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不同生态环境对硬粒小麦品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侯路平[1](2021)在《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科学施用氮、磷、钾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品质以及对氮、磷、钾元素吸收特点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为确定石大硬麦1号最佳追肥方式方案以及石大硬麦1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自育石大硬麦1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方式进行。田间试验于2020年3月-7月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于2020年10月-2021年2月在石河子大学温室大棚进行。按照三叶期100%、三叶期50%+拔节期50%、三叶期25%+拔节期25%+抽穗期50%以及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分别进行追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于石大硬麦1号成熟后调查了各追肥方式下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品质指标以及石大硬麦1号地上部分与籽粒中氮、磷、钾元素含量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基础肥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1.田间试验中,以按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最高,比仅施基肥增产42.21%,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较三叶期100%与三叶期50%+拔节期50%追肥方式下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23.72%和27.92%,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较三叶期25%+拔节期25%+抽穗期50%追肥方式下籽粒产量增长了18.28%,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盆栽试验中,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的影响规律与田间试验一致,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最高,显着高于其他追肥方式下的籽粒产量。2.田间试验中,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3.65%,较仅施基肥处理增加了29.14%;较三叶期100%追肥以及三叶期50%+拔节期50%追肥方式下硬粒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4.80%和27.85%,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较三叶期25%+拔节期25%+抽穗期50%追肥方式下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了15.60%,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石大硬麦1号籽粒黄色素含量也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最高,为10.64 mg/kg,极显着高于其他追肥方式,且籽粒容重,沉降值、吸水率和湿面筋含量及面团延展性也均为最高,均显着高于仅施基肥及三叶期50%+拔节期50%处理。盆栽试验中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规律与田间试验一致,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蛋白质和黄色素含量等品质性状最高,显着高于其他追肥方式下的品质指标。3.田间试验中,在总施肥量一致的情况下,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石大硬麦1号植株和籽粒氮、磷、钾素含量以及氮、磷、钾吸收效率均为最高,较其余追肥方式下差异达到了极显着水平,且该追肥方式有利于提高石大硬麦1号氮肥偏生产力。盆栽试验中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植株和籽粒氮、磷、钾素含量以及氮、磷、钾吸收效率的影响规律与田间试验一致,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植株和籽粒氮、磷、钾素含量以及氮、磷、钾吸收效率最高,较其余追肥方式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4.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尽相同。无论是在田间试验还是盆栽试验中均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0-20 cm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 H及EC值最高,且相对播前养分有较大幅度提高。因此,保证各生育期内均施肥时,提高三叶期追肥比例,能够显着提高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和品质及耕层土壤肥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石大硬麦1号田间最优追肥方式为三叶期重施、拔节期和抽穗期轻施,有利于其产量提高与品质改善。
李乐晨[2](2020)在《野生二粒小麦居群进化及其产量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提出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 L.,2n=4x=28,AABB),是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6x=42,AABBDD)A、B染色体组的供体种,是普通小麦改良的优质基因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野生二粒小麦的基因资源,本研究探讨了野生二粒小麦种内的遗传分化情况,以及A、B基因组的进化速率,并通过选择信号检测发现了两个在野生二粒小麦驯化过程中受到显着选择的SNP位点,同时依据小麦55k芯片的分型结果,对121份野生二粒小麦的粒长、粒宽、百粒重、穗长、可育小穗数、株高等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利用小麦自然群体对籽粒性状进行了验证并进行了基因功能预测。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以121份野生二粒小麦核基因组为基础的系统进化树,以及以野生二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普通小麦核基因组为基础的系统进化树,发现野生二粒小麦间有明显分化,并发现了两份野生二粒小麦材料与硬粒小麦分化程度较低,亲缘关系较近。(2)对野生二粒小麦的A、B染色体组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群体结构分析,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研究表明,野生二粒小麦A基因组在各层次下的分组清晰且稳定,而B基因组的分类混杂,且野生二粒小麦A基因组与B基因组均发生了明显的分化。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B基因组间的分化程度大于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A基因组间的分化程度,这暗示了普通小麦B基因组进化速度快于A染色体组。(3)对121份野生二粒小麦的10424个SNP标记进行选择信号分析,筛选出了两个受到显着选择的位点,分别为AX-108884190与AX-109867478,在该位点1Mb范围内发现了Traes CS6A01G327700基因与Traes CS2A01G136700基因,二者均编码DNAJ蛋白,表明这两个位点可能与小麦环境适应的适应力有关。