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广西实施“绿色工程”的生态学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黎章娅[1](2021)在《宁德时期习近平的扶贫实践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从宁德地区的贫困概况和习近平对贫困的思考与扶贫经历入手,深入研究其在宁德地区关于扶贫工作的重大实践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效,进一步探索地区扶贫的成功经验对当下稳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民族复兴的重要启示。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相关背景、综述、创新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等内容。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主要通过三个章节的内容详细介绍了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重要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经验及启示。第一章为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背景概述,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宁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找寻致使该地区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主要因素。第二章为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思想、经济、生态和党建四个方面的具体实践。其一,扶贫先扶志,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其二,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谋发展;其三,提升生态效益,以生态促发展;其四,发挥组织力量,以党建促扶贫。第三章为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成效、经验及启示。通过对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对比与分析,探究这一时期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以及对当下稳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启示。
赵迪[2](2021)在《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过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之路,结果是导致人民居住环境质量下降、恶劣天气频发等问题出现。这种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模式给中国的发展敲响警钟。所以如何实现国内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高度统一?成为中国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习近平从七年知青岁月开始,一直到早期从政经历再到治国理政的阶段,一直思考“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想法,最终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即坚持绿色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逐渐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内外诸多场合多次谈到绿色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不是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上的经济社会发展,而是突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绿色发展思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将绿色发展作为报告重要内容之一,融入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成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有真正认识绿色发展理念并转化为自觉行动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条件下,才能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本文研究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在引导人们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具有重大价值。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以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发展脉络为主线展开论述,具体分为七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论述习近平在七年知青岁月中,让陕北大地由黄到绿的实践中,开始萌生绿色发展的理念;第二个部分,论述习近平早期从政时期,逐步尝试开展绿色产业;第三、四、五、六个部分,具体论述习近平早期在福建、浙江从政期间因地制宜开展绿色发展实践,并取得显着成效,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第七个部分,论述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成熟,主要体现是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逐渐上升为国家理念,体现出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逐渐扩大了深度和广度,地位不断提升。因此,本文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进行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内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而且从一定程度上为展现中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智慧作出贡献。
杜海龙[3](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李雅莉[4](2020)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工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践行“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的重大倡议,近年来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是21世纪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一条创新之路,更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是新型工业化与绿色生态协调发展的国际合作之路。自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以来,该区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资源与环境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工业绿色发展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工业绿色发展的文献,并从工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工业绿色发展评价内容以及其影响因素三个层面进行了整理。而后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环境、区位交通、科研与人力资本以及政策制度条件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工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条件,并从工业经济发展、工业能源利用结构与效率和工业污染排放状态与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其工业绿色发展状况。