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的发展(异化)和终结 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俊[1](202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解放是指人类不断地消除自身异化状态,进而达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社会运动,是人类经过全面解放以把握和超越外部限制,进而倾覆资本逻辑、消灭私有制,进入到“自由人联合体”的历史境域和历史过程。可以说,追求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矢志不渝的第一主题和核心价值诉求。因而,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理论的建构就见诸其思想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经典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是其中的一篇重要文献。认真研读这一文本可以发现,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理论的诠释是深受自古希腊哲学以来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人本主义、启蒙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等多种思想资源的熏染。于是,在此基础上,考察和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我们可以从横纵两个维度来进行。从横向维度来看,就是立足文本自身,以逻辑的视角探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建构;从纵向维度来看,就是以时间为顺序,说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所处的历史地位。总之,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全方位研究,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贡献了思想素材和智力支持,并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围绕本题域,论文的篇章结构共有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包括选题缘由、意义、方法及文献评述,等等。第二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渊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不是马克思在书斋里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马克思在广泛吸取自古希腊哲学以来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人本主义、启蒙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等多种思想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艰苦的理论创造建构起来的。作为西方人,其精神领域不可避免受到西方文明的熏陶,而这主要包括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勾画、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启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构想和西方传统思想的理想勾勒,等等。这些思想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根基,成为它深厚的思想底色和坚实的历史基础。第三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建构。在人类解放的逻辑主题中,以异化劳动范畴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以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为路径的最终指向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主线,以人性的复归和共产主义的生成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归宿。第四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方位。人类解放理论作为马克思思想中具有统摄意义的核心思想,它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成熟和完善的动态演变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四个阶段:《莱茵报》以前的时期及《莱茵报》时期的发萌期、《德法年鉴》时期的形成期、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的成熟期和从《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到《哥达纲领批判》的发展期。探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方位实质上是从整体性上把握它所处的地位和价值,从而认知其建构的局限。第五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以一种整体性、批判性眼光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逻辑主线和逻辑归宿展开深入研究,以一种历史的视角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方位进行深度把握,这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把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类解放理论,从而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思想理论资源与智力支持。在这层意义上,研究本课题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所谓学术价值就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统一;所谓实践价值就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提供理论支持。
范高高[2](202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以人的科学为基础,揭示人的存在中的自然、社会和精神要素间的辩证统一,这是人学发展的社会取向。20世纪80年代,有人试图利用《手稿》割裂早期的马克思与成熟时期马克思的关系,将“异化”引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否定那个时期发展的一切成果,激起理论界对人道主义历史唯心主义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之争。从这个时期开始,国内学界对《手稿》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关于马克思人学,国内文本研究重心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提纲》、《形态》以及《资本论》等文本居多,加之结合时代发展中人的生存境遇,如今对《手稿》中人学问题的研究仍需要作些许补充。“异化”概念是作为早期马克思思想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规律,主要发生在理论与方法层面,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主要将其规定为特定的历史现象,这两者不是对立,而是递进关系。本论文通过阐释《手稿》中通常意义上对“异化、复归、共产主义”理论的误读,展示出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本然之意,以期获得有关《手稿》人学研究新启示。论文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第一章主要说明《手稿》中人学思想的写作缘起,主要阐述了《手稿》中人学思想的主要来源与写作背景。厘清马克思人学思想与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理论渊源,指明《手稿》的产生是为了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第二章突出人的主体性追问。在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由于工人本身的身份地位,使其无论是处于社会财富上升时期,还是下降时期,工人都饱受剥削的现实境况。在工人和工资之间,工人对工资的追逐遮蔽了人的类本质,丧失了人的主体性。第三章详细论述了劳动异化四个规定性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并说明劳动异化的产生何以可能以及消除劳动异化的途径。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时刻旨向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第四章是对共产主义的本然样态进行论述,指明共产主义理论是对“人与自然”矛盾的化解,区分了通常意义上对马克思“异化、复归、共产主义”理论的“返源”曲解,并辨析从人的异化至人的复归,吸取了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这是一种渐进化生成的历史过程。第五章突出《手稿》的四大贡献。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启发着当今社会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解;优化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从而建设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本文旨在阐明《手稿》在马克思着作中的地位,指出青年时期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与成熟时期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继替关系;试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客观分析当前中国人学的研究困境,探寻当代中国人学研究新路径。本文采用文本解读法,文献资料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手稿》的本真之意出发,力求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真实性、本原性进行挖掘。试图在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实现《手稿》人学思想中国化与竭力实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源”与“流”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人的异化、人的复归的考察,得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从“对立”到“统一”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倾向的结论。随之,人的发展也从“单一化”过渡到“多元化”趋势,这就对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推动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发性意义,使得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王贺[3](2020)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从伦理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有助于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及马克思学说的阶级立场和道德追求。马克思没有系统阐述过自己的伦理思想,马克思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以及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只言片语的阐释当中。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值人类交往的空间结构由分散孤立的地域交往向整体的世界交往发展。马克思在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对社会各种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往观,主张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工、交换问题,吸收了康德实践理性的合理内核,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交往观和费尔巴哈的交往观,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理论。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以及在这种社会关系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客观性、能动性以及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从交往的基本属性、交往的社会结构以及交往的范围分别可以把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地域交往和世界交往。