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路基、桥涵基础病害防治

湿陷性黄土路基、桥涵基础病害防治

一、湿陷性黄土路基、桥涵地基病害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黄永飞[1](2021)在《黄土地区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黄土的湿陷性和易崩解性,在黄土地区建造公路路基时,常遇到各种病害。文章通过文献综述,结合自身施工实践经验,对黄土地区公路路基常见的4种病害——路基沉陷、路基陷穴、坡面破坏及坡体破坏等的特点与成因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通过优化设计、地基加固及完善排水设施等对策进行防治,以期为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防治提供借鉴和思路。

杨露[2](2020)在《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新疆伊犁地处我国西北部,自治区居民居住地分散且彼此之间距离较长。公路作为新疆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保障公路的使用功能极为重要。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是一条重要的省级干线公路,由于路线经过的地区特殊土较多,路基路面病害较多,严重影响该段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在分析省道219线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基础上,对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处治措施对保障省道219线的使用功能具有实际意义,有利于促进伊犁地区交通和经济发展。在分析了省道219线沿线的自然地理情况、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分区、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基础上,发现该路段不良特殊性土较多,对公路路基稳定和路面结构的影响较大,为分析该路段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原因提供了基础。通过调查省道219线原有路基基本情况和路基损坏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常见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杂填土等特殊土路基病害特征。结合勘察结果,系统提出了省道219线不同类型的特殊土路基处置措施和方法,为省道219公路特殊土路基病害的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详细调查了省道S219线路面结构和路面病害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路面病害路段的特殊土分布情况和路基病害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路面状况技术评价和路面结构强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省道219的路面损坏情况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是裂缝和车辙。最后,在对沥青路面各类病害处置措施进行分类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省道219线的路基和路面病害调查资料,分析发现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是由特殊土路基病害引发。提出了在处理路面病害前必须先行处理路基病害,再根据交通资料,重新设计道路结构层的处理方法。对于基层压实度尚可,稳定性较好的路段,总结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他类型的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李敬德[3](2020)在《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依托正在修建的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河北段,以ZT5标试验段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黄土路基病害成因,并对湿陷性黄土工程特性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研究,提出了地基强夯补强、路堤填筑强夯追密、填挖结合部土工格栅加筋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技术以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在室内土工试验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分析路堤横、纵断面不均匀沉降控制效果,并进一步对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对黄土填料以及地基黄土的颗粒级配、击实特性以及界限含水率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填料的曲率系数、不均匀系数、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及液塑限等物理指标。一是判定黄土填料是否满足高速公路对路基填料的要求。二是通过直剪试验和固结试验,从而确定黄土填料和地基黄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压缩模量等力学指标,为有限元数值模拟提供精确参数。(2)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高填方路堤在不同因素影响下不均匀沉降数值模拟,分别得到:a.高填方路堤横断面不均匀沉降量随填土高度增高而增大;b.高填方路堤横断面不均匀沉降量因地基材料压缩模量降低而增大;c.地基横向斜坡坡度比为1:4~1:7时,高填方路堤横断面不均匀沉降量随横向斜坡地基坡度比值增加而增大。(3)针对“V”型冲沟斜坡地基的加固,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分别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进行研究,旨在确定不同夯击能的有效加固深度、夯击点布置与间距、夯击击数与遍数;针对填挖结合部不均匀沉降控制,采用土工格栅加筋技术,利用土工格栅与土之间摩擦和锁定来提高路堤土的性能,以达到控制不均匀沉降的效果。同时,通过有限元软件PLAXIS对土工格栅在同一强度下不同铺设层数时路堤的不均匀沉降进行模拟,从而确定最优铺设方案。(4)通过现场路基整体结构性能检测数据对比,得到试验段的弯沉值均小于设计弯沉值120(0.01 mm),黄土路基结构性能良好;同时,发现PFWD和贝克曼梁两种弯沉仪分别测得的动回弹模量和静回弹模量的图形曲线走势基本一致,也可以证明这两种仪器均能很好地完成路基回弹模量检测的工作。(5)对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填筑完成后)进行长期监测,从监测数据发现:a.冬休期间,路堤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7 mm/d;b.路面施工期间,路堤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188 mm/d;c.路面施工结束后,路堤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14 mm/d。说明路面施工时已进入路堤沉降稳定期。对路基(路面施工完成后)横、纵断面进行48d监测发现,各点累计沉降量均小于6 mm。

