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中国德育的现代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谢春涛[1](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江婷[2](2021)在《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吴汝纶德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始终占有核心地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进入了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时期。近代中国,无数有识之士走上救亡与启蒙、变革与革命的道路。处于清末时期的吴汝纶,让教育成为武器,通过学术的力量实现改变国家命运的目的,这一迫切心情,凸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国家的现状,改变国民素质,以求达到兴国强国的目的。吴汝纶的一生都与教育息息相关,是晚清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探路者”、“晚清现代教育的拓荒者”、“制度化教育的开拓者”,是“兼通新旧,融合中西的人物”。吴汝纶的德育思想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持续的学习中逐渐丰富和成熟,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汝纶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达到“普国人而尽教之”“智开然后知德教”的目的以及培养出以“爱国心为主者”的现代人才,这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他所提出的“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智开然后知德教”、“须以养成爱国心为主者”、“无体育则弱”等思想主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吴汝纶的教育思想,也产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系统梳理、专题研究其德育思想的着作、论文较为欠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鉴于以上情况,尝试选取吴汝纶德育思想这一视角,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渊源、实践养成、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首先,详细介绍了吴汝纶先生的生平及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深入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个人背景、理论渊源以及发展历程,认为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既受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也是吴汝纶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思想、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德育现代理论的产物,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萌发、形成、发展和成熟四阶段。其次,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及德育方法。归纳来看,吴汝纶的德育思想主要有“男儿当志在四方”、“德行第一”与“学为立身”相结合的德育目的,以“开民之愚而使之智”、“智开然后知德教”的大德育观,“普国人而尽教之”、“勉成国器”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修身、齐家、治学、为官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培养现代人才的有益尝试等视角高度评价吴汝纶德育思想的重要历史贡献,完整呈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成才与成人的兼顾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在全面论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在目标上、内容上、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并分析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其转化路径进行探索。
韩长袁[3](2021)在《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初探》文中提出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是一个大转型的时期。受西方教育传入的影响,传统教育受到冲击,传统德育观念发生嬗变。在中国德育学科尚未创建之时,具有时代先进性和重要价值的杜威德育思想进入中国,并对中国德育和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改革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学界对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以及西方德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研究较多,但是对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的专门研究却相对较少。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是中外教育交流与比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有鉴于此,本研究对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进行初步探究,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对其时发表的期刊报纸文献、着作、学人日记和回忆录等多元化史料的发掘和利用,力图展现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和影响的早期图景。本研究的主要思路如下:首先,对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背景进行概述,梳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教育思想背景,以及杜威德育思想的重要价值,为杜威德育思想的传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按照杜威来华之前、杜威在华期间、杜威离华之后的时间线索,通过对当时发表的期刊报纸文献、杜威在华讲演、出版的学术着作等揭示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具体路径与方式。再次,归纳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传播媒介多样、传播人员众多、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时间长和范围广。最后,总结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德育研究和教育理论研究的影响,对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改革的影响等方面。
蔡健[4](2021)在《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中提出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自身摆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提升把握时代脉搏、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培养好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论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生活现实遭遇和应对问题为核心,以宏微并重为方法,探索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展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论题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研究,有助于研究视角的创新探索;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批判反思意识,拓展世界视野,审视日常生活,从根源上理解新时代历史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薄弱环节,面对日常生活现实的挑战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思维方法。马克思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发现日常生活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包含人的一切社会关系,是孕育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日常生活披着神秘纱幕、人受抽象统治的事实,阐明了日常生活揭开纱幕的可能。