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久治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于文竹[2](2021)在《基于模型模拟及核素示踪的三江源土壤侵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江源属于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的源头,它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气候及气象条件。开展三江源的土壤侵蚀研究对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提高区域持续发展水平意义重大。基于三江源区内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以及遥感影像等数据,运用RUSLE模型、RWEQ模型和冻融分级评价模型对三江源的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进行模拟,分别估算了三江源水力侵蚀强度分布、风力侵蚀强度分布以及冻融侵蚀强度分布,并依据对应的分级标准对各类侵蚀进行强度分级,进而定量分析三江源三大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三江源区进行野外勘测,选取合适的样点采集土壤,采用137Cs示踪技术对三江源区内土壤侵蚀进行定量计算,将实测侵蚀结果与模型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三江源区整体水力侵蚀分布面积较少,发生水力侵蚀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源区中南部及源区东北部,侵蚀多呈分散状态且所占面积不大。三江源区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的为微度侵蚀所占面积为20.9万km2,占源区总面积的48.04%;其次为轻度侵蚀,所占面积为12.73万km2,占源区总面积的29.27%;中度以上侵蚀分布较少,依次为中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强度侵蚀,所占比例依次为9.02%(3.92万km2)、5.18%(2.25万km2)、5.00%(2.18万km2)。面积分布最少的为剧烈侵蚀1.52万km2,仅占源区总面积的3.49%。(2)三江源流域整体发生风力侵蚀的面积较少,研究区域内大多数地区不发生风力侵蚀或为微度侵蚀及轻度侵蚀,少数地区发生强度侵蚀及极强度侵蚀。发生风力侵蚀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源区西部及源区东北部,侵蚀多呈分散状态且所占面积不大。三江源区风力侵蚀分布面积最大的为微度侵蚀及轻度侵蚀,所占面积分别为38.45万km2、40.29万km2,分别占源区总面积的38.45%及40.29%;其次为中度侵蚀,所占面积为13.11万km2,占源区总面积的13.11%;分布较少的为强度侵蚀及极强度侵蚀,面积为4.54万km2、3.61万km2,分别占源区总面积的1.97%、1.57%。(3)三江源区整体冻融侵蚀分布面积较广,整个源区冻融强度指数评价在1.63到4.44之间。三江源中部玉树县、囊谦县附近及源区东部地区侵蚀强度较大;而源区西部杂多县附近及北部玛多县附近冻融侵蚀强度较低。三江源区冻融侵蚀分布最广泛的为中度侵蚀,面积为13.60万km2,占源区总面积的38.12%;其次为剧烈侵蚀及强度侵蚀,面积分别为6.07万km2及6.56万km2,占源区总面积的7.99%、7.40%;分布较少的为微度侵蚀及轻度侵蚀,面积为4.06万km2、5.39万km2,分别占源区总面积的11.39%及15.11%。(4)三江源主要侵蚀为冻融侵蚀,侵蚀面积达25.61万km2,面积占比为58.87%,冻融侵蚀主要集中于源区西部。其次为水力侵蚀区和水力风力混合侵蚀区,侵蚀面积分别为5.32万km2和6.51万km2,面积占比为12.24%和14.96%,这两种侵蚀区主要集中于源区东部以及中南部。风力单相侵蚀区、水力冻融和风力冻融双相侵蚀区以及水力风力冻融三相侵蚀区分布面积较少,占比均在1~2万km2左右,主要集中分布于源区中北部。源区内侵蚀区分布具有一定的垂直差异特征,高海拔地区主要分布为冻融侵蚀区,低海拔地区主要分布为双相及三相复合侵蚀区。三江源各类侵蚀区除冻融侵蚀区为大块片状分布,其余各侵蚀区均为聚集型散点状分布,冻融侵蚀以及复合侵蚀是三江源源区最主要的侵蚀类型。(5)三江源高寒草原植被下各样点137Cs强度相差较大,范围为678.62~16059.21 bq·m-2,侵蚀模数范围为1210.68~11045.06 t/(km2·a)。绝大部分样点都发生了中度及中度以上的侵蚀,少部分样点发生了中度以下侵蚀,还有少部分样点未发生侵蚀而产生了堆积。三江源高寒草甸植被下各样点137Cs强度范围为374.33~15084 bq·m-2,侵蚀模数范围为70.13~12680.68 t/(km2·a)。其中绝大部分样点发生了中度以下的侵蚀,少部分样点未发生侵蚀而产生了堆积,极少部分样点发生了中度以上侵蚀。三江源地区的土壤侵蚀不仅受植被覆盖的影响,还受其他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将实测结果与模型模拟结果进行比对,可证明文章所用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陈璟[3](2019)在《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久治县是一个纯牧业县,该县畜牧业规模化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的特殊制约。近年来为响应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和国家公园省建设,立足良好地生态基础和优质的畜牧业资源,积极探索草地生态养殖发展畜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通过应运实地调研、查阅文献、对比分析的方法,浅析了久治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劣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和建议。久治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久治县地处三江源腹地,全年气候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暖季,一种是冷季。在冷季时,温度长期低于0℃,甚至会低于-10℃。平均的每年的日照时间约为2000 h,纵观全省日照时间来看偏短,与此同时久治县的降水量比较多,在760 mm左右,在全省降水量中排名第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四大净区之一,2015年来该县各类牲畜存栏24.51万头匹只,相对丰富的牲畜资源和气候资源是规划区发展生态农牧业的基础保障。同时,久治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畜牧业基础设施不完备,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畜牧业增产增效难度大。区域优势得天独厚,为发展有机农牧业提供有利条件:久治县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平衡区。区位特征十分突出,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要,坚持生态第一、生态和发展共赢的责任更加重大。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为久治县发展有机农牧业提供有利条件。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对策与建议:久治县是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水源地,不适宜发展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发展适度生态畜牧业可能是其主要途径,主要发展策略:一是树立生态优先思想,结合州县《生态畜牧业实施方案》,实施草畜平衡,实现生态畜牧业健康可持续绿色发展;二是借助现代特色畜牧业的相对优势,大力扶持和发展无公害畜牧业、绿色生态畜牧业和有机畜牧业;三是完善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制度、财务管理办法、收益分配方式、运行模式、社员档案建立和草畜平衡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做好草场、牲畜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畅通政府、企业、示范村、合作社及牧户间的合作与沟通体制机制。
