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牛奶乳清液中提取乳糖与异构化乳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琦[1](2021)在《透性化完整细菌细胞水解和异构化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世界范围内有很大比例的人群有乳糖不耐症,而在中国这个比例更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健康生活有了更高追求,对无糖乳制品的需求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无糖乳制品是由商业纯化的β-半乳糖苷酶水解乳糖得来,成本较高。使用透性化的含β-半乳糖苷酶的嗜热链球菌细胞替代商业纯化的β-半乳糖苷酶,具有诸多优势,如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和可重复使用。更重要的是,与广泛使用纯化的β-半乳糖苷酶相比,将细胞透性化进而作为全细胞催化剂水解乳糖是一种更自然和安全的去乳糖方法。本课题从一株筛选自酸奶的含β-半乳糖苷酶的嗜热链球菌出发,使用nisin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透性化细胞,并将其作为全细胞催化剂水解乳制品中的乳糖,获得无乳糖乳制品。同时将这种透性化方法应用到含有β-半乳糖苷酶、木糖异构酶、阿拉伯糖异构酶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和构建成功的含β-半乳糖苷酶和阿拉伯糖异构酶的乳酸乳球菌中,分别获得了含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塔格糖的糖浆(GGFT糖浆)和含葡萄糖、半乳糖、塔格糖的糖浆(GGT糖浆)。本课题还使用奶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Mother liquor(ML)作为碳和能量来源培养菌株。同时利用能够产nisin菌株的发酵液替代商业nisin透性化细胞以降低使用nisin的成本。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试验结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透性化嗜热链球菌作为全细胞催化剂水解乳糖。nisin和热处理法结合透性化嗜热链球菌效果最佳,在加入2.5μg/m L的nisin和50℃温度条件下透性化嗜热链球菌细胞,并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在50℃水解牛乳中的乳糖,4 h即可水解95%以上的乳糖。这种方法既符合食品加工过程中对安全性的要求,又适合放大生产。其它方法如透性化试剂添加法和珠磨法,存在最终产品里透性化试剂残留、效率低、不利于工业化放大生产等缺点。同时我们还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实现了更加高效水解乳糖的目的,第一,从商业发酵剂中筛选出了高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嗜热链球菌,第二,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制备嗜热链球菌目的菌株,短时间获得了更高生物量。(2)透性化谷氨酸棒状杆菌作为全细胞催化剂水解和异构化糖制备含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塔格糖的糖浆。Nisin和热处理法相结合透性化JS156水解和异构化脱糖乳清渗透液(DWP)中的糖,得到了GGFT糖浆。GGFT的组成为26%葡萄糖,29%半乳糖,25%果糖和20%的塔格糖。同时也优化得到了以乳清渗透液残渣(RWP)为碳源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培养基,能够获得高生物量,培养基组成为:50%RWP,(NH4)2SO4,Mn SO4,Fe SO4,微量元素混合物。(3)构建乳酸乳球菌工程菌水解和异构化乳品中的糖。成功构建了包含β-半乳糖苷酶和阿拉伯糖异构酶编码基因的质粒表达载体p LC9,并导入到乳酸乳球菌中,鉴定得到编号CS2014-7的菌株。利用CS2014-7经细胞透性化后水解异构化牛乳(52 g/L乳糖)中的糖,60 h后获得一种无乳糖牛乳,它含有葡萄糖、半乳糖、塔格糖三种单糖,含量分别为27.9 g/L、18.6 g/L和9.1 g/L。细胞透性化技术应用在DWP上,水解和异构化得到了一种GGT糖浆,含50%葡萄糖,32%半乳糖,18%塔格糖。(4)利用生产奶酪后的废料ML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培养S.thermophilus ST057-1、C.glutamicum JS156和L.lactis CS2014-7。利用废料作为培养基的碳和能量来源成功培养了S.thermophilus ST057-1、C.glutamicum JS156和L.lactis CS2014-7,均生长良好。这极大节省了购买商业化培养基带来的高成本。另外,与DWP相比,ML的组分中含有更多的乳糖和氨基酸,可以将其应用到其它菌株的培养或培养基优化中。(5)利用可产nisin的L.lactis IO-1、L.lactis SL28和L.lactis SL242菌株的发酵液作为透性化试剂透性化S.thermophilus CS1980。产nisin的菌株L.lactis SL28的发酵液透性化的S.thermophilus CS1980细胞在2 h内完成了70%的牛乳乳糖水解量。而产nisin菌株的发酵液可以作为透性化细胞试剂替代商业化的nisin透性化细胞,节约大量成本。同时经过优化得到了20%ML作为碳源并加入0.5 g/L YE的培养基,三株产nisin菌株均能够在此培养基上良好生长。另外,产nisin菌株L.lactis SL28的发酵液作为透性化试剂可以重复利用,且细胞透性化效果在前几次重复使用时保持了较高水平。
赵红阳[2](2021)在《海栖热袍菌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生化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D-半乳糖酸是一种稀有的醛糖酸,是D-半乳糖经过氧化之后得到的,它是化妆品、制药、食品、建筑行业宝贵的原材料。酶法合成D-半乳糖酸具有易于控制反应过程、反应速度快、条件温和、副产物少、生产周期短、环境友好等优势。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是Gfo/Idh/Moc A家族氧化还原酶的成员,能够转化D-半乳糖合成D-半乳糖酸。本研究从海栖热袍菌中筛选了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然后对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进行克隆、表达及纯化;对重组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进行了酶学性质研究,并利用该重组酶转化乳糖合成D-半乳糖酸,为廉价乳糖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有效途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海栖热袍菌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活性鉴定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从海栖热袍菌中筛选并克隆了四个拟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Tm0441、Tm0297、Tm0312和Tm0325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将获得的基因片段在表达细胞E.coli BL 21(DE 3)中进行表达,通过Ni-NTA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表达产物,得到高纯度的重组酶,通过SDS-PAGE检验得到的条带与重组酶Tm0297、Tm0312和Tm0325的理论值27.89 KDa、36.54 KDa、26.64 KDa基本一致。