(4)对野生二粒小麦株高、穗长、可育小穗数、粒长、粒宽、百粒重共6个产量相关性状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地点的6个产量性状间均存在广泛的表型变异。6个性状间的关联分析表明,粒长与粒宽在0.01水平呈显着正相关,与百粒重在0.01水平上呈显着正相关,与穗长与可育小穗数在0.01水平上呈显着负相关。粒宽与百粒重、株高在0.01水平上呈显着正相关,与可育小穗数在0.05水平上呈显着负相关,百粒重与穗长在0.05水平上呈显着负相关,与可育小穗数在0.01水平上呈显着负相关,株高与穗长,可育小穗数在0.01水平上呈显着正相关,穗长与可育小穗数呈显着正相关。(5)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中来自A、B染色体组上的10424个高质量的多态性SNP标记,对121份野生二粒小麦的产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出110个与野生二粒小麦农艺性状显着相关稳定位点。其中控制粒长的显着标记共7个,分布在1A、2A、3A、5A、7A、7B染色体上。控制粒宽的显着位点共67个,在除4B、5B外的染色体上均有分布,控制百粒重的位点共有15个。控制穗长的显着标记共有9个,分布在2A、5A、6A,2B、4B、6B染色体上这些位点中有7个与他人已发表的位点接近。在控制籽粒性状的稳定位点中,有10个在普通小麦群体中得到了验证,其中控制粒宽的位点共8个,控制百粒重与粒长的位点各1个。对验证过的籽粒性状相关位点、株高、穗部相关性状的位点进行了候选基因功能预测,根据功能注释,这些位点可能与泛素连接酶、细胞色素、植物激素有关。
梁勇[3](2020)在《外源硒对硬粒小麦营养积累及盐胁迫缓解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野生二粒小麦与四倍体栽培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极端籽粒硒(Se)含量家系(硬粒小麦R6、R113、R126、R128、R171)为研究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不同浓度(0、0.1、1、2、4、8、10μM)Na2SeO4(VI)和Na2SeO3(IV)对盐胁迫(50 mM NaCl)下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探讨Se缓解小麦盐毒害的作用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采用土培方式,以Na2SeO4为外源硒,两个不同耐Se型的硬粒小麦家系(R113、R171)为材料,研究土壤施硒(0、5、10 mg kg-1)和叶面喷硒(0、11.5、23 mg L-1)对小麦生长、产量品质及库源器官(旗叶、颖壳、籽粒)中微量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为小麦硒营养强化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e能缓解盐胁迫对硬粒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伤害,但该效应因硒种类和施用量而异。低浓度(0.1-4μM)Na2SeO4或Na2SeO3可以提高盐胁迫下硬粒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促进幼苗生长,且Na2SeO4对盐胁迫缓解效应比Na2SeO3更有效。但高浓度(8-10μM)Na2SeO4或Na2SeO3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Na2SeO3抑制作用比Na2SeO4强。2.外施低浓度硒可降低盐胁迫下硬粒小麦幼苗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和电解质渗透率,诱导幼苗根和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缓解幼苗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初始荧光(Fo)下降、促进实际光化学效率[Y(II)]、最大荧光产量(Fm)、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系统II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和可变荧光(Fv)上升。因此外施Se可缓解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盐胁迫下活性氧(ROS)积累,维持叶片较高的光合速率,提高硬粒小麦在盐胁迫下的适应性。3.土壤施硒和叶面喷硒均可显着提高硬粒小麦库源器官中Se含量,但大量Se(50%以上)积累分布在旗叶和颖壳中,籽粒中较低。外源硒对库源器官中Se积累分布的影响取决于硒施加方法和硒施用量,随着硒肥施用量的增加,库源器官中Se含量逐渐增加,但土壤施硒导致旗叶和颖壳积累分布Se的比例高于籽粒,叶面喷硒则与之相反。4.两种施硒方法均促进库源器官中微量元素(Fe、Zn、Cu、Mo)、次生代谢产物和氮素营养物质的吸收累积,且叶面喷硒对其促进作用高于土壤施硒处理,但高施硒量(23 mg L-1、10 mg kg-1)导致其吸收积累下降。此外,Se对重金属元素有拮抗作用,表现为各库源器官中潜在毒性微量元素(Pb、Al、As、Li、Cd)含量明显下降。说明Se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5 mg kg-1或0-11.5 mg L-1)可有效提高小麦的营养品质和产量,且叶面喷硒处理优于土壤施硒处理。
张玉娟[4](2019)在《硬粒小麦灌浆特性及粒重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口粮作物,超过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小麦主要包括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AABBDD,2n=42)和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AABB,2n=28)。硬粒小麦种植面积占比相对较小,约占世界小麦种植总面积的10%左右。与普通小麦相比,硬粒小麦具有品质较好,适应性较强之特点,且在不少性状上遗传变异很丰富,是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次级基因库。籽粒灌浆特性是影响小麦最终产量形成的关键且复杂的动态生理过程,决定着籽粒最终形态、粒重、饱满指数及其它商品性。研究不同硬粒小麦种质的灌浆性状及粒重的遗传特点,对挖掘硬粒小麦优异种质资源,丰富小麦遗传改良的物质基础,提升小麦产量与品质潜力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份硬粒小麦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材料,对其灌浆特性及粒重等10个性状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观察测定。利用基于EST序列开发的、覆盖硬粒小麦全基因组的136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和混合线性模型(MLM)方法对这10个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灌浆特性及千粒重表型分析:本研究所考察的10个表型性状(第一期至第六期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千粒重),都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第六期灌浆速率。所有性状的表型值均符合正态分布,表现为典型的数量性状。且这10个性状都有着较高的遗传率(H2>77%),其中千粒重的遗传率最高(H2=93.16%)。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性状间均存在显着的关联性,千粒重与其它9个灌浆特性性状间均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灌浆持续期与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间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2.灌浆特性性状及粒重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在连续三年考察测定的10个灌浆特性及粒重性状中共检测到128个显着关联的SNP标记(P<0.01),不同性状关联到的SNP标记数目从1-22个不等,表型变异贡献率范围为4.63%-59.44%。六个时期的灌浆速率共检测到75个显着关联的SNP标记。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这三个灌浆参数共关联到38个SNP标记,相关联的SNP标记主要分布在3A和4B染色体上。与千粒重显着关联的SNP标记有15个,分布在1A、1B、3A、3B、5A、5B、6B、7A、7B染色体上,其中在7A和7B染色体上的标记最多。综合之,本研究所考察的10个灌浆特性及粒重性状显着关联的SNP标记主要分布在1A、2A、3A、4B、7A和7B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特定区域形成了QTL簇。
