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珠江三角洲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思晴[1](2020)在《珠江三角洲甘蔗糖厂工人住区研究》文中指出珠江三角洲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领先全国的甘蔗制糖产业基地,甘蔗制糖工业在当时也被誉为“甜蜜的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制糖工业在珠三角逐渐退出生产的历史舞台,步入“遗产化”。在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张和更新下,糖厂的厂房部分因经济价值显着大多面临更新改造,而同样承载“甜蜜记忆”的糖厂工人住区往往被忽视,“幸存”的工人住区由于其用地性质不易变更、产权分配等问题,保护更新难度较大,容易成为“城市孤岛”。通过实地调研珠三角的糖厂工人社区结合研究厂史厂志,探究糖厂工人住区规划建设历程,归纳揭示其特征,进一步发掘工人住区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背景、意义、方法,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通过厘清相关建设背景,分析社会经济、产业发展、住宅政策对住宅建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厂志等史料梳理出珠江三角洲糖厂工人住区的建设历程,为深入分析糖厂工人住区提供全面的历史依据;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糖厂工人住区的空间特征和生活形态做了具体分析,通过对历史图文档案、建筑平面资料、现状的分析和对糖厂职工住户的访谈,总结工人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特征和工人住区的人文内涵;第五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炼糖厂工人住区的价值,指出其现状问题,结合价值取向和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更新策略;最后为全篇结论。研究认为,珠江三角洲糖厂工人住区的建设受产业发展影响,同时也受到时代因素的制约。其次,从选址、规划布局、建筑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糖厂工人住区的空间特征,认为其具有鲜明的产业特征与时代特征,在时代性的主导规划设计思想的影响下,也发展出适应气候和地形的形式特征;制糖产业的工农联合属性与“企业办社会”的组织管理方式,加上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共同塑造了糖厂工人住区独特的社区文化;糖厂工人住区具有作为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目前面临着更新改造乏力、社区文化认同缺失和更新方式粗暴等严峻问题,应该及早对其进行物质层面与非物质层面的保护性更新。
黎羽龙[2](2020)在《博弈视角下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困境研究 ——以广州市南沙区的两个村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珠江三角洲自下而上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通过留用地解决农民安置补偿问题。因为单纯的留用地的开发能带来极大的利润,而旧村改造利益博弈复杂,因此村集体和村民往往先对留用地进行开发,最后留下被城市包围的旧村居,使得旧村改造更加困难。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留用地和旧村改造结合,以期克服旧村改造容积率过高、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的难题。然而,现实中广州市南沙区的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却呈现出改造困难的现象,导致留用地开发与旧村改造陷入困境。在城中村和留用地的大量研究成果中,主要关注政府、村集体、开发商三方的外部博弈关系,缺乏从博弈内部的角度研究,并且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研究较少。因此,选取了博弈论作为研究视角,对南沙区的两个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村庄展开研究,同时关注改造过程中的外部主体与主体内部,并分析其中的博弈过程与博弈关系,剖析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困境背后的原因。第一章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并且界定了“城中村”、“留用地”等基本概念,对城中村、城中村改造、留用地以及博弈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与评述。根据文献综述提出研究问题,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阐释研究意义。第二章为研究设计,提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框架和内容、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并对案例地进行介绍,确定以博弈论的分析视角开展广州市南沙区的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案例研究。第三章对广州市南沙区的现状格局、发展变迁以及旧村改造情况进行解析。南沙地区经历了农业水乡、工业园、产业区以及城市中心区四个发展时期,村庄逐渐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成为城中村,开启了城市更新序幕,其留用地也被纳入与旧村改造一并统筹。第四、第五章分别对通过对两个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案例地进行分析,首先对案例地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接着剖析其改造的博弈过程,最后解释各主体进行博弈的过程与结果。第六章对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博弈关系进行总结,解释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困境。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博弈存在着政府、村民、开发商以及其他权属人四种外部博弈主体,各主体运用各自的权力追求支出成本最小化、自身利益最大化,围绕土地开发与再开发增值分配所展开利益博弈,进一步导致了村民内部围绕留用地展开的零和博弈。而这些外部与内部的博弈行为,致使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难度加大。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归纳出主要的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
徐云[3](2020)在《西安市旧住区更新居民满意度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从高速转向中低速,城市发展步入存量治理的转型时代,住宅建设也从增量发展转向新建与旧住区更新并存阶段,以提升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旧住区整治更新成为城市存量治理的重要举措。居民满意度评价以居民为参与主体,可用于整体性地检验旧住区更新中的潜在问题。西安市旧住区量大面广,以老城区内矛盾最为突出,自2013年普遍采取综合整治的方式改造完成186个,于2020年拟计划改造1100个,但从居民满意度角度对西安市整治更新成果的调查及评价研究尚属空白。鉴于此,本研究选取西安市老城区为研究范围,对已完成整治更新的旧住区进行居民满意度实证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首先,运用理论研究法将居民满意度理论应用于旧住区更新研究中,建立旧住区更新居民满意度模型。其次,从宏观角度回顾梳理西安市不同阶段的旧住区更新特征,实地走访调研西安市三个老城区范围内旧住区的更新整治状况和遗留问题。再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包含住宅性能、室外环境、设施配套、社会环境四个层面和23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选定的习武园二号院、长庆西仪小区、东四路66号院三个案例地进行旧住区更新居民满意度评价实证研究,揭示旧住区更新的潜在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旧住区更新提升策略。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居民对旧住区更新的总体满意度处于一般满意水平,对设施配套和住宅性能满意度较好,但对室外环境和社会环境总体满意度较低,且租户和原居民受个人及家庭特征影响,对住宅性能和室外环境满意度差异性相对较大。据此,提出满足居民生理与交往需求的物质空间和自我尊重和实现需求的社会环境的综合提升策略。本研究不仅对检验西安市旧住区更新的成效具有实践意义,使居民满意度和旧住区更新评价研究更加丰富,并为旧住区更新提升策略提供了思路。
