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道国本币业务优势难以动摇(论文文献综述)
胡亚楠[1](2019)在《资本账户开放的门槛效应及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四十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对外开放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际经验表明一般经常账户开放7年后会实现资本账户开放,如今离我国1996年实现经常账户开放已经过了22年,中国资本账户依然存在许多管制,甚至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中我国属于资本账户开放度较低的国家。有关资本账户开放的路径安排,由于没有一个严格的国际标准,需要根据各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特点而定。中国人民银行曾于2012年给出过相关建议:“先开放流入后开放流出、先开放长期后开放短期、先直接开放后开放间接、先开放机构后开放个人,分为短、中、长和未来4个阶段逐步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并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自人民银行提出加快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建议后,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巨大反响。提出反对意见的专家认为当前并非开放资本账户的战略机遇期,一旦管制快速放松中国面临的外部冲击会大于外部机遇。当前中国经济处在新常态背景下,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而与此同时中国又面临着较为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找到一条稳妥有序的资本账户开放路径,摘得开放红利的同时尽量减少经济波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国内外学者对于资本账户开放研究作为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梳理了相关文献、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状况和跨境资本流动渠道。实证分析部分首先按照性质将跨境资本分为直接投资、股权投资和债务投资,并将国家分为中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使用系统GMM估计研究不同类型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考察国别差异。在此基础上引入初始条件建立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初始条件对开放资本账户成效的影响,研究不同类型资本账户开放的门槛效应的同时解释产生国别差异的原因。然后按照资本流动的期限结构将跨境资本分为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采用TVP-SV-VAR模型分别考察不同期限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和产出增长四个部分的冲击。最后本文选择了四个开放资本账户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墨西哥、泰国、智利和韩国)做国际案例分析,为我国开放资本账户提供经验启示。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的法律法规对资本账户依然有较多限制,因此不能说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度较高,虽然事实上各种类型的资本流动规模较大,但有的需要通过迂回的方法甚至是违法行为,法规层面和事实层面的这种差距反映出我国资本管制效力有限。(2)资本账户开放具有国别差异,高收入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增长效应显着大于中低收入国家。并且跨境资本具有异质性,开放不同类型资本账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开放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大于开放股权投资,开放债务投资的增长效应最小。(3)通过建立动态门槛模型,引入制度质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外开放度和金融发展5个初始条件指标,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一国初始条件较低时开放资本账户不利于经济增长,而当初始条件越过门槛值后,资本账户开放表现出积极的增长效应。结合跨境资本异质性和门槛效应,发现开放直接投资的门槛最低,经济效应最大;开放债务投资的门槛最高,经济效应最小;开放股权投资的门槛效应介于前两者之间。(4)我国制度质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外开放度和金融发展5个初始条件均越过最低门槛要求,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条件良好,处于开放资本账户的红利区间。(5)比较长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来看,短期资本对汇率的影响并不确定,长期资本流入会让人民币短期内升值;短期资本流动会令货币供给增加,而FDI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并不确定;短期资本流入在当期会捧高股票价格但是随后也会让股价下跌,不利于股市的稳定,而长期资本流动与股价走势并没有很大关系;短期资本流入对增长的影响部分年份为正,部分年份为负,而FDI对增长的影响较为稳定,持续为正。(6)从经济金融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汇率升值可以长期吸引短期资本流入套汇,但是只能在短期内吸引FDI;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长期吸引短期资本流入,但是只能在中、短期内吸引FDI;股价上涨在短期和中期会吸引短期资本流入,但是长期这种吸引力消失,08年“股灾”之后股价上涨对FDI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大;东道国经济增长是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提高的原因,但并不是吸引短期资本的原因。(7)从国际经验看,墨西哥因为初始条件没有达到门槛要求就过早开放资本账户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对比泰国和智利资本账户开放产生的不同效果说明了开放模式、资本流动管理和汇率制度的重要性;韩国加快开放资本账户时其特殊的财阀、汇率制度和来自美国的外部施压与我国当前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其资本账户开放的教训值得借鉴。最后,结合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和我国经济发展特点提出了对新时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路径的思考以及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应该将全面完善初始条件作为开放的基础,开放路径应遵循积极渐进的开放模式和有序开放的原则。用资本账户开放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继续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积极建立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
石娜娜[2](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秦卫波[3](2018)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中国参与路径》文中认为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标志着人民币得到国际社会和金融组织及机构的正式承认。但是,这种承认的背景是基于以美元为主导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一旦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出现危机,人民币将不可避免遭受巨大的外部冲击。尤其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担忧,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事实上,随着中国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人民币的经济基础较之美元、欧元和日元等货币更加坚实,人民币参与下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于世界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经济危机和世界经济失衡为研究背景,以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现实为依托,深入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案等理论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本文首先从国际经济失衡、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视角,探讨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缘由;其次梳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特里芬悖论和货币危机理论;第三部分对本论文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本文研究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国际汇率体系以及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国际储备货币及其发行的内在缺陷、汇率制度的失效及国际收支调节、国际金融监管的缺陷及治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可持续性,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等角度,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相关研究,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二章回顾和总结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演进。首先梳理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从“黄金-英镑本位”到“黄金-美元本位”再到“美元本位”的历史背景及运行机制,探索从“黄金货币化”到“黄金非货币化”变革的决定因素;第二部分分析了国际汇率体系从“固定汇率制”到“浮动汇率制”历史循环的背景,以及“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中间汇率制”的运行机制,给出本文对各种汇率制度的价值判断;第三部分对国际货币体系各阶段的国际金融合作形式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三章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探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可持续性问题。本文认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存在诸多弊端,但短期乃至中期内,现有格局仍将得以维持。本章从两个维度、四个方面探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可持续的合理性。第一个维度主要针对美国公共债务状况展开分析,尤其着重探讨美国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这是由于美国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关乎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稳定性,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的结论;第二个维度根据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探讨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国际结算货币以及国际计价货币的可持续性,通过这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可持续的合理性。第四章进一步讨论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现状与主要问题,尤其是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国际汇率制度和国际金融合作机制三个视角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缺陷进行了剖析。具体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运行缺陷主要体现在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其本身导致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外部失衡等不良影响;其他主要的储备货币的运行机制也不健全以及SDR的设计缺陷等。国际汇率体系的运行缺陷则主要体现为每种汇率制度均经历过严重的危机,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间循环往复,“中间汇率制度”也因为诸多经济危机而不断崩溃。国际金融合作机制的运行缺陷体现在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合作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和救援机制等方面均备受质疑;另外,在国际金融监管层面,对国际保险业、新兴金融产业等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规则;区域金融合作的另外两种典型模式,欧元区模式和拉美美元化模式也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危机。本章的分析为进一步分析并研判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供了详实的现实依据。第五章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构想。具体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构想、国际汇率制度体系的改革构想、国际基金组织的改革构想以及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构想。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众多构想包括维持主权信用货币体系、建立实物储备货币体系、建立超主权货币体系等,本文认为运用合理手段弥补现行储备货币体制不足是现阶段最好的改革模式。在国际汇率制度体系改革的构想中,本文认为未来应该鼓励更具灵活性的汇率制度安排,发挥更具代表性国际合作机制如二十国集团(G20)的作用,积极推动各国汇率政策的相互协调。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构想,本文认为对IMF的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使得IMF更大程度地发挥其作为国际金融合作平台的作用,实现发达国家、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则体现在重视对金融体系资本的监管、严格监管大型商业银行、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同时完善对保险业的国际监管。本文最后一章探讨了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途径。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途径,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中国参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途径,体现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货币以及人民币加入SDR均有助于推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中国参与国际汇率体系改革的途径体现在推进区域性汇率合作机制建设和人民币加入SDR对超主权货币汇率稳定机制的完善;中国参与国际监管体系改革途径包括助推成立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双边金融监管合作以及利用G20平台发出中国声音等。