李小燕[5](2019)在《Puroindoline基因与小麦籽粒硬度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籽粒硬度是小麦的关键性状之一,它极大地影响着小麦的加工和烘烤品质。籽粒硬度主要是由5D染色体上Puroindoline(Pina和Pinb)基因控制的。如果Pina、Pinb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导致小麦籽粒变硬;只有当Pin基因都是野生型时才是软粒小麦。籽粒硬度除了受Pin基因控制,还受环境、籽粒重量和一些微效的硬度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TL)控制。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Puroindoline b-like(Pinb-2v)基因可能是其中的一个QTL位点。Pin基因与硬度表型之间的关系怎样?Pinb-like作为一个与Pinb基因序列高度相似的基因,与硬度表型是否有关联?这些问题均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用单粒谷物特性测定系统(SKCS)测定籽粒硬度表型,通过PCR技术对107份小麦材料的Pin基因型进行鉴定,获得Pin基因的组成信息;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在蛋白水平上进一步确定Pin突变或缺失对其蛋白表达的影响。在最新的麦类作物基因组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设计Pinb-like基因在小麦不同染色体上的引物,通过普通PCR、巢式PCR和衍生剪切扩增多态性技术对Pinb-like基因型组成进行分析。为了确定Pina基因与小麦食品加工品质的关系,通过基因枪轰击法把Pina干扰载体及其线性表达框转化到普通软粒小麦Emai 12中,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对其进行后代植株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107份中国小麦材料的Pin基因型和表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出现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Pina-D1a/Pinb-D1a(39.3%)和Pina-D1a/Pinb-D1b(34.6%);在Pina基因方面,中国农家品种小麦比栽培品种具有更高的等位基因多样性。本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Pina缺失等位基因(命名为Pina-D1z),并开发了它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此外,还检测到了一个Pina和Pinb基因双缺失的等位基因。对以前的研究和本研究的总结认为21个Pin等位基因的硬度潜在表型都是硬粒。(2)针对Pinb-like基因设计出了一套基因鉴定流程和鉴定的引物,完成了Pinb-like基因型鉴定工作,克隆出了7个新Pinb-like等位基因,发现Pinb-like基因在小麦胚乳中特异性高效表达。在Pinb-like同源片段的共线性方面,发现在普通六倍体小麦A、B、D基因组内部的共线性比它与供体基因组的共线性关系差,小麦B基因组的分化时间比A、D基因组更早,且B基因组演化速度也比较快。(3)对经RNA干扰的Pina基因转基因植株的籽粒硬度和PINA蛋白表达分析,发现部分转基因阳性株系的籽粒硬度值升高,而且发现PINA蛋白表达量降低的株系,PINB蛋白表达量则有升高。基于麦类基因组资源数据库,设计了引物鉴定Pinb-like基因和Pin基因的组成,用SKCS鉴定了硬度表型,辅助以基因位点的共线性分析,证明了Pinb-like基因与Pinb基因仅仅是序列相似,而与硬度表型无关。对Pin基因型与表型的系统分析,也表明了21个Pin等位基因可能与硬度表型的显着改变相关。Pin基因、Pinb-like基因与籽粒硬度之间关系的探讨,有助于对籽粒硬度性状的深入理解,对小麦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胡鑫[6](2018)在《硬粒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及低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的组成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AABB,2n=4x=28)是四倍体栽培小麦,其播种面积约占世界小麦总面积的10%,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硬粒小麦是由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 L.,AABB,2n=4x=28)驯化而来,在其起源和驯化的过程中经历了长期复杂的环境演变条件,在很多性状上具有丰富的变异,同时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是普通小麦次级基因源库。因此,对硬粒小麦进行遗传评价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对于发掘优异的种质资源,用于硬粒小麦及普通小麦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来自世界各地的150份硬粒小麦材料的10个主要的农艺性状进行了4年3个重复的表型鉴定;其次利用基于EST序列开发的1366个SNP标记对150份硬粒小麦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研究以及连锁不平衡(LD)进行了研究;并利用1366个SNP标记基于混合线性模型(MLM)对其10个主要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另外,利用MALDI-TOF-MS技术,对150份硬粒小麦材料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硬粒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鉴定:硬粒小麦10个主要的农艺性状间都存在丰富的变异,都呈连续性分布,表现为典型的数量性状。大部分性状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广义遗传率的结果也表明考察的所有性状都有较高的遗传率(H2>80%)。因此这些农艺性状的表型数据可以用于后续研究。另外鉴定了一些农艺性状优异的材料可进一步验证加以利用。2.硬粒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1366个单核甘酸多态性(SNP)标记对硬粒小麦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硬粒小麦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和PIC值分别是0.2395和0.1950。B基因组相对A基因组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生态地理区域的硬粒小麦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也表现出较大差异。3.硬粒小麦群体结构分析:群体结构分析表明,供试硬粒小麦材料主要被分为两个明显类群。硬粒小麦不同类群并没有表现基于国家和地区上一致规律性,而部分生态地理区域的材料有一定的关联,不同时间段的材料的聚类也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4.硬粒小麦连锁不平衡分析:硬粒小麦基因组中表现出较高的LD水平,不同的基因组和染色体的平均LD程度不同,A基因组的LD程度总体上要高于B基因组。极显着的LD的成对位点的比率范围从1A的2.4%到2B的7.4%(R2>0.1,p<0.001),14条染色体上平均R2值变化范围从1B的0.043到4A的0.113。