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动脉壁运动速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穆林,吴永全[1](2021)在《老年人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老年人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 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于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进行健康体检的牛街西里社区年龄≥60岁的老年人384例。对入选体检者均行cf PWV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测定。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入选者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127例)和舒张功能不全组(25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cf PWV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cf PWV与主要临床变量间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多个临床因素及cf 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ROC曲线计算cf PWV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截止点。结果舒张功能不全组的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收缩压、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显着高于舒张功能正常组(均为P<0.05)。舒张功能不全组的cf PWV较舒张功能正常组显着升高[(11.9±3.5)m/s比(7.2±0.8)m/s,t=-20.436, P=0.00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f PWV与E/E′呈显着正相关(R=0.851, 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f 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显着相关(χ2=46.999,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以8.65 m/s为截止点,cf PWV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87.2%。结论老年人cf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显着相关。
马湘萍[2](2021)在《Vaspin、Fibulin-3、Per2与高血压节律调控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高血压(Hypertension,HTN)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当前中国高血压患病率约27.9%,人数高达近3亿,提升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水平已经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近来,血压节律异常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动态血压监测成为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与杓型高血压相比,非杓型和反杓型高血压更易出现靶器官损伤。充分了解血压昼夜节律的特征及其调节,筛查预测靶点,对于高血压及其心血管靶器官损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血压的昼夜节律的具体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脂肪组织,尤其血管外周的脂肪组织(PVAT)对血压节律及血管功能的影响日趋受到关注。PVAT作为一类内分泌器官,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参与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增殖和迁移,在高血压中发挥重要作用。PVAT产生的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作为一种新的脂肪细胞因子,通过旁分泌作用于周围血管,且Vaspin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衰老关键蛋白-3(Fibulin-3),是脂肪组织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水平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化,影响血管内皮功能,而脂肪细胞外基质与时钟节律关系密切;昼夜节律蛋白2(Per2)是脂肪组织中关键时钟蛋白,其突变与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关于Vaspin、Fibulin-3、Per2的循环水平与高血压节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探索高血压患者外周循环血浆中Vaspin、Fibulin-3、Per-2的水平变化,即是否与血压昼夜节律及靶器官损害具有相关性,探索高血压节律异常和靶器官损害的可能发生机制,明确其能否成为预测异常血压节律及靶器官损害的可能靶点。目的1.探讨Vaspin、Fibulin-3、Per2在不同节律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2.探讨Vaspin、Fibulin-3、Per2与血压昼夜节律及靶器官损害是否具有相关性;3.探讨Vaspin、Fibulin-3、Per2能否成为预测血压异常节律及靶器官损害的靶分子。方法1.研究对象:按入组及排除标准于2020-05至2021-03在齐鲁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筛选入组90例患者。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后,将入选患者按血压昼夜节律的不同分为3组:杓型高血压组;非杓型高血压组;反杓型高血压组,每组各30例。2.资料收集:进行病史采集及血压、心率、身高、体重等测量;应用动态血压检测获取动态血压数据;收集血液标本,检测生化指标;应用ELISA方法测定Vaspin、Fibulin-3、Per2水平;高频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测定心脏及颈动脉相关超声指标;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自动测量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3.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数据均应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 25.0进行分析和处理。所有数据经过shapiro-wilk正态检验。计量资料行单因素ANOVA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态分布变量因素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基线资料分析:与杓型及非杓型高血压组相比,反杓型组高血压病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用药种类增加,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2.动态血压数据分析:与杓型高血压组相比,反杓型组24h舒张压、白昼舒张压、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均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杓型高血压组相比,非杓型组日间平均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3.