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NGN与软交换(论文文献综述)
庞爱丽[1](2014)在《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设计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通信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技术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电信业务和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战略性转变和固定业务向移动业务的战略性转变。面对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电信运营商不仅需要依靠用户量的增长来提供收入增长,而且要在新的业务应用和消费模式中找到新的发展向。这就要求运营商一方面采用新的网络技术和产品有效的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另一方面采用新的网络技术使目前和将来即将出现的多网运营的建设得以兼顾。产业界已达成共识:目前分离的语音、数据,多媒体和移动网络必将逐步融合演进至集多种业务于一体的、开放的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分析了下一代网络产生的背景,对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2、叙述了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体系结构,介绍了 NGN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关键技术,研究了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策略。分别针对PSTN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国际互联网、接入网、传输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分析。3、研究了下一代网络的技术核心—软交换技术,包括软交换的概念、整体结构和关键协议,分析了软交换的接入能力、业务能力、网络管理机制以及技术优势。重点研究了软交换的业务和应用的开发情况,并且对软交换和现有网络的互联互通提出了融合演进策略。根据NGN和软交换技术自身的特点,对现有网络与软交换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及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进行了研究。4、论述了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工程的设计方案,利用黑龙江电信现有的城域网资源和可利用的本地接入网资源,按照NGN网络分层的要求,从网络容量和可扩展性,运营成本和能力以及投资等几方面,对黑龙江电信的NGN试验网工程设计了方案,研究制定了路由组织、私网穿越、QoS实现、网络带宽等方案;通过对网络的安全分析提出了防护方案,并且提出了计费、网管、同步的方案。同时,对用户编号、IP地址分配、信令点编码等网络资源进行了规划。从而优化了网络结构,降低了通信网络的复杂性和成本。
宋晓宁[2](2013)在《长春联通一汽软交换组网方案的研究》文中指出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NGN)的关键技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NGN)采用开放的分层架构,实现业务与呼叫控制相分离、呼叫与承载分离、使得提供灵活、快速、融合的业务成为可能。在理想的IP承载网络的支持下,软交换系统将具有所有传统电信业务的支持能力;同时,可利用开发的体系结构和丰富灵活的IP网络资源开发全新的业务。软交换网络的引入能够为电信运营商的多种网络融合与演进,提供一个非常理想的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快速、灵活的提供综合业务。传统运营商也期望基于软交换技术实现平滑的网络演进,不断提升网络的业务支持能力。因而,对软交换NGN网络的组网规划和设计的研究在现在就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汽通信处作为一汽厂区传统固网运行商,存在着网络庞大、机型复杂、设备老化、无法提供新业务等诸多问题,同时用户对个性化通信业务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这次模拟并网,固网运行商必须进行网络转型,改造现有的PSTN网络,使其适应新的业务发展需要,用新的技术为企业增加业务收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客户。本人将从NGN的理论发展过程着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了解长春联通目前的网络现状和业务需求情况,提出了长春联通一汽厂区模拟软交换组网方案的研究,并对长春联通一汽厂区NGN网络的结构,设备的配置,NGN与其它网络的互通,路由的规划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是NGN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一个网络改造方案,它的实施将会为长春联通的网络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PSTN网络的改造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支撑。