结合EST标记的最新物理位置,在染色体和基因组水平,对其LD衰减水平进行评估,不同的染色体内LD衰减距离各异,总体上A基因组衰减距离大于B基因组。5.硬粒小麦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在四年数据中,基于混合线性模型(MLM)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65个显着关联结果,不同性状的关联标记的数目从1个到54个不等,这些标记解释了5.0%-26.1%的表型变异。单个性状可能与多个标记相关联,同时单个标记也可能与多个性状相关联。一些关联标记与已报道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研究相一致。共有7个显着的关联结果在四年的关联分析中被重复检测到(主穗长(LMS)和株高(PH)分别有4和3个),同时2个关联结果在3年数据中被重复检测到,11个关联结果在两年数据中都有检测到,这些重复性的关联结果多是显着且可靠的。通过对关联标记对应的EST序列进行同源性序列比对,共确定了多个可能控制相关农艺性状的主效候选基因。同时我们在2A、5A、6A、7A、1B和6B染色体特殊区域发现了一些与农艺性状显着关联的标记聚集形成的QTL簇。6.硬粒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鉴定:在Glu-A3和Glu-B3两个位点,一共鉴定出了12个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等位变异,其中有2个先前没有报道的新的变异。Glu-A3和Glu-B3位点各有5个先前报道过的亚基被鉴定出来,其中Glu-A3位点Glu-A3e、Glu-A3a/c、Glu-A3d、Glu-A3f和Glu-A3b分别占43.0%、16.1%、10.1%、12.8%和7.4%;Glu-B3位点Glu-B3d,Glu-B3b和Glu-B3c分别占60.4%、6.0%和6.0%,Glu-B3h的材料有4个,Glu-B3f也仅在一个材料中被鉴定出来。另外,在Glu-A3和Glu-B3位点各有一个新的蛋白亚基基因型被鉴定出来,分别编码的蛋白亚基分子量在40500 Da和41260 Da左右。
张拓[7](2017)在《人工合成小麦遗传多样性及重要农艺性状变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以及全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硬粒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选育而成的人工合成小麦具有被改良的D组染色体,相较普通小麦提供了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了小麦育种资源。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是进行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基础,也是品种改良的基础。本研究以87份来自CIMMYT的人工合成小麦材料和23份普通小麦材料组成含110份材料的自然群体,对群体材料重要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利用SPSS 20软件处理数据,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是否丰富。对三个地区110份材料六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以及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具体结果如下:1.三个试验点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为河南南阳试验点的穗下节长,最小的为河南南阳试验点的旗叶宽性状,变异系数分别为22.93%和8.55%。人工合成小麦总体的变异系数大于普通小麦变异系数。2.三个试验点的多样性指数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合成小麦大于普通小麦,只有河南南阳试验点人工合成小麦穗长多样性指数小于普通小麦,陕西三原试验点的人工合成小麦和普通小麦穗长多样性指数相等。3.聚类分析将陕西杨凌和河南南阳的供试材料在欧氏距离为7的时候分为了两大类别。我们称之为A和B两大类别。其中87份材料包含于A类之中,B类包含23份材料,分别就是人工合成小麦材料和普通小麦材料。在陕西三原试验点由于环境的影响,使得聚类结果不同与其余两地,有9份人工合成小麦在欧氏距离为5的时候和常规小麦分在了一组,这说明三原斗口试验站环境对该9份材料的影响比较大。4.相关性分析表明旗叶宽与其余几个性状容易呈现出负相关性或负显着性相关,株高与其余性状均有正相关关系。
苏琳琳,杨珍平,夏清,王宝青,孙敏,高志强[8](2017)在《加拿大硬麦在晋麦区产量与籽粒品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扩大山西优质小麦品质资源范围,[方法]对选用的16个加拿大硬粒小麦品种的产量、产量结构、籽粒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并对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引进的硬粒春小麦优质品种,其籽粒品质均优于当地品种山农129。获得高蛋白(蛋白含量≥14%)强筋(湿面筋含量≥32%)高产(籽粒产量>4 500kg·hm-2)品种是硬粒6号、16号、17号;高蛋白中筋(28%<湿面筋含量<32%)高产品种是硬粒4号、5号、9号、11号;高蛋白强筋中产(籽粒产量>3 000kg·hm-2)品种是硬粒8号、14号、15号;高蛋白中筋中产品种是硬粒7号、10号;当地品种山农129为高蛋白中筋高产品种。[结论]硬粒小麦除1号、2号、3号、13号外,其余品种对改良山西小麦籽粒品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陈雪燕[9](2016)在《小麦及其近缘种属品质相关基因avenin-like b和NAM-B1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作为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人们在追求高产的情况下,对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麦品质是由蛋白质、脂质、淀粉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其中蛋白质的含量、质量以及相互作用尤为重要。小麦储藏蛋白包括麦谷蛋白(glutenin)和麦醇蛋白(gliadin),其与面筋流变学特性相关,分别决定面团的粘弹性。麦谷蛋白分为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GS)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LMW-GS);醇溶蛋白包括α-、β-、γ-及ω-gliadin等类型。然而大量研究证实,目前研究的传统面筋蛋白仅能解释小麦品质变异的30%-70%。在传统面筋蛋白的氨基酸中半胱氨酸只占一小部分(约2%),它们可形成分子间二硫键,使蛋白质结构变成超高分子聚合物,为面筋提供黏弹性,而avenin-like蛋白(ALPs)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小麦贮藏蛋白因其含有高冗余的半胱氨酸残基,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avenin-like b蛋白含有18-19个半胱氨酸残基,可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二硫键,进而影响小麦面粉的加工品质。但在该蛋白的研究上仍然缺乏关于该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等位基因的数量以及等位基因的影响等遗传信息。野生型NAM-B1基因主要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中,其控制小麦中铁、锌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加快植株衰老,促进叶片中的营养物质向籽粒中的运输。在栽培小麦中很少被发现,尤其在中国栽培小麦中的分布仍不清楚。本研究主要围绕在小麦品质中影响蛋白质量和含量的avenin-like b和NAM-B1基因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中国春和野生二粒小麦Bethlehem代换系的材料L16-3BS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获得47个差异蛋白点,2个是和对照品种BL相比较,在材料L16-3BS新出现的蛋白点,35个表达量上调的点,10个表达量下调的点。