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波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玲[1](2021)在《浙江宁波地区病死及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程度的逐渐提高,以及政府部门生猪增产保供工作要求的不断加码,病死、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病死畜禽的不当处置给人体健康、养殖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很大隐患。不妥善的处理极易造成传染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扩散,畜禽尸体中可能存在的抗生素、重金属、有毒物质,以及尸体腐烂分解后产生的氨、胺、硫化氢、甲硫醇等气体物质及尸氨、腐氨等液体物质对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也构成潜在危害。病死畜禽不当处置一定程度上为不法分子违规制售病死畜禽产品提供便利,这些产品一旦流入市场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健康,同时以低廉的价格扰乱正常的畜禽产品供求关系。因此,开展对病死及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访谈交流、数据监测等方法,对2018—2020年间浙江宁波市象山、余姚、奉化、慈溪、宁海等5个县(市或区)的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主体设备、工艺流程与特点)、病死猪处理量、处理成本、处理效益等进行比较分析,并对2018—2020年间的生猪存栏量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量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发现象山、余姚与慈溪、奉化、宁海分别采用干性化制法、热解炭化法、炭化焚烧法和高温发酵方法。热解炭化法处理能力强,但效益较低,且产物不利于资源可循环利用;焚烧法处理效率高,但处理后产物不利于资源可循环利用。高温发酵方法成本高、处理效率低,且后续存在流行病传播风险;干性化制法产物回收利用率高、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高,值得各地区推广使用。此外,还发现每年的2-4月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量最高,各地每年存栏虽波动变化,但无害化处理量基本呈下降趋势,与2018年相比,2020年处理量下降33.7%。这提示在早春季节要加强对疾病的防控,同时也显示在宁波地区生猪疾病得到了有效的防控。
李晶[2](2021)在《新浪微博中宁波城市网络形象的呈现与传播》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形象作为一种公众意象,社交媒体上大量原生的非结构性数据作为易获取的直接民意来源,对其具有重要分析价值。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成熟也为网络海量数据的抓取分析提供了路径,是城市网络形象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城市形象相关研究的梳理,依靠大数据技术抽取了新浪微博上与宁波城市网络形象有关的4202条样本数据作为实证分析支撑,运用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目前新浪微博中宁波城市网络形象的呈现特点与传播现状,总结现存的城市网络形象建构与传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的改善策略。论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总结微博中宁波城市网络形象的呈现特点。首先使用词频统计分析方法计算高频词汇,粗略描摹新浪微博中城市形象的传播内容,得出宁波的城市网络形象的高频传播内容以休闲娱乐、文化历史、生态环境三个主题为主;然后对全样本数据做用户情感分析后发现,微博上宁波城市网络形象传播内容情感倾向偏向于积极情绪,而不同主题类型的传播内容与情感倾向之间存在显着相关。论文总结了目前新浪微博中宁波的城市网络形象呈现具有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偏向年轻娱乐化、存在明显的情感倾向以及不够多元化等特点。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从文本信息、信源信息、传播力信息、传播者信息四个层面对样本进行数据分析。通过SPSS软件分析,从传播人群、传播话题、内容形式、内容来源四个方面总结新浪微博中宁波城市网络形象的传播特点,并指出目前存在不够重视历史地段、拟态环境建构不足、缺少平台意见领袖的传播不足之处。造成这些传播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网络形象未受城市决策者重视以及身处长三角城市群,文化同根同源,资源分配有限,城市知名度与感知度难以上升。而现存的城市网络形象建构与传播不足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宁波城市网络形象的呈现不够多元化。基于实证结果与表现问题,本文从形成传播与建构合力、调动城市形象元素两方面提出改善宁波城市网络形象传播的建议,认为应充分调动城市历史地段、文化事件、发展成就等形象元素,从自塑与他塑、自传与他传、跨平台联动的三个层面提升城市网络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张星[3](2020)在《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风景区作为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体,其形成是在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宗教信仰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的产物。受佛教影响较大的风景区往往宗教活动和风景区建设达到统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奠定了风景区的格局与面貌。本文以宁波和舟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古今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佛教在甬舟地区各时期的发展历程对风景区形成分布与景观特色两大方面的影响,以期能够增加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历史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主要结果如下:(1)在整理研究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佛教在甬舟地区的演变历程和思想特点进行梳理,整理各历史时期僧人在甬舟地区活动踪迹和佛教有关的风景资源分布,分析和归纳出各历史时期佛教影响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三国—南北朝时期属于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的萌芽期,表现为僧人对风景区选址的探索。隋唐时期佛教在甬舟地区兴盛,受洪州禅“自然而然”思想的影响,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建寺修行的僧众渐多,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两宋元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已十分明显,风景区建设也不仅仅表现为佛教风景资源(寺院、佛塔等)的增多,还开始注重园林化环境的营造,亭、廊、桥等风景建筑开始出现。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中心往普陀山和招宝山转移,风景区建设注重借海造景和道路系统两侧景观特色的营造。民国以后,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在延续佛教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风景区的旅游和游憩的功能。