各组Vaspin、Fibulin-3、Per2分析:与杓型高血压组相比,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Vaspin及Fibulin-3均明显降低,以反杓型组降低更为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杓型高血压组相比,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Per2均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靶器官损害指标分析:与杓型高血压组相比,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E/e’均明显增加(P<0.05~P<0.01),与非杓型高血压组相比,反杓型组CIMT-L增加(P<0.05),eGFR明显降低(P<0.05)。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1)Vaspin在杓型高血压组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清晨平均收缩压,清晨平均舒张压,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大小,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存在显着负相关;Vaspin在杓型、非杓型高血压组中左室质量指数存在显着负相关;2)Fibulin-3与左室质量指数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存在显着负相关;Fibulin-3在杓型高血压组左室质量指数,非杓型高血压组E/e’,反杓型左心室大小、左室质量指数均存在显着负相关;3)Per2在反杓型高血压组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E/e’、左室质量指数存在显着正相关。结论1.Vaspin、Fibulin-3、Per2浓度在不同高血压节律组有明显差异,提示其可能高血压节律异常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2.Vaspin、Fibulin-3、Per2与血压昼夜节律及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相关指标有相关性,提示其可能成为高血压节律异常及靶器官损害的预测分子。研究目的:探讨一例罕见的功能性副神经节瘤伴儿茶酚胺危象的病例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及随访情况,加深对嗜铬细胞瘤和神经节瘤(PPGL)的认识,以期早期识别不同临床表现掩盖下的PPGL,减少临床的漏诊,分享PPGL合并心肌病变的诊治体会。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一例PPGL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通过Pubmed数据库在线检索相关的文献,结合该病例的特点,系统总结PPGL的诊断要点、心肌受累的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研究结果:患者,中年男性,以发作性胸闷、心悸,加重伴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急性起病,于外院测HR 90次/分,BP 200/170mmHg,行心电图示多导联ST段抬高,检测肌钙蛋白0.1Ong/ml,NT-proBNP3970pg/ml,考虑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遂行急诊冠脉造影未见冠脉血管明显异常。完善心脏超声检查:LVEF 0.37,室间隔中下段、左室侧壁及下壁中下段、前壁下段、左室心尖部动度几乎消失。肝功能:ALT 171 U/L,AST 227 U/L,血糖16.87mmol/L;肾功正常,尿微量白蛋白183mg/L。入住当地CCU后病情恶化:ECG出现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入住当地CCU后出现阵发性血压高,最高达300/200mmHg,最低达70/40mmHg,且伴有意识丧失及剧烈腹痛。完善继发性高血压相关原因的筛查:皮质醇、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未见明显异常,但患者血浆及尿中下列结果明显升高:去甲肾上腺素(NE):193.74nmol/L、肾上腺素(E)7.18nmol/L、甲氧基肾上腺素(MN):2.5nmol/L、甲氧基去肾上腺素(NMN):35.46nmol/L、血香草扁桃酸(VMA)378.49nmol/L、尿香草扁桃酸(VMA)82.19ug/ml。转入我院后,完善腹部CT:右腹部占位。根据各项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考虑患者为嗜铬细胞瘤。遂给予酚苄明逐渐加量至20mgtid并联合应用CCB及β一受体阻滞剂,并给予营养心肌改善心功能,改善微循环,改善糖代谢及肝功能异常等对症治疗,治疗3周后进行病情评估可以手术,遂转至泌尿外科予以病灶切除,病理回示为副神经节瘤。研究小结:1.当出现偶发性头痛、出汗和心动过速,发现偶然的肾上腺肿块时,考虑PPGL。2.急性儿茶酚胺心肌病病情危急,会出现室性心动过速、血压骤升甚至危及生命,手术难度很大。3.血浆中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或尿中分离的甲氧基肾上腺素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金标。4.该病的标准治疗是手术切除,该方案对治疗这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很有效。
黄梦洁[3](2021)在《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脏结构、功能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因心力衰竭症状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一病区患者398名,根据标准将纳入患者分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组(n=169)和对照组(n=229),测量包括超声心动图、血常规、血生化、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和动脉脉搏波传播速度(PWV)等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等方式评估脉搏波传播速度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以及加入脉搏波传播速度指标以及能否改善对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效率。结果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组脉搏波传播速度明显快于正常对照组,脉搏波传播速度与心血管事件发生显着相关。经相关性分析,颈-股动脉脉搏波传播速度(CF-PWV)、颈-足背动脉脉搏波传播速度(CD-PWV)分别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室间隔部最大速度(E’S)、舒张早期二尖瓣环侧壁最大速度(E’L)、右心室内径(RV)、右心房内径(RA)显着负相关,且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中更为明显。经二元Logistic分析,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E’)(敏感性65.6%,特异性98.3%)、NT-Pro BNP(敏感性96.1%,特异性94.7%)、CF-PWV(敏感性78.1%,特异性69.4%)和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敏感性78.7%,特异性63.8%)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有独立预测价值。CF-PWV与E/E’、NT-Pro BNP、LAVi四个指标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单一指标(P<0.05)。将CF-PWV加入2019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共识后,可以提高该标准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诊断效率。结论PWV增高影响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右心室、右心房容积,CF-PWV结合现有的诊断指标及标准,能改善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诊断效率。