结合质谱鉴定技术,47个差异蛋白点被鉴定为:球蛋白(Globulin)5个,α-醇溶蛋白(Alpha-gliadin)2个,γ-醇溶蛋白(gamma gliadin)2个,MYB转录因子(MYB transcription)1个,延长因子(elongation factor)1个,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2个,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7个,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1个,类燕麦蛋白(avenin-like)2个,小麦果聚糖(triticin)3个,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1个,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2个,18个未知蛋白(unknown protein)。确定与品质相关基因avenin-like b为候选基因进行深入研究。2、对avenin-like b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avenin-like b基因全长855-858bp,无内含子,并且与数据库中的中国春参考序列分别匹配在染色体7DS(99%),4AL(98%)和7AS(97%)上。用中国春缺体四体系进行基因的染色体定位,首次明晰了该基因属于多基因家族,有三位基因位点,并分别位于7A、4A和7D上,依次命名为TaALPb-7A,TaALPb-4A和TaALPb-7D。序列比对分析发现:TaALPb-7A基因有3个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TaALPb-7A1、TaALPb-7A2、TaALPb-7A3。TaALPb-4A基因有4个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TaALPb-4A1、TaALPb-4 A2、TaALPb-4A3、TaALPb-4A4,而在TaALPb-7D位点上没有发现新的变异类型。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相同染色体上avenin-like b基因克隆序列分别聚在一起,形成一小类;与已报道的avenin-like蛋白序列在图中构成一大类,彼此间相似度较高,与低分子量谷蛋白(LMW-GS)、高分子量谷蛋白(HMW-GS)亲缘关系较近,与ω-醇溶蛋白亲缘关系最远。3、dd-PCR表达分析:有功能的TaALPb-7A等位基因(TaALPb-7A1、TaALPb-7A2)可正常表达,与内参基因表达拷贝数比例在1:2.54到1:3.36之间。而无功能的TaALPb-7A等位基因(TaALPb-7A3)不能正常表达。4、构建可正常表达的TaALPb-7A1、TaALPb-7A2体外表达载体,进行体外诱导表达、并纯化TaALPb-7A1、TaALPb-7A2目标蛋白,掺粉试验表明,这2种等位基因均对小麦的加工品质有正相关作用。5、针对TaALPb-7A两种类型等位基因(正常表达和沉默)序列开发了ASP功能标记,功能验证表明:正常表达的等位基因和揉混特性中的和面时间(P<0.0443)及8分钟带宽(P<0.0096)呈显着相关。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籽粒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关联分析发现,可表达的TaALPb-7A等位基因及沉默的TaALPb-7A等位基因与这些参数相关性不显着。表明可表达的TaALPb-7A对品质的贡献并未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6、对小麦近缘种属12个基因组(W、E^e、E^b、St、Q、Ns、Ta、U、C、N、V、R)的avenin-like b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在一些基因组中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并且在一些基因组中发现一些新的变异类型,为小麦的品质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和良好的研究基础。7、利用218份中国小麦栽培种,进行NAM-B1等位基因的筛选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参试的中国栽培种中没有发现野生型NAM-B1存在,只有NAM-B1的插入型(24.3%)和缺失型(75.7%)两种类型存在,深入剖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为今后如何更好利用野生型NAM-B1以及在小麦营养品质改良方面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作用。
陈加晋[10](2015)在《刘大钧与小麦育种科学研究》文中提出刘大钧是我国着名的小麦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细胞遗传研究所所长。他学习、工作在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最为频繁巨大的年代,自小家境优越,但求学经历坎坷,曾先后辗转于多所学校,最后终在金陵大学成才。刘大钧于194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到退休,他见证了南京农业大学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尤其在1983-1991年担任学校校长期间,他为南农大全面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刘大钧一生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在很多细分领域都颇有建树,较为突出的是小麦辐射育种、小麦抗白粉病、小麦外源种质、我国特有小麦种质这四个方面。60年代初开始,他带领团队逐步攻克小麦辐射育种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选育出高产优质小麦"宁麦3号",为长江中下游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中期开始,他带领团队开创国内簇毛麦研究先河,于国际上首次鉴定出其高抗白粉病,运用染色体工程先后培育多个抗白粉病优质材料,尤其是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对提高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以及改善其他农艺性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经济意义;后利用细胞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将新抗白粉病基因Pm21定位于簇毛麦染色体6V短臂,并成功将其转入小麦。为解决我国小麦赤霉病难题,他带领团队从80年代初开始,对小麦亲缘植物大赖草、鹅观草和纤毛鹅观草进行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攻克多种新技术并创制出了一批有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基础材料,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他又带领团队抓住机遇和挑战,专攻我国特有种质西藏小麦、新疆小麦和云南小麦,对其起源、进化方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弄清世界小麦起源中心的东界和中国小麦进化起源的方式和途径有着重要意义。科技思想史是连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桥梁。刘大钧的贡献其实已经超出了小麦育种学的范围,在其一生的小麦育种科研活动中,蕴藏有丰富的育种思想。他坚持依生产急需定育种目标、坚持以技术创新为育种核心,坚持立足实践的育种策略、坚守始终如一的育种原则。这些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还具有特定的历史渊源,它的形成和发展是跟时代的造就、启蒙教育的奠基、名师的耳濡目染以及刘大钓个人的积累等因素分不开的。
二、云南不同生态环境对硬粒小麦品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不同生态环境对硬粒小麦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 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 号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野生二粒小麦居群进化及其产量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野生二粒小麦的进化 |
