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生物显微镜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坚,聂思建[1](2021)在《尼康CI-L生物显微镜常见故障排除及保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能力不断深入的环境下,生物显微镜技术在多元化技术措施以及现代化技术理念的辅助下得到了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尼康CI-L生物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对相关故障问题的排除方法以及保养措施进行不断探索,从而使尼康CI-L生物显微镜具有的功能真正落实到相关医疗工作中,为我国医疗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蔡启轩[2](2021)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14通过miR-520a-3p/SNX3调控轴促进骨肉瘤进展的分子机制》文中指出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侵袭性强且易早期转移,以至于患者病程快、预后差,往往造成致命的威胁。尽管近些年肿瘤的治疗手段有了长足的提升,但因骨肉瘤复杂的致病机制难以被攻破,治疗效果很难实现突破性的进展。因此深入探究骨肉瘤致病的分子机制,寻找骨肉瘤中关键的功能分子对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s)是构成非蛋白质编码RNA的一类大分子。Lnc RNAs可以通过与不同分子的相互作用,参与多种细胞生物过程(信号、诱饵、引导、支架)。另外lnc RNAs不仅在调节一些正常的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还参与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等,一些lnc RNAs已被证实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预后指标、治疗靶点),甚至可以调节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目前已经证明了lnc RNAs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调控功能,因此,继续探寻尚未“解锁”的lnc RNAs,系统多维地探究lnc RNAs在骨肉瘤中扮演的角色,筛选具有关键作用的lnc RNAs,深入挖掘其在骨肉瘤中具体的调控作用,不仅有助于发现骨肉瘤相关的致病机制,还可以为骨肉瘤的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为医疗的发展做出贡献。本研究中通过对骨肉瘤癌及癌旁组织样本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检测差异表达的lnc RNAs、miRNAs及m RNAs分子表达谱数据,运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方法,获取三种差异基因之间的分子调控网络数据,通过GO功能注释及KEGG代谢通路分析,对差异lnc RNAs/miRNAs/m RNAs共调控网络的靶基因及筛选出的核心lnc RNAs的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并通过细胞学及组织学对LINC01614(核心lnc RNAs)进行验证。验证无误后,对其调控骨肉瘤的生物学功能(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等)进行实验探究,结合LINC01614/miR-520a-3p/SNX3三者之间的调控关系,进一步对该调控轴进行验证并确定其在骨肉瘤中的调控功能,从而明确LINC01614可以通过miR-520a-3p/SNX3调控轴促进骨肉瘤进展的机制。第一部分骨肉瘤中以lnc RNAs为核心的调控网络构建及关键基因的筛选我们利用三组骨肉瘤癌及癌旁组织样本进行全转录组测序以获取其分子表达谱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共筛选得到163个差异表达lnc RNAs(67个上调表达,96个下调表达),207个差异表达miRNAs(92个上调表达,115个下调表达)及4247个差异表达m RNAs(2019个上调表达,2228个下调表达)。综合应用LNCipedia、DAVID、STRING等多种数据库,结合生物信息统计学分析方法,获取lnc RNAs/miRNAs/m RNAs共调控网络关系并对差异表达lnc RANs的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骨肉瘤中差异表达lnc RNAs可能具有调控骨细胞分化、蛋白结合和生物大分子合成的功能,并可能参与了PI3K-Akt、AMPK等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代谢通路。另外我们通过差异表达显着情况选取了LINC01614、MALAT1两种lnc RNAs,分别构建了以两者为核心的lnc RNAs/miRNAs/m RNAs调控网络,并对调控网络中的靶基因进行了功能分析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发现LINC01614的靶基因可能参与调控Wnt信号通路、细胞迁移等致癌生物学过程;MALAT1的靶基因可能参与了调控成骨分化、蛋白质转运等生物学过程。我们进一步利用骨肉瘤细胞和正常成骨细胞及骨肉瘤癌和癌旁组织标本对选取的这两种lnc RNAs的表达情况进行了q RT-PCR检测,发现两者在多种骨肉瘤细胞及骨肉瘤癌组织中均呈现高表达,这与我们之前生信分析的结果一致,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lnc RNAs在骨肉瘤中的调控功能及相关分子机制提供了方向。第二部分LINC01614在骨肉瘤中的调控功能研究通过第一部分的分析及验证,我们选取了LINC01614为本研究的突破口,旨在探究其在骨肉瘤中的相关调控功能。首先我们利用从“TARGET”数据库获得的骨肉瘤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生存分析研究,发现LINC01614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且与骨肉瘤病理分期呈正相关,提示了LINC01614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不利作用。接下来体外实验,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提示沉默LINC01614可以明显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发现沉默LINC01614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沉默LINC01614骨肉瘤细胞内的PCNA、caspase-3以及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情况,再次验证沉默LINC01614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并提示LINC01614可能与骨肉瘤细胞凋亡有关;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发现沉默LINC01614可以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凋亡。体内实验中,通过小鼠移植瘤实验,发现沉默LINC01614可以有效降低骨肉瘤在体内的成瘤速度及体积。总而言之,体内与体外实验均可证明LINC01614具有促进骨肉瘤进展的作用。