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绥靖政策与二战前的欧洲大国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力[1](2021)在《沃尔特·R·米德“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沃尔特·拉塞尔·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是美国杰出的外交政策研究者,他融合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历史与现实议题,搭建起理解美国外交政策的理论框架,本论文旨在对米德的学术思想加以阐述。美国的外交传统是米德学术研究的核心论题,通过对美国外交历史的爬梳,米德分析了影响美国外交传统的因素,并对美国权力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总结。他认为,对美国外交史的研究应当着眼于更为宏观的视角,注重其历史传承性。米德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的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单边主义/多边主义等二分法,创新性地提出了汉密尔顿主义、威尔逊主义、杰斐逊主义和杰克逊主义四种美国外交传统,认为正是这四种主义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组合和动态发展,共同决定了美国外交行为。在此基础上,米德对美国外交传统的“权力根源”进行了理论发掘,在硬权力和软权力之外,提出了“粘性权力”的概念,从而实现了对美国外交传统认识的理论升华。从知识生产的角度而言,这与米德作为学者与智库专家的双重身份是分不开的,依照“四种主义”与“三种权力”框架,米德构建了一个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研究体系,丰富了学界解析历史、认知现实的理论工具。米德的思想成熟于21世纪初期,根据他的分析框架,本文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历届总统即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四届政府的外交行为进行分析,认为米德的理论能够对历届政府的外交行为进行合理的解析,为我们理解美国外交传统和21世纪美国外交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合理的视角。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米德的学术经历、着述、观点特别是“四种主义”与“三种权力”框架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米德认为,汉密尔顿主义的核心主张是“追求商业利益”,国家外交行为应该寻求有利于美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各种外部条件;威尔逊主义主张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美国式的民主和价值观,认为美国有义务作为“文明的灯塔”为世界各国指引发展方向;杰斐逊主义反对过多地国际介入,主张把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视为首要任务,是小政府主义的支持者;杰克逊主义具有民族主义色彩和民粹主义倾向,注重提高美国的军事实力。本章在分别阐述四种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他们发挥作用的时间和手段,并结合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变化侧重分析他们如何共同作用,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章继而对米德权力形态理论进行介绍,米德将美国的权力形态分成锐性权力、粘性权力、甜性权力和支配权力:锐性权力是美国的军事实力,广义上指其显着的核优势、广泛的海外军事部署和庞大的军费开支所构成的综合实力;粘性权力是经济活动影响力的体现,是美国对其他经济体产生粘性吸附的作用;甜性权力是美国的理想、文化和价值观吸引力,和软权力的概念类似,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支配权力是权力的合集,是前三种权力协同发挥作用时体现出的综合优势。如果说“四种主义”理论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了隐藏在美国外交史洪流中的四种意识主张,那么对美国权力形态的分析则从共时性的角度丰富了米德的理论,二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网络。这种坐标式的分析结构既充分尊重和考量了美国外交历史的延续和传承,又突出体现了美国历史上特别是二战以来的外交特征,在宏观上形成横纵相交的二维理论框架,有助于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梳理。论文的以下章节运用米德的思想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美国外交传统进行总结,分析了不同时期政府的政治倾向、外交风格和在任时期的外交活动,清晰地展示了四种主义对国家领导人及其外交政策的影响。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一战后至20世纪末的美国外交政策演变。一战后,美国进入福特主义经济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美国社会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同时在国际关系中,美国以世界大国的身份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四种主义开始面对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局面。随着二战中英国的衰落,美国在冷战后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国资本主义过渡到后福特主义时代。在这一历史阶段,四种主义在不同时期所追求的美国权力类型不断变化,带来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不断发展。冷战结束后,粘性权力一度成为了美国主要追逐的权力类型,在克林顿政府期间,汉密尔顿主义成为了外交活动的主导思想。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小布什政府时期威尔逊主义的起落。作为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小布什具有威尔逊主义者的特征。“9·11事件”让小布什得到了杰克逊主义者的坚定支持,为威尔逊主义披上了强硬、现实的铠甲,然而随着反恐战争的升级,四种主义逐渐产生了分歧,小布什的大中东战略宣告失败。第四章解读了奥巴马政府期间杰斐逊主义的兴起。米德认为,奥巴马是典型的杰斐逊主义者,正如竞选演讲宣言一样,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进行战略收缩,运用巧实力对自身的外交主张进行调整,寻求各个派别之间的平衡,力图恢复美国的全球领导力。然而杰斐逊主义者的政治主张经常被诟病过于温和或起效缓慢,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没能从根本上满足美国民众的要求。第五章分析了特朗普政府期间杰克逊主义者的外交特点。美国国内经济产业结构失衡加剧、政治上的反精英情绪和社会文化价值中身份认同的缺失导致美国国内民粹主义兴起,特朗普趁机入主白宫,其支持者多为杰克逊主义者。强烈的本土主义倾向使得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有着显着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色,但杰克逊主义者本身并不具备系统的执政理念,也无法确立具有连续性的外交思想。第六章对米德的美国外交传统思想进行了评价。首先对21世纪四种主义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局势进行解读,并对它们可能进行的调整和融入策略进行分析,同时,根据米德的推断,对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战略维度进行思考。面对自由资本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和美国国内产业结构失衡、就业问题严重之间的矛盾,汉密尔顿主义者需要寻求一种资源合理配置的发展模式;威尔逊主义者在大中东战略之后逐渐式微,面对世界局势由美国独霸到一超多强的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日趋明显,国际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强,威尔逊主义者需要对其价值观传播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杰斐逊主义者能够调整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始终坚持“避免不必要的国际介入”的基本理念,以最低的成本融入国际社会,避免战争,优化配置有限资源等成为了杰斐逊主义者在新形势下的代表主张。杰克逊主义者虽然缺乏成熟的外交主张,但他们在美国普通选民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维系其他三个主义的感情纽带和实力基础,将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如何认识当代国际局势和对自身国际角色、如何充分认识并坚持利用海权体系、如何在四个学派中做出合理的取舍和组合,是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思考的战略维度。
