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语言分析的三种方法

ESP语言分析的三种方法

一、ESP语言分析的三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马启良[1](2021)在《穿戴式老年人智能监护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服务问题开始凸显出来。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开始老化,很多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老年人身体健康监测在养老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针对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监测问题,虽然已经有一些产品问世,但是这些产品存在着不足之处。它们中有些只能提供简单的生理信息监测服务,例如大多数产品只针对心率和血压值进行监测。而且这些产品异常分析算法也过于简单,只是对心率和血压设定一个阀值,当监测到的数据超过这个阀值时,便触发警报。另外,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各类生理信息异常分析算法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是针对识别精度的提高,对算法识别速度缺乏相应的研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识别速度同样非常重要。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利用心电传感器、心音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来实时对老人的心电、心音、血压三种生理信号进行采集,同时利用北斗定位模块实时采集老人的位置信息。然后利用ZigBee传输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将采集到信息通过ZigBee网络传输给协调器,在利用协调器ZigBee转WiFi模块将这些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保存到数据库中。而老人家属则可以通过账户和密码,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登录Web网站查看老人身体状况。(2)本文为了提高生理信息异常分析算法的速度问题。分别针对PCG心音信号和ECG心电信号进行算法设计。对于PCG心音信号,本文提出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SMM对心音信号切分,然后提取出特征值,最后将特征值作为输入向量对DBN深度置信网络进行训练获得DBN异常心音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心音进行异常分析。针对ECG心电信号,本文先是利用二进样条四层小波变换对ECG信号进行分解,再利用极值法求出R波位置,并根据R波位置求出其他波的位置。根据这些位置信息提取出心电波形信息作为输入向量,对ANFIS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获得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异常心电信号识别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心电信号进行异常分析。本文将上述算法与当前以卷积神经网络CNN为核心的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述算法在在与CNN算法识别精度相近的情况下,在测试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赵炜[2](2020)在《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英语应用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而高校英语课程在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对于大学生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化人才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校英语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及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高校英语课程的价值,在于帮助大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既满足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业需要,又关切大学生的未来发展。由此,高校英语课程的导向是实际运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语域)的基础之上。学术英语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科内容的语言教学。这种学科知识学习与语言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科知识增长,最终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提高高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然而,我国高校学术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缺乏真正的实证研究,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实践探索。因此,学术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有效性是本研究探讨的一系列问题。本研究借鉴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语言课程教学理论,解析了我国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尤其对医学类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课堂观察,进而从反映和影响本科生的学术需求分析、学术英语能力发展以及学术英语课堂教学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如何构建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原则。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英语课程中为本科生提供发展研究专业机会知识的可能性,探讨鼓励发展研究相关属性的潜在方法,以及如何在课程中教授和评估学术研究技能的一些建议。面对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普遍性的同时,着力探究重视英语教学中特殊性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和论文的主要结构;第二章为本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英语教学概念术语进行了界定,并就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学术英语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做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并且对已有研究的侧重点以及与本研究的关系进行了评述;第三章运用理论图式剖析了课程设计、课程地图要素,并从社会建构主义、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和语言课程设计模型等理论框架进一步阐释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原则;第四章主要对本研究的设计进行了说明和分析;第五章为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要素分析和课程设计案例解析;第六章描述并分析了医学类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情况;第七章为本研究的结论及其启示。考虑到本研究问题涉及的范围,以及课程设计这一研究变量的属性和特点,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分析的个案研究方法。在分析课程文本与课堂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研究,设计课堂观察维度,从微观角度剖析了高校学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真实事件,通过接近、体验和理解研究对象并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本研究确定了面向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术期刊论文阅读”为课程实例,运用教育理论、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地图和课程设计情境模式以及语言课程设计相关理论对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加以分析。参考典型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基本结构、医学学术英语标准,讨论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原则,结合具体案例加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对学术英语阅读课程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均较高,对专业交流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学术论文阅读的策略和学术领域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有助于本科生更好地进入学术研究准备和赋权领域。本文通过分析学术英语课堂和教学实例,探讨了学术英语课程的评价标准与具体实施过程,同时结合课堂教学这一自然环境中的特定情境,讨论了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课堂教学,并对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和模式建构提出一些建议。在阐述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将研究视域扩展到了外语课堂环境(情境)下的医学学术英语阅读研究。针对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基于高校本科生外语学习课堂教学环境,提出了构建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环境的构想。本文从微观角度剖析了我国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与教学中的真实事件,探讨了问题视角下的自然状态分析方法在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细致的质化和量化分析,并在附录部分对原始研究数据逐一示例呈现。因此,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拓展。同时,尝试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剖析我国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采用语篇文本分析、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民族志和现象学等研究方法和方法论,解构研究设计中提出的“课前准备——课堂展示——课后巩固”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本研究在分析研究主题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学术英语以及学术英语课程的概念,完善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理论,通过相关实证研究从课程、教学、评估与评价等不同层面,剖析了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问题和现状。但是,本研究在样本的多样性和数量的规模性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拓展,对国内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对比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此外,本文试图将实践问题纳入广泛的理论视角,这与课堂实践者参与课程理论构建过程的倡导基本一致。然而,提出的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模式和原则仍然是一种尝试。进一步探讨问题视角下的自然状态分析在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发展和学术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及其研究的良性发展。我国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多维度的任务。对于本文讨论的每一项原则,也是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关于这些主题的任何环节都会影响整个过程,本文试图涵盖过程中的突出要素,包含在与本研究内容关系紧密的课程、教学及其评估和评价等方面。同时,对课程设计中的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材料、课程评估和评价等围绕本研究的一系列研究内容及其发现做出总结,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并建议进一步扩大研究层面,提升研究层次,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质量,最终促进本科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发展。

张善若[3](2020)在《三种文本分析方法知识论、方法论之比较——以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为例》文中指出诠释学、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都是对文本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但各自的学术渊源、数据类型、分析方式和推论路径迥然不同,方法论研究者们也很少将它们相提并论。钻研如何准确释义文本的诠释学历史悠久,现代诠释学又在社会科学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框架下,进一步巩固并澄清了释义性分析的研究性质和科学标准。内容分析研究者响应量化分析的时代号召,力图精准地将文字体现的内容、主题等特征转化为量化数据。话语分析运用语言学的概念和分析工具来透视"使用中的文字"体现出的政治与社会现象。本文一方面对每一种方法的知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与特点进行界定,另一方面将三种方法各自对文本的定义、基本假设和主要分析手法进行对照与比较,试图更清楚地认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同时思考如何让这三种方法在实践中各展所长、相得益彰。由于"释义性"分析在三种文本分析研究实践中普遍存在,如何将这种主观性的解释分析更有机、有效地与内容分析中的定量分析以及话语分析中的语言分析相结合,从而更科学、规范地推动文本分析实践和方法论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皇鹏飞[4](2020)在《基于CNN-LSTM混合架构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桥梁工程建设日益增多,现役桥梁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出现难以预知的安全隐患,导致目前桥梁安全事故频频出现人们的视野当中。为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服役工作,关于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最重要课题研究之一。针对当前桥梁损伤识别方法难以从监测桥梁的响应数据中获取关键损伤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CNN-LSTM的混合架构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对其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首先,文章详细分析研究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理论,结合二者能够分别从数据中提取特征、整合特征的优良特性,将其应用到桥梁损伤识别方法中,充分发挥二者自身的优势提取桥梁损伤特征,达到损伤识别目的。而后,利用等效单元刚度降低模型模拟简支梁桥不同损伤程度的损伤裂纹,通过数值模拟获取网络训练的加速度信号实验数据。然后通过对CNN和LSTM网络设计并进行混合架构,并利用分割好的加速度信号数据集对CNN-LSTM、CNN、LSTM三种网络模型进行网络训练以及网络测试。在各种损伤工况下,CNN-LSTM对简支梁桥进行损伤识别效果均优于比其他两种单一的模型。紧接着又通过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桥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损伤识别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简支梁桥损伤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文末对该桥梁损伤识别方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出规划,去进一步验证它在日后的实际桥梁工程中应用性能。

