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进城打工百事问(论文文献综述)
肖珍珍[1](2021)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既是一个历史具体的现象,又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的具有广泛生发性的论题。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劳动叙事这一主题的深度探析,劳动背后潜隐的社会历史形态更迭、伦理价值变迁、审美向度流转都会一一呈现。本文以劳动为视角,基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理论成果,运用对比研究、历史文化学研究方法,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论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且对于论文写作中所使用的“劳动”、“叙事”两个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和说明。新世纪以前中西方不同时期文学中的劳动叙事话语是本文展开探讨和论述的基点。论文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解读了新世纪以前本土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小人之事与社稷之本的悖论时代、劳工神圣的启蒙时代、劳动光荣的激情时代和勤劳致富的务实时代;还梳理了西方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古典的农业时代、神权的宗教时代、资本的工业时代。为更好地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劳动叙事,论文第三章从整体上概述新世纪长篇小说和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新世纪长篇小说具有问题性审美、狂欢化审美、本土化审美三个突出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在整体上体现出了创作主体多元化和劳动形式多样化两个明显特征。新世纪以来,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便是千年“乡土中国”向今日“城乡中国”的转变,论文第四章阐释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与“城乡中国”的构建之间的同构关系。本章分“城”与“乡”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在农村,一方面,乡村世界呈现一片衰颓和凋蔽现象,这让很多作家满怀忧虑。另一方面,新世纪长篇小说也描绘了带着资本、理念和新的劳动模式的乡村“归来者”和带着政策、使命和新的发展模式的乡村“外来者”与乡村的父老乡亲一起探索和建设现代农村的宏伟图景。在城市,迫于生活压力成批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民,不得不面对生存空间的转换所带来的劳动方式、劳动姿态、劳动情感等一系列的转变。新世纪长篇小说对城市带给奔波于生产线上、流连于钢筋水泥间寻找出路的打工人的疼痛和困顿进行了深情描摹。劳动与伦理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塑造和影响。论文的第五章在历史的迁延过程中阐述了劳动对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的重塑,在对比中凸显新世纪劳动伦理的新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透视的这些新特点包括:“子”们摆脱了父辈在劳动经验、劳动能力、劳动资料方面的控制和权威后,指向自由、平等、独立、强大的成长路线;对于女性来说,集体劳动将她们引出家门,改革开放则将她们推向市场,新世纪的她们不再扮演一个辅助或是服务者的角色。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个人与工厂之间,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新世纪长篇小说在批判现代文明对人类栖居环境的入侵和破坏的同时,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呈现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传统劳动的复归和生态劳动的构建。劳动与美同在。论文第六章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进行剖析,从劳动的技道美、田园美、苦难美、精神美四个方面分别呈现。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对卓越之技和自由之道的描述都闪耀着动人心弦的美,这是文学作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的“田园美”分别从知识分子立场和劳动者立场得到传神再现;作为苦难美重要载体的劳动在新世纪长篇小说中主要体现为在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和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劳动带给很多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远离了劳动,人却失去了确认自身的场域。劳动是劳动者生命策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他们建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重要承载。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的价值、意义、不足等进行的整体概括。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因为具象了当今时代的劳动样态和新质,通过劳动叙事呈现了新世纪的时代特点、审美诉求、文化指征、伦理迁延等,展现了劳动与现代经济、劳动与社会正义、劳动与现代法治、劳动与公民德性之间错综复杂、纠结缠绕的关系,因而具有了时代的脉动和介入、省察现实的力量。在这个轻飘的年代里续写各种劳动难题,使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尚未完全失重的一面。但是,在消费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今天,由于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的缺失,劳动在文学题材中越来越“小”,体力劳动更是渐行渐“远”。而在新的时代中,人们舒适高效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快递员、城市跑腿、家政服务员、月嫂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我们的辛勤付出,他们不该仅仅是部分人眼中的“新底层”,而应该是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主角。我们认真地期待新世纪的创作者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对于劳动、对于劳动者、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人性更加清醒、深刻、独到的体认和把握。