刘俊杰[3](2012)在《软交换技术及其在NGN建设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科技进步等因素一直在推动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也由原来的单一的语音通话变为数据、图像、语音等的综合需求。这种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将变得更加的复杂、丰富、个性化和智能化,原有的网络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人们期待一种新型的通信网络来提供新一代的通信业务。在这种背景下,NGN,一种基于TDM的PSTN语音网络和基于IP/ATM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使得在新的一代网络上同时提供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可以说NGN开启了传统以电路交换为主的PSTN网络逐步向以分组交换为主的IP网络的建设步伐。软交换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分组交换控制技术,成为了NGN网络建设中的核心技术。随着3G牌照的发放,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开始了分组交换网络的建设工程,如何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减少网络建设投资、降低运行维护的成本,如何提高网络质量等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分别介绍软交换技术及NGN网络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如何利用软交换技术建设NGN网络,实现现有网络向NGN网络的平滑过渡,同时通过两个工程实例来详细的介绍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利用软交换技术对原有网络进行升级改造为NGN网络的思路和具体过程。
李晓飞[4](2012)在《德州联通固网NGN组网方案》文中指出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是一个业务驱动型的网络,它是传统的PSTN和基于IP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采用综合、开放、融合的网络架构,实现业务与呼叫控制完全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完全分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它是一种基于分组的网络,该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并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具有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保障的传输技术,在该网络中与业务相关的功能独立于下层与传输相关的技术。使用NGN,用户可以随意接入网络并可以根据其选择,连接到相互竞争的业务提供者。它支持普遍移动性,这种移动性允许向用户提供一致的普遍存在的业务。现在,NGN的组网应用在全国己经有很多试点。从2011年起,NGN的商用网络将进行大规模部署,到2013年以后,NGN的研究重点将转移到新业务的开发和应用上。关于NGN的理论研究非常多,但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NGN实际组网应用还不成熟,尤其是在新业务的开发和应用上,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新业务的开发和实际应用。本论文通过对NGN试验网络的研究,分析NGN网络设计机制,研究NGN及其关键技术原理,探索NGN在商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寻求适合现有网络环境的方案。通过业务项目测试和具体应用实例的构建,结合现有通信网络的演进,目的在于设计出一个符合德州联通实际环境应用的NGN组网方案,并通过德州联通固网NGN组网方案的实际构建,全面诠释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技术细节与可行性,并通过对NGN网络结构等诸多方面的修正优化,实现了节约投资,保护投资,提高网络可靠性的目的。论文探讨内容是当前通信行业研究的热点,前景应用广泛。
薛泓林[5](2011)在《面向省级电力业务的NGN软交换网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软交换网络体系是搭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具有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且业务提供手段丰富,是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体的全新网络,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电路交换等功能单一的网络,是现代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软交换技术作为目前各种网络融合与业务快速承载的关键技术,集中体现了“业务与网络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思想,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呼叫连接控制和业务处理等功能,是NGN的核心部分。面对目前省级电力通信现状和各方面的要求,如何用新的思路、新的交换技术、充分利用新的传输网络重新考虑统一规划设计电力交换网已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NGN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了下一代网络NGN的特点、优势,明确了研究传统网络向NGN网络演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点研究了NGN软交换业务如何承载于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并设计出了NGN软交换业务的网络结构;同时针对现有电力行政交换网路由运行情况,结合国家电网号码编号规则,对NGN软交换网和电力行政交换网之间并行运行时的路由运行方式作了详细的设计;探讨在NGN软交换网建成后,根据全省电力企业通信计费原则,结合电力交换网与运营商之间计费情况,并对全省NGN软交换计费系统作了全面规划的设计;最后结合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交换网的现状,对全省NGN系统作了冗余设计,完成双归属网络的建设。本文分析了省级电力交换网的现状,结合现有网络及前文的研究情况,提出了一个基于软交换的NGN组网方案,探讨了NGN软交换在山西电力通信的应用。