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企业带动一批产业——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快速发展

发展企业带动一批产业——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快速发展

一、发展一个企业 带动一批产业——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快速发展追溯(论文文献综述)

谢思翌[1](2020)在《陶瓷文化旅游视角下的醴陵陶瓷产业园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醴陵市作为全国八大陶瓷产区之一,被评为"中国陶瓷文化名城",是与瓷都景德镇齐名的、以国瓷、红官窑和釉下五彩瓷闻名世界的中国"瓷都"。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陶瓷生产地区日益增多,国内市场上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另一方面,陶瓷作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所蕴含的陶瓷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以陶瓷旅游业概念的旅游形式也随之发展起来。因此,要想提高醴陵陶瓷产业的竞争力,需要充分利用好醴陵陶瓷产业的集群优势,结合醴陵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新模式,这不仅是促进醴陵陶瓷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醴陵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首先对陶瓷文化旅游、醴陵陶瓷产业、醴陵陶瓷产业园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阐述,以陶瓷文化旅游特色为研究视角,对不同规模、形式的醴陵陶瓷产业园进行实际调研,总结出当前醴陵陶瓷产业园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并通过各种信息资料收集,将研究范围锁定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为集中的“中国陶瓷谷片区”,从中遴选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产业园作为具体案例进行详细研究,再从功能布局、交通体系、风貌特色等方面对其文化旅游特色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对于陶瓷产业园设计的几点启示;最后,尝试提出醴陵陶瓷产业园的设计原则与策略,为发展陶瓷文化旅游特色的醴陵陶瓷产业园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对其他文化旅游型产业园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徐茂林[2](2020)在《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对我国当代陶瓷艺术及设计的贡献与影响(1954-1999)》文中研究表明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自1954年成立至1999年改制,大致经历了诞生、发展、逆境、复兴、改制等前后相继的五个历史发展阶段。伴随着其独特的运行机制与人才模式,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与时代相呼应的独特面貌,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及设计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贡献和影响既是研究所存在的意义,也是本文探讨的目的与意义。陶研所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在陶瓷艺术及设计领域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不仅表现在日用陶瓷设计领域,陶瓷绘画、陶瓷雕塑、颜色釉等陶瓷艺术各个方面都涌现出大量的名人名作。与此同时,雄厚的科技实力与理论研究成就对陶瓷艺术及设计的发展亦发挥出重要的助推作用。长期以来,研究所凭借其自身在各方面的优势,陶瓷艺术及设计得到了国家及地方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活动,在我国陶瓷艺术及设计发展中居于重要的指导地位。7501瓷是其影响力最大的系列作品,同时,德艺双馨的陶瓷艺术家群体在我国陶瓷艺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与推动作用。陶研所数十年来在陶瓷艺术及设计领域中所取得的贡献与成就,对当前我国陶瓷艺术及设计发展方向带来重要启示。作为我国曾经的唯一部属陶瓷研究所,在我国陶瓷艺术及设计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所积累的丰富的实践与理论经验对当今陶瓷艺术及设计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陈日红[3](2020)在《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案”一词,最早由日本人将其与英文“DESIGN(设计)”对译而成。自20世纪初作为“新学”从日本传入后,便正式拉开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序幕。从最初的“图案”,发展演变为当下的“艺术设计”,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艺图案教育受日本影响较深。从大量史料研究来看,日本自1868年开始推行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目的的明治维新运动,积极吸收西方文明成果。他们通过推行新学制,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融合西方近代设计思想,大力兴办工艺图案教育,并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来推动图案事业的发展。且在一批工艺图案教育家的大力倡导和深入研究下,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图案学和图案教育体系。从而具备了影响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条件。从“甲午”惨败中警醒的国人,不仅看了到新兴工业文明在传统农耕文明面前的优势,更看到了国民教育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日本成为近代中国主要的学习对象,包括其教育制度。为救亡图存,中国大批有识之士纷纷赴日考察绘画和工艺图案教育,将日本近代《学制》中的工艺图案教育移植到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中,并兴办工艺学堂,在师范学堂中开办图画手工专业,从而催生我国近代正规工艺图案教育的较早萌芽。在“支那保全论”背景下,日本向中国派出百余位教习,深度参与中国新式学堂中手工、图画、工艺和图案等课程的教学。他们将日本较为成熟的图案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和教材范本带入中国,为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注入新的血液。自20世纪初至40年代,一批批中国青年学子在民族危亡时刻,为“实业救国”而东渡扶桑,在日本各学校学习绘画、工艺和图案等专业。尽管他们中只有少部分人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学业,但数百位留日美术生将日本近代各时期工艺图案教育的最新成果带回国内,并播散之。中国留日美术学生回国后,大部分进入国内正在兴办的各类公立或私立美(艺)术专门学校,有的成为学校创办者而积极倡导工艺图案教育,有的成为图案科教授或主任而躬耕工艺图案教育第一线,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和“美育救国”的理想。因有留日经历,故他们在办学模式、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均移植或模仿日本工艺图案教育体系。这些学校,既为发展中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培育了师资,也为社会工商业发展培养了急需的实用美术人才。近代各美(艺)术学校均设有工艺图案专业,其师资多为有留日背景者,经过二三十年发展,逐步构建起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在此期间,日文优秀原版工艺图案教材被引进,或被指定为学校教材由日本教习授课,或作为参考书目被一引再引。一些有留日背景或接受过日式图案教育的学者们,或是积极译介日本教材,或是借鉴日本文献编撰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教材。早期图案学家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并将中国传统艺术理念融入其中,来解析中国传统图案构成原理,并提出“美”与“实用”的图案设计原则,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学”理论雏形。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图案学思想,对中国新时期的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绵延至今。总体观之,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深度的影响,促成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为其后中国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因在“以日为师”的背景下,不顾国情一味地移植和模仿日本,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囫囵吞枣而消化不良,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迟滞和阻碍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刘海龙,李景兰,何俊明,欧阳根华,陆杏聪,彭雪飞,张建平,张咪,程耿孺[4](2019)在《瓷行天下——从瓷博会看醴陵陶瓷发展印迹》文中研究表明"天下名瓷出醴陵",在烟雨蒙蒙的江南腹地,有一座延续了2000多年历史的荆楚古邑。她的子民,匠心独运,用泥与火的交融,写出了一部关于陶瓷的鸿篇巨着,惊艳了千年的时光。这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城市就叫"醴陵"。9月28日,2019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19瓷博会")在醴陵市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当天,吸引国内外4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有58家企业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21个国家。同时,还吸引国内外1300余名客商来此采购。

