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坳陷含油气系统评价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坳陷含油气系统评价

一、Evaluation of Petroleum System in Xihu Depression,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文,杨长清,张莉,钟广见,王建强,吴飘,梁杰,张银国,蓝天宇,薛路[1](2022)在《中国海域前新生代地层分布及其油气勘查方向》文中认为经过60年的油气调查与勘探,随着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的勘探程度不断提高,油气发现难度逐渐加大,海洋油气勘探新领域的开拓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的调查与勘探发现,中国海域前新生代盆地残留地层具有如下特征:(1)厚度大,一般为4 000~6 000 m,最大厚度超过9 000 m;(2)分布广,有渤海、北黄海、南黄海、东海-南海北部和南海南部5大分布区;(3)存在新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下部层系"、中生界"中部层系"和中生界"上部层系"6套地层;(4)可划分东海-南海型和渤海-黄海型两类层型结构,前者仅由"单一"的中生代地层组成,后者由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叠合"构成;(5)发育下寒武统、下志留统、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6套烃源岩,其中下寒武统、下志留统和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侏罗系烃源岩分布最广;(6)具有孔隙型、裂缝改造型和风化壳型3类储层,其中,孔隙型储层包括白云岩、礁滩相碳酸盐岩和砂岩储层,裂缝型储层与大型断裂带和挤压构造带伴生,风化壳储层可分前寒武系变质岩和混合花岗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生代火山岩以及花岗岩、中生代碎屑岩4亚类,其物性及分布主要受构造作用、风化淋滤作用和埋藏条件3种因素控制;(7)具备"古生古储"、"古生中储"、"古生新储"、"中生中储"、"中生新储"和"上生下储"6类成藏组合。综合分析认为:中国海域前新生界油气前景广阔,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东海南部-南海北部海域中生界、新生代富生烃凹陷内的潜山是中国海洋油气下一步勘查方向;北黄海盆地坳陷区的中生界和渤海海域的前新生界"自生自储"油气藏值得重视。

张志垚[2](2020)在《西湖凹陷P井区平湖组沉积微相及优势储层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指出西湖凹陷P井区位于西湖凹陷西部斜坡带中部的平湖构造带内,是一个新开发的含油气井区,目的层段为始新统平湖组,面积约为340km2,处于勘探开发的早期阶段,存在沉积环境认识不清,有利砂体认识不明等问题,对勘探开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次研究以P井区平湖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井区内钻探的7口井的岩心详细观察与描述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发育的岩石相类型进行了精细划分,综合利用岩石学、岩石相组合、测井、分析化验,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研究区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并总结了沉积模式。同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P井区优势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优势储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研究对P井区沉积环境的判别及下一步油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本区平湖组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细砂岩及砂岩,含有少量砾岩,颜色以灰色、深灰色为主,沉积构造丰富,可见冲刷构造、块状层理、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等沉积构造,同时发育代表潮汐作用的双黏土层、潮汐层偶较为发育,反映沉积时存在潮汐的影响。(2)平湖组主要发育潮汐影响三角洲及潮坪两种沉积相,划分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潮间带3种沉积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分流间湾、席状砂、前三角洲泥、泥坪、潮汐水道、混合坪等8种沉积微相。(3)沉积体系表现为潮汐影响三角洲-潮坪的沉积模式,由西部海礁隆起提供物源,由西向东入海形成三角洲沉积,潮坪沉积在三角洲两侧发育。(4)储层孔隙度在10%-17%之间,渗透率在18×10-3μm2-61×10-3μm2之间,主要为低孔、中低渗储集层,不同岩石相、沉积微相物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岩石相中块状层理(含砾)砂岩相物性最好,交错层理(含砾)砂岩相物性次之,平行层理砂岩相物性最差。沉积微相中水下分流河道物性最好,潮间带次之,潮汐水道与席状砂较差。(5)优势储层的发育受到沉积作用与压实作用的影响,砂体较厚且分布范围较广的同生断层上盘可能成为优势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

