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胫骨干骨折三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21)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45例胫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2.21±1.45)min、术后疼痛持续时间(3.01±0.13)d、使用抗生素时间(3.19±0.51)d、骨折愈合时间(15.21±2.67)周、住院时间(9.19±2.12)d均短于对照组的(89.52±4.91)min、(4.56±1.21)d、(5.12±3.14)d、(18.56±4.91)周、(12.21±5.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5%(1/22)低于对照组的26.09%(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可缩短治疗时间,加速骨折愈合,减少抗生素应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和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夏玉礼,苏驰,刘彦勋[2](2021)在《平乐郭氏正骨联合钳夹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胫骨干骨折》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平乐郭氏正骨联合钳夹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7—2019-06诊治的41例儿童长斜形、螺旋形胫骨干骨折,麻醉下采用平乐郭氏正骨手法联合钳夹复位骨折,将骨折端成角畸形及旋转移位矫正,经皮克氏针垂直骨折线内固定,术后患肢长腿石膏托外固定。结果 4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4例出现针尾局部皮肤激惹症状,清除分泌物,定期换药后痊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骨折端均愈合,无内固定脱落及断裂。1例出现过度生长,较对侧长约1 cm,无跛行症状,膝、踝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无疼痛。末次随访时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8例,良3例。结论平乐郭氏正骨联合钳夹复位经皮克氏针垂直内固定治疗儿童长斜形、螺旋形不稳定胫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微创等优点,患儿能及早进行功能锻炼,疗效确切。
邓瀚生[3](2021)在《跟骨骨牵引与弹性髓内钉治疗5岁及以上儿童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比较跟骨骨牵引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两种手术方法治疗5岁及以上儿童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2018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胫骨骨折的患儿,从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186例。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ESIN组)(122例)及跟骨骨牵引治疗组(Calcaneal skeleton traction,CST组)(64例)。对所有患儿的人口学特征、骨折特征、影像学资料、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治疗评分和医疗费用等进行分析对比。术后随访疗效评价按照Johner-Wruh胫骨骨折愈合疗效标准进行评价。长期随访观察患儿双下肢不等长(Limb length discrepancy,LLD)、膝踝关节活动情况、步态异常等情况。结果:共186例患儿纳入本研究,所有患儿均获得影像学及临床随访至骨折愈合,并且能够开始负重和完全活动。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5个月,依据Johner-Wruh胫骨骨折愈合疗效标准进行评价,ESIN组:优44例,良74例,中5例,差1例。CST组:优22例,良34例,中6例,差0例。163例患儿获得长期临床随访,其中ESIN组109例,CST组54例。23例患儿失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随访时间3.5年。163例长期随访的患儿无LLD,膝踝关节活动不受限,无步态异常等情况出现。在纳入的186例患儿中,男性121例,女性65例。致伤原因分为:摔伤87例,车祸伤96例,高处坠落伤1例,运动伤1例,压伤1例。骨折分型分为:横型40例,斜型104例,螺旋型7例,粉碎型35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统计学检验无显着性差异(P>0.05)。弹性髓内钉治疗组122例患儿中,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68.5±17.9)d,骨折愈合时影像学冠状面角度变化(3.5±5.9)°,骨折愈合时影像学矢状面角度变化(3.1±3.7)°,患肢平均开始活动时间(Functional exercises)(65.0±22.6)d,患肢平均负重时间(Weight-bearing)(79.8±22.6)d,此外,1例(0.8%)患儿早期发生畸形愈合,但最终在没有额外手术的情况下获得了可以接受的对位,所有患儿骨折愈合过程中无延迟愈合、骨不连或短缩大于10mm发生,平均石膏固定时间为(31.7±19.0)d,平均(149.7±26.7)d取出内固定物,平均住院和治疗费用为(20435.6±5631.9)元,Johner-Wruh胫骨骨折疗效评价:优44例,良74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为95.16%。其中1例患儿直至疗效评估时仍有13.0度外翻、前倾6.0度畸形,根据Johner-Wruh胫骨骨折疗效评价为差。跟骨骨牵引组的64例患儿中,所有患儿均获得了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9.6±16.0)d,骨折愈合时影像学冠状面角度变化(5.2±5.7)°,骨折愈合时影像学矢状面角度变化(3.4±3.4)°,患肢平均开始活动时间(Functional exercises)(77.2±18.1)d,患肢平均负重时间(Weight-bearing)(92.5±17.5)d,骨折愈合过程的早期出现畸形愈合1例(1.6%),该患儿同样最终得到了畸形的纠正,在跟骨骨牵引组的患儿中未见延迟愈合、骨不连的发生。平均石膏固定时间为(43.1±20.7)d,平均拔出牵引针时间(22.7±6.4)d,平均住院和治疗费用均为(8468.3±2793.0)元,Johner-Wruh胫骨骨折疗效评价:优22例,良34例,中6例,差0例。优良率为90.32%。两组优良率,经统计学检验P>0.1,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治疗疗效上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对比分析,跟骨骨牵引治疗具有微创、费用较低、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且跟骨骨牵引能够提供的影像学上冠状位矫正结果优于弹性髓内钉固定。此外,跟骨骨牵引组术后出现成角畸形(Malalignment,>5度)的较少。但弹性髓内钉组的患儿住院时间较短,患儿开始功能锻炼和负重时间早于跟骨骨牵引组。但总体而言,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不仅要考虑患儿骨折的特点,还要结合患儿本身的骨折情况和家属的意愿。
