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农村人才需求及培养方式研究

南京市农村人才需求及培养方式研究

一、南京市农村人才需求情况及培养途径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洋[1](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程雅坤[2](2020)在《教育公平视阈下高校本科招生生源状况研究 ——以南京某高校为例》文中指出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从总体上扩大了各地区各阶层生源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入学公平问题成为学术界、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本研究获取了南京某省属重点高校2014-2018年五年间本科招生26169个完整生源的数据,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获得的生源情况着手,先进行高校本科招生政策文本的分析,梳理了一般招生政策及高考加分、补偿政策的演变及政策诉求,对照分析南京某高校2014-2018年五年间生源整体情况,并重点关注国防生、高水平运动员、中外合作办学、综合评价录取、保送生、贫困与特殊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等特殊招生类型的生源情况,分析这些加分、补偿政策的实际效果及问题,进而从生源地地域、城乡、性别、高中校际和家庭因素等方面反应和探究高校生源差异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数据分析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国家不断改革各种加分、补偿政策试图达到教育公平,也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但这些加分、补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对生源造成了一些不公,比如地域省际差异、城市乡村区隔、专业性别隔离、超级中学问题、家庭资本参与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最后针对高校本科生源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需求和弱势生源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补偿的诉求,为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进而达到教育公平提出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求推进社会公平。

李倩[3](2020)在《国际视野下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在分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对近几年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深入了解江苏省分级诊疗政策、双向转诊、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情况,寻找江苏省深化医疗改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将国外各国经验与江苏省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完善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也为全国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运用罗伯茨模型从控制项目、中间绩效措施以及绩效实施目标三方面共11维结构对各国医疗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泰尔系数和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对江苏省医疗卫生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进行公平性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对江苏省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率进行纵向、横向分析。研究结果:1.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日本、古巴、泰国五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历史沿革以及现状,得出以下启示:分级诊疗制度的必要性;明确政府及市场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定位;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实行家庭医生制度,限制患者就医选择;重视医疗服务质量,亟须信息公开。2.江苏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1)配置现状:江苏省各项资源总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床位数量平稳上升,共增加99229张,增长率为25.3%;医疗机构数量上涨1233个,增长3.85%;卫生工作者共增加149696名,增长率为25.4%;政府财政补助收入增加171亿元,增长率为83.5%;医疗机构总支出费用5年内增长1074亿元,增长率达到56.2%;2018年医护比例为1:1.114;基层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总数的比例超过90%,医院拥有的床位数量及增速远超基层医疗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均在增加,但诊疗人次比例失衡加重;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率都低于1.5%。(2)配置公平性:江苏省基础医疗资源的配置整体上是公平的,按地域配置的公平性机构数>床位数>卫生工作者,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床位>卫生工作者>医疗机构,整体上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高于按地域配置的公平性,公平程度苏中>苏南>苏北。苏南、苏中、苏北的基础医疗资源密度指数均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其中苏北地区的医疗机构密度指数最高,苏南地区床位数和卫生工作者密度指数最高。卫生财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不高,按地域分配相对不公平,按人口配置比较公平,苏北地区财政补助收入的公平性最差,苏南地区的总支出费用公平性最差。南京市的HRDI和增长速度都远高于省内平均水平和其他城市,苏北地区各市的HRDI值最低。(3)配置效率:江苏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较高,2018年综合效率达到0.947,DEA有效的城市共有9个,分别是南京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泰州市、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DEA结果弱有效的城市有镇江市、扬州市,DEA结果无效的城市有无锡市和连云港市。2014-2018年江苏省tfpch均小于1,技术变化和纯技术效率变化在降低,除南京市和扬州市其余11座城市的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下降的情况,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下降的趋势。研究结论:1.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1)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2)卫生资源总量稳定增长,结构合理性欠缺;(3)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公平,地域间差异较大;(4)卫生资源效率整体较高,部分城市需要调整;(5)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技术效率亟待提高。2.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2)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构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3)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和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4)促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疗保险政策杠杆作用:(5)建立居民健康信息库,推进“互联网+医疗”;(6)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夯实分级诊疗根基;(7)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李建润[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并明确指出了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为今后的“三农”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人才支撑,抓好“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既是着眼于当前农村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期,其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建设一支能够带领农民、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的新时代“三农”工作队伍,其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推进乡村振兴的效果。