陈建文,梁杰,张银国,杨长清,袁勇,许明,王建强,雷宝华,李刚,杨艳秋,杨传胜,孙晶[3](2019)在《中国海域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进展》文中指出2019年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重建40周年。40年来,研究所根据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的基本定位,按照"立足黄东海、面向中国海、辐射全球海"的空间业务布局,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瞄准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摸清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家底、掌握资源分布状况、实现新区新层系油气突破、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为己任,持续开展了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区域评价与黄东海盆地油气资源调查,大体分为海域及邻区沉积盆地对比研究、中国海域区域评价战略研究和黄东海海域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3个阶段。先后主持编制了中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图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动态)形势图,开展了海域及邻区含油气盆地对比、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动态分析和油气资源区域评价战略研究、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研究与评价,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①海域油气资源早期评价技术和沉积盆地深部地震探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②中国海域油气资源丰富,下一步的调查与勘探方向包括:新层系、近海天然气、富生烃凹陷潜山油气藏、南海深水油气、南海生物礁和非常规天然气;③明确了南黄海盆地的基底性质、海相盆地地层层序和构造区划、侏罗纪前陆盆地特征、海相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④明确了东海中生代盆地的地层层序、盆地结构和两期盆地性质、"大东海"中生代地层分布特征、中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⑤发现了南黄海古生界古油藏。上述成果和认识为海洋油气资源调查与勘探的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姚翔[4](2019)在《东亚陆缘新生代裂谷盆地残余沉降及其成因》文中指出深部地幔流动会对盆地的沉降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关于地幔对流与地表动力沉降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进展却较为缓慢。为了深入了解东亚陆缘地区新生代裂谷盆地的沉降机制与演化过程,我们以Mckenzie经典裂谷盆地模型为基础,结合盆地伸展量数据、回剥法和一维应变速率反演方法对东亚陆缘15个裂谷盆地内的162口钻井进行了裂陷期和裂后期的残余沉降分离计算。通过对残余沉降的区域性分布特点的探讨,我们发现中国东部地区的现今残余沉降呈现出向俯冲带靠近而不断增大的趋势,在数值上由内陆地区的100-300m向大陆架地区增加到1.2-1.8km。中国南海地区的现今残余沉降具有从南海周缘向中心洋盆不断增大的趋势,就数值而言,南海北缘由近岸地区的500-700m向深海区增加到1.2-1.6km,南缘则由近岸地区的0-200m向深海区增加到1.6km。残余沉降分布状态与深部层析成像资料的对比结果显示残余沉降中心与地幔过渡带中滞留板片的位置和形态相耦合。在分析残余沉降的时空演化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东部地区主要残余沉降中心自20Ma以来的北西向扩展趋势以及5Ma之后沉降中心朝北北西向的迁移过程与同一时期内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相一致。而在中国南海地区,残余沉降中心在新生代内的扩展迁移过程也与推测的Izanagi板块和古南海板块运动方向近似一致。由此可以推断研究区残余沉降是由板块俯冲诱发的动力沉降。我们分离出的残余沉降在总体空间分布状态和数量级上能与多个地幔对流模型所预测的动力地形相匹配。考虑到本次研究的残余沉降是在区域范围内得到的精确计算结果,因此,我们的成果也是对全球残余地形的细化和补充,同时也能为区域性的动力地形模拟提供重要的约束。除动力地形的影响外,研究区残余沉降的分布特征和演化过程也存在着局部异常。经讨论发现,残余沉降在部分地区还受到俯冲板块撕裂、区域构造活动和浅部岩石圈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张俊锋[5](2019)在《东海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机制的物理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海陆架盆地是发育在欧亚大陆东缘的中-新生带盆地,位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的俯冲带附近,是我国东部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与渤海湾盆地、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群相邻,又被称为东海陆架盆地。虽然东海陆架盆地巨大的油气潜力吸引众多油气公司进行油气勘探,对盆地内的构造格局、构造演化和动力学机制等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对于东海盆地的变形机制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资料显示,东海陆架盆地的变形机制存在三种显着差异的解释,即S-N向伸展形成机制、弧后伸展形成机制、走滑剪切形成机制。对三种机制进行运动学分析,每种机制对应不同的伸展运动方向。构造物理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变形机制研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斜向伸展的相关研究表明,当变形带的边界确定时,伸展方向的变化会引起内部断裂系统样式的强烈变化。因此,东海陆架盆地的断裂样式也会受伸展方向影响巨大,通过物理模拟技术研究东海陆架盆地的变形机制将会是可行的手段。为探讨东海陆架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机制,作者设计了不同伸展方向的实验进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与东海陆架盆地实际构造特征的对比,S-N向伸展的实验模型与东海陆架盆地相似程度最高,东海陆架盆地最可能在S-N向伸展运动下形成。结合同期形成渤海湾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和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群等大型盆地变形机制研究,新生代时期,整个欧亚大陆东缘的伸展变形机制也可能是S-N向运动。

