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瑞公司煤炭制样化验设备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徐玉山,白欣田,周平,路海来,娄新华[1](2020)在《全自动制样系统在铝土矿行业的应用》文中认为全自动制样系统在氧化铝行业入厂原料铝土矿样品制备中的尝试应用,可提升其制样系统的效率并满足相应的升级要求。从技术参数、制样流程、主要设备配置及程序控制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提出需改进的方向,以期对铝土矿行业样品制备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自动制样系统应配备前置预烘干单元以便将损失的水分自动计入样品水分数据,传统的制样单元间固定点对点的空间输送将会变成多点对多点的空间输送,须集成工业机器人技术及人工智能制样模式和场景运用技术以满足高效制样要求。
李艳红[2](2019)在《云南典型褐煤的结构特性及腐植酸物化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褐煤等低变质煤资源储量丰富,但因水含量高、热值低等特点导致其转化利用受限且易造成污染环境。因此开发褐煤等低变质煤的分级分质利用技术,实现其高附加值综合利用至关重要。云南省褐煤储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内蒙古。因其成煤年代及环境的因素使得昭通和弥勒褐煤属于典型的高腐植酸煤。腐植酸(HA)通常可用作肥料、土壤改良剂、钻井助剂、蓄电池阳极,及医药产品等。以高腐植酸煤为生产原料,提取和开发腐植酸类产品,是实现云南褐煤高附加值分质分级利用的重要途径。因煤炭结构特性的复杂性致使不同煤种所制备的腐植酸类产品的性能具有显着差异。因此,论文以云南典型的昭通和弥勒高腐植酸煤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煤的结构特性与其腐植酸提取、物化性能的关系,以期为后续腐植酸生产、利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固体核磁、X射线衍射、顺磁共振谱、热解-气相色谱-质谱,热重-红外、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现代分析技术对昭通和弥勒高腐植酸煤的煤质特性进行了多尺度表征分析。基于发热量及透光率初步判断,昭通褐煤(ZT)的煤化度略低于弥勒褐煤(ML)。化学结构特征分析发现,两种煤的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昭通煤具有高芳香度、高羧基含量、低自由基含量的基本结构特征;弥勒褐煤具有高脂肪链结构、高自由基含量等基本结构特征,造成其结构差异的可能原因与两种煤的成煤因素有关。(2)采用国际腐植酸协会推荐的腐植酸提取方法从两种褐煤中提取腐植酸,测定了腐植酸的物化特性,结果表明昭通褐煤腐植酸(ZTHA)具有羧基含量高的特点,而弥勒褐煤腐植酸(MLHA)具有羟基含量高的特点。羧基含量高的特性导致ZTHA的凝聚限度和交换容量高于MLHA,羟基含量高的特点导致MLHA容易发生团聚形成超大分子结构。荧光和XRD分析表明ZTHA的芳香度高于MLHA;E4/E6和GPC分析表明MLHA的分子量大于ZTHA;XPS结果表明ZTHA的芳香碳含量高于MLHA,脂肪碳含量低于MLHA。上述结构特征导致了MLHA的热稳定性好于ZTHA,但热氧化性低于ZTHA。(3)考察Na OH、Na4P2O7碱液中加入蒽醌对腐植酸提取及组成性质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昭通和弥勒褐煤的腐植酸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在固液比0.2 g:100 m L的条件下,Na OH提取ZT中HA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 OH浓度0.10 mol/L、温度90°C、反应时间2.0 h;Na4P2O7提取ZT中HA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4P2O7浓度0.04 mol/L、温度90°C、反应时间1.5 h;Na OH提取ML中HA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 OH浓度0.05 mol/L、温度80°C、反应时间1.5 h;Na4P2O7提取ML中HA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4P2O7浓度0.03 mol/L、温度90°C、反应时间1.5 h。对于弥勒褐煤而言,使用Na OH或Na4P2O7提取腐植酸的产率相差不大;而对于昭通褐煤而言,使用Na OH提取HA的产率高于使用Na4P2O7提取HA的产率。(4)采用碱溶酸析法从昭通褐煤中提取的腐植酸分子量小(Mn=32685),酚羟基含量低(1.11 meq/g),芳香度高(51.4%,NMR结果),尺寸大,为盘绕结构;从弥勒褐煤中提取的腐植酸分子量大(Mn=106495),酚羟基含量高(2.94 meq/g),芳香度低(47.8%,NMR结果),尺寸小,为展开结构。将煤质特性和腐植酸特性进行了关联,研究表明,腐植酸的热稳定性和热氧化性与煤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有机结构化学键的强弱是影响热稳定性高低的关键。芳香度高的褐煤所提取的腐植酸热稳定性较好,而热氧化性除了与有机结构有关外,还与结构中的含氧基团有关,较多的含氧基团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腐植酸的热氧化性能。
涂家财[3](2013)在《动力配煤技术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煤炭作为主要的一次性能源,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十一五”计划提出节能减排以来,各用煤企业对煤炭的燃烧利用提出更高要求。煤炭品种繁多,需将单煤进行优化配比,以达到节约煤炭资源,提高锅炉安全性和经济性。我国配煤技术尚处于经验配煤阶段,因此据煤质特性进行配煤技术的优化研究有重大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1)分别采用石炭2#与印尼动力煤以不同配比配制混煤A1-A4,用无烟煤以不同配比与印尼动力煤配制混煤B1-B4,然后将八种煤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差热分析,据△H值进行配煤技术优化,根据锅炉基本参数(ST≥1250℃)和煤炭价格成本分析,发现石炭2#:印尼动力煤的配比7:3时能满足燃烧参数要求,且成本最低。无烟煤:印尼动力配为7:3时能满足燃烧参数要求,且成本最低。(2)对无烟煤、石炭2#、印尼动力煤、石炭4#、神混2#和神混3#等六种混煤进行△H和Tm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不同煤种的Mad或Vad与△H值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相同煤种的不同Mad或Vad与△H值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总体表现为随着Mad增大,△H值不断降低;随着Vad增大,△H值不断增大。