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平江县教师工资按月打卡发放(论文文献综述)
陈登峰[1](2021)在《纪录片《特岗教师》创作报告》文中指出
胡波[2](2020)在《湘潭县民办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
刘美伶[3](2020)在《扶贫小额信贷的减贫效应研究 ——以湖南为例》文中认为
朱东北[4](2018)在《民国合法工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素来以农为本,工人及工会是“近代性”产生的重要底色。受近代社会转型进程影响,工人数量不断增加,权益意识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规模庞大的新生力量。清末民初传统社会崩塌后,各业工会开始普遍发展,无可避免地成为20世纪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重要环节。其中,1924-1949年,合法工会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演变可分为发轫、重构、转型、复建四个时期。这个发展轨迹与城市社会的形成紧密联系,又与乡村社会的变迁不可分割,是传统中国社会内部变迁和接纳世界潮流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改造中国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也是呈现多种社会人群近代化互动关系的载体。从实际情形看,工人加入行帮,主要由寻求庇护”心理促成。对于工会发展来讲,自发需要党治的引导,党治也会与自发相契合,两种趋向呈现了排斥与融合的历史轨迹。在执政与革命并行的时期,虽各地应有多样性的组织样本,工会的纵向、横向架构已具雏形,工会组织形态既符合政党对工运动员需要,也是现实经济产业结构平衡的结果。针对劳资纠纷及衍生的治安问题,依照“全民党”定位及工会法规,国民党形成了由党部、政府主管官署以及工商团体共同参与的调解机制。与此同时,工会活动家群体处于工会运转的枢纽地位,对工会组织与运行的重要性日益显着。在工会及活动家的努力下,边际工人群体从传统的偏重于人情援助向组织援助演变,与旧式联合的区别在于,合法工会不仅致力于所属成员的“互利共济”,也注意从社会公益角度开展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处于新兴社会组织的萌芽的时期,民国工会扮演着十分丰富的角色。国民党按照党部指导,政府监督的二元管理模式构建基层社会。在中央以民众训练委员会、民训部指导全国组织治理,国民政府则组成工商部、实业部,对工会进行事务性管理,并先后对全国工会及会员人数进行了调查统计,各地党务指导委员会、民训会也对本地工会进行整理。在全国范围内,国民党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工会缺乏法律依据的状况。当然,也有必要从“法制”进程与“法治”形态两个方面,考察合法工会面临的存在空间。通过工会化的数量考察,可以了解工会运行的全貌。这一进程中所限定的工会形态分析其合法角色、职能的阶段性变迁,工会管理程序确立,与工会变革形成互动,通过对不同时期工会,以及成员资格、属性、名额作为分析指标,以及职工会、总工会、厂工会个案,可以看出合法工会稳定中改革、改革为了更好的稳定特征。民国社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人”的近代化,也意味着“群”的近代化。普通工会中工会领导人与会员有鲜明的分化特征。研究的问题有二:一是工会参与者群体的人格化回归;二是他们所从事的以“公共性”为特征的社会生活空间,揭示工人日常组织生活的会务及问题。就特别系统而言,全国性及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铁路、海员、矿务、邮务、电务五个国营企业准许组织特种工会。研究将揭示特种工会结构网络扩展化、以及工会成员资格划分取向。通过特种工会与普通工会的对比,形成趋于完整的结论支撑与提升。另外,以铁路基层事务所为个案,分析其组织形态及人员构成,检验特种工会运行机制的效度。劳动争议中工会形成了独特的运行机制。通过通则式与个案式的解释模式,阐述劳资争议事件的工会处境与活动,这种分析可为最后论断提供复证。按照劳资协调的原则,国民党希望在劳方与资方之间达成协调,而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具体为有限罢工与工厂检查办法。劳资调解仲裁体制得以初建,但在实际的运行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个假设将为劳资关系提供进一步研究的视野。在此之下,合法工会寻求多样的“斗争手法”,以建立政治互信与足够的合法空间,诸如撇清与“非法”的关联,寻求会员维持与社会援助、团体之间的联络接洽、制度参与、党政请愿,等。抗战爆发以后,为缔造健全的工会体系,国民党实施强制工会化办法。理监事的上层活动与会员心态在团结对外情境中日益脱节。即便在抗战特定情境下,工会同群感及活动具有差异性,工会与“工合”的配合并不顺畅,因对现实情形不同的认知及反思,工会参与者分为强制派与教育派,结果是强制派与中枢意图共同促进了工会发展进入了历史性误区。从互动关系看,中央社会部改隶行政院,地方党部则改为党团形式对工会发挥指导作用。危机环境的国家与工人的互动,体现在工训的进行,及国家策动技术的调适,这些考察趋向于证明抗战时期工会发展仍然偏离国家意志之外。在基层,工会组织的“逆化”日益外显,为求得私利,滥用工会的职业控制权,形成变相的摊派,名利之争下的工会权位,地方总工会,以私沽权,以权生利,已完全不在法度之内。工会不免沦为执行工具与“权斗”砝码,工人的自主性抵制选择以一种不被察觉的方式存在及延续。战后,工会数量及会员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度,而国民党与工人却日渐疏远。出于对内整合,对外联络需要,国民政府着手重建“全国总工会”。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地方工会的组建,一方面限于战前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由于战时体制遗留,促使工会发展处于一个前后“混淆”的畸形空间之中,工会虽名义上是国家治理的参与者,但作为工人的合法代表者,它的民主化基础不足、发展有限。从考察看,并非每个工人都具备参加工会活动需要相应的能力与意愿,这导致工会日常会务参与的不平衡。地方党部的工会参选更为实用主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高级民主,难以名副其实。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合法工会的最终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发展过程,现代为表,传统为里,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缩影。民国时期,合法工会作为政府许可的“法人”,担负着主张和维护工人的正当权益的角色,也承接政府劳动施政,国民党训练民众的功能,不仅救济失业,调解工人纠纷,也承接工人教育,引导工人文娱生活。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兴建了各类工人福利设施。