郭大磊[5](2020)在《刑法解释的立场、范式与方法》文中指出本文从刑法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立场的激烈交锋入手,对刑法解释立场之争中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了正本清源,并从哲学根基的角度,对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之争背后蕴含的法哲学及语言哲学对立进行了阐释说明,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之争进行了扬弃,创造性的提出了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的观点,主张任何一个完整、合理、科学的刑法解释都是形式与实质解释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基于该立场,笔者对刑法解释的思维范式进行了考察研究,对“刑法禁止类推”的经典命题提出了质疑,明确提出刑法解释是一个类推的过程,并总结概括了刑法类推的具体步骤。概而言之,刑法上的类推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以“可能的字义”为标准区分解释性类推与续造性类推,划定可允许的类推与禁止的类推范围,确保案件首先在刑法条文可能文义的界限内方可进行解释性类推。第二步是识别或确认一个标准性或权威性的基点或案例。第三步是比较所选的标准案例或基点与当前待解释案件在客观事实上有无相似性以及该相似性从某一价值角度判断是否具有等值性,也即二者是否在“重要关系”上有“可为比较的相似性”。在对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的思维范式进行研究后,笔者对指引、规制思维范式运作的刑法解释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刑法解释方法的分类意见,对各种解释方法进行了考察,并阐释分析了各种解释方法之间的位阶关系。论文写作过程中,笔者始终注重围绕刑法的实践运用展开,结合案例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着力体现理论的生命力和价值。本文首先对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学派分野进行了考察分析,对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论争概况、分歧争点及典型案件处理等基本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接下来对刑法解释立场与方法的深入考察铺下基础。笔者指出,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理论对峙最早源于何处已无从考察,但能确定的是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这一理论对峙形式。在我国,最早论述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是阮齐林教授。在经过了十余年的论争后,陈兴良教授与张明楷教授于2010年发表在《中国法学》上的两篇阐述各自解释论立场的针锋相对的论文以及刘艳红教授与邓子滨教授的《实质刑法观》与《中国实质刑法观批判》两部着作的问世,将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推向了高潮。随后,笔者从实质判断位阶之先后、刑法规范性质之理解、解释方法偏好之选择、刑法机能关系之处理四个方面概括了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争议焦点。形式解释立场强调在进行刑法解释时形式判断应先于实质判断,刑法规范首先是行为规范,并更为看重语义解释,倾向于先通过语义解释确定语词的含义和范围。此外,形式解释论者还明确强调刑法人权保障机能应当优于社会保护机能。而实质解释论则认为,是处罚必要性而非可能的语义决定着解释的限度和边界,刑法规范首先是裁判规范,并更为重视目的解释,对刑法机能关系采取的是调和论的主张。接着,笔者对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进行了实证考察,选取了能够充分体现双方观点交锋的典型案例,包括对“冒充”的理解、对“毁坏”的阐释,从实证层面上对这场论争进行更为直观的考察。在对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学派分野进行了考察分析后,笔者对我国刑法解释立场之争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正本清源,对形式(实质)解释相关的概念进行了阐释辨析并对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之间的曲解与误读进行了回应澄清,在此基础上对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笔者首先对形式(实质)解释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阐释并厘清了形式(实质)解释与形式(实质)构成要件、形式(实质)判断、形式(实质)刑法之间的关系,为对后续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立场之争展开论述奠定了基础。此外,笔者对形式与实质解释论之间的曲解与误读进行了回应与澄清。这些曲解与误读包括,形式解释论反对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判断,形式解释论只强调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形式解释论会将无处罚必要性的行为入罪,形式解释论会导致恶法之治,形式解释论主张单纯强调限制处罚范围;实质解释论将欠缺形式规定的行为入罪,实质解释论持后现代的解构法治的立场,实质解释论具有目的的超实证化与方法的反逻辑性缺陷。在此基础上,笔者就不同学者对形式及实质解释论的定义进行辨析并对形式解释论、实质解释论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廓清。由于当前对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研究中,学者多只将问题局限在刑法学的层面,未见有从哲学基础层面对形式与实质解释的立场对立进行的论述,这极大限制了论争向纵深开展。因此,笔者从哲学根基的角度,对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论之争背后蕴含的法哲学及语言哲学的对立进行了阐释说明,力图从更深层的角度分析形式与实质解释论对立的根源。笔者首先对我国刑法解释立场之争背后的法哲学对立进行了说明。笔者指出,形式解释论者主张在判断案件是否属于刑法条文的涵射范围时,应当坚持形式判断先于实质判断的规则,而不能因为对案件事实的实质判断影响对构成要件的形式解释。实质解释论则重视目的解释,不把法律解释过程视为单纯三段论的逻辑推演而是通过不断地在规范与事实间眼光的顾盼往返达至规范与事实的对应。笔者认为,形式与实质解释论的这种对立背后反映出的是对实然与应然关系认识这一法哲学重大课题上的分歧与对立。形式解释论背后的哲学基础是实然与应然的二元论,与之对应的法哲学派系是实证主义法学。实质解释论背后的哲学基础则是实然与应然等值、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法作为实然与应然的对应”,与之对应的法哲学派系包括诠释法学等。实证主义法学致力于客观的法律概念、价值标准、涵射的结构形式以及相对封闭的体系理念,而诠释法学则立基于对上述内容的反对之上,认为“应然”与“实然”并非两个截然分隔的个别领域,反之,在规范“制定”之前,两者已相互联结,彼此相关,思考时两者须相互“适应”。诠释法学者不同于实证主义法学者将文本意义与主体间的理解割裂开来,因为实证主义法学者想只依据一般的语义学规则,去决定文本的意义。反观诠释法学者,则认为理解是主观与客观并存,理解不仅是消极的从认知中形成,而是需积极地创设,换言之,在运用三段论进行涵射时,并非仅将事实置于法律之下,完全不顾事实过程,而必须将法律或事实置于人与人相互间或人与事实间的关系中去理解。所以,“个案裁判者的眼光必须往返于(透过规范方案及规范领域而研拟出来的)法规范以及(个别化之后的)案件事实之间”。张明楷教授的观点与上述诠释法学派的观点如出一辙,这也说明实质解释论者与诠释法学者在法哲学观点上的亲缘性。接下来,笔者对我国刑法解释立场之争背后的语言哲学对立进行了阐释。笔者认为,要进一步看清刑法中形式与实质解释论立场对立的真相,非追本溯源至其背后的语言哲学不可。通过前文对形式与实质解释论主要争点的考察和总结以及对二者法哲学立场对立的分析,可以将二者的语言哲学立场作归类,一是以语言分析哲学(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为基础的形式解释论立场,另一方则是以语言诠释学(以伽达默尔为代表)为基础的实质解释论立场。语言分析哲学认为,我们能说的话应该是那些可以用经验来辨识真假的范畴,即语言被限制在对世界可验证的描述上。为了解决语言问题,应该从我们一般人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语言着手,探究其中的奥义。语言分析哲学与实证主义法学有着密切的关连。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或命题必须是可验证的,对于实证主义法学中部分学者所提出法与道德分离的命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其次,分析法学者哈特从维特根斯坦关于“游戏”的讨论得到启发,即一般性的术语或是相信某个用语所指涉的案例必然具有相同本质,经常是造成混乱的根源,因此,他是从“法律”这个用语在日常语言之中的使用情形出发,思考“法律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此外,语言分析哲学对于法律逻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实证主义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语言诠释学对于诠释法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前理解”、“视域融合”、“诠释学循环”共同构筑了语言诠释学的主要内容。语言诠释学指出,对于文本的解释要来自于实际生活,要受前理解的影响。理解借着视域融合而总在扩展当中,这也说明了法律规范中的语词含义如何得以不断被重新理解,不断扩展与丰富它的内容,抽象的法律与实际的生活之间的“间隙”如何得以填满。最后,依照语言诠释学者的观点,对于文本的理解应当超脱于作者本人,因此诠释法学者主张在解释法律时也应当不拘泥于立法者的意图,而是应去探求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的、目的解释。另外,还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诠释法学者并不认为通过纯粹的逻辑推理就能获致对问题的妥当的解决,也不认为存在一种理想的方法指引去获取最佳的解释结论,这也反映了语言诠释学影响下的诠释法学者与实证主义法学者的显着不同。在廓清了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内涵究竟为何,并对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之争背后的法哲学与语言哲学上的对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阐释后,笔者进一步通过对形式和实质解释立场的缺陷与不足进行考察,提出了刑法整合解释的立场,并就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的解释向度以及与整合解释立场相关的两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首先对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进行了省察与反思,在此基础上详细阐释分析了刑法整合解释立场提出的意义以及整合解释立场的内涵。笔者指出,形式解释论的最大优点即在于确保法律的确定性、客观性以及可预测性,而实质解释论的优势则在于结论的实质妥当性、合目的性,两种理论针锋相对、各具特色。然而,毋庸讳言,两种理论无论从解释立场抑或是具体解释方法层面也都有值得反思的方面,包括在解释立场上偏重一端导致机能失衡,解释方法模糊不清不利于实践操作等。由于单纯主张形式解释论或实质解释论都存在不足与缺陷,因此,更妥当的观点应该是将二者的立场相整合,既糅合二者的优势与长处,又能避免偏执一端而可能导致的不妥与失衡。采取整合论的立场是对我国传统法文化忽视成文法权威的“纠偏”的需要,也是回应我国当前刑事法治所面临的任务的要求。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刑法整合解释的立场。刑法整合解释立场主张,刑法解释过程中需要实质解释提供方向指引和判断标准,然而实践中,在对实质解释进行运用、对法律意义进行推演的过程中,往往会使解释的边界不断向外扩张,此时就必须要通过形式解释的制约来保障刑法解释始终处于法治的轨道。进而,任何一个完整、合理、科学的刑法解释都是形式与实质解释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刑法整合解释立场下,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共同运用可能会导向不同的解释结论,此时,应将解释结论朝向何方引导,如何对解释结论进行取舍选择便涉及整合解释立场下的解释向度问题。一般而言,刑法解释的向度有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两个不同的面向,对于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的选择涉及的不仅是一个单纯方法选择的问题,更是一个对制定法价值理解的问题,是一个对司法者与立法者、正义与法律安定性关系的理解问题。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的论争在19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即已产生。在当时,主观解释占据支配地位,但在今日,主观说已是少数说。在我国,学界关于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尚未见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观解释的立论基础主要包括法安定性、立法原意和权力分立原则。客观解释的立论基础包括黑格尔的客观精神理论;作者与作品的分离;法律漏洞的存在。主观解释的缺点在于立法原意寻找困难、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治观念以及无法与社会发展相契合。客观解释的缺点在于法律确定性的减损和受法律约束性的松动。在法律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反映、体现立法者的主观想法、意志或目标;同样不可避免的,还包括立法者在制定法律当时囿于各方面因素而无法准确认识的客观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如果要对法律有正确的认识,必须要把握上述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在对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的解释向度进行研究后,笔者对与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紧密关联的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对整合解释立场下解释结论的正解判别问题,即整合解释立场下的刑法解释是否有“唯一正解”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从对两种对立观点的分析入手,给出了赞同否定说观点的理由。首先,规范性领域的认识并不显现出像数学化自然科学那样的可信度,通常也不存在唯一正确的决定。其次,从“不可通约性”的视角入手,指出如果司法推理包括两种不可通约的价值,那么就无法断定一个判决优于所有可供选择的潜在判决。最后,从法律规范语词概念的特点这一角度,指出法律规范语词的概念可以分为描述性概念及规范性概念两大类,即使是纯粹的描述性概念,其边缘地带也是规范性的。换言之,所有的构成要件要素都具有规范的性质,都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又由于对于价值判断不能以科学的方法来审查,因其仅是判断者个人确信的表达,不能以观察及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因此,该价值判断就既非普遍亦非必然。