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精上皮超微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生精上皮超微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一、渔游蛇生精上皮超微结构的季节性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溯源,海思娆,王鑫,徐文宁,伍亮,汪寅,姚利,张志强[1](2020)在《赤链华游蛇形态和血液学参数及各型白细胞百分比的增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为阐明卵胎生的赤链华游蛇(Sinonatrix annularis)出生、第一次蜕皮和开口等关键生活史过程与血液学参数和免疫功能建立的关系,测定了出生后3、7—10(第一次蜕皮)、20、30、40和50 d其身体大小、脾脏湿重指数、血液学参数和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的变化。结果表明:(1)赤链华游蛇的重长比3和7—10日龄组显着高于30、40和50日龄组(P <0. 05),脾脏湿重指数7—10日龄组显着高于40和50日龄组(P <0. 05)。(2)血红蛋白含量30日龄组最高,3日龄组最低(P <0. 05)。(3)红细胞总数无组间差异(P> 0. 05),白细胞总数20日龄组与30日龄组接近,但显着高于其他日龄组(P <0. 05)。(4)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占比居于前两位。淋巴细胞的百分比7—10日龄组最高,40和50日龄组最低(P <0. 05),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40日龄组显着高于7—10和20日龄组(P <0. 05);嗜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7—10和20日龄组显着高于50日龄组(P <0. 05),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50日龄组与40日龄组接近,但显着高于其他日龄组(P <0. 05),单核细胞的百分比50日龄组显着高于其他日龄组(P <0. 05)。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未见组间差异(P> 0. 05)。赤链华游蛇在胚后发育早期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免疫系统,在首次蜕皮和开口摄食等关键生活史阶段,能通过调配身体和脾脏大小、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总数、各型白细胞的比例来满足特定阶段的营养和能量需求,这种发育可塑性有助于幼蛇的存活。

王珊,王湘君,陈文,杜宇,林炽贤,陆虹雨,刘慧明[2](2018)在《渔游蛇精细结构与温度生理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渔游蛇属为亚洲特有属。为了了解渔游蛇精细结构与温度生理现阶段的研究进展,现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程度的研究了渔游蛇的舌头精细结构、精子精细结构、冬眠与孵化等。其中,气温与生殖相结合的生理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本文旨在系统全面地对渔游蛇精细结构与温度生理研究进行分析,更好地保护,并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黄叶萍,王湘君,陈文,杜宇,林炽贤,陈晓丽,郑晓霞[3](2017)在《渔游蛇生理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渔游蛇属为亚洲特有属。为了了解渔游蛇生理学现阶段的研究进展,现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程度的研究了渔游蛇的内部解剖、精子的超微结构、生精上皮超微结构的季节变化、孵化温度等。其中,关于生殖系统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本文旨在系统全面地对渔游蛇生理研究进行分析,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作基础。

陈晓丽,陈文,王湘君,黄叶萍,杜宇,林炽贤,郑晓霞[4](2017)在《渔游蛇的形态、生态和生殖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渔游蛇属游蛇科、游蛇亚科、游蛇属,栖息于潮湿的草丛中,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区。中国动物志和文献的记载中都没有明确详细地从各方面讨论研究渔游蛇,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内学者已经从不同程度研究了渔游蛇的核型比较、骨骼系统、内部解剖、精子的超微结构以及生精上皮超微结构的季节变化等。国外则研究了渔游蛇的基因表达、孵化温度、一些激素的作用、染色体变异等。基于此,对渔游蛇的形态、生态和生殖方面进行分析,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郑晓霞,陈文,王湘君,黄叶萍,杜宇,林炽贤,陈晓丽[5](2017)在《渔游蛇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渔游蛇(Xenochrophis)隶属于游蛇科(Coluhridae),在我国数量南方较北方要多,中医认为其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这也体现了渔游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了解渔游蛇现阶段的研究进展,现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肾性节的组织化学、肌肉纤维组织化学、促红细胞生成素、睾酮、红细胞生成甲状腺素等领域。本文旨在系统全面地对渔游蛇生化方面进行分析,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基础。

