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三种试验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刚[1](2021)在《基于MALDI-TOF MS快速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MALDI-TOF MS快速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目的:探究MALDI-TOF MS抗生素水解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可行性,并评价该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随机收集54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株以及24株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菌株作为实验菌,使用三代头孢(头孢噻肟与头孢曲松)以及酶抑制剂克拉维酸作为抗生素水解试验指示剂,实验菌分别与0.5mg/ml头孢菌素以及0.5mg/ml头孢菌素/0.5mg/ml克拉维酸在35℃孵育,分别在孵育1小时、2小时和3小时后,通过MALDI-TOF MS检测并分析溶液中抗生素的质谱峰图的改变。编码ESBLs相关的耐药基因通过PCR和基因测序进行检测,药敏试验采用仪器法(Vitek-2Compact系统)和药敏纸片法进行。结果: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较高的耐药性,其中相关耐药基因bla TEM,bla SHV,bla CTX-M均被检出;头孢噻肟与头孢曲松水解试验分别在反应1小时与2小时后,54株产ESBLs的菌均能够水解抗生素出现414Da、370Da两个水解峰,在加入克拉维酸的情况下,有52株菌的水解峰消失;该方法能够很好的鉴别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与基因型以及表型确证实验相比,该方法的特异度达到100%,灵敏度为96.3%(52/54)。结论:MALDI-TOF MS成功应用于临床致病菌的种属鉴定,并且在细菌耐药性检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MALDI-TOF MS抗生素水解试验能够快速检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第二部分MALDI-TOF MS联合微量肉汤稀释法快速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研究目的:探讨基于MALDI-TOF MS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快速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和亚胺培南的MIC值的能力。方法:随机收集60株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不同耐药性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相关的耐药基因型。将细菌调制成菌悬液后与进行倍比稀释的不同浓度梯度的抗生素共同接种到96孔板中进行培养,孵育4小时后离心液体培养基得到菌体,用甲酸裂解菌体后,将菌体蛋白进行点样上质谱仪检测,确定细菌在不同浓度抗生素下的生长情况,从而检测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进行微量肉汤稀释法作为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标准,在孵育18-20小时后通过肉眼判读结果,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MIC值之间的差异。结果:在30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株中检测到的相关耐药基因型包括blaKPC、bla FOX、bla DHA、bla CTX-M和bla TEM耐药基因。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显示孵育4小时后用MALDI-TOF MS检测肉眼不可见的细菌生长和孵育18-20小时后检测肉眼可见细菌生长在测定头孢曲松和亚胺培南的MIC值的一致性方面分别达到61.7%和71.7%。根据CLSI文件规定的头孢曲松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折点,MALDI-TOF MS联合孵育4小时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能够将60株肺炎克雷伯菌准确划分为耐药株和敏感株,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结论:病原体的快速鉴定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早期诊断能够减少多药耐药菌的感染和传播。基于MALDI-TOF MS联合微量肉汤稀释法的药敏试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确定细菌对某些重要抗生素的耐药性。未来质谱技术在细菌耐药性检测方面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该方法可以作为传统药敏试验的补充以及早期报告药敏结果的重要手段。
马鹤[2](2020)在《GLO1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问题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难题,菌株自身特点、抗生素的应用等诸多因素都可影响其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是临床上预防和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主要手段,但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病原菌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问题更加严峻,同时动物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也越发严重。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重要耐药机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通常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等头孢菌素类耐药性较高,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较敏感。但临床实践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阳性率可超过10%,为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直接导致感染相关的死亡率的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可能存在其他分子机制参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相关机制研究十分必要。目的1.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和非靶标代谢组学的方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敏感大肠埃希菌之间的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以揭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表达谱和代谢趋势的变化,为在蛋白质和代谢物水平上对该细菌耐药相关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2.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两组之间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结果进行关联分析,找到与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的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筛选相关的重要基因奠定基础。3.找到与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的重要基因。4.通过基因敲除、构建过表达质粒等及技术处理实验菌株,并检测实验菌株处理前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量的变化,以揭示差异基因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为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治疗及抗生素的研发提供新的方向。方法1.我们利用蛋白组学方法筛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敏感大肠埃希菌的差异表达蛋白。选取10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10例敏感大肠埃希菌,细菌培养后,每份样本各取等量,10例敏感对照组混为一份,定为A组,10例产酶实验组混为一份,定为B组,每组充分混匀后,各均分成三份。通过串联质量标签蛋白组学方法筛选两组之间的差异蛋白谱,并对结果进行基础数据处理、层次聚类分析、KEGG Pathway分析、差异蛋白网络构建分析。2.利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筛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敏感大肠埃希菌的差异代谢物。选取10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10例敏感大肠埃希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进行检测,并进行主要成份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置换检验、差异代谢物筛选、差异代谢物与相关代谢途径归因分析。3.对实验两组之间的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的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分析,首先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差异代谢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再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通路分析,构建差异蛋白和代谢物的相关性网络,通过富集分析得到与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的通路。4.采用靶标代谢组学方法对显着富集的嘌呤代谢通路中的2-脱氧腺苷一水合物、2,6-二羟基嘌呤和黄嘌呤进行进一步的定量验证分析。同时综合考虑MS2评分、p值、VIP和代谢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因素,结合靶标蛋白组学分析结果与非靶标代谢组学数据结果,根据两者的吻合情况,评估分析方法的可靠性。5.对实验菌株进行全基因框架测序,并结合关联分析结果中显着富集的通路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丙酮酸代谢通路中的GLO1基因高表达,构建GOL1基因敲除和过表达菌株,并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量变化。结果1.串联质量标签蛋白组学分析发现两组之间有155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通过功能富集性分析发现差异蛋白功能显着富集在53个GO项(p<0.05),其中29项与生物学过程相关,7项与细胞成份相关,10项与分子功能相关。