由于NGN在国内电力通信还没有大规模应用,而传统的电力通信交换网络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一段时间内还要继续发挥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如何充分利用原有投入并结合本企业网络现状将现有网络向NGN软交换网络平滑演进,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各电力企业改造通信网络、制订通信规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苏文娟[6](2010)在《NGN建设方案研究与分析》文中指出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是以软交换为控制核心,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具有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安全机制的下一代网络,它采用开放的、标准的体系结构,能够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综合化需求。NGN是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软交换技术的成熟和NGN在骨干网应用的成熟,NGN也被引入了滨州联通本地网的建设。本文以滨州联通本地网NGN建设为例,通过对滨州联通实际网络现状的分析,结合现网情况和市场需求,提出了滨州联通的本地网NGN建设以及进一步的网络演进的设计方案。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滨州联通引入NGN建设的背景以及NGN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从NGN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特点入手,结合滨州联通的实际现网情况详述了滨州联通的网络演进规划。在此基础上,根据滨州经济和业务发展状况,提出了滨州联通本地网NGN商用建设的网络设计及实施方案。论文就工程中软交换系统结构、设备选型、互通方案、IP承载网建设和接入层建设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一期工程实施后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滨州联通公司NGN建设工程实施以来的成果,提出下一步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的思路。本文通过对滨州联通本地通信网络的实际情况加以详细分析,结合当前引领技术前沿的NGN网络,以业务提供为导向,提出了滨州联通NGN网络建设及演进的规划方案,并且已经开始纳入实施。
范永玲[7](2010)在《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关键技术与组网研究》文中指出下一代网络将是以软交换为核心、光联网为基础的融合网络。一方面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信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随着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NGN在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灵活计费以及快速生成业务方面的优势将逐步得以体现。从长远发展的策略考虑,建设NGN网络,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快速开发新业务、增加业务收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可以为电信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的特点和优势,然后讨论了NGN的关键技术——软交换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及主要协议。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基于软交换的固网NGN组网过程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NGN网络与现有网络的互通,承载网的的QoS保证以及传送层组网选择等,并探讨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为下文的组网设计方案奠定基础。结合前文的研究情况,详细分析了中国电信集团基于软交换的NGN实验网络的组网方案。对NGN实验网的组网方案、设备配置进行说明;对组网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带宽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分析NGN网络中IP语音时延的构成,并提出解决办法;结合前文的分析,提出了采用DiffServ技术对实验网的城域网进行优化方案;并通过列举了在现网进行的实际测试情况,验证了软交换采用专用承载网组网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实验网中承载网的安全方案。本文最后对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部署和组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进一步的工作和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蓓璀[8](2010)在《合肥市软交换全网智能化改造》文中指出随着电信业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电信观念及体系架构。PSTN网络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NGN的出现给电信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它标志着通信网络发展正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驱动的方向迈进,新一代电信网络时代即将到来。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以合肥电信PSTN网络现状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合肥电信软交换网络发展作了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规划设计。本文介绍了NGN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讨论了NGN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基于软交换的网络分层结构及主要协议。同时,本文结合合肥本地网现状提出了本地端局NGN网络改造工程的部分思路和方案。方案中重点探讨了NGN的网元设置、互联互通、带宽规划和新业务需求等,并深入研究了NGN组网中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网络隐患及合肥大区裂变方案等。
