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忆父亲倪尚达教授(论文文献综述)
顾彩侠[1](2021)在《周大新小说的生命意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冬旭[2](2021)在《中西比较视域下的丁西林剧作研究》文中指出丁西林身为物理教授,却凭借独树一帜的话剧作品赢得了知识分子读者/观众的普遍青睐,无疑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本文以丁西林剧作在英语世界的研究以及中西论者之间的对话为切入点,通过对史料的爬梳、中西文献的对比、文本的细读,重新定位丁西林剧作在中国早期话剧史中的具体坐标,考察中西文化对丁西林创作的影响,探究历史语境下丁西林的创作动机和策略、美学倾向、编剧技法和语言主张。通过对艺术形式的革新,他创作了具有现代特征和丰厚艺术价值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戏剧,尤其是早期话剧建立了全新的创作模式(pattern)。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绪言部分首先对研究对象丁西林予以简要介绍。在厘清国内外研究现状后,提出本文的核心问题:英语世界高度认可丁西林剧作的原因为何?丁西林剧作的哪些艺术特征具有创新意义,并如何起到了范本的作用?继而陈述本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意义与创新之处。第一章探讨英语世界对丁西林剧作的接受。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英语世界不断有人在介绍、翻译、研究、甚至搬演他的剧作。无论是专题论文还是戏剧史,大都强调作家通过采用文雅的语言,融合唯美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喜剧形式,使作品拥有了独特而隽永的艺术价值。中外论者对丁西林剧作的评价有别,体现了美学观念和理论体系上的差异,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形式与语言也具有足以建构戏剧范式的重要性。第二章探讨丁西林在中西文化双重影响下的美学主张和戏剧策略,以及他在中国早期话剧史上的作用。对比中西戏剧史会发现,中国早期新剧转向以知识精英主导的“爱美剧”,和19世纪欧洲情节剧过渡到现实主义戏剧的历史如出一辙,这其中既有西学东渐的作用,又有戏剧发展、更迭的历史必然性。丁西林及其社团同人都是学贯中西的现代知识分子,作为业余爱好者进入新剧场域。他们再三申明审美愉快与艺术形式的重要性,是为了厘正前期新剧对高台教化的过分强调。因此他们另辟蹊径,提出了以知识分子为潜在观众/读者群的新剧策略,并在此框架下探索新的戏剧主题、形式与舞台实践。第三章探讨丁西林对西方编剧技法和喜剧精神的移植和改造。丁西林在编剧上融合了西方近现代戏剧的技巧和本土化的主题与素材,以吸引知识阶层观众/读者的兴趣。他以戏剧的暗示性和情境为关键突破点,并适当“留白”以调动观众/读者的能动性,从而建立起了一种以形式为重、内容居次的编剧模式。此外,他对乔装扮演技巧的反复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人类的游戏天性和男性的欲望,这为“涕泪交零”的现代戏剧带来了一丝珍贵的愉悦。其喜剧传达出温和而折衷的精神,又和英国风俗喜剧的强烈讽刺精神有着很大不同。第四章探讨丁西林对语言结构和文体风格所做的革新与调和。他始终致力于探索一种整合了文言与白话、中英语法的白话文,它既比纯粹口语更书面文雅,又比传统文言文更加活泼且更加具有日常口语化特征。同时,他用意义丰裕、富于美感的语言构建多重的意义,增添了剧本本身的文学维度,也重现了修辞的价值。因此,其戏剧语言呈现出文学化的、跨文化的、现代性的特征,引领了风靡一时的“西林风”。处女作《一只马蜂》实际上可被视作作家对其白话文试验的一个讽喻,也是其“西林风”戏剧创作的开拓之作。最后,结语部分指出,通过对编剧技法与语言风格的不断钻研和探索,丁西林创作出了具有技巧性、游戏性、杂糅性和现代性的戏剧,为中国现代戏剧,尤其是早期话剧提供了新的创作范本与模式。在以高台教化的戏剧观为主流的时代,丁西林践行了与众不同的美学与戏剧理念,其作品是独立自足、精雕细琢的艺术,而非“主义”和“思想”的附庸。这构成了其剧作的内容狭窄化和受众局限性,但也造就了英语世界对他的高度肯定。如果说还有评论家困扰于如何从丁西林的剧作中发掘出深刻的社会立意,那么,本文希望能够证明它们在艺术形式上的革新,就已经蕴蓄了独特的美学价值,为中国戏剧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钰[3](2021)在《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 ——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择取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城市——苏州与南京,以苏州通俗作家群体、苏州南社文人群体、南京高校师生群体、南京政学两界的文人群体为核心,从对应的“雅与俗”、“革命与诗意”、“新与旧”、“政与学”这四类颇具悖反性的文学取向入手,围绕文学创作、文学思潮、文学论争、文学批评、文学教育等多维度话题,集中关注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建构间的关系。并试图通过对自然地理要素、历史基因、文化选择等共性因子的提炼,进一步回答作为“城市”的区域文学史建构的可能,继而挖掘城市区域文学之于中国现代文学整体发展的特殊意义,为城市区域文学史建构提供一种学理性思考。绪论部分着重阐述了选题涉及的核心概念、论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价值。第一章从文化形态的历史渊源入手,对苏州、南京的历史文化生成进行概览式梳理。通过归纳绘画、建筑、文学等文艺形式中的苏州,展现一个具体可感的繁华商业都会形象,确证苏州市民文化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结合政治、商业、教育等多维视野,廓清文化旧都南京的荣辱变迁,进而揭示复合型城市文化的历史缘由。而对两座城市文化形态“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的探析,既有着对现阶段和未来发展的指认和预设,也为深入挖掘两座城市的文学品格奠定基础。因此,本章致力于把握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间的有机关联,试图在“恒常”的文化基因中,通过“叛离”的文学实践找寻种种“变化”,由此引出“文学社群/文人群体”这一切入视角。第二章重点讨论苏州通俗作家群体与南社文人群体,勾勒民国时期文学苏州的大致轮廓。对于前者来说,“传统旧派精英”与“都市生活先锋”这两种身份的转换为挖掘新都市职业空间开辟了更多可能,预示着特殊时代语境下“雅”与“俗”的位移与嬗变。而同为“非都市精英”的南社群体也努力在“政治”与“文学”间找到实现存在价值之途径,于“革命”与“诗意”的纠缠中达到政治赋权与传统抒情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本章试图提炼文学苏州的几个关键词,把握文学苏州“戏谑”与“庄严”交织的历史真相,进而探究城市区域文学风貌与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等文化形态间的稳定关联。第三章以南京高校师生和政学两界间的文人群体为核心,铺陈民国时期文学南京的宏观面貌。南京高校不仅存在着国学研究会、潜社、如社等传统文人团体,也有着学衡派、国风社等亦新亦旧的文学社群,新旧文学力量间的冲突、对峙、渗透、转化成为该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象。同时,受特殊的行政地位和战时环境影响,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于南京大力展开,并涌现出“报国文学”创作、旧体诗词创作、“新进作家”的反抗创作等种种特殊的文学作品。此外,外籍作家的南京书写与本籍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亦十分瞩目,促进了民国时期南京区域文学的全面建构。在梳理的过程中,不难窥见历史文化传统、作家群体的文化选择与南京城市区域文学间的深刻联系。第四章在文学史史实的基础上,对“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何以可能”这一命题进行总结。这一章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旨在深入探究区域的文化基因(自然地理要素、历史基因、文化选择)是如何作用于城市区域文学的价值标准、审美取向、艺术风貌等特征的。由此归纳出建构城市区域文学史的研究理路,为其他城市的区域文学史建构提供一种相对可行、可操作的借鉴模式。结语部分既点明了民国时期文学苏州、文学南京的个性品格与独特地位,也试图从文学价值、社会价值等不同层面,探讨建构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多重意义。附录部分为苏州与南京的文学大事记年表。本选题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严格意义上的时间范畴为1912年—1949年。但由于一些重要文学活动的发生早于民国元年(如南社结社前的队伍酝酿),故将年表的起始时间进行了前移。并且,该年表主要以苏州、南京的文学社群为主,兼论文学期刊、文学论争与文学思潮,而作家个人的文学创作不在整理范围内。
