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洋县农业税收征管步入信息化轨道(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锋[1](2020)在《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 ——以农机服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经步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在新发展阶段,“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以土地承包、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营制度如何创新以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成为亟待破解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少、农业劳动力资源弱质化、粮食供给总量紧平衡等现实,着力推进农业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渐为社会所认同。与此同时,随着交易效率的提升,我国农业专业化分工呈现深化趋势,但在区域、产业、具体农事活动方面存在不协调不充分问题。立足我国小规模农户将长期存在并处于基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国情,在深化专业化分工过程中,探究农户参与分工与合作的缘由、农户参与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农户参与分工与合作的保障,具有现实的必然性和理论的必要性。本文以农机服务为例,探究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回答“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为什么要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如何合作以保障农事活动的有效实现?”问题,并将“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如何合作”分解为“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如何选择相应的合作方式?”“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匹配什么样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等子问题。文章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农户家庭决策模型、合作及合作行为理论、外包理论、交易成本与交易治理理论等理论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水稻生产经营技术经济与制度结构-交易效率-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合作治理”的基本框架。基于此分析框架,从稻农家庭微观决策出发分析了稻农参与分工与合作的缘由,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稻农合作的影响因素与合作机制、稻农农事活动合作方式选择及合作治理匹配的影响因素;随后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分析了稻农合作及其治理的演化历程及现实状况,并基于2004-2017年全国主要稻产区数据、采用FGLS方法验证了技术经济结构变迁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的影响,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ivprobit模型、内生次序probit模型模型、multi-logit模型分别验证了稻农农机技术使用与否、农机技术使用程度、农机服务合作与合作程度、农机服务合作方式选择、农机服务合作治理结构及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在多案例分析专业化分工和稻农合作实现逻辑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规模经济、分工经济、交易成本、信息处理效率等四个视角单独均无法相对全面解释稻农农事活动合作的缘由,应从合作意愿形成与强化、合作行为实现与开展、合作持续等三个层面具体分析稻农合作的缘由。稻农合作嵌入外部技术经济、制度演化与变迁过程中,是稻农以综合成本最小化、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导向,权衡合作的预期收益增加或预期成本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主体与群体的行为能力及合作能力、主观与客观规范与控制等因素,并与内外部诸多利益相关者互动的结果。规模经济、分工经济、交易成本、信息处理效率等四个视角都是以合作的预期绩效为出发点,只强调了合作预期绩效中的某一方面,未将合作发生置于综合系统中考量,且四个观点间也存在相应的联系。生产要素稀缺引致的生产实现与生产成本降低诉求、生产经营组织制度不均衡诱致的交易成本降低诉求、小农户综合收益最大化导向下的机会成本最小化诉求、交易效率提升与合作的经济可行性得以保障、稻农行为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提升、强有力外部推力与助力的存在、新型水稻经营主体的存在与引领、合作分配机制的激励效应与分配的公平性、合作组织的存续发展与合作组织绩效的提升等方面构成了稻农农事活动合作的多维缘由。(2)技术变革与制度变迁对农业专业化分工演进以及农户合作行为选择具有显着的直接、间接影响。(1)制度及制度变革围绕宏观产权制度、产业保护与扶持制度、微观规范与控制制度三个维度,通过影响宏观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合作的微观交易效率,通过改变水稻生产经营主体的资源、资本与要素禀赋结构,直接、间接影响农事活动分工与合作;(2)技术及技术演化围绕生产型技术、交易型技术两个维度,通过改变农事活动的技术经济结构、影响合作的交易效率,进而影响稻农合作动机、合作行为与合作方式的选择;(3)技术、制度协同演化,共同形塑了“小农户家庭内部合作为主与关系型换工合作为辅→农户被动卷入同公社化与合作化生产合作为主→农事活动合作市场化与社会化逐渐深化→农事活动合作市场化与社会化为主”的稻农合作与合作方式演进历程。水稻农事活动中稻农合作治理演进围绕交易属性演化、水稻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演化两个维度展开。交易属性演变嵌入水稻生产技术、制度与政策环境、社会与文化环境中,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的演化影响技术选择、农事活动的专业化分工,进而影响农事活动的实现方式,最终影响农机服务合作治理及治理机制的选择。水稻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演化维度的治理演化主要从“交易效率演进嵌入、经营主体选择”、“混合治理结构嵌入、经营主体选择”两个角度发挥作用。(3)技术经济结构变迁是水稻农机服务外包合作的核心诱致因素,四种水稻种属农机服务外包合作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分异。水稻生产经营农事活动合作与合作方式选择嵌入技术经济与制度结构及其共同决定的专业化分工系统中。