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集群基站四线E&M线联网(论文文献综述)
岳骏[1](2013)在《基于MPT-1327集群通信协议的公安指挥调度系统的研究和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基于MPT-1327通信协议的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它广泛应用于公安、武警、交管、消防等部门以及铁路、民航、地铁的调度指挥等领域,特别在公安系统,全国各级公安部门均建有公安专用的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民警通过对讲机、车载台、基地台等无线终端就能在整个无线集群网络中进行语音和数据通信,各级领导和指挥部门可以便捷、迅速地对相关民警进行指挥调度。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公安部门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日益加大,公安行政执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处置各项应急突发事件等方面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大,当今时期的各项公安工作的开展,包括最日常的接处警在内都依托于准确、快速的指挥调度。随着现阶段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使用有线调度台技术对警力进行快速、有效、合理的调度指挥已经成为公安“科技强警”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结合福州市公安局的现状,从服务公安工作为出发点,开发建设了一套基于福州公安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的指挥调度系统。本课题根据当前我国无线集群通信网络的指挥调度系统的开发建设情况,借鉴吸取了其系统研究和设计方面的开发应用成果,总结了已建成的指挥调度系统在通用性、扩展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不足,从福州公安自身工作需求出发确定了研究方向和功能设计目标。同时,在指挥调度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实现过程中,不断对发现的难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许多新的设计思路。本课题立足于公安实战工作,注重各项具体功能需要出发,综合考虑了公安指挥调度工作的特殊性,最终提出一个完整的指挥调度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利用最新的软件设计技术,解决了系统方案在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该系统在福州市公安指挥指挥调度平台和新西兰TAIT无线集群通信网络的基础之上开发设计了整个指挥调度系统:首先,指挥调度系统通过350M无线集群系统局域网连接到TAIT 1541节点控制器上,用以收、发各种指挥调度相关的呼叫信令;另一方面通过公安网连接到福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公安指挥调度平台,为其提供无线集群通信网络的数据接口。因此,部署集群有线调度系统的服务器需配置两个网络,以连接到两个不同功能的网络,而坐席电话作为PABX、PSTN和警用集群电台的语音终端并线接入指挥中心程控交换机,调度终端再通过调度台服务器与T1541节点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整个指挥调度过程。最终在.NET平台下面完成了指挥调度系统的开发,并在实际的应用中对系统预期目标中的通用性、扩展性、可靠性等进行了验证,最后总结了该系统的优缺点,并对本课题今后进一步的扩展研究和完善设计工作进行了展望。
徐瑶[2](2011)在《公安三警合一指挥中心接处警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安全一直就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可是由于当今高科技犯罪、跨地区犯罪逐渐增多,尤其是近几年来具有现代特点的特大恶性案件、危及国有资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案、要案急剧增多,这就要求公安战线在不断提高干警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要尽快的装备高科技的“武器”,这样才能迅速准确地侦破大案、要案,严惩犯罪分子,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将公安110、消防119、交警122三警合一已经成为实现社会安全和提供紧急救助的核心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介绍了实现三警合一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CTI技术。本文以三警合一调度指挥系统的子系统——指挥中心接处警台系统,描述了其详细的设计与实现这一过程。以山东某地区为背景,具体说明了CTI技术的发展以及CTI技术的两大核心框架:TAPI/TSAPI框架和ECTF框架,从而对CTI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详细介绍公安三警合一调度指挥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及系统特点;并进一步阐述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在设计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系统的部分实现内容,本章选取了普通座席、班长座席、二级接处警子系统、GIS电子地图系统、数据查询子系统、数字录音子系统等功能。最后对系统提出安全措施及安全设计并对系统进行测试。该系统满足综合接处警(三警合一)和社会联动(紧急救助)业务需求和多种报警的受理。实现多个子系统及相关外部系统的充分信息交换和和无缝集成。支持多类信息的统一处理、存储和管理。实现面向决策中心和基层处警单位的资源、信息共享。适应集中接处警与集中接警、多级分布式处警等多种应用模式。适应未来业务发展、技术发展与功能扩展,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节省投资,增强效能。