2.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共筛查出差异代谢物1165个,其中上调差异代谢物350个,下调代谢物815个。基于差异代谢物的途径分析显示了两组之间的82种不同的代谢途径。正离子模式下显着差异代谢通路为嘌呤代谢通路、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通路、丙酮酸代谢通路、烟酸盐和烟酰胺通路、维生素B6通路、链霉素生物合成通路等,负离子模式下的显着差异代谢通路为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路、烟酸盐和烟酰胺通路、泛酸盐和辅酶A生物合成、嘧啶代谢通路、甘油磷脂通路、甘油脂通路等。3.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18条通路与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关联分析得到的差异通路有嘌呤代谢通路、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通路、丙酮酸代谢通路、烟酸盐与烟酰胺代谢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路、泛酸盐和Co A生物合成通路、嘧啶代谢通路等。4.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多反应监测质谱方法验证嘌呤代谢途径中的三种代谢物的含量,即对2-脱氧腺苷一水合物、2,6-二羟基嘌呤和黄嘌呤进行进一步的定量验证分析,MRM分析结果与非靶标代谢组学数据结果吻合性良好,说明本研究非靶标代谢分析方法的可靠性。5.综合分析全基因组框架分析结果和上述18差异通路,筛选出差异基因,这些基因包括add、pun A、gua D、apa H、adk、prd A、spe G、Ace deacetylase、PRODH、cod A、hch A、frd A、GLO1、ppn K、ilv E、pan decarboxylase、VNN、tdk、deo A、tmk,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上述候选基因m RNA在标准菌ATCC25922、对照组敏感大肠埃希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这些m RNA在标准菌ATCC25922和对照菌表达基本无差异,spe G、acetylputrescine deacetylase、GLO1及pantothenoylcysteine decarboxylase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其他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6.构建GLO1过表达及敲除菌种,并通过Elisa验证了GLO1基因表达情况对β内酰胺酶亚型产量的影响,共分析了10个亚型,包括β-内酰胺酶BES型、CTX-M1型、CTX-M2型、OXA1型、OXA2型、OXA10型、PER型、SHV型、TEM型及VEB型。结果显示,GLO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只对PER型β-内酰胺酶有影响,而对其他类型的β-内酰胺酶无显着影响。标准菌ATCC25922、对照菌大肠埃希菌中GLO1过表达后其PER型β-内酰胺酶表达显着增加,GLO1敲除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PER型β-内酰胺酶显着降低,这种降低可被转入GLO1过表达质粒后逆转。这些结果表明GLO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大肠埃希菌中PER型β-内酰胺酶表达量具有显着的相关性。结论1.实验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质谱显着改变,总体呈现下调趋势,且差异蛋白参与到与生物学过程、细胞成份及分子功能相关的各个方面。2.实验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与对照组敏感大肠埃希菌相比,代谢物以下调为主。3.GLO1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显着相关,其对耐药性的作用是通过增加PER型β-内酰胺酶产量介导的。
朱立[3](2021)在《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耐药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关注的问题。世卫组织预测,如果不能找到解决办法,我们将步入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目前,西医主要通过研发新抗生素来应对耐药菌,但因耐药菌形成速度快于抗生素研发速度,所以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于是我们想到了中医中药。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应对耐药菌感染依然以辨证论治为主,缺乏专门指导耐药菌感染辨治的中医理论。鉴于此,导师提出了“从伏邪论治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新论并在古方达原饮的基础上创制了新方“新加达原散”。本论文即是围绕这两项创新点展开的。研究目的通过整理文献,解释中医新论“耐药菌感染从伏邪论治”的立论基础。通过实验研究,观察新加达原散体外对MRSA、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Kp)生物膜的作用。通过临床研究,评价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理论研究:①通过梳理及研究中医经典《内经》、《难经》、《伤寒论》中与伏邪相关的文献及古代七位代表性医家王履、吴又可、张璐、蒋宝素、叶天士、雷丰、柳宝诒对伏邪的治验发挥,探讨了伏气学说的源流、概念的演变,以及伏邪与耐药菌的关系。②通过查阅本草及方剂相关的古今文献,从方中的四组药入手,进而对每味药及全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实验研究:①XTT法观察药物对MRSA、多重耐药Kp形成期生物膜膜内活菌的影响:96孔板中加入MRSA或多重耐药Kp菌液(OD600=0.1)和药液各100 μL,培养24小时后洗板,加入XTT,酶标仪上检测万古霉素和新加达原散对MRSA、多重耐药Kp膜内活菌的影响。②XTT法观测药物对MRSA、多重耐药Kp成熟期生物膜膜内活菌的影响:96孔板中加入MRSA或多重耐药Kp菌液(OD600=0.1)100 μL,培养24小时后加药,药物作用24小时后洗板,加入XTT,检测万古霉素和新加达原散对MRSA、多重耐药Kp膜内活菌的影响。③扫描电镜观察新加达原散对成熟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的影响:24孔板内置入干净、无菌的玻璃片,加入MRSA、多重耐药Kp菌液培养24小时后加入同体积的药物,药物作用24小时后,制成药品,观察并拍照。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观察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安门医院ICU/急诊病房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结合组、西药组。三组均予以基础及支持治疗。中药组予新加达原散,结合组予相关抗生素与新加达原散,西药组予抗生素,疗程均为7天。三组均于第0、3、7天观察基础资料、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PIS评分、痰培养、中西医有效率及安全性指标,以评价新加达原散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理论研究:①中医新论“耐药菌从伏邪论治”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是对中医伏气学说的继承和创新。②新方“新加达原散”是对古方达原饮的继承和创新,更契合今日临床实际。实验研究:①XTT法示新加达原散对形成期及成熟期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膜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②扫描电镜示新加达原散可破坏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及膜内菌的结构。临床研究:最终中药组49例、西药组48例、结合组49例,共146例患者入选。三组基线指标(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基础病分布、痰培养结果、机械通气与血液净化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体温:三组体温均下降。结合、西药组三个时间点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结合组差异最明显(P=0.000)。下降程度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常率比较,治疗前后,结合、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1)。白细胞:三组白细胞均降低。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三组均下降。治疗前后,结合、西药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23)。C反应蛋白:三组均下降。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降钙素原:三组均下降。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氧合指数:三组均上升。三组整体比较,三个时间点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分组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PIS评分:三组变化趋势不规律。三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结合组差异相对最大。中医证候积分:三组均下降。中药、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痰培养结果: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有效率:从中医积分判断,结合组有效率最高(63.3%),但三组有效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从西医指标判断,结合组有效率最高(77.6%),三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但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安全性指标:未发现与试验用药相关的安全性指标异常。28天病死率:结合组最低(38.8%),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研究结论实验研究表明,新加达原散体外对MRSA及多重耐药Kp生物膜膜内菌有抑制作用、且能破坏生物膜及膜内菌的结构。临床研究表明,新加达原散在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对体温、炎症指标的夏常、氧合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与抗生素联用疗效更佳,且28天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由此可见,中医新论“从伏邪论治耐药菌感染”与新方“新加达原散”是理论依据充分、实验结果阳性、临床用之有效的两大创新点,可以解决一部分抗生素耐药的问题。