吴东祉[2](2020)在《纳粹德国对英国的外交政策研究(1933-193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3年1月30日随着希特勒被兴登堡元帅任命为德国总理,德国进入了现代史上一个纳粹党领导的特殊时期。该时期德国的国内外政策都有较大规模的调整,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其中德国对英国的外交政策,被放在放在对外政策的首位。纳粹党在尚未成为执政党时,就制定了一系列对英国的外交政策目标。它主要体现在纳粹党领导人希特勒的思想之中。希特勒自上台以来就非常重视对英国的关系,重视对英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933至1939年间,纳粹德国对英国的外交政策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德方积极探求与英同盟阶段、德方与英同盟转向阶段、德英双方僵持阶段以及德英双方对抗阶段。1933年至1935年,纳粹党对英国的外交政策目标是积极促成德英同盟,以促使纳粹德国东进拓展“生存空间”。但是1935年至1936年接连发生了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以及西班牙内战等事件,纳粹德国积极联英的外交政策难以存续,因此纳粹德国对英国的外交政策进入转向期。1937年至1938年,国际形势进一步转变,导致纳粹德国对英国的外交政策转入僵持阶段,也就是“无英格兰”阶段。在该段时间内,纳粹德国继续它东扩的外交战略,视英国为无物。慕尼黑会议之后,纳粹德国对英国的外交政策又一次发生变化。纳粹德国在这一次政策转变中蕴含着与英对抗的态度,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纳粹德国针对英国实施的对抗外交政策持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苏闻宇[3](2019)在《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思考周边问题、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总书记的这句话对周边外交研究具有十分深刻的启示性意义:“周边”不同于一般“地区”,除了自然地理含义外,还包含历史、文化、观念等方面的要素,因此周边外交的确需要从“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重点借鉴了“分析折中主义”理念与方法,通过对土耳其周边外交进行“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的综合分析,初步揭示出了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进而也为周边外交研究提供了一些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思考。分析折中主义是一种“试图辨析、转化并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理论和叙事中的概念、逻辑、机制、解释等要素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主张以实质性问题为导向,通过发现多重理论及现实逻辑间的复杂关联与互动,构建出一套解释具体经验现象的中观理论框架。这里的中观理论主要具备两大特征:一是跨越范式,即吸收不同理论范式中相关分析机制与要素,从有机结合而非机械叠加的多维路径,对实质性问题进行研究;二是,既不寻求构建普遍适用于解释其他问题的通则性模式,也不是某种单一的特殊性叙事,其目标在于力图发现可以解释一组有限但却相似情景中存在的因果机制。这两大特征恰恰符合对土耳其周边外交特征与演进逻辑的探析。一方面,土耳其周边外交问题的内涵复杂、要素众多,并非一种范式所能周全;另一方面,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明显,据其一系列经验现象所建构的解释框架,不可能成为具有普适性作用的分析理论,但从“帝国继承者”、“文明结合部国家”、“地区大国”等属性来看,对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研究框架,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解释相似国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比如伊朗和俄罗斯。一国周边外交的特征与内在逻辑,自然离不开其周边系统的基本特征。土耳其周边系统具有很强的历史与地缘结构特征:从历史角度看,土耳其周边主要形成于奥斯曼帝国时期,土耳其的今之邻邦,很多都曾属于帝国边疆,因此奥斯曼帝国很多“有形”(土地、民族、资源等)和“无形”(帝国意识、治理经验、外交传统等)“遗产”都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土耳其的周边外交;从地缘结构来看,土耳其位于“文明结合部”,除了具有较为复杂的国家身份认同外,还易受到来自外部力量的干扰,因此国际(包括域外大国)、地区和国家三个层面的诸多要素,同样是左右土耳其周边外交的巨大力量。由此可见,对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研究的确离不开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的考察,至少需要跨越并整合“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两大范式,才能较为全面和深刻地分析出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在“时”(历史)、“空”(周边结构)二维视角下,本文从“奥斯曼帝国衰亡”、“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到冷战结束”、“后冷战时代”等三个历史时期,对土耳其周边外交进行梳理及分析。初步总结出土耳其周边外交的三大特征:一是“帝国历史”总是或强或若地体现在周边外交过程中,帝国遗留的诸多“遗产”,既可成为土耳其周边外交进程中的“助推器”,也可成为“绊脚石”;二是土耳其在周边外交中所展现出的“帝国意识”(或者“大国心态”)的强弱,与某一时段的周边结构存在密切的关系;三是土耳其的周边外交具有较强的“主体性意识”,在此基础上,则表现为独立自主和灵活多元相结合的周边外交风格。最后,本文同样在“时”、“空”二维视角下,又对土耳其、伊朗和俄罗斯的周边外交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这三国虽在周边外交的具体内容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但基于相似的历史和地缘环境,它们的周边外交特征还是具有一定共性的,尤其是上述三个特点也基本符合伊朗和俄罗斯的周边外交特征。本文的结论有二:一、分析折中主义以跨越范式、建构中观理论框架为研究路径,在探索一国周边外交的特征和演进逻辑方面,是比较科学、合理,且有一定的解释力;二、作为像土耳其这样拥有“帝国历史”、且处在“文明结合部”的一类国家,由于受到“时”、“空”影响,周边外交往往处在较强的“主体性意识”与复杂的“周边系统”不断冲突与协调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强势”与“灵活”并举、“独立”与“多元”并存等特征。