夏云霄[2](2020)在《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政策支持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盐城市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农业人口转移大市。近几年,随着“创业潮”的推动,返乡创业成为盐城市农民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生活品质、展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新型方式。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举动及其成果,究其根本,可以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文章从盐城市基层政府政策支持角度入手,通过访谈等方式了解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在分析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政策支持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的总体思路是:理论铺垫——现状分析——问题归纳——应对策略。文章首先从学理角度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做了阐述,从农民工、创业和基层政府这些基本概念入手,了解要研究的对象与内容;通过无缝隙政府、新公共服务理论、推拉理论为分析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撑;随后通过访谈了解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概括了他们的共性特征,包括男性占比高、平均年龄大、教育程度低和多数已婚等,总结了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现实背景:城市就业形势严峻、创业意愿强烈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盐城市基层政府关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现有政策及实施效果,涉及引导鼓励政策、创业孵化政策、技能培训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结合访谈实际情况以及查阅的相关理论材料,发现出现有政策的短板;为更好地解决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遇到的问题,对他地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整理,包括安徽省秦栏镇、浙江省玉环县、四川省金堂县等城市的先进做法,总结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文章最终落脚在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政策支持优化问题上,提出了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双向政策监督机制、扩展政策推行平台等改进对策与建议。论文旨在通过基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提升和政策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创业环境,为农村振兴和农民富裕贡献力量。
苏步洲[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陇中农村邻里关系变迁研究 ——以通渭县西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邻里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域,其关系变化是透视我国农村社会变迁的重要窗口,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陇中西村为个案,主要运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化访谈法,对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前前后后的邻里关系进行了详实考察,并以典型现象和事件为线索,重点从邻里日常交往、邻里互助和邻里冲突等方面探究了邻里关系的动态变化,对这一时期的邻里社会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力图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陇中农村邻里关系变化的轨迹及深层社会原因。研究表明:在邻里关系变迁的第一阶段(1978年-1991年),以“西村”为代表的陇中农村人口处于微流动状态,邻里关系因受制于生产力低下和传统文化的约束作用,表现出相互帮助、紧密团结的特征。第二阶段(1992年-2002年)属于典型的离土不离乡时期,以一个男丁为主的外出打工模式盛行,以留守妇女为主体串联起了邻里之间的合作互助。同时农村域外市场经济的元素也在悄然渗透,人们的功利化诉求开始凸显。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的基本特征是:打工人员的规模流动导致邻里关系极度萎缩,不仅局限邻里交往对象的可选择性,也导致邻里互动时空的过疏化,从而大大减少了邻里互动,稀释了邻里关系。同时,由于政府力量有力介入公共活动领域、农业机械化的普遍应用以及务工经济的兴起,导致邻里之间的依赖性大大减弱,相当程度解构了传统邻里关系。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因为新生代农民工不同的邻里认同边界、理性化意识的崛起以及舆论力量的转向,导致邻里关系趋于淡漠。总之,改革开放时代,在诸多社会文化因素作用下,陇中农村邻里关系发生了至为深刻的变迁,这种变迁从一个侧面相当深刻地改变了该地区农村社会的面貌,对当地乡村振兴理念下的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茅梦佳[4](2020)在《乡—城流动背景下的家庭变迁 ——一个农民工家庭的社会学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一个农民工家庭为个案,考察乡-城流动背景下的家庭变迁。以往相关研究,大部分只关注家庭流动的结果,而忽视过程;关注结构性原则,忽视行动与情感,这就导致在家庭变迁研究中,看不到流动给家庭成员互动及协商过程带来的具体影响,忽视了个人在家庭变迁过程中的能动性。