徐开波[4](2019)在《生态约束型景区政企价值差异研究 ——以湖北省九宫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坚持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国家这一大政方针之下,旅游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更好的机遇和更高的挑战,特别是对于承担着生态资源保护职能的生态约束型景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生态约束型景区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矛盾是当地政府部门和景区开发企业两个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差异。而当前针对生态约束型景区发展的研究大多数仍然以可持续发展和泛利益相关者为关注点,并未聚焦到我国生态约束型景区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无法真正突破景区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本文选取湖北通山县的九宫山景区为研究案例。九宫山景区山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等称号,是典型的生态约束型景区。2009年,景区实行改制,把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了分离,经过十年的发展,景区面临的内部核心问题就是当地政府和企业两个利益主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磨合和融合。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对生态约束性景区发展、景区开发中的政企价值差异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其次,对九宫山景区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和开发企业人员进行了主题访谈,并通过NVIVO11.0软件工具,对访谈收集的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即生态约束型景区在开发过程中,政府部门和企业在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既有差异,也有共同点,而其差异是导致政府和企业的管控权责和管理行为发生矛盾的根本原因。本文把研究的视角集中到政府和企业这两个核心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根据生态约束型景区的特点,分析了当地政府部门和景区开发企业的价值取向,提出了他们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职责,为生态约束型景区发展中的政企价值差异提供了调适策略,为这一类景区的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丁玫[5](2019)在《甘南州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拥有类型多样、齐全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民族地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更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域,生态环境优劣直接决定着我国总体生态系统状况。因此,民族地区更应该开发适应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旅游是基于经济、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来的,是建立在传统旅游活动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和冲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力求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统一。本论文在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念为指导,以中共十八大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新愿景、新思维为文章的写作起点,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生态旅游开发、生态资源保护等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依据民族学、人类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结合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研究方法下,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湿地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研究玛曲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色青山”,对促进玛曲地区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为关于生态旅游基本理论研究,阐述生态忧虑的概念、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传统旅游的对比;第三章对甘肃民族地区、玛曲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主要介绍了玛曲地区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面临的新挑战;第四章为玛曲地区开发生态旅游与生态资源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建议;论文最后对研究作了总结和展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系统研究,使我们直观地了解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中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突出问题,从而更加准确的寻找社会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丽娜[6](2019)在《青海省旅行社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青海省着力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总体规模和整体素质,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高原旅游名省和新兴的国际型、复合型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推动“四个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行社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旅游业发展中占重要的地位。研究青海省旅行社时序变化与空间分布差异特征,分析不同因素对旅行社时空分布的影响,为今后青海省旅行社合理布局与优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政府及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旅行社发展规划。