在掌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情况下,进一步进行评价分析。首先根据相关概念梳理中的“二象对偶”理论明确了绩效的内涵,即绩效是基于“水平”和“效率”两个维度的综合考量,从而确定了工业绿色发展绩效的评价内容,即基于2005-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工业及环境等数据,通过熵权-TOPSIS法和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分别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和效率进行测度,最终通过线性加权和法得到工业绿色发展绩效值,并从水平、效率和绩效三个层面详细地评价、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工业绿色发展特征及省区之间的差异。之后运用收敛性分析考察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收敛情况。为了厘清不同区域间工业绿色发展差异存在的原因,最后运用系统GMM动态面板模型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回归估计。最终形成了以下结论:(1)我国目前基本上形成了包含绿色发展战略规划、法律制度等的政策体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设施逐渐完善,但新疆和青海这些西北偏远地区依然存在物流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同时工业科研基础薄弱,工业资源分割严重,与四川、重庆工业发展规模相差较大,并且“低产出高耗能”现象突出,污染治理力度亟待加强。(2)丝绸之路经济带整体的工业发展中存在绿色发展绩效偏低且发展滞缓的问题,同时省际间的工业绿色发展绩效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分区域来看,西南地区的整体绩效明显优于西北地区。从收敛性分析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省区的工业绿色发展绩效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因此绩效差异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显着的收敛趋势。西南省区之间的工业绿色发展绩效有追赶发展趋势。而西北地区整体来看绿色发展潜力还未充分显现。从绩效的增长率的趋同效应来看,各省区的绩效增长率之间的差异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缩小。(3)工业绿色发展绩效的一阶滞后项在丝路整体、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三个区域层面均对当期绩效呈现出显着的正向影响,验证了工业绿色发展绩效在时间上具有传递效应;科技创新能力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整体以及西南地区的工业绿色发展绩效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而对西北地区的影响不显着;经济发展水平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整体和西南地区表现出不显着的正向作用,而对西北地区表现出负向效应;外资投入水平在丝路整体和西北地区表现出对绿色绩效的显着的负向影响,验证了“污染天堂”假说,对西南地区的影响则不显着;环境规制强度对三区域的工业绿色发展绩效均为积极的促进效应;产业结构对三区域的影响均不显着。(4)总的来看,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区域,9省区总体上存在工业化水平低,生产要素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与发达区域产业合作不充分等问题。基于以上主要问题,本文从推动工业增长、改善生产要素、优化工业增长结构、创新区域合作以及运用“带路”机制五个方面提出提升绩效的相应对策建议。
叶善青[5](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提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吴罗丹[6](2019)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经济发展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建筑行业不仅成为我国的支柱行业,也成为是一个高产能、高耗能行业。在国际上,绿色建筑从2000年开始逐步走向了蓬勃发展时期,其内涵和延伸在近十年都有了极大的增长。我国绿色建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起步较晚并且发展不足,大众对“绿色”理念虽有所认知,但未深入人心。国家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虽有相关政策性规定,但尚不健全。绿色建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并且阻碍了中国绿色现代化的步伐。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加强,我国绿色建筑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绿色建筑工程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但是伴随数量增加的同时,绿色建筑工程的问题也随之增加,尤其是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问题。政府及建筑行业都需深入推广绿色建筑理念,营造社会绿色文明氛围,鼓励民众使用绿色建筑办公、居住,加强企业发展的内动力,促进绿色建筑产业走向市场化,扎实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为了能够了解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通过文献阅读,了解过去及现阶段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理论。然后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了解,包括绿色工程评价的标准和政策,以及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的划分,再来分析现阶段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接着筛选相关案例,通过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及中建八局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案例,更进一步的分析现阶段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最后根据对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为:第一,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够注重。第二,缺乏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第三,绿色建筑工程的评估体系不完善。第四,对于绿色建筑施工的管理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除此之外,缺乏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施工技术相比于发达国家较落后,也是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基于上述结论,对于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建筑工程实施的前提。第二,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的评估体系。第三,提高绿色建筑工程评估机构的审核标准。第四,建立奖惩机制,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