马梦亭[4](2020)在《血流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全血标本中分离出的MRKP临床分布特征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分析肺炎克雷伯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及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型;探讨全血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同源性以研究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临床全血标本中非重复分离的MRKP。并对菌株借助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进行鉴定复合。2.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药敏分析仪及其配套药敏卡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药敏纸片扩散法(K-B法)筛选产β-内酰胺酶菌株:纸片确证试验检测ESBLs,头孢西丁三维确证试验检测AmpC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灭活试验(mCIM法和eCIM法)检测碳青霉烯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3.对肠杆菌科细菌基因重复序列(ERIC)借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结果:1.收集临床全血标本分离培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共155株,经筛选最终获得符合菌株MRKP 93株,主要科室分布在重症监护室(ICU)、急诊内科等科室。2.药敏结果显示: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74.19%;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67.74%;对氨曲南的耐药率81.72%;对其它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65%。3.产酶试验结果显示:经纸片确证试验检出产ESBLs阳性菌株24株;经三维试验检出产AmpC酶阳性菌株36株;经mCIM试验检出产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65株,经eCIM试验检出产金属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11株;三种酶均产的仅有11株。4.产酶基因分析结果:A类β-内酰胺酶检出含KPC基因63株、SHV基因70株、TEM基因66株,CTX-M基因11株,GES、VEB基因均未检出;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检出产IMP基因16株,未检测到VIM、NDM-1基因;C类β-内酰胺酶即AmpC酶检出含DHA基因20株,未检出含FOX、ACC基因;D类β-内酰胺酶含OXA-48基因未检出。检出含有三种不同耐药基因37株,四种、五种不同耐药基因各为11株。5.阳性产物经NCBI基因库查询和BLAST比对确认:KPC型扩增产物均属于KPC-2型,与源自大肠埃希菌菌株(序列号:MH411118.1)相似性最高,同源性为100%;SHV型扩增产物可确定为SHV-11型,与源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序列号:MH733892.1)相似性最高,为100%同源;TEM型扩增产物可确定为TEM-1型,与源自大肠埃希菌菌株(序列号:MK405592.1)相似性最高,同源性为100%;DHA型扩增产物可确认为DHA-1型,与源自肠沙门菌菌株(序列号:NG-049055.1)相似性最高,100%同源性。6.ERIC-PCR图谱分型显示:93株MRKP之间存在着克隆株,可分为12个型别(以AK、B1表示),其中B型48株、F型16株、I型8株、D型4株、A型3株,其余型别各2株,主要发生在ICU(23株)、急诊内科(14株)和急诊外科(7株)。结论:1.93株MRKP主要分布于ICU、急诊内科等科室,应注意加强相关科室的感染控制,防止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2.93株MRKP的耐药现象较严重,且检出的耐药基因型均携带两种及以上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以KPC+SHV+TEM组合最多见,提示在此类细菌感染严重的情况下,可选用的抗生素有限,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3.93株MRKP之间存在着克隆播散株,其中B型为优势克隆株,相关科室及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我院感染控制力度,减少不必要的科室与科室之间的转诊治疗次数。
闵可[5](2020)在《湖北部分地区产ESBLs沙门氏菌的分离与耐药性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门氏菌是一种可以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细菌,分布范围广泛,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沙门氏菌存在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抗菌药作为防控细菌疾病的重要手段,自首个抗菌素青霉素被发现以来,抗菌素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细菌在药物的筛选和选择性压力下,进化了新的耐药能力,增加了防治的难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耐药率愈来愈高,从单一耐药变为多重耐药,全球耐药形势严峻,沙门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防治目标,更是重中之重。沙门氏菌作为常见的食源性高危致病菌,分析不同来源的沙门氏菌可了解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序列型、耐药谱、耐药基因、初步了解耐药机制。为沙门氏菌病的临床治疗和后续研究拓展具有积极而必须的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沙门氏菌的分离和分子分型参考GB4789.4-2016法,从武汉菜市场取鸡肠样品,在荆州某禽类屠宰线上取拭子和鸭肠样品,分别分离纯化得到疑似沙门氏菌菌落,接下来采用生化方法进行鉴定,最终得到71株沙门氏菌分离株。鸭肠中沙门氏菌分离率为55.5%,菜市场鸡肠中沙门氏菌分离率为29.6%,禽类屠宰线拭子沙门氏菌分离率为18.2%,分离率与样品来源和取样方法等有关。实验室原有的45株人源、禽源、水产沙门氏菌,选择分离菌株中来源于禽肠道、屠宰线拭子的29株沙门氏菌共74株,采用MLST的方法,扩增每株菌的aro C、dna N、hem D、his D、pur E、suc A、thr A管家基因,序列上传MLST数据库,查询菌株ST型,得到分子型。74株沙门氏菌分离株中的62株分为11种ST型,其中ST19,ST26、ST226、ST11、ST34、ST13为主要序列型,ST19型最多(41.9%),ST19型菌株大多为禽源沙门氏菌分离株。其它12株沙门氏菌分离株为新的ST型。2.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耐药谱分析和ESBL检测采用纸片法检测了74株沙门氏菌分离株对8大类18种抗生素的药敏性,操作方法与结果判读参考CLSI。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对红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萘啶酸、链霉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1.6%、54.1%、51.4%、51.4%、43.2%、40.5%、35.1%、29.7%。对头孢第一、二、三、四代抗生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6.2%、9.5%、10.8%、5.4%,所有菌株对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表型敏感。74株沙门氏菌分离株多重耐药率为56.8%,病人来源的沙门氏菌分离株多重耐药率达到80.0%。选取对第二代头孢耐药或者对第三代头孢中介/耐药沙门氏菌分离株,通过双纸片法检测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显示有7株沙门氏菌分离株产ESBLs,占总菌株数9.5%,其中六株来源于病人,一株来源于菜市场鸡肠样品。3.产ESBL沙门氏菌分离株的基因组分析和耐药基因发掘本实验对四株产ESBLs且对头孢吡肟耐药的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拼接组装注释,将基因组序列与公共数据库和耐药基因库(ARDB)进行比对,得到沙门氏菌基因组大小约为4.9Mbp,GC碱基含量约为52%,检测到blaCTX-M-55、blaCTX-M-121、blaTEM-1、LRA-8、par C、par E、gyr A、gyr B、sul1、sul2、sul3、aad A7、aad A2、aad A3、tet S、tet B(P)、tet T、tet M、cmlv耐药基因。三株沙门氏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含有blaCTX-M-55耐药基因,一株沙门氏菌分离株含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CTX-M-121,bla CTX-M-121在中国极少报道。菌株H21的par C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四个位点的突变,是否与喹诺酮抗生素耐药相关需进一步研究。
刘欣彤[6](2020)在《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奶牛养殖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细菌性疾病成为了危害畜牧养殖动物的主要疾病。特别是危害奶牛最常见的大肠杆菌疫病,给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危害。在对此疫病的防控、治疗过程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最先且最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此类药物不合理的使用,使得大肠杆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加重,也成为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和国家急需解决的难题。有研究表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urnβ-lactamerses,ESBLs)是引起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的广泛使用,影响着产ESBLs菌的检出率。目前,关于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演化规律研究,揭示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了解ESBLs耐药基因在奶牛源大肠杆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传播方式。本研究从全国11个重点养殖区域(省市)的52家规模化牧场采集的4536份奶牛源样本中分离出1950株大肠杆菌,包含687株牛奶源、1144株粪便源和119株其它源样本;其中北京地区奶牛源大肠杆菌分离率最高(38.72%),辽宁地区最低(3.59%)。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制定的琼脂稀释法对大肠杆菌进行18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检测其耐药性。