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信息危机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0)在《融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公共危机分析和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范哲华[2](2020)在《乐视网现金流危机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就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从以前的重利润轻现金流转变为两者并重。相较于基于收付实现制下编制的现金流量,基于权责发生制下的企业利润拥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使得部分企业可能营收很大,账面利润丰厚,但实质上并未转化为相应的现金流入流回企业,这就使得企业资金链要承受较大压力,情况严重时很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破产。故市场投资者当下将目光更多的转向了企业现金流。在“现金为王”的时代,对企业现金流进行有效管控,做好现金流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以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三大核心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与传统产业相结合。这种被称为“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成为当下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新常态,众多互联网企业希望通过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快速实现自己做大做强的目的。但是在其多元化扩张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忽视了其中的风险,对现金流管理不够重视。在经营活动无法产生持续充裕的现金流以支撑其多元化发展的情况下依靠大量外部融资来实现,极易造成企业增长失速,引发现金流危机。本文以近几年最具代表性的发生现金流危机的乐视网为研究对象。利用乐视网现金流量数据及各项指标对乐视网现金流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乐视网现金流危机的主要表现。同时结合乐视网年报以及相关数据分析了乐视网现金流危机的成因,并就此得出相关结论与启示,为行业内具有相同问题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本文阐述了现金流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乐视网的基本情况及其商业模式,并通过对经营状况以及现金流分析,发现其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应收账款占用大量资金、现金偿债能力较差以及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波动较大的问题。进而通过相关数据结合理论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成因,主要为过度投资导致“盈利-增长-风险”失衡、应收账款回收缓慢、内部控制失效导致关联交易超限额以及融资方式不合理,并从中得到相关启示,诸如应做好现金流预算与管控工作、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以及正确进行关联交易、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等。作为曾经的市值高达1700亿元的互联网明星企业,到如今毫无悬念将被退市,时间仅过去了五年,其对于现如今“互联网+”商业模式下忽视各类风险而大规模投资,跨行业跨产业整合并购的部分互联网企业具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张化雨[3](2020)在《基于社会物理学的公共危机防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中美关系日趋严峻,在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不少境外势力妄图破坏中国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煽动暴乱、干预内政,再加之地震、台风等天灾,我国的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迫使我国的公共危机治理体系必须应变革新,以应对当前局势下的复杂环境。而我国现有的公共危机管理中没有体现出科学管理环节的联动性,在危机预防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危机处置机制仍存在缺陷,并且管理过程中没有发挥出非政府组织管理主体的巨大潜能。在此情势下,通过学科交叉,将消防科学较为成熟的分析模型与预警灭火联动管理思维引入社会问题的研究中,能够为公共危机治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分析评价方式和直观仿真模型。本文通过社会物理学视角分析公共危机成因,探寻公共危机发生发展过程、舆情演化发展过程与火灾形成蔓延过程的微观差异性及宏观相似性,通过相似性分析得出类比分析的合理性。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分析过程,论证了消防科学中的灭火原理经转化迁移后适用于公共危机治理,由此分析引申出社会灭火机理。此外,本文分析得出特定情况下某些社会系统或社会子系统突然崩溃的现象与自然界中的爆炸现象具有相似性,经诱发原因类比分析总结出社会爆炸现象的本质与成因。在论证社会物理视角分析合理性的前提下,本文借助消防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剖析公共危机发展蔓延的本质特征与概率分布,构建出适用于分析简单成因公共危机蔓延过程的t2模型与适用于研究复杂成因公共危机蔓延过程的随机模型。(2)在此基础上建立FDS仿真模型及模拟所需的基本参数模型,进而通过模型仿真形象直观地描述出公共危机发展过程中的多个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与不同干涉力度下的处置结果,从而优化公共危机防治体系,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3)根据上述危机蔓延模型与仿真模拟结果,本文从社会物理学的角度寻求公共危机防治的优化方法,加强危机分析模型与仿真模拟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公共危机防治建议。本文建议从完善公共危机预防体系、构建综合性公共危机预警系统以及优化公共危机处置机制三个主要方面入手,提高公共危机防治效率,改善公共危机防治现状,为公共危机治理提供创新性分析视角与创新性量化方式。
