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稀植栽培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认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陈天晔[2](2020)在《江淮下游播期对周年稻麦生产力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试验于2017-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兴化市钓鱼镇进行。在稻麦两熟条件下,水稻以迟熟中粳南粳9108和中熟中粳连粳11为材料,设置5月22日(R1)、5月29日(R2)、6月5日(R3)、6月12日(R4)、6月19日(R5)5个播期,密度设置前三个播期为每穴3苗(D3)、4苗(D4)和5苗(D5),后两个播期为每穴4苗(D4)、5苗(D5)和6苗(D6);小麦季以冬小麦宁麦13为材料,设置11月5日(W1)、11月15日(W2)、11月25日(W3)、12月5日(W4)4个播期,各播期设置密度300×104苗/hm-2(D1)和450×104苗/hm-2(D2),探究了播期及密度对机插水稻、小麦产量及构成、光热资源利用、光合物质生产、稻米品质及稻麦周年生产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稻麦配置模式光热资源利用与分配特点,以期为江淮东部地区周年稻麦高产高效和光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随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水稻生育期相应延迟。中熟中粳连粳11在5个播期中均能安全成熟,迟熟中粳南粳9108播期R4、R5由于小麦让茬的限制不能完全成熟。随播期的推迟,各类型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明显缩短,主要表现为播种-拔节期的缩短。光热资源方面,随播期推迟,各类型水稻积温、辐射量及光热利用率均呈显着下降趋势,迟熟中粳品种截获的光热资源较中熟中粳品种高。随播期推迟,播种-拔节期日均温显着升高,拔节期后日均温显着下降。(2)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显着影响。在相同密度下,随播期推迟,迟熟中粳品种产量呈下降趋势,中熟中粳品种产量先上升后下降,播期R2产量最高;各播期D4密度处理获得最高产量;中熟中粳品种播期R1、R2和R3中以D4密度产量最高,播期R4和R5以D5密度产量最高。产量构成因素随播期的推迟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下降。随密度增加,穗数增加,水稻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下降,千粒重无显着差异。(3)随播期推迟,水稻茎蘖数略有下降,成穗率呈显着下降趋势;随密度的增加,水稻茎蘖数增加,但成穗率下降。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随每穴苗数增加呈上升趋势;抽穗-成熟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表现出和产量变化相似的规律。(4)不同类型品种水稻品质指标对播期的响应不同。迟熟中粳南粳9108的加工品质均随着播期推迟变劣而外观品质变优,中熟中粳连粳11加工品质变优而外观品质变劣。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除中熟中粳连粳11食味值外)两品种均随播期推迟变劣。两品种RVA谱特征值均随播期推迟变劣。密度方面,随着每穴苗数的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略微增加,营养品质变优,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及蒸煮食味品质,稻米RVA谱特征值均呈变劣趋势。(5)从周年生产看,周年稻麦产量随两季作物播期的推迟呈显着降低,其中迟熟中粳南粳9108播期R1与小麦W1播期组合在所有处理中产量最高,水稻产量占周年产量比例最高为62.99%,最低为55.86%。两季间积温分配率水稻季最高为68.38%,小麦季最高为34.14%。季节间辐射量分配率水稻季平均为51.7%,小麦季平均为48.3%。周年积温生产效率和光能生产效率随着稻麦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播期越迟减少越显着。
刘燕[3](2019)在《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产质量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宽垄大行栽培是一种新研发的宽垄稀植栽培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提质增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可调控温室生态环境条件。然而,目前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的宽垄大行栽培技术缺乏量化调控指标,特别是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尚不明确,导致温室番茄宽垄大行栽培增产增质潜力未能充分发挥。本研究以‘普罗旺斯’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栽培垄距,分别为1.1m(T1),1.3 m(T2),1.5 m(T3)和2.0 m(T4),系统地研究宽垄大行栽培对早春茬和秋冬茬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生理、生态因子、病害发生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温室番茄宽垄大行栽培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表明,随着栽培垄距的增加番茄茎粗、叶片数和根系生长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垄距T3处理各项各项指标最佳,即植株茎粗、叶片数以及植株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值最大。番茄早春茬和秋冬茬的株高均以对照(T1)处理最高,且表现徒长趋势。2.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表明,增加垄距,可以提高光合效率,无论早春茬还是秋冬茬,垄距T3处理对番茄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SPAD促进作用最为显着。T3处理番茄叶片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要显着高于对照 T1 处理(P<0.05)。设计番茄光合作用模型系统,探究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累积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植株和根系分配干物质累积量、根系分配系数成指数关系,且随着辐射热积的增加而降低;茎分配系数成逐步降低趋势;叶片分配系数在苗期显着增长,但到开花期后开始下降;果实分配系数在开花期开始出现,到成熟期时趋于主导地位。3.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趋势是,随着栽培垄距的增加,番茄冠层气温、5 cm地温、日间C(2浓度和光照强度逐渐上升,垄距T4处理对各项指标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即垄距T4处理冠层气温、地温、日间(C02浓度和光照强度最高,相对湿度最低。各垄距处理的光照强度与对照T1处理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垄距T4时日间温度太高且持续时间长,超过了番茄最佳光合作用的温度,因此垄距T3处理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宽垄处理植株的光合作用及其生长发育。4.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病害发生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表明,番茄灰霉病、早疫病、病毒病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表现为T1>T2>T3>T4,早春茬总体低于秋冬茬,对照T1处理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高于T3和T4处理(P<0.05)。说明宽垄大行栽培可以有效的降低番茄主要病害发生率,提高番茄的安全品质。5.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趋势是,随栽培垄距的增加,温室番茄的品质和产量显着提升。无论早春茬和秋冬茬,垄距T3处理糖/酸比最高,番茄红素和硬度则以垄距T4处理最高。垄距T3处理番茄商品率最高,早春茬和秋冬分别为95.33%、94%,比对照提高了12.74%和30.65%。垄距T3处理产量最高,早春茬和秋冬茬分别为90 119.92 kg/hm2、80174.19 kg/hm2,比对照提高了16.87%和 23.82%。6.通过宽垄大行栽培番茄根系转录组数据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并结合相应的番茄生长发育和产质量数据,结果推测T3处理(1.5 m)为最佳的种植垄距,控制相关叶绿体合成相关基因和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相对都是最高的。通过上述研究得出,适当加宽栽培垄距可以提高番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垄距T3处理,即垄宽+沟宽(80 cm+70 cm)的番茄品质最优,产量最高,为温室番茄适宜栽培垄距,可以在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常向楠[4](2019)在《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弄清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可为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本研究以197份黄淮南片冬麦区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于2014-2015和2015-2016年度在河南农业大学郑州科教园区对14个小麦农艺性状进行了表型鉴定,分析了不同农艺性状在稀植与密植下的差异,并利用35K芯片检测结果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除旗叶夹角不显着外,其它性状在两种种植密度下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与稀植相比,密植下小麦的抽穗期和开花期分别提前1.22d和1.02d,株高升高4.37cm,脖长升高1.84cm,穗下节长升高1.01cm,旗叶长减少0.36cm,旗叶宽减少0.10cm,穗长缩短0.17cm,可育小穗数减少1.71个,穗粒数减少9.85粒,不育小穗数增加1.01个,千粒重下降1.53g,单穗重下降0.62g。