此外,研究青海省旅行社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可以提升旅行社经济效益,提高旅行社服务品质,为青海省旅行社成功转型升级提供参考。以往文献对青海旅行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行社经营风险研究、在线销售研究、游客满意度研究等,本文从时空视角研究了青海旅行社分布状况并分析了影响因素。本论文以青海省旅行社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旅行社发展现状,分两个方面分析旅行社时空分布,以2005—2017年为时间轴对旅行社数量、旅游从业人员数量、游客接待量、国际国内旅行社数量、省内各地区旅行社数量进行时序变化分析。用基尼系数研究旅行社数量、旅游从业人员数量、游客接待量与人口数量在时序变化中的均衡性。空间上计算2017年青海省各地区旅行社地理集中指数,利用Arc GIS图表法分别做出以青海省地均、人均、旅游人均对旅行社空间分布密度特征图。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和线性回归法分析旅行社时空分布的影响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青海省旅行社发展优化对策。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本部分主要研究2005—2017年青海省旅行社时序变化。结果显示:一、旅行社数量在时间序列变化中呈稳步增长。二、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在时间序列变化中呈波浪形增长。三、游客接待量在时间序列变化中增长缓慢,2015年游客接待量出现井喷。第二部分主要研究青海省2017年旅行社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一、旅行社空间分布差异大,呈现出东北地区集中,其他地区稀少,旅行社分布多集中在西宁市主城区。二、从人均、地均、旅游人均密度分析旅行社分布特征,主要密集分布在西宁市四区三县。三、西宁市主城区旅行社空间核密度分布多集中在城东区和城中区。四、旅行社空间分布与星级酒店、交通要素有较强的关系,与景点的关系弱。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青海省旅行社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一、在时间序列影响因素中GDP、居民人均消费、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常住人口、旅游人均花费、旅游接待人数对旅行社数量变化相关性强。二、在空间分布因素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旅游总收入对旅行社空间分布相关性强。针对以上研究结果,为推动青海省旅行社企业的发展,增强旅行社的整体实力,本论文提出以下建议:一、合理利用空间差异化发展。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创建旅行社等级划分。四、推动区域联动性协调发展。
赵龙[7](2018)在《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与自然资源匹配度研究 ——以青藏高原高寒牧区8县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草地资源大国,草地资源总量以及人均占有量均居国内其他土地资源的首位。同时,广大草原分布区也是几大水系的发源地和水源补给区,草原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对整个中华民族长期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广大草原分布区也是多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基础薄弱,贫困程度较深,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许多牧区以畜牧业合作社为有力抓手,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规模、促进牧民增收、振兴社区、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但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畜牧业合作社总体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市场竞争力较弱,带动牧户能力有限,不同治理结构下的合作社发展良莠不齐,潜在的组织制度优势远未达到预期。因此,亟需展开畜牧业合作社相关研究,探寻与我国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匹配的治理结构,构建出客观有效的畜牧业合作社评价方法,进一步提升畜牧业合作社在我国牧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鉴于此,本文以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夏河县、合作市、玛曲县、碌曲县、红原县、若尔盖县、河南县、久治县129个样本畜牧业合作社为例,从系统耦合匹配视角构建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评价体系,并就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与自然资源匹配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以期拓展我国畜牧业合作社研究的思路与方向,为畜牧业合作社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做出有益探索。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以相关概念内涵的总结为开端,将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内涵予以界定阐释和说明,给出了畜牧业合作社、合作社治理结构和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的概念。再对畜牧业合作社、合作社治理结构、合作社分类、合作社评价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并进行述评和分析,在吸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出本文的理论切入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准备。其次,在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和总结基础上,从特征、组织结构、主导类型三个方面对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刻画,并运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草业生态系统耦合理论分析了畜牧业合作社与草原资源系统的匹配机制,并探讨了自然资源匹配度实现的路径。最后对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和自然资源匹配度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与自然资源匹配度的研究框架。随后,以草业系统耦合理论为指导,借鉴系统耦合度评价模型与方法,构建畜牧业合作社的匹配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走访案例区获取的基础数据,计算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并结合评价结果实证分析不同主导模式下畜牧业合作社的自然资源匹配度。再次,从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构成元素入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治理结构对自然资源匹配度的影响关系。