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出发,对在此基础上形成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以及文化交往中的主体异化、虚假意识、抽象道德以及强制性交往做出了深刻道德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交往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的虚伪面纱,剖析了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集中彰显了共产主义的伦理导向和道德目标,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正确道路。马克思提出了人类交往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并通过分析生产力的变化以及交往形式、范围的变化展示了人类交往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以交往为线索,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分别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对基于不同社会形态下物质生产和交往方式而产生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个阶段的交往是完全自发的,在这个阶段上,人受自然力的影响,不得不结合成团体与自然对抗,人是在狭窄的范围内活动和孤立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狭隘的,故而形成的交往伦理带有一定的依附性。而第二个阶段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人的社会关系也不断丰富,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们的交往活动不断扩展,所形成的伦理道德是完全物化、依附于资本的。第三个阶段中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自由个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断展开的,因而所呈现的交往伦理是积极、自我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伦理目标,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从伦理的维度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进行理论研究集中彰显了马克思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的主体维度和伦理旨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的道德批判,展现了马克思独特的交往伦理观。这种观念的确立对经济伦理和政治伦理的研究提供了价值选择和道德目标。同时,在批判资本主义交往活动的过程中,马克思也指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的不合理性和非正义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制度伦理的评价标准。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马克思提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让人与自然和解,这一理念的形成为生态伦理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原则,即既符合人的目的性,又符合自然的规律性的伦理目标。人类交往向着普遍交往发展,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在世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中,人类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理论视角.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在当代世界历史中最突出的体现。而用来度过危机的方式依旧是通过加强对国内、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落后国家劳动人民的财富掠夺来实现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未变、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趋势未变。即使现在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问题较以往来看更加复杂多样,但依旧改不了资本的扩张、侵略的本性,以及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世界范围内的对抗。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平等、自由依旧是无产阶级劳动者最深切的祈盼。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蕴含为处理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思想指引。国际关系的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这一内容既道出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思想,也摆明了中国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交往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诉求。
陈奕诺[4](2020)在《马克思对赫斯共产主义学说的继承与超越》文中研究表明深入研究马克思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在任何时期都是一个弥久常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核心问题,而持续进行这种讨论不仅在于可以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哲学学说以及西方新兴出现的部分思潮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思想,在目前多元化的世界发展格局中,为我国持续向前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在对马克思思想形成追本溯源时发现,以往我们仅仅重视马克思思想形成的哲学线索,而忽视了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社会主义线索和政治经济学线索。随着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研究不断推进,与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相关人物以及相关文献被重新整理出版,被誉为德国社会主义之父的莫泽斯·赫斯就是被长期埋没的马克思思想想成的关键渊源人物之一。赫斯作为最早在德国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黑格尔派成员,与马克思渊源颇深。他们同是犹太教家庭出身,都是青年黑格尔派重要成员,曾同时供职于一家杂志社,甚至连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重要代表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部分章节也是由赫斯执笔完成的。虽然他们有着相同的家庭背景、一样的工作经历、共同撰写着作、对社会历史同样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辨析力、几乎是同一时期对资本主义社会发起激烈地批判,但是,最终马克思走向了科学共产主义的道路,而赫斯却走向了犹太复国主义之路。尽管在1846年赫斯同马克思分道扬镳,但在这之前,他们二人一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马克思在完成哲学革命前赫斯为其提供了众多理论素材,从马克思接受费尔巴哈哲学,赫斯起到了中介人的作用到德国与法国问题比较研究视域、人的本质思想、异化观的经济学转向和交往理论思想的影响再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共同体思想的批判性继承,赫斯都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影响着马克思。然而,由于赫斯犹太教教育背景以及自身理论的缺陷,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对社会的教化并倾向与资产阶级达成妥协,他没有跳出费尔巴哈的“爱”的人道主义,充分暴露出其思想的不坚定性,这也是最终导致赫斯最终转向犹太复国主义的直接原因。因此,从学理层面上看,研究马克思与赫斯思想关系有助于厘清马克思思想的来源,深刻地了解马克思的思想形成过程,同时能够公正客观地对话马克思思想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而且马克思与赫斯关系的澄清也关涉马克思的系列着作的创作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的再把握。从现实层面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深入分析马克思思想,这对于顶层设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直面当今世界发展问题和当下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借鉴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回应和破解国际复杂局面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在世界多元化的冲击下,我国面对外部问题缠绕以及我国经济转型的攻坚时期,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完成中国人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了解马克思思想内涵和发展脉络,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支持。
谢静[5](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系统解读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将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理论特色和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以政治美学为核心线索将其一生的致思理路与政治运动实践贯穿起来,开显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的革命潜能和政治批判功能。选定此主题的原因在于感性、理性、美与政治作为关键范畴充斥于马尔库塞着作文本之中,本文致力于将这些看似孤立且矛盾的范畴放置于马尔库塞的学术经历中加以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演变。马尔库塞回到“美”与“知觉”同源的古希腊哲学中,探索美与感性欲望的关系。在“美”的原初语境中,它指的是柏拉图所认定的那种低级的、发源于肉体的感性欲望。而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指出美不只代表着少年的肉体之美,更意味着超越一切形体之美的美的原则,而美的原则是爱欲之神的化身,是生命的源泉。马尔库塞在此意义上,发现了感性欲望与爱欲的关系,重新挖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与肉体欲望的关系,使爱欲超越性欲成为一种更大的生物本能,将体验快感的感官范围从生殖器官扩张到人的整个身体,实现身体的爱欲化。马尔库塞认为积淀在个体血肉之躯中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爱欲的存在场域,爱欲是情欲的人化,是对人的动物性的生理情欲的理性塑造与陶冶过程,它以生物根源为基础,但其中具有理性的渗透,从而超越了动物的性质。他利用弗洛伊德关于的心理分析,挖掘审美中情欲因素与复杂性,在对“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的理解中,确定了美感是爱欲这个人性总体结构中的心理本体,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新感性这个情感心理本体。马尔库塞从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力比多)与自我、生欲与死欲的对抗中发现了爱欲作为人类集体的生命本能所蕴含的强大政治效力。因原本自由的主体意识与精神过程在权威国家的公共生存中被同化了,个人精神的失调、爱欲的压抑更直接地反映了社会总体的失调,于是心理学问题变成了政治学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美体现了反抗现实原则的快乐原则,是人类爱欲本能的最高精神产物,美学与艺术是审美形式的外化结果,是爱欲、快乐本能解放动力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反叛统治秩序的革命潜能。可见,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改变了传统意义上非功利的美学,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在人的审美本质基础上将人类爱欲的解放界定为广义的政治学。他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有明确的批判指向——理性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理性。