但是不同性状的差异的变异范围均较大,说明品种间差异较大。不同品种表现不同,这也是小麦稳产性的一种体现。品种的综合评判发现对种植密度反应不太敏感的品种多是一些株高较高的历史品种,只有濮麦053、中育9302和弘麦118等少数品种是目前的推广品种。(2)14个性状在稀植和密植下均是极显着正相关的关系,因性状不同使相关程度有较大差异,其中抽穗期、开花期和株高3个性状的相关系数达到0.97以上,说明品种间稀植与密植的差异表现一致性较好,可以用回归方程使用稀植植预算密植植较准确;而穗粒数相关系数不到0.7,稀植与密植品种间的差异表现一致性较差,其它性状位于中等水平。以密植产量为依变量分别与稀植各性状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密植产量(y)与稀植的株高(x2)、脖长(x3)、千粒重(x4)和单穗重(x5)之间的回归关系达到极显着水平,与抽穗期(x1)达到显着水平,最优回归方程为y=626.71+3.42x1-3.44x2-7.36x3+3.13x4+48.55x5。(3)关联分析共得到447个和农艺性状差异相关联的位点,在小麦21条染色体都有分布,单个位点的表型变异贡献率(R2)范围为5.69%~12.16%,其中32个位点在两个环境中被重复关联到。对关联位点进一步分析发掘了多个与农艺性状差异相关的优势等位变异,如2B和2D与抽穗期和开花期差值显着关联的AX-95123073和AX-94603856;12个与不育小穗数差值显着相关的SNP呈现基因簇的形式分布于4A、4B和4D等。还发现漯麦18等36份材料具有较高比例的密度不敏感位点,这些标记可在单株选择的过程中加以利用。
张倩[5](2016)在《黄淮南片地区小麦品种(系)稀植和密植下的农艺性状表现》文中研究表明搞清稀植和密植下小麦农艺性状的差异,可为小麦育种世代的单株选择提供依据。本试验以187份黄淮南片冬麦区的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于2014-2015年度在河南农业大学郑州科教试验园区,采取稀植和密植两种种植方式对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不同农艺性状在两种种植方式间的差异,其研究结果如下:1.抽穗期、开花期、株高、旗叶长、旗叶宽、穗长、单穗重、穗粒数、可育小穗数和不可育小穗数等10个性状在两种种植方式间差异极显着,脖长、穗下节长、千粒重和旗叶夹角等4个性状差异不显着。与稀植相比,密植下小麦植株的抽穗期和开花期平均提前1.43和0.82天,株高平均增加5.6cm,脖长平均增加0.4cm,穗下节长平均减短0.29cm,旗叶长平均减小1.45cm,旗叶宽平均减小0.13cm,旗叶夹角略有增大,穗长平均减短0.31cm,可育小穗数平均减少0.55个,而不育小穗数平均增多0.42个,穗粒数平均减少5.41个,千粒重平均减轻0.32g,单穗重平均减轻0.35g。2.14个农艺性状在稀植和密植间的相关性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因性状不同有较大差异,其中抽穗期、开花期和株高3个性状的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品种间稀植的差异表现与密植较一致,借助回归方程利用稀植值预测密植值较准确,而旗叶宽、穗粒数和千粒重3个性状的相关系数不足0.6,品种间稀植的差异表现与密植一致性较差,其它性状处于中等水平。3.密植产量与稀植株高和单穗重之间回归极显着,稀植株高过高和单穗重过轻都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密植单穗重与稀植穗下节长、旗叶长和单穗重之间回归极显着,稀植穗下节过长、旗叶过短和单穗重过轻都不利于密植单穗重的提高。密植千粒重与稀植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单穗重之间回归极显着,与稀植旗叶长间的回归关系接近显着,稀植单株穗数过多、穗粒数过多、千粒重过低和单穗重过轻都不利于密植千粒重的提高。密植穗粒数与稀植穗长、千粒重和单穗重间回归极显着,与稀植穗粒数间回归显着,稀植穗长过短、穗粒数过少、千粒重过高和单穗重过低不利于穗粒数的提高。密植亩穗数与稀植旗叶长、单株穗数和单穗重之间回归极显着,与稀植不育小穗数间回归显着,稀植旗叶过长、单株穗数过少和单穗重过重不利于密植亩穗数的提高。
郭保卫[6](2013)在《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试验于2010-2011年在扬州大学海安试验基地及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以粳型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南粳44为研究材料,用434单孔塑盘和新型3连孔、2连孔塑盘旱育秧,分别设置摆栽、点抛、常规撒抛等抛栽方式,并以盘育毯状苗机插作为对照。秧龄均为25d,单孔秧盘每孔3苗,2连孔秧盘每连孔4苗,3连孔秧盘每连孔6苗,机插秧秧龄20d,每穴4苗。就不同抛栽方式水稻产量形成及光合物质生产特征、分蘖特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氮素吸收利用、株型特征、抗倒伏能力和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明确水稻有序摆抛栽的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优势,探索抛秧稻超高产新模式,为促进抛秧轻简化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抛栽方式的产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有序摆抛栽显着高于撒抛和机插。不同连孔处理间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产量超过11t hm-2,单孔撒抛和机插稻产量只有10-10.5t hm-2。就不同抛栽方式而言,有序摆栽和点抛群体起点质量高,发棵快,各生育时期群体叶面积、粒叶比、光合势、物质生产、积累、后期剑叶光合速率和物质转运均优于撒抛,后期通风透光性好,仍能保持较强的物质生产和抗倒伏能力,最终产量高。就不同结构秧盘处理而言,2连孔、3连孔摆栽次数较单孔减少1/3-1/2,提高了摆栽速度。2连孔稻株中、后期表现出较强的优势,能保持较强抗倒伏和群体物质生产能力,最终产量大于3连孔和单孔,3连孔和单孔稻株间差异不显着。有序摆抛栽稻群体起点质量高,活棵快,前期有着适宜的光合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后期保持较强的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和转运能力,是实现超级稻稳定超高产的基础,2连孔稻株整个生育时期均表现出较强的物质生产和生长优势,3连孔稻株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是一种水稻省工超高产栽培新模式。2.(1)分蘖发生叶位和成穗:①有序摆栽和点抛稻的一次分蘖发生在主茎1-6叶位,二次分蘖发生在1/1、1/2、1/3,优势分蘖发生和成穗是主茎3-5叶位的一次分蘖,一次分蘖占总茎蘖比例为65-70%;撒抛稻分蘖的发生叶位比摆栽和点抛高两个叶位,一次分蘖叶位也是1-6,二次分蘖发生在1/1、1/2、1/3、2/1、2/3,优势分蘖发生和成穗为主茎3-6叶位,一次分蘖比例60%多点,二次分蘖比例比摆栽、点抛稍高些。机插稻的一次分蘖叶位3-7,优势分蘖叶位4-7;南粳44一次分蘖比例介于点抛处理之间,武运粳24的一次分蘖比例高于抛栽培处理,二次分蘖比例与一次分蘖趋势相反。不同抛栽方式间一次分蘖比例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二次分蘖呈现相反趋势。②同种栽插方式下不同连孔处理间分蘖发生叶位和成穗叶位相同,一次分蘖各叶位上分蘖发生率、成穗率和成穗数基本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二次分蘖则表现为2连孔、单孔>3连孔。不同连孔处理间一次分蘖比例、二次分蘖比例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2)分蘖对产量贡献及穗部性状:①有序摆抛栽水稻一次分蘖与主茎对产量的贡献率90%左右,撒抛稻主茎和一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率85%左右,机插稻主茎对产量的贡献率两品种间有不同,南粳44介于撒抛和摆抛、点栽之间,武运粳24高于抛栽处理。不同抛栽方式间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穗重和着粒密度、单株和群体产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②不同连孔处理间一次分蘖对产量贡献无明显变化规律,二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2连孔、单孔>3连孔,不同连孔处理间穗粒数、单穗重表现为3连孔>2连孔>单孔,着生密度和单株产量、群体产量则为2连孔>单孔、3连孔。所有处理的一次分蘖发生率、成穗率和的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穗重和着粒密度等均高于二次分蘖,主茎对产量贡献率高于20%,可见水稻有序摆抛栽主茎和低位优势分蘖优势明显。3.水稻有序摆栽和点抛后秧苗根系长度、根数、单株根重高于撒抛和机插,栽后7d3连孔稻苗优势明显,栽后15d2连孔秧苗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各生育时期群体根干重、根系冠比、根系活力表现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不同连孔稻株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根系吸收总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和吸收面积比与穗后根系伤流量亦呈现相同趋势。