彭雄亮[4](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杨心蔚[5](2019)在《基于老年人使用需求的住区外环境使用状况评价研究 ——以深圳市福田区80年代住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愈来愈多的老年人面临着养老问题,持续增长的老年人口将大众的视野聚焦到老龄化相关的社会问题上,其中老年人居住问题是重要问题之一。如何满足与老年人不断变化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需求相匹配的养老需求,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深圳市在经济特区发展之初的1980年代修建了一批住区,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时居住在其中的居民已逐渐步入老年阶段。由于住区外环境建设年代久远,加之当时住户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占比较小,住区在规划设计中缺乏对适老化使用做足够的考量,导致目前住区外环境问题较多,无法满足逐渐老年化的居民的使用需求。基于国家当前“9073”的养老政策,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主要依托住区环境开展,良好的住区外环境可以保障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因此,从老年人使用需求的角度对住区外环境进行使用状况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是顺应发展趋势的。本文首先解读了使用状况评价、老年人健康需求以及需求层次等相关理论,明确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通过整理与分析国内外对上述几个层面的研究现状及实践,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其次,选取深圳市福田区建成于1980年代的六个具有代表性的住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构建评价体系,运用使用状况评价方法,就住区外环境对老年人进行满意度评价的问卷与访谈,对老年人进行道路交通、公共活动空间、绿化景观、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环境配套设施等五个层面5大项14小项要素的满意度评价,了解其对住区外环境的满意度状况以及不满意因素;同时,对住区进行实态调查,掌握住区外环境的现状,结合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探究两者之间存在问题的成因与矛盾点。在上述的基础上,分析各层面现状的使用问题,结合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对老旧住区的外环境提出适老化的改造建议,以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本文期望通过上述的分析与研究,能够较为全面地把握早期住区外环境在适老化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造及优化建议,为早期住区外环境的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求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保障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可达性以及舒适性等,在城市存量规划背景下,亦为城市更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刘晶[6](2019)在《基于热环境的广州住区静态水景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下垫面在城市建设进程中不断发生改变,造成了日益显着的城市热岛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室外日常活动和生命健康,水体作为一种比热容大、蒸发潜热大、反射率小的自然景观要素,在改善城市微气候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以城市住区水景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以下研究:首先,对广州的自然概况和水系分布进行了归纳总结,广州丰富的水系资源孕育了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广州传统村落的布局中体现了对水景热环境效应的应用。建国至今,广州现代住区水景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和成熟的四个阶段,本文选取了兴建于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的55个现代水景住区进行调研,研究发现广州住区水景主要以静态水体为主,其主要设计因素包括布局、尺度、形状、驳岸四个方面;住区水景布局方式主要有核心式布局、线性式布局、环绕式布局和分散式布局四种。广州住区水景的布局形式以核心式布局为主;水景尺度大都控制在占住区用地面积5%的范围内;水景的形状主要以自由曲线异形为主;常用的驳岸材质有花岗岩、木材、水泥砖等八种。然后,运用ENVI-met软件对静态水体进行模拟,探究了水体及其设计因子的改变对滨水空间的热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水体在风的作用下主要对下风向区域产生影响,其次是侧风向,对上风向区域影响较小;核心式布局及平行于风向的线性式布局的降温增湿效果最好;水体的尺度越大,其降温增湿效果越显着;水体的形状越紧凑,越有利于降低水体上方区域平均气温,增加水体区域上方的平均相对湿度,增大低温区域的影响面积;木质驳岸有利于增强水体对滨水空间的降温增湿效果。其次,笔者对广州市一住区进行优化模拟,研究表明:水体对住区室外热环境有显着的降温增湿作用,而硬质铺装增大了小区的平均地表温度;增大水体的面积是增大其降温增湿效应最有效的措施;将水体驳岸材质改为木质材料可以显着改善滨水空间的热环境;改变水体的形状,使之更为紧凑可以改善水体区域上方的热环境,但对滨水空间的影响较小。最后,综合调研、模拟及实例优化的结果提出了基于住区热环境的水景设计策略。
康雷[7](2019)在《包容性视角下北京市典型低收入社区居住满意度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迅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此基础上的城市建设往往过度重视城市规模扩张与经济集聚,以至于忽略城市建设中作为城市主体的人的需求。随着城镇化地域的不断推进,大城市内部空间不均衡以及不可持续发展的弱点逐渐凸显。市场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分异的深化使大城市涌现出一批不可忽视的“城市贫困地带”,在土地和经济市场化背景下衍生的城市低收入贫困地区逐渐受到地理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加剧,城市低收入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包容性城市的倡导为低收入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结合地理学、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对低收入社区和居住满意度相关理论,试图以北京市典型低收入社区为对象,以全面综合的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和典型低收入社区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从城市微观行为主体视角,研究北京市低收入社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状况,进而分析地理环境对居民居住满意度的影响,试图探讨城市转型过程中社区邻里环境、建成环境和设施环境对低收入社区居民生活品质的作用。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北京市典型低收入社区居民对于居住满意度的评价一般,居民对通勤和生活出行的评价最高,不过,住房条件是困扰低收入社区居住条件提高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自然环境舒适性可以说是困扰北京居民居住环境健康性的最主要因素,从各典型低收入社区居住满意度的空间特征来看,位于老城区(五环以内)的社区居住条件满意度高于城市边缘(五环之外)的社区,成熟经济适用房社区居民居住满意度明显高于老旧单位社区和保障房(公租房)社区。