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0年前中国将建155km公路隧道(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瑶[1](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吕坤洁[2](2020)在《不同亮度环境过渡空间光舒适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设计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今天,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光环境的质量与舒适程度已然成为了人们对高质量建筑空间的评判标准,也就意味着人们已经逐步将照明设计等的光环境设计从单纯的对视觉功能的满足,也就是说是对照度标准值要求的简单追求,现在提升到更加人性化的思路上。人眼的舒适度已然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视觉舒适度又占人体舒适度的很大比例,优化空间中的光环境从而减少人眼疲劳度、提高人眼舒适度就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比选择了基于反应时间的视觉功效法作为研究人眼适应的的评价方法,选择基于图形识别的朗道尔环作为实验测试的视标,建立实验装置,并根据现有国家标准拟定实验参数并进行实验。以人体主观舒适度评分和反应时间为评价依据,对实验中所得的数据进行评价与分析,以得出符合人眼舒适度感受的照度变化区间,能够更合理地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及照明设计提供参考。通过光环境模拟软件对过渡空间中光环境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同亮度环境下过渡空间的光环境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如何通过这些影响因素对光环境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满足人眼舒适度的照度区间。分别从建筑设计、材料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在满足人眼舒适度的前提下,不同亮度环境建筑过渡空间光环境的具体优化策略。
姜玉宇[3](2020)在《盾构隧道管段结构分析与健康监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等基建设施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路和地铁建设迅速发展。在一些山地高原地区和人员密集的城区,为行车方便、提升列车运行效率,公路铁路隧道及地铁隧道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隧道运输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盾构施工的地铁隧道以其高效、机械化的施工方法得到了高度的重视。然而,盾构隧道在施工运营阶段受开挖、注浆、盾构机姿势不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使盾构隧道结构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加速盾构隧道结构的老化和退化,严重的影响着盾构隧道结构的安全运营。为保证盾构隧道结构的稳定工作,系统的分析盾构隧道的结构状态和不同损伤情况下盾构隧道的受力状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大连某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盾构隧道结构受力状态以及衬砌背后空洞问题对盾构隧道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首先对隧道结构计算理论进行了阐述和研究,之后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盾构隧道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分别模拟了健康盾构隧道、损伤盾构隧道的结构模型,计算分析了盾构隧道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变形规律。最后在盾构隧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盾构隧道结构的常见病害及相应的评价指标,对盾构隧道的安全评估方法和健康监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洞的存在使盾构隧道结构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最大应力值急剧增加。在同一位置处,存在的空洞范围越大,衬砌结构的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的绝对值就越大,结构的受力状态越不利。当拱顶存在空洞损伤时,随着拱顶位置处空洞病害的越来越严重,拱顶附近的轴力与弯矩值都越来越大。随着拱顶空洞范围的增大,拱腰处的轴力和弯矩不同程度的减小。拱顶衬砌背后空洞的增加会引起拱底部位的轴力小幅度变大,弯矩一定程度的减小。拱腰处损伤对拱腰处内力影响最大,对其他位置处内力值影响不大。相比于其他损伤情况,当拱腰处存在空洞时,盾构管片受力最为不利,且空洞越大,内力值越大,对于拱腰处存在的损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进行维护,以免造成工程灾害。拱底部位空洞对拱底部位轴力影响最大,且损伤越大,拱底轴力值越大。拱底空洞对衬砌拱脚及拱底附近的弯矩影响也较为明显,拱底处最为明显,随着空洞的增大,拱底弯矩由负弯矩变为正弯矩。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盾构隧道结构的受力状态,进一步判断损伤状态并指导健康监测。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今后隧道结构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建春[4](2019)在《考虑列车阻塞效应及火源位置条件下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烟气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在铁路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出现了大量运营、在建和规划中的铁路隧道,铁路隧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火灾安全问题,特别是川藏线等一批高原地区的铁路线路,隧道里程相对较长,火灾过程中烟气难以快速排出,火灾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极易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鉴于当前世界各国已发生的隧道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长大铁路隧道内空间特殊性,目前针对长大铁路隧道火灾安全的研究仍较为缺乏,长大隧道的火灾烟气运动特征仍需深入研究。本文围绕长大隧道区间段发生火灾,以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及控制效果为核心内容,针对隧道内无阻塞火灾、隧道区间段列车阻塞火灾(分列车厢外部起火和车厢内起火)等典型火灾情景,开展了较为全面的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全尺寸数值模拟验证。论文的研究为特长铁路隧道内火灾烟气控制、人员疏散和救援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对特长铁路隧道火灾安全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动意义。论文综合采用资料调研、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烟气温度场、烟气蔓延距离以及临界风速等参数量化火灾烟气蔓延特征,对不同火灾场景开展了深入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研究了隧道内不同火源横向位置(隧道中心、隧道一侧)条件下拱顶火灾烟气最高温升与纵向衰减规律,发现了无纵向通风条件下火源处于中心位置处最高温度高于火源处于隧道一侧时,且二者差值随热释放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纵向通风作用下,两种情况下的最高温度基本一致,通过引入风速弗劳德数表征纵向通风对最高温度的影响,建立了耦合纵向通风与火源横向位置的最高烟气温升模型;基于新提出的纵向温度衰减系数与纵向风速弗劳德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纵向通风情况下新的隧道拱顶温度衰减公式。(第3章)研究了不同列车车厢起火位置及不同列车长度条件下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发现在相同热释放速率、纵向通风速率以及列车长度情况下,列车中部车厢起火时的烟气最高温升与烟气逆流长度均大于列车端部车厢起火的情况,分析了不同列车车厢起火位置与列车长度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距离与最大温度的影响机制,结合前人经典模型,建立了不同列车车厢起火位置与列车长度条件下隧道火灾烟气逆流长度、最高温度与热释放速率以及纵向通风风速之间的无量纲关系式。(第4章)以列车车厢内部火灾情况下火灾烟气蔓延特征为核心,开展了列车车厢内部着火时,不同的列车门窗开启形式等多种工况下的隧道火灾缩尺寸试验。得到了不同火灾规模及纵向通风风速作用下,列车门窗的不同开启形式对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车厢内部火灾情形下不同车厢门窗开启形式情况下隧道火灾最高温升模型,热释放速率和纵向通风风速之间的无量纲关系式。并对比分析了无阻塞、有列车阻塞及车厢内部火灾等共四种场景下隧道空间内温度分布规律。(第5章)依托实际长大单洞单线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FDS软件建立了全尺寸数值模型,对列车端部火灾和车厢内部火灾两类较为常见的火灾场景进行了全尺寸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了隧道火灾烟气蔓延基本规律,并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普速列车研究了列车长度对烟气逆流长度的影响,并与缩尺寸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验证缩尺寸试验理论模型,同时也为实际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及数据支持。(第6章)