各生育时期的根系干重、根冠比、根系活力及抽穗期单茎根系伤流量、根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比与产量极显着相关。齐穗15d,70%上根系分布在0-5cm,90%以上根系分布在0-10cm,各层根干重、根体积、根重密度抛栽方式间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为2连孔>3连孔>单孔,5-10cm、10-15cm、15-20cm的根系比例亦呈现此趋势。0-20cm内,各层根系干重、根系体积、根重密度与产量极显着相关,上层根系对产量贡献较大,0-10cm贡献率达90%以上。总之,水稻有序摆抛栽根系发生快,各时期活力强,后期分布合理,其良好的根系特性是其超高产形成的地下部特征和生理基础。4.(1)水稻有序摆抛栽各生育时期全株含氮率低于撒抛,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吸氮量相对较低,拔节后吸氮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撒抛,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3连孔和2连孔植株各生育时期含氮率和阶段吸氮比例较高,且前期能保持适宜的吸氮量,拔节后吸氮能力显着增强,各生育时期吸氮量、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2)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产量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氮素利用率各指标、偏生产力、氮素收获在不同连孔处理间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百公斤籽粒需氮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呈现相反趋势。(3)不同抛栽方式间抽穗及成熟期根系、茎鞘、叶、穗和总干重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不同抛栽方式处理穗后根系及穗部含氮率和吸氮量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茎鞘和叶片呈现相反的趋势;不同连孔处理穗后叶片和穗中含氮率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抽穗期茎鞘与成熟期根系的含氮率差异不显着。各器官中的吸氮量亦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有序摆栽和点抛稻的茎鞘与叶向穗转移的氮素量大、转运率高,且根系具有较强的吸收养分能力。茎鞘和叶的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水稻有序摆抛栽前期有合理含氮量和积累量,各生育阶段氮素吸收能力较强,抽穗后具有较高的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率,是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的营养机理。5.(1)不同抛栽方式水稻间的抗倒伏能力差异显着,有序摆栽稻的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小,抗倒伏能力最强,点抛稻抗倒伏能力其次,撒抛稻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大,抗倒伏能力最差。就不同连孔稻株而言,各抛栽方式下均表现为2孔>3连孔、单孔,2连孔稻株抗倒伏能力优势明显,3连孔和单孔互有高低。(2)抗折力与茎秆抗倒伏能力、群体抗倒伏能力极显着正相关,是影响抗倒伏能力的重要因素。抗折力与株高、重心高度、茎秆粗度、茎壁厚度、茎秆干重、叶鞘干重、单位节间干重、节间基部至穗顶的长度和鲜重及弯曲力矩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3)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稻株,抗倒伏能力强,主要因为基部节间短、粗、壁厚,后期茎秆充实度好。抛栽稻高产、超高产栽培中,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稻株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是一种抗倒伏能力较强的高产轻简栽培方式。6.有序摆抛水稻上三叶较长,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相对较小,上三叶叶长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叶长与每穗粒数、单穗重及产量极显着相关,与单位面积穗数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叶基角、叶开角和披垂度则呈现相反的相关趋势,且部分差异极显着或显着。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值较高,且下降速度慢,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衰减速度表现为单孔<3连孔<2连孔。不同抛栽方式的叶位着生高度和相对着生高度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上三叶叶片着生高度与相对着生高度、剑叶到倒2叶的叶枕距、与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穗重极显着或显着相关,而与有效穗数极显着负相关。穗长、穗着生密度、抽穗后茎鞘重与每穗粒数、单穗重及产量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与有效穗数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株高与产量和穗粒数显着正相关,而与秆长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相关性均不显着。7.(1)加工品质。不同抛栽方式水稻间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密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不同连孔处理间2连孔>3连孔>单孔,稀植有序摆抛栽利于加工品质的改善。(2)外观品质。不同抛栽方式间垩白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呈现摆栽>点抛>撒抛、机插的趋势;不同连孔处理间则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3连孔、2连孔穴内分蘖多且竞争强,一定程度减少了穴内空间,所以其外观品质较单孔稍差。(3)蒸煮食味品质。不同抛栽方式水稻的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而蛋白质含量呈现相反趋势。不同连孔处理间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小,峰值黏度、崩解值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最终黏度和回复则为3连孔、2连孔<单孔。有序摆抛栽可在较多性状上改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特别2连孔、3连孔有序栽插在稻米品质上有明显改善(除外观品质)。
王纶,王星玉,温琪汾,王树红,元改香,王林梅[7](2012)在《Q28超大穗大粒小麦在新绛试点示范试验》文中认为Q28超大穗大粒小麦品系由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利用GPIT生物技术手段育成。山西省新绛县是试验示范的成功试点之一,2010—2012年的小区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其增产效果明显。就2011—2012年的生产示范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和原生态试点的试验情况进行比较,进一步说明,Q28小麦的高光效特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在栽培技术上仍然以GPIT生物技术配套,增产空间将会更大,而且为今后生产有机绿色小麦开拓新路,Q28小麦的推广应用前景也将会越来越宽广。
吴桂成[8](2010)在《超级稻超高产形成规律与栽培途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5~2006年,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实施区,以常熟、如东、兴化、东海等四个市(县)的千亩连片丰产方为研究对象,以超级稻品种武粳15、淮稻9号、徐稻3号和常优1号为供试材料,在高产(550~650 kg﹒667m-2)、更高产(650~750 kg﹒667m-2)和超高产(≥750 kg﹒667m-2)3个产量等级上,进行水稻超高产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与干物质生产积累规律的研究;同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以武粳15和常优1号为材料,设计优中、平衡和前促3种施氮模式,进行水稻氮肥中移超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2007~2008年,设置专题试验对上述超高产栽培途径的增产增效机制作进一步研究;2009年,在扬州大学试验农场与海安试验基地,以武粳15和甬优8号为材料,设计了3种群体起点结构处理(栽插0.63万穴﹒667m-2,基本苗分别为3.8、5.0、6.3万﹒667m-2),进行水稻创新群体起点结构超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结果表明:1、超级稻超高产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由高产到更高产再到超高产,4个超级稻品种的群体颖花量不断提高(差异显着),而结实率、千粒重在3个产量等级间略有增减(差异不显着)。在安全成熟的情况下,群体颖花量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群体颖花量的提高在由高产提高到更高产的水平上,主要依靠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加,而由更高产提高到超高产水平,则主要依靠足量穗数的基础上增加每穗粒数。