最后,得出本文主要结论:(1)畜牧业合作社主导类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决策机制、盈余分配机制、股权结构、监督机制等治理结构的方方面面上,因此,从本质上讲畜牧业合作社主导类型就是治理结构的类型。(2)总体来看,样本畜牧业合作社的匹配度属于中等匹配水平,距离高度匹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分类比较后不同主导类型的畜牧业合作社的匹配度差异比较明显,从自然资源匹配度均值来看,由高到低分别是社区联户主导型畜牧业合作社(0.4510)、能人大户主导型畜牧业合作社(0.4314)、企业主导型畜牧业合作社(0.3350)和政府相关组织主导型畜牧业合作社(0.2620)。(3)畜牧业合作社的股权集中度与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负相关,畜牧业合作社是否施行“一人一票”制度与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正相关。所以,畜牧业合作社决策机制越是完善越是公平民主,合作社的自然资源匹配度就越高。(4)当畜牧业合作社盈余分配选择偏向于按股分配时,盈余分配制度与自然资源匹配度负相关,畜牧业合作社管理层收入占比对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影响不显着。所以,畜牧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机制适当对股权及资本回报设限,合作社的自然资源匹配度越高。(5)畜牧业合作社退社自由度与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负相关。所以,对合作社成员的退出设置适当限制有利于确保畜牧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6)畜牧业合作社监督强度与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正相关。监督机制健全和完善的畜牧业合作社,一方面可以限制管理层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能很好监督执行合作社成员自己制定的草畜平衡标准,将限畜问题内部化,提升畜牧业合作社的自然资源匹配度。
孙松林[8](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黄渊基[9](2017)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有人类以来,就有贫困和反贫困。贫困现象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相伴而生、相伴而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不断和贫困作斗争,不断丰裕自身物质生活、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过程。我们看到,世界反贫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中国扶贫开发成绩斐然,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但离目标还有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对反贫困作用很大,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旅游扶贫,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丰富旅游扶贫理论成果,并为旅游扶贫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世界反贫困的时空背景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首先,通过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建模实证分析,论证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其次,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特别是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选取湖南省武陵山片区部分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模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国内外旅游扶贫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解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类型及其创新,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及其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既丰富旅游学和反贫困理论研究,也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扶贫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研究表明,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降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从整体上看,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发展战略定位不准,旅游设施建设不力,产品业态创新不够,资金筹措来源不广,宣传营销意识不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人力资源能力不足,配套服务水平不高,贫困人口识别不准,脱贫帮扶措施不实,精准管理工作不细,扶贫腐败监管不易,贫困人口参与不畅,贫困人口受益不多等;旅游扶贫模式分类有多种角度,如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角度、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角度、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角度、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角度、旅游者需求角度等,未来应整合各类模式进行综合创新和系统应用;旅游扶贫的机制主要涉及动力机制、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及合作机制等,未来应进一步对各类机制进行优化整合和系统创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旅游扶贫战略规划、强化旅游扶贫设施建设、创新旅游扶贫业态产品、丰富旅游扶贫融资方式、加强旅游扶贫人才建设、实施精准旅游扶贫方略、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完善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突出旅游扶贫政治保障。
朱晶进,赵忠波[10](2017)在《对近年藏地电影发展的几点思考》文中提出本文以藏地电影的概念与内涵、藏地电影"民族主位"属性及其可超越性、藏地电影的内容特点及其社会价值几个方面的论述为基础,对藏地电影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其发展道路进行了思考。本文认为,政策、市场和资本对于包括藏地电影在内的少数民族电影、人类学影像而言,是三把"双刃剑"。只有努力培养藏地电影人才保证不断代,坚持拍摄精品藏地电影保证纪录片院线、民族院线或艺术片院线的片源,并将少数人的观影小圈子培育成独特的市场,才是藏地电影可持续发展、健康向上发展的可行之路。