因此,本文综合利用家庭变迁理论和生命历程历程理论,结合个人打工史与家庭结构变迁,找到家庭、个人在社会宏观政策变迁下的结合点,清晰地展现个人与家庭在社会变迁下的行动,通过家庭关系适应性调整,适应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的变迁,并最终在流动的背景下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研究发现,第一,1990年代,家庭成员流动决策的形成是流动夫妻综合考虑宏观人口流动政策和依据家庭内经济发展状况的结果,因此,家庭成员通过家庭内部的协商过程,使单人流动向双人流动转变,并在家庭结构上形成留守家庭、隔代家庭、异地团圆家庭等形态。第二,离散化是农村家庭人口流动最显着的特征,空间的分隔造成代际支持中缺乏对留守老人的日常照料,影响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亲子关系,并在一定时期对夫妻亲密关系造成不利影响。然而,流动夫妻通过与兄弟姐妹等家庭保持良好的关系,实现了在隔代家庭对留守父母的照料。同时,隔代家庭中的留守老人有意识地加强与周围亲友的友好联系,以获得应急性的支持,维持家庭的功能。其次,处于城市单人流动期的丈夫,扎根城市学技术,既为了夫妻城市团聚,增加情感互动,也为了获取夫妻双人打工收入,改善家庭经济。第三,流动背景下的家庭关系,通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调整回应了家庭结构、功能的变化,家庭关系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家庭整体的利益,完成家庭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流动夫妻与留守父母之间的关系通过确认家庭整体利益,传统孝道文化有利于促成和谐的家庭关系。其次,和谐平等的夫妻关系基础主要通过夫妻对流动目的的确认,即外出打工是为了子女教育、实现家庭温饱。另外,夫妻在实际的相处中,注重夫妻对家庭内务的合理分配,依据时间便利性等原则,促成了和谐的夫妻关系。最后,亲子关系的调整在波动中向总体和谐方向发展,亲子之间通过多样化的沟通方式、调节亲子相处目标等手段,增进彼此理解,最终使亲子关系度过危机,并为后期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
杨隆[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甘南藏区村民生产生活变迁研究 ——以卓尼县卓逊村为个案》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和国家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甘南藏区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选取卓尼县的卓逊村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对田野点的追踪调查,力图呈现改革开放以来卓逊村居民生产生活领域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以此来管窥藏区村落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轨迹。卓逊村,是一个有89户家庭组成的藏汉杂居村落,现行政隶属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申藏镇旦藏行政村。历史上,该村是卓逊土司衙署所在地,这里经历了600多年的土司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卓逊村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这种变迁是全方位的,首先体现在生产方式上,生产方式的变化又导致了卓逊村居民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全面变化。这种变化首先归因于国家体制政策方面的推动,其次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介入也是其变迁的主要驱动力。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从社会变迁的相关理论出发,主要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手段展开研究,详细考察描述改革开放后,卓逊村居民在农牧业生产、衣食住行、闲暇生活、婚姻家庭、宗教生活、节庆民俗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力图比较系统、深入地探讨甘南藏区村民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变迁问题。
王建光[6](2019)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整体上向现代城市文明迈进的过程。“进城”,意味着从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迁移”,更意味着现代城市文明形态的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普遍性的生存境遇。在全球化不同阶段社会转型潮流的影响下,中国“进城”故事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50年代初革命者的“进城”,通过建构社会主义城市、社会主义城乡格局,试图超越工业化时代欧美国家的“进城”困境。90年代以来的“进城”,既受到新的全球化潮流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克服50年代初的“进城”所导致的一系列困境。两次“进城”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中国“进城”故事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中国当代文学中丰富而复杂的城市想象,提供了认识中国“进城”故事的活力与困境的有效途径。相对于学界所普遍关注的空间“迁移”中“农民/农民工/乡下人”的“进城”问题,本研究则将“进城”视为中国人普遍性的生存境遇,基于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整体性观照,探究不同的城市想象之间碰撞、冲突的观念基础和现实语境,揭示不同的城市想象所塑造的精神结构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认同困境,从而尝试为“进城”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意义空间,这正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围绕“工人神话”,集中探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革命者的“进城”、社会主义城市建构、社会主义城乡格局想象,既体现了神圣性、超越性的特征,也不断地呈现出难以克服的现实困境。在80年代的“返城”故事、农民“进城”故事中,更可以看到这种城市想象对人的精神结构的深刻影响。