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马王堆汉墓陈列的社会效益及有关社会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芳[1](2021)在《安徽江淮地区土遗址原址保护、展示利用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程雪娟[2](2021)在《高合县博物馆的地域文化展示分析》文中提出
李姣[3](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石磊[4](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陈斯亮[5](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提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姚文琼[6](2020)在《基于4Ps理论的湖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博物馆与参观者连接的重要纽带。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营销在协助博物馆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尤其在知识传播和教育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在改善博物馆刻板严肃形象以及拓展经济收入方面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营销方面,国内博物馆还存在多种问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对湖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营销进行了研究,从顾客与员工方面、产品方面、价格方面、渠道方面以及宣传方面分别指出了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根据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通过对湖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的案例分析研究,希望对湖南省博物馆甚至国内其他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营销提供有益的借鉴,为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相关概念与理论。对文创产品、博物馆文创产品、博物馆商品、博物馆文化产品、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等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另外,对于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第三部分,营销特征。主要基于对湖南省博物馆文创商店工作人员与顾客的调查,对湖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营销现状进行了阐述,对湖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营销特征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问题分析。在麦卡锡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的文化消费市场竞争形势以及借鉴最新的营销理论观点,对湖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在营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第五部分,相关思考。基于第四部分提出的问题,仍旧按照员工与顾客、产品、价格、渠道、宣传等五大方面进行思考与分析,对湖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营销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刘婷[7](2020)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微”元素的应用研究 ——以南京博物院为例》文中指出当今社会,一个信息、文化大爆炸的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将人类带入了崭新的时代。面对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博物馆展陈设计要想紧随社会发展浪潮,摆脱单调乏味的叙述性展览困境,就需要更好地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和元素,以提升展览的故事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促使展示内容深入人心,达到更好的宣传和文化传播效果。笔者发现博物馆展示设计中一些简洁精炼、易于传达、形式多变的“微”元素在展览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展览整体格调更加高雅,展示内容传达更加有效。本文致力于在分析、解读国内外展陈设计现状的基础上,以南京博物院为例,着重选取历年经典展览的个案进行详细剖析,并对其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展览进行研究讨论,对展陈设计中“微”元素的应用形式的演变及新方法、新特色进行解读,探讨展陈设计在视觉上、内容上和受众层面的变化规律;从“微”元素的应用比例和观众参观率等数据可以得出在展陈设计中“微”元素的应用对博物馆展览提升度的影响;于未来在展陈设计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相应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探索切实可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潘娅利[8](2020)在《新媒体语境下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展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为设计载体,以展示设计理论、地区文化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展示形式、互动设计、展示空间的多感官体验以及展示空间的布局陈列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对如何使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将湖湘文化精神体现在湖南馆展示设计之中进行了论述,并基于湖湘文化中获取展示设计视觉元素赋予展示设计深厚的文化基础和视觉美感等方面来诠释地区文化精神传播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整理新媒体技术与湖湘文化结合的展示设计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实践案例。2.以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设计实践为基础,分析和讨论新媒体语境下湖南馆设计的相关理论概念、相关理论研究总结和布展策略。3.详细分析湖南馆的展示设计实践。从项目的分析与策划、主题元素的确定、空间设计执行过程、新媒体在空间中的运用等方面详细讨论方案的开展情况。湖南馆展馆设计将以地域文化独特性、空间设计现代性等特点吸引人们关注,并以交互化的新媒体技术为出发点,以国际化、现代化、高科技化作为设计观,立足于中非经贸博览会主题进行研究,探寻多媒体展览在湖南独特地域性特征的背景下运用的合理性,力图使观者深切感受到湖南之变、湖南之美、湖南之质,加深人们对湖南地区文化底蕴的了解,擦亮湖南的国际名片,并以此推动地区展馆的搭建设计工作,促进政府型展馆设计方案的更好地呈现、推广和传播,为今后国际性展会中的政府地区展馆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提供参考。