二、对久治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久治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文献分析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国内文献分析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研究述评 |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
3.2.2 生态产品价值 |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
4.1 三江源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条件 |
4.1.3 社会经济条件 |
4.1.4 生态地位 |
4.1.5 生态保护 |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
5.1.2 问卷基本情况 |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1.4 描述性统计 |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
5.2.1 问卷基本情况 |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2.3 描述性统计 |
5.2.4 空间交叉分析 |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
6.1.1 生态农畜产品 |
6.1.2 淡水资源产品 |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
6.2.3 绿电交易现状 |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2)基于模型模拟及核素示踪的三江源土壤侵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3.2 核素~(137)Cs示踪法研究进展 |
1.4 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势地貌状况 |
2.2 气候状况 |
2.3 植被覆盖状况 |
2.4 人文状况 |
第三章 三江源水力侵蚀研究 |
3.1 水力侵蚀定量计算模型 |
3.2 RUSLE模型各指标因子 |
3.2.1 降雨侵蚀力因子 |
3.2.2 土壤可蚀性因子 |
3.2.3 地形因子 |
3.2.4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 |
3.2.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3.3 各指标因子计算过程及结果 |
3.4 水力侵蚀计算结果 |
第四章 三江源风力侵蚀研究 |
4.1 风力侵蚀定量计算模型 |
4.1.1 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计算公式 |
4.1.2 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空间分布 |
4.2 风力侵蚀计算结果及相关分析 |
第五章 三江源冻融侵蚀研究 |
5.1 冻融侵蚀分级评价 |
5.1.1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方法 |
5.1.2 气温年较差分级指标计算方法 |
5.1.3 分级评价指标及其标准 |
5.1.4 综合评价指数权重及侵蚀强度分级 |
5.2 冻融侵蚀计算结果及相关分析 |
5.2.1 冻融侵蚀各指标计算结果 |
5.2.2 冻融侵蚀强度 |
第六章 三江源复合侵蚀研究 |
6.1 复合侵蚀区范围界定 |
6.1.1 冻融侵蚀区范围界定 |
6.1.2 其他侵蚀区范围界定 |
6.2 复合侵蚀区分布分析 |
第七章 ~(137)Cs核素示踪土壤侵蚀 |
7.1 ~(137)Cs核素活度测定 |
7.1.1 取样点选取 |
7.1.2 实验室处理及测定 |
7.2 ~(137)Cs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
7.2.1 ~(137)Cs背景值确定 |
7.2.2 ~(137)Cs示踪土壤模型 |
7.3 不同植被下的示踪结果分析 |
7.3.1 高寒草原植被下的示踪结果分析 |
7.3.2 高寒草甸植被下的示踪结果分析 |
7.4 核素示踪与模型模拟结果对比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 生态畜牧业的涵义 |
1.2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特点及生产模式 |
1.3 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
1.3.1 生态型动物养殖业发展现状 |
1.3.2 生态型畜产品加工业现状 |
1.3.3 废弃物的无污染处理业的发展现状 |
1.4 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
调查研究 |
第二章 调查目的、意义和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3 调查范围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查阅法 |
2.4.2 实地调研法 |
2.4.3 分析归纳法 |
第三章 久治县基本概况与经济产业发展 |
3.1 地理地貌 |
3.1.1 地理 |
3.1.2 地貌 |
3.2 自然资源 |
3.2.1 土地土壤 |
3.2.2 气候资源 |
3.2.3 水资源 |
3.2.4 植物资源 |
3.2.5 野生动物资源 |
3.3 经济发展 |
3.4 特色优势产业 |
3.4.1 生态畜牧业 |
3.4.2 有机畜牧业 |
3.4.3 特色种植业 |
3.4.4 循环产业 |
3.4.5 中藏药材产业 |
第四章 久治县畜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4.1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概况 |
4.2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生产现状 |
4.2.1 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情况 |
4.2.2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品牌企业发展情况 |
4.3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
4.3.1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势 |
4.3.2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劣势 |
第五章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
5.1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
5.1.1 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任务依然艰巨 |
5.1.2 社会发育程度低,产业结构落后,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较大 |
5.1.3 生态畜牧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
5.1.4 群众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理解不深 |
5.1.5 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
5.1.6 草原生态退化日趋突出 |
5.1.7 经营方式粗放,畜草矛盾日益突出 |
5.1.8 基础设施滞后,服务体系不完善 |
5.2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机遇 |
5.2.1 政策机遇 |
5.2.2 资源基础 |
5.2.3 社会基础 |
5.2.4 科技基础 |
5.3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途径 |
5.3.1 减少牲畜总量上做文章 |
5.3.2 提高牲畜品质上做文章 |
5.3.3 在加速产业化经营步伐上做文章 |