张喆[9](2009)在《NGN网络规划与软交换技术》文中认为下一代网络(NGN)预示着通信业务融合的大潮,也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正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需求)驱动的方向迈进。传统电信网络面临Internet的冲击已经不堪重负,NGN时代已经来临。本论文首先在第一、二章介绍NGN与软交换的理论知识,包括NGN概念、网络架构、特点、协议,软交换定义、功能、媒体网关(MG)、网关协议等;第三章以华为U-SYS解决方案为例,介绍华为软交换设备,设备类型按照NGN四层体系结构即边缘接入、核心交换、网络控制、业务管理进行划分,随后介绍软交换网改方案,如UMG8900端局网改、IAD组网方式、UA5000 ONU、OLT设备重用,最后简要介绍U-SYS业务种类;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主要讲述网络融合与全网智能化,首先阐述NGN网络建设对实现融合业务与网络智能化的必要性、网建发展阶段,随后介绍华为U-SYS方案组网原则,列举五种典型方案,包括多媒体端局组网、C5端局组网、C4汇接局组网、与H.323网络互通、全网智能化组网,最后以联通下一代语音网络改造项目为例,介绍联通网络融合背景,提出软交换网络建设的阶段任务及目标;第五章简要介绍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理论知识及发展前景,如与软交换的区别、架构、特点,应用等。
周舟[10](2009)在《NGN网络中QoS的部署策略及其在软交换中的应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信业务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新业务、新技术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十年来伴随着IP网络的迅速膨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电信的概念和体系。正是在IP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语音网络开始尝试运用IP网络承载语音业务,从而实现业务控制与承载的分离,让新业务的部署更加便捷、迅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NGN网络,特别是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语音技术孕育而生。在NGN技术为传统PSTN网络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IP网络固有的QoS问题。为了保证NGN网络的服务质量达到电信级的要求,学界、设备制造商、运营商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QoS的问题也随着NGN网络的不断扩大而逐渐成为整个信息业界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从NGN网络与软交换的历史发展出发,分析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对NGN网络中QoS做了全面的基础性研究(包括QoS的研究综述及QoS的主要功能)。对QoS的限定性条件以及业界提出的解决QoS问题的三种模型:IntServ模型、DiffServ模型、MPLS VPN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各种模型的优势和不足。并依据笔者所在运营商NGN的网络部署情况,结合具软交换网对丢包、时延、抖动的具体要求,给出了现阶段条件下解决QoS问题的具体方案:用户接入层引入多业务家庭网关的设备,该设备具备的多PVC通道实现不同业务在接入层的分离。家庭网关通过PPPoE或IPoE的方式实现接入DSLAM, DSLAM上部署QinQ业务,实现将家庭网关软交换业务配置专用PVC转换为二层VLAN,并根据规划好的VLAN配置优先等级对软交换业务进行QoS标记和业务质量保障。DSLAM的上层设备BRAS,也同样根据VLAN配置优先等级对软交换业务进行QoS保障,并将数据送入核心层的SR(PE),实现二层VLAN转发到三层IP转发的过程。在核心层共划分了三个MPLS VPN,分别是软交换MPLS VPN、公众用户上网VPN、专线用户VPN,三个MPLS VPN域之间不能互通。最后笔者还选择了两天测试方案对QoS的部署方案进行了模拟测试,验证了QoS部署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不过笔者认为NGN网络的QoS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首先软交换业务实时的呼叫接纳控制(CAC)问题和承载网对业务的感知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目前CAC控制技术与网络的实际带宽利用情况存在偏差。其次,还需要研究动态的用户SLA协商机制,让NGN网络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灵活的QoS。最后,由于NGN网络需要承载各种不同的媒体业务,与传统的语音业务相比它流量模型上会有所不同,因此进一步研究业务和会话接纳控制算法及业务的流量模型也将是NGN的QoS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二、关于NGN与软交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NGN与软交换(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设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任务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下一代网络概述 |
2.1 下一代网络的概念 |
2.2 NGN的体系结构 |
2.3 NGN的主要技术特点 |
2.4 NGN的关键技术 |
2.4.1 软交换技术 |
2.4.2 高速路由/交换技术 |
2.4.3 大容量光传送技术 |
2.4.4 宽带接入技术 |
2.5 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研究 |
2.5.1 PSTN网络的演进 |
2.5.2 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 |
2.5.3 国际互联网的演进 |
2.5.4 接入网的演进 |