李天天[4](2021)在《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患者主动脉病变及早期左室收缩应变及同步性的超声心动图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轻度主动脉瓣功能不全的BAV患者主动脉病变与早期左室收缩应变及同步性,探讨主动脉病变与左室收缩功能受损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我院门诊及住院的BAV患者41例作为病例组,1.按照主动脉瓣功能不全类型分为轻度主动脉瓣返流组25例(AR组),轻度主动脉瓣狭窄16例(AS组),另选取3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M型及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左室三维收缩应变及同步性参数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1.BAV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主动脉参数比较与对照组相比,BAV组主动脉根部(Ao-a)、主动脉窦部(Ao-s)及升主动脉收缩期最大内径(Ao S)、升主动脉舒张期最小内径(Ao D)均显着增宽(P<0.01),降主动脉内径增宽(P<0.05)主动脉根部指数增大(P<0.05),升主动脉指数显着增大(P<0.01),主动脉瓣上血流速度(PFV)及最大跨瓣压差(PGmax)显着增大(P<0.01),升主动脉僵硬指数显着增大(P<0.01),升主动脉应变性显着减低(P<0.01),升主动脉扩张性减低(P<0.05)。(2)左室参数比较与对照组相比,BAV组GLS、GRS、GCS均显着减低(P<0.01),TWIST(左室扭转)、TORSION°/s(扭力)无差异(P>0.05);BAV组TLS-diff、TRS-diff较对照组明显延长,BAV组TLS-SD、TRS-SD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BAV亚组间比较(1)M型及二维主动脉参数与对照组相比,AR组Ao-a、Ao-s、Ao D、Ao S明显扩张(P<0.01),Aortic strain及Ao SI明显减低(P<0.01),PFV明显加快(P<0.01),AS组Ao-a、Ao D、明显扩张(P<0.01)、Ao-d、Ao-s及Ao S扩张(P<0.05),Aortic strain及Ao SI明显减低(P<0.01),Ao DIS减低(P<0.05)。AR组与AS组相比较,AS组Ao D、Ao S较AR组增宽,AS组PFV及PPG显着高于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左室收缩应变及同步性参数比较○1E A左室收缩应变比较与对照组相比,AS患者GLS、GRS、GCS明显减低(P<0.01),Twist、Torsion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与AS组相比,GLS、GRS、GCS、Twist、Torsion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E A左室运动同步性比较与对照组相比,AR组TLS达峰时间及标准差均显着延长(P<0.01),TCS-SD显着增大(P<0.01),AS组TLS、TRS、TCS达峰时间及标准差均明显延长(P<0.01),AR与AS组相比,AS组TLS达峰时间最大差值及达峰时间标准差、TRS达峰时间标准差大于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组TCS达峰时间最大差值及达峰时间标准差明显大于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左室运动不同步指数(SDI%)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1)Ao D、Ao S与Aortic strain、Ao DIS呈负相关,与Ao SI呈正相关。Ao-s与Ao SI呈正相关。(2)GLS与Aortic strain、Ao DIS呈负相关,与Ao SI呈正相关。结论1、BAV患者主动脉应变能力减低,合并轻度AR及AS的主动脉应变受损情况无明显差异。2、BAV患者的左室收缩应变及同步性减低,合并轻度AS患者左室运动同步性受损较AR患者严重。3、BAV患者主动脉应变能力与左室整体长轴收缩应变相关;BAV患者主动脉应变能力随主动脉内径增大而减低;应尽早应用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主动脉及左室应变等参数。
邓岚[5](2020)在《二维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超声分层应变技术定量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期应变,揭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肌功能损害。方法:收集初诊未治和三月内未服用抗风湿药物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8例作为病例组;同期收集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人35例作为对照组。登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类风湿因子、环瓜氨酸肽抗体、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对两组观察对象行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检查,并连续采集3个心动周期标准左心室短轴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切面及心尖四腔心、两腔心和三腔心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将采集的图像导入工作站进行二维参数测量和应变分析,获取观察对象的心脏腔室内径、室壁厚度、计算得出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室壁相对厚度(Relative wall thickness,RWT)、舒张早期二尖瓣前向血流速度(Early diastolic forward mitral flow velocity,MV-E)、舒张晚期二尖瓣前向血流速度(Advanced diastolic velocity of mitral valve,MV-A)、MV-E/A 比值、舒张早期二尖瓣侧壁瓣环运动速度(Early diastolic velocity of mitral annulus,MV-e)、舒张早期二尖瓣间隔壁瓣环运动速度(Early diastolic velocity of mitral septal annulus,S-e)、平均值e’、比值E/e’、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胸骨旁左心室短轴三切面心内膜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 ofendocardium,GCS-endo)、中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 of middle myocardium,GCS-mid)、心外膜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 ofepicardium,GCS-epi)、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三个短轴水平应变的平均值△GCS-endo、ΔGCS-mid、△GCS-epi、△GRS,心尖位三切面心内膜层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ofendocardium,GLS-endo)、中层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of middle myocardium,GLS-mid)、心外膜层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ofepicardium,GLS-epi)。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并对生化指标与应变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心脏结构参数:RA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构参数中LVMI增加(106.16(23.63)vs94.23±20.01,P=0.006);2.心脏舒张功能参数及射血分数:两组观察对象的心脏舒张功能参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病例组EF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较正常组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1.9±5.75 vs 66.77±5.49,P=0.000)。3.