第二章,围绕“城市的面孔”,集中探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欲望之城”、“迷宫之城”、“无名之城”、“大城”与“小城”的“双城记”、北京与纽约的“双城记”,“城市面孔”的复杂性既是两次“进城”之间的“对话”,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形态的特征所在。第三章,围绕“别人的城市”与“我的城”,集中探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同问题。现代城市能否为人提供一种家园的归属感、认同感,是中国“进城”故事最为重要的问题。其中,城市化的剧烈程度,“工人神话”所塑造的认同意识与“农民工”、“下岗工人”的边缘境遇之间的复杂关系,城市“欢歌”中对复杂城市生活的有意“漠视”,以及对城市之外的“远方”和“故乡”的想象,均意味着认同困境的必然性。探究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最终指向现代城市文明形态变动不居的特征,这意味着并不存在某种唯一性的想象,“进城”也并不存在一个“完成”的状态,而是处在一种不断探寻神圣性,不断面对困境的过程之中。这或许才是全球化时代中国“进城”故事的真正意味。
邴正,蔡禾,洪大用,雷洪,李培林,李强,王思斌,张文宏,周晓虹[7](2018)在《“转型与发展:中国社会建设四十年”笔谈》文中研究表明主持人按语: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过去的四十年中,我国不仅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社会建设领域的变革也全面推展,社会转型持续深入,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创新层出不穷。改革开放也为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带来了契机。在过去的四十
蒲琨,陈讯[8](2018)在《性别失衡、阶层竞争与农村返乡年轻女性家庭地位的崛起——基于黔南Z村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贵州黔南Z村的调查,发现在人口城乡双向流动背景下,农村返乡年轻女性的家庭地位正在悄然崛起。作为依靠婚姻途径进入夫家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返乡农村年轻女性,她们不仅要适应和融入村庄熟人社会、承担家庭重任和参与社会性交往,还要面对来自夫家村庄社会和家庭内部的权力纷争。然而,受婚姻市场资源配置中性别失衡、农村社会分化和阶层竞争的影响,在家庭城乡分工和代际分工进程中,返乡的农村年轻女性凭借承担家庭重任和对家庭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在婚姻主导权和家庭权力博弈中取得了优势地位。农村返乡年轻女性家庭地位的崛起并非仅受个体特定因素的影响,而是在婚姻市场形成、阶层竞争日益激烈背景下农村家庭从传统转向现代社会变迁的结果。
季栋梁[9](2017)在《当梦想成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他和许多人一样渴望通过中大奖改变命运。幸运之神意外降临,他在城里买了房子,孩子上了好学校。梦想看似成真,但他们依然被视为外来打工者,依然是这个城市的异乡人。
张方旭[10](2017)在《个体化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研究 ——以陕西富家村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于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在随后的会议中逐渐阐明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即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可见,城镇化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核心议题,而如何更好的推进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于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变得尤为重要。农业转移人口自出现以来一直是各级政府及学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随着国家对农业转移人口政策的转变,学界对农业转移人口的研究也从最初的“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态度”及“农业转移人口给城市及农村社会带来的各种问题”研究,逐渐转为了以“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的保障型研究。前辈学者们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本研究正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总结和借鉴前辈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希望能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研究更推进一步。本文的问题意识主要集中在:究竟什么是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是怎样的?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过程有什么不同?以此问题意识出发,笔者按农业转移人口是否离开农村外出流动,将农业转移人口分为:“外出农业转移人口”与“居村农业转移人口”;又按照农业转移人口外出的主要动因将“外出农业转移人口”分为:“制度选拔型”外出农业转移人口与“市场驱动型”外出农业转移人口。并分别系统阐述了这几种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过程。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较为关注外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而忽略对于居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界对于居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本文立足于城镇化与市场化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以社会的个体化为切入点,从个体、家庭、集体的关系变迁的角度去探查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过程。认为市民化并不仅仅是农业转移人口户籍的城镇化与职业的非农化,更多指的是农业转移人口在此过程中个体与家庭及集体的关系的重构过程,也是农业转移人口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逐渐向市民靠拢的过程。当然,这就必然伴随着农业转移人口与传统的“脱嵌”及与现代的“嵌入”。