傅为民,王序[3](2011)在《同频同播系统在350兆集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介绍了同频同播系统的系统结构,并对海宁市公安局的集群+同频同播双模无线通信系统作了介绍。
许霞[4](2008)在《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程控交换机更新改造方案设计》文中指出程控数字交换机在保证电力系统通信安全稳定运行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原程控交换机的运行现状,提出了程控交换机更新改造设计的必要性。通过调研各生产厂家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性能,进行了设备选型,研究了手机无线通信与固话通信组网的可行性,并结合公司实际,研究和设计了移动和联通中继方式、电力系统中继方式、手机无线通信中继方式、二期调度机中继方式、厂区交换机与樱桃园交换机之间的中继联网方式,以及宿舍区、厂区的编号方案,为程控交换机更新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解决了原程控交换机在容量、功能及配置中的不合理问题,对其他企业进行程控交换机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胡海波[5](2004)在《一种有线/无线混合指挥调度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专用移动通信是无线移动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专供各部门和单位内部使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提供指挥调度通信服务,故也称无线调度通信。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高级发展阶段称之为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用于一线指挥调度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在现有成熟的移动通信产品和技术研究基础之上,推陈出新,优化技术体制,做出最佳的指挥调度通信系统,加速数字集群的开发建设,成为现在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有线/无线混合指挥调度通信系统方案,该方案在以数字程控调度机为核心的有线调度通信网上接入大区制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及其它移动通信设备(无绳电话等),构成一种有线/无线混合指挥调度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信令检测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实用性,并通过中继线接入PSTN公用电话网,实现灵活可靠的指挥调度的功能。目前该方案已应用于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610所)火箭橇滑轨试验场,在其承担各种大型综合试验时,都能保证火箭橇滑轨试验场在该系统的覆盖通信范围之内指挥调度畅通;同时完成试验场地用户和市话用户之间的通信。实际使用表明这是一种易于实现、性能良好的专用移动通信方案。
唐方润[6](2001)在《指挥监控通信系统设计及高速数传模块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指挥监控通信系统的普遍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化通信手段的提高和全球定位技术(NAVSTAR/GPS)的日益成熟,已使建立一个能够及时接警、快速处警、提供数字化显示、实时跟踪多目标、备有各种数据库、调度管理灵活的多目标指挥监控通信系统成为可能。 本文介绍了作者参加的两部分工作,其一是某省公安厅指挥监控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该系统是为满足省公安厅的日常和在紧急情况下的通信指挥调度的需求而建设的。整个系统由通信平台、计算机网络、视像设备、指挥控制台、通信指挥车等组成。系统中GPS定位数据的高速率连续输出算法、话音数据集群(VDT)、新的GPS车辆系统结构和全新的通信交互手段等先进技术的采用,人人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覆盖面积,实现了在现有移动通信信道上数话兼容、高动态定位的需求,使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其二是参与了GPS接收机的研制,完成了高速数传模块的电路原理设计,印制板电路制作以及部分调试工作,其实现增加了指挥监控通信系统的容量,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性。
谢红文[7](2000)在《公安集群基站四线E&M线联网》文中研究说明
二、公安集群基站四线E&M线联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安集群基站四线E&M线联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PT-1327集群通信协议的公安指挥调度系统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集群通信及其调度系统的相关技术协议 |
2.1 无线集群通讯系统 |
2.2 集群通讯协议MPT-1327 |
2.3 基于MAP27的集群通讯访问 |
2.3.1 MAP27协议 |
2.3.2 MAP27协议主要命令介绍 |