刘梅[6](2013)在《KIFC1和KIFC3在中国石龙子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及作用分析》文中提出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属于爬行纲(Reptilia)、有鳞目(Squamata)、石龙子科(Scincidae)、石龙子属(Eumeces),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和越南,常被用作实验研究的模式动物。本文采用基凶克隆、HE染色法和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了中国石龙子kifc1和kifc3基因序列、蛋白结构、不同组织表达特征及其在中国石龙子精子发生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探讨了kifc1和kifc3在中国石龙子精子发生过程中可能具有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1.ec-kifc1和ec-kifc3基因序列、蛋白结构及不同组织表达特征我们通过降落PCR、巢式PCR及RACE从中国石龙子精巢中分别克降出与哺乳动物同源的KIFC1和KIFC3蛋白类似基因ec-kifc1和ec-kifc3。ec-KIFC1cDNA序列全长为2339bp,包括216bp的5’非翻译区、194bp的3’非翻译区和1929bp的开放阅读框,可以翻译643个氨基酸。ec-KIFC3cDNA伞长为3033bp,包括260bp的5’非翻译区、445bp的3’非翻译区和2328bp的开放阅读框,可以翻译775个氨基酸。蛋白结构预测显示,它们由头部、颈部及尾部组成,羧基末端的马达结构较为保守,包括ATP结合位点和微管结合位点。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它们和脊椎动物红原鸡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RT-PCR技术研究发现ec-kifc1和ec-kifc3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都有表达,表达量不同,其中它们在精巢中的表达最丰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ec-kifc1和ec-kifc3在中国石龙子精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ec-kifc1和ec-kifc3mRNA在中国石龙子精子发生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及其作用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研究ec-kifc1和ec-kifc3mRNA在中国石龙子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分布特征。精子发生早期,细胞核呈圆形,在细胞核近端形成一个大而透明的前顶体囊泡,ec-kifc1和ec-kifc3mRNA信号较弱,分布在核膜周围及细胞核内。精子发生中期,细胞核呈椭圆形,在细胞核近端形成含有顶体颗粒的顶体囊泡。在细胞核远端,中心粒和形成尾部的轴丝开始出现,ec-kifc1和ec-kifc3mRNA信号逐渐变强,主要分布在顶体囊和细胞核内,而ec-kifc1mRNA在尾部也有少量分布。在精子发生晚期,核内染色质浓缩成短丝状的染色质纤维,细胞核纵向延伸,体积变小,顶体复合体沿核膜延伸,ec-kifc1和ec-kifc3mRNA信号仍很强,主要分布在顶体复合体和细胞核内。精子成热期,精核浓缩到最大程度,整个精子细胞呈蝌蚪状,ec-kifc1和ec-kifc3mRNA信号变弱,零星的分布在顶体复合体上,而ec-kifc1mRNA在精核尾部仍有微弱的信号表达。由此可见ec-kifc1和ec-kifc3mRNA在中国石龙子精子发生过程中主要分布在顶体复合体和细胞核上,它们可能参与了顶体复合体的发育和细胞核的形态构建。另外,ec-kifc1和ec-kifc3mRNA在中国石龙子精子发生过程中同一时期精细胞上共定位,它们在上述细胞学事件中可能具有相互协作的功能。