董柞壮[4](2018)在《国际体系转型与全球治理变革的互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体系转型与全球治理变革是当前国际关系研究的两个热点议题。研究两者的互动机制,回答国际体系转型如何促发了全球治理变革,全球治理变革怎样深化了国际体系转型,不仅有助于明晰两者间的关联及其互动历程,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两者的互动历程始于1815年维也纳会议,此后全球治理实践的萌芽出现,国际体系的转型与全球治理的变革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维也纳会议后至一战前欧洲的国际体系呈多极态势,为恢复欧洲均势,并在合作的观念下打破交往壁垒,欧洲形成了大国协调治理模式;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重建和平、恢复经济,在理想主义的驱使下国际社会成立了国联,从而开始了国际治理模式;冷战期间,为巩固战后秩序、实现持久和平,反法西斯胜利国建立了联合国,带来了跨国治理模式;冷战结束后至今,两极对峙的结束以及全球化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当前意义上的全球治理。历史经验表明两者的互动存在复杂关联。一方面,国际体系转型能够促发全球治理的变革,表现为四个维度:一是体系的转型会对原有的治理安排构成挑战,从而促使国际社会改进治理机制的合法性与有效性;二是体系的转型也会带来新的观念,并与既有的治理观念竞争,带动治理观念的更新;三是体系的转型能够带来治理主体间关系的变化,并推动新治理行为体的出现,从而改变治理行为体格局;四是国际体系的转型会带来治理方式的变化,最终塑造新的全球治理模式。另一方面,全球治理的变革也会深化国际体系的转型,主要作用于三个方面:第一,通过改变崛起大国的挑战倾向,以及控制国际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减少体系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第二,通过更新国际规范、协调大国互动,改变大国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方式;第三,治理机制通过规制大国竞争,推动形成政策网络,能够调节国际体系转型的进程。然而,随着国际体系的转型,全球治理的变革也面临诸多挑战。历史回溯与理论分析表明,社会力量在全球治理中逐渐凸显,国际合作中的多边主义开始向全球主义过渡,全球治理的形态也渐趋成熟。这一结论有助于深化对国际机制及其作用的理解,并积极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安排与国际权力分布相匹配,同时,也为中国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政策启示,包括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等。
王政达[5](2018)在《冷战后欧盟俄罗斯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冷战的结束为欧盟与俄罗斯关系的顺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冷战结束初期,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欧俄双方已经结束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对抗的情况下,双方关系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俄罗斯甚至可以深度融入欧洲,但之后欧俄关系发展的现实却与人们的乐观预测存在较大偏差。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在冷战后确实大为改善,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进行着较为密切的合作,并在各领域建立了诸多合作机制,双方关系发展总体上比较顺利。但是,欧俄合作的过程也伴随着双方在各领域矛盾凸显、摩擦不断之相互角力的过程。事实上,冷战后欧俄关系的发展虽有悖于国际舆论的乐观预测,却符合欧俄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逻辑。冷战后欧俄关系的发展,既有实力的较量,也有利益的角逐,而双方在各自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外交文化和外交传统在双方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实力、利益、地缘、文明等因素作为欧俄关系发展坐标系中的重要参数或变量,共同决定了冷战后欧俄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欧盟与俄罗斯在各自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文明形态背景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外交传统和外交文化。外交文化和外交传统是国际关系中最为稳定的因素,一经形成就会对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施以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冷战后欧俄关系正是在欧俄双方外交文化和外交传统等文明因素的幕布上展开的。冷战结束后,欧盟一方面与俄罗斯发展各领域的合作关系,但另一方面,欧洲对其与俄罗斯的历史恩怨仍然记忆犹新,对俄罗斯在历史上的扩展传统和俄与欧洲诸国的地缘争夺及俄罗斯的领土入侵依然心怀恐惧。因此,包括欧盟在内的西方集团并未放弃冷战思维,为防止俄罗斯帝国再度复活威胁欧洲的安全与稳定,欧盟选择了趁俄罗斯国力衰弱之际参与北约东扩、自行推进欧盟东扩的战略举措,极力蚕食俄罗斯的安全空间,使俄罗斯在中东欧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几乎丧失殆尽。同样在历史上深受俄罗斯对外扩张之苦的中东欧各国,也在冷战结束后纷纷加入西方阵营,以防再度被俄罗斯控制。俄罗斯在国力衰落之际,对欧盟等西方国家挤压其安全空间的行为极力忍让,在尽力降低自身利益损失的情况下与欧盟等西方国家进行合作与竞争。但是,俄罗斯在历史上形成的大国意识、强国思想和帝国传统依然根深蒂固,因此,俄罗斯国力恢复后,便不再容忍西方挤压其安全空间的行为,对西方进行了反击。欧盟与俄罗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矛盾使得泛欧安全体系的建立几无可能,双方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博弈还将继续。但是由于国家实力和地缘因素的影响,维护欧洲的安全与稳定离不开欧俄双方的共同参与,斗而不破仍将是欧俄安全关系的发展趋势。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的问题上对西方的强力反制,基本上暂时终结了北约和欧盟东扩的进程。在能源领域,欧俄双方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既有相互合作,也存在矛盾与摩擦。欧盟的能源战略旨在以合理的市场价格进口能源,以保证自身能源安全,同时凭借其作为俄罗斯最大能源进口方的地位制约俄罗斯的对外行为,防止俄罗斯以能源为武器在欧洲问题上取得主导地位,损害欧盟利益。俄罗斯的能源战略是依靠其巨大的能源储量,出口能源以换取国家发展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利用其当今世界能源大国的地位,以能源为工具谋求政治、安全利益,借以提高自己在欧洲事务上的发言权。虽然乌克兰危机后欧盟对俄罗斯进行了经济和金融制裁,但是,由于地缘关系、历史联系和供需刚性的制约,双方的能源相互依赖关系不会改变。总之,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深刻的差异和矛盾以及对欧洲事务主导权的争夺,使得俄罗斯不可能也不会融入欧洲。但受实力地位、地缘关系和各自利益的制约,欧俄关系仍将以合作为主,但矛盾与摩擦依然存在,在特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作为当今国际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冷战后欧俄关系的发展对中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筹大国关系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欧俄关系的发展表明,大国之家必须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安全关切;必须切实增强国家实力并敢于斗争;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及时更新国际关系理念;必须高度重视文明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对于冷战后欧俄关系的发展,我们应当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构新型大国关系、发展新型国际关系,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和创新全球治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周边和国际环境。