5.3.4 在打造品牌上做文章 |
5.3.5 在组建牧民专业合作社上做文章 |
5.4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策略 |
5.4.1 以草场流转为基础,股份制经营为突破口,建强做实牧民合作社 |
5.4.2 以合作社为主体,细化生产分工,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
5.4.3 合理配置资金、草地资源,推进草畜平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生态约束型景区政企价值差异研究 ——以湖北省九宫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生态约束型景区研究概况 |
二、景区开发政企关系研究概况 |
三、学界有关政企价值差异研究的归纳 |
四、研究述评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生态约束相关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章 生态约束型景区发展中的政企价值取向 |
第一节 生态约束型景区发展的特征 |
一、生态的脆弱性 |
二、资源的垄断性 |
三、开发的限制性 |
四、目标的双重性 |
第二节 生态约束型景区政企价值取向及职责 |
一、生态约束型景区政企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
二、地方政府部门的价值取向及职责 |
三、景区开发企业的价值取向及职责 |
第三章 九宫山景区发展现状与政企价值差异初判 |
第一节 九宫山景区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九宫山景区发展受生态约束情况 |
一、资源禀赋约束 |
二、法律法规约束 |
第三节 生态约束下的政企价值差异初判 |
一、生态价值差异 |
二、经济价值差异 |
三、社会价值差异 |
四、管控行为矛盾 |
第四章 九宫山景区政企人员质性访谈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访谈的设计、准备及开展 |
一、访谈对象选择 |
二、访谈问题设计 |
三、访谈时间与场景安排 |
四、访谈方式 |
五、访谈开展 |
第二节 访谈结果的处理与模型构建 |
一、开放性编码—主要概念提炼 |
二、主轴性编码—差异识别 |
三、选择性编码—模型构建 |
第三节 访谈结果的检验 |
一、访谈资料的可信度保证 |
二、访谈结果的效度检验 |
三、场景转换验证 |
第四节 质性访谈研究小结 |
第五章 九宫山景区政企价值差异分析及调适 |
第一节 九宫山景区政企价值差异分析 |
一、价值差异造成的当地政府部门管控困局 |
二、价值差异造成的景区开发企业困境 |
第二节 九宫山景区政企价值差异造成的影响 |
第三节 价值差异调适的意义和原则 |
第四节 价值差异调适的策略建议 |
一、生态价值差异调适 |
二、经济价值差异调适 |
三、社会价值差异调适 |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5)甘南州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习近平有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与完善 |
(二)湿地旅游丰富了生态旅游的新内容 |
(三)玛曲湿地生态保护势在必行 |
二、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民族生态旅游研究 |
(二)国外民族生态旅游研究 |
第一章 生态旅游基本理论综述 |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
二、生态旅游资源 |
三、湿地生态旅游 |
四、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 |
(一)保护为前提 |
(二)强调生态教育 |
(三)强调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
五、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
第二章 甘肃省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
一、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
(一)甘肃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
(二)玛曲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
二、玛曲湿地生态旅游的优势分析 |
(二)民俗及文化资源禀赋 |
(三)了解华夏民族历史文化重要的“汉藏走廊”和“窗口” |
(四)在甘肃省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规划中有重要地位 |
三、玛曲湿地生态旅游的劣势分析 |
(二)生态旅游客流季节性短板突出 |
(三)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脆弱 |
(四)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匮乏 |
(五)旅游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缺乏专业人才 |
(六)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程度不够 |
(七)宣传、营销方式单一,力度不足 |
四、玛曲湿地发展生态旅游的机遇分析 |
(一)“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机遇 |
(二)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
(三)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玛曲地区的重要影响 |
五、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
(一)区域竞争激烈带来的挑战 |
(二)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制约 |
(三)缺少具有生态责任感的旅游者 |
(四)产业链条联系不紧密 |
六、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经验借鉴 |
(一)重视生态资源的保护 |
(二)制定实施细则 |
(三)提高人才教育培训 |
第三章 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
一、甘肃省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效应分析 |
(一)发展生态旅游是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二)甘肃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效应分析 |
二、甘肃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保护性开发原则 |
(二)可持续性原则 |
(三)利益共享原则 |
(四)科学规划原则 |
(五)维护民族地区团结原则 |
三、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总体思路与具体措施 |
(一)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
(二)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具体措施 |
结语 |
一、研究展望 |
二、研究结论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玛曲湿地相关图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青海省旅行社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旅行社 |
2.1.2 空间分布 |
2.1.3 时序变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产业集聚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梯度推移理论 |