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法律解释不会有“唯一正解”的结论。接着,笔者论证了在法律解释不会有“唯一正解”的情况下,仍然需要确立刑法解释方法的必要性。笔者指出,解释方法存在的最重要价值是能够提供方向上的协助,可以审查思考过程中是否遗漏重要的观点,可以强制解释者说明解释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刑法学上的考量按照不同的根据被分解,并被纳入理性的衡量模式,这就为批判性的论辩提供了基础。所以,方法论在处理案件时必不可少。在提出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的观点并对整合解释立场的解释向度以及与整合解释立场相关的两个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后,笔者接着讨论了刑法整合解释立场下法律判断形成的思维范式问题。以往,对刑法解释应用层面的研究基本局限在刑法解释方法上,然而,刑法解释的思维范式是刑法解释方法运用更为基础和前提性的问题,刑法解释方法的作用是用来解决刑法解释思维范式中若干因素的具体判断问题,刑法解释方法的运用依附于刑法解释的思维范式,没有对刑法解释思维范式的研究,刑法解释方法的运用必然是片段化的,也必然缺乏系统性、可靠性。笔者首先对整合解释立场下的刑法推论、解释、诠释、论证等思维工具进行了介绍。刑法推论是对刑法语句概念、逻辑与三段论的运用,处理的是语句间的真值关系而非语句的内容,解决的是形式正确性问题。刑法解释解决的是内容的正确性问题。刑法解释的过程是结合事实确定法律规范语词含义的过程。可以将刑法解释看作刑法推论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发生在小前提是否可“涵射”于大前提的问题之前。因此,解释是涵射或推论的前提。而解释的过程则是目光不断往返于大前提与小前提的过程。从诠释学的发展历程及谱系中分析,刑法解释学与刑法诠释学是处于诠释学发展中的两个不同阶段,有着各自不同的实质内涵。刑法解释学归于认识论范畴,而刑法诠释学为本体论的。在法律论证理论视角下,法律论证主要涉及对法律判断的证成,这种证成可以区分为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两个层面。在外部证成中,最重要的就是法律解释。所以,法律解释方法或形式只是法律论证中用以证立判决的根据因素之一。经典法律解释学认为,法律判断的形成是一个形式逻辑或称司法三段论的思维过程。然而,随着法律解释学的深入发展,对法律判断形成过程的上述认识正遭到挑战,许多学者指出,仅从形式逻辑或司法三段论的角度来认识法律判断的形成过程是不全面的,从根本上看,解释是一个类推的过程。在刑法领域,提出并确认解释是一个类推的过程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当前,绝大多数国家的刑法都以罪刑法定原则为基本原则,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禁止类推。所以,一方面说“解释是一个类推的过程”,另一方面又说刑法“禁止类推”,究竟孰是孰非,又当如何把握?笔者通过对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的类推思维范式进行分析阐释以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刑法解释是一个类推的思维过程并非是要去推翻类推禁止原则,而是为了真正能达成刑法之保障功能。概而言之,刑法上的类推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以“可能的字义”为标准区分解释性类推与续造性类推,划定可允许的类推与禁止的类推范围,确保案件首先在刑法条文可能文义的界限内方可进行解释性类推。第二步是识别或确认一个标准性或权威性的基点或案例。第三步是比较所选的标准案例或基点与当前待解释案件在客观事实上有无相似性以及该相似性从某一价值角度判断是否具有等值性,也即二者是否在“重要关系”上有“可为比较的相似性”。要确保案件首先在刑法条文可能文义的界限内方可进行类推,这主要涉及刑法解释边界的问题。在德国,刑法解释界限的通说是“可能字义”说。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主张“以大多数民众的语感”或“自然的字义”作为解释的界限,也有学者不赞同“可能字义”作为解释界限,并提出,在解释时使用类推方式所应该遵守的界限就应该是“法条意义”或“不法类型”。日本关于刑法解释界限的学说明显受到德国学者的影响,在其关于刑法解释界限的五种主要学说中,都可以看到继受德国学者观点的影子。我国学者对于解释界限的观点基本也是继受德国通说的观点。在英美法系国家,有所谓“通常意义规则”,即在解释刑法时原则上要依据语言文字的通常意义来理解,而不允许利用类推的方式将法律适用于法条明白文字所不能掌握的案例。由于解释本身就是一个类推的过程,进而,笼统地说刑法禁止类推也不再是一个准确的命题。基于此,笔者认为,为了要使刑法上类推禁止原则更清楚呈现,应区分两个类推概念:一个是传统类推禁止原则所禁止的类推,也就是,超出法律可能文义之外,创造新规范,把法条适用到一个法条本身所不能包含的事实上。另一种类推就是在解释之时使用法学方法论上的“类推式论理的方式”。前者可称为续造性的类推,后者则可被称为解释性的类推。进而,刑法中的类推禁止原则所禁止的只是续造性的类推,而不是解释性的类推。需要注意的是,从罪刑法定原则的规范意旨及历史渊源来看,并不排斥对行为人有利的类推适用,因此,可以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续造性类推或类推适用。概而言之,在适用解释性类推方法时,由于所从式的解释在可能字义范围内,那么我们就不能因为这种解释是使用类推方法,而轻率的用“类推禁止原则”而认为违法。因此,即使使行为人入罪,也就是“非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也是受允许。而在类推适用的情形则必须考虑刑法上“类推禁止原则”,只有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适用受允许。关于如何识别或确认一个标准性的基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运用语义学知识确定语词通常、核心含义方式加以解决。笔者引入了语义学上的“模糊性”理论,并指出语义系统的模糊性事实上开放了一个我们使用语言的“活动空间”。对于该活动空间,有两种语义学上的构筑模型。一种是二区域模型。该模型中,“模糊性”是由核心概念与边缘概念组成文字意义上外延不确定的空间概念。另一种是三区域模型。该模型将字词的使用区分成三个范围:肯定对象、否定对象、中立对象。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法律规范中语词通常意义的获取,实践中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法官自己的语感或自己的语言学知识;二是通过查询词典;三是在通过上述两种方法获得的核心范围存在争议时则通过语料库工具加以进一步确定。其中,法官自己的语感只是起点,由于蕴含着较强的主观性,故而需要通过第二、三个方法加以客观的评估、判断。如果通过刑法类推的前两个步骤所确定的语词意义的核心范围无法涵盖系争事实或行为,并得出系争事实或行为处于语词意义的模糊区域,那么接下来就必须进行第三个步骤。换而言之,刑法类推的第三个步骤主要解决的是确定处在模糊区域的行为与居于核心区域的行为是否具有类推适用所需要的条件:即在“重要关系”上有“可为比较的相似性”。所谓“重要关系”就是考夫曼所称的“比较点”,而“比较点”的选择是一个“目的性程序”,因为起作用的不是法律规定的死的文字,而是法律意义、法律精神。在美国,判断刑法条文是否模糊并达到因不明确须被宣告无效的程度以及对刑法条文进行解释是两类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行为,二者适用统一的规则。即,首先判断模糊的或待解释的刑法条文是否违反了正当程序的要求,没有向国民提供适当的预告,并因此可能导致司法擅权和法律上的区别对待。如果模糊的或待解释的刑法条文确实存在上述风险,那么就要进入一个比较权衡的过程,即适用该模糊的刑法条文或对待解释的刑法条文作相应的解释是否是实现该刑法条文的目的所必须以及如此适用或解释是否会产生抑制正当行为实施的结果,即必要性判断和抑制性判断,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看究竟应以何种考虑为先,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立法上的价值衡量与判断的过程。通过对美国刑法中“不明确即无效原则”的运用及刑法解释规则的阐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英美法系国家刑法解释的过程也是一个类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目的性的过程,重点在于对各种不同价值之间的权衡取舍。所以,使用类推,而不是逻辑,才是法院在决定案件时运用的主要方法。在对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的思维范式进行研究后,笔者对指引、规制思维范式运作的刑法解释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刑法解释方法的分类意见,对各种解释方法进行了考察,并阐释分析了各种解释方法之间的位阶关系。笔者指出,在《唐律》中,即采用了文义解释、类推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等多种解释方法。当前,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一般将刑法解释方法分为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大陆法系国家法律解释的基本方法,由德国学者萨维尼首先提出,包括语法要素、逻辑要素、历史要素、体系要素。此后,大陆法系学者们提出的解释方法都以萨维尼的解释方法为基础加以取舍或修正。英美刑法上的解释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文义解释;二是目的解释(又称“黄金规则”)。在对刑法解释方法的分类上,笔者认为可将解释方法分为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合宪性解释四种。接下来,笔者重点就各种解释方法的基本含义及功用作个别考察。文义解释是所有解释的首要的出发点,是任何刑法解释的必要环节。从功能作用上看,文义解释划出了刑法解释活动之可能的最大回旋余地,在此显现出它的范围性功能。在运用体系解释时,要注意体系解释的四个要求:无矛盾的要求;不赘言的要求;完整性的要求;体系秩序的要求。目的解释是探寻法条背后意涵的解释方法。限缩解释与扩张解释是目的解释的下位概念,属法律解释的范畴;而目的性限缩与目的性扩张已属于填补法律漏洞的法律补充方法,与类推适用属同一层次。刑法中的合宪性解释要求应将刑法置于宪法之下的法律体系中进行解释。在刑法解释方法位阶的有无之争中,笔者反对否定说的观点,不认为凭借司法实践运作及刑法解释方法的具体性、复杂性可以彻底否认理论抽象和定型的可能性,而是主张刑法解释方法间能够确立一定的位阶关系。对刑法解释方法的运用顺序而言,大多数学者,无论是肯定说还是否定说学者,都予以认可,且多数均认同应采取先文理解释后论理解释的顺序。立足于前文中笔者对刑法解释方法的分类,笔者认为刑法解释方法之间应遵循“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合宪性解释”的适用顺序。在关于刑法解释方法效力等级的不同观点中,可以依是否将客观目的解释作为最高效力等级而区分两类不同观点,即文义、体系、主观目的解释优位和客观目的解释优位。笔者认为,无论是文义、体系、主观目的解释优位还是客观目的解释优位都不足以完整概括说明解释方法的效力等级问题,事实上,刑法中每种解释方法均有其不同的作用,各种解释方法在自己的领域内发生效力,笼统地说文义优先或目的优先都不全面,应当对各种解释方法逐一进行考察说明。

徐向英[6](2019)在《江苏小麦综合气象指数构建与产量变化预测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问题是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农业生产在全球变暖、隐形气象灾害频发的环境下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冬小麦生产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近年来,渍害、干旱、高温逼熟等气象灾害及其发生频率增大,对小麦的稳产高产造成了严重威胁。随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气候智能型”农业概念的提出,农业生产的气候适应性和智能生产研究正在各国和地区间不断开展。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苏省苏北、苏中和苏南三个农业生态区域1979-2014年小麦生长期内多种气象因子和小麦产量进行分析,探索以机器学习模型为核心、适用于该地区小麦产量评估的气象条件综合评价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江苏小麦的敏感气象因子、年型气候适应性以及未来气候变暖环境下的产量变化趋势,期望能够为今后江苏小麦产量预测提供参考,为农业灾害预警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为农业种植灾害保险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江苏近35年冬小麦生长季气象条件时空分布特征汇集了江苏地区10个气象站点1979-2014年小麦生长季的平均气温、累计降水量、日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数据,使用Mann-kendall趋势检测和Sen斜率分析了各气象因子的演变,并对小麦四个生育阶段(播种至越冬始期S1、越冬始至返青期S2、返青至开花期S3、开花至成熟期S4)的气象条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0个站点的小麦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和平均旬累计降水量在空间上均呈现北低南高特征,而平均日太阳辐射和平均旬累计日照时数均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步减少的特征。10个站点的小麦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在时间上均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上升的幅度在0.04℃/yr~0.07℃/yr之间。四个关键生育阶段中,S2有近一半站点呈现显着的升温趋势,S1和S4有9个站点温度上升趋势达显着水平,而S3所有站点的升温趋势均达到了显着水平。经比较,S3的平均升温幅度是四个生育期中最高的,且以吴江站点的升温幅度最大,达到了 0.092℃/yr。除了平均温度呈现升高趋势,小麦生长季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赣榆、铜山、东台、江宁4个站点1979-2014年日最低气温的增长接近或超过了日最高气温的增长幅度,四个关键生育阶段中,除S2外,其余时期四站点的最低气温均出现了显着上升趋势,反映了小麦生长季昼夜增温不平衡的现象。小麦全生育期旬降水量均值在35年间并无显着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四个关键生育阶段中,仅溧阳和吴江两站S2的降水量上升趋势达到显着水平,均达0.3mm/yr以上。使用旬值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x)分析江苏小麦生长季水分条件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S4的1旬、2旬、3旬尺度的SPEIx值均与一阶差分产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表明江苏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降水量偏多,不利于小麦产量的提升。35年间,各站点小麦全生育期平均日太阳辐射量的Sen斜率均为正值,但均未达到显着上升趋势。10个站点中9个站点的S3日太阳辐射均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且苏中和苏南地区共有5个站点达到了极显着上升的趋势。其余三个关键生育阶段的日太阳辐射变化趋势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大部分站点冬小麦全生育期日照时数的Sen斜率为负值,仅盱眙站点的下降趋势达到了极显着的水平。就四个关键生育阶段而言,S1和S2分别有4个和1个站点呈现了显着下降趋势,S3有3个站点呈现显着上升趋势,其余站点的变化趋势均不显着。2.影响小麦气候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筛选与提取方法比较按照种植区及气候条件的差异,将研究区域以苏北灌溉总渠和长江划分为苏北、苏中和苏南三个亚区,并采用不同方法分析了小麦四个关键生育阶段的气象因子与气候产量的关系,筛选获得三个亚区中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四种不同气候产量的提取方法(去线性趋势法、去3年滑动平均趋势法、一阶差分法、相对差分法),结果表明,在气候条件相近的三个亚区内,去3年滑动平均法所得气候产量的站点间平均相关系数在苏北和苏中地区较低,在苏南地区较高;去线性趋势气候产量的相关性在苏北地区较高,苏南地区较低;一阶差分和相对差分法相关性结果较为接近,在三个亚区内的结果均比较稳定。对四个关键生育阶段的四种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显示,一阶差分和相对差分的相关因子数以及Spearman相关系数值均优于去线性趋势和去3年滑动平均趋势产量。