将得到的重组酶与20种底物进行反应,酶活测定结果显示重组酶Tm0297的最佳底物为D-阿拉伯糖醇,其次为D-木糖醇;重组酶Tm0312对L-阿拉伯糖和D-半乳糖更具偏好性,其次为D-岩藻糖。进一步对重组酶Tm0312转化D-半乳糖所得到的产物进行LC-MS和1H-NMR谱鉴定分析,确定D-半乳糖酸及其中间产物D-半乳糖-1,4-内酯和NADH的存在。2、重组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的酶学性质研究对Tm0312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得出Tm0312分别与Gfo/Idh/Moc A家族的氧化还原酶和来源于其他菌种的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序列间的氨基酸保守关系,Tm0312的催化活性氨基酸为Lys 101、Tyr 240、Asp 186、Arg 174和Gly 13,保守结构域为Asp 172-Lys 176。其次,构建了Tm0312的进化树,结果表明Tm0312和细菌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家族亲缘关系较远,由此也能证明Tm0312是一种可以作用于L-阿拉伯糖和D-半乳糖两种底物的新型的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对纯化后的重组酶Tm0312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组酶Tm0312的最适p H为8.0,最适温度为75℃;酶的耐热性良好,在60、65℃下保温24 h酶的残留活力为63.69%和47.41%;并且在p H 7.0-9.0的碱性条件下耐碱性好,相对活性在60%以上;Zn2+、Ca2+、EDTA会增强重组酶Tm0312的酶活性。以NAD+为辅因子时,重组酶Tm0312对L-阿拉伯糖、D-半乳糖和D-岩藻糖的Km值分别为1.74、1.65和2.60 m M,kcat/Km值分别为80.70、76.89和34.82 min-1m M-1;以NADP+为辅因子时,重组酶Tm0312对L-阿拉伯糖、D-半乳糖和D-岩藻糖的Km值分别为1.57、1.71和4.80 m M,kcat/Km值分别为92.91、75.66和39.04 min-1m M-1。以L-阿拉伯糖为底物时,重组酶Tm0312对NAD+和NADP+的Km值分别为0.22和0.09 m M,kcat/Km值分别为921.96和2647.83 min-1m M-1;以D-半乳糖为底物时,重组酶Tm0312对NAD+和NADP+的Km值分别为0.22和0.089 m M,kcat/Km值分别为845.87和2474.65 min-1m M-1。通过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的手段,对重组酶Tm0312进行了结构的预测,并对底物D-半乳糖、L-阿拉伯糖和NAD+与Tm0312的关键氨基酸及其相互作用力进行了解析。Tm0312由11个α螺旋和15个β折叠组成;有84.7%的氨基酸处于最合理区域,有12.5%的氨基酸处于较合理区域,表明预测的Tm0312的三维结构是可靠的。对接结果表明Tm0312与NAD+、D-半乳糖和L-阿拉伯糖的结合自由能分别为-6.74Kcal/mol、-4.29 Kcal/mol和-4.05 Kcal/mol,这与动力学参数Km结果相一致;并且Tm0312与底物之间多以氢键进行相互作用。3、重组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合成D-半乳糖酸的研究本研究优化了重组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Tm0312转化D-半乳糖合成D-半乳糖酸的最适条件:加酶量0.16 mg/m L,p H 8.5,温度70℃;在此最佳条件下,反应4 h时D-半乳糖酸的产量为8.97 m M,反应24 h时产量为13.93 m M。重组酶Tm0312转化5 m M的D-半乳糖,反应12 h时D-半乳糖被完全转化;重组酶Tm0312转化不同底物浓度的D-半乳糖时,在12 h后体系的转化速率慢,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产率也相对减少。联合重组酶Tm0312与来源于海栖热袍菌的β-半乳糖苷酶以廉价的乳糖为底物来转化生产D-半乳糖酸,在20 h时乳糖被完全转化,而D-半乳糖酸在反应16 h后几乎不再增长,此时产生了2.80 m M的D-半乳糖酸,产率达到了56%。
周婷婷[3](2015)在《氨基双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氨基糖是一种重要的糖类,因为结构中氨基的存在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功能,如抑菌、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氨基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可用于工业化应用的不多。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多糖甲壳素脱乙酰化之后的产物,其C-2位上氨基的存在赋予了壳聚糖更多的生理活性和反应性能。但是,壳聚糖在水和大部分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都很低,这导致其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双糖结构简单,分子量小,一般都可以溶于水,但氨基双糖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受壳聚糖启发,本文将氨基引入到双糖分子中,设计合成了6-氨基-6-脱氧海藻糖、6-氨基-6-脱氧麦芽糖和6-氨基-6-脱氧纤维二糖,并测试了三种氨基双糖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探究氨基接入后对双糖分子生物活性的影响。三种氨基双糖的合成策略都是用叠氮基团作为亲核试剂取代接到双糖分子上的离去基团后将叠氮基还原得到氨基双糖。其中,氨基海藻糖和氨基麦芽糖合成使用溴基团作为离去基团,氨基纤维二糖的合成是以磺酸基作为离去基团,反应简单、高效,得到的三种氨基双糖都易溶于水。本文分别比较了海藻糖、麦芽糖、纤维二糖原料和其氨基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三种双糖原料均没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氨基引入后,双糖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有了显着增加。