受理性主义文化的影响,主体性原则与现代科技体系合谋将人性之中的感性丰富性从生存理性中排挤出去,人类以技术理性取代包含感性之维的生存理性,使理性中的自由、否定之义消失,导致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极权统治将历时的感性生命本身整合进压抑性的文明进程与消费性的社会生产领域。这种感性生存境况造成了爱欲与新感性作为情感本体的审美之维的缺失,是人类单向度的精神危机的根源。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审美人性的复归为批判理论的切入点与理论旨归,融合多种对抗技术理性与理性主义文化的思想资源,最终形成了以爱欲满足为中心的新感性政治革命路线。以人的自然生物本能为物质基础,将深藏于“类本质”之中导源于快乐原则的反叛激情挖掘出来,在理性的否定性推动力下,使人的整个身体重新回归到代表游戏与闲暇的审美冲动中去。发挥想象力对感性与理性的沟通作用与为感性秩序立法的革命潜能,重建象征着完整人性的新感性。在不满于固定规训的审美形式的更迭性运动中寻求重建通往幸福与自由的新秩序的可能。这也是马尔库塞整个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致思理路。不能否认马尔库塞以艺术与美学为解放之途的批判方式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相比,缺少对资本逻辑的分析与批判,这使他的政治美学批判最多达到意识形态批判的水平,不能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所扭结而成的社会结构领域,削弱了其理论的现实性,造成了其理论中历史性与先验性之间的矛盾。但是,他承认与积极利用审美感性的多样性、偶然性、多变性,以此拯救感性力量的否定性和批判功能,这种对本真生命的尊重态度,是值得现代人反思与借鉴的。因此,对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情势变更的理论选择之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满足物质匮乏的经济革命不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的主旋律,更令人关注的是人民的现实的具体的感性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人生而为人所一直追求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研究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能够让我们在物质财富迅猛增长的今天,去冷静地分析资本的逻辑与审美的价值之间的博弈,尝试解答如何在市场洪流中不迷失自我和初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性与主体间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个体自身的身心协调发展,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王佳乐[6](2020)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在其早期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了首次较为详细的阐述,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渊源。在资本主义大背景下,早期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导致了人的全面异化。为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社会状况,空想社会主义学家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以失败告终。马克思在书中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合理成分,并对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新的超越。马克思在《手稿》中创造性的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以及私有财产的内部矛盾运动,并作出了“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和产物”的论断,从而阐明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在书中对其他共产主义进行批判:对蒲鲁东、傅里叶与圣西门进行批判,对粗陋共产主义进行批判,对政治性质的共产主义及废除国家的共产主义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同时,马克思在书中还进一步对“什么是共产主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论证。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人本身的解放与本质的占有;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高度统一:自然科学与工业的高度发达以及人类社会进入更高阶段的新起点。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深入研究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有助于坚定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信仰,团结最广大人民为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共同奋斗;有助于指引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有助于党领导人民奉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建设理念,奋力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郝相赟[7](2020)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它的科学理解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而且关涉到如何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妖魔化”等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弱化、边缘化,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的呼唤和理论的自觉都迫切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如何从理论认识与理想信念的层面破解和回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责难和挑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追问,本文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为逻辑主线,以概念辨析、历史生成、理解维度、时代境遇和认同建构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注重史论结合,呈现整体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乌托邦”等相关概念的考察辨析,界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基本论域。二是在思想史的视域中梳理共产主义学说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同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马克思扬弃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文本为基础进一步考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概括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三是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和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和解读。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来探寻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入手,通过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视角透视并展现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压迫,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力图改造现实社会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基于这一矛盾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深入分析,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以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从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并依据这一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在自身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性概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并具体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分析当前共产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及其原因,全面审视并客观审慎评价了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解读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五是在阐释理想与信念、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情感、理论、政治、话语和价值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继续深入挖掘原着,充分利用好文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要努力就共产主义问题与西方左翼学者进行思想交流,在论辩中回应各种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比较研究;要坚持走进社会现实,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场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升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实践研究。
崔佳[8](2020)在《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的生成与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的主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哲学批判、对资本与经济合谋的政治与哲学解构、对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判定中无不指向这一核心问题。也正是在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思想历程中,马克思表达了对完满丰富的感性人性和自由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也明确地表达了立基于具体人性的审美思想。“美的规律”的理念、“劳动创造美”的观念、“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的观点等具体地表达了他审美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基于具体人性论的审美思想将感性活动这一形下活动升华成审美活动的存在论根基,回应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困境、面对了现代审美的物质主义难题,将审美真正导入到改变世界与实现人类全面自由解放的思想境遇之中。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将创造美的过程作为审美应有的内容,又使审美的既定对象复活了与生存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变革美与审美二元对立的美学范式。本文就在此意义上来展开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以期探寻审美回归的思想路径与实践智慧。审美是美对人的感性触动,更是人对美的主体回响。审美是关乎人的心理、感官、情感和想象,是对心灵与道德的指引,对人生活的观念、存在的理解、价值的追求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然而,现代性审美日常化的沉沦、大众化的享乐、抽象化的疏离、商品化的客观等事实,戕害了人的审美能力、物化了人的审美体验、弱化了人的审美批判,为资本逻辑宰制和意识形态把控创造了可乘之机。依循审美观念的思想历程、重拾审美的人性根基、重建审美的体验逻辑、追录审美的价值理想成为直面审美困境、开掘审美意蕴、生成审美能力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马克思的审美思想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审美对象所体现出来的美的本质,又需要关注审美主体能够感受美的能力本身。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念不再是分裂人的创造美和感受美这两种活动的审美范式。