王飞[4](2020)在《袖阀管注浆土体劈裂特征及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无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既有铁路路基在多年的运营中,在强降雨、列车动荷载和工程扰动等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黄土填土路基中易出现沉降病害问题,反映到轨道几何形位上,降低了铁路运能,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畅通。在不影响铁路运营的情况下进行路基沉降病害的治理措施中,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为很好的选择。本文以陇海线天水-兰州段袖阀管治理路基沉降病害工程为依托,利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对沉降原因进行归纳,进行袖阀管加固路基的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总结了袖阀管注浆对土体的劈裂特征,并在施工现场进行破坏性检测和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注浆效果无损检测等多种手段检测路基加固效果。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参考意义。1.沉降路基下方的软弱土可能一直延伸到基床底部以下(6m~9m)土体;在此区段路基注浆后,会有强度的暂时降低状态,但待浆液凝固后,强度显着增加,对此部分软弱土体的补强作用明显。2.在袖阀管上部土体受到的土压力增量和阶段性都更明显,在一般情况下,袖阀管需穿越土体软弱层进行注浆,这样可能土体的劈裂挤密效果会更好。3.袖阀管的加固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套壳料本身在压力作用下的膨胀对周围土体的挤密、在较密土层中形成大片壳状劈裂浆脉、形成瘤状结石体嵌与土体中;土压力数据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本文将其分为渗透阶段,挤密、劈裂阶段和强化阶段:土压力的增加呈现出随机性,不同的监测断面无明显规律;土压力峰值及其到达时间与离袖阀管法向距离和土层状态有关;不论是注浆状态时还是间歇期间均有浆液渗透劈裂,间歇性注浆可能更利于土体局部浆液的填充。4.利用FLAC3D进行注浆前后的路基状态分析,认为在经过注浆加固后,路基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的沉降位移和塑性区分布都有大幅减少,PGA放大系数沿高程均匀增大,突变点消失,路基整体性好。5.通过废旧路基的注浆解剖、破坏性钻孔观察、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无损评价等手段对注浆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测。重点进行了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注浆效果评价,在治理后,路基不论是在客车还是在货车动荷载下的加速度响应均有明显增强,在数值分析中路肩测点也有此方面的现象,间接的证明了注浆加固后路基刚度和密实度的提升,认为袖阀管在此段的应用较为成功。6.但轨检小车结果显示还有部分路段治理效果不明显,甚至有少量加重现象,可能路基底部存在漏浆等问题,可以先提前施工止水帷幕进行改善。更广泛的需对填土路基中的注浆施工结合局部工程条件的专门探讨,对治理方案进行完善。

朱武权[5](2020)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道路路基处理分析》文中提出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经常会因路基问题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发生路基病害事故不仅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此,文章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道路路基的典型病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病害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起到一定帮助。