本文以“三农工作队伍”为研究对象,在归纳分析“三农”工作队伍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具体的界定,将“三农”工作队伍分为党政工作队伍、本土农民工作队伍和社会服务工作队伍,以此对我国三农发展现状和“三农”工作队伍供需态势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依然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然而这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并没有形成巨大的人才资本,在农村地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依然严重缺乏,在农村空心化、农业缓慢化、农民老龄化背景下,“三农”工作队伍培养建设发展形势面临着巨大的现实挑战。当前,我国“三农”工作队伍培养建设上主要面临着制度体系缺乏、培训体系不完善、平台载体缺失、管理服务弱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三农”工作队伍的培养建设。基于此,今后一定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导向,结合国内外农村人才培养经验和相关理论借鉴,致力于在强化制度供给、人才开发、培训体系、管理服务、发展环境等下功夫,构建“三农”工作队伍培养建设体系,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闫梦露[5](2020)在《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认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失衡”发展背景下引发的农业人口非农化、土地利用非农化将农业发展过程中人多地少的“土地稀缺”问题进一步激化为人少地少的“人地稀缺”问题,人地要素失衡问题日益尖锐。“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解决以上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除了在土地上大做文章外,不妨考虑从人的方面进行创新和关注。2012年以来,在国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制度创新作用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农民新型化、职业化和农业商品化正经历着快速的转型与发展。在此期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促进,城乡发展要素之间的频繁交互和农业技术发展带动等方面因素的叠加作用,我国大棚面积迅速扩张,成为国内外大棚面积扩张的主要区域,催生了剧烈的土地利用转型。以大棚种植为导向的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成为研究乡村农地利用转型、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窗口,对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郊区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郊区农地利用的“大棚化”转型。此外,塑料大棚的大量使用及特有的生产模式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威胁着菜农的身体健康。然而,国内缺乏对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提法和直接研究,与此相关的多为大棚种植的影响因素研究,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研究提供了不少启发,但遗憾的是农户微观视角的研究较少,更少涉及从人力资本角度或职业素质层面引起的农民类型分化对农地利用变化和转型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新型职业农民主体这一微观视角出发,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政策因素及种植结构要素等,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对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差异化的影响程度和内在规律,诠释城郊人地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区域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认定标准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有效解决地谁来种、怎么种好的现实难题,以期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本研究拟解决的重点问题在于通过概念分析与文献梳理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对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难点在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的定量测度及调研数据的统计,即如何以实证方法把握住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真实情况和认定标准的可操作性。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机理,通过建立二者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此阐明二者的相互关系和内在逻辑。基于此,以江苏省南京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问卷调研获取的一手数据,选取4个维度综合评价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户籍属性和政策文件对农民类型进行划分,统计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民的发展水平差异和区域差异;此外,分析了农地大棚种植差异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模型探索了新型职业农民对南京市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评价与农民类型划分:依据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从农民基本素质、农业技能素质、全职务农程度、经营管理素质等4个维度建立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最终实际得分情况。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得分在空间上呈现梯度差异,基本呈现以江宁区和溧水区为高值区,由此在南向和北向纵深方向上梯度递减的规律,且乡镇边缘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也较低。依据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得分、政策标准满足与否、农民户籍进一步划分研究区农民类型。(2)南京市大棚用地近年来的变化格局、研究区大棚化转型指标的量化及空间分异特征:大棚用地的高值区和全市大棚种植重心在1995年—2005年—2017年间的转移路径为栖霞区—江宁区—雨花台区,整体呈现先南下后北上的迁移规律,并且大棚种植重心和全市建成区重心在1995—2010年沿y轴对称,存在较为微弱的“城进农退”现象。选取大棚种植决策、大棚经营规模和大棚化指数表征大棚化转型指标,研究区农地利用大棚种植情况空间分布不均:高值区以江宁为中心、雨花台区位副中心,呈现四周低,中间高的规律。不同类型农民大棚种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新型职业农民的大棚化转型比其他传统农民更加剧烈,需要重点关注。总体来看,各类型农民在大棚经营规模和经营比例上表现为“新型职业农民高于传统农民”,“外来职业农民高于本地职业农民”,“外来传统农民高于本地传统农民”的特征。(3)新型职业农民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是大棚种植选择的核心群体,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的提高,其在增加大棚经营规模和大棚经营比例上的重要促进作用将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种植结构、家庭人口和经济特征、农业政策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户在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方向和程度。(4)不同类型农民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现实职业型农民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和大棚化转型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对大棚化转型影响的剧烈程度等同甚至超过了政策认可型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持续关注并培养鼓励。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围绕以下五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一是重视现实职业型农民在农民转型和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切勿忽视“被遗忘的群体”;二是完善农业补贴等相关激励政策;三是多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本土化的同时重视外来导入;四是平衡各类型农户协调发展;五是差别化政策措施,“菜篮子”、“米袋子”两手抓。