而是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自我理解的意义上,去创建审美的实践范式。可以说,马克思的审美思想真正走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地基,筑起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批判的塔楼,同时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的肯定性理解与否定性理解的辩证统一之中。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为根基,探讨马克思如何以审美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的社会、现代的历史发展逻辑,如何以审美实践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形成以思想发展史为前提,哲学理论为依据,时代发展现实为背景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思路。论文共分为五章:论文的第一章在梳理西方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中透视和把握不同时期审美主体与人性生成的内在关系,在审美的思想史定位中,探析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疑难与实践困境。论文认为,从古代到近代,审美经历了从主体被赋予神性、理念和上帝的聚焦形式,导致审美主体自我迷失,形成审美观念实体化阶段;到注重感受和趣味的先在性,导致固化主体的物化审美阶段;再到将实在的理性和抽象的感性予以综合的、主体人性分裂的形上审美过程,来呈现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思想史根基。论文的第二章基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和立足人性观变革来透视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变革,从感性活动的真实意义揭示人性的“类本性”和“类特性”,建构具体人性观的感性活动;并以感性活动为中心来理解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在人性基底中获得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内在地敞开了一个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存在论根基的审美原则,形成了马克思研究审美的理论根基和自身理论逻辑阐发的独特维度。论文的第三章从马克思的自身理论把握其审美思想的内涵,构建以感性活动、现实历史和自由个性为核心概念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在逻辑。作为审美存在论根基的感性活动,不再是外在于审美的附属性内容,而构成了审美的内在环节和要素。审美所体现的不仅是关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对象意识”,更是关于自身存在状态和价值追求的“自我意识”。审美直观与个性的生成在根本上呈现为一种历史性关系,在全面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复杂构成中,实践活动既是人类性与自由个性的结合,又具有审美的自由意境和构成了“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形上追求。论文的第四章力图在自由、全面解放和发展中建构马克思的审美理想,并从“美的规律”的审美实践,超越受现代意识形态形塑的认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审美观念。在人的双重属性和审美关系的双向建构的互动关系中,构建审美的内在规范,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将审美作为人生存的本质维度。使人能够从直观、体验和移情等审美环节中看到人性的更高存在和理想存在,实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自由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的第五章以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时代,马克思基于感性活动的审美思想同时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不仅展开了理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而且对当代西方审美思想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审美现代性批判建立审美实践的当代视野,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批判、社会批判,重建现代社会的审美现代性,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审美状况和发展趋向的重要思想参照。
郜爽[9](2020)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正义论题,人类走过了漫长而悠久的探索过程。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复兴,马克思的正义观以其独特的理论研究视角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正义观俨然已经成为了当前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关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合理内核的争论,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澄明,反而因为愈加复杂的世界形势以及马克思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前后“矛盾”而持续至今,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如何为马克思的道德和正义维度寻找到合法的理论辩护,既关涉到如何有效回应“马克思与正义”之争,同时也是新时期开显马克思正义理论乃至是整个政治哲学独特的理论叙事的关键所在。长久以来,马克思正义观面临着一个前提性的挑战——事实与价值的对立。从早于休谟的帕斯卡尔认为理性的作用仅仅在于数学计算,而不能洞察行为的目的开始,到大卫·休谟对事实与价值之间何以联结提出疑问,再到康德通过引入现象界与“物自体”的紧张关系,以确证事实与价值无涉。这样的一种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逐渐开显出来——人的理性根本没有办法去察觉和理解客观世界的本质和目的,以致后来的一些哲学家们言之凿凿地否认从事实判断推断出道德规范的任何可能性。至此,事实与价值的两极对立局面俨然形成。但同时也有一些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对两者关系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澄清的基础上,尝试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中介”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寻找对话和会通的可能,以此表明这样的一种共同倾向——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不是分疏而是统一,而且这一倾向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之中,依然保留着十足的理论空间。在传统视域中,马克思的思想来源主要是局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然而事实上,这是对马克思理论作出的一种简化。尤其是涉及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理论探源时,我们会发现马克思理论内部潜藏着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渊源以及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思想的合理内核。马克思将汲取而来的思想养料淋淋尽致地运用到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表达之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始了以政治自由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正义呐喊,自此,他从未停止过对如何超越资本主义非正义社会的哲学探索。《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标志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终确立的同时,也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真正诞生。此后,马克思对正义的理解不再仅仅是哲学的表达,更多的是转向正义的实践;不再是抽象地谈论什么是正义,而是以批判非正义彰显正义的实践内涵。这些都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集中而深刻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作出了强有力的铺垫。众所周知,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出现了看似前后矛盾的论述和表达,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实现了正义理论研究范式的哲学转向。而一组内在的规定彰显了这一正义观的崭新形象: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解释依据,它指引着我们在思考正义的来源以及作出某一评价时应当依据的要素是什么;第二,否定的辩证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方法论基础。在对待某一事物时,正确的做法不是静态观察,而是将其最为本质和核心的部分看作是动态的,因为“矛盾”才是它们的根本属性,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资本主义及其价值规范;第三,理想与信念是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价值旨向。作为人类的理想目标,马克思提供了未来共产主义及其实现途径的最初图景。此外,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展示了它不同于以往传统正义的三个理论特性,即整体性、批判性和实践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包含着事实性的正义批判与规范性的正义建构双重含义,前者构成了马克思正义观的“显性形象”,而后者则是潜藏着的“隐性形象”。具体而言,从事实层面讲,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认为正义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任何为永恒正义辩护的人及其理论终将面临失败的结局。马克思通过对剥削与剩余价值、资本与资本逻辑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形式正义掩饰下的实质非正义。就规范意义而言,马克思作出了三个方面的建构: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它对正义的来源及评价作出了足够清晰的回答;第二,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的复归、市场与政治体制以及按需分配的正义图景作出了初步的“规划”;第三,对于正义的实现途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提供了必要的阐释和理论证明。马克思的正义观自诞生伊始便一直面临着诸多学者的质疑和挑战,西方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罗尔斯以及被评价为对马克思主义信念构成重要威胁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中,罗尔斯的质疑主要集中在马克思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以及共产主义社会中正义的空场等问题上。然而,从根本意义上而言,这样的批判是站不住脚的,罗尔斯并没有意识到,马克思的正义并非以权利为最终依据,而是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最终的解释原则。退一步讲,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本身也是矛盾重重,自由主义正义论终究会在历史的涤荡中显露出它的脆弱性。而波普尔则是依据“证伪”原则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他虽然相信历史具有一定的发展趋势,但拒绝承认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更是在宽泛意义上将无产阶级革命与暴力等同起来。整体而言,波普尔扩大了证伪原则的使用范畴,机械而片面地强调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不过是还没被证伪的教条式的科学,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历史既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的结果,同时也暗含着新旧社会形态更迭的必然。