2.5.5 传输网的演进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软交换技术及发展 |
3.1 软交换的概念 |
3.2 软交换的整体架构 |
3.3 软交换的关键协议 |
3.4 软交换的主要特点 |
3.4.1 特点综述 |
3.4.2 软交换综合接入能力 |
3.4.3 强大的业务能力 |
3.4.4 策略化的网络管理机制 |
3.5 软交换的技术优势 |
3.5.1 成本优势 |
3.5.2 业务优势 |
3.6 软交换的业务和应用的开发情况 |
3.6.1 主要应用方式 |
3.6.2 在IP城域网上提供本地电信业务 |
3.6.3 在骨干数据网上提供长途电信业务 |
3.6.4 与IN进行网络和业务互通 |
3.6.5 与现有H.323 VOIP互通的方案 |
3.7 软交换与现有网络的关系 |
3.7.1 软交换对PSTN向下一代网络融合演进解决方案 |
3.7.2 软交换和H.323 VoIP网络互通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方案 |
4.1 网络实施方案 |
4.1.1 工程概况 |
4.1.2 互通方案 |
4.1.3 路由组织 |
4.1.4 信令网关(SG)设置方案 |
4.1.5 私网穿越设备 |
4.2 承载网建设方案 |
4.2.1 网络传送层建设 |
4.2.2 QoS实现方案 |
4.2.3 网络带宽需求 |
4.3 网络资源规划 |
4.3.1 用户编号方案 |
4.3.2 IP地址分配方案 |
4.3.3 信令点编码 |
4.4 网络安全 |
4.4.1 安全分析 |
4.4.2 防护方案 |
4.5 运营支撑系统方案 |
4.5.1 计费 |
4.5.2 网管 |
4.6 同步 |
4.6.1 时间同步 |
4.6.2 时钟同步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长春联通一汽软交换组网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NGN 的概述 |
1.1.1 NGN 的定义 |
1.1.2 NGN 的特点和优势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内容安排 |
第2章 NGN 网络及其特点 |
2.1 NGN 网络特点 |
2.1.1 开放分布式网络结构 |
2.1.2 独立的网络控制层 |
2.1.3 高速分组化核心承载 |
2.1.4 多样化接入方式 |
2.1.5 网络互通和网络设备网关化 |
2.2 NGN 技术 |
2.2.1 TlSPAN NGN 的框架体系 |
2.2.2 NGN 的架构 |
2.2.3 NGN 与软交换之间的关系 |
2.3 软交换业务 |
2.3.1 软交换体系 |
2.3.2 业务应用层及其结构 |
2.3.3 应用服务器 |
2.3.4 业务应用层的接口 |
2.3.5 控制层 |
2.3.6 软交换的概念及组成 |
2.3.7 软交换的功能 |
2.3.8 软交换的类别 |
2.3.9 承载传送层及承载网网络模型 |
2.3.10 软交换承载网的结构 |
2.3.11 承载网与业务节点的连接结构 |
2.3.12 接入层及其平面结构 |
2.3.13 软交换网的承载网 |
2.3.14 中继网关 |
2.3.15 综合接入网关 |
2.3.16 信令网关 |
2.3.17 综合接入设备 |
2.3.18 网络接入服务器 |
2.3.19 媒体服务器 |
2.3.20 软交换的控制特点 |
2.3.21 软交换等设备相关的要求 |
2.3.22 NGN 与各网互通要求 |
2.4 软交换业务描述 |
2.4.1 基本业务 |
2.4.2 增强业务 |
2.4.3 补充业务 |
2.4.4 业务的游牧 |
2.4.5 业务的用户定位 |
2.4.6 软交换体系提供业务的方式 |
2.5 软交换的演进 |
第3章 长春联通一汽厂区软交换组网方案的研究 |
3.1 设计背景 |
3.2 设计需求和规模 |
3.3 设计组网方案 |
3.3.1 设备选型 |
3.3.2 网络连接方案 |
3.3.3 话务网络组织 |
3.3.4 话务路由组织 |
3.4 话务量数据和测算 |
3.4.1 话务量数据取值 |
3.4.2 中继网关端口需求测算 |
3.4.3 信令网关端口需求测算 |
3.5 其他配套设计内容 |
3.5.1 时钟同步功能 |
3.5.2 信令点编码 |
3.5.3 IP 地址分配 |
3.5.4 设备配置 |
3.6 结果分析 |
3.7 软交换窄带语音业务设计方案的实现 |
3.7.1 AMG 接入业务设计实现 |
3.7.2 IAD 接入业务设计实现 |
第4章 新业务的应用 |
4.1 新业务的概述 |
4.1.1 新业务的类型及简介 |
4.1.2 新业务的特点 |
4.2 新业务的典型应用实例 |
4.2.1 一号通业务 |
4.2.2 多媒体视讯业务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软交换技术及其在NGN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软交换技术基础 |
2.1 软交换起源及概念 |
2.2 软交换的体系架构 |
2.2.1 软交换的总体架构 |
2.2.2 接入层 |
2.2.3 传输层 |
2.2.4 控制层 |
2.2.5 业务层 |
2.3 软交换的功能特点 |
2.3.1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
2.3.2 软交换的优点 |
2.3.3 软交换的意义 |
2.4 软交换所使用的主要协议 |
3 NGN网络 |
3.1 什么是NGN |
3.2 NGN体系结构 |
3.3 NGN的关键技术 |
4 软交换技术在NGN中的应用——运营商组网方案 |
4.1 NGN组网策略 |
4.2 NGN体系各层组网方案 |
4.2.1 控制层软交换组网方案 |
4.2.2 局端网络组织方案 |
4.2.3 PSTN汇接局优化改造和长途分流 |
4.2.4 接入层的网络组织方案 |
4.2.5 应用层网络建设要求 |
4.2.6 承载网建设方案 |
4.3 PSTN平滑过渡NGN整体组网解决方案——全网智能化 |
4.3.1 全网智能化的核心思想及特点 |
4.3.2 全网智能化的模式 |
4.3.3 全网智能化的组网方案 |
4.3.4 软交换设备内置SSP功能时的组网方案 |
4.3.5 PSTN网络具有SSP功能时的组网方案 |
5 跨大区全网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 |
5.1 工程概述 |
5.2 网络规划 |
5.3 双归属实施方案 |
5.3.1 数据设定原则 |
5.3.2 端局数据设定说明 |
5.3.3 软交换中心SoftX3000数据设定说明及编号方案 |
5.3.4 信令链路配置说明 |
5.3.5 中继电路配置说明 |
5.3.6 新增端局、局向配置说明 |
6 L省W运营商智能网系统融合实施方案 |
6.1 L省W运营商智能网系统融合实施目标 |
6.2 智能网系统融合技术方案建议 |
6.2.1 L省W运营商现有智能网络结构 |
6.2.2 L省W运营商各地市原智能网结构及说明 |