许丽霞[4](2020)在《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歌仔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歌仔戏传播史是一部海峡两岸人民的交流史,作为海峡两岸文化纽带的歌仔戏,它是戏更是仪。对闽南大众而言,民间歌仔戏所传递的内容早已耳熟能详,其蕴含的价值观也与时代脱轨,但人们对民俗场合中的歌仔戏演剧仍乐此不疲,可见民间百姓看重的是歌仔戏作为仪式的价值。百年来,歌仔戏穿越时间维系海峡两岸人民的情感,承载着闽南族群的认同,常以一种族群仪式的身份将闽南人吸引在一起,实现对闽南族群这个共同体的想象与维持。由此,本文以传播的仪式观理论为视角对歌仔戏进行分析,使用了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一,在对歌仔戏仪式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两种传播观的划分并非完全的楚河汉界,歌仔戏的仪式观内部必然包含传递观,一个完整的歌仔戏大仪式由诸多小仪式构成,诸多小仪式往往由无数的信息传递共同建构而成,所有单个的信息元素皆共同服务于仪式,传递与仪式相配合的信息,可见,文化共享以及共同体的建立与传递观密切相关。在这样的仪式氛围中,由于相似的经验和信仰,所有参与者共同感知歌仔戏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完成意义交流,实现身份的确认和文化的共享,增强族群凝聚力。其二,无论民俗场域还是政治场域,歌仔戏在塑造个体特征和划分群体界限中皆具有重大意义,歌仔戏是戏,更是仪,民间百姓更看重歌仔戏在仪式观上的传播价值,注重意义和信仰的共享。相比其他剧种,政治场域是歌仔戏最为特殊的传播场域,特殊的孕育土壤,特殊的文化价值,赋予歌仔戏与众不同的时代价值。其三,歌仔戏是一种将闽南人以共同的团体身份吸引在一起的特殊仪式,必然有其独特的“符号性”和“表征性”。一场歌仔戏的演出就是一套系统象征符号的呈现方式,受众对歌仔戏的解读正是通过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来与群体以及社会进行深层互动,实现意义共享和身份确认。民俗场合中的歌仔戏演出正是在遵循“礼”的传统社会中,戏台和祭台所构建的空间所代表的时空意义超越了自然的日常生活轨迹,进入历史的文化范畴。其四,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歌仔戏仪式价值也随之变迁,从早期的人神共娱到娱神为主,其作为仪式的价值不断被强化。民俗场合中的歌仔戏呈现的是人神共娱的情境;而官方场合中的歌仔戏则多与政治意识形态相关。简言之,前者重仪,后者重戏。歌仔戏塑造的情境也多与宗族信仰、乡土观念有关,其仪式目的主要有三:人神交流、身份的确认和群体认同感、高台教化与传统美德、娱乐与狂欢。人神交流为首要目的,高台教化正逐渐被时代所抛弃,而仪式带给人们的欢乐远远超越戏曲本身。其五,歌仔戏陷入危机的原因主要有:歌仔戏“文化共享空间的衰退”,即心理场域与物理场域的消失,物理场域的消失主要是由于纪念性建筑物的衰败;歌仔戏自身创新性的不足,因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呼吁大家应该注重“共享历史的传承”以及回归纪念性建筑物的物质性,重视歌仔戏在传递观和仪式观上的传播。综上所述,本文从仪式观探究闽南歌仔戏背后深层的文化因素,侧重于分析不同场域中的歌仔戏类型、歌仔戏仪式的元素和歌仔戏仪式的传播,对其背后文化深入了解,探究其生存困境的原因,进而对国内地方戏剧的发展进行反思;并且对仪式观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
程覃思[5](2020)在《中美居民债务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居民债务为研究对象,界定了居民债务的定义和特性,通过中美两国对比分析,研究了影响居民债务的形成因素和居民债务对宏观经济影响的问题。本文先从微观的居民个体出发,研究不同年龄、收入、资产和教育水平下居民债务参与率、居民债务规模和债务负担问题。根据中美两国的微观调查数据(CHFS2015和SCF2016)的典型事实总结和实证检验发现,随着户主年龄的增加,居民先后经历了借债消费和储蓄还债的过程,在美国居民债务参与率和债务规模均呈现出倒U型特征,中国居民由于购房年龄普遍较早,债务规模与年龄负相关。中美两国居民收入、居民资产会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使债务参与率和债务规模增加,由于中国居民亲友间的借贷频繁,社会资本十分重要,因此居民资产与居民债务参与率的关系并不显着。此外,已婚、拥有工作、拥有住房的居民会有更高的债务参与率和规模。本文再从宏观的居民部门出发,回顾居民部门债务的发展历程,研究影响居民部门债务形成的因素。回顾历史发现,居民杠杆率上升时期,都出现金融管制放松的现象,经济实际增速较高,高通货膨胀率导致的高名义增长率,以及危机后居民自主削减债务均会导致居民杠杆率下降。基于宏观数据的实证发现,在长期中美两国居民债务与居民收入和房价正相关,与老龄化率和贷款利率负相关。本文研究了居民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效果。8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的驱动方式由“储蓄-投资”转变为“借贷-消费”,由于债务会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美国难以摆脱债务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居民债务会通过“乘数-加速数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和“债务偿付转移机制”抑制经济增长。居民债务对经济增长存在门限效应,当居民杠杆率较高时,杠杆的提升会抑制经济增长,弱化新增债务对经济的促进机制,采用国际数据,通过门限面板模型实证发现,测算了居民杠杆率的突变点是47.4%。本文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居民部门的债务危机分析框架。借鉴“金融不稳定假说”和“资产负债表衰退假说”,本文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由于“安全边际”的存在,在乐观情绪和悲观情绪影响下,居民实际债务持有量会偏离最优债务量,居民会“过多”调整债务;二是,居民效用函数是一个与居民债务状况有关的分段函数,过量债务时债务产生巨大的负效用,使得消费者会缩短最优债务量的调整时间,居民会“过快”调整债务。在我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的趋势下,即使我国守住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不发生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如果任由居民债务持续积累,一旦经济增长突然大幅放缓,居民收入受到冲击,最优债务量下降,“过多”和“过快”的削减债务,会导致进一步地消费萎靡和经济增长放缓,从而陷入削减债务和经济衰退恶性循环,陷入“债务积压式衰退”。
黄丽霞[6](2020)在《基于RES-CNN的信息服务业ST公司财务危机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也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至2018年底,沪深两市有3700多家上市公司,市值总额占国内GDP总值60%以上,经济增速稳定保持在5%以上,但同时也新增了85家由于财务危机而面临巨大损失或者陷入破产困境的上市公司,其中信息服务业公司破产达到20家,因其个体规模庞大,对信息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信息服务也财务危机的研究既有利于利益相关者降低投融资风险,也有利于提高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在前辈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2015-2018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的信息服务业上市公司(即被ST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危机预警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信息服务企业应从成立期至成熟期都要进行危机管理活动;其次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了包括40家ST公司和80家非ST公司的样本,运用spss19.0对样本展开了充分的统计描述和参数检验,有效缓解了预测变量共线性问题,确定了显着影响信息服务业财务状况的预测变量,即21个财务比率指标和5个非财务指标;然后提出了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引入残差网络中的快速连接技术,以全局平均池化层代替全连接层,引用不同功能的relu函数变体激活卷积层神经元,提高了模型的训练速率、特征学习能力以及降低了模型的拟合程度;最后对包含45家公司的测试样本运用了不同模型进行预测效果,检验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学习能力和分类能力。