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沈阳房价向中低档倾斜(论文文献综述)
郑皓月[1](2019)在《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的特征,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的研究,对判断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提升房地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带动作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以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对辽宁省总体及其地级市房地产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建设、商品房销售、土地开发与购置、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房地产政策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辽宁省总体及其地级市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将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因素分为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和内部环境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归类为房地产宏观经济环境、城市化、区位条件、政策制度四个方面;内部环境影响因素归类为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建设、商品房销售、房地产企业发展四个方面,进而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筛选出具体的评价指标,依据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收集2010-2017年辽宁省各项指标数据,将数据标准化后运用熵值法对各年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将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水平划分成了三个级别,从纵向比较分析了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水平;其次以2011-2017年辽宁省地级市各项指标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基础数据,将其标准化后运用熵值法评价了各地级市的房地产业发展水平,将地级市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划分成三个等级,对地级市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横向地比较:最后,用相同的方法评价了辽宁省与典型省份房地产业发展水平,将辽宁省与典型省份的房地产业发展水平划分成三个等级,对辽宁省与典型省份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根据辽宁省总体及其地级市的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辽宁省总体及其地级市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等评价结果,从辽宁省总体和地级市两个不同层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全面提高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水平。
孙赫[2](2019)在《城市居住空间演变模式与驱动机制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文中提出居住空间是整体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基础,深刻影响着人居环境质量。因此,分析居住空间演变机制,优化空间布局,引导空间合理有序扩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沈阳市为研究对象,是由于沈阳作为东北的中心城市,自建国以来,城市规划和职能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其居住空间的动态演变极具研究价值。在经典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正在逐渐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居住空间理论雏形,需进一步实证与总结。本文选取城市空间快速变迁的沈阳为研究对象,以沈阳现有小区建成年至今(1989-2018年)年为研究时段,综合采用居住小区核密度分析、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标准差椭圆、自然间断点分级法、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ArcGIS制图分析法,结合现有研究与经济统计数据资料,描绘居住空间演变特征,同时聚焦现有小区居住形态差异,详细刻画现阶段沈阳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揭示新时代沈阳居住空间结构演变特征。最后基于对大量研究成果的吸收,提取其驱动因素中主要驱动因子对进行统计模型分析,将数据结果与实际综合,总结沈阳居住空间扩张机制,为沈阳新阶段规划工作与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989—2018年,沈阳居住空间扩张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探讨,包括缓慢发展阶段、快速扩张阶段、高速拓展阶段以及稳定蔓延阶段。在各个阶段中,居住空间的扩张模式、空间布局均处于逐渐演变过程。(1)总体:居住空间范围不断扩大;(2)布局:一环、二环之间居住密度较大,向内、外两向递减;具有扇形特征,有多个次级核密度中心,其中东西方向较东北—西南走向延伸范围更大、且浑河两岸呈轴对称带状分布;(3)分异:各居住形态集聚现象明显,分布特征差异较大,空间异质性越来越强。城市规划举措、经济实力水平、人口、交通、房地产市场、国家政策制度是影响沈阳市居住空间扩展强度的主要驱动力,且其影响力大小递减。各驱动因素互相交错,共同影响着沈阳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历时60年,沈阳已完成四次城市规划,本文希望通过对居住空间演变的研究从侧面对规划成果进行检验与总结,为沈阳市接下来的规划工作添砖加瓦。
赵正夲[3](2019)在《中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区域性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业不仅影响着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对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尽管在这过去的20年里,随着城市建设体制改革以及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但是很多弊端以及问题开始显现。比如投机炒房现象频现,经常导致某个区域商品房价格在特定阶段快速上涨。在巨大的购房压力下,居民的生活水平受到明显的影响,从而使得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明显降低,更为严重的是高涨的房价还影响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政府制定有效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我国幅员辽阔,目前有290多个地级城市,各个城市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城市所在的区域不同,其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也就不同,研究“全国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对于我国分区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房地产业调控政策,从而推进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差异性。首先本研究从人口视角、宏观经济视角、收入视角、资金视角、建设成本视角以及土地供给视角选择了包括年末人口总数,人均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地产投资开发额,房地产开发竣工房屋造价和房地产开发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在内的6个中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并选取了我国49个城市作为研究的样本,包括4个一线城市、20个二线城市以及25个三线城市。通过岭回归构建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以及三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模型。由本研究构建的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以及三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模型可得,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对于一线城市来讲,房地产开发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为显着;对于二线城市来讲,年末人口总数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为显着;对于三线城市来讲,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为显着。
谌琳[4](2019)在《金地商置长沙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房地产业在我国历经多年风雨,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其他的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房住不炒”,这个说法也为将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基本的观察点。2018年以来,一二线城市通过“五限”等多重措施稳定市场,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与稳定市场并存。而长沙市推出的2018年“625新政”进一步实现了对市场的稳定。本文通过PEST模型对金地商置长沙公司宏观环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长沙公司的竞争环境,然后从人均效能、运营能力、项目拓展及土地储备、财务分析、开发规模等五个方面对公司内部环境进行分析。通过综合论证分析之后,将长沙公司的战略定为密集性发展战略,通过对未来的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进行明晰,并将战略目标分为短期与中长期,短期发展目标确定为二手合作的方式进行拿地,在降低项目前期成本的基础上,加速长沙公司的快速发展,完成进入长沙市场前五强的发展目标。将长沙公司的中长期目标确定为立足公开市场,积极拓展生产、生活安置用地,以求缓解单纯依靠公开市场难以拿地的困境。不过,随着长沙60号令拆迁遗留的“两安用地”不断减少,长沙公司选择立足长沙、向外扩围、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另外,为了响应国家的租售并举的制度,长沙公司积极扩展长租公寓等新项目,以求达到确保公司稳定持续发展的目标。长沙公司积极提供保障措施确保制定的发展战略能够顺利实施。对于金地商置长沙来说,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将企业的文化品牌、口碑大幅度提升到更高层次,还能够为本地或者外地的房地产公司提供发展战略过程中的重要启示。