陈佳玮[5](2019)在《复杂地铁隧道施工稳定性分析与安全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进入飞速发展模式。然而,城市路面交通错综,高楼林立,地下管线交错,给施工和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地铁隧道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也随之变得愈加复杂化,因此,需要对这些复杂隧道的施工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复杂工程进行安全管理。本文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科研项目-“超大跨变断面小净距隧道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施工中遇到的斜井进正洞、大跨变断面、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以及施工安全信息管理等难点问题,通过对复杂工法的提炼、总结与分析,采用有限差分进行数值模拟,基于Rhinoceros三维建模软件提出快速建立复杂模型方法,并对已有的三维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修改、补充和实际应用,旨在研究复杂隧道施工中的围岩力学行为和变形特征,验证工法的合理性,并为施工三维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归纳了斜井进正洞垂直挑顶施工的关键技术,克服了断面尺寸变化大的挑顶进洞施工难题,得到了在挑顶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应力与变形集中区域,确认了工程的重点施工段为落交叉段下台阶。(2)总结了小断面突变为大断面的隧道施工工法-“纵向爬坡导洞法”,得到了在施工过程中,挑顶变断面处围岩的破坏模式为拉-剪破坏,其塑性区与小近距隧道间围岩塑性区贯通,应加强支护。(3)对比分析了双侧壁导坑工法与CD工法不同组合穿越断层的围岩变形规律与注浆控制效果,得到了合理的工法组合、穿越断层带时的围岩变形控制关键部位与隧道围岩的变形模式,并提出了位移控制率均值的概念以定量描述注浆对围岩的稳定性控制效果。(4)在分析现有三维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Rhinoceros软件快速创建三维地层与工程环境模型的方法,以及隧道工程三维对象管理的命名规则,研制了对工程安全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与展示的系统平台,建立了包含快速建模、规范化命名与安全信息展示等功能的三维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方法,并以新莲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对改进后的三维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应用。本文研究成果对复杂地铁的隧道施工以及三维信息系统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共有图110幅,表16个,参考文献90篇。
文聪[6](2019)在《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因子识别与等级度量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为山区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投入了更多研究与保障,然而由于其在地形、气候、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的特殊性与受限性,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状况依然严峻。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本论文依托于科研组课题项目“黄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及改善措施”中相关的调查资料及数据,对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做出研究,旨在构建一种能够度量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等级并发现其中的风险因子的评价体系。首先,本论文由山区高速公路的复杂性及特殊性出发,从道路、交通、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论述山区高速公路的特性,明确其独特属性和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山区高速公路的独特属性以及高速公路的普遍特性,从人、车、路、环境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山区高速公路主要的事故影响因素,并剖析各因素对事故影响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其次,基于山区高速公路本身特性及其主要事故影响因素的论述,结合山区高速公路发生事故的特征,明确山区高速公路的事故风险规律;进而从事故可能性与事故严重性两方面出发,利用粗糙集理论识别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关键因子,构建事故风险等级度量指标体系,并运用肯特法的风险评估思想对体系中各指标的量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和风险等级划分。然后,将物元可拓基本理论用于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指标体系中,并对于其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提出优化,基于物元可拓模型建立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等级度量体系。最后,将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关键因子指标与风险等级度量体系用于黄延高速公路的案例中,对黄延高速主线段的已有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得到黄延高速整体以及各子系统的事故风险等级分布情况,发现隐患因子。
韩丹[7](2018)在《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能源紧缺、土地供需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是当前限制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交通系统的高能耗,大规模占地,高污染等现象更是尤为突出。虽然,目前倡导的新能源汽车号称节能减排,但是在我国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下,新能源汽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交通用地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存在严重的浪费和闲置现象。交通规划思想的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解决交通问题的思路。因此,交通系统的能源和土地利用的创新性规划转型变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受到生产性城市理念的启发,从挖掘交通空间的生产潜力入手,提出充分利用交通空间开发可再生能源的规划策略,试图缓解目前城市和交通系统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包括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策略、我国的相关潜力分析、规划体系的建构策略等主要章节:首先,研究梳理了城市规划理论对交通规划理念和形态布局的影响,并分析了在生产性城市和相关理论的影响下,交通空间所经历的生产性变革,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创新性实践。国外的相关实践主要经历了实践构想、探索性实践和规模化实践三个阶段。新技术的进展也是可能影响规划实践的重要内容。其次,研究对适宜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交通空间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分析了其定义和特点。根据可再生能源技术种类和应用位置的不同,研究提出了直接利用型、空间结合型、变废为宝型和混合利用型四种整合的方式。针对交通空间整体化的能源开发策略,研究提出了交通走廊沿线空间的利用、城市交通存量用地的再利用、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的基本方式。再次,研究就我国开展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分析。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直接支持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开展,但是在可再生能源和土地集约利用两方面都存在适宜其发展的政策导向和背景。研究利用GIS、PVsyst等软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交通空间的太阳能发电潜力进行了量化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有着可观的交通土地面积,在这些土地上有着可观的太阳能发电潜力,非常适宜开展这一项目。