从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指标变量两个维度进行了三次实验,分别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次验证了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在财务危机领域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卷积神经网络是继神经网络研究财务危机问题的创造性引入,实验结果预测准确率最高达到了91.11%;第二是公司治理指标对财务危机的预测具有明显的作用,在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以诉讼次数、违规次数、以及审计意见为主体的公司治理指标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第三是统计方法的预测效果明显落后于卷积网络方法,运用RES-CNN模型、Z-score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对相同样本进行实验分别取得的准确率为91%、68%和75%,表明了卷积神经网方法相对于统计计量方法的优势,而且对输入数据没有分布假设条件,不需要很大的数据量,可以直接学习数据特征,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各领域。
靳永茂[7](2020)在《《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虚拟化趋向凸显,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逐渐呈现“倒金字塔式”,实体经济同虚拟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而其背后的直接动因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密不可分。进入21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金融技术的革新,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多样性金融衍生品等高级虚拟资本形态不断被推出并运用于资本逐利,虚拟经济的无限扩张致使其远远脱离实体经济能够支撑的范围。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引燃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依然未能彻底从那场危机阴影中摆脱出来。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思经济发展方式,并推出系列“再工业化”战略,意欲均衡经济结构,不过并未有效扭转经济结构的失衡状态,经济虚拟化及金融化趋向依旧快速推进,给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中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深究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及其危机后果的根由,追寻经济虚拟化趋向中世界经济有序发展的良策,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成为具有危机解释力及现实指导性的根本理论指引。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该理论揭示了虚拟资本的历史生成性,阐释了虚拟资本的内在蕴涵,赋予了马克思资本理论以新的说明,对虚拟资本扩张中经济发展走向展开科学预判,同时深刻剖析了虚拟资本形态中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缘由,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方位。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伴随时代发展及虚拟资本形态的升级不断充实完善,并在虚拟资本多样化形态演进、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中诸如金融危机等问题的预防及应对中越发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代虚拟资本的发展状况虽然已全然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所告诫的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所揭示的运行规律依然适用。我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不能脱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指导,我国虚拟资本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虽存在发展局限及挑战,但具有鲜明的发展优势,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及金融事业的发展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根本指引下,结合我国具体经济及金融发展现实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论文对《资本论》中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借助文本分析法梳理经典文本中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理论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把控虚拟资本生成、存在、运行、发展及影响等整体脉络;透过视域融合法实现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理论定位及时代价值重塑;通过比较研究法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剖析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复发及运行机制和规律的优越性,彰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论文遵循研究的多重性,借助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阐释,就其生成过程的历史性、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本质内涵的批判性、时代延续的发展性、现实指向的价值性等层面展开分析研究,通过“追溯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生成过程——梳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判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续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金融危机中的解释力——坚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我国虚拟资本发展中的根本地位”的逻辑推演,明晰研究展开的具体演进路径。论文旨在探究并梳理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虚拟资本理论,展现理论对经济发展趋向的解释力及预判力,定位并论证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理论方位,加深对虚拟资本理论在资本主义危机实质的揭露及批判过程中作用的认知,强化对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运行规律的揭示进程中意义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解读,从理论上论证其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性和价值性,为推进理论同现实实践的深度结合准备前提条件,并在不断丰富的现实基础上为推进理论的现代化(中国化)发展进程做出积极探索。同时,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厘清金融风险及危机存在和运作的内在机制,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及危机提供理论支撑,有效推进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根本指引我国新时代市场经济推进中金融事业的发展方向。
