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源于智慧

资源源于智慧

一、资源在智慧中衍生(论文文献综述)

翁晓捷[1](2021)在《博物馆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上饶市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

刘宣晟[2](2021)在《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的气候环境造成了山西社会水旱交织的境况,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面临的此种问题尤为典型。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但盲目建设也导致了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和景观风貌的趋同。临汾-运城盆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通过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地域传统的水适应性景观,并在雨洪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智慧和经验。因此,如何提取地域水适应景观特征,并挖掘其中所蕴涵的雨洪管理的生态智慧,同时结合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来构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是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归纳总结其在灌区影响下的独特地域景观特征和适应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海绵经验与智慧。文章从农田水适应性景观、水利水适应性景观、聚落水适应性景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临汾-运城盆地的地域水适应景观空间特征,并以此总结出蕴含在地域水适应景观中的传统海绵智慧和地域雨洪管控经验。(2)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所具有的雨洪管控智慧特点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对比,对海绵校园景观设计的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进而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六个原则和四个策略,同时针对校园开敞空间、校园交通空间及校园界面空间等不同的校园场地,提出适应场地特征的雨水景观营造方法。(3)依据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际案例来对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验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地域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归纳了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与传统海绵经验及智慧;(2)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雨洪管控经验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比较,从而对海绵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3)分析传统水适应性景观特征及生态智慧特点,结合校园景观设计特性,提出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4)提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与方法,将提出的策略与雨水景观营造方法应用于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进行设计实践。论文力图通过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场地特征以小见大,使得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为此后同类型下的场地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王佳楠[3](2021)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它们是我国历史与文化的“最佳代言人”。其中,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类型中的重要的部分,沉淀着民族精神的基因符号,从侧面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价值取向。中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描写介绍我国具有代表性物质文化遗产的篇章,分析其中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与类型、内部与外部特征,使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了解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对学生重视物质文化遗产、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与能力等几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明晰中学语文教育视域下的物质文化遗产。厘清相关文化遗产的概念,明确研究范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物质文化遗产文本;阐明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具备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对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不高与传承意识淡薄以及缺乏文化竞争的忧患意识三个层面明确了加强中学语文中文化遗产教育的必要性。第二章,语文教材中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统计与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文化遗产元素的有30多篇,专门描述说明文化遗产的也有20多篇,物质文化遗产有11篇。从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来看,可以分为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三类。从课型定位、文体类型、教学目标几个方面入手,初步探索物质文化遗产文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特征等。第三章,探析物质文化遗产文本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价值与作用。从建构语文与生活的桥梁、促进文化遗产的发扬传承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三个维度展开论述,意在论证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语文教学资源生成的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学生价值。第四章,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教学策略探究。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挖掘审美因素。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多篇对比,深化认知;在进行文化拓展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因时制宜,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因生制宜,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在课外实践中,为学生组织多样的活动,发起社会联动,提供多元平台。利用文化遗产日等节日契机,强化学生的文化遗产意识。

李俊鹏[4](2020)在《优势文化概念下的甘肃武威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综合体作为综合密集型商业的重要内容发展迅速,并不断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但是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城市综合体在开发建设和运营中逐渐出现了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导致经济收益下滑,运营不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以及地区优势文化资源表达应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增长、文旅产业引导和优势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重视不够。基于此,文章应用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到地区文化资源价值的研究中,引入优势文化概念。通过对武威地区优势文化资源的比较分析,遴选出适宜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融合应用表达的优势文化资源,探索在功能组织、空间营造和造型表达方面应用的适宜方式。通过设计表达,形成一种功能业态丰富,内聚引力强,具有长期有效运营能力的武威城市综合体项目,能够对城市综合体的经济效益和武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文章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概念和应用范围进行研究,将比较优势理论应用到地区文化资源价值的研究中,引入优势文化概念。文中选取甘肃武威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下的优势文化概念,对武威市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调研,文献调查和比较分析,梳理武威市历史上的重要节点,用优势文化资源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适宜的表达方式,对武威市现存优势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合。第二部分,分析优势文化概念下的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并以武威市为例,遴选适宜的优势文化资源,研究优势文化资源在城市综合体功能设计、空间营造及造型表达方面恰当的应用方式,以及优势文化概念在城市综合体设计应用中的价值创造。第三部分,应用论文研究成果,结合武威优势文化资源,进行武威优势文化概念下的城市综合体方案设计实践。通过武威优势文化概念下的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和“莲花尊”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案实践,讨论武威优势文化与城市综合体中的功能、空间和造型设计相融合的适宜方式,有效避免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达到项目长期有效运营的需求。对其他相同条件下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借鉴。