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是批判和建构的统一,具有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和总体性宏微视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洞察日常生活现实提供了具有原则高度的批判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形成应对中国现代性论域中的日常生活现实的理论自觉,应深入挖掘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的要义方法,从而进一步深化改革,守正创新。通过对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及其当代性分析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定位、方法、视域、目标、路径、原则等方面获得理论启示:明确历史方位,转变运思方法,推动宏微视域并重,落实培养路向。在现实问题上,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及其当代发展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空间重构、时间规划和坚持诚意原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日常生活时空问题和异化倾向的改革路径。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宏观视野,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主动承担起为民族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大任;应坚持以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为理论武器和方法指引,锤炼辩证思维,时刻警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日常生活中的隐秘渗透,预防其对人和人的日常生活的麻醉腐蚀,杜绝对奋斗精神、革命意识的消融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守诚意原则,引导学生扎根生活,热爱生活,激发他们创新创造力,培养追求美好生活、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又要保持头脑清醒,明确教育界限,洞察日常生活“美好”和“神秘”,做到基于日常生活又超越日常生活;坚决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抵制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侵蚀,应努力增强对现实的解释和应对能力,培养具有民族血脉和世界胸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阿剑波[5](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化发展不仅是多个学科都在探讨的焦点论题,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支点。当今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的现实背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论题,既具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和历史统一法、静态与动态统一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学理界定、理论依据、生成根源、构成与功能、目标与原则、现实困境与实现策略等问题,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学理界定,主要解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概念、本质、特征问题。在对现代、现代性、现代化、现代化发展内涵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是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系统构成要素,顺应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促进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发展自觉作出相应变革和超越的动态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不仅彰显着意识形态性的本质规定,而且具有显着的内涵性和外延性、整体性和局部性、渐进性和突变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特色性和国际性相结合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主要阐释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论借鉴方面的问题。其中,阐释的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有关学科的现代化发展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者既是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也是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列宁和中国共产党人有关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的指导思想。西方国家在经济学领域、政治学领域、社会学领域、心理学领域、历史学领域等有关学科领域里,取得的丰硕现代化发展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参考和知识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成根源,主要从需要、利益、实践三个层面出发,解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得以生成的根源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需要根源来看,需要是其生成的起点,影响其发生与变化,需要满足是其生成的归宿。就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利益根源而言,利益不仅体现其向度、展现其本质,而且是其本原和根据。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实践根源分析,其源自于实践,指向于实践,更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构成与功能,主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构成,要素关联,功能彰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基本要素、结构方式、功能现代化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构成要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各构成要素之间地位有差异、作用可互补、并展现出自身特定的组成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鲜明的导向、保证、育人、协调以及激励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与原则,主要探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设定、原则遵循、图景展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定位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发展,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安全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及实现,要遵循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历史性与逻辑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展现出结构与功能同在、系统与要素结合、前进与曲折统一、主导与多样互动、阶段与连续并存、现实与虚拟互补的现代化发展图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围绕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制度、队伍等要素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观念的封闭性、滞后性、单一性、保守性、物本化;内容的相对迟缓、泛化倾向、层次失序;方法的科学性欠缺、互动性不足、综合性缺乏、媒体数单一;制度的制度规范失范、领导体制阻滞、运行机制滞后;队伍的素质水平不够、能力水平不足、管理水准不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向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现策略,主要从其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出发,从创新观念、优化内容、转变方法、完善制度、造就队伍等角度寻找对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观念朝开放性、发展性、多样化、创造性、人本化方向发展,内容往渐进性、主导性、科学性方向发展,方法向科学型、互动型、综合型和多媒体型方向发展,制度上需要制度规范、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朝现代化方向发展,队伍的素质、能力、管理水平往现代化方向发展。