最后,研究提出了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的策略,从规划介入的必要性、规划定位、规划目标与特点、规划技术流程、开发管理和潜在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规划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系统化的策略分析和构建,以建立适宜我国相关发展的规划体系。并结合美国的规划与实践经验,比较分析了其与我国在法律法规、规划定位等方面的异同,并总结了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研究继承了生产性城市的创新理念,总结了国际先进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量化分析了我国交通空间能源潜力,提出了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规划策略,以期望对促进未来交通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建设性和创新型的参考建议,从而加快实现城市在能源、土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王骑虎[8](2016)在《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肃红层是具有鲜明工程特性的区域型特殊性岩土,一直是甘肃公路的主要建筑场地。随着甘肃省公路持续向红层地区推进,边坡变形破坏成为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十多年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养护的实践,运用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基本理论,通过地质调绘、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和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以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为目的,进行了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1)为阐明红层在甘肃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通过32个公路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总结,分析了甘肃红层的地质特征,发现甘肃红层地区的自然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公路工程病害具有复杂性和长期危害性。2)针对甘肃省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复杂性,通过2000多组岩石试验成果的数理统计,分析了甘肃红层的物理力学和水理特性,发现了甘肃红层的岩石强度在分布区域和岩性类别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研究了甘肃红层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红层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推荐指标体系。3)根据典型隧道钻孔波速测试,初步总结了白垩系和第三系岩体波速特性;通过刘家峡大桥大型岩体综合性原位测试,发现甘肃省第三系宁夏组砂质泥岩属于塑-弹性岩体,其岩体抗剪强度大于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的;对比岩体和岩块的抗剪断试验结果发现,同样是切层抗剪断强度,岩体凝聚力是岩石的66.7%,岩体内摩擦角是岩石的63.46%;对比切层和顺层条件下的抗剪断强度试验成果还发现,宁夏组砂质泥岩在不同剪切方向下的内摩擦系数变化不大,但内聚力差别悬殊,表明其岩体抗剪强度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4)从甘肃公路边坡支护的需要出发,将甘肃省红层公路边坡的结构类型划分为覆盖型红层边坡和岩质边坡两种,并将前者细分为黄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碎石土-红层边坡、碎石土-红层边坡、砂土-红层边坡等5个类型,将后者分为整体结构和层状结构2个类型,并详细总结了各类边坡的变形模式和破坏机理。5)结合十天高速公路施工实践,分析了典型覆盖型红层边坡的渐进式破坏过程及其桩板墙失效的变形特征。通过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分析,揭示了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切穿含水层-拉张裂缝充水-静水压力作用-边坡滑移”的渐进式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根据现场拉张裂缝状态快速估算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方法。研究了覆盖层的抗剪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建议覆盖型红层边坡稳定性计算宜采用残余强度。6)针对红层边坡顺层滑动的危害性,根据静力学基本原理,推导了顺层边坡极限平衡状态下的临界坡高、坡度和坡顶卸载平台宽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整体滑移长度的计算公式。依托兰永一级公路施工过程的典型边坡顺层破坏实例,分析了采用坡顶卸载平台预防顺层滑动的有效性,并指出含软弱夹层边坡顺层滑动时滑面位置位于软弱夹层底面,并得到具体工程实例验证。7)针对影响桥台岸坡稳定性因素的复杂性,依托刘家峡大桥系统研究了红层库岸的岩体特征;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考虑降雨、地震、库水位升降、桥台加载等因素组合的8种工况,采用Geo-slop软件分析了自然状态和开挖建桥后的桥台岸坡的稳定性,发现地震对库岸稳定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库水骤降;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岸坡稳定性随岩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增加而增加、水位下降速度越快岸坡稳定系数越低的基本规律;采用变形理论,通过7个阶段的FLAC模拟计算,发现库水上升过程桥台岸坡竖向位移增大、库水位的升降没有引起岸坡整体孔隙水压力场的大幅度波动,岸坡整体上均处于稳定状态。数值模拟计算评价结论与桥台岸坡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郭瑞[9](2014)在《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大批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和水下大型铁路、公路盾构隧道的建成,盾构隧道的长期安全稳定问题随之而来。目前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设计理论主要从局部的管片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开裂以及接缝面的强度、接头的张开等方面进行检算,而对盾构隧道的整体失稳破坏问题缺乏考虑。实际工程中,软弱地层条件,管片结构材料性能退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近接建筑物的施工、抽取地下水等因素都会对整个盾构隧道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而目前缺乏相关的理论判据,并且目前的相关研究甚少。论文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复杂环境作用下地下结构的长期安全性及其预测方法”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大断面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力学行为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等研究手段,对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的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揭示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的失稳性态,探明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的失稳破坏判定标准,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典型盾构隧道,即一般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和水下公路或铁路盾构隧道,采用数值分析的手段,对外直径分别为6m级、10m级、15m级的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的抗弯性能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其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的抗弯刚度设计建议取值范围。2、以外径10.8m的狮子洋水下铁路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的手段,探讨了接头抗弯刚度对管片衬砌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接头抗弯刚度-弯矩-轴力非线性关系的壳-弹簧管片衬砌力学计算模型,探明了与管片结构受力一致的管片接头抗弯刚度,对管片接头的工作性态有了较准确的把握,有利于优化设计3、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地层条件、不同接头抗弯刚度、不同拼装方式下的管片衬砌结构失稳力学特征,探讨了不同因素对盾构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4、采用“盾构隧道-土层复合体模拟试验系统”,针对标准贯入度≤5的软弱粘土地层条件,开展了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相似模型试验,揭示了接头抗弯刚度、拼装方式、管片刚度、地层空洞等不同因素对管片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探明了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失稳性态。通过比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失稳破坏判断的建议。5、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特殊条件下的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包括局部地层抗力削弱情况、复合地层条件、地下水位变化以及长期地下环境作用引起的结构性能退化等,揭示了不同条件下管片结构的失稳机理和失稳性态。