于是,“脱嵌”与“嵌入”就构成了本文的主要行文线索。虽然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具体市民化过程有所不同,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般过程包括:制度性“脱嵌”、思维层面“去传统化”及重新“嵌入”。“国家主导性”是中国农业转移人口与传统脱嵌最主要的原因,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将农村社会中的个体从“个体—家庭”与“个体—集体”的轴线中抽离出来,变成可以选择自己生活的“市场人”。与传统的脱嵌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前提,在此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传统稳定性的瓦解,于是,风险成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的过程中将会面临着“传统支持网络失效的风险”、“工作与生活被边缘化的风险”及“自我归属的困境”。解决风险的方法就是重新建立起传统与稳定性。于是,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根据自身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完成了对稳定性的重构,这也就是市民化的过程。本文从宏观社会结构及微观个体层面详细论述了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嵌入”过程。除了一部分回到农村的外出农业转移人口外,大部分外出农业转移人口是以个体或是家庭为单位嵌入到城市社会中,以“嵌入”的方式完成市民化的。居村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过程与外出农业转移人口的“嵌入式”市民化不同,它是以村庄为单位,与村庄一起的整体的城镇化变迁过程。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国家主导性”是中国个体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完成了对自我、家庭与集体的关系的重构,并在对自我经历的“自反”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了重新建构。在分析了富家村个案的特点及中国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趋势之后,本文提出了就近与就地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途径,而“内生型”发展将是未来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动力。
二、农民进城打工百事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进城打工百事问(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文献评述 |
1.2.3 问题的提出 |
1.3 核心概念及研究视域界定 |
1.3.1 劳动 |
1.3.2 叙事 |
1.3.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4 选题的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劳动叙事话语的生成与演进 |
2.1 本土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1 传统中国——20 世纪之前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2 启蒙中国——20 世纪10-3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3 革命中国——20 世纪40-7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4 转型中国——20 世纪80 年代-新世纪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 西方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1 古典西方——农业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2 神权西方——宗教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3 工业西方——资本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第3章 新世纪长篇小说和劳动叙事 |
3.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新质素 |
3.1.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发生语境 |
3.1.2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审美检视 |
3.2 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 |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 |
3.2.2 劳动形式多样化 |
第4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当代观照 |
4.1 乡的凋敝与重建 |
4.1.1 坚守者的无奈 |
4.1.2 归来者的气魄 |
4.1.3 外来者的使命 |
4.2 城的建设与发展 |
4.2.1 流水线上的疼痛 |
4.2.2 钢筋水泥间的困顿 |
第5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中的伦理迁延 |
5.1 劳动与家庭伦理的重塑 |
5.1.1 父亲权威的解构 |
5.1.2 婆媳地位的倒转 |
5.1.3 夫妻关系的重构 |
5.2 劳动与社会伦理的变迁 |
5.2.1 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 |
5.2.2 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 |
5.3 劳动与生态伦理的互动 |
5.3.1 现代劳动的批判 |
5.3.2 传统劳动的回望 |
5.3.3 生态劳动的构建 |
第6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美学风貌 |
6.1 技-道美: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
6.1.1 对卓越之技的精益求精 |
6.1.2 对自由之道的孜孜以求 |
6.2 田园美:对诗意故乡的眷恋 |
6.2.1 知识分子立场的田园想象 |
6.2.2 劳动者立场的现场经验 |
6.3 苦难美:对异化劳动的反抗 |
6.3.1 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 |
6.3.2 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 |