其中,浓度为1 mg/m L的6-氨基-6-脱氧麦芽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8 h的抑制率达到了52.33%,与同浓度阳性对照阿奇霉素对其的抑制率十分接近(54.9%)。本文同时测试了双糖原料和其氨基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三种双糖原料除了对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外,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的能力均不明显。当氨基接入后,抗氧化活性有了明显提高,且都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本文制备的三种氨基双糖方法简单,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与原料相比均有了明显提高,为氨基糖分子的构建和双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王洋,孟炯,李晓东[4](2012)在《纳滤在乳品工业中纯化乳糖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纳滤分离过程的特点和机理,与传统生产乳糖的方法相比,列出纳滤技术生产乳糖的特点及优势。纳滤技术污染少、能耗低、收率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现已应用到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纸浆工业、电子纺织品工业、水处理工业等。
陈婷[5](2011)在《基于超滤膜分离技术回收乳清蛋白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生产干酪素所得乳清废弃液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利用超滤膜分离技术及喷雾干燥技术,从乳清废弃液中回收乳清蛋白的工艺。通过对不同膜材料的抗化学性能、应用范围的比较选择膜材料;通过进水流量、有效膜面积、膜通量和聚乙二醇截留等特性比较确定所选膜型号。并对超滤膜分离与喷雾干燥工艺流程以及运行参数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乳清蛋白粉的品质进行了测定,从而确定了乳清蛋白粉生产的最佳工艺流程及参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干酪素生产废弃液乳清中的理化指标进行全面测定分析,结果为:蛋白质0.62 g/100g、乳糖5.85 g/100g、氯化物0.73 g/100g、灰分0.86 g/100g,pH值4.17、密度1.05、黏度1.37、浊度5 NTU、颜色为乳白色、化学需氧量CODcr为63148.8 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为13229.5 mg/L。(2)通过对不同超滤膜组件的有效膜面积、膜通量等特性的比较,选用的膜元件为PW2540F1030卷式超滤膜,该膜材料有效膜面积2.51 m2,纯水操作压力0.51 MPa,操作范围pH值211,清洗范围pH值211.5。(3)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确定超滤膜分离乳清运行工艺(采用间歇式操作)如下:进口压力0.5 MPa,料液温度35℃,此时超滤膜透液通量最大。(4)经过超滤膜处理后,超滤浓缩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为4.87 g/100g,比透过液中高出34.79倍,与乳清废弃液中相比,乳糖截留率接近93.68 %,灰分的脱除率达70.93 %,脱盐率达73.97 %。超滤浓缩液与乳清比较可看出超滤处理对蛋白质截留效果明显。(5)超滤得到的排放液,经纳滤处理后浊度明显降低,且无色透明。经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96.62 %、98.67 %,说明膜处理工艺在改善工厂排放污水水质方面效果明显,采用膜分离技术从乳清废水中回收乳清蛋白粉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6)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对乳清浓缩液的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均质压力45 MPa,均质温度45℃,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70℃时,理论可得乳清蛋白粉含水量为3.89 g/100g。最佳组合的验证试验结果得乳清蛋白粉含水量为4.17 g/100g,接近理论含水量且均低于各试验组所得结果。偏相关分析结果为:出风温度与乳清蛋白粉含水量呈负相关且影响显着,均质压力、均质温度及进风温度与含水量呈负相关且影响不显着。(7)以上述试验结果为依据,得到乳清蛋白回收的总工艺流程为乳清通过超滤膜分离处理得到超滤浓缩液,浓缩液经过喷雾干燥处理得到乳清蛋白粉,冷却、包装后即为成品。(8)按上述最佳工艺进行试验,乳清蛋白粉评价结果:蛋白质72.4 g/100g、乳糖6.70 g/100g、氯化物3.50 g/100g、灰分3.85 g/100g、水分4.17 g/100g,且均符合国标中理化指标的要求。制品为干燥均匀的乳白色粉末,颗粒细腻,无结块,无正常视力可见杂质,感官指标符合相应国标要求。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构成乳清蛋白粉各官能团的特征峰显着,乳清蛋白粉中乳糖、尘埃等杂质去除率较高,一些对色泽风味产生不良影响的成分明显减少,制品纯度较高。(9)按固形物衡算,每吨乳清可以回收乳清蛋白粉5.13 kg,乳清中乳清蛋白粉回收率(Recovery Rate)为82.74 %。因此,经过超滤膜技术分离乳清,得到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乳清蛋白粉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采用超滤膜法分离回收乳清中的乳清蛋白,操作工艺简便、分离效果好且回收率较高。乳清经过超滤及纳滤处理后得到的纳滤透过液化学需氧量CODcr(mg/L)及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去除效果较好,说明膜处理工艺在改善工厂排放污水水质方面效果显着。因此,本研究采用膜分离技术从乳清中回收乳清蛋白,为企业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充分开发利用乳清资源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赵莉[6](2009)在《结晶法与膜分离法分离提取乳清中乳糖工艺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生产干酪素所产生的乳清废弃液为研究材料,以结晶法和膜过滤法对其中的乳糖回收进行研究,为工业化回收乳糖的方法和工艺参数提供参考依据。结晶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主要影响因素和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结晶法生产乳糖的主要工艺流程和参数;采用国标要求方法对乳糖的理化指标进行了较全面的测定;膜过滤法对纳滤材料及结构形式进行了选择,对系统运行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纳滤运行过程中透过液和浓缩液的成分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结晶法生产乳糖试验,以生产鲜奶干酪素所排放的废液乳清为原料,经中和、过滤、真空浓缩、结晶和洗涤等工艺过程后得到乳糖。