程雨恒[6](2020)在《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受力变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涵洞工程在我国西北黄土地质区分布广泛且使用频繁。钢波纹管涵洞作为新式涵洞,在软弱土质区域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既有研究未充分考虑黄土地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静力、动力与降雨工况条件下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的受力变形规律,以及加固防渗措施分析。首先,对陕西地区的黄土进行剪切、湿陷与压缩等实验,计算黄土的增湿等效压应力、剪应力及增湿抗剪强度,分析其在含水率增加情况下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其次,应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模拟3m、5m、10m、15m、20m的填土高度,计算黄土地区1m、2m、4m管径的钢波纹管涵洞受力状况。同时设计1:40的等比大小钢波纹管室内模拟实验,验证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有限元动力工况即在路基顶部添加公路I级荷载,分析钢波纹管涵洞观测点的应力与位移值分布规律。最后,选择12h、24h、36h、48h、60h作为降雨工况的5个时间阶段。对路基黄土进行应力渗流分析;对地基黄土应用增湿等效压应力与剪应力,模拟含水率增大带来的强度降低与湿陷;建立钢波纹管涵洞整体模型,选择1/2、1/4及全洞口三个断面为观测截面,设计加固防渗措施,计算并整合应力位移结果。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实验得到黄土含水率增加产生湿陷的增湿等效压应力、剪应力表达及黄土增湿剪损含水量,绘制黄土增湿抗剪强度包线,得出其粘聚力的下降约58%,内摩擦角下降约4.5%。第二,随着填土高度增加,整体位移沉降量与管径大小成正比,各点应力值与管径大小成正比,其中4m管径的钢波纹管涵洞能够承受更大的土荷载,沉降与变形量随之增加。同一位置下,钢波纹管外侧应力、应变较大,波峰处应力值稍大于波谷处。在填土高度为20m时,最大沉降位移44.05mm,最大应力值183.12MPa。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竖向土压力增长速率逐渐减小。第三,在行车荷载下,钢波纹管波峰与波谷处出现了拉、压应力正负相对的情况。填土高度大于3m时,行车荷载对钢波纹管受力的影响占比远小于土压力荷载。第四,在降雨量115mm作用60h后,雨水入渗影响到底部的地基黄土,且距离洞口越近,对路基黄土与地基黄土的影响越早,钢波纹管涵洞的位移沉降越大。在雨水的入渗过程中,钢波纹管各点应力值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第五,设计加固防渗措施并量化改善效果,各观测点沉降位移均减小40%左右,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洞口与涵洞中部的沉降差变小。

于景铭[7](2020)在《既有线黄土路基沉降调查分析及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治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数条铁路干线。近年来,兰局管内数条铁路线在运营过程中,部分路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为研究下沉原因及采取合理的整治工程,对部分路基沉降整治工点进行了实地考察,选取某高速铁路K1642+400-K1642+610段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整治路基下沉工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荷载作用下地基应力场和位移场特性进行研究,可对黄土地区类似路基下沉病害整治工程提供借鉴,对新建铁路路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既有线、某高速铁路沉降情况的调查,得出既有线黄土路基沉降易发生在高填方路段、桥涵过渡段以及冲沟附近等容易受到水流侵蚀的路段,在所调查沉降路段,多数沉降处附近涵洞存在积水,排水设施排水不畅。路基填料均为细颗粒土,水稳定性差。综合认为,路基发生沉降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路基在建设时压实度不够,填料的水稳定性差,降雨量逐年增加,雨水渗入路基土体,造成路基承载力不足。建议新线建设运营时,选择级配良好的填料,做好路基周围排水,尽量减小或防止地面积水等长时间浸泡铁路路基,在雨季加强运营维护。(2)在不过多影响铁路运营情况下,既有线路基沉降病害整治主要采用注浆加固方式;在有施工条件下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以选择夯实水泥土桩、旋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可有效提高路基的承载力,控制沉降量,保证稳定性;路基下沉过大地段还可以结合线路大中修时恢复路基面高程。(3)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体设计参数(桩体材料、桩径、桩间距、桩长)对复合地基沉降量影响较大;垫层加筋及增大桩体材料水泥掺和量可以提高桩土应力比,改变复合地基受力特征。(4)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建议本文所依托实际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可取为:桩间距1.0m-1.2m;桩长6m-8m;桩径0.4m-0.5m;桩体材料水泥掺和比6%-8%;垫层厚度为0.8m-1.0m;水泥掺和量取值为6%-8%;垫层中设置一层土工格栅。