6.4 精神美:对劳动重负的超越 |
6.4.1 自我建构的存在感 |
6.4.2 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
结语:劳动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政策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一)基本概念 |
1.农民工 |
2.创业 |
3.基层政府 |
4.政策 |
(二)基础理论 |
1.无缝隙政府理论 |
2.新公共服务理论 |
3.推拉理论 |
二、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概况 |
(一)盐城市返乡农民工情况访谈 |
1.基于访谈的返乡农民工概况 |
2.返乡前农民工就业分析 |
(二)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社会背景 |
1.进城就业形势严峻 |
2.返乡创业意愿强烈 |
3.新农村建设前景广阔 |
(三)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途径 |
1.以自然资源为优势平台 |
2.致力二、三产业的兴办 |
3.依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4.发挥带头人的示范效应 |
(四)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总体特点 |
1.摸索前行 |
2.动因明确 |
3.个体经营为主 |
4.与打工经历密切相关 |
5.社会效果良好 |
(五)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面临的困境 |
1.创业资金不足 |
2.项目选择困难 |
3.个人能力有限 |
4.政策环境不佳 |
三、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现有政策及存在问题 |
(一)现有政策 |
1.引导鼓励政策 |
2.创业孵化政策 |
3.技能培训政策 |
4.金融支持政策 |
(二)现有政策实施效果 |
1.政策引导方面 |
2.创业扶持方面 |
3.技能培训方面 |
4.金融优惠方面 |
(三)现有政策问题分析 |
1.财政政策力度不足 |
2.激励政策有待健全 |
3.培训政策不够精准 |
4.保障政策尚未贯通 |
5.政策落实监督不力 |
四、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政策支持改进对策 |
(一)优化政策支持体系 |
1.财政扶持政策 |
2.金融优惠政策 |
3.法律维护政策 |
4.创业培训政策 |
5.社会保障政策 |
(二)建立双向政策监督机制 |
1.加大政策监督力度,创新绩效考核方式 |
2.接受群众舆论监督,打通意见反馈平台 |
(二)扩展政策推行平台 |
1.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协会 |
2.建立信息交流专门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陇中农村邻里关系变迁研究 ——以通渭县西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一)参与式观察 |
(二)半结构式访谈法 |
五、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六、文献综述 |
(一)邻里关系的一般化研究 |
(二)邻里关系的现状研究 |
(三)关于邻里关系的变迁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七、研究样本 |
(一)自然状况 |
(二)经济状况 |
(三)社会人文 |
第一章 1978-1991年间的邻里关系 |
第一节 第一阶段邻里关系的表现及特征 |
一、邻里关系重要性的凸显 |
二、邻里之间矛盾的增加 |
三、邻里关系重要性的衰变 |
四、家族式的邻里交往占据核心位置 |
第二节 第一阶段邻里关系变化的原因分析 |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二、传统文化的延续 |
三、生活水平的提高 |
第二章 1992-2002年间的邻里关系 |
第一节 第二阶段邻里关系的表现及特征 |
一、邻里关系的结构内容发生变化 |
二、农村邻里关系的层次化 |
第二节 第二阶段邻里关系变化的原因分析 |
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
二、社会日益多元化的结果 |
三、传统文化逐渐式微 |
第三章 2003年至今的邻里关系 |
第一节 第三阶段邻里关系的表现及特征 |
一、农村空心化带来的邻里关系的巨大缺失 |
二、老年性的交往成为邻里交往的重要内容 |
三、网络化成为邻里关系的重要替代品 |
四、邻里关系虽然外向化,但仍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
第二节 第三阶段邻里关系变迁的原因分析 |
一、现代化深化的必然结果 |
二、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及网络时代的到来 |
三、城乡生活方式的巨大差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乡—城流动背景下的家庭变迁 ——一个农民工家庭的社会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外出务工前的家庭样态 |
第一节 结婚与分家 |
第二节 核心家庭的形成 |
第三节 代际关系中的互惠模式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外出务工的尝试与家庭成员的体验 |
第一节 第一次打工的尝试 |
第二节 妻子外出打工的初体验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夫妻双人流动与家庭关系重塑 |
第一节 从夫妻单人流动到双人流动 |
第二节 隔代家庭中的亲子教育 |
第三节 隔代家庭的转换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流动中的亲子关系 |
第一节 在“他者”影响下的留守身份 |
第二节 常态化的家庭团圆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家庭化迁移还是回流? |
第一节 市民化政策助推家庭化迁移 |
第二节 乡村振兴吸引家庭回流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甘南藏区村民生产生活变迁研究 ——以卓尼县卓逊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理论支撑及研究方法 |
一、理论支撑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卓逊村概况 |
第一节 卓逊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一、卓逊村的自然环境 |
二、卓逊村的人文环境 |
第二节 卓逊村的历史沿革 |
第二章 卓逊村居民生产方式的变迁 |
第一节 农业生产方式变迁 |
一、生产关系的变革 |