王雪[10](2020)在《破解资本权力之谜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中的一个政治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政治哲学是当代哲学的显赫学科,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按照英国着名政治哲学研究专家杰弗里·托马斯的看法,主流政治哲学的研究主题包括:权力与公共利益、正义与平等、自由与民主、国家与法律、权利与财产权等重大问题;其中的权力问题又是所有这些主题中头等重要的问题,从而是探讨任何政治哲学问题的合理起点(1),因为围绕权力、财富和地位的冲突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现实(2)。或者引用赵汀阳先生的论断:“权力与利益的博弈构成了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3)马克思当然不能归属于近代西方主流政治哲学,而是这一主流政治哲学的批判者;马克思对近代西方政治哲学进行批判的最重要理论成就,是他通过对资本的批判性理解而达成的对资产阶级财产权的批判。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看,透视资本的压迫性本质,追问资本何以具有权力,探讨这种权力的内在结构和运作方式,就成为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领域应有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历史的观点看,资本的权力问题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崛起而进入近代政治哲学的视野之中的,由亚当·斯密首创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把理论的重心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将新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蓝图建构在对财富的无限追逐之上。由此产生的理论后果是,经济领域中权力与利益的分配问题成为近代政治哲学的新主题,财产成为权力作用的核心要素,资本的权力取代传统的以宗教和政治为主的权力形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普照光”意义的最大的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马克思捕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这一历史性本质,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机理内部去探寻资本作为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解资本权力,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类解放的全新政治哲学规划。本论文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以政治哲学中的权力问题为基本视角,通过探究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的理论内容,来透析资本权力隐秘而复杂的运作机制,以此揭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政治问题,并由此说明马克思对近代政治哲学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旨在对近代政治哲学语境中的权力和资本权力问题的生成作一个历史性的回顾,为探究资本权力的复杂结构和政治意义提供一个学术背景。新兴的政治经济学取代近代政治哲学的主流地位是“资本权力”概念形成的总体性理论背景。政治经济学作为“近代市民社会的科学”,终结了古典政治理论的政治观念论传统,经济取代政治被置于理论的首要位置,财产权取代传统的政治权力成为近代市民社会的实体性社会内容。马克思从对人的现实生存条件的考察出发,发现黑格尔的法哲学无法解决“物质利益的困惑”;通过批判黑格尔法哲学,马克思意识到“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由此开启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宏伟理论工程,为反思财产权理论的政治性与历史性限度提供了最恰当、最深刻的平台。马克思指出了近代财产权理论的两个根本性教条:第一,财产权理论依托于近代哲学所构建的“个人”范畴,“个人式主体”是财产权理论的出发点,从而导致了财产权理论的“个人原则”。第二,“主体式个人”开创了“权利本位”的现代政治社会,私有财产权被确立为自由的首要基础,“自我保全”的欲求使“财富最大化原则”成为财产权理论的另一个教条,所谓个人权利主要是“获得财产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权利。个人作为财富主体与权利主体,成为近代哲学的主导性范式。在近代政治发展的历史性格局中,财产对自身权利边界的扩张,嬗变为其最高政治形式,即资本的权力,这是资产阶级社会最普遍也最强大的支配性力量,其理论依据是作为市民社会政治理论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将批判的锋芒指向政治经济学崇尚的“自由市场”原则,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权力统治的现实根源,揭露了资本权力所造成的历史幻相、劳动幻相和自由幻相,为反思资本权力的形式与本质提供了最深刻的理论平台和理论方法。第二章基于对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深度解读,从劳动、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探讨资本权力的发生机理和运行机制。通过描摹经济运作的现实过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政治哲学批判的高度上揭示出资本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路径,还原物的关系背后所隐藏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购买劳动力,劳动对资本从“形式上的从属”过渡到“实际上的从属”,劳动者的主体性被消解。资本权力转化为对人的生命和生活的“规训权力”,以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塑造生产者,将独立自主的个人驯化为“经济上有用且政治上无害”的柔顺个体。在分配层面,资本家以工资购买劳动形成一种隐秘的非等价交换,资本的权力建构起一种平等幻相,掩盖了资本以财产权名义索取剩余价值而产生的对于工人阶级的政治压迫性;同时,通过榨取剩余价值并凭借自身资本量参与剩余价值分配,资本权力由此获得了维系自身存在的物质基础。在交换层面,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形成了资本权力的价值幻相,商品的使用价值被交换价值所掩盖,资本权力表现为货币的权力,以其自身的购买力形成对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支配力。在消费层面,消费以异化自身的方式实现了晚期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对权力的新一轮攫夺和自身转型,通过控制现代人对商品的需要和消费,重建了评定社会价值标准的方式,并形成一套全新的资本权力运作机制;由此导致的自由幻相表现为,表面上人成为自己需要和欲望的奴隶,深层意义上则接受了资本权力的更彻底的统治。第三章基于唯物史观,分析马克思对资本权力的价值批判,以此澄明马克思所规划的超越资本统治,实现人类解放的革命主题。这一部分主要吸取了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共同性”、“无产阶级”、“共产主义与自由人联合体”,来展开讨论资本权力批判问题的理论思维前提,指出马克思将对资本权力的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上,以人的实践的否定性和超越性为基础,通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最现实的生存状况——个人受资本权力的统治,来唤醒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推翻造成权力压迫关系的社会历史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消解资本权力、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哲学目标。马克思的资本权力批判理论以极为强大的理论穿透力启发了后世哲学家对于权力问题的思考建构,形成了资本权力问题的“生命政治回响”。作为这方面的两个着名案例,本章专题探讨了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工作对福柯权力理论和当代生命政治理论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福柯正是沿着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的思路和问题框架继续前进,进一步揭示了资本权力的外显形式变化:工厂纪律——“规训权力”——“生命权力”,并以此重思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而当代生命政治理论则以对“生命存在样态”的追问在新时期重启对资本权力的思考,发掘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理论中的生命政治要素,以期建构“新共同性”,在新时期探索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可能路径。
二、道德的发展(异化)和终结 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德的发展(异化)和终结 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提纲范文)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现有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意义 |
1.3.2 学术价值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1.4.3 系统分析的方法 |
1.4.4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
第2章 《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渊源 |
2.1 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勾画 |
2.1.1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世界历史观 |
2.1.2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和人类学 |
2.2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启迪 |
2.2.1 黑格尔的初步启迪 |
2.2.2 恩格斯的深刻影响 |
2.2.3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直接批判所得 |
2.3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构想 |
2.3.1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理论建构 |
2.3.2 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理论建构 |
2.4 西方思想传统的理想勾勒 |
2.4.1 古希腊文明的理想勾勒 |
2.4.2 中世纪宗教的理想勾勒 |
2.4.3 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理想勾勒 |
第3章 《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建构 |
3.1 逻辑起点:以异化劳动理论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批判 |
3.1.1 挖掘:从经济表征到理论前提 |
3.1.2 规定:异化逻辑下的四种异象 |
3.1.3 批判:基于异化劳动的国民经济学批判 |
3.2 逻辑主线:以异化劳动积极扬弃为路径的最终指向 |
3.2.1 异化劳动积极扬弃之道:找寻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 |
3.2.2 共产主义建构中的意旨:三种模型 |
3.3 逻辑归宿:人性的复归和共产主义的生成的有机统一 |
3.3.1 人的高度自由:人性的全面复归 |
3.3.2 人类的最高境界:共产主义的生成 |
第4章 《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方位 |
4.1 萌芽期:《莱茵报》以前的时期及《莱茵报》时期 |
4.2 确立期:《德法年鉴》时期 |
4.3 成熟期:从《手稿》到《共产党宣言》 |
4.4 发展期:从《1848 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到《哥达纲领批判》 |
4.5 小结 |
第5章 《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 |
5.1 学术价值:人类解放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统一 |
5.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人类解放新途径 |
5.1.2 人类解放理论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自觉 |
5.2 实践价值:人类解放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5.2.1 人类解放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 |
5.2.2 人类解放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写作缘起 |
(一)《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
1.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萌芽:康德的“人是目的” |