李琴,吴孝兵[7](2010)在《爬行动物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近年来爬行动物生殖系统组织学研究的进展,如两性生殖器官和精子发生、精子超微结构以及精子贮藏囊等.对不同类群的爬行动物在生殖系统结构上存在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爬行动物生殖系统组织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周艳妮[8](2008)在《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精巢的超微结构》文中认为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隶属于爬行纲、蛇目、游蛇科,为我国特有的常见大型无毒蛇类,分布于我国21个省区,主要以蛙类为食,在维持农林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性成熟的雄性乌梢蛇为研究对象,运用透射电镜技术系统地观察了乌梢蛇精子发生过程中各级生精细胞、精子形成、成熟精子、支持细胞以及间质细胞等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变化,目的在于探讨乌梢蛇精子发生规律及其特征,为爬行动物生殖生物学积累基础资料,也为乌梢蛇的人工饲养与繁殖、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乌梢蛇精子发生开始于5、6月,7~10月为精子发生的活跃期,9月为精子形成的高峰期。因此,乌梢蛇为季节性繁殖,精子发生属于非连续型。2.乌梢蛇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前顶体囊泡中的颗粒物质逐渐融合形成1个顶体颗粒,该颗粒在精子形成的阶段Ⅱ期又消失。在四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两栖类没有顶体颗粒,而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羊膜动物均出现顶体颗粒。基于以上事实,本文认为顶体颗粒可能是羊膜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共同特征。3.乌梢蛇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山现电子透明的顶体囊泡。在精子顶体形成过程中,两栖类与爬行类均出现电子透明的顶体囊泡,鸟类不出现顶体囊泡,而哺乳类出现电子致密的顶体囊泡。由此看来,在四足动物系统演化过程中,爬行类保留了两栖类所具有的电子透明顶体囊泡的特征;哺乳类保留了两栖爬行动物的顶体囊泡,但在其系统进化过程中顶体囊泡由电子透明状演化为电子致密状;而鸟类从古爬行类分支山米后,在其系统演化过程中顶体囊泡在现代鸟类消失。此外,乌梢蛇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整个顶体囊泡完全陷入到核内,使核凹陷呈圆形。通过与其它蛇类、蜥蜴类等比较后结果显示,有鳞类的不同种类在精子形成过程中,顶体囊泡的位置及核凹陷的形态存在差异。4.乌梢蛇精子的中段和主段均有外周致密纤维,其它有鳞类与哺乳类精子的中段和主段也均有外周致密纤维;鸟类或者缺失外周致密纤维,或者外周致密纤维仅存在于中段或主段,或者中段和主段均有;以上结果说明,有鳞类与哺乳类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此外,乌梢蛇精子具有单个穿孔器、没有核内小管、具有核前电子透亮区、线粒体嵴呈板层状。通过与其它蛇类、蜥蜴类、龟类等比较后得知,穿孔器的数量、线粒体嵴的形状、是否具有核内小管及核前电子透亮区等结构在爬行动物不同类群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说明爬行动物的精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形态特征。5.乌梢蛇精子中段线粒体的排列方式同其它蛇类一样,在纤维鞘外均呈螺旋形排列。此外,黑眉锦蛇、渔游蛇和乌梢蛇等游蛇科蛇类每圈有9-10个线粒体,短尾蝮等蝰科蛇类每圈却有16-17个线粒体。从目前积累的资料看,游蛇科与蝰科蛇类虽然精子中段线粒体排列方式相同,但每圈线粒体的数量在两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6.乌梢蛇支持细胞内具有管状嵴的线粒体、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及大量的脂滴等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特征,说明支持细胞可以分泌类固醇激素。此外,从支持细胞内具有丰富糖原颗粒、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和髓样小体等结构分析,说明支持细胞对发育中的生精细胞、精子等具有营养与吞噬作用。7.乌梢蛇间质细胞也具有典型的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特征:胞质内具有管状嵴的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和脂滴。此外,乌梢蛇间质细胞的形态结构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该变化与乌梢蛇血清内睾酮浓度的季节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说明了乌梢蛇间质细胞能够合成分泌睾酮等类固醇激素。