在安全成熟条件下,群体库容充实度在3个产量等级间因种略有增减,差异不显着,而群体库容实际充实量则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以足量大穗构成群体安全大库容(安全成熟的群体高颖花量),通过保持正常的充实度(即保证常年的结实率与千粒重),从而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是其超高产特征。2、超级稻超高产物质生产积累规律4个超级稻品种成熟期、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重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抽穗期干物质重均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3个产量等级内部);拔节~抽穗期的干物质重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高产~更高产、更高产~超高产以及将3个产量等级综合起来)。从高产到更高产再到超高产,4个超级稻品种的生物学产量不断提高(差异显着),而超高产群体的经济系数则与更高产水平相当(0.5000以上)。较之更高产、高产,在生育中期(拔节~抽穗期),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大,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株型挺拔、群体质量优(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总颖花量与颖花/叶、单茎茎鞘重均高);在生育后期(抽穗~成熟期),超高产群体光合能力强(叶面积衰减率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量高(占生物学产量的40.0%以上)、茎鞘物质的输出与转运协调(最大输出率高、表观输出率低、实粒/叶、粒重/叶均高)。由上可见,超高产群体物质生产积累的特征是:以稳步形成生育前期(拔节前)的适宜干物质量为基础,在生育中期通过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协同增长,以壮秆大穗和更为挺拔的株型,在保证形成较高群体粒叶比的同时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并增强群体的安全承载能力,从而使群体在生育后期,能够以高效的光合系统来提高群体物质生产力,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协调干物质转运,最终提高群体的生物学产量,并保持较高的经济系数。3、水稻创新群体起点结构超高产栽培途径2地2品种均以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栽插0.63万穴﹒667m-2,每穴3钵,每钵2苗,基本苗为3.8万﹒667m-2)的实产最高,与CK差异显着;较之CK,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少,每穗粒数显着多,相应的群体颖花量显着高,结实率与千粒重与之相当。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的群体茎蘖数,前期较CK少,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准时够苗,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且数量适中,此后群体平缓消减,至抽穗期基本平稳,达预期穗数,最终成穗率显着高于CK;其LAI动态与茎蘖动态趋势基本一致,最大LAI出现在孕穗期(武粳15为8.0左右,甬优8号为8.5左右),并能够在成熟期保持在3.0~3.5,显着高于CK;群体光合势与干物质积累,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在生育前期较CK低;生育中期与之相当;生育后期则显着高于CK;拔节期根系干重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与CK相当,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单茎茎鞘重、根系干重,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根冠比以及抽穗后(抽穗~腊熟期)的根系平均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均表现为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显着高于CK。最终,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的群体库容的实际充实率与CK相当,而其实际充实量则显着高于CK。4、水稻氮肥中移超高产栽培途径系统比较氮肥中移(又称优中)、平衡和前促三种施氮模式表明,氮肥中移施氮栽培模式成穗率高,穗数足穗型大,群体库容大,抽穗后群体光合势大、根系活力强、干物质积累多,活熟到老,群体库容实际充实量高,可较稳靠地实现超高产。其能够增产增效关键在于抓住了水稻中期倒4叶、倒3叶这一最高效追肥时期追施促花肥,形成了优化中期生育的综合效应。这一施肥栽培途径的特点是采取适当调减基蘖肥用量,稳定控制群体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够苗,并在全田80%够苗时及早断水搁田,使高峰苗控制在理想穗数的1.3~1.4倍,同时群体叶色褪淡显黄,实现了前期稳长;在此基础上分别于倒4、倒3叶期施用穗肥“优中”,既有效地提高分蘖成穗率,实现设计的高产理想穗数,又切合了水稻穗分化的枝梗分化期与颖花分化期,有利于促进全田壮秆大穗的形成;有利于抽穗期实现个体与群体、地上部与地下部、源与库在高水平上的协调统一,使抽穗到成熟阶段有较大的光合势与净同化率,显着提高抽穗后群体的物质生产力,加强籽粒的灌浆结实。
李小霞[9](2007)在《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冠层及产量构成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中等肥力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冬小麦品种小偃22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田间试验设计,于2004~2006年研究了栽培模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小麦生育过程中绿叶面积动态变化、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试验因子对不同穗位穗粒数分布、不同穗位千粒重、不同粒级粒重所占比例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黄土高原南部干湿润农田生态系统冬小麦高产高效种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通过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从返青~成熟时期,小麦单株绿叶面积变化呈“低-高-低”的抛物线趋势,在挑旗期单株绿叶面积达到最大。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麦单株绿叶面积的影响不同,栽培模式仅对灌浆期以前的单株绿叶面积有显着的影响;增加施氮量水平均可极显着地增加不同生育期小麦单株绿叶面积;而除拔节期外,增加种植密度可导致小麦其它各生育时期单株绿叶面积显着或极显着地减小。从影响程度看,施氮量>种植密度>栽培模式。各栽培因素对单株绿叶面积存在一定的互作关系。(2)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垄沟和覆草栽培模式下小麦叶面积指数最高,而补灌栽培模式最低。与常规栽培相比,垄沟、覆草、覆膜、补灌栽培模式的叶面指数分别增加32.1%、30.3%、15.3%和-11.7%。施氮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三个施氮水平中,以每公顷施氮120kg水平的叶面积指数最高。增加播种密度可显着提高叶面积指数,高密度时的叶面积指数比低密度增加25.7%。(3)栽培模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小麦穗粒数有显着或极显着的影响,三个试验因子的相互作用无论在两者之间或三者之间均不显着。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三个试验因子中,种植密度对穗粒数的影响程度最大(F=49.010**),其次是栽培模式(F=11.436**),施氮量的影响最小(F=3.371*)。在5种栽培模式中,垄沟栽培和地膜覆盖小麦穗粒数最大,其中垄沟栽培,比常规栽培穗粒数平均增加6~7粒/穗,增加率为14.5%,覆草和补灌栽培其穗粒数居于常规和垄沟栽培模式之间。小麦穗粒数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高施氮量(240㎏/hm2)和中施氮量(120㎏/hm2)的小麦穗粒数分别比不施氮处理增加2.3粒/穗和2.2粒/穗,增长率为4.6%和4.5%,与不施氮处理差异显着,增加种植密度极显着地降低了冬小麦的穗粒数。(4)栽培模式对上位和中位穗粒数存在极显着影响,对下位穗粒数的影响显着,说明栽培模式对穗粒数的分布影响较大,对上位和中位穗粒数的影响大于对下穗位的影响。施氮量只对上位穗粒数有显着影响,对其它两个部位穗粒数影响不大。种植密度对各穗位籽粒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对中穗位籽粒数的影响相对于其它穗位籽粒数更明显。3个试验因子相比较,种植密度对各穗位籽粒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栽培模式,而施氮量的影响最小。各试验因子无论两者之间还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均不显着。在5种栽培模式中,垄沟和覆膜栽培相对其他几种栽培模式各穗上位、中位籽粒数比较高。施氮水平只对小麦上位穗粒数影响显着,随施氮水平的增加,上位穗籽粒数呈增加趋势。增加种植密度极显着地降低了各穗位的籽粒数。(5)不同栽培措施对各粒级小麦籽粒所占比例影响不同。其中栽培模式对中粒和小粒所占比例有显着影响,对大粒所占的比例影响不显着。施氮量和密度对各粒级所占比例影响差异均不显着。小粒比例最高的为垄沟栽培,最小的为补灌栽培。栽培模式对大粒的千粒重影响最大,不同栽培模式之间差异达到显着水平;而对中、小粒千粒重影响较小,不同栽培模式之间差异不显着。施氮量对大粒和中粒千粒重影响差异不显着,而对小粒千粒重影响差异显着,并随氮肥施用水平提高,小粒千粒重呈增加趋势。种植密度对大、中粒千粒重的影响差异不显着,而对小粒千粒重的影响差异显着,高密度栽培时小粒千粒重相对于低密度种植时有增大作用。(6)不同试验因子对小麦穗粒重均有显着或极显着的影响。其中,种植密度的效应最大,其次是栽培模式,而施氮量对穗粒重的影响最小。