王斌[7](2015)在《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滨海旅游业是指以海岸带、海岛及各种海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依托开展的旅游经营和服务活动。滨海旅游产业是综合性的海洋产业,也是海洋经济的支柱力量,它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的,是现代旅游增长最快的领域。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是针对当前滨海旅游业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和限制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滨海旅游地区生态创新水平和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存在问题,以缓解滨海地区旅游业所带来的人口压力、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等问题。在分析当前我国滨海旅游产业发展瓶颈出现的内在原因和跨学科认同的基础上,引入生态创新概念构建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理论框架,界定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的发展路径和评价体系的研究范畴。明确了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系统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子系统之间存在交互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基础和能力进行评估,构建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评价体系,进行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型生产与管理运营模式的研究并提出较为先进的生产管理运营结构和管理方法。通过借鉴欧盟等发达国家在生态创新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经验,为我国滨海旅游产业在设计建造和转型升级方面提供方案。对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滨海地区处于我国城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地区,如广东、江苏、辽宁、天津三省一市。这一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程度相对成熟,集合了我国的先进科技力量和优秀人才队伍,生态创新活力明显。这一系列优势条件是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总结分析现有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后,构建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层四个指标层次构成。系统层包括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系统3个子系统,指标层包含32统计指标。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出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综合水平指数,用聚类方法将结果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结果表明:由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对比发现,滨海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是以大量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而实现的,滨海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引进环境友好型技术和发展模式来实现未来发展;从空间上分析,沿海11省市的广东、天津、辽宁、江苏在生态创新水平的评价中处于发展趋势较好的层级。对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效率开展评价工作。构建包括经济、环境、社会个子系统中8个投入指标、7个产出指标的效率评价体系,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及各个子系统的数据进行测度,得到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及各个子系统的Malmquist生产率及其分解特征。生产率指数总体上呈现波动状态,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系统Malmquist生产率的平均值基本上处于上升状态,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等分解指数的变化趋势与Malmquist生产率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结果分析得出:沿海11省市生态创新效率有所上升,但是发展态势和地区差异明显,其中辽宁、天津、河北、广东在2004~2012年中处于生态创新效率高的层级,海南省则一直处于较低层级。通过分析水平和效率的评价结果,使生态创新水平为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技术提供规划依据,生态创新效率为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生产提供设计参考。根据评价结果按照“水平-效率”等级组合分类,提出包括推广发展型、升级发展型和整治改革型这三类滨海旅游产业规划发展对策。
杜昌建[8](2014)在《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有效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提高人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关行为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使广大社会成员自觉遵守自然生态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环节。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理念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生态主张的基础上,以国内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与当前我国公民整体生态文明素质不高的现状为出发点,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途径,以多种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公民生态文明素质为落脚点,借助理论论证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以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生态观、培养生态公民为最终目标,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观点和主张。论文导言部分对相关研究现状作出了评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等。第一章着重分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二章在梳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第三章则梳理了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渊源,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生态文明思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时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培养生态公民,并把这一目标细化,进而围绕教育目标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第五章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方面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建构,其次从保障机制、动力机制与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施教队伍、教育方式和区域差异等方面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第六章在前一章宏观体制机制建构的前提下,具体论述了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三大途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生态文明教育,进而给出了生态文明教育落实的一些具体方法。论文的结束语在简要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预测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教育目标界定不一的现状,本文从教育的本质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性质方面把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确立为培养具备科学生态观及相关行为能力的生态公民,并对科学生态观与生态公民的内涵进行界定。同时,本文从人的心理结构与知行关系角度把这一目标进行细化,以利于在实践中操作。文中还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我国正规国民教育体系,以使其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本文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机制建构,从理论上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