以进一步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达成培养时代新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培养符合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杨四海[6](2019)在《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代性影响的中国,提供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论文回溯了国外公民精神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及公民精神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个体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论文以行动主义为视角,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在中外文献叙事中进行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个体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中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在西方背景中,乌尔里希·贝克等人提出了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化在释放个体自由的同时,对现实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化现象有着与西方晚期现代性的不同,但也呈现出从“单位社会”转变为“个体社会”的显着形态,个体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精神信仰物质化、私人生活中心化,社会结构表现出原子化的态势。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公共性为主要属性的公民精神,是应对个体化之觞的现代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将其用于应对中国个体化现象的消极后果应该也是合理的。研究公民精神,必须要首先考察国外公民精神理论。西方公民精神的理论源流及其嬗变,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初识“公民”及塑造公民的理论参考,也是今天认识和研究中国公民精神的重要背景知识。国外关于公民精神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流派,即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此为基础又演化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多样性的公民精神。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需要从中国个体身份演化的分析开始。清朝末期,中国知识界提出了塑造“新民”的设想;民国初期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又深感国内民众教育严重不足的知识分子,尝试性地进行了国民教育改造的实践;待1949年后,“人民”成为新中国主导性政治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个体各自的单独运作以及国家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形塑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民精神也随之初步出现,但是公民尚处于追求个体权利和个人利益阶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公德公民。种种现实表明,中国目前要有效抵御个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首先从内容上建构中国公民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除了需要应对个体化消极后果的直接挑战,还需要深入思考几个与公民和公民精神本身有关的现实问题。一是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处在由领域分化到领域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其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处理全球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市民与公民、公民理性与公民激情、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是否具有可欲性。由已有的研究可知,基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先进社会制度的建构是可欲的,这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提供了启示。三是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需要观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影响等因素。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四种精神,即价值理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平等合作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从内容建构到现实培育,既需要进一步探究培育的现实条件,也需要研究培育主体、培育环境和培育路径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考察目前培育的社会现实性如何。为此,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的影响,审视中国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状况对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考察中国“三种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思想观念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其次是从主体、环境和路径等不同视角思考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此处主要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出发,讨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问题,同时还探讨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公共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对公民精神孕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公民精神培育的三个重要路径,即宏观层面的国家推动、中观层面的学校理念转变及其公共生活开展、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润养。
张圆圆[7](2019)在《论中国大学现代性》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大学现代性”已成为一项重要学术议题而受到愈来愈广泛的关注。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一议题以多重方式表现出来,并引起了一系列颇为激烈的学术争论。现代性是具有哲学层面的反思、批判属性的概念,现代性的理论视角就是从哲学反思的角度去考量、审视现代化过程。大学现代性,包含了大学现代性意识,这些意识具体体现为现代大学普遍坚守的基本理念(如学术与政治之间的理性关系)、价值旨趣(如追求真理、理性、学术民主、教育正义)和思维方式,以及在现代性意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现代大学系统内人的交往机制、大学制度、组织行为模式。在现代性意识基础上,大学与时代同步,甚至引领了时代完成了现代性建构,成为区别于传统教育机构的组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现代化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大学现代性的讨论亦以不同的方式得以开展。中国大学现代性本身逐渐显示出自身特色和内涵。本研究采用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中国大学现代化不断深化的历程,进而揭示这个过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现代性生成及困境。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大学办学实践早已跳脱了以近代西方大学为模板的近现代大学模式而处于一种独特的当代境遇之中,社会主义大学的当代性议题是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改革同时开展的背景下的时代课题,这是一种独特的境况;中国大学现代化依旧处于一个未完成的状态,现代大学的改革发展还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以批判和反思的态度,增强面向中国现代大学问题本身而思的能力是突破困境的至要之处。