6.2.3 L省W运营商原SSP智能网承载业务说明 |
6.2.4 L省W运营商新建NGN智能网结构及业务概要 |
6.3 融合后业务流程说明 |
6.3.1 SSP融合后业务流程触发顺序原则 |
6.3.2 融合后业务触发流程说明 |
6.3.3 融合后原特殊业务的处理 |
7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德州联通固网NGN组网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本人工作 |
1.3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NGN技术介绍 |
2.1 NGN概论 |
2.2 NGN网络的特征 |
2.3 NGN网络的体系结构 |
2.4 NGN相关协议 |
2.5 基本部件 |
2.5.1 NGN的核心控制设备 |
2.5.2 NGN的接入设备 |
2.5.3 NGN的信令设备 |
2.5.4 NGN的应用层服务器 |
2.6 NGN网络的目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德州联通NGN网络设计 |
3.1 设计需求 |
3.2 设计目标 |
3.3 设计模型 |
3.4 设计方案 |
3.4.1 网络改造原则 |
3.4.2 方案规划 |
3.4.3 设备部署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德州联通NGN网络的建设 |
4.1 网络实施方案 |
4.1.1 总体方案 |
4.1.2 城域网接入方案 |
4.1.3 业务方案 |
4.1.4 用户编号及信令点编码分配方案 |
4.1.5 网络互通方案 |
4.2 网络安全 |
4.3 用户接入方式及接入技术 |
4.3.1 采用五类线接入方式(一根五类线入户) |
4.3.2 采用双绞线接入方式 |
4.4 NGN承载网的要求及解决方案 |
4.4.1 软交换商用实验网对承载网的要求 |
4.4.2 目前IP网可行的QoS保障技术 |
4.4.3 用户接入层QoS设计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德州联通NGN网络测试与分析 |
5.1 概述 |
5.1.1 网络测试必要性 |
5.1.2 测试的内容 |
5.1.3 方法简介 |
5.2 NGN语音质量测试 |
5.2.1 测试方法 |
5.2.2 测试过程 |
5.2.3 测试结果 |
5.3 VOIP网络性能测试 |
5.3.1 测试方法 |
5.3.2 测试过程 |
5.3.3 测试结果 |
5.4 NGN话务量仿真测试 |
5.4.1 测试方法 |
5.4.2 测试过程 |
5.4.3 测试结果 |
5.5 测试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面向省级电力业务的NGN软交换网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NGN的结构特点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NGN软交换网络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电力交换网的现状 |
2.3 NGN的承载网-数据通信网 |
2.4 电力系统NGN的特点 |
2.4.1 高可用性 |
2.4.2 高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
2.4.3 高可靠性和可管理性 |
2.4.4 NGN系统的服务质量 |
2.4.5 统一的电话号码规划和终端IP地址规划 |
2.4.6 先进性和成熟性 |
2.5 NGN软交换网的设计 |
2.5.1 电力系统NGN的层次结构 |
2.5.2 电力系统NGN的构架 |
2.6 软交换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QOS |
2.6.1 NGN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2.6.2 NGN承载网的QOS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NGN软交换与电力行政交换网路由设计 |
3.1 引言 |
3.2 电力行政交换网 |
3.3 NGN软交换网的语音业务路由原则 |
3.4 NGN软交换电话号码编号 |
3.5 NGN软交换网与电力行政网路由运行方式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NGN软交换计费系统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NGN计费系统架构 |
4.3 NGN计费系统的功能 |
4.3.1 NGN话单分拣系统 |
4.3.2 NGN计费管理系统 |
4.3.3 自动停复机系统 |
4.4 NGN系统的计费安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NGN软交换双归属的实现 |
5.1 引言 |
5.2 双归属的定义 |
5.2.1 双归属须解决的问题 |
5.2.2 双归属的特点 |
5.3 软交换双归属的工作模式 |
5.4 山西电力NGN双归属设计 |
5.5 双归属应注意的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主要符号表 |
(6)NGN建设方案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NGN 建设的背景 |
1.2 NGN 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2.1 必要性 |
1.2.2 可行性 |
1.3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NGN概述 |
2.1 NGN 的定义 |
2.2 NGN 的网络特点 |
2.3 NGN 的功能分层 |
2.3.1 业务层功能 |
2.3.2 控制层功能 |
2.3.3 传输层功能 |
2.3.4 接入层功能 |
2.4 NGN 所使用的主要协议 |
2.5 软交换技术 |
第三章 滨州本地网网络现状 |
3.1 网络智能化改造后的本地网PSTN 的网络现状 |
3.2 信令网现状 |
3.3 IP 城域网现状 |
3.4 IP 承载网现状 |
第四章 滨州本地网NGN建设方案的设计 |
4.1 软交换网络建设总体思路和原则 |
4.2 滨州联通NGN 建设模式选择 |
4.3 核心网网络建设方案 |
4.3.1 组网方案 |
4.3.2 话务路由选择 |
4.3.3 机房选址方案 |
4.3.4 编号方案 |
4.4 NGN 软交换网络与其他网络的互通 |
4.4.1 NGN 软交换网络内部设备的互通 |
4.4.2 NGN 软交换网络与PSTN 的互通 |
4.4.3 NGN 软交换网络与现有智能网的互通 |
4.5 NGN 承载网的解决方案 |
4.5.1 IP 承载网的网络结构 |