张青[9](2014)在《EPC项目绿色管理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社会文明进步、科技创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各行各业都在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GDP。工程建设企业在这种大形势下也必须将绿色管理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中。论文选择以EPC项目为着眼点,从工程总承包商的角度出发,紧密结合EPC项目的特殊性,把绿色管理理论融合在EPC项目的管理中,通过建立一个EPC项目实施绿色管理的管理流程和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来构建一套EPC项目绿色管理模型,使EPC项目总承包企业在实施绿色管理、反馈管理效果、实施绿色管理的循环过程中,既能规范EPC项目的管理又能够将项目管理经验传承下去,最终实现工程总承包企业绿色化。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建立EPC项目实施绿色管理的管理流程以及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论文整合了绿色管理的概念,对在工程建设项目绿色管理的概念和EPC项目绿色管理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性界定,同时还确定了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化的标志;论文分析出了EPC项目实施绿色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管理流程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管理。论文构建了EPC项目实施绿色管理效果评价体系,给出了绿色管理效果评价的评价等级,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选择和改进了科学的评价理论、方法,以及相应的评分标准等对EPC项目实施绿色管理的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论文研究旨在解决工程总承包企业如何对EPC项目实施绿色管理这一主要问题。建立了EPC项目绿色管理的管理模型,建立了工程总承包企业能够实际应用的管理方式、方法,以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平衡。
蒋伟[10](2014)在《基于生态人文理念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湖泊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随着旅游业向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目标的迈进,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成为了全国性热潮。然而,由于缺乏针对性强、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作为我国度假区主体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在其开发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定位不准、开发无序、生态人文环境破坏等,严重地制约了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因此,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方法和实践研究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生态人文旅游的开发是实现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对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论文以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依据生态人文旅游规划的内涵、目的、原则,结合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特征,在深入研究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的1212模式,即确定一个发展目标,进行两个基本分析,做好一个产品体系设计,构建两个保障体系。本文通过对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的1212模式的深入研究,构建了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的方法体系;创设了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生态人文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生态人文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初步提出了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的基础理论框架;构建了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生态人文旅游一体化管理模式;并创造性地将“旅游竞争力分析”纳入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调查与分析的内容,为指导我国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根据各章节研究的内容,本论文采取了与之相契合的研究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系统论方法,因子分析法,态势分析法,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巴特勒生命周期模型理论等等。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需要规划;(2)生态人文旅游规划是实现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3)科学地评价和测定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开发的关键;(4)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应采用一定的模式;(5)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应选择发展当地的特色文化来提高其旅游竞争力;(6)实施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湖泊型度假区生态人文旅游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的保证。
二、浅谈广西实施“绿色工程”的生态学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广西实施“绿色工程”的生态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宁德时期习近平的扶贫实践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背景概述 |
第一节 20 世纪80 年代宁德地区开展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一、20 世纪80 年代宁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足 |
