各岸段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分别运用卡丘金法和经验法对二期(156m)和三期(175m)蓄水后各岸段岸坡的塌岸宽度及高程进行了预测,并将此塌岸情况通过三维GIS技术逼真地展现出来,在塌岸研究领域运用三维GIS技术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二、浅析三门峡库区潼三段河道工程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三门峡库区潼三段河道工程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 |
第二节 中苏关系的恶化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 |
第一节 治理黄河的历史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黄河问题 |
第三节 国家治理黄河机构的建立 |
第四节 黄河综合规划的制定 |
第三章 20 世纪50 年代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 |
第一节 中国提出援助治理黄河的请求 |
第二节 苏联决定援助中国治理黄河 |
第三节 苏联援华专家的保障条件 |
第四节 苏联援助治黄工作的开展 |
第五节 苏联专家撤走后的黄河治理 |
第四章 20 世纪50 年代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 |
第一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 |
第二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问题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辞 |
(2)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型研究进展 |
1.2.2 河道演变研究进展 |
1.2.3 弯道演变特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位置 |
2.2 气象条件 |
2.3 地质地貌 |
2.4 水文站、水利枢纽及主要支流 |
2.5 冰情特征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资料来源及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测试断面布置及取样点布设 |
3.1.3 野外采样方法及测试设备 |
3.1.4 室内实验及数据处理 |
3.1.5 遥感影像处理方法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3.2.1 河床平面形态变化分析方法 |
3.2.2 河床纵向演变特征分析方法 |
3.2.3 河床横向演变特征分析方法 |
3.2.4 流量-水位关系分析方法 |
4 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时空演变特征 |
4.1 平面形态变化特征 |
4.1.1 黄河内蒙段河型划分 |
4.1.2 近40年不同形态河段平面形态变化 |
4.1.3 河道主流线及主权宽度变化 |
4.1.4 河心洲变化 |
4.2 不同河型河道纵向演变特征 |
4.2.1 来水来沙特性 |
4.2.2 泥沙输移特征 |
4.2.3 多年冲淤变化特征 |
4.2.4 河道纵向形态变化特征 |
4.2.5 粒径级配特征 |
4.3 不同河型河道横向演变特征 |
4.3.1 典型断面河床形态变化分析 |
4.3.2 断面水力要素变化分析 |
4.3.3 水流断面形态对流量的响应特征 |
4.3.4 水流断面形态对含沙量的响应特征 |
4.3.5 流量-水位变化特征 |
4.3.6 流量-输沙响应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弯曲型河道水沙时空变化分析 |
5.1 水动力学特征 |
5.1.1 弯道流速分布公式 |
5.1.2 垂向流速时空分布特征 |
5.1.3 横向流速时空分布特征 |
5.2 连续弯道泥沙输移特征 |
5.2.1 弯道含沙量分布理论 |
5.2.2 悬移质含沙量垂向分布特征 |
5.2.3 悬移质含沙量横向分布特征 |
5.2.4 悬移质含沙量颗粒级配 |
5.3 断面平均流速和含沙量响应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河床演变成因分析 |
6.1 自然因素影响 |
6.1.1 降水条件 |
6.1.2 气温条件 |
6.1.3 风速条件 |
6.2 人为因素影响 |
6.2.1 水利工程 |
6.2.2 灌区引水影响 |
6.2.3 河道整治工程 |
6.3 区间水沙变化 |
6.4 不同河型演变主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张含英治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依据的主要史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含英投身黄河治理事业的缘起 |
第一节 山东省境内黄河水患概况 |
第二节 张含英少小立志治黄的缘由 |
第二章 张含英治黄理论的形成 |
第一节 水利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学成 |
一、求学获知,专攻水利 |
二、对治河方略的考证 |
第二节 在实践中探索治黄理论 |
一、初涉黄河治理 |
二、赴美考察,探索治黄新思路 |
第三节 张含英治黄理论的形成 |
一、治理黄河下游的理论 |
二、黄河中下游治理并重理论 |
三、黄河三游并重,综合治理理论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张含英治黄理论未能付诸实践 |
第三章 张含英治黄理论及其在新中国的实践 |
第一节 张含英的治黄理论内涵 |
第二节 张含英治黄理论的承前启后作用 |
一、张含英治黄理论对李仪祉治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二、张含英治黄理论对王化云的启发 |
第三节 张含英治黄理论在新中国的实践 |
一、人民胜利渠的成功修建和黄河治理与开发规划的制定 |
二、在黄河三门峡工程的决策与改建中的建议 |
第四章 张含英治黄理论及其实践评析 |
第一节 张含英治黄理论的实践特点 |
第二节 张含英治黄理论及其实践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三门峡库区防洪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
