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垂直绿化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发展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杨继伟[1](2021)在《基于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建设的老旧社区更新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城市规划逐渐由土地的增量扩张转向内涵式提升背景下,传统的社区更新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转变社区更新发展模式以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浙江省基于其省情和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出“未来社区”模式,旨在通过对老旧社区的生活场景、功能布局、空间分布以及优化管理等方面的迭代更新促进城镇化的内涵式提升。本文紧扣传统老旧社区更新无法解决现代老旧社区生活质量的矛盾,选择浙江省前两批“未来社区”试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未来社区”与传统现代社区在开发模式、指标体系、社区内部特征的差异,以明确“未来社区”的具体内涵。接着,从“未来社区”与传统社区更新之间的联系和差别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未来社区”是传统社区更新模式的补充和创新。然后从“未来社区”的不同层次的目的性、针对老旧社区的更新方法、规划编制后的成果等几方面做出解析和评述,探讨“未来社区”的适应性。最终结合规划编制前后所面临的规划编制问题和社会各方疑虑,总结“未来社区”在落地实施等方面存在的多方经济利益难以协调、技术指标复杂以及社区开放治理难和推广难等问题。基于“未来社区”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协助“未来社区”的推广并丰富老旧社区更新方法的实践和理论框架。重点对三方(政府、开发商、居民)利益平衡、技术指标落位和社区开放治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并针对“未来社区”的推广,提出适用地区、住房面积计算方法、韧性发展等方面的新对策。
冯建成[2](2020)在《基于智能家居的室内垂直绿化装置应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初,国内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取严格的交通管制和居家防范等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这种情况下人们待在狭小的空间内,空气质量的状况极为重要,因此在这场“战疫”中,居家隔离时室内环境既影响着人们身体健康,也与抗“疫”成败密切相关。此外气候变暖与生态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影响着人类生命健康与未来走向,因而如何在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同时改善人类生活环境问题至关重要。本课题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崇尚“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目标,在现有技术手段日益成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聚集生态治理、技术辅助、求同存异的人居环境治理体系。课题首先对人居环境现状、植物净化体系以及智能家居系统进行调研分析,深入探究室内环境状况和植物生长习性,并总结现有环境治理措施的优缺点,确定以植物优化环境的设计目标与室内智能垂直绿化装置设计流程。其次以Arduino Uno R3单片机为开发平台,通过ZigBee网络的无线传输方式设计室内垂直绿化装置控制系统,以达到简化系统布局、高效合理的目的;综合土壤湿度传感器、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光强度传感器等元器件完成原型设计,并进行土壤湿度、室内环境温湿度、光强度等监测实验以及精准灌溉实验,为实现垂直绿化装置的智能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持。最后通过对目标环境及人群的确定,以产品概念模型指导完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问卷设计,在问卷数据的基础上确定目标产品的功能、载体、造型、材质以及色彩等方面的综合设计需求,并在工业设计和室内陈设品设计的理论指导下完成方案设计和设计评估。该研究实现了将室内的垂直绿化装置融入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设计目标,在物联网技术成熟发展的背景下,将植物附之于室内陈设装置进行设计,既能够综合改善室内环境状况和人们的健康问题,提升社会环保意识,还可以改善现有室内传统绿化产品的用户体验,形成不同的用户视觉感知与审美感受,提升生活品质。
刘宇峰[3](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城市高密度发展条件下,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语义背景下,建筑绿化提供了将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契机,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而大学校园建筑作为耗能较大的一类建筑群体,也在运用越来越多的建筑绿化手法来改善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提升绿色校园的学习生活品质。“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WSSD),会议在总结十年来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重申了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带来了近十几年来大学绿色校园、绿色建筑、建筑绿化设计的蓬勃发展。随着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概念的提出和施行,如何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强大的科研创新平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而在粤港澳大湾区高密度城市和校园的发展趋势之下,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城市增绿、校园增绿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目前现有的文献、书籍基本都将绿化与建筑设计相分离,更多的归为景观或者生态学的范畴去研究,而没有更深层地从绿色建筑、建筑设计的角度去思考立体绿化空间的设计是有欠缺的,立体绿化是专属于建筑自身而不同于水平向层面的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空间,因此更有必要结合建筑本身来研究其中的常见类型和特点,并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得出一般性设计策略。本文就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结合绿色建筑、景观生态学、绿量理论、生境营造等理论来科学地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空间的设计模式和策略。本文主要的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本文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和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空间的发展历程,其中重点展开了对地理气候与粤港澳大湾区高度相似的新加坡立体绿化的研究,旨在为本文研究的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章分析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处大学校园共15个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实际案例。