(2)结合实地调研,从寺院选址、空间序列组织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对佛教对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受佛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圆融”思想和士人山水审美的影响,僧人在寺院选址上表现为“山水崇拜”,以山岳丰富的自然空间内涵及其自然景观资源作为寺院和风景区建设的基址,结合借水造景营造僧众修身养性的极佳环境。在“因缘和合”佛教思想影响下,僧人主要利用道路系统、四季景观变化、竖向变化作为因果序列的桥梁,使得风景区形成了完整的空间序列。僧人、帝王和士人通过对空间境象的把握、经营和再创作模拟佛国净土景象,对风景区的佛教宗教意境和山水景观意境营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结合其他风景资源、气象资源和摩崖石刻、浮屠(佛塔)等特殊风景资源形式,共同形成了甬舟地区风景区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风貌。(3)研究表明,受佛教“慈悲观”和“知恩报恩”主张的影响,寺院营建注重对建筑周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佛寺整体布局形式表现出依据功能布局和契合自然环境的特点,平面布局上形成了以中轴线式为主,因地制宜采用院落式、散点式、集锦式布局为辅的建筑布局形式。并通过空间序列组织、空间的对比、空间的渗透和层次以及园林化空间营造四种方式进行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烘托佛教宗教氛围,营造意境深幽的园林环境。
周益赟[4](2020)在《基于甬商记忆的庄市古镇当代价值及保护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风貌逐渐趋同,尤其是城市建设标准和模式的套用,导致许多乡镇失去了原本“非正规”和“自然式”的地域特色,历史环境与乡土文化渐行渐远。村镇聚落是现实生活与经济活动开展的舞台,由于受所处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环境的长期影响,社会群体之间的认同得到维护,因此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基因,且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村镇聚落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共性。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宁波镇海的庄市古镇,借用“地方记忆”和“城市意象”理论,详细阐释了“甬商”记忆的形成、内涵与载体构成。结合庄市古镇的案例,通过文献查找、实地调研获取古镇的甬商记忆要素,据其特征梳理记忆线索,从而得出古镇当代价值,并进一步提出“聚落式博物馆”这一概念,为当前村镇历史聚落的保护以及地方文脉延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解析,包括甬商记忆的形成、内涵与载体构成三个部分。分析了在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影响下,甬商形成的以民生行业安身立命、以主导行业为依托,以新生行业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并根据地方记忆理论归纳了甬商记忆的主要内涵以及场景化、体化、符号化三个方面的记忆载体构成。第二部分是对庄市古镇承载的甬商记忆及其当代价值的分析。首先根据调研情况对记忆碎片进行梳理,并结合庄市甬商的发展轨迹对庄市的甬商记忆沉淀分层,得到三个阶段的记忆主题。在此基础上,从个人、甬商群体、城市等多个角度对庄市古镇的当代价值进行总结。第三部分是针对庄市古镇现有的甬商记忆特征和当代价值而提出的新的保护方法,即聚落式博物馆。并根据聚落式博物馆的内涵特征,围绕身份认同的核心思想,提出相应的建设模式以及聚落式博物馆所必须的展陈路径,为相关的历史聚落的保护提供新思路。
胥大为[5](2020)在《区域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经历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发展历程,基本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作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网络强国重要论述,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成为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公路货物运输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其运输信息化建设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我国现行公路货物运输量虽在国家宏观层面满足调查统计需求,但在区域中观层面上与地方实际货物运输状况存在偏差,无法准确核算当地公路运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研究针对区域范围的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统计任重道远。本文通过对目前公路货物运输量研究比较分析,为准确反映地级行政区域内当地公路的实际货物运输业绩,定义了在地货物运输量概念,并提出在地货物运输量调查统计理论方法。基于在地货物运输量理论,着重构建其调查统计指标体系,利用大数据分析思维采集整合多维数据建立多源基础数据集,分步完善基于SQL Server和Trans CAD的交通大数据处理和分配过程,最后依托在地货物运输量理论提出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推算模型,完成区域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实证研究。以浙江宁波地区公路为例开展在地货物运输量调查统计及数据处理、分析,并提出适合宁波地区货物运输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区域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按照应统尽统的原则全面涵盖了当地所有货物运输对象,并准确拆分了当地公路实际承担的运输业绩,以一套科学、实用、准确、经济的调查统计方法和运输量计算模型体系真实反映了区域当地公路实际货物运输状况,为研判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提供可靠数据,积极推动了交通强国建设和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赋予我国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统计工作全新的实践意义。
周琼[6](2020)在《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农业金融服务的研究不仅可以完善金融支农政策,还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贡献。依据农业金融服务的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对农业金融服务进行了系统要素分析,理清了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并对各个要素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根据农业金融服务的系统要素,对宁波农业金融服务的监管主体、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政府服务这四大主体进行了环境分析,对宁波农业金融服务的发展环境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分析整理宁波农业金融服务的现状,提出了宁波农业金融服务四大主体分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监管主体监管不到位、监管方式落后;服务主体存在着资金供给不足、农商行分量过重、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服务对象素质不高,金融知识缺乏;政府的信息传导机制建设和法制建设不完善等。