将三个亚区内气候产量数值最低的20个值认定为严重减产,比较严重减产时气象因子与四种方法计算的气候产量的拟合情况,结果显示去3年滑动平均产量和相对差分产量在苏中地区拟合较好,而去线性趋势产量在苏北和苏南地区拟合较好,一阶徐向英 江苏小麦综合气象指数构建与产量变化预测和分析 Ⅲ差分产量在苏南地区的拟合较好。鉴于一阶差分产量具有计算简单、解释性强等优点,确定了一阶差分法作为气候产量的计算方法。采用相关分析法、逐步回归模型的赤池准则(AIC)以及随机森林模型的%IncMSE指标对影响小麦气候产量的气象因子进行筛选,对比分析表明,3种方法筛选所得气象因子并不完全相同,但苏北地区T2,苏中地区S4和苏南地区P3在三种方法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重要性,因而结合三种方法选择相应的气象因子能获得更加可靠的产量影响因子,将其作为气候产量拟合模型的输入参数,以便获得更准确的综合气象指数。3.评估小麦气候产量的综合气象指数构建研究对同时段、不同站点间的气候产量预测(空间预测)和不同时段、相同站点的气候产量预测(时间预测)两种气候产量预测模式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通过将气象和产量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上利用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分别对苏北、苏中、苏南三个亚区的气候产量建立回归模型,并在测试集测试模型精度,结果显示,RF和SVM模型的R2值在苏北地区达到0.5以上,但在苏中和苏南地区均在0.4以下。通过Kolmogorov-Smirnov拟合优度检验明确了气候产量分布符从三参数T分布,根据分布特征,将回归模型输出值进行标准化处理,转化为时间和空间可比较的综合气象指数值,并依据气候产量分布的上下侧20%分位数(分别为388kg/ha和-267kg/ha),设置分类阈值,即按20%,60%和20%的概率将指数值划分为三类(分类阈值为±0.84),分别对应气候产量减产、平产和增产三种等级。分类后的指数对气候产量类别预测的精度得到了提升,结果显示,基于RF和SVM的指数预测正确率均在50%到97%之间;SVM的指数预测正确率高于RF模型的指数。通过ROC曲线进一步比较了两分类情况下两种模型计算得到的指数对气候产量为减产和不减产(或增产和不增产)类别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苏北地区,RF和SVM计算的指数在减产占比达40%阈值下预测正确率均较高,最高AUC值达0.98;苏中地区,RF和SVM模型计算的指数对减产和增产的预测正确率偏低;苏南地区,SVM空间模型的指数预测正确率较高,RF时间模型的指数预测正确率较高。4.综合气象指数预测气候产量的精度评价为分析综合气象指数在气候产量评估方面的精度,使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计算了江苏小麦生长季11月至次年5月间1、2、3、4个月尺度的SPEI指数,探讨了 SPEI与小麦气候产量间的关系,并在相同数据集上与综合气象指数对气候产量的预测正确率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苏北和苏中的空间预测中,两种指数正确率相当,但苏南的预测中基于RF模型和SVM模型的综合气象指数预测正确率均高于SPEI指数;时间预测方面,基于SVM模型的综合气象指数在苏北的预测正确率和SPEI指数相同,但在苏中和苏南均高于SPEI指数,而基于RF模型的综合气象指数除苏中预测正确率高于SPEI指数外,其余两地区的预测正确率均低于SPEI指数。利用多个反映光、温和水分条件的气象因子直接构建气候产量逐步回归模型,进行了产量预测,并与综合气象指数的气候产量预测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基于RF和SVM模型的综合气象指数在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的空间和时间预测正确率均高于多气象因子的逐步回归模型。利用不同于原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全新测试数据,验证了 2015~2017年间苏北、苏中、苏南共6个站点的综合气象指数预测精度。结果显示:指数在三区域汇总的预测正确率达61%以上,但在苏南地区,指数预测正确率较低。在两种调整阈值下,指数预测正确率有所下降。反映了综合气象指数在原阈值下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5.江苏小麦生产的气候适应性及不同生态区影响小麦产量的敏感气象因子分析采用综合气象指数分析了江苏小麦的敏感气象因子、不同年代小麦的气候适应性以及未来变暖气候环境下的小麦产量变化。综合气象指数的RF时间预测模型获得了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小麦气候产量的全局敏感性指数。结果显示:苏北地区最敏感的气象因子为越冬始至返青期日太阳辐射,苏中地区为开花至成熟期日太阳辐射,苏南地区为返青至开花期太阳辐射。分析了 1981年-1990年、1991年-2000年以及2001年-2014年三个年代江苏10个站点的小麦综合气象指数值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减产年比例是三个年代中最高的。本世纪初的14年,江苏北部、中部、南部地区小麦的气候适应性普遍提高,减产年比例均为三个年代中最低,均降至20%以下,体现了江苏小麦生产的气候适应性正在逐步增强;平产年比例达到了三个年代中的最高值,苏北、苏中、苏南分别为820%、69%和68%;三个地区增产年比例均达14%以上,反映了 2001年以来江苏小麦产量总体处于稳定增长的态势。利用综合气象指数的RF时间预测模型分析了未来变暖环境下小麦产量变化。根据江苏10个站点35年小麦生育期平均温度上升Sen斜率为0.05℃/yr,分别设置了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增加0.025℃/yr、0.05℃/yr和0.1℃/yr三个水平,比较综合气象指数值的变化。结果显示:苏北地区三个水平下的指数变化较为接近,均表现为平产年比例下降,增减产年比例上升;苏中和苏南地区三个水平的增温均导致指数值的平产年比例下降,增产年比例上升。反映了综合气象指数能够在未来不确定的气候条件下为小麦生产辅助决策提供参考。

甘文斌[7](2018)在《平面几何题目的自动解答研究》文中提出平面几何题目的自动解答,是人工智能和智能化教育领域中长期存在的重要研究问题。该问题旨在研究智能的算法来自动理解并求解出平面几何题目,并给出解答的过程。近年来在自然语言理解和机器推理等领域的相关技术进步和智能化教育需求的合力推动下,该问题已成为热点的研究问题。解答平面几何题目是人工智能研究中智力劳动机械化一个重要问题,同时该问题的研究成果在教育上又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随着教育信息化和个性化智能化教育的发展,很多个性化智能教育辅导系统开始实际应用到教学服务中,而自动解答技术作为智能化教育辅导系统中的一个核心技术,将大大促进系统的个性化和智能化程度,从而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和效果。由于该问题巨大的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前人已经提出了很多自动求解平面几何题目的方法,这些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几何求解系统中来进行自动推理进而给出求解的过程。这一数学机械化的研究工作大大提高了数学家发现和证明几何定理的效率。然而,这些工作大量集中在几何自动推理研究中,对几何题目自动理解的研究相对较少,而题目自动理解是自动求解题目的关键问题也是很多智能辅导系统提供教育服务的基础。一方面自然语言处理对表述多样的题目文本的处理还不成熟,尚缺乏专门针对几何学科题目文本的语言分析和理解方法;另一方面很多几何题目包含对应的几何图形,图形中包含着丰富的解题信息,为了理解题目则需要对图形进行理解,而理解图形则需要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相关技术,因此几何题目的自动理解需要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领域技术手段的融合。如何深入全面的自动理解平面几何题目并给出解答过程是几何自动求解中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几何自动求解中的题目自动理解这一难点问题,本文开展了平面几何题目自动解答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基于关系抽取的题目理解和解答理论,基于这一理论,进一步提出了平面几何题目自动解答的新方法,并开发了智能交互式几何辅导系统。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l)完全自动化的平面几何自动解答理论:(2)纯文本描述的平面几何题目的自动解答;(3)同时包含文本和图形的平面几何题目的自动解答:(4)智能交互式几何辅导系统。本文的主要贡献有:(1)鉴于当前自动解答领域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框架支撑的现状,开展解答理论基础的研究,并创立平面几何题目的自动解答理论,它包括等价表示法、等价转换原理和类人解答生成方法。该理论将平面几何题目理解的问题转化为从题目中进行几何关系抽取的问题。通过将几何题目转换成几何关系组表示,进而进行自动求解,从而实现完全自动化的机器解答。(2)提出了一种句法语义混合模型的方法来提取纯文本描述的平面几何题目中的几何关系,该模型包含了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能够高效的提取出文本中包含的几何关系。在平面几何应用题和平面几何证明题数据集上分别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几何关系提取上具有较好的效果,应用这些几何关系来求解纯文本描述的平面几何题目也取得了较高的准确率。(3)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纯文本描述平面几何题目的求解方法,该方法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自动学习出不同几何关系在题目文本表述中的潜在结构,该方法主要分为两个过程:候选几何关系生成和几何关系识别。首先对文本中的几何实体和几何关系词进行抽取,进而通过不同的组合生成候选的几何关系;然后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所有候选关系进行分类,找出所有正确的几何关系作为最终几何题目的理解结果,进而进行后续的几何推理和解答,从而实现了纯文本描述的平面几何题目的自动解答。(4)提出一种基于文本和几何图形双模态信息理解的平面几何题目解答方法来对同时包含文本和几何图形的平面几何题目进行自动理解和解答。将这两种模态中的信息单独表示成几何关系,进而采用信息融合的方法来提取出两部分高置信度的几何关系作为几何题目理解的结果,进而进行几何推理解答。在包含平面几何图形的几何题目数据集上测试,结果表明了该双模态理解方法在几何关系抽取中具有较高的鲁棒性,提高了通过单个模态进行信息提取的准确率。同时结合两个模态的信息,能够理解一些通过单个模态所不能理解的题目,进一步扩大了本文进行题目理解和解答的范围。(5)设计了一个智能交互式几何辅导系统,该系统采用学习者开始的辅导模型(leamer-initiating instruction)来接受学习者自主输入的几何题目,并能够自动理解和解答该几何题目,从而给出解答的过程和解题交互。为了与用户更自然的交互,系统采用手绘图形界面来模拟纸笔环境,同时建立文本中几何实体和图形中几何基元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几何关系可视化的动态呈现,从而更好的让用户来进行个性化几何学习。

胡叶[8](2015)在《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 ——基于术语库的系统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中国术语翻译实践史,从古代佛经翻译到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从清末民初西学翻译再到现当代术语翻译实践全面展开,术语翻译活动如涓涓细流从未停止,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也对汉语词汇生成与历时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术语的跨语应用与传播已成为常态,术语翻译进入大众化实践阶段。伴随着大量术语翻译实践的展开,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尤其是术语翻译的不规范、术语污染等问题引人深思。面对术语跨语传播的现实需求与实际问题,学界同仁积极探讨术语翻译策略与方法以及术语翻译标准等重要问题。然而,一直以来,相关研究多偏重于术语翻译个案分析,对术语翻译的系统复杂性认识不足,在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术语学本体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基于术语库的系统研究方法未充分借鉴,缺乏对术语翻译整体系统性特征的考察与分析等),导致相关研究结论往往不具有普适性意义,难以对术语翻译整体质量提升给予有效帮助。鉴于上述研究现状,如何从新的理论视角、借助新的研究手段对术语翻译展开新的探索很有必要。然而,术语翻译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课题,仅从涉及的学科领域而言,既包含自然科学的各专业领域,也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专业领域。其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因其文化负载丰富而更具研究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研究空间也更为广阔。本研究选择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语言学学科术语为切入点,主要出于以下考虑:其一,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研究数据统计,在人文社会科学术语翻译研究领域中,语言学术语的翻译问题探讨得较多,且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的确立已形成“论战”之势;其二,《语言学名词》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术语定名的第一个学科成果,其中的汉语语言学术语及其英译对应词可以作为汉英语言学术语数据库建设中的规范性数据资源。此外,这部分语料可以作为重新审视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问题的系统研究数据。本研究基于自建的描写性汉英语言学术语数据库,立足术语学的本体理论,针对术语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展开了新的跨学科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究了三大重要的实践问题:(1)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2)影响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复杂系统因素有哪些?(3)如何厘定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评价标准?在理论分析框架的建构上,本研究综合运用哲学研究、术语学研究和翻译学研究相关成果,尝试从四个维度对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实践问题展开系统性研究。在本体论维度上,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需要依据类型术语学相关知识,以揭示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构成类型及其特征。在认识论维度上,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需要借鉴系统复杂性理论,着重从系统结构、系统环境以及系统功能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复杂性因素,从而深化对汉语语言学术语翻译复杂性的系统认识。在价值论维度上,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需要从系统层面来综合考量汉语语言学术语翻译研究的知识价值和文化价值。知识价值主要表现为汉、英两种语言学知识体系之间的交流融通,而文化价值则是在汉英语言学术语跨语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交互影响。在方法论维度上,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需要从系统层面来深化对于语言学术语翻译本质的认识,即借鉴对比术语学相关知识展开汉英语言学术语词汇系统的跨语对比、汉英语言学术语知识系统的跨语对比以及汉英语言学术语交际语境的跨语对比。本研究的具体思考与初步发现如下:(1)在汉语语言学术语的英译现状描述方面,本研究首先借助类型术语学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汉英语言学术语数据库的语料为分析对象,从语言形式、语义内涵、历史构成及功能特点四个方面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汉语语言学术语,并探讨了其相关特征。然后,在汉语语言学术语的英译上,本研究发现,不同于外来术语翻译成汉语术语时普遍采用“民族化”策略(即“归化”为主),中国传统语言学术语在寻找英译对应词时难度更大,需要兼顾语言形式、语义内涵和知识传播等三个方面的要素,不可一味地偏向“国际化”或者“民族化”。