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书画 的着眼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祉恩[1](2021)在《从鉴藏到创作 ——吴湖帆、张大千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吴湖帆和张大千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史、鉴藏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二人身上多重的社会身份的独特性及其关联性是最引人注意的。从历史上看,画家涉猎书画的收藏、鉴定等创作之外的艺术活动,往往能够开阔其艺术视野,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亦有影响。因此,从任何一个身份对吴湖帆与张大千进行讨论时,其侧面或对立面的身份形象是不能忽视的。本文将书画创作和书画鉴、藏统一起来看,尝试从图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角度挖掘书画家艺术风格的成因,由此更清晰地了解二十世纪书画鉴藏活动与书画创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内在关系。全文以吴湖帆、张大千为研究对象,就收藏、鉴定、临摹、创作四个方面作了比较分析,探讨书画鉴藏与画家绘画风格之间的关系。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时代”与“个人”两个维度围绕吴湖帆与张大千的收藏进行比较,收藏的品味、偏好和收藏观念,比较吴湖帆、张大千作为同时期书画家身份的收藏家的异同点,以及二人收藏方面的发展脉络。鉴定能力可以说是一个合格、成功收藏家的重要标志和条件,它是书画创作和艺术收藏的综合修养的体现。所以,第二章从“方法”和“理论”两个角度,探讨吴湖帆和张大千在鉴定方法论上的主要成就,综合比较家庭、社会和历史情境及个体本身对二人鉴定观念形成产生的不同影响,并从诸多方面的比较中揭示鉴定能力的提升对于“画家”身份的鉴藏家的意义。文章第三章将“鉴藏”与“临摹”联系起来,意在说明鉴藏活动在不同画家临摹过程中造成的诸多影响并进行举例论述影响的具体体现,鉴藏活动在不同画家临摹时期的不同影响,以及“鉴藏家”身份对于书画家临摹阶段的影响。但是,不管是鉴藏还是临摹,都不是机械的行为,通过对吴湖帆和张大千的临摹经历、代表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他们在对待古人、历史画迹的“汲古弥新”的艺术态度。第四章重点讨论了吴湖帆和张大千二人的创作,从中分析鉴藏活动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以及对创作风格的影响。通过风格形成的过程、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比较、对艺术的见解等方面的讨论,彰显鉴藏活动在二人创作中所处的地位。研究的重点是比较书画鉴藏活动对吴湖帆、张大千绘画风格的不同影响及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兼论造成不同绘画风格的其他因素。鉴藏与创作,在吴湖帆和张大千二人身上体现出了一枚硬币两面的特征和价值。从绘画实践者和理论探索者的双重角度,结合史实文献,对吴湖帆、张大千鉴藏过的传世画迹、交游活动、当代价值同时作了较为立体的比较研究。除此之外论文还试图从新角度阐述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创作形成的重要因素,着力探讨鉴藏活动对艺术创作影响的嬗变过程,希冀通过不同文献回答鉴藏对创作的影响的同时,更能引发更多研究学者对二十世纪“鉴藏与书画”等相关问题的深入讨论。
韩一哲[2](2020)在《徐渭书画相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书画相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人们对其认识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当二者于内在的艺术规律层面相通的时候,就是自觉远离模仿客体外形而发扬人的创造力来塑造书画意象。伴随着这一过程,笔墨形式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逐渐成熟并独立出来。徐渭的书画作品属于文人书法和文人画体系,强调自律而反对他律。书画相通是文人画的重要特质,书画不但笔法相通,而且取物造象的思想也相通。都不是描摹自然万物之外形,而是采用抽象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方式,塑造意象来传达情感。徐渭生逢晚明时期个性大解放潮流,加之其天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其文艺理论强调表现自我,尊重个体的情感。文人画在明代逐步由小写意向大写意演变,在沈周的作品中趋向豪放,至陈淳则书与画都是进一步豪放,徐渭便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开创了大写意书画。除笔墨豪放之外,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扬弃模仿,而以独立的笔墨形式来大胆而主动地构建意象。徐渭具有优秀的思维品质,果敢的思维勇气使其具有自觉地创新意识,能够高质量处理信息并且能够迅速把握不同表象的事物内含的共同本质。丰富的想象力使他能突破现有经验的束缚,创造出新的书画意象。丰富的联想力使其对己有表象进行重组和改造,进而亦是产生新的书画意象。徐渭思维具有的深刻思辨性,不断开拓其眼界和心胸。成就其自我面貌并且能融汇儒、释、道三家的学理,也使徐渭在诗、文、书、画多个领域融汇贯通。徐渭思维具备良好的悟性,使其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意识和本末意识,并且能够抽象把握事物核心要素。这样就方便领悟和感受不同事物所拥有的审美通感,在此基础上书画之间的审美同构得以顺利生发。徐渭的书画创作均明确要求以神驭形,将神放置在首要位置,根据神的需要来造形。也就是意在笔先,其优点是可以有的放矢。书画意象均是以毛笔的运用做为基石,毛笔在中国文化中既有工具层面的意义,又在文化层面具有独特的内涵。徐渭在笔性、笔意、笔法三个层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并且在这三个层面详细阐释书画意象的构建问题。正是徐渭成熟的意象理论,使其大胆地冲破形似和传统字形的束缚,主动以笔墨形式营构书画意象,来传达无限意蕴。徐渭的书画意象具有鲜活的生命情趣,亦得益于其因“兴”而处于亢奋状态。这种状态需要解衣盘礴的自由舒适做为前提条件。这种特殊的状态使徐渭的潜能高效地迸发出来,不但感官系统变得敏锐,而且以律动的方式运笔、泼墨。因此其物化在纸面的书画意象活力四射、神采照人。同时徐渭以势造形,这样一是使书画意象充满律动感,二是以有限的意象传达出无限的意蕴。徐渭自觉的形式意识和强烈表现真实情感的欲望,使其深谙形式与情感的对立关系,创作出奋发、愤懑、野逸三种情感类型的书画意象。采用豪健的形式元素、迅捷的视觉节奏,郁勃的组合方式来构建出劲健的书画意象,来表现其奋发有为的精神。采用乖戾的形式元素、急促的视觉节奏、紧密与交叉的组合方式来营构出峥嵘的书画意象,来宣泄其愤懑之气。采用圆润的形式元素、舒缓的视觉节奏、疏朗的组合方式来建构出萧散的书画意象,来抒发其野逸的情怀。徐渭书画相通所结硕果被后世继承并发扬光大。在创作方面文人画更加脱离形似而追求不似之似,书法之笔法与墨法均进一步发展,作者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感而采用相应的笔墨形式。在书画理论方面,不断深化对书画相通意义的认识,更加重视主动思考对于书画相通的重要作用,对于“兴”在书画创作中所起作用亦有新的认识,并提出在音乐感很强的状态下创作,对于形式与情感的对应关系亦有更新的认识。另外,徐渭的书画创作对于当代书画教学,在要领意识、主体意识、正气意识、严谨意识、律动意识方面均有启示意义。