王云飞[9](2020)在《文物出版社出版特色研究》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厚灿烂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我国的一张“金色名片”,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实物见证,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滋养土壤,也是进行爱国教育的最好素材,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当今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正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最好根基。文物类的出版物能够传播文物知识,起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展示大国文明形象的积极作用,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物出版社成立于1957年,是我国国家文物局的直属出版单位,是中国唯一一家文物考古类的专业出版社。文物出版社以抢救、保护我国文化遗产为己任,服务于我国的文物考古事业和科学发展。文物出版社建社60多年来,逐渐形成了自己“高”“新”“精”的特色出版理念,推出了许多精品力作,其间共出版文化、文物考古类图书约8000种,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图书大奖,树立了一系列的标准典范。我国实行出版社转企改制后,文物出版社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变,在坚持自身价值追求的同时,树立了权威的品牌形象,获得了业界认可。本文通过分析文物出版社的发展历程、为我国文物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以及其出版理念和对作者资源的维系等方面,结合文物出版社的重点出版图书案例,结合开卷公司的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数据统计,研究文物出版社的出版特色,以期对文物类出版物、文物出版社和一些专业出版社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孙霞,王媛[10](2019)在《新中国文物出版70年——以文物出版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值此之际,本文主要以文物出版社为例,梳理回顾70年来新中国文物出版事业的发展壮大及成长繁荣的历程,同时对新中国文物出版7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概括和总结,以期从出版视角反映新中国文物事业70年来不平凡的发展进程,从而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璀璨夺目,以及在现代化语境中的勃勃生机。
二、对马王堆汉墓陈列的社会效益及有关社会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马王堆汉墓陈列的社会效益及有关社会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3)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范围 |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3.3 小结 |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
2.1 藏品价值体系 |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
2.2 本体价值利用 |
2.2.1 陈列展览 |
2.2.2 科学研究 |
2.2.3 文物复制、仿制 |
2.2.4 藏品着书出版 |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
2.3 情感价值利用 |
2.3.1 社会教育活动 |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
2.3.3 新媒体传播 |
2.4 发展价值利用 |
2.4.1 数字化利用 |
2.4.2 文创产品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
4.1.1 广度问题 |
4.1.2 深度问题 |
4.1.3 频率问题 |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
4.2.1 藏品研究不足 |
4.2.2 展览场地限制 |
4.2.3 利用方式单一 |
4.2.4 利用观念狭隘 |
4.2.5 藏品的同质化 |
4.2.6 专业人才缺乏 |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
4.3.1 法规尚待完善 |
4.3.2 利用资金不足 |
4.3.3 缺少馆际交流 |
4.3.4 外界参与性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
5.1.2 文物登录制度 |
5.1.3 重视科学研究 |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
5.3.3 文创产品开发 |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
6.1.2 技术系统 |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
6.2.1 人工智能概述 |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7.2.1 技术背景 |
7.2.2 模块设计 |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
7.2.4 具体工作流程 |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
7.3.1 研究背景 |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
7.3.3 损失函数 |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
(一)时空范围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六、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
一、基层性 |
二、指导性 |
三、实用性 |
四、多样性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
结论 |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
3.7 小结 |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
4.2.1 岁奏制度 |
4.2.2 祭祀制度 |
4.2.3 守护制度 |
4.2.4 维修制度 |
4.2.5 惩罚制度 |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