1.1.1 野生二粒小麦的形态特点及分布 |
1.1.2 野生二粒小麦在普通小麦形成中的地位 |
1.2 野生二粒小麦有益性状利用的研究进展 |
1.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3.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
1.3.2 连锁不平衡 |
1.3.3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
1.3.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一般策略 |
1.3.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1.3.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优势与不足 |
1.4 普通小麦农的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野生二粒小麦的居群进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DNA提取与SNP分型 |
2.1.3 群体结构分析 |
2.1.4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2.2 研究结果 |
2.2.1 野生二粒小麦SNP的质量及在基因组的分布 |
2.2.2 野生二粒小麦的遗传分化 |
2.2.3 野生二粒小麦A基因组间的遗传分化 |
2.2.4 野生二粒小麦B基因组间的遗传分化 |
2.2.5 野生二粒小麦驯化过程中的位点缺失 |
2.3 讨论 |
第3章 野生二粒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田间试验设计及性状调查 |
3.1.3 农艺性状其测定方法 |
3.2 表型数据处理 |
3.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3.1 DNA提取与基因分型 |
3.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3.3 显着位点的验证 |
3.3.4 稳定位点的基因功能预测 |
3.4 实验结果 |
3.4.1 野生二粒小麦农艺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 |
3.4.2 野生二粒小麦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3 野生二粒小麦产量相关性状间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4.4 籽粒性状相关位点的验证 |
3.4.5 产量相关位点的基因功能预测 |
3.5 讨论 |
3.5.1 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
3.5.2 产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5.3 野生二粒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功能预测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外源硒对硬粒小麦营养积累及盐胁迫缓解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硒 |
1.1.1 硒在自然界中的形式与分布 |
1.1.2 硒在植物中的吸收与转运 |
1.1.3 硒的生物学效应 |
1.2 植物盐害及其生理机制 |
1.2.1 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2 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机理 |
1.3 小麦 |
1.3.1 小麦的生产和分布 |
1.3.2 野生二粒小麦的分布 |
1.3.3 野生二粒小麦的遗传多样性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硒对盐胁迫下硬粒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和生长条件 |
2.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硒对盐胁迫下硬粒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2 硒对盐胁迫下硬粒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3 硒对盐胁迫下硬粒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2.4 硒对盐胁迫下硬粒小麦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2.2.5 对盐胁迫下硬粒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6 硬粒小麦种子和幼苗多组分变量相关性网络分析 |
2.3 讨论 |
3 施硒方式对硬粒小麦营养品质及库源器官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和生长条件 |
3.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硒方式对小麦库源器官硒含量的影响 |
3.2.2 施硒方式对小麦库源器官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3 施硒方式对硬粒小麦库源器官潜在毒性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4 施硒方式对硬粒小麦库源器官多组分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5 施硒方式对硬粒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6 硬粒小麦农艺性状和库源器官营养物质相关性网络分析 |
3.3 讨论 |
4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用于本试验的硬粒小麦在三种环境下的籽粒硒含量 |
附录 B 不同施硒方式下变量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硬粒小麦灌浆特性及粒重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硬粒小麦的形态学特点及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1.1.1 硬粒小麦形态学特点 |
1.1.2 硬粒小麦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1.2 小麦籽粒灌浆的研究进展 |
1.2.1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分析 |
1.2.2 小麦籽粒主要灌浆参数的研究 |
1.2.3 小麦籽粒灌浆影响因素 |
1.3 关联分析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1.3.1 关联分析的概念及原理 |
1.3.2 关联分析的研究方法 |
1.3.3 关联分析在小麦中的应用 |
1.4 小麦籽粒灌浆及千粒重QTL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硬粒小麦材料 |
2.2 田间种植和调查方法 |
2.2.1 田间种植 |
2.2.2 表型性状的测定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2.3.1 表型性状的统计分析 |
2.3.2 关联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硬粒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表型分析 |
3.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2 方差与遗传率分析 |
3.1.3 硬粒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千粒重相关性分析 |
3.2 硬粒小麦籽粒灌浆相关性状及千粒重的关联分析 |
3.2.1 不同年份间籽粒灌浆特性及千粒重关联分析结果 |