张莉[9](2008)在《雄性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繁殖是动物生活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否正常、顺利地进行繁殖,关系到物种的延续及物种的多样性。由于爬行动物处于动物进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是脊椎动物最先登陆的类群,能否在陆上繁殖就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对此环节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有关中华鳖生殖特性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是龟鳖目鳖科的代表动物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特种水产经济动物,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生殖周期中,由于中华鳖具有典型的冬眠现象和精子储存的生理学特征,是研究爬行动物生殖生物学的理想模式动物。本文首先对中华鳖精子的超微结构及其变态发生过程进行了观测,进而探究了生精上皮细胞显微结构的年周期变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凋亡动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激素受体在相关生殖器官(由于雌性的输卵管具有精子储存功能,所以也在此一并研究)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将从细胞和分子水平阐明雄性中华鳖生殖生物学特性,并为中华鳖的繁殖、保护及资源利用等应用研究奠定基础。试验Ⅰ中华鳖精子的超微结构研究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鳖精子的超微结构。成熟的精子由头部、连接段、中段、主段和末段组成。头部呈细长的锥体状,细胞核前1/3为核前突,表面被顶体复合体覆盖。顶体下锥直接包绕核前突,顶体帽与顶体下锥之间为顶体下间隙。3~5条纵行的核内小管与顶体下锥头端的杆状物相延续。连接段位于核后窝内,由纵行短的节柱组成。中段由中央的中心粒和周围的线粒体鞘组成。线粒体鞘由7~8圈线粒体环形排列而成,每圈约有5个线粒体,上、下层线粒体错位1/2排列。线粒体形态为8~10层排列的同心圆状,其平行的板层实为长而弯曲分布的线粒体嵴。这种线粒体嵴和细胞内大量的糖元颗粒,与中华鳖成熟精子长时间贮存并保持活力有关。线粒体鞘末端的楔形终环明显。近-远端中心粒相互垂直排列。近端中心粒的结构模式是9×3+0,管壁三联微管呈典型的风车状。远端中心粒的结构模式为9×3+2,中央微管和外周三联微管周围均与致密纤维重合排列,前部的外周致密纤维相互融合成连续的一圈,向后各致密纤维逐渐分离。主段具有发达的环行纤维鞘,前厚(数层)后薄(一层)。中央的轴丝复合体呈9×2+2,在与第3和第8号二联微管相对的部位可见两条与纤维鞘融合的纵行纤维。横切面上,主段二联微管A管上的动力臂明显,两条中央微管间有短的横桥连接,中央微管通过放射状辐与二联微管A管相连。末段仅由轴丝复合体和表面的细胞膜组成,其中的微管逐渐分散成单个排列。中华鳖精子的结构在一些细节和数量上与龟鳖目的海龟和乌龟存在一定差异,更与其它纲动物和龟鳖目之外的其它爬行动物差异明显。试验Ⅱ中华鳖精子的形成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鳖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子的形成过程包括细胞核的拉长、染色质的浓缩、顶体和鞭毛的形成、细胞质的排除。第1期,前顶体泡形成并移向细胞核一侧,同侧核膜凹陷成浅窝。前顶体泡底部中央出现小的顶体颗粒,纤维物质层位于核前端与前顶体泡底壁之间,其核膜一侧的中央形成更小的顶体下颗粒,将与核内小管的形成有关。细胞核开始端移和变形。第Ⅱ期,前顶体泡变成扁囊状覆盖于隆突的核顶端,顶体颗粒弥散成中等电子致密物分布于顶体帽中,纤维物质层发育为顶体下锥。环形核套微管在顶体后端的核周围逐渐形成,核内染色质开始浓缩成圆形颗粒,伴随着细胞核的偏移,细胞质开始发生重排。第Ⅲ期,拉长的细胞核前端凸出,表面有顶体复合体覆盖,变态的精子头部扎在支持细胞的凹陷中,核后端最宽并出现植入窝,染色质进一步浓缩。线粒体向后拖移位于细胞核的后端,许多微管开始组装成鞭毛的轴丝复合体。第Ⅳ期,染色质浓缩成致密均质物,环形核套微管先后改建为斜行和纵行核套微管,支持细胞突起形成“袖领”包绕顶体。多余的细胞质后拖,形成与头部和中段相连的胞质叶,它逐渐的脱落排除。第Ⅴ期,精子的头部开始成熟,核套微管解聚而消失,顶体周围的“袖领”也消失。线粒体开始排列在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周围,在线粒体的后端,纤维鞘环绕在鞭毛轴丝复合体的周围。试验Ⅲ中华鳖睾丸和附睾形态结构的年周期变化应用组织学方法,对性成熟雄性中华鳖睾丸、附睾在年周期中的形态结构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和分析,以揭示其生殖的年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华鳖睾丸的年周期活动由7个特征明显的时期构成。4月份为第Ⅰ期,为精原细胞的增殖期;5~6月份是精原细胞复苏、增殖、分化形成精母细胞时期,为第Ⅱ期;7~8月份为第Ⅲ期,是精母细胞分裂成为精细胞时期;9~10月份是精子形成期,大量的精子细胞变态成为成熟的精子,此期为Ⅳ期;11月份为第Ⅴ期,生精上皮主要由精原细胞和大量的精子组成,精母细胞基本上已消耗完;12月至次年1月份为第Ⅵ期,精子发生渐趋停滞,只有残留的少量精子。2月份为第Ⅶ期,精子发生已经停滞。睾丸系数和附睾系数的季节性变化反应了雄性中华鳖的生殖年周期规律,而且与组织学观察结果相一致。