在具体翻译方法层面,本研究归纳出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音译法、释译法、意译法、直译法和音意结合法等五种方法。通过系统梳理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语料,本研究也厘清了目前汉语语言学术语翻译存在的三大系统性问题:其一是有些术语译名过于冗长,影响整个术语翻译系统的语言经济性;其二是术语一词多译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整个术语翻译系统的概念关联性;其三是一部分术语译名缺乏理据,尤其是中国本土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理据性较差,这影响到整个术语翻译系统的文化生态均衡性。(2)在分析影响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复杂系统因素方面,基于术语数据库的真实语料,本研究发现,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复杂性主要与汉语语言学术语的系统结构、系统环境以及系统功能相关。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结构复杂性主要源于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组分之多样性、系统知识结构之差异性以及概念系统之层级性;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环境复杂性主要源于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环境之开放性、动态性以及能动性;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功能复杂性主要源于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功能之间的互动性与相互适应性。因此,本研究认为,术语翻译的系统复杂性主要受到源语术语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影响,同时也受到术语跨语应用的语言文化复杂性制约。(3)基于以上汉语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研究,本文作者最后探讨了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评价标准问题。本研究认为,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评价,除现有的个体评价标准外,还需要引入系统评价标准。这种系统评价标准,其实质是一种复合标准,它由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概念系统关联律、语言系统经济律以及文化系统生态律构成。具体而言,汉英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结果应符合术语概念系统的逻辑关联要求,符合术语语言系统的经济律要求,同时也要符合术语文化系统的生态平衡要求。如果能同时满足这三方面的复合要求,则术语翻译的系统质量较为理想,而且这对术语翻译的个体质量也会有积极影响。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复合标准”的确立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语言学术语翻译系统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用来系统评估术语翻译的整体质量。该系统评价标准与以往个体评价标准互为补充,各有侧重。本论文对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展开的系统研究具有理论、实践和方法论三个方面的启示意义。就理论价值而言,本研究对语言学术语翻译复杂性的分析以及复合标准的提出,对推进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丰富术语翻译理论建构的内涵。此外,本研究结合汉语语言学术语实际特征对术语学本体理论的修正与补充,也有助于深化类型术语学的理论研究。就实践价值而言,系统复合标准的提出对于指导今后语言学术语翻译实践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也为系统评判学科术语翻译的优劣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评价标准。在方法论层面,本研究基于术语数据库的实证分析与描述研究可以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领域学科术语的翻译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张雪红[9](2014)在《基于中国情境的大学ESP课程模式与建构》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各行各业人才的培养机构,我国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教学应如何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实用型语言人才的任务,成为我国语言教学界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也将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一步步推向深入。在探索语言教学如何与大学生主修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的过程中,我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视线投向了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一种典型的内容与语言整合型的语言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国内所有对专门用途英语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所能发挥作用的研究中,仍是将之放在通用英语教学的大前提下的探讨。本研究则跳出了通用英语的框框,将整个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完全放在专门用途英语方法下来建构。因此本研究的假设得以形成,即:针对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大学公共英语是一个将英语语言知识与学科知识科学地结合起来的大学ESP课程系统。本假设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大学公共英语和ESP教学方法结合更具科学性。因此本研究从对专门用途英语性质的研究入手,对ESP这种语言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放在中国情境下进行了解读。研究认为ESP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方法体系,可以为英语语言课程建构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中课程的设计面对的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以就业或进行学术深造为目的成人或即将成人的学习者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学习需求,通过促进学习者用语言完成目标领域中实际任务的语言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原有语言能力基础上,高效率地获取语言与学科领域知识。这样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论正是我国目前大学公共英语改革过程中,所需要的革新性的课程开发指导理论。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ESP与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育确实有许多契合之处。但是我国当前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是否有必要ESP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研究对当前情境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合理目标进行了探讨并在对全国7所重点高校现有英语课程的设置通过网络进行调查后,提出中国语言教学目标应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结合起来,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在目标情境中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能力;通过对各校开设的ESP课程进行考察并将之与国外高校的ESP课程进行比较与反思后,明确目前中国高校ESP课程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ESP课程,没能与通用英语相辅相成,大学英语课程仍是以通用英语为重心,体现不出与中学英语教育的本质区别,对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起不到根本的作用。所以研究对目标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语言能力进行了分解,并将之与ESP方法下的课程所要培养的能力一一对应起来,最后从课程目标性质的角度,明确我国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应该定位为“大学ESP”课程。至此本研究假设的成立已找到了依据。可是“大学ESP课程”还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其具体模式如何?研究通过探讨国内高校中的双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在内容与语言关系的处理上,明确双语课程不属于语言课程,专业英语课程属于ESP性质的课程,是大学ESP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部分。研究提出了中国情境下的大学ESP课程应是真正彻底的ESP课程,它是面向中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二阶段式学科内容与语言整合型的课程,属于英语语言课程体系;第一阶段的课程是以共核语言和宽基础专业知识为主,按大类专业设置分两个学期修习完成的大学ESP基础课程;第二阶段的课程则是“专门性”更高的高阶大学ESP课程,学生在完成大学ESP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再修习两个学期的高阶ESP课程。在建立起具体的课程模式后,本研究选择多所一本类高校大三、大四的学生、从高校新近毕业,工作中需要使用英语的职业场人士以及各一本类高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共400人作为调查对象,对该课程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必要的调查论证。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80%以上在校学生认为大学ESP课程模式比现有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模式更为科学,更符合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他们更愿意选择大学ESP课程。而高达95.2%的职场人士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大学英语教师中也有81.8%被调查者认为这一模式更符合大学生的语言需求,大多数认为自已通过一定的培训,可以胜任ESP教师工作。但有部分教师对其可行性还是持保留态度,主要顾虑是师资和课程设置方面可能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也承认在课程模式的实现过程,必然会遇到问题,但是如果一种课程模式大部分人都认为科学,我们就应该努力推广,排除困难。模式确立之后,本研究进而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该模式下的大学ESP课程的具体构建。研究提出并论证了语言教学结构观、功能观、迁移理论及活动论为中国情境下的大学ESP课程的建构在理论上提供最为直接的宏观指导;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如何为大学ESP课程的建构提供学习理论的支撑。再从课程开发的具体操作上,提出大学ESP课程‖模式下的ESP课程的开发方法、课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分类标准、课程评估以及测试,为大学ESP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思路。从理论上来看,本研究突破国内其它研究者对我国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构想,大胆地提出了“大学ESP课程”这一概念,认为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就是一个大学ESP课程体系,在对国内大学普遍存在的ESP类课程进行分析与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情境下,具体的ESP课程模式,并对该课程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必要的调查论证,为我国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从实践上,本研究对于大学ESP课程的开发、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分类标准、课程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为大学ESP课程的实施在实践上提供了具体的做法。

李小坤[10](2012)在《英语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研究 ——以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英语学位论文是学术英语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术英语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自80年代以来,学术英语研究的重心开始从语域分析、修辞分析逐渐转向语类分析。语类的早期研究源于亚理士多德关于文学“类型”的观念,主要局限于文学作品。俄罗斯学者巴赫金率先将语类的概念和研究扩展到非文学领域,关注文本/语境和符号模态的关系。近30多年来,语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话语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对国际期刊论文的语类分析。然而,尽管现有研究对论文语类的探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仍存在某些不足:一是不少研究仅关注某一特定视角,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断面式研究较多;二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且经验式研究较多,理论深度不够;三是研究重心多为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的研究相对薄弱。从这个意义上讲,综合多种方法,从多维视角深入研究英语学位论文语类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以语类理论为背景,以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为主要研究样本,以美国ProQuest数据库中英语本族语者的同类论文为参照语料,采用文本分析、语境分析和批评分析的方法,探究学位论文语类的本质特征。本研究试图探析的问题是:(1)中国英语学位论文在语步结构上有何特点?(2)中国英语学位论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征?(3)中国英语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是什么?具体而言,我们首先运用语步结构分析方法探究了样本语料的宏观结构模式,以及论文引言和结论部分的微观语步;其次,运用Coh-Metrix和Vocabulary Profiler等研究工具分析了样本的语言特征;再次,通过政策性文件解读、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等方法,考察了英语硕士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最后,从批评的视角分析了英语硕士学位论文语类在生成、传播与接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文本分析显示,与国外学位论文相比,中国英语学位论文在语步结构和语言运用上都有其特点:尽管绝大多数论文都采用传统简单型语篇组织模式,但它们在组织各部分内容时却常采用“螺旋式”的展开模式,不进入主题;在建构基本框架时往往只是进一步陈述相关文献,而没有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框架;在引言中,通常用较长的篇幅陈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很少指出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总结研究结果时,常偏离研究问题;在评价研究结果、阐明研究意义和提出研究展望时,往往流于形式。