陈亮[5](2019)在《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青民族走廊地跨甘肃、青海两省,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区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在甘青民族走廊内生活着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本区域更成为汉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汇之处。鉴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民族多元格局,受到明清历任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明清政府通过对本区域实施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其从“边疆”渐成“腹地”,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持续不断的经济开发推动了甘青民族走廊内的人口、农牧业、工商业的发展,并对域内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产生极大影响。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明初,国家从战略地位的高度对甘青民族走廊进行开发与建设,卫所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明朝奠定坚实的军事保障,也意味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大批迁入的戍边将士既促进了人口增长,也有力推动了域内的经济开发。明末清初,甘青民族走廊内战事频仍,人口损耗极大,至康熙中后期,随着政局稳定及社会发展,人口迅猛增长,外来人口的涌入以及人口的自然增殖使甘青民族走廊内各地的经济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治之后,本区域爆发多次反抗清朝统治的战争,不仅造成大量人口伤亡,也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农业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入明以来,出于军事战略的考量,明廷实施以屯田为基础的屯卫制度,向西不断拓展的农业开发不仅巩固了西部疆域,也开启了区域农业一体化的进程。有清一代,各族百姓在明代农业开发的基础上,展开更大规模的垦地运动。此时段内,土地开垦不再集中于平地与川地,山地、坡地皆试种杂植,土地开发程度再创历史新高。在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各少数民族逐渐弃牧业农,这不仅确立了农业经济在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也改变了域内的民族格局。随着屯田的开发,小麦的分布区域日益扩大,最终在甘青民族走廊内形成小麦种植区与青稞种植带,而这条农业种植带往往也是汉族与藏族的分界线。清中后期,高产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均促进农业不断发展,并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本区域工商业也取得一定发展。首先,在丰富原材料的基础上,明清时期本区域传统手工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晚清之际,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萌芽开始出现,域内呈现出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大机器生产并存的场景,尤其是近代工业的出现对地域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明清时期本区域的商业逐渐从明代的链条式经贸模式由向清代的区域贸易圈转变。明朝政府主导的“茶马贸易”与“朝贡贸易”构成与内地交往的经济链,其在推动各民族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彼此间的政治、文化交流。入清以来,随着农业化的纵深发展和商业通道的繁荣,甘青民族走廊逐渐成为全国性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在民族贸易的推动下,不仅出现专业化的商品市场,也兴起多个颇具影响的民族贸易市镇,最终在清中期形成以甘青民族走廊为依托的区域贸易圈。持续性的经济开发使地域社会在多个层面产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不断渗透,推动了本区域行政建置的发育进程,原本归属土司或寺院管理的土地及人口逐渐处于国家管辖之下。宗族作为基层社会重要的民间组织形态,其形成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并成为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民族贸易的兴起,部分农业人口开始转移至工商领域,商人与手工业者阶层不断壮大。明代的屯田开发为甘青民族走廊植入新的社区,屯堡、铺舍、营等错落分布于民族交汇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民族共处的分布格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衣食内容更为多元,城乡生活日益丰富,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奢侈之风逐步在各地蔓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使明清时期的文化教育较前代多有建树,中央政府不仅设置大量官学、书院、社学,还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开办义学等,凸显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性及多元性。本文选择甘青民族走廊这一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人文地理区域为研究范围,以明清以来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分析自然、人文及历史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同时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存在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蔡妤荻[6](201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承载着人类数千年的活态文明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其内容丰富多彩,既能够体现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能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各领域的关注。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保护的措施和方法显得零散、碎片化、不成体系,缺乏对整体保护框架建设和顶层设计的思考与探讨。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持续推进,将标准化的理念、手段和方式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势在必行。标准工作指南中的标准适用范围以及可行的方式方法,加之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以及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的应用,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实施有赖于标准体系的建构。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概念分析,依据霍尔三维结构模式以及WSR系统方法论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在遵循体系建构的全面性、整体性、专业性、系统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表编制的要求,构画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规划图。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是由若干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次序进行分类,有机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从种类维(物理)、序列维(事理)、参与者维(人理)三个主要维度进行展开,从宏观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一个立体的标准库集合,指导当前和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具有专业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特点,因而有必要以一个具体非遗为案例讨论其实际应用。江西景德镇具有近2000年的制瓷历史,保存有完好的手工制瓷技艺,分别被列入我国国家级和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较好的分析案例。通过运用三维理论和WSR系统方法论,建构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并通过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图表式具体建设展开说明,标示拟重点研制标准领域,最终进行应用研究,确立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具体标准,包括相关术语和定义、传统窑炉、工艺流程、制瓷判断依据等,旨在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唐湘雨[7](2017)在《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文中指出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当今学术界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关注与探索,笔者选择了民国时期中国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广西为个案,来探讨民国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助力是什么,及其对广西工业化的影响是什么?广西工业化取得了哪些进步或成就,存在哪些不足?以此来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在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探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的社会概况。从“混乱的政局”、“衰败的经济”和“落后的习俗”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桂系主政前广西社会的基本形状,旨在说明广西工业化是在社会动荡、经济落后与民俗保守的状态下展开的,这些都不利于广西的工业化;但是,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既是广西民众普遍的心愿,也是地方实力派新桂系治理广西的需要,这是广西工业化有利的条件。新桂系主政初期,曾发动“广西经济发展出路问题”的讨论活动,虽然这一活动最后没有达成出题者所愿,但是在启迪心智,动员广西人参与经济建设方面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而在此之后出现的历史上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论争中,像第一次“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争一样,虽然也未能达成共识,但是这次论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对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广西工业化是在内部动力的推动与外部助力的促进下开展的。