中华鳖精子产生限定在一年内的特定阶段,雄性产生精子与雌性的排卵及受精间是异相的。因此,中华鳖的生精类型属于分离型模式,而且精子发生的模式是时间性的发育模式,明显与鸟类和哺乳类不同。试验Ⅳ中华鳖繁殖周期中生精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应用电镜技术、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研究了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生精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PCNA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显示:在7月、9月(繁殖期)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核都呈阳性反应;12月、1月(非繁殖期)大部分的精原细胞和少量的初级精母细胞呈阳性,但繁殖期初级精母细胞的阳性率比非繁殖期的高很多。TUNEL法标记的大量凋亡细胞出现在12月、1月份的曲细精管中,其中大量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少量的精子细胞发生凋亡,并且这种阳性细胞在整个生精停滞期(非繁殖期)都存在,但生精期几乎未见任何的凋亡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是主要的凋亡细胞类型。电镜下所见的凋亡细胞同样发生在非繁殖期,核染色质固缩边聚,呈半月形、环形、球形或不规则形高电子密度的浓缩核,有的凋亡细胞出现凋亡小体。而繁殖期各级生精上皮细胞器结构完整,核呈均质状,胞质无浓缩现象。制作超薄切片时保留半薄切片,甲苯胺兰染色,光镜观察在非繁殖期也看到凋亡现象。基于以上的结果,我们认为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的凋亡是非繁殖期生精上皮损失的主要原因,并且正常的季节改变对中华鳖生精上皮细胞具有时间和空间特殊性。试验Ⅴ雄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α在中华鳖生殖器官中的分布首次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的多克隆抗体在中华鳖睾丸、附睾和输卵管中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特异性AR免疫阳性反应见于睾丸的间质细胞、肌样细胞、支持细胞、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雄激素受体在中华鳖生精细胞中的阶段性表达表明,它与相应的激素结合后,调节精子发生,可能与精原细胞的增殖、精母细胞的成熟分裂及精子形成密切相关。雌激素受体α主要表达于睾丸的间质细胞,生精细胞只在生精活跃期呈弱阳性反应,表明雌激素主要通过体细胞起调节作用,而它在生精细胞中阶段性分布表明它也可以直接调节生精细胞。由于雌性中华鳖的输卵管具有精子储存功能,在此与雄性生殖器官一并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两种类固醇激素受体在中华鳖输卵管内均有阳性分布,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腔面、腺细胞和基质细胞,表明它们可能均与精子的储存及输卵管的腺体分泌有关。试验Ⅵ中华鳖睾丸雄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hybridization,ISH)研究雄激素受体mRNA在中华鳖睾丸的存在及细胞定位。取10只健康成年中华鳖的睾丸,进行冰冻切片。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对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检测雄激素受体mRNA在睾丸组织细胞内的表达定位。结果显示:大部分雄激素受体mRNA阳性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数量少且分布在间质细胞中,杂交阳性信号物质只分布在细胞核中,曲细精管内没有阳性反应。本研究从基因水平证明中华鳖睾丸组织中有雄激素受体表达,为在基因水平上阐明中华鳖睾丸中雄激素的生理调节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张莉,韩向琨,陈秋生[10](2007)在《中华鳖精子头部的形成》文中研究指明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详细研究了中华鳖精子头部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中华鳖精子头部的形成过程可分成5个连续时期:第Ⅰ期前顶体泡形成并移向细胞核一侧,同侧核膜凹陷成浅窝。前顶体泡底部中央出现小的顶体颗粒,纤维物质层位于核前端与前顶体泡底壁之间,其核膜一侧的中央形成更小的顶体下颗粒,将与核内小管的形成有关。细胞核开始端移和变形。第Ⅱ期核浅窝逐渐外推,前顶体泡变成扁囊状覆盖于隆突的核顶端,顶体颗粒弥散成中等电子致密物分布于顶体帽中,纤维物质层发育为顶体下锥。环形核套微管在顶体后端的核周围逐渐形成,核内染色质开始浓缩成圆形颗粒,核膜下出现明显间隙,细胞核体积变小。顶体下颗粒消失,但其下端的核质中可见2—4条核内小管开始发生。第Ⅲ期拉长的细胞核前端突出于精子细胞外,表面有顶体复合体覆盖,核后端最宽并出现植入窝。染色质进一步浓缩,颗粒间隙变小,细胞核更细长。第Ⅳ期染色质浓缩成致密均质物,核肩之前的细胞核变细,成为核前突。环形核套微管先后改建为斜行和纵行核套微管,支持细胞突起形成“袖领”包绕顶体。第Ⅴ期核套微管解聚而消失,顶体周围的“袖领”也消失,顶体下间隙出现。结果显示中华鳖精子头部的形成过程,即核质浓缩的形态变化过程、顶体的形成和核内小管的发育与变化方面,存在许多与其他爬行动物不同之处。