试验因子无论是两两之间或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均不显着。在5种栽培模式中,垄沟和覆膜栽培模式的穗粒重相对较高,常规栽培模式最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冬小麦穗粒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增加种植密度极显着地降低了穗粒重。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较,垄沟、覆膜、覆草、补灌栽培模式的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38.0%、20.11%、7.8%和-11.7%,其中,垄沟和覆膜栽培模式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也在增加,当施氮量为120kg/hm2时籽粒产量最高,为6994 kg/hm2,施氮量达到240kg/hm2时产量有所下降。低密和高密两个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分别为6121和6562kg/hm2,高密度处理较低密度处理增产7.2%。而垄沟栽培模式为本地区首选小麦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主要是通过增加叶面积指数而增加穗粒数从而实现增产。综合来看,本试验所设试验因子对旱作小麦单株绿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穗粒数、穗粒重及其分布均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小。在栽培模式中,垄沟栽培和覆膜栽培的作用相对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增产作用上。提高施氮水平可明显增加绿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穗粒数、穗粒重和籽粒产量,但过高施氮对小麦产量性状有负向作用或不明显的正向作用。增加种植密度对小麦有增产效应,但其会显着降低穗粒数和穗粒重,因而其增产作用主要是来自于群体的扩大,即通过增加穗数来实现。
赵东旭,姜妍,魏湜,庄文锋[10](2007)在《稀植栽培对春小麦氮素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试验选用黑龙江省生产实践中广泛种植的8个优良品种,并在不同稀植处理下施三叶肥、花期肥,通过田间试验对稀植栽培下春小麦氮素转移、蛋白质含量变化、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处理下旗叶和籽粒的氮素含量变化呈交叉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龙麦29和克丰6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显着增加,其他品种蛋白质含量差异不大。稀植与常规处理下各品种产量变化表现不一致。
二、小麦稀植栽培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稀植栽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江淮下游播期对周年稻麦生产力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研究背景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播期和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 播期对水稻温光利用的影响 |
1.3 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1.4 播期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5 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6 稻麦两熟制对周年作物生产的影响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和温光资源特征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2.2 播期对水稻季积温与辐射量的影响 |
2.3 播期对水稻季日均温与日均辐射量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2.3 不同生育时期温光资源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3.1 播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茎蘖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
2.2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3 播期和每穴苗数阶段物质积累及其比例的影响 |
2.4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叶面积指数与抽穗期叶面积组成与光合势的影响 |
2.5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0 小麦产量及构成 |
2.1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育进程的影响 |
2.3 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
2.4 不同播期对稻麦周年光热资源分配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
3.2 播期对稻麦周年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和温光资源的影响 |
1.2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1.3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4 播期和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5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 |
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产质量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番茄的起源及世界分布 |
1.1.2 番茄栽培技术概述 |
1.1.3 我国设施番茄种植特点及存在问题 |
1.1.4 宽垄大行栽培的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种植密度与作物群体结构 |
1.2.2 宽垄大行栽培技术 |
1.2.3 种植密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4 种植密度对作物光合生理及生态的影响 |
1.2.5 种植密度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 研究方法 |
2.1.1 试验场地及供试材料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2 数据分析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2.3.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2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 |
2.3.3 番茄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 |
2.3.4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影响 |
2.3.5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3.6 宽垄大行栽培番茄根系转录组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3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3.1.1 番茄营养生长指标的测定 |
3.1.2 番茄生殖指标的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地上部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2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3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生殖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植株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
3.3.2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植株根系的影响 |
3.4 小结 |
4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 |
4.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4.1.1 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测定 |
4.1.2 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4.1.3 温室番茄光合热辐射积与干物质累积模型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4.2.2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4.2.3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4.2.4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4.2.5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叶片SPAD值的影响 |
4.2.6 温室番茄光合热辐射积与干物质累积模型分析 |
4.2.7 系统测试 |