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来自商人的投资、手工业的转型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文章分析了这一时期广西境内的本土商人与外来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广西本土商人力量过于弱小,外来的粤港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考察了以广西最出名的土布业与瓷器业,探讨这一时期广西手工业走上工业化可能性。结果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广西的土布业并未踏上工业化之路,而陶瓷业在广西省政府的扶持下,融资扩建,购买新式生产设备,采用新技术,建立近代工厂管理制度,完成了它的华丽转型,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说明传统手工业具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内在动力。以军人为核心的新桂系领袖们不自觉地充当广西工业化的核心力量,尽管在工业化问题上,他们曾忧虑、徘徊,甚至还曾有一些工作失误,但是他们在40年代后坚定地选择工业化道路,并为广西工业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三种力量中,广西地方政府是广西工业化的主要动力。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外部的助力,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的工业化得到北平社会调查所、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大力帮助。在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期间,广西地方当局非常注意向省外专家讨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有利于广西地方建设事业。同时因“新广西”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引起境外人士的关注,他们也纷纷要求到广西参观。除了若干个人访问外,相关团体前来考察的也不少,如北平社会研究所广西经济调查组、中华工业总联合会两广实业考察团、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等。广西省政府利用专家学者来桂考察的机会,虚心听取并接受来访者的意见与建议。这些外来人员与团体不仅陈述了在考察中获得的对广西工业建设的观感,而且对广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对广西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广西之所以出现工业化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此时遇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契机”,其中这一时期广西交通运输事业的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主要探讨广西的水运、陆运、空运以及铁路运输如何实现近代化转型,以及这四大运输如何支持广西工业化。在这四种交通方式中,铁路的作用最为明显,它的出现不仅仅是推动了广西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广西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另外,在空运与铁路运输的兴办过程中,明显地可以看到,广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存在着某种博弈关系。而战时工厂内迁更为广西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工厂大量内迁广西,这一时期内迁工厂带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新动力设备,使广西工业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出现了规模客观的大工业,而且改变了广西的工业布局,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城市由此兴起。文章对于民国以来广西历年的财税状况进行追溯,并对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政府为筹措资金而进行的财税改革情形进行深入地分析。通过前后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财税体系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有力地支撑着广西工业化。在正文第五个部分主要是对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做一个简短的概述。抗战以前工业化的起步,首先从矿业的近代转型开始,近代化的矿业为广西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抗战前广西的军用、民用工业发展也初现端倪。抗战时期则是广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外省工厂的迁入,给经济技术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广西注入了新血液与活力,也极大地刺激了各类工厂的兴办。1938年后省内外工商业者纷纷在桂林、柳州、梧州等地和一些交通方便、特产丰盈的城镇投资建厂,出现广西省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热潮。当时的桂林,市区四周工厂烟囱林立,机声隆隆,战时工业盛极一时。桂林、柳州一带成为大后方工业产品供给的“基地”。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则是广西企业公司的建立,文章以广西企业公司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广西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广西企业公司发展的概况,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广西企业公司存在的价值。广西工业化在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日军入侵广西时破坏殆尽,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广西工业化水平几乎回到了民国初建时期的水平。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对广西工业化进行了反思,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曾有一个较为庞大的工业复员计划,由于缺钱少粮,这一计划几乎没能实现。1947年出版的《广西工业建设之路》,对广西未来的工业化之路进行设置与规划,其中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成为广西工业化最后的绝唱。在正文的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对广西与周边省份湖南、四川、广东、云南、贵州西南六省的人口因素、自然禀赋、财政收入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广西不是天然的“地瘠民贫”,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夹匙失万”中的钥匙。通过对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六省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它比许多同类型的省区都做得好,并取得辉煌成绩,尽管其成果最后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所摧毁。诚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过程中,广西地方政府领导对工业化认识与行为两个方面均存在不足,虽然其某些失误属于“有情可原”,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有情可原”的失误要认真总结,“无情可原”的不足更需要认真总结。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及其工业化过程的诸问题来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应该是:坚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条件;筹措资金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是实现工业化的又一重要条件;激发内在动力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条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艰难而曲折的,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与反思。只有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才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林文其[8](2015)在《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陶瓷产区日益增多,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面对国内越来越多的陶瓷产区的竞争,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欧美反倾销的加剧,醴陵陶瓷产业发展面临着各种竞争和危机。因此,利用醴陵的地理与人文优势,打造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提升醴陵陶瓷产业竞争力是醴陵陶瓷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区域品牌构建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概述,并采用调查研究法阐述了醴陵陶瓷产业基本情况和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的发展状况。最后,通过综合分析法,提出发展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的有效对策,以期创造更多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存在品牌建设机构不健全,品牌构建意识淡薄,区域品牌附加值低等现状,严重影响了醴陵陶瓷产业发展。因此,建设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是必然趋势。研究还证实,凭借醴陵优越的历史与人文环境,通过构建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发展的服务体系,加强醴陵陶瓷产业集群人力资源的开发,优化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培育发展一批醴陵陶瓷品牌企业,推动陶瓷产业的自主创新等措施,开展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醴陵陶瓷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更有利于提升醴陵市整体发展水平,对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黄玲[9](2015)在《醴陵日用陶瓷出口发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日用陶瓷是湖南醴陵的传统优势产业,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该地区日用陶瓷的出口在为我国换取大量外汇的同时也帮助解决了就业难题,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醴陵的陶瓷业也不例外。