5.2.1 祭祀制度 |
5.2.2 巡查守护制度 |
5.2.3 保养维护制度 |
5.2.4 修缮制度 |
5.2.5 惩罚制度 |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
5.3.1 修缮工程背景 |
5.3.2 修缮工程始末 |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
6.2.1 岁奏制度 |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
6.2.3 维修制度 |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
6.5.1 西安城垣概述 |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
7.1.1 西安碑林概况 |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
7.2.1 崇圣寺概况 |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7.3.1 灞桥概述 |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
附文 |
附图 |
致谢 |
(6)基于4Ps理论的湖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文创产品与博物馆文创产品 |
二、博物馆商品与博物馆文化产品 |
三、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顾客价值理论 |
二、4Ps营销组合理论 |
三、整合营销理论 |
第三章 湖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特征 |
第一节 特色突出、主题明确 |
第二节 企业经营、探索发展 |
第三节 联手非遗、时尚重构 |
第四节 合作授权、链条升级 |
第四章 湖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顾客与员工方面 |
一、营销理念落后 |
二、管理方式传统 |
三、沟通过程被动 |
第二节 产品方面 |
一、文化挖掘不够、特色呈现不足 |
二、商品类型单一、精品产出不多 |
三、产品定位不清、系列开发不强 |
第三节 价格方面 |
一、商品价格相对偏高 |
二、产品价值认知不足 |
第四节 渠道方面 |
一、营销覆盖市场狭窄 |
二、线上营销渠道不畅 |
第五节 宣传方面 |
一、媒介利用不足 |
二、宣传效果欠佳 |
第五章 关于湖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的思考 |
第一节 重视顾客与员工 |
一、树立顾客中心理念 |
二、采用知识员工管理方式 |
三、加强员工培育激励 |
第二节 优化产品管理 |
一、深入资源挖掘,加强文化利用 |
二、丰富产品种类,鼓励精品开发 |
三、明确产品定位,丰富产品系列 |
第三节 增加顾客价格认同 |
一、制定合理产品价格 |
二、提高顾客感知价值 |
第四节 建立营销渠道优势 |
一、拓展线下营销空间 |
二、完善网络营销渠道 |
第五节 提升营销宣传成效 |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 |
二、加强产品营销宣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7)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微”元素的应用研究 ——以南京博物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课题来源、研究现状和基本思路 |
第一节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与研究现状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所涉及的基本范围及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研究范围 |
二、相关概念厘定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重点难点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重点难点 |
第二章 我国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微”元素应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博物馆展陈设计现状 |
一、我国博物馆的发展与展陈设计现状 |
二、我国博物馆展陈设计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微”元素应用现状 |
一、“微”元素在我国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功用 |
二、“微”元素在我国展陈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
第三章 南京博物院展陈设计中“微”元素应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南京博物院展陈设计面临的挑战 |
一、南京博物院展陈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南京博物院展陈设计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微”元素在南京博物院展陈设计中应用实践的探索 |
一、南京博物院展陈设计中“微”元素运用的发展历程 |
二、个案分析南京博物院展陈设计中“微”元素的应用 |
第四章 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微”元素应用设计趋势分析 |
第一节 数字时代博物馆展陈设计前景的思考 |
一、数字时代博物馆展陈设计所带来的机遇 |
二、数字时代博物馆展陈设计所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微”元素在展陈中的应用特征 |
一、展陈理念更趋人性化 |
二、展陈方式呈现互动性 |
三、展陈形式具有娱乐性 |
四、展陈手段突破时空性 |
第三节 国内外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微”元素应用之经验借鉴 |
一、国内博物馆展陈设计之道:以故宫博物院养心殿VR展为例 |
二、国外博物馆展陈设计之道:以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儿童馆为例 |
第四节 以南京博物院为例谈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微”元素的应用策略 |
一、“微”内容 |
二、“微”媒介 |
三、“微”活动 |
第五章 “微”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
第一节 “微”元素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
一、思路源起 |
二、设计元素的由来 |
三、形式语言与“微”元素的运用 |
第二节 “微”元素在展陈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
一、暑期动物“缘”亲子互动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科研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8)新媒体语境下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展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设计作品图片 |