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作为工人群体专门性的近代社团,民国工会也开始向公共领域扩张,不仅参与从业者准入,维护行业秩序,也提倡现代意识,参与公共事务与社会公益。尽管如此,由于劳工诉求无不受到政策需求、经济波动、雇主策略、保障机制、工人分化的制约,以及近代工人群体主体地缘、心理、传统的特征,民国工会表现出突出的弱组织化现象。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合法工会对国民党策略的作用有限,反成为工人阶级形成的前提。民国合法工会的发展轨迹,证实了工人阶级形成与发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近代及其后历史样貌的塑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夏光宇[5](2015)在《湖南黄金集团总部绩效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绩效管理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然而其理论离企业实际的需要仍有一定差距,其中包括如何将战略导向的平衡计分卡工具与企业日常使用的衡量系统相结合,以及如何衡量和考核行政、人事、财务等职能线管理部门员工的绩效。湖南黄金集团总部(以下简称集团总部)是湖南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的管理中心,由于职能管理工作较难衡量,集团总部一直未能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如何针对这类员工建立一套既体现战略导向、又科学实用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有较大价值。本方案将基于员工的岗位职责,综合运用平衡计分卡法、KPI法等绩效管理理论。本文首先全面分析了集团总部绩效管理的现状,提出将被考核人的直接上级和直接上级的领导共同作为考核人;将平衡计分卡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画出黄金集团的战略地图,构建黄金集团的平衡计分卡,并分解成集团总部各部门的平衡计分卡;将KPI法作为月度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将岗位职责作为设置考核指标的主要依据,将员工的重点工作和工作纪律作为考核内容的有效补充,将加分项作为体现多劳多得的重要手段,将同类员工的绩效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作为解决部门人数过少的方法;然后编制了各部门的岗位说明书,从考核指标、考核组织、考核流程、考核反馈、结果应用等方面对绩效管理体系进行设计;最后从组织、培训、IT系统与薪酬体系四个方面设计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本文设计的湖南黄金集团总部绩效管理体系在考核内容上做到了长短结合、点面兼顾、约束性和激励性并重,对职能线管理部门员工的绩效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平衡计分卡理论如何与企业日常经营的绩效衡量系统结合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王安[6](2015)在《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明朝之前,残疾军人保障的标准不明晰,残疾没有轻重之分,待遇没有高下之别。明代的残疾军人保障有了初步的分类,体现出一定的差别。清朝前期对残疾军人的保障,主要依据其自身的残疾轻重程度和是否立有战功来给予相应的待遇;晚清时期,虽然新旧规章共存并行,但是军人的残疾等级有了较为明晰的划分,残疾鉴定更加科学,残疾军人的长期生活也受到了重视。中国传统社会原本就存在针对残疾人的积极救助措施,晚清国门开放,这些积极救助措施也开始转型,由单纯地学习技艺,转向以特殊教育为手段,激发残疾人的潜能,提高其能力。这些都可以在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制度和实践中寻找到踪迹。同时代的欧美各国通过物质补偿、康复就业、权利保障来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和合法权益。这些国家保障残疾军人的实践向民国政府和国人展示了新的保障理念和保障措施。政府和国人均表现出了仿效的愿望。优抚和安置是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优抚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抚恤,又包括精神层面的优待。抚恤方面,管理机关分层设科,各有职掌;评残范围逐步扩大,待遇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军衔,残疾程度居于次要地位,虽然恤金标准多次提高,但与日渐高涨的物价相比,依旧是杯水车薪,士兵靠抚恤金,根本无法维持生存;在实际的抚恤过程中,虽然相关手续逐渐规范,但是微薄的抚恤金常常被拖欠、克扣。优待方面,残疾军人的功绩获得了表彰,政府与社会团体经常对残疾军人进行慰问、犒劳,残疾军人及其家属还可以获得费用减免等优惠待遇。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精神慰藉、激励士气的作用,却并没有在实质上提升残疾军人的社会地位。收容教养与就业安置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重要举措。国民政府设立教养院为残疾军人提供衣食住所,对他们开展教育,灌输政治理念,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并管束其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就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组织残疾军人集体进行生产活动;第二,鼓励残疾军人分散就业。安置残疾军人就业的活动,开始于全面抗战之前,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设立机构,出台法规,建构了残疾军人就业安置制度。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在抗战期间于国统区内全面推行开来,由于各种原因,抗战胜利之后,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逐渐陷入困境之中。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得到了社会力量的支持,社会舆论给予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高度关注,当时的社会舆论认为,安置残疾军人,不仅是满足残疾军人的个人需要,也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更是坚持抗战乃至建设国家的必然要求;并探讨了安置的具体途径,如提升素质、集体安置等。全面抗战之前,社会团体对残疾军人的救助活动就已经存在。全面抗战期间,社会团体中出现了以残疾军人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团体。