最近几年,国内陶瓷产能迅速增加,陶瓷行业竞争形势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国内劳动力成本迅速增加,导致我国出口的日用陶瓷产品价格优势逐渐丧失;加上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上对日用陶瓷的需求逐渐紧缩,并伴随着此起彼落的反倾销调查和繁杂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得醴陵当地的日用陶瓷出口量迅速下降。醴陵的日用陶瓷出口贸易状态不佳,出口增速持续下降,这与该地区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不相匹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醴陵日用陶瓷出口进行研究。本文中,笔者采用了定量分析,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以SWOT理论为基础,结合运用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理论和技术性贸易理论,对醴陵地区日用陶瓷出口现状进行分析,以此来发现该地区日用陶瓷出口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醴陵的日用陶瓷出口持续健康地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研究表明,虽然醴陵日用陶瓷出口拥有很好的内部优势而且也面临着非常好的外部机会,但与此同时,它也存在很多内部劣势并面临着一系列外部威胁。SWOT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SWOT分析矩阵中,有四种应对策略,但是鉴于醴陵日用陶瓷出口存在的劣势和威胁比拥有的优势和机会的影响更突出,我们应该选择弱点—威胁(WT)战略,以此来降低弱势,抵抗威胁。本文在提出应对策略时,以企业对策为主体。从品牌战略出发,提出了五点建议。然后,针对反倾销调查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除此之外,引入了政府和行业协会,希望通过三方的配合为促进醴陵日用陶瓷的出口共同努力。在本章的分析中,借鉴了潮州日用陶瓷和国际品牌陶瓷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供醴陵日用陶瓷企业参考学习。

贺三宝[10](2014)在《江右商帮兴衰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帮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特定时期而出现的商人群体。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商帮的研究日渐增多,然而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江右商帮,对此系统研究者甚少,这与江右商帮明清时期的广泛影响极不相符,因此本文以江右商帮(现代称为新赣商)为研究对象,探讨江右商帮兴衰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有利于对江右商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合理的评价,对于今天重振赣商、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好的借鉴作用。第一部分导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国外对商帮研究的学者很少,主要是以马克思韦伯为代表的学者,分析中国宗教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以加藤繁为代表的日本学界从探讨中国行会入手,分析中国商人组织的发展及影响,国内则有傅衣凌、余英时等学者探讨了中国宗教伦理与商业精神的关系,以张海鹏、张海赢、范金民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研究了中国商帮的缘起、发展、特点以及十大商帮的比较,以章文焕、方志远为代表的江西学者,研究了江右商帮的发展历程、社会构成、经营方式、资金来源、兴衰原因、商人精神以及商帮会馆等等。第二部分分析中国商帮的渊源和兴起。江右商帮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并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经济现象,必须全面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本文探讨了中国商帮的起源,认为唐宋时期的纲是商帮的雏形,再从唐宋时期的纲、行,明清时期的商帮,到清末民初的商会,论述了中国商帮的发展历程。本文论述了明清时期的中国十大商帮的特点,并从经商观念、商品生产、交通条件、商业政策、支付手段、地缘关系等方面入手,分析中国商帮兴起的背景,以对江右商帮的发展历程有全局的了解。第三部分分析江右商帮历史演进过程。提出了江右商帮缘起并非明代,应该早于明代,因为在唐宋时期江西是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纲”和“行”较为盛行。本文阐述江右商帮在湖广、西南、南直、两广、北京、海外等不同地域,以及茶帮、瓷帮、药帮等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江右商帮的商人构成、资金来源和经营形式,探讨了商帮议所万寿宫(江西会馆)的分布和功能,寻找江右商帮典型人物特点和行商特色,并对江右商帮与晋商、徽商进行了异同的比较,从而找寻江右商帮自身独有的特点。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和关键部分,着重分析江右商帮兴衰表征、原因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江右商帮兴盛时期主要体现在商业从业人数多、万寿宫(江西会馆)多、税关商镇墟市多,其兴盛的外部原因有:生产力发展为江右商发展提供了前提,商税政策刺激了江右商发展,人口流动促进了商业的流通,交通优势有利于商业的繁荣,资源丰富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条件,手工技术优势增强了江右商的竞争力;内部原因主要是:一是文化基因影响,以科举文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净明道教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农商文化为代表的地域和生产文化,三种文化交互融合和渗透,使江右商帮具有多元文化精神,二是精神内核,江右商帮能够在明初迅速发展,还在于其本身具有超越“随阳雁”的精神,即“相机而动”的候鸟精神、“飞遍天下”的闯荡精神、“人形雁阵”的抱团精神、“雏雁反哺”的回馈精神,江右商帮精神特征的形成对江右商帮兴盛有着深入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江右商帮兴盛对江西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体现在:推动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凸显了江西在全国的重要经济地位、促进就业、促进粮食生产和输出、加速集镇化、推动慈善等公共事业、促进人口流动、促进社会人文发展、影响国家政治等。江右商帮进入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进入衰落期,表现在大批江右商人破产或弃商返农以及传统手工业经济衰败。分析衰败的外部原因,主要有:封建经济没落是导致江右商人没落的根源,交通和经济格局变化动摇了江右商人发展的基础,连年战乱和灾患阻碍了江右商人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削弱了江右商人的竞争力。探究衰败的内部原因,则从地理文化论入手,认为与江南丘陵有关,归根于江右商人的“丘陵现象”:收而不放,多而不高,平而不奇,散而不强。江右商帮衰落对江西经济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如产业衰退、商业资本萎缩、白银大量外流、银行钱庄倒闭、进出口差异扩大、人民生活贫困、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为证明其影响的维度和深度,本文以江西为例,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具体分析评估江右商帮衰落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江右商帮不仅对江西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江右商人活跃的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五部分研究了从江右商帮到新赣商的嬗变。本文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从组织形式、组织目标、组织制度以及自主权等方面,分析了江右商帮到新赣商的嬗变过程中的自组织现象。江右商帮形成之前,商人之间缺少默契的规则,难以形成协调有序的结构。于是出于多个个体自身利益保护的需要,自动自发地结成商人团体,以组织的形式保护个体利益,维护共同秩序。这种由小变大、日渐抱团的商人组织,有着较为明显的自组织特征,甚至部分还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管理下,也有被组织的特性,但不管是哪种,其发展规律是从无序走上有序,从低级有序走上高级有序。第六部分提出了新浙商是新赣商学习的标杆。当前中国新商帮中,浙商是特别出众的商人群体,在2005-2014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中,新浙商是新赣商人数的7-15倍,在全国也是领先,因而新浙商应成为新赣商学习的标杆。新浙商经过三代半传承,形成了四大地域板块,凝练了新“四千”精神的精神内核,即“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本文探讨了新浙商商海弄潮的优势,新赣商应从八个方面进行学习:一是具有创富“冒险”基因,二是市场触角较为敏锐,三是注重体制创新能力提升,四是融资和资本运作理念先进,五是有序竞争和抱团合作意识较强,六是品牌创造意识超前,七是善于应变沟通和发现人才,八是善于从“草根”到“儒商”转变。第七部分分析了新赣商发展的机遇及对策。目前新赣商具备了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初见成效、“长江经济带”规划箭在弦上、国家和地方促进企业发展政策频出等外部机遇,以及江西省已有较好的战略布局、思想和制度创新有一定基础、江西省已有较好的企业发展基础和平台、企业有了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等内部机遇,说明新赣商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期,应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然后,提出充分发挥新赣商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对策:从政府角度,完善新赣商发展的政策环境;从社会角度,营造新赣商发展的社会环境;从企业角度,提升新赣商的整体实力;从商帮角度,加强新赣商的战略合作;从法律角度,保护新赣商的合法权益;从资本角度,鼓励对新赣商金融创新和扶持;从科技角度,提供新赣商发展的强动力。本文依据大量翔实的资料,运用考证、推理、归纳、演绎等手段,并力图采用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地理文化学等跨学科的一些理论,采用范式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期对江右商帮的发展和嬗变,以及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作出合理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价。江右商帮研究虽然人少,但是有些学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有所创新和突破:一是对于江右商帮衰落的原因,本文从地理文化学观点入手,认为是“丘陵现象”所致:收而不放,多而不高,平而不奇,散而不强;二是本文从经济学的自组织理论角度,分析了江右商帮到新赣商的嬗变过程,论证了其符合自组织的特征;三是根据江右商帮的特点,提出了科举文化、净明伦理、农商文化融合的文化基因,以及江右商帮具有与众不同的“随阳雁”精神,是其兴盛的内部动因;四是以江西为例,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江右商帮对地域经济社会影响的维度和深度;五是借鉴江右商帮经验来探讨发展新赣商的对策,提出建立网上开发区、聚合网上赣商的观点,乃国内外首创。