赵紫文[3](2020)在《晚明草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探究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书体发展的研究型论文,即以“晚明”为时间限定,以“草书”为研究对象。其中,“晚明”是社会发展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转型期,“草书”是极具个性及表现力的书体。两者的交融,无论是形体还是审美,都形成了诸多极具特殊性的艺术现象。本文试以形体发展、审美风格、理论批评等问题为探究视角,根据史料文献及图版资料,在前贤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晚明社会变迁的迹象与草书发展的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深入晚明草书的表现形态及细节变化,阐释其嬗变与流变的规律。并试图深化对其发展特徵的认识,揭示影响这一时期草书发展的成因、变化及旨趣。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对晚明草书发展的背景,及基于本体的诸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所涉内容为:绪论部分是对晚明草书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所进行的梳理。同时,对相关概念、范围、方法等进行简要的阐释;第一章总体论述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从社会生态、书体生态、承袭的观念及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的相关问题,从历代笔法流变中审视晚明草书家对笔法谱系的吸取情况,并探究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的细微构成,以及各位书家之间笔法理念的差异化。同时对笔法的实践条件、类型、特徵等进行阐释,并对“个性化线变”的利弊进行辩证分析;第三章是针对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的研究,从晚明之前的墨法运用及理论中,总结墨法流变的规律与规约,并阐释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突破与总结的特徵。以此考察墨法在晚明“泛化”的成因,并对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进行探索;第四章主要涉及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形体再草化的问题。在深入草书字法的发展内涵,及晚明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中,对符号草法和形体字法的改造予以细致探究,总结了晚明草书草法中的一些形变规律和特点;第五章以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梳理从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的流变,从单字、字组、长字组、纵向行形等角度,探讨草书结体空间的异变及奇异性;第六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通过设定参照系与测算参数的方式,对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问题进行寻绎。同时,对章法的欹正关系进行考察,通过“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的方式进行尝试性阐释,得出数据和相关结论以辅助论述。另,对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笔势、体势等进行探究;第七章是从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同步关系出发,结合明代前期、中後期,书学理论的变化与特徵,对晚明草书相关的理论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分析。下编是为配合正文研究所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收集了晚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以及傅山等书家的草书作品共420件,分为4100余个字头,共32220个草书字形。
王壹[4](2020)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历经了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与人文体系。这种具有民族思想与哲学精神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涵盖了民族文化、审美习惯、民族生活,远超过了艺术的范畴。自移动网络媒介逐渐代替传统主流媒介以来,艺术与艺术传播正在经历着一个多维即时传播时代。传统书画艺术在西方主流艺术的冲击中艰难前行,也在新媒介传播的噪杂声中经历着迷失与蜕变。中国正在构建新时期的民族价值体系,也在寻找适合民族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且薄弱。因此,系统全面研究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显得极为迫切且意义重大。笔者注意到艺术传播观念与技术给艺术本身带来的巨大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生态在传播方式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转化角色的艺术参与者、传播效果与创作观念、艺术信息传播的维度、艺术市场交易方式……在这些艺术传播现象中都出现了若干问题。因为书画艺术的民族特性,需要审慎地对待目前各类艺术传播模式。本文从书画艺术的本体特性入手,结合艺术传播逻辑去论证中国书画艺术传播的共性与特性;总结了传统书画艺术的主流模式和特性;分析书画艺术的传播逻辑与传播思维;基于其特性深入对照分析书画艺术的传播难点;探索书画艺术在当代的传播选择以及可能形成的传播形态。在新媒介崛起的时代背景下,证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需要形成专属的传播选择,并结合视觉与感知的传播思路,力求探索出属于民族艺术的新传播之路。同时,呼吁传统书画艺术传播者,要在客观理解书画艺术的基础上摸索艺术传播规律,区别对待不同的艺术传播模式,并发掘适合书画艺术的传播有益模式。
海晓龙[5](2020)在《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油画笔迹为研究对象,采用“笔迹”这一更为宽泛、更具包容性,同时也更具中国文化特质的概念来替换舶来的“笔触”概念,以求更为贴切、具体、全面地阐释中国油画艺术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价值。文中使用的“中国油画”概念主要是地理位置与研究范畴的指称。当下,对中国油画自身问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现实性与紧迫性。源于历史传承、语言的表达习惯,以及概念本身在不同语境中的延展性等因素,本文并不执着于“笔触”与“笔迹”概念在使用上的严格区别,而旨在通过油画“笔迹”这一线索,更为确切地阐释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独特的艺术语言探索及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对于油画笔迹,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知:第一层,是其自然属性,即油画笔迹再现客观物象的工具属性,这是从笔迹的物质层面的理解;第二层,是符号学层面的理解,即笔迹符号所承载的普遍精神意味,如:粗犷、细腻、温柔、狂野、率性等情感表达,其在画面中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第三层,是关于油画笔迹的社会文化层面的阐释,旨在破译油画笔迹背后的深层文化密码,这是从社会学的观点来揭示哲学、民族、历史、社会等因素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就是从更加宏观的视域来探讨油画笔迹传达出怎样的文化信息与时代精神,以及是怎样的文化土壤孕育了该油画笔迹语言特质的生成。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笔”内含中国文化特质;“迹”折射出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国油画在“笔迹”语言上的探索与实践,正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艺术创新。