沈勍[5](2017)在《湖南省城市公园首府别墅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别墅已经成为人们对更好生活的追求的一种象征。本文为首府组团项目的销售所应用,即以此为指导制定符合市场竞争的最佳营销策略,实现项目销售实现利润最大化,占领市场较大份额。同时也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制定别墅产品投资战略方面起到借鉴作用,并能对其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提供指导意义。本文研究了首府组团项目的营销环境,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背景分析,还包括项目所在地的房地产现状。除了外部环境分析外,本文还进行了首府组团项目的内部环境分析,首先对项目概况进行简介,以及对项目的管理能力进行分析,包括其组织架构、财务分析和营销能力分析。根据项目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SWOT分析。接下来,本文进行了市场定位,对市场进行了市场细分,在此基础上锁定目标市场选择,并进行了市场定位。根据市场定位结果,本文提出了营销策略,并分析了策略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三种保障措施。数据表明,项目建设质量较高,财务状况较好,但是在组织机构和营销能力上存在弊端。本文进行了市场定位,认为项目的特点使项目应当定位成具有“复合型地产、健康生态地产和投资性地产”三种属性的地产,并据此设计营销方案。根据市场定位,本文还进行了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的四种策略分析,并提出相应做法。
陆宏广[6](2017)在《我国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不再仅仅作为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的实物资产而存在,更多地表现出了虚拟资产的特性,这就使得房地产成为经济中重要的投资产品。此外,由于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也有着高度的关联性,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对于我国改善就业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标准以及推动社会宏观经济的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得货币资本在向高资本回报率行业的流动更加快捷有效。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扩大了社会上的投机心理需求,投资者过度的投机行为很容易造成整个房地产经济系统泡沫的形成。尽管现阶段社会各界尚还没有达成房地产泡沫会带来金融风险的共识,但是对于潜在的房地产泡沫金融风险议题一直都是被各界关注的焦点。房地产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它与金融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房地产的供需都依赖于金融业的资金支持,并且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体系还存在着过度单一地依赖于银行信贷的突出特点,其他资金来源所占的比例十分小;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发展进入繁荣时期,对于金融业而言意味着能够获取较高的信贷资本回报率,因而也就更加热衷于将大量的存于银行的社会闲置资金以信贷的方式发放给房地产行业,由此可见房地产行业与金融业相互渗透的程度非常之高。而金融业在房地产业信贷发放过度集中必会直接不利于银行风险的分散,国家整体的金融体系受到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的影响程度必然也会不断积累提升,直至将银行或金融系统暴露在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和泡沫崩裂的风险当中。因此,系统地对我国当前的房地产泡沫成因与金融风险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寻求和探索防范和适当化解由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的对策和措施,以维护并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推动房地产业的稳健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及价格泡沫的测度研究,深入剖析房地产价格的各个影响因素及泡沫的形成机制,以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系统、理性的认识。从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房地产金融体系的国际比较,在对房地产泡沫以及相关的金融风险的现状及其形成机制作出重点分析之后,本文尝试着设计在房地产泡沫背景下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并于文章最后结合其他国家因房地产泡沫所产生的金融危机的一系列经验启示,提出我国当前如何更好地防范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的对策,以便能够在泡沫出现前和出现的过程中对潜在的风险加以适当的控制,从而缓解或消除由于房地产泡沫而引发的负面影响。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介绍研究框架、内容和方法,并指出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房地产泡沫现状分析,对房地产泡沫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概述,分析我国房地产泡沫现状,并从宏观经济、银行信贷、投资者行为、房地产自身特性和相关制度四个角度进行了具体地成因分析研究。第三章是有关房地产泡沫的实证部分,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我国近十年来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总体情况和2014年度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业的泡沫情况进行了测度分析。第四章为金融风险现状分析,对金融风险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概述,通过对比境外房地产融资体系,分析我国存在的金融问题,找出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不足。第五章是基于泡沫背景下,关于金融风险预警的实证研究。通过对金融风险预警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概述,构建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对我国近五年的房地产金融风险进行了研究分析。第六章是结合境外案例,对泡沫背景下,房地产业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建议进行总结,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参考。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对相关内容的未来研究提出展望。本文通过对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第一,通过深入分析泡沫产生的原因,证实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导致房地产泡沫的诱因,市场经济制度是房地产泡沫的孕育基础,各种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以及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则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重要推动因素。第二,影响房地产业泡沫程度的因素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业的资金信贷、投资、交易和价格四个方面。其中,投资和价格两方面的因素对泡沫程度的影响较大。通过从这四个方面构造泡沫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我国近十年房地产泡沫程度及2014年度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泡沫程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房地产整体泡沫水平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后五年的泡沫程度远高于前五年,泡沫程度在2013年达到最高。在2014年,除少数几个城外,绝大多数城市的房地产泡沫程度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房地产市场上存在较大的泡沫成分。第三,通过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房地产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房价收入比、商品房均价增长率/GDP增长率、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负债率、房地产企业速动比率和房地产贷款/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七个指标,构建了房地产金融预警指标体系,对我国近五年的房地产泡沫金融风险指数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五年中我国金融风险指数均在70以上,房地产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普遍不高。但在五年的数据中,2013年的金融风险指数最小,表明房地产业在该年面临较大的风险。2014年的金融风险指数同样偏低,仅高于2013年,说明该年度也面临着较大的金融风险。第四,在分析房地产价格泡沫和金融风险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房地产业价格泡沫及金融风险的实证研究结果,比较分析日本、美国和我国香港防范金融危机的成功案例,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①谨慎实施金融自由化,防止过度的金融自由化;②积极运用宏观调控政策;③约束地方政府行为,扭转民众不合理预期;④适当简政放权,完善土地税制;⑤有效管理并解决严重地过剩需求;⑥加强房地产贷款质量的管理,重视房地产贷款风险;⑦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水平;⑧完善个人征信体制,防范信用风险。