徐融[4](2017)在《“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与FDI的关系研究 ——基于CCA与国际评级模型》文中指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开放和融合,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跨国公司等投资者通过对外直接投资(FDI)的方式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在分享政策红利的同时,也会面对主权信用风险等诸多挑战。主权信用评级是主权国家宏观经济信息的集中体现,能够起到减少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对于投资者,尤其对于海外投资经验不足的中国投资者而言,主权信用评级能够成为其分析、监测国家风险的有效工具。因此,研究“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和FDI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共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首先介绍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主权信用评级、FDI以及两者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然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最后介绍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通过重点回顾主权信用评级与信息不对称相关理论、主权信用评级与FDI相关理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后文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是现状分析。本文将“一带一路”国家按照总体、经济发展程度和地区分为三个层次,然后对每个层次的主权信用评级变化趋势、评级调整频率、FDI和中国OFDI四个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是主权信用评级模型的测算和评述。首先阐述或有权益分析法(CCA模型)的原理,并使用CCA模型测算部分“一带一路”国家的CCA评级,最后对比和评述CCA评级与国际评级(标准普尔和穆迪评级)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第五、六章为实证分析部分。第五章首先探讨“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与FDI的关系;第六章则进一步聚焦到“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与中国OFDI的关系。实证分析部分首先对比分析CCA和国际评级的实证结果;然后以国际评级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同时对空间相关性、时间样本异质性、变量滞后性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以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第七章为研究结论、政策启示和研究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如下五点。第一,CCA评级的解释力有待进一步验证。第五、六章的实证分析结果均显示CCA评级的解释能力不强,CCA评级与标准普尔、穆迪评级的估计结果出现符号相反的情况。原因可能在于以下三点:首先,CCA评级所承载的信息量不足;其次,使用标准普尔“主权信用评级和积累违约率转换表”将违约率转换成CCA评级时产生偏差;最后,CCA评级样本量不足导致实证结果可能有偏。由于目前罕有文献使用CCA评级进行实证检验,因此CCA评级实证结果在本文中以探索性研究为主。第二,“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与FDI的关系较为显着。国际评级的实证结果显示:从“一带一路”国家总体来看,主权信用评级与FDI有显着的正向关系,FDI规模会随着主权信用评级的升高而增加;从经济发展程度分类来看,“一带一路”发达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与FDI有显着的负向关系,“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与FDI有显着的正向关系;FDI对发达国家评级的变动更加敏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市场规模、资源出口、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素质、贸易开放度均对FDI有较为显着的吸引力,发达国家在上述因素的变化对FDI的影响程度更大。第三,“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与FDI的关系较为稳健。专题讨论从空间相关性、时间样本异质性、变量滞后性三方面对“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与FDI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在考虑空间相关性之后,“一带一路”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与FDI关系依然显着为正,而且各国FDI存在空间依赖关系,即一国周边国家FDI流入对该国FDI流入有促进作用。从时间样本异质性来看,主权信用评级与FDI的关系在金融危机前后均较为稳定,显着性会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而增强。从变量滞后性来看,当使用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序列与原序列实证结果基本一致。第四,“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与中国OFDI的关系较为显着。国际评级的实证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国家总体、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均与中国OFDI呈现显着的负向关系。相比而言,发达国家评级降低更能吸引中国oFDI的流入。发达国家在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素质方面对中国OFDI的吸引力更强,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出口和贸易开放度方面对中国OFDI的吸引力更强,表明中国OFDI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动机有较为明显的区别。第五,“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与中国OFDI关系的稳健性较弱。在考虑空间相关性之后,“一带一路”国家的中国OFDI存在空间依赖关系,但两者关系不再显着。从时间样本异质性来看,“一带一路”国家总体和发达国家的评级与中国OFDI在金融危机前为不显着的正向关系,在金融危机后变为显着的负向关系,表明“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与中国OFDI的关系并不稳定,会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而产生变化。从变量滞后性来看,当使用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序列与原序列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
杜萌[5](2016)在《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元国际化的比较分析》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从“贸易”向“投资”转变,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也顺势调整,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需要新的驱动引擎支撑。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下的重要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历史演进的比较分析视角,探究货币国际化驱动的一般性规律,剖析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同一经济发展阶段条件下中日两国货币国际化的路径和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探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合理路径。论文从现实背景出发,在论述了基本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等问题后,从贸易结算、国际收支、对外直接投资与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日元国际化经验四个角度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现有关于国际收支、资本账户开放及货币国际化的理论虽然也涉及到资本输出或资本项目逆差来推动一国货币的输出,但是并未细化到当前在中国发展中更为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层面,而且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和机制分析尚有欠缺,也未有文献通过货币国际化历史演进的国际比较研究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下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以上不足也成为了本文研究的主题和重点。论文建立了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的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基于货币国际化历史演进规律和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分析,利用模型构建和规范分析挖掘了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的作用机制: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长期过程,货币国际化的历史演进脱离不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客观规律,同时,货币国际化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国家发展各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到对外直接投资层面,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的发展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既可以形成本币输出的有效渠道,在货币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满足国外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又能为本币回流创造条件,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作用于贸易、国际分工等不同方面从而影响货币国际化发展。作用机制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以日元为例,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和日元国际化的演进比较并进行实证检验,目的在于为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提供历史证据,也能印证机制分析的相关结论。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和日元国际化演进比较来看,日元国际化从萌发、推进到扩张、衰退及调整,不论从时间节点的转换,还是各阶段表现出的特征都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演进过程紧密衔接。而实证分析也能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日元国际化的促进影响。对外直接投资为日元的国际使用创造了输出渠道,也给日元的使用创造了市场和空间,使日元能在激烈的国际货币使用竞争中占据优势,并且持续更好的发挥国际货币的各项职能。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是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关键因素,探究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不仅在理论层面是有效的,通过历史数据的检验也是可行的。