2.通过多组单因素试验,从加热温度、中和pH值、保温时间、浓缩糖度、结晶时间中选出影响乳糖品质最主要因素并L9(34)正交试验,以乳糖的回收率及乳糖的理化性质为依据,筛选出最佳工艺参数:中和pH值6.8、保温时间40min、浓缩糖度50Bx。3.乳清溶液本身呈浅黄绿色,浓缩后颜色会加深,为使乳糖结晶呈透明的晶体状,需对乳糖浓缩液进行脱色处理。通过L9(34)正交试验,以乳糖的脱色率为依据筛选出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参数:活性炭用量2%、加热温度80℃、吸附时间30min。4.按上述最佳工艺进行试验,用结晶法回收乳清中乳糖,每250mL乳清可回收5.782g,回收率达44.48%。结晶法所得乳糖有乳糖特有的甜味、无焦糊味和臭味,呈白色结晶状态;水分、灰分、氯化物、乳糖的含量分别为:2.06%、1.32%、1.9%、92.8%,本试验所得乳糖符合国标要求。5.膜分离法生产乳糖试验,确定在运行压力1.0MPa、温度﹤50℃条件下,采用间歇式操作。每周期中过滤时间20h,出料量最大设计为1.6t/ Hr;最大进料液量为32M3 (批,20Hr);纳滤浓缩倍数为4倍;纳滤加水量为20%(料液体积)。系统设计清洗时间为每次90~120分钟,加上顶料切换的周转时间,计划为4.0小时。每批清洗一次。6.经纳滤膜系统处理后,乳清原液中94.44%的糖被截留在浓缩液中,86.51%的氯化物被分离出来,经喷雾干燥后可得乳白色乳糖粉末,粉末颗粒细腻,有乳糖特用的甜味,感官指标符合相应国标要求,乳糖含量为83.68%。7.经喷雾干燥后每公斤乳清可得乳糖粉0.051 Kg,每吨乳清可生产乳糖粉51Kg;按每天可生产30t乳清计算,每天可生产乳糖粉1530 Kg。乳清中乳糖含量为5.85%,则30t乳清中共含糖1755 Kg,利用纳滤膜技术回收乳糖的回收率(Recovery Rate)为87.18%。综上所述,采用膜法回收乳清中的乳糖,操作简便且回收率较高,但乳糖纯度不高;结晶法回收乳糖则是纯度高但回收率不高,而且操作过程复杂。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先采用膜过滤法初步提取,再采用结晶法纯化,以提高产品中乳糖含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张召才[7](2009)在《聚醚砜膜的制备与表征及超滤提纯乳糖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国内外关于聚醚砜膜研制和应用及膜处理乳糖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聚醚砜(PEG)、添加剂、溶剂的用量及凝固浴浓度、凝固浴温度和蒸发时间等因素对聚醚砜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为制备孔径均匀、性能稳定、具有相对较大膜通量和截留率的PES超滤膜提供了实验基础;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均匀实验设计来优化制膜条件,制得了对聚乙二醇(PEG)的截留分子量为20000的超滤膜。其次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DSC等测试技术分析了乳糖的组分、结构及乳糖浓度的测定方法等理化性质,为改进膜处理乳糖的工艺提供了技术指导;最后,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料液的性质和不同操作条件对蛋白质截留率、膜通量和乳糖回收率的影响。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研究了制膜液条件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PES的浓度从12%到22%变化的过程中,随着PES浓度的增加,膜的拉伸强度明显增大,随着浓度的增加膜结构致密化,而且皮层变厚,使得膜孔隙率下降,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不断升高,而水通量随着制膜液浓度的上升,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含量的增加,制膜液粘度逐渐变大,而膜的抗拉强度有所降低;但PVP的添加显着提高了聚醚砜膜的亲水性,膜水通量随着致孔剂PVP含量(1%~9%)的增加先变大后减少,在5%时有最大值为508.33 L/(m2·h),而此时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最小为66.27%。(2)研究了制膜条件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随着蒸发时间的延长膜水通量逐渐减小,但在蒸发时间延长到90s以后水通量反而略有上升;而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在预蒸发时间为50s时有一最大值60.6%,且随着预蒸发时间的延长先升高而后降低;而孔隙率的变化并不明显;凝固浴中DMAc质量分数为10%~20%时,PES膜的水通量随凝固浴浓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随着凝固浴温度的上升,孔隙率增加,膜的孔径变大,使得膜通量随着凝固浴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逐渐降低。(3)通过均匀实验设计的方法和原理,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来优化均匀实验设计表确定了均匀实验的方案,分别以水通量和膜对PEG10000的截留率为目标函数,得出膜性能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回归方程,得出回归方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这证明了采用均匀实验优化制膜的条件的可行性;根据回归方程确定了以截留率为最高指标时的各因素的组合:PES含量22w%,PVP含量5.1057w%,蒸发时间为120s,凝固浴浓度为23.748v%;以此为制膜条件得到了对PEG20000的截留率为89.7%的超滤膜,其平均孔径为12.1nm,纯水通量339.85 L/(m2·h·MPa),最大孔径为25.4nm。(4)通过紫外、红外光谱和DSC等方法研究了乳糖的理化性质。结果是原乳糖的成分主要由乳糖91.68%和蛋白质1.8%组成,其中糖蛋白含量为0.67%,其糖肽的结合方式为N-糖肽键;DSC谱线在150℃和219℃左右存在两个吸热峰,分别是α-乳糖一水合物在升温过程中的脱除结晶水作用和分解过程所致的吸热峰,红外光谱在876 cm-1、899 cm-1、916 cm-1处的三个特征吸收峰峰,说明提纯乳糖也是以α-乳糖一水物的形式存在;采用苯酚-苦味酸法在520nm处测定乳糖的浓度并制作了乳糖的标准曲线,其回归方程为y(g/L)=-0.05607+10.95571x,相关系数为R=0.99813。(5)研究了超滤分离蛋白质和乳糖时料液的温度、浓度和操作压力、过滤时间等条件对蛋白质截留率、膜通量和乳糖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处理工艺条件是:压力选在0.3MPa左右,料液温度定在50℃到60℃之间,料液浓度为100-150g/L,过滤时间45-60min;随着超滤时间的延长蛋白质截留率是不断的升高,但是膜通量和乳糖回收率都在大幅度的下降,实验结果显示在超滤一个小时以后通量就已经减少了一半,而此时用0.5%的NaOH清洗20min后就可以恢复70%的膜通量。本文为PES膜性能和结构的控制和利用膜技术高效处理乳糖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了试验基础。