针对上述问题,从监管主体、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政府服务这四方面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促进宁波农业金融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对监管主体的建议主要是完善农业金融服务监管法律制度、推行差异化的农业金融服务监管方式、明确农业金融服务监管机构职责、建立农业金融服务风险防控体系;对服务主体的建议包括深化农业金融机构改革力度、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创新保险产品并加大推广力度、研究探索担保业务新产品和业务开发;对服务对象的建议是定期进行金融知识、理财知识的学习;对政府服务的建议包括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加强农村道德、法制建设,提高农民风险防范意识、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优化农业金融服务担保环境。这些对策对宁波农业金融服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子遥[7](2019)在《明代宁波海防军事聚落防御效率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防军事聚落体系是明代国防建设的重点,承担着抵御倭寇入侵、保卫国土安全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海防军事聚落的整体性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社会各界对于明代海防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然而,现存研究成果大多为定性分析,尚缺乏系统性的定量研究。定量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揭示明代海防的整体规律,从而推进海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海防研究的趋势所在。本研究以明代宁波海防军事聚落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是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海防军事聚落体系量化方法。论文提出“防御效率”作为衡量军事聚落体系建设水平的具体指标,并引入AHP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防御效率指标拆解成四层评价因子构成的量化体系,对单个评价因子分别进行了分析与统计,最终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找出了明代海防军事聚落体系建设的整体性规律。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提出文章的创新性与研究意义,并介绍了多种研究方法,搭建起量化研究的框架。第二章从文献资料的梳理出发,建立起宁波海防数据库,为量化研究奠定基础。并对海防战事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绘制出不同时期的海防战事地图。第三章与第四章为防御效率评价因子量化分析的主体部分。防御效率分析包括体系协同水平、战事反映速度与单体防御能力三个方面。首先,需要对下层评价因子的构成进行梳理,划分时空区段,再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单个评价因子进行量化,转化成百分制分数。第五章,通过对单个评价因子的量化得分与各层权重值进行汇总,综合计算得出防御效率总分。并以此为依据对明代宁波海防军事聚落防御效率进行整体分析,得出军事聚落体系的建设规律。第六章,对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并为未来海防量化研究的发展提供思路。通过具体的量化分析操作,最终论文得出了明代海防军事聚落体系防御效率变化的规律,证实了军事聚落体系建设的动态、可持续特征,并验证了防御效率和战事胜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顾旭峰[8](2019)在《宁波S公司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问题改进研究》文中认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管理是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起点,招聘工作所完成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诸如培训、绩效等的难易程度。良好的招聘管理不仅能够开启雇佣双方信任的起点,更能为后续的用人管理奠定和谐稳定的基础。而与此同时,和谐融洽的雇佣关系又能促进招聘工作又快又好的完成。在制造型企业里,尤其在当下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供给总量衰减,劳动力流向多元化的背景下,解决一线生产员工用工荒问题就是企业重中之重的工作之一。S公司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线生产员工的产能直接关乎公司全年接单能力和订单完成质量。最近几年S公司劳动力缺口愈发明显,随之产生的用工压力也越来越大。S公司几年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套路也已经越发不起作用。一线生产员工产能不足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该公司整体生产经营目标和总体发展战略布局,而在实地调查研究中发现,S公司的用工荒不仅仅是招工策略上的滞后,也在于用工管理方面存在机械呆板,导致招不足人,留不住人。本文将S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阐明了相关招聘与激励、人力资本、二元经济体制和拐点理论等经济和管理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S公司的一线生产员工进行访谈,对S公司各级管理层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掌握S公司招工和用工方面的现状、不足和内在成因。第三根据上述问题及原因分别提出了针对性且可行的措施。即外部方面,通过政府扶持和企业联盟的构建等举措营造信息共享、互相扶持的招工大环境。而S公司内部对高中低三级管理层提出各有侧重且又在各自权责之内的措施来推动整体招工用工工作的改进。最后,通过机制保障、人才培养、人员配置、财务管控、留人及激励机制改进、80/90员工差异化管理等七大方面对优化后招工用工策略的实施进行保障,进而确保巩固劳动产能、完成订单产量的目标的实现。
马盟雨[9](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李婷[10](2019)在《基于消费者行为的K公司进口葡萄酒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各种关税减免政策的出台,为葡萄酒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且消费者关于葡萄酒知识的匮乏,都为葡萄酒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挑战。K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进口酒类、食品的新兴企业,主营进口葡萄酒,它看好未来的葡萄酒市场,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要优势,K公司必须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营销策略。本文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对宁波葡萄酒消费者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宁波地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宁波地区葡萄酒消费者男性多于女性,消费群体主要以25-44岁的中高收入者为主;以保健、佐餐、社交为主要购买动机;以专卖店、超市为主要购买途径;其愿意支付的价格与购买目的有较大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消费者以及年长者在消费群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电商的崛起,网购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购买方式。针对宁波地区葡萄酒消费者的特点,公司在营销策略设计中要注意消费群体的变化,注重开发女性以及老年市场,同时要注意到如今80后、90后开始登上社会舞台,营销策略应当迎合这一代人追求时尚、紧跟潮流的特征,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当下流行的基于直播平台的网红经济模式也可参考一二;同时引入体验营销模式;网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K公司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布局电商市场,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促销方式;针对原有的大众市场,公司可以引入性价比较高的新世界的红酒,依靠“零关税”政策降低成本,惠及大众;而针对固有的大客户消费群体,也应推陈出新,提高服务质量,加深客户联结。