心肌做功参数:左心室心肌做功指数中有效做功(Global Work Efficiency,GWE)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6(3.25)vs 97(2.25)%,P=0.046)。4.心肌应变参数:圆周应变:RA患者左心室二尖瓣水平(GCS-endo:-23.37±6.03vs-28.21 ±5.45,P=0.000;GCS-mid:-13.86±4.42 vs-16.18±3.98,P=0.019)和心尖水平(GCS-endo:-31.34±9.09 vs-35.87± 10.21,P=0.033;GCS-mid:-19.84±5.88 vs-23.06±6.67,P=0.019;GCS-epi:-12.74±4.98 vs-15.16±5.29,P=0.033)圆周峰值应变有不同程度减低。RA组左心室短轴三切面圆周应变整体平均值表现出 △GCS-endo(-27.03±4.99vs-31.28 ± 5.72,P=0.001)、ΔGCS-mid(-16.42±3.28vs-18.74±3.83,P=0.005)降低。径向应变:左心室二尖瓣水平心肌径向应变降低(37.95(26.7)vs 55.42±19.55,P=0.001)。纵向应变:左心室心内膜层心肌、中层心肌的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均降低(GLS-endo:-21.90±3.58 vs-23.73±3.09,P=0.017;GLS-mid:-19.11±3.05 vs-20.42±2.77,P=0.048);5.相关分析:三层心肌整体纵向应变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均有轻度线性相关(CRP与GLS-endo:r=0.387,P=0.024;GLS-mid:r=0.398,P=0.020;GLS-epi:r=0.357,P=0.038;RF与GLS-endo:r=0.448,P=0.009;GLS-mid:r=0.449,P=0.009;GLS-epi:r=0.454,P=0.008)。结论:1.RA患者左心室心内膜层心肌中层心肌的圆周应变和纵向应变受损较心外膜层心肌更重,说明RA患者心脏损伤可能与心肌冠状动脉末梢循环灌注降低有关。2.各层心肌纵向应变受损情况与CRP、RF滴度增高有线性相关,说明CRP、RF滴度增加将会加重心肌损伤程度,心肌应变减低可为临床RA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诊疗依据。3.应用二维分层应变成像技术有可能评估RA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明显降低之前各层心肌的受损程度。
林汉智[6](2019)在《多普勒超声评估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靶器官发生损害之前,其血管功能及动脉管壁结构多己出现不同程度异常,表现为动脉弹性的下降和动脉内中膜的增厚等,是心血管疾病的亚临床期,因此动脉硬化的评价为早期干预、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提供可靠依据,可明显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拟应用超声多普勒获得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的脉搏波传导时间、动脉扩张性等动脉弹性指标,探讨多普勒技术在评价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动脉功能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2015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本院健康体检及门诊或住院患者,分正常对照组80例(A组)、单纯高血压组70例(B组)、单纯糖尿病组70例(C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90例(D组)。记录一般临床资料,采集超声图像及数据,包括:(1).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cIMT)及颈动脉PI、RI;(2).主动脉根部-腹主动脉机械波传导时间(Tt’):脉搏波从主动脉根部前壁传导至腹主动脉前壁的时间差,经身高校正后获得Tt’;(3).主动脉-足背动脉血流传导时间(Tf’):主动脉瓣口血流传导到足背动脉的时间差,经身高校正后获得Tf’;(4).腹主动脉前壁扩张幅度D:利用TDI脉冲模式测量腹主动脉前壁前向运动曲线,而后用Q-Analysis,行Tissue Track,可得腹主动脉上段前壁的扩张幅度D。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高血压组、糖尿病组以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Tt’、Tf’时间均缩短,主动脉前壁扩张幅度D变小,cIMT增厚(均P<0.05),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Tt’、Tf’及主动脉前壁扩张幅度D均较单纯高血压组与糖尿病组缩短、缩小(均P<0.05);但三组间颈动脉IMT无明显差异(p>0.05)。(2)主动脉机械波及血流传导时间Tt’、Tf’及腹主动脉前壁扩张幅度D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血糖均呈负相关(r=-0.33-0.55,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与血糖是上述指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组织多普勒与血流多普勒获得的主动脉机械波或血流传导时间可以检出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动脉壁僵硬度上的变化,组织多普勒获得的动脉前向运动幅度还可以检出动脉扩张性上的异常,该技术有望成为评价动脉功能的无创性方法。(2)相比动脉内膜结构异常的二维超声指标IMT,传导时间、动脉扩张性等多普勒指标更能反映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程度上的差异。
徐秋琴[7](2019)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儿童川崎病心脏和血管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儿童川崎病左心室纵向收缩期应变的研究目的:利用2DSTI测量左心室纵向收缩期应变(GLPS)在KD不同病程中的变化,分析其与冠状动脉损害(CAL)、二尖瓣反流(MR)和心包积液(PE)的关系,通过评估GLPS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探讨GLPS在精确评估KD不同时期左心室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101名急性期KD住院患儿,50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101例KD急性期患儿,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CAL组23例和nCAL组78例;MR组26例和nMR组75例;PE组12例和nPE组89例。采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获得左心室心肌四腔应变(GLPS-A4C)、长轴应变(GLPS-LAX)、两腔应变(GLPS-A2C)和平均应变(GLPS-Avg)。分析急性期左心室各GLPS在各组之间的变化,并分析GLPS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收集KD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3次的左心室应变数据,分析KD不同病程中左心室GLPS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1)急性期KD患儿GLPS明显降低,急性期左心室GLPS-A4C(p<0.001)、GLPS-LAX(p<0.001)、GLPS-Avg(p<0.001)和 GLPS-A2C(p<0.05)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LVEF和LVFS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至亚急性期,KD患儿所有GLPS逐渐上升,GLPS-A4C(p<0.01)、GLPS-LAX(p<0.05)、GLPS-Avg(p<0.001)均较急性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恢复期,所有左心室收缩期应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2)急性期亚组分析:KD 患儿左心室 GLPS-LAX(p<0.01)、GLPS-A2C(p=0.01)及 GLPS-Avg(p<0.01)在MR组明显降低,与n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LPS-LAX、GLPS-A4C、GLPS-A2C及GLPS-Avg在CAL组和nCAL组、PE组和nPE组均无显着差异。