黄鑫权[5](2020)在《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文中认为乡村振兴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为此,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全面系统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既是一项开启乡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创世之举,也是百年乡村建设运动中最为伟大的社会实践,对“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了时代回答。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既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探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尝试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所关涉的主要理论问题作出考察、分析和探索,力争为新时代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问题缘起、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评析并阐述从中获得的研究启示,就核心概念、可能的创新点、研究的重难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即研究乡村振兴问题的理论切入点。本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进行梳理,重点发掘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其重要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发展的本质是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二是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乡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三是乡村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共同发力的过程,也是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过程;四是乡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部分是第二章,即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本部分主要阐述乡村振兴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性课题的发展脉络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乡村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在具体历史时段的生动体现。实现乡村的现代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乡村实现现代化作为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许多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乡村现代化问题成为了亟需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历经70余年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具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基础,而推进乡村在新时代实现全面振兴则具有了现实可能性。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包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主要从中观层面论述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其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在继承既有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基础上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性和现代性两种性质始终处于矛盾运动状态,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两种张力,这种张力可以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体现,既表现为现代对传统的批判继承,又表现为现代从传统中生发、传统映射出现代的不足,还表现为现代以渐进方式将传统融入现代。其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内生动力和外源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培育内生动力,也需要输入外源动力。这两种动力是推动乡村社会快速发展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二者共处于同一个矛盾体中,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使其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其三,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一个重塑城乡关系的历史过程。推动乡村振兴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城乡关系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采取有效举措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则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其四,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直接目标是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民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好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既要将这一原则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也要把这一原则作为评价新时代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根本尺度。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为视域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为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二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阐清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基础;其二,系统阐发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三大关系;其三,深入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农民的全面发展,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渐进提升对乡村振兴的反作用。

任亮[6](2020)在《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我国得益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不断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由过去的“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影响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创新是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态势意味着创新是协同的,需要依托于广大基层单位的积极参与,无论是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甚至个人均可以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为创新贡献力量,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也即企业将承担集聚创新资源,落实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深化创新发展,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已逐渐摸索出一条开放式创新发展之路。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实施创新活动的新常态,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吸收外部创新资源进行协同创新,而正是知识的高流动性和无边性特征使得知识创新成为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基础。得益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Web2.0技术的应用,虚拟网络社区的兴起,为企业吸收外部创新资源提供了便利,企业开始创建和使用基于互联网的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引导企业内外部用户参与知识创新活动,为企业提供充足的知识创新资源,开放式创新社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与此同时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创新活动是一项协同的过程,无论是用户之间还是知识本身的演化过程。