第四、第五章为本文核心章节,其中第四章归纳了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五种常见类型及其特点,并总结了建筑立体绿化的综合效益。第五章是设计策略部分,根据前面几章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建筑庭院绿化、屋顶绿化、平台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五种类型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鲁航[4](2020)在《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圳市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以及南部沿海城市,具有领先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到今天已有大批量的建筑在深圳市建设并投入使用。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理念不断的深入人心,部分既有建筑具有改造更新的需求。自上个世纪以来,立体绿化在国内外都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通过立体绿化的方式对深圳市部分既有建筑进行更新改造,符合人们对绿色自然的需求,也符合当下深圳市的城市发展理念。在深圳市建设“森林城市”的背景下,对深圳地区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本文首先收集整理与分析研究国内外优秀的立体绿化改造案例,并将其与一体化设计的立体绿化建筑作对比分析。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相关立体绿化设计单位、调查相关立体绿化建筑的方式收集整理深圳地区的立体绿化改造建筑,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立体绿化改造策略。本文希望通过该研究得出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的相关策略,为深圳市今后部分建筑的改造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并且能够为全国其他地方的建筑进行立体绿化改造提供参考。
鱼晓惠[5](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朱婧[6](2019)在《西安老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幸福路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速、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城市建设面临着全面转型的需求,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在此背景下,城市中的老工业区成为转型矛盾最突出、改革需求最集中的变革对象之一。西安市幸福路地区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两次艰难的产业转型,目前老工业区的更新改造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作为西安市现代工业文明载体的幸福路老工业区,如何解决工业用地产能低效、企业搬迁困难重重、生活空间品质不高、工业遗产保护不力等一系列问题成为该地区城市更新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笔者研究了目前国内外老工业区相关理论及实践,结合幸福路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了西安市老工业区的更新策略。论文总结并分析了老工业区更新的理论与实践,重点研究了老工业区更新改造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从产业调整升级、功能置换开发及生态恢复再生三方面总结了当前城市老工业区的更新改造策略。通过对西安市幸福路地区老工业区发展历程的现状梳理,结合现状调研,明确存在的问题有当前工业用地产出下滑,道路交通不成体系、配套设施亟需提升、用地产权复杂、城中村与棚户区亟需改造,同时还面临着近期现状企业难以搬迁等问题。基于现状问题的复杂性,笔者通过对现状进行用地适应性、土地使用性质、土地开发强度及建筑质量等方面的梳理和评价,将幸福路地区老工业区划分为保留区域、限制更新区域及适宜改造区域三类更新区域。保留区域通过提升原有产业并引入与原有产业相关的产业对现有产业布局进行升级;限制改造区域需要注意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再利用,通过升级生活空间、完善公服设施、优化道路交通来提升区域城市品质;适宜改造区域更新主要是通过调整用地的功能,结合绿化空间的打造以及大力发展商务商贸来实现。最终制定了政府科学决策、加强组织领导、公私利益平衡、创新规划管理及加强公众参与的更新保障机制确保更新策略落地实践。
贾荣霞[7](2019)在《西安老居住区适老化环境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以西安红旗小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平均寿命随之延长,同时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西安现早已步入老年型社会,西安市老居住区仍然是城市当中大量留存的居住类型,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现存诸多“不适老”问题,已无法满足当代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因而亟需进行改造。本文立足于西安老居住区适老化环境景观改造这一课题研究展开,主要着眼于西安市空间资源利用不足,适老化问题最突出的典型老居住区进行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检索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归纳分析法、案例验证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打造一套合理利用空间资源,适宜于当地老年人使用的同时具有人文情怀的文化景观。本文首先对老居住区适老化改造相关基础研究进行分析;其次对西安老居住区空间环境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西安典型老居住区适老化环境景观改造方法进行总结;最后选取西安典型老居住区红旗小区作为改造实践,对前期理论研究进行实践验证。通过对老居住区现状调研,依据老年人基本特征及对环境的特殊需求,得出了西安典型老居住区适老化环境景观改造原则,即安全舒适性、适宜性、经济性、场地空间多样化、艺术与实用性相结合、强化景观弥失性等原则;通过对老居住区当前环境存在诸多“不适老”问题进行分析,运用环境心理学、行为学,借鉴国内外老年住区优秀改造案例得出了西安典型老居住区适老化环境景观改造方法,即高效利用有限空间,打造适老环境;均等化与细节关注并举的基础养老设施适老化改造;以无障碍生态化为核心打造适老化生态环境;打造具有归属感的适老性文化景观。希望这种研究可以为老居住区适老化环境景观改造这一研究领域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