周晓穗[6](2020)在《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变迁初探 ——以苏中南地区电商村的形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家信息化战略为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创造了机遇、提供了环境土壤,“互联网+”计划的持续推进带动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这一背景下,“电商村”的应运而生在改变农村社区的同时,也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可能和路径。本文以苏中南地区电商村的典型样本为研究对象,在社区尺度上探讨“电子商务”这一新兴条件和特殊背景下,因“电商村”的形成和发展而给所在农村带来的社会、经济、空间布局等多重影响和改变,并据此进一步来思考我国农村城镇化未来的新动力和新路径。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基础研究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然后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背景研究。背景研究部分首先对电子商务、电商村、社区变迁等相关概念作出界定,然后分别针对我国电子商务和电商村的整体发展概况作一背景性描述;最后,遴选苏中南电商村的典型样本,建立起农村社区动态研究的总体思路,并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提供认知背景和基本方向。第三部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主要对苏中南地区四类电商村典型样本的社会经济和空间布局变迁进行全面调研和分阶段的动态探讨。在社会经济方面,重点对其形成前后农村社区的人口构成、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展开分阶段、分系统的动态探讨,以揭示电子商务给农村社区社会经济方面所带来的多重影响和改变。在空间布局方面,主要从用地结构、产业布局、公共设施、空间景观等系统入手,发掘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在空间布局方面的变化规律。第四部分:归纳和讨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总结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变迁的空间模式、动因机制以及大体趋势,并将电商村作为一种特色现象,来审视和思考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新可能和新动向。最后,本文总结认为:电商村的形成对农村人口、社会、经济、空间方面的城镇化有重大推动作用,自下而上地摸索和开拓了“互联网+”农村城镇化的道路,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内涵和理念。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变迁的空间布局模式主要有“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两者都是“生产要素集聚”在不同阶段或是不同状态下的差异化呈现。电商村的形成与演化是多元要素各施其用、协同发力的结果,动因机制具有多元综合性与时序演进性。电子商务作用下苏中南地区农村社区变迁的大体趋势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上层规划对农村行政边界壁垒的打破、流动要素对“新兴田园城市”的打造以及农村社区对自身多重属性的提质。论文正文部分约9万余字,图表总计131幅。

杨艳秋[7](2020)在《南京市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的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各地出现了大量城乡结合新区。这些城乡结合新区,既不是真正的城市,也不是纯粹的农村,更有别于城乡结合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从乡村文化振兴的角度,以南京市六合区这一典型的城乡结合新区为例,梳理其文化组织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索适合这一城乡结合新区发展的乡村文化组织建设对策,为城乡结合新区的文化振兴提供参考。分五章予以论述。第一章绪论,扼要介绍开展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等,并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和概括。第二章“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组织的建设”,在厘清乡村文化组织类型和职能的基础上,论述乡村文化组织建设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的助推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对乡村文化组织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意义。第三章“南京市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建设的现状”,介绍了组织设施建设及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针对六合区在特色文化及文艺创作、文化遗产保护、市场管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及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在新型冠状病毒抗疫期间功能的发挥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乡村振兴战略下南京市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建设的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文化服务、建设资金、农民对乡村文化组织的认知以及组织的保障方面。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包括各街道之间的建设差距、资源利用率低、农民需求日益多变,等等。第五章“乡村振兴战略下南京市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发展对策”,针对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加强乡村文化组织基础建设、强化组织人才队伍、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提高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摒弃落后观念,增强乡村文化组织功能的认同等。

瞿嘉骥[8](2020)在《南京市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促进社区教育发展是关键所在,开始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时需充分考虑地区现实因素,目的是寻找适合当地的社区教育发展之路。从经济水平、文化底蕴等方面来看,南京与我国许多省市都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研究南京市社区教育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南京市社区教育质量,还可以为其它省市提供经验。在研究的过程中,将重心放在整理归纳南京市当前在社区教育方面的成就、问题,进而提供相应的解决之策。通过调查分析,本项研究发现南京市积极提升社区教育质量以便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顶层设计;注重层次建设,拥有市、区、乡、社区四级社区教育机构;善于开发资源,利用图书馆、体育馆等场所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发了涉及全市12个区的终身教育数字化学习系统平台“南京学习在线(www.njstudy.com)”。这表明了南京市重视社区教育活动,并且取得了众多教育成果。然而,进一步调查研究表明南京市社区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大致包括以下五点:一是缺乏健全的政策法规,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某些省市的社区教育差距日益增大,改革力度呈现减弱的趋势;二是居民对待社区教育活动的态度日趋消极,参加活动的频率有所降低;三是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较少,难以维持必要的社区教育活动;四是社区教育缺乏经验丰富的教师,出现了严重的“教师难”问题;五是社区教育现代化水平不高,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利用不够充分。为进一步促进南京市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共同努力,深入贯彻终身教育理念,正确认识社区教育价值,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落实社区教育改革;政府部门要及时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相关政策,合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促进各部门相互协作、合作沟通,加快教育资源整合;还要及时建立科学的社区教育经费筹措、使用机制,定期对教育资源进行更新,切实提升教育团队整体素质;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引导地方社区团结协作,最终形成社区学习共同体。