在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部分首先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然后,通过借鉴日元国际化的实证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并通过中日货币国际化的比较分析,挖掘出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现实路径。从比较分析和检验结果来看,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对外直接投资会产生同样的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从微观企业的国际化运营与宏观层面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调节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当前和未来发展中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差异,因此,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前瞻性分析也十分必要。前瞻性分析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出发,辅之以实证分析,预测了对外直接投资未来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未来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人民币输出,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新的驱动力,而且还能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宏观布局,加速人民币离岸市场合理发展,并且化解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可能遇到的“特里芬难题”。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还是人民币国际化演进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在经济发展处于一定阶段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客观需求,是水到渠成,而非刻意为之。论文还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策略,分别是利用亚投行等国际性金融机构促进人民币对外投资、通过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人民币的使用以及运用体制机制变革和法律体系完善带动人民币对外投资便利化。论文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为: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方面:论文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站在历史演进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的历史演进规律和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并从理论模型与规范分析两个方面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影响的传导机制。这不仅丰富了货币国际化驱动因素的理论研究,也为进一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影响的研究是在综合国际货币历史演进规律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研究还具备较高的理论普适性,可以为不同种类货币的国际化问题提供理论参考。第二,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论文在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的一般影响后,通过对日元和人民币的比较分析,分析两国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共同特征,挖掘出两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本币国际化演进的共同规律,充分论述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机制与路径。这一方面极大丰富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研究,拓宽了人民币国际化理论研究的范围,另一方面也为持续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三,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前瞻性分析: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以及对“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分析,将“一带一路”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这一现实层面的战略问题扎根到理论研究层面,丰富了“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的研究,也为政策研究找到了理论性质的证明。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本文通过对同一经济发展阶段条件下中日两国货币国际化的路径方式进行比较,挖掘出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新样本,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路径经验,从现实层面把握了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第二,通过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并具体分析这一影响的现实路径,厘清了对外直接投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机制,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所能解决的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的隐患,找到了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切入点,对全面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价值。第三,本文站在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角度上,剖析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在未来产生的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前瞻性分析,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对策,对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提供了合理化建议,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独特的分析视角——历史演进规律下的国际比较:虽然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内外部因素相差很大,但是国家间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很小,国家间相同发展阶段的整体经济表现也极为相近。因此,本文从历史演进规律下的国际比较视角出发,研究某一发展阶段不同国家进行货币国际化时的相似路径和手段,剖析特定历史阶段下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影响的具体表现,这为研究货币国际化问题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视角;第二,历史动态演进规律下全面的作用机制分析:本文利用规范分析方法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货币国际化的作用机制。在对外直接投资与货币国际化的演进规律分析基础上,本文全面描述了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现实路径,是对现有货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驱动因素及路径问题研究的重要补充;第三、创新严谨的实证分析:本文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实证分析是具有开创性的,目前尚未有文献对二者的关系利用现有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而且,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的思路也是创新严谨的。同时,本文通过实证方法估计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未来的中长期影响也具有独创性。本文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一方面补充了已有研究缺乏实证检验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为探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合理路径提供了充分的实证证据支撑。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统计数据不足带来的局限:论文的实证研究中采用了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公开统计资料中人民币贸易结算等方面的数据尚未具体到国别层面,因此,在实证分析中无法运用面板数据的相关方法更加具体的分析国别层面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加之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时间较短的限制也对问题的预测分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二是对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提出思路和框架性建议,由于数据和资料的不充分,以及推进时间较短的限制,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合理路径的结论和建议只能停留在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整体思路和前瞻性的分析,无法更加具体的涵盖企业跨国经营中有效扩大人民币使用的具体方式和针对不同国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同路径。随着数据资料的完善和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推进,以上问题将在未来的进一步研究中不断完善与深入。
肖丽[6](2014)在《金融开放的银行稳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和关键,特别在当今金融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银行业面临动荡不安的国际国内金融形势,面对不断变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承受不对称信息以及信息瞬时扩散的压力,接受金融危机与银行危机发生频率高、间隔时间短的客观现实。基于这样复杂的环境,系统研究银行稳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金融开放为背景,以银行稳定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赋予银行稳定新的内涵,指出理解银行稳定内涵应注重其动态性、风险性、效率性以及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参与者行为决策的影响性。梳理我国银行业开放进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总结我国银行体系不稳定的主要表现形式,即不良资产过高、银行挤兑、到期不能支付。在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以及国家信用隐性支持的条件下,我国银行体系未发生系统性的银行危机,但在深入开放与进一步发展进程中,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在复杂的国际国内金融环境下,影响银行稳定的因素众多,本文将研究边界限定在银行体系自身因素、外源性因素和信息因素三个角度,深入剖析这些关键因素影响银行稳定的机理。其中,银行体系自身因素角度从资产负债错配、货币错配、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公司治理方面分析了影响银行稳定的机理;外源性因素角度从金融自由化、发展环境两大方面分析了影响银行稳定的机理;信息因素角度,研究信息扩散对于银行危机传染的作用,从时空维度分析了信息扩散对于银行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并归纳了银行危机时空传染的信息扩散特点。分析了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会使得市场参与主体产生从众行为,进而导致银行挤兑和银行危机发生,并基于布瓦索的信息空间理论构建了银行稳定的信息空间。在实证分析方面,以上述三类因素为基础构建银行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7-2012年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熵权法等数学方法对我国银行内在稳定指数进行了测算,对银行内在稳定和外源性因素以及信息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整体上对我国银行稳定程度进行了测算,得出我国银行稳定程度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结论。针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最后从加强银行内在稳定的基础、强化对外源性风险的防控、加强银行信息披露、建立稳定良好的银行运营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维护我国银行稳定的保障机制。本文有以下创新点:(1)研究视角创新:银行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是开放的、不断变化的,本文将银行稳定问题的研究置于动态发展变化的金融开放背景下,并在研究中融入了时代背景变化所引致的新因素,具有新颖的视角。(2)研究内容创新:提出金融开放条件下银行稳定的新内涵;系统剖析影响银行稳定的关键因素与影响机理,将公司治理、金融混业经营、信息等新因素考虑进来;从信息角度出发,研究了信息扩散、信息不对称及市场参与主体认知对银行稳定的影响,基于布瓦索的信息空间理论建立了银行稳定的信息空间;根据银行稳定的关键影响因素,选取恰当的指标,构建了银行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银行稳定程度进行了测算。(3)研究方法创新:综合运用熵理论、因子分析法、格兰杰因果分析等方法,尤其是将客观赋权重的熵权法引入到银行稳定问题的研究中来,客观赋予各个因素权重,使计算结果更加客观、准确率更高。