周文生[6](2019)在《南黄海及东海海域重磁异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黄海及东海地区是我国东部海域重要的油气资源远景区。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程度较低,海洋地质调查对于我国国土资源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重磁资料对于海洋地质调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重力资料和磁资料为基础,搜集研究区岩石物性资料,结合已有的地质认识,对重力资料进行插值切割进行异常分离,得到莫霍面以上各地质构造引起的异常,即剩余重力异常,对剩余重力异常进行边界识别计算和导数换算等,获取研究区构造信息。对磁资料进行变倾角化极处理,以消除一些虚假异常。通过当前高效稳定的延拓方法进行异常的分离,对剩余异常进行解析信号处理,综合重磁资料处理结果,得到反映研究区盆地、断裂与火成岩分布信息的异常。研究分析研究区岩石物性资料,总结重磁异常的主要成因,基于重磁区域异常进行研究区异常分区和构造单元划分,建立研究区区域构造框架。在区域异常背景上,划分若干次级局部异常,通过局部重磁异常形态、幅值变化等特征,结合边界识别处理结果和已有的地质认识,勾画研究区不同级别的断裂,得到研究区断裂构造发育的总体特征。通过局部重磁异常及其解析信号处理,确定了研究区主要的火成岩体分布,共88处,大致确定了研究区火成岩的分布特征。结合已有的地质认识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重磁区域异常及局部异常,对研究区的盆地进行了圈定,并对盆地内的主要凹陷进行了详细的圈划,基本得到了南黄海及东海盆地区内凹陷与凸起的分布、形态、规模等特征。

赵仲祥[7](2019)在《西湖凹陷X气田花港组构造-沉积-成岩三相“耦合”及其控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致密砂岩气藏是近几年非常规油气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针对西湖凹陷典型的海上深层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开展了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及形成机理研究。目的层花港组勘探开发程度低,前人研究中存在着物源方向难以确定、沉积相类型存在争议,储层致密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构造、沉积、成岩等研究薄弱,从而导致研究区储层形成机理认识不清,有利储层难以预测。尤其是目的层花港组经历了多期不同类型构造运动,导致沉积和成岩作用变化较大。在此背景下,不同时期构造、沉积及成岩的共同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化的关键所在,仅从单一静态因素分析储层形成机理显然是不够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构造演化及特征、物源方向、沉积相类型、成岩作用特征及演化等储层控制因素入手,开展了构造-沉积-成岩三相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关系及其在关键地质历史时期的“耦合”作用研究,确定了深层低渗-致密储层的关键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将“甜点”分为孔隙型和裂缝型两类。以产能为依据,从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两方面确定了研究区“甜点”的评价标准。综合构造、沉积、成岩等三个方面的储层控制因素,选取构造曲率、有利的沉积微相及成岩相对孔隙型“甜点”进行了评价及预测,选取有利的沉积微相及有效裂缝对裂缝型“甜点”进行预测。主要成果如下:一、构造、沉积、成岩三相“耦合”控制下的海上深层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形成机理研究。(1)构造活动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展布通过平衡剖面技术对西湖凹陷南部和中北进行构造演化研究,结合前人西湖凹陷古盆地模拟研究结果得出,构造演化控制了西湖凹陷盆地类型为“东断西超”的断陷盆地,花港组沉积时的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在凹陷南部,从而形成“南湖北河,西部三角洲,东部扇三角洲”的沉积体系。(2)构造演化控制了不同构造区带储层成岩演化的差异性花港组沉积后,由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俯冲方向的变化,西湖凹陷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向北迁移,使得中北部储层埋藏深度较南部大,成岩演化程度较南部深,现今中北部储层成岩阶段为中成岩B期,南部为中成岩A期;花港组储层受后期龙井运动的影响,使得相同构造区带内不同背斜隆升高度不同,导致现今埋藏深度的差异性,进而决定了现今不同背斜带压实作用的差异性。(3)局部应力场、物源和岩相特征共同控制了单一背斜上储层成岩作用的差异性:1同一背斜的不同构造部位,构造曲率差异明显,曲率越大,张应力越强,压实作用越弱,使得局部应力场复杂化,从而导致不同部位压实作用的差异性。利用微构造曲率法计算研究区曲率分布,背斜核部曲率比翼部大,核部的东部和北部曲率比西部和南部大。孔隙度反演结果显示研究区中北部最好,往南逐渐变差。2以X-2井目的层段岩心资料为基础,利用岩屑类型及含量、重矿物类型、组合及含量、砂砾岩类型等资料分析确定了母岩类型,并结合锆石测年、倾角测井、砂体反演及地震反射特征等技术手段,确定了研究区物源方向。研究得出花港组主要受北物源和东物源影响,H3b、H3c、H4b不同层位水系方向及母岩来源不同。东物源比北物源搬运距离近,岩石的结构和成分成熟度低,相同粒度时,东物源压实作用比北物源强。3通过无机与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判别出研究区目的层段为水下弱还原沉积环境,结合沉积相标志,确定了研究区花港组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有效解决了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划分存在争议的问题。研究区发育多种岩相,不同岩相类型成岩作用差异明显,粒度越粗压实越弱,溶蚀越强,块状层理粗砂岩是物性最好的岩相类型。早期碳酸盐基底式胶结作用大多发育在距砂泥岩界面0.8m的范围内,砂泥岩组合控制了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发育。(4)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研究区裂缝的形成和变化。