这些社会团体开展职业培训,介绍工作岗位,设立安置社区,为安置残疾军人做出了重要贡献。残疾军人也自发组建了互助团体,为群体谋福利。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对人民军队中的残疾军人实行社会保障。土地革命时期,军队系统与政府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集抚恤、优待、疗养、安置为一体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体系。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将优抚与安置紧密结合,引导残疾军人发展生产,实现自给自足。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将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工作与革命斗争的需要相结合,号召残疾军人继续为革命服务。各解放区开办荣誉军人学校,提高残疾军人的政治觉悟,组织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对于有工作能力的残疾军人,军政部门则量才使用,分配适当工作。对于身处后方的残疾军人,各解放区则鼓励他们努力发展生产,在改善生活的同时厉行节约,尽力支援前线。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性质上已由皇权恩赐转变为政府责任和社会义务。政府、社会团体、民众均参与其中。保障的目标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提升为实现自我价值。保障措施也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与同时代的欧美国家相比,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保障水平和保障标准方面还存在着差距。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成效明显优于国统区。这与两党的动员能力、组织能量、政治风气及政策执行力有密切关系。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历史轨迹为今天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推行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王玲[7](2014)在《国家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 ——以1949-1966年河南开封的优抚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优抚是国家推行的社会保障事务。本文以1949—1966年的优抚为切入点,利用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内务部通讯》,史料集、书信等,探讨建国初期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理念与方式,分析国家与烈军属、民众之间的关系,评估优抚的保障水平。政府从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利益出发,制定物质优待济贫以及优待义务主要由民众而非国家承担的政策,建立下沉至基层的优抚管理体系,推行以摸底排队与登记、民主评议、工作检查以及调查研究为核心的运作与监督机制。优抚政策引发烈军属、民众、干部的异议,烈军属要求不分贫富,全部享受物质优待,民众、干部希望由国家财政负担烈军属的优待。国家利用管理体系与运作机制推行政策,力图协调各方利益,消弭分歧,而烈军属、民众、干部则通过逃避、怠工、信访、行政权力等手法维护自身利益。由于建国之初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支援工业化的理念,劳力、物质优待与抚恤仅能维持温饱,满足生存需要。
汪传艳[8](2014)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政府财政责任不明确、农民义务教育负担过重等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难题。2005年,我国颁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从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及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等几方面入手,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此次改革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城镇化发展为背景,立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大规模问卷调研和访谈,探讨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新机制改革工作的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理顺了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关系,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校日常运转、减轻了农村家庭经济负担、确保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然而,此项改革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其中既有改革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也有机制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机制改革保障范围不全。新机制改革保障范围主要包括四项内容,许多需要正常开支的项目如代课教师工资、后勤人员工资、中心校运转资金、配套设施建设资金、债务偿还及学校维稳费用等项目都未被考虑在政策范围内,导致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不足或造成违规列支行为。(2)公用经费拨付方式不合理。我国按照学生生均人数单一的拨款方式对学校规模、学校类型、地域类型及教育政策、教育目标等影响学校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考虑不够,客观上造成部分地区、部分学校公用经费不足。其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及高寒地区学校最为严重。(3)公用经费拨付总额不足。总体上看,公用经费拨付额度仅能维持最基本的运转需要。公用经费不足的具体体现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高寒地区主要体现为取暖费不足;中部地区主要体现为日常运转资金不足;东部地区主要体现为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资金不足。