万汉斌[10](2013)在《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发展是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的必然需求,但是如何融入城市空间体系是当前我国城市向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难题。当前城市建筑高度与密度的不断上升与地下空间基础的支撑严重脱节,导致城市地面空间十分拥挤,交通拥堵加剧、景观绿化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人性化空间缺失等城市问题。新世纪来临,在我国城市经济建设能力快速提高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与利用对于消解或缓解城市地面空间紧张,提升地上空间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致力于如何能够开发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间,优化城市高密度发展地区的空间环境,建立紧凑型、立体化、高效率的城市空间体系这一问题的研究分析。与欧洲城市发展地下空间起始于地铁不同,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源于早期人民防空工程的平战结合需求,缺乏最初将地下空间纳入城市空间一体化开发的初始契合期,但未来走向城市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中潜力巨大的空间资源,能够满足地面、地上进一步的空间需求,地铁建设与地下建筑的快速发展使地下空间更加深入地融入城市空间体系。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愿景,探索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发展是城市空间体系优化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人口高密度、建筑高密度、经济高密度三者交织在一起,对于城市特定地区即高密度建设地区的空间容量及需求猛增,从而产生了对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上地下空间的巨大需求。另外,我国城乡结构发生转变,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后,由注重城镇化数量向注重质量进行转型,也需要探索城市人口高密度、建筑高密度地区城市地下建筑空间、地下交通空间与地下环境安全空间三者之间的融合途径、法则、模式等问题,实现城市紧凑化、高效化、立体化、复合化的健康发展道路。本文围绕城市地下空间在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开发特点与开发方式,通过理清我国城市高密度地区空间开发属性、空间类型、密度特征,分析高密度地区空间集聚必要性和矛盾性。分析认为城市中心区、旧城核心区及轨道(TOD模式)周边高密度开发地区的地下空间系统性开发的需求最为强烈,引导这些地区地上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开发,有利于实现土地高密度混合开发、地上地下城市空间一体化开发、城市交通立体化开发的发展目标。在论文内容组织安排上上,首先分析了当前地下空间在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复杂性与需求的现实困境。力求通过理论发展研究、典型案例实证、实践经验总结及开展对一个特定旧城高密度商业区(北京东城区的旧城密集地区)更新改造地上、地下空间需求与矛盾的深入调研,论证高密度地区城市地上空间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提出从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入手,支撑城市地上空间开发的巨大机遇。其次,文章选取城市高密度开发的四种典型地区,城市CBD地区、新城中心区、旧城核心区及高密度开发的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类型、强度、规模与地上空间开发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地下空间在延伸城市功能、建筑空间组合、地下轨道交通与地下停车的空间组合方法及实践,论证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融合的创新策略与规划设计。再次,针对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在安全及环境品质的高要求,论文研究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条件、地下环境质量标准及地下空间开发宏观与微观适应性等问题。针对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环境品质要求研究如何改善地下空间的湿热、通风与除菌环境,通过地下空间生态化、艺术化、安全化设计实现建设生态化地下空间标准的策略。最后,论文总结并完善了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体系与设计方法。在城市地下空间建构方法上提出“柔性映射”、“紧凑聚合”、“网络岛链”、“捷径追踪”、“持续秩序”5项法则,在地下空间规划模式上提出“环形联结”、“脊轴带动”、“枝状生长”3种典型模式,有利于提升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层次、内容及技术方法。
二、2010年前中国将建155km公路隧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10年前中国将建155km公路隧道(论文提纲范文)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不同亮度环境过渡空间光舒适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1.1.2 优化室内外光环境的必要性 |
1.1.3 光的亮度快速变化与人眼疲劳度的关联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现状 |
1.2.2 国外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小结 |
2 过渡空间与光舒适相关理论研究及调研 |
2.1 过渡空间的相关概念 |
2.1.1 建筑空间 |
2.1.2 过渡空间的概念 |
2.1.3 不同亮度环境过渡空间的界定 |
2.2 光舒适相关概念 |
2.2.1 光环境 |
2.2.2 眼睛与视觉特性 |
2.2.3 光舒适相关定律 |
2.2.4 光舒适的影响因素 |
2.3 光环境相关规范 |
2.3.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
2.3.2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
2.3.3 美国道路照明国家实施标准 |
2.3.4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
2.3.5 城市轨道交通照明 |
2.4 建筑空间光环境调研 |
2.4.1 调研方法 |
2.4.2 主观评价问卷设置 |
2.4.3 建筑空间光环境照度调研分析 |
2.4.4 过渡空间光舒适度调研分析 |
2.4.5 光舒适影响因素分析 |
2.5 小结 |
3 舒适度量化实验设计及研究 |
3.1 实验准备 |
3.1.1 实验方法 |
3.1.2 视标的选择 |
3.1.3 实验器材 |
3.1.4 实验装置 |
3.1.5 实验条件的设定 |
3.1.6 受试者的选择 |
3.2 实验过程 |
3.3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1 相关性分析方法 |
3.3.2 数据整理及分析 |
3.3.3 实验误差分析 |
3.4 小结 |
4 光环境设计模拟研究 |
4.1 光环境模拟软件的选择 |
4.2 模拟流程 |
4.2.1 空间设定 |
4.2.2 模型设定 |
4.2.3 变量设定 |
4.3 模拟结果 |
4.4 小结 |
5 不同亮度环境过渡空间光舒适度优化策略研究 |
5.1 建筑设计层面优化策略 |
5.1.1 增加空间协调性 |
5.1.2 过渡空间通透化 |
5.1.3 营造舒适光环境 |
5.1.4 新型技术相搭配 |
5.2 材料设计层面优化策略 |
5.2.1 界面材料的延续性 |
5.2.2 界面材料的多样性 |
5.2.3 材料的智能化 |
5.3 景观设计层面优化策略 |
5.3.1 铺装的适宜性 |
5.3.2 绿植搭配的灵活性 |
5.3.3 柔化过渡空间光环境 |
5.4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盾构隧道管段结构分析与健康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隧道结构分析及健康监测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隧道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1.3.2 隧道健康监测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2 隧道结构分析理论 |
2.1 隧道结构的概念 |
2.1.1 隧道结构的组成及分类 |
2.1.2 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
2.1.3 盾构隧道 |
2.2 隧道结构的设计原理 |
2.2.1 隧道结构荷载及其计算方法 |
2.2.2 隧道结构模型 |