(2)对低收入社区弱势群体居住满意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年群体对居住满意度的评价一般,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对居住满意度的评价逐渐提高。低收入人群租房比重显着高于其他群体,居住条件也相对较差,对居住条件的满意度较低,且收入越低满意度也越低。外地人以租房为主,虽然居住条件相对较差,但对居住状况的评价较高。(3)不同类型社区的居民对居住满意度的评价存在显着差异,衰退老城社区居民主要存在住房条件较差的问题,成熟经适房社区在通勤和生活出行方面存在相对的劣势,本地型社区居住条件满意度以及服务设施满意度均相对较高,城郊混合式社区则是多种居住问题综合存在的典型地区。不同类型人群的居住满意度也存在差异,高潜力型人群服务设施满意度、自然环境舒适度、通勤满意度、生活出行满意度、居住条件满意度都相对较高,中潜力型人群社会公平与包容的评价较高,而低潜力型人群居住问题较为突出。(4)城市居住环境对低收入社区居民居住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邻里社会环境对低收入社区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邻里支持、社会参与和邻里认同对居民居住满意度均有正向的作用,而邻里交往则对居民居住满意度影响不大,邻里社会环境对外地户籍居民的影响更为明显。设施环境和建成环境对个体居住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便捷的公共交通设施、良好的建成环境有利于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而较长的通勤时间则会降低居民居住满意度,同时居住环境的主观评价在客观居住环境对居住满意度影响的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居民社会经济要素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以及收入水平对居民居住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促进低收入社区包容性建设不仅需要关注居住所需的实体居住环境的改善,还需要关注社区和谐的邻里社会环境建设,同时关注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结合居住小区类型区的差异特征,因地制宜、分类引导,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居住环境调控方向,建设和谐宜居的社区居住环境。
丁美煜[8](2019)在《基于居住满意度的旧有住区更新改造研究 ——以哈尔滨市小康示范住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城市化进程从快速增长进入稳定发展时期,我国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开始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更高需求与存量规划背景下严格的土地指标限制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由于经济和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建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城市住宅小区,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后的今天逐渐成为城市旧有住区,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建筑年久失修、停车矛盾突出、小区环境差、物业管理欠缺等诸多问题,其居住环境已经难以满足居民现代生活的日常需求,亟待对住区空间的更新改造。然而,旧有住区的更新改造长期面临着缺乏专项资金来源的局面,从而导致住区更新难以面面俱到,资金的匮乏和居民对于更美好居住环境的需求成为旧有住区更新中的主要矛盾,因而在有限资源下进行旧有住区的居住品质升级改造必然会是未来城市都将要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居住满意度反映了居民实际居住环境与其期望居住环境之间的差距,本文以有效提升居住满意度为目标,探讨了有限改造资源下城市旧有住区更新的原则与策略。以哈尔滨市三个小康示范小区为例,进行了住区居住满意度的调研,运用因子分析和IPA分析展开对居住满意度中的满意度和重要度的联合评估,以住区改造要素优先次序为基础,提出改善道路交通、健全物业管理、修复住宅本体和建设室外环境四个级别的改造策略。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提出了基于居住满意度的旧有住区的改造原则与改造策略。首先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主题,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其次总结住区改造中的公众参与和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总结在社区生活中居民居住满意度形成的环境心理学基础及其主要研究方法;随后以哈尔滨市三个小康示范住区为例,进行了住区居住满意度的调研,分析了旧有住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归纳提取出影响居住满意度的公共因素,进而消除影响因素间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并采用IPA、三因素方法得到基于满意度的旧有住区改造因素优先次序;最后提出住区改造的公众参与原则、优先改造原则和多样性原则,提出有限改造资源下城市旧有住区的更新改造策略。
王娟[9](2019)在《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空间现象,近年来在各地城中村拆除重建的同时,安置村民的居住环境、身份特征、收入来源和就业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从目前的城中村改造实践来看,改造过程更多体现的是政府和企业的意志,忽视了村民作为改造主体之一的各项权益,有失社会的公平正义,并导致城中村改造面临很大的阻力,矛盾冲突不断。随着各地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全面展开,从村民视角对已经实施改造的城中村进行系统评价,从而为后续改造工作和谐有效地开展及为政策制定提供经验支持,就显得越发迫切而重要。本文基于村民视角,以村民的利益关怀为出发点,结合24个典型实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郑州不同阶段的城中村改造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和后评价,并剖析各阶段影响改造效果的主要问题,进而对城中村改造策略和政策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郑州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的系统梳理,揭示出郑州城中村改造进程的发展轨迹,分别是市场运作初步探索阶段、三方参与快速推进阶段、规划引领的调整阶段和棚户区改造全面实施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村集体与投资商联合改造或投资商独立改造的形式,通过市场运作吸引企业投资开发;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负责决策引导,开发商负责对村民安置补偿以及安置区和开发区建设,村集体负责沟通协调,三方共同参与快速推进改造实施;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市政府收回规划编制权,改造突出了规划引领作用;第四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城中村改造纳入到郑州大棚户区改造范围之中,政府在改造过程中发挥主导和全程监管的作用。(2)借鉴相关领域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重点在物质空间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和环境效果等四个维度上展开评价;基于村民满意度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维度指标的权重;结合郑州城中村改造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评价的等级标准。运用该体系对郑州城中村改造效果进行评价后认为,四个阶段的经济效果和环境效果的后评价结果较好,物质空间效果的后评价结果次之,社会效果的后评价结果相对较差。其中,物质空间效果的景观设计、活动场地与设施、场所文脉、户型、墙面、地面、供暖、楼电梯等指标以及社会效果的居委会配备、村民社会保障、村民就业安置、公众参与度等指标的较低得分,影响了村民对物质空间效果、社会效果以及综合效果的后评价结果。(3)从村民视角研究揭示了各阶段影响改造效果的主要问题。第一阶段主要存在产业形态单一,商业和办公物业配比较高;缺少公益用房、原村庄文化及风俗功能用房;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未有效实施;村民经济收入单一等问题。