(4)贫困寄宿生补助政策的实施存在地区差异,补助比例、受惠群体范围及补助方式均存在不合理之处:补助比例过大或过小,不能适应实际需求;部分群体因政策因素被排除在外;一次性发放现金的方式造成资金利用低效。(5)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呈现出“中部塌陷”格局。较之其他地区,中部地区的县级财政在各项目的责任分担上均承担了更多的投入责任,但经济发展水平及中央政府资助力度均赶不上其他地区,从而使得中部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6)政府间的财政责任划分不合理。对具体项目而言,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对“分项目”的责任划分存在错位现象,将占义务教育经费大头的教师工资交由县级财政负担;而将不易核定、需要因校制宜的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交由省级财政负担。这种责任划分方式导致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及校舍维修改造机制成为新机制改革成效最低的两项内容。(7)“问题导向型”改革方式对社会时代背景考虑不够。“问题导向型”改革方式拘泥于解决过去体制下存在的问题,缺少对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的考虑。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学校布局及农村学生上学方式、就学地点都有了较大变化,新机制改革执行“城市”、“农村”两种不同的标准,使得部分农村学校、部分农村学生无法分享改革利益。通过上述研究,研究者认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应立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立足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建立科学、合理的拨款方式,进一步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维持运转的正常开支项目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内。
郑旗[9](2013)在《1912-1931年国民党湖南省级党组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学术界对于国民党在地方层级的党务活动、政治运作以及与地域社会的互动关系关注较少,可以说是国民党党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这一环节恰恰是理解和认识国民党整体状况的重要切入点和基础。因而本文选择1912-1931年之间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充分利用馆藏档案、报刊、地方史志等史料的基础之上,对于这一时段内国民党在湖南省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考察了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的组织建设、宣传、训练等各项党务活动的开展,展示出自1912年以来直至1931年期间国民党在湖南省内的实际运作状况,从而比较完整的描绘出国民党省级党务组织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不同时期党务转型的大致脉络,同时还对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一些相关的重要问题如党政关系、党内纷争以及国共双方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论述过程中,既关注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如何治党的一面,又关注国民党的党治体制如何透过省党部的实际运作植根于湖南地域社会的一面,将治党与党治相结合,通过国民党湖南省党部这一个案研究,以探求国民党在基层党务政治运作中的实态和局限性,从而引发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对历史上的国民党能有一个更为客观明晰的认识和了解。大体来讲,本文的主要内容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主体部分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前卫革命党到激进议会政党,主要考察了国民党湖南支部源流以及相关活动,辛亥之后,原同盟会湖南分会奉令联合湘省其他党派组建了国民党湖南支部,该支部成立之后,即筹划民初的第一次国会及地方议会选举事务,并通过创办报刊关注湖南地方建设事业和边疆危局,在二次革命期间,该支部还着力进行反袁斗争;第二章,名实不符——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重点论述了“二次革命”之后国民党在湖南重建党务组织的历程,国共合作在湖南的建立以及国民党湖南省一大、二大的召开,并对湖南国共合作进行重新的思考和评价。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一方面推进湘省的党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发动和开展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和商民运动。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湖南省党组织,基本上是在中共的协助和包办之下得以建立,名为国民党,实际上却蕴含着中共的思想和色彩,名实不符是这一时期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的基本特征。第三章调整过渡时期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国共分裂之后,在后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一度陷于混乱和动荡之中,国民党湖南省救党委员会、省党部改组委员会、党务指导委员会相继建立,在厉行清党的同时,也致力于党务的改组和重建工作,由于经费不足、内部纷争、战乱频发,一直未能建立正式的省党部,直到1931年秋,国民党湖南省第三次全省代表大会的召开,方选举成立了正式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第四章则在上述各章论述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段内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在重建和发展历程中相关的一些重要性问题进行探讨,主要涉及国共两党在组织路线、党员训练、党纪、党务经费、党军关系以及青年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国民党湖南省各级党组织与相应的地方政府之间所形成的党政关系问题以及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所属下级党部之间所存在的党内纷争问题。