赵跃[8](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危机分析及安全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提供学生致知、格物、修身的场所。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发展安全有序尤为重要,这要求高校以不断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学生危机分析和学生安全教育,来保障高校环境的安全有序、学生求真立身的发展需求。
王训[9](2019)在《RJ公司初创期危机管理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此大背景下,创业和创业投资迅速走入大众的视野。RJ公司是一家从事人工智能方向的公司,2017年顺利获得融资后非但没有高速发展,反而很快出现了危机。国内外在危机管理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案例和分析,但创业企业作为企业生命周期中最脆弱的阶段,针对创业企业的危机管理研究并不成熟,其原因主要是可用于研究的对象往往规模小、地域和行业分散、信息获取难度大。本论文从理论基础切入,以初创企业RJ公司为案例进行观察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框架;第二章内容为理论基础,包含了创业管理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三方面;第三章是RJ公司案例背景分析,通过波特五力模型介绍行业,以及介绍RJ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融资情况;第四章是面临的企业危机分析,揭示了 RJ公司危机的展现形式和主要原因;第五章阐述了解决危机的,并提出改进方案和应变对策;最后通过研究结论归纳出初创企业的“通病”。根据对RJ公司的危机管理分析,本文提炼出危机前预防、危机中系统性处理、危机后持续跟踪三个阶段的建议。本论文希望通过针对RJ公司创业危机的研究,从实践结合理论,提出危机解决方案助其走出困境,为初创企业在遭遇危机的过程中带来可供借鉴的经验。
王静[10](2019)在《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给制造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随着因财务问题被特殊处理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财务危机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较快,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适当的财务指标,构建财务指标体系,针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建立专门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及时监测上市公司的财务异常情况,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无疑能起到推动上市公司发展、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系统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描述分析,首先确定财务危机的界定标准,其次是根据界定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研究样本,最后从经营状况、盈利情况、发展能力等维度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描述。第三部分是利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进行评价,首先根据财务指标的选取原则构建财务危机指标体系;其次是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财务指标进行因子提取,得出样本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并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名;最后是根据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利用聚类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与样本实际情况相比较,查看准确率。第四部分是根据48家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建立Logistic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选取6个新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测试集,检验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准确度,保证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建议,本文通过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非财务指标对预测上市公司是否会陷入财务危机是必不可少的;收入增长因子、固定资产因子以及股份因子是判别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否会陷入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是可以通过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预测的。针对得出的结论和当前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最后指出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点。一是研究样本选取具有针对性。现有研究在选取样本时,一般不对行业进行划分,忽视行业带来的差异性,为弥补这一局限,本文在选取研究样本时,立足于制造行业,针对该行业建立专门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可以有效避免行业因素带来的偏差,提高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精度。二是指标选取具有全面性。现有研究在选取指标时多偏向于财务性指标,而忽略了非财务性指标对财务状况的反映能力,因此本文在选取指标时,不仅选取了现有研究中较为常见的财务指标,也选取了对财务危机有较大影响的非财务指标1,指标选取上的创新有利于更全面的衡量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分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建立不仅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安全具有参考价值,对于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也是极其有帮助的。建立专门针对制造行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形成专业的财务预警机制,能够快速发现公司潜在的财务危机,降低公司损失,保障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实现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信息危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信息危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乐视网现金流危机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现金流管理研究 |