樊孝东[4](2020)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往有关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研究,在研究范畴和视角上,多从宏观层面着眼,微观和个案的考察较为欠缺;在研究时段上,常以1949年为界将边区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与19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割裂开来。然而,对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农业合作化运动而言,一方面,宏观、微观和个案研究应该结合起来,三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考察中共乡村治理的历史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很多制度在边区时期已经进行过实验或已形成雏形,因此不能将两个时期连接起来就不能完整地展现集体化时期中共的乡村治理政策和实践。本文以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1944—1958)为个案,按照纵向时序对其进行了较长时段的追踪和考察。从建立冀中抗日根据地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开始,到“农业合伙组”阶段的急剧扩张和退组事件,到“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合并小社成立全村大社与整社,再到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和转为高级社的完整发展历程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研究。主要探析了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历程中每一阶段的变化和特征,包括中共合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变化,社员入社、退社心态的变化等。并通过对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各个时期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的考察,进而探析合作社与国家、社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认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特例到全国典型的变迁过程。耿长锁及其农业生产合作社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标志性人物和示范性村庄,一方面是以耿长锁为代表的乡村精英人物的努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契合了其时国家的政策需要和农民理想。但是,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树立成典型后,随着国家改造和重塑合作社的力度和进程逐步加大和深化,国家与合作社之间的管理边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合作社的经营与管理自主权逐步收缩,特别是关系到社员切身利益的地劳分红比例的变化更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经营发展与收益分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高露洋[5](2020)在《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是对中国改革历程的生动记录,内在蕴含了民族国家、现代化、改革之丰富语义,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表征符号。思考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创作,有助于审视中国改革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探究改革政治的多重面向,为反思文学与政治的互动关系提供新的视域。首先,工业小说中改革政治的核心内涵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以科学技术为方法,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工业小说始终将国家置于现代化的时间序列上,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现实,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受文化保守主义影响,部分工业小说尝试将儒家文化、家族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核与工业生产、企业家精神相结合,试验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促进现代化的可能性与代价;“工业史”小说则尝试修复国家与工人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叙写工业历史,缓释当下工人群体的身份焦虑。科学技术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在新时期工业小说中继续以“红”与“专”的形式得到呈现。知识分子作为科技的主体成为叙述的中心,工人在生产中处于从属地位,但知识分子的留洋与工人为国分忧,暗示了“红”与“专”的对立。科学管理一方面被视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方法,具有无可争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工人将科学管理视为压迫自身的方法。工人在失去科技话语权后,只能成为被管理的劳动力。新世纪工业史小说将“红”与“专”统一起来,工人子弟通过接受教育,既保证了工人文化的延续,又掌握了科学技术,完成了新世纪关于“又红又专”的想象。打工小说赋予“南方”以现代化的象征功能,集中呈现了打工者追求现代文明过程中的热望与代价,亦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南方或是现代文明的等价物,隐含了城与乡、现代与前现代的二元结构;或是检验劳动致富的实践空间;或是封闭的城市,拒绝打工者的闯入;或是生活的寓所,承载了打工者所有的喜怒哀乐。打工小说中的南方具有多样化的价值属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表意空间。其次,改革的推进伴随着阶层分化等社会矛盾的出现,使人们对改革产生质疑。