第二阶段主要存在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不足;房屋质量问题普遍;村民城市化转型不彻底;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问题。第三阶段主要存在建筑形态单一,户型配比不够灵活;景观绿化效果差,村庄场所文脉缺失;村民参与度较低;村民补偿金没有合理规划等问题。第四阶段主要存在社会性问题突出;过渡安置政策有待完善;村民社会保障力度降低;村民租金收益有所下降等问题。进一步总结了以上各个阶段影响改造效果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安置区物质空间改造效果一般;自上而下的改造,村民参与度较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失地村民后续发展乏力,缺乏制度保障等。(4)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城市发展现状,提出基于村民视角的科学有效的城中村改造策略和制度保障。首先,城中村改造应以多元目标体系为指导,策略包括建立城中村改造多元竞争机制、规划和建设满足安置村民需求的物质空间环境、保护和传承城中村地域文化、提高村民的后续发展潜力、促进公众参与。其次,相应的制度保障包括建立科学多元的征地补偿机制、完善失地村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体制改革配套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林琳[10](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指出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珠江三角洲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江三角洲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珠江三角洲甘蔗糖厂工人住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甘蔗制糖工业遗产在珠江三角洲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
1.1.2 旧城改造背景下,糖厂工人社区凋敝的现状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 |
1.3.1 概念解析 |
1.3.2 范围界定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工人住区 |
1.5.3 遗产化的甘蔗糖厂 |
第二章 糖厂工人住区的建设历程与背景研究 |
2.1 建设起步期—民国时期糖厂工人的居住条件 |
2.1.1 相关背景 |
2.1.2 建设概况 |
2.2 恢复发展期(1949-1958年) |
2.2.1 相关背景 |
2.2.2 建设概况 |
2.3 曲折徘徊时期(1959-1977年) |
2.3.1 相关背景 |
2.3.2 建设概况 |
2.4 建设高峰时期(1978-1991年) |
2.4.1 相关背景 |
2.4.2 建设概况 |
2.5 停滞与衰败时期(1992-至今) |
2.5.1 相关背景 |
2.5.2 建设概况 |
2.6 小结 |
第三章 糖厂工人住区的空间特征 |
3.1 我国住宅区规划设计思想发展回顾 |
3.2 选址 |
3.2.1 糖厂沿水岸而建 |
3.2.2 工人随工厂而居 |
3.2.3 遵循“与厂区卫生隔离”的选址原则 |
3.2.4 遵循“多用山岗、少占农田”的选址原则 |
3.3 规划布局 |
3.3.1 住区总体布置方式 |
3.3.2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 |
3.3.3 建筑外部环境 |
3.4 住宅类型以及户型平面特征 |
3.4.1 住宅类型 |
3.4.2 住宅户型平面特征 |
3.5 建筑外形特征 |
3.5.1 气候适应性的外形特征 |
3.5.2 受苏联建筑风格影响 |
3.5.3 适应南洋归侨难侨的生活习惯 |
3.6 小结 |
第四章 糖厂工人住区的生活形态 |
4.1 住房分配 |
4.2 住区管理 |
4.3 社区文化 |
4.3.1 企业文化 |
4.3.2 文娱活动 |
4.3.3 文艺创作 |
4.4 社区人际关系 |
4.4.1 同一身份认同下的同事关系 |
4.4.2 集体化生活下的邻里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糖厂工人住区的价值与保护更新 |
5.1 糖厂工人住区的遗产价值 |
5.1.1 历史价值——见证制糖工业发展与住区规划设计变迁 |
5.1.2 社会文化价值——承载集体记忆与情感认同 |
5.1.3 美学艺术价值——反映工程美学与地域风貌 |
5.2 住区现状 |
5.2.1 住区现状的差异性 |
5.2.2 住区现状的共性 |
5.3 现状问题总结 |
5.3.1 管理维护改造资金缺乏 |
5.3.2 邻里关系和社区认同的退化 |
5.3.3 保护缺位下的粗暴更新 |
5.4 工人住区的价值评价初探 |
5.4.1 工人住区价值评价指标的选取 |
5.4.2 工人住区价值评价结果分析与保护名录初建 |
5.5 工人住区更新案例研究 |
5.5.1 红旗糖厂社区更新 |
5.5.2 评价与启发 |
5.6 保护与更新策略与建议 |
5.6.1 物质遗产的保护 |
5.6.2 重建社区文化以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 |
5.6.3 风貌保护延续社区文脉和集体记忆 |
5.6.4 不同区位下的分类更新 |
结语 |
主要结论 |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记录 |
附录二:糖厂工人住区基础资料汇编 |
附录三:广东省制糖业生产曲线图 |
附录四:糖厂工人住区历年建设情况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博弈视角下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困境研究 ——以广州市南沙区的两个村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中村和留用地是珠江三角洲低成本城镇化的重要表征 |
1.1.2 广州市的城中村往往先开发留用地后进行旧村改造 |
1.1.3 珠三角各地方政府发布政策鼓励留用地纳入城中村改造 |
1.1.4 南沙区实行的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呈现出改造困境 |
1.2 概念辨析 |
1.2.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1.2.2 股民与非股民 |
1.2.3 城中村 |
1.2.4 留用地 |
1.2.5 博弈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关于城中村的研究 |
1.3.2 关于城中村改造的研究 |
1.3.3 关于留用地的研究 |
1.3.4 关于博弈论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博弈论 |
2.1.2 产权理论 |
2.2 研究框架与内容 |
2.2.1 研究框架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 |
2.3.2 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 |
2.3.3 总体研究法与个体研究法 |
2.4 案例地选择 |
2.5 数据来源 |
2.5.1 图形数据 |
2.5.2 会议记录与项目资料 |
2.5.3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第3章 广州市南沙区的发展演变 |
3.1 广州市南沙区的现状格局 |
3.1.1 南沙区基本情况 |
3.1.2 城市发展特征 |
3.1.3 村庄发展特征 |
3.1.4 留用地发展特征 |
3.2 广州市南沙地区的发展变迁 |
3.2.1 自然农业水乡(1993年前) |
3.2.2 西部工业园(1993-2001年) |
3.2.3 南北产业聚集区(2001-2008年) |
3.2.4 中部城市中心区(2008年至今) |
3.3 广州市南沙区的旧村改造 |
3.3.1 旧村改造政策探索 |
3.3.2 旧村改造报批流程 |
3.3.3 旧村改造基本情况 |
第4章 案例一:亭角村的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 |
4.1 改造背景 |
4.1.1 村庄现状概况 |
4.1.2 村庄历史沿革 |
4.1.3 村居物业情况 |
4.1.4 村留用地情况 |
4.2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博弈过程 |
4.2.1 统筹方案阶段 |
4.2.2 片区策划阶段 |
4.2.3 实施方案阶段 |
4.3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博弈关系分析 |
4.3.1 统筹方案阶段的博弈关系分析 |
4.3.2 片区策划阶段的博弈关系分析 |
