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工中锌原卟啉的测定

铅工中锌原卟啉的测定

一、铅作业工人锌原卟啉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樊伟,孟海滨,王若燕,王晶,陈理[1](2017)在《绍兴市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和血液锌原卟啉水平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绍兴市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血铅和血液锌原卟啉(ZPP)水平,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蓄电池厂309名在岗铅作业工人的静脉血,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测定ZPP。结果血铅范围为2.4720.8μg/L,中位数为267.2μg/L,其中9人血铅超过600μg/L,占2.9%;ZPP范围为0.19.4μmol/L,中位数为1.4μmol/L,其中59人ZPP超过2.9μmol/L,占19.1%。血铅超过600μg/L且ZPP超过2.9μmol/L的有5人,占1.6%。男性工人血铅中位数高于女性(Z=3.60,P<0.05),但ZPP中位数低于女性(Z=-2.8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铅和ZPP中位数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切刷耳、脱模和烧片工人的血铅平均值较高,中位数分别为406.6、344.5和318.7μg/L;切刷耳、胶封和包片工人的ZPP平均值较高,中位数分别为3.7、2.1和1.9μmol/L,铅中毒工人的工种均为切刷耳。结论该蓄电池厂部分工种的工人血铅和ZPP超标情况较严重,以切刷耳尤为突出,相关部门应监督该企业改革生产工艺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预防职业性铅中毒的发生。

曹守勤,张燕飞[2](2017)在《锌原卟啉和尿粪卟啉测定在铅中毒中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铅作业人员和非铅作业人员红细胞锌原卟啉(ZPP)、尿粪卟啉和血细胞的差异,探讨3项检测指标对铅作业人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接触铅的作业人员358例为铅作业组,295例为对照组(未接触铅的某单位健康体检职工),测定ZPP、尿粪卟啉和血常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铅作业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铅作业组ZP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作业组尿粪卟啉总异常检出率为35.75%(128/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6%(4/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铅的作业人员可导致ZPP和尿粪卟啉升高,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降低,对白细胞和血小板无明显影响,故血铅或尿铅结合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铅中毒人员,减少铅危害的发生。

张巍伟,康婉洁,姜泓[3](2017)在《ICP-MS测定铅作业工人血铅含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血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ICP-MS测定铅作业工人血中铅的含量.结果表明所建方法灵敏、精确、快速、线性范围宽,可用于血中铅的含量测定.铅作业工人血铅含量与血锌原卟啉含量有相关性(P<0.05),为血铅含量的测定及职业铅中毒的安全防控提供实验数据.

刘颖,李文鹏,胡定海[4](2017)在《某铜冶炼厂448名铅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铜冶炼企业铅作业工人铅接触情况并探索铅职业接触人群健康损伤效应的敏感生物指标,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昆明市东川区某中型铜冶炼生产企业448名铅作业工人为铅接触组,以200名不接触铅的管理、行政、营销、后勤等非接铅作业者列为对照组。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检测2组人员尿铅、红白细胞锌原卟啉和血红蛋白水平分析相关性。结果尿铅检测648人,超标7人,浓度范围为1.0220μg/L,工人工龄均值7.2 a,年龄均值40.2岁,平均尿铅浓度为(22.3±19.66)μg/L。接铅组工作场所空气中定点铅烟(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标率为16.7%,个体接触铅烟(尘)CTWA超标率为15.2%。尿铅升高、ZPP升高和Hb下降检出率与对照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铅中毒观察对象和疑似职业性慢性轻度铅中毒检出率为0.5%和0.6%;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最高(19.60%);尿铅、Hb与ZPP间不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结论该厂应加强作业场所的监测评价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于铅超标岗位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在职业健康体检建议选择合适的铅检测指标,结合红细胞锌原卟啉检测,能更好地反映铅对人体的生物学意义。

梁炼华,冯瑞文,古艳卿,李卓强,刘振华,洪灿彬[5](2016)在《2014年鹤山市某塑料制管厂作业工人的血铅和ZPP水平调查》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鹤山市某塑料制管厂作业工人的血铅和红细胞ZPP水平,为制定防止厂内铅污染、保护工人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鹤山市某塑料制管厂2014年的258名作业工人静脉血,血铅、ZPP分别用AA-63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ZPP-3800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进行测定。结果 258名作业工人血铅水平为6.2μg/L658.3μg/L,中位数为144.2μg/L,超过400μg/L的有35人,超过600μg/L的有18人,超标率为6.98%;ZPP的检测水平为0.16μmol/L3.87μmol/L,中位数为0.95μmol/L,超过2.91μmol/L的有24人,超标率为9.30%。随着工龄的增加,各工龄组血铅水平和ZP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男、女铅作业工人血铅和红细胞ZPP含量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916、0.824,P<0.01)。结论鹤山市某塑料制管厂作业工人职业性铅中毒检出率不算高,但不能太乐观,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预防控制铅中毒发生,改善作业环境,革新工艺,防患于未然。