2.2.3 盾构隧道管片简化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盾构隧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有限单元法及ANSYS软件 |
3.1.1 有限单元法 |
3.1.2 ANSYS软件介绍 |
3.2 工程背景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1 参数及计算模型的选取 |
3.3.2 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4 健康盾构隧道三维模型有限元模拟分析 |
4.1 隧道开挖卸载过程的模拟 |
4.1.1 地层自重作用模拟 |
4.1.2 隧道开挖模拟 |
4.2 健康隧道结构有限元模拟 |
4.2.1 盾构隧道结构变形分析 |
4.2.2 盾构隧道结构应力分析 |
4.2.3 盾构隧道结构内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衬砌背后空洞对盾构隧道结构特性的影响 |
5.1 不同损伤模型 |
5.2 不同损伤程度计算结果分析 |
5.2.1 拱顶存在不同大小空洞 |
5.2.2 拱腰存在不同大小空洞 |
5.2.3 拱底存在不同大小空洞 |
5.3 不同损伤位置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盾构隧道结构安全评估与健康监测研究 |
6.1 盾构隧道结构的安全评估 |
6.1.1 隧道结构的病害及健康评价指标 |
6.1.2 隧道结构健康等级分类 |
6.1.3 隧道结构的安全评估方法 |
6.2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
6.2.1 传感网络子系统 |
6.2.2 数据采集、传输与储存子系统 |
6.2.3 诊断评估与安全预警子系统 |
6.2.4 各子系统集成的用户界面软件子系统 |
6.2.5 诊断报告及建议措施子系统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考虑列车阻塞效应及火源位置条件下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烟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铁路隧道发展现状 |
1.1.2 铁路隧道交通承载量分析 |
1.1.3 长大隧道内火灾的特点、原因及危害 |
1.2 研究意义 |
1.2.1 铁路隧道火灾典型案例分析 |
1.2.2 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隧道火灾试验研究基本现状 |
1.3.2 隧道内阻塞效应下火灾研究现状 |
1.3.3 列车车厢内火灾研究现状 |
1.4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隧道火灾试验系统与试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相似性分析 |
2.3 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 |
2.3.1 隧道火灾模型试验平台 |
2.3.2 火源燃烧器 |
2.3.3 试验测量系统 |
2.3.4 试验列车模型 |
2.4 试验参数设计 |
2.4.1 纵向通风系统设计 |
2.4.2 火灾试验初始环境温度影响分析 |
2.4.3 火灾试验功率的设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隧道内不同火源位置下火灾烟气蔓延规律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验测量设计 |
3.2.2 试验工况设计 |
3.3 横向不同火源位置对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 |
3.3.1 横向不同火源位置下隧道顶部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3.3.2 隧道顶部最高温度(T_(max))演变规律 |
3.3.3 纵向通风时隧道顶部纵向烟气温度衰减规律 |
3.4 纵向火源不同组合位置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3.4.1 纵向通风时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3.4.2 纵向火源不同位置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3.4.3 纵向火源不同顺序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列车纵向阻塞效应下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规律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验测量设计 |
4.2.2 试验工况设计 |
4.3 列车端部起火场景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4.3.1 不同纵向风速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4.3.2 不同阻塞长度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4.3.3 不同热释放速率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4.4 列车中部起火场景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4.4.1 不同纵向风速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4.4.2 不同阻塞长度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4.4.3 不同热释放速率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4.5 列车阻塞作用下烟气逆流长度规律 |
4.6 列车阻塞作用下烟气最高温度演化规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厢内部火灾下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 |
5.2.1 试验模型 |
5.2.2 试验测量设计 |
5.2.3 工况设计 |
5.3 列车车厢门不同组合开门方式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5.3.1 不同纵向风速情况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3.2 列车车厢门不同组合开启情况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3.3 不同热释放速率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4 列车近火源车窗不同开启方式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5.4.1 不同纵向风速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4.2 不同列车门和车窗开启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4.3 不同热释放速率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5 四种不同火灾场景下隧道内烟气温度分布规律对比研究 |
5.5.1 不同纵向风速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5.2 列车不同着火位置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5.6 车厢内部不同火灾场景下烟气最高温升演化规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纵向通风下火灾烟气输运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6.1 数值模拟 |
6.1.1 火灾数值模拟方法 |
6.1.2 FDS软件介绍 |
6.2 工程概况 |
6.2.1 隧道选取 |
6.2.2 隧道断面设计 |
6.3 数值模拟设计 |
6.3.1 FDS模型设计 |
6.3.2 模拟工况设计 |
6.3.3 模拟参数测量设计 |
6.3.4 FDS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
6.4 列车车厢内部火灾情况下烟气蔓延规律 |
6.4.1 烟气流动及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6.4.2 纵向通风作用下火灾烟气控制效果 |
6.5 列车端部火灾情况下烟气蔓延规律 |
6.5.1 烟气流动及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
6.5.2 纵向通风作用下火灾烟气控制效果 |
6.5.3 烟气逆流长度演化规律 |
6.6 纵向通风排烟的合理控制 |
6.7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5)复杂地铁隧道施工稳定性分析与安全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依托工程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大跨地铁隧道斜井进洞垂直挑顶施工围岩稳定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区段工程概况 |
2.3 施工方法 |
2.4 数值分析模型 |
2.5 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正洞爬坡挑顶变断面地铁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区段工程概况 |
3.3 施工方法 |
3.4 数值分析模型 |
3.5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大跨地铁隧道穿越断层时的围岩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区段工程概况 |
4.3 数值分析模型 |