吕培蕾[8](2006)在《低乳糖奶酶解和低乳糖奶粉生产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糖不耐受常指由于小肠粘膜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而引起的以腹胀、腹泻、腹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等。据统计全世界各地区人群中约1/3至1/2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我国的调查则显示,汉族成人这种状况发生率为75%~95%,少数民族亦有76%~95.5%。乳糖不耐受症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牛奶的丰富营养的吸收和利用。研究并生产低乳糖奶意义重大。 本实验采用在牛奶中添加乳糖酶的方法,分解掉部分乳糖,使之达到不耐受症患者可接受的乳糖含量。最终确定酶的添加量0.1%、温度为39℃、水解时间为4小时。乳糖水解率为70%,酶解后牛奶的在感官、风味上不变、但甜度有轻微增加,脂肪酸组成略有变化。 流体τ-S(剪切力-剪切速率)牛顿特性分析表明:纯牛奶平均表观粘度为2.69cp,为非牛顿流体。酶解奶平均表观粘度为2.56cp,流体特性指数比较纯牛奶更趋近1,说明酶解后牛奶接近牛顿体。 膜超滤分离酶法乳糖酶解后产生的部分葡萄糖,以降低甜度。实验采用了3万和150分子量的两种膜片,并采用非稀释超滤和稀释超滤两种方法。非稀释超滤截留率高但是速度慢,稀释超滤速度明显提高但过滤效果不及非稀释超滤。脂肪截留率最高为98.37%,乳糖最低在24.7%。 以酪蛋白、糊精、可溶性膳食纤维作为壁材,包埋植物油以补充酶解中损失的部分脂肪酸,采用喷雾干燥技术生产低乳糖奶粉,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90℃,出风温度90℃,进料量为25ml/min,气流压力为0.10kg/cm2,水溶性膳食纤维∶酪蛋白∶低DE值糊精为1∶3∶35。
李涛[9](2004)在《从牛奶乳清液中提取乳糖与异构化乳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实验室中从牛奶乳清中提取乳糖与异构化乳糖的方法,并分析了实现产业化的可能。同时还介绍了超滤、纳滤设备在乳品工业上的不同用途及设备的选型和采购。
二、从牛奶乳清液中提取乳糖与异构化乳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牛奶乳清液中提取乳糖与异构化乳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透性化完整细菌细胞水解和异构化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全细胞催化技术和细胞透性化技术 |
1.1.1 全细胞催化技术 |
1.1.2 细胞透性化技术 |
1.2 β-半乳糖苷酶 |
1.2.1 β-半乳糖苷酶概述 |
1.2.2 β-半乳糖苷酶的产生 |
1.2.3 β-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 |
1.2.4 β-半乳糖苷酶的表征 |
1.2.5 β-半乳糖苷酶在工业上的应用 |
1.2.6 β-半乳糖苷酶在医学和兽医方面的应用 |
1.3 乳酸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 |
1.3.1 乳酸菌 |
1.3.2 谷氨酸棒状杆菌 |
1.4 全球无乳糖乳制品的发展 |
1.4.1 无乳糖乳制品的市场发展 |
1.4.2 无乳糖乳制品的生产 |
1.4.3 无乳糖乳制品与营养健康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1 透性化嗜热链球菌催化水解乳制品中的乳糖 |
1.6.2 透性化谷氨酸棒状杆菌水解异构化无蛋白乳清中的糖 |
1.6.3 含β-半乳糖苷酶和阿拉伯糖异构酶的乳酸乳球菌构建 |
1.6.4 利用Mother Liquor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培养菌株 |
1.6.5 利用可产nisin的菌株的发酵液透性化嗜热链球菌细胞 |
第二章 透性化完整嗜热链球菌细胞催化水解乳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多种透性化方法的比较及优化 |
2.2.2 透性化细胞存活率试验结果 |
2.2.3 透性化细胞稳定性试验结果 |
2.2.4 S.thermophilus CS1980自溶性的研究结果 |
2.2.5 从发酵剂中筛选高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菌株鉴定 |
2.2.6 不同培养基培养嗜热链球菌的生长结果 |
2.2.7 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制备培养菌株 |
2.2.8 利用多种诱变剂处理S.thermophilus ST057-1筛选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突变体 |
2.3 讨论 |
2.3.1 多种透性化方法透性化S.thermophilus CS1980比较 |
2.3.2 透性化细胞存活率分析 |
2.3.3 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比较 |
2.3.4 透性化细胞贮存稳定性分析 |
2.3.5 S.thermophilus CS1980自溶性 |
2.3.6 从发酵剂中筛选高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菌株鉴定 |
2.3.7 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制备培养菌株 |
2.3.8 多种诱变剂处理S.thermophilusST057-1筛选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突变体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透性化谷氨酸棒状杆菌催化水解和异构化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谷氨酸棒状杆菌培养基的选择与优化结果 |
3.2.2 乳糖的水解和葡萄糖、半乳糖的异构化 |
3.2.3 β-半乳糖苷酶、木糖异构酶、阿拉伯糖异构酶在60℃热稳定性 |
3.2.4 HPLC测定糖水解和异构化产物试验结果 |
3.2.5 相对甜度和血糖指数试验结果 |
3.2.6 利用活性炭吸附制备无色糖浆试验结果 |
3.3 讨论 |
3.3.1 谷氨酸棒状杆菌培养基的选择与优化 |
3.3.2 透性化谷氨酸棒状杆菌并水解和异构化乳糖 |
3.3.3 β-半乳糖苷酶、葡萄糖异构酶、阿拉伯糖异构酶热稳定性比较 |
3.3.4 HPLC测定糖水解和异构化产物方法比较分析 |
3.3.5 三种DWP中相对甜度和血糖指数比较 |
3.3.6 利用活性炭吸附制备无色糖浆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构建乳酸乳球菌水解异构化工程菌并测定糖的水解产物和异构化产物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主要仪器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构建的含β-半乳糖苷酶和阿拉伯糖异构酶的乳酸乳球菌鉴定 |