综合岩心、成像测井、常规测井、钻井数据、录井数据及生产动态数据对宏观裂缝进行了识别。表明研究区裂缝主要发育在龙井运动压扭应力场背景下,以构造剪切缝为主;从统计数据来看,裂缝主要发育于细砂和中砂岩岩相中;从岩心到薄片观察统计来看90%的裂缝在中成岩B期被含铁方解石充填,60%的裂缝被完全充填。有效裂缝主要发育在H4段。(5)构造-沉积-成岩作用在地质历史演化中的关键时期的三相“耦合”作用对现今花港组储层形成及演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构造、沉积、成岩作用相互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史及成岩演化史,将花港组低渗-致密储层的形成和演化分为四个阶段:花港组沉积期、缓慢沉降期、快速升降期(快速沉降期和快速抬升期)和稳定沉降期。其中快速升降期是花港组储层储集空间形成的最有利时期。快速沉降期由于埋藏速度快及超压的形成使原生孔隙得以保存;快速抬升期强烈的构造挤压运动控制了背斜构造及构造裂缝的形成。稳定沉降期是储集空间降低及致密化过程的关键时期。这两个关键时期的构造-沉积-成岩三相“耦合”对现今花港组储层形成及演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快速沉降期。该时期花港组储层快速埋深后又遭受快速抬升,有助于原生孔隙的保留;断层发育较少,H3和H4段地层呈“三明治”地层发育模式(泥-砂-泥-砂-泥互层),H3和H4段砂体顶底界面附近形成碳酸盐基底式薄层胶结带,储层非均质性强,抑制了流体的流通,流体不易及时排出产生了异常高压,共同对花港组储层起到保孔作用。本时期构造、沉积、成岩三相“耦合”保护原生孔隙;快速抬升期,强烈的压扭作用使目的层产生大量构造剪切缝。岩相是控制裂缝密度的重要因素,裂缝主要发育在细砂、中砂岩岩相中。同时本时期未发生大规模的胶结作用,裂缝处于开启状态。构造、岩相、成岩作用三相“耦合”控制了本时期裂缝带的发育。2稳定沉降期。持续稳定的沉降,使花港组储层逐渐发生致密化,但是背斜的不同部位构造曲率不同,岩相及岩相组合类型多样,导致背斜不同部位储层物性差异性明显。同时开启的构造缝作为本时期主要的优势运移通道,成为胶结作用的主要发育场所,并带走了裂缝周围孔隙的溶蚀产物,促进了裂缝周围孔隙的溶蚀作用,不同位置的裂缝胶结程度不同,现今开启缝主要分布在H4段。本时期构造、沉积、成岩三相“耦合”促成了现今花港组储层的非均质分布特征。二、海上少井深层低渗-致密砂岩气藏“甜点”评价及预测研究。研究区面积大,井少,缺乏生产动态数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运用R35计算理论产能,作为划分“甜点”的评价标准。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井震结合预测了研究区储层“甜点”的分布。具体成果为:(1)确定了储层“甜点”评价标准。根据储集空间类型将“甜点”划分为孔隙型“甜点”和裂缝型“甜点”。以R35计算理论产能为依据,从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两方面划分了孔隙型“甜点”的评价标准。从构造、沉积、成岩三个方面选取主要的控制因素,包括构造曲率、有利沉积微相及成岩相,作为孔隙型“甜点”的评价及预测参数。选取沉积微相和有效裂缝作为裂缝型“甜点”的评价及预测参数。评价结果认为孔隙型“甜点”主要分布在研究区H3段,构造上处于较大曲率的位置,沉积上位于高能辫状水道中,成岩上主要分布在中压实-中溶蚀和中压实-中强溶蚀的有利成岩相带中。评价结果认为裂缝型“甜点”主要分布在H4段的发育有效裂缝带的辫状水道中。(2)对花港组储层“甜点”进行了预测在构造曲率、沉积微相平面展布、成岩相平面展布及有效裂缝带平面预测的基础上,对各评价参数进行相互叠合得到“甜点”的平面分布。1孔隙型“甜点”预测。采用微构造曲率法计算了研究区构造曲率平面分布,采用地震沉积学方法预测了沉积微相平面展布,选取视压实率和视溶蚀率作为成岩相评价参数,井震结合预测了地震成岩相的平面分布,并将三者叠合确定出有利储层分布区。在此基础上,将不同小层构造高曲率区、有利沉积微相及有利成岩相与含气范围叠合得到孔隙型“甜点”的平面分布。孔隙型“甜点”主要分布在H3b-2和H3b-3小层的中部及H3c油层组的南部。2裂缝型“甜点”预测。选取敏感岩石物理参数,利用贝叶斯判别,通过Matlab计算得到有效裂缝平面分布。将有效裂缝平面分布、有利沉积微相平面展布与含气范围相叠合得到裂缝型“甜点”的平面分布。结果表明裂缝型“甜点”主要分布在H4段,H4段上部“甜点”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南部和中北部,H4段下部“甜点”仅分布于研究区中南部小范围内。

许红,张威威,季兆鹏,王黎,王晴,苏大鹏,雷宝华,杨艳秋[8](2019)在《东海陆架盆地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特征及成藏模式》文中提出油气成藏动力学是动力学研究的前沿,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是东海陆架盆地油气成藏特征研究的热点,也是长期研究薄弱环节。通过井震解释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三大能量场:温度场、压力场和应力场的成藏动力学要素特征。研究表明区内具有地温梯度高特点,达36~40℃/km,且发现60个岩浆侵入岩,导致局部增温作用促进油气成藏;烃源岩热成熟度不一致性明显,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早期大春晓地区东北部和东南部成熟度高,其中,天外天构造和春晓-断桥构造烃源岩成熟时间最晩,大春晓构造烃源岩晚成熟;早、中期NNE向拉张应力场产生拉张正断层,有利于油气运移和保存;晩期NWW向张剪性应力场所形成平移断层有利于油气保存。区内发育典型超压并存在大型超压囊,提出了超压-压力囊模式,超压与断裂体系促进了油气运移。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阐述油气运移的时代、过程与结果。通过大春晓油气田含油气系统关键时刻和事件、成藏动力学机制与过程综合分析,建立了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模式和成藏模式。