1.2.2 现金流影响因素研究 |
1.2.3 资金链断裂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
1.2.4 现金流管理方法与优化措施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现金流概念界定 |
2.1.2 现金流管理概念界定 |
2.1.3 资金链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
2.2.2 内部控制理论 |
2.2.3 F分数模型 |
3 乐视网现金流状况分析 |
3.1 公司相关情况介绍 |
3.1.1 公司简介 |
3.1.2 乐视网商业模式介绍 |
3.1.3 企业管理组织框架 |
3.2 乐视网经营状况分析 |
3.3 乐视网现金流分析 |
3.3.1 现金流结构分析 |
3.3.2 财务弹性分析 |
3.3.3 盈利能力质量分析 |
3.3.4 获现能力分析 |
3.3.5 现金偿债能力分析 |
3.4 乐视网资金链断裂风险测量 |
4 乐视网现金流危机及成因分析 |
4.1 乐视网现金流危机主要表现 |
4.1.1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负 |
4.1.2 应收账款占用大量资金 |
4.1.3 现金偿债能力弱 |
4.1.4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波动较大 |
4.2 乐视网现金流危机成因分析 |
4.2.1 经营活动现金流管理不善 |
4.2.2 应收账款回收缓慢,关联交易超限额 |
4.2.3 融资方式不合理 |
4.2.4 过度投资扩张 |
4.2.5 缺少风险预警机制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 |
5.2.1 编制现金流预算,强化现金流管控 |
5.2.2 剔除非核心业务,专注打造核心产品 |
5.2.3 设置独立风险管理部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5.2.4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
5.2.5 正确进行关联方交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社会物理学的公共危机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社会物理视角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公共危机防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社会物理学的概念 |
2.1.2 公共危机的概念 |
2.1.3 公共危机防治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物理学理论 |
2.2.2 危机治理理论 |
2.3 公共危机防治基本分析框架 |
第3章 公共危机防治的社会物理学逻辑分析 |
3.1 社会物理学思维逻辑推演 |
3.2 公共危机研究中火灾模型适用性分析 |
3.2.1 火灾发展过程描述 |
3.2.2 公共危机发展过程描述 |
3.2.3 舆情演化发展过程分析 |
3.2.4 适用性分析 |
3.3 参数选择与原理引申 |
3.3.1 消防参量的概述与选用原由 |
3.3.2 消防指导原理引申 |
3.4 关联性变量转化分析研究 |
第4章 公共危机防治分析模型的构建与仿真研究 |
4.1 简单成因公共危机蔓延模型的构建 |
4.2 复杂成因公共危机蔓延模型的构建 |
4.2.1 概率分布分析 |
4.2.2 危机蔓延的数学表达式 |
4.2.3 随机模型的构建 |
4.3 基于FDS的公共危机防治过程仿真 |
4.3.1 软件介绍 |
4.3.2 参数模型建立 |
4.3.3 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物理视角下公共危机防治构想 |
5.1 加强模型应用与仿真分析 |
5.2 完善公共危机防治网络 |
5.2.1 完善公共危机预防机制 |
5.2.2 构建综合性危机预警系统 |
5.2.3 优化公共危机处置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歌仔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点 |
二 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
(一)传播仪式观的研究现状 |
(二)歌仔戏的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一)脉络梳理和文献研读 |
(二)田野调查——漳州和厦门 |
(四)整理资料和提出论题论述 |
第一章 不同场域中的歌仔戏传播:文化共享 |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中的歌仔戏传播 |
一 日据时期的台湾歌仔戏传播 |
二 改革开放后的大陆歌仔戏传播 |
三 政府官方主导的歌仔戏传播 |
第二节 民俗场域中的歌仔戏传播 |
一 宗族祭祀场域中的歌仔戏传播 |
二 神明祭祀场域中的歌仔戏传播 |
三 不同场域中的歌仔戏传播内容:新旧分明 |
小结 |
第二章 歌仔戏仪式的元素呈现与解读:身份确认 |
第一节 传播媒介的仪式化构建 |
一 戏台与祭台的搭建 |
二 请神拜神仪式 |
三 特殊的仪式短剧 |
第二节 视觉符号的仪式化表征与阐释 |
一 戏衣——宁穿破,勿穿错 |
二 脸谱——人品和性格 |
三 诸神宝物——祈福消灾 |
第三节 听觉符号的仪式化表征与阐释 |
一 口彩语:消灾纳福 |
二 戏曲俗语:喻人生百态 |
三 音乐曲调:叙事抒情两不误 |
小结 |
第三章 歌仔戏仪式的传播:价值共享 |
第一节 民间歌仔戏仪式价值的变迁:人神共娱——娱神为主 |
一 传播工具的价值在丧失 |
二 娱乐的价值被边缘化 |
三 仪式的价值被强调 |
第二节 歌仔戏仪式所塑造的情境:“圣”“俗”混融 |
一 祭祀仪式剧——吉祥例戏 |
二 傩戏的变体——跳加官 |
三 新时代创新剧目——侨批 |
第三节 歌仔戏的仪式目的 |
一 人神交流 |
二 身份的确认和群体认同感 |
三 高台教化与传统美德 |
四 娱乐与狂欢 |
小结 |
第四章 仪式观下的歌仔戏危机分析与反思 |
第一节 歌仔戏文化共享心理场域的衰退 |
一 共通的意义空间消失 |
二 青年群体传统仪式感的缺乏 |
第二节 歌仔戏文化共享物理场域的衰败 |
一 纪念性建筑物的衰败 |
二 “传播”与“传承”的术道分离 |
第三节 歌仔戏时代创新性的不足 |
一 戏红人不红,剧目时代性落后 |
二 表演形式陈旧,互动性不足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田野调查资料(厦门与漳州)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美居民债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居民借贷的研究 |
一、居民借贷的动机 |
二、居民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二节 居民部门债务形成因素的研究 |
一、住房价格 |
二、人口结构 |
三、收入不平等 |
四、金融自由化与低利率 |
第三节 居民部门债务的宏观经济效应 |
一、居民部门债务对消费的影响 |
二、居民部门债务对总产出的影响 |
三、居民部门债务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周期的影响 |
第四节 已有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居民债务的历史 |