杨宏宇[7](2017)在《我国房地产税功能定位及框架设计》文中认为从1998年我国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开始,在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虽然国家一直调控,但我国房价却一路攀升。从2003年开始提出的物业税,到2011年1月28日开始在上海、重庆两市出台运行的房产税,到2015年改提的房地产税,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对住房保有环节征收的住房保有税,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住宅保有环节税赋畸轻的状况,抑制住宅投机行为,通过抑制需求平抑价格。从提出物业税设想开始,对开征住房保有环节税收是否合理和有效的辩论便一直没有停止过。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房地产税的开征依据及一般功能,在对国内房产税试点运行效果进行检验的同时,借鉴境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和框架设计建议,力图解决我国房地产税“该不该征”、“为什么征”、“怎样征”等问题。本文具有的理论意义如下:第一,有助于加深对我国资产泡沫及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理解。本文从“资产短缺”假说入手,论证了我国的资产短缺引起了资产泡沫,资产泡沫又进而引发了我国的房地产泡沫。因此现阶段我国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具有必然性,而其存在也具有长期性,其产生和存在既与住房自身的多种属性有关,又有我国经济现实的支持。第二,有助于理清我国开征房地产税的必要性。本文详细论证了房地产税开征的必要性,从调控房地产泡沫、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三个方面探讨我国现有税制的作用不佳及房地产税的优势,来分析论证我国房地产税开征的必要性。第三,有助于认识房地产税的性质和功能。房地产税是以住房保有税作为基础和核心,将住房、土地等一些税费进行简化、合并在住房保有环节统一征收的税种,因而其短期内类似于上海、重庆的试点房产税,长期内类似于包含土地出让金等的物业税。本文具有的现实意义如下:第一,有助于为房地产税的出台,提供理论支持。从2003年“物业税”设想的提出,到现在已经13年多的时间,社会各界出于各自的利益诉求,对是否应该开征房地产税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分析了房地产税开征的必要性和房地产税作用,来为房地产税的出台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持。第二,有助于落实“住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有助于回归住房的居住属性。房地产税不同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端调控政策,是作用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端,影响购房者的收益预期,进而从需求角度来实现调节。房地产税有助于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促使房地产市场合理发展。第三,为我国房地产税的设计提供建议。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实情角度,本文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开征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并在具体原则和要素设计上,提供了一定的建议。房地产税被普遍认为具有调控房价、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的一般功能,本文也主要基于这三个视角来展开研究,具体框架结构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架构和主要内容、创新点和不足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对房地产税的相关研究并做了评述。第三章,介绍了房地产税的开征依据及一般功能。首先介绍了房地产税的开征依据,之后介绍房地产税的一般功能及作用机理。房地产税的一般功能主要包括调控房价、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等。第四章,我国房地产税的作用效果分析。第一节是房地产税调控房价作用的实证分析;之后分析了房地产税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效果;第四节分析了上海、重庆试点房地产税设置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我国开征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和基本依据。首先介绍了我国开征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之后分别从调控房价、土地财政的解决及调节收入分配角度表明了房地产税开征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房地产税开征后面临的代价,来论证我国房地产是开征的基本依据。第六章,介绍了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税实施及经验借鉴。首先介绍了美国、韩国、日本、中国香港的房地产税实施情况及功能定位,之后介绍了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税的经验借鉴,并提出在房地产税经验借鉴时需要考我国的国情。第七章,我国房地产税的制度框架设计。第一节我国房地产税的设计原则,要区分短期和长期设计坚持不同原则。第二节是房地产税的制度安排,第三节房地产税的具体设计。第八章,结论。对整篇论文进行了总结。本文可能具有的创新点:一是从多个角度系统论证了房地产税开征的必要性。从资产短缺视角论证了我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必然性和长期性,从住房多个属性视角探讨了房地产泡沫的生成及无法依靠市场自行调节,之后从调控房地产泡沫、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角度分析房地产税具有的优势,阐述了房地产税开征的必要性。二是在房地产税调控房价的作用效果计量分析中,本文首次考察了房产税试点扩围的影响,在研究房地产税对房价调控作用的实证分析文章中,都还没有考虑房产税试点扩围预期的影响。将房产税试点扩围预期纳入计量框架之中,用房产税试点扩围预期来考察房地产税预期的作用。并利用35个大中城市月度面板数据,采用DID方法,共同研究了房产税、限购政策、房产税扩围预期对房价的作用效果。同时分别对一、二、三线城市做了检验,得出三种政策在不同级别城市中的作用效果情况,很好地考虑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的矛盾性。计量结果显示重庆市房产税对房价作用显着为负,上海市房产税对房价调控作用不显着;限购政策仅对三线城市房价有显着作用,房地产扩围预期对调控深圳、广州房价有显着作用,但对杭州作用不明显,这是由于杭州市房价2012年全年都整体大幅下降,市场中炒房投机行为较少,住房库存被逐渐吸收消化而达较低水平,因此市场对开征房地产税不敏感。房地产税预期也对房价具有显着的调控作用,与房地产税作用一致。房地产税作用是实际实行后的影响,而房地产税预期作用是市场参与者对房地产税未雨绸缪的反应,房地产税预期能排除设计上存在的某些缺陷,因此能更好的衡量房地产税的作用。整体来看我国房地产税以及房地产税预期,对调控房价具有显着作用,但是作用效果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投机行为越多、泡沫越严重、房屋库存量越高的城市,房地产税调控房价作用的效果就显着。本文的不足主要是由于现阶段只有上海、重庆两个房产税试点,而且两市房产税的出台更多的是为了 “制度破冰”,具体设置上存在“窄税基、低税率”等问题,因此实证检验结果很可能低估房地产税的实际作用效果。同时由于数据的局限性和时间限制,未进行个别城市的房产税的模拟计算;由于房地产税还处于立法阶段,没有有效的数据,未就房地产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做计量检验。
辛文娟[8](2016)在《居住空间分异与交流重构 ——基于对三矿居民生活区的考察》文中指出本研究以X省S市原B区矿务局所辖的三矿居民生活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点民族志研究方法,探讨居民生活区的变迁分异和居民的交流重构问题。基于“制度-个人”这一传统的研究框架,引入空间视角,主要探讨3个问题:第一,搬迁前后三矿居民所处的空间各有什么特征?不同的空间对三矿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交流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第二,在S市这个典型的煤炭资源依赖型城市,造成三矿居民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三矿居民曾经在矿区大院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他们完整地经历了“单位制”的发展、全盛与衰落过程,“单位意识”和对矿区形成的集体记忆早已深入三矿居民的心中。这种意识和集体记忆,对他们在新的居住空间中重构交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共包括导论、正文、总结三大部分。导论部分对国内外关于单位制和城市社区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三矿创业年代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叙事。介绍三矿建立和发展的情况、三矿矿区大院的空间布局特征及人际交往情况;第二,企业改制与空间分异。阐明国企改革与资源枯竭双重夹击下的三矿破产改制后,居民居住区不得不分批搬迁到S市的NZ、QJ、JL三个社区,进而出现了居住空间的分异现象;第三,社区物质空间的分异问题。介绍三个社区基础地理状况、基础设施、公共空间的不同,并探讨对居民的交流重构直接产生了哪些影响;第四,三个社区中居民的交往分异。重点探讨这三个社区中,目前居民各自形成了怎样的社会交流网络;第五,三个社区中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差异。总结和讨论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回答了在研究伊始提出的三个问题。第一,在破产改制之前,三矿采取的是职住合一的空间安排形式。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紧密的单位共同体。破产改制带动了居住空间结构的剧变:职住合一变为职住分离,生活区从矿区大院搬迁到了城市社区。居民不得不面对城市中的“原子化生存”的状态,进而表现出身份认知的困惑与彷徨。曾经属于同一个命运共同体的三矿居民,逐渐分异为NZ、QJ、JL三个城市社区的居民,日常生活及交流情况截然不同。NZ社区的居民原有关系网络不断被破坏,在居委会的带领下开始了异常艰难的自救行动,居民产生了强烈的被遗弃之感。QJ社区的居民呈现出脱域、礼节性的城市化交往,居民基于趣缘结合在一起,没有明显的社区归属感。JL社区的居民形成了紧密的内卷化交流模式,有强烈的社区归属感。第二,研究总结了推动三矿居住区演化的动力机制,并解释了身处不同城市社区的三矿居民为什么会处于完全不同的交流现状。第三,在矿区大院中形成的单位意识和集体记忆,对三矿居民适应新的城市社区生活并重构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城市社区的物理空间(如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和社会空间(如社团发展和邻里交流等)的建设情况、居民在矿区生活时间的长短、居民的个人特征(如年龄、社会阶层)等。其次,在余论部分,本研究就其他发现做了一些总结,指出:第一,居住空间分异既可能是城市资源隔离的产物,也可能是群体主动区隔的产物;第二,空间是人的行为的结果,又会反过来强化再生产人的某种既定交流方式;第三,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带来了严重的贫困人口聚集问题,导致这些居民被隔离、排斥,进而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交流问题。最后,笔者总结了研究贡献、不足及未来展望。