(3)对上述六种煤的研究发现:随着Cad含量增大,△H值不断升高;Mad越大,Tm值越小;ST越大,Tm值越大;酸碱比越小,Tm值越大,上述参数对都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4](2011)在《中国煤质检测仪器设备市场现状和未来需求分析》文中认为以大量、详实的用户调查为基础,真实收集掌握国内煤质化验仪器及煤炭制样设备、煤炭机械化采样设备在各行业分布,煤质化验仪器及煤炭制样设备、煤炭机械化采样设备各主要生产厂商市场占有情况,并对煤质化验仪器、煤炭制样设备和煤炭机械化采样设备需求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杨艳[5](2021)在《临涣焦化炼焦配煤方案优化及其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焦炭是冶金行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料,在高炉炼铁时发挥材料骨架、增炭剂、还原剂、发热剂的作用,焦炭中的硫份、灰分和强度等直接影响冶金产品的质量。本论文主要阐述了临涣焦化自建厂以来在配煤炼焦技术方面所做的探索和改进。早期主要利用传统配煤技术即利用煤质的工业分析和粘结性指标来指导配煤,期间为降低配煤成本,尝试将生产过程产生的低价除尘灰、焦粉代替瘦煤回配至配合煤中进行炼焦,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同时,降本增效成果显着;随着煤岩学指标的应用不断得到深化,开始利用煤岩学理论指导配煤,结合小焦炉实验,着手建立了常用煤种的工业分析、工艺分析及煤岩等指标数据库,结合配合煤的常用技术指标,再利用配合煤镜质组反射率的加和性,根据单种煤镜质组数据,按照理想镜质组分布图在原有的配煤方案上进行优化,调整相应的单种煤比例或者煤种,在确保同等焦炭质量的基础上计算相应的配合煤成本,选择成本最低的配煤方案投入生产,同时煤岩分析技术可有效的甄别混煤,保证了配合煤质量的稳定;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煤焦指标自动化检测设备的开发应用,提高了实验效率,便于建立海量数据库,从而形成智能配煤系统软件对焦炭质量进行智能预测和对配煤方案进行优化成为可能,2019年,在公司原有数据库及配煤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煤灰成分、成煤期及煤岩组分等32个参数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大小并进行定量分析,应用多元矩阵方法,实现了配煤方案全方位智能优化,结果表明,通过使用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统优化配煤方案,使临涣焦化的配煤技术走到了行业前列,生产成本不断降低,2012年起,利用生产过程产生的低价焦粉、除尘灰按不高于1%比例代替山西瘦煤或临涣瘦煤进行配煤,每年降低配煤成本约900万元。2016年起,利用煤岩分析结果优化配煤方案,年降低配煤成本近3000万元;2019年6月,利用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统优化配煤方案,年降低配煤成本5000余万元。
修淑云,曹长武[6](2003)在《ISO 13909:2001与我国煤炭机械采样标准的制定》文中研究表明 国际标准ISO 13909:2001《硬煤和焦炭机械采样》已于2001年12月15日正式出版,从而为我国煤炭机械采制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极有指导价值与借鉴作用的标准范本。本文拟根据ISO 13909:2001中的有关规定,并按国家GB/T 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
吴天才[7](2021)在《太西煤特征与制备活性炭优势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西煤活性炭是性能优良的吸附产品,其吸附性能与太西煤的质量关系密不可分,研究太西煤活性炭与太西煤煤质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选择活性炭原料煤、生产性能优质的环保工程材料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采集样品测试、资料收集整理、对比分析研究等手段,通过分析以太西煤为原料煤制造活性炭的优势和太西煤煤质主要特征,对比研究了影响太西煤活性炭质量的煤质因素,总结出太西煤活性炭质量与原料煤煤质之间的关系。太西煤活性炭具有微孔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机械强度高等特点,通过数据分析,太西煤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蓝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都优于同类产品,能够广泛应用于气相及液相物质吸附。煤基活性炭的性能原料煤的种类和质量有很大的相关性。太西煤煤质总体具有低灰、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高精煤回收率、高机械强度的特点,可用于冶金、化工和动力等诸多方面,是制造煤基活性炭的优质原料。经对比分析,太西煤活性炭的性能与原料煤的质量有关,太西煤生产活性炭优势主要因素有:太西煤碳含量高是太西煤活性炭机械强度高、吸附容量大的直接原因;太西煤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和惰质组之和所占比例高,且镜质组占比优于惰质组更大,因此太西煤活性炭微孔发达、比表面积大;太西煤煤灰成分中Fe2O3含量高,对碳化料活化有催化作用,并且对活性炭孔隙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华泽嘉[8](2021)在《汪清油页岩热解特征及气体热载体干馏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能源与资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油页岩干馏可制取页岩油作为石油的补充能源。目前,国内主要应用抚顺式气体热载体干馏炉炼油技术获取页岩油,技术相对落后,油收率低,且油页岩浪费严重,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了油页岩的综合开发利用。因此,掌握油页岩的干馏炼油机理,研发先进的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炉是需要重点解决的基础应用性关键问题,也是油页岩综合利用中污染物控制和高效节能的途径。本文以汪清油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紧密围绕汪清油页岩热解过程中气体释放特性与热解反应性,利用FLASHCHAIN模型预测热解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深入探究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热源——热解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对气体热载体干馏炉内干馏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开发新型气体热载体干馏装置。