杨航[4](2021)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讨论经髌上入路锁定型髓内钉内固定与经髌下入路锁定型髓内钉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比较,以指导胫骨骨折手术治疗的入路选择。研究方法:从一段时期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病例,通过对相关指标统计、对比,总结规律,应用实践。本次研究收集了自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0例胫骨骨折患者,将使用髌上、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所收集的病例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髌上入路锁定型髓内钉内固定,B组使用髌下入路锁定型髓内钉内固定,两组不同入路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至少6个月的跟踪回访,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疼痛程度、、术后三个月johnerWruhs临床优良率,术后三个月HS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使用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透视次数(P:0.000)、出血量(P:0.000)明显少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P:0.000)短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疼痛程度(P:0.022)小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44)小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术后三个月HSS评分(P:0.000)高于B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与B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P:0.317)、住院时间(P:0.669)、术后三个月johner-Wruhs临床优良率(P:0.839)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经髌上、髌下入路锁定型髓内钉内固定对于胫骨骨折的治疗都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而经髌上入路锁定型髓内钉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减少软组织损伤、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并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相对于髌下入路锁定型髓内钉内固定具有一定优势。
魏伟涛[5](2021)在《两种术式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针对临床临床常见的胫骨干骨折,临床有MIPO(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和IMN(intramedullary nail)两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这两种术式的有效性进行比较,为以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159例,根据治疗方式MIPO和IMN分成A、B两组,应用SPSS软件中倾向评分匹配的方法,针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1:1匹配分组,获得54对纳入对象。通过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部分指标来评价两种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择出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式;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在手术前后血红蛋白降低量、住院天数、膝前部疼痛发生率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的时间、术后切口浅表感染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延迟愈合发生率、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PO组在手术前后血红蛋白降低量、术后膝部疼痛更有优势;IMN组在住院天数方面比较有优势;在手术的时间、术后切口浅表感染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延迟愈合发生率、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
李钰军,陈锦玉,曾凌翔,陈元庄,邹春华[6](2020)在《改良体位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传统体位与改良体位髌下入路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5-08—2018-08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胫骨干骨折,其中30例术中采用传统体位(传统组);30例术中采用改良体位(改良组),患侧腘窝用自制L形圆柱状托架垫高,使患膝中立并高度屈曲。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Johner-Wruhs评分。结果 6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9~24)个月。传统组术后2例出现对线不良,2例出现髌前疼痛,1例骨折畸形愈合。改良组术后2例出现髌前疼痛,1例对线不良。改良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短,术中出血量较传统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组与传统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Johner-Wruh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体位,改良体位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可减少人员维持体位、便于骨折复位,同时有利于骨折复位维持,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