李银凤,冯婉丽,梁玉潮,李玉萍[6](2016)在《新会区铅作业人员血铅和血锌原卟啉测定结果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新会区铅接触工人血铅和血锌原卟啉(ZPP)水平。方法选择新会区2家蓄电池厂253名铅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用ZPP-380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测定ZPP,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作业车间空气中的铅烟及铅尘的浓度。结果 A蓄电池厂空气中铅烟和铅尘含量不超标,铅作业工人血铅浓度平均值为223.9 g/L±86.31 g/L,ZPP浓度平均值为1.43 mol/L±0.47 mol/L;B蓄电池厂空气中铅烟和铅尘含量超标率分别为20%和30%,铅作业工人血铅浓度平均值为323.17 g/L±96.77 g/L,ZPP浓度平均值为1.80 mol/L±0.60 mol/L;两蓄电池厂铅作业人员血铅和ZPP检测的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5、14.85,P<0.05);两厂男性和女性铅作业工人Pb B浓度与ZPP浓度均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970、0.929,P<0.01)。结论建议铅作业工厂改进生产工艺,改良作业场所的工作环境,对铅作业工人进行定期职业健康体检。

胡晶,胡悦君,吴春江[7](2015)在《某港务集团铅作业工人血铅和锌原卟啉检测结果的分析》文中指出目的 :了解某港务集团电焊作业铅污染状况和铅作业工人健康水平,分析作业工人体内血铅、锌原卟啉水平,为预防铅中毒提供科学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铅作业工人接触铅危害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1169名铅作业工人各项指标全部正常者仅72人,正常率为42.6%,测得6人血铅水平达到观察对象的标准。2工作场所铅尘、铅烟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均超标。3随着工作场所铅接触水平增加,血铅和锌原卟啉平均水平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职业性接触铅引起血铅和血红细胞锌原卟啉(ZPP)升高,加强对铅尘、铅烟重点超标作业点的管理,采取必要措施,减少铅危害的发生。

何晓庆,罗进斌,裘淑华[8](2015)在《职业性铅接触工人血铅及血液指标的变化》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职业性铅接触对作业工人血铅(PbB)、锌原卟啉(ZPP)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某蓄电池厂149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将其分为高血铅组和低血铅组。另一企业108名非铅作业人员及行政人员作为对照组,选取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与血小板计数(PLT)作为血液系统毒性的效应指标,分析不同的PbB水平、ZPP及血液系统效应指标的变化。结果:接触组的Pb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铅组和低血铅组的ZP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铅组和低血铅组的HGB含量分别都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RBC和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B和ZPP呈正相关(P<0.01),PbB和HGB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职业性铅接触可导致血细胞某些相关参数发生改变,PbB和ZPP以及HGB含量的相关性较好。

杨红,张恒东,周倩倩,龚伟,朱宝立,李文超,周洋[9](2015)在《低水平职业性铅接触人群生物标志物间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铅的接触、效应及易感性标志物间的关系,探讨其用于评估低水平职业性铅接触人群健康危害的敏感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职业卫生检测方法测定江苏省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作业场所中铅烟、铅尘浓度,对该企业233名职业性铅接触工人和76名非职业性铅接触工人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Pb-B),血液荧光计法测定锌原卟啉(ZPP),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δ-氨基乙酰酮戊酸脱水酶(ALAD),Taqman荧光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ALAD基因多态性,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铅(Pb-U),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测定尿δ-氨基乙酰丙酸(ALA-U),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上述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18个铅烟与30个铅尘检测点浓度分别为0,0020.019 mg/m3和0.0040.013 mg/m3;233名职业性铅接触工人Pb-B与Pb-U、ZP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0.47,P<0.01),与ALAD呈负相关(r=-0.77,P<0.01);218人(93.6%)Pb-U≤70μg/L,其中15人(6.9%)Pb-B≥400μg/L;Pb-B<190μg/L时,Pb-B与ZPP不相关(r=0.18,P=0.068);Pb-B≥190μg/L时,Pb-B与ZPP呈正相关(r=0.36,P<0.01);Pb-U与ALA-U、ZP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0.47,P<0.01);ZPP与ALAD呈负相关(r=-0.19,P<0.01),与ALA-U呈正相关(r=0.27,P<0.01);ALAD与ALA-U不相关(r=-0.11,P>0.05);ALAD1-2基因型工人的Pb-B、ZPP水平和ALAD活力与ALAD1-1基因型工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6名非铅接触工人中,两种基因型工人的Pb-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AD1-2基因型工人ALAD活力低于ALAD1-1基因型工人,ZPP平均水平高于ALAD1-1基因型工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低水平职业性铅接触人群中,ZPt与Pb-B相关的阈值为190μg/L,ALAD可作为低Pb-B水平的效应标志物;ALAD基因多态性对职业性与非职业性铅接触人群的Pb-B水平及其毒性效应的影响作用不同。

蔡日东,黄璐,唐飞[10](2013)在《深圳市某蓄电池厂技术改造降低职业病危害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深圳市某蓄电池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前后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和铅作业人员血铅、尿铅和红细胞锌原卟啉的水平。[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空气中铅浓度和血铅、尿铅水平,采用WS/T92-1996血中锌原卟啉血液荧光计法测定红细胞锌原卟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技术改造后空气中铅尘、铅烟浓度与技术改造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改造后,铅作业人员的血铅、尿铅浓度和红细胞锌原卟啉水平均低于技术改造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厂的技术改造有效降低了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以及铅作业人员血铅、尿铅和红细胞锌原卟啉水平。