因此,本文提出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研究这一选题,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适应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需要,目的是引导开放式创新社区产生更多优质的知识创新资源,展望知识创新方向,并应用于企业产品及服务的创新,以虚拟的知识创新支撑实践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这需要进一步深入洞察开放式创新社区的创新模式,深入了解用户知识协同的机理,研究知识创新的演化过程,挖掘知识创新的热点,明晰用户协同与知识进化间相互作用关系,总结归纳知识协同创新的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逻辑模型该逻辑模型即全文的研究基础。首先,应用创新价值链理论界定了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过程;接下来依据系统动力学挖掘该过程中的动力因素,并设计因果关系作用路径,推演出创新主体——用户知识协同,创新客体——知识进化两条研究支线,以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关系组成了知识协同创新总体研究逻辑;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建立逻辑模型。(2)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用户知识协同机理主要分析创新主体——用户间的知识协同机理。首先,界定了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的类别、属性等概念,定义了用户知识协同的内涵和特征;接下来,结合社区实践,研究并构建了用户知识协同交互的过程模型,在用户知识协同交互过程中,衍生出三种用户知识协同网络结构。再接下来运用扎根理论剖析用户参与知识协同的动机,挖掘用户参与知识协同的内生因素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知识协同动机模型;最后,选取“花粉俱乐部”社区某板块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用户知识协同网络的结构特征。(3)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知识进化机理主要分析创新客体——知识进化的机理,研究知识微观视角下的创新演变过程,包括知识进化的过程,各进化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内在的进化规则,实现结果等。首先,揭示知识进化过程中的构成要素及演变过程;接下来,应用自组织的视角研究知识进化过程中各要素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实现知识进化过程的有序。再接下来,以知识基因为节点及相关连接原理构建知识进化的网络演变结构,并应用实际案例挖取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基于知识进化的网络图谱挖掘知识创新热点,引导未来知识创新方向。(4)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超网络分析将用户的知识协同过程同具体的知识进化演变过程关联在一起,融合三种网络:用户协同的网络,知识进化的演变网络以及知识的载体文本网络;构建网络间的映射关系,形成超网络模型,旨在揭示知识协同创新过程中复杂的协同关系,深度解释用户协同作用下的知识进化过程,进而实现超网络图谱的可视化、核心创新用户识别、解析用户间知识创新热点演化三项目标,总结其中内在规律,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机理路径。(5)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及策略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包括“人机互动机制”“知识创新热点预测机制”“社区技术机制”“知识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有效地保障知识协同创新过程,为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创新资源。并基于该机制从用户协同参与的角度、社区平台建设的角度以及情境优化的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有效的保障策略,以落实保障机制的实施。本文聚焦于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理论及实践研究,采用“总分总”的研究思路,设计总体的研究逻辑框架模型,延伸出用户协同、知识进化两条支线研究任务,以超网络模型将用户协同活动与知识进化过程进行关联,归纳出知识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最后归根于保障和促进社区知识协同创新过程这一目的,进而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知识创新资源。

陈琛[7](2020)在《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中的解析与衍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成为在国际舞台上竞争的重要产业内容。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品的出现为博物馆的永续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向。目前,我国已明确提出推进文化创新,使得文化产业称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从我国下发的文件中可以看出,国家大力支持鼓励博物馆多方拓展、延发衍生品、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所以,文创产业的发展是今后经济转型的必然趋势。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对文创产品的开发已经是全世界博物馆的通行做法了,目前的发展情况基本验证了运用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运用的可实施性,但是却忽略了博物馆资源对其包装设计的研究运用,所以将博物馆资源进行解析并提取衍生运用在文创产品包装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解析博物馆的资源,衍生提取出可以运用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元素,将其与包装设计的图形、材质、结构、版式、工艺、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融合研究,其意义在于提升消费者的审美观,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在传播历史文化的同时提升博物馆的宣传度。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部分包装设计出现没有对其运用的图形元素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及剖析就加以运用的情况,导致市场上出现包装上的设计元素与包装中的产品毫无关系的情况,文创产品的包装意义和价值不仅是为了保护产品的完整性及安全性,更是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意的载体,所以将博物馆资源进行解析并衍生提取出运用于文创产品包装设元素的更深层次意义在于将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直观地传达给消费者。所以此次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解析与衍生研究。本次研究主要以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通过对博物馆资源进行分类,解析出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作为元素提取开发的意义作用及提取原则,为博物馆资源博物馆资源作为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必要性奠定基础。由于博物馆资源本质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概念,要想将博物馆资源运用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需要将语义学作为博物馆资源转化为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纽带,将抽象的博物馆资源进行物化转变。所以基于语义学理论下,解析博物馆资源作为文创产品包装设计元素提取的重要性。以博物馆资源的解析作为基础,深入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衍生研究,根据博物馆资源的解析,衍生出对于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元素提取方法,设计要素,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理念形成一套具有普适性的设计策略,进一步论证运用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基于专业研究方向为包装设计,所以本次研究主要通过运用新的设计思路对现在已有的文创产品进行包装设计来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以期对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在顺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博物馆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博物馆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李霞[8](2020)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TPACK水平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正在步入智能时代,智慧教育环境对小学教师在TPACK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TPACK方面的问题研究就显得愈来愈有必要,也愈来愈迫切。因此,本研究在分析了TPACK的特征及其在智慧教育时代TPACK核心要素内涵发展和设计编制了针对我国当前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小学教师TPACK水平的调查量表等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自我报告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小学教师对智慧教育的态度分析、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TPACK各维度的整体水平及其各维度的差异性、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TPACK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提升小学教师TPACK水平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研究发现,小学教师整合技术实施智慧教学的水平整体上仍处于一般的发展水平;男性教师在TPACK各知识维度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上相较于女性教师略占优势,但当前小学男性教师严重紧缺的现状可能对限制小学教师TPAC K总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小学教师TPACK水平在不同学科中存在显着性差异;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反思意识淡薄的现象。为了提升小学教师TPACK水平,特建议:平衡性别比例,引进教技人才,优化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改革教技培训,突出TPACK需求,提升应用技术教学能力;运用TPACK指导教学,强调技术教学,促进实践能力发展;强化反思意识,注重自我评价,发展教师TPACK的反思能力。