李园园[7](2020)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隐性失血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髓内钉(Intramedullary nail,IMN)治疗胫骨干骨折的隐性失血(Hidden blood loss,HBL)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共81例采用闭合复位IMN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统计患者术中失血量并计算其术后第1天、3天HBL。对性别、年龄、BMI、骨折分型、糖尿病、高血压、伤后至手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分析并筛选出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第1天HBL为160.43±131.42 ml,占总失血量的67.47%;术后第3天HBL为338.23±85.24 ml,占总失血量的81.39%。性别、BMI、骨折类型、糖尿病、高血压是导致HBL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MN治疗胫骨干骨折术后失血以HBL为主。行胫骨干骨折IMN固定手术前,应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尤其是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肥胖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较严重的HBL问题。
陆轲[8](2020)在《应用中国型飞机样套筒系统经髌上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材料和方法:通过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对比分析我院骨科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1例单侧胫骨干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髌上入路组38例和髌下入路组43例。比较两组的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冲洗量、骨折对位对线情况、术后一年Lysholm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前痛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髌上入路组术中透视时间为81.74±14.49 s,髌下入路组术中透视时间为122.00±24.32 s,髌上入路组术中透视时间比髌下入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髌上入路组术中所用生理盐水平均冲洗量为976.32 ml,比髌下入路组平均冲洗量581.40 ml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摄片结果显示髌上入路组平均冠状面移位为0.61 mm,与髌下入路组平均冠状面移位1.37 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入路组平均冠状面成角为2.13°,明显小于髌下入路组平均冠状面成角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矢状面骨折对位对线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出现对位不良(成角大于5°)、对线不良(侧方移位大于10 mm)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一年平均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示髌上入路组得分为86.66,优于髌下入路组(80.09,P<0.05)。术后一年髌上入路组VAS平均得分为0.34,优于髌下入路组VAS评分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髌上入路组有6例(15.79%),髌下入路组有16例(37.21%)患者出现膝前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髌下入路相比,应用髓内钉经髌上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可以有效缩短术中透视时间,纠正冠状面成角和移位畸形,降低术后膝前痛,术后功能更佳。第二部分国人髌股关节解剖形态测量在胫骨骨折髌上入路髓内钉技术中的意义目的:获取中国人髌股关节各项解剖参数指标,并比较其年龄、性别及人种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出更符合中国人解剖特征的个性化的保护套筒,以期增加髌上入路髓内钉手术技术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对212例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体检中心检查的双下肢功能正常的成年人膝关节MRI图像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其中男性101例(47.6%),女性111例(52.4%),年龄41.42±13.91岁,年龄范围:18岁73岁。左膝106例,右膝106例。测量参数指标为髌骨面角、滑车沟角、滑车沟宽度和滑车沟深度。结果:髌骨面角为135.40±6.20°,滑车沟角为142.37±5.33°,滑车沟宽度为33.37±2.73mm,滑车沟深度为4.29±0.63 mm。以上参数各年龄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滑车沟角外,髌骨面角、滑车沟宽度、滑车沟深度女性均小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髌骨面角与滑车沟角呈正线性相关(P<0.01,r(相关系数)=0.445(95%的可信区间(CI):0.3150.553));滑车沟角与滑车沟深度呈负线性相关(P<0.01,r=-0.431(95%CI:-0.539-0.311));滑车沟宽度与滑车沟深度呈正线性相关(P<0.01,r=0.474(95%CI:0.3610.573));其余指标之间不呈线性相关(P>0.05)。与西方相关研究相比,中国人的滑车沟深度比西方人种的滑车沟深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部分研究获取了国人髌股关节相关解剖参数,各参数没有年龄段差异。女性的髌骨面角、滑车沟深度和宽度显着小于男性,国人滑车沟深度显着小于西方人种。预示着中国人,尤其是体形较小的女性在接受胫骨骨折髌上入路髓内钉手术时,手术难度更大、风险更高。未来需要设计更符合国人髌股关节解剖形态的专用工具来增加该技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第三部分应用中国型飞机样套筒系统的胫骨髓内钉经髌上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与常规髌上入路比较研究目的:探究应用中国型飞机样套筒(CASS)系统的胫骨髓内钉经髌上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通过一项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比CASS系统髌上入路技术和常规髌上入路技术。