严晨[7](2013)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金融的成熟和繁荣,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家主义”再度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类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角色的比较,关注了四个基本问题:(1)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各国的国家角色;(2)不同历史时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异同及其原因;(3)不同类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异同及其原因;(4)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同其他国家的异同及其未来发展。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国家角色为研究目的,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研究框架,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方法、内容框架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主要是理论研究。从国家自主性的角度对经济和金融发展中的国家角色进行分析,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做好理论基础。并且还通过比较马克思理论同西方经济学理论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不同分析来比较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国家角色。第三章是历史比较研究。本文根据生产力和金融发展的水平,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对各自阶段中最典型和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建设的背景、过程、意图、具体政策和角色的转换等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国家进行历史比较,指出了随着金融的发展和成熟,国家角色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愈加重要的事实。尤其通过对其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家同金融市场的关系的历史比较,驳斥了绝对的自由市场理论。第四章是横向比较研究,本文依据金融中心的计价货币将国际金融中心划分为服务型和经济型、依据金融和经济的相对阶段关系将国际金融中心划分为赶超型和成熟型,并对他们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将这两种类型的两两匹配,归结出四种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模式,并就此对其国家自主性、国家能力、国家干预等进行深入的比较,由此得出某一类型国家角色的特征。如经济型-赶超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会出现国家同银行关系紧密的特征。第五章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在比较视野下对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对中国的国家意图、金融发展和开放水平、金融发展模式和具体战略等都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独有的机制安排使得中国的金融企业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国家性,保证了中国的国家自主性。但这面临着开放带来的挑战,需要尽快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和国家管理水平。
张冬[8](2013)在《主权财富基金的政治经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主权财富基金虽然诞生于上世纪,但在近十年却成长迅速,并成为次贷危机之后影响国际经济、政治、金融和投资的重要角色,也是本世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支重要的跨国投资力量。主权财富基金崛起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是战后国际环境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不合理货币金融体系催生的必然结果,当然也是主权财富基金母国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方式之一,而且其中还蕴含了投资主体自身成长与发展的主观需求。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巨大的今天,主权财富基金除了对母国的经济金融产生影响之外,还因其投资行为而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国际体系产生重要影响,这些方面不但包括对发达国家既有权力和地位的挑战,而且还包括对中心国金融霸权基础的削弱以及现有国际规则约束的冲击。因此,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和既有国际地位,以及私人自由主义经济价值观的维护,西方发达经济体通过颁布和修订相应的国内外法规、严格“国家安全”审查、不利于投资对象的非理性指责和限制手段对主权财富基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加以约束。除此之外,一些发展中民族国家也因为部分主权财富基金的大比例投资,兴起了民族经济主义的保护浪潮。这些方面的深入探究,不仅能够化解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过程中所面临的国内外阻力和压力,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分析主权财富基金与东道国博弈的实质,洞悉东道国保护主义背后的真实原因。更为重要之处则在于探寻矛盾双方的共赢之道,因为这有利于两者整体福利的提升。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也于2007年成立了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主权财富基金来开展海外投资,以此探索外汇储备保值和增值的有效运用之道,化解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了解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成立的内在原因,掌握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特点,理解主权财富基金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所采取的自主行为的积极意义,对于消除发达国家特别是主要矛盾方美国的打压与限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发挥主权财富基金对中国经济金融的益处,弥补其经验的不足,扩大其优势,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对于探索国有资本的海外投资之道,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实现国家财富的保值和增值大有益处。通过分析和论证,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面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主权财富基金的崛起既是不合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下世界经济长期失衡的产物,也是陷入经济危机困境之中发达经济体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不得已之举。再有,主权财富基金母国国家财富的保值增值,维护国内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全球竞争的现实需求,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摆脱发达经济体依附、消除发达经济体盘剥,谋求经济自主的尝试和探索,也成为主权财富基金不断发展的客观基础。同时,成立后的主权财富基金,为抵御投资风险,促进发展,打造优秀跨国投资机构从而参与国际竞争,也有做大做强的主观需要。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新世纪主权财富基金的崛起。第二,在国内层面,主权财富基金基于国家经济利益导向的投资行为和特点,在对母国经济金融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受制于母国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国内因素的影响。在国际层面,主权财富基金在对西方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和主导的国际体系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对既有国际监管规则形成挑战,并由此引发了东道国特别是发达经济体东道国一系列的反弹。国际金融体系主导国不仅通过制定相应的国际监管规则对其加以约束,而且在国内不断强化投资保护主义,出台一系列新法案来限制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行为。通过分析主权财富基金对投资对象公司价值的影响,从微观经济层面明晰了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行为所呈现出的积极意义,并就主权财富基金与投资对象合作与共赢的渠道和方式进行了梳理与归类。进一步,通过深入分析东道国投资保护主义的本质,阐述了保护主义所带来的危害,特别就主权财富基金与东道国的博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为有效解决这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论文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之道,明确了主权财富基金的自主作为以及母国内外政策的协调与配合,特别是详细阐述了主权财富基金与东道国博弈均衡的内涵、实现条件以及益处。第三,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创立除了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之外,还主要受制于中国经济的内在矛盾,而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设立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矛盾的化解。除了共同的投资特点之外,中投公司与众不同的投资特点可以满足国内经济金融的需要并带来益处,当然也会对国际社会产生正反两个方面的冲击。通过分析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便能够找出国内外因素对其产生的制约,特别是主要矛盾方美国对中国自主经济行为的抑制与策略并加以克服,从而进一步为中国主权财富基金顺利开展海外投资,规避投资风险,积累经验,壮大实力,实现与东道国和投资对象的共赢,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提供帮助。
刘坤[9](2012)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推行金融自由化,解除金融管制;发展中国家也逐步放开国内金融市场,取消信贷管制、利率管制,实行银行私有化、资本账户自由化。多数转轨国家根据“华盛顿共识”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改革、自由化的措施,包括把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分离,取消货币兑换限制,实施利率自由化,对国有银行实行结构重组和私有化,允许设立新的银行等。同时,建立起基本的银行监管制度,实行新的银行法和监管法律。在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许多转轨国家取消了跨境股票和债券投资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进入,实现了资本账户自由化。银行和证券市场发挥了金融中介、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转轨国家金融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对外资的依赖。在中东欧国家,外资银行居于主导地位。在俄罗斯,银行大量借入外债。国际资本的流入补充了转轨国家储蓄和投资的缺口,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满足了消费和投资需求。在转轨国家经济增长和金融深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金融隐患。例如,资本流入催生了东道国资产泡沫,对转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造成压力,也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在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国际资本出现逆流,势必对转轨国家金融业产生冲击。而且,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构成直接威胁。本文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安全及金融全球化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说明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做了介绍。第二章为金融全球化、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相关理论。首先,讨论了金融全球化的有关理论,回顾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其次,讨论了金融发展理论,并分析了金融发展与金融全球化的关系。最后,探讨了金融安全的有关理论,分析了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安全、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以及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的关系。