结果显示,奶牛源大肠杆菌以氨苄西林、链霉素和多西环素耐药为主,而对阿米卡星、安普霉素、多粘菌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其中贵州贵阳和宁夏地区奶牛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较严重。并初步筛选出340株(17.44%)大肠杆菌(包含144株牛奶源、178株粪便源和18株其它源)对头孢噻肟(CTX)耐药;其中贵州贵阳地区大肠杆菌对CTX的耐药率较高(40.14%),新疆石河子地区较低(5.86%)。对CTX耐药的340株大肠杆菌菌株,应用PCR扩增和电泳分析方法对其进行ESBLs耐药基因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170株大肠杆菌(包含牛奶源89株、粪便源74株、其它源7株)至少含有1种ESBLs基因;其中92株大肠杆菌检测到blaCTX-M-1基因,69株检测到blaCTX-M-9基因,3株对blaCTX-M-1和blaCTX-M-9基因均呈阳性,14株检测到blaCMY-2基因,2株对blaCTX-M-9和blaCMY-2基因呈阳性。宁夏地区ESBLs基因的检出率最高(100%),新疆石河子地区最低(14.29%);其中宁夏地区blaCTX-M-1基因检出率最高(68.18%),天津地区最低(4.35%);宁夏地区blaCTX-M-9基因检出率最高(31.82%),新疆石河子地区最低(7.14%);普遍blaCMY-2基因检出率极低甚至为零,吉林地区最高(2.52%),河北等共6个省为0%。运用试剂盒提取大肠杆菌质粒DNA转移到DH5α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转化,获取单目的质粒DNA。结果显示,携带blaCTX-M-1基因的奶牛源大肠杆菌获得的转化子数量最多。其中携带blaCTX-M-1基因的牛奶源大肠杆菌获得的转化子数量最多;携带blaCTX-M-9基因的粪便源大肠杆菌获得的转化子数量最多;携带blaCMY-2基因的奶牛粪便源大肠杆菌获得的转化子数量最多。再次应用电泳分析方法对转化成功的340株大肠杆菌质粒DNA检测是否为单目的质粒DNA,成像结果显示,均为单目的质粒DNA。将含有单目的质粒DNA的大肠杆菌进行PCR扩增后测序,以确认其目的基因。本研究结果表明,全国重点养殖区域(省市)规模化牧场奶牛源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粪便中;CTX-M型ESBLs以CTX-M-1型和CTX-M-9型为主。
柳世超[7](2020)在《应用酶热传感器进行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耐药日益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临床治疗中由于缺少快速、准确的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诊断数据而导致错误及过度使用抗生素,其是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产β-内酰胺酶是导致革兰氏阴性菌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一个最主要的机制。在千余种β-内酰胺酶中,由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碳青霉烯酶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3代、4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耐药作用,因此在抗感染治疗中被列为重点监测、检测目标。目前ESBLs NDP、Carba NP及表型鉴定法是检测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主要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检测灵敏性和检测时间上都还有不足。固相有青霉素酶的酶热传感器(青霉素酶酶热传感器)可对奶液中非法外源添加青霉素酶进行有效检测,但该传感器由于本质上对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无法有效水解而不能应用于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检测。本研究利用对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具有广谱水解活性的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建立NDM-1酶热传感器,评价该传感器联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在检测ESBLs、碳青霉烯酶及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敏感性和有效性。发现NDM-1酶热传感器相对于青霉素酶酶热传感器可以在32.5-1000 mg/L的浓度范围内更有效地对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联合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和EDTA可有效帮助NDM-1酶热传感器对所检β-内酰胺酶的种类进行判断,而且对检测信号无明显影响,从而NDM-1酶热传感器可对单一的CTX-M-14(一种ESBLs)或NDM-1(一种碳青霉烯酶)、CTX-M-14/NDM-1混合物及一株产SHV-12/NDM-1复合耐药酶的耐药菌进行有效检测。另一方面,NDM-1酶热传感器对于ESBLs和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敏感性显着高于分光光度计;NDM-1酶热传感器对于一株产ESBLs临床菌株的检测敏感性与ESBLs NDP方法相比检测敏感性可提高10倍以上。另外,NDM-1酶热传感器在建立后的一个半月时间内经过一千多次的检测反应,对多种抗生素的检测活性仍可保持最初检测活性的80%左右。最后以13株通过表型和分子生物学法共同确定的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的临床耐药菌为检测对象,开展临床回顾性研究,进一步对NDM-1酶热传感器检测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检测结果与标准的表型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果结果一致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建立的NDM-1酶热传感器具有灵敏、快速、准确及稳定的检测特性,可应用于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快速检测。
郑志伟[8](2019)在《食品中弧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弧菌属(Vibrio spp.)细菌是一群嗜盐、喜温、不耐酸的革兰氏阴性菌,因形状短小,弯曲成弧状而得名。本属细菌种类多,广泛分布于河口、海湾、近岸海域的海水和海洋动物体内。作为一种重要的致病菌,弧菌不仅会对水产养殖业造成影响,而且能够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当人们食用或伤口接触弧菌污染的水产品后,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败血症,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本次研究选取位于我国沿海地区且对水产品需求量大的深圳市作为调查地点。从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对深圳市南山区市售生鲜肉类及活虾样品中的弧菌污染情况进行持续地监测,并研究弧菌分离株的耐药性、致病性及分子分型等遗传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第二代和第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代表性菌株较为完整的遗传信息,以此分析弧菌中存在的耐药基因和耐药基因相关的传播机制。最后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和测定创伤弧菌生物被膜成膜能力,评价创伤弧菌分离株毒力的相对强弱,揭示生物被膜与创伤弧菌致病性之间的潜在关系。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自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共随机采样2051个。其中,弧菌污染样品共计593个,污染率为28.9%。弧菌在鲜虾样品中的污染率(91.9%)明显高于牛肉、鸡肉和猪肉三类生鲜肉类样品。农贸市场(31.1%)的污染情况比超市(25%)更为严重。夏季样品污染率(37.1%)高于冬季样品污染率(22.6%)。(2)本次采样共保藏弧菌分离株1856株。其中,副溶血性弧菌1340株(72.2%)、溶藻性弧菌482株(26.0%)、霍乱弧菌22株(1.2%)、创伤性弧菌12株(0.6%)。药敏结果显示,在近两年的调查期间,所有弧菌分离株对于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一直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耐药率为92%;对于头孢类、四环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涨幅37.9%;没有发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耐受性的弧菌。(3)本次研究对150株头孢类抗生素耐药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MLST分型。结果显示,61株(40.7%)属于未知ST型;其余的89株分别属于17种已知ST型。表明该地区的副溶血性弧菌种群组成具有遗传多样性的特点。在已知的ST型中,ST163占比最高(31.5%),是头孢类耐药副溶血性弧菌中的优势种群。(4)本次研究对270株深圳地区头孢类抗生素耐药弧菌进行了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共检测出已知β-内酰胺酶基因20种以及两种新型金属β-内酰胺酶。其中,VEB型基因阳性率(48%)最高;TEM型、VIM型和IMP型占比最少。接合转移实验结果显示,270株弧菌分离株中,有71株弧菌(26.3%)的头孢耐药表型可以通过接合转移的方式转移至受体菌E.coli J53。S1-PFGE-Southern blot实验证实这些耐药基因的主要传播载体为接合型质粒。(5)本次研究共发现4种新型β-内酰胺酶基因,分别命名为blaCMY-2.1、blaVIM-55.1、blaVMB-1、blaVMB-2。并且,成功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4种新型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利用药敏实验和酶动力学参数对其功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除blaCMY-2.1之外,其余三种新型基因均具有不同程度地介导受体菌对于头孢噻肟和美罗培南耐药的能力。(6)本次研究完成270株头孢类耐药弧菌基因组的测序,共有6种β-内酰胺酶基因的基因环境得到确认,进而明确了这6种β-内酰胺酶基因在弧菌中的传播机制。其中,blaCTX-M-15、blaCTX-M-55、blaNDM-1和blaVMB-1基因均位于接合型IncC质粒之上;blaVIM-1基因位于未知类型的接合型质粒pVb1978(MG456577)之上;blaCTX-M-14基因的传播机制与插入序列ISEcp1和IS903B、新型IncP-1质粒pVb1636(MH548371)以及新型接合性整合元件ICEVpaChn0574(MN199028)有关。(7)本次研究对从海产品中分离得到的创伤弧菌分进行了致病性分析。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本地区分离得到的食源性创伤弧菌大多数具有临床菌株的特征基因,表明本地区食源性创伤弧菌具有潜在的致病能力,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通过比较创伤弧菌分别在大蜡螟幼虫模型和小鼠模型中的致死率,发现同一菌株在两种模型中的致死率结果并不一致。因此,大蜡螟幼虫模型可能不适合用于创伤弧菌的致病性研究。结合创伤弧菌生物被膜的成膜能力与其在小鼠模型中的致死率结果表明成膜能力强的菌株同样表现出强毒力的特征。