2.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前提:黑格尔的“劳动是人的本质” |
3.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奠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
(二)《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写作背景 |
1.直接动因:现实斗争的需要 |
2.写作目的:实现人的解放 |
二、人的主体性追问:工人生存境遇与主体性丧失 |
(一)工人的依赖对象 |
1.资本家 |
2.工资 |
(二)工人的现实处境 |
1.社会财富衰落时期:茹毛饮血 |
2.社会财富繁荣时期:荆棘满途 |
3.社会财富顶峰时期:乞哀告怜 |
(三)工人的惨恻局面 |
1.遮蔽了人的类本质 |
2.丧失了人的主体性 |
三、人的异化:劳动与资本的对立 |
(一)从劳动对象化到劳动产品异化 |
1.“对象化”与“异化”的区分 |
2、劳动对象化到劳动产品异化何以可能 |
(二)从劳动产品异化回溯到劳动本身异化 |
1.物的异化与自我异化 |
2.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的表现 |
(三)从劳动本身异化到人的类本质异化 |
1.关于人的本质初阐述 |
2.人的本质力量变成生产的手段 |
(四)从人的类本质异化到人与人的异化 |
1.人的异己力量的归属 |
2.人与物的关系实质 |
(五)从需要、生产、分工的异化到人的异化 |
1.需要异化 |
2.生产异化 |
3.分工异化 |
4.人的异化 |
四、人的本质复归:共产主义 |
(一)对以往形形色色的共产主义流派的扬弃 |
1.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扬弃 |
2.对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的扬弃 |
3.对经济形式的共产主义的扬弃 |
(二)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
1.异化的人向社会的人复归辨析 |
2.共产主义对社会结构的全面改造 |
(三)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开始 |
1.共产主义不是社会发展的终点 |
2.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的渐进过程 |
五、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
1.揭示人的意识能动性 |
2.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界定人的本质 |
3.从人类社会演进动态性考察人的历史发展轨迹 |
(二)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
1.人与自然和解,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
2.优化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
3.建设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缘起 |
1.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 |
1.2.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4.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 |
1.4.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方法 |
1.5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5.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
2.1.2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凸显 |
2.1.3 近代工人运动的发展 |
2.2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 |
2.2.1 亚当·斯密的交换以及分工理论 |
2.2.2 康德的实践理性基础 |
2.2.3 黑格尔的交往观 |
2.2.4 费尔巴哈的交往观 |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基础 |
3.1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 |
3.1.1 交往概念的界定 |
3.1.2 交往形式的划分 |
3.1.3 交往的特征 |
3.1.4 对唯物史观形成的作用 |
3.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性论基础 |
3.2.1 交往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 |
3.2.2 交往表征着人的社会本质 |
3.2.3 交往自由是类本质的应然规定 |
3.2.4 “交往异化”的道德判断 |
3.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践论基础 |
3.3.1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 |
3.3.2 基于在实践基础上的交往 |
3.3.3 唯物史观视域下交往的功能 |
3.4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论基础 |
3.4.1 劳动价值论基础 |
3.4.2 “两个和解”的伦理诉求 |
3.4.3 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理想 |
3.4.4 坚持经济尺度与伦理尺度相统一 |
第四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历史发展向度 |
4.1 “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交往伦理 |
4.1.1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的依赖性”交往 |
4.1.2 “人的依赖性”阶段中的伦理主体分析 |
4.1.3 基于“人的依赖关系”的交往伦理 |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
4.2.1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的依赖性”交往 |
4.2.2 世界交往的价值分析 |
4.2.3 基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交往伦理 |
4.3 “自由个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
4.3.1 实现“自由个性”的现实条件 |
4.3.2 马克思理想的交往形式——真正的共同体 |
4.3.3 基于“自由个性”的交往伦理 |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社会结构向度 |
5.1 马克思的经济交往伦理思想 |
5.1.1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伦理主体异化的批判 |
5.1.2 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批判 |
5.1.3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虚假性自由与平等的批判 |
5.2 马克思的政治交往伦理思想 |
5.2.1 马克思政治交往伦理的主体承载 |
5.2.2 对资本主义政治关系的批判 |
5.2.3 马克思政治理想的道德内涵 |
5.3 马克思的文化交往伦理思想 |
5.3.1 文化交往同经济交往、政治交往的关系 |
5.3.2 对资本主义形成的世界性文化交往的价值分析 |
5.3.3 对资本主义文化交往的批判 |
第六章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贡献 |
6.1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理论贡献 |
6.1.1 对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的影响 |
6.1.2 对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研究的意义 |
6.1.3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贡献 |
6.2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
6.2.1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适用性 |
6.2.2 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 |
6.2.3 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价值指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马克思对赫斯共产主义学说的继承与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赫斯共产主义学说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语境 |
第一节 德国的现实境况 |
一、德国的现实困惑 |
二、德国哲学的历史使命 |
三、青年德意志运动的影响 |
第二节 犹太文化与法国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
一、犹太文化的继承 |
二、法国社会主义思潮的触碰 |
第三节 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影响 |
一、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使命 |
二、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意旨 |
三、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赫斯共产主义学说的致思理路 |
第一节 共产主义学说的宗教论证 |
一、《人类的圣史》:宗教共产主义思想的初显 |
二、《欧洲三头政治》:宗教共产主义思想的完成 |
第二节 共产主义学说的哲学论证 |
一、《莱茵报》时期:共产主义学说的哲学论证起始 |
二、《莱茵报》后期: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内核 |
第三节 “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完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对赫斯共产主义学说的继承 |
第一节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中介人 |
一、拒绝费尔巴哈的哲学 |
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 |
三、批判性改造费尔巴哈的哲学 |
第二节 赫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影响 |
二、人的本质以及经济异化思想:赫斯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三、社会交往理论:赫斯与《德意志意识形态》 |
第三节 赫斯共产主义学说对马克思的影响 |
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
二、哲学与社会主义 |
三、“类”与社会主义 |
四、自由的活动与自主活动 |
五、自由共同体与真正的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对赫斯共产主义学说的超越 |
第一节 马克思对赫斯人的本质思想的超越 |
一、抽象的人的本质 |
二、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 |
第二节 马克思对赫斯异化理论的超越 |
一、从人的自我异化到消灭私有制 |
二、从社会改革到彻底革命 |
第三节 马克思对赫斯行动哲学理论的超越 |
一、从自由行动到自由有意识的活动 |
二、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
第四节 马克思对赫斯共产主义学说的扬弃 |
一、哲学共产主义思想中的人本主义逻辑 |
二、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真正完成 |
第五节 马克思对赫斯共同体思想的超越 |
一、马克思与赫斯共同体思想的现实观照 |
二、马克思对赫斯共同体思想的扬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新审视马克思与赫斯思想关系的意义 |
第一节 打破传统“教科书体系”的认识局限 |
一、前苏联教科书体系的理论贡献 |
二、苏联教科书体系的理论缺陷 |
三、科学扬弃传统教科书体系的束缚 |
第二节 共产主义视域下人的真正复归 |
一、现实的人的存在样态 |
二、现实的人复归的意义 |
第三节 真正的共同体:人类解放后的生活方式 |
一、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共同体 |
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理论旨归 |
三、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在中国的实践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背景与契机:理性逻辑的辩证法 |
第一节 理性的分裂 |
一、理性的原初统一 |
二、“理性”与感性的分裂 |
第二节 技术理性的统治 |
一、技术理性的产生 |
二、技术理性对感性的压抑 |
第三节 理性的颠覆与重建 |
一、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统治的颠覆 |
二、辩证理性的复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思想先声与理论来源 |