自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33例胫骨干骨折患者接受了CASS系统髌上入路髓内钉手术,34例胫骨干骨折患者接受了常规髌上入路髓内钉手术。所有患者完成了至少一年的随访。其中男性32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38.42岁(22岁69岁)。采用术中关节镜和术后磁共振评估两组患者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和碎屑残留情况。还比较两组的手术开始至胫骨开口时间、冲洗时间、术后X线骨折对位对线情况、术后一年Lysholm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前痛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关节镜评估显示CASS组软骨损伤率为3%,常规髌上入路组软骨损伤率为26.5%,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对危险度(RR)为0.114(95%可信区间(CI):0.0150.854),相对危险降低率(RRR)为0.886。术后一周MRI评估显示CASS组软骨损伤率为6.1%,常规髌上入路组为29.4%,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RR=0.206(95%CI:0.0490.870),RRR=0.794。术后一年MRI评估显示CASS组软骨损伤率为0%,常规髌上入路组为17.6%。比较两组术后一年MRI的软骨损伤率,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关节镜和术后一周MRI均显示CASS组术后碎屑残留率为3%,常规髌上入路组为14.7%,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MRI结果显示所有病例未发现碎屑残留或关节腔内游离体。CASS组的从手术开始到胫骨开口时间为5.9±1.5 min,比常规髌上入路组(9.8±2.0 min)短(P<0.001)。CASS组术中冲洗时间为6.9±0.8 min,比常规髌上入路组(16.7±0.9 min)短(P<0.001)。Lysholm膝关节评分总分CASS组为87.00±5.80,常规髌上入路组为84.97±6.88,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中爬楼梯项CASS组为8.91,常规髌上入路组为7.41,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X线骨折对位对线情况、VAS评分、膝前痛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中国型飞机样套筒系统具有定位简单、插入后稳定、关节软骨损伤小、术中冲洗方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功能佳等优势。这种新颖的实用型改进可能会为髓内钉经髌上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尤其是对一些髌股关节较小的患者,带来一些有益的结果。
孙再杰[9](2020)在《LCP“动力化”治疗兔胫骨干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生物力学与成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兔胫骨干骨折LCP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模型的建立目的:制作新西兰大白兔胫骨干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s,LCP)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实验模型,为骨折延迟愈合的机制研究提供一种客观可行的动物实验基础。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处置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所有兔右胫腓联合下方1cm处行胫骨干横行截骨,并行LCP内固定,钢板两端各三枚锁定螺钉均置于锁定孔中,保护骨膜及骨髓,骨折断端间紧密接触无间距;实验组于同样位置横行截骨,但以LCP固定时保持骨折断端1mm间距,同时剥离骨折线远近端各1cm的骨膜,剔除断端两侧各1cm的骨髓;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2、4、6、8、10、12w行X线检查;于术后4、8、12w各时间点行大体标本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X线、大体标本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对照组在骨折术后4w时即能达到骨性愈合;而实验组在12w左右时才达到骨性愈合,且实验组无一例骨不连表现。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骨折延迟愈合动物实验模型,既能满足延长骨折愈合时间要求,同时又能保证最终的骨折愈合,而未出现骨不连,可认为是一种可靠而实用的动物实验模型,可为后续实验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LCP“动力化”-兔胫骨干骨折端轴向微动的生物力学分析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分析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s,LCP)上不同类型螺钉与螺钉孔的连接方式对兔胫骨干骨折端轴向微动的影响,为LCP“动力化”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6只。获取新鲜完整的右胫骨标本后,于胫骨中段横行截断,并使用LCP固定,骨折端远侧均以锁定孔-锁定螺钉固定,其中A组:骨折端近侧锁定孔-锁定螺钉固定(锁定孔-锁定螺钉组);B组:骨折端近侧锁定孔-普通螺钉固定(锁定孔-普通螺钉组);C组:骨折端近侧加压孔-普通螺钉固定(加压孔-普通螺钉组)。所有标本均分别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予以0~50N的动态轴向负荷,通过仪器自带系统测算出钢板近侧断端微动的距离,计算出各固定方式对应的轴向压缩刚度,并评价以上指标。结果:所有标本在轴向负荷下均可产生相应的轴向位移。在近似一/两个体重的轴向负荷(25/50N)下,骨折端的轴向位移值分别为:A组(0.101±0.017)/(0.218±0.012)mm、B 组(0.164±0.007)/(0.285±0.013)mm、C 组(0.305±0.041)/(0.513±0.051)mm;在同一轴向负荷下各组平均轴向位移值均为C组>B组>A组(P<0.01)。LCP的轴向压缩刚度为:A组(234.36±13.28)N/mm、B 组(203.78±16.46)N/mm、C 组(112.62±16.23)N/mm,A 组>B组>C 组(P<0.01)。结论:LCP“动力化”(采用普通螺钉或经加压孔固定)可显着促进骨折端的轴向微动,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并可降低LCP装置的整体刚度,为LCP“动力化”促进骨折愈合提供了实验依据。