二、宁波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波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宁波地区病死及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病死及病害畜禽的危害及其无害化处理方法 |
1 病死及病害畜禽对人畜与环境的危害 |
1.1 对人体的危害 |
1.2 对养殖业的危害 |
1.3 对环境的危害 |
2 病死及病害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
2.1 国外无害化处理方法 |
2.2 国内规范的处理方法 |
2.3 病死畜禽处理前后注意环节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宁波地区病死及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实践与比较分析 |
1 宁波市地域简介 |
2 宁波市畜牧业生产状况 |
3 宁波地区主要无害化处理方案实践 |
3.1 象山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案 |
3.2 余姚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案 |
3.3 奉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案 |
3.4 慈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案 |
3.5 宁海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案 |
4 宁波地区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比较分析 |
4.1 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情况比较分析 |
4.2 病死猪的平均死亡重量 |
4.3 效益分析 |
4.4 保障措施 |
5 分析与讨论 |
5.1 选址要合理 |
5.2 工艺需科学 |
5.3 落实有力度 |
5.4 方法应系统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浪微博中宁波城市网络形象的呈现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新浪微博与城市形象 |
2.1 关键词阐释 |
2.1.1 城市形象 |
2.1.2 新浪微博 |
2.2 相关概念 |
2.2.1 拟态环境 |
2.2.2 刻板印象 |
2.3 研究设计 |
2.3.1 研究问题 |
2.3.2 样本选择 |
2.3.3 类目构建 |
2.3.4 信度检测 |
3 新浪微博中宁波城市网络形象呈现 |
3.1 微博高频词汇分析 |
3.1.1 休闲娱乐 |
3.1.2 文化历史 |
3.1.3 生态环境 |
3.1.4 政治经济 |
3.2 微博用户情感分析 |
3.2.1 全样本情感分析 |
3.2.2 分样本情感分析 |
3.3 微博城市网络形象呈现特点 |
3.3.1 体现强烈的地域特色 |
3.3.2 偏向年轻化、娱乐化 |
3.3.3 具有明显情感倾向 |
3.3.4 网络形象欠丰满立体 |
3.4 研究小结 |
4 新浪微博中宁波城市网络形象传播 |
4.1 城市形象传播特点 |
4.1.1 传播人群——认证用户少且影响力低 |
4.1.2 传播内容——以日常话题为主 |
4.1.3 表现形式——无新媒体传播优势 |
4.1.4 内容来源——平台原生内容丰富 |
4.2 城市网络形象传播不足之处 |
4.2.1 历史地段利用不足 |
4.2.2 拟态环境建构不足 |
4.2.3 缺少平台意见领袖 |
4.3 城市网络形象传播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1 城市网络形象未受重视 |
4.3.2 长三角城市群竞争激烈 |
4.4 研究小结 |
5 宁波城市网络形象传播的策略与建议 |
5.1 形成传播与建构合力 |
5.1.1 自塑与他塑的传播与建构合力 |
5.1.2 自传与他传的传播与建构合力 |
5.1.3 跨平台联动的传播与建构合力 |
5.2 积极调动城市形象元素 |
5.2.1 历史地段展示城市个性 |
5.2.2 文化事件刺激讨论热度 |
5.2.3 发展成就巩固城市定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
致谢 |
(3)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佛教的概念 |
1.3.2 甬舟地区的概念 |
1.3.3 风景区的概念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佛教在甬舟地区的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4.1 佛教在宁波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4.2 佛教在舟山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2 佛教与风景区的关系研究 |
1.4.3 佛教对甬舟地区寺庙园林的影响研究 |
1.4.3.1 寺庙园林的景观特征 |
1.4.3.2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
1.4.3.3 寺庙园林空间研究 |
1.4.4 佛教对甬舟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4.1 佛教对宁波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4.2 佛教对舟山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5 小结 |
1.5 研究范围及内容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1.1 文献查阅法 |
1.6.1.2 实地调研法 |
1.6.1.3 学科交叉法 |
1.6.1.4 归纳总结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因素探究 |
2.1 佛教思想对风景区的影响 |
2.2 僧人活动对风景区的影响 |
2.3 敬佛帝王对风景区的影响 |
2.4 崇佛士人对风景区的影响 |
2.5 信佛民众对风景区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形成分布的影响 |
3.1 秦汉时期 |
3.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2.1 三国时期 |
3.2.1.1 稳定的社会环境 |
3.2.1.2 航运的发展 |
3.2.1.3 统治阶级的支持 |
3.2.2 两晋时期 |
3.2.2.1 东晋名僧思想的转变 |
3.2.2.2 东晋名士的玄学思想 |
3.2.2.3 玄学与佛教合流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选址探索 |
3.2.3 南北朝时期 |
3.2.3.1 南朝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
3.2.3.2 南朝士人对佛教发展的促进作用 |
3.2.3.3 南朝时期甬舟地区的僧人活动及寺院建设 |
3.2.4 小结 |
3.3 隋唐时期 |
3.3.1 历史背景 |