一、居民债务的起源 |
二、中国封建社会下的居民债务 |
三、基督教文化下的居民债务 |
四、居民债务历史的启示 |
第二节 债务的定义及辨析 |
一、债务的定义 |
二、概念辨析 |
三、居民债务的定义 |
第三节 居民债务的特性 |
一、固定性 |
二、周期性 |
三、杠杆性 |
四、有限理性 |
第四节 居民债务的衡量指标 |
一、宏观杠杆率 |
二、债务收入比 |
三、微观杠杆率 |
四、债务偿付比 |
第四章 中美居民债务个体特征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居民债务的典型特征 |
一、债务的年龄分布特征 |
二、债务的收入分布特征 |
三、债务的资产分布特征 |
四、债务的教育分布特征 |
第二节 美国居民债务的典型特征 |
一、债务的年龄分布特征 |
二、债务的收入分布特征 |
三、债务的资产分布特征 |
四、债务的教育分布特征 |
第三节 居民借贷动机的理论分析 |
一、消费动机与年龄、收入 |
二、投资动机与资产价格、利率 |
第四节 中美居民债务个体特征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数据及模型 |
二、实证过程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节 对比分析与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居民部门债务形成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居民部门债务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居民部门债务的现状 |
二、中国居民部门债务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美国居民部门债务的发展历程 |
一、美国居民部门债务的现状 |
二、美国居民部门债务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居民部门债务形成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实证模型设定 |
二、实证过程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对比分析与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美居民部门债务影响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债务驱动的增长模式 |
一、美国居民债务驱动经济增长的现状 |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 |
三、居民债务驱动模式的路径依赖 |
第二节 居民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一、居民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 |
二、居民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机制 |
三、理论模型 |
四、实证分析 |
第三节 居民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 |
一、变量、数据与模型 |
二、实证过程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美居民部门债务危机 |
第一节 居民债务危机分析框架 |
一、已有的债务危机理论 |
二、居民债务危机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美国居民部门债务危机 |
一、危机前居民债务的累积 |
二、引发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
三、居民债务危机的传导和扩散 |
第三节 我国居民部门债务的潜在危机——“债务积压式衰退” |
一、居民债务的累积 |
二、引发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
三、居民债务危机的传导——“债务积压式衰退” |
第八章 结论分析和相关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一、以改革应对稳增长与防风险的权衡取舍,避免债务积压式衰退 |
二、实行居民借贷全面监管,健全居民部门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 |
三、加快个人破产制度立法,建立居民债务重组机制和救济机制 |
四、建立金融素养培养体系,引导居民树立正确财务观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基于RES-CNN的信息服务业ST公司财务危机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现实背景 |
1.1.2.理论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理论意义 |
1.2.2.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财务危机预测研究文献综述 |
1.3.1.国外研究进展 |
1.3.2.国内研究进展 |
1.3.3.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研究内容 |
1.4.2.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信息服务业财务危机的界定 |
2.2 财务危机预测理论基础 |
2.2.1.危机预警理论 |
2.2.2.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3.委托代理理论 |
2.3 财务危机预测模型 |
2.3.1.财务危机预测的功能 |
2.3.2.基于统计分析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 |
2.3.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财务危机预测方法 |
2.4 卷积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 |
2.4.1.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
2.4.2.卷积的权重分配 |
第三章 信息服务业ST公司财务危机分析 |
3.1 信息服务业及ST公司的现状 |
3.1.1.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 |
3.1.2.信息服务业ST公司的现状 |
3.2 信息服务业ST公司财务风险特征 |
3.3 信息服务业ST公司财务危机的成因 |
3.3.1.外部原因 |
3.3.2.内部原因 |
第四章 实验样本数据及定量财务指标 |
4.1 信息服务业财务危机预测指标的初步选取 |
4.1.1.指标选取原则 |
4.1.2.预测指标初步选取 |
4.2 信息服务业研究样本的确定 |
4.2.1.研究样本的选取与确定 |
4.2.2.样本数据来源与获取 |
4.3 财务指标数据预处理 |
4.3.1.描述性统计 |
4.3.2.样本数据的非参数检验 |
4.3.3.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3.4.财务预测指标的确定 |
第五章 基于RES-CNN的 ST公司财务危机分类预测 |
5.1 卷积神经网络的选择和应用 |
5.2 卷积神经网络的改进 |
5.2.1.Res Net降级 |
5.2.2.非线性函数修正 |
5.3 Res-Cnn网络结构 |
5.3.1.网络结构设计 |
5.3.2.非线性激活函数 |
5.3.3.网络参数配置 |
5.4 基于RES-CNN模型的训练和预测 |
5.4.1.RES-CNN模型的训练 |
5.4.2.RES-CNN模型分类预测 |
5.5 实证比较与分析 |
5.5.1.基于PCA的Z分数模型分类预测 |
5.5.2.Logistic回归模型分类预测 |
5.5.3.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信息服务业ST公司财务危机的研究结论和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提高股权集中度 |
