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湿病小结

《金匮要略》湿病小结

一、《金匮要略》湿病述要(论文文献综述)

张振南,谢利民,于潼[1](2015)在《《金匮要略》中湿病治法与方药探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古今,以湿作为独立病名,而且理法方药兼备者,当首推《金匮要略》一书。其不仅详细地论述了湿病的发病机制、部位,还提出了具体的治法治则,如汗法、利小便法等,用方遣药依据头中寒湿、寒湿在表、风湿在表,立宣通利湿、固表止汗之法,可谓是古今之典范,为后世医家治疗湿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孙海燕[2](2014)在《《金匮要略》论湿之病脉证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仲景《金匮要略》论湿之病脉证治的研究,从病、脉、证、治的角度探讨仲景论湿的规律,归纳仲景论湿的特点,从而助益临床湿病的辨治。同时,以期由湿为切入口,增加对仲景理论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为其他病因病邪致病的病脉证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概念入手明确“湿”、“湿气”、“湿邪”、“湿病”等的含义,进而分篇分条缕析《金匮要略》中与湿有关的篇章和条文,并从病、脉、证、治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找出各自的规律,最后在此基础上体会并归纳总结原着论湿的特点。结果①《金匮要略》论湿之病,重视湿病的诊断与鉴别、判断湿病的转归与预后、注意湿病的转化与演变。②《金匮要略》论湿之脉,较舌详细,有主脉、可见脉、相兼脉、成因脉、补充脉。③《金匮要略》论湿之证,通过识症以辨病,而辨证以辨病为前提,辨同病之异证、兼证及坏证,并对兼症、或然症进行随症加减。④《金匮要略》论湿之治,内治法和外治法灵活丰富,从“汗”、“便”见治效,由“二禁一慎”明治禁。⑤《金匮要略》论湿的特点,辨病证症结合论治、谨守脏腑经络辨证、创湿病治法与方剂。结论《金匮要略》论湿并不囿于湿痹,论湿之病脉证治着实有助临床,实开湿病体系之先河。追随仲景思维,论湿之病脉证治,为其他病因病邪致病的病脉证治研究奠定基础。

孟立实[3](2012)在《署月痉证临床治疗体会1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署月痉证在临床上的治疗体会。方法抽取在我院治疗的一位患者病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患者经中医治疗,疾病明显转好。结论此例病案中可以看出抓住病机是治疗疾病的关键。

朱秀华[4](2001)在《《金匮要略》湿病述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金匮要略》湿病述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匮要略》湿病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1)《金匮要略》中湿病治法与方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湿邪发病
2 发病部位
3 治法治则
4 用方遣药
5 治湿禁忌
6 小结

(2)《金匮要略》论湿之病脉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湿”字析意及相关概念
    (一)“湿”字直解
    (二)“湿”与“湿气”
    (三)“湿”与“湿邪”
    (四)“湿病”
二、《金匮要略》论湿之病脉证治
    (一)《金匮要略》论湿之病
        1. 疾病诊断
        2. 鉴别诊断
        3. 疾病转变
    (二)《金匮要略》论湿之脉
        1. 湿病主脉
        1.1 脉沉而细一作缓
        1.2 脉缓
        2. 湿病可见脉
        2.1 脉大:病在局部
        2.2 脉微弱
        2.3 肠迟
        2.4 脉上下行,微弦
        2.5 脉滑而数
        3. 湿病相兼脉
        3.1 脉浮
        3.2 脉浮虚而涩
        3.3 脉沉迟
        4. 湿病成因脉
        4.1 历节成因脉
        4.2 谷疸成因脉
        5. 湿病补充脉
    (三)《金匮要略》论湿之证
        1. 识症辨病
        2. 由病辨证
        3. 随症加减
    (四)《金匮要略》论湿之治
        1. 治法
        1.1 内治法
        1.1.1 微汗祛湿法
        1.1.2 温阳除湿法
        1.1.3 治气行湿法
        1.1.4 清热除湿法
        1.1.5 健脾祛湿法
        1.1.6 行散暑湿法
        1.2 外治法
        1.2.1 内药鼻中——通窍除湿法
        1.2.2 熏洗法
        1.2.3 外敷法
        1.2.4 坐药法
        1.2.5 浸脚法
        2. 治效
        3. 治禁
三、《金匮要略》论湿的特点
    1. 辨病证症结合论治
    2. 谨守脏腑经络辨证
    3. 创湿病治法与方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3)署月痉证临床治疗体会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金匮要略》湿病述要(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匮要略》中湿病治法与方药探究[J]. 张振南,谢利民,于潼. 吉林中医药, 2015(01)
  • [2]《金匮要略》论湿之病脉证治研究[D]. 孙海燕.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9)
  • [3]署月痉证临床治疗体会1例[J]. 孟立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33)
  • [4]《金匮要略》湿病述要[J]. 朱秀华. 湖北中医杂志, 2001(01)

标签:;  ;  ;  

《金匮要略》湿病小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