鉴于此,本论文并不局限在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技术层面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以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去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得以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及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与文化意义。论文通过对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艺术特征、历史嬗变、表达方式、书写性特征、精神指向、发展动因、现存问题、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进而揭示:中国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本论文共分以下七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论文的创新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第一章,中国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及其艺术特征。通过对油画“笔触”与“笔迹”概念的比较,指出“笔触”概念在能指范畴上的局限及二者在文化内涵层面的差异。这里“油画笔迹”与“油画笔触”概念的微差,既带来所指范围的拓展,又内含中国油画自身评价体系建构的自觉。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也伴随着工具材料的不断拓展及艺术观念的演变,而在外部形态变化与内在精神指向上日渐丰富与多元。可塑性、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精神性也正是油画笔迹语言的总体艺术特征。第二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演变。本章将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分为:误读与初显、探索与融会、自信与彰显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对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艺术家选择何种艺术语言都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关联,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亦不能离开社会历史而孤立存在。本章以纵向历史发展为轴,通过历史话题、语言探索、艺术家个案分析,来研究中国油画笔迹的历史嬗变与精神实质,寻找并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进程中耐人深味的文化渊源与社会根基。第三章,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本章首先对油画笔迹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了论述:从写实油画、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再到抽象油画笔迹的彰显,论证了油画笔迹在不同风格作品中均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其次,通过对中西油画笔迹的横向比较研究,论证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书写性”已成为实现油画“民族风格”“中国风”“民族化”“本土化”“中国精神”的具体路径与操作方法之一。最后对油画笔迹语言与精神指向的契合进行了论证,并进一步指出:油画笔迹不仅是艺术家个体的情感表达与碎片化的现象,更是在笔迹语言中呈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精神,并形成普遍性的群体艺术共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提出:“笔迹心印”——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第四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深层考析。本章重点从哲学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做以本质性的探究。首先,从文化基因——中国哲学思想及笔墨传统入手,分析中国哲学思想、中国笔墨对中国油画发展的深层影响。其次,分析跨界实践现象与“出位之思”理论对油画笔迹发展的助推作用。“出位之思”,指的是一种表达媒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试图综合另一种媒介的表达优势或美学效果。中国画笔墨与油画笔触绝不是二元对立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异质同类的融合更加有利于彼此的共存与发展。最后,论述“第三空间”理论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这一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世界正朝着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提出“第三空间”理论,认为“第三空间”是一种灵活多变的空间呈现策略,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认知空间的可能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下,国内外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五章,中国油画笔迹现存问题的思考。本章分为两个部分,即笔迹语言的误区与应对策略,以及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在笔迹语言上“模仿他人”与“重复自己”是当前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层面,重点论述了在装置、影像、行为、观念等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油画笔迹语言的运用更加强化了人的“在场”,彰显了人性的力量。同时,本文提倡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中应形成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互动共生的新格局。结语部分对中国油画“笔迹”研究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总括。进一步指出:中国油画笔迹是艺术家心性与情感的图像输出,是中国文化的印记,是油画的中国表达方式,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朱国平[7](2020)在《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书法对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存在着显着影响,虽然学界对书法与绘画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且广泛,但书法对绘画单向影响尚未有人做过系统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考据法、图像分析法,图表归纳法、实践感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以文化史为背景,系统梳理传统书画与美学史论来构建书法对传统绘画单向影响的史纲性体系框架,揭示其间的对应关系与隐藏规律,在理论上对于丰富中国美术史、中国画创作理论有着独特价值;在实践上对于启发当代作者汲取历史经验、探索富有民族特色的绘画造型语言,进行精品创作、寻求文化强国道路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从书法“何以”、“以何”影响绘画及其具体历史表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书法在自身率先发展、作为经艺之本的优势、线质同构的技术条件等诸方面形成了影响绘画发展的客观前提,张彦远提出“书画同体、画从书出”、“书画用笔同法”、“本乎立意而归乎用笔”等诸多观点,成为后世文人画家自觉追求“以书入画”的理论基础。书法影响绘画,从纵向来讲可总分为自发期与自觉期,从横向来讲可分理论审美和实践用笔两方面。从审美思想上看,考察老子朴素的自发美、素以为绚的绘画审美皆晚于书法,“古质今妍”的书法审美流变历程也同样适用于稍晚发展的绘画。总论书画审美无非“雅俗”;雅正之美分出逸、神、妙、能的品鉴次第,对自然、神、逸范畴及品评对象的界定,可知皆为美的极致。自然、神、韵、意、理、性皆是向内挖掘探求的内蕴美,属同一境层。由内而外的开拓则形成对逸、法、情、味等外态追求。而所有这些都隐藏着由书而画的有序导引规律。从书画实践上看,书法实践入画导致绘画三次改弦易道:一、两汉以降,绘画精于学士,绘画由画工画变成了士夫画。文墨双修的学士将书法审美、娴熟的书写用笔技能潜移默化地渗入到绘画之中,属于“心有所能,必形诸于外”的必然结果。二、北宋文人士大夫主动追求突出绘画的书写性、文学性(诗意),文人画得以宏兴,后逐渐占据画坛主导地位。三、明末清初,文人治印勃兴,经由金石碑版考据与学习之陶泳,画家以擅长的篆隶而入绘画,金石气涵养其中,形成金石绘画。最后,通过综合梳理魏晋以来书画发展的时代风貌特征变迁,展示了书法影响绘画的具体历史表现——“书前画后”相差50至300年不等的“尚韵、尚法、尚意、尚态”四大审美与风貌对应关系,由此可见,书法对绘画的影响一直处于道夫先路的状态。