3 招标阶段质量控制 |
4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
4.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
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4.2.1 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控制 |
4.2.2 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控制 |
4.2.3 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控制 |
5 竣工阶段质量控制 |
5.1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
5.2 缺陷责任期质量控制 |
6 结语 |
(7)黄河潼三段河道整治工程对湿地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沿黄湿地与黄河的关系 |
2 潼三河段概况 |
2.1 河道整治工程概况 |
2.2 沿河湿地概况 |
3 河道整治工程生态影响因素识别 |
3.1 河道整治工程的特点 |
3.2 项目区生态特征及保护目标 |
3.3 河道整治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
4 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4.1 工程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关系 |
4.2 工程占地影响 |
4.3 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
4.4 对湿地鸟类的影响 |
(1) 从鸟类的居留型分析。 |
(2) 从鸟类的生境分布分析。 |
(3) 从主要保护对象分析。 |
4.5 对湿地水文情势的影响 |
4.6 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 |
4.7 对湿地保护的积极作用 |
5 湿地生态保护措施 |
6 结 语 |
(8)河流防洪工程影响评价因子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代表性工程的选择 |
第二章 基本情况及河势演变评价因子 |
2.1 基本情况评价因子 |
2.1.1 建设项目概况评价因子 |
2.1.2 河道基本情况评价因子 |
2.1.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评价因子 |
2.1.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评价因子 |
2.2 河道演变评价因子 |
2.2.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评价因子 |
2.2.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评价因子 |
2.2.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评价因子 |
第三章 防洪评价计算评价因子 |
3.1 不同建设项目评价因子 |
3.1.1 桥墩布设对堤防的影响评价 |
3.1.2 输油(水、气)管线的穿越影响评价 |
3.1.3 蓄滞洪区内建设项目的评价 |
3.1.4 洪水对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 |
3.2 水文分析计算评价因子 |
3.3 壅水分析计算评价因子 |
3.3.1 壅水经验计算公式分析 |
3.3.2 壅水模型计算分析 |
3.4 冲淤分析计算评价因子 |
3.4.1 经验公式分析计算冲刷淤积 |
3.4.2 河流冲淤模型试验分析 |
3.5 河势影响分析计算评价因子 |
3.6 排涝影响分析计算评价因子 |
3.7 其它有关计算评价因子 |
第四章 防洪综合评价评价因子 |
4.1 防洪综合评价因子分析 |
4.1.1 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评价因子 |
4.1.2 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和管理要求评价因子 |
4.1.3 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影响分析评价因子 |
4.1.4 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影响分析评价因子 |
4.1.5 项目建设对堤防、护岸及设施的影响分析评价因子 |
4.1.6 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评价因子 |
4.1.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评价因子 |
4.1.8 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评价因子 |
4.2 防治与补救措施评价因子 |
4.2.1 建设项目影响的防治措施评价因子 |
4.2.2 防治补救措施的工程量评价因子 |
4.3 建议评价因子 |
第五章 实例分析—府谷河曲黄河公路大桥防洪评价分析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1.1 评价依据 |
5.1.2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
5.2 河道基本情况 |
5.2.1 水文气象 |
5.2.2 河道概况 |
5.2.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
5.2.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
5.3 河道演变 |
5.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
5.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
5.3.3 淤积分布 |
5.3.4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
5.4 防洪评价计算 |
5.4.1 水文分析计算 |