二、铅作业工人锌原卟啉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铅作业工人锌原卟啉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绍兴市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和血液锌原卟啉水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结果评价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血铅和ZPP检测情况
    2.3 不同性别工人血铅和ZPP情况
    2.4 不同年龄工人血铅和ZPP情况
    2.5 不同工种工人血铅和ZPP检测情况
    2.6 不同工龄工人血铅和ZPP比较
3 讨论

(2)锌原卟啉和尿粪卟啉测定在铅中毒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职业健康检查方法
        1.2.2 ZPP测定
        1.2.3 血细胞测定
        1.2.4 尿粪卟啉半定量测定
        1.2.5 评价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ZPP检测结果比较
    2.2 两组尿粪卟啉半定量检测结果比较
    2.3 两组血细胞参数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3)ICP-MS测定铅作业工人血铅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1.2.2 标准溶液的制备
        1.2.3 ICP-MS工作条件
        1.2.4 样品溶液的配制
        1.2.5 应用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线性范围
    2.2 方法检出限和准确度
    2.3 重复性试验
    2.4 回收率试验
    2.5 铅含量测定
    2.6 红细胞锌原卟啉含量测定
    2.7 接触组Pb水平与ZP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8 讨论
3 结论

(4)某铜冶炼厂448名铅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现场调查及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测定结果
        1.2.2 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职业卫生调查基本情况
    2.2 工作场所铅浓度测定结果
    2.3 铅作业工人尿铅检测结果分布情况和职业病诊断结果
    2.4 职业健康检查主要异常结果检出情况
3 讨论

(5)2014年鹤山市某塑料制管厂作业工人的血铅和ZPP水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采血方法
        1.3.2 检测方法
        1.3.2. 1 血铅测定
        1.3.2. 2 血液中锌原卟啉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1.5 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某塑料制管厂作业工人血铅和ZPP检测情况
    2.2 不同工龄组和车间作业工人血铅和ZPP检测情况
    2.3 某塑料制管厂作业工人血铅和ZPP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6)新会区铅作业人员血铅和血锌原卟啉测定结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测定方法
        1.2.2 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A、B 2家蓄电池厂车间空气中铅含量
    2.2 A、B 2家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与ZPP检测结果
        2.2.1 2家蓄电池厂铅作业人员血铅检测结果
        2.2.2 2家蓄电池厂铅作业人员ZPP检测结果
    2.3 A、B 2家蓄电池厂车间空气中铅浓度
3 讨论

(7)某港务集团铅作业工人血铅和锌原卟啉检测结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仪器和方法
        1.2.1工作场所铅浓度测定
        1.2.2血铅和ZPP检测
        1.2.3评价标准
        1.2.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体检数据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
2结果
    2.1接触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2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测定
    2.3不同接铅水平血铅、锌原卟啉检测结果
3讨论

(8)职业性铅接触工人血铅及血液指标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2标本的采集与测定
        1.2.1PbB和ZPP样本采集和测定
        1.2.2血常规测定
        1.2.3分组
    1.3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2PbB检测结果
    2.3ZPP检测结果
    2.4血细胞参数检测结果
    2.5铅接触组PbB、HGB和ZPP相关性分析
3讨论

四、铅作业工人锌原卟啉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绍兴市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和血液锌原卟啉水平调查[J]. 樊伟,孟海滨,王若燕,王晶,陈理.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7(06)
  • [2]锌原卟啉和尿粪卟啉测定在铅中毒中的诊断价值[J]. 曹守勤,张燕飞. 现代医药卫生, 2017(21)
  • [3]ICP-MS测定铅作业工人血铅含量[J]. 张巍伟,康婉洁,姜泓. 化学研究, 2017(02)
  • [4]某铜冶炼厂448名铅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J]. 刘颖,李文鹏,胡定海. 职业与健康, 2017(06)
  • [5]2014年鹤山市某塑料制管厂作业工人的血铅和ZPP水平调查[J]. 梁炼华,冯瑞文,古艳卿,李卓强,刘振华,洪灿彬.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16)
  • [6]新会区铅作业人员血铅和血锌原卟啉测定结果探讨[J]. 李银凤,冯婉丽,梁玉潮,李玉萍.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12)
  • [7]某港务集团铅作业工人血铅和锌原卟啉检测结果的分析[J]. 胡晶,胡悦君,吴春江. 人人健康, 2015(23)
  • [8]职业性铅接触工人血铅及血液指标的变化[J]. 何晓庆,罗进斌,裘淑华.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5(09)
  • [9]低水平职业性铅接触人群生物标志物间关系的研究[J]. 杨红,张恒东,周倩倩,龚伟,朱宝立,李文超,周洋.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5(06)
  • [10]深圳市某蓄电池厂技术改造降低职业病危害效果分析[J]. 蔡日东,黄璐,唐飞.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3(03)

标签:;  ;  ;  ;  ;  

铅工中锌原卟啉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