4.3.3 实施方案阶段的博弈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二:坦尾村的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 |
5.1 改造背景 |
5.1.1 村庄现状概况 |
5.1.2 村庄历史沿革 |
5.1.3 村居物业情况 |
5.1.4 村留用地情况 |
5.2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博弈过程 |
5.2.1 统筹方案阶段 |
5.2.2 片区策划阶段 |
5.2.3 实施方案阶段 |
5.3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博弈关系分析 |
5.3.1 统筹方案阶段的博弈关系分析 |
5.3.2 片区策划阶段的博弈关系分析 |
5.3.3 实施方案阶段的博弈关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困境解析 |
6.1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外部博弈 |
6.1.1 外部博弈主体 |
6.1.2 外部博弈关系 |
6.1.3 外部博弈机制 |
6.2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内部博弈 |
6.2.1 内部博弈主体 |
6.2.2 内部博弈关系 |
6.2.3 内部博弈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6.3.1 外部主体围绕土地增值分配展开激烈博弈 |
6.3.2 内部主体围绕留用地使用权展开零和博弈 |
6.3.3 外部与内部的多元主体博弈增加改造难度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参与会议记录 |
二、项目调研访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西安市旧住区更新居民满意度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旧住区更新是存量治理的重要举措 |
1.1.2 提升居民满意度是旧住区更新的核心目的 |
1.1.3 居民满意度评价贯穿旧住区更新全过程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旧住区 |
1.3.2 旧住区更新 |
1.3.3 居民满意度评价 |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城市住区更新理论 |
2.1.2 满意度相关理论 |
2.1.3 评述与启示 |
2.2 国内外城市住区更新历程与实践案例 |
2.2.1 国外城市住区更新历程 |
2.2.2 国内城市住区更新历程 |
2.2.3 旧住区更新实践案例 |
2.2.4 研究评述与启示 |
2.3 国内外居民满意度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居民满意度研究 |
2.3.2 国内居民满意度研究 |
2.3.3 旧住区更新居民满意度评价研究 |
2.3.4 本研究居民满意度评价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市旧住区更新历程与现状调研 |
3.1 西安市旧住区发展背景 |
3.2 西安市旧住区更新历程 |
3.2.1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小规模拆旧建新、插建 |
3.2.2 20世纪初至2013年:重速度和规模的更新方式 |
3.2.3 2013年至今:重工程技术的综合整治 |
3.2.4 总结与启示 |
3.3 西安市更新后旧住区实地调研 |
3.3.1 莲湖区习武园二号院 |
3.3.2 碑林区长庆西仪小区 |
3.3.3 新城区东四路66号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住区更新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与方法 |
4.2 旧住区更新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评价指标初选及依据 |
4.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4.3.1 指标权重计算步骤 |
4.3.2 旧住区更新后居民满意度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市旧住区更新居民满意度评价实证研究 |
5.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5.1.1 调研对象 |
5.1.2 问卷设计 |
5.1.3 问卷有效度检验 |
5.1.4 数据初步描述统计 |
5.2 居民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5.2.1 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步骤 |
5.2.2 旧住区更新居民满意度计算 |
5.2.3 居民满意度模糊评价分析 |
5.2.4 模糊综合评价对比分析 |
5.3 问题分析与总结 |
5.3.1 忽视旧住区内社会结构的复杂性 |
5.3.2 重物质空间,社会性和整体性关注不足 |
5.3.3 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难以应对综合性、动态化的改造内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旧住区更新提升策略研究 |
6.1 旧住区整体认知和更新方式的转变 |
6.1.1 复杂性:重新认识旧住区 |
6.1.2 综合性:从短期整治走向长期性社区更新 |
6.1.3 动态性:全过程评价反馈 |
6.2 物质空间提升策略:生理健康与交往需求 |
6.2.1 住宅建筑满足不同居民需求 |
6.2.2 缓解停车问题方便居民出行 |
6.2.3 营造促进邻里交往的活动场所 |
6.3 社会环境提升策略:自我尊重和实现需求 |
6.3.1 多元化的居民参与渠道 |
6.3.2 组织丰富的居民文化活动 |
6.3.3 加强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 |
6.4 旧住区更新保障机制 |
6.4.1 政府机构的制度保障 |
6.4.2 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
6.5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指标权重调查结果统计 |
附录二 西安市旧住区更新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老年人使用需求的住区外环境使用状况评价研究 ——以深圳市福田区80年代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老龄化现状及深圳地区老龄化特征 |
1.1.2 我国现有养老模式及趋势分析 |
1.1.3 住区外环境使用对健康的影响 |
1.1.4 已建成住区现存问题与存量规划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及研究现状 |
2.1 使用状况评价理论 |
2.1.1 使用状况评价的定义 |
2.1.2 使用状况评价的方法 |
2.1.3 使用状况评价理论的研究意义 |
2.1.4 国内外使用状况评价理论的发展与研究 |
2.1.5 使用状况评价在住区中的研究现状 |
2.2 老年人需求特征分析 |
2.2.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使用需求 |
2.2.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使用需求 |
2.2.3 老年人的行为特征与使用需求 |
2.2.4 基于需求特征的老年人住区研究现状 |
2.3 需求层次理论 |
2.3.1 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在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实践 |
2.3.2 基于老年人使用者的外环境需求层次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老年人需求的住区外环境使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总体思路 |
3.2 调研方案与数据收集 |
3.2.1 使用状况评价过程 |
3.2.2 调研方案 |
3.2.3 物质环境调研 |
3.2.4 问卷调查与访谈 |
3.3 调查问卷内容甄选与组织 |
3.3.1 老年人使用需求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
3.3.2 评价要素组织 |
3.4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5 评价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区外环境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
4.1 深圳市福田区1980年代住区概况及研究住区选取 |
4.1.1 深圳市福田区1980年代住区概况 |
4.1.2 研究对象住区选取 |