何周通[8](2019)在《城市建筑墙面垂直绿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垂直绿化就是区别于土地绿化的一种比较新的绿化形式,它包括了攀援植物绿化、墙面绿化、阳台绿化、门庭绿化、屋顶绿化等,本文以研究墙面垂直绿化为主。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城市的规模也随之不断的扩大。然而由于受规划设计经验和知识所限制,城市发展注重经济发展发主,建筑在初期发展过程中,并未考虑足够的园林绿化的因素进去,使得城市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其中包括能源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本文所研究的垂直绿化是基于传统绿化的层面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促进城市微气候的改善,实现对城市局部热岛效应进行有效缓解的绿化方式。垂直绿化能够帮助城市营造更有层次感的城市园林景观,能够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种植各种丰富的绿色植物,增加城市绿量,同时还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缓解能耗问题等。为此,发展城市建筑垂直绿化设计成为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研究广东省部分城市为例,对其建筑的垂直绿化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主要借助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来做出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收集汇总,明确当前国内外在垂直绿化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优秀经验,为下一步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基于建筑物垂直绿化设计对其涉及的相关概念、具体的垂直绿化的分类及案例分析、垂直绿化设计的必要性、垂直绿化设计案例等进行概述。第三,分析了广东省部分城市的天气特征、建筑特征,就其当前垂直绿化的现状做出来分析,明确了广东省在政策方面、设计实践方面以及构造做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再基于其现状的层面上,借助所收集的各个案例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策略的提出做好铺垫。第四,针对城市建筑垂直绿化设计要素和设计手法作出了分析。第五,针对省内部分城市垂直绿化设计的现状及问题,本研究所设计的垂直绿化,主要通过固定装置和植物槽来实现,在本次方案中,其装置的外部呈现为一个圆滑的流线型,这个特点能够较好的应对广东省的暴雨和台风天气,使得风压得到减小,也能够结合省内气候,进行雨水收集和阳光遮挡。以固定框架与铝合金材料作为装置支撑,从室内对单元格进行安装,以固定灌溉水管系统保证整个垂直绿化的绿化所需,再以深圳市某酒店主建筑南面为例,呈现垂直绿化设计效果。上述研究成果表明,城市建筑垂直绿化设计中仍然有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此,通过对其进行优化,能够更好的促使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让垂直绿化城市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张宝祥[9](2019)在《雨洪管理目标下的既有住区室外空间设计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认为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有序推进老旧住区综合整治。大连市目前存在大量的老旧住区,其中八九十年代建设的住区所占比重较大,该类住区尚未到达使用年限,然而限于当时的技术因素、经济条件,当年在传统观念下建设的住区早已无法适应如今的城市环境,众多的老旧住区出现了“大雨必涝、雨后即旱”的现象,无论自身机能还是其承载功能都难以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提升老旧住区室外空间的排水条件与环境品质已迫在眉睫。然而,对正在使用中的住区进行排水设施拆改不但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会对居民造成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在既有住区室外空间更新中引入雨洪管理理念,将能够有效提升老旧住区的雨洪管理能力,并达到提高住区的环境品质、补充地下水资源的目的,同时还能避免住区改造过程中的大拆大改,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本文以大连在20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既有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室外空间环境为立足点,将既有住区不同类型下垫面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梳理,总结雨洪管理技术措施与不同下垫面要素的关联应用,提出雨洪管理导向下的室外空间改造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小区进行更新设计,并应用SWMM模拟软件进行验证。具体如下:首先,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既有住区改造的总结与雨洪管理体系发展历史的归纳,分析了我国既有住区室外空间更新和雨洪管理建设的成绩与不足。其次,选取大连市中心城区中具有代表性的20个既有住区进行大量的实态调研,针对老旧住区建筑、道路、绿地、场地四个空间设计要素的问题进行梳理,深入解析室外空间中的存在的功能品质问题与雨洪问题。然后,对当前主流的雨洪管理技术措施进行阐述,总结住区四种空间设计要素与雨洪管理技术措施的结合策略。在此基础上,以“生活圈”为划分尺度,根据不同“生活圈”存在的典型性问题,提出雨洪导向的改造策略与方法。最后,以大连石油六闾小区为典型对象,结合调研情况,进行室外空间环境的更新设计,再用SWMM模拟软件对雨洪管理技术措施的效果进行模拟,验证相关策略与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并检验不同技术措施的组合的效果,对更新设计进行二次反馈。对既有住区的改造过程中,在提升老旧小区的改造标准与功能品质的同时,针对当前既有住区在雨洪管理方面的缺陷,将雨水收集、净化、调蓄等功能附加在改造要素中,实现既有住区室外空间要素的功能复合化,实现既有住区综合价值的提升,对既有住区室外空间的改造设计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谈昭夷[10](2019)在《社区层面下当代老年人住宅建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着快速老龄化的深刻变革,在居家养老模式为主流的中国社会中,城市住宅是承担老年人养老生活的最大载体。但是基于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居住行为需求,以及当前的社区住宅建筑的发展和社区住宅的在针对老年人居住问题的上的现状进行研究后,发现现存住宅主要存在三个比较明显的缺陷。第一,在现有住宅套型设置上,适老性的精细化处理和灵活可变性存在明显不足;第二,住宅建筑呈垂直化发展趋势,适老化“通用性”标准在住宅设计中并没有完善,导致住宅公共空间的适老性不足,同时传统住宅公共空间形式导致居室之间处于割裂状态,邻里关系缺失;第三,社区住宅的配置种类单一,针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出现匹配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理想住宅的三要素(宜居空间、和谐邻里及优质环境)为基础,从居室套型、建筑形式和社区配置三个层面对国内外的老年人住宅的实例进行整理研究,分析国内外在老年人住宅建构的经验与方法,探索并总结适合社区层面下当代老年人住宅的特点及建构方法。最终提出社区层面下当代老年人住宅的建构策略:在老年人住宅的套型设置上,对空间尺度作精确化处理、空间组织依据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的关系分类组合、套型种类作精细化处理;在老年人住宅的建筑形式上,对住宅进行垂直交往空间的建构和环境绿化体系的共生建构,以促进老年人的邻里交往需求和环境品质需求;利用支撑体系,构建具有“可变式”特点的老年人住宅,实现对老年人住宅灵活变化的特点,并在老年人住宅的社区配置,实现多样性、针对性和均衡性的配置,创造老年人的宜居社区养老生活环境。