第三章 青海省旅行社时序变化研究 |
3.1 青海省旅行社发展概况 |
3.2 青海省旅行社时序变化分析 |
3.2.1 旅行社数量时序变化 |
3.2.2 游客接待量时序变化 |
3.2.3 国际旅行社与国内旅行社数量时序变化 |
3.2.4 省内各地区旅行社数量时序变化 |
3.3 青海省旅行社数量时序均衡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青海省旅行社空间分布研究 |
4.1 旅行社空间分布特征 |
4.1.1 地均旅行社空间密度分布 |
4.1.2 人均旅行社空间密度分布 |
4.1.3 旅游人均旅行社空间密度分布 |
4.1.4 西宁市旅行社空间核密度分布 |
4.2 旅行社空间关系分布 |
4.2.1 旅行社与星级酒店空间分布关系 |
4.2.2 旅行社与交通空间分布关系 |
4.2.3 旅行社与A级景区空间分布关系 |
4.3 旅行社空间分布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青海省旅行社时空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
5.1 旅行社时空分布影响因子选取 |
5.2 旅行社时序变化影响因素 |
5.3 旅行社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5.4 小结 |
5.4.1 时序变化影响因素 |
5.4.2 空间分布影因素 |
第六章 青海省旅行社时空分布优化对策 |
6.1 合理利用空间差异化发展 |
6.2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
6.3 创建旅行社等级划分 |
6.4 推动区域联动性协同发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旅行社时空分布特征 |
7.1.2 旅行社分布影响因素 |
7.2 预期创新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科研状况及学术论文发表状况 |
(7)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与自然资源匹配度研究 ——以青藏高原高寒牧区8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难点与可能的创新 |
1.3.1 研究的难点 |
1.3.2 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概念内涵阐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内涵阐释 |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 |
2.1.2 畜牧业合作社 |
2.1.3 合作社治理结构 |
2.1.4 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回顾 |
2.2.1 畜牧业合作社相关研究动态回顾 |
2.2.2 合作社治理结构相关研究动态回顾 |
2.2.3 合作社分类研究回顾 |
2.2.4 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相关评价研究回顾 |
2.3 相关研究述评 |
2.3.1 畜牧业合作社相关研究述评 |
2.3.2 合作社治理结构相关研究述评 |
2.3.3 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相关评价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调研过程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研究区位及功能定位 |
3.1.2 研究区县域概况 |
3.1.3 研究区合作社发展状况 |
3.2 调研过程及数据来源 |
3.2.1 调研过程 |
3.2.2 数据来源 |
3.2.3 问卷的信度检验 |
3.2.4 样本畜牧业合作社描述统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回顾 |
4.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4.1.3 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及目标 |
4.2 系统耦合理论 |
4.2.1 系统耦合的定义及内涵 |
4.2.2 系统耦合理论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4.2.3 草业生态系统的系统耦合与系统相悖 |
4.3 合作社治理结构相关理论 |
4.3.1 产权理论 |
4.3.2 委托代理理论 |
4.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与自然资源匹配度理论分析 |
5.1 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分析 |
5.1.1 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及其特征 |
5.1.2 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 |
5.1.3 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与主导类型 |
5.2 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理论分析 |
5.2.1 产权视角下的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 |
5.2.2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 |
5.2.3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 |
5.3 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理论分析 |
5.3.1 草原利用方式与草地生态系统匹配现状与演变 |
5.3.2 畜牧业合作社与畜牧业产业匹配分析 |
5.3.3 畜牧业合作社与草畜生态系统的匹配机制 |
5.3.4 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的实现路径 |
5.4 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与自然资源匹配度理论分析 |
5.4.1 决策机制对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影响机理 |
5.4.2 盈余分配机制对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影响机理 |
5.4.3 监督机制对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影响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
6.1 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理论模型 |
6.1.1 耦合度模型 |
6.1.2 匹配度模型 |
6.1.3 匹配类型及判断标准 |
6.2 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
6.2.1 评价体系构建的一般过程 |
6.2.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3 匹配指标设计依据 |
6.2.4 匹配指标评价体系 |
6.2.5 指标数据的获取与标准化 |
6.2.6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 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实证分析 |
6.3.1 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指标基本统计 |
6.3.2 样本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的基本统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对自然资源匹配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