4.2 住区外环境现状使用状况调查 |
4.2.1 滨河新村 |
4.2.2 下步庙北区 |
4.2.3 华新村 |
4.2.4 华强花园 |
4.2.5 红荔村 |
4.2.6 园岭新村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老年人使用状况满意度评价分析 |
5.1 老年人住区外环境使用行为总结 |
5.1.1 老年人外环境活动空间特征 |
5.1.2 老年人外环境活动行为特征 |
5.1.3 老年人外环境活动时间特征 |
5.2 住区外环境使用状况综合评价初步分析 |
5.2.1 综合满意度分析 |
5.2.2 综合不满意因素分析 |
5.3 各要素满意度分析及现状问题总结 |
5.3.1 交通组织 |
5.3.2 公共活动空间 |
5.3.3 绿化景观 |
5.3.4 公共服务设施 |
5.3.5 环境配套设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老年人使用需求的住区外环境优化建议 |
6.1 交通组织优化建议 |
6.1.1 完善道路系统,改善步行环境 |
6.1.2 完善交通设施及管理 |
6.1.3 出行无障碍化、舒适化 |
6.2 公共活动空间优化建议 |
6.2.1 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利用率 |
6.2.2 打造多层次的活动空间 |
6.2.3 完善相关设施 |
6.3 绿化景观优化建议 |
6.3.1 丰富景观类型,增加观赏性与识别性 |
6.3.2 增加绿地功能性,提高可参与性 |
6.3.3 加强设计合理性,保证景观质量 |
6.4 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建议 |
6.4.1 丰富服务设施类型 |
6.4.2 优化服务设施 |
6.5 环境配套设施优化建议 |
6.5.1 完善配套设施 |
6.5.2 配套设施适老化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7.1 结语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热环境的广州住区静态水景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住区 |
1.2.2 水景及城市住区水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体与大气热质交换的理论研究 |
1.3.2 水体对城市或住区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
1.3.3 水体设计因素对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
1.3.4 室外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
1.3.5 人体热舒适的评价指标 |
1.3.6 小结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州住区水景设计现状和要素分析 |
2.1 广州市水资源概况 |
2.1.1 广州市自然概况及气候特点 |
2.1.2 广州市河湖资源及水系分布 |
2.2 广州传统村落对水景微气候效应的应用 |
2.3 广州现代住区水景形成与发展 |
2.4 广州住区水景调查 |
2.4.1 广州住区水景样本概况 |
2.4.2 广州住区水景设计要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景观水体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模拟研究 |
3.1 软件模拟与实测结果验证 |
3.1.1 ENVI-met软件介绍 |
3.1.2 模型信息 |
3.1.3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
3.1.4 小结 |
3.2 模拟参数设置 |
3.3 水体对滨水空间热环境的影响 |
3.3.1 物理模型建立及测点设置 |
3.3.2 水体对滨水空间温度的影响 |
3.3.3 水体对滨水空间湿度的影响 |
3.3.4 水体对滨水空间热舒适度的影响 |
3.4 水体不同布局对住区热环境的影响 |
3.4.1 物理模型建立 |
3.4.2 水体不同布局方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
3.4.3 水体不同布局方式对相对湿度的影响 |
3.4.4 水体不同布局方式对热舒适度的影响 |
3.5 水体不同尺度对住区热环境的影响 |
3.5.1 物理模型建立 |
3.5.2 水体不同尺度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
3.5.3 水体不同尺度对相对湿度的影响 |
3.5.4 水体不同尺度对热舒适的影响 |
3.6 水体不同形状对住区热环境的影响 |
3.6.1 物理模型建立 |
3.6.2 水体不同形状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
3.6.3 水体不同形状对相对湿度的影响 |
3.6.4 水体不同形状对热舒适度的影响 |
3.7 水体不同驳岸材质对住区热环境的影响 |
3.7.1 物理模型建立 |
3.7.2 水体不同驳岸材质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
3.7.3 水体不同驳岸材质对相对湿度的影响 |
3.7.4 水体不同驳岸材质对热舒适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住区水景实例优化分析 |
4.1 场地简介 |
4.2 设计优化过程 |
4.2.1 边界条件设定 |
4.3 现状工况分析 |
4.3.1 地表温度 |
4.3.2 空气温度 |
4.3.3 相对湿度 |
4.3.4 小结 |
4.4 优化工况对比分析 |
4.4.1 地表温度 |
4.4.2 空气温度 |
4.4.3 相对湿度 |
4.4.4 经验热舒适指标TSV_(model)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55-1990年广州市建成和在建住宅小区、村分布 |
附录2 广州住区水景设计统计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包容性视角下北京市典型低收入社区居住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使人们对人居环境的改善愈加迫切 |
1.1.2 包容性的发展路径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指导 |
1.1.3 政府与民众越来越关注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包容性城市研究进展 |
2.3 关于城市低收入社区的研究 |
2.4 社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研究进展 |
2.5 小结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模型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低收入社区居住满意度现状特征 |
4.1 低收入社区居住满意度评价指标 |
4.2 低收入社区居住满意度综合评价 |
4.3 低收入社区弱势群体居住满意度分析 |
4.3.1 老年人群分析 |
4.3.2 低收入人群分析 |
4.3.3 外来人群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北京市典型社区居住满意度的分异特征 |
5.1 不同类型社区居住满意度特征 |
5.2 基于居民属性的人群类型识别与居住满意度评价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北京典型社区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解析 |
6.1 邻里社会环境对居民居住满意度的影响 |
6.1.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6.1.2 实证分析 |
6.2 设施环境和建成环境对居民居住满意度的影响 |
6.2.1 理论框架 |
6.2.2 实证分析 |
6.3 北京市典型低收入社区居住满意度影响机制 |
6.4 小结 |
第七章 建设包容性社区的目标及政策调控 |
7.1 促进社区包容性发展的总体策略 |
7.2 不同类型社区的调控方向 |
7.3 针对不同弱势群体的改善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与不足 |
8.2.1 主要创新点 |
8.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基于居住满意度的旧有住区更新改造研究 ——以哈尔滨市小康示范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城市更新 |
1.1.2 更新改造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推行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旧城区更新改造的相关研究 |
2.1.1 有机更新理论 |
2.1.2 倡导性更新改造 |
2.1.3 小规模改造模式 |