郑萍[9](2015)在《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是我国土地公有制条件下产生的制度。2003年政府运用土地供给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土地供给逐渐成为我国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与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等传统的宏观调控工具不同,土地供给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土地价格等作为调控的制度工具,具有调控手段与调控对象同一性、与传统调控工具协同性、调控的社会关系多样性等特征,有效的弥补了财政、货币、产业等传统调控手段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不足。我国政府以土地供给为调控工具和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行为必须依宏观调控法进行,遵循宏观调控法的规定。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土地供给调控法律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偏离公益目标,表现在公益用地范围的立法界定不清晰、耕地保护功能被削弱、保障性住房用地和生态用地在供给总量和供地结构上都存在着偏差;第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供给调控的利益取向不一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调控权配置不合理,土地资源配置权与地方分权错位,土地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第三,调控程序规范缺失,表现在宏观调控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广泛存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程度较低;第四,制度工具的配置不符合比例原则。表现在:制度工具不能够及时回应市场的制度需求,如在土地利用规划欠缺刚性约束、土地利用计划欠缺利益调节机制、土地价格的法律规制欠缺常态化等方面。上述问题影响了政府在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决策过程中的公正性,调控的制度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调控效果被削弱。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本文综合运用政治学、制度经济学、土地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分析工具,并以法学分析为核心,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宏观调控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发现,土地供给作为宏观调控工具与土地所有制形式有关,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公有制的制度前提下,政府对土地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的控制更具有制度优势。我国将土地供给视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和手段具有突出的本土特色,与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但是,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是新生事物,如何在宏观调控法律框架内良好的运行在学术研究层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着土地供给在宏观调控中运行的经济绩效,却忽视法律规范在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过程中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对调控目标公益性的维护、对调控程序正当性的规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已进入深水区,土地财政也面临着制度转型。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制度规范应从传统的行政模式转化为法治模式。宏观调控法治化要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正当、适度并遵循正当程序,要确保政府宏观调控决策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平衡社会各方利益需求;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调控权力;通过合理配置制度工具,最大限度的克服政府的调控失灵,实现宏观调控决策的公平正义。宏观调控法治化的要求为宏观调控行为设置了正当性标准,基于此,笔者从调控目标、调控权力、调控程序和制度工具配置四个方面,构建了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法理模型,为土地供给宏观调控行为提供可依据的正当性标准:第一,在调控目标上,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要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保障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维护公共利益。以此为基础,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就是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首先要保障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其次要保护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再次要保障基本居住权,最后要保护生态用地;第二,在调控权力合理配置上,要保障调控主体法定和授权法定,要保障调控权力得到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授权;要保障调控权力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进行合理配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调控权合理划分,如规划权在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第三,在调控程序上,中央政府在制定调控决策的过程中要注重公众参与机制,如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听取地方政府、市场主体、利害关系人等意见和利益诉求,保持中央与地方间的信息畅通,健全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升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第四,在制度工具配置上,健全和完善制度工具的相关法律制度,使制度工具的配置更加符合比例原则,如确保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调控制度的地位、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刚性约束力,合理编制土地利用计划,强化土地利用计划对土地市场的回应性,并强化土地价格的杠杆作用。笔者考察了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关于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立法情况,列举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关于宏观调控基本立法及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特色制度,如德国的土地规划制度、日本的地价公示制度、美国和英国的公众参与制度、香港的土地计划制度等,分析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和制度经验,为我国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借鉴和立法参考。针对我国现阶段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规范的立法建议:第一,在调控目标层面,强化土地供给的公益性目标,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调控目标上保持一致;第二,在调控权力层面,合理配置调控权,确立中央政府决策者和立法者的地位,给予地方政府适当的权力,如在执行中央政府调控决策中针对本地区事务具有一定的立法权、在编制和执行本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权等;第三,在调控程序层面,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快中央政府和地主政府在信息收集方面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出台相关立法确立和规范公共参与机制;第四,在调控工具配置层面,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规范地位,提升编制土地利用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完善土地的定价机制和公示机制,发挥土地价格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杠杆作用。
贾曼莉[10](2015)在《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决定的经济学分析 ——以我国一线城市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关于房地产价格的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相关行业的发展甚至是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同时也是影响百姓生活的重要大事。越来越高的房价,已经超出了普通购房者的购买能力,一面是没有房子的人买不起房,另一面是“地王”以及高空置率的的频频出现,关于房价泡沫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政府在控制房价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却往往在短期见效又经历了反弹,使效果大打折扣。于是,本文希望从市场本身寻求解决高房价问题的关键。本文在我国城市房价和一线城市房价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国一线城市存在明显房价泡沫的结论。随后对西方经济理论进行了追溯和相关脉络研究,经过梳理发现成本决定论、效用价格理论、价格均衡理论、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和区位理论都在其理论形成以及近代结论上对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有着不同程度和方面的启示,在对理论知识借鉴的基础上,建立了本文的供求均衡分析框架。通过经济学分析,均衡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最后框架分析的结论。对我国实施的政策进行失效分析后,提出本文相应的对策建议。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目前是否存在问题?房价存在泡沫吗?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解决问题?这是本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本文的重点。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然后仔细研究我国房地产经济近几年数据,会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在收入分配不均衡背景下导致的各地房价差异过大。本文首先对收入差距加大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转换定义,按照洛伦兹曲线的绘制原理,以我国百城房价为数据基础,绘制了一条“房价洛伦兹曲线”,来展现城市房价高低差距过大的一种现象。针对第二个问题,文中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由于一线城市在房价问题上明显严重于其他一般城市,所以在数据分析中选择一线城市里数据记录较全面的北京和上海进行指标计算,这也是在实证分析部分选取两个城市的主要原因。针对房屋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的特征,论文选择对应的能够反映房地产泡沫的代表指标——房价收入比和房屋的租售比。结果显示,我国一线城市房地产的确存在泡沫,已经达到了非常危险的状态。尤其是两个城市用不同的数据指标计量,却都在2010年达到了房地产泡沫的峰值。分析发现,这是我国专家预测我国四万亿投资刺激经济将于2009年下半年产生效果的预测完全吻合。显然对于加大投资的刺激,一线城市的反应更为激烈,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价格泡沫。