本文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观到本征全方位研究油页岩热解气体释放机理,并从实验研究到模拟计算和设计开发,最终研发先进的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系统并通过工程化验证实验。本文主要工作如下:利用FT-IR及13C-NMR分析汪清油页岩有机结构的官能团与碳骨架结构分布。结合TG-FTIR结果,采用分峰拟合的方法探究汪清油页岩热解过程中热解气体的释放特性。利用TG分析结果研究汪清油页岩不同升温速率的热解特性。运用Friedman法、FWO法和DAEM模型计算油页岩低温热解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COOH官能团在200℃以上会分解生成CO2。热解温度超过600℃,碳酸盐裂解继续生成CO2气体,同时伴随有少量CO的析出。对于汪清油页岩热解,FWO法和Friedman法计算的表观活化能随转化率连续变化。两种方法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233.71kJ/mol和234.61kJ/mol。综合F检验和量准则检验得出Logistic DAEM模型适合求解汪清油页岩的动力学参数,低温热解活化能为238.67kJ/mol。探究汪清干酪根热解轻质气体的释放规律。结合FLASHCHAIN模型及密度泛函理论预测热解产物的生成特性与反应机理,研究干酪根在不同热解温度主要官能团变化规律,判断热解过程中析出气体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干酪根热解气体产物主要为低碳数烃类,还有少部分为CO2和CO。随着热解的进行,干酪根FT-IR中脂肪烃区域振动强度逐渐减小并最终消失。干酪根热解形成CO的过程,首先是脂基结构结构,其次是羰基结构,最后为醚键结构。无论是脂肪烃还是芳香烃结构,形成CH4的过程都是主要发生分子间H原子的转移,杂原子O有助于油页岩油母质发生热解形成CH4。干酪根分子的烷链支化度呈出先减小后增大又减小趋势,在470℃左右时-CH2-和-CH3的振动吸收峰面积之比最大为7.064。针对气体热载体式干馏过程使用Ansys-Fluent对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在Fluent中利用多孔介质模型,并采用自定义程序对炉内流动与传热传质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床内流体流动的模拟研究中,采用以Ergun方程为基础的多孔介质模型和RNG k-□湍流模型能够较好的吻合干馏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气体热载体干馏炉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为确保干馏效果,提高气体与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和时间,可在干馏段形成同轴或偏心轴撞击流分布方式的涡流。建立油页岩颗粒物料传热传质模型,预测床内温度、水分和挥发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当进气速度和进气温度分别提升1.5m/s和1 00℃时,干酪根热解反应进程分别加快1600秒和600秒。当进气速度和进气温度分别降低1.5m/s和100℃时,干酪根热解反应进程分别降低1600秒和600秒。此外,在当进气温度分别提升或降低100℃时,热解前期的过程中水分最大蒸发速率则分别提升11.4%或降低24.7%。根据汪清油页岩及干酪根的有机结构及热解气体释放特性分析,以干馏过程数值模拟为基础,开发新型气体热载体干馏系统,并开展了中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干馏炉供热能力设计符合工艺要求,实际运行时热瓦斯平均供热温度为572℃,干馏炉内恒温段最高温度为520℃至550℃。入炉瓦斯平均温度与干馏炉内最高干馏温度差值为30℃至50℃,干馏炉保温效果较好,干馏炉热损失比较小。新型气体热载体干馏装置实现了干法排焦,半焦中水分为低于2%,可以直接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瓦斯加热炉无积碳结焦问题。试验期间收油率为91.7%,为新型气体热载体干馏炉的工程化与大型化奠定基础。
彭军山[9](2019)在《7.63m焦炉配煤结构优化及焦炭质量预测》文中指出焦炭作为冶金行业重要的原料,其质量的优劣对高炉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某焦化公司7.63 m超大型焦炉配煤结构进行优化,并综合分析了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和方式,对配煤结构的优化以及指导配煤炼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配煤结构中添加焦化废弃物、石油焦以及焦粉,作为配煤中的粘结剂和瘦化剂参与配煤炼焦,优化超大型7.63 m焦炉的配煤结构。对配入不同比例固废的型煤强度进行了测定,当加入焦油渣、酸焦油和生化污泥各2.5%后,型煤的抗压性最好;分析了添加1%的焦化废弃物后焦炭质量的变化,焦炭质量变化较小,其中配入后焦炭的CRI有所降低,CSR有所升高。小焦炉试验以及工业生产实践表明:合理的配入石油焦(适当比例为4%),所生产焦炭质量差异不大。添加焦粉工业实验,配比不超过0.5%,若焦粉等比例替代瘦煤,可配1.5%。选取14种具有代表性的单种煤,并进行了40 kg焦炉的炼焦试验。对单种煤的煤质进行检测,分析了其MMR、G值、挥发分以及灰分的灰催化指数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分别建立了预测焦炭CRI和CSR的模型:y(CRI)=1.895x(Vd)-1.248x(G)+11.691x(MMR)+8.047x(MBI)+75.560,其R2为0.964;预测CSR的模型为y(CSR)=-3.459x(Vd)+1.611x(G)-15.721x(MMR)-6.989x(MBI)+20.482,其R2为0.941,从而指导配煤炼焦生产。分析了7.63 m焦炉焦炭的光学组织含量,从微观层面揭示了焦炭质量的影响因素。随着焦炭中镶嵌状组织的含量的增加,焦炭的M40逐渐升高,M10逐渐降低;随着焦炭(光学各向异性指数)OTI指数的增加,焦炭的CRI相对有所减小,CSR有所增加。图20幅;表25个;参60篇。