6.2.2.控制资产负债率 |
6.2.3.监督研发项目 |
6.2.4.塑造企业形象 |
6.2.5.组建永久性危机管理团队 |
6.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核心概念辨析及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七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架构 |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演进特性 |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历史生成性 |
二、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关联性 |
三、虚拟资本理论的现实指向性 |
第二节 商品价值形态的历史嬗变及货币的潜在虚拟化 |
一、货币在商品价值体系中的历史出场 |
二、货币内在矛盾在商品矛盾转移中的凸显 |
三、货币的内生信用向度及虚拟化趋向 |
第三节 信用的时代更替及对虚拟资本的基础作用 |
一、信用向现代信用的过渡 |
二、信用的杠杆作用及对虚拟货币完成的基础性 |
三、资本逻辑中信用扩张同货币形态演进的一致性 |
第四节 货币资本化及资本虚拟化的历程推进 |
一、货币流通转向资本流通 |
二、产业资本衍生生息资本 |
三、生息资本催生虚拟资本 |
第二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 |
第一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逻辑阐释及形态表达 |
一、内在生成逻辑之一:“资本化”虚拟资本及其有价证券形态 |
二、内在生成逻辑之二:“派生化”虚拟资本及其信用票据形态 |
第二节 虚拟资本的特征阐发 |
一、虚拟资本的虚拟性 |
二、虚拟资本的风险性 |
三、虚拟资本的寄生性 |
四、虚拟资本的价格复归性 |
第三节 虚拟资本的机制梳理 |
一、虚拟资本的积累机制 |
二、虚拟资本的价格机制 |
三、虚拟资本积累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
第四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特质 |
一、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传承” |
二、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升级” |
三、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探底” |
第五节 虚拟资本的双重效应 |
一、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 |
二、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负向效应 |
三、虚拟资本双重效应的历史统一性 |
第三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 |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展现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新的规定性 |
一、虚拟资本深化资本的商品化 |
二、银行资本推动资本的社会化 |
三、总利润“质的区别”强化资本的独立化 |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批判性 |
一、虚拟资本理论揭露虚拟资本的拜物教幻象 |
二、虚拟资本理论批判虚拟资本扩张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前瞻性 |
一、虚拟资本理论昭示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 |
二、虚拟资本理论预判经济发展的金融风险 |
第四节 虚拟资本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性 |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在场:虚拟资本理论的真理性存在 |
二、虚拟资本理论文本分析的解释境域:前见的历史性存在 |
三、虚拟资本理论理解深化的有效滤镜:间距的客观性存在 |
第四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赓续与虚拟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延续 |
一、金融资本概念的提出 |
二、金融资本的系统分析 |
三、金融资本理论的集成发展 |
第二节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的现实演进 |
一、虚拟资本催生虚拟经济的逻辑进路 |
二、虚拟经济存在及运作的基本特性 |
三、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的内在关联 |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对虚拟经济发展的原则限定 |
一、虚拟资本及虚拟经济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向 |
二、机能资本是经济社会合理运行的初始根基 |
三、虚实经济的动态均衡是经济有序运作的重要保证 |
第五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语境中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 |
第一节 经济虚拟化的系统运作机制 |
一、经济虚拟化的动力溯源 |
二、经济虚拟化的演进支撑 |
三、经济虚拟化的发展限度 |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视角中的金融危机 |
一、金融危机的存在条件 |
二、金融危机的运行机理 |
三、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实质的科学剖析 |
一、西方经济理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 |
二、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幻象的祛蔽 |
三、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危机根源的揭示 |
第六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与我国虚拟资本的发展 |
第一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状况梳理 |
一、虚拟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推进历程 |
二、金融全球化形势下我国虚拟资本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视阈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优势体现 |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根本保障 |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策略 |
三、效益共享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价值旨归 |
第三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坚持实体经济的主导性:夯实虚拟资本发展的根基 |
二、推进虚拟资本的适度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
三、完善金融领域宏观管理:提升虚拟资本运行的保障 |
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我国金融发展的风险 |