工业小说与改革进程相呼应,反思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整合出现分裂的社会认同,修正社会对改革的认知。这突出表现在干部群像的改革实践以及对工人苦难的想象。不同阶段的改革实践赋予了干部形象特殊的政治意图和身份想象:他们或以“开拓者”之姿态表征国家改革的坚定意志;或以自身的失败反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必要性;或被“污名化”处理,成为改革代价的道德镜像;或成为“职业经理人”,探求解决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资本逻辑矛盾的可能性。总之,干部形象的多种类别充分说明了中国改革的历时性与复杂性。工业小说中的苦难书写不仅仅在于展示苦难,更在于赋予苦难意义,达到阐释苦难的目的。《抉择》将苦难道德化,肯定工人对苦难的承担,通过惩治腐败回报工人对国家的忠诚,修复工人与国家的关系,消解了现实苦难的悲剧意义。《车间主任》认为苦难源于工人缺乏改革意识,苦难的克服有赖于工人自我的蜕变,简化了苦难生成的复杂性。《问苍茫》将苦难归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借助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情怀与马克思主义话语寻找解决现实矛盾的方法,最终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进退失据。《无碑》将苦难视为打工者融入现代文明的必要代价,以个人奋斗的失败反思资本逻辑中的劳动美学。最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书写工业历史,记忆工人文化,想象工人未来,成为工业小说创作的中心。在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分化成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是对工人文化的浪漫怀旧,反思改革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冲击,抚慰工人群体的精神伤痛,重建工人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是消解工人文化的崇高性,突出工人的失败图景,突破工业小说传统的叙述模式。两种路径都存在明显的认知偏见,彰显了后工业社会记忆工人文化的难度。
周凯依[6](2020)在《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研究(1922-1949)》文中提出物理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高中物理因其内容抽象,很多学生感觉难以理解。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1922年“壬戌学制”颁行后,高中正式成为中学教育的一个独立学段。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写在一步步摸索中逐渐成熟。总结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写经验,对我国现阶段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写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本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民国时期的高中物理教科书。全文以年代先后为经,以教科书编纂的有关专题问题为纬,选择1922-1949年间出版的高中物理教科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各方面的特点。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旨在从学制改革、课程标准修订和教科书编刊三个方面,梳理近代中国中学物理学科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呈现此时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纂背景。第二章讨论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知识体系构成,重点分析其中前沿知识部分的内容变化。第三章讨论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演示实验、习题、插图的呈现形式。第四章尝试还原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使用情况,适当论及教科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探究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编者人员的主要特点,总结他们编写教科书的思想及理念。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基本形成“绪论—物性学—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磁学—电学”的编写框架,前沿知识在教科书中也越来越丰富;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常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用习题体现知识的运用,用插图配合解释抽象的物理概念;民国时期倡导“教—学—做”三合一的教学框架,并认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选用不同版本的物理教科书,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补充教学材料;民国时期的编者群体由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同构成,他们大都学贯中西,并有丰富的中学教育实践经验,所提倡的编写理念也十分贴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据此,笔者尝试对我国当前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提出如下建议:组建一支由专业学者、一线教师、教育专家组成的教科书编写团队;采用专题式的知识框架进行编写,同时注意与生活实际结合,适当地扩展前沿研究方面的内容;增加一些演示性的实验,课后习题尽量做到少而精,并合理利用解释类插图;教科书在指导“教”与“学”的同时,更要引导对“做”的重视。
李建威[7](2019)在《樊粹庭豫剧改革在西北地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樊粹庭和樊戏在西北地区的研究,主要从戏剧文化传播与戏剧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以狮吼剧团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与观演主体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回忆与报刊记载为媒体,展开系统深入、科学严谨的研究。通过狮吼剧团的演员、观众、文艺评论界等三位一体的回忆与品评,来找寻樊粹庭戏剧改革的社会生态背景与文化气息,探索豫剧传播在三秦及西北地区所面临的困境,总结豫剧文化西输的成功经验和影响其发展的文化因素,为当下的豫剧革新与国内外传播给予理论上的指导。具体来说:第一章,主要从狮吼剧团的演员的视角,通过他们对当年在西北戏曲演出事迹与状况的回忆,来建构樊粹庭及其戏剧改革在西北地区的影响。主要通过活态的口述性质的回忆与述评,运用用本体美学的理论,来寻找狮吼剧团的演出痕迹,探索豫剧文化对外输出的鲜活史料,以此梳理出樊粹庭在西北地区艰难的跋涉过程和真实的影响。樊粹庭编演的剧目成为西安各个剧团争相排演的对象;1945年前后,狮吼剧团成为超越秦腔、妇孺皆知,西安民众最受欢迎的剧团;樊粹庭培养的狮吼儿童剧团成为西北豫剧界和河南豫剧界的台柱子,为豫剧在西北地区的传播和豫剧流派的分化起到助推作用。第二章,着重分析提炼了樊粹庭在西北时期戏剧改革的艺术特征,指出樊粹庭在开封时期的创作主要靠才情,具有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性特征。