何英[9](2019)在《重庆市部分地区动物源沙门菌耐药性分析及ESBLs基因的检测》文中研究说明沙门菌(Salmonella)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主要可经过消化道进行传染,其宿主范围广。人、家畜、野生哺乳动物、爬行类动物、鸟类甚至昆虫等均可感染发病,其感染人会导致伤寒、副伤寒、急性胃肠炎、败血症等疾病,感染幼年及青年动物,会使之产生败血症、胃肠炎及其他组织和局部炎症,并且会导致怀孕母畜流产。抗生素的使用与耐药性致病菌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对公共卫生健康是个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对广谱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有耐药性的耐药菌。随着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率也逐渐上升,主要出现一类能够水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头孢菌素的酶称之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p-Lactamases,ESBLs)。产ESBLs的沙门菌通常把抗生素耐药质粒、整合子和转座子携带的可转移元件作为抗生素耐药性传递的供体,参与发病机制的某些ESBLs基因通常与这些抗生素耐药基因元件一起转移,将编码基因ESBLs转移到细菌宿主的基因组或质粒中促进了更具毒性和耐药性的分离株的出现,并因此导致更难以治疗的感染。为了解重庆市部分地区动物源沙门菌的血清型流行情况、药物敏感性情况以及ESBLs基因的流行情况。本研究试验样品为2014年3月至2019年1月采集于重庆市14个区县的养殖场、屠宰场及动物医院,包括北碚区、渝北区、涪陵区、南川区、江津区、大足区、璧山区、合川区、荣昌区、长寿区、丰都县、垫江县、万州区和彭水县。共采集猪、羊、犬、鸡、牛、兔、鸭共7种动物的肛拭子或者心肺组织样品1850份,并对其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通过缓冲蛋白胨水(BPW)、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TB)、木糖赖氨酸Tergitol-4(XLT-4)琼脂培养基、沙门菌显色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再扩增沙门菌特异性基因invA已确定沙门菌。使用沙门菌诊断血清对鉴定为沙门菌的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以确定重庆市部分地区动物源沙门菌的流行血清型。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Lnstitute,CLSI)所推荐的沙门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27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以了解重庆市部分地区动物源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使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质粒,使用PCR方法检测临床分离株中11种ESBL基因的携带情况。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后,其结果经BLAST分析比对来确定其ESBL亚型,以检测重庆市部分地区动物源沙门菌的ESBL基因流行情况。结果从1850份样品中分离到不同动物来源的沙门菌76株,其总分离率较低为4.1%。76株沙门菌有73株可以定型,其中3株为粗糙型产生自凝现象不能分型。已定型的沙门菌鉴定出4个血清群共12种血清型,其中优势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优势血清型均属于B群。不同动物源性以及相同动物源的沙门菌显示出对2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均不相同,但也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本试验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最为严重,对四环素类、酰胺醇类药物耐药也较为严重,对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也存在耐药的情况,但对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完全敏感。所有临床分离株显示出的多重耐药情况从0-23种药物不等,其中最高耐23种药物的为1株鸡源沙门菌,最低耐0种药物的现象出现于猪源沙门菌中,占总分离率的6.6%。总体来看猪源沙门菌均表现出耐0-8种药物的规律。76株沙门菌进行11种ESBL基因的检测结果为68株携带至少1种ESBL基因,阳性率达89.5%。其中TEM、OXA-1、CTX-M、OXA-10、CMY检出率分别为85.5%、25%、6.6%、5.3%、5.3%。本次试验未检测到SHV、VEB、PER、GES、OXA-2、PSE基因。其中TEM基因广泛存在于每一类动物源沙门菌中,测序分析显示65株TEM基因阳性菌株中其基因亚型以TEM-1和TEM-1a为主。不同沙门菌血清型携带ESBL基因的情况也不一样,在优势血清型德尔卑沙门菌中,存在TEM、OXA-1、CTX-M、OXA-10、CMY共5种耐药基因。在阿贡纳沙门菌中存在TEM、OXA-1基因。通过对试验菌株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表型和ESBL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比对发现,其符合率为97%,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结论:本试验从1850份样品中分离到不同动物来源的沙门菌76株,其中73株可定型的沙门菌共分为12种血清型,重庆市部分地区动物源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重庆市部分地区动物源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最为严重,但对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0,且多重耐药情况从0-23种药物不等。本试验共检测出TEM、OXA-1、CTX-M、OXA-10、CMY共5种耐药基因,其中TEM基因检出率最高,其次为OXA-1,且ESBL基因携带与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表型高度一致。
张新[10](2019)在《宁夏和青海羊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肠杆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条件性致病菌,在人或动物体内菌群失调或免疫力低下时,可引发机体感染大肠杆菌,造成大肠杆菌病。宁夏、青海两个地区是我国牛羊养殖业大省,对羊源大肠杆菌做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流行及传播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通过麦康凯、伊红美蓝、生化鉴定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式分离、鉴定大肠杆菌;对320株大肠杆菌进行4种抗菌药物的MIC测定;使用纸片法药敏试验检测48株具有耐药表型的菌株对4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采用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选取耐药菌株做接合试验,初步探讨揭示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流行及传播机制,获得结果如下:(1)2018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采集宁夏、青海部分地区羊的组织、拭子和粪便,培养、分离、纯化大肠杆菌,通过分离、鉴定大肠杆菌320株,分离率达65.43%(320/489),其中宁夏210株,青海110株;(2)MIC试验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AMP)、头孢他啶(CAZ)、庆大霉素(GEN)、壮观霉素(SPT)的耐药率分别为30.93%、4.37%、15.62%、9.68%;对48株具有耐药表型的菌株进行4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AMP)的耐药率最高,达52.08%,对阿莫西林(AML)、头孢他啶(CAZ)的耐药率分别为29.17%、14.58%,对美罗培南100%敏感,33.33%的菌株多重耐药;(3)320株大肠杆菌的ESBLs类TEM型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达40.00%,CTX-M、OXA型检出率为15.00%、7.19%;AmpC类CIT、ACC、EBC型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3.44%、9.69%、14.38%,未检测到SHV、DHA、MOX和FOX型。(4)选取99株具有氨苄西林耐药表型的菌株做接合试验,53株菌接合成功,接合率达53.53%,接合子的MIC结果和耐药基因型与供体菌的相同或相似。综上所述,本研究分离到羊源的大肠杆菌320株,分离率为65.43%,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30.93%,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TEM(40%)、CTX-M(15.00%)、OXA(7.19%)、CIT(13.44%)、ACC(9.69%)、EBC(14.38%),成功获得53株与供体菌MIC和耐药基因型相同或相似的接合子。获得了这两个地区羊源大肠杆菌的分离率、耐药情况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研究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流行性和传播机制提供数据。
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三种试验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三种试验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ALDI-TOF MS快速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MALDI-TOF MS快速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MALDI-TOF MS联合微量肉汤稀释法快速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简历 |
致谢 |
综述 应用MALDI-TOF MS在检测细菌药物敏感性方面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2)GLO1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临床细菌标本的收集 |
2.1.2 标本混样、分组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临床细菌标本的培养 |
2.2.2 蛋白质组学样品制备 |
2.2.3 蛋白质定性与定量分析 |
2.3 TMT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 |
2.3.1 差异蛋白分析 |
2.3.2 聚类层次分析 |
2.3.3 功能分析 |
2.3.4 KEGG Pathway分析 |
2.3.5 PPI网络构建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代谢组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临床细菌标本的收集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代谢组学分析 |