4.2.8 干物质累积模型验证 |
4.2.9 干物质累分配模型验证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番茄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 |
5.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5.1.1 温室冠层气温、地温、相对湿度、CO_2浓度的测定 |
5.1.2 温室照度的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冠层气温的影响 |
5.2.2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地温的影响 |
5.2.3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
5.2.4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空气CO_2浓度的影响 |
5.2.5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照度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影响 |
6.1 测试方法与测试项目 |
6.1.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发病率的测定 |
6.1.2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病情指数的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的影响 |
6.2.2 宽垄大行栽培番茄病情指数的测定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果实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 |
7.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7.1.1 营养品质的测定 |
7.1.2 产量测定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营养品质的影响 |
7.2.2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商品率的影响 |
7.2.3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果实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7.3.2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
7.4 小结 |
8 宽垄大行栽培番茄根系转录组分析 |
8.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8.1.1 样品收集和准备 |
8.1.2 数据分析 |
8.2 结果分析 |
8.2.1 差异基因火山图分析 |
8.2.2 差异基因KEGG富集通路图 |
8.2.3 差异基因聚类分析 |
8.3 讨论 |
8.4 小结 |
9 结论 |
9.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
9.2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光合生理和温室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 |
9.3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影响 |
9.4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果实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种植密度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1.1.1 种植密度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
1.1.2 种植密度对小麦株型性状的影响 |
1.1.3 种植密度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
1.1.4 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
1.2 关联分析的发展及其应用 |
1.2.1 连锁不平衡 |
1.2.2 关联分析理论 |
1.2.3 群体结构与关联分析 |
1.2.4 关联分析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 |
1.2.5 影响关联分析的因素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田间种植 |
3.2.2 性状调查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统计分析方法 |
3.3.2 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差异的评判 |
3.3.3 DNA提取和全基因组35K SNP芯片检测 |
3.3.4 群体结构、亲缘关系和LD衰减分析 |
3.3.5 关联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小麦农艺性状稀植与密植差值的联合方差分析 |
4.2 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 |
4.2.1 稀植和密植下小麦生育期的差异分析 |
4.2.2 稀植和密植下小麦株型性状的差异分析 |
4.2.3 稀植和密植下小麦穗部性状的差异分析 |
4.2.4 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产量性状的差异分析 |
4.3 密植产量与稀植性状间的关系分析 |
4.4 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差异的评判 |
4.5 群体结构及关联分析 |
4.5.1 群体遗传结构 |
4.5.2 连锁不平衡(LD)分析 |
4.5.3 差异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 |
4.5.4 多环境检验和优异等位变异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稀植与密植下小麦农艺性状的差异 |
5.2 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分析 |
5.3 小麦农艺性状差值的关联分析 |
5.4 代表品种密度不敏感位点的分布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5)黄淮南片地区小麦品种(系)稀植和密植下的农艺性状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 |
1.1.1 株型性状 |
1.1.1.1 株高 |
1.1.1.2 穗下节 |
1.1.1.3 旗叶夹角及长宽 |
1.1.2 穗部性状 |
1.1.2.1 穗长 |
1.1.2.2 小穗数及其育性 |
1.1.2.3 穗粒数 |
1.1.2.4 千粒重 |
1.1.2.5 有效穗数 |
1.1.3 抽穗开花期 |
1.2 种植密度对小麦性状的影响 |
1.2.1 种植密度对小麦植株性状的影响 |
1.2.1.1 种植密度对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1.2.1.2 种植密度对小麦茎蘖数的影响 |
1.2.2 种植密度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
1.2.3 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
1.2.3.1 种植密度对小麦生育期中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1.2.3.2 种植密度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1.2.3.3 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1.2.3.4 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1.2.4 种植密度对其他性状的影响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田间种植方法 |
3.2.2 性状调查方法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 |
4.1.1 稀植和密植两种种植方式对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的影响 |
4.1.2 稀植和密植两种种植方式对株型性状的影响 |
4.1.3 稀植和密植两种种植方式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
4.1.4 稀植和密植两种种植方式对小麦粒重的影响 |
4.2 同一性状稀植和密植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 密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稀植性状间的关系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稀植和密植下农艺性状的差异表现 |
5.2 稀植和密植下同一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5.3 密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稀植性状间的关系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BSTRACT |
(6)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4 研究进展 |
4.1 水稻抛秧超高产的研究进展 |
4.1.1 水稻超高产概念 |
4.1.2 水稻塑盘旱育壮秧奠定超高产基础 |
4.1.3 水稻塑盘旱育抛栽方式 |
4.1.4 水稻塑盘旱育抛栽超高产形成特性 |
4.1.5 水稻抛秧超高产研究展望 |
4.2 有序程度对抛秧稻高产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
4.2.1 不同有序程度抛栽稻抛栽方式 |
4.2.2 不同有序程度抛栽稻高产、超高产形成特点 |