此外,在词汇语法资源的使用上,中国学位论文也显得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通过文本分析和语境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在阐述论文重要语步时往往不到位,以致无法有效地创建或巩固研究空间;不少学位论文“形似而神散”,很难实现作者的交际目的;(2)较少使用否定表达,人称代词等手段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3)在文献引用上,表现出对“权威”的崇拜。这些问题表明,中国学生未能有效地建构起应有的作者身份。通过解读各类政策性文件,我们发现英语学位论文承载着明显的学科期待。这些期待集中反映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术机构对英语学位论文写作目的、内容、结构、语言和规范等方面的一般要求。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的结果显示,英语学科社团主要成员对学位论文的期待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语境分析表明,英语学科对学位论文的期待与现实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表现出某种“失落”。反观中国英语学位论文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无论是作者身份的“迷失”,还是学科期待中的“失落”,我们发现学生缺乏必要的学术训练,学术根底薄弱是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表明,以下三个因素影响了学生学术素养的提高: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某些决策性失误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二是不少高校英语课程的设置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学术素养训练的需求;三是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不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影响了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从本质上讲,语类是人们对特定语境做出反应和期待、高效“做事”的一种话语方式。语类分析从语境的视角整体讨论并解释特定语类的交际目的及其生成的缘由,试图揭示隐藏在语篇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和认知上的动因。在高等教育的语境下,学位论文语类必须符合特定学科的期待和“以言行事”的规范,有明确的交际目的,这些都有其学科文化和认知上的动因。从这个意义上讲,运用语类分析探讨学位论文语类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探讨英语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我们既可以揭示英语学位论文写作中各种机构性语境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可以了解学科社团成员在这一语类实践活动中的各种需求,从而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其次,通过综合运用文本分析、语境分析和批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中国英语学位论文语类在生成、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本研究不仅可以为英语学位论文乃至整个学术英语研究提供重要反馈,而且可以为设置相关课程、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从语篇走向语境,力图揭示英语学位论文语类的本质特征,其理论意义与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语料库分析等经验主义的方法研究英语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有利于深入探讨语类语篇和语言选择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重视语类理论即理性主义的方法对语言现象的“洞察力”。这种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有机结合,符合语言学研究的正确方向。(2)视学位论文写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活动,采用文本分析、语境分析和批评分析三种方法全面探析了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这一研究不仅有利于人们深入了解学位论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过程,而且有利于指导我国学生的学位论文写作,提高其学术素养。(3)选取学术英语中相对薄弱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特别是聚焦于我国英语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这是我国学者参与国际语类和学术英语研究的一种积极努力,有利于推动学术的“多样性”和理论创新。

二、ESP语言分析的三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SP语言分析的三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穿戴式老年人智能监护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总体安排
2 相关技术以及总体设计方案
    2.1 相关技术
        2.1.1 ZigBee技术
        2.1.2 北斗卫星定位技术
        2.1.3 人工神经网络
        2.1.4 小波变换
    2.2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2.3 本章小结
3 异常生理信息分析算法设计
    3.1 异常心音分析
        3.1.1 心音基本知识
        3.1.2 异常心音分析研究现状
        3.1.3 心音数据预处理
        3.1.4 DBN异常心音分析模型设计
    3.2 异常ECG分析
        3.2.1 ECG基本知识
        3.2.2 异常ECG分析研究现状
        3.2.3 数据预处理
        3.2.4 ANFIS异常ECG识别模型设计
    3.3 血压分析模型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穿戴式老年人智能监护系统硬件与驱动程序设计
    4.1 穿戴式老年人智能监护系统硬件设计
        4.1.1 硬件装置的总体设计
        4.1.2 生理信息采集节点电路设计
        4.1.3 北斗定位电路设计
        4.1.4 ZigBee与 WiFi转换电路设计(网关)
        4.1.5 电源电路
    4.2 穿戴式老年人监护系统硬件驱动程序设计
        4.2.1 生理信息采集节点驱动程序设计
        4.2.2 定位信息采集节点驱动程序设计
        4.2.3 网关节点驱动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服务器端程序设计
    5.1 服务器端程序整体框架设计
    5.2 串口程序
    5.3 Web程序设计
        5.3.1 开发平台介绍
        5.3.2 Web总体设计
        5.3.3 前端程序设计
        5.3.4 数据库设计
        5.3.5 后端程序
    5.4 混合编程
        5.4.1 Java与 Python混合编程
        5.4.2 Java与 Matlab混合编程
    5.5 本章小结
6 系统调试与运行
    6.1 硬件调试
    6.2 服务器端程序调试
    6.3 系统整体调试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及术语界定
    2.2 学术英语教学相关研究
    2.3 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相关研究
    2.4 学术研究论文相关研究
    2.5 国内学术英语相关研究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课程理论基础
        3.1.1 课程的定义和层次
        3.1.2 课程设计模式
        3.1.2.1 规定性模式
        3.1.2.2 描述性模式
    3.2 教育理论基础
        3.2.1 社会建构主义
        3.2.2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
    3.3 教学理论基础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2 自我调节学习及其策略
        3.3.3 基于问题的学习
        3.3.4 体验式学习
        3.3.5 翻转学习
    3.4 语言课程教学理论
        3.4.1 学术英语教学理论
        3.4.2 需求分析理论
        3.4.3 语言课程设计模型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问题
    4.3 研究目标
    4.4 研究思路
    4.5 研究方法
第5章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要素分析
    5.1 课程背景与情境分析
    5.2 课程需求设计
    5.3 课程内容设计
        5.3.1 学术期刊论文基本结构初识
        5.3.2 医学学术期刊论文词汇认知
        5.3.3 课程内容情况分析
        5.3.4 课程内容设计分析
    5.4 课程材料设计
        5.4.1 开发材料
        5.4.1.1 微课程资源开发
        5.4.1.2 医学期刊学术论文数据库
        5.4.2 真实文本与非真实文本
        5.4.3 材料设计情况分析
    5.5 课程大纲设计
        5.5.1 准备和建构阶段分析
        5.5.2 实施阶段分析
        5.5.3 评估阶段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与评价
    6.1 学术英语课堂教学需求分析
    6.2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
        6.2.1 教学情境分析
        6.2.2 课堂学习分析
        6.2.3 课堂教学分析
    6.3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评估
    6.4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6.5 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环境构建
        6.5.1 学术英语教学与学习环境分析
        6.5.2 学术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构建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结论
        7.1.1 课程层面
        7.1.2 教学层面
        7.1.3 评估和评价层面
    7.2 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A Time-Efficient Way to Read Academic Articles”微视频字幕转录
附录2 “微视频”课程思维导图示例
附录3 医学学术论文中常用的各种研究术语、方法和工具
附录4 医学学术词汇翻译材料列表
附录5 课程报告文本分析材料示例
致谢

(4)基于CNN-LSTM混合架构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1.2.1 基于静力测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1.2.2 基于动力测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1.2.3 基于信号处理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1.2.4 基于数据统计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1.2.5 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1.3 桥梁损伤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及预想
        1.3.1 数据采集
        1.3.2 数据处理
        1.3.3 模型构造
        1.3.4 损伤指标敏感度
        1.3.5 量化损伤标准
    1.4 创新点和主要内容
        1.4.1 创新点
        1.4.2 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第2章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研究
    2.1 概述
        2.1.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2.1.2 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特性
    2.2 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2.2.1 模式识别
        2.2.2 信号处理
        2.2.3 自动控制
        2.2.4 医学诊断
        2.2.5 损伤识别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卷积神经网络
    3.1 概述
    3.2 卷积神经网络原理
        3.2.1 卷积操作
        3.2.2 局部感知操作
        3.2.3 权值共享操作
        3.2.4 池化操作
        3.2.5 反向传播操作
    3.3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3.3.1 卷积网络层
        3.3.2 池化网络层
        3.3.3 批正则化网络层(BN层)
        3.3.4 全连接网络层
        3.3.5 激活函数层
        3.3.6 分类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4.1 概述
    4.2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原理
        4.2.1 门控机制
        4.2.2 遗忘机制
        4.2.3 循环更新记忆机制
    4.3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结构
        4.3.1 输入门
        4.3.2 遗忘门
        4.3.3 记忆单元
        4.3.4 输出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简支梁桥数值模拟的损伤识别
    5.1 概述
    5.2 模型构设
    5.3 损伤识别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简支梁桥实验的损伤识别
    6.1 概述
    6.2 简支梁桥实验
    6.3 损伤识别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刑法解释的立场、范式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学派分野
    第一节 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对峙概述
        一、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发展脉络
        二、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对峙意义
    第二节 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分歧焦点
        一、实质判断位阶之先后
        二、刑法规范性质之理解
        三、解释方法偏好之选择
        四、刑法机能关系之处理