而在西北地区的创作则进入戏剧本体研究的层面,注重对戏剧创作规律的把握,随着生活阅历的深入,对下层民众给予更多关注,其剧作呈现出人民性的一些特征。总结樊戏所具有的先锋性与现代性,发现樊戏不仅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封建特色,男女平等观念,更有对戏剧情境的匠心营造,对复杂人性的深度挖掘。融入更多的编剧技巧,注意营造戏剧情境与人性的复杂性,揭橥人物心理的矛盾性。同时,他对戏剧样式的探索,创作了多部现代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由豫剧现代化到豫剧现代戏的跨越。樊粹庭对儿童剧与神话剧均具有开拓性贡献。他改编剧本,减少唱词,增加科介,借鉴话剧、影视,吸收布莱希特体系的相关理论,逐渐形成了兼收并蓄,开放包容,集思想性、艺术性、形式美为一体的现代豫剧风格。第三章,主要从受众的视角,回忆当年樊粹庭与狮吼剧团的演出、排练的具体情形,以及观众观剧时的真实心理状态与审美接受情绪。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通过对受众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诉求的分析来反思樊粹庭剧作的艺术价值及其对西北民众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种动态的观演关系也是樊戏走向经典的重要因素。从政界的言论、文艺评论界的报刊文章来总结梳理樊粹庭及樊戏在西北地区及全国的影响。这种评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着剧团演出的具体态势,带有客观性、严谨性、全面性。运用批评美学的理论,对来自各界的专业批评进行深度鉴别与学理性分析,梳理樊粹庭豫剧革新所产生的影响。樊粹庭被誉为“西北戏剧界的怪杰”,其影响则是创造了“中国旧剧史上的灿烂”。从戏剧评论的专业角度与戏剧本体规律的视角来看待狮吼剧团的演出水准、樊粹庭的戏剧革新成就,探索樊粹庭豫剧革新所具有的先锋性与当下意义。应该说,樊粹庭与陈素真在开封地区的改革实践打开了樊粹庭戏改的新局面,而樊粹庭在西北地区的豫剧改革,是樊粹庭豫剧改革的黄金时期,也是近代豫剧变革的关隼,是豫剧革新家樊粹庭等人筚路蓝缕努力的结果,也是豫剧艺术横向吸收、跨界融合发展的结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樊戏与豫剧在西北地区的传播与接受,充分解读樊粹庭在西北地区产生的影响,构建具有历史认同感与戏剧文化价值的樊粹庭戏剧改革的话语权。在文献发掘上,系统整理樊粹庭在西北地区的戏曲改革的演出史料,不断完善樊粹庭戏剧改革的资料,挖掘其产生的旷日持久的学术价值。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摸清近代以来地方戏变革发展的脉络,寻找樊粹庭当年扎根西安、艰辛地培养人才、艰苦地巡演的历史痕迹,探索樊戏所具备的中原品格与鲜明特色,探索豫剧奔向国内第一地方戏剧种的不二途径。将樊粹庭戏剧改革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潮中给予考量,同时也将其归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和平的民主主义战争中,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探索文学艺术与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共生互动关系,为不断繁荣的近代戏剧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陆金蒙[8](2019)在《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齐鲁大学1917—1952年物理教育的系统研究,首先揭示了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将其物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分为稳步发展、艰难发展及变革解体三个阶段;然后分析了各个阶段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的特点;最后分析了齐鲁大学物理教育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影响齐鲁大学物理教育发展的原因。中国古代物理教育一直未能形成独立体系,直到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物理教育才逐渐诞生。1864年,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在山东登州创办蒙养学堂,后升格为大学,定名登州文会馆。为了促进传教事业的发展,狄考文开展了广泛的自然科学教育,引入了近代物理学的相关知识,文会馆迁至潍县更名广文学堂后,物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17年,齐鲁大学物理系正式成立后,物理教育就有条不紊的展开了。在向政府立案前,物理教育发展势头一般,立案后,物理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物理教育的开展过程中,物理系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毕业生质量都有了大幅的提升,招生工作、课程设置、考试制度、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等方面也趋于完善;物理系积极的开展了相关的物理研究活动,并和其他大学进行交流合作;物理系还在1933年开设了无线电专修科,意在为国家社会培养无线电技术专业人才。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齐鲁大学迁往四川成都继续办学,这一时期物理教育基本延续了在济南时的做法,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一时期物理系的学生人数及毕业生人数锐减;随着形势的不断改善,物理教育开始有所恢复和发展。回迁济南之后及南迁杭州时期,时局动荡不安,师资力量匮乏,学生数量减少,教学设施缺失,这一阶段物理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开展颇为艰难,取得的成果较为有限。杭州解放后,理学院再次回迁济南。由于时局的急剧变化,齐鲁大学一直处在动荡之中,齐鲁大学与华东大学的冲突、各项改造工作的进行以及朝鲜战争引发的紧张气氛,都对物理教育的开展产生了影响,各种政治学习活动也占用了物理系师生大量时间。物理教育进展十分缓慢,物理系毕业生寥寥无几。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齐鲁大学被撤销,齐鲁大学物理教育也随之结束。最后是对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的历史思考。首先分三个阶段深入分析了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的特点,然后分析了齐鲁大学物理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对影响齐鲁大学物理教育发展的因素作了初步的探讨,包括社会环境因素、战争的影响、培养费用的高昂以及各合作差会之间的纷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的发展。
王竞[9](2019)在《20世纪上半叶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的科学贡献》文中提出南京大学物理学科在近代中国物理学初创时期,学术发展成就突出,教育成果斐然,是中国物理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本文全面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早期的科学贡献.根据学科起源,分两部分系统地梳理了他们在教学科研、科学推广、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活动及科学成就.