赵晓伟[9](2020)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构建 ——基于MOOC实践的视角》文中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及其引发的智能化进程,造就了新的领导情境和领导理念,也对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管理者在适应时代变化开展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中,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现状存在差异。为了顺应智慧时代的发展趋势,满足管理者的现状诉求,需要设计面向学校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研修课程,同时也需要对研修课程进行持续丰富与更新。适应我国信息化发展需要,南京师大团队在2016年初建设完成了MOOC《信息化领导力》,为管理者构建信息化领导力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经验、实践案例和应用指导,该课程于2019年初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被多个地区教育部门采纳为管理者研修课程。为了保证课程内容能够适应智慧教育的时代特征,引领管理者持续构建面向未来的信息化领导力,本课程一直坚持边应用边更新。本研究正是基于当前课程的已有建设基础,并将如何适应变化而优化课程内容作为基本研究目标。研究首先基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视域,梳理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演变,形成了“结构—内容”动态理解方式,提倡结构相对稳定,内容不断更新。在归纳智慧教育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概括出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包括高质高效的智慧愿景、互联互通的智慧空间、共建共享的智慧团队和精准精细的智慧效益。随后,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发现当前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存在三种典型特征:问题导向型、需求导向型和创新导向型。从理念、行动和反思三个维度(重点关注行动维度),形成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共性和个性的构建策略。理念构建策略要求管理者树立变化意识、体验技术发展,并建立内涵的“结构—内容”的理解视角。行动构建策略针对不同管理者的现状特征,结合南京市智慧校园建设的优秀典型案例,提出适应三种类型管理者的差异化行动方案。反思构建策略引导管理者反思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水平、反思自身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并建立多方联动的评估反思方式。最后,研究将形成的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与策略,应用于《信息化领导力》MOOC第13期课程中。通过问卷调查、作品分析和论坛分析,研究发现,课程内容能够提升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促进管理者理解信息化领导力的各个维度,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迁移至真实工作场景中。研究针对学员的反馈,提出课程改进建议:持续更新课程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案例资源、为不同身份的管理者提供不同的行动设计方案。

王玲[10](2020)在《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之间改变或不改变的途径,其核心关注点主要在于家庭所处的阶层位置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的存续。为此,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解释框架倾向于在“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单向度的推演。其研究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阶层地位→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学业成就”的关系链条,而一旦这一链条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阶层地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学校环境”这两个环节)被打破,将会制约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研究发现,在对“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发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资本是通过两条中介路径(认知性的能力与非认知性的惯习)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一解释模式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种稳态的社会结构做支撑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中国人的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等一直处于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单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一个考察范围,我们便可以发现,中国高考方式改革所带来的相应制度不停地随之改变已成为常态。所以,要想研究动态中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首先还是要对日常现实中关于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关系问题的经验事实,包括国家政策、相关文件、典型案例进行关注、梳理和深度剖析。当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社会分层、家庭背景等因素依然非常重要,但此时其重要必须以改变中的其他因素为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自传统到现代社会以来,在通过教育选拔人才上的大一统模式。虽然作为这一模式本身,也是可以稳定的,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进,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不断调整,而牵动了学校的相应配合和调整,但已处于市场化中的各个学校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运营考量,以致于最终带动了备考的学生及家庭的教育策略上的调整。为此,我在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政策—学校—家庭”的三边联动理论假设,以考察在此联动框架中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升学效果。若以这一理论假设为起点,本文倾向认为,中国教育获得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还与国家教育制度的规定、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学校的应对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认识又必须建立于中国的历史演变、国家特征、文化传统与考试所形成的特点之上。只有从此视角出发,才可能比较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对三边联动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教育政策将设计与制定出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选拔制度;(2)处于具体执行机构的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国家政策指令下又需要在社会上赢得优质学校的声誉;(3)学生个人与家长应变则是一切以升学为主旨的调整,并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再回到政府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教育理念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而这样的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国家与社会都希望寻求一种接近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尤其是家庭及其备考学生又会以博弈的方法寻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1)政府的地区调控能力会降低文化资本在中国各地区原本可能发挥的作用;(2)应试教育会再一次降低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不一定比普通中小城市在学习上更占优势。更有甚者,文化资本拥有量雄厚的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尚需要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名额;(3)中国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明白的道理是,任由教育理念而调整的和学校规定的政策来实现个人的教育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地方,因为在此三边关系中,学校教育、学校老师指令和学校布置作业始终是解决升学的法宝,但面对联动中的政府要求,其学校及家庭的做法也就是寻求到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对照这一框架而言,家庭文化资本的解释力度只限于在一个确定的区域或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比如同一所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而在以国家和省地市的比较中,这一解释框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中所发生的不平等与各种乱象,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中因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学校、家庭应对的博弈中产生的。其结构上的掣肘远比家庭与学校两者间复杂得多,但其宏观调控能力却不靠社会自身的调节,而在国家的决策之中。

二、南京市农村人才需求情况及培养途径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市农村人才需求情况及培养途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教育公平视阈下高校本科招生生源状况研究 ——以南京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重要概念界定、相关理论阐述及研究设计
    2.1 重要概念界定
        2.1.1 教育公平
        2.1.2 本科招生
        2.1.3 高校生源
    2.2 相关理论阐述
        2.2.1 胡森和科尔曼的教育机会均等理论