郑浩[8](2019)在《太中银铁路定银线高填方路堤病害调查及整治加固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交通建设已经成为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相应的问题,才能够避免安全的隐患。我国领土面积庞大,很多地区都是山区和丘陵,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建设公路,高填方路堤是常见的路基构建形式之一。高填方路堤与常规的路堤有很大的差别,首先,高填方路堤的高度大,稳定性强;其次,高填方路堤所需要的土石方量较大,这样就对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较高;再者,路基在完工之后,其自身的沉降量就比较大,所以对施工之后的沉降要求应该达到施工标准,避免高填方路堤施工中出现过大的沉降而产生病害,从而造成铁路运行受阻,所以对高填方路堤病害进行研究对铁路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填方路堤的沉降计算能够指导后期施工达到施工应用的标准,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并且铁路高填方路堤病害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行业规范提供借鉴。针对高填方路堤的研究,我国研究人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针对高填方路堤病害防治的研究还较少,不能够满足铁路病害防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本文以太中银铁路定银线高填方路堤病害为研究方向,其具体研究内容为下:首先,收集了现有的文献,结合高填方路基的定义及类型,分析常见高填方路基的破坏形式、病害形成的机理与诱因,确定路堤病害防治原则及整治加固技术。其次,基于定银线某××段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等情况,结合现场观测数据,发现该段铁路高填方路堤存在的主要病害为路基裂缝、路基不均匀沉降、边坡溜塌和路堤出现沿着地基滑动。分析路基沉降的原因有主要有地形地貌、路基结构和地下水。最后,结合定银线某××段现场病害整治工程,从病害产生的机理出发,针对路基填筑材料问题,路基本体加固采用钢管桩和旋喷桩加固的措施同时为防止坡脚拱起,采用在不稳定侧采用护坡堆载的措施,主要是减少土体的压缩变形或减少土体侧向位移引起的路基沉降,增加路基结构性能。基于路堤沉降监测和侧向位移监测分析,发现施工完成初期,由于路基填料加固和水位变化较小,会造成监测数据变化浮动较大,后期则变化较小,防治措施可保持良好的路基结构状态。

梁亚红[9](2019)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典型病害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逐渐增长,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又比较复杂,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因路基问题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而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则正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为此,本文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的典型病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病害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公路工程建设起到一定帮助。

郇康[10](2019)在《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特征及养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西禹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对已运营十多年的公路路基和路面病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重点调研了该高速公路的路基、边坡以及路面病害情况,在认真分析调查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西禹高速公路的主要病害类型和特征,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西禹高速公路病害的预防和养护措施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并对类型道路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提出了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和对策。论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研究了黄土的工程特性以及其对高速公路的影响。西禹高速公路大部分路段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因此对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黄土工程特性对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2、对西禹高速公路的路基病害及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西禹高速公路的路基病害及使用现状调查,将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西禹高速公路路基病害主要以小范围的边坡冲沟和排水系统的局部表面损坏为主,整体路基边坡的稳定性较好。通过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养护措施。3、对西禹高速公路的路面病害及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西禹高速公路目前的路面病害以裂缝、坑槽和车辙为主,部分路段的裂缝、坑槽和车辙病害比较严重,对路面质量和行车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路面裂缝以横向的沥青温缩裂缝为主,路面坑槽以水损害性坑槽为主。针对此类病害,通过分析产生裂缝、坑槽和车辙的原因,研究了路面病害的防治和养护措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技术建议和预防措施。4、在以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西禹高速公路的整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各种处治方法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可以为类似道路的病害防治起到借鉴作用。

二、湿陷性黄土路基、桥涵地基病害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湿陷性黄土路基、桥涵地基病害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地区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黄土地区路基常见病害
    2.1 路基沉陷
    2.2 路基陷穴
    2.3 坡面破坏
    2.4 坡体破坏
3 黄土路基病害防治措施
    3.1 优化设计
    3.2 地基加固
    3.3 完善排水设施
4 结语