第三部分LINC01614调控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通过对第一部分中LINC01614调控网络的分析,结合第二部分LINC01614在骨肉瘤中的调控作用,我们提出了LINC01614可能通过miR-520a-3p/SNX3调控轴来促进骨肉瘤进展的假设。接下来,我们通过q RT-PCR及Western Blot等实验对三者结合关系进行了验证;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miR-520a-3p与LINC01614以及miR-520a-3p与SNX3的结合位点,再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对结合位点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补充了Ago2 RIP实验进一步验证三者结合方式,结果提示LINC01614可通过竞争性结合miR-520a-3p来调控SNX3的表达。而后通过对沉默和过表达miR-520a-3p、沉默SNX3以及各自空白对照的骨肉瘤细胞进行CCK8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细胞划痕实验以及流式细胞凋亡实验,实验结果提示miR-520a-3p、SNX3可影响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过程;再通过对共转染miR-520a-3pinhibitor+sh RNA-NC、miR-520a-3p-inhibitor+sh RNA-LINC01614及miR-520a-3pinhibitor+sh RNA-SNX3等多组细胞进行CCK8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细胞划痕实验以及流式细胞凋亡实验,发现LINC01614及SNX3均可影响miR-520a-3p对骨肉瘤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结果提示LINC01614可通过竞争性结合miR-520a-3p来调控SNX3的表达,从而对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最后,我们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沉默LINC01614、沉默SNX3、沉默及过表达miR-520a-3p骨肉瘤细胞内的β-catenin及Wnt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提示LINC01614/miR-520a-3p/SNX3调控骨肉瘤的生物功能有可能与其参与调控Wnt信号通路相关,这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思路。
夏浩盛[3](2021)在《基于UVC协议的USB3.0接口高分辨率显微相机自动对焦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显微相机自动化的不断发展,自动对焦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显微系统中,自动对焦显微相机也应运而生。但目前市面上显微相机最常用的爬山搜索法具有一定的缺陷,容易受到局部峰值的干扰,对焦搜索方向无法正确识别,这些都影响着显微相机的对焦性能。本论文首次提出了 一种自适应自动对焦算法,本算法在爬山搜索法的基础上加入自适应转向以及自适应阈值功能。自适应转向以三步为计算单位,计算连续三步获取的图像评价函数值平均值,并对其进行比较,从而准确识别对焦搜索方向;自适应阈值根据前一次对焦行程中的最大图像评价函数值确定当前对焦行程的最大值阈值,经过爬山搜索找到的图像评价函数值最大值点需要同时满足大于该最大值阈值,才可最终判定为最佳聚焦点。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对焦搜索行程,避免局部峰值的影响,增强算法的稳定性。其次,本论文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基于UVC协议的自动对焦功能控制方法。主机端通过USB3.0接口接收显微相机采集的视频码流并控制显微相机进行自动对焦。主机和相机传输的数据分为视频码流数据和私有控制数据。两种数据均基于UVC协议进行封装处理,运行在主机端的应用程序将私有自动对焦命令通过USB3.0 口传输到显微相机端,相机端程序对数据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出的命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第三,本论文研究与设计了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的硬件电路与机械结构。本论文的自动对焦功能通过控制图像传感器和显微物镜的相对位置来完成,对焦机械结构全部安装在显微相机内部,根据自动对焦算法驱动步进电机带动图像传感器移动实现自动对焦,研发出了一款体积小、方便携带、物象共轭关系始终保持的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除用于显微镜以外,更可用于机器视觉场景。第四,本论文分别在相机端和主机端研发了相关功能实现软件和控制软件。在相机端研究与分析了单次对焦、自动对焦、C接口校正、手动对焦等自动对焦功能,在主机端开发了支持ToupView软件的自动对焦模块,接收相机通过USB3.0接口传输给主机的视频流和相机返回指令,并向相机发送控制命令,从而完成对相机状态的判断与控制。最后,本论文测试了研发的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在不同场景下的对焦性能,测试结果证明本论文提出的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技术具有较快的对焦速度、稳定的对焦性能、优异的对焦精度。
曹敏,吴江浩[4](2020)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对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形态与眼压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在判定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形态与眼压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8例青光眼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小梁切除术,分别在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这2个阶段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患者眼部滤过泡形态进行检查,观察并比较不同阶段滤过泡分型、不同分型滤过泡和眼压的关系。结果:98例青光眼患者接受小梁切除术后的眼部滤过泡包括通畅型、阻塞型和临界型三种形态;同一阶段不同分型滤过泡所占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阻塞型滤过泡眼压高于通畅型滤过泡和临界型滤过泡,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可对青光眼术后不同分型滤过泡作出准确判断:通畅型滤过泡术后眼压基本保持不变,阻塞型滤过泡术后早期眼压上升,临界型是特殊类型的滤过泡。