陈燕[9](2020)在《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铸魂育人的工程,它承担着塑造品格、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光荣使命。在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下,乡土文化作为文化传承中的一项重要资源,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补充。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数千年以来的重要历史文化,它有着独特的价值,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理应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传承者。本文旨在挖掘乡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乡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实践效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乡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及融入资源进行了阐释,进一步理清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找准二者融入的契合点。然后对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研究,进一步阐明其内在逻辑性。再次,从两者融入的现实状况出发,对目前融入工作中存在的融入内容缺乏规划、方式不够多元、融入方式尚未优化等问题进行具体阐释。随之,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后以问题为导向,从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整体规划融入内容、优化融入方式和把握融入过程等方面探索融入对策,这也是本文最终的落脚点。

张利利[10](2020)在《初中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数字投影仪,实现了普通班级的网络化多媒体教学,因此,网络中的英语教学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大部分为专业研究机构研发,这样就和日常课堂教学应用结合不紧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陈旧、匮乏问题。随着英语网络教研的发展,大量英语网络教育资源比较分散,在教育教学应用中也存在整合、归类等问题。本选题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网络信息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即初中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存在状况及开发利用进行的研究。从新课程改革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网络时代的传播理论出发,利用问卷调查和方法的方法,以邯郸10所初中为研究对象,从网络课程的认知、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态度以及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三个层面调查分析了邯郸市与英语相关的网络资源主要是利用情况。汇总了当前邯郸10所初中英语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且针对性的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对策和建议。强调应该提高教师的英语网络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开展教育信息化培训,转变师生观念。在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态度方面,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学校激励体系,转变教师对网络课堂的态度,并且鼓励教师开发、建立自己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构建创建适合本校教师的英语学科平台。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方面,应该重视网络课程内容建设,梳理精品课程,完善互动教学设计,提高网络课程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网络资源开发能力,完善完善网络课堂教学资源应用的软硬件环境。

二、资源在智慧中衍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源在智慧中衍生(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景观体系下雨水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1.4.2 海绵校园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及与本研究的启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域性
        2.1.2 适应性
        2.1.3 水适应性景观
        2.1.4 海绵校园
    2.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理论基础
        2.2.1 海绵城市基础理论
        2.2.2 水文学基础理论
        2.2.3 地域性及生态智慧相关理论
    2.3 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2.3.1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2.3.2 沈阳建筑大学
        2.3.3 清华大学胜因园
    2.4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对本研究的启示
        2.4.1 海绵城市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4.2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4.3 现有实践及传统生态智慧对本研究的启示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景观特征分析
    3.1 临汾-运城盆地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气候及降水
        3.1.3 地形与地貌
    3.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3.2.1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类型及地域特征
        3.2.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海绵智慧
        3.2.3 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3.3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3.3.1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的类型
        3.3.2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3.3.3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3.3.4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3.3.5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3.3.6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3.3.7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3.3.8 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3.4 传统水适应性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3.4.1 洪涝灾害与聚落分布
        3.4.2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地域景观外部环境
        3.4.3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3.4.4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3.4.5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3.4.6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3.4.7 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4.1 基于地域适应的校园海绵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4.1.1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传统水管理生态智慧
        4.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途径
        4.1.3 传统水管理智慧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的耦合
        4.1.4 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4.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4.2.1 乡土地域化原则