二、发展一个企业 带动一批产业——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快速发展追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一个企业 带动一批产业——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快速发展追溯(论文提纲范文)

(1)陶瓷文化旅游视角下的醴陵陶瓷产业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陶瓷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1.1.2 醴陵陶瓷产业相关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相关概述
        1.4.1 陶瓷文化旅游
        1.4.2 醴陵陶瓷产业
    1.5 研究现状
        1.5.1 陶瓷文化发源地及旅游现状
        1.5.2 产业园设计现状
        1.5.3 醴陵陶瓷产业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醴陵陶瓷产业园现状分析
    2.1 醴陵陶瓷产业园及其陶瓷文化旅游现状
        2.1.1 产业园布局
        2.1.2 产业园陶瓷文化旅游现状
    2.2 产业园现存问题
        2.2.1 缺乏整体性设计原则
        2.2.2 缺乏陶瓷文化和地域特色
        2.2.3 交通体系不完善
        2.2.4 缺乏政府保障
    2.3 “中国陶瓷谷”片区
        2.3.1 区位分析
        2.3.2 产业研究
    2.4 小结
第3章 醴陵陶瓷产业园案例研究
    3.1 “1915”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
        3.1.1 项目概况
        3.1.2 项目定位
        3.1.3 “文化+旅游”功能综合体
        3.1.4 文化性的风貌特色
    3.2 华联瓷业产业园
        3.2.1 基地概况
        3.2.2 项目定位
        3.2.3 陶瓷文化旅游资源
        3.2.4 文化旅游特色的总体规划
    3.3 陶润会创客中心
        3.3.1 项目概况
        3.3.2 项目定位
        3.3.3 “文化+创意+旅游”功能综合体
        3.3.4 文化性的风貌特色
    3.4 案例小结
第4章 醴陵陶瓷产业园设计策略
    4.1 设计理念
        4.1.1 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型园区建设
        4.1.2 以文化旅游特色为导向的交通组织
        4.1.3 突出文化氛围的整体环境营造
        4.1.4 注重互动体验的使用空间塑造
    4.2 设计原则
        4.2.1 文化性原则
        4.2.2 艺术性原则
        4.2.3 人本性原则
        4.2.4 可持续原则
        4.2.5 生态性原则
    4.3 设计策略
        4.3.1 可持续的整体规划
        4.3.2 创意体验的功能布局
        4.3.3 旅游特色的交通体系
        4.3.4 多元化的空间体验
        4.3.5 文化艺术性的氛围营造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发表的论文
    知识产权
    获奖
    参加的研究项目
致谢

(2)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对我国当代陶瓷艺术及设计的贡献与影响(1954-199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内容及范围
    四、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五、相关概念
第二章 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的社会变化以及国营计划经济的确立
    二、发展历程(1954—1999)
        (一)新中国的中德陶瓷技术合作(1954—1957)
        (二)奠基与发展(1957—1965)
        (三)艰难的前行(1966—1978)
        (四)“部所”时代(1978—1998)
        (五)市场经济下的拓展
第三章 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与国家、产业、地方的陶瓷艺术及设计的互动.
    一、日用陶瓷的发展及设计
    二、陶瓷艺术的发展
        (一)陶瓷绘画名家与名作
        (二)陶瓷雕塑
        (三)颜色釉
        (四)陶瓷造型艺术
        (五)陶瓷艺术创新“釉中彩”
        (六)陶瓷交流、展览、培训
第四章 国家陶瓷科技体系的建立与艺术的融合
    一、对历代陶瓷及品种的科学总结及成就
    二、新的技术及研发
    三、陶瓷理论总结及全国性陶瓷刊物
    四、新中国陶瓷科技体系与国家工程中心
第五章 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陶瓷艺术及设计与新中国在陶瓷上的国家艺术形象塑造
    一、与清代官窑陶瓷相比,在日用陶瓷设计上的变化
    二、塑造新中国的官窑新形象
    三、在陶瓷艺术上的全面总结与新时代艺术创新
    四、在景德镇及全国陶瓷产区发挥的排头兵、标杆器作用
    五、与现代科学技术及国际艺术潮流以及国内艺术风格的融合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1 艺术名人录
附录2 历史沿革

(3)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2章 “文明开化”推动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发展
    2.1 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教育发展
        2.1.1 学习欧美启动新学制建设
        2.1.2 日本近代学制的颁布与完善
    2.2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
        2.2.1 工部美术学校
        2.2.2 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
        2.2.3 东京美术学校
        2.2.4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2.2.5 京都高等工艺学校
        2.2.6 东京高等工艺学校
    2.3 日本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
        2.3.1 积极参加万国博览会
        2.3.2 大力举办国内劝业博览会
    2.4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先驱
        2.4.1 日本近代工艺教育之父——纳富介次郎
        2.4.2 日本近代工业(工艺)教育开拓者——手岛精一
        2.4.3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家——松冈寿
        2.4.4 日本工艺图案第一大家——岛田佳矣
    2.5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研究成果
        2.5.1 日本第一部工艺通史《工艺志料》
        2.5.2 日本第一部图案研究着作《一般图案法》
        2.5.3 日本第一部工艺图案教材《工艺图案法讲义》
        2.5.4 大日本图案协会与日本第一本工艺图案杂志《图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甲午战败”促使中国学习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3.1 有识之士考察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3.2 东京美术学校接待中国考察者
    3.3 效仿日本的《癸卯学制》与工艺图案教育
        3.3.1 《癸卯学制》制订中的日本因素
        3.3.2 《癸卯学制》中工艺图案教育设置的日本化倾向
        3.3.3 《癸卯学制》颁布之后的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支那保全”催生来华日本教习
    4.1 日本教习来华背景
        4.1.1 “支那保全论”的产生
        4.1.2 “支那保全论”使日本对中国输出教育
        4.1.3 清政府对延聘日本教习的态度
    4.2 日本教习在华教学活动及影响
        4.2.1 在华日本教习基本概况
        4.2.2 担任图画、手工和工艺图案等课程的日本教习
        4.2.3 日本教习在华的相关活动
        4.2.4 日本教习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
    4.3 知名日本教习个案考析
        4.3.1 最早来华的工艺教习盐田真
        4.3.2 影响最大的来华图案教授斋藤佳三
        4.3.3 其他日本教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业救国”掀起赴日留学热潮
    5.1 留学日本的诸多因素
        5.1.1 深重的民族灾难危机
        5.1.2 便捷的地理文化因素
    5.2 日本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背景及准备
        5.2.1 日本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的准备
        5.2.2 以东京美术学校为代表的学校接收中国留学生
    5.3 在日学习绘画与工艺图案的中国留学生
        5.3.1 留日学生整体概况
        5.3.2 留日绘画和工艺图案学生名录
    5.4 工艺图案学生留日经历个案考析
        5.4.1 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首位外国留学生陈之佛
        5.4.2 申请助学金完成学业的王道平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日为师”深度影响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6.1 近代各校工艺图案教育均受日本不同程度影响
        6.1.1 照搬日本体系的北平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1.2 仿效日本模式的上海美专工艺图案教育