王洪亮[5](2020)在《囊袋张力环植入在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后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48例48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24眼。试验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对照组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手术均顺利完成,IOL均囊袋内植入。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并比较2个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状体(IOL)偏心量、术后IOL倾斜度、主观视觉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个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122,P=0.729)。2个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06,P=0.939)。术后1个月、3个月2个组患者IOL水平偏心量、垂直偏心量及总偏心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IOL在水平方向倾斜度和总倾斜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IOL在垂直方向倾斜度和总倾斜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主观视觉质量评分分别为2.85±0.24、3.30±0.36和3.43±0.42,对照组分别为2.34±0.23、2.65±0.44和2.57±0.39,均较术前的1.31±0.22和1.19±0.17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术后主观视觉质量评分均大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1.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与否,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2.囊袋张力环植入应用于超高度并发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对患者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目无影响。3.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植入囊袋张力环后能够维持晶状体稳定性。4.通过对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的临床观察,植入囊袋张力环,术后能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图13表7参43
殷朋举[6](2020)在《基于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惯性聚焦与拉曼检测研究》文中提出癌症是人类最难以攻克的疾病之一,一直以来就未有根治的方法。为了提高癌症患者总体的生存率,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早期检测以及预后判断获得了专家的认可,而循环肿瘤细胞便是关键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对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分为富集和检测两个部分,传统富集方式是通过免疫纳米磁纳米颗粒结合循环肿瘤细胞表面的上皮细胞黏附因子(Ep CAM,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并通过磁场对结合磁颗粒的循环肿瘤细胞进行富集,然而不是所有的循环肿瘤细胞都含有Ep CAM,并且当肿瘤细胞进入血液中时,有时会伴随着Ep CAM的丢失,因此通过免疫纳米磁颗粒结合上皮细胞黏附因子的富集方式存在漏检的问题。传统的检测方式是基于免疫荧光染色使循环肿瘤细胞发光,并通过检测不同的荧光来对其进行计数。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的检测方法只能对循环肿瘤细胞进行计数,包含的信息量极少;同时,对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后细胞失活,无法继续进行下游检测;基于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也无法对循环肿瘤细胞进行分子分型。为了改善传统富集和检测方式的缺点,本文开发了基于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操控方法以及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肿瘤细胞检测方法。本文的研究包括:(1)设计可测试不同3D打印机的三维测试模型,通过对比不同打印机制备测试模型的细节,得到最优制备微流控芯片的商业化3D打印机;(2)提出了大尺寸微流控通道内的惯性聚焦方法,通过3D打印大尺寸微流控芯片,实现肿瘤细胞的惯性聚焦;(3)提出了拉曼光谱分峰算法,完成不同肿瘤细胞亚型之间、不同肿瘤细胞外囊泡之间的拉曼光谱有效分类;(4)提出了支撑材料去除量化方法,研究了最优工程化处理微流控芯片支撑材料的方法,为3D打印微流控芯片量产打基础。具体的工作包括:第一,研究了四种常见的3D打印方式(喷墨固化、立体光刻、数字光投影和熔融堆积)以及其典型的商业化3D打印机的原理和性能。设计了两种测试模型:3D打印机测试模型和微流控通道测试模型。通过两个测试模型的打印件之间的对比,得出代表喷墨固化的Pro Jet 3600 HD的性能最好,因此接下来的微流控芯片由Pro Jet 3600HD打印制备。第二,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实现了细胞在3D打印大尺度微流控芯片内的惯性聚焦。设计了一种3D打印的蜿蜒微流控通道,从理论上分析了小球在蜿蜒通道中的受力,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得出在通道截面尺寸变大时,需要改变的两个物理量(蜿蜒通道曲率半径和流速)。通过仿真,得到小球实现三维惯性聚焦时的最优曲率半径和最优流速(r=5.9 mm,v=0.1 m/s)。打印了最优的曲率半径的微流控芯片并进行荧光小球实验,发现不同流速的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最后使用两种肿瘤细胞(4T1和MCF-7)进行了实验,其聚焦半峰宽分别为23.06μm和36.45μm,很好的实现了肿瘤细胞在微流控通道内的惯性聚焦。第三,提出分峰算法,通过分峰算法提取拉曼光谱中的特征,并通过机器学习对不同细胞和细胞外囊泡的拉曼光谱进行有效分类。(1)研究了不同乳腺癌细胞亚型拉曼光谱分类,首先测量了四种乳腺癌细胞亚型(导管A型、导管B型、非导管HER-2阳性与三阴性)与一种正常乳腺细胞的拉曼光谱;通过三步预处理,对细胞拉曼光谱进行去基线、降噪和平滑;接着通过极值寻峰和分峰算法得到每个光谱的13个峰的峰位、峰强、半峰宽与峰面积特征。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对不同的乳腺癌细胞亚型与正常乳腺细胞进行分类以及五种细胞之间进行分类,得到两种乳腺癌细胞之间的分类正确率最高为96.80%,五种细胞分类的正确率为72.35%。(2)测量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外囊泡拉曼光谱。使用聚乙二醇方法分离细胞培养液中的胞外囊泡,然后合成了一种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拉曼增强材料并表征了其增强因子,接着测量了四种不同的细胞外囊泡的增强拉曼光谱,并用PCA-SVM算法实现了不同胞外囊泡的分类,分类正确率达到85%以上。第四,为了使3D打印微流控芯片可以量产,提出了其支撑材料工程化的后处理方法。