4.2.2 透性化乳酸乳球菌CS2014-7水解和异构化牛乳中糖的试验结果 |
4.2.3 透性化乳酸乳球菌CS2014-7水解和异构化DWP中的糖并制备GGT糖浆的试验结果 |
4.2.4 从实验室菌株筛选高产阿拉伯糖异构酶菌株的试验结果 |
4.3 讨论 |
4.3.1 构建的含β-半乳糖苷酶和阿拉伯糖异构酶的乳酸乳球菌鉴定 |
4.3.2 透性化乳酸乳球菌CS2014-7水解和异构化牛乳中糖 |
4.3.3 透性化乳酸乳球菌CS2014-7水解和异构化DWP中的糖并制备GGT糖浆 |
4.3.4 实验室菌种库中筛选高产阿拉伯糖异构酶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利用生产奶酪后的废料Mother Liquor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培养目标菌株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主要仪器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ML培养谷氨酸棒状杆菌JS156的生长结果 |
5.2.2 ML培养嗜热链球菌ST057-1的生长结果 |
5.2.3 ML培养乳酸乳球菌CS2014-7的生长结果 |
5.2.4 优化ML培养C.glutamicum JS156培养基中(NH_4)_2SO_4的加入量 |
5.3 讨论 |
5.3.1 ML培养谷氨酸棒状杆菌JS156的生长情况 |
5.3.2 ML培养嗜热链球菌ST057-1的生长情况研究 |
5.3.3 ML培养乳酸乳球菌CS2014-7的生长情况研究 |
5.3.4 ML培养C.glutamicum JS156配方中(NH_4)_2SO_4加入量优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利用可产nisin的菌株的发酵液作为透性化试剂对细胞进行透性化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主要仪器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利用产nisin菌株的发酵液作为透性化试剂的结果分析 |
6.2.2 以Mother Liquor作为培养基碳源培养产nisin菌株的条件优化结果 |
6.2.3 产nisin的 SL28发酵液的重复利用结果 |
6.3 讨论 |
6.3.1 利用产nisin菌株的发酵液作为透性化试剂 |
6.3.2 利用Mother liquor培养产nisin菌株的条件优化 |
6.3.3 产nisin的 SL28发酵液的重复利用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海栖热袍菌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生化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1章 绪论 |
1.1 D-半乳糖酸概述 |
1.1.1 D-半乳糖酸简介 |
1.1.2 D-半乳糖酸的应用 |
1.1.3 D-半乳糖酸的制备方法 |
1.2 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研究进展 |
1.2.1 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简介 |
1.2.2 烟酰胺类辅酶依赖型氧化还原酶酶活的检测方法 |
1.2.3 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研究进展 |
1.3 乳清中的乳糖 |
1.3.1 乳糖介绍 |
1.3.2 乳糖结构 |
1.3.3 乳清中的乳糖及其处理 |
1.4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海栖热袍菌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活性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培养基及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来源 |
2.2.3 试剂配制方法 |
2.2.4 菌株与质粒 |
2.2.5 软件与数据库 |
2.3 实验方法 |
2.3.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3.2 海栖热袍菌拟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的筛选 |
2.3.3 氧化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
2.3.4 重组酶的制备 |
2.3.5 Ni-NTA亲和层析纯化 |
2.3.6 蛋白浓度的测定 |
2.3.7 NADH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8 重组酶的底物特异性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海栖热袍菌中拟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的筛选 |
2.4.2 PCR产物凝胶电泳的结果 |
2.4.3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验证 |
2.4.4 重组酶的表达和纯化 |
2.4.5 重组酶的底物特异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组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
3.2.2 实验仪器及来源 |
3.2.3 试剂配制方法 |
3.2.4 软件与数据库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多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
3.3.2 酶活力的测定 |
3.3.3 重组酶酶学性质表征 |
3.3.4 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重组酶Tm0312的同源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
3.4.2 重组酶的酶学性质 |
3.4.3 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组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合成半乳糖酸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
4.2.2 实验仪器及来源 |
4.2.3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方法 |
4.2.4 菌株与质粒 |
4.3 实验方法 |
4.3.1 β-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力测定 |
4.3.2 葡萄糖氧化酶试剂盒测定D-葡萄糖 |
4.3.3 D-半乳糖酸的测定 |
4.3.4 不同转化条件下D-半乳糖酸产量 |