马晓君[8](2019)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德育现代性路径建构》文中指出德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德育的现代性问题是指由于受到工业化进程的冲击,从而激发德育适应现代社会要求而产生的自我反应。传统文化与德育现代性似乎是一个悖论,同时,受到人本主义的价值异化、德育权威的丧失、德育现代性的进程失衡和德育现代性理论研究滞后四个主要方面的影响,因此,德育的现代性路径构建存在着现实困境。然而,通过对德育现代性的解构,发现传统文化具有自我革新功能,并能为德育现代性提供载体和层级教育优势,所以,传统文化在还原德育教育主体性的基础上,为德育的现代性转化提供了研究路径。
陈剑[9](2018)在《“立德树人”与新时代中国美育话语的现代性营构》文中认为"启蒙"的思路在当下学界的中国美育现代性问题研究中依然有很大的市场,这一思路与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之间存在着疏离。"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文化教育语境的浓缩性体现,为新时代的美育话语现代性建构提供了"德性"与"民族"这两个理论生长点。新时代的美育话语首先应该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彰显美育的德育之维,要利用好"大众文化"这一中介,强化大众审美文化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渗透作用;同时,新时代的美育话语还应该在新的"民族"观念的烛照之下,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开拓民族精神生存空间,为人们树立起富有时代气息的信仰标杆。这是新时代文化语境下美育话语现代性营构所能探寻到的合理路径。
唐奕,李荣华[10](2016)在《幸福视阈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回归与路径重建》文中研究指明教师主导着教育幸福,并以幸福的教育,涵育学生的幸福。在教育工具主义的挤压下,德育淡化了学生心灵和幸福意义的现实关照,教育开始偏离幸福,学生变得不再快乐,教师也渐渐迷失了师者幸福。以幸福为引领,破解教育幸福之困,促成德育价值回归,携手教师幸福体验,让幸福德育走向实践,既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怀,更是教育实现幸福的应有之义。
二、论中国德育的现代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国德育的现代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
0.3 研究创新之处 |
0.4 研究方法 |
0.5 概念界定 |
0.5.1 文化建设 |
0.5.2 文化发展道路 |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
0.6 研究思路 |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1.4 小结 |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
2.4 小结 |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
3.3 小结 |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4.4 小结 |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2)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2.1.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德育理论 |
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3.1 吴汝纶生平简介 |
3.1.1 年少好学 早着文名 |
3.1.2 登入仕途 学贯中西 |
3.1.3 致力教育着述办学 |
3.2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3.2.1 晚清的历史环境 |
3.2.2 晚清的政治及教育环境 |
3.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
3.3.1 家庭条件—教育世家下的“古文大家” |
3.3.2 为官环境—幕府中的“关键人物” |
3.3.3 交友情况—与严复关系密切 |
3.4 桐城派与吴汝纶德育思想 |
3.4.1 桐城派概况 |
3.4.2 桐城派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
4.1 理论渊源 |
4.1.1 传统道德思想的渐化 |
4.1.2 吴氏家族家风的滋养 |
4.1.3 独特桐城文化的濡染 |
4.1.4 西方近代思想的启迪 |
4.2 发展历程 |
4.2.1 客居幕府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萌发 |
4.2.2 改革书院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 |
4.2.3 考察日本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发展 |
4.2.4 创办学堂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成熟 |
4.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4.3.1 中国近代德育思想的演变历程 |
4.3.2 一个开明的旧人物:吴汝纶的双重身份 |
4.3.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理论的主要思考与实践 |
4.3.4 吴汝纶对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实践养成 |
5.1 聘请名师,振兴地方教育 |
5.1.1 裁并义学整顿书院 |
5.1.2 振兴书院筹措经费 |
5.1.3 聘请名师开启风气 |
5.2 主讲莲池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 |
5.2.1 率先开办东、西文学堂 |
5.2.2 自筹经费购买新书 |
5.2.3 广交中西名士培养文化氛围 |
5.2.4 莲池俊秀影响后世 |
5.3 赴日考察学务,着《东游丛录》 |
5.3.1 实地观摩日本各级各类学校 |
5.3.2 赴日听教育专题讲座与介绍 |
5.3.3 接触日本政治界、教育界官员和学者 |
5.3.4 《东游丛录》中所涉及的教育问题 |
5.3.5 吴汝纶赴日考察的作用 |
5.4 心系桑梓教育,创办桐城学堂 |
5.4.1 创办动因及经过:“欲救此厄,必在培才” |
5.4.2 办学指导思想:“只今学术当全变,安得东西并一堂” |
5.4.3 课程设置方式:“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
5.4.4 师资选聘原则:“西师难请,东师易聘” |
5.4.5 学堂管理体系:“各有职司,无相侵越” |
5.5 本章小结 |
6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6.1 德育目标:勉成国器 |
6.2 德育内容 |
6.2.1 修身 |
6.2.2 齐家 |
6.2.3 治学 |
6.2.4 为官 |
6.2.5 社会 |
6.3 德育原则 |
6.3.1 循序渐进:“读书不必过急” |
6.3.2 因材施教:“学当择性之所近” |
6.3.3 言行一致:“自行其言” |
6.4 德育方法 |
6.4.1 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方法:兼通新旧 融合中西 |
6.4.2 成人与成才兼顾的方法:德行为重 而艺次之 |
6.4.3 认识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躬亲实践 考察学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 |
7.1.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 |
7.1.2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
7.2 吴汝纶德育思想目标上的借鉴价值 |
7.2.1 改造国民性,促进个人之全面发展 |
7.2.2 挣脱传统枷锁,实现个人之人生价值 |
7.2.3 改革教育,实现国家之兴盛富强 |
7.3 吴汝纶德育思想内容上的借鉴价值 |
7.3.1 强化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7.3.2 注重培养爱国心,树立爱国精神 |
7.3.3 引导生活态度,审视人生意义 |
7.4 吴汝纶德育思想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 |
7.4.1 通过改革莲池书院,兼容中西文化 |
7.4.2 通过赴日考察学习,促进教育近代化 |
7.4.3 通过创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
7.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
7.5.1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7.5.2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支撑 |
7.5.3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路径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着作、译着、论文及期刊 |
附录一:吴汝纶年谱 |
附录二:吴氏家训(摘录) |
附录三:论及吴汝纶及其着述的着作 |
附录四:吴汝纶诠释、点勘、评注的经书、史书、诗集等 |
附录五:学堂章程 |
附录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3)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加强中外教育比较与交流的重要性 |