(3)急性期KD中,AST、ALT、ESR、CRP、Hb在CAL组与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GLPS-Avg与CRP升高、Hb降低有明显相关性。结论:(1)2DSTI评估左心室GLPS可以早期、敏感的反映左心室心肌的收缩功能变化,左心室GLPS是无创、便捷,可重复性高的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2)KD急性期左心室GLPS与CAL、微少量心包积液无明显相关性,而与反映KD疾病严重程度的MR的出现、CRP升高和Hb下降相关性高,说明KD急性期的心功能损害主要是由心肌炎症引起的,可以指导临床早期治疗用药。第二部分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川崎病早期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应用目的:通过2DSTI测量颈总动脉圆周峰值应变(CCS),结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颈动脉收缩率(CAR)评估KD急性期颈动脉血管形态和弹性功能变化,分析其与KD冠脉损害、IVIG抵抗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探讨CCS和CIMT对KD急性期血管功能评估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研究纳入入院确诊为KD患儿 97例(KD组),急性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冠脉损害组27例(CAL组)和冠状动脉未损害组70例(nCAL组);根据IVIG治疗效果分为:IVIG应答组85例,IVIG抵抗组12例。同时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8例感染发热病人(发热组)和24例健康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2DSTI测量急性期KD颈动脉CCS,高频超声测量CIMT和颈动脉收缩率(CAR),收集实验室指标。分析CCS、CIMT和CAR在KD组、发热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有无差异,评估其在冠脉损害和IVIG抵抗亚组间的差异,分析CCS、CIMT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CCS在KD组明显降低,与发热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CS在发热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无明显差异。CAR在KD组和发热组都明显下降,两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CAR在KD组下降比发热组更明显,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MT在三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2)CCS在CAL组较nCAL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和p<0.001)。CIMT在CAL组较nCAL组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CAR在CAL组和nCAL组有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3)CCS在IVIG抵抗组较IVIG应答组下降,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CIMT、CAR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血清CRP(p=0.030)和WBC(p=0.021)在IVIG抵抗组增高,与IVIG应答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相关分析:CCS和与CAR呈弱正相关(r=0.278,P=0.001),与血清 CRP、ALT 呈负相关(r=-0.419,P=0.001 和 r=-0.305,P=0.003)。结论:(1)2DSTI测量CCS可以评估KD急性期颈动脉弹性功能改变,较CIMT、CAR更敏感。(2)CCS与CAL及IVIG抵抗相关性好,说明其可以反映急性期KD病情严重程度,可以早期提示冠脉损害发生可能和IVIG治疗效果。(3)CCS可以作为KD早期判断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功能的一个无创,方便的指标。
江文君[8](2018)在《超声心动图对肥厚性心肌病心脏-血管耦联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升主动脉(AAO)弹性改变是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AAO弹性特征,以了解其生物力学功能改变。(2)心脏-血管耦联(VAC)可反映心血管变化的本质,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采用应变、应变率成像(S/SRI)技术评价HCM左心室功能,并探讨其VAC关系,以期深入了解HCM病理生理学改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连续入选HCM患者30例,其中梗阻型14例、非梗阻型16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27例。(1)采用M型超声测量AAO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内径,记录肱动脉血压,计算AAO应变、扩张性和僵硬度指数,采用组织多普勒测量AAO前壁收缩期、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比较两组间参数的差异性。(2)采用S/SRI测量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应变、应变率(S/SR)参数,即收缩期峰值应变(εsy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y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以及整体的纵向应变、应变率(S/SR)参数,即收缩期峰值应变(Gεsy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GSRsy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G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GSRa)。比较HCM与对照组间S/SR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AAO弹性参数与左心室S/SR参数(Gεsys、GSRsys、GSRe)间的相关性。结果:(1)HCM组AAO应变、扩张性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僵硬度指数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CM组AAO前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收缩期运动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HCM组左心室各节段纵向S/SR参数(εsys、SRsys、SRe、SRa)和整体纵向S/SR参数(Gεsys、GSRsys、GSRe、GSRa)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AAO弹性参数与左心室S/SR参数(Gεsys、GSRsys、GSRe)间呈显着相关(P均<0.05)。结论:(1)HCM患者AAO生物力学功能受损,表现为弹性下降、顺应性减低、僵硬度增加。(2)S/SRI可准确而敏感地评价HCM左心室功能改变。HCM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减低,且其心脏-血管功能间存在耦联关系。