4.3.5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D-半乳糖 |
4.3.6 最佳条件下重组酶Tm0312合成D-半乳糖酸 |
4.3.7 重组酶Tm0312在乳糖转化的应用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转化条件对D-半乳糖酸产量的影响 |
4.4.2 转化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4.4.3 最佳条件下重组酶Tm0312合成D-半乳糖酸 |
4.4.4 重组酶Tm0312在乳糖转化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氨基双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双糖概述 |
1.2 常见双糖简介 |
1.3 双糖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氨基糖的研究进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2 6 氨基-6-脱氧海藻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2.1 6 氨基-6-脱氧海藻糖的制备 |
2.2 6 氨基-6-脱氧海藻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6 氨基-6-脱氧麦芽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3.1 6 氨基-6-脱氧麦芽糖的制备 |
3.2 6 氨基-6-脱氧麦芽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6 氨基-6-脱氧纤维二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4.1 6 氨基-6-脱氧纤维二糖的制备 |
4.2 6 氨基-6-脱氧纤维二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纳滤在乳品工业中纯化乳糖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纳滤分离的过程 |
1.1 纳滤的特点 |
1.2 纳滤的机理 |
1.3 纳滤流程 |
2 乳糖的特性以及纯化乳糖的传统方法 |
2.1 乳糖的特性 |
2.2 纯化乳糖的传统方法 |
3 纳滤纯化乳糖的特点 |
4 纳滤纯化乳糖的优势 |
5 纳滤在乳品工业中纯化乳糖的应用进展 |
6 纳滤在乳品工业中纯化乳糖的发展前景 |
(5)基于超滤膜分离技术回收乳清蛋白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乳清蛋白简介 |
1.1.1 乳清蛋白的来源及组成 |
1.1.2 乳清制品的营养特性及保健意义 |
1.1.2.1 生物活性蛋白和肽 |
1.1.2.2 促进免疫系统 |
1.1.2.3 抗氧化作用 |
1.1.2.4 抗肿瘤作用 |
1.1.2.5 生物促生剂的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乳清分离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2 膜分离技术在乳清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1 干酪素废弃液的开发利用 |
1.3.2 乳清蛋白产品的开发利用 |
1.3.3 膜分离技术的开发利用 |
1.3.4 喷雾干燥技术的开发利用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1 乳清蛋白分离工艺 |
2.2.2 理化指标检测 |
2.3 试验内容和方法 |
2.3.1 乳清蛋白粉加工工艺流程 |
2.3.2 乳清主要成分的测定 |
2.3.3 超滤膜分离乳清运行工艺 |
2.3.3.1 超滤膜分离工艺流程图 |
2.3.3.2 乳清超滤膜试验 |
2.3.4 乳清蛋白粉喷雾干燥工艺 |
2.3.4.1 喷雾干燥条件单因素 |
2.3.4.2 均匀试验U~6(6~6)均匀设计优化 |
2.3.4.3 乳清蛋白粉的品质分析 |
2.3.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乳清主要成分的测定 |
3.2 分离乳清的超滤膜试验 |
3.2.1 超滤膜工艺条件及要求 |
3.2.2 超滤膜过滤系统运行工艺 |
3.2.3 超滤膜分离过程中各组分成分分析 |
3.2.4 超滤膜处理后排放液BOD_5、COD_(cr) 测定结果 |
3.3 乳清蛋白粉喷雾干燥试验 |
3.3.1 喷雾干燥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1.1 均质压力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
3.3.1.2 均质温度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
3.3.1.3 进风温度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
3.3.1.4 出风温度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
3.3.2 乳清蛋白粉喷雾干燥条件的优化结果及分析 |
3.3.3 乳清蛋白粉品质分析结果 |
3.3.4 乳清蛋白粉红外光谱分析 |
3.3.5 乳清蛋白粉回收率测定结果 |
4 讨论 |
4.1 乳清及乳清蛋白粉制品的应用 |
4.2 超滤膜分离乳清的技术 |
4.2.1 膜材料的选择 |
4.2.2 超滤膜的污染与清洗 |
4.2.3 超滤膜分离乳清工艺 |
4.3 乳清蛋白粉喷雾干燥工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6)结晶法与膜分离法分离提取乳清中乳糖工艺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乳糖 |
1.2 结晶技术 |
1.2.1 工业结晶技术 |
1.2.2 结晶技术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
1.3 膜分离技术 |
1.3.1 纳滤膜的特点 |
1.3.2 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
1.3.3 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乳清利用现状 |
1.4.2 理化指标的测定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结晶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内容和方法 |
2.1.3 乳糖品质的测定 |
2.2 膜分离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内容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结晶法 |
3.1.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1.2 结晶法生产乳糖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3 活性炭脱色 |
3.1.4 乳糖回收率及品质检测结果 |
3.2 膜分离法 |
3.2.1 纳滤系统运行工艺研究 |
3.2.2 工艺条件及要求 |
3.2.3 膜系统操作及配置方案 |