赵文亮[6](201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何以爆发?——七十余年来中国学者关于二次大战起源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欧洲各国人民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记忆犹新之时,一场规模空前的世界性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爆发了。那么,为什么在短短的二十年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和教训?出于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担忧,许多人在探询,在思索,从而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问题成为二战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热点研究领域。
杨琦[7](2017)在《二战时期同盟国军事外交 ——以欧洲战场为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历史分析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为主要背景,以同盟国作为主体,对战争中的军事外交实践进行了纵向与横向剖析。通过分析同盟国在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外交举措,以及特定时期关键国家对于外交政策的制定等,结合历史事件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层层剥茧,最终推导出军事外交在历史的重大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军事外交在战争中的作用,以此丰富对于二战和外交问题研究,并为我当下和未来军事外交工作实践提供启示。通过研究发现,二战期间同盟国的外交属于战时外交,而这种战时外交全部围绕着军事问题展开,具有军事外交的基本内涵属性,完全可视为是广义的军事外交实践。因此,同盟国的军事外交贯穿二战始终,无论为战前设计、战争控制和战后安排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军事外交是战时国家间构建同盟的重要手段,在防止战争和赢得战争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是获取战争胜利的制度前提和机制保障。同时,研究发现,二战爆发前,各主要大国开展的形态各异性质不同的军事外交活动,也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其中包括秘密外交死灰复燃,终致战争悲剧;同盟外交导致敌对,成为对抗根源;外交条约充满迷幻,干扰他国判断。战争爆发后,同盟国在建立前和建立后,为赢得战争展开了形形色色的军事外交活动,即:签署宣言,以联盟形式抗击法西斯;共同发力,逐渐扭转战争态势;加强协调,谋划胜利并展开战后安排。总体形成会议外交是主流、大国协调是关键和军事实力是后盾的特点。最终,从二战同盟国的外交实践得到了三点重要启示:一是军事外交是赢得战争的机制功能保障,即它可在战时汇聚更多的同盟力量,可有效地保证统一战线的稳固,可使军事力量有效地集中运用;二是军事外交是安排战后格局的影响要素,即它可极大地影响战后安排的内容、战后的世界格局和战后世界发展走向。三是军事外交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即它在战时最能体现其根本功能,可为总体外交赢得先机,维护国家生存发展的作用不可替代。
储召锋[8](2017)在《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际政治的历史长河中,联盟的起源与冲突的出现一样久远。自人类社会产生冲突和战争以来,联盟便成为国家、城邦、帝国或其他政治行为体用以赢得战争、维护安全最常用有效的手段之一。合纵连横和联盟交锋的结局往往事关一个国家的兴衰、地区的稳定甚至国际体系的变迁。联盟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借以倍增力量、遏制挑战者、约束盟友、控制伙伴、保持全球优势地位的重要工具。美国从推行联盟战略中获取巨大的利益,遍布全球的联盟体系及其基础上的前沿部署是美国赢得冷战的重要砝码。冷战结束后,美国的联盟体系非但没有如众多战略家预言的那样随着共同威胁的消逝而瓦解,反而经过一番调试转型后重新焕发活力,并继续发挥着护持美国全球霸权的战略推手作用。本文借助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归纳法尝试对冷战后的美国联盟战略进行系统性研究。首先回顾梳理美国联盟战略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联盟战略一经形成就服务于美国大战略,自然也遵循美国大战略的演进逻辑。从策略性地运用联盟外交到坚定不移地推行联盟战略,反映了美国大战略从孤立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本质蜕变。其次,分析冷战后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与功能。不同于历史上欧洲对抗性联盟的短命之躯,美国联盟体系拥有更加稳固的结构和更为多样的功能,因而能够成为具有较强适应力和生命力的战略形态。第三章透视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动力因素。它既包含美国历史文化积淀所成的战略文化传统、战略缔造与实施的惯性等内生动力,也包含国际体系变迁、伙伴盟友关系演化等外在牵引。第四章考察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管理及效能。笔者将美国联盟管理归纳为利益协调式、制度规则式和霸权主导式三种模式。在维持和管控联盟内外行为的过程中,美国通常是综合应用这三种管理模式。第五章研判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继而展望其发展前景。冷战后美国联盟的安全困境问题将愈益突出,美国与盟友的矛盾分歧或将成为常态。联盟是美国拥有的一项战略资产。然而,随着其转型后规模与职能的过度延伸,未来也可能变为拖累美国的战略负担。最后,分析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中国崛起是触发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调整尤其是亚太联盟战略强化的重要外在推力。在美国不断强化亚太联盟针对中国的遏制功能的情势下,我们既要保持战略耐心和定力,也应在外交、政治、军事等方面多措并举,主动加强战略谋划与应对。
毕铄[9](2017)在《纳粹德国中东政策研究》文中认为中东,这块蕴藏着丰富自然资源的肥沃新月地带,历来都是西方国家虎视眈眈、群雄逐鹿的竞技场。西方国家中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很大程度上决定国际关系的走向和世界格局的调整。本文即从前纳粹时期德国中东政策和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思想入手,试图从不同的施政对象角度出发对纳粹德国中东政策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全面而系统地考察。为此,本文在绪论与结语以外将纳粹德国中东政策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纳粹德国中东政策的背景。介绍俾斯麦时代、威廉二世时代和魏玛时代的德国中东政策,这些政策集中反映前纳粹时期德国中东政策的中立性和保守性。同时,希特勒和纳粹党世俗主义、反犹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成为纳粹德国中东具体政策出台和实施的思想来源;第二部分研究纳粹德国对中东委任国的政策。它取决于纳粹德国对外侵略进程,无论是从对英政策的转变,抑或是对法政策更为微妙的调整方面;第三部分研究纳粹德国对中东犹太人政策。它包括意识形态渗透政策、排犹逐犹政策、反犹太建国政策和屠犹政策。他们是纳粹德国反犹政策的中东延续。第四部分研究纳粹德国对中东阿拉伯人政策。从纳粹阿拉伯人观建立、扶植代理人政策、价值观输出政策、到武器援助政策,也是符合纳粹德国极权政策和世界战争的对策。综上所述,纳粹德国中东政策由纳粹德国对中东委任国的政策、对中东犹太人政策和对阿拉伯人政策组成,是纳粹德国对外政策的中东化。它不仅是对前纳粹时期德国中东政策的延续与希特勒和纳粹党思想的继承,更是有力配合纳粹德国对外侵略扩张安排部署的结果。此外,纳粹德国中东政策历史影响也延续至今。