林建力[9](2018)在《西湖凹陷花港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及“甜点”预测》文中研究表明东海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中北部N气田展示出深层天然气开发的巨大潜力,但是主力砂岩储层埋深跨度大,整体非均质性强,储层控制因素复杂,“甜点”的认识成为制约气藏开发的关键所在。本论文通过对N气田主力砂岩储层微观特征和成岩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与预测研究区测井成岩相类型,总结了储层“甜点”主控因素,最后结合成岩相预测成果以及储层实际试气投产情况数据对储层“甜点”发育情况进行了预测,以期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指导。研究区埋深跨度大,主要发育了三个差异明显的孔隙带,其中主力砂岩储层发育在埋深介于3500m4600m深度段,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粒度分析和X衍射分析等技术手段,同时结合相关物性数据和地化资料等研究表明:埋深小于4100m以内,主要发育ⅠⅢ类储层“甜点”,成岩相以中压实中强溶蚀相、中强压实中溶蚀相和中强压实中弱溶蚀相为主,其中Ⅰ和Ⅱ类储层“甜点”成因类似,早期欠压实超压影响程度较强,主要由于有利的宏观地层结构和深度位置使其在快速沉降期经历了较强程度的早期欠压实超压,而超压发育减缓了压实压溶作用,促进了绿泥石衬里发育并且协同抑制了自生硅质胶结,有效保存了大量原生孔隙,为后期有机酸大规模溶蚀提供了条件,因此原生孔隙和次生溶孔都发育较好。Ⅲ类储层“甜点”受早期欠压实超压影响较弱,主要受沉积因素和后续成岩作用控制,即使超压保孔作用影响较弱,较高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压实作用,使得部分原生孔隙得以保存。埋深大于4100m以外,主要发育Ⅳ类储层“甜点”,成岩相以中强压实中溶蚀相和中强压实中弱溶蚀相为主,由于埋藏相对较深,成岩演化程度高,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使其在超压发育之前就已经丧失了大量孔隙,不利于后期的超压保孔和溶蚀增孔作用,且由于较长时期处于碱性成岩环境,大量自生矿物胶结充填孔隙,形成了相对致密带。在储层整体处于特低孔特低渗的背景下,考虑到下一步的压裂开发要求,首先选择石英含量较高、黏土含量较低以及物性相对较好的中-粗粒砂岩作为此深度段的“甜点”。

李旭[10](2018)在《西湖凹陷新生代构造转型与成因机制》文中提出西湖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东部坳陷带,渐新世以来菲律宾板块NW向楔入并俯冲到东海地区,取代了新生代早期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导致该地区在新生代发生了明显的构造转型,目前对于西湖凹陷构造转型前后盆地结构、转型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不深入、不系统。因此,本论文综合运用地震、钻井、测井、重磁等资料,对西湖凹陷新生代的结构及其转型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运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盆地构造转型机制。基于地震、钻井等资料,揭示了西湖凹陷新生代盆地结构特征。西湖凹陷主要发育NNE、NE和NW向三组断裂;依据断裂发育特征,NNE向断裂为西湖凹陷的主干断裂,包括了挤压-走滑、伸展-走滑、走滑-伸展和伸展四种类型,NE断裂一般为次级伸展断裂,NW向断裂为次级剪切性断裂。依据断裂组合样式发育特征,研究区主要发育走滑构造样式、走滑-伸展构造样式和伸展构造样式;其中走滑及走滑伸-展构造样式主要发育在凹陷中东部,伸展构造样式主要发育在凹陷西部和东部,中部较少。受断裂控制作用,西湖凹陷新生代凹陷结构表现为双层结构,下部为双断式结构,上部为“东断西超”的单断式结构。基于断层活动速率和平衡剖面分析,明确了西湖凹陷新生代盆地转型过程。西湖凹陷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始新世伸展断陷阶段(双断式)、渐新世-中中新世走滑挤压拗陷阶段(单断式)和上中新世-更新世的稳定沉降阶段。始新世,受伸展应力影响,西湖凹陷东、西边界控盆断层开始活动,形成双断式凹陷,内部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渐新世-中中新世,受菲律宾板块楔入造成的右旋走滑挤压作用影响,盆地断层活动性整体大幅度减弱,东部边界继续活动,西部边界断裂基本停止活动,凹陷结构发生转型,从双断式断陷结构变为“东断西超”单断式坳陷结构,同时在凹陷中东部开始大量发育走滑相关褶皱等构造样式;上中新世-更新世,凹陷结构发生第二次转型,断层基本停止活动,凹陷整体沉降,盆地进入稳定沉降阶段。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揭示西湖凹陷构造转型机制。西湖凹陷的构造转型受控于东海乃至东亚大的区域动力:始新世,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及印-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中国东部地幔柱向东南迁移,并产生强烈拉张作用,导致东海盆地自西向东迁移,西湖凹陷双断式结构形成,盆地处于伸展断层阶段;渐新世-中中新世,菲律宾板楔入导致东海处于伸展叠加右行走滑挤压应力场之下,导致西湖凹陷中东部走滑相关褶皱的形成,盆地进入了走滑挤压拗陷阶段;上中新世-现今,菲律宾板块俯冲速率下降,地幔物质继续向东迁移,导致西湖凹陷整体沉降。

二、Evaluation of Petroleum System in Xihu Depression,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valuation of Petroleum System in Xihu Depression,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论文提纲范文)

(2)西湖凹陷P井区平湖组沉积微相及优势储层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西湖凹陷沉积相研究现状
        1.2.2 西湖凹陷优势储层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构造格局
    2.2 地层发育情况
    2.3 层序地层特征
    2.4 研究区现状
第三章 沉积相分析
    3.1 岩石学特征
        3.1.1 颜色
        3.1.2 岩性、岩石矿物成分与岩石结构
        3.1.3 沉积构造
        3.1.4 重矿物
        3.1.5 古生物及古盐度特征
    3.2 岩石相类型
        3.2.1 砾岩相
        3.2.2 砂岩相
        3.2.3 粉细砂岩相
        3.2.4 泥岩相
    3.3 岩石相组合及沉积微相类型
        3.3.1 三角洲前缘
        3.3.2 潮间带
    3.4 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相模式
    3.5 沉积微相的地震相特征
第四章 沉积相展布与演化
    4.1 单井相分析
        4.1.1 取芯段沉积微相分析
        4.1.2 单井沉积相分析
    4.2 剖面相分析
    4.3 沉积相平面展布