不同的3D打印方式中都存在支撑材料,对于Pro Jet 3600 HD打印的微流控芯片存在外部支撑材料和内部支撑材料两种。对于两种支撑材料分别提出了量化方法。对于外部支撑材料,根据质量的减少使用质量损失率来评价外部支撑材料的去除率,通过研究得出菜籽油热浴为最优去除方法,其质量损失高达89.9%;对于内部支撑材料,根据支撑材料的不透光性质提出了透光率来评价内部支撑材料的去除效率,通过研究不同去除剂、不同温度和不同去除时间对内部支撑材料的影响,得出使用70℃食用油去除10 min的最优工程和去除条件。本文为了解决传统循环肿瘤细胞富集方式的缺点,研究了不同商业化3D打印机制备微流控芯片的优缺点,并实现了细胞在3D打印大尺度微流控芯片内的惯性聚焦。为了解决传统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式的缺点,提出分峰算法,完成了不同乳腺癌细胞亚型、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外囊泡拉曼光谱的有效分类。为了解决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量产问题,提出量化方法,得出最优工程化支撑材料去除条件。综上,完成了使用3D打印微流控芯片和拉曼光谱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基础性工作,为实现使用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一体化检测平台做铺垫。
王斌[7](2020)在《室温固相合成半导体超细粉体》文中认为低维纳米材料因为具有特殊的力学,电学和光学等特征,使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合成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开发,但是很多的制备方法还是需要比较苛刻的条件,并且使用的设备复杂且昂贵,正因为如此,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制备和控制纳米材料的大小和形状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方向。室温固相合成由于具有合成设备相对简单,而且操作比较容易等原因从而成为一种相对经济且比较常用的用于合成纳米材料结构的主要手段。本文采用固相法、水热法、微波法在室温下成功的合成了几种硒化物和硫化物的纳米结构颗粒,运用纳米粒度分析仪、zeta电位仪和生物显微镜等试验设备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及性能上的测试。主要内容包括:室温固相合成法:使用硫酸镉和醋酸锌、醋酸镉等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合成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比例配置镉化物和硒化物,干燥后在X射线衍射仪中进行表征,并观察其晶型和结构等。水热合成法:使用含镉和锌的无机盐化合物作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硫化物和硒化物超细粉体,干燥后把样品放在X射线衍射仪中进行表征,后观察其晶型和结构等。微波合成法:以丙酮、乙二醇、氢氧化钠、硒粉、K-12、亚硫酸钠和硝酸镉为原料合成。最后抽滤并干燥,得到硒化镉超细粉体。然后在生物显微镜及粒径分析仪下表征。本文在室温下采用固相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出粒径为15nm的硒化镉纳米立方晶型的晶体,粒度分析表明,其颗粒分布均匀。微波法合成的纳米硒化镉形态为球形,平均粒径为20纳米,纳米颗粒巨大的表面能会引起产品的团聚。
张丽华,郭嘉亮,曾煦欣[8](2020)在《实验级生物显微镜常见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文中研究说明实验级生物显微镜是医学形态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精密光学仪器,使用方便,但也常常会发生各种故障。维修说明书一般过于简单,存在指引不足的情况。本文基于笔者十余年的实验设备管理经验,对实验教学过程中生物显微镜使用时常出现的故障,以及日常维护保养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可借鉴的措施和方法。
魏天月[9](2020)在《纳米氧化铝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结晶芳香族高分子材料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简称PEEK)发展迅速,因为其弹性模量与人类骨骼弹性模量匹配度极高,拥有X光可透射性,且生物相容性优异,目前成为骨外科手术中最常使用的植入性替代材料之一。但聚醚醚酮物理力学性能与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限制了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更广泛的发展应用。将粒径小于100 nm的无机纳米粒子填充到聚醚醚酮基体中,可提高其强度、韧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能。然而无机纳米粒子易于团聚,且基体聚醚醚酮熔点高,两相在熔融过程中温度需保持在400以上,会使无机纳米粒子的尺度和分散均质性难以在基体聚醚醚酮中保持,从而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若经过特殊的制备方式进行处理及混合,即可保持无机纳米粒子增强聚醚醚酮后优异的分散及均质性,从而达到增强复合材料各项物理力学强度的目的。本文选用无机陶瓷纳米粒子氧化铝(Al2O3)作为复合材料改性的增强相,无毒、安全可靠,制备了十八种不同配方的Al2O3/PEEK复合材料,探究出制备新型复合材料的最佳方法和配方比例。后对不同粒径、不同质量分数Al2O3粒子增强的Al2O3/PEEK复合材料进行各项材料性能表征实验。分析结果显示结合了机械搅拌、超声波分散、球磨分散等实验方法制备的Al2O3/PEEK复合材料界面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出了不同粒径(30 nm、0.2μm、5μm)、不同质量分数(2.5%、5.0%、7.5%、10.0%、12.5%、15.0%)的Al2O3粉体增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及弹性模量、维氏硬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30 nm粒径的氧化铝增强体较0.2μm及5μm粒径的氧化铝增强体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维氏硬度、韧性提高更多,力学性能更适合作为脊椎植入性产品的原料。5μm粒径氧化铝增强体较其它两种粒径增强体而言对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提高更多,刚度较大,韧性较差。具体来说,12.5%质量分数的30 nm粒径Al2O3/PEEK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最优异,较纯PEEK而言,提高了10%;15%质量分数的30 nm粒径氧化铝增强复合材料抗冲强度和维氏硬度最好,与纯PEEK相比分别提高了60%和26%;质量分数为12.5%的5μm氧化铝增强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高,较纯PEEK提高了12.6%。对复合材料进行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选择成熟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系分别与纯聚醚醚酮,不同粒径尺寸及质量分数Al2O3粒子增强的Al2O3/PEEK复合材料浸提液相互作用,随后进行CCK-8体外细胞活性实验。结果显示,经30 nm纳米级氧化铝粒径增强复合材料浸提液处理过的细胞相对增殖率(RGR%)一直处于75%以上,细胞相容性良好,对细胞无毒性。0.2μm和5μm微米级氧化铝粒径增强复合材料浸提液处理一周后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处于50-75%之间,属于级毒性。随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合CCK-8体外细胞活性实验,结果显示,30 nm粒径氧化铝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最好,相比其它两种复合材料而言,此种复合材料对细胞的影响最小,达到国家医疗器械标准中对植入性医用材料的相关要求,可进一步利用这种材料进行产品研发和临床研究。