2.近代中国传统德育观念的嬗变 |
3.杜威德育思想与近代德育转型相契合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研究法 |
3.历史研究法 |
4.生活史 |
(五)研究目标、难点与拟创新点 |
1.研究目标 |
2.研究难点 |
3.研究的拟创新点 |
一、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背景 |
(一)西方教育的传入 |
(二)中国传统德育观念的嬗变与中国德育学科尚未建立 |
1.中国传统德育观念的嬗变 |
2.中国德育学科尚未建立 |
(三)杜威德育思想具有先进性 |
(四)小结 |
二、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一)杜威来华之前 |
(二)杜威在华期间 |
(三)杜威离华之后 |
1.着作传播 |
2.期刊报纸传播 |
(四)小结 |
三、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
(一)传播媒介多样 |
1.期刊报纸传播 |
2.讲演传播 |
3.着作传播 |
4.教学传播 |
(二)传播人员众多 |
(三)传播内容丰富 |
(四)传播时间长、范围广 |
四、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
(一)对德育研究和教育理论研究的影响 |
1.吴俊升对杜威德育思想的吸收与传播 |
2.学界对杜威德育思想的吸收与发扬 |
(二)对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的影响 |
1.对1922 年新学制的影响 |
2.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日常生活现实 |
(二)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转向中失语 |
(三)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对现实的关照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一)马克思的生活哲学研究 |
(二)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研究 |
(三)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生活的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一)回归日常生活的意义世界 |
(二)批判日常生活世界的异化 |
(三)超越异化的日常生活世界 |
三、文献简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遭遇呼唤马克思思想的指引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遭遇日常生活现实 |
一、资本现代性的全球扩张 |
(一)现代性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 |
(二)现代性随着资本而全球扩张 |
(三)全球化的现代性问题域 |
二、日常生活处于中国现代性论域 |
(一)中国的现代性论域 |
(二)中国现代性论域中的日常生活现实 |
第二节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提供重要指引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科学思想的需求 |
二、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是有力的理论武器 |
(一)日常生活问题是哲学问题 |
(二)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具有优越性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理论自觉 |
一、坚持民族性的根本立场 |
二、探索马克思的思想和方法 |
三、辨析日常生活的双重性 |
四、培养超越日常生活的时代新人 |
第二章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的要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定位 |
第一节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的三重要义 |
一、日常生活是现实基础 |
(一)日常生活是“现实的人”的生活 |
(二)日常生活是人的实践活动 |
(三)日常生活包含一切社会关系 |
二、日常生活披神秘纱幕 |
(一)日常生活是“资本附属” |
(二)日常生活“披着神秘纱幕” |
三、日常生活可达到澄明 |
(一)消解理性形而上学幻象 |
(二)瓦解资本逻辑现实运作 |
第二节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与当代现实的相通性 |
一、为日常生活的积极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二、为日常生活的认识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方法 |
三、为日常生活的澄明提供了有原则高度的批判 |
四、为日常生活的超越提供了思想和实践的可能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立历史方位 |
一、用历史视野来定位历史方向和进行理论筹划 |
二、从总体性视域洞察日常生活现实及其历史使命 |
三、从主体性角度明确根本任务和筹划美好生活 |
第三章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的方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思转变 |
第一节 抽象思维下日常生活的流俗理解 |
一、抽象思维下“日常生活”特征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日常生活”的流俗理解 |
(一)日常生活是原初、自在的 |
(二)日常生活是具体、经验的 |
第二节 马克思辩证思维下日常生活的物化理解 |
一、马克思“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 |
二、辩证思维下的“日常生活”特征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日常生活”的物化理解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变运思方法 |
一、发挥批判精神,促进日常生活反思 |
二、运用辩证思维,推动日常生活澄明 |
三、采取辩证分析,提升问题回应能力 |
第四章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的视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微并重 |
第一节 日常生活思想中的宏微视域 |
一、马克思主义的宏观理解和微观解读 |
(一)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印象 |
(二)马克思主义的微观解读 |
二、日常生活思想中的宏微视域展开 |
(一)政治经济学中的微观视域 |
(二)日常生活中的宏大视野 |
三、马克思宏微视域的总体性 |
第二节 宏微视域并重的现实意义 |
一、审视微观思潮的感性片面,回归宏观的社会现实 |
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 |
三、消除大叙事与生活的隔膜,探索有效的说理方法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微视域并重的推进策略 |
一、坚持以马克思总体性视域引领教育视域 |
二、探索多样宏微研究方法以丰富教育形态 |
三、反思教育实践以推动宏微研究共生互促 |
第五章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中的“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现实需要培养时代新人 |
一、新时代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 |
二、人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困惑 |
三、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拷问 |
第二节 时代新人应具有丰富内涵 |
一、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中的“人” |
二、时代新人应是“现实的、具体的人” |
三、时代新人应是“丰富的、完整的人” |
四、时代新人应是“自觉的、主体的人”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立培养时代新人的前提 |
一、承认时代新人的社会基础 |
二、关注时代新人的“存在”问题 |
三、满足时代新人的发展需求 |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培养时代新人的路向 |
一、培养时代新人成为丰富的人 |
二、提升时代新人的主体意识和自觉能力 |
三、促进时代新人在奋斗中获得幸福 |
第六章 日常生活的空间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径之空间重构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空间变革与资本逻辑 |
一、资本逻辑重构生产空间 |
(一)空间压缩提高劳动生产率 |
(二)空间压缩改变劳动管理方式 |
(三)生产空间的资本权力控制 |
二、生产空间重组生活空间 |
(一)生活空间重组 |
(二)城市空间重塑 |
三、心理空间与意识空间 |
第二节 空间问题对教育的现实冲击 |
一、空间权力问题引发的教育思考 |
二、空间差异问题导致的教育难题 |
三、网络空间问题带来的教育挑战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重构 |