杜文广[10](2017)在《民用洁净焦炭制备和煤气组成调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民用散煤燃烧释放的颗粒物(PM)、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是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雾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及危害,已成为公众及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民用散烧煤清洁化势在必行。煤焦化产业产能过剩、焦炉煤气潜力有效利用差,已导致许多企业闲置、效益下降。借助煤焦化产业制备民用洁净燃料就显现出其重要性。煤焦化产物焦炭着火点高、火焰长度短、续燃能力差、污染物排放量大,难于直接用于民用燃烧;焦炉煤气富氢少碳,无法经济高效合成化学品或富集甲烷。针对存在的问题,本课题提出以两步高效固硫及减氮脱硝、催化助燃、自主增碳、还原磁化耦合富集甲烷等为核心,进行民用洁净焦炭制备及煤气组成调制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本文主要选取山西、陕西和青海等地不同种类的煤,引入CaCO3、CaO、Fe3O4、钾长石等不同类型的多功能添加剂或复合添加剂,通过高温干馏(热解)制得民用洁净燃料。分别在高温反应炉、铁箱装置、工业化焦炉等不同规模装置上,考察了钙基类型及Ca/S摩尔比对高温干馏煤气组成及H2/CO摩尔比以及洁净焦炭固硫率的影响规律、Ca/S摩尔比对洁净焦炭高温燃烧固硫率的影响规律,并在实验室水平管式炉及不同民用燃具上考察与比较了民用洁净焦炭及其它煤基民用燃料燃烧污染物的排放特性。采用XRD、BET、XPS、TG-MS、TG-DSC和TPR等表征手段对研究样品物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GC和烟气分析仪分别对干馏煤气组成和燃烧烟气污染物进行检测,分析并探讨了煤高温干馏过程中煤气组成调制、洁净焦炭制备与应用中两步固硫减氮脱硝机理。同时采用课题组自制搅拌流态化气-固相反应装置,进行焦炉气低温磁化赤铁矿富集磁铁矿和甲烷的实验。这些已为民用洁净焦炭制备及煤气组成调制关键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碳酸盐类添加剂在高温干馏过程中分解成CO2与炽热C之间气化反应生成的CO,来调制煤气组成及H2/CO摩尔比;利用碳酸盐类在高温干馏过程中分解成的CaO与煤炭中硫高温分解成的一部分H2S和Fe S间反应生成的CaS来完成热解中固硫;利用洁净焦炭中存在的CaO与燃烧形成的SO2间反应生成的CaSO4,和洁净焦炭中存在的CaS氧化成的CaSO4两种方式来完成燃烧中高效固硫;利用焦炉气中H2和CO低温还原磁化赤铁矿富集磁铁矿和CH4,所有这些反应过程热力学是可行性的。(2)碳酸盐类添加剂的加入使煤炭高温干馏形成的热解煤气总量增加,特别是煤气组分CO及CO2量急剧增加,并随Ca/S摩尔比的增加煤气中H2/CO摩尔比显着下降。煤炭高温干馏的同时,CaCO3会分解生成CaO和CO2。CO2在干馏煤气中与炽热的C发生气化反应生成CO,导致高温干馏煤气总量和煤气组成中CO、CO2量增加。CaO的催化作用主要是提高煤干馏过程中挥发物的裂解以及焦炭结构的部分分解。碳酸盐类添加剂加入入炉煤的量的计算公式为:(3)引入多功能钙基复合添加剂的配合煤,经高温干馏后制备的洁净焦炭中,硫的形态主要为CaS和有机硫。钙基添加剂的类型和Ca/S摩尔比对制备的洁净焦炭中总硫含量和固硫率影响是不同的。复合添加剂中,钙基添加剂使制备的洁净焦炭中全硫含量增加。加入CaCO3添加剂制备的洁净焦炭具有较好的固硫率,并随着Ca/S摩尔比的增加,固硫率逐渐增加,最佳Ca/S摩尔比为2。钙基添加剂一方面促进了煤中有机硫高温分解为H2S,并以CaS形式被固定在焦炭中;另一方面使Fe S2热解形成的Fe S转化成CaS被固定在洁净焦炭中。复合添加剂中Fe3O4对煤中有机硫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复合添加剂中的Fe和Ca对焦中氮分解成挥发性氮具有催化作用。引入多功能钙基复合添加剂的配合煤在高温干馏过程中,具有合理固硫、减氮效果。(4)民用洁净焦炭具有良好的燃烧固硫效果。当Ca/S摩尔比为1.5时,其固硫率接近100%。燃烧温度对洁净焦炭固硫率的影响规律与固硫添加剂在燃烧过程中形成CaSO4产物热稳定性有关。当燃烧温度低于1050℃,洁净焦炭固硫率在99%以上。高温干馏处理降低了洁净焦炭燃烧污染物氯、汞及芳香烃类的含量。助燃剂的引入使洁净焦炭具有与其它传统煤基民用燃料相近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依据着火级别判断标准(着火温度600℃≥Ti>400℃时为易燃煤)和着火稳燃特性的指数判别民用洁净焦炭为易燃性且燃烧较好的煤基燃料。洁净焦炭的CRI在4858%之间,相比冶金焦炭具有较好的反应性。民用洁净焦炭高温燃烧过程中SO2、NOX、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浓度低。民用洁净焦炭高效固硫的原因是:一方面有机硫燃烧释放的SO2被焦炭中的活性CaO捕获后氧化成CaSO4;另一方面煤高温干馏过程焦炭中形成的CaS氧化成CaSO4。民用洁净焦炭有效降低NOX释放的途径是:将洁净焦炭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NOX被CO和C还原成N2,而洁净焦炭中Ca和Fe元素对上述过程具有显着催化作用。不同于传统燃煤固硫,洁净焦炭高温燃烧过程中具有高效固硫、脱硝效果。(5)广灵式赤铁矿中铁的主要物相为赤铁矿和褐铁矿,而和其矿物关系密切的为石英砂。经H2低温还原磁化作用,赤铁矿晶粒转变成磁铁矿晶粒,晶粒明显长大,且具有明显的变晶粒状聚集结构、壳层带状聚集结构。虽然磁铁矿晶粒中包裹着脉石杂质,但其嵌布粒度较大。铁品位28.63%的赤铁矿在450℃下,H2还原磁化30min后获得磁铁矿,在磁场强度为0.156T的条件下进行磁选,可获得铁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56.99%和61.93%的精矿粉。模拟焦炉气通过低温赤铁矿还原磁化后的形成的气体为富甲烷气,经过分离N2就可以得到甲烷浓度较高的合成天然气。(6)民用洁净焦炭工业化制备工艺成熟可靠,制备出的洁净焦炭产品质量稳定。民用洁净焦炭于2016年进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民用煤燃烧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指南(试行)》优质煤替换类型名单,进行推广。目前民用洁净焦炭工业化生产量达100万吨,主要替代民用散煤,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二、科瑞公司煤炭制样化验设备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瑞公司煤炭制样化验设备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全自动制样系统在铝土矿行业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全自动制样系统制样流程 |
2 主要设备配置及工作原理与技术参数 |
3 样品制备比对试验与应用案例 |
4 结语 |
(2)云南典型褐煤的结构特性及腐植酸物化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 |
1.1 褐煤资源及其煤质特性 |
1.2 褐煤和腐植酸的结构 |
1.2.1 褐煤的结构 |
1.2.2 褐煤的含氧官能团 |
1.2.3 腐植酸的结构 |
1.3 煤结构的研究 |
1.3.1 褐煤的红外分析 |
1.3.2 褐煤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1.3.3 煤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1.3.4 煤的固体核磁研究 |
1.3.5 煤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1.3.6 煤的电子自旋共振谱分析 |
1.4 腐植酸的提取及其影响因素 |
1.4.1 腐植酸的提取方法 |
1.4.2 氧化对腐植酸产率的影响 |
1.5 腐植酸的理化性质分析 |