二、当前垂直绿化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发展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垂直绿化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发展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建设的老旧社区更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内涵式提升的存量发展下,传统社区更新模式难以为继 |
1.1.2 未来社区模式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与综述 |
2.1 名词解释 |
2.1.1 社区 |
2.1.2 老旧社区 |
2.1.3 未来社区 |
2.1.4 老旧社区更新 |
2.2 社区更新相关研究 |
2.2.1 社区更新整体发展趋势 |
2.2.2 国内外社区更新的探索与实践 |
2.3 未来社区相关综述 |
2.3.1 国内外未来社区实践 |
2.3.2 “未来社区”与传统现代社区的区别 |
2.3.3 未来社区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 |
2.4 相关理论综述 |
2.4.1 社区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社区参与自治理论 |
2.4.3 社会冲突理论 |
2.4.4 韧性社区理论 |
2.4.5 健康城市理论 |
2.5 研究总结与启示 |
第三章 基于“未来社区”的老旧社区更新解析与评述 |
3.1 “未来社区”与老旧社区更新的关系 |
3.1.1 老旧社区面临的现实困境 |
3.1.2 传统老旧社区更新的局限 |
3.1.3 “未来社区”的优势与创新性 |
3.2 “未来社区”目的性的解析与评述 |
3.2.1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
3.2.2 实践“去房地产化” |
3.2.3 促进城市存量发展 |
3.3 “未来社区”的更新方法探讨 |
3.3.1 社区更新的指标体系 |
3.3.2 社区更新的居民安置方法 |
3.3.3 社区更新的主要内容 |
3.4 “未来社区”的规划编制成果评述 |
3.4.1 未来社区规模 |
3.4.2 引导居民参与 |
3.4.3 融合新的规划理念 |
3.4.4 创新社区更新目标 |
3.4.5 指导成果实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社区规划编制难点突出 |
4.1 政府、开发商与规划编制单位之间的协调 |
4.1.1 姜山未来社区的规划背景 |
4.1.2 三方的协调过程 |
4.1.3 三方协调后的未来社区模式 |
4.2 社区参与主体多方经济利益平衡难 |
4.2.1 政府主导下的效益平衡 |
4.2.2 开发商之间多经济模式的平衡 |
4.2.3 居民利益平衡 |
4.3 未来社区开放治理存在体制性障碍 |
4.3.1 社区的开放治理难以实现 |
4.3.2 社区的阶层矛盾难以调和 |
4.3.3 社区的多元文化难以融合 |
4.4 未来社区规划编制技术指标复杂 |
4.4.1 专业协作复杂 |
4.4.2 指标落位强度高 |
4.4.3 场景之间难以融合 |
4.5 未来社区模式推广难 |
4.5.1 未来社区模式对各省市提出新问题 |
4.5.2 未来社区对开发商提出新挑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划编制建议研究 |
5.1 参与主体的利益平衡 |
5.1.1 政府:减负担,见收益 |
5.1.2 开发商:由建设者转向为运营者 |
5.1.3 居民:参与社区建设 |
5.2 开放社区的多方位治理策略 |
5.2.1 “平台+管家”的综合管理 |
5.2.2 开放街区的应对策略 |
5.2.3 “大分区+小混合”适度距离的融合社区 |
5.3 场景指标的协作落位 |
5.3.1 可视化建筑信息平台管理协作 |
5.3.2 指标落位强度的指导建议 |
5.3.3 以幸福需求构建场景融合 |
5.4 “未来社区”的实施推广 |
5.4.1 适宜开发的地区 |
5.4.2 编制细节的建议 |
5.4.3 评审专家对未来社区实施的意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基于“未来社区”的老旧社区更新解析与评述 |
6.1.2 未来社区规划编制难点总结 |
6.1.3 未来社区规划编制建议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表索引 |
1.图片索引 |
2.表格索引 |
附录 C:九大未来场景指标详述 |
附录 D:第二批未来社区试点社区规模数据 |
附录 E:七彩社区试点实施方案评估会专家组意见落实 |
(2)基于智能家居的室内垂直绿化装置应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垂直绿化装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1.5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智能家居体系下室内垂直绿化装置分析 |
2.1 室内环境质量分析 |
2.1.1 室内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 |
2.1.2 室内环境质量监测与预防措施 |
2.1.3 室内环境与植物净化体系 |
2.2 室内垂直绿化装置 |
2.2.1 室内垂直绿化装置概念分析 |
2.2.2 室内垂直绿化与传统绿化 |
2.3 智能家居体系下垂直绿化原理分析 |
2.3.1 智能家居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3.2 终端控制与信息传输原理 |
2.3.3 植物与环境信息监测原理 |
2.3.4 智能家居系统在室内垂直绿化中的重要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智能家居的垂直绿化装置原型设计 |
3.1 系统设计 |
3.2 数据监测模块硬件层设计 |
3.2.1 无线通信协议及组网方式选择 |
3.2.2 传感器选型 |
3.2.3 控制器选型 |
3.3 数据监测模块网络层设计 |
3.3.1 网关模块 |
3.3.2 云服务器模块 |
3.4 智能决策模块设计 |
3.4.1 数据库设计 |
3.4.2 系统终端设计 |
3.4.3 基础信息录入 |
3.4.4 监控与提醒 |
3.4.5 数据处理与决策 |
3.5 系统实验 |
3.5.1 系统数据准确性测试 |
3.5.2 系统灌溉预测准确性测试 |
3.5.3 系统光照控制准确性测试 |
3.6 实验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智能家居的室内垂直绿化装置综合设计 |
4.1 确定设计目标 |
4.2 室内陈设装置设计原则 |
4.3 室内空间用户需求分析 |
4.3.1 产品概念模型 |
4.3.2 设计调查问卷 |
4.3.3 问卷数据分析 |
4.4 方案设计 |
4.4.1 种植模块设计 |
4.4.2 室内陈设装置综合设计 |
4.4.3 用户终端设计 |
4.4.4 综合设计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
附录 |
(3)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发展历程研究 |
2.1 国内外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1.1 欧洲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1.2 亚洲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1.3 北美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1.4 国内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2 国内外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
2.2.1 国外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
2.2.2 国内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
2.3 新加坡的建筑立体绿化发展历程 |
2.3.1 新加坡的城市立体绿化发展历程 |
2.3.2 新加坡的自然地理气候 |
2.3.3 新加坡的相关政策指引 |
2.3.4 新加坡的城市绿化规划体系 |