郭建福[10](2018)在《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西方物理科学在中国晚清时期的传播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主要是从翻译和编辑的书籍出发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西方物理学知识引入的一些问题。从物理实验史和学校实验运用的角度出发,系统、全面的研究工作尚未展开。登州文会馆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晚清时期开办的一所文理结合的综合性学校。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物理实验发展史料的进一步扩展和挖掘,加强了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的研究,不仅整理出文会馆物理实验及其仪器发展的基本脉络,还获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1.文章首次将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对其不同阶段关键人物的进行研究。第一个阶段是其初创阶段,即狄考文时期,这一时期校舍简陋,生源困难。狄考文白手起家,自写教材,自制仪器,创建起物理实验室。文会馆通过自制、购买、别人捐赠逐渐添置仪器,但其实验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1882年赫士来华,带来一架较大口径的望远镜及一些仪器设备,建起了天文台,翻译《天文揭要》、《光学揭要》、《声学揭要》、《热学揭要》等物理着作,并配备与其相适应的实验仪器设备,学校物理实验室初具规模。第三阶段是伯尔根1901年接任校长,与路思义一起建设高标准实验大楼和标准化物理实验室。文章重点对赫士、路思义两位人物进行了研究。2.对登州文会馆的10个物理实验室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梳理。文章将实验部分整合为五章,按照力、热、声、光、电的顺序对实验及其仪器设备进行说明,并与同时期的国外的物理实验仪器进行横向比较以说明引进的实验水平如何,与现代的物理实验纵向相比较以说明对现代的物理实验的影响。通过史料的分析和考证,发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大学已经有了非常发达的物理实验及其仪器设备,从而否定了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大学1918年前没有物理实验的观点。3.从物理教科书和实验室的内部联系出发,考察了近代科技与东西方传统技术设备的联系。这部分内容主要在第三章力学实验,首先分析研究了文会馆力学实验室及其教材《格物入门》中的力学卷,并与同时期的李善兰译《重学》做了比较,再对力学实验室和流体力学实验室(即水学实验室)逐一分析说明。力学实验及其仪器包含大量的中国传统技术设备,如欹器、尖劈、翻车、杠杆、斜面、水磨、天平和砝码等,通过对这些设备的研究发现文会馆物理教学与实验,并没有如以前的翻译书籍及内容出现本土化的倾向。而恰恰相反,文会馆力图将这些中国本土的技术设备纳入到近代物理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并进行解释。4.对晚清时期,西方通过学校这一载体传入中国的先进技术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一些新的史料,获得了一些新的看法。(1)进一步发现了登州点亮第一盏电灯的证据。(2)首次发现早在中国兴建第一条铁路时期,文会馆就有了全套的火车技术教育设备,包括当时最先进的美国产火车蒸汽机及蒸汽火车模型。(3)首次发现文会馆是开展中国近代最早的蒸汽消防车原理及操作教育的学校。通过研究发现登州是中国最早具有近代蒸汽消防车及其配套设备的三个城市之一(其她两个是香港和上海)。(4)首次发现文会馆是对学生最早进行近代化的木工、铁工以及织布机械的操作与维修职业教育的学校。(5)找到了一些狄考文与赫士往来书信以及路思义日记和家庭档案关于实验室建设的新史料。5.首次对文会馆的物理实验及其仪器进行了考察。(1)对声学仪器考察发现,文会馆拥有中国最早的录音仪器设备以及声光同步实验仪器。(2)对光学和天文实验及其仪器研究发现,文会馆有当时最先进的反射式望远镜、显微镜以及国内领先的天文观测设备,并建有先进的天文台,否定了部分学者提出的1905年,中国才有显微镜实验的说法。(3)进一步考察文会馆X光知识的引入,不但证明了文会馆光学教材《光学揭要》是最早介绍X光知识的书籍,还发现了文会馆是最早开展X光技术教育的学校,并装备有全套的X光实验设备。(4)首次发现文会馆最早在中国进行了无线电报技术教育,并拥有先进的无线电报技术设备。(5)发现文会馆拥有当时最好最先进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并拥有当时最齐全的电学实验设备。6.通过对文会馆物理实验研究,也带动了对整个晚清时期物理实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包括物理实验书籍的搜集整理和对比以及实验仪器的引进、使用和注意事项等。物理实验书籍包括国外的同时期的迦诺《初等物理学》及其译本,日本的饭盛廷造《物理学》及其译本,以及《重学》、《声学》等晚清时期的大量物理书籍的考察,这些工作也为进一步研究晚清时期的物理实验史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和突破口。总之,文会馆物理实验及其仪器非常丰富,但一百多年过去了,由于以前没有规范的实验仪器名称,研究资料匮乏(本文研究的基础只有《文会馆志》中8页关于实验仪器的名称),而且有很多实验仪器随着科技发展已经被淘汰,现在对其考证非常的困难,有的已经无法对其进行查证。本文作为研究晚清时期物理实验的较早的文章,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望更多的学者参与到研究晚清的物理实验中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物理实验史研究工作。
二、回忆父亲倪尚达教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忆父亲倪尚达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2)中西比较视域下的丁西林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问题 |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丁西林剧作的内容与形式之争 |
一、英语世界的高度认可 |
二、文以载道的传统标准 |
三、形式技巧的重要意义 |
第二章 丁西林的美学主张与戏剧策略 |
一、早期新剧的发展与转折 |
二、知识精英的涉足与论争 |
(一) 吸纳中西与文理的学问 |
(二) 批判“教条主义”的戏剧观 |
(三) 提倡“使人愉快”的美学 |
三、关注受众的创作与实践 |
(一) 明确潜在的观众与读者 |
(二) 探索戏剧的主题与形式 |
(三) 试验小剧场的制度与舞台 |
第三章 丁西林对编剧技巧的移植 |
一、营造戏剧的暗示性 |
(一) 强调作家—观众的双向交流 |
(二) 编织“经济节约”的人物对话 |
(三) 留有空白与距离的戏剧结尾 |
二、发挥情境的重要性 |
(一) 建立对话与情境的关系 |
(二) 激发观众与情境的共鸣 |
三、重塑喜剧的精神 |
(一) 释放游戏的天性 |
(二) 表达男性的欲望 |
第四章 丁西林对戏剧语言的革新 |
一、对文白词汇与中西语法的杂糅 |
二、对匀称结构与多维意义的雕琢 |
三、《一只马蜂》:“西林风”的开拓之作 |
结论: 独辟蹊径的戏剧创作模式 |
附录一 丁西林年表 |
附录二 Oppression as a Situational Comedy:A Note on the Stagecraft of Ting Hsi-lin |