第三部分 LCP“动力化”治疗兔胫骨干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目的:在第一及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观察LCP“动力化”治疗兔胫骨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LCP“动力化”促进骨折愈合的初步机制。方法:选择54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第一阶段建立兔右胫骨骨折延迟愈合的实验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动物实验模型分为三组,第二阶段(骨折延迟愈合模型建立4w后)对各组分别予以不同的处理措施:A组:骨折内固定术后不予特殊处理;B组:锁定加压接骨板行“动力化”处理;C组:锁定加压接骨板动力化联合“断端新鲜化”处理;分别于骨折内固定术后2、4、6、8、10、12w行拍摄右胫骨正侧位X线片,各实验兔的骨愈合情况通过Lane and Sandhu X线评分系统进行评判,并记录各组骨折愈合时间。并于骨折内固定术后6、8、12w各组随机获取6只兔的右胫骨标本,观察胫骨骨折大体愈合情况,沿骨折线两侧各5mm处截骨获取约lcm长的骨标本。其中3只行Micro-CT扫描,观察组织形态,并计算标本的相关指标:TV(总体积)、BV(骨体积)、BS(骨表面积)、BV/TV(骨体积分数)、Tb.N(骨小梁数量)、BMD(骨密度)、Tb.Th(骨小梁厚度)、TB.Sp(骨小梁间隔);另外3只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包括HE、番红固绿染色观察骨痂组织形态及软骨生成情况;成骨活性因子BMP-2、TGF-β1及VEGF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其在骨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于术前、术后2、4、6、8、10、12w收集各组兔血清样本,ELISA检测成骨标志物(BALP和PINP)、破骨标志物(CTX)以及骨钙化标志物(TGF-β1)的血清含量。比较并评价各组之间上述数据的差异。结果:B、C两组在第二阶段术后各个时间点的X线评分均高于A组(P<0.05),且与A组相比,B、C两组在骨折愈合所需的时间上更短(P<0.05),但B组与C组在上述两个指标中均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Micro-CT检测显示B、C两组在第二阶段术后2w、4w时所有指标均高于A组(P<0.05),其中在第4w时C组TV、BV/TV和TB.N三个指标显着高于B组(P<0.05)。在第二阶段术后8w时:B、C两组TV小于A组,且C组小于B组,均存在显着性统计学差异;在BV/TV、TB.Sp和BMD指标上,B、C两组均高于A组(P<0.05),且在BV/TV上,C组同时高于B组(P<0.05)。骨标本HE及番红固绿染色显示:在第二阶段术后2、4w可见B、C两组骨痂组织及骨折愈合进程均优于A组。骨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两组BMP-2、TGF-β1和VEGF在各时间点的表达整体高于A组,且在第二阶段术后4w时,C组的三种成骨因子高于B组(P<0.05)。ELISA检测显示B、C两组血清BALP与PINP的含量在第二阶段术后早期均高于A组,其中在第二阶段术后2和4w时C组BALP含量还显着高于B组;B、C两组骨钙化标志物TGF-β1的血清含量在第二阶段术后2、4、6w时均高于A组(P<0.05),而在第2w和4w时C组还显着高于B组;破骨活性标记物(CTX)的血清含量水平第二阶段术后2w时:B、C两组显着高于A组,而在术后6w和8w时均显着小于A组,B、C两组之间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结论:LCP“动力化”治疗兔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可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加快骨折的愈合进程,疗效显着。LCP“动力化”提高了骨折愈合过程中局部成骨活性因子的表达,刺激骨痂组织中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加速新骨形成,促骨折愈合,当联合“断端新鲜化”时效果更加显着。
刘西林[10](2020)在《成人胫骨中下段AO-B型骨折应用髓内钉和MIPPO技术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比较MIPPO技术和交锁髓内钉技术对成年人胫骨干中下段AO-B型骨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满足条件的53例患者,最终随访48例,包括B1、B2型骨折42例及B3型骨折6例,对其分组进行治疗。A组髓内钉治疗28例,包括B1、B2型24例,B3型4例,女性患者例数11,男性患者例数17,年龄分布在2274周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4.82±12.06)周岁,右侧小腿例数为9,左侧小腿例数为19。B组MIPPO治疗20例,包括B1、B2型骨折18例,B3型2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是(44.95±14.12)周岁,右侧小腿例数是7,左侧小腿例数是13。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正规康复训练,完善出院之后定期正规随访。结果:最终严格随访之后有48位患者纳入,随访得出的时间是7-17个月之间,平均时间所得是12.23个月。最后一次的随访交锁髓内钉组优18例,良5例,优良率为82.15%;进行的MIPPO组优12例,良4例,优良率80.01%;秩和检验与t检验得出切口与Vas疼痛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相比交锁髓内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满意度高等优点,是成年人胫骨干中下段闭合性AO-B型骨折最有效的治疗之一。
二、胫骨干骨折三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胫骨干骨折三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2)平乐郭氏正骨联合钳夹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胫骨干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跟骨骨牵引与弹性髓内钉治疗5岁及以上儿童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综述 儿童及青少年胫骨干骨折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胫骨骨折的受伤机制 |
2.2 胫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
2.3 胫骨及相关关节解剖特征 |
2.4 胫骨骨折的诊断 |
2.4.1 病史 |
2.4.2 症状和体征 |
2.4.3 辅助检查 |
2.5 胫骨骨折分型 |
2.6 胫骨骨折的治疗 |
2.6.1 非手术治疗 |
2.6.2 手术治疗 |
2.6.3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
2.6.4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
2.6.5 儿童胫骨干骨折 |
2.6.6 外固定架 |
2.6.7 胫骨开放性骨折处理 |