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地铁隧道三维安全信息系统工程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现有三维信息管理平台简介 |
5.3 隧道工程三维场景标准化建模方法 |
5.4 隧道工程安全信息集成展示系统 |
5.5 工程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表 |
(6)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因子识别与等级度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因子相关研究 |
1.3.2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等级度量模型与方法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区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及环境特性分析 |
2.1 山区高速公路道路特性分析 |
2.1.1 山区高速公路道路线形分析 |
2.1.2 山区高速公路路面状况分析 |
2.2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构造物及设施特性分析 |
2.2.1 桥梁 |
2.2.2 隧道 |
2.2.3 互通立交 |
2.2.4 交通安全设施 |
2.3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特性分析 |
2.3.1 速度 |
2.3.2 交通流 |
2.3.3 车型比例 |
2.4 山区高速公路气候环境特性分析 |
2.4.1 降雨 |
2.4.2 冰雪 |
2.4.3 大雾 |
2.4.4 大风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3.1 驾驶人与车辆因素 |
3.1.1 驾驶人因素 |
3.1.2 车辆因素 |
3.2 道路因素 |
3.2.1 道路线形 |
3.2.2 路面状况 |
3.2.3 交通安全设施 |
3.2.4 特殊路段 |
3.3 交通与气候环境因素 |
3.3.1 交通因素 |
3.3.2 气候环境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因子识别及指标体系标准化 |
4.1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及风险隐患分析 |
4.1.1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 |
4.1.2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分析 |
4.2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关键因子识别 |
4.2.1 粗糙集理论 |
4.2.2 预测指标集的构建 |
4.2.3 数据预处理 |
4.2.4 识别事故风险关键因子 |
4.2.5 事故风险因子指标体系确立 |
4.3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因子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4.3.1 风险指标评估方法的确定 |
4.3.2 风险指标评估分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等级度量体系建立 |
5.1 公路安全状况评价模型比选 |
5.2 物元可拓模型理论概述 |
5.3 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优化 |
5.4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等级度量体系的构建 |
5.4.1 模型特征指标确定与等级划分 |
5.4.2 构造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等级度量的物元矩阵 |
5.4.3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确定 |
5.4.4 关联度计算及评价等级的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等级度量模型应用实例 |
6.1 黄延高速路段概况 |
6.1.1 公路工程现状 |
6.1.2 交通工程现状 |
6.1.3 自然环境概况 |
6.2 黄延高速事故风险等级度量模型的物元分析 |
6.2.1 评价体系各指标风险值的确定 |
6.2.2 黄延高速事故风险评价的物元模型代入及计算 |
6.3 黄延高速全线路段事故风险等级评价及分析 |
6.3.1 黄延高速右线路段事故风险等级分布 |
6.3.2 黄延高速左线路段事故风险等级分布 |
6.3.3 事故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紧缺与可再生能源 |
1.1.2 土地的供需矛盾 |
1.1.3 交通规划的发展现状 |
1.2 研究问题和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社会意义 |
1.3.2 环境意义 |
1.3.3 经济意义 |
1.3.4 学术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交通空间的生产性理念与实践综述 |
2.1 生产性理念回顾 |
2.1.1 城市规划理念对交通规划的影响 |
2.1.2 生产性城市及相关理论 |
2.2 交通空间的生产性变革 |
2.2.1 空间的集约 |
2.2.2 空间的复合利用 |
2.2.3 空间的生产性挖掘 |
2.2.4 案例分析 |
2.3 交通空间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实践 |
2.3.1 实践构想阶段 |
2.3.2 探索性实施阶段 |
2.3.3 规模化实施阶段 |
2.4 交通空间能源生产的技术进展 |
2.4.1 太阳能 |
2.4.2 风能及其他 |
第3章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策略 |
3.1 宜能的交通空间的分类 |
3.1.1 路权用地 |
3.1.2 公路服务区 |
3.1.3 路面 |
3.1.4 上空空间 |
3.2 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合方式 |
3.2.1 直接利用型 |
3.2.2 空间结合型 |
3.2.3 变废为宝型 |
3.2.4 混合利用型 |
3.3 交通空间整体化能源开发 |
3.3.1 交通走廊沿线空间的利用 |
3.3.2 城市交通存量用地的再利用 |
3.3.3 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 |
第4章 我国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潜力分析 |
4.1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政策导向 |
4.1.1 可再生能源政策导向 |
4.1.2 当前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导向 |
4.2 基于GIS的我国交通用地的太阳能潜力模拟分析 |
4.2.1 方法和原理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模拟步骤 |
4.2.4 结果 |
4.3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光伏一体化潜力分析——以兰新铁路为例 |
4.3.1 相关背景 |
4.3.2 模拟对象 |
4.3.3 模拟步骤 |
4.3.4 结果 |
4.4 公路服务区的光伏一体化潜力分析 |
4.4.1 相关背景 |
4.4.2 模拟对象 |
4.4.3 模拟步骤 |
4.4.4 设计方案 |
4.4.5 结果 |
4.5 主要结论和分析 |
第5章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 |
5.1 从规划角度介入的必要性 |
5.1.1 现状——我国城市规划与可再生能源规划相脱节 |
5.1.2 趋势——可再生能源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 |
5.1.3 途径——供需侧结合,总控规互补 |
5.2 规划定位 |
5.3 规划目标与特点 |
5.3.1 规划背景 |
5.3.2 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
5.3.3 规划的特点 |
5.4 规划技术流程 |
5.4.1 前期调研评估 |
5.4.2 空间布局 |
5.4.3 规划选址 |
5.4.4 选址的可行性评估 |
5.4.5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5 开发管理 |
5.5.1 能源项目的招标 |
5.5.2 经济模型评估 |
5.5.3 补贴机制和购电机制 |
5.5.4 管理机制 |
5.6 潜在影响分析 |
5.6.1 驾驶安全因素 |
5.6.2 道路维护因素 |
5.6.3 环境因素 |
5.6.4 景观因素 |
5.7 美国相关规划实践的介绍与分析 |
5.7.1 美国公路路权用地可再生能源项目介绍 |
5.7.2 与我国的比较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3 讨论 |
6.4 研究不足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甘肃公路发展概况 |
1.1.2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
1.2 国内外红层研究现状 |
1.2.1 红层分布概况 |
1.2.2 红层与工程 |
1.2.3 红层地区自然地质灾害 |
1.2.4 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
1.2.5 红层水理特性 |
1.2.6 红层地基承载力 |
1.2.7 红层岩体工程特性 |
1.2.8 国内红层研究成果简评 |
1.3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
1.3.1 土质边坡 |
1.3.2 岩质边坡 |
1.3.3 红层边坡 |
1.4 甘肃红层研究进展 |
1.4.1 白垩系 |
1.4.2 第三系 |
1.5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5.1 红层研究成果评价 |