        4.2.2 动态适应性原则
        4.2.3 耐用持久性原则
        4.2.4 节约低成本原则
        4.2.5 生物多样性原则
        4.2.6 生产教育性原则
    4.3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4.3.1 策略一:构建基于传统水利景观智慧的校园雨洪管理系统
        4.3.2 策略二:引入基于传统农田景观智慧的校园生产性景观
        4.3.3 策略三:延续基于传统聚落景观智慧的校园景观肌理
        4.3.4 策略四:营造基于地域乡土植物的校园生境
    4.4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4.1 校园雨水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4.4.2 影响校园雨水场地景观设计素
        4.4.3 适应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4.4 适应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4.5 适应校园界面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实践
    5.1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地域背景
    5.2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
        5.2.1 设计策略及设计理念
        5.2.2 总体布局及景观分区
        5.2.3 雨洪管理系统的构建
    5.3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及设计方法
        5.3.1 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5.3.2 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5.3.3 校园功能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5.4 适应传统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师大校园景观节点设计
        5.4.1 校园明渠景观设计
        5.4.2 校园生产景观设计
        5.4.3 校园乡土生境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学语文教材中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育视域中的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释
        一、文化遗产
        二、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性
        一、历史价值
        二、科学价值
        三、艺术价值
    第三节 加强中学语文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必要性
        一、主客原因冲击,文化遗产破坏
        二、基础知识薄弱,传承意识淡薄
        三、文化竞争激烈,缺乏忧患意识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物质文化遗产文本资源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文本在语文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一、中学语文教材中物质文化遗产的选篇
        二、语文教材中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的分布特点
    第二节 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的类别分析
        一、历史文物
        二、历史建筑
        三、人类文化遗址
    第三节 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文体特征与课型定位分析
        一、文体特征分析
        二、课型定位分析
第三章 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第一节 建构语文与生活的桥梁
        一、丰富教学内容,打通学科壁垒
        二、强化知识迁移,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节 促进青少年成长与发展
        一、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爱国热忱
        二、以遗为鉴,氤氲情怀——语文素养
        三、前世之宝,后世宝之——文化自信
    第三节 保护传承物质文化遗产
        一、以文为点,提高基础认知
        二、由点到面,深化思想认识
        三、由浅入深,促进发扬传承
第四章 语文教材中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教学策略
    第一节 注重阅读,深化感性认识
        一、细读文本,挖掘审美因素
        二、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三、多篇对比,扩大阅读范围
    第二节 文化拓展,增强亲身体验
        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文化遗产资源
        二、因时制宜,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
        三、因生制宜,有机整合其他语文学习资源
    第三节 课外实践,传承文化血脉
        一、组织多样活动,提供多元平台
        二、利用节日契机,强化遗产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优势文化概念下的甘肃武威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课题缘起
        1.1.2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3.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和优势文化概念
    2.1 比较优势理论
        2.1.1 比较优势理论概念
        2.1.2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脉络
        2.1.3 比较优势理论对区域文化价值研究的意义
    2.2 比较优势理论下的优势文化概念
        2.2.1 比较优势理论下的优势文化概念
        2.2.2 比较优势理论下的优势文化资源
        2.2.3 优势文化资源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的遴选整合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武威市优势文化资源研究与遴选整合应用
    3.1 武威市优势文化资源研究
        3.1.1 武威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节点研究
        3.1.2 武威现有优势文化资源研究
    3.2 武威优势文化资源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的遴选整合应用研究
        3.2.1 功能设计中的遴选整合应用
        3.2.2 空间营造中的遴选整合应用
        3.2.3 造型表达中的遴选整合应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优势文化概念下的甘肃武威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
    4.1 城市综合体开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4.1.1 目标定位同质化
        4.1.2 营销策略同质化
        4.1.3 功能业态同质化
        4.1.4 空间与造型同质化
        4.1.5 文化体验感缺失
    4.2 优势文化概念下的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
        4.2.1 以合肥万达茂为例
        4.2.2 以武汉楚河汉街为例
        4.2.3 以常德老西门城市综合体为例
    4.3 武威优势文化与综合体建筑策划
        4.3.1 建筑策划的概念
        4.3.2 武威优势文化与城市综合体建筑策划
    4.4 武威优势文化与综合体建设区位和基地选择
        4.4.1 城市综合体建设区位和基地选择的一般原则
        4.4.2 城市综合体建设区位和基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4.4.3 武威优势文化与城市综合体建设区位和基地选择
    4.5 武威优势文化下的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
        4.5.1 武威优势文化下的城市综合体功能设计
        4.5.2 武威优势文化下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营造
        4.5.3 武威优势文化下的城市综合体造型表达
    4.6 武威优势文化资源在城市综合体设计应用中的价值创造
        4.6.1 促进城市综合体项目运营收益
        4.6.2 引导武威文旅产业向上发展
        4.6.3 促进武威优势文化传承发展
第5章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设计实践
    5.1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项目策划
        5.1.1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项目背景
        5.1.2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建筑策划
        5.1.3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项目概况
    5.2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建设区位和基地分析
        5.2.1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建设区位
        5.2.2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基地分析
    5.3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方案设计
        5.3.1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功能设计