二、渔游蛇生精上皮超微结构的季节性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渔游蛇生精上皮超微结构的季节性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赤链华游蛇形态和血液学参数及各型白细胞百分比的增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来源与分组
    1.2 血液学参数的测定
    1.3 血涂片制作和各型白细胞百分比的测定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50日龄内赤链华游蛇重长比和脾脏湿重指数的变化
    2.2 50日龄内赤链华游蛇血液学参数的变化
    2.3 50日龄内赤链华游蛇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的变化
3 讨论
    3.1 不同发育阶段赤链华游蛇重长比和脾脏湿重指数的变化
    3.2 赤链华游蛇血液学参数和各型白细胞的发育可塑性
4 结论

(2)渔游蛇精细结构与温度生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舌头精细结构
2 精子精细结构
3 冬眠温度生理
4 孵化温度生理
5 保护生物学

(3)渔游蛇生理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温度生理学研究
2 生殖生理学研究
    2.1 精子精细结构
    2.2 孵化
3 舌头精细结构
4 保护生物学

(4)渔游蛇的形态、生态和生殖方面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布范围
二、形态学研究
    (一) 形态特征
    (二) 骨骼
        1. 头部骨骼
        2. 躯干部骨骼
    (三) 舌头和前精细结构
三、生态学研究
    (一) 概述
    (二) 食性
四、生殖研究
    (一) 生殖系统
        1. 雌体
        2. 雄体
    (二) 渔游蛇的雄性生殖周期及其肾性节的生殖生理学
    (三) 精子
    (四) 孵化
五、保护生物学
六、结语

(5)渔游蛇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与地理分布
2 肾性节的组织化学
    2.1 糖类
    2.2 脂类
    2.3 酶类
    2.4 蛋白质和氨基酸
3 促红细胞生成素、睾酮和红细胞生成甲状腺素
4 渔游蛇的三种类型的肌肉纤维组织化学
5 结语

(6)KIFC1和KIFC3在中国石龙子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及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驱动蛋白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1.1.1 驱动蛋白分子的结构
        1.1.2 驱动蛋白的运动及物质运输机制
        1.1.3 驱动蛋白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
        1.1.4 疾病发生和驱动蛋白功能异常的联系
    1.2 驱动蛋白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1.2.1 精子发生的一般过程
        1.2.2 微管参与的精子发生
        1.2.3 精子发生过程中涉及的驱动蛋白
    1.3 爬行动物精子发生过程的研究
        1.3.1 雄性生殖器官结构
        1.3.2 精巢发育的分期
        1.3.3 精子形成过程中时期的划分
        1.3.4 精子的超微结构
        1.3.5 精子的储存
第二章 驱动蛋白KIFC1和KIFC3在中国石龙子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动物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中国石龙子精巢ec-kifc1和ec-kifc3 cDNA的克隆
        2.3.2 PCR基因产物电泳检测、回收和纯化
        2.3.3 PCR产物与载体连接和克隆检测
        2.3.4 克隆载体转化和检测
        2.3.5 cDNA序列和蛋白预测结构的分析
        2.3.6 ec-KIFC1和ec-KIFC3组织特异性表达(RT-PCR分析)
        2.3.7 原位杂交
        2.3.8 精巢组织切片观察
    2.4 实验结果
        2.4.1 ec-KIFC1和ec-KIFC3 cDNA和蛋白质序列
        2.4.2 ec-KIFC1和ec-KIFC3蛋白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
        2.4.3 ec-KIFC1和ec-KIFC3蛋白结构预测
        2.4.4 ec-KIFC1和ec-KIFC3组织特异性表达
        2.4.5 ec-KIFC1和ec-KIFC3在中国石龙子精子发生过程中的时空表达
        2.4.6 ec-KIFC1和ec-KIFC3序列的一致性
    2.5 讨论
        2.5.1 ec-KIFC1和ec-KIFC3基因序列和结构特点
        2.5.2 ec-KIFC1和ec-KIFC3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
        2.5.3 ec-KIFC1和ec-KIFC3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2.6 本章总结
    2.7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爬行动物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雄性生殖系统
    1.1 雄性生殖器官结构
    1.2 精子发生
    1.3 精子的超微结构
2 雌性生殖系统
    2.1 雌性生殖系统结构
    2.2 精子贮藏囊 (Sperm storage tubules)
    2.3 卵巢发育
3 展 望