(2)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公路病害系统的集合性
        1.3.2 公路病害系统的层次性
        1.3.3 公路病害系统的相互性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的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分析
    2.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自然环境情况
        2.1.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条件
    2.2 区域地质构造、地震
        2.2.1 区域地质构造
        2.2.2 地层岩性
        2.2.3 新构造运动
    2.3 工程地质分区
        2.3.1 Ⅰ类区
        2.3.2 Ⅱ类区
    2.4 特殊性岩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路基情况、病害分析及处置措施
    3.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有路基状况调查
    3.2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基损坏状况分析总结
        3.2.1 路肩边沟不洁
        3.2.2 水毁冲沟(路基边坡)
        3.2.3 土路肩损坏
        3.2.4 路缘石缺损
    3.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情况分析
        3.3.1 盐渍土
        3.3.2 湿陷性黄土
        3.3.3 软弱土
        3.3.4 杂填土
    3.4 不同类型特殊土路基病害防治方法和要点
        3.4.1 盐渍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3.4.2 黄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3.4.3 软弱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3.4.4 杂填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3.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
        3.5.1 盐渍土段路基处理
        3.5.2 湿陷性黄土段路基处理
        3.5.3 软弱土段路基处理
        3.5.4 杂填土段路基处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及主要病害原因分析
        4.1.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4.1.2 沥青裂缝类病害
        4.1.3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
        4.1.4 沥青变形类路面病害
        4.1.5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
    4.2 伊犁省道219线路面结构调查
        4.2.1 原路段具体情况
        4.2.2 病害调查结果
    4.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4.3.1 横向裂缝
        4.3.2 纵向裂缝
        4.3.3 块状裂缝
        4.3.4 路面车辙
    4.4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状况技术评价
    4.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研究
    5.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处置
        5.1.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修复材料
        5.1.2 沥青裂缝维修措施
        5.1.3 裂缝修补办法
    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措施
        5.2.1 沥青路面坑槽处治措施
        5.2.2 沥青路面麻面、松散处治措施
    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治方法
        5.3.1 沥青路面车辙处治方法
        5.3.2 沥青路面雍包处治方法
        5.3.3 沥青路面沉陷处治方法
    5.4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处置措施
        5.4.1 沥青路面冻胀翻浆处治措施
        5.4.2 沥青路面泛油处治措施
    5.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置方案研究
        5.5.1 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处置
        5.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
        5.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置和其他病害处置
    5.6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结构(补强+新建)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山区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研究现状
        1.2.2 山区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处治措施研究现状
    1.3 本次研究所做的工作
        1.3.1 研究的重点及关键技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复杂条件下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
    2.1 复杂条件下黄土路基特征
        2.1.1 鸡爪沟定义及特点
        2.1.2 湿陷性黄土地基特点
        2.1.3 陡坡路堤定义及特点
        2.1.4 高填方路堤定义及特点
        2.1.5 半填半挖路基定义及特点
    2.2 复杂条件下黄土路基病害特征调查
        2.2.1 宝兰铁路黄土路基病害调查
        2.2.2 青兰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
        2.2.3 山西省某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
    2.3 复杂条件下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主要因素分析
        2.3.1 斜坡地基坡度的影响作用
        2.3.2 压实度不均匀的影响作用
        2.3.3 路堤高度的影响作用
        2.3.4 路基刚度差异的影响作用
        2.3.5 水的影响作用
    2.4 小结
第三章 延崇高速黄土填料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3.1 依托工程概况
        3.1.1 项目概况
        3.1.2 工程地质概况
    3.2 延崇高速公路黄土填料特性试验研究
        3.2.1 颗粒分析实验
        3.2.2 界限含水率—液塑限试验
        3.2.3 击实试验
        3.2.4 直剪快剪试验
        3.2.5 固结试验
        3.2.6 湿陷性试验
    3.3 小结
第四章 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软件介绍
    4.2 本构模型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4.3.1 几何模型构造和参数确定
        4.3.2 网格划分及初始条件
    4.4 不同因素对路堤不均匀沉降影响和安全性分析
        4.4.1 路堤填筑高度变化的影响分析
        4.4.2 地基性质变化的影响分析
        4.4.3 地基斜坡坡度变化的影响分析
        4.4.4 施工建议
    4.5 强夯法处治路基不均匀沉降有限元分析
        4.5.1 动荷载输入和边界条件
        4.5.2 参数介绍和模型建立
        4.5.3 模拟结果分析
        4.5.4 强夯法处治路堤不均匀沉降结果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研究
    5.1 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设计原则
    5.2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斜坡地基
        5.2.1 湿陷性黄土斜坡地基试夯
        5.2.2 强夯参数及要求
        5.2.3 强夯效果检测评价
    5.3 高填方黄土路堤不均匀沉降处治措施
        5.3.1 高填方黄土路堤填筑控制标准
        5.3.2 鸡爪沟地形路基分层填筑工艺
        5.3.3 高填方黄土路堤分层压实质量检测
        5.3.4 高填方黄土路堤分层强夯夯沉量检测
    5.4 纵向填挖结合部不均匀沉降处治措施
        5.4.1 土工格栅的种类
        5.4.2 土工格栅加筋机理
        5.4.3 土工格栅试验检测
        5.4.4 土工格栅铺设要求
        5.4.5 土工格栅加筋效果及铺设方法
    5.5 “V”型冲沟防排水处治技术
        5.5.1 路侧冲沟回填
        5.5.2 冲沟上、下游排水
        5.5.3 冲沟底部排水
        5.5.4 边坡防护形式
        5.5.5 防水土工合成材料应用
    5.6 小结
第六章 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修筑效果检测及分析
    6.1 黄土路基结构性能检测方法
        6.1.1 便携式落锤弯沉仪检测
        6.1.2 贝克曼梁弯沉仪检测
    6.2 湿陷性黄土路基整体结构性能检测结果分析
        6.2.1 路基结构性能检测方案
        6.2.2 路基结构性能检测结果分析
    6.3 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监测内容及方法
        6.3.1 沉降监测布置原则
        6.3.2 沉降监测布置和监测方法
        6.3.3 沉降监测频率要求
        6.3.4 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6.3.5 沉降控制要求
    6.4 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6.4.1 典型断面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6.4.2 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结果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袖阀管注浆土体劈裂特征及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无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铁路既有路基沉降机理研究现状
        1.2.2 既有路基沉降病害治理工程措施
        1.2.3 袖阀管注浆技术在铁路病害治理中的应用
        1.2.4 劈裂注浆加固理论与机理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陇海线路基沉降病害及典型工点现场调研
    2.1 铁路既有线路基沉降病害
        2.1.1 既有线路基沉降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
        2.1.2 既有线路基沉降病害的主要类型
    2.2 既有线病害路基勘察检测
        2.2.1 现有铁路既有线路基勘察检测手段
        2.2.2 此次采用勘察检测手段
    2.3 陇海线天水-兰州段路基病害简述
        2.3.1 陇海铁路天水-兰州段工程条件
        2.3.2 陇海线天水至兰州段病害统计
        2.3.3 路基沉降病害工点现场调研
    2.4 袖阀管注浆在陇海线天水-兰州段路基沉降中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袖阀管注浆土体劈裂特征试验研究
    3.1 袖阀管注浆土体劈裂场地试验
        3.1.1 试验准备
        3.1.2 试验流程
        3.1.3 试验结果
    3.2 袖阀管注浆土体劈裂模型试验
        3.2.1 模型试验设计
        3.2.2 试验过程
        3.2.3 试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4 注浆加固前后路基静动力数值研究
    4.1 袖阀管注浆效果简化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4.2.1 建立计算模型
        4.2.2 模型参数
    4.3 注浆加固前后的路基静力响应
        4.3.1 自然状态下的路基响应
        4.3.2 静轮载作用下的路基响应
        4.3.3 基于静力响应注浆效果分析
    4.4 注浆加固前后列车动荷载下的路基响应
        4.4.1 动力边界条件和荷载
        4.4.2 注浆加固前路基动力响应
        4.4.3 注浆加固后路基动力响应
        4.4.4 基于注浆效果动力响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袖阀管注浆加固效果的无损评价
    5.1 废旧路基注浆解剖试验
        5.1.1 试验场地及步骤
        5.1.2 解剖试验结果
    5.2 钻机取土样观察
    5.3 轨检小车检测结果
    5.4 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注浆效果无损评价
        5.4.1 振动测试与路基刚度对应原理
        5.4.2 陇海线现场加速度测试方案
        5.4.3 陇海线现场加速度测试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道路路基处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湿陷性黄土等级评价
3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措施
    3.1 冲击碾压法
    3.2 挤密桩法
    3.3 换填土加固法
    3.4 预浸水法
    3.5 强夯法
4 结束语