影响稻农合作及合作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水稻生产经营资源与要素相对稀缺状况、水稻生产经营组织结构的变革、非农就业市场成长与非农就业比较收益状况、农业生产经营公共制度与产业政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嵌入的农村社会关系与社会文化网络等。基于2004-2017年中国粳稻、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四个主要属种及主要种植省份的宏观数据,采用FGLS模型实证发现:(1)农机专用性指标、农地折租成本代表农地租种机会成本、农户自有劳动力价格代表的机会成本、雇工成本等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台均拖拉机动力代表的农机专用性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呈负向影响。(2)水稻种植现金成本收益率代表的比较收益指标、农机总动力代表的农机可得性、农户自我完成部分成本等三个指标影响出现了分异,现金成本收益率在粳稻、中籼稻种植区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呈正向影响,在早籼稻和晚籼稻产区呈现负向影响;农机总动力代表的农机服务可得性在粳稻产区、晚籼稻产区呈正向影响,在早籼稻、中籼稻产区呈负向影响。农户自我完成部分成本在早籼稻、晚籼稻产区呈现负向影响,在粳稻、中籼稻产区呈现正向影响。粳稻、中籼稻的个体效应在省域间存在分异性。(4)农户户主特征、农户社会与经营特征、村域技术经济结构等因素对农户农机选择、农机化程度、农机服务合作、农机服务合作程度、农机服务合作方式选择均会产生显着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6年数据,分别采用probit与工具变量probit模型、次序probit模型与内生次序probit模型、multi-logit模型实证发现:(1)农户户主年龄、留家人员健康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的对数值、农忙时雇工价格、惠农支农服务的可获得性,对农业机械采用具有显着影响,惠农支农服务可得性显着提升农户农机采用。(2)农业收入占比、主事者年龄、家庭外出劳动力占比、留家人口受教育程度、役畜拥有与否、家庭耕地面积、支农惠农服务可获得程度对农户农机化程度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3)役畜的拥有情况、农户耕地面积、农忙时的雇工价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村民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对农户农机及农机合作行为的选择具有显着的影响。(4)役畜拥有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农忙时雇工价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农户间关系和谐程度、惠农支农服务可得性等对农户实现合作程度产生显着影响。(5)基于不同的参照组,农业收入占比、户主的性别、户主年龄、女性劳动力占比、役畜的拥有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对数值、农地产权改革颁证与否、村域人均劳动力耕地面积对数、农忙时雇工价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离县城最近的距离对数、农户间关系的和谐程度、村域惠农支农服务可得性、获得补贴的金额对数对合作方式产生显着影响。但不同参照组内,显着性有差异。(5)水稻农机服务合作交易治理结构、交易治理机制选择主要受役畜拥有状况、农地确权颁证状况、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村民间关系和谐程度、村域支农惠农服务可得性等因素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6年数据,采用multi-logit模型实证发现:(1)农忙时雇工价格对数、村民间关系的和谐程度、离最近县城的距离、从事农业生产3个月以上的劳动力人数、村域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惠农支农服务的可获得性对农户选择市场化治理结构具有显着正向影响。(2)农业收入占比、是否拥有役畜、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农忙时雇工价格、农户间关系和谐程度等对农户不同参照组条件下选择混合治理结构的几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3)农地确权颁证状况、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支农惠农服务可得性状况对不同参照组间农户选择关系治理结构具有显着促进作用。(4)拥有役畜的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对数、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获得补贴金额的对数值、支农惠农服务获得性等在不同参照组条件下农户选择一体化治理结构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5)役畜拥有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对数、农户间关系和谐程度、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是农户农机购置与作业合作治理机制选择的核心影响因素。(6)确权颁证实现情况、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等对农户选择关系治理机制具有显着的正向关联。(7)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村民间的关系和谐程度、超过3个月的劳动力人数对农户选择契约治理机制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8)农业收入占比、拥有役畜的状况、家庭农户耕地面积对数、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等对农户选择混合治理具有显着影响。推进水稻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优化合作方式与合作治理,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1)调整合作规制的着力点,将着力点置于外在交易成本的降低与交易效率的提升、水稻生产经营技术经济结构的变革、农业创业与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育成长等方面;(2)优化与完善相应的规制政策:(1)改善水稻产业发展的宏观技术与制度环境。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水稻行业技术效率提升、组织制度创新的制度与政策体系;一方面强化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基础条件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农业(水稻)”进程,降低组织创新与市场型交易的交易成本。(2)优化水稻农事活动实现的技术经济结构。一方面着力推进水稻农事活动技术变革,提高农事活动实现的技术标准化;一方面着力推进农地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的组织与治理创新,进一步推进水稻生产经营的职业化、专业化、规模经营。