辛旭龙[8](2020)在《传承与发展:王原祁山水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不同历史时期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王原祁是山水画传承与发展中的里程碑式人物,18世纪中后期,内忧外患的局势致使部分学者在检视中华文脉中逐渐走向文化不自信的境地,他们质疑中华传统文化并将文化不自信的情绪延展到中国绘画发展史中,他们认为,董其昌与以王原祁为代表的清初四王名不副实,指责王原祁山水画作品是对不同历史时期名家作品的临仿,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甚至认为王原祁等人严重阻碍了山水画的发展,这种论调在百年来的社会大变革中愈演愈烈,致使人们对王原祁山水画艺术成就与历史地位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评判。时至今日,盲目否定与肯定王原祁山水画者依然不少,严重影响着人们对王原祁山水画艺术成就与历史地位的客观认识,对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着不良影响。本文力求通过风格分析、社会学分析、图像学研究、文献学研究、描述性研究等方法,对王原祁传世山水画作品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从中梳理其不同时期山水画的演变轨迹与原因,以及他在山水画用笔、用墨、用色、丘壑布局等方面的传承与发展。绪论中阐明文章写作的缘起,指出盲目否定或肯定王原祁山水画艺术与历史成就者未能全面认识王原祁山水画作品,对与本文相关的国内国际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并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研究方法等进行说明。第一章,运用风格学、图像学、文献学、社会学等方法对王原祁山水画进行分期分类,基本确定其不同时期山水画变革的时间节点、原因与路径等,立体化呈现王原祁绘画生涯中不同时期山水画的风格特征。第二章,通过梳理文人画笔墨概念的生成与发展,进一步探讨王原祁山水画笔墨的传承与发展,阐释其山水画的用笔用墨是对其之前绘画笔墨的总结与发展,认为王原祁是在董其昌提升笔墨在山水画中地位后,将这一艺术形式发挥到一定高度的山水画创作者,为笔墨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空间,其在山水画笔墨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影响着后世诸多山水画名家。第三章,勾勒山水画设色理念与方式方法的历史文脉,指出王原祁山水画设色兼具积色体与敷色体理念与方式方法,认为王原祁山水画墨与色、色与色、色与笔在传承传统基础上均进行了积极探索,用色与用笔用墨无异和色中有墨、墨中有色等设色理念与艺术实践提升了色彩在山水画中的地位,也对后世山水画创作者的用色理念与方式方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第四章,对不同历史时期山水画丘壑布局进行梳理,认为王原祁丘壑布局是对宋元以来山水画图式的传承与发展,并指出王原祁未传承董其昌否定黄公望《浮峦暖翠图》的画学思想,他将这一“景碎”特征的丘壑布局发挥到极致,成为垒石成山式积小块成大块山石结构样式,认为王原祁垒石成山式积小块成大块、龙脉山体气势、开合起伏的画面空间分割等画学思想与艺术实践,已成为山水画研习者中广为流行的专业术语。第五章,分析王原祁山水画中的书、文、印等来解读其综合文化素养与画学思想,对其师古不泥古的辩证传承精神与借古开今的创新精神进行肯定,并分析了王原祁终其一生致力于南宗正脉的得失。结论通过对以上章节的分析研究,认为王原祁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山水画传承并发展了董其昌南宗画学理论,他在用笔、用墨、用色、丘壑布局等领域均于传统基础上进行大胆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促使当下山水画创作和研究者能建立起对王原祁山水画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的客观认知,进而从王原祁的画学思想与艺术实践中汲取宝贵经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精品力作。
艾彤晖[9](2020)在《巫鸿中国艺术史论中的空间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海外汉学家巫鸿在美术史的“空间转向”潮流中看到了空间方法分析中国艺术史的潜能,在对中国美术史个案研究的总结基础上,关注空间在“图像分析”、“物件的视觉与意义分析”、“复杂的综合艺术体分析”中的用途,以期将“空间”概念在美术史研究中的地位提升到“图像”和“形式”的层次上来。他通过强调“空间”来开拓一种新的解释框架,目的主要是在反思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发掘空间概念在艺术分析中的方法论上的潜能。巫鸿的空间研究方法是富于创见的,笔者将论文分为五个章节,在个案研究基础上形成关于巫鸿中国艺术史论中“空间”问题的多角度思考,对其“空间”的方法论进行评述并探讨其可适用性。第一章,巫鸿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空间视角选择。近二三十年间,美术史研究由线性美术史向重构具体历史情境的空间性美术史移动,巫鸿在这种学术环境中产生把空间作为切入点并将其上升到方法论层次研究中国艺术史的想法。在西方,其他海外汉学家艺术史研究虽具有多重视角,但在巫鸿之前并未把空间上升到方法论层次研究中国艺术史;在中国,涉及到空间概念的古代艺术种类不少,例如中国古代绘画的“经营位置”和书法的“结体”和“章法”,但是都未形成系统的空间方法论。虽然巫鸿着作或多或少都有涉及到“空间”的相关概念,但是直到2018年《“空间”的美术史》将“空间”作为研究中国艺术史的方法进行专门探讨。因此巫鸿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空间视角选择是具有前瞻性的。第二章,图像空间。这一章主要涉及到的是巫鸿在图像层次,即二维平面的空间分析。结合巫鸿早期着作《重屏》,探讨了屏风在绘画空间中的功能和意义。巫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打破屏风作为实物与图像的界限,确立了“内”“外”相结合的中国绘画史研究框架,这是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的创新。另外,巫鸿运用西方的空间分析法分析中国的实际作品,探索出适用于分析中国画像艺术的非线性透视的空间研究方法,这种从“视觉空间”的角度提炼出来的空间研究方法对研究中国画像艺术有着更科学和更本土化的见解。最后,巫鸿图像学中的空间界阈具有象征性意义,这其中的空间分析法能够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辨别文本对图像阐述的真伪性,使得空间在图像上的应用更加广泛。第三章,器物空间。这一章巫鸿把着眼点从二维平面的图像扩大到了三维立体的器物。在这个层面上的空间开始和建筑及人发生关系,探索分析了容器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空间关系所呈现的表达效果与承载的文化内涵。又以铜镜、座椅等特殊物件为例,分析了特定空间中物性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此种关系的呈现方式。在对器物空间的探讨中,巫鸿有时是根据以往研究经验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将器物的分析上升到理论层次进行探讨。第四章,总体空间。这一章巫鸿把着眼点扩大到了四维时间性空间层面。在“总体空间”的概念中,巫鸿强调“原境”的重要性。以墓葬艺术和敦煌艺术为例,巫鸿的“总体空间”理论看到了空间在物质层面和人的意识层面的潜力,他的空间研究方法强调对跨学科知识的重视,注重在整体环境下进行研究,对比图形空间和器物空间的方法研究,巫鸿的总体空间理论相对更系统成熟。但是空间概念本身的宽泛性也导致其方法论把握程度的困难。第五章,走向空间方法的艺术史研究。巫鸿的空间方法论是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渐进式总结,适用于不同层面的空间分析。本章主要就巫鸿空间方法论的适用性进行探讨,以女性题材绘画中的空间层次分析作为讨论重点,尝试发现其在更多领域的艺术研究可能性。不可否认的是,巫鸿对空间方法论的探索是中国艺术史富于创见的探索旅程。综上所述,巫鸿中国艺术史论的空间方法是近年来美术史研究的新方式,其创新性可见一斑,但也存在新方法的不完善之处。这有待于研究者们继续不断地发现。