易海华,罗洁[10](2013)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问题现实解读与改善——基于湖南20个县市区24所农村学校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待遇问题关系农村教师切身利益进而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农村教育整体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但万众瞩目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始终不尽如人意,在对农村教师待遇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实解读、归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切实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的对策和建议:明确划分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具体投资责任和行为,加强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办学责任的督导与考核,统一设立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特殊津补贴,建立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为目标的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完善农村教师住房保障制度。
二、湖南平江县教师工资按月打卡发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平江县教师工资按月打卡发放(论文提纲范文)
(4)民国合法工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民国工会研究述评 |
1.2 史料、概念与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2章 发轫:合法工会的蜕变 |
2.1 民初工会崛起的背景 |
2.2 从行会到工会 |
2.3 自发与党治:工会形成的轨迹 |
2.4 国家与工会的沟通形式 |
第3章 组织活动与现代事业 |
3.1 工会的组织形态初建 |
3.2 工会活动家的产生 |
3.3 社会援助的开展 |
3.4 越界、混乱与新秩序 |
第4章 重构:制度塑造和组织实态 |
4.1 国民党工运的停顿与重整 |
4.2 党治与整理:过渡性的转换机制 |
4.3 表与里:制度话语与地方秩序 |
第5章 变革的张力、技术与向度 |
5.1 工会化测评(一) |
5.2 会结构的演变 |
5.3 职工会、总工会及厂工会 |
第6章 从“人”到“群”的互动空间 |
6.1 工会及会员 |
6.2 会务运行状况 |
6.3 有限的公共空间 |
6.4 文娱活动 |
第7章 特别系统:特种工会的组织形态 |
7.1 组织网络的合法扩展 |
7.2 会员划归:以海员工会为例 |
7.3 基层实态:以“分事务所”为例 |
第8章 劳资争议处理(上) |
8.1 日常处理形态 |
8.2 重大调处机制 |
8.3 合法工会的“强”、“弱”转移 |
第9章 劳资争议处理(下) |
9.1 工潮与政府因应 |
9.2 合法化行为:新新公司工潮案 |
第10章 转型:战时工会反思与调适 |
10.1 工会化测评(二) |
10.2 出会与入会:工会“同群感”的量度 |
10.3 “趋上”抑或“附下”:工会走向的论争 |
10.4 “工合”与工会:互通与问题 |
第11章 国家意志与工人意愿的折冲 |
11.1 从工人教育到工人训练 |
11.2 战时调适:示范、奖励与福利 |
11.3 法外空间:异化与抵制 |
第12章 复建:结构变革与角色困境 |
12.1 工会管理体制调适 |
12.2 工会化测评(三) |
12.3 地方工会的重组及运行 |
12.4 战后工会的权威关系 |
第13章 经济社会中的工会作为 |
13.1 劳工政策的进展 |
13.2 工会的政治参与:以选举为例 |
13.3 程序化的代理:从“规约”到“世俗” |
第1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湖南黄金集团总部绩效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绩效管理理论综述 |
1.2.1 绩效考核概述 |
1.2.2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素质测评的区别与联系 |
1.2.3 绩效管理的方法与工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湖南黄金集团概况与总部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2.1 集团概况 |
2.1.1 集团简介 |
2.1.2 集团总部组织架构 |
2.1.3 集团总部人员情况 |
2.1.4 集团总部薪酬情况 |
2.1.5 集团总部员工职业发展情况 |
2.1.6 其他情况 |
2.2 集团总部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2.3 集团总部绩效管理问题及原因 |
第3章 湖南黄金集团总部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
3.1 绩效管理总则制定 |
3.1.1 考核对象 |
3.1.2 考核目标 |
3.1.3 考核原则 |
3.1.4 考核方法 |
3.1.5 考核周期 |
3.2 绩效管理组织设计 |
3.2.1 绩效管理领导机构设置 |
3.2.2 公司各级绩效管理职责划分 |
3.3 岗位职责梳理 |
3.3.1 岗位标准事项的整理 |
3.3.2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 |
3.4 绩效考核内容设计 |
3.4.1 年度绩效考核内容的设计 |
3.4.2 月度绩效考核内容的设计 |
3.5 绩效管理流程设计 |
3.5.1 年度绩效管理流程设计 |
3.5.2 月度绩效管理流程设计 |
3.6 绩效管理反馈设计 |
3.6.1 绩效沟通与辅导 |
3.6.2 绩效考核申诉 |
3.6.3 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 |
3.7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
3.7.1 绩效工资的计算 |
3.7.2 其他应用 |
第4章 湖南黄金集团总部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与保障 |
4.1 绩效管理的实施计划 |
4.2 绩效管理的保障措施 |
4.2.1 宣传与培训 |
4.2.2 薪酬体系调整 |
4.2.3 信息系统支撑 |
4.3 绩效管理的预期实施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综合办公室部门经理月度绩效考核评分表 |