(3)推进农业创新创业与新型主体发育成长。一方面着眼于优化水稻生产经营创新创业的制度与产业政策体系,降低创新创业的制度成本、风险成本和初创成本;一方面着眼于从供给端推进水稻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成长,为水稻规模经营主体的发育成长提供技术经济支撑。(4)推进农村协同治理与社会关系网络重塑。一方面着眼于推进农村治理的主体与机制创新,构建主要利益相关者间协同、多元机制协调与共生的治理体系,将水稻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嵌入农村治理创新过程中;另一方面着眼于重塑农村社会文化与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农村传统的非正式制度的继承与优化、基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新型契约与法治文化的培育,实现农村传统优秀文化同现代市场经济契约与法治文化的有效衔接,降低水稻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交易成本。
彭澧丽[2](2014)在《中国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粮食生产属于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它是有关一国安全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自古以来,粮食安全一直是各国国家自立、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1978-1998年的稳步提高期、1999-2003年的快速下滑期和2004年至今的逐步恢复期,在这个过程中粮食产量经历了八次波动。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提供政策扶持,不仅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为确保粮食安全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政策工具。.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粮食生产政策在我国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首先是1994-1997年期间,我国在农村实施的税费改革政策:其次是2004-2012年期间,我国针对粮食生产薄弱环节实施的粮食“四项”补贴、农业税减免政策、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政策以及农业科技创新政策等等。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都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目前,新的粮食生产政策已经实施了10年,它极大地调动了我国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到2012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九年增产,极大地缓解了我国粮食出现的供求矛盾。然而,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还很薄弱,粮食生产政策产生的边际效应正在逐年递减,粮食生产效益比较低,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者的吸引力逐渐降低。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城乡居民在食物消费上的转型将导致粮食转化需求的快速增长,进而导致国家粮食市场再次出现供求紧张的局面,粮食安全问题将长期存在。国家政策作为公共政策手段和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于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重大。因此,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如何有效的运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根据各区域粮食生产特征,探索出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粮农收入的有效政策,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过程中必须从战略定位、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上破解的难题。本论文在研究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影响时,选取了耕地保护政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政策、财政支持政策、农业税费改革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以及农业生产科技政策等六个政策,研究了这六个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介绍了粮食、粮食生产和粮食生产政策的相关概念以及基础理论。对粮食、粮食生产、粮食生产政策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同时以弱质产业扶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政策效用理论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框架。第二,回顾了粮食生产政策与粮食生产的历史过程。首先,从五个阶段分别阐述了粮食生产政策的变迁以及粮食生产的变化;其次,分析了各种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最后,陈述了粮食生产政策影响粮食生产的作用机理。第三,论述了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时间效应。借助时间序列模型分别分析了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分析出各种政策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第四,阐述了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区域效应。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粮食生产政策情况,选择面板数据模型利用1999-2012年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粮食生产政策指标数据,测算不同经济区域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最后指出各经济区域粮食生产政策实施的重点。第五,通过案例分析了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湖南省浏阳市、岳阳市、衡阳市以及湘西自治州等地区的粮食生产进行了问卷调研,了解了粮食生产者对我国粮食生产政策满意度的评价,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者对实施的粮食生产政策的满意度较高,农业税收减免政策、粮食补贴政策和耕地保护政策获得了相对较高的评价。最后,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政策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六,设计了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粮食生产政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定位,同时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方面分别设计了粮食生产政策的主体和配套体系。第七,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政策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提出了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政策存在的问题,同时对运行新的粮食生产政策所需的条件进行了阐述。