二、20 世纪80 年代宁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 |
第二节 习近平上任宁德之前对贫困的思考与扶贫经历 |
一、陕北梁家河时期:对贫困地区的认识与思考 |
二、河北正定时期:对地区摆脱贫困的首要尝试 |
三、福建厦门时期:对高山海岛地区脱贫的探索与实践 |
第二章 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思想扶贫:扶贫先扶志,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 |
一、落实“先飞”意识,摆脱思想贫困 |
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精神文明 |
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念好“人才经” |
第二节 经济扶贫: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谋发展 |
一、以农业为方向,坚定发展大农业 |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 |
三、以农村为主线,发展乡村经济 |
第三节 生态扶贫:提升生态效益,以生态促发展 |
一、大兴“绿色工程”,发展生态种植业 |
二、大念“山海经”,实现山海协同发展 |
三、以林业为依托,发展林下产业 |
第四节 党建扶贫:发挥组织力量,以党建促扶贫 |
一、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
二、加强党的领导,建设基层党组织 |
三、以乡村为重点,提高狠抓落实效力 |
第三章 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成效、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重要成效 |
一、贫困思想和贫困意识得到有效改善 |
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三、绿色理念更加深入,资源开发更加合理高效 |
四、干部基本功不断扎实,党组织建设逐渐完善 |
第二节 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 |
一、要有“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 |
二、树立“滴水穿石”的实干精神 |
三、落实“四下基层”的为民作风 |
四、提倡“经济大合唱”的系统思维 |
第三节 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当代启示 |
一、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防止贫困地区返贫致贫 |
二、以绿色为引领,推动脱贫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
三、有效衔接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的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创新之处 |
3.不足之处 |
一、知青岁月:让陕北大地由黄变绿 |
(一)“能源”革命,促进农业发展 |
(二)打坝造地,提高粮食产量 |
(三)发展特色,优化发展之路 |
二、从政之初:试点绿色产业实践 |
(一)循环经济,奠基生态示范县 |
1.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收入 |
2.凭“花”致富,发展庭院经济 |
(二)发展经济,保护河滩生态环境 |
1.开发河滩百亩,扩大种植面积 |
2.改造河岸两地,释放生态红利 |
3.绿化河滩环境,发展旅游项目 |
三、闽东之光:开发山海资源打造特色产业 |
(一)加强林业发展,形成“三库”思想 |
1.发展林下经济,保障“山上有金” |
2.保护林业资源,提高粮食生产 |
3.发展绿色产业,治理水土流失 |
(二)发展海洋特色经济,靠海吃海念海经 |
1.发展人工养殖,保护渔业资源 |
2.保护海上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
(三)发展农业经济,开发山海综合之路 |
1.山海协作,开发农业自然资源 |
2.山海联合,建设农业生态环境 |
3.山海合作,发展农业品牌经济 |
四、双子之星:把绿色资源变成发展资源 |
(一)建设“海上花园” |
1.山上造林戴帽,山下发展经济 |
2.整治湖水污染,保障生态效益 |
3.加快本岛建设,发展跨岛经济 |
4.坚持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效益 |
(二)建设“有福之州” |
1.发展远洋捕捞,优化生产布局 |
2.注入科技养殖,进行集约化生产 |
3.建设高科技园区,加快农业现代化 |
4.开发山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
5.保护河流环境,提高“三废”处理率 |
6.抓好幼林管护,发展经济林建设 |
五、清新福建:使八闽大地山清水秀 |
(一)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化产业 |
1.保护渔业资源,发展渔业现代化 |
2.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化 |
3.保护良田资源,发展农业现代化 |
(二)治理污染之源,助力资源良性发展 |
1.治理水土流失,方可高质量发展 |
2.治理面源污染,方可高质量发展 |
3.治理夕阳工程,方可高质量发展 |
六、在浙工作:让“绿色浙江”金山银山 |
(一)绿色发展思想的“绿色践行” |
1.提出“两山理论”,发展生态旅游 |
2.规划“三生”空间,优化空间布局 |
3.以“两化”治污染,激发绿色动能 |
4.大力修复生态环境,推进绿色治理 |
5.实施“千万工程”,改善人居环境 |
6.“五水共治”决策,重现水清涟漪 |
7.重视绿色发展,构建保障体系 |
七、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理念 |
(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三)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4)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工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工业绿色发展相关概念综述 |
1.2.2 工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
1.2.3 工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工业绿色发展的内涵 |
2.1.2 工业绿色发展绩效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工业生态学理论 |
2.2.3 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理论 |
2.2.4 循环经济理论 |
2.2.5 工业绿色发展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工业绿色发展概况 |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工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1 资源环境条件 |
3.1.2 区位交通条件 |
3.1.3 科研与人力资本条件 |
3.1.4 政策制度条件 |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工业绿色发展状况分析 |
3.2.1 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
3.2.2 工业能源利用结构与效率 |
3.2.3 工业污染排放状态与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工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 |
4.1 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熵权-TOPSIS模型 |
4.1.3 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
4.2 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测度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super-SBM模型 |
4.2.3 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 工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及收敛性分析 |
4.3.1 工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 |
