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遗址失而复得

小河遗址失而复得

一、小河遗址失而再现(论文文献综述)

杨陈婷[1](2020)在《基于空间叙事的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延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我国地下空间开发逐渐呈现出立体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立足于城市设计视角的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模式作为现阶段能同时兼顾地上地下空间发展的最优策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地下空间开发的特殊性,现有的地下空间开发常出现与地面空间产生断裂且关联度低的情况,注重运用装饰设计进行文脉呼应的地下空间也难以唤起人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专家学者们对此高度关注,尝试寻求解决的办法。同时活跃于设计领域的空间叙事学理论正逐渐影响着设计师们的思维习惯与设计思路,这为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延续设计方式的优化提供了新的契机。根据以上研究背景,本文尝试从空间叙事和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延续设计角度着手,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梳理空间叙事学和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遭遇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推导出运用空间叙事理念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对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现存有关空间叙事与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延续设计相结合的模式,分别是地上地下协同叙事模式、地上为主叙事模式和地下为主叙事模式,三种模式在主题环境、路径结构和场景空间层面上体现出活化与延续、层化与联系、复合与多元的共性特征,而在具体的建构方式上又表现出了符合城市发展逻辑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接着,根据前文总结的相关设计要素构建策略框架,具体包括空间叙事主题的确立、空间叙事要素的运用、空间叙事路径的组织和空间叙事场景与氛围的生成四个部分。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前文构建的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叙事性策略进行论证研究,从而使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该策略体系。论文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空间叙事与地上地下一体化相结合的设计研究方面,其研究成果为实现地上地下空间的叙事性一体化建设提供实践意义与指导作用。

向军[2](2020)在《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文中研究指明龙舟赛是中国南方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重要的“礼仪标识”之一。现在它还具有很多文化身份,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在其众多的身份中,竞技体育一直是其现代化发展的主流方向。然而龙舟赛在走向竞技龙舟赛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一方面,竞技龙舟赛缺乏文化内涵,龙舟推广本末倒置;另一方面,传统龙舟赛被多重限制,无法发展。然而竞技龙舟赛到底需要什么“文化”呢?又到哪里去寻找呢?传统龙舟赛能不能现代适应呢?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同理,笔者认为,竞技龙舟赛的文化内涵应该从其文化源头中去找,到民间去找,民间传统龙舟赛就是其文化源头。那些民间传统龙舟赛兴盛的地方就能表现出它的现代适应能力。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整体性原则,对沅水流域麻阳苗族自治县至今盛行的民间传统龙舟赛进行长期的田野考察。在先了解麻阳县双端午“一县两制”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历时性的方法主要对其五个赛区传统龙舟赛的总体变迁情况进行历史还原,力图从中寻找传统龙舟赛演变的发展趋势和内在动力;同时,又结合共时性的方法对其传统龙舟赛的现代适应情况进行考察,力图探寻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龙舟赛的适应能力。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一、作为地方“礼仪标识”的传统龙舟赛其发展主体是地方民众。通过对麻阳龙舟的生存环境、沅湘流域双端午节的演进过程、麻阳县双端午节“一县两制”的形成及其传说的研究发现,麻阳传统龙舟赛这一“礼仪标识”是应当地民众的生存环境而生。在其国家化进程中,不同时期的王朝都只是让端午节龙舟赛这样的地方“礼仪标识”在文化层面上进行改变,并没有取而代之或长期禁止,甚至统治阶级还积极地通过它们来教化民众。因此,传统龙舟赛的主体力量是生活共同体中的地方民众,民众有能力成为自己地方“礼仪标识”的主人。国家不必取而代之,相反,应积极为民间传统龙舟赛及龙舟人创造更多的“流动”机会和相应的保障,从而实现想象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的融合,即实现家国同构的理想。二、社团化是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在历时性的考察中发现,麻阳传统龙舟赛已经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上全面体现出社团化的趋势,其社团性质正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具体为:传统龙舟赛的物质文化将向社团礼物转变,其制度文化将向多元化的社团龙舟制度转变,其精神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的社团礼仪竞技精神。这种趋势也表明,若在较为自主的文化空间下,中国民间龙舟社团,能够自动形成有序结构,产生“自组织”现象。三、“礼仪竞技”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在历时性的考察中发现,无论什么时期的传统龙舟赛,其经济基础都以“礼仪经济”为基础,本质上是礼物属性的。所以,“礼仪经济”及其蕴含的“礼仪竞技”精神是贯穿各时期龙舟赛变迁的主要线索,“礼仪竞技”就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传统龙舟赛之所以能够超越时代,不只是说传统龙舟赛本身有多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礼仪竞技精神在其生活共同体中始终居于一种道德优先地位。四、传统龙舟赛能够适应现代需求。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多赛区的形成是通过帮扶、邀请和激发的礼仪传播和礼仪竞技途径逐渐形成的。随着麻阳民众参与外部竞技龙舟赛的增多,其传统龙舟赛的竞技性也得以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种赛事的融合。但随着传统龙舟赛事奖金逐渐增高,奖金却被异化为请人参赛的资本,触动了赛事礼仪经济的人力底线,导致赛事的商品属性超过了礼物属性。而麻阳传统龙舟赛运用“礼物属性与商品属性”的两重性方式,既用实名制维护了赛事的礼物属性,使其没有损害它丰富的民俗意蕴,又通过直播平台的转化,实现了赛事的产业化。

靳瑞芳[3](2019)在《端木蕻良小说的神话原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端木蕻良的多元文化背景构成主要包括五四启蒙文化和独特的东北原始文化。从五四启蒙文化角度对其所做的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文学和抗日文学等类属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是从东北原始文化角度入手对其进行的研究仍然很不充分,因此论文选择从东北原始文化的视角研究端木蕻良的小说。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我们研究扎根于东北女神原始文化传统之上极具个性的端木小说提供了重要的视角。神话原型理论重视识别归纳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可交际的原型性的文体、叙述或表现形式,使个别作品的研究在文化整体中得到更为透彻的理解。根据这一理论,本论文在细读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端木小说中人与地的宗教性神话原型,从意象、叙事、形象、审美等几个方面对端木小说潜隐的神话原型展开多维透视,力图探寻端木小说独特的文化意蕴及其表现形式,重点关注端木是如何从人与大地的关系透视当时东北地区独特的社会面貌和东北民众复杂精神世界的历史变迁过程。从端木个人经历、亲历的民俗仪式、熟悉的萨满故事和从小阅读的《红楼梦》延展至对东北西辽河女神文明的联系,以宏观的视野全面观照端木小说中女神神话原型的独特韵致及其叙事意义,从而梳理出“地之子”神话原型对意象、叙事、形象和风格所造成的制约作用和独特性,并深入细致分析和阐释了“地之子”神话原型对小说整体叙事结构和审美的意义,结合作者的传统资源文化背景探究端木女神神话原型的话语表达方式,以及小说所表现出来的的独特而浓郁的女神文化精神,进而发现小说独特且重要的贡献。本论文包括绪论、主体部分五章、结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从历史与神话、现代与传统两个问题的讨论入手,阐述了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研究端木小说的价值和意义。梳理了端木研究的现状,确定了论述的起点。第一章旨在先行廓清端木创作文化背景受到女神文化传统影响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等基本问题,为论述端木小说大地之子女神神话原型的选题奠定基础。端木的文化构成是深厚、多元的,女神文化背景是他书写东北民众精神世界的重要图式,他是从两方面获得女神文化背景的:一方面是从文化大传统那里获得的神话原型,这表现在母亲那里获得的浸染着母亲自身经历的故事,民间听到的萨满女神故事,亲历的民间风俗和仪式形成的大文化传统,这些超越文字的文化构成又与远古西辽河文化传统紧密相连,是远古东北文化的现实置换变形。