        6.1.3 融合东西所长的国立杭州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1.4 逐渐本土化的私立武昌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2 近代工艺图案教材中的日本因素
        6.2.1 大量引进日本原版工艺图案教材
        6.2.2 积极翻译日本工艺图案教材
        6.2.3 借鉴参考日籍文献编写本土教材
    6.3 图案学的中国化及后续影响
        6.3.1 图案学的中国化
        6.3.2 图案学思想的后续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促进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
    7.2 盲目借鉴迟滞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4)瓷行天下——从瓷博会看醴陵陶瓷发展印迹(论文提纲范文)

“千年瓷都”铸就“千年辉煌”
植入“智能芯”打造“世界电瓷之都”
加速瓷旅融合做大“陶瓷+”文章

(5)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研究资料和研究现况
    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人口变迁
    第一节 明代人口的变化
        一、明初大规模移民推动人口增长
        二、明中后期人口呈下降趋势
    第二节 清代的人口起伏
        一、清前期人口的恢复性发展
        二、乾隆四十一年至咸丰三年间人口的滞胀
        三、同治兵燹后的人口骤减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
        一、明代的“西番”人口
        二、清代的少数民族人口
    小结
第二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农牧业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
        一、明代农业的西向拓展
        二、清代农业一体化的完成
        三、传统农作物结构的变化
        四、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化与水利设施的兴修
        一、农业技术与生产工具的进步
        二、明代水利工程的创修
        三、清代水利渠网的完善
    第三节 明清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一、明代官营养马业的勃兴
        二、清代官营养马(驼)业的延续
        三、明、清民营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小结
第三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
        三、少数民族手工业的延续
    第二节 近代工业的萌芽
        一、洋务运动背景下的近代工业
        二、清末的“新政实业”
    第三节 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一、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
        二、外部因素推动下的发展
    小结
第四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商业进展
    第一节 明代链条式的经贸模式
        一、国家掌控下的茶马贸易
        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朝贡贸易
    第二节 清代区域贸易的繁荣发展
        一、流通商品种类的多元化
        二、民族贸易推动商业市场形成
        三、商人群体对商贸交流的促进
        四、商路的开辟与贸易圈的建立
    第三节 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从“重农抑商”向“重农重商”的转变
        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对民族贸易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第一节 地域社会的变化
        一、行政区域的扩张与编户齐民
        二、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三、商人及手工业阶层的壮大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变革
        一、军民共处与新村寨聚落的形成
        二、由俭入奢的消费观念
        三、丰裕多元的衣食品类
        四、日益丰富的城乡生活
    第三节 族际间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熏染
        一、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
        二、土官的“向化”现象
    第四节 文化教育与风气开通
        一、明代文教的兴起
        二、清代文教的继续推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出台的背景
        二、国际公约与国内非遗保护法律的对照
        三、保护的含义、对象与流程
        四、立法保护和名录保护
    第二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与保护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表现过程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第三节 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适应性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二、标准化在早期文化领域的应用
        三、标准与古代国家治理的关系
        四、现代标准的普及与应用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可行性
        一、标准适用范围以及可行的方式方法
        二、非遗保护标准化具有科学基础和技术的保障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适应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适应领域
        二、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应用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概念的界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编制依据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思路与实施
        二、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具体建设与展开说明
    第三节 研制标准体系的领域和规划路线图
        一、研制标准体系的领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体系建设规划路线图
第五章 景德镇非遗手工制瓷技艺的历史脉络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 古代制瓷技艺历史概述
        一、古代制瓷技艺的发展
        二、景德镇古代制瓷技艺的历史变迁
        三、景德镇古御窑与民窑
    第二节 景德镇制瓷技艺现状及其文化特点
        一、景德镇现代制瓷技艺的发展与困境
        二、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特点
        三、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
    第三节 景德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事件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分析
    第四节 传统制瓷工艺标准现状及需求调查
        一、制瓷标准现状的文献统计
        二、标准需求深度访谈
第六章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应用研究
    第一节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一、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体系建设与思路说明
        二、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具体建设与展开说明
    第二节 研制标准的领域和编制依据
        一、研制标准的领域
        二、编制依据
    第三节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标准的制定
        一、相关术语和定义
        二、景德镇传统窑炉
        三、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流程
        四、景德镇传统制瓷判断依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附录 B:第一批~第五批国家级陶瓷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附录 C:国家级陶瓷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名录(共40项)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三、“工业”、“工业化”、“工业建设”三个概念的界定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社会概况
        一、混乱的政局
        二、衰败的经济
        三、落后的习俗
    第二节 关于“广西经济出路”的两次论争
        一、“广西经济出路”大讨论
        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论争
        三、两次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小结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
    第一节 商人的参与
        一、广西商业、商人与商会
        二、粤港客商与广西的商业
        三、两广商人与广西工业化
    第二节 广西的手工业与广西工业化
        一、20世纪30年代广西手工业发展概况
        二、传统的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关系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主导
        一、工业化目标从徘徊到确定
        二、广西工业建设的管理机构
        三、工业政策、工业法规的变迁
        四、具体的工业决策行为及其评价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外部助力
    第一节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一、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广西的经济调查