于是文章转入第二条主线,以一线城市为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关于第三个问题,我们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文章分别研究了古典经济学(包括马克思)生产成本决定论,边际学派的效用决定论,新古典的均衡价格论,地租理论和区位理论,并认真思考了各理论在房地产价格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以供求均衡分析为主框架,兼顾各种理论考虑影响房价因素,建立了需求5个方面,13个子因素:供给6个方面10个子因素的供给与需求均衡模型。针对均衡分析框架本文采用经济学分析、均衡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以下结论:房价上涨初期供求因素共同决定房地产价格变动方向,随着价格的不断升高到非理性泡沫的产生,需求因素起到了更多的作用。解决房屋的旺盛需求是一线城市房地产降温的关键所在。随后文章希望用实证分析来验证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实证分析中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来一同验证前文结论。首先通过已有研究成果的建模启示建立本文简单的供给与需求均衡模型。文章选取一线城市南、北两方代表上海和北京作为实证分析对象,以框架代表指标从2003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各指标与房价的关联性,对两个城市的计量同时证明了供求分析结论:虽然各因素与房价关联都较为密切,但是前三大影响因素均为需求因素,需求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力要大于供给;用主成分分析法则通过降维的方式,得出模型的线性方程。两个城市的线性方程现实同样的信息:前5名重要影响因素中有4个因素都是需求因素,需求因素占据影响价格的主导地位。所以,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却十分吻合,所以重点制定影响需求因素的政策同时兼顾供给方面的调节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主要的创新点有:一.房价洛伦兹曲线的尝试。洛伦兹曲线本身是描绘一种收入均衡与否的状态,而经过转换概念,本文首次提出房价洛伦兹曲线的定义,并用其描绘房价城市间差距过大的状态,由于数据有限,仅以我国房价前一百城进行描绘;二.反复验证结论,使结论更加可信。理论分析结论和实证分析结论相一致是第一轮验证:两种分析方法分别实证分析是第二层验证;每一种分析方法都共同针对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得出相同结论是第三层验证。三.文章首次把房价上涨过程人为分成三部分,用供求曲线的均衡形成图文并茂的解释房价上涨以及逐渐出现泡沫的全过程,使变化和结论更加直观;四,第一次较全面的从市场角度分析了对房价产生影响的供求方面及各子因素。以往研究文献大多数从一个或若干因素角度去分析房价,有的不成体系,有的考虑方面过于狭窄。本文通过已有研究成果以及对房地产市场的深入分析,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房价市场均衡框架指标体系。最后全文的主要分析结果如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确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个城市房地产业发展不均衡,房价差异过大。主要价格泡沫集中在一线城市。通过本文供求分析框架的建立、经济分析以及均衡分析,认为需求旺盛是引起我国一线城市房价过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之前的猜测: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决定了房价,但显然过高的房价要更多的归因于需求旺盛。通过对我国调控房地产的已有政策进行回顾分析,得出政策效果不理想的论断。结合全文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二、今年沈阳房价向中低档倾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年沈阳房价向中低档倾斜(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房地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2 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房地产业发展相关概念 |
2.1.1 房地产业 |
2.1.2 房地产业发展水平 |
2.2 房地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2.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产业发展理论 |
2.2.3 产业关联理论 |
2.2.4 产业结构理论 |
2.3 相关定量分析方法 |
2.3.1 无量纲化方法 |
2.3.2 熵值法 |
3 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辽宁省房地产业总体发展现状分析 |
3.1.1 房地产宏观经济环境 |
3.1.2 房地产投资 |
3.1.3 房地产建设 |
3.1.4 商品房销售 |
3.1.5 土地开发与购置 |
3.1.6 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 |
3.1.7 房地产调控政策 |
3.2 辽宁省地级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房地产宏观环境 |
3.2.2 房地产投资 |
3.2.3 房地产建设 |
3.2.4 商品房销售 |
3.2.5 土地开发与购置 |
3.2.6 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 |
3.2.7 房地产调控政策 |
3.3 辽宁省房地产业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产业经济环境不佳 |
3.3.2 产业结构不完善 |
3.3.3 开发企业动力不足 |
3.3.4 开发企业抗风险能力弱 |
3.3.5 开发企业规模缩小 |
3.4 辽宁省地级市房地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3.4.1 区域发展不平衡 |
3.4.2 各地级市去库存任务艰巨 |
3.4.3 专项配套政策出台不足 |
4 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外部影响因素 |
4.1.2 内部影响因素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原则 |
4.2.1 构建思路 |
4.2.2 构建原则 |
4.3 评价指标选取 |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流程 |
4.3.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 评价指标内涵解析 |
5 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 |
5.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5.2.1 数据获取 |
5.2.2 数据处理 |
5.3 辽宁省房地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分析 |
5.3.1 无量纲数据矩阵计算 |
5.3.2 基于商值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5.3.3 评价结果计算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5.4 辽宁省地级市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分析 |
5.4.1 指标选取 |
5.4.2 辽宁省地级市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5.4.3 评价结果分析 |
5.5 辽宁省与典型省份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 |
5.5.1 典型省份的选择 |
5.5.2 辽宁省与典型省份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5.5.3 房地产业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6 促进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辽宁省房地产业总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1 房地产投资方面 |
6.1.2 房地产开发建设方面 |
6.1.3 商品房销售方面 |
6.1.4 土地开发与购置方面 |
6.1.5 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方面 |
6.1.6 房地产政策方面 |
6.2 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各水平地级市的对策建议 |
6.2.1 高水平地区进一步降低商品房库存量 |
6.2.2 高水平地区控制土地价格 |
6.2.3 中低水平地区提高投资水平 |
6.2.4 中低水平地区进一步提升开发企业发展水平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城市居住空间演变模式与驱动机制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框架 |
1.2.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居住空间 |
2.1.2 居住空间扩张 |
2.1.3 居住空间形态 |
2.2 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2.3.2 城市空间扩展理论 |
3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环境要素 |
3.1.2 社会经济要素 |
3.2 历史背景回顾 |
3.2.1 经济体制改革时代背景 |
3.2.2 沈阳城市空间发展背景 |
3.3 数据来源 |
3.4 研究方法 |
4 沈阳市居住空间时空演变格局变化分析 |
4.1 居住空间演变阶段划分 |
4.2 沈阳市居住空间格局演变阶段及特征 |
4.2.1 缓慢发展阶段及特征 |
4.2.2 快速扩张阶段及特征 |
4.2.3 高速拓展阶段及特征 |
4.2.4 稳定蔓延阶段及特征 |
4.2.5 各阶段整体演变过程 |
4.3 沈阳市居住空间分布格局现状分析 |
4.3.1 居住空间总体特征 |
4.3.2 居住小区形态分类标准 |
4.3.3 各类型居住形态特征 |
5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居住空间演变驱动力研究 |
5.1 驱动因子选取 |
5.2 空间扩展强度指数 |
5.3 对主要影响因子的选择 |
5.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5 影响居住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 |
5.5.1 城市规划驱动 |
5.5.2 经济实力驱动 |
5.5.3 人口驱动 |
5.5.4 交通驱动 |
5.5.5 房地产市场驱动 |
5.5.6 国家政策驱动 |
6 沈阳市居住空间演变过程中的人居环境问题与对策 |
6.1 居住空间演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打造和谐人居环境的城市居住空间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相关系数矩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中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区域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
1.2.2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性研究 |
1.2.3 文献综述总结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房地产市场理论 |