3.2.2 硬粒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千粒重关联分析结果 |
3.2.3 与目标性状显着关联的SNP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
4 讨论 |
4.1 硬粒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千粒重遗传解析 |
4.2 硬粒小麦灌浆特性及千粒重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 |
4.2.1 不同时期灌浆速率的候选基因 |
4.2.2 籽粒灌浆参数的候选基因 |
4.2.3 千粒重的候选基因 |
4.3 基因组上的QTL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Puroindoline基因与小麦籽粒硬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小麦概述 |
1.2 小麦籽粒硬度 |
1.3 Pin及相关基因的研究 |
1.4 RNA干扰技术和植物遗传转化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中国小麦的Puroindoline基因多样性及其与籽粒硬度的关系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3 实验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Puroindoline b-like基因与籽粒硬度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小麦pAHC25-Pina-RNAi载体及其线性表达框的遗传转化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文特色与创新 |
5.3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质粒图谱 |
附录3 基因序列 |
附录4 培养基母液配方 |
(6)硬粒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及低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的组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硬粒小麦的形态学及起源与地理分布 |
1.1.1 硬粒小麦形态学特点 |
1.1.2 硬粒小麦起源与地理分布 |
1.2 硬粒小麦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1.2.1 硬粒小麦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学研究 |
1.2.2 硬粒小麦种质资源抗病、耐逆性的研究及育种利用 |
1.2.3 硬粒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及育种利用 |
1.3 关联分析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1.3.1 关联分析的基础:连锁不平衡 |
1.3.2 关联分析的策略 |
1.3.3 关联分析在小麦中的应用 |
1.4 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研究进展 |
1.4.1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的分类 |
1.4.2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的染色体定位与等位变异 |
1.4.3 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与品质的关系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硬粒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硬粒小麦材料 |
2.1.2 硬粒小麦主要农艺性状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硬粒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分析 |
2.3 讨论 |
3 硬粒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DNA的提取 |
3.1.2 SNP基因型分型 |
3.1.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4 遗传结构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NP揭示的硬粒小麦遗传多样性 |
3.2.2 硬粒小麦的群体结构分析 |
3.3 讨论 |
3.3.1 硬粒小麦遗传多样性评价 |
3.3.2 硬粒小麦遗传结构评价 |
4 硬粒小麦的连锁不平衡分析与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连锁不平衡 |
4.1.2 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硬粒小麦连锁不平衡 |
4.2.2 硬粒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
4.3 讨论 |
4.3.1 硬粒小麦连锁不平衡分析 |
4.3.2 硬粒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
5 硬粒小麦低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组成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提取及MALDI-TOF-MS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Glu-A3位点鉴定结果 |
5.2.2 Glu-B3位点鉴定结果 |
5.2.3 硬粒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的亚基组合类型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人工合成小麦遗传多样性及重要农艺性状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遗传多样性 |
1.1.1 遗传多样性的涵义 |
1.1.2 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 |
1.1.3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1.3.1 表型标记 |
1.1.3.2 细胞学标记 |
1.1.3.3 生化标记 |
1.1.3.4 分子标记 |
1.2 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人工合成小麦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
1.3.1 人工合成小麦在抗病性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田间种植和性状调查 |
2.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陕西杨凌试验点供试材料数据分析 |
3.1.1 所选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 |
3.1.2 所选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3.1.3 聚类分析 |
3.2 河南南阳试验点供试材料数据分析 |
3.2.1 所选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 |
3.2.2 所选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3 聚类分析 |
3.3 陕西三原试验点供试材料数据分析 |
3.3.1 所选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及多样性指数 |
3.3.2 所选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3.4 三试验点数据综合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 |