2.4 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特点 |
2.4.1 绿化空间结合建筑的整体性,充分利用室内外 |
2.4.2 多种绿化空间设计方式的综合运用 |
2.4.3 与校园整体环境的融合 |
2.4.4 绿化空间的设计融入校园的文化精神中 |
2.5 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四种模式及设计策略 |
2.5.1 建筑庭院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
2.5.2 建筑平台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
2.5.3 建筑屋顶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
2.5.4 建筑垂直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
2.6 粤港澳大湾区与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对比研究 |
2.6.1 两地气候适应性比较 |
2.6.2 两地基础数据对比分析 |
2.6.3 可借鉴之处 |
2.7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案例分析 |
3.1 广州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
3.1.1 华南理工大学清清文理楼 |
3.1.2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C2-C3建筑组团 |
3.1.3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
3.1.4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教学楼组团 |
3.2 深圳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
3.2.1 清华大学深圳校区海洋大楼 |
3.2.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一期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组团 |
3.2.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二期学生宿舍楼 |
3.2.4 南方科技大学行政楼 |
3.2.5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教学楼 |
3.3 香港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
3.3.1 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综合楼 |
3.3.2 香港理工大学西九龙校区专上学院 |
3.3.3 香港理工大学红磡湾校区专上学院 |
3.3.4 香港城市大学刘鸣炜学术楼 |
3.4 澳门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
3.4.1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图书馆 |
3.4.2 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类型及综合效益 |
4.1 建筑庭院绿化类型及特点 |
4.1.1 中庭型庭院绿化 |
4.1.2 组团立体型庭院绿化 |
4.1.3 垂直型庭院绿化 |
4.2 建筑屋顶绿化类型及特点 |
4.2.1 种植型屋顶绿化 |
4.2.2 花园型屋顶绿化 |
4.3 建筑平台绿化类型及特点 |
4.3.1 窗台型平台绿化 |
4.3.2 阳台型平台绿化 |
4.3.3 露台型平台绿化 |
4.3.4 廊道型平台绿化 |
4.4 建筑墙体绿化类型及特点 |
4.4.1 植物型墙体绿化 |
4.4.2 容器型墙体绿化 |
4.4.3 生物墙型墙体绿化 |
4.5 建筑室内绿化类型及特点 |
4.5.1 盆栽型室内绿化 |
4.5.2 悬垂型室内绿化 |
4.5.3 种植池型室内绿化 |
4.6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综合效益 |
4.6.1 生态效益 |
4.6.2 经济效益 |
4.6.3 社会效益 |
4.6.4 人文效益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原则及策略研究 |
5.1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原则 |
5.1.1 考虑与校园整体环境的融合 |
5.1.2 呼应建筑功能和形态 |
5.1.3 延续和传承校园文化 |
5.1.4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气候做出积极应对 |
5.1.5 考虑可持续性,提升建筑及绿化全生命周期 |
5.2 建筑庭院绿化设计策略 |
5.2.1 充分结合建筑形态 |
5.2.2 与交通空间的融合 |
5.2.3 结合校园内共享交往空间 |
5.2.4 立体化景观空间渗透 |
5.2.5 庭院绿化中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
5.3 建筑屋顶绿化设计策略 |
5.3.1 生态构造的综合考虑 |
5.3.2 最大化利用屋顶空间 |
5.3.3 活化校园内共享游憩空间 |
5.3.4 立体屋顶绿化的打造 |
5.3.5 屋顶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
5.4 建筑平台绿化设计策略 |
5.4.1 与建筑立面的协调与统一 |
5.4.2 融合室内外校园景观 |
5.4.3 多维度系统化设计 |
5.4.4 种植装置的合理选用 |
5.4.5 平台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
5.5 建筑墙体绿化设计策略 |
5.5.1 选择适宜的墙体绿化类型 |
5.5.2 前置性引导立面设计 |
5.5.3 合理设计支撑连接体系 |
5.5.4 墙体绿化中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
5.6 建筑室内绿化设计策略 |
5.6.1 自然性原则 |
5.6.2 适量性原则 |
5.6.3 整体性原则 |
5.6.4 点线面结合的综合布局 |
5.6.5 室内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
5.7 本章小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4)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深圳地区文化与环境研究 |
2.1.1 深圳文化 |
2.1.2 地理气候环境 |
2.1.3 深圳向“森林城市”迈进 |
2.2 既有建筑相关基础研究 |
2.2.1 既有建筑定义及特点 |
2.2.2 既有建筑改造价值 |
2.2.3 既有建筑改建方式 |
2.2.4 国内外既有建筑改造发展概况 |
2.2.5 深圳既有建筑概况 |
2.3 立体绿化相关理论研究 |
2.3.1 立体绿化概念 |
2.3.2 立体绿化的价值 |
2.3.2.1 立体绿化对城市的价值 |
2.3.2.2 立体绿化对建筑的价值 |
2.3.2.3 立体绿化对人的价值 |
2.3.3 立体绿化与建筑本体的矛盾 |
2.3.3.1 附加荷载 |
2.3.3.2 增加建设与后期维护成本 |
2.3.3.3 占用空间 |
2.3.4 立体绿化政策 |
2.3.5 立体绿化形式 |
2.3.4.1 屋顶立体绿化形式 |
2.3.4.2 墙面立体绿化形式 |
2.3.6 立体绿化应用现状 |
2.3.5.1 国外立体绿化应用现状 |
2.3.5.2 国内立体绿化应用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分析 |
3.1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实践分析 |
3.1.1 华南理工大学松花江路历史建筑更新改造——既有建筑屋面的绿化改造 |
3.1.2 维尔纽斯大学植物园实验室大楼——给立面挂上绿色植物 |
3.1.3 新加坡“悬挂花园”——充满生机的中庭 |
3.1.4 越南城市生态阳台改造——被唤醒的阳台 |