        4.3.1 E2pSQ1(平湖组下段)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3.2 E2pSQ2(平湖组中段)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3.3 E2pSQ3(平湖组上段)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4 研究区平湖组沉积相模式
第五章 研究区优势储层特征
    5.1 研究区储层特征
        5.1.1 岩石学特征
        5.1.2 物性参数
        5.1.3 孔隙类型及孔隙特征
    5.2 研究区储层岩石相类型
    5.3 研究区储层沉积微相类型
    5.4 研究区优势储层特征
    5.5 优势储层影响因素
        5.5.1 优势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5.5.2 优势储层分布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东亚陆缘新生代裂谷盆地残余沉降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沉降史研究的现有方法与现状
        1.2.2 伸展因子计算模拟现状
        1.2.3 残余沉降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三江盆地
    2.2 渤海湾盆地
    2.3 北黄海盆地
    2.4 南黄海盆地
    2.5 东海陆架盆地
    2.6 珠江口盆地
    2.7 琼东南盆地
    2.8 莺歌海盆地
    2.9 北部湾盆地
    2.10 南海中南部诸盆地
第三章 沉降史分析
    3.1 沉降史模拟的原理和方法
        3.1.1 回剥技术
        3.1.2 数据基础
    3.2 盆地沉降史模拟结果
        3.2.1 三江盆地
        3.2.2 渤海湾盆地
        3.2.3 北黄海盆地
        3.2.4 南黄海盆地
        3.2.5 东海陆架盆地
        3.2.6 珠江口盆地
        3.2.7 琼东南盆地
        3.2.8 莺歌海盆地
        3.2.9 北部湾盆地
        3.2.10 南海中南部诸盆地
第四章 残余沉降分离原理与方法
    4.1 MeKenzic裂谷盆地发育模型
    4.2 热衰减沉降计算
    4.3 一维应变速率反演
第五章 残余沉降分离结果
    5.1 三江盆地
        5.1.1 裂陷期残余沉降
        5.1.2 裂后期残余沉降
    5.2 渤海湾盆地
        5.2.1 裂陷期残余沉降
        5.2.2 裂后期残余沉降
    5.3 北黄海盆地
        5.3.1 裂陷期残余沉降
        5.3.2 裂后期残余沉降
    5.4 南黄海盆地
        5.4.1 裂陷期残余沉降
        5.4.2 裂后期残余沉降
    5.5 东海陆架盆地
        5.5.1 裂陷期残余沉降
        5.5.2 裂后期残余沉降
    5.6 珠江口盆地
        5.6.1 裂陷期残余沉降
        5.6.2 裂后期残余沉降
    5.7 琼东南盆地
        5.7.1 裂陷期残余沉降
        5.7.2 裂后期残余沉降
    5.8 莺歌海盆地
        5.8.1 裂陷期残余沉降
        5.8.2 裂后期残余沉降
    5.9 北部湾盆地
        5.9.1 裂陷期残余沉降
        5.9.2 裂后期残余沉降
    5.10 南海中南部诸盆地
        5.10.1 裂陷期残余沉降
        5.10.2 裂后期残余沉降
第六章 残余沉降演化与成因讨论
    6.1 残余沉降现今分布
    6.2 残余沉降时空演化
        6.2.1 中国东部地区
        6.2.2 中国南海地区
    6.3 残余沉降成因讨论
        6.3.1 动力地形
        6.3.2 其他因素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5)东海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机制的物理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2章 区域概况和研究现状
    2.1 区域概况
        2.1.1 地壳结构
        2.1.2 构造单元划分
        2.1.3 东海断裂系统特征
        2.1.4 岩浆活动时间-空间
    2.2 研究现状
        2.2.1 东海陆架盆地变形机制研究现状
        2.2.2 东海周缘的盆地变形机制研究现状
        2.2.3 斜向伸展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方案与模型设计
    3.1 研究方案
    3.2 模型设计依据
    3.3 模型结构
    3.4 实验模型和参数
第4章 实验结果
    4.1 系列A
        4.1.1模型A1
        4.1.2模型A2
    4.2 系列B
        4.2.1模型B1
        4.2.2模型B2
    4.3 系列C
        4.3.1模型C1
        4.3.2模型C2
    4.4 系列D
        4.4.1模型D1
        4.4.2模型D2
第5章 讨论
    5.1 不同模型之间的对比
    5.2 模型与东海陆架盆地之间的对比
        5.2.1 系列A与实际构造的对比分析
        5.2.2 系列B与实际构造的对比分析
        5.2.3 系列C与实际构造的对比分析
        5.2.4 系列D与实际构造的对比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南黄海及东海海域重磁异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区简介及研究现状
        1.1.1 研究区概况
        1.1.2 研究现状
    1.2 主要研究内容
2 东海及南黄海地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2.1 地质特征
        2.1.1 构造特征
        2.1.2 地层
        2.1.3 岩浆岩特征
    2.2 地球物理特征
        2.2.1 岩石密度及其特征
        2.2.2 岩石磁性及其特征
        2.2.3 重磁异常成因分析
3 重磁数据资料处理与编图
    3.1 重力数据资料处理
        3.1.1 重力异常分离
        3.1.2 重力异常构造边界识别