冯雪[9](2013)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aPWV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动脉硬化使动脉僵硬度增加,从而易导致舒张功能不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评价动脉硬化的经典指标,可作为评价心功能的一个指标。然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尚未清楚。故本研究通过探讨两者的关系,确认baPWV是否可作为评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早期指标,为更早发现并及早干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提供线索。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住院患者100例,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液测定相关生化指标。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相关参数(二尖瓣舒张早期快速充盈E峰和舒张晚期充盈A峰以及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值和舒张晚期速度a’)以评估左室舒张功能。根据E/e’值是否大于15将患者分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和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并运用无创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基础baPWV值,评估动脉硬化程度;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1.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baPWV显着大于舒张功能正常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直线相关分析证明baPWV与E/e’呈正相关(r=0.388,P=0.000),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左室舒张功能呈负相关,即baPWV越快,左室舒张功能越差。3. baPWV与年龄、心率、收缩压、脉压、空腹血糖、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呈正相关(P<0.05),年龄、空腹血糖、心率、脉压明显影响baPWV。4.年龄、baPWV、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是影响左室舒张功能的显着因素。结论:动脉硬化是导致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baPWV可作为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一个指标。
孙朋[10](2012)在《有氧运动对中国人和美国白人心血管系统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目前CVD死亡率占到全球死亡率的1/3,远远超过其他疾病引发的死亡人数,占据全球死因第一位,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提高,大幅增加了全球医疗资源的耗费和财政支出。目前CVD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对人类健康最具威胁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不同的种族在体质、生活方式以及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种族之间也存在差异。目前一致认为非洲裔黑人的CVD发病率最高,但是对美国白人(高加索)和中国人对比研究的结果却不尽相同。目前普遍认为,高血压、大动脉的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减退和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降低是引发CVD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有氧运动对中国人和美国白人的血流动力学、动脉的收缩舒张功能、心脏形态学、心脏的舒缩功能以及心率变异性和动脉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等指标的影响,研究有氧运动对中国人和美国白人心血管系统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62名(32名中国人,30名美国白人,其中男、女各半)年龄在18-40岁的受试者通过招募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没有高血压、肥胖和其他心血管以及代谢疾病,并且没有吸烟史。在第一次测试中,运用K4b2心肺功能测定仪(Quark b2;Cosmed, Italy)和跑台reeMotion;Fitness Blowout,USA),依据Bruce跑台模式,对受试者进行最大摄氧能力的测试(VO2max)。本次测试,主要获取受试者VO2peak、HRmax、R等指标。第一次测试结束后48小时-1周内进行第二次测试。在第二次测试中,首先测试受试者基础状态的指标:(1)利用自动血压测量仪(HEM-907XL;Omron, Japan)和脉搏波分析仪(Sphygmocor Px;Atcor Medical, Australia)测试受试者血流动力学和中心动脉功能指标以及安静状态心率;(2)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波(ProSound SSD-α10; Aloka, Japan)测试受试者颈动脉和股动脉动脉功能以及心脏形态学和功能指标;(3)利用逐级心跳检测仪(Finometer;FMS,Netherlands)测试受试者动脉压力感受器敏感性指标;(4)利用多导电生理记录仪(Biopac MP100; BioPac systems Inc, US)测试受试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在基础状态指标测试结束后,受试者进行45分钟70%心率储备[目标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70%+安静心率]的有氧运动,运动结束后30分钟和60分钟分别进行与基础状态相同指标的测试。在数据分析时,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个不同群体间的基础状态指标;用2×3repeatedmeasures ANOVA(2个种族×3个时间点)方法分析两个群体在运动前、运动后30分钟和运动后60分钟各指标间的差异,并用Turkey法检验组间差异。结果:(1)对血流动力学评价指标的影响:45分钟70%心率储备的一次急性有氧运动对中国人和美国白人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可以降低中国人肱动脉SBP(从109±11mmHg到108±10mmHg到106±9mmHg)和美国白人(从121±9mmHg到117±11mmHg到114±11mmHg)肱动脉SBP;可以降低美国白人的肱动脉DBP(从65±6mmHg到65±5mmHg到64±5mmHg)和MBP(从82±6mmHg到83±6mmHg到81±6mmHg);相反,增加中国人的肱动脉DBP(从60±5mmHg到61±5mmHg到62±5mmHg)和MBP(从75±6mmHg到77±6mmHg到77±5mmHg);能够降低美国白人的颈动脉SBP(从112±12mmHg到114±16mmHg到108±16mmHg),对中国人的颈动脉SBP(从101±14mmHg到104±15mmHg到101±14mHg)影响不大。(2)对动脉功能评价指标的影响:在运动前、运动后30分钟和运动后60分钟,颈动脉Ep在中国人(从63.3±16.0到70.2±21.6到68.4±18.6)和美国白人(从61.1±14.5到74.9±21.1到63.8±19.3)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运动后60分钟时,中国人Ep升高的程度大于美国白人;颈动脉僵硬系数(p)在中国人(从5.9±1.3到6.5±1.7到6.5±1.6)和美国白人(从5.2±1.2到6.4±1.4到5.6±1.3)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颈动脉AC在中国人(从1.2±0.3到1.1±0.4到1.2±0.3)和美国白人(从1.3±0.4到1.0±0.3到1.3±0.4)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但均能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股动脉AC在中国人(从1.4±0.5到1.4±0.6到1.3±0.6)和美国白人(从1.3±0.5到1.2±0.4到1.4±0.6)之间也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中国人AC略有降低,而美国白人略有升高。