4.3.2 工业绿色发展绩效σ收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工业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 |
5.1 影响因素甄选与评价指标说明 |
5.1.1 经济发展水平 |
5.1.2 产业结构 |
5.1.3 外资投入水平 |
5.1.4 科技创新能力 |
5.1.5 环境规制强度 |
5.2 模型构建 |
5.2.1 动态面板系统GMM回归模型介绍 |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数据检验 |
5.3.2 丝绸之路经济带整体层面回归分析 |
5.3.3 丝绸之路经济带分区域层面回归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工业绿色发展绩效提升对策 |
6.1 推动工业增长促进绩效提升 |
6.1.1 提高工业增长水平促进绩效提升 |
6.1.2 培育绿色增长点促进绩效提升 |
6.2 改善生产要素促进绩效提升 |
6.2.1 改善人力资本促进绩效提升 |
6.2.2 完善投资机制促进绩效提升 |
6.2.3 改善科技创新条件促进绩效提升 |
6.2.4 加强环境规制力度促进绩效提升 |
6.3 优化工业增长结构提升工业绿色绩效 |
6.3.1 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绩效提升 |
6.3.2 优化基础产业促进绩效提升 |
6.3.3 强化关联产业支撑作用促进绩效提升 |
6.4 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提升工业绿色绩效 |
6.4.1 创新东西部地区合作机制促进绩效提升 |
6.4.2 创新经济带内部一体化合作模式促进绩效提升 |
6.5 运用“带路”机制提升工业绿色绩效 |
6.5.1 打造绿色国际贸易合作机制提升工业绿色绩效 |
6.5.2 深化绿色科技国际合作提升工业绿色绩效 |
6.5.3 强化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提升工业绿色绩效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5)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特色与难点 |
1.4.1 研究特色 |
1.4.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绿色建筑理论 |
2.1.1 绿色建筑的定义 |
2.1.2 绿色建筑的内涵 |
2.2 绿色建筑的发展 |
2.2.1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
2.2.2 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
2.3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理论 |
2.3.1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内涵 |
2.3.2 绿色建筑工程的特征 |
2.3.3 绿色建筑工程的标准 |
2.3.4 绿色建筑工程的设计 |
2.4 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 |
2.5 综合评述 |
第三章 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分析 |
3.1 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
3.1.1 我国绿色建筑工程评价标准及政策 |
3.1.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 |
3.2 绿色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3.2.1 市场准入门槛高 |
3.2.2 绿色建筑企业短期投入提高 |
3.3 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问题 |
3.3.1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意识淡薄 |
3.3.2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低下 |
3.3.3 管理部门职能欠缺,无法约束建筑企业 |
3.4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评估问题 |
3.4.1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评估体系不完善 |
3.4.2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评估系统不准确 |
3.5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政策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
3.5.1 缺乏明确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
3.5.2 缺乏针对绿色建筑的专门立法 |
3.5.3 管理制度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
3.6 缺乏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 |
3.6.1 传统工人对绿色建筑工程的认识存在差异 |
3.6.2 绿色建筑工程的人才储备不足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实例分析 |
4.1 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 |
4.1.1 工程概况 |
4.1.2 绿色施工成套技术设计与实施 |
4.1.3 工程管理要点 |
4.1.4 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
4.1.5 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管理中的问题 |
4.2 中建八局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
4.2.1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驱动因素分析 |
4.2.2 工程管理要点 |
4.2.3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建筑工程实施的前提 |
5.2.2 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的评估体系 |
5.2.3 提高绿色建筑工程评估机构的审核标准 |
5.2.4 建立奖惩机制,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 |
5.2.5 与高校合作建立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人才储备系统工程运营管理 |
5.2.6 加强工程运营管理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滨海旅游发展及其研究 |
2.1.1 旅游学研究基本过程 |
2.1.2 滨海旅游业发展 |
2.1.3 滨海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
2.2 生态创新与滨海旅游产业研究 |
2.2.1 生态创新研究 |
2.2.2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研究 |
2.3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理论基础 |
2.3.1 核心理论 |
2.3.2 支撑理论 |
2.3.3 相关理论 |
3 欧盟生态创新及其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经验借鉴 |
3.1 欧盟生态创新发展及测量方法 |
3.1.1 欧盟生态创新技术未来发展目标 |
3.1.2 欧盟生态创新发展及测量方法 |
3.1.3 生态创新技术发展的三个维度 |
3.2 生态创新对欧盟未来市场的影响 |
3.2.1 生态创新促使欧盟市场股权支持创业 |
3.2.2 生态创新促使欧盟教育和培训转型 |
3.3 欧盟各国政府对生态创新的鼓励 |
3.3.1 生态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
3.3.2 欧盟地区的多层次生态创新 |
3.4 欧盟旅游业生态创新案例-NH绿色酒店计划 |
3.4.1 NH绿色酒店计划背景 |
3.4.2 NH酒店生态创新改革和具体措施 |
3.4.3 NH酒店生态创新设计思路 |
3.4.4 NH绿色酒店计划系统设定 |
4 我国滨海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
4.1 滨海旅游资源与环境分析 |
4.1.1 滨海旅游地区自然旅游资源 |
4.1.2 滨海旅游资源环境特点 |
4.2 我国生态创新技术发展演变 |