        2.2.2 有效维持不平等假设
        2.2.3 社会分层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数据分析
        2.3.2 访谈调查
第三章 本科招生政策及南京某高校生源整体现状分析
    3.1 高校本科招生政策
        3.1.1 2014-2019年高校本科招生政策演变
        3.1.2 普通类生源招生政策
        3.1.3 特殊类型生源招生政策
        3.1.4 艺术类
    3.2 高考加分政策演变
    3.3 南京某高校本科生源整体情况分析
        3.2.1 文理科录取情况
        3.2.2 生源性别比例情况
        3.2.3 生源录取批次
        3.2.4 生源录取学院、专业概况
        3.2.5 从贝尔英才学院看本科精英教育改革
第四章 南京某高校特殊类型本科招生生源状况
    4.1 国防生
        4.1.1 国防生政策及生源状况
        4.1.2 国防生分数变化
        4.1.3 选择报考国防生的因素
    4.2 高水平运动员
        4.2.1 高水平运动员政策及生源状况
        4.2.2 江苏省高水平运动员生源成绩情况
        4.2.3 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变化及影响
    4.3 中外合作办学
        4.3.1 中外合作办学及生源情况
        4.3.2 中外合作办学分数线及正常批次分数线对比情况
    4.4 综合评价录取与保送生
        4.4.1 综合评价录取与保送生政策及生源状况
        4.4.2 综合评价录取政策变化
        4.4.3 保送生政策变化
    4.5 贫困与特殊地区本科招生生源状况
        4.5.1 贫困专项计划
        4.5.2 定向
        4.5.3 预科
        4.5.4 内地班
第五章 南京某高校本科招生生源差异状况分析
    5.1 生源地地域差异
        5.1.1 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省际差异
        5.1.2 南京某高校招生省份差异问题
        5.1.3 西部协作补偿计划应运而生
    5.2 城乡差异
        5.2.1 全国及江苏城乡人口情况
        5.2.2 南京某高校城乡比例失衡
    5.3 性别差异
        5.3.1 全国高校、社会女性人数情况
        5.3.3 南京某高校性别差异状况
        5.3.4 性别差异的问题
    5.4 生源高中校际差异
        5.4.1 保送生毕业中学及学费情况
        5.4.2 自主招生生源南京毕业高中情况
        5.4.3 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及校长实名推荐名额
        5.4.4 保送生制度与超级中学公平问题
    5.5 家庭因素差异
        5.5.1 中外合作办学学费等级差异情况
        5.5.2 保送生家庭房价情况
        5.5.3 家庭因素影响高等教育公平
    5.6 生源其他问题
        5.6.1 整体科类问题
        5.6.2 整体专业问题
        5.6.3 整体志愿率问题
第六章 缩小生源差异、促进入学机会均等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方面
        6.1.1 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
        6.1.2 借力“双一流”推进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6.1.3 对贫困和农村地区学生精准扶“弱”
        6.1.4 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长效补偿机制
    6.2 学校方面
        6.2.1 高校合理调整、编制省际招生计划
        6.2.2 高校建立招生计划听证制度
        6.2.3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特色办学
    6.3 社会方面
        6.3.1 全社会参与宣传教育补偿观念
        6.3.2 缩小阶层差距、保障教育均衡发展
        6.3.3 优化家庭文化资本的投入,树立教育性别平等观念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国际视野下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2.2 分级诊疗
        1.2.3 家庭医生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2.4 医疗机构
        1.2.5 医联体
        1.2.6 卫生资源配置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资料来源
    1.6 创新性与不足
        1.6.1 创新性
        1.6.2 不足
第2章 国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2.1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2.1.1 美国
        2.1.2 英国
        2.1.3 日本
    2.2 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2.2.1 古巴
        2.2.2 泰国
    2.3 五个国家的特点及经验启示
        2.3.1 特点
        2.3.2 经验启示
第3章 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3.1 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
    3.2 江苏省分级诊疗制度研究
        3.2.1 分级诊疗制度探索历程
        3.2.2 分级诊疗政策措施分析
    3.3 江苏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3.3.1 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3.3.2 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3.3.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3.4 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障碍
        3.4.1 医疗服务参与者角度
        3.4.2 现有政策措施角度
        3.4.3 医疗资源配置方面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4.1.2 卫生资源总量稳定增长,结构合理性欠缺
        4.1.3 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公平,地域间差异较大
        4.1.4 卫生资源效率整体较高,部分城市需要调整
        4.1.5 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技术效率亟待提高
    4.2 建议
        4.2.1 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
        4.2.2 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构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4.2.3 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和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4.2.4 促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疗保险政策杠杆作用
        4.2.5 建立居民健康信息库,推进“互联网+医疗”
        4.2.6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夯实分级诊疗根基
        4.2.7 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来源与依据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
    四、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三农”工作队伍与理论基础
    一、“三农”工作队伍的基本内涵
        (一)“三农”工作队伍的界定
        (二)“三农”工作队伍的特征
        (三)“三农”工作队伍的类别
    二、“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理论基础
        (一)公共组织理论
        (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二章 我国“三农”工作队伍发展背景与供需态势分析
    一、我国“三农”工作队伍发展背景
        (一)农村空心化日益突出
        (二)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三)农民老龄化逐步加深
    二、“三农”工作队伍的供给侧分析
        (一)政府组织供给
        (二)本土自然成长
        (三)社会组织培育
    三、“三农”工作队伍的需求侧分析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二)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
        (三)回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求
第三章 我国“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原因探析
    一、我国“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的存在问题
        (一)“三农”工作队伍内生性人才短缺与外部性流失问题
        (二)“三农”综合人才需求下“三农”人才开发不力问题