4.5.2 VPN 规划 |
4.5.3 IP 地址规划 |
4.5.4 QOS 设计 |
4.5.5 网络安全 |
4.5.6 网络管理 |
4.5.7 跨本地网软交换业务承载方案 |
4.6 NGN 接入层的解决方案 |
4.6.1 接入设备 |
4.6.2 接入方案 |
第五章 滨州联通NGN建设一期工程实现 |
5.1 新建NGN 总体网络结构 |
5.2 软交换平台建设 |
5.3 承载网的建设 |
5.3.1 城域网改造 |
5.3.2 软交换平台侧承载建设 |
5.3.3 数据规划 |
5.4 中继及信令配置 |
5.5 话务路由选择 |
5.5.1 本地用户之间话务路由选择 |
5.5.2 NGN 用户与其他运营商用户之间话务路由选择 |
5.6 NGN 承载网的QoS 保障 |
5.7 NGN 工程实施后对滨州联通的现实意义和后期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关键技术与组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下一代网络(NGN)简介 |
1.2.1 下一代网络(NGN)概念和特点 |
1.2.2 下一代网络(NGN)的优势 |
1.3 下一代网络(NGN)的现状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NGN关键技术——软交换技术 |
2.1 软交换技术概述 |
2.2 软交换标准研究情况 |
2.3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 |
2.4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协议 |
2.5 小结 |
第三章 NGN组网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
3.1 与现有网络实现互通 |
3.1.1 与PSTN的互通 |
3.1.2 与智能网的互通 |
3.1.3 与Internet的互通 |
3.2 NGN承载网的QoS保证 |
3.2.1 NGN承载网的QoS |
3.2.2 QoS策略在承载网中的实施 |
3.2.2.1 承载网的叠加网络结构 |
3.2.2.2 骨干网QoS的实施 |
3.2.2.3 城域网QoS的实施 |
3.2.2.4 边缘接入层的QoS实施 |
3.2.2.5 NGN业务优先级 |
3.3 NGN传送层组网方案 |
3.3.1 基于IP公网的承载网解决方案 |
3.3.2 基于IP专网的承载网解决方案 |
3.3.3 基于IP逻辑专网的承载网解决方案 |
3.3.4 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的承载网选择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软交换的NGN组网方案及承载方案验证 |
4.1 实验网的组网方案 |
4.2 实验网的设备配置 |
4.2.1 控制层设备配置 |
4.2.2 业务层设备配置 |
4.2.3 接入层设备配置 |
4.2.4 终端设备配置 |
4.3 与PSTN互通的组网 |
4.4 实验网组网设备处理能力及带宽计算 |
4.4.1 实验局计算参数选择 |
4.4.2 设备处理能力及带宽计算 |
4.5 NGN网络IP语音时延分析 |
4.5.1 实验网中IP语音时延的构成分析 |
4.5.2 解决时延的办法 |
4.6 承载网络组网方案的测试验证 |
4.6.1 IP承载网对业务影响分析 |
4.6.2 实验网城域网优化 |
4.6.3 IP承载网服务质量测试 |
4.7 NGN承载网的安全实施 |
4.7.1 NGN承载网安全方案概述 |
4.7.2 构建与其它网络隔离的NGN业务网 |
4.7.3 NGN用户接入安全控制 |
4.7.4 NGN网络内部的安全措施 |
4.8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华南理工大学非全日制学位论文定密审批表 |
(8)合肥市软交换全网智能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NGN概述 |
1.1 NGN背景知识 |
1.1.1 NGN与软交换的产生背景及基本概念 |
1.1.2 NGN的主要优势及问题 |
1.1.3 国内外NGN发展概况 |
1.1.4 基于软交换的NGN发展策略 |
1.2 NGN概述 |
1.2.1 网络架构 |
1.2.2 网络特点 |
1.2.3 NGN智能网原理 |
1.2.4 全网智能化特点 |
1.2.5 NGN协议介绍 |
第二章 合肥本地网PSTN网络现状 |
2.1 原PSTN网结构 |
2.1.1 本地网信令结构 |
2.1.2 本地话路网路由组织 |
2.2 本地网客户业务需求 |
2.2.1 政企客户类业务需求 |
2.2.2 家庭个人客户类业务需求 |
第三章 合肥市软交换全网智能化改造 |
3.1 安徽电信全网智能化 |
3.2 软交换各网元设置方案 |
3.2.1 软交换设备 |
3.2.2 中继媒体网关设备 |
3.2.3 信令网关设备 |
3.2.4 接入网关设备 |
3.2.5 IAD设备 |
3.2.6 媒体资源服务器 |
3.2.7 应用服务器 |
3.2.8 SHLR |
3.3 目标网结构 |
3.3.1 大区中心目标网整体结构 |
3.3.2 目标网信令路由组织结构 |
3.3.3 目标网话路路由组织 |
3.3.4 应急网络的路由组织 |
3.3.5 信令链路调整 |
3.3.6 中继电路调整 |
3.3.7 本地网网络拓扑设计 |
3.3.8 NGN对承载网的质量要求 |
第四章 合肥市软交换本地承载网设计方案 |
4.1 本地承载网的设计 |
4.1.1 本地承载网说明 |
4.1.2 承载网路由协议的比较选择 |
4.2 当前网络存在风险分析 |
4.3 本地网AG/IAD承载网设计 |
4.3.1 合肥电信承载网络接入现状 |
4.3.2 合肥电信承载网建设方案 |
4.4 全网智能化改造过程中的新业务实现及故障处理 |
4.5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NGN终端产品IAD进行相关性能指标的测试 |
第五章 网络隐患 |
5.1 防病毒 |
5.2 防拥塞 |
5.3 大区分裂 |
5.3.1 本地网现状 |
5.3.2 裂变方案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NGN网络规划与软交换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NGN概述 |
1.1 PSTN网络的局限 |
1.2 NGN概念及网络架构 |
1.3 NGN网络特点 |
1.4 NGN协议分类 |
1.5 NGN的发展目标 |
1.6 NGN关键技术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软交换技术 |
2.1 软交换的定义 |
2.1.1 软交换的起源 |
2.1.2 软交换的基本含义 |
2.2 软交换的功能 |
2.3 媒体网关 |
2.3.1 网关及分类 |