3.2.2 数据分析 |
3.3 质量控制 |
3.3.1 过程质控 |
3.3.2 数据质控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主成成份分析 |
3.4.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
3.4.3 差异代谢物筛选 |
3.4.4 差异代谢物与相关代谢途径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关联分析 |
4.1 蛋白质学和代谢组学的关联性分析 |
4.1.1 相关性分析 |
4.1.2 KEGG Pathway分析 |
4.1.3 相关性网络图构建分析 |
4.2 靶标代谢组学分析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3.1 色谱分析 |
4.3.2 方法学研究 |
4.3.3 靶标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GLO1对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材料、试剂 |
5.1.2 实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大肠埃希菌培养 |
5.2.2 大肠埃希菌总DNA提取及质检 |
5.2.3 大肠埃希菌DNA文库构建 |
5.2.4 耐药菌全基因组框架图测序 |
5.2.5 耐药菌候选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5.2.6 构建候选基因GLO1敲除菌落 |
5.2.7 过表达质粒构建 |
5.2.8 Elisa测定β-内酰胺酶产量 |
5.3 实验结果 |
5.3.1 耐药菌筛选 |
5.3.2 11号耐药菌DNA提取质检结果 |
5.3.3 文库大小测定结果 |
5.3.4 耐药菌全基因组框架图测序结果 |
5.3.5 候选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
5.3.6 基因敲除和过表达菌种构建结果 |
5.3.7 Elisa测定β-内酰胺酶产量结果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研究进展 |
1.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现状 |
1.2 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治疗现状 |
1.2.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头孢菌素酶的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治疗现状 |
1.2.2 对耐细胞病变效应和粘菌素大肠埃希菌的处理 |
1.3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 |
1.3.1 降低细胞膜通透性 |
1.3.2 靶标位点突变 |
1.3.3 外排泵机制 |
1.3.4 酶解作用 |
1.4 蛋白组学在细菌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
1.4.1 多重反应监测技术(SRM)检测病原菌库 |
1.4.2 监测细菌代谢过程 |
1.4.3 探索细菌致病性机制 |
1.4.4 探索细菌抗药机制 |
1.4.5 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诊断应用 |
1.5 代谢组学在细菌研究方面的应用 |
1.5.1 菌株定量分析 |
1.5.2 细菌酶活性的代谢组学分析 |
1.5.3 揭示细胞内部调节机制 |
1.5.4 微观测量代谢状态 |
综述2 GLO1对疾病和微生物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
2.1 GLO1对人类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
2.1.1 GLO1对精神类疾病的调节机制 |
2.1.2 GLO1对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
2.1.3 GLO1对衰老的机制研究 |
2.1.4 GLO1对肿瘤的调节机制 |
2.2 GLO1在微生物方面的作用 |
2.2.1 GLO1对真菌的作用机制 |
2.2.2 GLO1对细菌的作用机制 |
2.2.3 GLO1对原虫的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细菌耐药机制的分类 |
1.1 基因水平耐药 |
1.2 蛋白质水平耐药 |
2 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机制 |
2.1 大肠埃希菌主要耐药机制 |
2.2 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 |
2.3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耐药机制 |
2.4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耐药机制 |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耐药机制 |
3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抗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抗耐药大肠埃希菌相关机制 |
1.1 抑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1.2 消除R质粒 |
1.3 其它机制 |
2 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机制 |
2.1 抑制生物被膜形成 |
2.2 其它机制 |
3 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机制 |
4 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相关机制 |
5 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机制 |
6 结语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研究一 伏气钩玄 |
1 理论萌芽期 |
1.1 伏寒化温,本为内经经旨;热病遗复,当是耐药先声 |
1.2 伤寒有五,新感伏气不同;广义狭义,后世多引多从 |
2 缓慢成型期 |
2.1 叔和之论,热病初步区分;伏气之治,六经原可涵盖 |
2.2 安道雄辨,寒温之异始判;溯洄医经,首肯伏邪存在 |
3 变化成熟期 |
3.1 戾气之说,吴氏大胆发明;邪伏膜原,比类耐药细菌 |
3.2 绪论伤寒,诸证条分缕析;间言伏气,论治初具雏形 |
3.3 问斋医略,伏温始有专篇;学宗又可,治用达原加减 |
3.4 幼科要略,伏气字字珠玑;天士手笔,清泄亦重根抵 |
3.5 纵论时病,四时皆有伏气;以法领方,方药切合实际 |
3.6 致力温热,伏气源流俱楚;集大成者,理法方药尽述 |
4 发展壮大期 |
4.1 吉人新论,六淫皆是伏邪;衷中参西,百家争鸣可喜 |
4.2 耐药细菌,伏邪关系密切;导师观点,守正复又创新 |
5 小结 |
研究二 学习导师经验方新加达原散配伍用药特色的体会 |
1 柴胡、黄芩组 |
2 蝉衣、酒军组 |
3 草果、乳香、白芷组 |
4 赤芍、石膏、青黛组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新加达原散体外对两种耐药菌生物膜的作用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菌株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药物 |
1.4 实验试剂及配制 |
1.5 实验药液、菌液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微孔板法/X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MRSA、Kp生物膜形成期的活菌量 |
2.2 微孔板法/X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MRSA、Kp生物膜成熟期的活菌量 |
2.3 扫描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MRSA、Kp成熟期生物膜内细菌 |
3 结果 |
3.1 微孔板法结果 |
3.2 扫描电镜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 新加达原散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1.8 不良反应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
1.9 样本量估算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试验药品及给药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指标 |
2.5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础资料与基线情况 |
3.2 观察指标 |
3.3 疗效指标 |
3.4 安全性指标 |
4. 讨论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1 临床观察表 |
附2 伦理批件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血流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菌株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试剂及药敏纸片 |
1.4 质控菌株 |
2.实验方法 |
2.1 收集标本 |
2.2 菌株复苏、孵育、接种 |
2.3 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 |
2.4 产酶初筛与确证试验 |
2.5 提取细菌模板DNA |
2.6 耐药基因检测 |
2.7 凝胶电泳分析 |
2.8 基因测序 |
2.9 结果及统计学处理 |
3.实验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 |
3.2 临床科室分布 |
3.3 细菌培养结果 |
3.4 药敏结果 |
3.5 产酶检测结果 |
3.6 PCR及电泳结果 |
3.7 阳性产物测序及比对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B 技术路线图及相关图片 |
附录 C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D 综述 |
参考文献 |
(5)湖北部分地区产ESBLs沙门氏菌的分离与耐药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缩写说明 |
1 绪论 |
1.1 沙门氏菌概述 |
1.2 沙门氏菌的危害 |
1.3 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分型研究 |
1.3.1 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
1.3.2 沙门氏菌的分型研究 |
1.4 沙门氏菌的耐药性 |
1.4.1 沙门氏菌耐药现况 |
1.4.2 耐药表型检测方法 |
1.5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1.5.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 |
1.5.2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流行状况 |
1.6 细菌基因组测序 |
1.7 实验目的 |
1.8 技术路线图 |
2 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多位点序列分型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菌株来源 |