这些文化背景为端木创作提供了土壤和营养,形成了端木特殊文化背景,并形成了端木小说的神话原型,使端木的小说有了极为特殊的主题意蕴。另一方面,从书面文字如《红楼梦》的女神神话、郭沫若的《女神》、希腊女神故事中获得的神话影响是小传统文化营养,形成了端木用神话来想象现实生活状态的创作手法。在大文化传统和书面小文化传统的共同影响下,端木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女神神话创作观。第二章从端木小说《大地的海》描写的“落草”生育民俗是东北远古神话原型的象征,落草即为落地,大地是女神母亲原型的象征,地之子是神之子原型的象征,系统地探讨端木小说隐含的“地之子”神话原型。具体论述了大地是女神母亲原型的特征:“丰乳肥臀”的女神形态、“创造生命、创造生活”的母性功能。地之子的神话原型是由这样几方面构成的:第一,端木不仅描写了大地的女性——母性化特征,也表现了大地生殖功能与创造功能,从而深刻地表现了人与大地之间的母子关系,写出了农民对土地——大地母亲的无意识认同。第二,农民与土地——大地母神、女神的认同关系,已经不是农民对土地纯生产资料的认识,而是包含了一种相当于女神崇拜的宗教思想情感。第三,农民对土地的母子关系的认同还连着远古神话,即女神崇拜、地母崇拜。第四,农民对土地的母子关系的认同还包含着对一种女性文明模式的悠远记忆。女神是以女性为原型的一种神话形象,女神神话是以女性的孕育、创造、奉献、容纳、和谐为原型的生活模式。之后对大地女神神话原型的历史文化传统做了进一步论述。第三章论述了大地故事的深层结构是地之子神话原型。大地的故事表层结构是大地作为自然物质资料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人与大地的现实故事,而深层结构是地之子神话原型故事的重演,表现的是大地女神与大地之子的关系,是母神与神之子的关系,表现了地之子对大地母神在宗教信仰、情感意识层次的依恋、眷恋,表现了大地作为母神、女神对神之子的创生、重生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了大地之子为了保卫地母而爆发的最深刻、最原始、最“野蛮”的反抗力量。我们发现端木从地之子的神话原型出发,从农民与大地宗教虔诚的信仰关系,从女神与神之子的宗教神话关系中找到了东北民众在当时水深火热的时代生存、成长、反抗的内在力量,这是端木超越同时代启蒙作家的独特所在。进而论述了女神神话原型的叙事意义和文化意义。第四章从大地-女性的关系出发,论述了端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女神的置换变形。从女性形象的四个序列入手,论述了大地与女性的同一性。当大地母亲现身为人时,她是人类母亲的一种隐喻。从神话原型意义上看,人们把生与再生的特权同归于大地母神和人间女性,因为大地母亲和人间女性在神话思维中是等值的、相互认同的。探讨了女性在男权文明倾轧下的悲剧命运和女性在创造、孕育、包容等生命价值的神圣性的对比,提出在阶级倾轧和战争频繁的时代,回归女神信念带有精神拯救和文化治疗的特点,对和平的渴望、对生命创造的尊重,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渴望的生存状态,对这种文化的表现使得端木的小说可以跨越时代的局限,成为永恒文化的一部分。进而探讨了端木塑造女性形象被神圣化的文化传统。第五章在对端木小说中潜隐的女神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探讨了女神神话原型的审美形式表征。通过对端木小说诗性特征的分析,探讨端木小说的诗性形式和神性内涵之间的关系,神性是诗性的原型内核,诗性是神性的表现形式。端木小说在萨满神话的影响下一直存在神性文化的因子,神性是大地之子女神神话原型的审美表现。并在神性的框架内,探讨了忧郁的风格与回归意识之间的关系。

陈炜炫[4](2019)在《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文中研究表明“引画入园”是中国传统古典园林造园最重要的创造,作为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一个部分,岭南园林在造园之时也无可置疑的受到中国山水画非常大的影响,其造园元素也呈现出山水画境的趋向。从山水画的空间来分析,以绘画形式作为空间并不是西方独有的设计特征,中国山水画以“卧游”和“畅神”来表明山水画与园林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属性,岭南园林亦是如此。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在岭南园林空间表述为一种经由经验哲学空间的重复感知引起的知觉空间,这种体系完全不同于西方其于“看”的空间观念,而是一种基于“游观”之下,经由气韵、形、神的相似所营造的“观”空间概念。以“观”为基础,岭南园林采用开、合、廊道曲折等等来作为切入山水画视觉空间的重要手段,进而呈现岭南园林山水画卷轴式的空间层次;在“观”的影像体验下,使岭南园林在小小庭院里实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空间体验;这种体验既是山水画写意的内在动力,也是画到空间的形式转移。基于“观”之下的信息转换使岭南园林形成连续性无限扩展的山水画时空系统。画论之“经营位置”在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既是经营布局同时也是“置陈布势”。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在“折高折远”的空间妙理之下,让山水画的“远”法作为一种空间意识来左右岭南园林的空间逻辑;“平远、高远、深远”的“远”法空间语言形成多重空间体验,使岭南园林得以营造无穷尽的山水画式空间;在岭南园林中,“折”与“远”作为手段使廊道(路线)成为时间的组构,把岭南园林中完全异质不同时间组构成一体,使小小庭园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山水画的空间造境;而廊道的“折”,既是空间的转换手法又是对园林景置实现高、深、平远的必要手段;在曲折的巧妙设置中,实现“远”法时间的相容、空间透明与互渗;在廊道时间组构作用下,岭南园林小小的“庭”通过“观”法的多重与增殖的过渡,进而产生“游”、“远”、“折”的多重空间层次和延绵尽的山水画空间造境。笔墨皴法既是山水画空间代码,也是岭南园林空间语言,更是岭南园林最重要的山水化空间营造逻辑之一。不同皴法来掇山也会呈现不同山水空间;皴法让山得以扩展,让植物得以异化,让水、建筑得以成山水意涵的造境而生;在墨的处上,“一墨而五色具”下墨的透明性概念让空间变得更加多样;墨的“以墙为纸”、“以水如白”、“以地成墨”特性让墨色得到空间的转化,院落得到延伸的同时,在透明性的折叠与层叠下,围墙、地面、理水、掇山、建筑等都产生山水画式的空间超越。后期岭南园林最重要的影响源自之于清代的笔墨之变,由传教士所主导的西方透视学和新体画在清宫廷中的权威肯定,使传统山水画在艺术性与审美性产生变革;并在“以上渐下”之效仿和“以下渐上”之融通的二种创作形式下创造了近代岭南园林独特性;岭南园林在“中西法共为参略”创作思想下,呈现岭南园林有别于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空间营造的特殊性。本文作为综合交叉跨学科研究,本文运用理论层面的交叉综合研究和实践层面的实证调查研究结合的方法,融合了建筑学、艺术学、美学、现象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呈现岭南园林空间营造逻辑。作为实践层面实证调研的研究方法,以山水画角度来切入到岭南园林之时,深感摄影虽可以补偿文字的不足,但对空间山水绘画营造还是有非常大局限。因此,本文有意识结合建筑学分析图解与手绘插图相结合方法,力求把实证做得更加明确。因此,本文现场实证调研手绘达500多张,为论证以画入园,从园到画,亲自绘画2张宽0.5米长8米的卷轴式山水画手稿来反证园林在“观”的空间概念下转换回到山水画空间体系。

谢燕涛[5](2018)在《岭南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研究》文中提出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装饰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功能独特。从建筑构造方面,其地仗层对墙壁有一定的联接和保护作用;从空间布局方面,其画幅尺度对建筑空间效果具有独特的渲染效果,如商时“宫墙文画”,汉时“雕文五采画,华榱壁挡”,营造出奢华的建筑空间;从伦理教化方面,其画题画意反映出文化、礼仪、宗教、信仰的内在逻辑和审美倾向。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研究,是对广府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的补充,也是对广府建筑文化的深入解读。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现存数量十分可观,但受损情况比较严重,壁画工艺传承也困难重重。本文在对广府地区传统建筑壁画的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人类学、美术学、建筑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岭南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基本类型进行分类和梳理,对各类型壁画的图式特征、组合方式及题材形式进行归纳,并通过对壁画匠师的访谈和实物史料的梳理,总结广府传统建筑壁画工艺流程、匠作体系、师承源流。第一章,界定了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定义、空间及时间范畴,阐明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研究的意义、目标与研究方法。从壁画的完整性与真实性的角度上设定本文所选用的研究标本的标准,以便分析。第二章,分析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形成原因。本文从中国传统建筑壁画的历史沿革入手,结合广府地区的地理、气候、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因素,溯本求源,探讨壁画作为广府传统建筑重要的装饰手法,映射的广府民间的集体的意识和文化认同感源自何处?府传统建筑壁画受何局限?第三章,通过对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大量实物资料的整理,对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形式特征进行梳理,对壁画构图、纹样类型、组合规律进行归纳,系统地整理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空间构图方式及特征。从壁画构成纹样及其组合方式、空间使用布局、尺度比例关系去分析壁画与建筑的关系。第四章,基于广府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对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题材进行整理,分析壁画作为建筑装饰的文化因子的深层语义;并结合案例对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题材选择与空间布局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广府传统建筑壁画构建出的空间关系与艺术效果,探讨隐藏在广府传统建筑壁画背后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模式。第五章,通过整理大量广府传统建筑壁画案例资料,从“艺”与“技”两方面对广府传统建筑壁画匠进行研究,对壁画的地仗层、颜料层进行分析,总结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工艺、流程。通过对广府传统建筑壁画匠师及其作品、绘画风格、匠艺传承、时代特征、款识印章、粉本诗文的整理,对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匠作体系、师承源流进行探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分析国外先进的壁画修复案例及理念,结合目前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修复实例,探讨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保护原则及修复策略。综上所述,广府传统建筑壁画艺术受广府地区历史背景、社会人文的影响,在地域建筑技艺及材料的发展推动下,受时代文化审美的左右,最终形成了以广府地区宗族文化及社会信仰为内在逻辑和视觉审美的建筑装饰艺术形象。