(6)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受力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主要创新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土增湿变形实验研究
    2.1 黄土增湿等效压应力实验研究
        2.1.1 黄土压缩实验
        2.1.2 黄土增湿等效压应力表达
    2.2 黄土的增湿抗剪特性实验研究
        2.2.1 黄土增湿等效剪应力实验
        2.2.2 黄土增湿抗剪强度分析
        2.2.3 黄土增湿抗剪强度准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波纹管涵洞室内模拟实验研究
    3.1 钢波纹管涵洞室内实验
        3.1.1 实验设计
        3.1.2 实验过程
    3.2 钢波纹管涵洞室内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3.2.1 钢波纹管应力应变实验结果
        3.2.2 钢波纹管室内实验结论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有限元分析
    4.1 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有限元计算
        4.1.1 模型设计
        4.1.2 网格划分
        4.1.3 有限元计算本构关系
    4.2 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4.2.1 钢波纹管观测点截面受力规律分析
        4.2.2 不同填土高度下钢波纹管涵洞受力规律分析
        4.2.3 钢波纹管涵洞有限元计算与室内模拟实验结论对比
        4.2.4 行车荷载下钢波纹管涵洞受力规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降雨条件下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整体有限元分析
    5.1 降雨条件下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整体有限元模型设计
        5.1.1 降雨分析动态过程设计
        5.1.2 钢波纹管涵洞整体有限元模型设计
    5.2 降雨过程中路基黄土与地基黄土的渗流分析设计
        5.2.1 路基黄土应力—渗流分析
        5.2.2 地基黄土渗流分析及增湿等效应力分析
    5.3 降雨条件下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受力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5.3.1 降雨条件下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受力计算结果
        5.3.2 降雨条件下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受力位移规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加固防渗措施
    6.1 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加固防渗措施设计
        6.1.1 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洞口边坡加固
        6.1.2 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底部基础处理
    6.2 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加固防渗效果分析准备
        6.2.1 涵洞洞口边坡加固模型设计
        6.2.2 涵洞底部基础处理模型设计
    6.3 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加固防渗措施效果计算与分析
        6.3.1 钢波纹管涵洞加固防渗措施有限元计算结果
        6.3.2 钢波纹管涵洞加固防渗措施效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成果