第一节 《德国艺术家小说》的美学思想 |
一、黑格尔的艺术形态演进理论对马尔库塞的启发 |
二、卢卡奇的生活、心灵、形式理论的影响 |
三、《德国艺术家小说》对浪漫主义反讽的继承与超越 |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影响 |
一、从浪漫主义文学到存在主义美学 |
二、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改造 |
三、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吸收 |
四、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批判与改造 |
第三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发 |
一、以审美人性为基础重释《手稿》的原因 |
二、人性基础在于哲学中的劳动概念 |
第四节 黑格尔的影响 |
一、历史总体性中的否定概念 |
二、否定辩证法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潜能”的实现 |
三、开启浪漫主义的深层构境:否定的乌托邦与革命的姿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思想展陈 |
第一节 政治美学的批判指向:单向度危机 |
一、发达工业社会 |
二、苏联社会 |
三、纳粹极权主义 |
四、肯定性的文化 |
第二节 政治美学批判的目标:爱欲解放 |
一、心理学范畴成为政治范畴 |
二、为爱欲而战的解放路线 |
三、美学形象成为政治形象 |
第三节 美学问题的政治意蕴 |
一、艺术“乌托邦”的现实性 |
二、艺术与革命 |
三、审美形式的自律性与异在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思想特质 |
第一节 作为政治美学的批判理论 |
一、政治美学的提出及内涵 |
二、政治美学化与美学政治化 |
三、以爱欲与新感性为批判武器 |
第二节 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的反叛 |
一、技术理性与新感性的博弈 |
二、新感性已成为政治因素 |
三、新感性本体论的政治批判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评析 |
第一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贡献与限度 |
一、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视角 |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内的政治美学 |
第二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
一、对当代美学与政治研究的影响 |
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创新之处和存在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章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渊源 |
1.1 时代背景 |
1.1.1 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人的全面异化 |
1.1.2 空想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 |
1.2 思想渊源 |
1.2.1 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和劳动观 |
1.2.2 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 |
1.2.3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1.2.4 空想社会主义 |
第2章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
2.1 《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 |
2.1.1 异化劳动的定义阐释 |
2.1.2 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 |
2.1.3 人与劳动行为的异化 |
2.1.4 人与类本质间的异化 |
2.1.5 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
2.2 《手稿》中的私有财产理论 |
2.2.1 私有财产的产生 |
2.2.2 私有财产的内部矛盾运动 |
2.2.3 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 |
第3章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
3.1 对其他共产主义的批判 |
3.1.1 对蒲鲁东的批判 |
3.1.2 对傅里叶与圣西门的批判 |
3.1.3 对粗陋共产主义的批判 |
3.1.4 对政治性质和废除国家的共产主义的批判 |
3.2 《手稿》中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内容 |
3.2.1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
3.2.2 共产主义是人本身的解放与本质的真正占有 |
3.2.3 共产主义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高度统一 |
3.2.4 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是自然科学与工业的高度发达 |
3.2.5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进入更高阶段的的新起点 |
第4章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 |
4.1 《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4.1.1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贡献 |
4.1.2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局限 |
4.2 《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
4.2.1 为大众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提供助力 |
4.2.2 为“以人民为中心”提供理论支撑 |
4.2.3 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道路指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问题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共产主义概念溯源 |
一、共产主义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
二、共产主义相关概念辨析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演进 |
一、古典共产主义 |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
三、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 |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
第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 |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发 |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 |
第三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哲学批判 |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场域——市民社会 |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线索——人的解放 |
第三章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的诊断 |
一、当代社会现代性危机及其表现 |
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 |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沉思 |
一、对“历史之谜”经济根源的批判 |
二、对“历史之谜”政治桎梏的批判 |
三、对“历史之谜”文化迷障的批判 |
第三节 “历史之谜”的解答 |
一、人与自然的和解 |
二、人与社会的和解 |
三、人与自身的和解 |
第四章 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 |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
二、发展物质生产的实践 |
三、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 |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尝试 |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与发展 |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与影响 |
三、巴黎公社的尝试与贡献 |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
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条件 |
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方式 |
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 |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蓝图描绘 |
第一节 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 |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
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 |
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
四、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 |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 |
第六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当代境遇与扞卫 |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的当代困境 |
一、“共产主义失败论” |
二、“共产主义庸俗化” |
三、“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 |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的深刻性、复杂性 |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
第三节 当代西方左翼的共产主义回归 |
一、阿兰·巴迪欧:“共产主义的假设” |
二、斯拉沃热·齐泽克:“共产主义观念” |
三、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共有的共产主义” |
第四节 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 |
一、实践探索: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 |
二、理论创新: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
三、制度完善:谱写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新篇章 |
第七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逻辑 |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
一、深化情感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染力 |
二、深化理论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
三、深化政治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力 |
四、深化话语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亲和力 |
五、深化价值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 |
二、外文译着 |
三、中文着作 |
四、外文文献 |
五、期刊论文 |
六、学位论文 |
七、报纸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 西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传统审美观念的局限与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开启 |
一、 古代“实在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拼接 |
(一) 仰视“神性”的审美观念 |
(二) 分有“理念”的审美观念 |
(三) 回归“上帝”的审美观念 |
(四) 实体审美的主体迷失 |
二、 近代“经验主体”与审美感性的回归 |
(一) “形式性-主观式”的审美转向 |
(二) “认识论-感觉论”的审美逻辑 |