2.1.2 试剂与材料 |
2.1.3 设备 |
2.2 方法 |
2.2.1 沙门氏菌的分离 |
2.2.2 沙门氏菌的鉴定 |
2.2.3 沙门氏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 |
2.3 结果 |
2.3.1 可疑沙门氏菌的菌落形态 |
2.3.2 沙门氏菌的鉴定结果 |
2.3.3 沙门氏菌的分离结果 |
2.3.4 沙门氏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 |
2.4 小结 |
3 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耐药谱分析 |
3.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3.1.1 菌株与材料 |
3.1.2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药敏试验方法 |
3.2.2 检测ESBLs试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小结 |
4 沙门氏菌全基因组测序耐药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测序 |
4.2.2 组装与注释 |
4.2.3 耐药基因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质控结果 |
4.3.2 基因组测序结果 |
4.3.3 耐药基因注释及分析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分析 |
5.3 展望 |
附录 沙门氏菌基因组圈图 |
参考文献 |
(6)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
1.2 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
1.2.1 国内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
1.2.2 国外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
1.3 大肠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的研究概况 |
1.3.1 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的生物化学机制 |
1.3.2 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的遗传学机制 |
1.3.3 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 |
1.4 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
1.4.1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
1.4.2 β-内酰胺酶 |
1.4.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特色 |
第二章 奶牛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株来源 |
2.1.2 培养基 |
2.1.3 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 |
2.2.3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保存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奶牛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结果及分析 |
2.3.2 全国重点养殖区域奶牛源大肠杆菌分离率结果及分析 |
2.3.3 全国重点养殖区域奶牛乳房炎分离率结果及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奶牛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株来源 |
3.1.2 培养基 |
3.1.3 试剂与抗菌药物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 |
3.2.2 药敏试验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药敏试验的样品来源分布结果与分析 |
3.3.2 药敏试验的地区来源分布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PCR扩增与电泳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菌株来源 |
4.1.2 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制备试剂 |
4.2.2 PCR扩增及电泳分析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质粒的提取与转化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剂与培养基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 |
5.2.2 提取和转化质粒DNA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提取与转化质粒DNA的结果及分析 |
5.3.2 提取与转化质粒DNA的电泳结果及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应用酶热传感器进行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抗生素耐药概述 |
1.2 抗生素耐药机制 |
1.3 β-内酰胺酶介绍 |
1.3.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1.3.2 碳青霉烯酶 |
1.4 NDM-1 简介 |
1.5 抗生素耐药检测方法 |
1.6 酶热传感器简介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NDM-1酶热传感器的检测性能表征及反应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酶 |
2.2.2 试剂与材料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4 实验试剂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NDM-1 酶柱的制备 |
2.3.2 对NDM-1 酶热传感器与青霉素酶酶热传感器的抗生素水解活性进行分析 |
2.3.3 NDM-1 酶热传感器Zn2+依赖性的测定 |
2.3.4 NDM-1 酶热传感器稳定性测定 |
2.3.5 NDM-1 酶热传感器最适pH的测定 |
2.3.6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NDM-1 酶柱的制备结果 |
2.4.2 NDM-1 酶热传感器表现出NDM-1 相关的抗生素水解活性 |
2.4.3 NDM-1 酶热传感器表现出Zn2+依赖的抗生素水解活性 |
2.4.4 NDM-1 酶热传感器对抗生素的水解有很好的稳定性 |
2.4.5 NDM-1 酶热传感器最适pH的测定结果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NDM-1 酶热传感器检测敏感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试剂与材料 |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4 实验试剂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引物序列设计 |
3.3.2 CTX-M-14、TEM酶的体外合成 |
3.3.3 酶活性的测定 |
3.3.4 比较NDM-1 酶热传感器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的敏感性 |
3.3.5 比较NDM-1 酶热传感器与ESBLs NDP方法检测的敏感性 |
3.3.6 菌裂解液的制备 |
3.3.7 菌落计数 |
3.3.8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应用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成功表达CTX-M-14、TEM酶 |
3.4.2 与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相比NDM-1 酶热传感器法检测更敏感 |
3.4.3 与ESBLs NDP方法相比NDM-1 酶热传感器法检测敏感性显着提高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应用抑制剂辅助NDM-1 酶热传感器进行耐药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 |
4.2.2 试剂与材料 |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4 实验试剂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抑制剂对NDM-1 酶热传感器检测ESBLs和碳青霉烯酶影响的评价 |
4.3.2 抑制剂协同NDM-1 酶热传感器鉴定ESBLs和碳青霉烯酶实验 |
4.3.3 产NDM-1/SHV-12 酶的工程菌株的构建 |
4.3.4 抑制剂协同NDM-1 酶热传感器鉴定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实验 |
4.3.5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抑制剂对NDM-1 酶热传感器检测ESBLs和碳青霉烯酶影响的评价结果 |
4.4.2 抑制剂协同NDM-1 酶热传感器鉴定ESBLs和碳青霉烯酶实验结果 |
4.4.3 产NDM-1/SHV-12 酶的工程菌株的构建结果 |
4.4.4 抑制剂协同NDM-1 酶热传感器鉴定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菌实验结果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对NDM-1 酶热传感器耐药检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菌株 |
5.2.2 试剂与材料 |
5.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4 实验试剂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PCR法鉴定临床耐药菌株 |
5.3.2 纸片扩散法鉴定临床耐药菌株 |
5.3.3 NDM-1 酶热传感器鉴定临床耐药菌株 |
5.3.4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PCR法鉴定临床耐药菌株结果 |
5.4.2 纸片扩散法鉴定临床耐药菌株结果 |
5.4.3 NDM-1 酶热传感器鉴定临床耐药菌株结果 |
5.5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8)食品中弧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品中常见弧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
1.1.1 副溶血性弧菌 |
1.1.2 溶藻弧菌 |
1.1.3 霍乱弧菌 |
1.1.4 创伤弧菌 |
1.2 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2.1 常见弧菌的耐药性现状 |
1.2.2 弧菌常见的耐药机制 |
1.3 弧菌中的β-内酰胺酶 |
1.3.1 CIT型 AmpC酶 |
1.3.2 TEM、CTX-M、VEB、PER型 ESBLs |
1.3.3 IMP、VIM、NDM型金属β-内酰胺酶 |