2.2 居住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
2.2.1 居住满意度的研究步骤 |
2.2.2 居住满意度的评价方法 |
2.2.3 居住满意度经典模型及影响因素 |
2.3 其他理论基础 |
2.3.1 公众参与理论 |
2.3.2 环境心理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市小康示范住区现状及居住满意度调研分析 |
3.1 哈尔滨市小康示范住区现状及居住满意度调研技术路线 |
3.1.1 调研范围及对象选择 |
3.1.2 调研方法及内容确定 |
3.2 哈尔滨市小康示范住区现状调研分析 |
3.2.1 住区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
3.2.2 住区室外活动环境现状分析 |
3.2.3 住宅建筑现状分析 |
3.2.4 住区物业管理现状分析 |
3.3 哈尔滨市小康示范住区居住满意度调查分析 |
3.3.1 居住满意度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 |
3.3.2 居住满意度调研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
3.3.3 居住满意度的满意度和重要度统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居住满意度的更新改造优先级及改造策略 |
4.1 基于居住满意度调查的住区更新改造优先级研究 |
4.1.1 居住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
4.1.2 居住满意度的IPA分析 |
4.1.3 居住满意度的住区改造优先级研究 |
4.2 改造原则 |
4.2.1 公众参与原则 |
4.2.2 优先改造原则 |
4.2.3 多样性原则 |
4.3 旧有住区更新中的改造优先级策略 |
4.3.1 改善道路交通问题是住区改造的重中之重 |
4.3.2 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是住区改造的关键内容 |
4.3.3 修复住宅本体是住区改造的主要内容 |
4.3.4 完善室外活动环境是住区改造的基础内容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中村改造的现实困境 |
1.1.2 城中村改造是郑州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中村(Urban Village) |
1.3.2 安置区(Resettlement Area) |
1.3.3 后评价(Post-Evaluation) |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相关研究与实践 |
2.1 城中村相关研究 |
2.1.1 国外城中村研究 |
2.1.2 国内城中村研究 |
2.2 后评价相关研究 |
2.2.1 国外后评价理论与实践 |
2.2.2 国内后评价理论与实践 |
2.3 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相关研究 |
2.3.1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研究 |
2.3.2 城中村改造评价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 |
3.1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构建 |
3.1.1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的必要性 |
3.1.2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的涵义 |
3.1.3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的内容 |
3.1.4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
3.2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关键点 |
3.2.3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
3.2.4 评价指标确定 |
3.3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指标的释义和评分标准 |
3.3.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 |
3.3.2 社会效果后评价 |
3.3.3 经济效果后评价 |
3.3.4 环境效果后评价 |
3.4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后评价体系权重 |
3.4.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和步骤 |
3.4.2 后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3.4.3 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结果 |
3.5 模糊综合评价的构建 |
3.5.1 评价方法选取 |
3.5.2 模糊综合后评价法步骤 |
3.5.3 评分结果百分制得分 |
3.5.4 模糊判断矩阵及综合得分的确定 |
3.5.5 聚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运作初步探索阶段(2003-2006 年) |
4.1 改造背景 |
4.1.1 城中村人居环境形态问题制约郑州城市发展 |
4.1.2 先进地区的示范带动效应 |
4.2 改造政策和特点 |
4.2.1 相关政策 |
4.2.2 政策特点分析 |
4.2.3 改造计划安排 |
4.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
4.3.1 数据采集 |
4.3.2 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
4.3.3 指标结果统计 |
4.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
4.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
4.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
4.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
4.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
4.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
4.4.5 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
4.5 改造效果反思 |
4.5.1 产业形态单一,商业和办公物业配比较高 |
4.5.2 缺少公益用房和原村庄文化及风俗功能用房 |
4.5.3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未有效实施 |
4.5.4 村民经济收入趋于单一,房租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方参与快速推进阶段(2007-2008 年) |
5.1 改造背景 |
5.1.1 郑州发展战略调整 |
5.1.2 城市建设需要提高存量土地利用效率 |
5.1.3 第一阶段改造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
5.2 改造政策和特点 |
5.2.1 相关政策 |
5.2.2 政策特点分析 |
5.2.3 改造计划安排 |
5.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
5.3.1 数据采集 |
5.3.2 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
5.3.3 指标结果统计 |
5.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
5.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
5.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
5.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
5.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
5.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
5.4.5 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
5.5 改造效果反思 |
5.5.1 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不足 |
5.5.2 房屋质量问题普遍,村民满意度低 |
5.5.3 村民城市化转型不彻底 |