5.4.2 壅水分析计算 |
5.4.3 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
5.4.4 河势影响分析计算 |
5.5 防洪综合评价 |
5.5.1 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
5.5.2 与现有防洪防凌标准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
5.5.3 大桥建设对防凌、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
5.5.4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
5.5.5 对现有防洪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 |
5.5.6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
5.5.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
5.5.8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
5.5.9 大桥建设对河道淤积的影响分析 |
5.5.10 大桥建设对航运的影响分析 |
5.5.11 大桥施工对防洪的影响分析 |
5.6 工程影响防治措施与工程量估算 |
5.7 结论与建议 |
第六章 跨河桥梁洪水影响模型分析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模型建立 |
6.3 模型试验结论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评价方法及防治技术研究 ——以三峡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 研究背景区塌岸地质条件 |
1.4.1 区域构造与地层岩性 |
1.4.2 地形地貌 |
1.4.3 岸坡结构类型 |
1.4.4 水库水动力条件 |
1.4.5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章 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机理研究 |
2.1 概述 |
2.2 试验目的 |
2.3 试验设备 |
2.4 试验模型设计 |
2.4.1 相似关系 |
2.4.2 试验材料 |
2.4.3 模型设计 |
2.5 模拟试验 |
2.5.1 多因素模拟试验及现象 |
2.5.2 单因素模型试验及现象 |
2.5.3 结构模型试验及现象 |
2.5.4 实体模型试验及现象——万州大周塌岸 |
2.6 试验数据分析 |
2.6.1 多因素模拟试验数据分析 |
2.6.2 单因素模拟试验数据分析 |
2.6.3 实体模型试验成果分析 |
2.7 模拟试验塌岸机理分析 |
第3章 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模式研究 |
3.1 概述 |
3.2 冲磨蚀型 |
3.3 坍(崩)塌型 |
3.3.1 坍塌型 |
3.3.2 崩塌型 |
3.4 滑移型 |
3.4.1 古(老)滑坡复活型 |
3.4.2 深厚堆积层浅表部滑移型 |
3.4.3 沿基-覆界面滑移型 |
3.4.4 基岩顺层滑移型 |
3.5 流土型 |
第4章 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参数研究 |
4.1 概述 |
4.2 塌岸预测参数类型 |
4.3 塌岸预测参数调查取值方法 |
4.4 塌岸预测参数分类统计 |
4.4.1 三峡水库塌岸预测参数特征值统计 |
4.4.2 类比水库塌岸预测参数特征值统计 |
4.5 塌岸预测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分析 |
4.5.1 塌岸预测参数的影响因素 |
4.5.2 不同成因、组构和固结程度的第四系岸坡塌岸预测参数特征 |
4.5.3 塌岸预测参数与影响因素间规律性认识 |
第5章 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评价方法研究 |
5.1 概述 |
5.2 现有水库塌岸预测方法 |
5.2.1 类比图解法 |
5.2.2 计算图解法 |
5.2.3 动力法 |
5.2.4 两段法 |
5.2.5 徐瑞春关于红层塌岸预测的若干修正 |
5.2.6 现有水库塌岸预测方法适宜性分析 |
5.3 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方法 |
5.3.1 塌岸预测的岸坡结构法 |
5.3.2 塌岸预测的“三段法” |
5.3.3 塌岸预测的多元回归法 |
5.3.4 滑移型塌岸的预测方法 |
5.3.5 崩塌(落)型塌岸的预测方法 |
5.3.6 流土型塌岸的预测方法 |
5.3.7 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综合预测方法体系 |
5.4 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实例验证 |
5.4.1 冲磨蚀型塌岸预测实例 |
5.4.2 薄层堆积体下伏基岩塌岸预测实例 |
5.4.3 土质滑移型塌岸预测实例 |
5.4.4 红层软岩塌岸预测实例 |
5.4.5 岩土混合岸坡塌岸预测实例 |
5.5 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方法的检验与验证 |
5.5.1 三种塌岸预测方法的相互比较验证 |
5.5.2 应用类比水库塌岸调查成果进行检验 |
5.5.3 应用遥感监测手段进行验证 |
5.5.4 对验证结果的分析评价 |
5.6 水库塌岸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5.6.1 与塌岸速率有关的研究成果 |
5.6.2 水库塌岸速率变化趋势分析 |
第6章 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危险度评价研究 |
6.1 概述 |
6.2 塌岸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思路 |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3 评价指标的量化 |
6.3 塌岸危险度评价模型和方法 |
6.4 塌岸危险度评价实例 |
第7章 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防治技术研究 |
7.1 常用塌岸防治工程措施 |