3.3.1.1 统治阶级的支持 |
3.3.1.2 经济持续发展 |
3.3.1.3 地方兴修水利 |
3.3.2 佛法大乘之突起 |
3.3.2.1 禅宗(洪州禅)的发展、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 |
3.3.2.2 观音信仰的传入 |
3.3.3 隋唐时期僧人的传播活动 |
3.3.4 隋唐寺院的兴盛 |
3.3.5 隋唐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 |
3.3.6 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 |
3.3.6.1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
3.3.6.2 金峨山风景区 |
3.3.6.3 东钱湖风景区 |
3.3.6.4 雪窦山风景区 |
3.3.6.5 五磊山—杜白湖风景区 |
3.3.6.6 达蓬山风景区 |
3.3.7 小结 |
3.4 五代吴越时期 |
3.4.1 历史背景 |
3.4.2 五代吴越时期寺院建设情况 |
3.4.3 五代吴越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建设与分布 |
3.4.4 五代吴越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
3.4.4.1 东钱湖风景区 |
3.4.4.2 雪窦山风景区 |
3.4.5 小结 |
3.5 宋元时期 |
3.5.1 历史背景 |
3.5.1.1 地方经济文化繁荣 |
3.5.1.2 帝王官宦支持 |
3.5.1.3 土地兼并和封建剥削加重 |
3.5.2 佛教派别的涌现与融合 |
3.5.2.1 天台宗的传入与中兴 |
3.5.2.2 禅宗鼎盛 |
3.5.2.3 律宗 |
3.5.2.4 净土宗 |
3.5.2.5 家家观音,户户弥勒 |
3.5.3 两宋寺院建设之兴盛 |
3.5.4 禅寺、教寺“五山十刹”的诞生 |
3.5.5 两宋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
3.5.5.1 月湖风景区 |
3.5.5.2 龙泉山风景区 |
3.5.5.3 灵山风景区 |
3.5.5.4 普陀山风景区 |
3.5.5.5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
3.5.5.6 东钱湖风景区 |
3.5.5.7 雪窦山风景区 |
3.5.6 元代时期 |
3.6 明清时期 |
3.6.1 历史背景 |
3.6.1.1 明、清时期佛教政策 |
3.6.1.2 倭寇侵扰,“海禁”施行 |
3.6.1.3 帝王南巡,促进发展 |
3.6.2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
3.6.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建设情况 |
3.6.3.1 明清时期宁波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
3.6.3.2 明清时期舟山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
3.6.3.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的修复与重建 |
3.6.4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
3.6.4.1 普陀山风景区 |
3.6.4.2 招宝山风景区 |
3.6.5 小结 |
3.7 民国至今(1911年至今) |
3.7.1 历史背景 |
3.7.2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
3.7.3 民国至今寺院发展情况 |
3.7.4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
3.8 本章小结 |
4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 |
4.1 佛教对寺院选址的影响 |
4.1.1 山岳崇拜,因山择址 |
4.1.1.1 位于山下 |
4.1.1.2 位于山腰 |
4.1.1.3 位于山巅 |
4.1.2 依势筑院,借水造景 |
4.1.2.1 借湖景 |
4.1.2.2 借江景 |
4.1.2.3 借瀑景 |
4.1.2.4 借海景 |
4.2 佛教对风景区空间序列组织的影响 |
4.2.1 利用寺前香道组织空间序列 |
4.2.2 利用四季景观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
4.2.3 利用竖向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
4.3 佛教对风景区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1 佛教对宗教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1.1 佛教对景名、景联的影响 |
4.3.1.2 园林植物的选用与配置 |
4.3.2 佛教对山水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2.1 楹联匾额 |
4.3.2.2 以诗词点题 |
4.3.2.3 历史遗迹与文化传说 |
4.4 佛教影响下的特殊风景资源形式 |
4.4.1 摩崖石刻 |
4.4.2 浮屠(佛塔) |
4.5 本章小结 |
5 佛教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特殊建筑布局形式 |
5.1 甬舟地区寺院建筑布局形式的演变 |
5.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建筑布局形式的影响 |
5.2.1 佛寺的整体布局形式 |
5.2.1.1 因山就势,顺势而为 |
5.2.1.2 功能划分,布局合宜 |
5.2.2 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 |
5.2.2.1 中轴线式布局 |
5.2.2.2 院落式布局 |
5.2.2.3 散点式布局 |
5.2.2.4 集锦式布局 |
5.3 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 |
5.3.1 空间序列的组织 |
5.3.2 空间的对比 |
5.3.3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
5.3.4 园林化空间的营造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基于甬商记忆的庄市古镇当代价值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甬商文化的相关研究 |
1.4.2 地方记忆的相关研究 |
1.4.3 历史村镇保护的相关研究 |
1.4.4 遗产价值的相关研究 |
1.4.5 主题小镇的相关研究 |
1.4.6 综合述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甬商记忆的形成、内涵与载体构成 |
2.1 甬商的形成与发展 |
2.1.1 地理条件的制约与优势 |
2.1.2 社会环境的时代变革 |
2.1.3 浙东文化的长期熏陶 |
2.2 历史环境中的甬商 |
2.2.1 甬商的经营之道 |
2.2.2 甬商的社会身份 |
2.3 甬商记忆的主要内涵、特征及意义 |
2.3.1 甬商记忆的内涵 |
2.3.2 甬商记忆的特征 |
2.3.3 甬商记忆的意义 |
2.4 甬商的记忆载体构成 |
2.4.1 场景化记忆 |
2.4.2 体化记忆 |
2.4.3 符号化记忆 |
3 庄市古镇甬商记忆的当代价值 |
3.1 庄市古镇的甬商记忆要素 |
3.1.1 聚落环境要素 |
3.1.2 建筑景观要素 |
3.1.3 人物事件要素 |
3.1.4 历史文本要素 |
3.1.5 民俗生活要素 |
3.2 庄市古镇的甬商记忆线索 |
3.2.1 “九龙漕”河——商船往来、贸易据点 |
3.2.2 宗族祠堂——寻根谒祖、家业兴旺 |
3.2.3 止所门头——建功立业、联络据点 |
3.2.4 学堂云集——叶荫故里、人杰辈出 |
3.3 庄市古镇的当代价值 |
3.3.1 甬商文化的空间遗产 |
3.3.2 民营企业家的精神摇篮 |
3.3.3 甬商集体的乡愁之源 |
3.3.4 甬商品牌的活力源泉 |
3.3.5 甬商故里的广泛认同 |
4 庄市古镇的整体保护探索:聚落式博物馆模型 |
4.1 聚落式博物馆的内涵 |
4.2 聚落式博物馆的意义 |
4.2.1 从单体建筑到整个聚落——凸显集聚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