1.5.1 腐植酸的元素分析 |
1.5.2 腐植酸的分子量分析 |
1.5.3 腐植酸的含氧官能团分析 |
1.5.4 腐植酸的显微结构分析 |
1.5.5 腐植酸的热性质 |
1.5.6 腐植酸的结构分析方法 |
1.5.7 腐植酸同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
1.6 选题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耗材与试剂 |
2.3 分析与表征设备 |
第三章 昭通(ZT)和弥勒(ML)褐煤的性质 |
3.1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性质 |
3.1.1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基本性质分析 |
3.1.2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煤岩分析 |
3.2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红外分析 |
3.3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XRD分析 |
3.4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拉曼分析 |
3.5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固态核磁 |
3.5.1 固态CP/MAS-~(13)C NMR |
3.5.2 固态CP/MAS-~1H NMR |
3.6 昭通褐煤和弥勒褐煤的EPR分析 |
3.7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XPS分析 |
3.8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热分析 |
3.9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热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腐植酸的基本理化性质与结构分析 |
4.1 腐植酸的制备 |
4.2 腐植酸的基本理化性质 |
4.2.1 腐植酸的基本性质 |
4.2.2 腐植酸的显微结构分析 |
4.3 腐植酸的结构特性研究 |
4.3.1 腐植酸的FTIR分析 |
4.3.2 腐植酸的XRD分析 |
4.3.3 腐植酸的紫外-可见光分析 |
4.3.4 腐植酸的分子荧光分析 |
4.3.5 腐植酸的核磁分析 |
4.3.6 腐植酸的热分析 |
4.3.7 腐植酸的热解-气相色谱-质谱 |
4.3.8 腐植酸的EPR分析 |
4.3.9 腐植酸的XPS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腐植酸的提取及物化性能研究 |
5.1 褐煤提取腐植酸的工艺参数优化 |
5.1.1 昭通褐煤提取腐植酸的参数优化 |
5.1.2 弥勒褐煤提取腐植酸的工艺优化 |
5.1.3 昭通褐煤腐植酸的分级 |
5.2 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腐植酸结构特性研究 |
5.3 昭通褐煤制备腐植酸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3)动力配煤技术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炭资源的概况 |
1.1.1 煤炭的形成 |
1.1.2 煤炭的常用检验指标 |
1.1.3 煤炭的分类 |
1.1.4 煤炭的用途 |
1.2 动力配煤的意义 |
1.2.1 符合国家政策 |
1.2.2 满足本国能源需求 |
1.2.3 满足燃煤产需的对路供应 |
1.2.4 提高和稳定动力煤质量,满足燃煤用户对煤质均匀性和稳定性要求 |
1.2.5 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缓解环境压力,满足用户环保要求 |
1.2.6 能为企业和社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
1.2.7 对高效利用物流资源十分有利 |
1.3 动力配煤的研究状况 |
1.3.1 国外动力配煤的研究状况 |
1.3.2 国内动力配煤的研究状况 |
1.3.3 利用热重-差热分析法进行配煤研究的情况 |
1.3.4 动力配煤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以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1.1 不同煤种样品的采取 |
2.1.2 煤样的制备 |
2.2 实验仪器以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空干基 Mad 的测定方法 |
2.3.2 挥发分(Vad)的测定方法 |
2.3.3 碳含量(Cad)的测定方法 |
2.3.4 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
2.3.5 灰成分的测定方法 |
2.3.6 差热分析法测定ΔH 和 Tm |
2.4 实验思路 |
第三章 混煤△H 值分析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1 引言 |
3.2 不同配比所得混煤的结果与讨论 |
3.2.1 原煤的技术指标检测 |
3.2.2 石炭 2#和印尼动力煤的配比研究 |
3.2.3 无烟煤和印尼动力煤的配比研究 |
3.3 △H 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Mad 对△H 的影响 |
3.3.2 Vad 对△H 的影响 |
3.3.3 Cad 对△H 的影响 |
3.3.4 ST 对△H 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煤 Tm 值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1.1 煤的燃烧过程理论 |
4.1.2 燃尽温度研究的意义 |
4.1.3 燃尽温度研究现状 |
4.2 Tm 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不同种煤 Mad 对 Tm 的影响 |
4.2.2 不同种煤 Vad 对 Tm 的影响 |
4.2.3 不同煤种 Cad 对 Tm 的影响 |
4.2.4 不同煤种 ST 对 Tm 的影响 |
4.2.5 不同煤种灰成分酸碱比对 Tm 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中国煤质检测仪器设备市场现状和未来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煤质化验仪器及煤炭制样设备、煤炭机械化采样设备市场基本状况 |
2.1 煤质化验仪器在各行业分布情况 |
2.2 煤炭制样设备市场基本状况 |
2.3 煤炭机械化采样设备市场基本状况 |
3 市场现状分析 |
3.1 火电行业和煤炭行业目前是煤质化验仪器的最大需求主体 |
3.2量热仪、工业分析、元素分析产品为主要市场需求 |
3.3 民族企业占据市场优势地位 |
3.4 采样环节机械化采样还不受重视 |