(7)既有线黄土路基沉降调查分析及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黄土的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1.3.2 黄土路基研究现状
        1.3.3 路基沉降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1.3.4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兰局管段部分黄土路基沉降调查分析与整治技术研究
    2.1 干武线路基沉降情况调查
        2.1.1 干武线概况
        2.1.2 干武线路基沉降情况
        2.1.3 干武线K40+876调查情况
        2.1.4 干武线K129+780-K129+810调查情况
    2.2 陇海线天兰段部分工点路基沉降情况调查
        2.2.1 陇海线概况
        2.2.2 陇海线K1584+640-K1584+810段调查情况
        2.2.3 陇海线K1578处调查情况
    2.3 某高速铁路个别地段路基沉降调查
        2.3.1 某高速铁路K1689+700-K1723+230段调查情况
        2.3.2 某高速铁路K1726+500-K1728+055段调查情况
        2.3.3 某高速铁路K1771+300-K1771+374段调查情况
        2.3.4 某高速铁路K1771+939-K1773+323段调查情况
        2.3.5 某高速铁路K1642+400-K1642+610段调查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某高铁路基工作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3.1 有限元法及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3.1.1 有限元法概述
        3.1.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3.2 数值模拟
        3.2.1 建立计算模型
    3.3 桩的参数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3.3.1 桩间距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3.3.2 桩长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3.3.3 桩径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3.3.4 桩体材料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3.4 垫层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3.4.1 垫层厚度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3.4.2 垫层材料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3.4.3 垫层加筋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太中银铁路定银线高填方路堤病害调查及整治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高填方路堤沉降变形研究现状
        1.5.2 高填方路堤沉降预测研究现状
        1.5.3 高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5.4 高填方路堤病害防治研究现状
2 高填方路堤病害及防治原则分析
    2.1 常用高填方路堤分类
        2.1.1 填土路堤
        2.1.2 填石路堤
        2.1.3 轻质材料路堤
        2.1.4 工业废渣路堤
    2.2 高填方路堤的破坏形式
        2.2.1 路基裂缝
        2.2.2 路基沉陷
        2.2.3 路基边坡失稳
    2.3 高填方路堤病害形成的机理与诱因
        2.3.1 高填方路堤病害产生的机理
        2.3.2 高填方路堤病害形成的诱因
    2.4 高填方路堤病害防治原则
        2.4.1 预防为主的原则
        2.4.2 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
        2.4.3 综合治理原则
        2.4.4 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2.5 高填方路堤病害整治加固技术
    2.6 本章小结
3 定银线某××高填方路堤病害类型调查研究
    3.1 太中银铁路定银线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
        3.1.2 气象水文
        3.1.3 地形地貌
        3.1.4 地层岩性
        3.1.5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3.2 定银线高填方路堤病害调查分析
    3.3 定银线高填方路堤病害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定银线某××路基病害整治加固思路及措施
    4.1 高填方路堤整治加固思路
    4.2 高填方路堤病害整治加固技术措施
        4.2.1 路基加固措施
        4.2.2 路基防、排水措施
    4.3 路堤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
        4.3.1 路堤监控量测
        4.3.2 路堤监控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典型病害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的典型病害
    1.1 路基沉陷
    1.2 路基陷穴
    1.3 边坡破坏
    1.4 路堑边坡剥落
2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典型病害的有效防治措施
    2.1 完善排水设施
    2.2 加强边坡防护
    2.3 边坡设计优化
    2.4 提高土体密实度
    2.5 基础土层置换
    2.6 应用复合地基
3 结束语