何君[3](2007)在《农业税取消后乡镇机构改革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06年开始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对中国的农村改革意义深远。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乡镇机构的改革也加快了步伐。如何在农业税取消后建设新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使农村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四种研究思路,以求从多角度来深入剖析在取消农业税后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历史变迁过程,分析我国乡镇机构职能的形成由来,进而剖析随着历史的发展,乡镇机构不得不改革的内在逻辑。我国的乡镇机构在历史上曾有过几次改革,分别是建国初政治导向的改革,改革开放后城市工业化导向的改革和现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以全面取消农业税为契机,我国的乡镇机构改革开始加快了步伐,在改革中面临了行政体制设置不合理,民间组织发育不足,乡镇债务负担过重,机构职能定位不清,干部思想观念滞后和考核评价标准落后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与中国赶超型的现代化战略,分税制和财政包干制的矛盾等等有关。本文将通过研究我国乡镇机构现状、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改革乡镇体制、完善乡镇职能的政策和措施。并比较分析了湖北省红安县和湖南省沅江市这两个率先进行税费改革的试点事例,通过总结分析在这两个试点中的成果和问题,重点研究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乡镇的职能规范和机构设置等,为乡镇机构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借鉴。具体的建议包括进一步细化乡镇政府事权划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构建完整的农村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乡村撤并,调整行政区划,扩大乡村规模;大力发展农村民间组织;理顺乡村关系;建立农村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新机制;化解农村债务;加强民主管理,推进乡镇民主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又好又快发展。
张帆,章珲[4](2003)在《沙洋县农业税收征管步入信息化轨道》文中提出 2001年,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需要,进一步规范农业税征收管理行为,湖北省沙洋县转变农业税征管手段,充分利用湖北省农业税收征收管理系统,在县直与乡镇之间建立起农业税收征收管理网络,将全县各个乡镇、村组以及农业税纳税人的基本资料,农村税费改革前后农民负担、财力测算对比,纳税人本年度税收任务、完税、欠税等情况输入微机,做
二、沙洋县农业税收征管步入信息化轨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洋县农业税收征管步入信息化轨道(论文提纲范文)
(1)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 ——以农机服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及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研究数据与论文的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及其治理的理论分析 |
3.1 理论假定 |
3.2 稻农合作的缘由 |
3.3 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合作的关系 |
3.4 稻农合作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
3.5 稻农合作治理及影响因素 |
第4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及治理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考察 |
4.1 技术与制度演化嵌入的水稻农事活动服务专业化分工状况 |
4.2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及合作方式演进与现状 |
4.3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演进与现状 |
4.4 小结 |
第5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农机服务合作及影响因素—基于水稻主产区面板数据的实证 |
5.1 问题提出 |
5.2 稻农合作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5.3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的影响因素 |
5.4 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农机服务合作选择的宏观模型 |
5.5 宏观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农机服务合作及合作方式选择—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实证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现有相关的研究 |
6.3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6.4 稻农农机服务合作及合作方式选择的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农机服务合作治理—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实证 |
7.1 问题提出 |
7.2 相关研究的现状 |
7.3 稻农合作治理结构选择的理论模型 |
7.4 基于2016年CLDS数据的稻农农机服务合作治理结构影响因素实证 |