一、空间重构的方法逻辑 |
(一)坚持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
(二)坚持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 |
二、空间重构的现实路径 |
(一)辨析日常生活空间问题 |
(二)消除网络空间弊端 |
(三)整合多重空间资源 |
(四)协调落实空间正义 |
第七章 日常生活的自由时间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径之时间规划 |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自由时间”的剥削与解放 |
一、资本生产剥削自由时间 |
二、商品消费伪装自由时间 |
三、消费生活挥霍自由时间 |
四、生产劳动解放自由时间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消费主义化特征 |
一、自由时间的消费主义特征 |
(一)符号化 |
(二)泛娱乐化 |
二、日常消费的消费主义特征 |
(一)超前化 |
(二)奢侈化 |
(三)精致化 |
三、生活态度的消费主义特征 |
(一)享乐化 |
(二)消极化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规划 |
一、坚定发展道路创造自由时间基础 |
二、增强思想观念抵制自由时间侵蚀 |
三、教育科学对待合理获取自由时间 |
四、积极投身艰苦奋斗规划自由时间 |
第八章 日常生活异化现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诚意原则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异化的理论要点 |
一、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中的异化 |
二、异化理论的发展:拥有、显现、仿真 |
(一)拥有 |
(二)显现 |
(三)仿真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化倾向 |
一、追求教育拥有感 |
二、追求教育显示度 |
三、追逐教育“时尚” |
第三节 “诚意”原则的思想来源及教育内涵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诚意勿自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三、习近平的诚心诚意“以人民为中心” |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守诚意的策略 |
一、把握全面发展内涵,克服教育“五唯”痼疾 |
二、厘清异化倾向成因,明确教育发展界限 |
三、坚守教育服务人民,培养诚意意识能力 |
第九章 日常生活的“双重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基于和超越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回归论”的初衷与实际 |
一、“拯救”脱离生活的教育 |
二、遮蔽日常生活的神秘现实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美好”与“神秘”的两重性 |
一、马克思视野中日常生活的两重性 |
二、“美好”日常生活提供现实基础 |
三、“神秘”日常生活潜藏矛盾危机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应然关系 |
一、坚持马克思的思想指导 |
二、扎根和依托日常生活 |
三、探究和审查日常生活 |
四、批判和超越日常生活 |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日常生活的现实实践 |
一、关切对象的现实需要 |
二、聚焦问题的回应解答 |
三、转变话语的言说共鸣 |
四、立足实践的创新创造 |
第五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日常生活的未来筹划 |
一、扎根民族血脉 |
二、培养世界胸怀 |
三、追求美好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学理界定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概念 |
一、现代化发展及相关内涵厘定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涵界定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本质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规定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本质的层次划分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本质的向度把握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特征 |
一、内涵性和外延性相结合 |
二、整体性和局部性相结合 |
三、渐进性和突变性相结合 |
四、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 |
五、特色性和国际性相结合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
二、列宁的现代化发展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发展理论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借鉴 |
一、经济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二、政治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三、社会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四、心理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五、历史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成根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需要根源 |
一、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起点 |
二、需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成与变化 |
三、需要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归宿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利益根源 |
一、利益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向度 |
二、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本原 |
三、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根据 |
四、利益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本质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实践根源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源自于实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指向于实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需要实践检验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构成与功能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构成 |
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方式现代化发展 |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代化发展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关联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要素的相互关系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要素的地位作用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要素的组成结构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功能彰显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导向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功能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育人功能 |
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协调功能 |
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激励功能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设定 |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发展 |
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安全性 |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原则遵循 |
一、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