2.1.1 房地产市场的形成 |
2.1.2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
2.2 房地产价格 |
2.2.1 房地产价格的组成 |
2.2.2 房地产价格的特征 |
2.3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理论 |
2.3.1 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理论 |
2.3.2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理论 |
2.3.3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均衡 |
2.4 本章小结 |
3.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选取 |
3.1 文献研究法识别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 |
3.2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
3.3 房地产价格需求方面的影响因素选取 |
3.3.1 人口视角下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选取 |
3.3.2 宏观经济视角下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选取 |
3.3.3 收入视角下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选取 |
3.4 房地产价格供给方面的影响因素选取 |
3.4.1 资金视角下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选取 |
3.4.2 建设成本视角下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选取 |
3.4.3 土地供给视角下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选取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区域性研究 |
4.1 样本选择以及相关数据收集 |
4.1.1 样本选择 |
4.1.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 基于截面数据的中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区域性分析模型建立 |
4.3 岭回归分析 |
4.3.1 变量的多重共线性诊断 |
4.3.2 岭回归结果 |
4.4 回归结果分析 |
4.4.1 一线城市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
4.4.2 二线城市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
4.4.3 三线城市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
4.5 本章小结 |
5 政策建议 |
5.1 政策建议 |
5.1.1 因地制宜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 |
5.1.2 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策略 |
5.1.3 严控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 |
5.1.4 完善房地产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 |
5.1.5 规范和完善政府行为 |
5.2 本章小结 |
6.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金地商置长沙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金地商置长沙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2.1 公司概况 |
2.1.1 金地商置公司概况 |
2.1.2 金地商置长沙公司概况 |
2.2 宏观环境分析 |
2.2.1 政策环境分析 |
2.2.2 经济环境分析 |
2.2.3 社会环境分析 |
2.2.4 技术环境分析 |
2.3 竞争环境分析 |
2.3.1 买方谈判能力 |
2.3.2 供应商谈判能力 |
2.3.3 替代品威胁 |
2.3.4 潜在进入者威胁 |
2.3.5 行业内企业竞争 |
2.4 客户需求分析 |
2.4.1 刚需型客户需求分析 |
2.4.2 改善型客户需求分析 |
2.4.3 投资型客户需求分析 |
2.5 金地商置长沙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5.1 人均效能分析 |
2.5.2 运营能力分析 |
2.5.3 项目拓展及土地储备分析 |
2.5.4 财务分析(销售额、回款额分析) |
2.5.5 开发规模分析 |
2.6 金地商置长沙公司的战略制定的SWOT分析 |
2.6.1 金地商置长沙公司的SO策略 |
2.6.2 金地商置长沙公司WO策略 |
2.6.3 金地商置长沙公司ST策略 |
2.6.4 金地商置长沙公司WT策略 |
第3章 金地商置长沙公司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 |
3.1 金地商置长沙公司发展战略制定原则与目标 |
3.1.1 制定原则 |
3.1.2 发展战略目标 |
3.2 金地商置长沙公司发展战略分析与选择 |
3.2.1 公司层战略 |
3.2.2 职能层战略 |
3.3 金地商置长沙公司发展战略评价 |
3.3.1 发展战略模式优点 |
3.3.2 发展战略模式缺点 |
第4章 金地商置长沙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
4.1 战略实施步骤 |
4.2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4.2.1 组织保障 |
4.2.2 制度保障 |
4.2.3 人才保障 |
4.2.4 资金保障 |
4.2.5 土地保障 |
4.2.6 信息化保障 |
4.3 战略实施的预期效果 |
4.3.1 企业竞争力提升 |
4.3.2 企业品牌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湖南省城市公园首府别墅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首府组团项目的营销环境分析 |
2.1 别墅项目简介 |
2.2 外部环境分析 |
2.2.1 宏观背景分析 |
2.2.2 产业分析 |
2.2.3 长株潭竞争对手分析 |
2.3 内部环境分析 |
2.4 首府组团项目SWOT分析 |
2.4.1 优势分析 |
2.4.2 劣势分析 |
2.4.3 机遇分析 |
2.4.4 挑战分析 |
第3章 首府组团项目的市场细分与定位 |
3.1 市场分析 |
3.2 市场细分 |
3.3 目标市场选择 |
3.4 市场定位 |
第4章 首府组团项目的营销策略 |
4.1 产品策略 |
4.1.1 品牌策略 |
4.1.2 产品生命周期 |
4.2 价格策略 |
4.2.1 定价条件目标 |
4.2.2 定价策略 |
4.3 渠道策略 |
4.3.1 扩展客户群 |
4.3.2 团购 |
4.3.3 大客户营销 |
4.3.4 网络营销 |
4.4 促销策略 |
4.4.1 政策背景营销策略 |
4.4.2 媒体宣传策略 |
4.4.3 活动促销策略 |
第5章 首府组团项目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
5.1 营造企业文化 |
5.2 完善组织机构 |
5.3 加强人员培训 |
5.4 优化财务激励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2 我国房地产泡沫现状分析 |
2.1 房地产泡沫概述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房地产泡沫的特征及表现 |
2.1.3 房地产泡沫的危害 |
2.2 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现状 |
2.2.1 从房地产政策看我国房地产泡沫 |
2.2.2 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特征 |
2.3 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 |
2.3.1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
2.3.2 银行信贷方面的原因 |
2.3.3 投资者行为方面的原因 |
2.3.4 房地产自身特性和相关制度方面的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测度研究 |
3.1 房地产泡沫的测度方法 |
3.1.1 指标法 |
3.1.2 理论价格法 |
3.1.3 统计检验法 |
3.2 房地产泡沫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2.2 房地产泡沫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房地产泡沫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总体研究 |
3.3.1 原始数据的收集 |
3.3.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
3.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房地产总体泡沫测度研究 |
3.3.4 测度结果分析 |
3.4 我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测度的实证研究 |
3.4.1 原始数据的收集和指标数据无量纲化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重新计算 |
3.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主要城市房地产泡沫测度分析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现状分析 |
4.1 金融风险相关概念界定 |
4.1.1 金融风险的定义 |
4.1.2 金融风险的类型 |
4.1.3 金融风险的特征 |
4.2 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现状 |
4.2.1 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来源以银行信贷为主 |
4.2.2 房地产融资渠道单一,信贷规模大而其他融资规模小 |
4.2.3 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金融风险持续扩大 |
4.2.4 房地产信托业务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
4.2.5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表现得较为活跃 |
4.3 房地产融资体系的国际间比较 |
4.3.1 商业性融资方面 |
4.3.2 政策性融资方面 |
4.4 房地产金融风险指标分析 |
4.4.1 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的指标 |
4.4.2 我国银行监管机构规定的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
5.1 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概述 |
5.1.1 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的含义 |
5.1.2 预警方法及其应用综述 |
5.2 预警程序的划分 |
5.3 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指标的选取 |
5.3.1 选取原则 |
5.3.2 预警指标的经济含义 |
5.4 预警指标功效系数和综合值的计算 |
5.4.1 预警指标功效系数的计算 |
5.4.2 预警指标综合值的计算 |
5.5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实证研究 |
5.5.1 预警指标选择与功效系数的计算 |
5.5.2 综合预警指数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与政策建议 |