第三章分析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和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业发展。首先,分析了转轨国家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包括银行业的改革与对外资开放。其次,分析了转轨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包括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外资进入转轨国家资本市场的情况。最后,分析了转轨国家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了转轨国家金融结构的特点,即转轨国家金融业以银行为主,而不是以市场为主的发展模式,随后探讨了转轨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第四章探讨金融全球化与俄罗斯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安全问题。首先,回顾了转轨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和资本流入的情况,特别分析了转轨国家资本流入的结构特征。其次,分析了外资与转轨国家银行业稳定性的关系。论文以俄罗斯为案例,分析了银行业利用外资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政府实施资本管制措施的有效性。论文还分析了外资与转轨国家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关系,采用VAR模型重点分析了俄罗斯股票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性。第五章分析俄罗斯和中东欧转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安全问题。首先,探讨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性。其次,讨论了财政货币政策在维持转轨国家金融安全方面的作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减少国际资本流动损失,转轨国家应当实施反周期的财政货币政策,从而确保本国金融稳定性。最后,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转轨国家应对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第六章研究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和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监管问题。首先,分析了转轨国家对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监管以及资本管制的情况。其次,讨论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转轨国家对于金融部门的救助措施。最后,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和合作。第七章对全文做了总结,并且阐述了俄罗斯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一体化与金融安全问题对于中国的启示。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金融安全,受到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资本流入推动了东道国消费和投资增长,但是也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经常账户赤字和外债高筑等不稳定因素,致使宏观经济偏离均衡轨道,造成金融隐患。一旦国际国内经济出现波动,国际资本逃往安全港,大量流出东道国,致使宏观经济形势逆转,本币贬值,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下跌,甚至引发经济金融危机。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稳健的宏观经济管理、审慎的金融监管,是转轨国家从金融全球化中受益的条件。(2)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宏观稳定性至关重要。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于维护转轨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性、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金融投机爆发前抑制金融投机的发生,二是在金融投机爆发后减轻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为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转轨国家需要实施反周期的经济政策,在繁荣时期避免资本过度流入,遏制通货膨胀以及过度消费;而在国际需求大幅下滑、经济衰退时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支持实体部门,刺激国内需求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复苏,维护本国金融安全。(3)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具有相关性。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是促进转轨国家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实践表明,转轨国家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安全的金融环境。反之,当转轨国家爆发金融危机时,会对本国的金融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不仅仅是银行业、证券市场的规模扩张,还包括金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金融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将促进转轨国家的金融安全。因此,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4)转轨国家审慎的金融监管对于维护金融安全不可或缺。政府应当实施审慎的银行业监管、证券市场监管,在必要时可以采用可行的资本管制措施。对于转轨国家来说,国际资本流入导致银行业信贷快速增长。过快的贷款增长对于转轨国家金融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监管当局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本文认为转轨国家金融安全并不仅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全球金融监管体制等外部因素有关,而且与转轨国家内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金融监管政策措施等密切相关。(2)发挥政府作用,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管理、审慎的金融监管,对于转轨国家金融稳定至关重要。但是,不同转轨国家在发挥政府作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转轨国家金融稳定性的差异。
邓敏[10](2013)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时机抉择及政策选择》文中认为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实施金融开放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虽然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都表明,金融开放将加快一国经济的增长,但实证研究不仅未发现金融开放支持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有力证据,而且这些国家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也引起大家对金融开放的反思。本文以金融开放综合效益为视角,通过研究初始条件对一国金融开放效益的作用,并总结新兴经济体的经验,从而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实践提出政策建议。论文一共分为六章。论文的第一章为导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分析方法,以及全文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框架安排。论文的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学者在金融开放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文献综述,我们按照研究逻辑分别从对金融开放的定义、金融开放的衡量、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金融风险效应等四个方面进行评述。论文的第三章讨论了金融开放初始条件的理论来源,并对初始条件对金融开放效益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论文的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建立金融开放初始条件评估系统,并基于金融开放综合效益,检验估计了各初始条件的门槛目标值。论文的第五章通过简单回顾我国金融开放的进程和开放初始条件的发展状况,运用上一章建立的金融开放初始条件评估系统,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80年到2010年)实施金融开放的经济金融条件成熟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我国金融开放的政策建议。论文的第六章通过总结新兴经济体实践经验,给出发展中国家运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政策建议。
二、东道国本币业务优势难以动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道国本币业务优势难以动摇(论文提纲范文)
(1)资本账户开放的门槛效应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机制分析 |
1.3.2 实证分析 |
1.3.3 案例分析 |
1.3.4 理论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 |
1.6.2 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资本账户开放与资本管制 |
2.1.1 资本账户开放的定义 |
2.1.2 对开放资本账户的质疑 |
2.1.3 资本管制成本 |
2.2 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 |
2.2.1 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2.2 资本账户开放的门槛效应研究 |
2.3 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波动 |
2.3.1 资本账户开放与宏观经济波动 |
2.3.2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与经济波动 |
2.3.3 长期直接投资与经济波动 |
2.4 资本账户开放路径研究 |
2.4.1 不同类型资本账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4.2 资本账户开放路径 |
2.4.3 资本流动管理 |
2.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历程 |
3.1 资本账户开放历程 |
3.1.1 第一阶段(1978-1996年) |
3.1.2 第二阶段(1997—2000年) |
3.1.3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 |
3.2 资本账户开放现状 |
3.3 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跨境资本流动渠道与规模 |
3.3.1 直接投资 |
3.3.2 证券投资 |
3.3.3 其他投资 |
3.3.4 通过经常账户 |
3.3.5 通过其他渠道 |
第四章 不同类型资本账户开放的门槛效应 |
4.1 不同类型资本账户开放的国别差异 |
4.1.1 基础理论和模型 |
4.1.2 计量模型 |
4.1.3 变量说明 |
4.1.4 资本账户开放度说明 |
4.1.5 实证分析 |
4.2 不同类型资本账户开放的门槛效应研究 |
4.2.1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 |
4.2.2 实证分析 |
4.3 不同类型资本账户开放的门槛效应进一步研究 |
4.3.1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基本面 |
4.3.2 门槛效应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期限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波动 |
5.1 资本流动引起经济波动的理论模型 |
5.1.1 资本流动开放环境下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模型 |
5.1.2 资本流动开放环境下的经济政策影响分析 |
5.2 短期资本流动对经济冲击的理论分析 |
5.2.1 期跨境资本流动与汇率波动的机制分析 |
5.2.2 短期资本流动与货币供给波动的机制分析 |
5.2.3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与股价波动的机制分析 |
5.2.4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与产出波动的机制分析 |
5.3 短期资本流动对经济冲击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设定 |
5.3.2 数据说明 |
5.3.3 实证结果 |
5.4 长期资本流动对经济冲击的理论分析 |
5.4.1 直接投资引起汇率波动的机制分析 |
5.4.2 直接投资引起国际收支波动的机制分析 |
5.4.3 直接投资引起产出波动的机制分析 |
5.5 长期资本流动对经济冲击的实证分析 |
5.5.1 参数估计结果 |
5.5.2 不同时点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 |
5.5.3 不同提前期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 |
5.6 不同期限资本流动对经济冲击的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案例分析 |
6.1 未达门槛就开放的教训:墨西哥 |
6.1.1 政局动荡 |
6.1.2 贫富差距巨大 |
6.1.3 贸易赤字 |
6.1.4 国内储蓄低 |
6.1.5 外汇储备难以维持汇率 |
6.1.6 引资结构不合理 |