邢涵[6](2018)在《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中的民间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依据金石、史志和深入访谈资料,浚县正月古庙会的正式形成,最晚可推至明代中后期,其标志,是16世纪中叶原已有之的正月庙会展演活动,从浮丘山下久已破败的城隍庙,转入新建于浮丘山顶、且不断增饰的碧霞元君祠,自此后的四百余年间,浚县正月古庙会民间艺术保持着这一特定的空间场所、展演路线和民众聚集效应,并因此留下上百块地方政府、各地会社和香客刊立的纪念性碑铭,形成上百个会社,部分会社发展至今,制度和技艺代代相沿,展演热情未曾消减,现今已发展为华北第一大古庙会。这一局面的形成,得益于浚县独特的地缘格局和历史文化条件,得益于浚县城南的历史名山大伾与浮丘,以及自魏晋以来便聚集于两山的坛庙寺观群,和围绕这些寺观及县内其他祠庙而世代传衍的民间祀神、道释宗教礼拜和乡村定期游集活动。尽管,历史上与之相关的动态展演活动现今已无迹可踪,但从静态的寺观、碑铭遗迹中,我们仍然可以窥测明清时期当地民间木瓦将作工艺、石雕石刻工艺、彩塑工艺、道教音乐等发展的基本面貌。无论是基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动因,社会各阶层的参与,是浚县古庙会发展至今的重要动因。当前,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发展也受到地方政府、文化学者和村镇会社的高度重视,当地150多个会社,大多逐渐形成自身的传统,在资金收集、节目打造、服装道具、社员参与等方面,积极谋求发展。不过,集中展演时,因新建空间场所和展演路线已经发生变化,节目内容、组合方式以及人数规模也有相应的调整,往往借助意象化手法,在传统类的高跷、竹马、背阁、花船、盘鼓、秧歌、大平调、说唱、器乐,及彩塑泥咕咕中,融合加工外地民间艺术或当代通俗文化等新元素,从而将地方历史与神话叙事母题意象、地方风俗信仰和巫祝母题,以及源自当代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母题,巧妙结合起来,体现出浓郁的乡土特色,最终,使得庙会民间艺术,在娱神的同时,具备显着的自娱功能,成为宗族文化传衍、群体精神活动构建的重要媒介。空间场所、群体参与、形式美感、意蕴沉淀和价值传承,是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能够持续发展的五个核心要素。随着社会转型,当前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面临着艺人群体边缘化、民间工艺产业经济主导、新兴工艺和科技的冲击等问题,虽场所、群体、形式、意蕴规模依稀,但民间信仰、民间文化中的一些重要诱因,已经逐渐淡漠,而要将传承与发展问题落到实处,就必须提高基于民间的文化自觉,集合各方力量,使之产生新的文化与价值意义链,同时落实保护政策,关注民间艺术群体和个体,提高自身实力,才能让这一县域民间艺术传统焕发新的生机。

张琰[7](2018)在《宁夏海原西安州古城遗址保护研究》文中认为西安州古城遗址位于宁夏海原县城西侧。背靠天都山,前临锁黄川。历史上称之为“固靖之咽喉,甘凉之襟带”。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被发现,是宋、夏时期的古城遗址。西夏时期名为“南牟会”,北宋改名为“西安州”,明代在此置西安州守御千户所,清代设游击驻防。1920年发生海原大地震,城内建筑全部被震毁,仅存地表的城墙与瓮城。地震后居民重建家园,在城址内建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村落“老城村”。2005年,西安州古城遗址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州古城遗址是海原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西夏城址。对研究西夏政治、军事、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受到村镇发展与遗址内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遗址地表遗存逐年消失。受限于考古与研究工作滞后等客观因素,西安州古城遗址还未得到全面的保护。本论文尝试对西安州古城遗址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成熟的遗址保护经验,为西安州古城遗址的保护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与借鉴。全文共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背景研究,主要阐释本选题的目的、意义,明确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二章是西安州古城遗址的价值研究,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探明古城的发展脉络。通过古城的营造特点与价值特征研究,明确保护的对象与范围。第三章通过对西安州古城遗址的现状调查,分析遗址保护的主要矛盾。第四章通过对成熟保护经验的总结分析,分别从地上遗存保护、地下遗存保护、遗址风貌保护三个层面给出了西安州古城遗址保护的具体方法与措施。第五章从遗址长远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实施遗址监测,优化遗址管理的具体策略与方法。最后结论部分是对西安州古城遗址保护工作的思考与展望。

王越[8](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高原[9](2018)在《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乡土景观、地域景观、国土景观都已经成为风景园林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城市景观隶属于国土景观的一部分。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过程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进程。在当今中国,部分城市出现“千城一面”、景观同质化的现象,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受到威胁。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对镇江历史城市的发展变迁进行研究和总结,梳理历史城市营建经验,不仅是镇江城市风貌保护的基础研究工作,更能在某种程度上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带来有效的建议与指导。镇江地处长江南岸、宁镇丘陵与太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具有过渡性特征。同时,镇江是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在古代“以船为马”的江南地区是思想文化较为先进的区域。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镇江城市营建与发展的过程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本文以镇江历史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过程、景观体系与城市空间营建特征进行研究,并总结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经验。研究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的核心内容分为历史城市发展的地域环境、城市景观体系构成要素以及各历史发展阶段的城市景观和空间特征三个部分。首先,历史城市发展地域环境的研究放眼宁镇地区,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研究城市的发展过程,以及农田、水利系统在区域尺度下对镇江城市发展的影响。其次,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叙山、叙水、营城、治野、塑景、成境几个方面。通过分层分区的发展过程和特征研究,解读复杂的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过程。第三部分为历史城市景观体系与空间营建过程,历史城市在营建过程中受到传统城市规划思想、传统哲学等观念的影响,通过“望”的方式体察城市环境,通过视廊、轴线等方式组织城市空间。城市轴线和视线廊道直接影响城市空间,是城市景观特征的最直观表达。城市的发展过程不仅是建筑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包含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在历史进程中,镇江城市逐渐形成了以地理环境为基础的山—水—城—景一体的城市景观体系。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的过程就是人类改造和适应自然,不断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过程。研究总结了不同时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和空间营建特征:“六朝时期-因山为垒,缘江为境,楼宇成景”、“隋唐到南宋-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因山构寺”、“元代到明清-城中有城,山环水绕,三山成境”、“民国时期-中西合璧,以寺代园,临水为垣”。总结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的总体特征为“山丘纵横、长江天堑,农耕立本、漕运兴城,山城相嵌、运河血脉,山峦为骨、人文成景”。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经验为“山城一体:山-水-城-景一体的景观营建经验”、“体国经野:城市内外自然系统的整体营建视野”、“运河为脉:运河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脉络”、“雄秀并见:多尺度下的城市与景观营建”、“人文成境:山水风景与人文意蕴共生”五方面经验。对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进行研究,填补了风景园林学科对镇江城市及镇江地区相关研究的空白,不仅对当今城市发展和建设有指导作用,更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基础。