王卓[10](2017)在《论当前美国政府对日政策的绥靖性》文中研究表明在国际关系学界,绥靖政策即指20世纪30年代以张伯伦为首的绥靖主义者对纳粹德国侵略行为的纵容,1938年英、法炮制的慕尼黑阴谋更是将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也为该政策的破产以及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该政策从历史的角度讲,含有较多的贬义意味。本论文试图从绥靖政策中抽拣出绥靖性的含义,结合绥靖性的外交历史实践,分析当前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带有绥靖性的表现、原因以及影响,构成该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对于绥靖政策的概述以及绥靖性的界定,国外有很多学者认为绥靖政策只是一种外交政策,无好坏之分,从一定程度上将绥靖与妥协相混淆。而本篇论文主要将绥靖性与绥靖政策的恶劣影响相联系,指出绥靖与妥协的的本质差别,得出绥靖是对危险者的姑息纵容这一结论,若一国政策明显具有绥靖性则说明实施该项政策也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当前美国对日政策的绥靖性主要表现在美国对日本政治右倾化的纵容。日本右翼势力制定了一系列的保守性政策,如在历史观、在自我定位上的右倾化,并在与其他国家的争端中不断摆出强硬姿态。当前的美国政府面对安倍政府政治右倾化加速发展的势头不仅没有进行遏止,反而姑息纵容日本的右翼势力,听任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在日本的战争历史问题上所持有的“模糊”表态,扶助日本走向政治与军事大国,支持日本在东海与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等。而探究美国政府对日政策带有绥靖性的背后,可以发现以下原因:首先,美日之间较为紧密的同盟关系这一历史原因;其次,美国力图使日本在其亚太战略中扮演重要帮手这一现实原因;最后,美国认为对日实施绥靖性政策对美国国家利益有利而无害以及美国自信能够控制日本的主观考量。作者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上绥靖性外交实践的阐述,以及当前美国对日绥靖性政策的表现与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美国当前的对日政策与二战前的绥靖政策在实施政策的主体、对象、方式以及目的这四个方面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当前美国的对日政策对中美日三边关系的发展已造成消极影响,而且也严重阻碍了亚太地区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美国应以史为鉴,警惕日本政治右倾化以及军国主义的复活,做出理性的战略选择。
二、绥靖政策与二战前的欧洲大国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绥靖政策与二战前的欧洲大国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沃尔特·R·米德“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米德的“美国外交传统”:主义与权力 |
第一节 沃尔特·米德主要着述和思想 |
第二节 米德指出的美国外交传统中的“四种主义” |
第三节 米德的权力理论 |
第四节 米德的逻辑和方法 |
第二章 20世纪美国外交传统的呈现 |
第一节 美国经济社会形态变革与外交传统的演进 |
第二节 全球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变奏 |
第三章 威尔逊主义的冒进(小布什政府时期) |
第一节 新保守主义与威尔逊主义的复兴 |
第二节 威尔逊主义与“反恐战争” |
第三节 威尔逊主义的异变与失败的大中东战略 |
第四章 杰斐逊主义的变革(奥巴马政府时期) |
第一节 国际新形势下的杰斐逊主义者 |
第二节 杰斐逊主义者的新特征 |
第三节 主义间的调和与亚太再平衡 |
第五章 杰克逊主义的冲击(特朗普政府时期) |
第一节 美国社会民粹主义的兴起 |
第二节 民粹主义与杰克逊主义 |
第三节 杰克逊主义的特朗普实践 |
第六章 对米德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四种主义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
第二节 美国外交政策走向 |
第三节 米德对美国世界霸权体系的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沃尔特·R·米德大事年表(1952- ) |
致谢 |
(2)纳粹德国对英国的外交政策研究(1933-193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纳粹德国与英国同盟的政策(1933.1-1935.6) |
第一节 纳粹党执政前与英国同盟的政策构想 |
第二节 纳粹党上台后与英同盟政策的确立 |
第三节 安抚英国与拒绝集体安全的策略 |
第四节 德英同盟的成果——《德英海军协定》的签订 |
第二章 纳粹德国与英国同盟政策的转向(1935.6-1937.2) |
第一节 对同盟政策的挑战——埃塞俄比亚危机 |
第二节 对同盟政策的动摇——德军进入莱茵兰 |
第三节 对同盟政策的绝望——西班牙内战 |
第四节 对同盟政策最后的尝试 |
第三章 纳粹德国的“无英格兰”政策(1937.2-1938.9) |
第一节 张伯伦对德英友好关系的维护 |
第二节 德奥合并与“无英格兰”政策的开始 |
第三节 苏台德危机与“无英格兰”政策的继续 |
第四节 慕尼黑会议与“无英格兰”政策的失败 |
第四章 纳粹德国与英国对抗的政策(1938.10-1939.9) |
第一节 与英对抗政策的确立 |
第二节 与英对抗的升级——对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吞并 |
第三节 德英双方在波兰的对峙 |
第四节 战前对抗政策的高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周边外交研究综述 |
二、土耳其周边研究综述 |
(一)国内土耳其周边外交研究 |
(二)国外土耳其周边外交研究 |
第二章 周边外交理论及其研究框架 |
第一节 “周边”与周边外交 |
一、“周边”概念的解析与界定 |
二、“周边外交”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第二节 周边及周边外交的基本属性 |
一、时间属性:对周边外交的历史主义考量 |
(一)“周边区域”的历史形成 |
(二)“周边意识”的历史形成 |
二、地缘属性:对周边外交的结构主义考量 |
(一)“地缘政治学”的整体主义转向 |
(二)周边系统的结构主义分析 |
第三节 周边外交的研究路径 |
一、单一范式的研究困境 |
二、分析折中主义的启示 |
三、跨越范式的周边外交研究 |
第三章 土耳其周边外交的历史探源 |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
一、内忧外患与帝国的衰落 |
(一)帝国治理能力的衰弱 |
(二)工业革命的冲击 |
(三)民族主义的兴起 |
(四)西方列强的介入 |
二、“衰而不亡”的帝国“怪象” |
(一)帝国晚期的改革 |
(二)大国均势与帝国的残存 |
第二节 现代土耳其周边的形成 |
一、土耳其周边区域的形成 |
(一)东南欧周边板块的形成 |
(二)南高加索及黑海北岸周边板块的形成 |
(三)西亚、北非周边板块的形成 |
(四)历史悠久的伊朗板块 |
二、土耳其周边形成过程的特点 |
第三节 土耳其周边外交思想溯源 |
一、历史记忆与“帝国意识” |
二、突厥源流 |
(一)“突厥”与“土耳其”辨析 |
(二)“突厥主义”的出现 |
三、伊斯兰教源流 |
(一)伊斯兰教信仰与“集体身份”的建构 |
(二)土耳其人的伊斯兰教信仰 |
(三)“泛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及影响 |
四、地方性源流 |
(一)本土文明及其影响 |
(二)地方性源流与“凯末尔史观” |
五、西方化源流 |
六、“四股源流”与土耳其周边外交思想的关系 |
第四章 从建国到冷战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一节 土耳其现代外交开端及早期周边外交 |
一、融入欧洲外交体系 |
二、初试现代周边外交的困境 |
第二节 凯末尔时代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革命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 |
(二)革命时期土耳其的周边外交状况 |
二、独立初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凯末尔主义”与土耳其周边外交 |
(二)土耳其与周边国家关系 |
第三节 二战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二战时期的国际格局 |
(一)西方大国的战前状态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
二、战乱与失序状态下的土耳其周边 |
(一)法西斯势力在土耳其欧洲邻邦中的扩张 |
(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
(三)战争阴云笼罩下的中东地区 |
三、土耳其的中立政策及其周边影响 |
(一)“中立”的意义 |
(二)土耳其的中立外交 |
第四节 冷战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冷战格局下的世界与土耳其 |
(一)土苏关系持续恶化 |
(二)土美关系不断加强 |
(三)土耳其多党制政体的确立 |