7.1.1 坡式护岸(平顺护岸) |
7.1.2 垂直护岸 |
7.1.3 坝式护岸 |
7.1.4 其它措施 |
7.2 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的应用 |
7.2.1 混凝土模块 |
7.2.2 混凝土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 |
7.2.3 混凝土连锁板 |
7.2.4 石笼整体沉排(格宾网垫) |
7.2.5 格构+点砌石护岸 |
7.2.6 土工合成材料护岸 |
7.2.7 植被护岸 |
7.2.8 其它类型护岸 |
7.3 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防治对策 |
7.3.1 关于水库塌岸治理工程设计标准 |
7.3.2 水库塌岸防治建议措施 |
第8章 应用实例——三峡水库塌岸预测评价 |
8.1 三峡水库塌岸范围预测 |
8.1.1 三峡水库塌岸预测设计高低水位取值标准 |
8.1.2 三峡水库塌岸预测方法与参数选取 |
8.1.3 三峡水库塌岸预测结果评价 |
8.2 三峡水库塌岸遥感监测验证 |
8.2.1 石榴树包滑坡塌岸范围遥感监测 |
8.2.2 奉节县城库岸段 |
8.2.3 巫山县城库岸段 |
8.2.4 巴东县城库岸段 |
8.2.5 巴东县城下游库岸段 |
8.2.6 近坝库岸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
(10)基于GIS的三峡库区忠县岸段塌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峡水库塌岸的研究意义 |
1.2 水库塌岸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GIS 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 |
1.4 三维GIS 的研究现状 |
1.5 GIS 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现状 |
1.5.1 国外GIS 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现状 |
1.5.2 国内GIS 技术在地质灾害应用现状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调查区塌岸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条件 |
2.1.1 区域构造 |
2.1.2 区域地层岩性 |
2.1.3 水文地质条件 |
2.1.4 人类工程活动 |
2.2 库岸结构分类 |
2.3 影响库岸稳定性的因素 |
2.3.1 水的影响 |
2.3.2 地形地貌对库岸稳定性的影响 |
2.3.3 岩性对库岸稳定性的影响 |
2.3.4 岸坡结构特征对库岸稳定性的影响 |
2.4 调查区各岸段工程地质条件 |
2.4.1 地层岩性 |
2.4.2 地质现象 |
2.5 各库岸段岸坡地质特征 |
2.5.1 忠县右岸库岸 |
2.5.2 忠县左岸库岸 |
2.5.3 忠县皇华城库岸 |
2.5.4 忠县支流库岸 |
第三章 库岸塌岸预测系统 |
3.1 塌岸预测的原则 |
3.2 塌岸预测的方法选择 |
3.2.1 卡丘金法 |
3.2.2 经验法 |
3.3 塌岸预测参数的选取 |
3.4 塌岸预测系统的程序实现 |
3.4.1 所用的数据库引擎SQLite 介绍 |
3.4.2 塌岸预测数据库实现 |
3.4.3 程序流程图 |
3.4.4 程序演示操作 |
3.5 GIS 专题图制作 |
第四章 三维GIS 地形建模 |
4.1 三维GIS 定义 |
4.2 三维地形表达的五个层次 |
4.2.1 DTM 与DEM |
4.2.2 不规则三角网(TIN)DEM |
4.2.3 规则格网(GRID)DEM |
4.3 三维GIS 地形建模方法 |
4.3.1 不规则三角网DEM 的生成方法 |
4.3.2 规则格网DEM 生成方法 |
4.3.3 DEM 建模方法的选择 |
4.4 DEM 模型的生成 |
4.4.1 程序设计思想 |
4.4.2 Delaunay 三角网的程序实现算法 |
4.4.3 程序设计 |
4.4.4 程序实现 |
第五章 基于OPENGL 塌岸三维可视化系统 |
5.1 OPENGL 概述 |
5.2 程序设计基本思想 |
5.3 程序设计 |
5.3.1 编译环境的实现 |
5.3.2 程序设计核心技术 |
5.4 地表纹理制作与映射 |
5.4.1 地形地貌的纹理制作 |
5.4.2 植被纹理的制作 |
5.4.3 水系纹理的制作 |
5.5 程序实现 |
5.5.1 模拟数据处理 |
5.5.2 地形模型变换 |
5.5.3 光照参数设置 |
5.5.4 地表纹理的映射 |
5.6 程序演示 |
5.6.1 皇华城库岸 |
5.6.2 长大河库岸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浅析三门峡库区潼三段河道工程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D]. 赵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 杨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3]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4]张含英治黄理论研究[D]. 刘晋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5]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6]三门峡库区防洪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综述[J]. 马孔霞. 山西水利, 2014(05)
- [7]黄河潼三段河道整治工程对湿地生态的影响[J]. 王瑞玲,娄广艳,葛雷,王新功,韩艳丽,黄文海. 人民黄河, 2011(08)
- [8]河流防洪工程影响评价因子分析研究[D]. 季万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9]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评价方法及防治技术研究 ——以三峡水库为例[D]. 汤明高.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6)
- [10]基于GIS的三峡库区忠县岸段塌岸研究[D]. 尚敏. 吉林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