3.2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手法归纳分析 |
3.2.1 建筑屋面立体绿化改造 |
3.2.2 建筑立面立体绿化改造 |
3.2.3 建筑室内立体绿化改造 |
3.2.4 建筑其他部位立体绿化改造 |
3.2.5 小结 |
3.3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实践分析 |
3.3.1 广州太古汇——空中城市花园 |
3.3.2 新加坡绿洲酒店——拥有会生长的皮肤 |
3.3.3 新加坡星耀樟宜——室内的热带雨林 |
3.3.4 意大利米兰垂直森林——城市之“肺” |
3.4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设计手法归纳分析 |
3.4.1 建筑屋面立体绿化设计 |
3.4.2 建筑立面立体绿化设计 |
3.4.3 建筑室内立体绿化设计 |
3.4.4 建筑其他部分立体绿化设计 |
3.4.5 小结 |
3.5 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与一体化设计的立体绿化建筑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及问题分析 |
4.1 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调研实施 |
4.1.1 深圳市建筑立体绿化项目选取与调查 |
4.1.2 调研问卷数据分析 |
4.1.2.1 调研问卷设计 |
4.1.2.2 调研数据分析 |
4.1.3 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调研小结 |
4.2 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分析 |
4.2.1 绿化形态分析 |
4.2.2 绿化形式分析 |
4.2.3 绿化与建筑功能空间结合分析 |
4.2.4 立体绿化改造对既有建筑存在问题的改善 |
4.2.5 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所存在的问题 |
4.3 深圳市一体化设计的立体绿化建筑分析 |
4.4 两类立体绿化建筑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策略 |
5.1 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原则 |
5.1.1 立体绿化改造与城市适应性原则 |
5.1.2 立体绿化改造的针对性原则 |
5.1.3 立体绿化改造以人为本原则 |
5.2 与建筑周边协同策略 |
5.2.1 与周边公共空间协同 |
5.2.2 与周边建筑协同 |
5.2.3 与周边自然协同 |
5.3 建筑与绿化结合策略 |
5.3.1 建筑立面与绿化的结合 |
5.3.2 建筑屋面与绿化的结合 |
5.3.3 建筑室内空间与绿化的结合 |
5.3.4 建筑其他部位与绿化的结合 |
5.4 立体绿化形式策略 |
5.4.1 墙面垂直绿化 |
5.4.2 屋面绿化 |
5.4.3 室内绿化 |
5.4.4 架空层绿化 |
5.4.5 地下室绿化 |
5.4.6 阳台、外走廊、窗台等附属空间绿化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情况调研表 |
附录2 :问卷调查结果 |
附录3 :南海意库问卷调查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
2.1.1 系统论基础 |
2.1.2 生态学基础 |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
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1 基本概念解析 |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
3.4.3 论文研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
4.8 本章小结 |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7.2 论文创新点 |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6)西安老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幸福路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城市老工业区的相关概念 |
1.3.2 城市更新的相关概念 |
1.3.3 策略的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老工业区更新研究综述 |
2.1 老工业区更新相关理论综述 |
2.1.1 相关学科对老工业区更新的研究 |
2.1.2 国外老工业区更新的发展 |
2.1.3 国内老工业区更新的发展 |
2.2 老工业区更新的发展趋势 |
2.2.1 以区域空间重构为更新核心 |
2.2.2 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
2.2.3 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
2.2.4 突出土地混合利用的更新优势 |
2.3 老工业区更新动力机制研究 |
2.3.1 城市外部影响因素 |
2.3.2 城市内在发展需求因素 |
2.4 老工业区更新的基本策略 |
2.4.1 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 |
2.4.2 重视社区空间的重构 |
2.4.3 强调历史文脉的传承 |
2.4.4 体现空间肌理的延续 |
2.4.5 更新改造模式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老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 |
3.1 西安老工业区现状概述 |
3.1.1 西安老工业区的发展历程 |
3.1.2 西安老工业区的现状分布 |
3.2 西安老工业区特点 |
3.2.1 西安老工业区选址特点 |
3.2.2 西安老工业区厂区布局特点 |
3.2.3 西安老工业区文化价值特点 |
3.3 西安老工业区更新动力机制 |
3.3.1 外在动力机制 |
3.3.2 内在动力机制 |
3.4 西安老工业区更新策略 |
3.4.1 更新目标 |
3.4.2 更新影响因子 |
3.4.3 分区管控 |
3.4.4 更新策略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幸福路老工业区现状及发展研究 |
4.1 西安市幸福路老工业区概况 |
4.1.1 幸福路老工业区位置及范围 |
4.1.2 幸福路老工业区的发展历史 |
4.2 更新机遇的把握 |
4.2.1 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
4.2.2 西安市“十三五”规划 |
4.2.3 西安市公园城市建设 |
4.2.4 产业发展需求 |
4.2.5 区域上位规划引导 |
4.3 西安市幸福路老工业区现状问题梳理 |
4.3.1 现状情况概述 |
4.3.2 现状存在的问题 |
4.3.3 区域现状的特殊性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幸福路老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 |
5.1 西安市幸福路地区的更新目标 |
5.2 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
5.2.1 用地适应性评价 |
5.2.2 土地使用性质评价 |
5.2.3 土地开发强度评价 |
5.2.4 建筑质量评价 |
5.2.5 评价模型建立 |
5.3 西安幸福路老工业区更新分区管控原则 |
5.3.1 更新区域划分研究 |
5.3.2 三类区域基本更新原则 |
5.4 幸福路老工业区更新策略 |
5.4.1 基于基础用地空间调整的策略 |
5.4.2 基于产业优化升级的策略 |
5.4.3 基于提升环境品质的策略 |
5.4.4 基于塑造文化精神的策略 |
5.4.5 对于开发模式和组织构成的选择 |
5.5 幸福路老工业区更新策略应用 |
5.5.1 保留区域更新策略应用 |
5.5.2 限制改造区域更新策略应用 |
5.5.3 适宜改造区域更新策略应用 |
5.6 更新保障机制 |
5.6.1 政府科学决策 |
5.6.2 加强组织领导 |
5.6.3 公私利益平衡 |
5.6.4 创新规划管理 |