徐双双[10](2017)在《“第四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联络口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乌鲁木齐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之一,为加速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特邀请经济带城市举办第四届城市合作发展论坛,此次论坛对于新疆发展意义重大。笔者有幸参加此次论坛中的联络口译工作,故本文以实践经验为例,以黄忠廉提出的变译理论为指导,采用实践报告的方式呈现。该报告结合笔者的实践,就此次论坛的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口译技巧,和遇到的问题都结合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报告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此次口译项目背景和口译任务的简介。第二部分对口译任务的译前准备工作做了详细说明,包括背景知识准备、相关术语储备、外宾口音和接待礼仪准备以及问题预测。第三部分笔者参照黄忠廉的变译理论,结合联络口译的特点,探究变译理论下联络口译适宜采取的翻译策略。第四部分笔者结合案例分析阐述变译法可指导口译实践。第五部分是本实践报告的反思部分,在这一部分笔者总结此次口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的主要失误有:单词和长句的漏译和译前准备不充分等问题。笔者结合联络口译中的大量实例进行分析探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指出翻译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对今后的学习工作进行反思。变译理论认为,翻译应为读者对源语施变,这一理念与口译中变化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在此次实践报告中,运用变译理论的变通手段解决了实践中的翻译障碍,故变译理论在口译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小河遗址失而再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河遗址失而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空间叙事的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延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地下空间发展遭遇的问题
        1.1.2 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发展趋势
        1.1.3 空间叙事学研究对于解决城市空间设计问题思路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空间叙事相关概念
        1.3.2 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延续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空间叙事研究综述
        1.4.2 国内外地上地下一体化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空间叙事学相关理论研究
        2.1.1 叙事学
        2.1.2 空间叙事学
        2.1.3 空间叙事的基本要素与模式
        2.1.4 空间叙事与叙事空间
        2.1.5 空间叙事在空间设计中的呈现
    2.2 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相关研究概述
        2.2.1 地上地下一体化的起源与发展
        2.2.2 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结构组成
        2.2.3 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的特性
        2.2.4 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遭遇的问题
    2.3 结合空间叙事与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延续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3.1 必要性
        2.3.2 可行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空间叙事的地上地下一体化模式分析研究
    3.1 地上地下协同叙事模式:日本名古屋“荣”交通枢纽站
        3.1.1 地下广场叙事
        3.1.2 地面绿地叙事
        3.1.3 空中平台叙事
        3.1.4 地上地下协同叙事
    3.2 地上为主叙事模式:南京汤山矿坑公园
        3.2.1 遗址要素叙事
        3.2.2 地下矿坑叙事
        3.2.3 地上为主叙事
    3.3 地下为主叙事模式:日本大阪长堀地下街
        3.3.1 顶部景观叙事
        3.3.2 地下为主叙事
    3.4 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叙事设计模式对比分析研究
        3.4.1 模式情况汇总
        3.4.2 模式对比分析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延续设计叙事策略建构
    4.1 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叙事主题的确立
        4.1.1 空间叙事主题的来源
        4.1.2 空间叙事主题的确立
    4.2 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叙事要素的运用
        4.2.1 空间叙事要素的挖掘
        4.2.2 空间叙事要素的运用
    4.3 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叙事路径的组织
        4.3.1 叙事情节线索的编排
        4.3.2 空间叙事路径的组织
    4.4 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叙事场景的构建
        4.4.1 叙事场景空间的设定
        4.4.2 空间叙事氛围的营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天环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叙事性设计实证研究
    5.1 广州天环商场开发规划
        5.1.1 项目背景
        5.1.2 总体布局
    5.2 空间叙事主题的确立
        5.2.1 空间叙事主题的提炼
        5.2.2 空间叙事主题的确立
    5.3 空间叙事要素的运用
        5.3.1 空间叙事要素的选取
        5.3.2 空间叙事要素的运用
    5.4 空间叙事路径的组织
        5.4.1 叙事情节线索的编排
        5.4.2 空间叙事路径的组织
    5.5 空间叙事场景的构建
        5.5.1 核心场景空间的设定
        5.5.2 空间叙事氛围的营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2)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子
        一、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发现与思考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时空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概念辨析
        二、龙舟赛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田野调查的实施
        一、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二、进入田野现场
        三、田野调查的阶段
第二章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生存环境与“一县两制”
    第一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生存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环境
        三、礼仪标识
        四、田野调查点的简况
    第二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一县两制”
        一、湖南沅湘流域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分布
        二、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文献记载
        三、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一县两制”现象