4.2.2 从馆藏藏品到空间遗产——保留生长环境,整合地方资源 |
4.2.3 从静态观赏到参与互动——体现品牌效应,推动精神传递 |
4.2.4 从专业解说到当地居民——倡导公众参与,发挥主体作用 |
4.3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建设体系 |
4.3.1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发展优势 |
4.3.2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建设理念 |
4.3.3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建设模式 |
5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展陈路径 |
5.1 融合甬商记忆场景的当代生活形态 |
5.2 展示甬商记忆主题的系列文化产品 |
5.2.1 “水乡街市记忆”产品 |
5.2.2 “民族工商记忆”产品 |
5.2.3 “薪火相传记忆”产品 |
5.3 演绎甬商记忆情节的叙事空间序列 |
5.4 传播甬商记忆形象的视觉符号系统 |
5.4.1 历史记忆地图 |
5.4.2 游览导视系统 |
5.4.3 交通工具设计 |
5.4.4 多媒体宣传 |
6 结语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区域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应用 |
1.2.2 研究现状 |
1.2.3 总结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统计现状分析 |
2.1 我国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统计现状 |
2.2 我国现行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统计问题分析 |
2.2.1 调查统计制度问题分析 |
2.2.2 运输统计量结果问题分析 |
2.3 区域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定义 |
2.4 在地货物运输量的优势 |
2.5 本文研究拟解决关键点 |
第三章 区域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基础理论 |
3.1 需求范围界定 |
3.2 多源基础数据集 |
3.2.1 需求数据集特征分析 |
3.2.2 区域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多源基础数据集 |
3.3 调查统计范围界定 |
3.3.1 调查统计路网范围 |
3.3.2 调查统计车籍范围 |
3.3.3 调查统计营业性质范围 |
3.4 数据分解处理流程思路 |
第四章 区域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指标体系与推算研究 |
4.1 指标体系建立 |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4.1.2 调查指标 |
4.1.3 统计指标 |
4.2 调查统计方法研究 |
4.2.1 概述 |
4.2.2 分层抽样方法 |
4.2.3 分层抽样实施要求 |
4.3 数据整理建库及处理 |
4.3.1 数据整理建库 |
4.3.2 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处理 |
4.3.3 基于Trans CAD的数据处理 |
4.4 在地货物运输量推算模型 |
4.4.1 专项抽样调查总量估计 |
4.4.2 高速公路数据在地运输量推算 |
4.4.3 普通国省干线数据在地运输量推算 |
第五章 以浙江宁波地区公路为例的在地货物运输量调查统计及数据处理分析 |
5.1 宁波地区运输量调查统计及处理 |
5.1.1 宁波地区交通运输现状 |
5.1.2 数据调查统计 |
5.1.3 宁波地区数据处理 |
5.2 宁波地区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结果 |
5.2.1 宁波地区专项调查运输量 |
5.2.2 宁波地区高速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 |
5.2.3 宁波地区普通国省干线在地货物运输量 |
5.2.4 宁波地区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其他统计指标 |
5.3 宁波地区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与宁波籍营运货车运输量比较分析 |
5.4 宁波地区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分析 |
5.4.1 宁波地区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运输地域分析 |
5.4.2 宁波地区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路网范围分析 |
5.4.3 宁波地区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车籍分析 |
5.4.4 宁波地区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流向分析 |
5.4.5 宁波地区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车辆属性分析 |
5.5 宁波地区公路货物运输发展建议 |
5.5.1 采用在地货物运输量分析当地经济发展 |
5.5.2 加强与周边地区货运协作 |
5.5.3 发挥港口城市特色运输 |
5.5.4 完善普通国省干线统计信息化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关于农业金融服务的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农业金融服务的系统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金融与农业金融的界定 |
2.1.2 农业金融服务的界定 |
2.1.3 农业信贷补贴 |
2.2 农业金融服务的系统分析 |
2.3 农业金融服务系统要素分析 |
2.3.1 农业金融服务监管主体的构成 |
2.3.2 农业金融服务主体的构成 |
2.3.3 农业金融服务对象 |
2.3.4 农业金融服务的形式和内容 |
第三章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的环境分析 |
3.1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监管环境的分析 |
3.2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主体运行情况分析 |
3.2.1 政策性银行 |
3.2.2 商业性银行 |
3.2.3 非银行金融机构 |
3.3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对象的环境分析 |
3.4 宁波市农业金融政府服务的政策环境分析 |
第四章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
4.1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的现状 |
4.1.1 宁波市涉农贷款现状 |
4.1.2 宁波市涉农保险现状 |
4.1.3 宁波市农业担保现状 |
4.2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
4.2.1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监管主体存在的问题 |
4.2.2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主体存在的问题 |
4.2.3 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 |
4.2.4 宁波市农业金融政府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促进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对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监管主体的对策建议 |
5.1.1 建立健全农业金融法律监管制度 |
5.1.2 推行差异化的农业金融监管方式 |