        5.3.2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空间营造
        5.3.3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造型表达
    5.4 武威“莲花尊”城市综合体方案表达
结语
    1 主要结论
    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目录

(5)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选题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实践依据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价值
    四、研究综述
        (一)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五、问题评析与研究启示
        (一)研究问题评析
        (二)问题研究启示
    六、核心概念
        (一)农村与乡村的辨析
        (二)乡村与城市的关系
        (三)核心话语转变的内涵
    七、创新之处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八、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一章 作为研究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
        一、马克思恩格斯乡村发展思想的确立
        二、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苏俄化”改造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
        一、乡村发展的本质: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实现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
        三、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的共同发力
        四、城乡关系的新趋向:城乡发展由对立走向融合
        五、乡村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
    第一节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
        一、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性课题
        二、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发展的新突破和新变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四、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振兴乡村提出新要求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振兴乡村提出新任务
        三、从“三步走”到“两步走”对振兴乡村作出新部署
第三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第一节 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一、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
        二、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
        三、乡村现代化进程总趋势:由传统性主导向现代性主导转变
    第二节 乡村振兴的基本理路: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现代型乡村
        一、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质是“三农”的现代化之路
        二、消除阻滞乡村振兴进程的传统性因素
        三、合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四、乡村全面振兴是乡村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完成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
        一、继承乡村传统人文精神与形塑乡村现代人文精神的统一
        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建设乡村现代文化体系的统一
        三、利用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建设现代美丽乡村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
    第一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
        一、经验借鉴:推进乡村振兴的他山之石
        二、政策倾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力量
        三、资本下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四、科技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
        五、人才引进:推进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培育主体: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源泉
        二、发掘资源:发挥参与乡村振兴的本土优势
        三、乡村治理: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四、深化改革:培育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
    第三节 乡村振兴需要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
        一、实现乡村振兴外源动力和内生动力的辩证统一
        二、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
第五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城乡关系
    第一节 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任务
        一、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脉络
        二、新时代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关口”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提供历史契机
    第二节 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一、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增强城市对乡村的反哺能力和辐射作用
        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事关乡村振兴事业全局
        三、构建城乡发展命运共同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三、推进城乡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
        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
        五、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均衡配置
第六章 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
        一、实现人的解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
        三、推进乡村振兴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动力
    第二节 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二、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一、把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二、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评价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文献计量分析
        1.3.2 国内研究评述
        1.3.3 国外研究评述
        1.3.4 研究展望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论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开放式创新社区
        2.1.1 概念
        2.1.2 类型
        2.1.3 特征
    2.2 知识协同创新
        2.2.1 用户生成内容
        2.2.2 知识创新
        2.2.3 协同创新
    2.3 知识进化理论及相关概念
        2.3.1 知识进化
        2.3.2 知识基因
        2.3.3 知识遗传
        2.3.4 知识变异
        2.3.5 相关概念间逻辑关系
    2.4 复杂网络理论
        2.4.1 社会网络理论
        2.4.2 超网络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逻辑模型
    3.1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内涵及特征
        3.1.1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内涵
        3.1.2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特征
    3.2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要素构成
        3.2.1 知识协同创新主体
        3.2.2 知识协同创新客体
        3.2.3 知识协同创新平台载体
        3.2.4 知识协同创新环境
        3.2.5 要素间相互作用及演化规律
    3.3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过程
        3.3.1 创意萌芽阶段
        3.3.2 创意演化阶段
        3.3.3 创新形成阶段