6.1.7 墨西哥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6.2 激进开放模式的失败经验:泰国 |
6.2.1 开放的历程 |
6.2.2 金融市场改革 |
6.2.3 金融危机的爆发 |
6.3 激进失败转向渐近成功模式:智利 |
6.3.1 激进模式阶段:1974至1982年 |
6.3.2 债务危机、资本管制阶段:1982-1984年 |
6.3.3 渐进模式阶段:1985至1997年 |
6.4 泰国和智利的开放经验的对比及对中国的启示 |
6.5 资本流动管理的失败经验:韩国 |
6.5.1 渐进模式阶段:1981年至1992年 |
6.5.2 激进模式阶段:1993年至1997年 |
6.5.3 危机前失败的资本流动管理 |
6.5.4 危机后的金融改革 |
6.5.5 韩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路径选择 |
7.2.1 将全面完善初始条件作为开放的基础 |
7.2.2 坚持积极的渐进开放模式 |
7.2.3 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
7.3 新时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建议 |
7.3.1 用资本账户开放支持“一带一路”倡议 |
7.3.2 继续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发展 |
7.3.3 积极建立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来源 |
1.2.1 垄断优势论 |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2.3 内部化理论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价值链理论 |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难点和不足 |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走出去”战略 |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
3.2.1 国美进军香港 |
3.2.2 苏宁的国际化 |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变量选择 |
3.4.2 模型设计 |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
5.1 “走出去”战略 |
5.1.1 “走出去”的内涵 |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5.1.3 “走出去”的概况 |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
6.1 跨境电子商务 |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
6.1.2 跨境网络零售 |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
6.6.4 改进物流效率 |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1 “一带一路”倡议 |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
8.2.1 中亚五国 |
8.2.2 东南亚十一国 |
8.2.3 南亚八国 |
8.2.4 独联体七国 |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中国参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本文的结构安排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缘由 |
一、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
二、国际经济失衡带来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特里芬悖论 |
二、货币危机理论 |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界定 |
一、相关研究概念的界定 |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价值判断 |
第四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及流动性管理缺陷的研究 |
二、关于汇率制度的失效及国际收支调节的研究 |
三、关于国际金融监管的缺陷及治理的研究 |
四、关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可持续的合理性研究 |
五、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国际储备货币变革的历史分析 |
一、“黄金-英镑本位” “黄金-美元本位”和 “美元本位”的历史背景 |
二、“黄金-英镑本位”“黄金-美元本位”和“美元本位”的运行机制 |
三、从“黄金货币化”到“黄金非货币化”变革的历史必然 |
第二节 国际汇率制度变革的历史分析 |
一、由“固定汇率制”到“浮动汇率制”历史循环的背景 |
二、“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中间汇率制”的运行机制及价值判断 |
第三节 国际金融合作变革的历史分析 |
一、国际货币体系各阶段的国际金融合作的历史描述 |
二、国际金融合作形式变革的历史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一节 美国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 |
一、政府公共债务可持续性的定义及已有相关研究 |
二、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的实证分析 |
三、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的启示 |
第二节 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可持续性 |
一、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历史考察 |
二、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三节 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可持续性 |
一、美元成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历史考察 |
二、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四节 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计价货币的可持续性 |
一、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计价货币的历史考察 |
二、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计价货币的可持续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一节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现状 |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储备货币现状 |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汇率制度 |
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金融合作 |
第二节 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运行缺陷 |
一、美元本位的不良影响 |
二、其他主要储备货币的运行困境 |
三、SDR的局限 |
第三节 现行国际汇率制度的运行缺陷 |
一、发达国家浮动汇率制调节对国际经济的负面影响 |
二、中间汇率制度的不断崩溃:经济危机的频发 |
第四节 现行国际金融合作机制的缺陷 |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缺陷 |
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弊端 |
三、区域金融合作“欧元区”的运行困境 |
四、“拉美美元化”对拉美经济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构想 |
第一节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构想 |
一、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构想概述 |
二、多极主权信用货币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国际汇率制度体系改革的构想 |
一、1976 年以来的汇率制度安排与评价 |
二、国际汇率制度的选择 |
三、国际汇率制度体系改革的构想 |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构想 |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设计 |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管机制设计 |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机制设计 |
第四节 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构想 |
一、国际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的发展现状 |
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中国参与路径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发展机遇 |
一、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 |
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机制的建立 |
三、人民币在跨境直接投资中的使用 |
四、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路径 |
一、后危机时期各国对国际储备货币的调整 |
二、助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货币 |
三、人民币加入SDR,提升SDR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汇率体系改革的路径 |
一、后危机时期各国对货币锚的调整 |
二、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
三、推动区域汇率合作机制建设 |
四、人民币加入SDR,完善超主权货币的汇率稳定机制 |
第四节 中国参与国际监管体系改革的路径 |
一、助推成立新的国际金融机构 |
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立 |
三、推动双边金融监管合作 |
四、借助G20平台发出中国声音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与FDI的关系研究 ——基于CCA与国际评级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问题的界定 |
1.2.1 “一带一路”国家界定 |
1.2.2 “一带一路”国家分类 |
1.2.3 主权信用评级量化标准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主权信用评级文献 |
1.3.2 对外直接投资文献 |
1.3.3 主权信用评级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文献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主权信用评级相关理论 |
2.1.1 主权信用评级与信息不对称相关理论 |
2.1.2 主权信用评级和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
2.2 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
2.2.1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3 主权信用评级与对外直接投资的逻辑关系 |
3 “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
3.1 “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趋势 |
3.1.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趋势 |
3.1.2 按地区分类的主权信用评级趋势 |
3.2 “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调整频率 |
3.2.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调整频率 |
3.2.2 按地区分类的主权信用评级调整频率 |
3.3 “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
3.3.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FDI规模 |
3.3.2 按地区分类的FDI规模 |
3.4 “一带一路”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
3.4.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OFDI规模 |
3.4.2 按地区分类的中国OFDI规模 |
本章小结 |
4 主权信用评级模型的测算与评述 |
4.1 CCA模型 |
4.1.1 模型构建 |
4.1.2 CCA评级测算 |
4.2 国际评级模型 |
4.2.1 标准普尔公司模型 |
4.2.2 穆迪公司模型 |
4.3 主权信用评级模型评述 |
4.3.1 主权信用评级的模型透明度 |
4.3.2 主权信用评级的信息有效性 |
4.3.3 主权信用评级的利益冲突 |
本章小结 |
5 “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与FDI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说明 |
5.2 CCA评级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检验 |
5.2.2 静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 |
5.3 国际评级的实证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与模型检验 |
5.3.2 静、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
5.3.3 专题讨论 |
本章小结 |
6 “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对中国OFDI的实证研究 |
6.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6.2 CCA评级的实证分析 |
6.2.1 模型检验 |