附录三 情境喜剧《压迫》:丁西林编剧艺术札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 ——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与相关概念释义 |
二 研究现状述评及反思 |
三 主要内容与选题意义 |
第一章 城市区域文化形态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苏州城市文化的历史渊源与丰富面相 |
第二节 南京城市文化的时代嬗变与多维阐释 |
第三节 城市区域文化与城市文学的有机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州:文学想象与乡邦文人的都市探索 |
第一节 雅、俗的位移:通俗作家群体的双重角色转换 |
第二节 革命、诗意的纠缠:南社文人群体的自我赋权之路 |
第三节 戏谑与庄严的交织:文学苏州的若干关键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政治角力与校园精英的“守成”选择 |
第一节 新、旧的互渗:高校师生的多样聚合 |
第二节 政、学的冲突:两难境地中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言与不言的吊诡:文学南京的两条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何以可能 |
第一节 自然要素与文学地理景观 |
第二节 历史基因与现代城市隐喻 |
第三节 文化选择与区域文学的互文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大事年表(1898—1949)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重点、难点与创新 |
四、主要人物、概念及相关说明 |
第一章 饶阳县与五公村的自然环境 |
第一节 饶阳县的基本情况 |
一、饶阳县的建置沿革 |
二、饶阳县的自然条件 |
三、饶阳县的人地关系 |
四、自然环境制约下的农家经营行为 |
第二节 五公村的基本情况 |
一、五公村的建置沿革和自然条件 |
二、五公村的人地比例关系和土地分配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合伙组”时期的自发组织(1944-1949) |
第一节 从打绳组到土地合伙组 |
第二节 合伙组的迅速扩张与退组风波 |
第三节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合伙组的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省、国模范(1950-1951) |
第一节 从“合伙组”到“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二节 从河北省农业劳模到全国丰产模范 |
小结 |
第四章 一波三折的大社(1952—1955年) |
第一节 初建“大社” |
第二节 “整社” |
第三节 恢复“大社”与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 |
小结 |
第五章 平稳过渡的高级社(1956-1958) |
第一节 成立高级社 |
第二节 高级社的巩固与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制度与绩效: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一节 合伙组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二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三节 大社和高级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一、社员入社、出社 |
二、组织系统和干部选举 |
三、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二、工业小说范畴的厘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改革主体:新时期民族国家想象的建构 |
第一节 民族国家神话与现代性反思的阙如 |
第二节 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构 |
第三节 “工业史”书写与缓释身份焦虑 |
第二章 改革路径:科技霸权与工人的失落 |
第一节 科技主体:工人主体地位的消解 |
第二节 科学管理:效率与公平矛盾的凸显 |
第三节 科学信仰:工人与科技再结合的可能性 |
第三章 改革前沿:“南方”的现代化想象 |
第一节 文明之地:无悔的现代性追求 |
第二节 财富之所:虚幻的奋斗传奇 |
第三节 封闭之城:永远的都市异乡人 |
第四节 生存之寓:被忍受的现实痛楚 |
第四章 改革干部:公平与效率的困境 |
第一节 “开拓者”型:官僚体制与卡理斯玛支配的失败 |
第二节 “无力回天”型:“好人”没用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吁求 |
第三节 企业家型:改革正义与干部形象的污名化 |
第四节 职业经理人型:身份焦虑与社会主义价值诉求 |
第五章 改革阵痛:工人苦难与认同政治的重整 |
第一节 《抉择》:主流话语与苦难的道德化 |
第二节 《车间主任》:改革神话与苦难的内在化 |
第三节 《问苍茫》:诗性正义与苦难的本质化 |
第四节 《无碑》:资本逻辑与苦难的价值化 |
第六章 怀旧与消解: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怀旧:工人文化的浪漫想象 |
第二节 消解:工人文化的否定性书写 |
第三节 工人文化再生产的可能性与限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研究(192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综述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所用资料 |
第一章 近代中国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纂背景 |
第一节 近代学制改革与中学物理课程及课时的调整 |
一、“壬寅学制”与中学物理课程 |
二、“癸卯学制”与中学物理课程 |
三、“壬子癸丑学制”与中学物理课程 |
四、“壬戌学制”与高中物理课程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调整 |
一、“颁布试行期”:1922 年—1931 年 |
二、“正式实行期”:1932 年—1939 年 |
三、“调整完善期”:1940 年—1949 年 |
第三节 近代中学物理教科书编刊的发展阶段 |
一、“癸卯学制”前后的中学物理教科书 |
二、“壬子癸丑学制”后的中学物理教科书 |
三、“壬戌学制”后的高中物理教科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知识体系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专业名词 |
一、物理学专业名词的译定与辞典的编纂 |
二、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物理名词的变迁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知识结构 |
一、高中物理教科书的内容体系 |
二、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选择 |
三、高中物理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前沿知识 |
一、1922 年以前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的前沿知识 |