(5)临涣焦化炼焦配煤方案优化及其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配煤炼焦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炼焦煤资源分布 |
2.1 配煤炼焦理论基础 |
2.1.1 炼焦煤种类 |
2.1.2 焦炭质量的判定 |
2.1.3 焦炭质量的影响因素 |
2.1.4 配煤炼焦的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煤炭资源分布及供应量 |
2.2.1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及主要炼焦煤出口国 |
2.2.1.1 储量 |
2.2.1.2 产量 |
2.2.1.3 主要炼焦煤出口国 |
2.2.2 中国及分省2019年炼焦煤产能及供应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临涣焦化配煤炼焦工艺及检验方法 |
3.1 临涣焦化配煤、炼焦工艺流程 |
3.2 主要煤焦化验分析设备 |
3.3 煤和焦炭主要指标及检测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临涣焦化配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
4.1 传统经验配煤法 |
4.2 添加焦粉、除尘灰进行配煤的应用 |
4.2.1 焦粉、除尘灰应用前配煤方案及分析指标 |
4.2.2 对焦粉、除尘灰进行分析 |
4.2.3 焦粉、除尘灰回配的小焦炉试验 |
4.2.4 焦粉、除尘灰回配的大焦炉应用 |
4.3 利用煤岩分析技术指导配煤 |
4.3.1 对所有煤种进行煤岩分析,甄别混煤,判别质量 |
4.3.2 建立用煤数据库 |
4.3.3 利用煤岩分析技术优化配煤方案 |
4.3.3.1 山西水浴焦煤的应用 |
4.3.3.2 峰景北焦煤的应用 |
4.4 应用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统指导配煤 |
4.4.1 全要素配煤概念的提出 |
4.4.2 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统的核心技术 |
4.4.2.1 各要素与焦炭质量间的数学模型建立 |
4.4.2.2 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统的软件特点 |
4.4.2.3 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统的研究内容 |
4.4.2.4 系统模型参数及设置 |
4.4.2.5 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统数据库 |
4.4.2.6 焦炭质量预测 |
4.4.2.7 自动配煤优化 |
4.4.2.8 历史配煤方案 |
4.4.3 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统在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
4.4.3.1 检测并建立常用炼焦煤灰成分数据库 |
4.4.3.2 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统在优化配比方面的应用 |
4.4.3.3 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统在新煤种开发方面的应用 |
4.4.3.4 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统的预测准确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效益测评与估算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太西煤特征与制备活性炭优势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 |
1.1.1 选题依据 |
1.1.2 主要研究内容 |
1.2 活性炭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活性炭研究现状 |
1.2.2 太西煤活性炭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收集与分析 |
1.3.2 样品采集及煤质化验 |
1.3.3 活性炭制备及质量测试 |
1.3.4 分析研究 |
第二章 资料获取 |
2.1 研究区选择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质概况 |
2.3 资料收集 |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4.1 样品采集 |
2.4.2 活性炭制备 |
2.4.3 实验测试 |
2.5 测试结果分析 |
2.5.1 煤质测试结果分析 |
2.5.2 活性炭测试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太西煤活性炭质量特征 |
3.1 活性炭质量要求 |
3.1.1 煤基活性炭质量影响因素 |
3.1.2 煤基活性炭质量要求 |
3.2 太西煤活性炭的质量特征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太西煤煤质特征分析 |
4.1 煤层特征 |
4.1.1 含煤地层及煤层 |
4.1.2 沉积环境分析 |
4.1.3 煤变质作用 |
4.2 太西煤煤质特征 |
4.2.1 物理性质 |
4.2.2 化学性质 |
4.2.3 煤的工艺性能 |
4.2.4 煤的可选性 |
4.3 煤的工业用途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太西煤煤质与活性炭优势关系研究 |
5.1 太西煤活性炭吸附特征 |
5.1.1 活性炭吸附原理 |
5.1.2 太西煤活性炭吸附特征 |
5.2 活性炭对煤质的一般要求 |
5.3 煤质对活性炭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煤质对活性炭成分的影响 |
5.3.2 煤质对活性炭结构的影响 |
5.3.3 煤质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5.3.4 煤质对活性炭生产的影响 |
5.4 太西煤煤质与活性炭优势关系研究 |
5.4.1 太西煤煤质与活性炭优势关系研究方法 |
5.4.2 太西煤煤质与活性炭优势关系对比研究 |
5.5 太西煤煤质与活性炭优势关系汇总 |
5.6 太西煤活性炭优势机理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汪清油页岩热解特征及气体热载体干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能源现状 |
1.1.2 油页岩资源 |
1.1.3 油页岩开发利用方式 |
1.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油页岩热解有机结构与轻质气体释放特性研究现状 |
1.2.1 热解有机结构研究 |
1.2.2 热解气体产物释放特性研究 |
1.3 干酪根分子模型构建及热解过程分子模拟研究现状 |
1.3.1 干酪根分子模型构建研究 |
1.3.2 热解构成分子模拟研究 |