5.6.5 加强公众参与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图目录 |
2 表目录 |
(7)西安老居住区适老化环境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以西安红旗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 |
1.1.2 西安市土地供应紧张现状 |
1.1.3 建立适老化养老环境迫不及待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性 |
1.5 研究框架 |
2 老居住区适老化改造相关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老居住区 |
2.1.2 适老化改造 |
2.2 老年人的基本特征与对环境的特殊需求 |
2.2.1 老年人的基本特征 |
2.2.2 老年人对环境的特殊需求 |
2.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分析与总结 |
2.4 国内外老年社区及适老化改造相关案例研究 |
2.4.1 美国太阳城社区 |
2.4.2 日本东京结缘多摩平老年公寓 |
2.4.3 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 |
2.4.4 北京太阳城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老居住区空间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西安市老居住区概况 |
3.1.1 老居住区建设背景 |
3.1.2 老居住区类型 |
3.2 西安市老居住区现状调研 |
3.2.1 调研目的与内容 |
3.2.2 调研对象的选取 |
3.2.3 调研问卷的分析 |
3.3 西安市老居住区现存的“不适老”问题 |
3.3.1 空间资源利用不足,适老考虑不到位 |
3.3.2 基础养老设施不均衡,缺乏适老细节 |
3.3.3 适老化生态环境未建立 |
3.3.4 缺乏适老性文化景观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典型老居住区适老化环境景观改造设计方法构建 |
4.1 西安典型老居住区适老化环境景观改造原则 |
4.1.1 安全舒适性原则 |
4.1.2 适宜性原则 |
4.1.3 经济性原则 |
4.1.4 场地空间多样化原则 |
4.1.5 艺术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
4.1.6 强化景观弥失性原则 |
4.2 西安典型老居住区适老化环境景观改造方法 |
4.2.1 高效利用有限空间资源,打造适老环境 |
4.2.2 均等化与细节关注并举的基础养老设施适老化改造 |
4.2.3 以无障碍生态化为核心打造适老化生态环境 |
4.2.4 打造具有归属感的适老性文化景观 |
4.3 本章小结 |
5 改造实践—西安红旗小区适老化环境景观改造设计 |
5.1 红旗小区景观现状调研 |
5.1.1 调研内容 |
5.1.2 调研方法 |
5.1.3 调研数据分析 |
5.1.4 整体概况 |
5.1.5 周边现状 |
5.2 红旗小区现存的“不适老问题” |
5.2.1 空间利用效率低下,交通混乱 |
5.2.2 适老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
5.2.3 环境品质较低,适老考虑不足 |
5.2.4 缺乏具有水泥厂工人文化属性的景观 |
5.3 红旗小区适老化改造具体策略 |
5.3.1 复合使用空间,合理组织交通及停车 |
5.3.2 完善适老化基础设施 |
5.3.3 粗粮细作,打造良好生态环境 |
5.3.4 营造具有水泥工业印记的小区文化景观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城市建筑墙面垂直绿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城市垂直绿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城市垂直绿化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基本概念 |
1.3.1 垂直绿化的发展 |
1.3.2 城市建筑的发展 |
1.3.3 建筑实施垂直绿化的必要性 |
1.4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综合分析法 |
1.5.3 比较分析法 |
2 相关理论发展与典型案例分析 |
2.1 垂直绿化的分类 |
2.1.1 综合生命墙 |
2.1.2 立面支撑植生墙 |
2.2 垂直绿化设计案例分析 |
2.2.1 综合生命墙案例分析 |
2.2.2 立面支撑植生墙案例分析 |
3 广东部分城市建筑垂直绿化的基本情况及问题分析 |
3.1 城市建筑垂直绿化的基本情况 |
3.1.1 广东省的气候特征 |
3.1.2 广东部分城市建筑特征 |
3.1.3 适用垂直绿化主要植物 |
3.2 广东省部分城市垂直绿化现状分析 |
3.2.1 政策标准解读 |
3.2.2 设计实践分析 |
3.2.3 构造做法详解 |
3.3 城市建筑墙面垂直绿化存在的问题 |
3.3.1 绿化设计与建筑设计脱节 |
3.3.2 绿化空间设计忽略人的感受 |
3.3.3 绿化植物配置不科学 |
4 建筑外墙垂直绿化设计要素与设计方案 |
4.1 建筑外墙垂直绿化设计要素 |
4.1.1 设计前期规划要素 |
4.1.2 植物要素 |
4.1.3 支撑结构要素 |
4.1.4 维护要素 |
4.1.5 维生系统要素 |
4.2 建筑外墙垂直绿化设计手法 |
4.2.1 构图 |
4.2.2 质感设计 |
4.2.3 色彩搭配 |
4.2.4 照明设计 |
4.3 建筑外墙垂直绿化设计方案 |
4.3.1 垂直绿化设计及结构说明 |
4.3.2 垂直绿化受力性能分析 |
4.3.3 垂直绿化的安装 |
4.4 灌溉系统设计 |
4.5 设计效果呈现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雨洪管理目标下的既有住区室外空间设计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既有住区 |
1.2.2 雨洪管理 |
1.2.3 室外空间 |
1.3 国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雨洪管理相关研究 |
1.3.2 国外住区改造相关研究 |
1.3.3 国外SWMM应用相关研究 |
1.4 国内相关研究 |
1.4.1 国内雨洪管理相关研究 |
1.4.2 国内住区改造相关研究 |
1.4.3 国内SWMM应用相关研究 |
1.5 大连城市水文特征 |
1.5.1 雨水处理现状 |
1.5.2 雨水径流量 |
1.5.3 降雨强度 |
1.5.4 生态城市建设情况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大连市既有住区室外空间现状研究 |
2.1 大连市既有住区现状调研 |
2.1.1 既有住区的基本概况 |
2.1.2 调研住区选取 |
2.1.3 调研结果 |
2.1.4 典型住区深入调研 |
2.2 既有住区现状功能品质分析 |
2.2.1 既有住区建筑分析 |
2.2.2 既有住区道路分析 |
2.2.3 既有住区绿地分析 |
2.2.4 既有住区场地分析 |
2.3 既有住区现状积水问题分析 |
2.3.1 容积率与积水点 |
2.3.2 绿化率与积水点 |
2.3.3 地面硬化率与积水点 |
2.4 雨洪管理目标下的改造需求分析 |
2.4.1 既有住区排水问题 |
2.4.2 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3 雨洪管理技术措施在既有住区的应用研究 |
3.1 现行雨洪管理相关技术措施 |
3.1.1 绿色屋顶 |
3.1.2 生物滞留池 |
3.1.3 植草沟 |
3.1.4 下沉式绿地 |
3.1.5 透水铺装 |
3.1.6 雨水桶 |
3.1.7 各措施对比分析 |
3.2 雨洪管理设施在住区设计中的应用 |
3.2.1 雨洪管理技术措施在建筑上的应用 |
3.2.2 雨洪管理技术措施在道路中的应用 |
3.2.3 雨洪管理技术措施在绿地中的应用 |
3.2.4 雨洪管理技术措施在场地中的应用 |
3.3 雨洪管理在既有住区中的适应性分析 |
3.3.1 既有住区与雨洪径流的关联性 |
3.3.2 雨洪管理在既有住区的适用性分析 |
3.3.3 雨洪管理对既有住区改造的作用 |
3.4 本章小节 |
4 雨洪管理导向下的既有住区室外环境改造设计策略 |
4.1 问题总结及改造目标 |
4.1.1 现状问题总结 |