二、生产工具的变革 |
三、生产劳动周期的变革 |
四、农业技术的推广 |
五、特色种植业的兴起 |
第二节 牧业生产方式变迁 |
一、畜种结构及其变化 |
二、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
三、特色养殖业的出现 |
第三节 其他生产方式的变迁 |
一、林副业 |
二、矿产资源开发 |
三、外出务工 |
四、商业活动 |
第四节 卓逊村居民家庭生产结构类型调查 |
一、“农牧互补+务工型”家庭生产结构 |
二、“以农促牧型”家庭生产结构 |
三、“特色产业户”家庭生产结构 |
四、“外出务工型”家庭生产结构 |
第三章 卓逊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
第一节 收入与消费的变迁 |
一、卓逊村居民的收入变化 |
二、卓逊村居民的消费变化 |
三、卓逊村居民生活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衣食住行的变迁 |
一、服饰的变化 |
二、饮食的变迁 |
三、住房条件的改善 |
四、交通出行的变迁 |
五、其他方面的变迁 |
第三节 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 |
一、闲暇时间的增多 |
二、闲暇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
第四节 婚姻家庭观念与行为的变迁 |
一、婚姻的变迁 |
二、家庭观念与行为的变迁 |
第五节 宗教生活的变迁 |
一、居民的宗教信仰 |
二、居民的宗教活动 |
三、居民宗教活动的变迁 |
第六节 节庆民俗的变迁 |
一、“春节”习俗的变迁 |
二、“插箭节”习俗的变迁 |
第四章 卓逊村居民生产生活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来自国家体制政策层面的推动 |
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
三、外来多元文化的不断介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卓逊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的提出 |
二 研究范围 |
三 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 |
(一) 城乡格局与城市想象 |
(二) 城市想象中人与城市的结构性关系 |
(三) 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 |
四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工人神话”: 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和认同问题 |
一 革命者的“进城”与社会主义城市的建构 |
(一) 革命者的“进城”: 改造城市的精神资源问题 |
(二) 城市“新人”与“新生活” |
(三) “到远方去”: 从改造城市到创造城市 |
二 社会主义城乡格局中农民的城市想象 |
(一) 社会主义城乡格局想象 |
(二) “支援工业”: 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民“进城”故事 |
三 80年代文学中的“返城”故事 |
(一) 返城知青的城市想象与远方想象 |
(二) 小生产者返城与现代市民社会想象 |
四 80年代文学中的农民“进城”故事 |
(一) 立于新时代城市的门槛之前: 路遥的意义 |
(二) 金狗的“进城”故事与贾平凹的反城市想象 |
五 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中的城市想象 |
(一) 余华的暴力叙事与城市空间 |
(二) 方方的城市“风景”与“工人神话” |
第二章 “城市的面孔”: 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 |
一 市场经济时代的城乡格局想象 |
(一) “青梅竹马”: 传统乡村世界完整性的一种象征及其现代境遇 |
(二) “乡村终结”中的土地情话 |
二 90年代文学中的“欲望之城” |
(一) “废都”与外乡人的城市想象 |
(二) “从俗入流”与“市民”的城市想象 |
三 新世纪文学中的“迷宫之城”和“无名之城” |
(一) “繁花”景象与“迷宫之城” |
(二) “黄雀”隐喻与“无名之城” |
四 新世纪文学中的“双城记” |
(一) “大城”经验与“小城”隐喻 |
(二) 北京与纽约: “重新”面对世界城市 |
第三章 “别人的城市”与“我的城”: 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同问题 |
一 作为生活理想的“陌生人社会” |
(一) 自由的流动: 城市化的内在逻辑 |
(二) 孤独:现代城市生活艺术 |
二 “农民工”与“下岗工人”: 两种城市边缘人 |
(一) “计划性”流动与农民工的人生困境 |
(二) “落脚城市”: 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进城”困境 |
(三) 改制与工人家园的变迁 |
(四) 下岗工人边缘化中的精神危机 |
三 市场经济时代的三种城市“欢歌” |
(一) “顽主”的城市漫游 |
(二) 水塔街的市民传奇 |
(三) “时代姐妹花”的城市舞台秀 |
四 “远方”与“故乡”: 关于城市之外的想象 |
(一) 在城市想象“远方” |
(二) “返乡”: 何处是家园 |
结语 |
一 人的“进城”与城市的神圣性 |
二 文学的“进城”: 永远的“未完成”状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8)性别失衡、阶层竞争与农村返乡年轻女性家庭地位的崛起——基于黔南Z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性别失衡与婚配资源稀缺化 |
2.1 女性资源外流与婚配资源失衡 |
2.2 婚配资源稀缺化与婚姻刚性需要形成 |
3 阶层竞争与妇女婚姻主导权确立 |
3.1 农村阶层分化与竞争加剧 |
3.2 夫家离婚代价大与妇女婚姻主导权确立 |
4 妇女地位崛起与社会交往构建 |
4.1 代际分工与妇女家庭地位崛起 |
4.2 融入夫家村落与社会交往构建 |
5 结论与讨论 |
(10)个体化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研究 ——以陕西富家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既有相关研究回顾 |
(一) 国外学者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研究 |
(二) 国内学者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农业转移人口 |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三) 个体化 |
四、研究个案与研究方法介绍 |
(一) 研究个案介绍 |
(二) 田野技术与调查的开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视角 |
一、个体化理论 |
(一) 贝克的个体化理论 |
(二) 西方其他学者的个体化理论 |
(三) 中国学者的个体化研究 |
二、研究分析视角与结构安排 |