附录B 人力资源部绩效主管月度绩效考核评分表 |
(6)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说明 |
(一)军人社会保障 |
(二)残疾 |
(三)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
三、研究综述 |
(一)特殊教育 |
(二)社会保障 |
(三)残疾人事业 |
(四)残疾人的贡献与影响 |
(五)职业群体 |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起点和参照 |
第一节 历史起点:帝制时代的保障措施 |
一、明清以前:代有诏令 标准同一 |
二、明清时期:官兵有别 赏依伤定 |
三、晚清时期:多规并行 新旧共存 |
第二节 历史参照:残疾人的积极救助 |
一、传统遗产 |
二、晚清变化 |
第三节 时代参照:欧美国家的保障措施 |
一、物质补偿 |
二、康复就业 |
三、权利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残疾军人的优抚 |
第一节 抚恤:经济补偿 |
一、管理机关 |
二、待遇标准 |
三、实际推行 |
第二节 优待:精神慰藉 |
一、优待方式 |
二、实际效果 |
小结 |
第三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政府举措 |
第一节 收容教养 |
一、机构沿革 |
二、收容转院 |
三、教养管束 |
第二节 就业安置 |
一、制度建构 |
二、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成绩与问题 |
一、主要成绩 |
二、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四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社会支持 |
第一节 社会舆论的关注 |
一、关于安置意义的阐发 |
二、关于安置途径的探讨 |
第二节 社会团体的协助 |
一、推动职业重建 |
二、建立安置社区 |
三、组建互助团体 |
小结 |
第五章 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 分工明确形成体系 |
一、机构设置 |
二、内容构成 |
三、实际运作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优抚安置保障生活 |
一、抚恤 |
二、优待 |
三、安置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量才使用 继续革命 |
一、提高觉悟 培养能力 |
二、分配工作 量才使用 |
三、生产节约 支援前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7)国家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 ——以1949-1966年河南开封的优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区域的选择 |
四、优抚研究回顾 |
五、要探讨的问题 |
六、理论与方法 |
七、所用资料 |
第一章 西汉至民国时期的优抚 |
第一节 汉朝至民国政府的优抚 |
第二节 中共根据地优抚 |
小结 |
第二章 共和国初期政府对优抚的态度与管理 |
第一节 政府对优抚的态度 |
第二节 管理体系 |
一、优抚机构及其运作 |
二、民政干部的配备、专业素养及培训 |
三、优抚事务的边缘化 |
四、烈军属信访 |
第三节 运作与监督机制 |
一、优抚政策与运作、监督机制的形成 |
二、运作与监督机制的施行与干部素质、民众惯习 |
三、运行与监督机制的成效及问题检讨 |
小结 |
第三章 1949—1955年乡村代耕、烈军属入社 |
第一节 代耕互助关系的多元理解与行动 |
一、互助关系的构建 |
二、各方解读与应对 |
三、政府调控与各方行动 |
第二节 官民博弈:代耕互助方式的演变 |
一、从临时派工到固定代耕的过渡 |
二、固定与临时代耕并存 |
三、互助合作代耕后来居上 |
第三节 烈军属入社及补助 |
一、烈军属入社及社员心态 |
二、贫困烈军属与政府补助 |
小结 |
第四章 1956—1966年乡村优待劳动日 |
第一节 政府与农民:承担主体的演变及争议 |
一、以农民救助为主的优待政策及争论 |
二、优待“大跃进”的失败 |
三、政府补助份额加重 |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保障:农民利益与烈军属优待权 |
一、优待劳动日的政策设计 |
二、优待劳动日政策的杯葛与无奈 |
三、烈军属扞卫优待权 |
小结 |
第五章 城镇自救性生产与职业推荐——以开封市区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类型与规模 |
一、大型厂坊与小型手工生产、家庭手工业兼备 |
二、小型加工业、家庭手工业占主导 |
三、“大跃进”中大型自救性生产的涌现 |
四、小型分散加工业为主,定型集中为辅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一、1949—1951年 |
二、1952—1957年 |
三、“大跃进”时期 |
四、1961—1966年 |
第三节 职业推荐 |
第四节 救助绩效 |
小结 |
第六章 优抚生活补助 |
第一节 单纯救济与生产自给:优抚生活补助政策的推行 |
一、50年代前期:减少救济,鼓励自力更生 |
二、“大跃进”时期:扩张社会福利生产,消灭救济 |
三、60年代前期:提高补助比例,兼倡生产自救 |
第二节 生活补助评议与基层社会权力结构 |
一、评议机制及推行 |
二、评议与基层社会权力结构 |
第三节 维系生存:救助效果 |
小结 |
第七章 政治优待与精神抚慰:节日慰问、烈士纪念、优抚模范 |
第一节 节日慰问 |
一、意图与方式 |
二、烈军属、干部与节日慰问 |
第二节 举国追忆与家人祭祀:烈士纪念 |
一、举国追忆与国家认同 |
二、家属祭扫困境:烈士灵柩运送与烈士墓保护 |
第三节 工作楷模与政治资本:优抚模范及评选 |
一、优抚模范的塑造 |
二、模范身份及称号价值 |
三、各方对模范评选的态度 |
小结 |
第八章 抚恤及烈属、残废军人的社会地位 |
第一节 烈士追恤与抚恤 |
一、追恤 |
二、抚恤的特点、水平 |
第二节 社会地位提升:烈属李陈氏事件 |
第三节 残废军人抚恤、生活状况与社会地位 |
一、抚恤 |
二、生活状况与社会地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城镇化发展给新机制改革带来新的挑战 |
1.1.2 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呼唤必须深化改革 |
1.1.3 研究者的个人旨趣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研究 |
1.3.2 新机制改革实施情况研究 |
1.3.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农村 |
1.4.2 农村教育 |
1.4.3 机制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收集阶段的方法 |
1.5.2 资料分析阶段的方法 |
1.6 样本基本特征 |