6.2.2 静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 |
6.3 国际评级的实证分析 |
6.3.1 模型检验 |
6.3.2 静、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
6.3.3 专题讨论 |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元国际化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的作用机制 |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历史演进规律 |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机制 |
第三章 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以日元为例 |
第一节 日元国际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参照 |
第二节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日元国际化的演进比较 |
第三节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对日元国际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四章 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路径 |
第三节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检验 |
第四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前瞻性分析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预测:基于VAR模型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金融开放的银行稳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基础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金融深化理论 |
2.1.2 银行稳定理论 |
2.1.3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1.4 行为金融学理论 |
2.2 与论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
2.3 金融开放的银行稳定新内涵与相关概念辨析 |
2.3.1 对稳定的理解 |
2.3.2 银行稳定内涵的界定 |
2.3.3 金融开放下银行稳定的新内涵 |
2.3.4 与银行稳定相关的概念辨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开放条件下发生银行危机的可能性 |
3.1 我国银行业开放的进程 |
3.2 我国银行体系的风险事件 |
3.3 我国未发生系统性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 |
3.3.1 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 |
3.3.2 资本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开放 |
3.3.3 国家信用的隐性支持 |
3.4 发生银行危机的可能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开放的银行体系自身因素及影响银行稳定的机理 |
4.1 资产负债错配与银行稳定 |
4.2 货币错配与银行稳定 |
4.3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与银行稳定 |
4.4 流动性与银行稳定 |
4.5 公司治理与银行稳定 |
4.6 本章小结 |
5 开放的外源性因素及影响银行稳定的机理 |
5.1 金融自由化因素影响银行稳定的机理 |
5.1.1 利率自由化与银行稳定 |
5.1.2 银行混业经营与银行稳定 |
5.1.3 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与银行稳定 |
5.1.4 外资银行进入与银行稳定 |
5.2 发展环境因素影响银行稳定的机理 |
5.2.1 金融创新环境与银行稳定 |
5.2.2 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与银行稳定 |
5.3 本章小结 |
6 开放的信息因素及影响银行稳定的机理 |
6.1 对信息的理解 |
6.2 信息扩散的银行危机传染 |
6.2.1 时间层面的银行危机传染 |
6.2.2 空间层面的银行危机传染 |
6.2.3 银行危机时空维度传染的信息扩散特征 |
6.3 市场参与主体认知与银行危机传染 |
6.3.1 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市场参与主体认知与银行危机 |
6.3.2 信息不对称与预期条件下市场参与主体认知与银行危机 |
6.4 构建基于信息空间的银行稳定系统 |
6.4.1 布瓦索的信息空间理论 |
6.4.2 信息空间理论对银行稳定分析的适用性 |
6.4.3 引入信息空间理论的银行稳定机制的构建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银行稳定的测算与实证 |
7.1 我国银行稳定的数据表征 |
7.2 银行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1 银行稳定评价原则 |
7.2.2 银行稳定量化及指标选择依据 |
7.3 我国银行稳定程度的测算 |
7.3.1 银行内在稳定指数测算 |
7.3.2 其他因素与银行内在稳定关系的考量 |
7.3.3 我国银行稳定程度的综合测算 |
7.4 本章小结 |
8 维护我国银行稳定的保障机制 |
8.1 加强银行内在稳定的基础 |
8.1.1 发展多层次多元化业务 |
8.1.2 强化银行内部治理 |
8.1.3 有效化解不良资产 |
8.2 强化对外源性风险的防控 |
8.2.1 防范利率与汇率风险 |
8.2.2 建立和完善全面风险监管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 |
8.3 加强银行信息披露 |
8.3.1 提高银行信息披露水平 |
8.3.2 监管部门加强信息披露管理 |
8.3.3 加强信息技术开发 |
8.4 建立稳定良好的银行运营环境 |
8.4.1 建设信用文化体系 |
8.4.2 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 |
8.4.3 完善银行业市场退出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 |
1.2.2 国际金融中心的分类 |
1.2.3 国家的定义 |
1.3 理论综述 |
1.3.1 国家角色理论 |
1.3.2 政治经济理论中的国家角色 |
1.3.3 国际金融中心理论中的国家作用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分析方法 |
1.4.2 实证分析方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5.1 内容框架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家角色的理论分析 |
2.1 国家和国家自主性 |
2.1.1 本文的国家定义 |
2.1.2 国家角色的研究路径:国家自主性 |
2.1.3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国家自主性比较 |
2.2 国家自主性的组成要素 |
2.2.1 理念要素:国家意图 |
2.2.2 结构要素:国家能力 |
2.2.3 不同要素对国家角色的影响 |
2.3 经济发展中的国家自主性 |
2.3.1 国家与经济发展 |
2.3.2 国家与市场 |
2.3.3 跨国经济对国家角色的影响 |
2.3.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国家角色 |
2.3.5 国有企业和国家角色 |
2.4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自主性 |
2.4.1 金融与经济 |
2.4.2 国际金融中心 |
2.4.3 本文的两种分析视角 |
2.4.4 国家应对金融危机 |
第三章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家角色的历史比较分析 |
3.1 国际金融中心萌芽时期——13 世纪至 18 世纪中期 |
3.1.1 国际金融中心出现的国家基础 |
3.1.2 重商主义思想和国家干预 |
3.1.3 从意大利到荷兰 |
3.1.4 伦敦的兴起 |
3.1.5 国际金融中心萌芽阶段国家角色的特点 |
3.2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成熟时期——18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 80 年代 |
3.2.1 商业市场社会形成与国家角色的转变 |
3.2.2 英国的国家金融管理形成新的国家职能 |
3.2.3 纽约和伦敦的国际竞争 |
3.2.4 日本的政府-金融关系和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3.2.5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成熟时期国家角色的特点 |
3.3 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竞争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今 |
3.3.1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创新 |
3.3.2 美国政府的金融管制 |
3.3.3 英国政府的大爆炸改革 |
3.3.4 东京的仿效——日本的大爆炸改革 |
3.3.5 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竞争时期的国家角色 |
3.4 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国家角色比较 |
3.4.1 国家意图比较 |
3.4.2 国家能力比较 |
3.4.3 国家与金融市场关系比较 |
3.4.4 国家干预比较 |
第四章 不同类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家角色的比较分析 |
4.1 功能型和服务型金融中心 |
4.1.1 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 |
4.1.2 服务型国际金融中心 |
4.1.3 发展方式的国家选择比较:独立发展和依附发展 |
4.2 成熟型和赶超型金融中心 |
4.2.1 成熟型国际金融中心 |
4.2.2 赶超型国际金融中心 |
4.2.3 两种模式的国家优势比较 |
4.3 不同类型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比较分析 |
4.3.1 四种典型类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4.3.2 四类金融中心的国家自主性的比较分析 |
4.3.3 四类金融中心的国家干预比较分析 |
4.3.4 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的比较 |
4.4 不同类型国家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危机应对的国家角色比较 |
4.4.1 全球金融危机 |
4.4.2 金融危机对国家角色的影响比较 |
4.4.3 国家能力和国家政策比较 |
4.4.4 国内角色比较 |
4.4.5 国际角色比较 |
第五章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
5.1 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意图、基础和模式 |
5.1.1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意图 |
5.1.2 中国金融体系的当前结构 |
5.1.3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
5.1.4 中国的金融开放水平 |
5.1.5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
5.2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 |
5.2.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设想的提出 |
5.2.2 上海金融中心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
5.2.3 上海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发展水平 |
5.2.4 上海金融中心对外开放水平 |
5.2.5 地方政府作用和上海金融中心未来发展 |
5.3 国家主导下的推动国内金融市场逐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
5.3.1 境内外市场的联动发展的国家设计 |
5.3.2 人民币国际化 |
5.3.3 香港离岸金融中心 |
5.3.4 中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5.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统一 |
5.4.2 中国的国家-金融关系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5.4.3 全球化和中国金融发展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主权财富基金的政治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逻辑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难点与创新 |
第1章 主权财富基金及其理论基础 |
第1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特征 |
1.1.1 主权财富基金的界定 |
1.1.2 主权财富基金与其他跨国投资机构的比较 |
第2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简史 |
1.2.1 石油危机期间的初期发展阶段 |
1.2.2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发展阶段 |
1.2.3 全球经济失衡下的大爆发阶段 |
第3节 理论基础 |
1.3.1 国家利益理论 |
1.3.2 依附理论 |
1.3.3 国际投资理论 |
1.3.4 资产配置理论 |
1.3.5 博弈论 |
第2章 主权财富基金崛起的动因 |
第1节 国际环境的演变 |
2.1.1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 |
2.1.2 不合理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
2.1.3 世界经济失衡的加剧 |
2.1.4 危机爆发后发达经济体经济利益的需要 |
第2节 国家经济利益的客观需要 |
2.2.1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
2.2.2 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 |
2.2.3 发展中经济体摆脱依附追求自主的尝试 |