徐婷[10](2020)在《高度近视眼前段生物测量值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有晶体眼人工晶体型号的选择在临床上非常重要,本文旨在探究不同前房深度下高度近视眼前段与晶体选择相关的生物测量值,即水平角膜直径、前房角直径及睫状沟直径的相关性,从而分析能否通过外部测量方式来决定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的型号。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7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检查的高度近视病人39例,共73只眼,分别用Pentacam测量受试眼的角膜水平直径(White-to-White,WTW)、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用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AS-OCT测量前房角水平直径(Angle-toAngle,ATA),用超声生物显微镜Compact Touch STS UBM测量睫状沟水平直径(Sulcus-to-Sulcus,STS)。根据ACD将所有受检眼球分成浅前房组(2.8 mm≤ACD<3.2 mm)(共30眼)、中前房组(3.2 mm≤ACD≤3.4 mm)(共20眼)、深前房组(ACD>3.4 mm)(共23眼)3个组进行分析,对3组内WTW、ATA、STS之间分别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并对3组间的WTW、ATA、ST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法进行多组均数两两差异分析。结果:浅前房组,相关性分析中,WTW与ATA之间均存在显着性线性相关(p<0.001,r=0.759),ATA与STS之间存在显着性线性相关(p=0.002,r=0.538),WTW与STS之间具有较弱相关性(p=0.041,r=0.375)。中前房组,相关性分析中,WTW与ATA的相关性分析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1,r=0.667),WTW与STS及WTW与ATA之间的差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深前房组,相关性分析中,WTW与ATA之间均存在显着性线性相关(p<0.001,r=0.839),ATA与STS之间存在显着性线性相关(p=0.001,r=0.638),WTW与STS之间具有的较弱相关性(p=0.018,r=0.488)。3组间WTW、ATA、STS均为方差齐性(分别p=0.177,0.059,0.563),单因素方差分析中,3组WTW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1.911,p=0.156),3组AT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910,p=0.010),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ST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157,p=0.001)。SNK法进行两两均数比较中,3组间WTW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组间ATA浅前房与中前房及深前房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中前房与深前房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组间STS浅前房与中前房及深前房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中前房与深前房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通过对不同前房深度下角膜水平直径、前房角水平直径和睫状沟水平直径三者之间分别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发现,用外部测量数据预测眼球内部解剖数据从而选择晶体型号并不准确,将会增加因晶体型号不适而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使用UBM、前节OCT等眼内数据测量仪器,直接测量眼内结构参数更安全。2.对3组间的WTW、ATA、ST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法进行多组均数两两差异分析发现,不同前房深度下的水平WTW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随着前房深度的增加,ATA、STS呈逐渐增加趋势。
二、使用生物显微镜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生物显微镜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尼康CI-L生物显微镜常见故障排除及保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尼康CI-L生物显微镜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1.1 光学部分的故障排查 |
1.2 机械部分的故障排查 |
1.3 电气部分的故障排查 |
2 尼康CI-L生物显微镜保养方法 |
2.1 加强对透镜的清洁 |
2.2 加强对塑料或油漆表面的清洁 |
2.3 闲置时的保养 |
2.4 定期检查 |
3 结语 |
(2)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14通过miR-520a-3p/SNX3调控轴促进骨肉瘤进展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LncRNAs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
1.2.1 LncRNAs的起源及分类 |
1.2.2 LncRNAs在细胞内的调控模式 |
1.2.3 LncRNAs的调控作用 |
1.3 LncRNAs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
1.3.1 LncRNAs在骨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3.2 LncRNAs参与调控骨肉瘤的分子通路 |
1.3.3 LncRNAs参与调控骨肉瘤的细胞通路 |
1.3.4 LncRNAs在骨肉瘤中的临床应用情况 |
1.4 CeRNA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
1.4.1 CeRNA调控骨肉瘤的生物功能 |
1.4.2 CeRNA调节骨肉瘤的耐药 |