1.4 固定床热解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5 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现状 |
1.5.1 巴西Petrosix干馏工艺 |
1.5.2 爱沙尼亚Kiviter干馏工艺 |
1.5.3 抚顺式干馏工艺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油页岩燃料特性与干酪根制备 |
2.1 引言 |
2.2 汪清油页岩 |
2.3 油页岩特性分析 |
2.3.1 样品来源 |
2.3.2 元素分析及工业分析 |
2.3.3 油页岩含油率评价 |
2.3.4 油页岩灰分组成 |
2.3.5 油页岩灰熔点 |
2.3.6 油页岩比热容 |
2.3.7 油页岩热稳定性 |
2.3.8 油页岩密度 |
2.3.9 油页岩可磨性指数 |
2.4 油页岩干酪根制备与分析 |
2.4.1 仪器设备和试剂材料 |
2.4.2 实验步骤 |
2.4.3 干酪根的基础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汪清油页岩有机结构与热解气体释放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油母质平均单元结构分析 |
3.2.1 ~(13)C-NMR核磁共振实验 |
3.2.2 FT-IR实验分析 |
3.3 油页岩热解气体析出特性 |
3.3.1 TG-FTIR实验分析 |
3.3.2 CH_4和CO热解析出规律 |
3.4 升温速率对油页岩热解动力学的影响 |
3.4.1 等转化率法 |
3.4.2 n~(th)DAEM方法 |
3.4.3 等转化率动力学计算 |
3.4.4 n~(th)DAEM动力学计算 |
3.5 FLASHCHAIN模型热解气体释放模拟研究 |
3.5.1 FLASHCHAIN模型简介 |
3.5.2 模型分子量计算方法 |
3.5.3 预测公式 |
3.5.4 模型预测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解过程中轻质气体演化过程的分子模拟 |
4.1 引言 |
4.2 汪清干酪根热解页岩油分子组成结构研究 |
4.2.1 干酪根热解收油实验 |
4.2.2 页岩油分子组成研究 |
4.2.3 页岩油分子结构研究 |
4.3 汪清干酪根裂解产物分布与特征 |
4.3.1 闪速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4.3.2 烃类化合物分布 |
4.3.3 正构烷烃特征参数 |
4.3.4 环烃和芳烃族化合物分布特征 |
4.4 汪清油页岩干酪根热解过程的分子模拟研究 |
4.4.1 理论基础 |
4.4.2 软件介绍 |
4.4.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模块 |
4.4.4 参数设置 |
4.5 汪清油页岩有机质热解过程中轻质气体形成机理研究 |
4.5.1 汪清有机质干酪根结构分析 |
4.5.2 汪清有机质热解过程中H_2形成机理的研究 |
4.5.3 汪清有机质热解过程中CO_2形成机理的研究 |
4.5.4 汪清有机质热解过程中CO形成机理的研究 |
4.5.5 汪清油页岩热解过程CH_4形成机理的动力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炉炉内特性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新型瓦斯布气装置 |
5.3 炉内冷态流动的数学模型 |
5.3.1 模型的提出 |
5.3.2 模型 |
5.3.3 方程离散化及单值条件 |
5.3.4 多孔介质模型耦合考虑 |
5.3.5 反应过程描述及数学模型 |
5.4 干馏炉内流场模拟与分析 |
5.4.1 模拟前的准备 |
5.4.2 压力分布及分析 |
5.4.3 速度分布及分析 |
5.5 油页岩干馏过程数值模拟 |
5.5.1 数值方法及模型 |
5.5.2 模拟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气体热载体干馏工程化验证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油页岩干馏系统 |
6.2.1 干馏炉 |
6.2.2 油气冷凝收油系统 |
6.2.3 循环瓦斯加热炉 |
6.2.4 测点分布 |
6.3 油页岩干馏工程化验证试验 |
6.3.1 入炉油页岩样品含油率 |
6.3.2 试验运行 |
6.3.3 页岩油收率 |
6.3.4 页岩油油品分析 |
6.3.5 循环瓦斯组成分析 |
6.3.6 循环瓦斯加热器分析 |
6.3.7 干法排焦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7.63m焦炉配煤结构优化及焦炭质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炼焦煤资源状况及成焦特性 |
1.1.1 炼焦煤资源概况 |
1.1.2 成焦特性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1.2 超大型7.63m焦炉 |
1.3 废弃物配煤研究进展 |
1.3.1 废塑料配煤炼焦 |
1.3.2 焦化固体废弃物配煤炼焦 |
1.4 炼焦煤性质对焦炭质量影响 |
1.4.1 煤质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1.4.2 煤焦显微组分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1.5 炼焦煤成焦理论 |
1.5.1 溶剂抽提理论 |
1.5.2 胶质体理论 |
1.5.3 中间相理论 |
1.6 焦炭的气化反应 |
1.7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
2.1.1 研究内容 |
2.1.2 实验方案 |
2.2 实验设备 |
第3章 7.63m焦炉配煤结构优化 |
3.1 添加剂配煤炼焦 |
3.2 焦化废弃物配煤炼焦研究 |
3.2.1 固体废弃物配煤对型煤的强度影响 |
3.2.2 固体废弃物对配合煤指标及焦炭质量的影响 |
3.2.3 添加固体废弃物对推焦电流的影响 |
3.2.4 添加固体废弃物对煤气指标的影响 |
3.3 石油焦配煤炼焦研究 |
3.3.1 40kg焦炉配石油焦炼焦试验 |
3.3.2 配入石油焦对7.63米焦炉生产影响 |
3.4 焦粉配煤炼焦研究 |
3.4.1 除尘灰质量分析 |
3.4.2 300kg焦炉配煤试验方案及煤质分析 |
3.4.3 除尘灰回配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4.1 焦炭碱度指数的计算 |
4.2 焦炭质量的预测 |
4.3 小结 |
第5章 焦炭光学组织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5.1 焦炭光学组织的测定 |
5.2 焦炭质量的测定 |
5.3 焦炭光学组织与其质量的关系 |
5.3.1 光学组织与冷态强度间的关系 |
5.3.2 光学组织与焦炭热态强度间的关系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民用洁净焦炭制备和煤气组成调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 |
1.1 民用散煤亟待治理 |
1.1.1 雾霾及其形成概述 |
1.1.2 雾霾的治理关键--管控好散烧煤 |
1.2 煤基民用燃料的应用和环境效益 |