刘佳妮[10](2020)在《书画同源同法的历史建构和审美价值》文中提出本文以张彦远提出的“书画同体”和“同法”的命题为由,对书画两者的原初渊源和后来相互借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理论阐发和历史探讨。张彦远所谓“书画同体”也就是后来理论家所讲的书画“同源”问题,这一问题的考察构成了书画“同法”的历史根据。本文从书画“同源”的肇始再到“书”与“画”相互借鉴(主要是指画对于书的借鉴)的艺术现象,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审美解读。本文认为,书画同源是指书(字)与画在起源意义上的合一同体和交融未分的原始亲缘关系;书画同法是指书与画艺术二者在笔墨促发和审美意趣上的贯通融合。书画的同源与同法内涵虽然不同,但两者内在的关联和历史演化却是值得探讨的,构成本文的中心内容。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画论中的书画“同源”相关论述作为基本材料,辅之以文字学中的相关研究,深入探讨了“同源”命题的内涵,分别从现实根据,象形原则诸方面论证了书画“同源”作为“同法”的审美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书画“同法”审美建构的历史过程,解读了从六朝到宋元书画“同法”的几个重要关节点(主要表述为对相关书画理论的剖析);第三部分,围绕着书画“同法”的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考察,从而进一步印证书画关系在具体作品中的艺术关联和表征;第四部分,从文人写意,美感构成,天地精神和时空节奏等方面对书画“同法”的审美价值和哲学意蕴作出更为概括的形而上的理论阐发。
二、中国书画 的着眼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书画 的着眼点(论文提纲范文)
(1)从鉴藏到创作 ——吴湖帆、张大千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课题的研究方法 |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 |
(一)关于“吴湖帆的鉴藏与创作”的研究情况 |
(二)关于“张大千的鉴藏与创作”的研究情况 |
第一章 时代与个人——吴湖帆与张大千收藏比较 |
第一节 藏家身份及其收藏个性 |
一、作为收藏家的画家 |
二、作为画家的收藏家 |
第二节 藏品来源及收藏的必要条件 |
一、时代发展的推动 |
二、良好教育的支持 |
三、家族传承 |
四、收藏中的“林泉之心” |
第三节 书画流转中“执牛耳” |
一、主流与次流相行不悖 |
二、交友圈互动见收藏之价值 |
三、书画交易中见收藏之态度 |
第二章 方法与理论——吴湖帆与张大千鉴定比较 |
第一节 鉴定的方法与实践 |
一、吴湖帆的“笔法图像” |
二、张大千的“周”、“博”、“久” |
第二节 鉴定理论的自觉与运用 |
一、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 |
二、鉴赏中的独立精神 |
三、在“鉴真”与“作伪”之间的张大千 |
四、“一只眼”的吴湖帆 |
第三节 交游活动中的书画鉴定 |
一、吴湖帆与张大千的交游 |
二、交友圈对吴、张书画鉴定的影响 |
第三章 汲古与创新——吴湖帆与张大千临摹比较 |
第一节 以古人为师 |
一、从临摹中认识传统 |
二、师法古人笔墨 |
三、敬畏古人之心 |
四、集众家之所长 |
第二节 渐进式的临摹 |
一、从对临到背临 |
二、从背临到意临 |
三、临摹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临摹中出新意 |
一、从师法古人到师法造化 |
二、对传统的再认识 |
三、结合时代发展 |
第四章 艺术与精神——吴湖帆与张大千创作比较 |
第一节 从传统走出来的艺术创作方法 |
一、以藏促临、以临导创 |
二、以写生化临摹 |
三、以新生活促创作 |
四、随时代发展创新风格 |
第二节 从作品中看艺术创作精神 |
一、取“材”独特 |
二、消化古法 |
三、推陈出新 |
第三节 时代背景下的艺术创作观念 |
一、东西方语境下的创作观 |
二、市场环境下的创作观 |
三、创新精神下的创作观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民国时期吴湖帆与张大千交游年表 |
附录2 传世所见曾经吴湖帆鉴藏山水作品目录 |
附录3 传世所见曾经张大千鉴藏山水作品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徐渭书画相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徐渭书画相通的形成 |
1.1 文人画体系中的徐渭书画 |
1.1.1 文人画的特征 |
1.1.2 徐渭的文人书、画态度 |
1.2 徐渭书画相通的历史因素 |
1.2.1 晚明时期文化特征 |
1.2.2 徐渭文艺理论的特征 |
1.2.3 徐渭性情对其书画的影响 |
1.2.4 徐渭书画意象的历史承接 |
1.3 徐渭书画相通所需要素 |
1.3.1 本质意识与一般规律意识 |
1.3.2 清晰的表现原则 |
1.3.3 亢奋状态 |
1.3.4 兼善多种路数 |
1.4 徐渭书画相通的贡献 |
1.4.1 以笔墨形式主动创造意象 |
1.4.2 开创多种风格类型书画意象 |
第二章 徐渭书画相通的思维机制 |
2.1 果敢的思维勇气 |
2.1.1 创新精神 |
2.1.2 丰富的想象力 |
2.1.3 丰富的联想 |
2.2 深刻的思辨性 |
2.2.1 思维的广阔性 |
2.2.2 思维的辩证性 |
2.3 良好的悟性 |
2.3.1 思维的深度 |
2.3.2 审美通感 |
2.3.3 审美同构 |
第三章 徐渭书画之表现原则 |
3.1 神采为上 |
3.1.1 动静如生悦性弄情——徐渭言神采 |
3.1.2 深识书者唯观神采 |
3.1.3 画尽意在以全神气 |
3.2 意在笔先 |
3.2.1 意前笔后者胜 |
3.2.2 徐渭的笔性、笔意与笔法 |
3.3 意象表达 |
3.3.1 意象传统 |
3.3.2 嚼之不已更有余味——徐渭诗文意象 |
3.3.3 能书者发其笔意——徐渭书法意象 |
3.3.4 不求似而有余——徐渭绘画意象 |
第四章 徐渭书画之艺术传达 |
4.1 解衣盘礴 |
4.1.1 先散怀抱 |
4.1.2 忌讳拘谨 |
4.1.3 以酒助力 |
4.2 乘兴展开 |
4.2.1 贵于词者兴——徐渭言兴 |
4.2.2 乘兴挥毫作书 |
4.2.3 乘兴泼墨作画 |
4.3 以势造形 |
4.3.1 势范畴及徐渭的势意识 |
4.3.2 传统书论言势 |
4.3.3 书要认势——徐渭书法之势 |
4.3.4 传统画论言势 |
4.3.5 总看奔逸势——徐渭绘画之势 |
第五章 徐渭多种类型的书画意象 |
5.1 奋发类书画意象 |
5.1.1 徐渭奋发类书画作品的特征 |
5.1.2 形式元素的特征——豪健 |
5.1.3 形式元素的节奏——迅捷 |
5.1.4 形式元素的组合——郁勃 |
5.2 愤懑类书画意象 |
5.2.1 徐渭愤懑类书画作品的特征 |
5.2.2 形式元素的特征——乖戾 |
5.2.3 形式元素的节奏——急促 |
5.2.4 形式元素的组合——紧密、交叉 |
5.3 野逸类书画意象 |
5.3.1 徐渭野逸类书画作品的特征 |
5.3.2 形式元素的特征——圆润 |
5.3.3 形式元素的节奏——舒缓 |
5.3.4 形式元素的组合——疏朗 |
第六章 徐渭书画相通性对后世的影响 |
6.1 后世书画创作继承与发展徐渭书画 |
6.1.1 绘画更加脱离形似的束缚 |
6.1.2 书法之笔法与墨法进一步发展 |
6.1.3 书画创作自觉使用多种风格 |