5.1.3 明确农业金融监管机构职责 |
5.1.4 建立农业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
5.2 对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主体的对策建议 |
5.2.1 深化农业金融机构改革 |
5.2.2 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 |
5.2.3 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并加大推广力度 |
5.2.4 研究探索农业担保业务新产品和业务开发 |
5.3 对宁波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对策建议 |
5.3.1 定期进行金融知识、理财知识的学习 |
5.4 对宁波市农业金融政府服务的对策建议 |
5.4.1 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发挥政府协调作用 |
5.4.2 加强农村道德、法制建设,提高农民风险防范意识 |
5.4.3 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
5.4.4 优化农业金融担保环境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明代宁波海防军事聚落防御效率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明代宁波海防军事聚落体系 |
1.2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2.1 明代海防史研究 |
1.2.2 明代海防军事聚落体系研究 |
1.2.3 沿海民居、聚落和防御性聚落研究 |
1.2.4 相关历史典籍 |
1.3 研究创新性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创新性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田野调查法 |
1.4.3 AHP层次分析法 |
1.4.4 GIS空间分析方法(spatial analysis) |
1.4.5 比较分析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宁波海防军事聚落体系量化基础 |
2.1 海防数据库建设 |
2.1.1 文本的筛选与提取 |
2.1.2 矢量数据的获取 |
2.2 海防战事量化成果 |
2.2.1 战事胜负地图:海防前期(1368-1521) |
2.2.2 战事胜负地图:海防中期(1522-1566) |
2.2.3 战事胜负地图:海防后期(1567-1644) |
2.2.4 战事密度地图整体分析 |
2.3 海防军事聚落防御效率评价体系 |
2.3.1 防御效率释义 |
2.3.2 评价体系的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防御效率评价因子量化分析(一) |
3.1 体系协同水平(B1) |
3.1.1 卫所聚落可达性(C1) |
3.1.2 巡检司可达性(C2) |
3.2 战事反应速度(B2) |
3.2.1 烽燧预警(C3) |
3.2.2 军情传递(C4)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防御效率评价因子量化分析(二) |
4.1 海防军队力量(C5) |
4.1.1 陆上兵力(D5) |
4.1.2 水上兵力(D6) |
4.2 海防军事聚落防御性能(C6) |
4.2.1 聚落防御性能权重计算 |
4.2.2 聚落防御性能分数计算(D7~D14) |
4.2.3 聚落防御性能评价结果与特征分析 |
4.3 武器装备的防御能力(C7) |
4.3.1 冷兵器(D15) |
4.3.2 火器(D16)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宁波海防军事聚落防御效率整体分析 |
5.1 总分计算 |
5.1.1 分层权重判断矩阵 |
5.1.2 权重层次总排序 |
5.1.3 总分计算 |
5.2 防御效率整体分析 |
5.2.1 海防前期(1368-1521) |
5.2.2 海防中期(1522-1566) |
5.2.3 海防后期(1567-1644) |
5.2.4 整体分析 |
5.3 海防军事聚落防御效率整体规律 |
5.3.1 防御效率与战事胜负的相关性研究 |
5.3.2 海防军事聚落体系建设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宁波S公司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问题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背景 |
1.2.1 时代背景 |
1.2.2 地区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研究 |
2.1.2 国内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研究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人员激励理论 |
2.2.2 人员招聘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二元经济结构和拐点理论 |
2.3 国内外企业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的实践案例 |
2.3.1 国外企业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的实践案例 |
2.3.2 国内企业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的实践案例 |
2.3.3 国内外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实践案例述评 |
第3章 宁波S公司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现存问题分析 |
3.1 宁波S公司概况 |
3.1.1 宁波S公司基本情况 |
3.1.2 宁波S公司一线生产员工特点 |
3.1.3 宁波S公司一线生产员工需求 |
3.1.4 宁波S公司一线生产员工的薪酬制度 |
3.2 宁波S公司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现状 |
3.2.1 招工与用工的关系 |
3.2.2 招聘工作现状 |
3.2.3 用工管理现状 |
3.3 宁波S公司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现存问题诊断 |
3.3.1 访谈调查 |
3.3.2 问卷调查 |
3.3.3 S公司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现存问题 |
3.4 宁波S公司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问题成因分析 |
3.4.1 宏观层面分析 |
3.4.2 微观层面分析 |
3.4.3 外部原因分析 |
3.4.4 内部原因分析 |
第4章 宁波S公司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改进策略研究 |
4.1 外部层面 |
4.1.1 发挥地方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
4.1.2 发挥企业联盟调剂蓄能功能 |
4.2 内部层面 |
4.2.1 建立运营层全局战略思维 |
4.2.2 加强执行层模块解析能力 |
4.2.3 提高基础层具体实操技能 |
第5章 宁波S公司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改进策略保障 |
5.1 建立战略性招工用工领导小组 |
5.2 培养专业化招工用工人才 |
5.3 科学配置招工用工人力资源 |
5.4 建立招工用工独立预算制度 |
5.5 启动用工留人机制研究 |
5.6 改进日常用工激励机制 |
5.7 探索80/90差异化用工管理方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调查问卷 |
附录2 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问卷调查A表—基层篇 |
附录3 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问卷调查B表—中层篇 |
附录4 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问卷调查C表—高层篇 |