二、冷战初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紧张对立的土苏关系 |
(二)矛盾与合作并存的土阿关系 |
(三)西方主导下的土耳其—伊朗“友好关系” |
(四)土希矛盾影响下土耳其的巴尔干周边外交 |
三、走向多元化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土美矛盾初现 |
(二)走向缓和的土苏关系 |
(三)塞浦路斯问题与土耳其的西南欧周边外交 |
(四)伊朗“伊斯兰革命”前后的土伊关系 |
(五)巴以冲突与土耳其中东周边外交 |
第五章 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一节 土耳其周边外交新探索 |
一、厄扎尔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新奥斯曼主义”的提出 |
(二)重建与突厥语国家关系 |
(三)加强与环黑海国家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
(四)“两伊战争”影响下的土耳其中东外交 |
(五)龃龉不断的土耳其与巴尔干国家关系 |
(六)土耳其申请加入欧盟 |
二、“失去的十年”中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奇莱尔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二)埃尔巴坎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三)耶尔马兹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四)埃杰维特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二节 正发党执政前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进入新世纪的世界与土耳其 |
(一)国际背景及大国因素 |
(二)土耳其国内背景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 |
(一)“战略纵深主义”外交战略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的内涵 |
三、“零问题”外交政策与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零问题”外交政策在中东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在伊朗 |
(三)“零问题”外交政策在中亚、南高加索及环黑海国家 |
(四)“零问题”外交政策在巴尔干 |
第三节 中东剧变以来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秩序重构背景下的世界与土耳其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的蜕变 |
三、中东剧变与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从“零问题外交”到“问题外交” |
(二)“宝贵孤独” |
(三)“回归正常”的周边外交 |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一节 土耳其、伊朗、俄罗斯周边外交特征的历史对比 |
一、帝国史与大国心态 |
(一)伊朗的“帝国记忆”与“大国心态” |
(二)俄罗斯的“帝国历史”与“大国意识” |
(三)土、伊、俄三国的帝国历史比较 |
二、宗教信仰与“宗教领袖情怀” |
(一)作为“什叶派领袖”的伊朗 |
(二)东正教信仰与“弥赛亚意识” |
(三)土、伊、俄三国的宗教信仰比较 |
三、抗争史与独立、灵活的外交传统 |
(一)“抗争历史”与伊朗的外交传统 |
(二)俄罗斯的“抗争” |
(三)土、伊、俄三国的外交传统比较 |
第二节 土耳其、伊朗、俄罗斯周边外交特征的结构性对比 |
一、“文明结合部”与国家认同构建 |
(一)“不要东西方”的伊朗 |
(二)从“左右摇摆”到“东西兼顾”的俄罗斯 |
(三)土、伊、俄三国的“东西之惑” |
二、“战略枢纽”与大国因素 |
(一)伊朗周边外交中的大国因素及其应对 |
(二)俄罗斯周边外交中的大国因素及其应对 |
(三)土、伊、俄周边外交中大国因素比较 |
三、“地缘困境”与周边外交的应对 |
(一)伊朗的复杂周边及其应对 |
(二)俄罗斯以“后苏联空间”为核心的“多层次周边” |
(三)土、伊、俄三国周边系统的比较 |
第三节 基于比较分析的几点启示 |
一、“帝国遗产”——在一国周边外交中的作用依然巨大 |
二、国际、地区和国家——多层次因素决定一国周边外交的当前状态 |
三、世界或地区秩序重构对一国周边外交既是机遇,亦是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三、主要参考网站 |
后记 |
(4)国际体系转型与全球治理变革的互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际体系转型中全球治理变革的表现 |
二、国际体系转型中全球治理变革的动因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概念界定与操作化 |
二、研究方法 |
三、章节安排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际体系转型理论 |
一、何谓国际体系 |
二、国际体系转型 |
三、国际体系与全球治理的内在关联 |
第二节 全球治理变革理论 |
一、治理、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
二、全球治理的理论范式 |
三、全球治理变革的表现 |
第二章 国际体系转型与全球治理变革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欧洲均势体系与大国协调治理 |
一、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格局 |
二、巩固战后格局与打破交往壁垒 |
三、大国协调治理 |
第二节 1918-1939 年间的多极体系与国际治理 |
一、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
二、秩序重建与经济恢复 |
三、战后治理系统的建立和运作 |
第三节 冷战期间的两极体系与跨国治理 |
一、二战后的两极体系 |
二、经济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的出现 |
三、联合国体系与全球治理 |
第四节 冷战后的多极化与全球治理 |
一、冷战后国际体系的变化 |
二、全球问题的凸显与应对 |
三、多元治理与多层治理 |
第三章 国际体系转型促发全球治理变革 |
第一节 体系转型生发治理变革动力 |
一、国际体系转型带来的治理挑战 |
二、治理合法性的提升 |
三、机制有效性的增强 |
第二节 体系转型引发治理观念变化 |
一、国际体系转型带来的观念压力 |
二、观念的改变与治理机构的完善 |
三、观念的改变与治理效果的提高 |
第三节 体系转型更新治理行为体 |
一、行为体间关系的变化 |
二、非国家行为体的兴起与发展 |
第四节 塑造治理模式 |
一、全球治理实践的模式 |
二、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 |
三、非国家治理模式的创新 |
第四章 全球治理变革深化国际体系转型 |
第一节 减少体系转型进程的不确定性 |
一、体系转型中的不确定性 |
二、消减部分国家对现状的不满 |
三、减少系统性风险 |
第二节 改变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方式 |
一、创新全球合作 |
二、完善国际秩序 |
三、调整大国互动 |
第三节 调节崛起国与守成国家关系 |
一、治理机制成为竞争焦点 |
二、机制赋予崛起国家网络化权力 |
第四节 深化体系转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一、理念差异与制度兼容 |
二、对未来治理的不同构想 |
三、处理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 |
四、开创治理新模式 |
五、国内政治问题 |
第五章 推动国际体系转型与全球治理变革的中国方案 |
第一节 中国的持续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 |
第二节 全球治理变革的挑战和机遇 |
第三节 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理论与实践 |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 |
三、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国际体系转型与全球治理变革的互动 |
一、互动历程 |
二、互动特征 |
三、互动机制 |
第二节 理论与政策启示 |
一、理论价值 |
二、政策启示 |
三、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二、英文部分 |
三、互联网资料 |
附录 |