1.5.2 甘肃红层研究的不足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主要研究目的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4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和灾害特征 |
2.1 引言 |
2.2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 |
2.2.1 甘肃红层概况 |
2.2.2 白垩系 |
2.2.3 第三系 |
2.2.4 红层地区典型地貌特征 |
2.3 甘肃红层自然地质灾害特征 |
2.3.1 灾害概况 |
2.3.2 灾害类型 |
2.3.3 分布规律 |
2.4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病害 |
2.4.1 路基病害 |
2.4.2 路堑边坡病害 |
2.4.3 桥梁病害 |
2.4.4 隧道病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肃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物质组成 |
3.2.1 颗粒组成 |
3.2.2 矿物组成 |
3.2.3 化学成分 |
3.2.4 微观结构 |
3.3 物理性质 |
3.3.1 白垩系 |
3.3.2 第三系 |
3.3.3 甘肃红层物理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
3.4 力学性质 |
3.4.1 白垩系 |
3.4.2 古近系 |
3.4.3 新近系 |
3.4.4 甘肃红层力学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
3.5 指标间的相关性 |
3.5.1 物理指标间的相关性 |
3.5.2 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 |
3.6 水理性质 |
3.6.1 软化性 |
3.6.2 膨胀性 |
3.6.3 崩解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甘肃红层岩体原位测试研究 |
4.1 引言 |
4.2 红层岩体波速特性 |
4.2.1 白垩系 |
4.2.2 古近系 |
4.2.3 新近系 |
4.3 新近系红层大型岩体原位测试 |
4.3.1 依托工程及地质概况 |
4.3.2 试验现场布置 |
4.3.3 岩体变形试验 |
4.3.4 砼/岩直剪切试验 |
4.3.5 岩/岩直剪试验 |
4.3.6 平硐声波测试 |
4.3.7 试验成果 |
4.4 抗剪断强度对比分析 |
4.4.1 岩/岩与砼/岩 |
4.4.2 岩体与岩石 |
4.5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各向异性 |
4.6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试验值和计算值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其变形破坏模式 |
5.1 引言 |
5.2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
5.3 覆盖型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
5.3.1 风积黄土-红层边坡 |
5.3.2 风积黄土-老黄土-红层边坡 |
5.3.3 粘性土-红层边坡 |
5.3.4 夹块石粉质粘土-红层边坡 |
5.3.5 粘性土-卵砾石-红层边坡 |
5.3.6 粘性土-碎石-红层边坡 |
5.3.7 粘性土-块石-红层边坡 |
5.3.8 块(碎)石-红层边坡 |
5.3.9 风积沙-红层边坡 |
5.4 红层岩体结构特征 |
5.4.1 红层结构面特征 |
5.4.2 红层岩体结构类型 |
5.5 红层岩质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
5.5.1 整体结构 |
5.5.2 层状结构 |
5.5.3 含软弱夹层结构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甘肃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性变形特征研究 |
6.1 引言 |
6.2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特征及处治研究 |
6.2.1 依托工程概况 |
6.2.2 覆盖型红层边坡变形概况 |
6.2.3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处治研究 |
6.2.4 渐进式破坏小结 |
6.3 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计算及其渐进式破坏机理 |
6.3.1 边坡地质模型构建 |
6.3.2 边坡计算模型 |
6.3.3 拉张裂缝与边坡稳定性 |
6.3.4 渐进式机理数值模拟 |
6.3.5 拉张裂缝小结 |
6.4 残余强度在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6.4.1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6.4.2 抗剪强度特征 |
6.4.3 抗剪强度与边坡稳定性 |
6.4.4 残余强度小结 |
6.5 降水对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
6.5.1 计算模型 |
6.5.2 计算方法 |
6.5.3 计算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甘肃红层岩质边坡顺层滑动特征研究 |
7.1 引言 |
7.2 坡顶卸载平台与同向顺层边坡稳定性 |
7.2.1 模型构建 |
7.2.2 模型求解 |
7.3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面位置与整体滑动长度 |
7.3.1 计算模型 |
7.3.2 模型求解 |
7.4 兰永一级公路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
7.4.1 工程简况 |
7.4.2 工程地质条件 |
7.4.3 边坡结构特征 |
7.4.4 同向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
7.4.5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红层库岸桥台岩体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
8.1 引言 |
8.2 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8.2.1 自然地理条件 |
8.2.2 工程地质条件 |
8.3 桥台库岸岩体特征 |
8.3.1 岩石的物理力学属性 |
8.3.2 岩体结构特征 |
8.3.3 岩体变形及强度特征 |
8.4 基于赤平极射投影法的桥台库岸稳定性分析 |
8.5 基于强度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1 基本原理 |
8.5.2 自然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3 开挖架桥后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8.6 基于变形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
8.6.1 基本原理 |
8.6.2 模型建立 |
8.6.3 分析方法 |
8.6.4 计算结果分析 |
8.7 桥台库岸实际稳定状况 |
8.8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盾构隧道建设概况 |
1.1.2 盾构隧道的长期稳定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构稳定性理论 |
1.2.2 结构失稳类型及判据 |
1.2.3 盾构隧道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
1.2.4 盾构隧道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抗弯力学性能 |
2.1 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构造 |
2.2 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抗弯力学性能分析 |
2.2.1 现有研究成果 |
2.2.2 管片接头数值建模 |
2.2.3 管片接头转角-弯矩-轴力关系曲线 |
2.2.4 管片接头抗弯刚度取值 |
2.3 接头抗弯刚度对管片衬砌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1 盾构隧道结构分析模型 |
2.3.2 不同接头抗弯刚度下的管片衬砌结构内力 |
2.3.3 基于接头抗弯刚度-弯矩-轴力非线性关系的整环管片衬砌内力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数值分析 |
3.1 稳定性分析模型与方法 |
3.1.1 稳定性分析模型 |
3.1.2 稳定性分析方法 |
3.2 不同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管片衬砌结构失稳分析 |
3.3 地层条件对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3.3.1 地层抗力对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3.3.2 地层侧压系数对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3.3.3 不同地层条件下管片衬砌结构的稳定性 |
3.4 接头抗弯刚度对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3.4.1 不同定值抗弯刚度的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分析 |
3.4.2 考虑非恒定接头抗弯刚度的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分析 |
3.5 拼装方式对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3.5.1 通缝与错缝比较 |
3.5.2 不同错缝方式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失稳破坏模型试验 |