(9)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
1.3 概念辨析 |
1.3.1 城市 |
1.3.2 山水 |
1.3.3 城市山水系统 |
1.3.4 营造思想 |
1.4 研究范畴 |
1.4.1 时间范畴 |
1.4.2 空间范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相关研究 |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地调查研究 |
1.6.2 系统分析方法 |
1.6.3 地志、舆图分析 |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
导言 |
2.1 环境基础 |
2.1.1 中国地理环境 |
2.1.2 宁波地理环境 |
2.1.3 小结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
2.3 系统析要 |
2.3.1 建构思想 |
2.3.2 系统特质 |
2.3.3 诠释方法 |
2.4 系统组成 |
2.4.1 山水本底体系 |
2.4.2 山水建构体系 |
2.4.3 山水意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
导言 |
3.1 发展脉络 |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
3.1.6 小结:脉络梳理 |
3.2 发展动因 |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
3.3 本章小结 |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
导言 |
4.1 营造传统 |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
4.2 文化体现 |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
4.3 本章小结 |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
导言 |
5.1 象位 |
5.1.1 城市选址 |
5.1.2 秩序呼应 |
5.1.3 间架构建 |
5.2 量度 |
5.2.1 水利骨架 |
5.2.2 耕地区划 |
5.2.3 聚落单元 |
5.3 场域 |
5.3.1 支撑型场域 |
5.3.2 政权型场域 |
5.3.3 教化型场域 |
5.3.4 利济型场域 |
5.4 焦点 |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
5.5 共感 |
5.5.1 意象格局 |
5.5.2 城市“八景” |
5.6 本章小结 |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
导言 |
6.1 启示 |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
6.2 传承 |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
7.2 创新点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基于消费者行为的K公司进口葡萄酒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论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图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消费者行为 |
2.1.2 市场营销 |
2.2 理论基础 |
2.2.1 消费者行为理论概述 |
2.2.2 市场营销理论概述 |
2.3 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 |
2.3.1 消费者行为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
2.3.2 市场营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4.1 国外研究综述 |
2.4.2 国内研究综述 |
2.4.3 综合评述 |
2.5 分析工具综述 |
2.5.1 PEST分析模型 |
2.5.2 波特五力模型 |
3 K公司营销现状分析 |
3.1 K公司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K公司营销行业环境分析 |
3.2.1 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3.2.2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3.2.3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3.2.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3.2.5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3.3 K公司营销现状分析 |
3.3.1 产品方面 |
3.3.2 价格方面 |
3.3.3 渠道方面 |
3.3.4 促销方面 |
3.4 小结 |
4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市场调查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 葡萄酒消费者人口属性分析 |
4.3 葡萄酒消费者行为分析 |
4.3.1 葡萄酒购买动机分析 |
4.3.2 葡萄酒信息来源分析 |
4.3.3 葡萄酒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
4.3.4 消费者对K公司品牌认知与认可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K公司进口葡萄酒营销策略设计 |
5.1 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营销策略 |
5.1.1 满足中老年市场消费者需求 |
5.1.2 满足女性市场消费者需求 |
5.1.3 满足大众市场消费者需求 |
5.1.4 满足高端市场消费者需求 |
5.1.5 满足婚宴市场消费者需求 |
5.2 拓展多种渠道的营销策略 |
5.2.1 自营酒庄营销策略 |
5.2.2 超市营销策略 |
5.2.3 大客户营销策略 |
5.2.4 网络营销策略 |
5.3 打造体验模式的营销策略 |
5.3.1 公司品鉴酒会 |
5.3.2 葡萄酒主题旅游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宁波地区葡萄酒消费情况调研 |
四、宁波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宁波地区病死及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调查与研究[D]. 李玲. 扬州大学, 2021(02)
- [2]新浪微博中宁波城市网络形象的呈现与传播[D]. 李晶.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3]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D]. 张星.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4]基于甬商记忆的庄市古镇当代价值及保护研究[D]. 周益赟.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区域公路在地货物运输量分析研究[D]. 胥大为. 长安大学, 2020(06)
- [6]宁波市农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周琼.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7]明代宁波海防军事聚落防御效率量化研究[D]. 杨子遥. 天津大学, 2019(01)
- [8]宁波S公司一线生产员工招工用工问题改进研究[D]. 顾旭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9]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基于消费者行为的K公司进口葡萄酒营销策略研究[D]. 李婷. 宁波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