第3节 投资主体自身发展的主观需要 |
2.3.1 跨国投资机构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
2.3.2 企业自身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
第3章 主权财富基金国家经济利益导向的投资行为及影响 |
第1节 国家经济利益导向的投资行为特点 |
3.1.1 资产配置与投资行为特点分析 |
3.1.2 面临的投资风险与防范 |
3.1.3 投资行为特点与风险防范体现国家经济利益 |
第2节 国家经济利益导向投资行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
3.2.1 对国际政治经济的深刻影响 |
3.2.2 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影响 |
第3节 国家经济利益导向投资行为对母国和东道国的影响 |
3.3.1 对母国经济金融的影响 |
3.3.2 对东道国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
第4节 国家经济利益导向投资行为对投资对象公司价值的影响 |
3.4.1 研究步骤与样本数据 |
3.4.2 对投资对象公司价值的影响 |
3.4.3 对公司价值积极影响的行为方式和途径 |
3.4.4 积极投资与消极投资的比较 |
第4章 主权财富基金的制约因素及应对 |
第1节 国际制约因素 |
4.1.1 国际金融体系主导国的利用与限制 |
4.1.2 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约束 |
4.1.3 国际金融市场的制约 |
第2节 母国的影响因素 |
4.2.1 母国经济形势变化产生的影响 |
4.2.2 母国的监管及国内压力 |
第3节 东道国的保护主义 |
4.3.1 发达国家的投资保护主义 |
4.3.2 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保护主义 |
4.3.3 保护主义的实质及危害 |
4.3.4 主权财富基金与东道国的博弈 |
第4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应对 |
4.4.1 妥善应对责难与歧视 |
4.4.2 自主性增强下的积极参与 |
4.4.3 母国内外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
4.4.4 共赢性博弈均衡的内涵、实现条件与益处 |
第5章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稳步发展探析 |
第1节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创立的内在缘由 |
5.1.1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内在矛盾 |
5.1.2 过量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
5.1.3 中投公司的创立 |
第2节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自有投资特点及影响 |
5.2.1 总体投资特点分析 |
5.2.2 与其它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特点的不同 |
5.2.3 对国际社会的正反向冲击 |
5.2.4 对中国国内经济金融的益处 |
第3节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发展与成长中面临的困难 |
5.3.1 中国周边政治经济形势的日益复杂化 |
5.3.2 美国对中国自主经济行为的抑制与策略 |
5.3.3 约束规则的不切实际与非客观性 |
5.3.4 过多的期望与要求 |
5.3.5 自身经验的不足 |
第4节 因应策略 |
5.4.1 积极应对发达国家的打压与刁难 |
5.4.2 探寻与东道国的互利与共赢 |
5.4.3 主动参与有关规则的制定与修订 |
5.4.4 构建科学的投资组合与风险管控体系 |
5.4.5 机制建设、经验积累与人才培养并重 |
5.4.6 增强对外经济交往的主动性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
5.4.7 优势发挥与影响力提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金融全球化、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相关理论 |
2.1 金融全球化理论 |
2.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 |
2.1.2 新自由主义关于金融全球化的观点 |
2.2 金融发展理论 |
2.2.1 金融发展理论主要观点 |
2.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2.2.3 金融发展与金融全球化 |
2.3 金融安全理论 |
2.3.1 金融安全与金融危机 |
2.3.2 金融安全与金融全球化 |
2.3.3 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 |
2.4 本章小结 |
3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金融发展 |
3.1 转轨国家银行业改革与发展 |
3.1.1 转轨国家银行改革 |
3.1.2 转轨国家银行业对外开放 |
3.2 转轨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 |
3.2.1 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发展 |
3.2.2 外资进入转轨国家证券市场 |
3.3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3.3.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3.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金融全球化与转轨国家金融安全 |
4.1 转轨国家资本流入与金融安全 |
4.1.1 转轨国家资本账户开放 |
4.1.2 转轨国家资本流入结构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
4.2 转轨国家银行业利用外资与金融安全 |
4.2.1 转轨国家银行业所有权结构特点 |
4.2.2 外资与转轨国家银行业稳定性 |
4.3 转轨国家银行利用外资与金融安全实证分析-以俄罗斯为例 |
4.3.1 俄罗斯银行业资本流入情况 |
4.3.2 俄罗斯银行外债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转轨国家资本市场开放与金融安全 |
4.4.1 转轨国家资本市场波动性 |
4.4.2 转轨国家资本市场国际联动性实证分析-以俄罗斯为例 |
4.5 本章小结 |
5 转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安全 |
5.1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安全相关性 |
5.1.1 转轨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性与金融安全 |
5.1.2 转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安全相关性 |
5.2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财政与货币政策 |
5.2.1 转轨国家的财政政策 |
5.2.2 转轨国家的货币与汇率政策 |
5.3 转轨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与措施 |
5.3.1 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与措施 |
5.3.2 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与措施 |
5.3.3 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
5.4 本章小结 |
6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金融监管 |
6.1 国际金融危机前转轨国家的金融监管 |
6.1.1 银行监管 |
6.1.2 证券市场监管 |
6.1.3 资本管制 |
6.2 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的金融监管 |
6.2.1 俄罗斯反危机的金融救助措施 |
6.2.2 其他国家反危机的金融救助措施 |
6.2.3 转轨国家金融业监管面临的挑战 |
6.3 后危机时期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6.3.1 推动国际金融监管 |
6.3.2 加强区域金融监管合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对中国的启示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中国的启示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时机抉择及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创新与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 |
一、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开放 |
二、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三、金融开放的衡量 |
第二节 金融开放效应研究评述 |
一、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 |
二、金融开放与经济金融风险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融开放背景下,初始条件与开放综合效益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初始条件与金融开放的综合效益 |
一、初始条件的理论支持 |
二、金融开放、初始条件和开放综合效益 |
三、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初始条件 |
第二节 金融发展与金融开放综合效益 |
一、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现状 |
二、金融发展对开放增长效应的影响 |
三、金融发展对开放风险效应的影响 |
第三节 制度质量与金融开放综合效益 |
一、制度质量与金融开放效应:主要表现 |
二、制度质量与金融开放效应:作用机制 |
第四节 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综合效益 |
一、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效应:实证考察 |
二、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效应:决定因素 |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开放综合效益 |
一、经验分析 |
二、机制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时机抉择:初始条件成熟度评估 |
第一节 金融开放初始条件评估系统的基本框架 |
一、建立金融开放初始条件评估系统的原则 |
二、金融开放初始条件评估系统的功能 |
三、金融开放初始条件指标体系 |
第二节 初始条件门槛目标值估计:基于综合效益门槛模型的分析 |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
二、初始条件对金融开放效益影响的机制 |
三、门槛效应模型的设定和估计方法 |
四、实证结果 |
五、结论分析 |
第五章 中国金融开放初始条件的评估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金融开放进程和开放初始条件的简要回顾 |
一、中国金融开放进程 |
二、中国金融开放初始条件发展状况 |
第二节 金融开放初始条件评估系统: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
一、样本选取 |
二、金融开放初始条件成熟度评估系统验证 |
第三节 现阶段中国金融开放的政策建议 |
第六章 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选择: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经验 |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形势 |
一、全球流动性现状 |
二、金融危机后,流入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的特点 |
三、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动因 |
四、对新兴经济体的挑战 |
第二节 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措施:各国经验和政策有效性 |
一、新兴经济体的实践经验 |
二、宏观审慎管理的有效性 |
第三节 对我国做好资本流动管理的启示 |
附表 |
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外文部分 |
中文部分 |
致谢 |
四、东道国本币业务优势难以动摇(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本账户开放的门槛效应及路径研究[D]. 胡亚楠.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2]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3]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中国参与路径[D]. 秦卫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4]“一带一路”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与FDI的关系研究 ——基于CCA与国际评级模型[D]. 徐融. 武汉大学, 2017(06)
- [5]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元国际化的比较分析[D]. 杜萌.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1)
- [6]金融开放的银行稳定研究[D]. 肖丽. 北京交通大学, 2014(12)
- [7]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比较研究[D]. 严晨.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8]主权财富基金的政治经济分析[D]. 张冬.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9]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D]. 刘坤.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10]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时机抉择及政策选择[D]. 邓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