1.4 创伤弧菌的致病特征及毒力因子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深圳市南山区食品中弧菌流行病学与耐药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南山区食源性弧菌的总体检出情况 |
2.2.2 南山区食源性弧菌药敏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头孢类耐药弧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耐药基因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头孢类耐药弧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3.2.2 头孢类耐药弧菌耐药基因鉴定结果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β-内酰胺酶的检测、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菌产酶能力实验结果 |
4.2.2 新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克隆表达与蛋白纯化结果 |
4.2.3 新型β-内酰胺酶药敏实验结果 |
4.2.4 新型金属β-内酰胺酶活力结果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弧菌中可移动遗传元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及分析 |
5.2.1 bla_(CTX-Ms)的基因环境分析结果 |
5.2.2 bla_(NDM-1) 的基因环境分析结果 |
5.2.3 bla_(VIM-1) 的基因环境分析结果 |
5.2.4 bla_(VMB-1) 的基因环境分析结果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食源性创伤弧菌的流行特征及毒力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创伤弧菌流行特征 |
6.2.2 毒力评价 |
6.2.3 生物被膜成膜能力检测结果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重庆市部分地区动物源沙门菌耐药性分析及ESBLs基因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沙门菌概述 |
1.2 沙门菌耐药机制 |
1.2.1 灭活酶和钝化酶机制 |
1.2.2 外排泵机制 |
1.2.3 基因突变机制 |
1.2.4 耐药基因水平转移机制 |
1.2.5 膜通透性与生物膜机制 |
1.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
1.3.1 TEM型ESBLs |
1.3.2 SHV型ESBLs |
1.3.3 CTX-M型ESBLs |
1.3.4 OXA型ESBLs |
1.3.5 其他类型的ESBL |
1.4 沙门菌分型方法 |
1.4.1 PCR方法分型 |
1.4.2 血清学分型 |
1.4.3 噬菌体分型 |
1.4.4 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1.4.5 脉冲场凝胶电泳 |
1.4.6 多位点可变重复序列分析 |
1.4.7 多位点序列分型 |
1.4.8 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 |
1.4.9 核糖体分型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重庆市动物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 |
3.1 试验材料 |
3.1.1 样品来源及标准菌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主要试剂配置 |
3.2.2 样品的采集 |
3.2.3 样品处理 |
3.2.4 革兰氏染色镜检 |
3.2.5 沙门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6 临床分离菌株的保存 |
3.3 试验结果 |
3.3.1 沙门菌菌株在不同选择性培养基的生长情况 |
3.3.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3.3.3 沙门菌的采集及分离情况 |
3.4 讨论 |
第4章 沙门菌的血清型鉴定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菌株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3 沙门菌血清型鉴定结果 |
4.4 讨论 |
第5章 动物源沙门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验菌株 |
5.1.2 试验试剂 |
5.1.3 药敏纸片 |
5.1.4 试验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主要试剂配置 |
5.2.2 药物敏感性试验 |
5.2.3 沙门菌药敏试验判定标准 |
5.3 药敏试验结果 |
5.3.1 沙门菌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性统计 |
5.3.2 沙门菌多重耐药情况统计 |
5.4 讨论 |
第6章 动物源沙门菌的ESBL基因检测 |
6.1 试验材料 |
6.1.1 试验试剂 |
6.1.2 试验仪器设备 |
6.2 试验方法 |
6.2.1 质粒DNA模板的制备 |
6.2.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6.2.3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
6.3 试验结果 |
6.3.1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6.3.2 沙门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复合情况统计 |
6.4 讨论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宁夏和青海羊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大肠杆菌病原及耐药性研究进展 |
1.1 大肠杆菌病原学 |
1.1.1 形态特征 |
1.1.2 抗原特征 |
1.1.3 培养特征 |
1.1.4 生化特征 |
1.2 大肠杆菌致病性 |
1.3 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与耐药机制 |
1.3.1 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
1.3.2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1.3.3 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 |
1.4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研究现状 |
1.4.1 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现状 |
1.4.2 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
1.4.3 产ESBLs和 AmpC酶动物源肠杆菌的流行情况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羊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培养基和常用溶液配制 |
2.2 方法 |
2.2.1 样本采集 |
2.2.2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 |
2.2.3 大肠杆菌的鉴定 |
2.2.3.1 染色镜检 |
2.2.3.2 生化鉴定 |
2.2.3.3 16S rRNA PCR 鉴定 |
2.3 结果 |
2.3.1 分离情况 |
2.3.2 菌落形态 |
2.3.3 生化试验 |
2.3.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类酶耐药基因检测 |
3.1 材料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1.3 培养基和常用溶液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菌液MIC测定 |
3.2.2 纸片法药敏试验 |
3.2.3 耐药基因的检测 |
3.3 结果 |
3.3.1 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 |
3.3.2 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 |
3.3.3 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 |
3.4 讨论 |
3.4.1 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分析 |
3.4.2 大肠杆菌的ESELs和 AmpC酶基因流行情况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转移试验 |
4.1 材料 |
4.1.1 试验材料 |
4.1.1.1 样品来源 |
4.1.1.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4.1.2 主要仪器 |
4.1.3 培养基和常用溶液配制 |
4.2 方法 |
4.2.1 接合试验 |
4.2.2 接合子的MIC测定 |
4.2.3 接合子ESBLs和 AmpC基因的检测 |
4.3 结果 |
4.3.1 接合试验结果 |
4.3.2 接合子的MIC测定 |
4.3.3 接合子ESBLs和 AmpC基因的检测 |
4.4 讨论 |
4.4.1 接合子的MIC测定 |
4.4.2 ESBLs和 AmpC基因的检测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三种试验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ALDI-TOF MS快速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研究[D]. 王刚.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GLO1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D]. 马鹤. 吉林大学, 2020(03)
- [3]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D]. 朱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血流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D]. 马梦亭.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5]湖北部分地区产ESBLs沙门氏菌的分离与耐药性的分析[D]. 闵可.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6]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研究[D]. 刘欣彤. 天津农学院, 2020
- [7]应用酶热传感器进行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研究[D]. 柳世超. 山西大学, 2020(01)
- [8]食品中弧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研究[D]. 郑志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9]重庆市部分地区动物源沙门菌耐药性分析及ESBLs基因的检测[D]. 何英. 西南大学, 2019(01)
- [10]宁夏和青海羊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检测[D]. 张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