1.5 LINC01614、miR-520a-3p、SNX3 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
1.5.1 LINC01614 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
1.5.2 MiR-520a-3p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
1.5.3 SNX3 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骨肉瘤中以LncRNAs为核心的调控网络构建及关键基因筛选 |
2.1 前言 |
2.2 骨肉瘤组织中差异表达lncRNAs、miRNAs及 mRNAs分子表达谱检测及分析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3 骨肉瘤中差异表达lncRANs靶基因的调控功能分析及以LINC01614、MALAT1 为中心的促癌调控网络提取和功能分析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方法 |
2.3.3 实验结果 |
2.4 LINC01614及MALAT1 在骨肉瘤细胞及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水平的验证 |
2.4.1 实验材料 |
2.4.2 实验方法 |
2.4.3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第三章 LINC01614 在骨肉瘤中的调控功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LINC01614 与骨肉瘤患者生存率及组织学分期有关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分析方法 |
3.2.3 分析结果 |
3.3 沉默LINC01614 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 |
3.4 沉默LINC01614 抑制骨肉瘤小鼠模型肿瘤生长 |
3.4.1 实验材料 |
3.4.2 实验方法 |
3.4.3 实验结果 |
3.5 讨论 |
第四章 LINC01614 调控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LINC01614 通过miR-520a-3p调控骨肉瘤的生物功能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3 LINC01614 通过竞争性结合miR-520a-3p调控SNX3 的表达 |
4.3.1 实验材料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实验结果 |
4.4 LINC01614/miR-520a-3p通过SNX3 调控骨肉瘤的发生与发展 |
4.4.1 实验材料 |
4.4.2 实验方法 |
4.4.3 实验结果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基于UVC协议的USB3.0接口高分辨率显微相机自动对焦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UVC协议研究现状 |
1.2.2 自动对焦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自动对焦显微相机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基于UVC协议USB3.0接口显微相机自动对焦技术理论研究 |
2.1 被动式自动对焦方法的分类 |
2.1.1 离焦深度法 |
2.1.2 对焦深度法 |
2.1.3 对焦深度法与离焦深度法结合的自动对焦算法 |
2.2 对焦深度法的关键技术 |
2.2.1 对焦搜索算法 |
2.2.2 自适应自动对焦算法 |
2.2.3 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 |
2.2.4 清晰度评价函数选择 |
2.3 UVC协议的研究 |
2.3.1 UVC设备拓扑结构 |
2.3.2 UVC协议的描述符 |
2.3.3 UVC协议的请求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UVC协议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电机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
3.1 硬件电路设计 |
3.1.1 主控芯片模块 |
3.1.2 图像采集模块 |
3.1.3 外围接口模块 |
3.1.4 步进电机模块 |
3.2 机械结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UVC协议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设计的整体架构 |
4.2 电机驱动程序的开发 |
4.3 相机Linux应用程序的软件实现 |
4.3.1 自动对焦功能的软件实现 |
4.3.2 视频流UVC传输的软件实现 |
4.3.3 自动对焦命令UVC传输的软件实现 |
4.4 相机Windows软件界面及功能介绍 |
4.4.1 软件界面 |
4.4.2 控制面板 |
4.5 本章小结 |
5 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测试结果与性能分析 |
5.1 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成果展示 |
5.2 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自动对焦性能测试 |
5.2.1 自动对焦效果 |
5.2.2 自动对焦准确性 |
5.2.3 自动对焦速度 |
5.2.4 自动对焦监控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历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4)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对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形态与眼压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术后不同阶段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滤过泡分型 |
1.3.2术后不同阶段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滤过泡分型与眼压水平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术后不同阶段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滤过泡分型 |
2.2 术后不同阶段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滤过泡分型与眼压水平 |
3 讨论 |
(5)囊袋张力环植入在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主要检测仪器 |
1.2 方法 |
1.2.1 术前准备 |
1.2.2 术中准备 |
1.2.3 术后护理 |
1.2.4 测量方法 |
1.2.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个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个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
2.3 两个组患眼手术前后眼压比较 |