        二、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第二节 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对广西实业的考察及其影响
        一、两广实业考察团组团的由来
        二、两广实业考察团与广西地方政府在广西工业化问题上的互动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广西工业化
        一、广西考察团与南宁年会
        二、桂林年会与桂林展览会
        三、两次年会对广西工业化的贡献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契机
    第一节 交通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一、水路运输的近代化转型
        二、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三、航空运输后来居上
        四、铁路运输大器晚成
    第二节 战时工厂内迁为工业化带来新活力
        一、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到广西的基本情况
        二、工厂内迁与广西的工业化
    第三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
        一、近代以来广西财税体系的变迁
        二、20世纪30-40年代广西财税体系的改革
        三、广西新财税体系对工矿事业发展的支持
    小结
第五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概况
    第一节 抗战以前广西工业化的起步
        一、矿冶业的近代转型与初步发展
        二、广西近代工业的崛起
    第二节 抗战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一、外省工业的迁入
        二、广西工业快速发展
        三、抗战时期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
    第三节 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广西企业公司
        一、广西企业公司概况
        二、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
        三、广西企业公司的价值
    第四节 日军入侵广西对广西工业的破坏
        一、日军对广西一般工业的破坏情形
        二、日军对广西水电事业的破坏情形
        三、日军对广西矿业破坏的情形
    第五节 战后重建与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一、战后广西工业重建计划概况
        二、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小结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
        一、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比较
        二、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程度比较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不足方面
        一、对工业化问题认识的不足
        二、对工业化实施的行为不足
    小结
结语
    一、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历程的认识
    二、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诸问题的反思
    三、从广西的经验教训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桂系时期有关广西工业建设的重要文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1.3.2 区域品牌理论
        1.3.3 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关系
        1.3.4 醴陵陶瓷产业发展现状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品牌建设的理论分析
    2.1 区域品牌的基本理论
        2.1.1 区域品牌的概念及特征
        2.1.2 区域品牌的表现形式
        2.1.3 区域品牌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理论
        2.1.4 区域品牌与交易成本理论
        2.1.5 区域品牌与创新理论
        2.1.6 区域品牌与竞争优势理论
        2.1.7 区域品牌与产业组织理论
    2.2 产业集群化发展与区域品牌建设
        2.2.1 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征
        2.2.2 产业集群化发展与区域品牌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
    2.3 发展区域品牌的意义
        2.3.1 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
        2.3.2 获得持续的品牌效应
        2.3.3 形成协同效应与共同进化机制
        2.3.4 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
第3章 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现状及必要性
    3.1 中国陶瓷产业发展概况
        3.1.1 中国陶瓷制品制造重点区域对比分析
        3.1.2 中国陶瓷制品制造区域竞争力排名情况
    3.2 醴陵陶瓷产业发展概况
        3.2.1 醴陵陶瓷产业基本情况
        3.2.2 “醴陵陶瓷”品牌发展历程
    3.3 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化发展及成因分析
        3.3.1 深厚的陶瓷产业底蕴
        3.3.2 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3.3.3 基本具备完整的产业链
        3.3.4 具备有利于集群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3.3.5 拥有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交通条件
    3.4 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现状
        3.4.1 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的形成
        3.4.2 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的表现形式
        3.4.3 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的载体
        3.4.4 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5 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3.5.1 醴陵陶瓷产业发展的需要
        3.5.2 醴陵陶瓷企业发展的需要
        3.5.3 醴陵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第4章 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战略规划
    4.1 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确定
        4.1.1 醴陵陶瓷企业的自身品牌战略实施水平
        4.1.2 陶瓷企业对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的认知态度
        4.1.3 市场主体在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4.2 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的发展目标
        4.2.1 注重研发创新,发展陶瓷新材料
        4.2.2 足产业优势,打造电瓷世界级品牌
        4.2.3 推进日用瓷高端化,争夺高端市场份额
        4.2.4 注重文化融入,打造文化历史名城
    4.3 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的建设主体及职能
        4.3.1 规模企业发挥实践主导作用
        4.3.2 政府发挥引导服务作用
        4.3.3 行业协会发挥辅助协调作用
第5章 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对策
    5.1 建立健全区域品牌的支撑服务体系
        5.1.1 引导建立创新体系
        5.1.2 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5.1.3 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
        5.1.4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5.1.5 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
        5.1.6 建立高效的行业协会组织
    5.2 加快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布局
        5.2.1 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5.2.2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5.2.3 推进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5.2.4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产业空间集聚
    5.3 推行品牌发展战略,提升陶瓷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5.3.1 积极宣传推介“醴陵陶瓷”地理商标等区域品牌
        5.3.2 大力实施企业自主品牌战略
        5.3.3 加强自主品牌的营运和维护
        5.3.4 通过旅游推广醴陵陶瓷的品牌
        5.3.5 促进醴陵陶瓷与湖湘文化的融合
    5.4 发挥醴陵陶瓷产业中“旗舰企业”对区域品牌的带动作用
        5.4.1 培育、扶持一批企业成为“旗舰企业”
        5.4.2 鼓励企业改制重组,盘活行业存量资产
        5.4.3 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一批陶瓷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5.4.4 积极引入全球知名陶瓷企业落户,提升醴陵陶瓷产业竞争力
    5.5 加快陶瓷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6 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提高醴陵陶瓷区域品牌的知名度
        5.6.1 提高醴陵开放型经济水平