    第三节 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实证考察
        一、对“冒充”的理解
        二、对“毁坏”的阐释
第二章 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正本清源
    第一节 刑法形式(实质)解释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正
        一、形式(实质)解释与形式(实质)构成要件
        二、形式(实质)解释与形式(实质)判断
        三、形式(实质)解释与形式(实质)刑法
    第二节 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间的曲解与误读
        一、对形式解释立场的误解
        二、对实质解释立场的扭曲
    第三节 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内涵廓清
        一、形式解释立场的定义阐释
        二、实质解释立场的内涵界说
第三章 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哲学源流
    第一节 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法哲学渊源
        一、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法哲学对立
        二、形式解释立场与实证主义法学
        三、实质解释立场与诠释法学
    第二节 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语言哲学滥觞
        一、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语言哲学争持
        二、形式解释论与语言分析哲学
        三、实质解释论与语言诠释学
第四章 刑法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有机整合
    第一节 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的提出
        一、形式与实质解释立场的省察与反思
        二、整合解释立场的意义及内涵
    第二节 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的解释向度
        一、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的抵牾
        二、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的立基
        三、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的缺陷
        四、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的整合
    第三节 与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相关的两个问题
        一、整合解释立场下解释结论的正解判别
        二、整合解释立场下解释方法的存在价值
第五章 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的思维范式
    第一节 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的思维工具
        一、刑法推论
        二、刑法解释
        三、刑法诠释
        四、刑法论证
    第二节 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的类推思维范式
        一、刑法解释与类推的区分困难
        二、刑法解释是一个类推的过程
        三、刑法类推的特征及优缺分析
        四、刑法类推的具体步骤
    第三节 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类推界限的确定
        一、各国刑法解释界限学说考析
        二、解释性类推与续造性类推的区分
    第四节 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类推基点的确定
        一、语义学上的两种语义空间模型
        二、语义核心范围的获取方法
    第五节 刑法整合解释立场案件相似性、等值性的确定
第六章 刑法整合解释立场的方法运用
    第一节 刑法解释方法的分类研究
        一、我国的刑法解释方法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解释方法
        三、英美法系国家的刑法解释方法
        四、刑法解释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 刑法解释方法的个别考察
        一、文义解释
        二、体系解释
        三、目的解释
        四、合宪性解释
    第三节 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关系
        一、刑法解释方法位阶的有无之争
        二、刑法解释方法的运用顺序
        三、刑法解释方法的效力等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江苏小麦综合气象指数构建与产量变化预测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影响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
        1.2 农业气象指数综述
        1.2.1 单因子气象指数
        1.2.2 多因子气象指数
        1.2.3 复杂气象指数
        1.3 基于气象因子的作物产量模型研究进展
        1.3.1 产量去趋势分析方法
        1.3.2 以气象因子为参数的作物产量拟合方法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江苏小麦生长季气象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
    1 数据获取与处理
        1.1 数据获取站点
        1.2 气象数据及预处理
        1.2.1 数据收集
        1.2.2 数据预处理
        1.3 产量数据及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趋势检测法
        2.2 相关分析法
        2.3 普通克里金插值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江苏地区小麦生长季气象因子的空间分布
        3.1.1 小麦生长季气温的空间分布
        3.1.2 小麦生长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3.1.3 小麦生长季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
        3.1.4 小麦生长季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
        3.2 江苏地区小麦生长季气温的年际变化
        3.2.1 小麦生长季气温变化趋势
        3.2.2 气温增加的昼夜不对称性及与小麦产量的关系
        3.3 江苏地区小麦生长季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3.3.1 小麦生长季降水量趋势变化
        3.3.2 基于旬尺度的SPEI指数评价江苏小麦生长季水分对产量的影响
        3.4 江苏地区小麦生长季日太阳辐射的年际变化
        3.5 江苏地区小麦生长季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影响江苏小麦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筛选方法
    1 数据获取与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基于逐步回归模型的气象因子重要性评估方法
        2.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变量重要性估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气候产量计算方法的选择
        3.1.1 不同方法计算的气候产量在气候条件近似地区的相关性比较
        3.1.2 气象因子与各气候产量的相关性比较
        3.1.3 气候产量在严重减产年份的拟合比较
        3.2 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筛选
        3.2.1 基于逐步回归的气象因子筛选
        3.2.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气象因子筛选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表征小麦气候产量的综合气象指数构建
    1 数据获取与处理
    2 指数构建方法
        2.1 指数构建步骤
        2.2 模型选择
        2.2.1 作物模型与统计模型的比较
        2.2.2 统计模型选择
        2.2.3 候选机器学习模型
        2.3 气候产量分布的确定
        2.3.1 检验方法
        2.3.2 检验结果
        2.4 精度评价指标
        2.4.1 决定系数R~2
        2.4.2 均方根误差
        2.4.3 混淆矩阵
        2.4.4 ROC曲线和AUC
    3 指数的实现
        3.1 基于RF模型的指数
        3.1.1 气象因子筛选
        3.1.2 RF模型参数设置
        3.1.3 RF拟合模型的构建
        3.1.4 模型结果的标准化处理
        3.1.5 指数精度提升
        3.2 基于SVM模型的指数
        3.2.1 SVM模型参数设置
        3.2.2 SVM拟合模型的构建
        3.2.3 基于SVM模型的指数
        3.3 指数分类阈值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综合气象指数预测小麦气候产量的精度评价
    1 数据获取与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SPEI指数预测气候产量的方法
        2.2 基于多气象因子的产量预测回归模型方法
        2.3 验证测试集预测气候产量的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综合气象指数与SPEI指数的比较
        3.1.1 SPEI指数与小麦气候产量关系
        3.1.2 SPEI指数的回归模型构建及预测
        3.1.3 两种指数在测试集上的预测性能比较
        3.2 综合气象指数与基于气象因子的回归模型精度比较
        3.2.1 苏北回归模型预测结果
        3.2.2 苏中回归模型预测结果
        3.2.3 苏南回归模型预测结果
        3.2.4 预测精度对比
        3.3 综合气象指数在全新数据集上的精度验证
        3.3.1 时间预测精度
        3.3.2 空间预测精度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江苏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及预测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获取与处理
        1.2 数据分析方法
        1.2.1 基于熵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法
        1.2.2 正态分布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江苏小麦气候适应性分析
        2.1.1 江苏小麦气象因子敏感性分析
        2.1.2 江苏小麦的气候适应性
        2.2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小麦产量变化
        2.2.1 苏北地区在气候变暖情景下的小麦产量变化
        2.2.2 苏中地区在气候变暖情景下的小麦产量变化
        2.2.3 苏南地区在气候变暖情景下的小麦产量变化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讨论
        1.1 气候产量计算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1.2 气候产量预测的参数与模型
        1.3 基于RF和SVM模型的综合气象指数表征气候产量的可行性与精度
        1.4 江苏不同地区小麦产量变化的敏感气象因子异同性分析
        1.5 江苏小麦产量变化的气候适应性
    2 主要结论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4 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平面几何题目的自动解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2.1 自动解答的一般流程
    2.2 题目自动解答研究综述
        2.2.1 数学题目自动解答方法和系统
        2.2.2 本节小结
    2.3 题目理解方法综述
        2.3.1 基于自然语言题目文本的题目理解方法
        2.3.2 基于图形的题目理解方法
        2.3.3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题目理解方法
        2.3.4 本节小结
    2.4 自然语言文本关系抽取算法综述
    2.5 平面几何自动推理方法综述
    2.6 几何辅导系统综述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关系抽取的平面几何自动解答理论
    3.1 初等数学典型平面几何题目的求解过程分析
    3.2 平面几何题目的自动解答理论
        3.2.1 等价表示理论
        3.2.2 等价转换理论
        3.2.3 类人解答理论
    3.3 基于关系抽取的平面几何题目的理解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句法语义混合模型的纯文本平面几何题目的自动解答
    4.1 求解方法概述
    4.2 基于句法语义混合模型的纯文本几何应用题目的解答
        4.2.1 算法流程
        4.2.2 S~2模型创建
        4.2.3 题目文本的语言分析
        4.2.4 使用S~2模型提取直陈述关系
        4.2.5 隐含关系添加
        4.2.6 实例化方程组并求解
        4.2.7 答案文本生成
    4.3 基于句法语义混合模型的纯文本平面几何证明题目的解答
        4.3.1 算法流程
        4.3.2 分词和标注
        4.3.3 几何实体识别
        4.3.4 几何关系提取
        4.3.5 推理和解答
    4.4 几何应用题目的解答实验
        4.4.1 数据集
        4.4.2 S~2模型构建
        4.4.3 基线(baseline)算法
        4.4.4 评估标准
        4.4.5 实验结果和分析
    4.5 平面几何证明题目的解答实验
        4.5.1 数据集
        4.5.2 基线(baseline)算法
        4.5.3 评估标准
        4.5.4 实验结果和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纯文本平面几何题目的自动解答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3 基于机器学习的几何关系抽取
        5.3.1 算法描述
        5.3.2 候选关系生成
        5.3.3 几何关系识别
    5.4 实验和分析
        5.4.1 数据集
        5.4.2 实验设置
        5.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5.4.4 基于几何关系的题目求解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文本和几何图形双模态理解的平面几何题目解答
    6.1 引言
    6.2 问题的形式化描述
    6.3 平面几何图形理解
        6.3.1 几何基元的检测
        6.3.2 基本几何关系的挖掘
        6.3.3 派生几何关系的生成
    6.4 基于双模态信息融合的题目理解
    6.5 基于双模态题目理解的平面几何题目解答
    6.6 实验和分析
        6.6.1 数据集
        6.6.2 评估标准