(10)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特征及养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本文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禹高速公路沿线水文地质情况调查研究
    2.1 黄土的工程特性
        2.1.1 黄土的组成
        2.1.2 黄土的湿陷性和水理性简介
        2.1.3 黄土特性对高速公路路基的影响
        2.1.4 黄土湿陷防治对策
    2.2 西禹高速公路的自然环境
        2.2.1 西禹高速公路概况
        2.2.2 西禹高速公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概况
        2.2.3 西禹高速公路沿线气象和水文条件概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禹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与防治对策
    3.1 黄土路基边坡病害分析
        3.1.1 坡体损坏
        3.1.2 坡面损坏
    3.2 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病害调查与数据分析
        3.2.1 路基边坡病害调查
        3.2.2 路基边坡病害数据分析
    3.3 路基边坡病害防治措施
        3.3.1 坍塌、崩塌的防治
        3.3.2 滑坡的防治
        3.3.3 坡面损坏的防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调查与防治对策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析
        4.1.1 裂缝
        4.1.2 坑槽与沉陷
        4.1.3 车辙
    4.2 西禹高速沥青路面病害调查与数据分析
        4.2.1 沥青路面病害调查
        4.2.2 沥青路面病害数据分析
    4.3 沥青路面病害的治理养护
        4.3.1 裂缝的修补与养护技术
        4.3.2 路面坑槽的修补与养护技术
        4.3.3 路面车辙的修补与养护技术
    4.4 现场调查总结与西禹高速公路总体评价
        4.4.1 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现场调研小结
        4.4.2 对西禹高速公路的总体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湿陷性黄土路基、桥涵地基病害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地区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J]. 黄永飞. 安徽建筑, 2021(06)
  • [2]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D]. 杨露. 长安大学, 2020(06)
  • [3]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 李敬德.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4]袖阀管注浆土体劈裂特征及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无损评价[D]. 王飞.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道路路基处理分析[J]. 朱武权. 工程技术研究, 2020(09)
  • [6]黄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受力变形特性研究[D]. 程雨恒.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既有线黄土路基沉降调查分析及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治理技术研究[D]. 于景铭.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8]太中银铁路定银线高填方路堤病害调查及整治加固技术研究[D]. 郑浩.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9]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典型病害及防治措施研究[J]. 梁亚红. 建材与装饰, 2019(32)
  • [10]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特征及养护技术研究[D]. 郇康. 长安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湿陷性黄土路基、桥涵基础病害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