4.2 聚类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加拿大硬麦在晋麦区产量与籽粒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数理统计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16个不同硬粒小麦的产量性状分析 |
2.2 16个不同硬粒小麦的品质性状差异 |
3 讨论与结论 |
(9)小麦及其近缘种属品质相关基因avenin-like b和NAM-B1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品质研究现状 |
1.1.1 国际小麦品质的研究 |
1.1.2 我国小麦品质的研究 |
1.2 小麦的品质性状 |
1.3 影响小麦品质性状的因素 |
1.4 贮藏蛋白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
1.4.1 麦谷蛋白的研究 |
1.4.2 醇溶蛋白的研究 |
1.5 小麦贮藏蛋白的研究方法 |
1.6 avenin-like基因的研究现状 |
1.6.1 avenin-like蛋白(基因)在小麦中的研究现状 |
1.6.2 avenin-like b在小麦近缘种属中的研究现状 |
1.7 小麦及其近缘植物与品质相关的研究 |
1.7.1 小麦以及近缘植物分类 |
1.7.2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在小麦近缘种属的相关研究 |
1.7.3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在小麦近缘种属中的相关研究 |
1.7.4 小麦近缘种醇溶蛋白的研究 |
1.8 NAC转录因子的研究 |
1.8.1 NAC转录因子的发现及其家族成员 |
1.8.2 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分类 |
1.8.3 NAC基因的功能与作用 |
1.8.4 NAC基因在小麦及其近缘种属中的研究 |
1.9 本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9.1 本研究的内容 |
1.9.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栽培小麦中Avenin-like b基因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种子全蛋白提取 |
2.2.2 双向凝胶电泳 |
2.2.3 候选基因的克隆 |
2.2.4 PCR扩增、检测、回收和测序 |
2.2.5 基因定位和克隆测序 |
2.2.6 droplet digital PCR(ddPCR) |
2.2.7 序列多态性分析和功能标记开发、验证 |
2.2.8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电泳 |
2.2.9 品质测定 |
2.2.10 功能验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蛋白质组学的分离与鉴定 |
2.3.2 目的蛋白(基因)的确定 |
2.3.3 目的基因的扩增和测序 |
2.3.4 序列分析和基因定位 |
2.3.5 不同染色体上的克隆和序列多态性分析 |
2.3.6 TaALPb-7A两种类型等位基因表达水平比较与分析 |
2.3.7 功能标记开发和验证 |
2.3.8 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2.3.9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鉴定和品质测定 |
2.3.10 诱导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11 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及检测 |
2.3.12 蛋白纯化 |
2.3.13 重组蛋白的品质效应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近缘种属中Avenin-like b基因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avenin-like b基因克隆 |
3.2.2 PCR扩増 |
3.2.3 PCR产物检测、回收、转化和测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扩增结果 |
3.3.2 7D染色体的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中国栽培种中NAM-B1等位基因的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基因克隆 |
4.2.2 引物设计 |
4.2.3 PCR扩増、克隆、测序 |
4.2.4 PCR产物检测、回收、转化、测序 |
4.2.5 基因序列比对分析 |
4.2.6 总RNA的提取 |
4.2.7 RNA完整性和浓度检测 |
4.2.8 cDNA的合成 |
4.2.9 RT-PCR扩増 |
4.2.10 RT-PCR产物检测、回收、转化、测序 |
4.2.11 c DNA序列的比对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NAM-B1等位基因的筛选和分布 |
4.3.2 53 份栽培种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
4.3.3 DNA和cDNA序列的比较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刘大钧与小麦育种科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刘大钧生平活动 |
第一节 出生与求学经历 |
第二节 主要工作经历 |
第二章 小麦辐射育种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小麦辐射育种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小麦辐射育种初步研究 |
第三节 小麦辐射育种突破性研究 |
第三章 小麦抗白粉病研究 |
第一节 优质抗源簇毛麦的发现和远缘杂交研究 |
第二节 优质抗病材料的创制 |
第三节 抗病基因的定位、命名、分离和克隆 |
第四章 小麦外源种质研究 |
第一节 大赖草研究 |
第二节 鹅观草属研究 |
第五章 中国特有小麦种质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工作准备 |
第二节 染色体组成和形态特征研究 |
第三节 起源和进化方式的推论 |
第六章 刘大钧小麦育种思想及其渊源 |
第一节 刘大钧小麦育种思想 |
第二节 刘大钧小麦育种思想渊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云南不同生态环境对硬粒小麦品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侯路平. 石河子大学, 2021
- [2]野生二粒小麦居群进化及其产量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李乐晨. 河南大学, 2020(02)
- [3]外源硒对硬粒小麦营养积累及盐胁迫缓解效应研究[D]. 梁勇. 成都大学, 2020(08)
- [4]硬粒小麦灌浆特性及粒重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D]. 张玉娟.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5]Puroindoline基因与小麦籽粒硬度关系研究[D]. 李小燕.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 [6]硬粒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及低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的组成鉴定[D]. 胡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7]人工合成小麦遗传多样性及重要农艺性状变异分析[D]. 张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8]加拿大硬麦在晋麦区产量与籽粒品质的研究[J]. 苏琳琳,杨珍平,夏清,王宝青,孙敏,高志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9]小麦及其近缘种属品质相关基因avenin-like b和NAM-B1的研究[D]. 陈雪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10]刘大钧与小麦育种科学研究[D]. 陈加晋.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