2.3.2 媒体网关控制器 |
2.4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
2.4.1 MGCP协议 |
2.4.2 H.248/Megaco协议 |
2.4.3 SIP协议 |
2.4.4 H.323协议 |
2.4.5 SIGTRAN协议 |
2.4.6 协议总结 |
2.5 软交换的参考模型及对外接口 |
2.5.1 软交换的参考模型 |
2.5.2 软交换的对外接口(协议)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华为软交换设备及U-SYS组网方案 |
3.1 NGN网络基本构件 |
3.2 华为软交换设备概述 |
3.3 边缘接入层设备 |
3.3.1 接入媒体网关UA5000 |
3.3.2 综合接入设备IAD |
3.3.3 用户终端设备 |
3.3.4 信令网关设备SG7000 |
3.3.5 中继媒体网关TMG8010 |
3.3.6 通用媒体网关设备UMG8900 |
3.4 核心交换层设备 |
3.4.1 NAT穿越 |
3.4.2 会话边界控制器SBC |
3.5 网络控制层设备 |
3.5.1 双归属 |
3.5.2 核心设备SoftX3000 |
3.5.3 用户数据中心SDC(HLR) |
3.6 业务管理层设备 |
3.6.1 媒体资源服务器MRS |
3.6.2 增强型网络智能平台ENIP |
3.6.3 网管系统i Manager N2000 UMS |
3.6.4 其它设备 |
3.7 软交换设备网改方案 |
3.7.1 UMG8900大容量端局网改 |
3.7.2 IAD组网方式 |
3.7.3 UA5000 ONU、OLT设备重用 |
3.8 U-SYS业务 |
3.8.1 U-SYS业务提供方式 |
3.8.2 U-SYS业务类型 |
3.8.3 业务举例Web800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NGN网络规划 |
4.1 融合业务与网络智能化 |
4.1.1 专网面临的问题与融合业务 |
4.1.2 网络智能化背景 |
4.2 全网智能化 |
4.2.1 全网智能化目标 |
4.2.2 全网智能化方案 |
4.2.3 全网智能化一般业务流程 |
4.3 NGN网络建设发展阶段 |
4.4 U-SYS组网方案 |
4.4.1 组网原则 |
4.4.2 协议选择 |
4.4.3 多样化接入与分权分域网管 |
4.4.4 典型组网方案 |
4.5 NGN应用业务 |
4.5.1 开放式架构 |
4.5.2 NGN业务类别 |
4.5.3 智能业务举例 |
4.6 联通下一代语音网络改造融合 |
4.6.1 网络融合背景 |
4.6.2 网络建设两个阶段 |
4.6.3 网络改造发展方向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NGN的未来—IMS |
5.1 IMS与软交换的比较 |
5.2 IMS业务构架 |
5.3 IMS应用 |
5.4 IMS与网络融合 |
5.5 IMS技术难点与展望 |
本章参考文献 |
附录1 缩写说明(按论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
致谢 |
(10)NGN网络中QoS的部署策略及其在软交换中的应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NGN网络与软交换的历史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目前存在关键问题 |
1.3.3 NGN网络与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前景 |
1.4 项目实施的理论价值与重要意义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NGN网络中QoS的基础性研究 |
2.1 关于QoS的研究综述 |
2.2 QoS的主要功能 |
第三章 NGN网络中QoS的部署策略分析 |
3.1 基于NGN网络QoS的限定性条件分析 |
3.2 基于NGN网络QoS模型的比较研究 |
3.3 NGN网络中QoS的部署策略研究 |
3.3.1 NGN的体系结构及其QoS问题 |
3.3.2 QoS框架模型和关键技术 |
3.3.3 NGN对承载网QoS的要求 |
3.3.3.1 时延 |
3.3.3.2 抖动 |
3.3.3.3 丢包 |
3.3.3.4 MOS |
3.3.3.5 NGN业务对承载网QoS的总体要求 |
3.3.3.6 NGN业务带宽的要求 |
第四章 NGN网络中软交换技术QoS部署的应用性分析 |
4.1 某运营商软交换网的QoS解决总体思路 |
4.1.1 IP承载网上实现软交换业务流与其他业务的隔离 |
4.1.2 对软交换数据流的分类标记和监管 |
4.1.3 在承载网引入多业务及层次化承载的思路 |
4.2 某运营商软交换网的QoS具体解决方案 |
4.2.1 用户接入层及汇聚层QoS部署方案 |
4.2.2 核心层QoS部署方案 |
4.3 QoS策略部署方案的效果评估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四、关于NGN与软交换(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设计方案研究[D]. 庞爱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4)
- [2]长春联通一汽软交换组网方案的研究[D]. 宋晓宁. 吉林大学, 2013(04)
- [3]软交换技术及其在NGN建设中的应用[D]. 刘俊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4]德州联通固网NGN组网方案[D]. 李晓飞.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 [5]面向省级电力业务的NGN软交换网设计与实现[D]. 薛泓林.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08)
- [6]NGN建设方案研究与分析[D]. 苏文娟.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2)
- [7]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关键技术与组网研究[D]. 范永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4)
- [8]合肥市软交换全网智能化改造[D]. 张蓓璀.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9]NGN网络规划与软交换技术[D]. 张喆. 北京邮电大学, 2009(S2)
- [10]NGN网络中QoS的部署策略及其在软交换中的应用性研究[D]. 周舟. 贵州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