2.3.3 MAP27下计算机建立呼叫的流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指挥调度系统总体设计 |
3.1 功能设计 |
3.2 总体架构设计 |
3.3 指挥调度系统硬件组成 |
3.4 系统的信息处理流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指挥调度系统的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功能模块架构 |
4.2 呼入呼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1 MAP27编码的设计与实现 |
4.2.2 MAP27接收解码的设计与实现 |
4.2.3 MAP27通信的状态变化的实现 |
4.2.4 呼叫号码数据库访问实现 |
4.3 集群通信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3.1 MPT-1327中GTC的提取与分析 |
4.3.2 MPT1327和MPT-1343编队的转换 |
4.4 录音放音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 数据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运行实例及应用分析 |
5.1 调度系统的运行实例 |
5.1.1 系统运行环境与硬件配置 |
5.1.2 调度系统的主界面 |
5.1.3 呼入呼出通信 |
5.1.4 集群通信监控 |
5.1.5 调度系统通信记录统计 |
5.1.6 联席调度服务器资源管理 |
5.2 调度系统的应用分析 |
5.3 总结与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公安三警合一指挥中心接处警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介绍 |
1.2 公安三警合一调度指挥系统 |
1.3 系统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主要技术介绍 |
2.1 CTI技术介绍 |
2.2 CTI技术特点 |
2.3 CTI技术在调度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
2.4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2.4.1 硬件平台 |
2.4.2 软件平台 |
2.5 系统开发采用的关键技术 |
2.5.1 TAPI/TSAPI框架 |
2.5.2 ECTF系统框架 |
2.5.3 J2EE |
2.5.4 Eclipse |
2.5.5 JSP |
2.5.6 Oracle数据库 |
第三章 公安三警合一调度指挥系统设计 |
3.1 系统体系结构 |
3.2 系统组成 |
3.3 系统特点 |
第四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1 数据库信息标准和规范化方法 |
4.2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3 数据库设计 |
4.4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策略 |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层次结构 |
5.1.1 系统设备层 |
5.1.2 系统服务层 |
5.1.3 系统业务层 |
5.2 系统需求 |
5.2.1 三警合一指挥调度系统软件组成 |
5.2.2 三警合一指挥调度系统的软件架构 |
5.2.3 三警合一指挥调度系统工作流程 |
5.3 系统功能实现 |
5.3.1 普通座席 |
5.3.2 班长座席 |
5.3.3 级接处警子系统 |
5.3.4 GIS电子地图子系统 |
5.3.5 数据库子系统 |
5.3.6 数据查询子系统 |
5.3.7 数字录音子系统 |
5.4 系统实现代码及自身工作 |
5.4.1 接警信息的数据库实体类代码 |
5.4.2 数据存取对象的实现 |
5.4.3 业务逻辑层代码的实现。 |
5.4.4 控制层代码的实现。 |
第六章 系统安全与系统测试 |
6.1 安全措施 |
6.1.1 防火墙 |
6.1.2 应用层的安全措施 |
6.1.3 网络防病毒软件 |
6.2 关于网络结构的安全设计 |
6.3 内外网安全隔离 |
6.4 系统测试 |
6.4.1 测试的流程 |
6.4.2 功能测试用例 |
6.4.3 其它测试的内容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同频同播系统在350兆集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同频同播系统的系统结构与性能指标 |
(一) 系统结构与组成 |
(二) 下行信号的同播 |
1. 幅度响应: |
2. 绝对延时: |
3. 群延迟: |
(三) 下行调制信号同步 |
(四) 上行信号判选 |
(五) 总体技术指标 |
1. 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
2. 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 |
3. 系统容量 |
三、双模同频同播系统应用实例 |
四、小结 |
(一) 节省频率资源 |
(二) 移动台漫游方便 |
(三) 通话不会中断 |
(4)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程控交换机更新改造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通信现状 |
2.1 目前现状 |
2.2 改造的必要性 |
2.3 对程控交换机的要求 |
第三章 厂区通信组网设计 |
3.1 厂区通信组网设计原则 |
3.1.1 整体技术要求 |
3.1.2 设计原则 |
3.2 厂区通信组网设计 |
3.3 程控交换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
3.3.1 话务量 |
3.3.2 呼损 |
3.3.3 话务处理能力BHCA |
3.4 程控交换机中继方式设计 |
3.4.1 接口方式 |
3.4.2 信令方式 |
3.5 程控交换机的容量计算 |