7.5 基于2016年CLDS数据的稻农农机服务合作治理机制影响因素实证 |
7.6 小结 |
第8章 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合作深化的实现逻辑—基于多案例的比较 |
8.1 问题提出 |
8.2 相关的研究现状 |
8.3 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模式的主要案例 |
8.4 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主要模式的比较 |
8.5 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深化的实现逻辑 |
8.6 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9.1 研究结论 |
9.2 推进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合作深化的政策含义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
(2)中国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可能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可能创新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粮食 |
2.1.2 粮食生产 |
2.1.3 粮食生产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2 弱质产业扶持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5 政策效用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对粮食生产的作用机理 |
3.1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
3.1.1 耕地保护政策 |
3.1.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政策 |
3.1.3 财政支持政策 |
3.1.4 粮食保险政策 |
3.1.5 税收政策 |
3.1.6 粮食科技政策 |
3.2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作用机理 |
3.2.1 耕地保护政策 |
3.2.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政策 |
3.2.3 财政支持政策 |
3.2.4 粮食保险政策 |
3.2.5 农业税费改革政策 |
3.2.6 粮食生产科技政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与粮食生产的历史回顾 |
4.1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的历史回顾 |
4.1.1 自由交易时期粮食生产政策 |
4.1.2 统购统销时期粮食生产政策 |
4.1.3 购销“双轨制”时期粮食生产政策 |
4.1.4 市场改革时期粮食生产政策 |
4.1.5 全面市场化时期粮食生产政策 |
4.2 中国粮食生产的历史回顾 |
4.2.1 粮食生产震荡时期 |
4.2.2 粮食生产徘徊期 |
4.2.3 粮食生产稳步发展期 |
4.2.4 粮食生产调整期 |
4.2.5 粮食生产强力发展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时间效应分析 |
5.1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 |
5.1.1 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2 粮食单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理论模型的建立 |
5.2.1 总体估计模型 |
5.2.2 粮食播种面积的动态模型 |
5.2.3 粮食单产动态模型分析 |
5.3 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 |
5.3.1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5.3.2 数据来源 |
5.4 粮食生产政策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粮食生产的实证模型 |
5.4.2 平稳性检验 |
5.4.3 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短期影响 |
5.4.4 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长期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区域效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理论基础 |
6.3 区域划分 |
6.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2 数据的实证分析 |
6.4 区域粮食生产变动及比较分析 |
6.4.1 各区域粮食总产量比较 |
6.4.2 各区域粮食播种面积比较 |
6.4.3 各区域粮食单产比较 |
6.5 区域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6.5.1 模型选取 |
6.5.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6.5.3 数据来源 |
6.5.4 理论模型的建立 |
6.5.5 实证分析 |
6.6 区域粮食生产政策实施的重点 |
6.6.1 经济发达地区应保障耕地、水利、资金、劳动力资源和技术要素的投入,保持一定粮食生产的底线 |
6.6.2 经济较发达地区粮食生产政策的重点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粮食财政支持政策 |
6.6.3 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政策和粮食生产科技政策的投入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
7.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7.1.1 被调查农户的基本信息 |
7.1.2 被调查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情况 |
7.2 实证模型的构建 |
7.2.1 模型构建 |
7.2.2 数据来源 |
7.2.3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政策满意度因素的描述分析 |
7.3 实证分析 |
7.3.1 我国粮食生产政策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
7.3.2 我国粮食生产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国外粮食生产政策及其经验启示 |
8.1 发达国家粮食生产政策 |
8.1.1 美国粮食生产政策 |
8.1.2 欧盟粮食生产政策 |
8.1.3 日本粮食生产政策 |
8.2 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政策 |
8.2.1 印度粮食生产政策 |
8.2.2 巴西粮食生产政策 |
8.3 国外粮食生产政策的经验借鉴 |
8.3.1 粮食生产政策以稳定粮食生产者收入为目标 |
8.3.2 粮食生产政策的制定要适应现实情况 |