5.5.4 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依然滞后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规划引领的调整阶段(2009-2011 年) |
6.1 改造背景 |
6.1.1 郑州城市发展向外延与内涵相结合转变 |
6.1.2 房地产市场发展刺激存量用地开发 |
6.1.3 城中村改造现实困境需要进行调整 |
6.2 改造政策和特点 |
6.2.1 相关政策 |
6.2.2 政策特点分析 |
6.2.3 改造计划安排 |
6.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
6.3.1 数据采集 |
6.3.2 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
6.3.3 指标结果统计 |
6.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
6.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
6.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
6.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
6.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
6.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
6.4.5 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
6.5 改造效果反思 |
6.5.1 建筑形态单一,户型配置不够灵活 |
6.5.2 景观绿化效果较差,村庄场所文脉缺失 |
6.5.3 改造过程公众参与度较低 |
6.5.4 拆迁安置标准存在区域差异,补偿金使用没有合理规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棚户区改造全面实施阶段(2012-2017 年) |
7.1 改造背景 |
7.1.1 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度环境 |
7.1.2 城中村纳入郑州棚户区改造范围 |
7.2 改造政策和特点 |
7.2.1 相关政策 |
7.2.2 政策特点分析 |
7.2.3 改造计划安排 |
7.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
7.3.1 数据采集 |
7.3.2 评价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
7.3.3 指标结果统计 |
7.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
7.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
7.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
7.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
7.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
7.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
7.4.5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7.5 改造效果反思 |
7.5.1 社会性问题突出 |
7.5.2 村民社会保障力度降低 |
7.5.3 过渡安置政策有待完善 |
7.5.4 村民租金收益有所下降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 |
8.1 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不同阶段的共性问题 |
8.1.1 安置区物质空间改造效果一般 |
8.1.2 自上而下改造,公众参与度较低 |
8.1.3 社会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
8.1.4 村民后续发展乏力,缺少制度保障 |
8.2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重新定位 |
8.2.1 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认识 |
8.2.2 改造目标应向多元体系转变 |
8.2.3 郑州城中村改造的方向 |
8.3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策略 |
8.3.1 建立多元竞争的城中村改造市场 |
8.3.2 规划和建设满足村民需求的物质空间环境 |
8.3.3 保护和传承城中村的地域文化 |
8.3.4 提升村民的后续发展潜力 |
8.3.5 提高村民素质,促进公众参与 |
8.4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制度保障 |
8.4.1 建立科学多元的征地补偿机制 |
8.4.2 完善失地村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
8.4.3 完善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机制 |
8.4.4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尺度 |
1.2.3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
1.6.4 其他资料来源 |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
2.1.1 自然背景 |
2.1.2 社会背景 |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
2.3.1 民系与聚落 |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
3.1.6 阶段总结 |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
3.5.1 乡村既有资源 |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
4.5.1 综合发展治理 |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
5.2.1 突变式模式 |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
5.2.3 衰退式模式 |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
5.4.3 优化策略 |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
5.5.1 聚落改建模式 |
5.5.2 聚落扩展模式 |
5.5.3 聚落重建模式 |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
6.2.1 公共建筑 |
6.2.2 防御建筑 |
6.2.3 生产建筑 |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
6.4.1 建造材料特征 |
6.4.2 装饰细节特征 |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6.6.1 主要原则 |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四、珠江三角洲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珠江三角洲甘蔗糖厂工人住区研究[D]. 何思晴.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博弈视角下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困境研究 ——以广州市南沙区的两个村庄为例[D]. 黎羽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西安市旧住区更新居民满意度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徐云. 长安大学, 2020(06)
- [4]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基于老年人使用需求的住区外环境使用状况评价研究 ——以深圳市福田区80年代住区为例[D]. 杨心蔚. 深圳大学, 2019(09)
- [6]基于热环境的广州住区静态水景设计策略研究[D]. 刘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包容性视角下北京市典型低收入社区居住满意度研究[D]. 康雷. 河南大学, 2019(01)
- [8]基于居住满意度的旧有住区更新改造研究 ——以哈尔滨市小康示范住区为例[D]. 丁美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研究[D]. 王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