第四节 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理论指引 |
一、本质论视角认识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维特性 |
二、认识论层面领会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重关系 |
三、价值论向度理解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三大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危机分析及安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学生的特殊性 |
二、高校学生群体面临的危机 |
1. 心理及精神危机。 |
2. 人身及财产危机。 |
3. 食品卫生危机。 |
4. 网络及信息危机。 |
5. 舆论应对危机。 |
三、高校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 |
1. 坚持原则、整体把握。 |
2. 完善体制、分层落实。 |
3. 灵活渠道、多元渗透。 |
4. 立足主体、积极引导。 |
四、结束语 |
(9)RJ公司初创期危机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我国创业环境分析 |
二、创业公司生存现状 |
三、RJ公司遭遇创业危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创业管理相关理论 |
一、创业的定义 |
二、创业过程管理 |
第二节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节 危机及危机管理理论 |
一、危机的定义 |
二、危机管理的定义 |
三、危机生命周期理论 |
四、危机预防 |
五、危机管理的原则 |
第三章 RJ公司案例背景 |
第一节 RJ公司发展历史 |
一、RJ公司基本信息 |
二、RJ公司产品介绍 |
三、RJ公司技术优势 |
四、财务报表 |
第二节 行业分析 |
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三、新进入者的威胁 |
四、替代品的威胁 |
五、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第三节 RJ公司融资过程 |
第四章 RJ公司面临的企业危机分析 |
第一节 RJ公司面临的主要危机 |
一、业务受阻 |
二、资金短缺 |
三、人员不稳定 |
第二节 RJ公司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
一、业务严重依赖单一大客户 |
二、研发投入过大 |
三、扩张节奏紊乱 |
四、危机预警机制缺失 |
五、管理不当 |
第三节 RJ公司解决危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五章 RJ公司危机管理方案 |
第一节 RJ公司解决危机的基本原则 |
一、系统运作原则 |
二、主动面对原则 |
三、快速灵活反应原则 |
第二节RJ公司危机处理应对措施 |
一、业务受阻的应对措施 |
二、资金短缺的应对措施 |
三、人员不稳定的应对措施 |
第三节 RJ公司危机处理长远对策 |
一、停止产品多元化、横向拓展成熟业务 |
二、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三、组织架构优化组织架构、削减非必要岗位 |
四、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
第四节 RJ公司危机解决的基本保障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初创企业的“通病”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
第一节 样本上市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一、财务危机概念界定 |
二、样本上市公司选取 |
三、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的普遍问题 |
第二节 样本上市公司财务现状分析 |
一、样本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
二、样本上市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
第三节 样本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对比分析 |
一、盈利能力类指标对比分析 |
二、负债权益比率对比分析 |
三、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比分析 |
四、高管持股比率对比分析 |
第三章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评价 |
第一节 制造业上市公司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财务指标的选取原则 |
二、构建财务危机指标体系 |
第二节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财务危机评价 |
一、因子分析法概述 |
二、因子分析对财务危机的评价研究 |
第三节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财务危机评价 |
一、聚类分析法概述及应用 |
二、聚类分析法对财务危机的评价研究 |
第四章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测 |
第一节 LOGISTIC模型概述及优点 |
第二节 LOGISTIC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应用 |
第三节 LOGISTIC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评价应用 |
一、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 |
二、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验证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四、网络信息危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公共危机分析和治理研究[D]. 刘欢. 天津大学, 2020
- [2]乐视网现金流危机分析研究[D]. 范哲华.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基于社会物理学的公共危机防治研究[D]. 张化雨.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歌仔戏研究[D]. 许丽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中美居民债务对比研究[D]. 程覃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基于RES-CNN的信息服务业ST公司财务危机预测研究[D]. 黄丽霞.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7]《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靳永茂. 兰州大学, 2020(01)
- [8]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危机分析及安全教育研究[J]. 赵跃.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19)
- [9]RJ公司初创期危机管理研究[D]. 王训. 厦门大学, 2019(02)
- [10]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D]. 王静.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