    第三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传说及其构建
    本章小结 “礼仪标识”的建构: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发展主体
第三章 礼仪承传: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历时性考察
    第一节 南宋以前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
        一、物质文化
        二、制度文化
        三、精神文化
    第二节 明清时期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
        一、物质文化
        二、制度文化
        三、精神文化
    第三节 现代初期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1912 年-1977 年)
        一、物质文化
        二、制度文化
        三、精神文化
    第四节 现代转型时期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文化(1978 年至今)
        一、物质文化
        二、制度文化
        三、精神文化
    本章小结 中国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与内在动力
        一、发展趋势
        二、内在动力
第四章 现代适应: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共时性研究
    第一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发展的空间序列
        一、麻阳县的传统龙舟赛区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发展的礼仪途径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礼仪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与竞技龙舟赛的现代共生
        一、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民俗意蕴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对麻阳竞技龙舟发展的影响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队参与竞技龙舟赛的主要原因
        四、麻阳县传统龙舟队参与竞技龙舟赛的条件
    第三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礼物与商品”二重性
        一、分析框架:从礼物到商品
        二、麻阳传统龙舟赛内部商品属性的零星发展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礼物属性对商品属性侵蚀的主动隔离
        四、礼物与商品的兼容:麻阳传统龙舟赛的二重性特征
        五、传统龙舟赛事:产业化何以可能
    本章小节 中国传统龙舟赛的现代适应
        一、“文化有脚”:传统龙舟赛礼仪传播的实现基础
        二、“在域”普及与“脱域”提高:传统龙舟赛的内部拓展与外部新生
        三、礼物属性与商品属性的二重性使传统龙舟赛的产业化成为现实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作为地方“礼仪标识”的传统龙舟赛其发展主体是地方民众
        二、社团化是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
        三、“礼仪竞技”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
        四、传统龙舟赛能够适应现代需求
    第二节 创新点与展望
        一、创新点
        二、展望
附录1 怀化市传统龙舟县市分布
附录2 主要的口述、访谈对象表
附录3 访谈后记第1 则
附录4 访谈后记第2 则
附录5 访谈后记第3 则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端木蕻良小说的神话原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女神文明与端木蕻良小说研究
    二、端木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第1章 故事与仪式、神话与红楼:端木的文化背景
    1.1 口头文学文化传统的浸染
        1.1.1 母亲的故事
        1.1.2 萨满的故事
        1.1.3 民间民俗故事
    1.2 少年时代阅读的文化背景
        1.2.1 《红楼梦》的阅读
        1.2.2 神话着作的阅读
    1.3 地域历史文化的滋养
        1.3.1 民间风俗和仪式的亲历
        1.3.2 残存的西辽河文明的滋养
第2章 大地:女神母亲原型的象征
    2.1 落草”:大地之子神话原型的象征
        2.1.1 “落草”:地之子神话原型的象征符号
        2.1.2 “落草”:地之子神话原型的宗教性仪式
        2.1.3 “落草”:地之子神话原型的文化符号
    2.2 大地即女神:端木大地意象的独特性
        2.2.1 丰乳肥臀:大地女神的形象
        2.2.2 创造与再生生命:大地女神的功能
        2.2.3 创造生活:大地女神的宗教文化功能
        2.2.4 大地即女神:大地意象的象征
    2.3 端木“大地”意象的继承与开创
        2.3.1 “地母神”祭祀仪式
        2.3.2 满族泥土造人神话
        2.3.3 “地之子”神话原型的继承与开创
第3章 大地的故事:地之子神话原型结构
    3.1 大地故事的深层结构:地之子女神神话原型
        3.1.1 《科尔沁旗草原》深层结构:“大地之子”丁宁的复活史
        3.1.2 《大地的海》深层结构:“地之子”失去母神的复仇史
        3.1.3 《大江》深层结构:“地之子”的成长史
    3.2 大地故事神话原型的叙事意义
        3.2.1 大地的矛盾:自然-社会
        3.2.2 大地的选择:五四启蒙文化-东北原始文化
    3.3 地之子神话原型的生命观
        3.3.1 地之子神话原型生命观的文化传统
        3.3.2 地之子神话原型生命观的现实意义
第4章 大地——女人:女神的置换变形
    4.1 端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4.1.1 大野女性形象系列
        4.1.2 母亲形象系列
        4.1.3 被男权文明反化的女性形象系列
        4.1.4 失去大地之根的女性形象系列
    4.2 女性形象是女神原型的置换变形
        4.2.1 女性形象是女神原型的变形
        4.2.2 女性形象的女神意义功能
        4.2.3 女神崇拜的叙事功能
    4.3 端木构建女性形象的文化传统
        4.3.1 《红楼梦》的女神崇拜思想
        4.3.2 “女人如水”的文化来源
        4.3.3 女性神话与圣化的文化传统
第5章 神性与回归:女神神话原型的审美意义
    5.1 神性与诗性
        5.1.1 诗性的表现形式
        5.1.2 神性的内在架构
    5.2 忧郁与回归
        5.2.1 神性的忧郁
        5.2.2 诗意的回归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学术回顾:山水画与岭南园林的空间研究
        1.2.1 关于岭南园林的研究
        1.2.2 关于山水画的研究
        1.2.3 其他跟本课题相关的研究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核心概念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框架
    1.4 研究的内容、目标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目标
    1.5 研究意义
        1.5.1 社会意义
        1.5.2 学术意义
    1.6 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岭南园林的山水画趋向
    2.1 岭南园林与山水画的哲学思想根源
    2.2 山水画与岭南园林的结合
    2.3 岭南园林的景置与山水画的画理
        2.3.1 山石画理与岭南园林山石
        2.3.2 植物画理与岭南园林
        2.3.3 建筑画理与岭南园林
    2.4 岭南园林仿画造园的原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卷轴与透视:岭南园林山水画式“观”的空间
    3.1 山水画视觉空间的特征
        3.1.1 人眼的视觉特征
        3.1.2 山水画与视觉空间体系
        3.1.3 山水画视觉空间:卧游与畅神
    3.2 岭南园林“观”的空间
        3.2.1 “观”逻辑
        3.2.2 岭南园林“观”的空间
    3.3.岭南园林“观”的影像体验
        3.3.1 写意的内在动力
        3.3.2 画到影像的转移
        3.3.3 影像到意象的体验(意境与意象的分析-台湾林园-卢谦若公园-开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营位置:岭南园林“远”的伸缩与延时
    4.1 经营位置的定义
    4.2 经营位置下岭南园林“远”法的空间呈现
        4.2.1 “远”法及其扩展理论
        4.2.2 岭南园林的“远”式布局空间呈现
    4.3 岭南园林远法下的时间组构
        4.3.1 岭南园林的视觉空间转化
        4.3.2 岭南园林的时间组构与廊
        4.3.3 岭南园林的廊道的空间系统
    4.4 岭南园林廊道的伸缩与延时
        4.4.1 线性时空
        4.4.2 远法下的围合变异
        4.4.3 时间与空间的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笔墨皴法:岭南园林的景置
    5.1 皴法、南北宗与岭南园林
        5.1.1 皴法的定义
        5.1.2 皴法发展过程及其类别
        5.1.3 南北宗
        5.1.4 皴法、南北宗对岭南园林的意义
    5.2 皴法与岭南园林掇山
        5.2.1 皴法的空间基础