(3)对心脏评价指标的影响:一次急性有氧运动可引起中国人LVIDd(从47.6±5.9mm到47.6±5.4mm到46.8±5.2mm)和EDV(从108±32ml到107±29ml到104±29m1)的减小,LVIDs(从29.6±4.0mm到30.8±4.5mm到30.0±4.0mm)和ESV(从35±12ml到39±14ml到36±11ml)的增加,而只引起美国白人的LVIDd(从50.2±5.5mm到48.04.7mm到49.3±4.7mm)和EDV(从121±31ml到110±27ml到116±27m1)的减小;学术检测,运动后60分钟美国白人的Em(从19.9±4.5cm/s到17.8±3.6cm/s到18.6±3.9cm/s)下降的程度大于中国人(从18.0±3.2cm/s到18.1±3.0cm/s到17.8±3.3cm/s),Am表现为,中国人(从8.5±2.3cm/s到9.6±2.3cm/s到9.8±2.4cm/s)增加的程度高于美国白人(从8.2±2.1cm/s到8.0±2.1cm/s到8.6±3.0cm/s);PWD技术检测,中国人eV降低的程度(从86.4±13.04cm/s到77.6±11.84cm/s到76.7±12.14cm/s)大于美国白人(从84.1±16.24cm/s到78.1±12.74cm/s到79.5±13.04cm/s),中国人aV的变化幅度(从45.8±11.04cm/s到53.9±9.4cm/s到58.9±9.94cm/s)大于美国白人(从41.7±10.34cm/s到45.8±13.44cm/s到46.3±11.14cm/s)。(4)对自主神经功能评价指标的影响:一次急性有氧运动能够引起运动后LF/HF比值的增加,中国人的增加程度(从192±194到517±528到296±257)大于美国白人(从192±115到292±226到233±168);中国人nHF指标(从0.43±0.2nu到0.26±0.16nu到0.32±0.16nu)降低的幅度大于美国白人(从0.38±0.14nu到0.32±0.15nu到0.36±0.16nu);分析nLF发现,中国人升高的程度(从0.55±0.2nu到0.72±0.18nu到0.65±0.17nu)大于美国白人(从0.6nu±0.15到0.65±0.17nu到0.62±0.17nu);时域指标pNN50在中国人(从23±18.1%到2.3±4.2%到12.3±17.8%)和美国白人(从31.8±24.6%到15.4±20.7%到21.3±21.7%)之间也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分析BRS发现,中国人表现降低后略微升高(从12.8±6.1ms/mmHg到10.7±15.61ms/mmHg到10.8±5.9]ms/mmHg)而美国白人表现持续升高(从14.2±91ms/mmHg到14.7±11.61ms/mmHg到15.8±9.91ms/mmHg);BRS(up-up)在中国人(从18.7±10.3ms/mmHg到11.3±8.2ms/mmHg到15.7±11.1ms/mmHg)和美国白人(从20.2±14.7ms/mmHg到23±20ms/mmHg到19.5±13.3ms/mmHg)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中国人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美国白人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结论:(1)有氧运动对两个群体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表现为,有氧运动能够降低中国人和美国白人的肱动脉SBP,而且降低美国白人肱动脉SBP的效果优于中国人;有氧运动还可以降低美国白人的肱动脉DBP和MAP,而增加中国人的肱动脉DBP和MAP;有氧运动能够降低美国白人颈动脉SBP,对中国人颈动脉SBP影响不大。结果提示,急性有氧运动在降低血压和心脏负荷方面,美国白人的效果优于中国人。(2)有氧运动对两个群体间动脉功能的影响表现为,有氧运动可以提高美国白人颈动脉AC、Ep、p,降低中国人颈动脉AC和提高中国人颈动脉Ep、p,在对颈动脉AC、Ep和p指标的影响程度上美国白人均高于中国人;可以提高美国白人股动脉AC并降低中国人的股动脉AC,对股动脉其他指标(股动脉Ep、β)的影响,在两个群体间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提示,急性有氧运动可能通过提高美国白人动脉的顺应性和弹性而改善血管功能;可能会降低中国人动脉的顺应性和弹性功能。(3)有氧运动对两个群体间心脏的影响表现为,有氧运动通过降低LVIDd口EDV,增加LVIDs和ESV的共同作用引起中国人的SV的降低,而主要通过降低LVIDd和EDV引起美国白人的SV的降低;运动后中国人CO增加的程度高于美国白人,CO的增加主要由于HR的增加引起。结果提示,急性有氧运动可以引起每分输出量增加,中国人的增加程度高于美国白人,其增加是由心率的增加引起的;也可以引起每博输出量的减少,其原因可能是中国人因为左心室收缩不完全,美国白人因为左心室舒张不全。有氧运动可以引起左心房收缩代偿性增加,中国人增加的程度高于美国白人;可以引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减退,主要表现为左心室的主动松弛功能和左心室快速充盈功能的减退,而且中国人降低的程度大于美国白人。结果提示,急性有氧运动能够降低心脏舒张功能,而且中国人的心脏应激变化大于美国白人。(4)有氧运动对两个群体间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表现为,有氧运动能够增强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其功能的增强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增强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的降低。中国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的程度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的程度均大于美国白人。结果提示,急性有氧运动可以增强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中国人自主神经调节的应激变化大于美国白人。
二、主动脉壁运动速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动脉壁运动速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人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超声心动图检查 |
1.4 cf PWV检查 |
1.5 分组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
2.2 相关性分析 |
2.3 logistic回归分析 |
2.4 ROC曲线分析 |
3 讨论 |
(2)Vaspin、Fibulin-3、Per2与高血压节律调控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Vaspin、 Fibulin-3、Per2与高血压节律调控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巨大副神经节瘤并发儿茶酚胺危象1例并文献复习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病例报道 |
2.病例讨论 |
病例小结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脏结构、功能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
1.2 动脉硬化与HFpEF的关系 |
1.2.1 动脉硬化的定义、形成、检查及治疗 |
1.2.2 HFpEF的病因及诊断 |
1.3 动脉硬化与心脏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
1.4 动脉硬化与HFpEF相关疾病的关系 |
1.4.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1.4.2 心房颤动 |
1.4.3 高血压 |
1.4.4 糖尿病 |
1.4.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1.4.6 脑血管疾病 |
第二章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基本资料 |
2.2.2 实验室检查 |
2.2.3 动脉硬化检测 |
2.2.4 心脏彩超及心功能检查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本特征 |
3.2 资料分析 |
3.2.1 基本资料的分析 |
3.2.2 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 |
3.2.3 左心结构、功能的分析 |
3.2.4 右心结构功能、肺动脉压的分析 |
3.3 相关性分析 |
3.3.1 PWV与临床基本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
3.3.2 PWV与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分析 |