二、1922 年—1949 年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前沿知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内容呈现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演示实验的安排 |
一、演示实验数量的变化 |
二、演示实验内容的呈现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课后习题的设置 |
一、课后习题数量的变化 |
二、课后习题类型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课本插图的设计 |
一、课本插图数量的变化 |
二、课本插图类型的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使用情况 |
第一节 高中物理教科书对物理教学的指导 |
一、民国时期对物理教学法的讨论 |
二、案例分析:《落体运动》课程的设计 |
三、高中物理教科书对试题设置的指导 |
第二节 高中物理教科书的选用及影响 |
一、民国时期教科书版本的选择 |
二、民国时期补充教学材料的运用 |
三、民国时期高中物理课堂剪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者群体及其编纂理念 |
第一节 编者群体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个案分析:三位代表学者及编者的经历 |
一、周昌寿:最了解物理基础教育方向的编者之一 |
二、丁燮林:物理实验教学的倡导者及践行者 |
三、严济慈:研究为主,编书为辅的编者代表 |
第三节 编者的编纂理念及思想 |
一、重视名词术语的使用 |
二、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 |
三、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 |
四、重视前沿知识的输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1902-1921 年中学物理教科书出版情况 |
附录二:1922-1949 年高中物理教科书出版情况(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樊粹庭豫剧改革在西北地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樊粹庭在西北地区戏剧改革影响研究概述 |
二、研究对象及范畴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价值与意义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一章 樊粹庭及狮吼剧团在西北地区的影响 |
第一节 狮吼剧团在西安的影响 |
一、在西安剧团中一度独占鳌头 |
二、所演剧目其他剧团争相排演 |
第二节 狮吼剧团在西北地区的演出状况 |
第三节 狮吼儿童剧团的成立及社会影响 |
第四节 为人称颂的“樊主任”“戏圣人” |
第二章 剧作的艺术性与豫剧改革的先锋性 |
第一节 鲜明的民族精神与超前的现代意识 |
第二节 对人性的关注与戏剧本体规律的把握 |
第三节 豫剧儿童剧与戏曲现代戏的开拓 |
第四节 兼收并蓄、持中守正的豫剧文化品格 |
第三章 樊粹庭豫剧改革的评骘与影响 |
第一节 观众的青睐与褒奖 |
一、作品雅俗共赏,剧场座无虚席 |
二、观众情绪高涨,观演关系和谐 |
第二节 文艺界的广泛赞誉 |
第三节 报刊媒体界的一致认可 |
第四节 樊粹庭豫剧改革成功的秘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来源 |
(二)选题简介 |
二、选题论证 |
(一)理论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 |
(二)相关着作 |
(三)报刊杂志 |
(四)相关论文 |
四、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新学理视点 |
(三)学术考量重点 |
(四)学术探讨难点 |
(五)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时间 |
(二)空间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物理教育回顾和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的确立 |
一、古代物理教育回顾 |
二、近代物理教育 |
(一)近代物理学的传入 |
(二)近代物理教育的诞生 |
(三)教会教育的发展 |
三、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的萌芽时期 |
(一)狄考文和登州文会馆 |
(二)文会馆时期的自然科学教育 |
(三)山东基督教共和大学的建立 |
(四)这一时期教育的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的稳步发展(1917—1937) |
一、物理教育发展的背景 |
二、齐鲁大学物理教育正式建立 |
(一)1917 年三校合并办学 |
(二)齐鲁大学的发展 |
三、师资力量与招生状况 |
(一)教师聘用和师资力量 |
(二)教师的待遇保障制度 |
(三)招生情况和招生流程 |
(四)学生状况分析 |
四、经费与教学用具 |
(一)经费来源 |
(二)教学语言、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择 |
(三)物理实验仪器的购置、维护及更新 |
五、物理教育的开展状况 |
(一)课程设置 |
(二)教学活动和课外生活 |
(三)考试制度和成绩要求 |
(四)学术研究和交流合作的开展 |
(五)无线电专修科 |
(六)毕业要求 |
(七)毕业生情况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的艰难发展(1937—1949) |
一、齐鲁大学在成都时期的物理教育 |
(一)齐鲁大学的南迁工作 |
(二)齐鲁大学在成都华西坝复课 |
(三)齐鲁大学面临的困难及应对 |
(四)物理教育的继续与变化 |
(五)与华西坝地区其他学校的合作 |
(六)这一阶段物理教育的发展 |
二、齐鲁大学回迁济南后的教育状况 |
(一)回迁济南与重建工作 |
(二)这一阶段的物理教育状况 |
三、南迁杭州时的物理教育 |
(一)齐鲁大学在杭州 |
(二)在杭州时的物理教育 |
小结 |
第四章 齐鲁大学变革解体时期的物理教育(1949—1952) |
一、济南解放后的齐鲁大学 |
(一)济南解放初期的齐鲁大学 |
(二)华东军政委员会接管时期 |
(三)齐鲁大学最终撤销 |
二、这一时期的物理教育状况 |
小结 |
第五章 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的历史思考 |
一、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的特点 |
(一)1917-1937 年间物理教育的特点 |
(二)1937-1949 年间物理教育的特点 |
(三)1949-1952 年间物理教育的特点 |
二、齐鲁大学物理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一)齐鲁大学物理教育存在的不足 |
(二)影响物理教育发展的因素探析 |
结语 |
附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9)20世纪上半叶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的科学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 国立中央大学及其前身的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 |
1.1 学术活动 |
1.2 科学贡献 |
2 私立金陵大学的科学推广事业 |
2.1 理工结合 |
2.2 倡导电化教育 |
3 人才培养 |