二、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原则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 |
四、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图景展现 |
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与功能现代化发展的同在 |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要素现代化发展的结合 |
三、思想政治教育前进与曲折现代化发展的统一 |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与多样现代化发展的互动 |
五、思想政治教育阶段与连续现代化发展的并存 |
六、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与虚拟现代化发展的互补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封闭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滞后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单一性 |
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保守性 |
五、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物本化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相对迟缓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泛化倾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层次失序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性缺少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互动性不够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综合性欠缺 |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媒体数单一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规范现代化发展失范 |
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现代化发展阻滞 |
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现代化发展滞后 |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现代化发展程度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力现代化发展水平不足 |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现代化发展水准不高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现策略 |
第一节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观念 |
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开放性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性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多样化现代化发展 |
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造性现代化发展 |
五、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人本化现代化发展 |
第二节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容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渐进性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导性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性现代化发展 |
第三节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型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互动型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综合型现代化发展 |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媒体型现代化发展 |
第四节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制度 |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规范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现代化发展 |
第五节 造就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队伍 |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现代化发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力现代化发展 |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现代化发展 |
结语 自觉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向前推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发展趋势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个体化 |
1.4.2 公民精神 |
2 中国社会个体化症候分析及公民精神培育的提出 |
2.1 个体化的呈现:生产个体化和生活个体化 |
2.1.1 从“单位社会”到“个体社会”的生产个体化 |
2.1.2 家庭、消费和空间里的生活个体化 |
2.2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个体化 |
2.2.1 中外个体化的相似之处 |
2.2.2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独特性 |
2.3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影响 |
2.3.1 个体凸显有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
2.3.2 对社会个体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批判性分析 |
2.4 应对中国个体化症候的公民精神路向 |
2.4.1 国外研究者回应个体化后果的启示 |
2.4.2 公民精神之于个人幸福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
2.4.3 公民精神培育:个体化时代国家的普遍选择 |
3 公民精神的缘起及其理论嬗变 |
3.1 公民精神的缘起 |
3.1.1 崇尚美德的传统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
3.1.2 彰显个人的古典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
3.2 不同社会思潮中的公民精神嬗变 |
3.2.1 自我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
3.2.2 重释自由的新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
3.2.3 超越个人的社群主义公民精神 |
3.3 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公民精神厘析 |
3.3.1 指向文化领域的公民精神 |
3.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理论主张 |
3.3.3 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评价与思考 |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个体考察及公民精神探析 |
4.1 清末塑造“新民”的主张 |
4.1.1 中国能否产生类似西方的公民 |
4.1.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身份 |
4.1.3 严复和梁启超的“新民”观 |
4.2 民国建立前后“国民”改造的主张与实践 |
4.2.1 从政治思想主张到现代国家建设 |
4.2.2 民国早期国民教育的“速写” |
4.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身份的兴起 |
4.3.1 “人民”身份的主导 |
4.3.2 主导性“人民”身份的形成原因 |
4.3.3 “人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异同 |
4.4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觉醒及公民精神萌动和局限 |
4.4.1 改革开放前“公民”的缺位 |
4.4.2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 |
4.4.3 主体性和公共性公民精神的萌动 |
4.4.4 当前中国公民精神的局限性 |
5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理论观照和本土设想 |