3.3.3 PWV与左心结构和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3.4 PWV与右心结构和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4 相关诊断指标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 |
3.5 PWV对 HFpEF的诊断价值 |
第四章 讨论 |
4.1 HFpEF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 |
4.2 PWV与危险因素 |
4.3 PWV与心脏结构、功能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
6.1 PWV局限性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展望 |
第七章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4)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患者主动脉病变及早期左室收缩应变及同步性的超声心动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并发主动脉扩张的病因及影像学评估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5)二维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脏受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多普勒超声评估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儿童川崎病心脏和血管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儿童川崎病左心室纵向应变的研究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川崎病早期颈动脉弹性功能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评估川崎病非冠状动脉血管功能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本研究所获得的基金资助 |
致谢 |
(8)超声心动图对肥厚性心肌病心脏-血管耦联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应变、应变率成像技术对肥厚性心肌病心脏-血管耦联关系的临床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aPWV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10)有氧运动对中国人和美国白人心血管系统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总体设计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线路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有氧运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 肱动脉BP的评价 |
2. 中心BP的评价 |
3. 有氧运动对BP的影响 |
(二) 有氧运动对动脉的影响 |
1. 有氧运动对动脉血管壁的影响 |
2. 有氧运动对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 |
2.1 内皮功能的评价 |
2.2 动脉僵硬度和顺应性的评价 |
3. 脉搏波传导速度的评价 |
4. 反射波增强指数的评价 |
(三) 有氧运动对心脏的影响 |
1. 心脏形态学指标的评价 |
2. 心脏功能指标的评价 |
2.1 心肌收缩功能的评价 |
2.2 心肌舒张功能的评价 |
3. 有氧运动的影响 |
(四) 有氧运动对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影响 |
1. 对心率变异性的评价 |
2. 对动脉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的评价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一) 有氧运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方法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受试者基础指标的比较 |
2.2 有氧运动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二) 有氧运动对动脉功能的影响 |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方法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三) 有氧运动对心脏的影响 |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方法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有氧运动对心脏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
2.2 有氧运动对左心室壁运动指标的影响 |
2.3 有氧运动对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有氧运动对心脏形态学的影响 |
3.2 有氧运动对左心室壁运动的影响 |
3.3 有氧运动对二尖瓣口血流的影响 |
4. 结论 |
(四) 有氧运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方法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2.2 对动脉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有氧运动对HRV的影响 |
3.2 有氧运动对BRS的影响 |
4. 结论 |
(五) 小结 |
第四部分 研究总结 |
1. 主要结果与结论 |
2. 主要创新之处 |
3. 主要缺陷与不足 |
缩略词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主动脉壁运动速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人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J]. 穆林,吴永全.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03)
- [2]Vaspin、Fibulin-3、Per2与高血压节律调控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D]. 马湘萍. 山东大学, 2021(12)
- [3]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脏结构、功能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D]. 黄梦洁. 兰州大学, 2021(12)
- [4]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患者主动脉病变及早期左室收缩应变及同步性的超声心动图研究[D]. 李天天.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5]二维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D]. 邓岚.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6]多普勒超声评估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的研究[D]. 林汉智.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7]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儿童川崎病心脏和血管功能评估中的应用[D]. 徐秋琴. 苏州大学, 2019(04)
- [8]超声心动图对肥厚性心肌病心脏-血管耦联关系的临床研究[D]. 江文君.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aPWV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 冯雪. 石河子大学, 2013(02)
- [10]有氧运动对中国人和美国白人心血管系统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D]. 孙朋.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