(10)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英文资料 |
1.2.2 中文资料 |
1.2.3 小结 |
1.3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1.4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分析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室及其相关重要人物 |
2.1 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概况 |
2.1.1 登州文会馆的物理教育 |
2.1.2 登州文会馆实验室的三个发展阶段 |
2.1.3 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室的实验仪器 |
2.1.4 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室的特点 |
2.1.5 小结 |
2.2 登州文会馆的创建者——狄考文 |
2.2.1 狄考文的生平及贡献 |
2.2.2 对狄考文的悼念 |
2.2.3 小结 |
2.3 一位在华62年的美国传教士——赫士 |
2.3.1 赫士简介 |
2.3.2 登州文会馆时期 |
2.3.3 创办山东大学堂 |
2.3.4 创建华北神学院 |
2.3.5 日本集中营中的抗争 |
2.3.6 小结 |
2.4 “南齐北燕”的建设者——路思义 |
2.4.1 在齐鲁大学的岁月——教学和募捐两难的选择 |
2.4.2 “在水底为码头修建基础”——为燕京大学回国募款 |
2.4.3 关于募款和辞职 |
2.4.4 小结 |
3 力学实验 |
3.1 普通力学实验 |
3.1.1 万有引力实验 |
3.1.2 与重心有关的实验 |
3.1.3 测定向心力的实验 |
3.1.4 测定物体质量的实验 |
3.1.5 简单机械的实验应用 |
3.1.6 弹力实验 |
3.1.7 小结 |
3.2 流体力学实验 |
3.2.1 流体静力学实验 |
3.2.2 液体内部压强实验 |
3.2.3 液体浮力实验 |
3.2.4 流体动力学实验 |
3.2.5 水磨装置 |
3.2.6 《水学》及其实验室的特点 |
4 热学实验 |
4.1 文会馆的热学教科书——《热学揭要》 |
4.1.1 《热学揭要》的版本和作者 |
4.1.2 《热学揭要》的基本内容与影响 |
4.2 热学实验 |
4.2.1 关于温度变化的实验 |
4.2.2 物质的热胀冷缩实验 |
4.2.3 物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 |
4.2.4 热辐射实验 |
4.2.5 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实验 |
4.2.6 热传导实验 |
4.2.7 小结 |
4.3 蒸汽实验 |
4.3.1 关于演示蒸汽机发展史的实验 |
4.3.2 与火车和轮船相关的实验 |
4.3.3 其它汽机功用 |
4.3.4 小结 |
5 声学和气学实验 |
5.1 文会馆的声学教科书——《声学揭要》 |
5.1.1 《声学揭要》译作者及版本 |
5.1.2 《声学揭要》的内容 |
5.1.3 《声学揭要》的翻译及影响 |
5.1.4 赫士首先翻译出版《声学揭要》的原因 |
5.2 声学实验 |
5.2.1 声音产生的实验 |
5.2.2 声音的传播 |
5.2.3 声信号与光信号的转化 |
5.2.4 声音的增强与减弱 |
5.2.5 声音储存实验 |
5.2.6 小结 |
5.3 气学实验 |
5.3.1 大气压强实验 |
5.3.2 大气压强的证明与测定 |
5.3.3 大气压强运用实验 |
5.3.4 其它的气学实验 |
5.3.5 丁韪良对海陆风的解释 |
5.3.6 气学实验的几个特点 |
5.3.7 小结 |
6 光学和天文学实验 |
6.1 文会馆的光学教科书——《光学揭要》 |
6.1.1 《光学揭要》的内容 |
6.1.2 《光学揭要》内容的特点 |
6.2 光学实验 |
6.2.1 光的直线传播与光表实验 |
6.2.2 光的反射实验 |
6.2.3 光的折射与成像 |
6.2.4 光的色散实验 |
6.2.5 光学元器件的应用实验 |
6.2.6 光的偏振实验 |
6.2.7 小结 |
6.3 天文学实验 |
6.3.1 天文实验相关教材 |
6.3.2 天文观测研究 |
6.3.3 实验室的图表展示 |
6.3.4 小结 |
7 电磁实验 |
7.1 干电实验 |
7.1.1 电学教学与实验 |
7.1.2 静电荷特性实验 |
7.1.3 干电知识的基本应用 |
7.1.4 雷电知识与防护实验 |
7.1.5 电表和电铃实验 |
7.1.6 电容相关实验 |
7.1.7 干电机实验 |
7.1.8 小结 |
7.2 湿电实验 |
7.2.1 电堆的制作与实验 |
7.2.2 电池及其应用实验 |
7.2.3 电磁的转化及应用 |
7.2.4 电表及电阻相关实验 |
7.2.5 电报技术类实验 |
7.2.6 电话及其应用:德律风和埋革风 |
7.2.7 电灯及其应用 |
7.2.8 X光线实验 |
7.2.9 小结 |
7.3 磁学实验 |
7.3.1 指南针相关实验 |
7.3.2 其它磁学实验 |
7.3.3 小结 |
7.4 副电实验 |
7.4.1 电流与磁场的相互转化实验 |
7.4.2 发电机原理及应用 |
7.4.3 电动机 |
7.4.4 小结 |
8 文会馆物理实验的后续影响 |
8.1 对广文中学的影响 |
8.2 对潍坊地区民族工业的影响 |
8.2.1 藤虎枕和华丰机器厂 |
8.2.2 尹焕斋潍县信丰染印公司 |
8.3 文会馆优秀毕业生代表王锡恩 |
9 结语 |
9.1 物理实验的分类及特点 |
9.1.1 教学验证类实验 |
9.1.2 职业技术类实验 |
9.1.3 科技创新类实验 |
9.2 文会馆物理实验研究的几点问题 |
9.2.1 文会馆物理实验室建设的渠道与动力机制问题 |
9.2.2 传入物理实验仪器的水平以及教师教育水平 |
9.2.3 发现了一些关于文会馆物理实验建设的新史料 |
9.2.4 实验对人才培养及地方经济的影响 |
9.3 研究后续工作及展望 |
9.3.1 物理实验室仪器的实物搜寻工作 |
9.3.2 重建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室 |
9.3.3 一点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回忆父亲倪尚达教授(论文参考文献)
- [1]周大新小说的生命意识研究[D]. 顾彩侠. 吉首大学, 2021
- [2]中西比较视域下的丁西林剧作研究[D]. 赵冬旭.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 ——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D]. 金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D]. 樊孝东. 河北大学, 2020(03)
- [5]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D]. 高露洋. 河北大学, 2020(02)
- [6]民国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研究(1922-1949)[D]. 周凯依.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樊粹庭豫剧改革在西北地区的影响研究[D]. 李建威. 河南大学, 2019(01)
- [8]齐鲁大学物理教育研究[D]. 陆金蒙.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20世纪上半叶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的科学贡献[J]. 王竞. 大学物理, 2019(03)
- [10]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研究[D]. 郭建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