    3.2 磁力数据资料处理
        3.2.1 化极处理
        3.2.2 磁异常分离
        3.2.3 磁力异常构造边界识别
4 重磁异常定性解释与构造区划
    4.1 重磁异常特征分区
        4.1.1 重力异常总体特征
        4.1.2 磁力异常总体特征
        4.1.3 重磁异常特征分区
    4.2 基于重磁异常的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5 重磁异常揭示的岩体、断裂和盆地构造
    5.1 南黄海及东海地区局部重磁异常特征
        5.1.1 局部重磁异常分类
        5.1.2 局部地质构造的重磁异常特征
    5.2 重磁异常揭示的主要断裂构造
        5.2.1 断裂构造识别的重磁异常依据
        5.2.2 断裂构造划分方法
    5.3 重磁异常揭示的主要火成岩
        5.3.1 岩体磁异常特征
        5.3.2 南黄海及东海地区重磁异常揭示的主要火成岩
    5.4 重磁异常揭示的主要沉积盆地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与认识
    6.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7)西湖凹陷X气田花港组构造-沉积-成岩三相“耦合”及其控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构造活动对低渗储层的控制作用
        1.2.2 沉积相对低渗储集层的控制作用
        1.2.3 成岩作用对低渗储集层的影响
        1.2.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地层发育特征
    2.2 构造演化及构造特征
    2.3 花港组沉积体系
    2.4 花港组储层特征
        2.4.1 岩石学特征
        2.4.2 物性特征
        2.4.3 储集空间类型
        2.4.4 成岩作用类型
第三章 构造运动约束下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研究
    3.1 西湖凹陷构造背景下的沉积体系研究
    3.2 不同构造格局下成岩差异性研究
        3.2.1 构造运动对西湖凹陷不同区域成岩差异性的控制作用
        3.2.2 隆升强度对中北部地区不同背斜带成岩差异性的控制作用
        3.2.3 构造位置对同一背斜成岩差异性的控制作用
第四章 沉积作用对成岩差异性的控制作用研究
    4.1 物源研究
        4.1.1 H3b油层组物源分析
        4.1.2 H3c物源分析
        4.1.3 H4b物源分析
    4.2 沉积相类型研究
        4.2.1 花港组古沉积环境判别
        4.2.2 沉积相标志研究
        4.2.3 沉积相类型判别
    4.3 辫状水道类型及其岩相组合特征
        4.3.1 辫状水道类型
        4.3.2 岩相类型
        4.3.3 岩相组合类型
    4.4 岩相及物源对成岩作用的控制
        4.4.1 岩相对成岩作用的控制
        4.4.2 岩相组合对成岩作用的控制
        4.4.3 物源对成岩作用的影响
第五章 构造、沉积、成岩共同约束下的裂缝研究
    5.1 宏观裂缝
        5.1.1 非构造裂缝类型及特征
        5.1.2 构造缝特征及识别
        5.1.3 构造缝控制因素
    5.2 微裂缝
        5.2.1 微裂缝类型及特征
        5.2.2 微裂缝有效性评价
第六章 构造、沉积、成岩三相控储研究
    6.1 花港组沉积期
    6.2 缓慢沉降期
    6.3 快速升降期
    6.4 稳定沉降期
第七章 “甜点”评价及预测
    7.1 “甜点”评价标准
        7.1.1 渗流能力
        7.1.2 储集能力
    7.2 “甜点”预测参数优选
        7.2.1 构造曲率与孔隙型“甜点”相关性分析
        7.2.2 沉积微相与孔隙型“甜点”相关性分析
        7.2.3 成岩相与孔隙型“甜点”相关性分析
    7.3 研究区“甜点”分类预测
        7.3.1 沉积相平面展布
        7.3.2 地震成岩相平面展布
        7.3.3 研究区曲率平面展布
        7.3.4 裂缝平面分布预测
        7.3.5 “甜点”分布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东海陆架盆地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特征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资料与技术方法
3 大春晓油气田成藏要素、动力学机制和模式
    3.1 大春晓地区火山岩浆作用与烃源岩成熟特征关系
        3.1.1 火山岩浆作用是油气成藏增温特征要素
        3.1.2 较高的古地温是成烃转化增温过程中油气成藏的有利特征要素
    3.2 大春晓地区压力场特征要素
        3.2.1 大春晓地区压力场及超压特征
        3.2.2 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与大春晓地区超压关系
    3.3 大春晓地区地质历史时期应力场特征
    3.4 大春晓地区油气运移动力学要素
        3.4.1 大春晓油气田赋存分布特征
        3.4.2 油气运移动力学时间、过程及量比关系特征
    3.5 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机制及模式
        3.5.1 大春晓油气田含油气系统成烃-成藏动力学系统机制与过程
        3.5.2 大春晓油气田自生储盖型成烃-成藏动力学系统机制与过程
    3.6 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模式
4 结论

(9)西湖凹陷花港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及“甜点”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和成岩相研究现状
        1.2.2 碎屑岩储层“甜点”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主要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性成果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划分特征
        2.2.3 沉积特征
        2.2.4 其它特征