3.5.1 中继线数量计算 |
3.5.2 BHCA 计算 |
3.6 号码编号方案设计 |
3.6.1 号码编制原则 |
3.6.2 号码编号分配方案 |
3.7 手机调度网方案设计 |
3.7.1 手机调度网介绍 |
3.7.2 手机调度网业务划分 |
第四章 程控交换机的选型 |
4.1 程控交换机的选型原则 |
4.2 各生产厂家交换机的选型 |
4.3 HICOM 300E 系列交换机的特点 |
4.4 HICOM 300E 系列交换机的系统接口功能 |
4.4.1 ISDN功能丰富 |
4.4.2 可选配多种服务器,适用于各种通信业务 |
4.4.3 组网功能强 |
4.4.4 多种信令 |
4.5 HICOM 300E 系列交换机性能对比 |
4.5.1 机型种类 |
4.5.2 性能对比 |
第五章 程控交换机更新改造方案工程的实施 |
5.1 机房工程 |
5.1.1 机房的环境要求 |
5.1.2 机房改造 |
5.2 程控交换机主体工程 |
5.2.1 程控交换机改造步骤及注意事项 |
5.2.2 配线架工程 |
5.2.3 程控交换机主机工程 |
5.2.4 蓄电池工程 |
5.3 程控交换机外围接口设计 |
5.3.1 程控交换机AMO 流程图 |
5.3.2 350E交换机与中国移动公网的连接 |
5.3.3 350E交换机与中国联通公网的连接 |
5.3.4 350E交换机与电力系统线的连接 |
5.3.5 350E交换机与市区交换机的连接 |
5.3.6 350E交换机与甸园宾馆的连接 |
5.3.7 350E 交换机与二期集控、二期燃料的连接 |
5.3.8 改造效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一种有线/无线混合指挥调度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我国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 |
1.2 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市场需求 |
1.3 课题的意义 |
2 有线/无线混合指挥调度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
2.1 什么是有线/无线混合指挥调度通信系统 |
2.2 有线/无线混合指挥调度通信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
3 系统总体方案 |
3.1 系统构成 |
3.2 系统主要任务 |
3.3 系统基本功能设计 |
3.4 系统主要设备 |
4 DDSK型数字程控调度机 |
4.1 DDSK型数字程控调度机的主要功能 |
4.2 DDSK型数字程控调度机的硬件结构 |
5 系统有线/无线转接器的硬软件设计 |
5.1 有线/无线转接器的基本原理 |
5.2 有线/无线转接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
5.3 有线/无线转接器的软件设计 |
6 系统的实现 |
6.1 系统的工程实现 |
6.2 数字程控调度机的硬软件的设置 |
6.3 有线/无线转接器的系统调试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指挥监控通信系统设计及高速数传模块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指挥监控通信系统的发展 |
§1.2 本课题的目的 |
第二章 指挥监控通信系统设计 |
§2.1 任务要求 |
§2.2 指挥监控通信系统设计指标要求及分析 |
§2.3 指挥监控通信系统设计 |
第三章 系统中定位原理及处理技术 |
§3.1 DGPS定位原理 |
§3.2 动态定位数据处理技术 |
§3.3 GPS接收机的坐标系统变换技术 |
§3.4 GPS与航位推算系统的组合定位技术 |
§3.5 一种高速率GPS定位数据连续输出算法 |
§3.6 控制中心对移动车辆管理系统结构和交互管理手段技术 |
第四章 指挥监控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
§4.1 无线数据通信技术 |
§4.2 定位系统中的通信技术 |
§4.3 基于集群的集中差分GPS/AVL系统分析 |
§4.4 基于集群的集中差分GPS/AVL系统容量分析 |
§4.5 控制中心与指挥通信车的卫星通信技术 |
第五章 高速数传模块实现 |
§5.1 差分GPS接收机(DGPS)组成及设计要求 |
§5.2 高速数传模块研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表 |
四、公安集群基站四线E&M线联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PT-1327集群通信协议的公安指挥调度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 岳骏. 福州大学, 2013(09)
- [2]公安三警合一指挥中心接处警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徐瑶.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3]同频同播系统在350兆集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 傅为民,王序. 警察技术, 2011(04)
- [4]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程控交换机更新改造方案设计[D]. 许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02)
- [5]一种有线/无线混合指挥调度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胡海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6]指挥监控通信系统设计及高速数传模块实现[D]. 唐方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1(01)
- [7]公安集群基站四线E&M线联网[J]. 谢红文. 警察技术,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