        5.2.2 皴法与岭南山石
        5.2.3 皴法在岭南园林山石的体现
    5.3 笔墨皴法与岭南园林植物
        5.3.1 植物似的异化
        5.3.2 造境的意趣
        5.3.3 面的延伸
    5.4 一墨而五色俱:墨色的透明性
        5.4.1 具有启发意义的相关理论
        5.4.2 墨的透明
    5.5 墨的透明性与岭南园林的理水意象空间
        5.5.1 岭南园林理水的特征
        5.5.2 岭南园林的理水意象空间
        5.5.3 以水入墨,以墨入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笔墨之变:中西法相互参略下岭南园林的独特性
    6.1 绘画变革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6.1.1 笔墨之变
        6.1.2 建筑技术与形象新体画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6.2 笔墨之变影响下的岭南园林
        6.2.1 效仿性造园
        6.2.2 中西方元素的相互融通
        6.2.3 后期岭南园林的特性
    6.3 中西法共参略下的岭南园林独特性
        6.3.1 “观”空间的独特性
        6.3.2 章法之“三段式”折高折远
        6.3.3 “游”与廊道观景的同构性
        6.3.4 皴法下掇山的多样性
        6.3.5 意趣式置景
    6.4 山水画视角下岭南园林和北方、江南园林的区别
        6.4.1 畅朗轻盈、绚丽多姿的总体风格区别
        6.4.2 置陈布势布局章法空间造境的差异
        6.4.3 游观组织方式的互异
        6.4.4 置景的画意配置不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要点
    7.2 论文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岭南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学术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范畴
        1.2.1 研究对象——建筑壁画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的地理范围界定
        1.2.3 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壁画及相关研究
        1.3.2 建筑及相关装饰艺术的研究
        1.3.3 关于岭南地区社会历史及文化形态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1.4.1 传统建筑史学方法—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
        1.4.2 图像分析法与历史人类学方法的应用
        1.4.3 研究工具
    1.5 研究的壁画标本
        1.5.1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标本的真实性分析
        1.5.2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标本的完整性分析
        1.5.3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标本的纪年信息断定
第二章 影响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因素
    2.1 地理的因素
    2.2 历史的因素
    2.3 经济的因素
    2.4 文化环境的因素
        2.4.1 广府独特的乡村宗族社会文化
        2.4.2 文化思潮的影响
        2.4.3 美术的影响
        2.4.4 壁画装饰历史
    2.5 广府地区的壁画的发展
        2.5.1 远古时期至清代之前
        2.5.2 清至民国时期
    2.6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产生的基础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图式特征分析
    3.1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图式构成
        3.1.1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图式形成的因素
        3.1.2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图式构成
        3.1.3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图式的类型
    3.2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纹样分析
        3.2.1 单体纹样
        3.2.2 程式化花边纹样
        3.2.3 组合图案纹样
    3.3 广府建筑壁画构图与尺度分析
        3.3.1 建筑外部空间壁画构图
        3.3.2 建筑内部空间壁画
        3.3.3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尺度分析
    3.4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色彩分析
        3.4.1 色彩与建筑的关系
        3.4.2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用色特征
        3.4.3 颜色色标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题材及布局艺术
    4.1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常见题材类型
        4.1.1 墨水龙
        4.1.2 人物画题材
        4.1.3 花鸟画题材
        4.1.4 山水画题材
        4.1.5 杂画题材
        4.1.6 诗文题材
        4.1.7 集锦式题材
    4.2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题材的布局研究
        4.2.1 壁画围合分析
        4.2.2 题材布局配比分析
        4.2.3 壁画题材结构式分析
    4.3 广府传统建筑营建活动的影响
        4.3.1 广府祠堂建筑营建活动对壁画题材及布局的影响
        4.3.2 广府庙宇建筑营建活动对壁画题材及布局的影响
        4.3.3 广府民居建筑活动对壁画题材及布局的影响
    4.4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题材布局的深层语意解读
        4.4.1 体现作为礼仪艺术的内在逻辑
        4.4.2 体现儒家文化层面下宗族礼教观的需求
        4.4.3 体现世俗祥瑞愿景的民俗文化心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典型案例分析
    5.1 广府祠堂壁画
        5.1.1 广府祠堂壁画概况
        5.1.2 广府祠堂案例一:广州南沙辅党麦公祠
        5.1.3 广府祠堂案例二:珠海瑞芝唐公祠
        5.1.4 广府祠堂案例三:广州天河子俊黄公祠
    5.2 广府庙宇壁画
        5.2.1 广府庙宇壁画概况
        5.2.2 广府庙宇案例一:佛山三水胥江祖庙
        5.2.3 广府庙宇案例二:广州番禺鳌山古庙建筑群
        5.2.4 广府庙宇案例三:广州天河华帝古庙
    5.3 广府民居壁画
        5.3.1 广府民居壁画概况
        5.3.2 广府民居案例一:郁南云浮大湾民居
        5.3.3 广府民居案例:江门鹤山雅瑶镇隔朗村古民居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技艺与传承研究
    6.1 壁画工艺
        6.1.1 壁画的类型
        6.1.2 壁画的结构及工艺流程
        6.1.3 粉本
        6.1.4 金石与壁画上印章
        6.1.5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与灰塑工艺的相关性
    6.2 绘画艺术
        6.2.1 壁画绘画艺术的演变
        6.2.2 绘画审美评判标准
        6.2.3 民俗文化的审美偏好
        6.2.4 创新求变的时代需求
    6.3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画师及其艺术风格
        6.3.1 称谓及工种分类
        6.3.2 史料记载的壁画名师
        6.3.3 以壁画作品传世的壁画画师
        6.3.4 行业交游与传承
        6.3.5 宫廷美术对行业的影响
    6.4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保护研究
        6.4.1 壁画保护的发展历程
        6.4.2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保护现状
        6.4.3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保护框架及思考
    6.5 建筑壁画比较研究
        6.5.1 岭南地区建筑壁画的比较研究
        6.5.2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与喜洲壁画、江浙壁画的比较研究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中的民间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
    二、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与问题
    四、文献综述与现状述评
    五、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空间场所与庙会起源: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历史概况
    第一节 浚县古庙会发生发展的地缘文化诸因素