附录一 1850—1914 年间召开的国际会议列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冷战后欧盟俄罗斯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理论预期与经验现实的矛盾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欧俄关系研究文献回顾 |
一、研究专着 |
二、学术论文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思路、框架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三、研究框架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欧俄关系的地缘和文明背景 |
第一节 欧洲外交文化与传统 |
一、分裂的传统和弱化的认同 |
二、对外扩张的历史惯性 |
三、对俄罗斯的强烈防范心里 |
四、对外政策上的双重标准 |
第二节 俄罗斯的地缘与文明特点及外交传统 |
一、以建立势力范围为核心的地缘观念 |
二、以打通出海口为主导的海洋观念 |
三、悠久的帝国传统 |
四、强烈的意识形态观念和使命感意识 |
第二章 欧俄安全合作与分歧 |
第一节 冷战后欧洲安全形势的变化 |
第二节 欧俄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分歧 |
一、欧洲安全结构问题 |
二、如何看待美国在欧洲的存在 |
三、在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上的分歧 |
四、欧俄在欧洲反导系统上的矛盾 |
第三节 欧俄之间安全分歧的原因 |
第四节 欧俄安全合作 |
一、欧盟对俄安全合作政策 |
二、俄罗斯对欧安全合作政策 |
三、欧俄安全合作 |
第五节 欧洲安全体系建设的前景 |
第三章 北约东扩与欧俄关系 |
第一节 北约东扩的动机 |
一、军事性质的地缘扩张 |
二、防止俄罗斯再度崛起 |
三、巩固冷战成果 |
第二节 北约影响欧俄关系的渠道 |
一、北约的存在制约欧俄关系 |
二、为欧俄关系的发展提供新平台 |
第三节 欧俄对北约东扩的态度 |
一、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的原因 |
二、欧盟对北约东扩的支持 |
三、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的坚定立场 |
四、北约东扩对欧俄关系的影响 |
五、俄北关系改善对欧俄关系的意义 |
六、欧俄关系对俄北和美欧关系的影响 |
七、俄北对峙对欧俄关系的冲击 |
第四章 欧盟东扩与欧俄关系 |
第一节 冷战后欧盟东扩的进程 |
第二节 欧盟东扩的原因 |
一、国际垄断资本的新变化 |
二、巩固中东欧国家的西化成果 |
三、维护欧洲安全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欧盟东扩的态度 |
一、俄罗斯对欧盟东扩的担忧 |
二、俄罗斯对欧盟东扩的支持立场 |
三、欧盟东扩对欧俄关系的影响 |
第四节 乌克兰危机与欧俄关系 |
一、乌克兰对俄罗斯的重要意义 |
二、冷战后乌克兰与北约、欧盟关系的发展 |
三、乌克兰危机对欧俄关系的影响 |
第五章 冷战后欧俄能源关系 |
第一节 能源在欧俄双方的战略地位 |
第二节 欧俄能源战略与政策 |
一、欧盟能源战略与政策 |
二、俄罗斯能源战略与政策 |
第三节 欧俄能源合作及其成果 |
一、欧俄能源对话化机制的建立及发展 |
二、欧俄能源管道建设和油气合作项目 |
第四节 欧俄能源博弈 |
第五节 欧俄能源关系前景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合作与角力是欧俄关系的常态 |
一、俄罗斯不会融入欧洲 |
二、欧洲安全离不开欧俄合作 |
三、欧俄能源依赖关系难以改变 |
第二节 对中国运筹大国关系的启示 |
一、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安全关切 |
二、切实壮大国家实力 |
三、顺应时代潮流,更新国际关系理念 |
四、高度重视文明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二战时期同盟国军事外交 ——以欧洲战场为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依据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二战前欧洲形势与外交实践 |
2.1 二战前欧洲政治格局与战略态势 |
2.1.1 《凡尔赛和约》的深远影响 |
2.1.2 英法颓势难以维继欧洲均势 |
2.1.3 意识形态严重影响国家关系 |
2.1.4 法西斯结为军事同盟的趋势 |
2.1.5 德国军事扩张导致战略失衡 |
2.2 对战争风险的认知导致错误选择 |
2.2.1 德意日野心勃勃谋求拓展生存空间,决意以战争手段改变国际格局 |
2.2.2 美英法等对战争风险明显估计不足,采取以绥靖为主导的战略选择 |
2.3 主要国家外交政策选择及其性质 |
2.3.1 英法选择绥靖,以牺牲别国利益寻求自保 |
2.3.2 德国战略扩张,以复仇方式挑战国际格局 |
2.3.3 苏联选择避战,以合作方式与德共同渔利 |
2.3.4 美国选择中立,以观望方式静观局势变化 |
2.4 形态各异外交实践导致不同后果 |
2.4.1 秘密外交死灰复燃,终致战争悲剧 |
2.4.2 结盟外交导致敌对,成为对抗根源 |
2.4.3 外交条约形成迷幻,干扰他国判断 |
第三章 同盟国形成前的军事外交主要实践 |
3.1 失败外交引发战争及战场失利 |
3.1.1 外交失调:导致欧洲战争提早爆发 |
3.1.2 外交迷雾:成功助力德国闪击苏联 |
3.1.3 外交欺诈:使日本成功偷袭珍珠港 |
3.2 美英为赢得战争的外交努力与联合 |
3.2.1 成功协调:美英合力联手抗击法西斯 |
3.2.2 外交成就:《大西洋宪章》绑紧美英关系 |
第四章 同盟国建立后的主要军事外交实践 |
4.1 签署宣言,以联盟形式抗击法西斯 |
4.1.1 外交联手:《联合国家宣言》成功签署 |
4.1.2 美国助力:同盟战线得到有效巩固 |
4.2 协调配合,逐渐扭转战争态势 |
4.2.1 外交力量:有效助推会战节节胜利 |
4.2.2 外交博弈:助推第二战场最终开辟 |
4.3 加强协调,谋划胜利展开战后安排 |
4.3.1 开罗会议:发出对日联合反击宣言 |
4.3.2 德黑兰会议:吹响反法西斯胜利号角 |
4.3.3 雅尔塔会议:构建世界新秩序的框架 |
4.3.4 旧金山会议:谋划设计新型国际组织 |
4.3.5 波茨坦会议:确立胜利后新格局安排 |
第五章 战时同盟国军事外交的基本特点 |
5.1 会议外交是战时外交的主要形式 |
5.1.1 高峰会议成为汇聚力量的重要渠道 |
5.1.2 会议外交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平台 |
5.1.3 会议外交成为战时外交的主要模式 |
5.2 大国协调是战时外交的主要目标 |
5.2.1 大国协调确立了抗敌基调 |
5.2.2 大国协调奠定了胜敌结果 |
5.3 军事实力是开展战时外交的有力后盾 |
5.3.1 军事实力塑造外交角色地位 |
5.3.2 军事实力决定外交话语权力 |
5.3.3 军事实力拓展外交作用影响 |
第六章 关于战时同盟国军事外交的启示与思考 |
6.1 军事外交是赢得战争的机制功能保障 |
6.1.1 军事外交可在战时汇聚更多的同盟力量 |
6.1.2 军事外交可有效地保证统一战线的稳固 |
6.1.3 军事外交可使军事力量有效地集中运用 |
6.2 军事外交是安排战后格局的影响要素 |
6.2.1 军事外交影响了战后安排的内容 |
6.2.2 军事外交影响了战后的世界格局 |
6.2.3 军事外交影响了战后的世界走向 |
6.3 军事外交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
6.3.1 军事外交在战时最能体现其根本功能 |
6.3.2 做好军事外交可为总体外交赢得先机 |
6.3.3 军事外交维护国家生存发展作用巨大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美国联盟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
1.1 冷战前美国联盟外交的初步实践 |
1.1.1 美国联盟外交的肇始 |
1.1.2 美国联盟外交的初步实践 |
1.2 冷战期间美国联盟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
1.2.1 全面构筑冷战遏制联盟时期 |
1.2.2 尼克松政府联盟战略收缩时期 |
1.2.3 里根政府重新强化联盟战略时期 |
1.3 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调整与强化 |
1.3.1 冷战后初期美国联盟战略的扩展与再定义 |
1.3.2 反恐时代美国联盟战略的“变”与“不变” |
1.3.3“亚太再平衡”与美国联盟战略的强化 |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
2.1 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 |
2.1.1 体系性联盟 |
2.1.2 地区性联盟 |