3.2.4 乳清与膜分离过程中各组分成分分析 |
3.2.5 喷雾干燥产品与纳滤浓缩液测定结果 |
3.2.7 红外光谱测定结果 |
3.2.8 乳糖回收率 |
4 讨论 |
4.1 结晶法生产乳糖 |
4.2 膜分离法生产乳糖 |
4.3 结晶法与膜分离法生产乳糖的特点比较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7)聚醚砜膜的制备与表征及超滤提纯乳糖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乳糖概述 |
1.2.1 乳糖的结构及性质 |
1.2.2 乳糖的生理作用和营养功效 |
1.2.3 乳糖衍生物 |
1.2.4 乳糖的生产及其应用 |
1.3 膜分离技术 |
1.3.1 膜的发展概况 |
1.3.2 膜的分类 |
1.3.3 分离膜的应用 |
1.3.4 膜的制备方法 |
1.3.5 聚醚砜超滤膜的成膜体系 |
1.4 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研究现况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聚醚砜膜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ES的浓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2.3.2 预蒸发时间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2.3.3 凝固浴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 |
2.3.4 凝固浴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
2.3.5 添加剂PVP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均匀实验设计优化聚醚砜膜的制备条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膜的制备方法 |
3.3.2 膜渗透通量的测定 |
3.3.3 膜的截留率测定 |
3.3.4 膜结构形貌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5 聚乙二醇浓度的测定和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 均匀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3.4.1 均匀实验设计因素及水平 |
3.4.2 依据均匀设计法确定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 |
3.4.3 均匀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
3.4.4 实验条件优化及结果预测 |
3.4.5 聚醚砜膜孔结构及其孔径结构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乳糖组分及其部分理化性质的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乳糖中蛋白质含量的分析 |
4.3.2 乳糖脱蛋白的效率及浓度的确定 |
4.3.3 提纯乳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4 原乳糖的DSC分析 |
4.3.5 糖链—肽链连接方式的确定 |
4.3.6 乳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醚砜膜超滤提纯乳糖的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仪器 |
5.4 实验方法 |
5.4.1 膜处理乳糖的流程设计和方法 |
5.4.2 超滤工艺流程图 |
5.4.3 超滤膜的清洗方法 |
5.4.4 主要分析测定方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透膜压差对乳糖提纯的影响 |
5.5.2 料液温度对乳糖提纯的影响 |
5.5.3 料液浓度对乳糖提纯的影响 |
5.5.4 过滤时间对乳糖提纯的影响 |
5.5.5 膜的污染及清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低乳糖奶酶解和低乳糖奶粉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前言 |
立题依据及意义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牛乳的流变学特性 |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乳品生产中的应用 |
微胶囊技术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二部分 牛奶营养成分基本参数的测定 |
材料与仪器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小结 |
第三部分 酶解的最佳参数条件以及乳糖水解率的测定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小结 |
第四部分 酶解前后牛奶的流变特性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结果与分析 |
小结 |
第五部分 水解乳的乳糖膜分离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小结 |
第六部分 喷雾干燥生产低糖乳粉的工艺实验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小结 |
第七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从牛奶乳清液中提取乳糖与异构化乳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透性化完整细菌细胞水解和异构化糖的研究[D]. 王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海栖热袍菌L-阿拉伯糖/D-半乳糖1-脱氢酶生化特性及应用研究[D]. 赵红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氨基双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周婷婷.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5(12)
- [4]纳滤在乳品工业中纯化乳糖的应用[J]. 王洋,孟炯,李晓东.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2(04)
- [5]基于超滤膜分离技术回收乳清蛋白工艺研究[D]. 陈婷. 甘肃农业大学, 2011(05)
- [6]结晶法与膜分离法分离提取乳清中乳糖工艺技术的研究[D]. 赵莉.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7]聚醚砜膜的制备与表征及超滤提纯乳糖工艺的研究[D]. 张召才. 东华大学, 2009(08)
- [8]低乳糖奶酶解和低乳糖奶粉生产工艺研究[D]. 吕培蕾. 南昌大学, 2006(10)
- [9]从牛奶乳清液中提取乳糖与异构化乳糖的研究[J]. 李涛. 中国乳业,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