        一、浚县的位置与古庙会发展的地缘之便
        二、浚县的历史风物与人文艺术的萃聚之便
    第二节 古代浚县的坛庙寺观与庙会起源
        一、大伾、浮丘寺观群与古庙会民间艺术的前绪
        二、坛庙寺观与庙会起源的物质性与精神性
    第三节 明清时期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发展
        一、主要史料与遗迹
        二、明清时期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钩沉
        三、古代会社: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组织的机制与惯例
第二章 形式传衍与形态发展: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当前形态
    第一节 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展演空间场所的新近变化
        一、新建广场与舞台
        二、展演路线的更改
        三、空间场所对民间艺术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当前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主要形式
        一、民间杂艺表演
        二、人物妆饰和动作
        三、方言说唱和器乐
        四、器物造型与纹样、色彩
    第三节 当前浚县古庙会民间艺人与群体组织
        一、传承与发展中的会社
        二、以社区和村落为单位的表演群体
        三、以行业为主的手工艺家族和传人
第三章 精神意蕴与观念传达: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母题与意象
    第一节 历史和神话叙事的母题意象
        一、历史记忆的意象追述
        二、神话与传说的原型表现
        三、历史与神话意象的交融
    第二节 民间风俗、信仰和巫祝类母题
        一、风俗信仰的母题意象
        二、巫祝遗风与母题意象
    第三节 当代生活与现实映像
        一、动漫类母题
        二、当代大众文化和艺术母题
    第四节 地方风俗与信仰观念的传达
        一、民间艺术中的生命观念
        二、民间艺术中的生活观念
第四章 价值传承与表现手法: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性质与特征
    第一节 通过民间艺术传衍族群文化
        一、全民参与的浚县古庙会
        二、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与族群文化传衍
    第二节 借助民间艺术构建群体精神活动
        一、庙会民间艺术与民众的精神自足
        二、艺术展演与公共价值的形塑
    第三节 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地域特征
        一、乡土艺术形式的互通与调适
        二、活态参与和稳定守成
        三、庄谐感和神圣感
    第四节 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手法的熔铸
        一、形式的常变与繁简再造
        二、艺术形式的意象化手法
        三、民间艺术与日常生活体验
第五章 群体参与和生态构建: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传承
    第一节 明清时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参与群体的政治文化动因
        一、庙观修筑:政府与官僚的政治名利逻辑
        二、道、释儒化:乡绅文士与地方文化的重构
        三、经济促动:寺观与乡民的利益诉求
        四、习俗传衍:香会与会首的信仰传达
    第二节 当代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发展的内外因
        一、地方文化建设与研究的促动
        二、地方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的驱使
        三、地方民众的自发性
        四、中国文化基底的连续性
        五、庙会民间艺术的自律性
    第三节 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转型进程中民间艺术的边缘化
        二、产业开发对民间艺术的冲击
        三、新兴技术对民间艺术的渗透
    第四节 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一、基于民间的文化自觉
        二、民间艺术新意义链的生成
        三、民间艺人和团体的保护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来源
致谢
附表一:浚县史载与遗留的坛庙寺观简表
附表二:浮丘、大伾二山历代建庙与会社类碑刻简表
附表三:2013-2017 年浚县民间社火普查简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7)宁夏海原西安州古城遗址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内容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2章 西安州古城的价值研究
    2.1 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
        2.1.1 五代时期—党项族的“鼐摩会”
        2.1.2 西夏时期—大夏国的“南牟会”
        2.1.3 北宋时期—宋王朝的“西安州”
        2.1.4 明清时期—明王朝的“守御千户所”
        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海原县的“老城村”
    2.2 兼容并蓄的营造特点
        2.2.1 规整的平面格局
        2.2.2 山、水、城一体的防御体系
    2.3 西安州古城的价值特征
        2.3.1 海原地区等级最高的西夏城址
        2.3.2 海原大地震的纪念
        2.3.3 海原地区历史文化的体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西安州古城遗址的现状问题分析
    3.1 遗址破坏因素分析
        3.1.1 城墙破坏因素分析
        3.1.2 城壕破坏因素分析
        3.1.3 环境破坏因素分析
    3.2 遗址面临问题分析
        3.2.1 多种破坏因素
        3.2.2 考古工作滞后
        3.2.3 区域发展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安州古城遗址的保护方法及措施
    4.1 地上遗存保护措施
        4.1.1 加固失稳墙体
        4.1.2 治理微小病害
        4.1.3 墙体风化防护
        4.1.4 标识缺失部位
    4.2 地下遗存保护措施
        4.2.1 遗存埋深预判
        4.2.2 遗存扰动限制
    4.3 遗址风貌保护措施
        4.3.1 控制建构筑物形式与高度
        4.3.2 调整道路交通
        4.3.3 保护山水格局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安州古城遗址的监测与管理
    5.1 实施遗址监测
        5.1.1 监测体系构建
        5.1.2 监测前期准备
        5.1.3 监测工作实施
    5.2 优化遗址管理
        5.2.1 构建管理体系模型
        5.2.2 实施有效管理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时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5. 相关概念解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地域文化景观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条件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质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2.5. 水系条件
    2.3 政治经济环境
    2.4 社会文化环境
    2.5 小结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3.1. 自然本底
        3.1.1. 山体
        3.1.2. 水文
        3.1.3. 植被
        3.1.4. 土壤
    3.2. 水利建设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3.3. 农业生产
        3.3.1. 农业发展
        3.3.2. 灌区分布
        3.3.3. 农田类型
        3.3.4. 田制制度
        3.3.5. 作物种植
        3.3.6.耕作技术
    3.4. 城乡营建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3.5. 小结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4.1. 临淄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4.2. 青州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4.3. 济南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4.4. 淄川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4.6. 小结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5.2.1. 城池规模
        5.2.2. 空间结构
        5.2.3. 城防体系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5.3.1. 内外贯通
        5.3.2. 护卫城池
        5.3.3. 泄水防洪
        5.3.4. 便利民生
        5.3.5. 营造景观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5.4.1. 造园活动