2.4 两个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 |
2.5 两个组患者手术后IOL偏心量比较 |
2.6 两个组患者手术后IOL倾斜度的比较 |
2.7 两个组患者手术前后主观视觉质量评分比较 |
2.8 两个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情况 |
3 讨论 |
3.1 本研究对超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研究的意义 |
3.2 超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的选择 |
3.3 囊袋张力环在超高度近视眼科中的应用 |
3.4 囊袋张力环在超高度近视中的使用安全性 |
3.5 囊袋张力环对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 |
3.6 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囊袋张力环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着及科研获奖 |
(6)基于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惯性聚焦与拉曼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循环肿瘤细胞研究现状 |
1.3 微流控芯片技术 |
1.3.1 微流控芯片历史与优势 |
1.3.2 传统方法制备微流控芯片 |
1.3.3 3D打印制备微流控芯片 |
1.3.4 细胞在通道中的聚焦方法及其受力分析 |
1.3.5 惯性聚焦的微流控通道设计 |
1.4 拉曼光谱技术 |
1.4.1 拉曼光谱介绍与研究现状 |
1.4.2 循环肿瘤细胞的拉曼检测 |
1.4.3 使用机器学习分析拉曼光谱信号 |
1.5 本文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
1.5.1 本文总体框架 |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6.1 本文研究目的 |
1.6.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不同3D打印方式及其典型打印机在微流控制备上的表现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仪器软件 |
2.2.3 实验方法 |
2.3 四种3D打印方式打印参数对比 |
2.3.1 3D打印机测试模型 |
2.3.2 喷墨固化(Inkjet) |
2.3.3 立体光刻(SLA) |
2.3.4 数字光投影(DLP) |
2.3.5 熔融堆积(FDM) |
2.4 四种典型3D打印机在微流控通道制备上的表现 |
2.4.1 微流控通道测试模型 |
2.4.2 ProJet 3600 HD(Inkjet) |
2.4.3 Form1+(SLA) |
2.4.4 Miicraft+(DLP) |
2.4.5 Guider2S(FDM)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3D打印蜿蜒微流控通道中细胞惯性聚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耗材 |
3.2.2 仪器软件 |
3.2.3 实验方法 |
3.3 3D打印大截面蜿蜒通道及其理论分析 |
3.3.1 粒子在微流道中的受力 |
3.3.2 粒子在微流道中的无量纲数 |
3.3.3 3D打印大截面蜿蜒通道 |
3.4 不同曲率半径和流速下惯性聚焦的仿真分析 |
3.4.1 不同曲率半径下惯性聚焦仿真分析 |
3.4.2 不同流速下惯性聚焦仿真分析 |
3.4.3 曲率半径和流速同时改变 |
3.4.4 根据无量纲数进行分析 |
3.4.5 总结 |
3.5 不同流速下粒子惯性聚焦的实验验证 |
3.5.1 不同流速下实验验证 |
3.5.2 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 |
3.5.3 总结 |
3.6 最优曲率半径和流速下细胞惯性聚焦实验验证 |
3.6.1 4T1细胞惯性聚焦验证 |
3.6.2 MCF-7细胞惯性聚焦实验验证 |
3.6.3 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拉曼光谱和机器学习对不同细胞及其分泌物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耗材 |
4.2.2 仪器软件 |
4.2.3 实验方法 |
4.3 基于拉曼光谱对乳腺癌细胞不同亚型的分类 |
4.3.1 乳腺癌细胞拉曼光谱测量 |
4.3.2 乳腺癌细胞拉曼光谱预处理 |
4.3.3 基于极值的拉曼光谱寻峰 |
4.3.4 基于SVM的分类 |
4.4 基于拉曼光谱对细胞外囊泡分离与检测 |
4.4.1 细胞外囊泡的分离与表征 |
4.4.2 拉曼增强材料的表征 |
4.4.3 细胞外囊泡的拉曼光谱 |
4.4.4 PCA-SVM分类 |
4.4.5 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后处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耗材 |
5.2.2 仪器软件 |
5.2.3 实验方法 |
5.3 外部支撑材料去除方式之间的对比研究 |
5.3.1 外部支撑材料去除评价方法 |
5.3.2 四种去除方式量化对比 |
5.3.3 讨论 |
5.4 内部支撑材料的去除研究 |
5.4.1 内部支撑材料去除评价方法 |
5.4.2 不同去除剂对内部支撑材料去除的影响 |
5.4.3 不同温度对内部支撑材料去除的影响 |
5.4.4 不同时间对内部支撑材料去除的影响 |
5.5 支撑材料去除方式对不同微流控通道截面的差异研究 |
5.5.1 矩形 |
5.5.2 圆形 |
5.5.3 半圆形 |
5.5.4 三角形 |
5.5.5 总结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室温固相合成半导体超细粉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纳米材料 |
1.1.1 纳米科学技术及其研发情况 |
1.1.2 纳米的基本定义及分类 |
1.1.3 纳米材料的应用趋势 |
1.2 半导体超细粉体 |
1.2.1 半导体硫化物纳米材料的简介 |
1.2.2 低维纳米硒化物半导体 |
1.3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应用 |
1.3.1 硫化镉纳米粒子应用 |
1.3.2 硫化锌纳米粒子应用 |
1.3.3 硒化镉纳米粒子的应用 |
1.3.4 硒化锌纳米粒子的应用 |
1.4 纳米材料研究现状 |
1.4.1 水热(或溶剂热)合成法 |
1.4.2 微乳液法 |
1.4.3 溶胶-凝胶法 |
1.4.4 辐射合成法 |
1.4.5 气相合成法 |
1.5 合成方法 |
1.5.1 室温固相合成 |
1.5.2 水热法 |
1.5.3 微波法 |
1.6 论文的选题依据 |
1.6.1 选题依据 |
2 实验部分 |
2.1 硫化镉超细粉体 |
2.1.1 室温固相合成 |
2.1.2 水热法 |
2.2 硫化锌超细粉体的制备 |
2.2.1 室温固相法合成 |
2.2.2 水热法 |
2.3 硒化镉超细粉体制备 |
2.3.1 室温固相合成 |
2.3.2 水热法 |
2.3.3 微波法 |
2.4 硒化锌的微波合成 |
2.4.1 实验原料 |
2.4.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4.3 硒化镉的微波合成实验过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表征方法与设备 |
3.2 测试与分析 |
3.2.1 生物显微镜分析 |
3.2.2 X射线衍射仪 |
3.2.3 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分析仪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5 参考文献 |