2.7 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 |
2.8 相关并发症 |
2.9 小结 |
第3章 临床资料 |
3.1 研究对象 |
3.2 临床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3.3 手术方法 |
3.3.1 术前评估 |
3.3.2 麻醉方式 |
3.3.3 手术方式 |
3.4 术后护理 |
3.5 疗效评估 |
3.6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研究不足与局限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学习经历 |
致谢 |
(5)两种术式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和方法 |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
2 诊断、分型和纳入排除标准 |
2.1 诊断 |
2.2 分型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临床治疗 |
3.1 术前准备 |
3.2 手术时机的选择 |
3.3 手术过程 |
3.4 术后康复 |
4 疗效评估 |
5 统计学处理 |
6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成人胫骨干骨折的临床分型和手术治疗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改良体位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 |
1.4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隐性失血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与计算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失血情况 |
2.2 单因素分析结果 |
2.3 多因素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胫骨骨折的特点 |
3.2 隐性失血的研究进展 |
3.3 IMN内固定的隐形失血问题 |
4 结论 |
5 本项目创新之处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应用中国型飞机样套筒系统经髌上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国人髌股关节解剖形态测量在胫骨骨折髌上入路髓内钉技术中的意义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应用中国型飞机样套筒系统的胫骨髓内钉经髌上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与常规髌上入路比较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获得专利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参加国际会议情况 |
主持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致谢 |
(9)LCP“动力化”治疗兔胫骨干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生物力学与成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背景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兔胫骨干骨折LCP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模型的建立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LCP“动力化”-兔胫骨干骨折端轴向微动的生物力学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LCP“动力化”治疗兔胫骨干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成人胫骨中下段AO-B型骨折应用髓内钉和MIPPO技术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剔除标准 |
1.4 采集患者病历资料 |
2.内容与方法 |
2.1 获取一般临床病历资料 |
2.2 本次研究采用的手术方式 |
2.2.1 髓内钉内固定(A 治疗组) |
2.2.2 MIPPO 内固定(B 治疗组) |
2.3 术后相关处理 |
2.4 术后观察标准 |
2.5 疗效评估 |
2.6 伦理问题 |
3.质量控制 |
4.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胫骨干骨折三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J]. 王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23)
- [2]平乐郭氏正骨联合钳夹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胫骨干骨折[J]. 夏玉礼,苏驰,刘彦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08)
- [3]跟骨骨牵引与弹性髓内钉治疗5岁及以上儿童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D]. 邓瀚生.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4]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比较[D]. 杨航.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两种术式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D]. 魏伟涛.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6]改良体位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观察[J]. 李钰军,陈锦玉,曾凌翔,陈元庄,邹春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10)
- [7]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隐性失血及相关因素分析[D]. 李园园.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8]应用中国型飞机样套筒系统经髌上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研究[D]. 陆轲. 苏州大学, 2020(06)
- [9]LCP“动力化”治疗兔胫骨干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生物力学与成骨机制研究[D]. 孙再杰.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10]成人胫骨中下段AO-B型骨折应用髓内钉和MIPPO技术疗效分析[D]. 刘西林.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