(8)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精巢的超微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爬行类精巢的一般组织结构和发育分期
        1 1.1 精巢的一般组织结构
        1.1.2 精巢发育的分期
    1.2 精子发生的研究进展
        1.2.1 精原细胞的类型
        1.2.2 精子形成的分期
        1.2.3 有鳞类精子的结构
    1.3 支持细胞的研究进展
        1.3.1 支持细胞的来源
        1.3.2 支持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内分泌功能
        1.3.3 支持细胞与间质细胞、生精细胞的关系
    1.4 间质细胞的细胞器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1.4.1 内质网
        1.4.2 线粒体
        1.4.3 脂滴
        1.4.4 微体、溶酶体和脂褐体
        1.4.5 微丝
第2章 乌梢蛇精巢的超微结构观察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乌梢蛇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2.3.1 结果
        2.3.2 讨论
    2.4 乌梢蛇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
        2.4.1 结果
        2.4.2 讨论
    2.5 乌梢蛇精巢支持细胞的超微结构
        2.5.1 结果
        2.5.2 讨论
    2.6 乌梢蛇精巢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
        2.6.1 结果
        2.6.2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图版及说明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雄性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爬行动物生殖特性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爬行动物季节性繁殖策略
        第二节 类固醇性激素对爬行动物生殖系统的调控
        第三节 爬行动物生精细胞的发育模式
        第四节 爬行动物精子的形成和成熟精子的结构
        第五节 类固醇性激素受体的功能和分布
        第六节 爬行动物生殖系统形态学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二章 中华鳖精子的超微结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华鳖精子的形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华鳖睾丸和附睾形态结构的年周期变化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华鳖繁殖周期中生精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雄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α在中华鳖生殖器官的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华鳖睾丸雄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斑点杂交试验过程
附录Ⅱ 原位杂交中相关试剂的配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四、渔游蛇生精上皮超微结构的季节性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赤链华游蛇形态和血液学参数及各型白细胞百分比的增龄变化[J]. 刘溯源,海思娆,王鑫,徐文宁,伍亮,汪寅,姚利,张志强. 野生动物学报, 2020(03)
  • [2]渔游蛇精细结构与温度生理研究进展[J]. 王珊,王湘君,陈文,杜宇,林炽贤,陆虹雨,刘慧明. 内江科技, 2018(04)
  • [3]渔游蛇生理学研究进展[J]. 黄叶萍,王湘君,陈文,杜宇,林炽贤,陈晓丽,郑晓霞. 内江科技, 2017(11)
  • [4]渔游蛇的形态、生态和生殖方面的研究进展[J]. 陈晓丽,陈文,王湘君,黄叶萍,杜宇,林炽贤,郑晓霞. 河南农业, 2017(08)
  • [5]渔游蛇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J]. 郑晓霞,陈文,王湘君,黄叶萍,杜宇,林炽贤,陈晓丽. 内江科技, 2017(05)
  • [6]KIFC1和KIFC3在中国石龙子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及作用分析[D]. 刘梅. 杭州师范大学, 2013(02)
  • [7]爬行动物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进展[J]. 李琴,吴孝兵.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8]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精巢的超微结构[D]. 周艳妮.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 [9]雄性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D]. 张莉.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10]中华鳖精子头部的形成[J]. 张莉,韩向琨,陈秋生. 水生生物学报, 2007(02)

标签:;  ;  ;  ;  ;  

生精上皮超微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