    3.4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过程的动力因素分析
        3.4.1 驱动要素
        3.4.2 因果关系图
        3.4.3 系统动力学模型
    3.5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逻辑模型构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用户知识协同机理分析
    4.1 用户的界定与分类
    4.2 用户知识协同的定义
        4.2.1 用户知识协同的内涵
        4.2.2 用户知识协同的特征
    4.3 用户知识协同交互过程模型
        4.3.1 用户知识协同共生过程
        4.3.2 用户知识协同合作过程
        4.3.3 用户知识协同网络
        4.3.4 模型构建
    4.4 用户知识协同的动机分析
        4.4.1 研究方法
        4.4.2 样本选择与采集
        4.4.3 原始资料的整理汇编
        4.4.4 范畴编码
        4.4.5 结果讨论
    4.5 用户知识协同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4.5.1 数据来源
        4.5.2 数据预处理
        4.5.3 用户知识协同网络图谱
        4.5.4 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知识进化机理分析
    5.1 知识进化的构成要素及演变过程
        5.1.1 构成要素
        5.1.2 演变过程
    5.2 知识进化的自组织分析
        5.2.1 自组织特征
        5.2.2 自组织熵流
        5.2.3 自组织作用力
        5.2.4 自组织创新扩散
    5.3 知识进化的网络分析
        5.3.1 知识进化的网络模型界定
        5.3.2 知识进化的网络节点
        5.3.3 知识基因节点间的连接原理
    5.4 知识进化的网络可视化分析
        5.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4.2 知识进化的网络图谱
        5.4.3 知识进化的网络路径
    5.5 知识创新热点识别
        5.5.1 知识DNA模型设计
        5.5.2 知识基因聚类
        5.5.3 知识DNA模型构建
        5.5.4 知识基因热点的识别模型
        5.5.5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热点计算过程
        5.5.6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超网络分析
    6.1 子网络构建
        6.1.1 用户网络建模
        6.1.2 知识文本网络建模
        6.1.3 知识基因网络建模
    6.2 不同子网络间映射关系
        6.2.1 用户网络与知识文本网络
        6.2.2 知识文本网络与知识基因网络
        6.2.3 用户网络与知识基因网络
    6.3 超网络模型构建及案例分析
        6.3.1 超网络模型构建
        6.3.2 案例分析思路
        6.3.3 可视化图谱及结果讨论
    6.4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机理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及策略
    7.1 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
        7.1.1 人机互动机制
        7.1.2 知识创新热点预测机制
        7.1.3 社区技术机制
        7.1.4 知识协同创新激励机制
    7.2 平台建设视角下的知识协同创新保障策略
        7.2.1 优化社区平台的功能性设计
        7.2.2 社区规则制度的落实及完善
    7.3 情境优化视角下的知识协同创新保障策略
        7.3.1 知识协同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
        7.3.2 社区知识服务功能的完善
    7.4 用户协同参与视角下的知识协同创新保障策略
        7.4.1 引导高活跃度用户向核心创新用户转变
        7.4.2 充分发挥核心创新用户的带动效应
        7.4.3 提升社区用户的信息素养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总结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中的解析与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求
        2.文化创意产业的要求
        3.新博物馆学的兴起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3.创新点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文创产品包装研究方面
        2.博物馆资源开发方面
    (四)研究主要内容、框架及方法
        1.研究的主要内容
        2.研究框架
        3.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解析研究
    (一)相关概念定义
        1.博物馆资源
        2.文化创意产品包装
    (二)解析博物馆资源的丰富性
        1.馆藏文物资源
        2.文化遗址资源
        3.地域文化资源
    (三)解析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提取开发的意义
        1.博物馆馆藏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提取开发优势
        2.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提取开发受限因素
    (四)解析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提取原则
        1.选择适合开发的文化资源
        2.重视代表性的文化资源
    (五)基于语义学理论解析博物馆资源提取的可行性
        1.语义学的概念
        2.语义学的意义
        3.语义学的表现形式
        3.2 色彩语义
        3.3 材质语义
        4.基于语义学理论下解析博物馆资源提取的重要性
        5.语义学在博物馆资源解析研究中的表现形式
三、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衍生研究
    (一)博物馆资源衍生在文创产品包装中设计元素提取方法
        1.提取博物馆标识性符号
        2.提取博物馆符号的“所指”
        3.提取不同语境的符号
    (二)博物馆资源衍生在文创产品包装中的设计要素
        1.文化要素
        2.情感要素
    (三)博物馆资源衍生在文创产品包装中的设计原则
        1.遵循独特性原则
        2.遵循多元化原则
        3.遵循系列化原则
        4.遵循绿色包装原则
    (四)博物馆资源衍生在文创产品包装中的设计策略
四、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解析衍生运用研究——以大同博物馆为例
    (一)前期调研
        1.市场调研
        2.调查问卷
        3.调查结果
    (二)图形图案设计
        1.元素提取
        2.图形图案设计
    (三)版面设计效果图
    (四)材料的选取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8)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TPACK水平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智慧教育
        1.2.2 智慧教育环境
        1.2.3 TPACK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综合述评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第2章 TPACK的特征及其在智慧教育时代内涵发展
    2.1 TPACK的关键特征
        2.1.1 境脉性
        2.1.2 可变性
        2.1.3 复杂性
        2.1.4 发展性
    2.2 TPACK核心要素的内涵发展
        2.2.1 学科内容知识的发展
        2.2.2 教学法知识的发展
        2.2.3 技术知识的发展
第3章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TPACK水平测量
    3.1 测量量表的设计与完善
        3.1.1 量表的设计
        3.1.2 量表的完善
    3.2 测量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3.2.1 量表的信度分析
        3.2.2 量表的效度分析
    3.3 测量实施与信息统计
        3.3.1 测量的实施情况
        3.3.2 基本信息的统计
第4章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TPACK水平状况
    4.1 小学教师对智慧教育的态度分析
        4.1.1 小学教师对智慧教育知识能力水平的统计与分析
        4.1.2 小学教师对智慧教育态度水平的统计与分析
    4.2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TPACK各维度的整体水平
        4.2.1 技术知识(TK)水平
        4.2.2 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水平
        4.2.3 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TPK)水平
        4.2.4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水平
        4.2.5 小学教师TPACK各维度水平的比较分析
    4.3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TPACK水平各维度的差异性
        4.3.1 TPACK水平的性别差异性
        4.3.2 TPACK水平的地域差异性
        4.3.3 TPACK水平的教龄差异性
        4.3.4 TPACK水平的学历差异性
        4.3.5 TPACK水平的职称差异性
        4.3.6 TPACK水平的学科差异性
    4.4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TPACK存在的主要问题
        4.4.1 性别失衡
        4.4.2 水平偏低