6.2 后世对书画相通的继续思考 |
6.2.1 深化对书画相通意义的认识 |
6.2.2 注重思对于书画相通的重要作用 |
6.2.3 深化对“兴”的认识 |
6.2.4 深入探究形式与情感的对应 |
6.3 徐渭书画相通性对当代书画教学的启示 |
6.3.1 要领意识 |
6.3.2 主体意识 |
6.3.3 正气意识 |
6.3.4 严谨意识 |
6.3.5 律动意识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3)晚明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上编:专题研究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晚明草书的特质需要多维探索与系统研究 |
(二) 晚明草书的深入研究需要“书体”与“字体”理论相结合 |
(三) 研究中的“过誉”与“误读”需要以批评的视域重新思考 |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 书法史论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
(二) 草书体研究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
(三) 以晚明草书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一) “晚明”的界定及研究书家的范围 |
(二) “草书”的界定及研究材料的范围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 |
第一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生态 |
一、繁荣与衰飒——经济结构变化下的社会转型 |
二、僭越与世俗——政治力量失衡下的士人行为转变 |
三、彰异与抒发——文艺思想与美学观念下的草书“抒情化”倾向 |
四、递传与趣尚——文人圈层对刻帖及草书鉴藏的关注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书体发展背景 |
一、草书形体潦草化的滥觞阶段 |
二、草书的发生与形成阶段 |
三、草书的形定与调整阶段 |
四、草书的标准确立与突破阶段 |
五、草书风格的延展与探索阶段 |
第三节 晚明草书继承的观念及途径 |
一、法崇魏晋独宗羲献——晚明草书继承的理想观念 |
二、融合汉唐延扩宋元——晚明草书继承的实践途径 |
三、汲取同代承延为继——晚明草书对明前中期草书特徵的汲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 |
第一节 古法再造:草书笔法的流传及明代对笔法谱系的接受 |
一、草书笔法的流变述略 |
二、明代对草书笔法谱系的接受 |
第二节 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及其构成 |
一、董其昌、邢侗草书笔法正统意识的构建及坚守 |
二、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构建 |
三、王铎、傅山的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多维构成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家个体笔法理念的差异化 |
一、“平淡”与“雄强”——董其昌与王铎草书笔法理念的比较 |
二、董其昌的“疑问”——董其昌对张瑞图新型笔法的态度 |
三、“遒”“媚”之间——倪元璐与黄道周笔法理念的侧重 |
四、“用笔”与“信笔”——关于王铎与傅山草书笔法理念中“随意性”的探讨 |
第四节 晚明草书笔法的实践延展 |
一、晚明草书实践条件与笔法的关联性 |
二、晚明草书笔法实践的类型及特徵 |
三、晚明草书笔法“个性化线变”的价值与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 |
第一节 聚墨成形:魏晋至晚明时期墨法理念流变的阶段性 |
一、魏晋至唐对墨法观念的基础构建 |
二、唐代墨法的整体渐变 |
三、元至明前中期的自觉反思与调试 |
四、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的突变及总结 |
第二节 晚明草书墨法在实践中“泛化”的成因 |
一、物体条件方面的因素 |
二、草书家主观能动方面的作用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 |
一、“淡墨”非“淡” |
二、“浓重焦渴”施以“力感” |
三、“涨墨”与“破墨”的利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再草化 |
第一节 美草法之最奇:草书字法的内涵及晚明字法的特徵 |
一、晚明之前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 |
二、晚明草书字法意识及特徵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符号草法的择用与改造 |
一、主要符号 |
二、其他符号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形体字法再草化的类型 |
一、极简草化 |
二、极繁草化及楷行化 |
三、异写形变及奇异草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 |
第一节 因时相传: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演化规律述略 |
一、从“简炼组合”到“缭绕连绵” |
二、从“衡匀合度”到“矛盾对冲” |
三、从“点线结合”到“点线成面” |
第二节 晚明草书单字结体的形变与奇异性 |
一、字形:展大与形扩 |
二、部件:位移与逾越 |
三、结体:缭绕与支离 |
四、空间:疏密与缩放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字组结体的构成类型及特徵 |
一、均称平衡类 |
二、动态变化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 |
第一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构成问题寻绎 |
一、设定参照系与参数的测算方法 |
二、以参数视角考察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情况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欹正关系探微 |
一、“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 |
二、从横向律动角度看晚明草书的欹正对立 |
第三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 |
一、区域平衡的逐步突破 |
二、微观与宏观空白的营造 |
第四节 晚明草书势的嬗变与审美视域的拓宽 |
一、晚明草书势的类型及特徵 |
二、晚明草书审美视域拓宽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明草书理论形态的构建及其历史地位 |
第一节 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关系 |
一、文艺思想对明代书学理论的影响 |
二、明代前期及中後期书学理论的特徵 |
第二节 承袭与转化:晚明草书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古两极:徐渭、项穆 |
二、遵古纳新:董其昌、邢侗、赵宦光、李日华 |
三、依古反思:王铎、黄道周、傅山 |
第三节 推崇与思索: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 |
本章小结 |
附表:《本文研究所见晚明草书作品表》 |
参考文献 |
一、图版资料 |
二、古代文献 |
三、现代着作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後记 |
下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 |
一、介绍 |
二、凡例 |
三、索引 |
四、正文 |
(4)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1.2.1 相关重要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意义: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需要当代传播 |
1.3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的现状 |