        (三)乡村振兴事业下“三农”工作队伍“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小农户分散化下“三农”工作队伍“碎片”的问题
    二、我国“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制度缺失:缺乏培育“三农”工作队伍的制度体系
        (二)培训缺乏:未形成全面的“三农”工作队伍培养体系
        (三)平台短缺:缺乏培育“三农”工作队伍的组织载体
        (四)管理弱化:“三农”工作队伍管理体系不完善
第四章 国内外“三农”队伍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我国“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典型做法
        (一)江西于都定制培养村干部模式
        (二)江苏南京培育本土农民工作队伍模式
        (三)山东威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模式
    二、国外农村人才培养建设模式
        (一)美国模式
        (二)德国模式
        (三)日本模式
    三、国内外农村人才培养建设的启示
        (一)应以完善立法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二)应以完善教育体系提升农村人才资源开发
        (三)应设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专业机构
        (四)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第五章 乡村振兴视阈下推动“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制度供给:健全“三农”工作队伍政策支持
        (一)强化政策设计,提升制度供给性
        (二)健全政策配套,提高制度实践性
    二、人才引进:完善“三农”工作队伍引进机制
        (一)创新“三农”工作队伍引进规划
        (二)完善“三农”工作队伍激励机制
        (三)实施农村农民返乡创业支持工程
    三、素质提升:完善“三农”工作队伍培育体系
        (一)健全党政工作队伍培育体系
        (二)实施本土农民队伍培育工程
        (三)大力培育农村社会服务工作队伍
    四、组织建设:完善“三农”工作队伍管理机制
        (一)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二)设立专门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机构
    五、环境优化:提升“三农”工作队伍成长服务
        (一)健全“三农”工作队伍保障机制
        (二)优化“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培养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三、其他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2.1 新型职业农民
        2.1.1 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2.1.2 新型职业农民的热点研究
    2.2 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
        2.2.1 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概念界定
        2.2.2 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因素
    2.3 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对城市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影响机理分析
    3.1 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状
    3.2 农民转型与城郊农业商品化转型
    3.3 新型职业农民与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
第四章 研究区域及数据获取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南京市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4.1.2 南京市农业发展情况
        4.1.3 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
    4.2 数据获取
        4.2.1 农户数据
        4.2.2 大棚数据
        4.2.3 社会经济数据
        4.2.4 区位数据
第五章 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
    5.1 研究区样本农户概况
    5.2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
        5.2.1 新型职业农民评价研究路径
        5.2.2 新型职业农民评价研究方法
        5.2.3 新型职业农民评价结果
    5.3 研究区样本农民类型划分
        5.3.1 新型职业农民划分和修正
        5.3.2 研究区农民类型划分
第六章 南京市农地利用大棚化及空间分异
    6.1 南京市大棚用地近年来变化格局
    6.2 研究区大棚种植空间分布规律
    6.3 研究区不同类型农民的大棚种植差异
第七章 新型职业农民对城市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影响的实证研究
    7.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
        7.1.1 变量选择及分析
        7.1.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7.2 变量筛选、检验及描述
        7.2.1 变量筛选及检验
        7.2.2 变量描述
    7.3 结果分析
        7.3.1 新型职业农民对大棚化种植选择的影响
        7.3.2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对大棚经营规模的影响
        7.3.3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对大棚经营比例的影响
        7.3.4 新型职业农民类型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
    7.4 与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乡村二元化转型的探讨
        8.2.1 农民的二元
        8.2.2 农业及农业土地利用的二元化
        8.2.3 乡村国土空间利用的二元化
        8.2.4 二元乡村的潜在问题
    8.3 政策启示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6)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变迁初探 ——以苏中南地区电商村的形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电子商务影响效应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电商村相关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
        1.6.1 研究对象:特殊化
        1.6.2 研究时域:动态化
        1.6.3 研究内容:多领域
第二章 我国电子商务与电商村的发展概况
    2.1 概念界定
        2.1.1 电子商务
        2.1.2 电商村
        2.1.3 社区变迁
    2.2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2.2.1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2.2.2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征
    2.3 我国电商村的发展概况
        2.3.1 电商村的数量分布
        2.3.2 电商村的分类标准
    2.4 苏中南地区电商村的研究思路
        2.4.1 样本遴选
        2.4.2 研究范围
        2.4.3 调研内容
        2.4.4 数据采集
    2.5 研究区域概况
        2.5.1 苏中南地区电商村的总体发展概况
        2.5.2 电商村样本的具体演化过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变迁
    3.1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人口构成演化
        3.1.1 文化结构变迁
        3.1.2 就业结构变迁
    3.2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生活方式演化
        3.2.1 收入水平变迁
        3.2.2 互联网应用变迁
        3.2.3 信息传播变迁
        3.2.4 劳务方式变迁
    3.3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经济结构演化
        3.3.1 产业结构变迁
        3.3.2 经济模式变迁
    3.4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生产组织演化
        3.4.1 生产要素变迁
        3.4.2 组织运作变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空间布局变迁
    4.1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用地结构演化
        4.1.1 建设用地变迁
        4.1.2 土地利用变迁
    4.2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产业布局演化
        4.2.1 生活与生产空间变迁
        4.2.2 产业空间载体变迁