6.1 房地产泡沫导致金融风险案例分析 |
6.1.1 日本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 |
6.1.2 日本房地产泡沫给我国的启示 |
6.1.3 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 |
6.1.4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
6.1.5 香港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 |
6.1.6 香港房地产泡沫给我国的启示 |
6.2 防范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的对策 |
6.2.1 从房地产业和金融业视角提出的对策 |
6.2.2 从保障性住房视角提出的对策 |
6.2.3 其他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我国房地产税功能定位及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房产税 |
1.3.2 房地产税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架构和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房地产税性质的争论 |
2.1.2 房地产税对房价影响 |
2.1.3 房地产税的归宿和转嫁 |
2.1.4 房地产税的其他作用 |
2.1.5 国外房地产税的研究述评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开征房地产税的原因 |
2.2.2 开征房地产税面临的问题 |
2.2.3 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 |
2.2.4 房地产税的作用效果 |
2.2.5 房地产税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 |
2.2.6 国内房地产税的研究述评 |
第3章 房地产税的开征依据及一般功能 |
3.1 开征房地产税的理论依据 |
3.2 房地产税调控房价的一般功能及作用机理 |
3.2.1 房地产税调控房价的一般功能 |
3.2.2 房地产税直接调控房价 |
3.2.3 房地产税间接调控房价 |
3.2.4 房地产税通过预期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 |
3.3 房地产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一般功能及作用机理 |
3.3.1 房地产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一般职能 |
3.3.2 房地产税设为地方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
3.3.3 房地产税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
3.4 房地产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一般功能及作用机理 |
3.4.1 房地产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一般功能 |
3.4.2 房地产税直接调控房地产市场,调节收入分配 |
3.4.3 房地产税通过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 |
3.5 房地产税作用的“公地悲剧”模型分析 |
3.5.1 “公地悲剧”模型分析房地产的过度投资需求 |
3.5.2 征收房地产税的作用 |
第4章 我国房地产税的作用效果分析 |
4.1 房地产税调控房价作用的实证分析 |
4.1.1 房地产税出台前后房价变化情况 |
4.1.2 试点房产税调控房价作用的计量分析 |
4.2 房地产税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作用效果分析 |
4.2.1 上海、重庆房产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情况 |
4.2.2 上海、重庆现有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对地方财政贡献 |
4.2.3 房地产税暂时无法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 |
4.3 房地产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效果分析 |
4.3.1 房地产税调节收入有效性的辨析 |
4.3.2 关于房地产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 |
4.4 上海、重庆试点房产税设置及存在的问题 |
4.4.1 上海、重庆试点房产税的设置 |
4.4.2 上海、重庆试点房产税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我国开征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和基本依据 |
5.1 我国开征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 |
5.1.1 调控房地产泡沫是短期首要功能 |
5.1.2 调节收入分配是贯穿始终的根本功能 |
5.1.3 构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是长期的主要功能 |
5.1.4 促进土地、房屋的流转和效率是配套功能 |
5.2 开征房地产税有利于调控我国房地产泡沫 |
5.2.1 “资产短缺”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
5.2.2 房地产泡沫无法依靠市场自行解决 |
5.2.3 现行房地产市场税收体系无法有效调控房地产泡沫 |
5.2.4 房地产税调控我国房地产泡沫的优势 |
5.3 开征房地产税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
5.3.1 地方政府主体税种的构建需要出台房地产税 |
5.3.2 土地财政导致央地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上存在行为冲突 |
5.3.3 房地产税为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优势 |
5.4 开征房地产税有利于调节我国收入分配 |
5.4.1 我国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
5.4.2 高房价是居民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
5.4.3 房地产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优势 |
第6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税的实施及经验借鉴 |
6.1 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税实施 |
6.1.1 美国房地产税——不动产税 |
6.1.2 日本房地产税——固定资产税 |
6.1.3 韩国房地产税——财产税 |
6.1.4 中国香港房地产税——差饷 |
6.2 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税的经验借鉴 |
6.2.1 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税的征收经验启示 |
6.2.2 房地产税经验借鉴时需要考虑我国的国情 |
第7章 我国房地产税的制度框架设计 |
7.1 我国房地产税的设计原则 |
7.1.1 房地产税的短期设计原则 |
7.1.2 房地产税的长期设计原则 |
7.2 我国房地产税的制度安排 |
7.2.1 房地产税功能定位上要有所侧重 |
7.2.2 政府应制定政策介入的预警值 |
7.2.3 为遏止大资金机构或个人恶性炒房需要采取累进税率 |
7.2.4 转变土地出让方式的困境,使得房地产税需要分步推进 |
7.2.5 城乡贫富差距决定农村住房短期内不应纳入征税范围 |
7.3 我国房地产税的具体设计 |
7.3.1 房地产税的要素设计导向 |
7.3.2 调整房地产各环节税负比重 |
7.3.3 长期房地产税的具体税种设置 |
7.3.4 税收征管的具体实施 |
7.3.5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与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居住空间分异与交流重构 ——基于对三矿居民生活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从单位大院到城市社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2.1 单位制的瓦解与城市社区建设的发轫 |
1.2.2 陌生与隔离:后单位制社会的交流障碍 |
1.2.3 资源枯竭矿区的移民:一个亟需关注的群体 |
1.2.4 研究对象 |
1.2.5 研究意义 |
1.3 文献回顾 |
1.3.1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空间转型 |
1.3.2 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研究 |
1.3.3 城市社区中的居民交流 |
1.3.4 文献不足之处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5.1 为什么是多点民族志 |
1.5.2 三个田野点 |
1.5.3 调查方法 |
1.5.4 时间安排与资料整理 |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
2 三矿:空间形态与日常生活(1961-2000) |
2.1 创业年代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叙事 |
2.1.1 三矿的建立 |
2.1.2 移民与扎根 |
2.1.3 创业 |
2.1.4 单位组织 |
2.2 作为一种空间生产的大型单位制社区 |
2.2.1 三矿空间布局 |
2.2.2 熟人社会的形成 |
2.3 封闭空间内的日常生活实践 |
2.3.1 交流:限于单位内部 |
2.3.2 广播:定时冲破平静 |
2.3.3 工会:包办文化生活 |
2.3.4 邻里:类首属关系 |
2.4 以单位认同为基础的共同体 |
3 企业重组与空间分异 |
3.1 重夹击下的三矿 |
3.1.1 外因:国企改革 |
3.1.2 内因:资源枯竭 |
3.2 重组带来的冲击 |
3.2.1 从包下来到推出去 |
3.2.2 从矿区大院到城市社区 |
3.2.3 从均质到分异 |
3.2.4 从分房子到买房子 |
3.3 居住空间的分异 |
3.3.1 NZ社区:后单位制的老旧社区 |
3.3.2 QJ社区:转变中的混居社区 |
3.3.3 JL社区:沉陷房安置社区 |
3.3.4 居住空间:从整体到分异 |
4 三个社区物理空间的分异 |
4.1 社区基础地理状况的分异 |
4.1.1 区位与规模 |
4.1.2 空间布局 |
4.2 社区基础设施对比 |
4.2.1 NZ社区:还有人管我们吗? |
4.2.2 QJ社区:这算事儿吗? |
4.2.3 JL社区:感谢党的好政策! |
4.2.4 三个社区三种需求层次 |
4.3 社区公共空间的分异 |
4.3.1 生活型公共空间的分异 |
4.3.2 休闲型公共空间中的分异 |
4.4 空间不公平与剥夺问题 |
5 三个社区交往空间的分异 |
5.1 NZ社区:艰难自救的交往 |
5.1.1 居民:能搬的都搬走了 |
5.1.2 居委会:政府和企业不会放弃我们的 |
5.2 QJ社区:脱域的城市化交往 |
5.2.1 浅层的短暂交往 |
5.2.2 老年大学里的集体生活 |
5.2.3 脱域的社团组织 |
5.3 JL社区:内卷化交流 |
5.3.1 咱以前都是矿上人 |
5.3.2 随处可见的群聚者 |
5.3.3 活跃的社团组织 |
6 三个社区居民心理归属感的分异 |
6.1 自我身份认同的分异 |
6.1.1 NZ社区:我们就是后娘养的! |
6.1.2 QJ社区:我就是城关区人 |
6.1.3 JL社区:我们都是JL人! |
6.2 群体内部的认同分异 |
6.2.1 NZ社区:我们跟他们没啥聊的 |
6.2.2 QJ社区:大家保持客气礼貌就好 |
6.2.3 JL社区:我们已经变成了一家人 |
7 总结与讨论 |
7.1 总结:回到问题 |
7.2 讨论 |
7.2.1 余论 |
7.2.2 研究贡献 |
7.2.3 局限与展望 |
附录1 访谈提纲与访谈对象 |