1.3.1 研究着作 |
1.3.2 学术论文与专业类艺术期刊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优势及难点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研究优势 |
1.5.3 本文的研究难点 |
第2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播逻辑 |
2.1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意象与西方艺术的“写实”表达观 |
2.1.1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意象 |
2.1.2 西方艺术的“写实”表达观 |
2.2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形态与呈现逻辑 |
2.2.1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质料介质 |
2.2.2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形式介质 |
2.3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播思维 |
2.3.1 线性艺术与非线性传播 |
2.3.2 艺术本体与媒介传播思维的关系 |
2.3.3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碰撞与融合 |
2.3.4 视觉呈现方式的转变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影响 |
第3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主要形态 |
3.1 书画艺术作品的视觉直呈传播 |
3.1.1 视觉直呈的场景化 |
3.1.2 视觉直呈传播还原意蕴传达的完整性 |
3.1.3 视觉直呈传播驱动艺术生产 |
3.1.4 视觉直呈的公共传播特性 |
3.2 书画艺术的跨域嫁接传播 |
3.2.1 书画艺术与平行艺术的融合与嫁接 |
3.2.2 书画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交融 |
3.3 书画艺术的大众媒体传播 |
3.3.1 纸媒传播 |
3.3.2 影视传播 |
3.3.3 互联网传播 |
3.3.4 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时代性 |
3.3.5 传统书画艺术大众传播的限制 |
第4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障碍 |
4.1 传统书画艺术程式复杂且功能狭窄 |
4.2 退化的书写能力 |
4.3 “出帖”困难与“无用之美” |
4.4 城市风格脱离古典美学场域 |
4.5 艺术市场流通与作品复制的双重难题 |
第5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路径 |
5.1 艺术传播方式需适配新的传播技术 |
5.1.1 艺术传播生态与书画艺术发展的关系 |
5.1.2 寻求打破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时代局限 |
5.1.3 更新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观念 |
5.2 美用合一的文化延展 |
5.2.1 “无用”与“有用”的融合:生活化的巧妙传播 |
5.2.2 传统书画艺术文本的功能转化 |
5.2.3 从主动选择到文化自觉 |
5.3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多维动态延展 |
5.3.1 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播界限 |
5.3.2 “失真”传播:原作保护原则下的传播策略 |
5.3.3 从“静”到“动”:动态化呈现与动态场域的构建 |
1. 书画艺术的动态化呈现可强化艺术体验 |
2. 构建动态场域,塑造“现场化”传播效果 |
5.3.4 开启书画艺术与人的多渠道沟通 |
5.3.5 构建独具特色的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生态 |
5.4 意境传达与故事化:书画作品的审美意识与立体形象的营建 |
5.4.1 “造境”:用生动意境传递审美意识 |
5.4.2 故事化传播丰富书画作品的立体形象 |
5.5 内生动能——师承与文修共进 |
5.5.1 学院“科班”教学模式 |
5.5.2 名家师门传承模式 |
5.5.3 线下雅集模式 |
5.5.4 媒介资源与平台教学 |
5.6 国际传播与文化融合 |
5.7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承中的变异与变异中的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价值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问题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及其材料属性 |
一、“笔触”与“笔迹”的概念释义 |
二、油画笔迹的文化解析 |
三、油画笔迹的材料属性 |
(一)媒介的革变:从丹培拉到丙烯综合材料的运用 |
(二)刚柔之美:油画笔的性能与延展 |
第二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 |
一、误读与初显 |
(一)误读与解读——西画东渐之初关于油画笔迹的讨论 |
(二)隐匿与初显——明清时期中国油画笔迹之形态 |
二、探索与融会 |
(一)决澜迹象——民国时期油画笔迹的初创 |
(二)问迹体道——新中国成立后油画笔迹语言的探索与融会 |
三、自信与彰显 |
(一)文化自信与话语体系建构的启迪与推动 |
(二)文艺方针与文化策略的引领 |
第三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 |
一、写实、写意、表现、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一)隐匿与间离——写实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二)抒写与表现——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三)迹象的直呈——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二、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 |
(一)范式与同构——中国书画用笔对油画笔迹的影响 |
(二)个案分析——书写性在作品中的表达 |
(三)涂绘与书写——中西方油画笔迹表达方式的比较 |
三、笔迹心印:中国油画笔迹语言与其精神呈现 |
(一)个案分析——笔迹与精神的契合 |
(二)群体共识——笔迹与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 |
第四章 中国油画笔迹发展动因深层考析 |
一、中国哲学及艺术观念的影响 |
(一)道以迹显,迹因道进 |
(二)中国书画的笔墨传统 |
二、跨界实践与出位之思 |
(一)油画与水墨的跨界实践 |
(二)跨媒介实践的出位之思 |
三、“第三空间”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
(一)“第三空间”的生成 |
(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
第五章 中国油画笔迹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一、模仿与超越:笔迹语言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
(一)模仿:随人作“迹”终后人 |
(二)超越: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
二、博弈与共生——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 |
(一)科技与技艺的博弈 |
(二)互动共生的新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书法影响绘画发展的前提基础 |
第一节 文明之端,书道崇尚 |
第二节 王政之需,书法勃兴 |
第三节 书法绘画同构同游于艺 |