2.1.3 功能性联盟 |
2.2 美国联盟结构的特征 |
2.2.1 主导性与辅助性 |
2.2.2 整体性与独立性 |
2.2.3 相互制约与相互限定 |
2.3 美国联盟体系的功能 |
2.3.1 维持全球领导地位 |
2.3.2 遏制敌手与抑制威胁 |
2.3.3 约束盟友与控制伙伴 |
2.3.4 安全及其他外溢功能 |
第三章 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动力因素 |
3.1 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内生动力 |
3.1.1 战略文化传统——观念层面 |
3.1.2 战略缔造与实施惯性——制度层面 |
3.1.3 精英战争准备——决策层面 |
3.2 影响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外在牵引 |
3.2.1 国际体系转换 |
3.2.2 地缘政治变迁 |
3.2.3 盟友伙伴关系 |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管理及效能 |
4.1 美国联盟战略管理的模式 |
4.1.1 利益协调型 |
4.1.2 制度规则型 |
4.1.3 霸权主导型 |
4.2 美国联盟管理的效能及评估 |
4.2.1 联盟管理的效能 |
4.2.2 联盟管理的限度 |
4.2.3 联盟管理的价值评估 |
第五章 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
5.1 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 |
5.1.1 联盟议价:徘徊于争夺和妥协之间 |
5.1.2 联盟安全困境:联盟的选择性及其后果 |
5.1.3 复合安全困境:敌对关系与联盟关系的内外交织 |
5.1.4 超越联盟对抗:冷战后国际安全合作的新路径 |
5.2 美国联盟战略的发展趋势 |
5.2.1 联盟纷争常态化,但仍具相当生命力 |
5.2.2 联盟调整持久化,但适应力更趋强韧 |
5.2.3 联盟样式多元化,但更趋灵活务实 |
5.2.4 联盟困境显性化,但管理日益成熟 |
第六章 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 |
6.1 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 |
6.1.1 中国因素在美国联盟战略中的地位 |
6.1.2 美国联盟体系与中国伙伴网络的交叠互动 |
6.2 中国崛起与美国亚太联盟战略的强化 |
6.2.1 中国崛起的地区意义及美国的战略应对 |
6.2.2 美国亚太联盟体系“网络化”发展趋势 |
6.2.3“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亚太联盟政策展望 |
6.3 关于中国应对策略的几点思考 |
6.3.1 以分化促安全,利用楔子战略瓦解对手联盟 |
6.3.2 以创新促安全,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
6.3.3 以发展促安全,利用“经济再平衡”稀释美国“军事再平衡” |
6.3.4 以制度促安全,加快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建设 |
6.3.5 以实力促安全,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纳粹德国中东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理论、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纳粹德国中东政策的背景 |
1.1 前纳粹时期德国中东政策 |
1.1.1 俾斯麦时代德国中东政策 |
1.1.2 威廉二世时代的中东政策 |
1.1.3 魏玛时代德国中东政策 |
1.2 纳粹德国中东政策思想基础 |
1.2.1 世俗主义 |
1.2.2 反犹主义 |
1.2.3 实用主义 |
小结 |
第二章 纳粹德国对中东委任国的政策 |
2.1 对英政策 |
2.1.1 “亲英”政策 |
2.1.2 摇摆政策 |
2.1.3 “反英”政策 |
2.2 对法政策 |
2.2.1 “仇法”政策 |
2.2.2 “联法”政策 |
2.2.3 “防法”政策 |
小结 |
第三章 纳粹德国对中东犹太人的政策 |
3.1 意识形态渗透政策 |
3.2 排犹逐犹政策 |
3.3 反犹太建国政策 |
3.4 屠犹政策 |
小结 |
第四章 纳粹德国对中东阿拉伯人的政策 |
4.1 纳粹德国的阿拉伯人观 |
4.2 扶植代理人政策 |
4.3 价值观输出政策 |
4.4 武器援助政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论当前美国政府对日政策的绥靖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
二、论文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绥靖性政策及其历史实践 |
第一节 绥靖性政策概述 |
一、绥靖性政策的阐述 |
二、绥靖与妥协的比较 |
第二节 绥靖性外交政策的历史实践 |
一、一战后英国“扶德抑法”政策的实施 |
二、三十年代英法美默认日本侵华 |
三、二战前夕英、法、美、苏绥靖德意法西斯 |
第二章 当前美国政府对日政策的绥靖性表现 |
第一节 美国对日绥靖集中体现在其政治右倾化的发展 |
一、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含义 |
二、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发展 |
三、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加速发展 |
第二节 当前美国对日本政治右倾化的绥靖性表现 |
一、在日本历史问题上“模糊”表态 |
二、扶助日本走向军事大国与政治大国 |
三、支持日本在东海与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
第三章 当前美国政府对日政策带有绥靖性的原因 |
第一节 美国对日政策带有绥靖性的历史原因 |
一、美日同盟的形成——美国对日绥靖性政策初具雏形 |
二、美日同盟的强化——美国对日政策绥靖性倾向的不断加强 |
第二节 美国力图使日本在亚太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
一、致力于使日本充当其亚太战略的政治棋手 |
二、致力于使日本充当其亚太地区的战略基石 |
三、致力于使日本充当其亚太战略的经济支点 |
第三节 美国姑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观考量 |
一、认为日本政治右倾化有利而无害 |
二、自信对日本具有绝对控制力 |
第四章 当前美国对日政策与二战前绥靖政策的相似性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当前美国对日政策与二战前绥靖政策的相似性 |
一、实施绥靖的主体都是承受力较强的大国 |
二、实施绥靖的对象都是危险国家 |
三、实施绥靖的方式都是非理性的纵容 |
四、实施绥靖都以制衡战略对手为目的 |
第二节 当前美国带有绥靖性对日政策的影响 |
一、对中美日三边关系的影响 |
二、对亚太地区的影响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绥靖政策与二战前的欧洲大国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沃尔特·R·米德“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研究[D]. 王力. 吉林大学, 2021(01)
- [2]纳粹德国对英国的外交政策研究(1933-1939)[D]. 吴东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D]. 苏闻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国际体系转型与全球治理变革的互动机制[D]. 董柞壮. 南开大学, 2018(03)
- [5]冷战后欧盟俄罗斯关系研究[D]. 王政达.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第二次世界大战何以爆发?——七十余年来中国学者关于二次大战起源问题的研究[J]. 赵文亮.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2017(02)
- [7]二战时期同盟国军事外交 ——以欧洲战场为主的研究[D]. 杨琦.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D]. 储召锋.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9]纳粹德国中东政策研究[D]. 毕铄.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论当前美国政府对日政策的绥靖性[D]. 王卓.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