1.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展示设计前期分析 |
2.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总效果图展示 |
3.内部空间及材料标注 |
3.1 湖南省情介绍部分 |
3.2 湖湘名人部分 |
3.3 湖南优势产业部分 |
3.4 湘非合作案例部分 |
4.展厅部分尺寸图 |
5.展厅施工图 |
第二部分 设计报告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发展趋势 |
1.1.2 技术支持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
1.2.2 地区性展馆设计趋势 |
1.2.3 湖湘文化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体调研法 |
1.5.3 比较分析法 |
1.6 研究框架 |
2.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展示设计的理论研究报告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展示设计 |
2.1.2 会展设计 |
2.1.3 新媒体 |
2.2 湖湘文化及湘非历史渊源的理论研究 |
2.2.1 湖湘地域特色文化研究 |
2.2.2 基于湘非历史渊源的独特性原则 |
2.3 新媒体语境下展示设计的理论研究 |
2.3.1 新媒体语境下空间氛围的营造 |
2.3.2 新媒体语境下物质空间的延伸 |
2.3.3 新媒体语境下互动体验的升级 |
2.4 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布展策略 |
2.4.1 主题策略 |
2.4.2 色彩策略 |
2.4.3 空间策略 |
3.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设计实践 |
3.1 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分析与策划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展馆设计分析 |
3.2 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主题元素的确定 |
3.2.1 湖湘文化主题元素的提取 |
3.2.2 湖湘文化主题元素的演变 |
3.2.3 湖湘文化主题元素的运用 |
3.3 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展示空间设计执行过程 |
3.3.1 平面布置及功能分区 |
3.3.2 空间布局与流线设计 |
3.3.3 灯光与材料运用 |
3.3.4 模型制作过程及展示 |
3.4 新媒体语境下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 |
3.4.1 新媒体技术应用分析 |
3.4.2 新媒体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 |
设计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文物出版社出版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文物事业及文物出版社概述 |
2.1 我国文物事业概述 |
2.1.1 我国文物事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2.1.2 文物事业的重要性 |
2.1.3 文物出版的价值与职责 |
2.2 文物出版社概述 |
2.2.1 文物出版社发展历程及现状 |
2.2.2 文物出版社的市场定位 |
2.2.3 文物出版社的专业影响力 |
2.2.4 文物出版社的产品结构 |
第三章 文物出版社编辑特色 |
3.1 “高”“精”“新”的出版理念 |
3.1.1 对社会效益的坚守意识 |
3.1.2 为文物考古事业和科学发展的服务意识 |
3.2 “专”“特”“精”的编辑特色 |
3.2.1 选题和编辑工作的精品追求 |
3.2.2 文物考古为核心的专业责任 |
3.2.3 结合国家文物工作的正确导向 |
3.2.4 推广文物普及读物的传承认识 |
3.3 “融”“新”“精”的装帧印制特色 |
3.3.1 珂罗版工艺的传承 |
3.3.2 “龙鳞装”到“经龙装”的创造 |
3.3.3 文物复制技术的运用 |
第四章 文物出版社发行特色 |
4.1 实行片区化管理 |
4.2 开设北京博文书社 |
4.3 以数字技术带动产品开发 |
4.4 以交流合作弘扬中华文化 |
第五章 文物出版社作者资源积累 |
5.1 依靠权威文博专家 |
5.1.1 考古师者宿白 |
5.1.2 书法大家启功 |
5.1.3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 |
5.2 扶助优秀青年学者 |
5.2.1 创办《考古新视野》系列丛书 |
5.2.2 推出“青年学人”出版扶助计划 |
第六章 文物出版社重点图书案例分析 |
6.1 彰显专业地位——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系列丛书 |
6.2 弘扬中华文化——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系列丛书 |
6.3 带动学术发展——中国石窟系列丛书 |
6.4 精品满足读者——历代碑帖法书选系列 |
第七章 文物出版社发展策略 |
7.1 保持和提升专业优势 |
7.2 优化出版结构,提高图书的单品种效益 |
7.3 创新出版业态,丰富传播手段 |
7.4 树立文物信息资源的版权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中国文物出版70年——以文物出版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筚路蓝缕,新中国文物出版的创基立业阶段(1949—1977年) |
二、成果丰硕,新中国文物出版的稳定发展阶段(1978—2000年) |
第一,出版规模稳步扩大,图书门类逐步健全。 |
第二,精品琳琅,成绩斐然。 |
三、改革优化,新中国文物出版的高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
第一,紧密结合国家文物局工作部署,为文物事业发展大局服务。 |
第二,规模扩张,板块增多,文物类图书成为全国图书市场的重要部分。 |
第三,数字技术与文物出版的跨界融合,让文物图书“活”起来。 |
四、展望与思考 |
四、对马王堆汉墓陈列的社会效益及有关社会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江淮地区土遗址原址保护、展示利用的调查与分析[D]. 陈芳. 安徽大学, 2021
- [2]高合县博物馆的地域文化展示分析[D]. 程雪娟. 安徽大学, 2021
- [3]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4]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4Ps理论的湖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研究[D]. 姚文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微”元素的应用研究 ——以南京博物院为例[D]. 刘婷. 苏州大学, 2020(03)
- [8]新媒体语境下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馆展示设计[D]. 潘娅利.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文物出版社出版特色研究[D]. 王云飞. 河北大学, 2020(08)
- [10]新中国文物出版70年——以文物出版社为例[J]. 孙霞,王媛.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