4.2.1 我国各级政府积极推行生态创新企业建设 |
4.2.2 我国生态创新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发展 |
4.3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经济子系统分析 |
4.3.1 滨海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4.3.2 滨海旅游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4.3.3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市场 |
4.4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环境子系统分析 |
4.4.1 滨海旅游产业减量化建设 |
4.4.2 滨海旅游产业再利用建设 |
4.4.3 滨海旅游产业再循环建设 |
4.4.4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产业基础 |
4.5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公共基础分析 |
4.5.1 生态资源环境的定价问题 |
4.5.2 滨海旅游产业人才储备力量 |
5 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水平测度 |
5.1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5.1.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2 建立指标体系思路 |
5.1.3 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解释 |
5.2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水平的评价方法 |
5.2.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3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
5.3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时空演变分析 |
5.3.1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水平时间演变 |
5.3.2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水平空间差异 |
6 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效率评价 |
6.1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
6.1.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6.1.2 DEA-Malmquist模型 |
6.2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6.2.1 投入指标 |
6.2.2 产出指标 |
6.2.3 数据来源 |
6.3 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系统Malmquist生产率及其分解特征 |
6.3.1 生态创新系统Malmquist生产率总体特征 |
6.3.2 生态创新系统Malmquist生产率分解特征 |
6.4 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各子系统的Malmquist生产率及其分解特征 |
6.4.1 生态创新各子系统Malmquist生产率总体特征 |
6.4.2 生态创新各子系统Malmquist生产率分解特征 |
6.5 基于“水平-效率”等级组合分类的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特征 |
7 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建设 |
7.1 推广发展型滨海旅游生态创新建设——旅游综合体 |
7.1.1 推广发展型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建设思路 |
7.1.2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横向融合结构 |
7.1.3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纵向融合结构 |
7.1.4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结构组合——旅游综合体 |
7.2 升级发展型滨海旅游生态创新建设——以黄岛为例 |
7.2.1 升级发展型滨海旅游生态创新建设思路 |
7.2.2 升级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发展结构设计 |
7.2.3 升级发展型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项目建设 |
7.3 整治改革型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建设 |
7.3.1 整治改革型滨海旅游生态创新建设思路 |
7.3.2 整治改革型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结构设计 |
7.3.3 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制度创新条件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 |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与文明 |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三、生态文明的特点 |
第二节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特点 |
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环境教育阶段( 1972-1992) |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阶段(1992-2003) |
三、生态文明教育阶段(2003-至今)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 |
二、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成因 |
第三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一、人类源于自然并且依赖自然 |
二、实践活动使自然人化 |
三、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和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毛泽东强调利用自然、节约资源的思想 |
二、邓小平重视控制人口、法制环保的思想 |
三、江泽民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节能环保思想 |
四、胡锦涛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思想 |
第三节 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主要生态文明思想 |
一、继承我国古代的合理生态文明思想 |
二、借鉴西方现代的相关生态文明思想 |
第四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
一、生态文明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二、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目标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
一、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确立原则 |
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 |
第五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建构与实施原则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建构 |
一、宏观: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整体教育方案 |
二、中观:以企业为主体,形成教育主要阵地 |
三、微观:以个人为基点,实现教育全覆盖 |
四、横向:借助环保组织,提升教育影响力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 |