4.2.3 水稻有序抛秧的展望 |
4.3 水稻稀植超高产模式及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4.3.1 水稻稀植高产、超高产栽培的发展 |
4.3.2 水稻稀植超高产主要模式 |
4.3.3 水稻稀植超高产的生理基础 |
4.3.4 水稻稀植超高产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有序摆抛栽对超级稻超高产与光合生产力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1.4.2 剑叶光合速率 |
1.4.3 透光率测定 |
1.4.4 单穴物理学指标测定 |
1.4.5 产量的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群体起点结构及质量 |
2.1.1 栽后秧苗分布 |
2.1.2 栽后稻苗素质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光合特性及物质生产 |
2.2.1 各生育时期物质生产与积累 |
2.2.2 抽穗期群体叶面积组成及粒叶比 |
2.2.3 各生育阶段群体生长率和光合势 |
2.2.4 抽穗后茎鞘干重及物质转移 |
2.2.5 抽穗后剑叶光合速率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抗倒伏性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群体透光率 |
2.5 水稻有序摆抛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产量的方差分析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
3.2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特性与稀植超高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分蘖发生与成穗的追踪 |
1.4.2 茎蘖动态 |
1.4.3 实收计产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发生叶位及发生率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分蘖成穗叶位及成穗率差异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茎蘖发生动态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分蘖成穗的茎蘖组成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各成穗分蘖对产量的贡献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各成穗分蘖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主茎分蘖发生与成穗 |
3.2 不同抛栽方式水稻的分蘖规律与优势分蘖利用 |
3.3 不同抛栽方式水稻各叶位分蘖与产量的关系 |
3.4 关于抛栽稻合理利用分蘖成穗,进一步促进水稻超高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根系干重、根冠比 |
1.4.2 根系体积、根系活力、根系吸收面积 |
1.4.3 根系伤流 |
1.4.4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产量及构成因素 |
2.2 栽后秧苗的根系特点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干重及根冠比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活力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吸收表面积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后根系伤流变化 |
2.7 水稻有序摆抛栽后期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 |
2.7.1 各层根系干重及比例 |
2.7.2 各层根系体积与根干重密度 |
2.8 根系特征与产量的相关性 |
2.8.1 各生育期根系特征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2.8.2 根系特征与产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形态生理系特征 |
3.1.1 根系生长特性 |
3.1.2 根系分布特性 |
3.2 稀植栽培与根系活力的关系 |
3.3 根系特征与水稻超高产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转运特点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植株全氮的测定 |
1.4.2 计产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含氮率与吸氮量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阶段吸收量与阶段吸收速率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抽穗期氮素积累、分配与转运 |
2.4.1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分配 |
2.4.2 水稻有序摆抛栽成熟期的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分配 |
2.4.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转运量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吸收、积累特性 |
3.2 水稻有序摆抛的氮素分配、转运与生产特性 |
3.3 氮素吸收、积累及转运特点与水稻高产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有序摆抛栽对超级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节间农艺指标 |
1.4.2 茎干抗折力 |
1.4.3 重心高度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茎秆的抗倒伏能力 |
2.2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的植株性状 |
2.3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的茎秆充实度性状 |
2.4 抗倒伏特性与茎秆主要物理性状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关于有序摆抛栽对水稻抗倒伏性的影响 |
3.2 关于水稻抗倒伏性状特征间的关系 |
3.3 关于水稻植株抗倒伏性与稀植栽插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株型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叶面积 |
1.4.2 上部叶片倾斜角度及叶枕高度 |
1.4.3 SPAD值 |
1.4.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产量及构成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叶片配置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上部叶片的空间分布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叶面积变化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剑叶SPAD变化 |
2.6 株型指标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株型特征的探讨 |
3.2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株型与产量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有序摆抛栽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产量的测定 |
1.4.2 稻米品质 |
1.4.3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有序摆抛栽水稻的产量 |
2.2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品质 |
2.2.1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加工品质 |
2.2.2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外观品质 |
2.2.3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 |
2.2.4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RVA谱特征值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3.2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3.4 壮苗合理栽插提高稻米品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及光合物质生产特征优势 |
1.2 水稻有序摆抛栽分蘖发生利用优势 |
1.3 水稻有序摆抛栽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优势 |
1.4 水稻有序摆抛栽氮素吸收利用优势 |
1.5 水稻有序摆抛栽群体抗倒伏能力 |
1.6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株型特征 |
1.7 水稻有序摆抛栽品质性状特征 |
2 讨论 |
2.1 有关水稻有序摆抛稳定超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 |
2.1.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生理生态特征及超高产机制 |
2.1.2 水稻稀植栽插与超高产轻简栽培 |