(一) 研究分析视角 |
(二) 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三章 农业转移人口的制度性“脱嵌” |
一、传统农村社会中的个体、家庭与集体 |
(一) 传统农村社会中的个体与土地 |
(二) 传统农村社会中的个体与家庭 |
(三) 传统农村社会的信任关系 |
(四) 传统农村社会的交往规则 |
(五) 小结: 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特点 |
二、集体化时期:中国农业转移人口的第一次脱嵌 |
(一) 从“个体—家庭”到“个体—集体”:政府导向型的集体化 |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社会不同群体的个体表现 |
(三) 小结: 集体化时期农村社会中个体与家庭及集体的关系变迁 |
三、去集体化时期:中国农业转移人口的第二次脱嵌 |
(一) “个体——集体”轴线的瓦解:政府导向型的去集体化 |
(二) 改革开放后处于“游离”状态下的农村社会个体 |
第四章 农业转移人口意识层面的“去传统化” |
一、“去传统化”的当代释义 |
二、“去传统化”中个体、家庭与集体的关系变迁 |
(一) “家族主义”的衰落与“个体家庭”的兴起 |
(二) 社会的“疏离化”与“信任危机” |
三、“去传统化”中农业转移人口面临的多重风险 |
(一) “父权”衰落带来的传统支持网络的失效 |
(二) 工作与生活被社会边缘化的风险 |
(三) “为自己而活”中自我归属的困境 |
第五章 外出农业转移人口的“嵌入式市民化” |
一、“制度选拔型”外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过程 |
(一) “制度选拔型”外出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脱嵌 |
(二) 个体新的自我认同与群体身份认同的建立 |
(三) “制度选拔型”外出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嵌入 |
二、“市场驱动型”外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过程 |
(一) “市场驱动型”外出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脱嵌 |
(二) “市场驱动型”外出农业转移人口的内部分化 |
(三) “市场驱动型”外出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嵌入 |
三、“嵌入式市民化”的特点及其类型比较 |
(一) “嵌入式市民化”的特点 |
(二) 两种类型外出农业转移人口的“嵌入式市民化”比较 |
第六章 居村农业转移人口的“就地市民化” |
一、居村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实现的现实基础 |
(一) 宏观政策层面:相关政策的支持与引导 |
(二) 中观村庄层面:现有经验的总结与借鉴 |
(三) 微观个体层面:回流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 |
二、城镇化进程中富家村的就地城镇化过程 |
(一) 富家村就地城镇化的初始阶段:政府建构型城镇化 |
(二) 富家村就地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市场主导型城镇化 |
(三) 城镇化进程中富家村居村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方式的变迁 |
三、居村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的特点及过程 |
(一) 居村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的特点 |
(二) 居村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的一般过程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一、研究总结 |
(一) 两种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的比较 |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般过程 |
二、研究发现 |
(一) “国家主导性”是农村个体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突出特征 |
(二) 农业转移人口在“自反”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新的身份认同 |
(三) 就近与就地市民化是未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途径 |
(四) “内生型”城镇化是未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动力 |
三、未尽的讨论与反思 |
(一) 被动个体化过程中社会底层的形成 |
(二) 阶段性的市民化与进行中的个体化 |
(三) 与个体化理论家们商榷:高度个体化下的社会整合问题 |
(四) 本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
附录 |
一、访谈提纲 |
二、访谈对象编码及情况介绍 |
三、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农民进城打工百事问(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D]. 肖珍珍. 辽宁大学, 2021(02)
- [2]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政策支持问题研究[D]. 夏云霄. 长安大学, 2020(06)
- [3]改革开放以来陇中农村邻里关系变迁研究 ——以通渭县西村为例[D]. 苏步洲.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乡—城流动背景下的家庭变迁 ——一个农民工家庭的社会学考察[D]. 茅梦佳. 苏州大学, 2020(03)
- [5]改革开放以来甘南藏区村民生产生活变迁研究 ——以卓尼县卓逊村为个案[D]. 杨隆.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D]. 王建光.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转型与发展:中国社会建设四十年”笔谈[J]. 邴正,蔡禾,洪大用,雷洪,李培林,李强,王思斌,张文宏,周晓虹. 社会, 2018(06)
- [8]性别失衡、阶层竞争与农村返乡年轻女性家庭地位的崛起——基于黔南Z村的调查[J]. 蒲琨,陈讯. 人口与发展, 2018(05)
- [9]当梦想成真[J]. 季栋梁.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7(06)
- [10]个体化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研究 ——以陕西富家村为个案[D]. 张方旭.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