第三章 储层微观特征和成岩作用研究
    3.1 储层岩石学及物性特征
        3.1.1 岩石学特征
        3.1.2 物性及孔隙发育特征
    3.2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3.2.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3.2.2 成岩阶段划分与成岩演化序列
        3.2.3 成岩演化模式
第四章 储层成岩相研究
    4.1 成岩相类型划分
    4.2 测井成岩相预测与分布
        4.2.1 成岩作用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4.2.2 成岩相测井识别
        4.2.3 测井成岩相分布分析
第五章 储层“甜点”主控因素分析与预测
    5.1 储层“甜点”类型及特征
    5.2 储层“甜点”主控因素分析
        5.2.1 沉积因素的先决作用
        5.2.2 成岩作用的改造作用
        5.2.3 早期超压的保孔促溶作用
    5.3 储层“甜点”预测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西湖凹陷新生代构造转型与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区域地质概况
        1.2.2 西湖凹陷构造发育的几何学特征
        1.2.3 西湖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
        1.2.4 西湖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1.2.5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湖凹陷结构特征
    2.1 西湖凹陷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2.1.1 主干断裂发育特征
        2.1.2 次级断裂发育特征
        2.1.3 断裂类型与模式
        2.1.4 现今各层系断裂系统时空差异性
    2.2 西湖凹陷构造样式发育特征
        2.2.1 构造样式类型
        2.2.2 构造样式时空差异性
    2.3 西湖凹陷结构特征与周缘凹陷结构差异性对比
        2.3.1 西湖凹陷结构特征
        2.3.2 西湖凹陷与周缘凹陷结构差异性对比
第三章 西湖凹陷构造转型过程
    3.1 构造层的判识与构造演化阶段的划分
    3.2 断层活动特征
        3.2.1 断裂垂向活动性的定量表征方法
        3.2.2 主干断裂垂向活动性定量表征
        3.2.3 各时期断裂活动性的差异
    3.3 平衡剖面与伸展率分析
        3.3.1 原理与方法
        3.3.2 平衡剖面分析
        3.3.3 伸展率分析
    3.4 西湖凹陷构造转型过程
        3.4.1 伸展断陷期(始新世)
        3.4.2 走滑挤压拗陷期(渐新世-中中新世)
        3.4.3 稳定沉降期(上中新世-现今)
第四章 西湖凹陷构造转型成因机制
    4.1 东海盆地区域地质动力学背景
        4.1.1 东海盆地区域动力学因素
        4.1.2 各时期动力学机制
    4.2 西湖凹陷不同演化阶段构造特征对区域地质背景的响应
        4.2.1 伸展断陷期构造特征对区域应力的响应
        4.2.2 走滑挤压拗陷期构造特征对区域应力的响应
        4.2.3 稳定沉降期构造特征对区域应力的响应
    4.3 西湖凹陷构造转型物理模拟
        4.3.1 实验原理和方法
        4.3.2 实验模型及装置
        4.3.3 不同演化阶段构造物理模拟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Evaluation of Petroleum System in Xihu Depression,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域前新生代地层分布及其油气勘查方向[J]. 陈建文,杨长清,张莉,钟广见,王建强,吴飘,梁杰,张银国,蓝天宇,薛路.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2
  • [2]西湖凹陷P井区平湖组沉积微相及优势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 张志垚. 长江大学, 2020(02)
  • [3]中国海域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进展[J]. 陈建文,梁杰,张银国,杨长清,袁勇,许明,王建强,雷宝华,李刚,杨艳秋,杨传胜,孙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6)
  • [4]东亚陆缘新生代裂谷盆地残余沉降及其成因[D]. 姚翔.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东海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机制的物理模拟研究[D]. 张俊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南黄海及东海海域重磁异常研究[D]. 周文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西湖凹陷X气田花港组构造-沉积-成岩三相“耦合”及其控储研究[D]. 赵仲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8]东海陆架盆地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特征及成藏模式[J]. 许红,张威威,季兆鹏,王黎,王晴,苏大鹏,雷宝华,杨艳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1)
  • [9]西湖凹陷花港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及“甜点”预测[D]. 林建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西湖凹陷新生代构造转型与成因机制[D]. 李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标签:;  ;  ;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坳陷含油气系统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