(三) “经验论-人性论”的审美趣味 |
(四) 物化审美的主体固化 |
三、 德国古典哲学“形上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抽象 |
(一) 审美判断力与人性的完善 |
(二) 审美教育与人格的健全 |
(三) 审美理想与人性的自由 |
(四) 形上审美的人性割裂 |
第二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人性奠基 |
一、 直面存在本身的具体人性观建构 |
(一) 超越唯心主义的感性回归 |
(二) 扬弃“类本质”的人性回归 |
(三) 立基感性活动的“具体人性观” |
二、 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 |
(一) “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 |
(二) “感性存在”的审美欲求 |
(三) “审美主体”的现实生成 |
三、 具体人性论的审美原则 |
(一) 重置审美的社会根基 |
(二) 变革审美的内在旨趣 |
(三) 确立审美的实践追求 |
第三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涵逻辑 |
一、 “感性活动”:审美的存在根基 |
(一) “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翻转 |
(二) “感性活动”的审美体验 |
(三) “感性活动”的双重统一 |
二、 现实的历史:审美的实践逻辑 |
(一) 审美直观的双重指向:对象与主体 |
(二) 审美反思的存在意境:自由 |
(三) 审美批判的现实存在:感性世界 |
三、 “现实的历史的人”:审美的形上追求 |
(一) “美的规律”的审美实现 |
(二) “自由个性”的审美生成 |
第四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实践理想 |
一、 “实践观点”的审美观念 |
(一) 认识主义审美观的逻辑基底对实践的拒斥 |
(二) 心理主义审美观的物化基底对实践的物化 |
(三) 实践观点审美观的人性基底对实践的回归 |
二、 人性解放的审美实践 |
(一) 审美的过程与人性解放的历程 |
(二) 审美能力的解放与人性的解放 |
三、 自由劳动的审美理想 |
(一) 劳动的审美化与自由的现实化 |
(二) “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五章 马克思审美现代性的审美批判 |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 |
(一) 审美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 |
(二) 审美活动的物象化逻辑批判 |
(三) 审美追求的个人主义批判 |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张力 |
(一) 和解超越性与世俗性的现代审美观念 |
(二) 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代审美活动 |
(三) 表达自然感受与自由追求的现代审美体验 |
三、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当代视野 |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审美批判与审美生产 |
(二) “艺术之为感性活动”与审美重建 |
(三) “生命感觉异化”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延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章 事实与价值:马克思历史唯物正义观的前提性反思 |
1.1 历史与传统:事实与价值的对立 |
1.1.1 事实与价值的对立:帕斯卡尔、休谟与康德 |
1.1.2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的对立 |
1.2 反思与澄清: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
1.2.1 事实与价值在概念上的重叠 |
1.2.2 事实的“价值性”与价值的“事实性” |
1.2.3 重返“休谟问题”:事实与价值的逻辑统一 |
1.2.4 马克思关于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 |
第2章 历史与回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形成 |
2.1 城邦与社会正义: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 |
2.1.1 古典城邦:正义的社会背景 |
2.1.2 经济生活:对社会共同体的本质洞察 |
2.1.3 社会实践:一种自我实现的可能 |
2.2 历史和现实的和解:黑格尔与马克思 |
2.2.1 法权批判:正义的批判“靶心” |
2.2.2 劳动价值:人的主体的发现 |
2.2.3 历史—社会:历史与哲学的和解 |
2.3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形成和发展 |
2.3.1 继承与批判: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2.3.2 反思与建构: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 |
第3章 正义与“反正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内在规定性及理论特性 |
3.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正义性与“反正义”性 |
3.1.1 马克思为什么“反对”正义? |
3.1.2 对所谓的“反对”的一点思考 |
3.2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内在规定 |
3.2.1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正义观的解释依据 |
3.2.2 否定的辩证法是马克思正义观的方法论基础 |
3.2.3 理想与信念是马克思正义观的价值旨向 |
3.3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理论特性 |
3.3.1 整体性 |
3.3.2 批判性 |
3.3.3 实践性 |
第4章 “显性”与“隐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双重形象 |
4.1 事实与正义的批判: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显性形象” |
4.1.1 历史与正义:对资本主义永恒正义的正义批判 |
4.1.2 剥削与剩余价值: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正义批判 |
4.1.3 资本与资本逻辑: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正义批判 |
4.2 规范与正义的建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隐性形象” |
4.2.1 来源与评价:一种可能的规范视角 |
4.2.2 超越与复归:共产主义与正义 |
4.2.3 无产阶级革命:历史唯物主义对正义的再确认 |
第5章 挑战与回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当代视野 |
5.1 “公平的正义”还是“革命的正义”:罗尔斯与马克思 |
5.1.1 罗尔斯与“作为公平的正义” |
5.1.2 罗尔斯对马克思的正义理论的批判 |
5.1.3 对罗尔斯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批判的回应 |
5.2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波普尔与马克思 |
5.2.1 证伪主义:波普尔非历史决定论的方法论基础 |
5.2.2 “证伪”与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
5.2.3 共产主义:历史的必然性与创造性的合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10)破解资本权力之谜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中的一个政治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资本权力批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一个政治问题 |
1.资本权力批判的理论场域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本文结构及论证思路 |
第1章 权力与资本权力——一个历史性的回顾 |
1.1 从政治权力到财产权 |
1.1.1 理论视域的转向:从政治哲学到政治经济学 |
1.1.2 社会形态的发展:从契约社会到商业社会 |
1.1.3 主体诉求的转变:从对死亡的恐惧到“过得更好的欲求” |
1.1.4 财产成为权力作用的核心要素 |
1.2 从财产的权利到资本的权力 |
1.2.1 现代财产权理论的两个教条:个人原则与财富原则 |
1.2.2 财产权的悖论:对主体间关系的忽视 |
1.2.3 从“财产”到“资本”:财产的异化形态 |
1.2.4 从“权利”到“权力”:资本的非理性力量 |
1.3 作为“异化的社会权力”的资本 |
1.3.1 政治与社会的区分 |
1.3.2 “市民社会”中的资本逻辑 |
1.3.3 马克思对“社会”概念的重建 |
1.3.4 资本权力的神秘面纱:“异化的社会权力” |
1.4 历史唯物主义与资本权力的幻相 |
1.4.1 资本正当性幻相的解构——对资本权力的还原 |
1.4.2 劳动幻相的解构——“异化人”生存论状况批判 |
1.4.3 自由幻相的解构——现代性意识批判 |
第2章 资本权力的运作机制研究 |
2.1 资本权力与形而上学 |
2.1.1 资本支配性权力的形上基础:计算范式与进步范式 |
2.1.2 资本支配性权力的实现路径:交换原则与增殖原则 |
2.1.3 资本权力的形上本质:“个人受抽象统治” |
2.2 资本作为规训劳动的权力 |
2.2.1 主体性的消解:劳动从形式从属到实际从属 |
2.2.2 资本权力重塑主体的时间维度 |
2.2.3 资本权力重塑主体的空间维度 |
2.2.4 资本权力塑形的新主体 |
2.3 资本作为分配领域的权力 |
2.3.1 工资:隐秘的不等价交换与赤裸的工人生命 |
2.3.2 剩余价值:资本权力维持自身的秘密 |
2.4 资本作为交换领域的权力 |
2.4.1 商品交换与价值抽象 |
2.4.2 “货币权力”的生成 |
2.5 资本作为消费领域的权力 |
2.5.1 资本权力形成的显逻辑与隐逻辑 |
2.5.2 消费主义:资本权力的自由幻相 |
2.5.3 消费与需要:资本权力的消解 |
第3章 资本权力批判的哲学前提及其理论效应 |
3.1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资本权力批判的哲学前提 |
3.1.1 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存在论” |
3.1.2 关于“改变世界”的“新世界观” |
3.2 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与福柯的权力理论 |
3.2.1 从工厂生产纪律到社会“规训权力” |
3.2.2 从“规训权力”到“生命权力” |
3.2.3 基于“权力的生产性”重新阐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
3.3 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的“生命政治”回响 |
3.3.1 政治经济学:生命政治与资本权力的接榫 |
3.3.2 劳动力商品化:资本权力中的生命政治 |
3.3.3 重返阶级范式与建构新共同性 |
3.4 资本权力的瓦解与人的解放 |
3.4.1 资本的内在界限与资本权力的瓦解 |
3.4.2 共同性对资本逻辑的对抗 |
3.4.3 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 |
结语:资本权力批判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
1.资本权力批判的理论旨趣——“认识世界”的“眼睛” |
2.资本权力批判的现实意蕴——“改变世界”的“武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道德的发展(异化)和终结 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参考文献)
-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研究[D]. 杨文俊.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研究[D]. 范高高.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3]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D]. 王贺. 河北大学, 2020(03)
- [4]马克思对赫斯共产主义学说的继承与超越[D]. 陈奕诺.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5]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D]. 谢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王佳乐. 湘潭大学, 2020(02)
- [7]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郝相赟. 兰州大学, 2020(01)
- [8]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D]. 崔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研究[D]. 郜爽.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破解资本权力之谜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中的一个政治问题[D]. 王雪.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