第四节 书法影响绘画的理论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书法审美思想对绘画的导引 |
第一节 素以为绚的自发审美 |
第二节 古质今妍的审美流变 |
第三节 从“雅俗”到“逸神妙能”的审美延续 |
第四节 自然神逸为雅之极致 |
第五节 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之“尚意” |
第六节 书画内意外露追求尚态之先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书法实践入画导致绘画三次改弦易道 |
第一节 学士介入、古今嬗变 |
第二节 士夫画凸显书写性、文学性分流出文人画 |
第三节 金石之气涵养,金石书画崛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法影响下的历代绘画风貌 |
第一节 书法绘画风貌的四大对应 |
第二节 以书入画自发下的晋唐尚韵画风 |
第三节 尚法书风下的唐宋绘画格法 |
第四节 以书入画自觉下的宋元尚意画风 |
第五节 个性解放书风下的明清尚态画风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报纸)论文 |
外文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传承与发展:王原祁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三、国内国际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框架 |
(三)回避问题 |
第一章 王原祁山水画的分期与演变 |
一、王原祁早期山水画探索 |
(一)在家学中初试山水画 |
(二)以王时敏之法临仿黄公望山水画 |
(三)以王时敏之法临仿宋元诸家 |
(四)以王时敏之法进行尝试性的山水画创作 |
二、王原祁中期山水画变革 |
(一)将所见风物融入其山水画中 |
(二)尝试透视法构图 |
(三)在倪瓒山水画中体会特有的图式与笔墨 |
(四)在王蒙山水画中寻求雄伟气势 |
(五)意仿黄公望山水画 |
三、晚期山水画类型 |
(一)简洁平淡型 |
(二)繁复多变型 |
(三)层峦叠嶂型 |
(四)简拙松灵型 |
第二章 王原祁山水画的笔墨形式 |
一、传统山水画中的笔墨 |
(一)文人画笔墨概念的生成与发展 |
(二)王原祁山水画笔墨的传承 |
二、王原祁山水画的用笔与用墨 |
(一)王原祁山水画用笔特征 |
(二)王原祁山水画用墨特征 |
(三)王原祁笔墨与物象间的关系 |
三、王原祁对山水画笔墨的贡献与影响 |
(一)王原祁对山水画笔墨的贡献 |
(二)王原祁山水画笔墨探索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
第三章 王原祁山水画的画面设色 |
一、传统绘画色彩观与设色方法的发展 |
(一)中国画的积色体与敷色体设色 |
(二)王原祁山水画设色的传承 |
二、王原祁山水画用色分析 |
(一)色与墨的关系 |
(二)色与色的关系 |
(三)色与笔的关系 |
三、王原祁对山水画设色的贡献与影响 |
(一)王原祁对山水画设色的贡献 |
(二)王原祁对山水画设色的影响 |
第四章 王原祁山水画的丘壑布局 |
一、传统山水画中的丘壑布局 |
(一)山水画中丘壑布局的发展 |
(二)王原祁山水画丘壑布局的传承 |
二、王原祁山水画丘壑布局分析 |
(一)垒石成山式的积小块成大块 |
(二)龙脉山体气势 |
(三)开合起伏的画面空间分割 |
三、王原祁对山水画丘壑布局的贡献与影响 |
(一)王原祁对山水画丘壑布局的贡献 |
(二)王原祁对后世山水画丘壑布局的影响 |
第五章 王原祁山水画对后世的启示 |
一、综合素养在其画面中的全面展现 |
(一)书法、用印素养 |
(二)诗文素养 |
(三)画学思想 |
二、师古不泥古的辩证传承 |
三、借古开今的创新精神 |
四、致力于南宗正脉的得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王原祁山水画年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巫鸿中国艺术史论中的空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1.选题依据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其他海外汉学家中国艺术史论中的研究方法 |
2.近年来学者对巫鸿中国艺术史空间方法论的研究 |
(三)思路与方法 |
一 巫鸿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空间视角选择 |
(一)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空间概述 |
1.中国古代绘画的“经营位置” |
2.中国古代书法的“结体”和“章法” |
(二)巫鸿对艺术史研究中“空间”概念的界定 |
1.“空间”的内涵 |
2.“空间”的外延 |
(三)巫鸿艺术史研究空间的学理依据 |
1.海外汉学家艺术史研究的多种视角 |
2.美术史的“空间转向”潮流 |
二 图像空间 |
(一)屏风在绘画空间中的应用与功能 |
(二)中国绘画非线性透视的空间表现 |
(三)图像学中的女性空间与生死界阈 |
三 器物空间 |
(一)画像器物的空间模式 |
(二)容器的空间性 |
(三)玉璧、铜镜、座椅等特殊物件的空间意义 |
四 总体空间 |
(一)墓葬艺术的空间性 |
(二)敦煌艺术与拓展意义上的总体空间 |
五 走向空间方法的艺术史研究 |
(一)中国女性题材绘画的空间方法运用 |
(二)对巫鸿艺术史空间方法论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书画同源同法的历史建构和审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主要内容及问题: |
四、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书画“同源”的历史探渊与书画“同法”的逻辑关联 |
第一节 书画“同源”的首倡及其理论演绎 |
第二节 书画“同源”的文字学探讨 |
第三节 画论关于书画审美同构的多种阐释 |
第四节 “象形”原则作为书画“同法”的历史前提 |
第二章 书画“同法”的审美建构 |
第一节 晋唐人物画中的书画“同法”初构 |
第二节 宋代山水画书画“同法”理论的拓展 |
一 郭熙论“人之学画,无异学书” |
二 郭若虚书画“本自心源”说 |
三 韩拙论“书不同体,画不杂揉” |
四 米友仁“心画”论 |
第三节 元明花鸟画书画“同法”互鉴的理论深化与延伸 |
一 赵孟頫论“书画本来同”的转折意义 |
二 夏文彦《图绘宝鉴》与历代书画兼善者的载录 |
三 书法渗透花鸟的“同法”全面展开和提升 |
第三章 书画“同法”的个案考析 |
第一节 赵孟頫花鸟写意中的书法笔气的贯融 |
第二节 倪瓒的山水用笔与书法格调的相映 |
第三节 徐渭草书与花鸟画大写意的互通 |
第四节 董其昌的清润山水与书法平淡风致的相融 |
第四章 书画“同法”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书法对文人绘画写意的推助作用 |
第二节 书法题跋与绘画美感的构成 |
第三节 画中兼字透发的天地精神(“一画”) |
第四节 书画互鉴蕴含的时间(宇宙)节奏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书画 的着眼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从鉴藏到创作 ——吴湖帆、张大千比较研究[D]. 张祉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徐渭书画相通性研究[D]. 韩一哲. 西北大学, 2020(07)
- [3]晚明草书研究[D]. 赵紫文. 吉林大学, 2020(04)
- [4]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D]. 王壹. 吉林大学, 2020(01)
- [5]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D]. 海晓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D]. 朱国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传承与发展:王原祁山水画研究[D]. 辛旭龙.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9]巫鸿中国艺术史论中的空间问题研究[D]. 艾彤晖.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10]书画同源同法的历史建构和审美价值[D]. 刘佳妮.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