        6.6.3 实验结果和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智能交互式几何辅导系统
    7.1 几何题目理解模块
        7.1.1 手绘平面几何图形的理解
    7.2 几何题目求解模块
    7.3 可视化交互模块
        7.3.1 手绘平面几何图形的规整化
        7.3.2 文本-图形对应关系的建立
        7.3.3 可视化效果呈现
    7.4 基于手绘几何图形的交互式人机界面
    7.5 系统的初步评估
        7.5.1 平面几何题目理解和求解的性能评估
        7.5.2 系统在学生进行几何学习中的初步评估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8.1 本文的研究总结
    8.2 进一步的研究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8)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 ——基于术语库的系统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核心术语界定
        2.1.1 术语
        2.1.2 语言学术语
        2.1.3 术语翻译
        2.1.4 术语数据库
    2.2 术语翻译研究述评
        2.2.1 国外术语翻译研究
        2.2.2 国内术语翻译研究
    2.3 英汉语言学术语翻译研究述评
        2.3.1 英语语言学术语的汉译
        2.3.2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英译
    2.4 基于术语数据库的相关研究述评
        2.4.1 术语数据库的实践探索
        2.4.2 基于术语数据库的理论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探讨
    3.1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本体论基础
        3.1.1 术语系统的类型学思考
        3.1.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类型学理据
    3.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认识论基础
        3.2.1 系统复杂性理论概述
        3.2.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复杂性特征
    3.3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价值论基础
        3.3.1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知识价值
        3.3.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文化价值
    3.4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系统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3.4.1 对比术语学概述
        3.4.2 汉英语言学术语词汇系统的跨语对比
        3.4.3 汉英语言学术语知识系统的跨语对比
        3.4.4 汉英语言学术语交际语境的跨语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数据搜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获取
        4.2.3 数据存储
    4.3 数据分析
        4.3.1 术语翻译语料分析——以《语言学名词》为例
        4.3.2 基于汉英语言学术语数据库的术语翻译语料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系统特征及其英译现状
    5.1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的构成类型与特征
        5.1.1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语言形式分类
        5.1.2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语义内涵分类
        5.1.3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历史构成分类
        5.1.4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功能特点分类
    5.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类型特征
    5.3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策略与方法
        5.3.1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策略的系统考察
        5.3.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方法的系统分析
    5.4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性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复杂系统因素
    6.1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结构复杂性
        6.1.1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组分之多样性
        6.1.2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知识结构之差异性
        6.1.3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组分与概念之层级性
    6.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环境复杂性
        6.2.1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环境之开放性
        6.2.2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环境之动态性
        6.2.3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环境之能动性
    6.3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功能复杂性
        6.3.1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功能之互动性
        6.3.2 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功能之适应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复合标准
    7.1 语言学术语翻译系统评价标准的思考
    7.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概念系统关联律
    7.3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语言系统经济律
    7.4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文化系统生态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1.1 汉语语言学术语的系统特征及其英译现状
        8.1.2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复杂系统因素
        8.1.3 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的系统评价标准
    8.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8.2.1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
        8.2.2 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8.2.3 本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8.3 本研究的不足
    8.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基于中国情境的大学ESP课程模式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概念解释
    1.5 论文结构
    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ESP 起源与发展
    2.2 国外 ESP 研究
    2.3 国内 ESP 研究
第3章 ESP 本体研究
    3.1 ESP 界定
    3.2 ESP 特征
    3.3 ESP 分类
    3.4 ESP 发展的重要阶段
    3.5 对 ESP 中“专门性”的剖析
    3.6 基于中国情境的 ESP 概念评述
    小结
第4章 我国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定位
    4.1 我国当前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性质
    4.2 国内大学 ESP 课程概况研究
    4.3 欧洲大学的 ESP 课程情况调查
    4.4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目标定位
    小结
第5章 中国情境下的大学 ESP 课程模式
    5.1 内容与语言的关系
    5.2 差异之对比分析
    5.3 中国情境下大学 ESP 课程具体模式
第6章 大学 ESP 课程建构
    6.1 大学 ESP 课程建构理论
    6.2 大学 ESP 课程建构方法技术
    6.3 大学 ESP 课程评估体系研究
    6.4 大学 ESP 教师队伍建设
第7章 研究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我国大学 ESP 课程建设中要思考的问题
    7.3 大学 ESP 课程分类标准建议
    7.4 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书目
附录一 南昌大学专业英语教师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大学 ESP 课程模式科学性与可行性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三 大学 ESP 课程模式科学性与可行性职场人士调查问卷
附录四 大学 ESP 课程模式科学性与可行性大学英语教师调查问卷

(10)英语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研究 ——以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3 研究语料与方法
    1.4 论文章节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学术英语研究概述
    2.3 语类的概念与语类分析
        2.3.1 语类的定义
        2.3.2 语类研究的流派
        2.3.2.1 新修辞学流派:语类作为语境化的社会行为
        2.3.2.2 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语类作为社会目的的语篇体现
        2.3.2.3 应用语言学流派:语类作为具有共同目的的言语交际事件
        2.3.3 语类的特征与识别
    2.4 语类研究的基本方法
        2.4.1 文本分析
        2.4.1.1 语步结构分析
        2.4.1.2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与Coh-Metrix和VP
        2.4.2 语境分析
        2.4.3 批评分析
    2.5 小结
3 学位论文语类分析基本框架
    3.1 引言
    3.2 学位论文语类生成与传播的现状和挑战
    3.3 语类视角下的学位论文
    3.4 学位论文语类分析的基本框架
        3.4.1 语料来源
        3.4.2 研究方法
        3.4.3 分析框架
    3.5 小结
4 学位论文的语步结构与语言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学位论文的宏观结构
        4.2.1 EMT论文的宏观结构分析
        4.2.2 PQT论文的宏观结构分析
    4.3 学位论文引言的语步结构
        4.3.1 EMT论文引言的语步结构分析
        4.3.2 PQT论文引言的语步结构分析
    4.4 学位论文结论的语步结构
        4.4.1 EMT论文结论的语步结构分析
        4.4.2 PQT论文结论的语步结构分析
    4.5 学位论文的语言特征
        4.5.1 EMT和PQT论文引言的语言特征分析
        4.5.2 EMT和PQT论文结论的语言特征分析
    4.6 EMT和PQT论文语步结构与语言特征对比分析
    4.7 小结
5 学位论文语类语篇特征的抽样分析
    5.1 引言
    5.2 EMT15的语步结构分析
    5.3 PQT23的语步结构分析
    5.4 EMT15和PQT23的语言特征对比分析
    5.5 小结
6 学位论文语类的语境分析
    6.1 引言
    6.2 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
        6.2.1 学位论文的学科期待:政策性文件的视角
        6.2.2 学科社团成员对学位论文的期待
    6.3 学位论文语类生成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语境因素分析
        6.3.1 学位论文语类生成中的主要问题
        6.3.2 影响学位论文语类生成的语境因素
    6.4 小结
7 学位论文语类的批评分析
    7.1 引言
    7.2 期待中的"失落"
    7.3 学位论文作者身份的"迷失"
    7.4 学位论文写作与学术素养教育
    7.5 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果
    8.2 研究启示
    8.3 研究的局限性与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EMT与PQT学位论文样本标题
    2. Coh-Metrix语言特征描述指数
    3. Coh-Metrix & VP样例分析数据
    4. 英语硕士学位论文学科期待访谈提纲(专家)
    5. 英语硕士学位论文学科期待访谈提纲(学生)
    6. 英语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访谈提纲
    7. EMT与PQT论文人称代词分布表
作者简历

四、ESP语言分析的三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穿戴式老年人智能监护系统设计[D]. 马启良.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8)
  • [2]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D]. 赵炜. 西南大学, 2020(05)
  • [3]三种文本分析方法知识论、方法论之比较——以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为例[J]. 张善若. 中国政治学, 2020(03)
  • [4]基于CNN-LSTM混合架构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皇鹏飞. 青海大学, 2020(02)
  • [5]刑法解释的立场、范式与方法[D]. 郭大磊.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6]江苏小麦综合气象指数构建与产量变化预测和分析[D]. 徐向英. 扬州大学, 2019(06)
  • [7]平面几何题目的自动解答研究[D]. 甘文斌.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汉语语言学术语英译研究 ——基于术语库的系统考察[D]. 胡叶. 南京大学, 2015(01)
  • [9]基于中国情境的大学ESP课程模式与建构[D]. 张雪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10]英语学位论文的语类特征研究 ——以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为例[D]. 李小坤. 浙江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ESP语言分析的三种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