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
2.1 公共财政理论 |
2.1.1 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历程 |
2.1.2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范围 |
2.1.3 有关公共财政理论的争议与共识 |
2.1.4 公共财政理论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影响 |
2.2 财政分权理论 |
2.2.1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
2.2.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
2.2.3 财政分权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争议 |
2.2.4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影响 |
3.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演变 |
3.1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乡为主”的体制时期(1985-1993年) |
3.2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镇为辅”时期(1994-2000年) |
3.3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体制时期(2001-2005年) |
3.4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时期(2006年至今) |
4.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的初步成效 |
4.1 政府财政投入主渠道功能凸显 |
4.1.1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免杂费和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的分担情况 |
4.1.2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的分担情况 |
4.1.3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的分担情况 |
4.1.4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免费教科书资金的分担情况 |
4.1.5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分担情况 |
4.2 农村中小学校保运转水平得到提高 |
4.2.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及生均水平逐年提高 |
4.2.2 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标准逐年提高 |
4.3 农民义务教育负担切实减轻 |
4.3.1 收费项目和收费额度显着减少 |
4.3.2 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及补助比例显着提高 |
4.3.3 “营养餐改善计划”取得显着成效 |
4.4 “校财局管”制度促进经费管理精细化 |
4.5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得到保障 |
4.5.1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逐年提高 |
4.5.2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 |
4.6 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
5.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5.1 公用经费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偏低 |
5.1.2 农村小规模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转相对困难 |
5.1.3 公用经费仍存在被挤占现象 |
5.1.4 部分地区市直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偏低 |
5.2 “免、补”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5.2.1 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的质疑较大 |
5.2.2 贫困寄宿生补助比例、补助范围及发放方式不尽合理 |
5.2.3 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 |
5.3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1 教师工资福利整体水平偏低 |
5.3.2 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 |
5.3.3 绩效工资制度实施效果不尽理想 |
5.4 校舍维修改造机制存在的问题 |
5.4.1 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缺口较大 |
5.4.2 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 |
5.4.3 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困难 |
6.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1 公共财政投入总量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需要 |
6.2 “分项目”承担主体存在错位现象 |
6.3 公用经费拨付方式缺乏科学性 |
6.4 诱致性变迁改革方式忽视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 |
6.5 教育部门的“弱经费管理权”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基本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 |
7.2.2 以满足学校实际需求为本位,建立科学合理的拨款方式 |
7.2.3 构建“以省为主”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及“以县为主”的校舍维修机制 |
7.2.4 加强资金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9)1912-1931年国民党湖南省级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从前卫革命党到激进议会政党 |