1.2.1 我国一次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
1.2.2 煤炭利用与环境生态 |
1.2.3 民用燃料在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作用 |
1.3 煤基民用洁净燃料生产及应用现状 |
1.3.1 类型 |
1.3.2 生产 |
1.3.3 应用 |
1.4 煤基民用洁净燃料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4.1 煤炭热解过程中气体构成、硫化物及氮化物的迁移变化 |
1.4.2 煤基固体燃烧过程中固硫及脱硝 |
1.4.3 煤炭热解气的综合利用 |
1.4.4 煤基固体洁净燃料燃烧特性 |
1.5 民用散烧煤洁净化治理途径 |
1.5.1 煤改气 |
1.5.2 煤改电 |
1.5.3 城镇化集中供热 |
1.5.4 民用洁净燃料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论文的选题及意义 |
1.6.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原料、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化学试剂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化学试剂、药品及气体 |
2.1.3 实验样品制备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实验过程及方法 |
2.3.1 煤高温热解 |
2.3.2 洁净焦炭高温燃烧及污染物排放 |
2.3.3 焦炉煤气低温还原磁化赤铁矿及磁选 |
2.4 分析方法及表征手段 |
2.4.1 化学分析方法 |
2.4.2 仪器分析与表征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民用洁净焦炭联产焦炉气的自主增碳方法及机理 |
3.1 引言 |
3.2 自主调节焦炉煤气组成及氢碳摩尔比热力学分析 |
3.3 配煤中Ca/S摩尔比对热解煤气组成的影响 |
3.3.1 配煤中Ca/S摩尔比对高温热解成焦率的影响 |
3.3.2 热解煤气中有效组分H2、CO及CH4的变化 |
3.3.3 热解煤气中酸性气体和不饱和烃组分的变化 |
3.4 工业化焦化生产过程中焦炉煤气组成变化 |
3.5 煤炭高温干馏自主调节煤气氢碳比机理和补碳获取合成气方法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高温干馏(热解)固硫及减氮性能 |
4.1 引言 |
4.2 煤炭高温干馏过程固硫热力学分析 |
4.3 钙基添加剂对煤炭高温干馏形成的焦炭物相及硫化物形态的影响 |
4.3.1 钙基添加剂对煤炭高温干馏形成的焦炭物相的影响 |
4.3.2 钙基添加剂对煤炭高温干馏形成的焦炭硫化物形态的影响 |
4.4 钙基添加剂类型及含量对煤炭高温干馏过程中焦炭固硫率的影响 |
4.5 不同规模热解装置上煤高温热解固硫率效果 |
4.5.1 工业焦化条件下铁箱实验 |
4.5.2 工业化焦炉试验 |
4.6 煤炭高温热解过程中复合添加剂对洁净焦炭固硫减氮机理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高温燃烧特性及固硫脱硝性能 |
5.1 引言 |
5.2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高温燃烧固硫的热力学分析 |
5.3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高温燃烧过程中固硫的影响因素 |
5.4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高温燃烧特性 |
5.4.1 煤基民用燃料洁净焦炭工业、元素分析及氯、重金属含量分析 |
5.4.2 煤基民用燃料燃烧特性 |
5.4.3 煤基民用燃料洁净焦炭的反应性 |
5.5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高温燃烧烟气释放特性 |
5.5.1 煤基民用燃料样品燃尽率 |
5.5.2 煤基民用燃料样品燃烧释放特性 |
5.6 民用燃料洁净焦炭的环境效果 |
5.6.1 大型煤基民用燃料燃具 |
5.6.2 小型煤基民用燃料燃具 |
5.6.3 洁净焦炭推广情况及社会、环境效益 |
5.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焦炉气低温磁化赤铁矿富集甲烷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焦炉煤气还原赤铁矿热力学分析 |
6.2.1 氢气还原赤铁矿反应热力学分析 |
6.2.2 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反应热力学分析 |
6.2.3 甲烷还原赤铁矿反应热力学分析 |
6.2.4 焦炉煤气还原赤铁矿反应热力学分析 |
6.3 赤铁矿矿石物相组成及结构构造 |
6.3.1 赤铁矿矿石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 |
6.3.2 赤铁矿矿石的物相结构构成 |
6.4 赤铁矿还原磁化性能 |
6.4.1 H_2、CO、CH_4及焦炉气气氛下赤铁矿的还原性能 |
6.4.2 H_2气氛下赤铁矿的还原磁化性能 |
6.5 还原磁化对精矿粉磁选的影响 |
6.5.1 磁选工艺条件的选择 |
6.5.2 还原磁化温度对磁铁矿磁选的影响 |
6.6 焦炉煤气还原磁化赤铁矿富集甲烷 |
6.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科瑞公司煤炭制样化验设备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自动制样系统在铝土矿行业的应用[J]. 徐玉山,白欣田,周平,路海来,娄新华. 煤质技术, 2020(06)
- [2]云南典型褐煤的结构特性及腐植酸物化性质的研究[D]. 李艳红.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3)
- [3]动力配煤技术的优化研究[D]. 涂家财.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4]中国煤质检测仪器设备市场现状和未来需求分析[J].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中国仪器仪表, 2011(01)
- [5]临涣焦化炼焦配煤方案优化及其工程应用[D]. 杨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6]ISO 13909:2001与我国煤炭机械采样标准的制定[J]. 修淑云,曹长武. 中国标准导报, 2003(02)
- [7]太西煤特征与制备活性炭优势分析研究[D]. 吴天才. 兰州大学, 2021(11)
- [8]汪清油页岩热解特征及气体热载体干馏技术研究[D]. 华泽嘉.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9]7.63m焦炉配煤结构优化及焦炭质量预测[D]. 彭军山.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10]民用洁净焦炭制备和煤气组成调制关键技术研究[D]. 杜文广.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