        5.6.2 搭建陶瓷产业交流平台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走访调研企业名册
致谢
作者简历

(9)醴陵日用陶瓷出口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醴陵陶瓷产业研究
        1.2.2 醴陵陶瓷出口研究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及不足
        1.4.1 本文创新
        1.4.2 本文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SWOT理论
        2.1.1 SWOT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1.2 SWOT理论主要内容
    2.2 反倾销理论
        2.2.1 倾销与反倾销的定义
        2.2.2 反倾销的措施分类
    2.3 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
        2.3.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
        2.3.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类
第3章 醴陵日用陶瓷出口概况
    3.1 醴陵日用陶瓷出口规模
    3.2 醴陵日用陶瓷出口市场
    3.3 醴陵日用陶瓷出口渠道
第4章 醴陵日用陶瓷出口的SWOT分析
    4.1 醴陵日用陶瓷出口优势分析(Strengths)
        4.1.1 技术优势
        4.1.2 产业优势
        4.1.3 区位优势
    4.2 醴陵日用陶瓷出口劣势分析(Weaknesses)
        4.2.1 产业集约程度低
        4.2.2 自主品牌缺乏
        4.2.3 龙头企业少
        4.2.4 出口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
        4.2.5 专业人才瓶颈
    4.3 醴陵日用陶瓷出口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4.3.1 国际陶瓷产业转移和国内陶瓷产业转移新趋势
        4.3.2 政府政策扶持
    4.4 醴陵日用陶瓷出口威胁分析(Threats)
        4.4.1 国外陶瓷市场需求紧缩
        4.4.2 国际反倾销和技术贸易壁垒盛行
        4.4.3 政府环保政策限制
        4.4.4 国内外其他陶瓷产区的竞争压力
    4.5 SWOT分析总结
第5章 促进醴陵日用陶瓷出口的建议
    5.1 创立自主品牌
        5.1.1 正确定位企业品牌
        5.1.2 优化产品设计
        5.1.3 加强品牌推广
        5.1.4 多样化出口渠道
        5.1.5 持续创新
    5.2 主动应对国际反倾销调查和技术性贸易壁垒
        5.2.1 应对国际反倾销调查
        5.2.2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5.3 其他方面
        5.3.1 政府政策扶持
        5.3.2 行业协会支持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江右商帮兴衰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相关概念界定和本文的研究对象
        1.1.3 问题的提出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本文研究的目的
        1.2.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本文创新之处和不足
2 中国商帮的渊源和兴起
    2.1 中国商帮的起源
        2.1.1 商人的由来和地位变迁
        2.1.2 中国商帮的起源
    2.2 明清时期的中国十大商帮
        2.2.1 山西商帮
        2.2.2 徽州商帮
        2.2.3 江右商帮
        2.2.4 龙游商帮
        2.2.5 陕西商帮
        2.2.6 山东商帮
        2.2.7 宁波商帮
        2.2.8 洞庭商帮
        2.2.9 福建商帮
        2.2.10 广东商帮
    2.3 明代地域商帮兴盛的背景
        2.3.1 社会观念由“轻商”逐渐变为接受
        2.3.2 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为工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3.3 交通条件改善有利于商业流通
        2.3.4 政策促进了商业发展和商帮形成
        2.3.5 支付手段白银货币化推动了商品大规模流通
        2.3.6 地缘关系成为商帮形成的重要联系纽带
3 江右商帮历史演进
    3.1 江右商帮的发展情况
        3.1.1 江右商帮的起与兴
        3.1.2 江右商帮在不同地域的发展情况
        3.1.3 江右商帮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
    3.2 江右商帮商人构成、资金来源、经营方式
        3.2.1 商人来源
        3.2.2 资金来源
        3.2.3 经营方式
    3.3 江右商帮议所万寿宫
        3.3.1 万寿宫的演变
        3.3.2 万寿宫的分布
        3.3.3 万寿宫的商业功能
    3.4 江右商帮典型人物
        3.4.1 杰出江右商的特点
        3.4.2 杰出江右商的行商特色
    3.5 江右商帮与晋商、徽商商帮的比较
        3.5.1 江右商帮与晋商、徽商商帮的同
        3.5.2 江右商帮与晋商、徽商商帮的异
4 江右商帮兴衰原因及对江西、西南经济社会的影响
    4.1 江右商帮兴盛的表征、原因及对江西经济社会影响
        4.1.1 江右商帮兴盛的表征
        4.1.2 江右商帮兴盛的原因
        4.1.3 江右商帮兴盛对江西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
    4.2 江右商帮衰落的表征、原因及对江西经济社会影响
        4.2.1 江右商帮衰败的表征
        4.2.2 江右商帮衰落的原因
        4.2.3 江右商帮衰落对江西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
        4.2.4 江右商帮衰落对江西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4.3 江右商帮对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
        4.3.1 促进了西南地区人口增长
        4.3.2 促进少数民族发展
        4.3.3 促进当地经济开发
        4.3.4 促进文化交融
5 从江右商帮到新赣商的嬗变——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
    5.1 自组织理论
        5.1.1 自组织理论构成
        5.1.2 自组织系统的特点
    5.2 江右商帮的自组织现象
        5.2.1 江右商帮组织形式的嬗变
        5.2.2 江右商帮组织目标的嬗变
        5.2.3 江右商帮组织行为规则的嬗变
        5.2.4 江西商人的自主发展与组织的自主发展
6 新赣商学习的标杆:新浙商
    6.1 浙商总体情况
        6.1.1 浙商发展阶段
        6.1.2 浙商精神的内核
    6.2 新浙商商海弄潮_的优势
        6.2.1 具有创富“冒险”基因
        6.2.2 市场触角较为敏锐
        6.2.3 注重体制创新能力提升
        6.2.4 融资和资本运作理念先进
        6.2.5 有序竞争和抱团合作意识较强
        6.2.6 品牌创造意识超前
        6.2.7 善于应变沟通和发现人才
        6.2.8 善于从“草根”到“儒商”转变
7 新赣商:走上复兴之路
    7.1 新赣商的发展机遇
        7.1.1 外部机遇
        7.1.2 内部机遇
    7.2 新赣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7.2.1 从政府角度,完善新赣商发展的政策环境
        7.2.2 从社会角度,营造新赣商发展的社会环境
        7.2.3 从企业角度,提升新赣商的整体实力
        7.2.4 从商帮角度,加强新赣商的战略合作
        7.2.5 从法律角度,保护新赣商的合法权益
        7.2.6 从资本角度,鼓励对新赣商金融创新和扶持
        7.2.7 从科技角度,提供新赣商发展的强动力
        7.2.8 从教育角度,强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
附录二:江西赣商联合总会章程
附表1:江西省进出口货值表
附表2:江西省转口进口及直接进口货物总值比较表
附表3:江西省转口出口及直接出口货物总值比较表
附表4:江西豆输出数量及指数表
附表5:江西米输出数量及指数表
附表6:江西人口数量表
附表7:九江海关历年关税收入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发展一个企业 带动一批产业——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快速发展追溯(论文参考文献)

  • [1]陶瓷文化旅游视角下的醴陵陶瓷产业园设计研究[D]. 谢思翌.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2]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对我国当代陶瓷艺术及设计的贡献与影响(1954-1999)[D]. 徐茂林.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3]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D]. 陈日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4]瓷行天下——从瓷博会看醴陵陶瓷发展印迹[J]. 刘海龙,李景兰,何俊明,欧阳根华,陆杏聪,彭雪飞,张建平,张咪,程耿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09)
  • [5]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D]. 陈亮. 兰州大学, 2019(08)
  • [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D]. 蔡妤荻. 南昌大学, 2018(08)
  • [7]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D]. 唐湘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8]醴陵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D]. 林文其.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9]醴陵日用陶瓷出口发展分析[D]. 黄玲. 湘潭大学, 2015(07)
  • [10]江右商帮兴衰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研究[D]. 贺三宝.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发展企业带动一批产业——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快速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