附录2 JL社区Q剧团成员列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基本内容 |
逻辑结构图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难点、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难点 |
1.4.2 本文的创新 |
1.4.3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制度解析 |
2.1 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基本含义 |
2.1.1 土地供给的含义 |
2.1.2 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含义 |
2.1.3 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法律属性 |
2.1.4 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法律特征 |
2.2 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依据 |
2.2.1 理论依据 |
2.2.2 现实依据 |
2.2.3 制度依据 |
2.3 土地供给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理 |
2.3.1 供地总量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2.3.2 供地结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第3章 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正当性标准 |
3.1 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法理模型 |
3.1.1 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 |
3.1.2 宏观调控权合理配置 |
3.1.3 调控程序正当 |
3.1.4 调控工具配置符合比例原则 |
3.2 代表性国家(地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制度验证 |
3.2.1 代表性国家(地区)宏观调控立法基本运行状态 |
3.2.2 代表性国家(地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制度特色 |
3.2.3 代表性国家(地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
第4章 我国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 |
4.1 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历史进程 |
4.1.1 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制度前提 |
4.1.2 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演进 |
4.2 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土地供给调控偏离公益目标 |
4.2.2 中央与地方政府宏观调控权配置不合理 |
4.2.3 土地供给调控程序规范缺失 |
4.2.4 调控工具不能回应房地产市场制度需求 |
第5章 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完善 |
5.1 明确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公共利益目标 |
5.1.1 界定公益用地的法定范围 |
5.1.2 保障耕地和生态用地红线 |
5.1.3 完善公益性用地、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给机制 |
5.1.4 将民生用地列为公益用地的法定范围 |
5.2 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政府土地供给的调控权 |
5.2.1 保障中央与地方政府调控目标的一致性 |
5.2.2 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宏观调控权配置 |
5.2.3 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土地利益分配关系 |
5.3 优化土地供给宏观调控程序 |
5.3.1 建立土地市场信息公开制度 |
5.3.2 完善供地决策制定的公众参与机制 |
5.4 合理配置土地供给调控工具 |
5.4.1 赋予土地利用规划法律规范地位 |
5.4.2 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的市场回应性 |
5.4.3 完善地价调控机制 |
结语 |
附录:2003年至201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决定的经济学分析 ——以我国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房地产泡沫研究 |
1.2.2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
1.2.3 房价调控政策分析 |
1.2.4 心理预期对房价的影响研究 |
1.2.5 房价与国际资金介入的关联分析 |
1.2.6 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研究 |
1.3 论文的方法、主要观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观点 |
1.4 写作思路、篇章内容与主要分析架构 |
1.4.1 文章的写作思路 |
1.4.2 文章的篇章内容 |
1.4.3 文章分析主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我国房地产业的改革发展与一线城市的房价 |
2.1 我国房地产发展过程 |
2.2 我国一线城市现状分析 |
2.2.1 概念界定 |
2.2.2 一线城市分析的必要性 |
2.2.3 一线城市房价现状 |
2.3 我国一线城市泡沫分析 |
2.3.1 定义 |
2.3.2 泡沫现状 |
2.3.3 指标选取 |
2.3.4 住房收入比 |
2.3.5 房屋租售比 |
2.3.6 结论 |
2.4 房地产泡沫的危害 |
2.4.1 社会资源配置严重紊乱,不合理 |
2.4.2 造成收入分配严重失去平衡 |
2.4.3 强化经济周期 |
2.4.4 引发社会腐败现象的加剧 |
2.4.5 造成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现象的出现 |
第3章 相关经济学理论追溯及启示 |
3.1 成本决定论 |
3.1.1 生产费用价值论 |
3.1.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
3.1.3 成本决定理论在房地产的应用 |
3.2 效用决定论 |
3.2.1 效用价值论 |
3.2.2 边际效用价值论 |
3.2.3 效用理论的应用 |
3.3 价格均衡理论 |
3.3.1 均衡理论内容 |
3.3.2 价格均衡理论的应用 |
3.4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
3.4.1 级差地租 |
3.4.2 绝对地租 |
3.4.3 垄断地租 |
3.4.4 地租理论在房地产的应用 |
3.5 区位理论 |
3.5.1 区位理论的演进 |
3.5.2 城市空间形态 |
3.5.3 区位理论在房地产价格方面的应用 |
3.6 总结 |
3.6.1 理论总结 |
3.6.2 在供求均衡分析理论框架下建立本文研究框架 |
第4章 影响我国房产需求价格的经济学分析 |
4.1 房地产的需求特征 |
4.1.1 住房需求对价格及收入缺乏弹性 |
4.1.2 房屋需求的延迟性并随着时间不断增长 |
4.1.3 按揭购房挖掘了潜在需求 |
4.1.4 住房不仅仅是消费品,更是具有一定保值功能的投资品 |
4.1.5 房产需求的区域性特征 |
4.2 人口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4.2.1 人口 |
4.2.2 城市化的演变 |
4.3 预期 |
4.3.1 人民币升值预期 |
4.3.2 通货膨胀预期 |
4.3.3 房价上涨预期 |
4.4 替代品分析 |
4.4.1 租房市场 |
4.4.2 股票市场分析 |
4.5 消费者偏好分析 |
4.5.1 投资观念保守 |
4.5.2 房在中国是家的代名词,也是结婚的前提条件 |
4.5.3 以房养老 |
4.5.4 房屋配套资源的偏好 |
4.5.5 小结 |
4.6 购买力分析 |
4.6.1 可支配收入 |
4.6.2 家庭储蓄 |
4.7 需求曲线分析 |
4.7.1 使用需求 |
4.7.2 投资需求 |
4.7.3 市场需求曲线的获得 |
第5章 影响我国房产供应价格的经济学分析 |
5.1 房地产的供应特征 |
5.1.1 房屋供应的区域性和差异性 |
5.1.2 土地的稀缺性 |
5.1.3 政府垄断土地供给市场,滋生腐败土壤 |
5.1.4 高地价政策成为政府创收重要来源 |
5.1.5 房屋买卖对需求变化的反应存在滞后性 |
5.2 房地产行业利润率 |
5.3 开发商成本 |
5.3.1 土地价格 |
5.3.2 开发商承担的税费 |
5.3.3 建筑安装成本 |
5.4 生产规模 |
5.4.1 房地产总投资 |
5.4.2 竣工面积 |
5.5 开发商预期 |
5.6 政府相关制度 |
5.6.1 土地审批制度 |
5.6.2 土地供应制度 |
5.7 房地产行业组织模式 |
5.7.1 房地产开发商数量 |
5.7.2 行业集中度 |
5.8 供给曲线分析 |
第6章 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决定的供求分析和实证分析 |
6.1 供求均衡分析 |
6.1.1 前期房价上涨的形成 |
6.1.2 投资进入市场初期的供求均衡分析 |
6.1.3 投资白热化的均衡 |
6.1.4 结论 |
6.2 实证分析 |
6.2.1 分析模型的建立 |
6.2.2 实证分析总体说明 |
6.2.3 灰色关联分析 |
6.2.4 主成分分析法计量(一次线性关系求证) |
6.2.5 结论 |
第7章 政策分析与建议 |
7.1 政策分析 |
7.1.1 税收政策 |
7.1.2 四万亿计划 |
7.2 建议 |
7.2.1 影响需求因素的建议 |
7.2.2 影响供给因素的建议 |
7.3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今年沈阳房价向中低档倾斜(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 郑皓月.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4)
- [2]城市居住空间演变模式与驱动机制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D]. 孙赫.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
- [3]中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区域性比较研究[D]. 赵正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金地商置长沙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谌琳. 湖南大学, 2019(07)
- [5]湖南省城市公园首府别墅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沈勍. 湖南大学, 2017(01)
- [6]我国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研究[D]. 陆宏广.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1)
- [7]我国房地产税功能定位及框架设计[D]. 杨宏宇. 辽宁大学, 2017(02)
- [8]居住空间分异与交流重构 ——基于对三矿居民生活区的考察[D]. 辛文娟. 武汉大学, 2016(01)
- [9]土地供给参与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研究[D]. 郑萍. 辽宁大学, 2015(06)
- [10]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决定的经济学分析 ——以我国一线城市为例[D]. 贾曼莉. 吉林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