        5.4.2. 园林
        5.4.3. 风景名胜区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5.4.5. 景观构筑物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5.6. 小结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2.1. 区域整体保护
        6.2.2. 城市景观延续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方法
    7.3. 展望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范围
        1.2.1.时间维度
        1.2.2.空间维度
    1.3.相关理论与概念辨析
        1.3.1.相关理论研究
        1.3.2.概念辨析
    1.4.相关研究综述
        1.4.1.从元素入手,分层解析复合的城市系统
        1.4.2.从空间角度,研究城市变迁与规划特征
        1.4.3.基于文化景观,研究地理与人文环境下的城市演变
        1.4.4.从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多种尺度下的人地关系变迁
        1.4.5.镇江城市与景观建设发展的相关资料与研究
    1.5.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研究方法
        1.5.2.研究思路
        1.5.3.研究框架
2.镇江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及自然山水特征
    2.1.地理区位
        2.1.1.国土视野下的区位概况
        2.1.2.宁镇地区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3.镇江城市行政沿革
    2.2.自然地理环境
        2.2.1.气候条件
        2.2.2.地形地貌
        2.2.3.水文条件
        2.2.4.土壤条件
    2.3.自然山水分布特征
        2.3.1.自然山体分布特征
        2.3.2.自然水系分布特征
    2.4.小结
3.镇江城市发展的地域环境
    3.1.地域文化基础
        3.1.1.镇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吴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城乡建设历程
        3.2.1.秦汉时期的城市萌芽
        3.2.2.六朝时期的城市崛起
        3.2.3.隋唐到南宋的城市转型
        3.2.4.元代到明清的城市变革
        3.2.5.民国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3.3.区域农业生产
        3.3.1.农业区划
        3.3.2.营田特征
        3.3.3.农田水利
    3.4.区域运河系统
        3.4.1.镇江地区运河系统
        3.4.2.江南运河的变迁与区域影响
    3.5.小结
4.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构成要素解析
    4.1.叙山:城因山圣
        4.1.1.势
        4.1.2.气
        4.1.3.形
        4.1.4.韵
    4.2.营城:山城相嵌
        4.2.1.城市选址
        4.2.2.城市营建过程
        4.2.3.城市营建特征
    4.3.叙水:控拥江河
        4.3.1.长江
        4.3.2.城市河道
        4.3.3.城市港口
    4.4.治野:林泽之利
        4.4.1.镇江城市郊野构成
        4.4.2.镇江城市郊野特征
    4.5.塑景:因地制宜
        4.5.1.城市人文环境
        4.5.2.园林与建筑营造
    4.6.成境:景境互成
        4.6.1.城市“八景”文化
        4.6.2.京江画派与“八景”文化
        4.6.3.镇江“八景”的意蕴特征
    4.7.小结
5.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与空间营建过程
    5.1.历史城市空间组织方式
        5.1.1.“望”与视廊
        5.1.2.城市轴线
    5.2.镇江城市空间组织特征
        5.2.1.山体控制城市空间
        5.2.2.水系组织城市空间
    5.3.镇江城市景观体系与空间发展阶段特征
        5.3.1.六朝时期:因山为垒,缘江为境,楼宇成景
        5.3.2.隋唐到南宋: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因山构寺
        5.3.3.元代到明清:城中有城,山水环绕,三山成境
        5.3.4.民国时期:中西合璧,以寺代园,临水为垣
    5.4.小结
6.镇江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特征与经验
    6.1.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特征
        6.1.1.山丘纵横、长江天堑
        6.1.2.农耕立本、漕运兴城
        6.1.3.山城相嵌、运河血脉
        6.1.4.山峦为骨、人文成景
    6.2.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经验
        6.2.1.山城一体:山-水-城-景一体的景观营建特征
        6.2.2.体国经野:城市内外自然系统的“整体”视野
        6.2.3.运河为脉:运河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脉络
        6.2.4.雄秀并见:多尺度下的城市与景观营建
        6.2.5.人文成境:山水风景与人文意蕴共生
    6.3.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结论
    7.2.主要研究成果
    7.3.创新点
        7.3.1.成果创新
        7.3.2.方法创新
    7.4.展望
    7.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民国十九年镇江主城区测绘图
附录二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划》镇江地区测绘图
附录三 “京口三山”相关诗词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第四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联络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口译项目概述
    1.1.口译项目背景
    1.2.口译项目介绍
    1.3 口译项目意义
    1.4 口译项目内容
        1.4.1 口译项目重点
        1.4.2 口译项目难点
2 译前准备
    2.1.背景知识准备
    2.2 相关术语储备
    2.3 外宾口音和接待礼仪准备
    2.4 问题预测
3 联络口译与变译理论
    3.1 联络口译
        3.1.1 联络口译的定义
        3.1.2 联络口译的特点
    3.2 变译理论
        3.2.1 变译与全译的定义
        3.2.2 变译理论的提出
    3.3 变译的主要手段
    3.4 变译理论在联络口译实践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4.1 变译理论的必要性
        3.4.2 变译理论的可行性
4 变译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
    4.1 增译
    4.2 减译
    4.3 编译
    4.4 改译
5 实践过程反思及启发
    5.1 经验
    5.2 不足
        5.2.1 听辨不完全引起的漏译
        5.2.2 生僻词和文化承载词引起的漏译
        5.2.3 数字口译引起的漏译
        5.2.4 译前准备不充分
    5.3 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小河遗址失而再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空间叙事的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延续设计研究[D]. 杨陈婷.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2]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D]. 向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端木蕻良小说的神话原型研究[D]. 靳瑞芳. 吉林大学, 2019(10)
  • [4]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D]. 陈炜炫.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岭南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研究[D]. 谢燕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中的民间艺术研究[D]. 邢涵. 东南大学, 2018(03)
  • [7]宁夏海原西安州古城遗址保护研究[D]. 张琰.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1)
  • [8]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研究[D]. 高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第四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联络口译实践报告[D]. 徐双双.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小河遗址失而复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