6 致谢 |
(8)实验级生物显微镜常见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显微镜的简介 |
2 基本使用流程 |
3 生物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 |
3.1 生物显微镜的整体保养 |
3.2 机械部分的维护保养 |
3.3 光学部分的维护保养 |
3.4 定期校准规范保养 |
4 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 |
4.1 故障一:镜头受潮、灰尘,长霉菌,有朦胧光 |
4.2 故障二:显微视野有特定污点 |
4.3 故障三:定位装置失灵,或物镜转动困难,或载物台自行下滑 |
4.4 故障四:光源(灯泡)、故障问题,节电位器亮度不变或暗不能调亮 |
5总结 |
(9)纳米氧化铝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功能高分子材料 |
1.3 聚醚醚酮高分子材料 |
1.3.1 聚醚醚酮高分子材料的性能 |
1.3.2 聚醚醚酮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
1.3.3 聚醚醚酮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 |
1.4 聚醚醚酮基高分子复合材料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实验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步骤 |
2.3.1 原材料处理 |
2.3.2 复合材料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复合材料结构表征 |
2.4.2 复合材料性能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结构与热学性能 |
3.2.1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结晶性能 |
3.2.2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热稳定性 |
3.3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3.3.1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拉伸性能 |
3.3.2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弯曲性能 |
3.3.3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抗冲性能 |
3.3.4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维氏硬度 |
3.4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
3.4.1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分散性 |
3.4.2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断面形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主要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小鼠L929 细胞复苏、冻存与传代培养 |
4.3.2 聚醚醚酮/氧化铝复合材料浸提液制备 |
4.3.3 小鼠成纤维L929 细胞接种 |
4.3.4 CCK-8 体外细胞活性实验 |
4.3.5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 |
4.3.6 统计学分析 |
4.4 生物相容性评价 |
4.4.1 体外细胞活性实验评价 |
4.4.2 细胞形态学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10)高度近视眼前段生物测量值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近视 |
1.2 检测仪器 |
2.材料与方法 |
2.1 所需仪器 |
2.2 研究对象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检查仪器及方法 |
2.6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浅前房组 |
3.2 中前房组 |
3.3 深前房组 |
3.4 组间分析 |
4.讨论 |
4.1 晶体型号的选择对于ICL植入术的重要性 |
4.2 WTW与 STS相关性 |
4.3 ATA与 STS相关性 |
4.4 WTW与 ATA相关性 |
4.5 WTW、ATA、STS与前房深度的关系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个人简历 |
2.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
3.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综述 两种治疗近视的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四、使用生物显微镜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尼康CI-L生物显微镜常见故障排除及保养分析[J]. 陈坚,聂思建. 中国设备工程, 2021(11)
- [2]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14通过miR-520a-3p/SNX3调控轴促进骨肉瘤进展的分子机制[D]. 蔡启轩.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UVC协议的USB3.0接口高分辨率显微相机自动对焦技术[D]. 夏浩盛. 浙江大学, 2021(09)
- [4]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对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形态与眼压关系的研究[J]. 曹敏,吴江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21)
- [5]囊袋张力环植入在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研究[D]. 王洪亮.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6]基于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惯性聚焦与拉曼检测研究[D]. 殷朋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室温固相合成半导体超细粉体[D]. 王斌.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8]实验级生物显微镜常见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J]. 张丽华,郭嘉亮,曾煦欣. 广东化工, 2020(05)
- [9]纳米氧化铝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 魏天月.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10]高度近视眼前段生物测量值的相关性分析[D]. 徐婷.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