8.3.3 制定严格的粮食生产政策法规和制度 |
8.3.4 丰富粮食生产政策的运行方式 |
8.3.5 坚持走科技兴农的粮食生产政策道路 |
第九章 完善粮食生产政策的总体设计 |
9.1 完善粮食生产政策的基本原则 |
9.1.1 经济、社会和生态统筹兼顾的整体性原则 |
9.1.2 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统一协调的稳定性原则 |
9.1.3 因地制宜的原则 |
9.1.4 农民自愿与政策引导相结合 |
9.1.5 公平与效率原则 |
9.2 完善粮食生产政策的目标定位 |
9.2.1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9.2.2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
9.2.3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9.3 完善粮食生产政策的体系设计 |
9.3.1 粮食生产政策主体体系设计 |
9.3.2 粮食生产政策配套体系设计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政策促进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对策建议 |
10.2.1 创新粮食生产政策运行的思想理念 |
10.2.2 创造粮食生产政策实施的大环境 |
10.2.3 因地制宜优化粮食生产政策的结构与方式 |
10.2.4 建立粮食生产政策监控机制 |
10.2.5 理顺粮食生产政策的投入结构 |
10.2.6 加大粮食生产政策的重点领域投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农业税取消后乡镇机构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2.2 国外乡镇机构现状分析 |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3.1 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相结合 |
3.2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3.3 比较分析方法 |
3.4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
第二章 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历史回顾 |
1 我国乡镇机构的概念、变迁及职能 |
1.1 建国后我国乡镇机构的建制 |
1.2 我国乡镇政府的职权和职能 |
2 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简要回顾 |
2.1 政治导向的乡村治理结构模式(1949-1956) |
2.2 城市工业化导向的乡村治理结构模式(1957-1978) |
2.3 市场经济导向的乡村治理结构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 |
3 我国农业税取消后乡镇机构改革的现实考察 |
4 基本结论 |
第三章 农业税取消后我国乡镇机构改革问题 |
1 农业税取消后乡镇机构改革现状 |
1.1 乡镇行政职能发生变化 |
1.2 干部的“硬权力”弱化 |
1.3 基层微观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
1.4 干群关系发生变化 |
1.5 干部群众开始尝试民主合作 |
1.6 乡村干部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
1.7 乡村建设工作发生变化 |
1.8 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供给来源发生变化 |
2 乡镇机构改革后面临的问题 |
2.1 行政体制设置不合理 |
2.2 民间组织发育不足 |
2.3 债务负担过重 |
2.4 乡镇职能定位不清 |
2.5 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不适应 |
2.6 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陈旧 |
3 农业税取消后乡镇机构改革问题分析 |
3.1 压力型体制在乡镇体制上的必然反映 |
3.2 分税制和财政包干制下乡镇政府职能不清的必然反映 |
3.3 乡镇机构自身膨胀,冗员过多 |
3.4 乡村债务大量形成,并转嫁为农民的负担 |
第四章 湖南省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乡镇分析 |
1 试点的改革内容 |
1.1 推进了乡镇机构改革 |
1.2 深化了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1.3 推行了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1.4 有效化解了乡村债务 |
2 试点的改革成效 |
2.1 乡镇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基层管理新体制初步建立 |
2.2 农村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
2.3 乡镇支出明显减少,农村发展要素充分激活 |
2.4 干部职工思想稳定,社会大局稳定和谐 |
3 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中的问题 |
3.1 部分现行政策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不配套 |
3.2 农村综合改革的资金矛盾仍然突出 |
3.3 农村综合改革亟待深化 |
第五章 乡镇机构进一步改革的措施 |
1 乡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 |
2 乡镇机构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
2.1 进一步细化乡镇政府事权划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
2.2 构建完整的农村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 |
2.3 实施“乡村瘦身计划” |
2.4 大力发展农村民间组织 |
2.5 理顺县乡关系 |
2.6 建立农村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新机制 |
2.7 探索防范农民负担反弹、化解乡村债务的新途径 |
2.8 加强民主管理,推进乡镇民主化进程 |
2.9 加快经济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沙洋县农业税收征管步入信息化轨道(论文参考文献)
- [1]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 ——以农机服务为例[D]. 张建锋. 西南大学, 2020(04)
- [2]中国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D]. 彭澧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3]农业税取消后乡镇机构改革问题研究[D]. 何君.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7)
- [4]沙洋县农业税收征管步入信息化轨道[J]. 张帆,章珲. 中国财政,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