7.1 研究假说 |
7.2 变量设定和数据说明 |
7.2.1 变量选取与设定 |
7.2.2 样本数据说明 |
7.2.3 计量模型 |
7.2.4 模型检验结果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估计结果 |
7.3.2 分析与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畜牧业合作社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
8.1.2 畜牧业合作社自然资源匹配度的提出与测度 |
8.1.3 畜牧业合作社主导类型的不同本质上是治理结构的不同 |
8.1.4 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与自然资源匹配度密切相关 |
8.2 政策建议 |
8.2.1 增进畜牧业合作社认知 |
8.2.2 转变扶持方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
8.2.3 规范合作社治理结构 |
8.2.4 鼓励提倡联户体和畜牧业合作社的有机结合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聚落 |
1.3.2 传统聚落 |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
1.3.4. 聚落景观 |
1.3.5. 景观特征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数据 |
1.5.4. 研究框架 |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质土壤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动物植被 |
2.1.6. 自然灾害 |
2.2. 历史人文环境 |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
2.2.3. 语言文字 |
2.2.4. 风俗习惯 |
2.2.5. 宗教信仰 |
2.3. 社会经济环境 |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
8.3.5. 景观基因图谱 |
8.4. 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
9.2. 主要创新点 |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技术路线 |
2 旅游扶贫的理论分析 |
2.1 旅游扶贫相关概念厘清 |
2.2 旅游扶贫的理论基础 |
2.3 旅游扶贫的扶贫机理和减贫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 |
3.1 引言 |
3.2 旅游业发展对居民减贫的影响机理 |
3.3 模型构建 |
3.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3.5 相关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4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
4.1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及旅游资源状况 |
4.2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
4.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效率评价——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为例 |
5.1 引言 |
5.2 案例区概况 |
5.3 影响旅游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 |
5.4 两阶段DEA评价模型构建 |
5.5 DEA实证及生命周期分析 |
5.6 基本结论及进一步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旅游扶贫的国内外探索及经验 |
6.1 国外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
6.2 国内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
6.3 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经验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解析 |
7.1 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2 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3 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4 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5 旅游者需求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6 本章小结 |
8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优化 |
8.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及其优化 |
8.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及其优化 |
8.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及其优化 |
8.4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机制及其优化 |
8.5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及其优化 |
8.6 旅游扶贫合作机制及其优化 |
8.7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政策建议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学术成果 |
四、对久治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模型模拟及核素示踪的三江源土壤侵蚀研究[D]. 于文竹. 兰州大学, 2021(09)
- [3]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D]. 陈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4]生态约束型景区政企价值差异研究 ——以湖北省九宫山为例[D]. 徐开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5]甘南州玛曲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 丁玫.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6]青海省旅行社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D]. 高丽娜.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7]畜牧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与自然资源匹配度研究 ——以青藏高原高寒牧区8县市为例[D]. 赵龙. 兰州大学, 2018(02)
- [8]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D]. 黄渊基.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10]对近年藏地电影发展的几点思考[J]. 朱晶进,赵忠波. 西部发展研究,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