一、保障机制 |
二、动力机制 |
三、评价机制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 |
一、施教主体的多元性 |
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
三、教育实践的参与性 |
四、教育区域的差异性 |
第六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
一、家庭生态文明教育 |
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 |
三、社会生态文明教育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法 |
一、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
三、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运用要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9)EPC项目绿色管理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0 研究背景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径 |
第2章 EPC 项目管理及其绿色管理内涵 |
2.1 EPC 项目管理模式及特点 |
2.1.1 EPC 模式的定义 |
2.1.2 EPC 模式的内容 |
2.1.3 EPC 模式的特征 |
2.1.4 EPC 模式的优点 |
2.2 工程建设项目绿色管理涵义的界定 |
2.2.1 绿色管理概念 |
2.2.2 工程建设项目的绿色管理 |
2.3 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化标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EPC 项目绿色管理模型的构建 |
3.1 影响因素分析 |
3.2 管理思路的确定 |
3.3 管理流程设计 |
3.3.1 基础支撑管理 |
3.3.2 设计管理 |
3.3.3 采购管理 |
3.3.4 施工管理 |
3.3.5 EPC 项目绿色管理模型的逻辑框架归纳 |
3.4 项目运行过程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EPC 项目运行的绿色度评价 |
4.1 EPC 项目绿色度指数设计 |
4.2 EPC 项目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
4.2.2 指标体系设置 |
4.2.3 权重设置 |
4.3 评价方法选择及评价模型构建 |
4.3.1 评价方法选择 |
4.3.2 评价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生态人文理念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模型建构 |
2.1 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特征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2.1.1 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特征 |
2.1.2 现有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2.2 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的内涵和目标 |
2.2.1 规划的内涵 |
2.2.2 规划的目标 |
2.3 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基本程序 |
2.3.1 规划的指导思想 |
2.3.2 规划的基本原则 |
2.3.3 规划的基本程序 |
2.4 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
2.4.1 生态伦理学理论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4.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5 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模型的建立 |
第三章 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旅游竞争力与特色旅游资源分析 |
3.1 旅游竞争力分析 |
3.1.1 旅游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2 旅游竞争力的实证评估 |
3.1.3 旅游竞争力的实证评估结果分析 |
3.1.4 提高旅游竞争力的措施 |
3.2 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特色旅游资源分析 |
3.2.1 旅游资源调查内容 |
3.2.2 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
3.2.3 旅游资源评价系统 |
第四章 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产品体系规划设计 |
4.1 旅游地形象规划 |
4.2 旅游功能区规划 |
4.3 旅游产品规划 |
4.4 旅游设施规划 |
4.5 旅游安全规划 |
第五章 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保障体系研究 |
5.1 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生态人文旅游环境保障体系 |
5.1.1 生态人文旅游环境保护的定义、原则和目标 |
5.1.2 生态人文旅游环境影响评价 |
5.1.3 生态人文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 |
5.1.4 生态人文旅游环境调控方式 |
5.1.5 生态人文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 |
5.2 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生态人文旅游管理保障体系 |
5.2.1 生态人文旅游管理的内涵 |
5.2.2 对旅游者的管理 |
5.2.3 对旅游企业的管理 |
5.2.4 对旅游地居民的管理 |
5.2.5 对政府部门的管理 |
5.2.6 生态人文旅游管理的手段 |
第六章 生态人文理念下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实证研究 |
6.1 龙怀湖旅游度假区规划总则及发展目标 |
6.2 龙怀湖旅游度假区旅游竞争力与旅游资源分析 |
6.3 龙怀湖旅游度假区旅游产品体系设计 |
6.4 龙怀湖旅游度假区保障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不足与今后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浅谈广西实施“绿色工程”的生态学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德时期习近平的扶贫实践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黎章娅.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2]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D]. 赵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4]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工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雅莉.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吴罗丹.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7]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生态创新及评价研究[D]. 王斌.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8]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杜昌建.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
- [9]EPC项目绿色管理模型研究[D]. 张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10]基于生态人文理念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研究[D]. 蒋伟. 天津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