        4.4.3 学科失衡
        4.4.4 反思不足
第5章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TPACK水平的提升对策
    5.1 平衡性别比例,引进教技人才,优化小学教师队伍结构
    5.2 改革教师培训,突出整合需求,提升应用技术教学能力
    5.3 运用整合思想,强化整合实践,提高教学实践整合能力
    5.4 注重与时俱进,重视反思自评,发展教师整合反思能力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一章 乡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概述
    第一节 乡土文化的内涵及重要资源
        一、乡土的含义
        二、乡土文化的内涵
        三、乡土文化的重要资源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 乡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及价值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观点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的借鉴
        一、以文化人理论
        二、融入理论
    第三节 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乡土文化融入思想政教育的时代需求
第三章 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难的表现
        一、融入的内容缺乏整体设计
        二、融入的方式存在问题
        三、融入的程度把握不到位
        四、融入的过程缺乏配合
    第二节 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优秀乡土文化当代传承中遇到冲击
        二、乡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用的环境存在分离
        三、各级各类学校对乡土文化教育的接续不到位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乡土文化素养不高
第四章 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高校整体规划乡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重点发力,深挖两者融入内容的相通处
        二、将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三、开发和完善地方高校乡土文化课程体系
    第二节 优化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一、科学运用各类课堂教学方法
        二、创新各类实践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 准确把握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程度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二、坚持适度转化原则
    第四节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文化素养,保持多方联动配合
        一、提高教育者的乡土文化融入素养
        二、提高受教育者的乡土文化融入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二、其他科研情况

(10)初中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相关文献分析
        1.3.2 国外相关文献分析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的目标
        1.4.2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问卷调查法
        1.5.2 访谈法
        1.5.3 文献分析法
    1.6 核心概念界定
        1.6.1 初中
        1.6.2 网络课程
        1.6.3 教学资源
    1.7 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与基本类型
    2.1 理论基础
        2.1.1 课程开发理论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3 网络时代的传播理论
    2.2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基本类型
        2.2.1 英语听力网络教学资源
        2.2.2 英语口语网络教学资源
        2.2.3 英语阅读网络教学资源
        2.2.4 英语写作网络教学资源
第三章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3.1 初期调查
    3.2 调研设计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试测
        3.2.3 正式问卷
        3.2.4 访谈设计
        3.2.5 调查实施
    3.3 学生层面调查结果分析
        3.3.1 学生对网络课程的认知方面
        3.3.2 学生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态度方面
        3.3.3 学生利用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状况
    3.4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4.1 教师对网络课程的认知现状
        3.4.2 教师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态度现状
        3.4.3 教师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4.3.1 教师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现状
        3.4.3.2 教师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建设现状
第四章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4.1.1 师生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认识不到位
        4.1.2 师生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态度不够积极
        4.1.3 师生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
    4.2 英语网络资源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传统教育体制制约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
        4.2.2 师生的网络信息素养不高
        4.2.3 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局限影响了其利用效果
第五章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5.1 提高教师的英语网络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
        5.1.1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5.1.2 开展教育信息化培训,转变师生观念
        5.1.3 鼓励广大一线教师开展网络课教学实践
    5.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转变教师对网络资源的态度
        5.2.1 完善学校激励体系,转变教师对网络课堂的态度
        5.2.2 鼓励教师开发、建立自己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
        5.2.3 创建适合本校教师的英语学科平台
    5.3 提升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效果
        5.3.1 重视网络课程内容建设,梳理精品课程
        5.3.2 完善互动教学设计,提高网络课程资源利用水平
        5.3.3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网络资源开发能力
        5.3.4 完善网络课堂教学资源应用的软硬件环境
        5.3.5 学生利用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发表

四、资源在智慧中衍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博物馆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上饶市博物馆”为例[D]. 翁晓捷.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D]. 刘宣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中学语文教材中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教学策略研究[D]. 王佳楠.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优势文化概念下的甘肃武威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D]. 李俊鹏.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5]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D]. 黄鑫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6]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创新研究[D]. 任亮. 吉林大学, 2020(08)
  • [7]博物馆资源在文创产品包装中的解析与衍生研究[D]. 陈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TPACK水平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D]. 李霞.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 陈燕. 江苏大学, 2020(05)
  • [10]初中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D]. 张利利. 河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资源源于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