4.1.2 改造目标 |
4.2 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室外空间改造 |
4.2.1 道路改造策略 |
4.2.2 绿地改造策略 |
4.2.3 场地改造策略 |
4.2.4 实践应用案例 |
4.3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室外空间改造 |
4.3.1 道路改造策略 |
4.3.2 绿地改造策略 |
4.3.3 场地改造策略 |
4.3.4 实践应用案例 |
4.4 居住街坊的室外空间改造 |
4.4.1 建筑改造策略 |
4.4.2 绿地改造策略 |
4.4.3 实践应用案例 |
4.5 本章小节 |
5 既有住区室外空间改造试设计—以大连市石油六闾小区为例 |
5.1 住区现状分析 |
5.1.1 下垫面分析 |
5.1.2 道路形式分析 |
5.1.3 排水设施与积水点分析 |
5.1.4 现状问题总结 |
5.2 SWMM模型介绍 |
5.2.1 模型简介 |
5.2.2 基本参数 |
5.2.3 SWMM模型操作步骤 |
5.3 现状模拟 |
5.3.1 模拟过程 |
5.3.2 模拟结果 |
5.4 既有住区改造更新设计 |
5.4.1 道路系统改造设计 |
5.4.2 绿地系统改造设计 |
5.4.3 场地系统改造设计 |
5.4.4 建筑单体改造设计 |
5.4.5 节点设计 |
5.5 既有住区改造更新设计方案模拟 |
5.5.1 方案模拟 |
5.5.2 组合方案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典型住区深入调研 |
附录B 重现期30年降雨数据 |
附录C 石油六闾小区现状SWMM模拟报告 |
附录D 石油六闾小区改造后SWMM模拟报告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社区层面下当代老年人住宅建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
1.1.2 居家养老——养老方式的主流趋势 |
1.1.3 亟待解决的适老性居住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相关理论研究 |
1.5.1 原居安老理论(Aging in Place) |
1.5.2 积极老龄化理论(Activing Aging) |
1.5.3 老年社会相关分层思想 |
1.5.4 通用设计理论 |
第二章 社区住宅适老化的相关研究 |
2.1 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特点与需求 |
2.1.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
2.1.2 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 |
2.2 老龄化需求与住宅建筑的发展关系 |
2.2.1 我国社区住宅的发展变化 |
2.2.2 针对住宅的适老化设计的必要性 |
2.3 我国社区住宅的适老化研究 |
2.3.1 我国社区住宅适老化的发展现状 |
2.3.2 我国社区住宅适老化的相关研究 |
2.4 国外社区住宅适老化的经验研究 |
2.4.1 美国的社区住宅适老化经验 |
2.4.2 欧洲的社区住宅适老化经验 |
2.4.3 日本的社区住宅适老化经验 |
2.4.4 国外社区住宅的适老化经验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区层面下住宅的适老化问题调研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的内容(问卷详见附录) |
3.2 社区老年人居住需求意愿的情况调查 |
3.2.1 居室活动需求与套型布局需求 |
3.2.2 公共空间与场地空间活动需求 |
3.3 住宅居室空间的适老性问题分析 |
3.3.1 传统套型产生居住问题——适老设置不足 |
3.3.2 家庭变化产生居室问题——套型匹配错位 |
3.4 住宅建筑形式的适老性问题分析 |
3.4.1 建筑布局及其形式单一——功能优化局限 |
3.4.2 公共空间与适老化无关——人性空间缺失 |
3.4.3 居室与居室的相互割裂——邻里关系隔离 |
3.5 社区场地空间的适老性问题分析 |
3.5.1 城市与场地的空间割裂——配套设施不全 |
3.5.2 场地与建筑的空间割裂——环境品质较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区当代老年人住宅的建构要素探究 |
4.1 理想住宅的要素探究 |
4.1.1 宜居空间——舒适的居室套型设置 |
4.1.2 和谐邻里——人性的建筑形式建构 |
4.1.3 优质环境——健全的社区设施配置 |
4.2 适老性的居室套型特征探究 |
4.2.1 精准的居室面积 |
4.2.2 高效的功能组合 |
4.2.3 良好的室内环境 |
4.2.4 多样的套型分类 |
4.3 适老性的住宅建筑形式探究 |
4.3.1 多样化的建筑外形 |
4.3.2 紧密化的环境关系 |
4.3.3 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
4.3.4 复合性的建筑功能 |
4.3.5 灵活性的建筑构造 |
4.4 适老性的住宅社区配置探究 |
4.4.1 适老化的场地设置 |
4.4.2 融合化的社区模式 |
4.4.3 多元化的服务功能 |
4.4.4 完善化的医疗养护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区当代老年人住宅的建构策略 |
5.1 社区住宅的适老性建构原则 |
5.1.1 居室套型的适居性、适应性和高效性 |
5.1.2 建筑形式的集约性、复合性和可变性 |
5.1.3 社区配置的多样性、针对性和均衡性 |
5.2 注重居室品质——精细划分套型的建构 |
5.2.1 独代居住老年人的户型 |
5.2.2 多代居住老年人的户型 |
5.3 重构邻里关系——公共交流空间的建构 |
5.3.1 住宅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 |
5.3.2 住宅公共空间的交流性设计 |
5.4 打造宜居环境——建筑景观共生的建构 |
5.4.1 水平绿化与建筑的共生 |
5.4.2 垂直绿化与建筑的共生 |
5.5 均衡社区配置——可变住宅形式的建构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后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表索引 |
附录 C:问卷调查 |
四、当前垂直绿化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发展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建设的老旧社区更新规划研究[D]. 杨继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智能家居的室内垂直绿化装置应用设计研究[D]. 冯建成.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3]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D]. 刘宇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研究[D]. 鲁航.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西安老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幸福路地区为例[D]. 朱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西安老居住区适老化环境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以西安红旗小区为例[D]. 贾荣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城市建筑墙面垂直绿化设计研究[D]. 何周通.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9]雨洪管理目标下的既有住区室外空间设计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张宝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社区层面下当代老年人住宅建构探究[D]. 谈昭夷.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