    4.3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公共设施演化
        4.3.1 商业与公共服务设施变迁
        4.3.2 电商产业设施变迁
    4.4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空间景观演化
        4.4.1 整体风貌变迁
        4.4.2 景观要素变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变迁的动因和模式
    5.1 电商村作为一种农村城镇化路径的审视
        5.1.1 电商村形成前后社会属性的变迁特征
        5.1.2 电商村形成前后经济属性的变迁特征
        5.1.3 电商村形成前后空间属性的变迁特征
        5.1.4 电商村的形成可作为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
    5.2 电子商务作用下苏中南地区农村社区变迁的空间模式
        5.2.1 分散式
        5.2.2 集中式
        5.2.3 “集中式”与“分散式”在各类电商村演化过程中的变迁
        5.2.4 “分散式”与“集中式”的思辨
    5.3 电子商务作用下苏中南地区农村社区变迁的动因机制
        5.3.1 影响要素
        5.3.2 各要素的动态作用机制
    5.4 电子商务作用下苏中南地区农村社区变迁的大体趋势
        5.4.1 上层规划对农村行政边界壁垒的打破
        5.4.2 要素流动对“新兴田园城市”的打造
        5.4.3 农村社区对自身多重属性的提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
        6.1.2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经济变迁
        6.1.3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空间布局变迁
        6.1.4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变迁的动因和模式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范围
        6.2.2 数据获取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南京市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的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组织建设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1 文化振兴
        2.1.2 组织振兴
        2.1.3 乡村文化组织类型及功能
    2.2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组织建设的联系
        2.2.1 乡村文化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 乡村文化组织功能的发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2.3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乡村文化组织建设
    2.3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组织功能的体现
        2.3.1 乡村文化组织的便民功能
        2.3.2 乡村文化组织的文化建设功能
        2.3.3 乡村文化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
第三章 南京市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建设的现状
    3.1 南京市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建设概况
        3.1.1 六合区文化组织建设现状
        3.1.2 六合区文化活动发展现状
    3.2 南京市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建设的成效
        3.2.1 特色文化及文艺创作建设成效显着
        3.2.2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进行
        3.2.3 文化市场发展与管理有序推进
        3.2.4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着提升
    3.3 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在新型冠状病毒抗疫期间功能的发挥
        3.3.1 协同其他组织积极展开疫情防控工作
        3.3.2 积极开展线上文化服务
        3.3.3 创造文艺作品,贡献六合文化力量
第四章 南京市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4.1.1 乡村文化组织建设基础薄弱
        4.1.2 乡村文化组织文化服务落后
        4.1.3 缺乏文化组织建设资金,社会参与不足
        4.1.4 农民对乡村文化组织功能了解不透彻
        4.1.5 乡村文化组织功能发挥缺乏保障
    4.2 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各街道乡村文化组织建设存在差距
        4.2.2 乡村文化组织资源利用率低
        4.2.3 农民群众文化需求日益多变
        4.2.4 乡村文化组织发展观念落后
        4.2.5 乡村文化组织功能发挥的后劲不足
第五章 南京市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发展的对策
    5.1 加强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基础建设
        5.1.1 加强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5.1.2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提升服务水平
    5.2 强化乡村文化组织的人才队伍
        5.2.1 稳固基层文化队伍
        5.2.2 壮大高端文化人才
        5.2.3 培育文化志愿者
    5.3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提高文化产品服务供给
        5.3.1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发展
        5.3.2 提高文化产品服务供给
    5.4 摒弃落后观念,增强乡村文化组织功能认同
        5.4.1 转变政府观念,重视乡村文化组织发展
        5.4.2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组织的功能认知度
    5.5 完善制度配置,提供乡村文化组织功能保障
        5.5.1 完善乡村文化组织经费制度
        5.5.2 建立乡村文化组织考核制度
    5.6 加强资源利用,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组织功能
        5.6.1 合理利用六合区地理优势
        5.6.2 合理发掘六合区文化资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南京市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价与展望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区教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解析
        (一)社区
        (二)社区教育
    二、理论基础
        (一)终身教育
        (二)学习型社会
        (三)社区治理
第二章 南京市社区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南京市社区教育政策保障和组织机构
        (一)完善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体系
        (二)健全的社区教育基本办学模式
        (三)南京社区教育数字化平台建设及资源建设情况
    二、南京市社区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以管理制度化建设,推动持续发展
        (二)以阵地标准化建设,实现规范发展
        (三)以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内涵发展
        (四)以数字信息化建设,助力优质发展
        (五)以项目品牌化建设,驱动创新发展
        (六)以课程体系化建设,助推特色发展
第三章 南京市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法规尚不健全
        (一)与社区教育发达地区的存在差距
        (二)社区教育发展的动力有所减弱
    二、居民对社区教育活动的参与率不高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居民参与率
        (二)终身学习理念滞后影响居民参与率
        (三)社区教育服务供给质量偏低影响居民参与率
    三、社区教育区域发展还不够均衡
    四、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高层次专家队伍不够
        (二)志愿者队伍数量有限
        (三)专职管理人员偏少
        (四)教师水平素养不高
    五、数字化资源建设滞后于现实需求
第四章 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的案例和特点
    一、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
        (一)美国社区学院概述
        (二)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特点
    二、日本“公民馆”的发展
        (一)日本公民馆概述
        (二)日本公民馆的发展特点
    三、北欧各国民众教育的发展