2.2 进一步提高有序摆抛水稻超高产潜力的技术关键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Q28超大穗大粒小麦在新绛试点示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播前整地 |
1.2.2 播种量 |
1.2.3 播种期 |
1.2.4 施肥与田间管理 |
1.2.5 观察记载 |
2 结果与分析 |
2.1 Q28小麦与衡观35 (CK) 特征特性的比较 |
2.2 Q28小麦与衡观35 (CK) 产量因子及产量的比较 |
2.2.1 产量因子的比较 |
2.2.2 产量的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8)超级稻超高产形成规律与栽培途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主要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研究进展 |
1 水稻超高产研究概况 |
1.1 国外概况 |
1.2 国内概况 |
2 水稻超高产产量水平的确定 |
3 水稻超高产形成规律 |
3.1 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 |
3.2 干物质生产积累规律 |
3.3 养分吸收利用规律 |
4 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 |
4.1 氮肥施用模式 |
4.2 合理群体起点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超级稻超高产形成规律Ⅰ超级稻超高产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供试地点 |
1.3 栽培设计 |
1.4 取样与测定方法 |
1.5 计算方法与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结构 |
2.2 群体库容量 |
2.2.1 群体颖花量与产量的关系 |
2.2.2 每亩穗数、每穗粒数与群体颖花量的关系 |
2.3 群体库充实度与充实量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超级稻超高产形成规律Ⅱ超级稻超高产物质生产积累规律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供试地点 |
1.3 栽培设计 |
1.4 取样与测定方法 |
1.5 计算方法与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群体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2.2 群体物质生产 |
2.2.1 各生育期群体干物积累动态 |
2.2.2 生育中期群体物质生产 |
2.2.3 生育后期群体物质生产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Ⅰ改善群体起点结构途径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与设计 |
1.3 栽培概况 |
1.4 测定项目 |
1.5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2 穗部性状 |
2.3 群体茎蘖动态与成穗率 |
2.4 群体叶面积 |
2.4.1 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 |
2.4.2 群体光合势 |
2.4.3 群体叶面积组成与粒叶比 |
2.5 群体物质生产 |
2.5.1 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 |
2.5.2 各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生产 |
2.5.3 单茎茎鞘重与茎鞘物质输出率 |
2.6 群体根系 |
2.6.1 主要生育期根系干重与根冠比 |
2.6.2 根系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 |
2.7 群体库容充实度与充实量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Ⅱ氮肥中移途径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栽培概况 |
1.3 测定项目 |
1.4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氮肥中移超高产栽培途径 |
2.1.1 主要生育期根系干重与根冠比 |
2.1.2 根系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 |
2.1.3 群体库容充实度与充实量 |
2.1.4 15~50 亩连片的“优中”超高产施氮模式综合试验 |
2.1.5 不同施氮栽培模式的综合评价 |
2.1.6 生产性验证 |
2.2 水稻氮肥中移超高产栽培途径增产增效机制 |
2.2.1 抓住最高产、高效叶龄期追施穗肥,攻取大穗,形成巨量库容 |
2.2.2 较好地协调群体生长发育动态,构建超高产群体结构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水稻超高产形成规律 |
1.2 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 |
2 讨论 |
2.2 关于水稻超高产形成规律 |
2.2.1 群体库容的安全扩增 |
2.2.2 群体库容的有效充实 |
2.2.3 生育中期(拔节~抽穗期)群体干物质的高质量积累 |
2.3 关于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 |
2.3.1 关于创新群体起点结构途径 |
2.3.2 关于创新氮肥施用模式途径 |
2.3.3 关于品种选用途径 |
2.3.4 关于培肥地力途径 |
2.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冠层及产量构成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栽培技术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
1.2.2 小麦氮素营养研究的进展 |
1.2.3 小麦种植密度对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区基本状况 |
2.2 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绿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 |
3.1.1 不同栽培模式下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小麦单株绿叶面积的影响 |
3.1.2 不同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3 不同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麦穗数的影响 |
3.2.1 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穗数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对冬小麦穗数的影响 |
3.2.3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穗数的影响 |
3.3 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麦穗粒数及穗粒数分布的影响 |
3.3.1 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 |
3.3.2 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麦穗粒数分布的影响 |
3.4 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麦平均千粒重及其各穗位千粒重的影响 |
3.5 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不同粒级小麦粒数比例及千粒重的影响 |
3.5.1 对各粒级小麦粒数所占比例的影响 |
3.5.2 对各粒级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
3.6 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麦穗粒重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小麦稀植栽培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江淮下游播期对周年稻麦生产力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D]. 陈天晔. 扬州大学, 2020
- [3]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产质量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D]. 刘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4]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关联分析[D]. 常向楠.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5]黄淮南片地区小麦品种(系)稀植和密植下的农艺性状表现[D]. 张倩.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6]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D]. 郭保卫. 扬州大学, 2013(04)
- [7]Q28超大穗大粒小麦在新绛试点示范试验[J]. 王纶,王星玉,温琪汾,王树红,元改香,王林梅. 山西农业科学, 2012(12)
- [8]超级稻超高产形成规律与栽培途径的研究[D]. 吴桂成. 扬州大学, 2010(02)
- [9]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冠层及产量构成特征的影响[D]. 李小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10]稀植栽培对春小麦氮素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研究[J]. 赵东旭,姜妍,魏湜,庄文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