5.1 基于共同体思想的公民再认识 |
5.1.1 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 |
5.1.2 “公民”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
5.2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中的关系把握 |
5.2.1 市民与公民的关系 |
5.2.2 公民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
5.2.3 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 |
5.3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现实背景和本土设想 |
5.3.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学理可能 |
5.3.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特征 |
5.3.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本土设想 |
6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国情考量 |
6.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经济因素分析 |
6.1.1 经济发展促进公民政治生活 |
6.1.2 经济发展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
6.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民主政治考察 |
6.2.1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名 |
6.2.2 具有民主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发展 |
6.2.3 社会民主中的公民参与与自治 |
6.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文化因素探究 |
6.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公民的意义 |
6.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对公民价值观的影响 |
6.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 |
7 新时代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厘定、环境分析和基本路径 |
7.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 |
7.1.1 引导公民精神走向的国家主体 |
7.1.2 承担公民塑造功能的学校主体 |
7.1.3 具有自我塑造作用的个人主体 |
7.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环境 |
7.2.1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生活环境 |
7.2.2 作为居民自治的社区公共环境 |
7.2.3 能够影响公民价值观的网络虚拟环境 |
7.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路径 |
7.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推动 |
7.3.2 中观层面的学校观念转变和公共生活塑造 |
7.3.3 微观层面的个体“生活政治”润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论中国大学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 |
(1)实践层面 |
(2)理论层面 |
2.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现代性与大学现代性 |
(1)现代性 |
(2)大学现代性 |
2.现代化与大学现代化 |
(1)现代化 |
(2)大学现代化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1.关于大学现代化的相关研究 |
(1)工具价值视角的研究 |
(2)问题、方法视角的研究 |
2.关于中国大学现代性的相关研究 |
(1)大学精神、文化及理念视角的研究 |
(2)组织制度的视角的研究 |
(3)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视角的研究 |
3.已有研究文献总体评述 |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大学现代性及现代性表征 |
(一)现代性及对大学现代性的认识 |
1.如何理解现代性及大学现代性? |
2.大学现代性的困境 |
(二)大学现代性的表征 |
1.大学的价值取向 |
(1)古典大学理念观 |
(2)现代大学理念观 |
(3)当代大学理念观 |
2.大学职能与地位的演变 |
(1)直接服务社会职能的形成与发展 |
(2)大学轴心地位的确立和发展 |
二、中国大学现代化历程与现代性生成 |
(一)晚清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 |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现代大学制度构建 |
1.教育方针的改造 |
(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
(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调整 |
(3)“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等话语的出现 |
(4)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
2.大学教育体系的改造 |
(1)改造学制 |
(2)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
(3)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三)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构建 |
1.高等教育外部管理体制的构建 |
2.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的构建 |
(四)中国大学现代性的生成 |
1.大学治理走向法治 |
2.大学文化形成自由民主内涵 |
3.人的主体价值的实现 |
三、中国大学现代性困境及其突破 |
(一)中国大学现代性困境 |
1.大学理念(价值)方面的困境 |
2.大学制度层面的困境 |
3.大学定位的困境 |
(二)大学现代性困境的突破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传统文化的德育现代性路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育现代性的解构 |
二、德育现代性的困境 |
三、德育现代性困境的原因剖析 |
四、德育现代性的路径选择 |
五、结语 |
(10)幸福视阈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回归与路径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幸福的困境:德育的迷失与教师幸福的失落 |
(一)德育的迷失导致教师幸福的失落 |
1. 德育现实关照的迷失 |
2. 教师幸福的失落 |
(二)反思德育迷失之困 |
1. 反思德育之根源 |
2. 反思德育之价值 |
3. 反思德育之精神 |
二、幸福德育的价值回归:走向幸福和现实的德育之维 |
(一)德育走向幸福 |
1. 幸福是德育的追求 |
2. 幸福的德育引领幸福 |
(二)德育走向现实 |
1. 德育需要走向现实 |
2. 德育能够走向现实 |
三、幸福德育的重建之路:全域德育实践携手教师幸福 |
(一)幸福德育走向实践 |
1. 微观领域幸福德育实践 |
2. 宏观领域的幸福德育实践 |
(二)幸福德育携手教师幸福 |
1. 客观定位教师德行标准 |
2. 携手教师幸福体验 |
四、论中国德育的现代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2]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D]. 江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1)
- [3]20世纪上半期杜威德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初探[D]. 韩长袁.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蔡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D]. 阿剑波. 兰州大学, 2020(01)
- [6]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 杨四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7]论中国大学现代性[D]. 张圆圆.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8]基于传统文化的德育现代性路径建构[J]. 马晓君. 现代教育管理, 2019(02)
- [9]“立德树人”与新时代中国美育话语的现代性营构[J]. 陈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0]幸福视阈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回归与路径重建[J]. 唐奕,李荣华. 四川戏剧,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