        (一)北欧各国社区教育概述
        (二)北欧各国民众教育的发展特点
    四、浙江省社区教育的发展
        (一)浙江省社区教育概述
        (二)浙江省社区教育的发展特点
第五章 南京市社区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终身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一)避免出现重视基础教育、轻视社区教育的倾向
        (二)避免出现重视学校教育、轻视非学校教育的倾向
        (三)避免出现重视社区教育的教育属性、轻视社会属性的倾向
    二、不断提升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手段
        (一)统筹发挥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作用
        (二)化解农村社区教育各自为政难题
        (三)重点加快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速度
        (四)加大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
    三、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社区教育机构办学水平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二)完善课程资源建设和更新
        (三)强化各类教师队伍建设
    四、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扶持各类社区学习共同体蓬勃发展
        (一)正确认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价值
        (二)政府合理把握介入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方式
附录 《南京市社区教育发展研究》的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9)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构建 ——基于MOOC实践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问题与思路
    1.1 研究概念之界定
        1.1.1 智慧教育
        1.1.2 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智慧时代呼唤智慧型的学校管理者
        1.2.2 研究意义: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应用的价值意蕴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过程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过程
第2章 研究综述:已有研究与学理依据
    2.1 已有研究:现状与启示
        2.1.1 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现状
        2.1.2 智慧教育研究现状
    2.2 学理依据:理论及指导
        2.2.1 适应性结构化理论介绍
        2.2.2 对信息化领导力的启示
第3章 内涵构建: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重塑
    3.1 信息化领导力的“阶段—逻辑”演变脉络
        3.1.1 信息化领导力内涵发展的阶段审视
        3.1.2 信息化领导力内涵解读的逻辑走向
    3.2 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内容”内涵构成
        3.2.1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内涵的结构理解
        3.2.2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内涵的内容调整
第4章 策略构建: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
    4.1 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构建思路
    4.2 基于三种类型的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特征分析
        4.2.1 问题导向型信息化领导力特征分析
        4.2.2 需求导向型信息化领导力特征分析
        4.2.3 创新导向型信息化领导力特征分析
    4.3 基于三种类型的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构建策略
        4.3.1 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理念构建策略
        4.3.2 三种类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行动构建策略
        4.3.3 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反思构建策略
第5章 应用分析: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优化
    5.1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设计实施
        5.1.1 《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整体特点
        5.1.2 《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内涵更新
        5.1.3 《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策略实现
    5.2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实施效果
        5.2.1 问卷分析:学员信息化领导力的理念情况
        5.2.2 作品分析:学员信息化领导力的行动方案
        5.2.3 论坛分析:学员信息化领导力的收获反思
    5.3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改进建议
        5.3.1 理解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持续更新课程内容
        5.3.2 结合信息化领导力的策略,提供更多案例资源
        5.3.3 体现信息化领导力的差异,设计多种行动方案
第6章 总结思考: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主要结论
        6.1.2 研究创新
    6.2 后续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员开课问卷
    附录二 :学员结课问卷
    附录三 :学员访谈提纲
    附录四 :学员作业模板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定位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
    第二节 理论定位:三边联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三章 以政策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高考的形成
    第二节 统考、扩招和自主招生
    第三节 地区间的平衡
第四章 以学校应变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重点学校制度
    第二节 就近入学制度
    第三节 学校考核、排名与生源
    第四节 民办学校与补习学校
第五章 以学生备考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考生及家长
    第二节 “高考工厂”:以毛坦厂中学为例
    第三节 “追梦工厂”:以衡水中学为例
第六章 三边联动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理念与现实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解释限度
    第三节 “寒门贵子”的教育过程与阶层塑造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南京市农村人才需求情况及培养途径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教育公平视阈下高校本科招生生源状况研究 ——以南京某高校为例[D]. 程雅坤.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国际视野下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研究[D]. 李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研究[D]. 李建润.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5]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闫梦露. 南京大学, 2020(02)
  • [6]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变迁初探 ——以苏中南地区电商村的形成为例[D]. 周晓穗. 东南大学, 2020
  • [7]南京市六合区乡村文化组织的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杨艳秋.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8]南京市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D]. 瞿嘉骥.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构建 ——基于MOOC实践的视角[D]. 赵晓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D]. 王玲. 南京大学, 2020(09)

标签:;  

南京市农村人才需求及培养方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