4.1 相似关系 |
4.1.1 相似原理 |
4.1.2 相似关系的确定 |
4.2 试验材料 |
4.2.1 地层 |
4.2.2 混凝土管片 |
4.2.3 接头的模拟 |
4.2.4 注浆材料 |
4.3 加载装置和量测 |
4.3.1 加载装置 |
4.3.2 数据采集装置 |
4.3.3 量测项目 |
4.4 试验工况及步骤 |
4.4.1 试验工况 |
4.4.2 试验步骤 |
4.5 不同因素下管片衬砌结构的失稳力学特征 |
4.5.1 正常工况下不同拼装方式的失稳 |
4.5.2 接头刚度对管片结构失稳的影响 |
4.5.3 管片缺陷对管片结构失稳的影响 |
4.5.4 地层空洞对管片结构失稳的影响 |
4.5.5 地层改良对管片结构失稳的影响 |
4.5.6 管片衬砌结构失稳参数比较 |
4.6 管片衬砌结构的失稳性态分析 |
4.6.1 试验现象 |
4.6.2 失稳过程和性态 |
4.7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失稳判据 |
4.7.1 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比较 |
4.7.2 盾构隧道失稳破坏判断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特殊条件下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的稳定性 |
5.1 局部地层抗力削弱情况下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 |
5.1.1 拱顶地层约束不良 |
5.1.2 左侧拱肩地层约束不良 |
5.1.3 左侧拱腰地层约束不良 |
5.1.4 两侧拱腰地层约束不良 |
5.1.5 不同位置地层约束不良时管片结构稳定性比较 |
5.2 复合地层条件下管片结构的稳定性 |
5.2.1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 |
5.2.2 上硬下软复合地层 |
5.2.3 左硬右软复合地层 |
5.2.4 与均质地层比较 |
5.3 地下水位变化对管片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5.3.1 砂卵石透水性地层 |
5.3.2 富水软粘土地层 |
5.4 结构性能退化对管片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得的成果与奖励 |
(10)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框架 |
1.2.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概念解析与研究综述 |
2.1 研究概念解析 |
2.1.1 高密度与紧凑型城市 |
2.1.2 城市地下空间 |
2.2 地下空间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地下空间理论 |
2.2.2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理论及实践 |
2.3 城市密度研究综述 |
2.3.1 城市高密度研究综述 |
2.3.2 紧凑型城市研究综述 |
2.4 以往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的复杂性分析 |
3.1 当前城市高密度发展状态 |
3.2 现状城市空间拥挤与空间矛盾凸显 |
3.2.1 城市地上与地下空间开发使用呈现脱节状况 |
3.2.2 单一地面交通组织与交通立体化需求不适应 |
3.2.3 当前城市环境状况与现代城市品质极不协调 |
3.2.4 城市更新改造及历史街区保护地上空间冲突 |
3.3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功能多样化趋向 |
3.3.1 城市土地高密度混合提升空间效能 |
3.3.2 人口职住空间融合促进城市空间紧凑化 |
3.3.3 城市空间多功能与高度深度的并重发展 |
3.4 高密度地区交通组织立体化与复杂化 |
3.4.1 轨道交通引导地下交通空间快速发展 |
3.4.2 TOD 模式引导空间一体化开发 |
3.4.3 静态与步行交通得到高度关注 |
3.5 城市地下空间环境与安全风险较严峻 |
3.5.1 地下市政管廊集成化亟待加强 |
3.5.2 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地下化转变 |
3.5.3 地下空间安全水平需大力提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一体化建构 |
4.1 高密度地区城市空间一体化建构 |
4.1.1 高密度地区城市空间 |
4.1.2 城市高密度开发态势 |
4.1.3 高密度地区立体开发实践 |
4.2 高密度地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典型方式 |
4.2.1 城市 CBD 地区空间一体化开发 |
4.2.2 新城中心区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 |
4.2.3 基于旧城保护的地下空间开发 |
4.2.4 旧城高密度地区地下商业街开发 |
4.3 高密度地区地下交通空间一体化建构 |
4.3.1 基于 TOD 的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开发 |
4.3.2 交通触媒催化的地下空间开发 |
4.3.3 轨道站域周边高密度开发 |
4.3.4 轨道站域周边立体化开发 |
4.3.5 机动及静态交通地下化 |
4.3.6 地下步行空间的优化与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安全环境研究 |
5.1 地下空间环境安全评估 |
5.1.1 地下空间地质环境分析 |
5.1.2 地下空间环境安全应用 |
5.1.3 地下空间开发宏观适应性 |
5.1.4 地下空间开发微观适应性 |
5.2 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优化 |
5.2.1 地下空间环境质量要素 |
5.2.2 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优化 |
5.2.3 地下空间艺术与生态化设计 |
5.3 地下空间安全防御对策 |
5.3.1 地下空间安全防御优势 |
5.3.2 地下空间防灾减灾一体化 |
5.3.3 地下空间应急及安全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
6.1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现实价值 |
6.1.1 地下空间规划适应空间集聚化需求 |
6.1.2 地下空间规划系统化与秩序化需求 |
6.2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建构 5 项法则 |
6.2.1 地下空间规模强度的“柔性映射” |
6.2.2 地下空间组织方式的“紧凑聚合” |
6.2.3 地下空间形态结构的“网络岛链” |
6.2.4 地下空间交通联系的“捷径追踪” |
6.2.5 地下空间开发导向的“持续秩序” |
6.3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模式 |
6.3.1 “环形联结”模式 |
6.3.2 “脊轴带动”模式 |
6.3.3 “枝状生长”模式 |
6.4 旧城更新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案例实践—以北京东城区内城为例 |
6.4.1 北京东城区旧城高密度区现状 |
6.4.2 东城区地区整体规划与旧城高密度区更新保护 |
6.4.3 东城区内城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导向 |
6.4.4 重点功能区地下空间设计 |
6.5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层次与方法 |
6.5.1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层次 |
6.5.2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技术方法 |
6.5.3 地下空间详细规划技术方法 |
6.5.4 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技术方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及后续展望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2010年前中国将建155km公路隧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2]不同亮度环境过渡空间光舒适度研究[D]. 吕坤洁.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盾构隧道管段结构分析与健康监测[D]. 姜玉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考虑列车阻塞效应及火源位置条件下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烟气特性研究[D]. 孙建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5]复杂地铁隧道施工稳定性分析与安全信息系统研究[D]. 陈佳玮.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6]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因子识别与等级度量研究[D]. 文聪. 长安大学, 2019(01)
- [7]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D]. 韩丹. 天津大学, 2018(06)
- [8]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D]. 王骑虎.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2)
- [9]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问题研究[D]. 郭瑞. 西南交通大学, 2014(11)
- [10]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D]. 万汉斌. 天津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