1.1 国民党湖南省党组织的源流 |
1.2 民国初年国民党湘支部的组建 |
1.3 国民党湘支部的主要活动 |
1.3.1 创办报刊 |
1.3.2 举办国会及湖南地方议会选举 |
1.3.3 关注湘省事务 |
1.3.4 心忧边患 |
1.3.5 进行“二次革命”,开展反袁斗争 |
1.4 小结 |
第二章 名实不符——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 |
2.1 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的重建 |
2.2 国民党湖南省一大、二大 |
2.3 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省党部的党务建设及民众运动 |
2.3.1 党务活动 |
2.3.2 农民运动 |
2.3.3 工人运动 |
2.3.4 商民运动 |
2.4 小结 |
第三章 调整过渡时期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 |
3.1 后国民革命时期之国民党湖南省党部 |
3.1.1 湖南省救党委员会、湖南省党部改组委员会 |
3.1.2 湖南省党部改组委员厉行清党及党务重建 |
3.1.2.1 督促各级党部改组及党员登记 |
3.1.2.2 整顿民众运动 |
3.1.2.2.1 农运及农民协会的改组 |
3.1.2.2.2 工运及工会的改组 |
3.1.2.2.3 商民运动及商民协会的改组 |
3.2 训政初始之湖南省党务指导委员会 |
3.3 湖南省党务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党务活动 |
3.3.1 党务系统的整理与重建 |
3.3.1.1 党员登记 |
3.3.1.2 各级党部的重建及党务审核 |
3.3.1.3 整饬党纪与党员抚恤 |
3.3.1.4 党务经费问题 |
3.3.1.5 党务纠纷及困扰 |
3.3.2 党务宣传工作 |
3.3.2.1 宣传工作概况及直属宣传机关 |
3.3.2.2 各级党部宣传工作指导 |
3.3.2.3 各项宣传工作的运作 |
3.3.3 指导全省党务及民众训练 |
3.3.3.1 党员训练 |
3.3.3.2 党义教育 |
3.3.3.3 民众训练 |
3.3.3.4 童子军训育 |
3.3.3.5 湖南全省训练会 |
3.4 国民党湖南省第三次全省代表大会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 |
4.1 湖南国共两党之比较 |
4.1.1 两党组织问题的比较 |
4.1.2 党员训练及党纪问题 |
4.1.3 青年组织问题 |
4.1.4 党务经费问题 |
4.1.5 巡视制度 |
4.1.6 党与军队关系问题 |
4.2 党政关系 |
4.3 党内派系纷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问题现实解读与改善——基于湖南20个县市区24所农村学校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待遇和农村教师的概念界定 |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问题的现实解读 |
(一) 农村教师收入水平总体不高 |
1.在整个社会职业体系中农村教师收入偏低 |
2.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代课教师收入很低 |
3.与城市相比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低 |
(二) 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未完全形成 |
(三) 收入分配的激励力度不够 |
1.工作任务量大的教师没有得到相应补偿 |
2.体现岗位绩效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尚待健全 |
三、农村教师待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以县为主, 重心偏低 |
(二) 农村义务教育和教师被边缘化 |
(三) 相关政策制定不完善且缺少监督、评估 |
1.政策制定不完善造成执行时的“政策折扣” |
2.相关政策制定后监督、评估不足 |
(四) 相关政策执行资源不足、执行主体认识偏移 |
1.执行资源不足 |
2.执行主体认识偏移 |
四、对策与建议 |
(一) 明确划分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具体投资责任和行为 |
(二) 加强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办学责任的督导与考核 |
(三) 统一设立农村贫困和边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补贴 |
(四) 建立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为目标的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五) 加快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 完善农村教师住房保障制度 |
四、湖南平江县教师工资按月打卡发放(论文参考文献)
- [1]纪录片《特岗教师》创作报告[D]. 陈登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湘潭县民办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胡波. 南华大学, 2020
- [3]扶贫小额信贷的减贫效应研究 ——以湖南为例[D]. 刘美伶.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4]民国合法工会研究[D]. 朱东北. 吉林大学, 2018(12)
- [5]湖南黄金集团总部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 夏光宇. 湖南大学, 2015(03)
- [6]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D]. 王安. 苏州大学, 2015(07)
- [7]国家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 ——以1949-1966年河南开封的优抚为中心[D]. 王玲. 南开大学, 2014(04)
- [8]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研究[D]. 汪传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9]1912-1931年国民党湖南省级党组织研究[D]. 郑旗.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5)
- [10]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问题现实解读与改善——基于湖南20个县市区24所农村学校的调查分析[J]. 易海华,罗洁. 湖南社会科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