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镇化推动西部大开发

以城镇化推动西部大开发

一、以城镇化推进西部大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宋香荣,陈思洁[1](2021)在《西部地区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门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促进西部地区实现绿色集约的新型城镇化,在分析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基础上,采用2002-2017年西部地区1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以城镇居民消费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了西部地区城镇化与能源消费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存在显着的双门槛效应,城镇居民消费门槛值分别为6311.65元和9068.08元;随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西部地区城镇化与能源消费间的负相关关系在逐渐减弱。基于上述结果提出相应建议:提高西部地区各省份的产业支撑能力和经济的综合实力;大力推进城市群的建设,同时抓好中、小城镇的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优化能源供需结构,大力推广清洁绿色能源的使用。

宋永永[2](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温雪,潘慧[3](2019)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显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利用1999—2016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8省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数据,在分析其发展态势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走势,并且城镇化的推进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着的缓解作用。新常态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应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转型,逐步构建起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冯曾波[4](2019)在《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城镇化动力机制缺陷、城镇规模体系失衡、制度机制改革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进程。长江上游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点区域,其城镇化的发展对于进一步加快长江上游地区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整体现代化进程、不断缩小与东中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其自身的特点也影响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如长江上游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少数民族占比高、经济基础差、交通设施落后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进程。本文以城市化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长江上游地区为研究范围,以城镇化发展为研究对象,梳理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和特点,剖析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建立了“一轴三群、四核六带”的长江上游地区城镇结构体系,探讨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途径。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由于其经济发展基础较差,上游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中下游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很多地方政府过度重视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忽视对城镇人口集聚的重视以及人口集聚后社会保障体系的落实,导致长江上游地区普遍出现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情况。除此之外长江上游城镇化还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低、质量差、城镇密度低、发展不均衡、功能逐渐衰竭、规模结构扭曲、城镇联系薄弱、首位度高等问题。(二)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成为影响其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其中,制度机制缺陷、自然历史因素、城镇化发展基础差、少数民族占比高、动力机制缺陷和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三)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全域规划”、“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绿色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原则;以确立制度安排、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中心——外围的城镇体系、培育建设小城镇为战略重点;以构建协调的城镇网络体系、促进产业与城镇化相互融合、城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为战略目标,最终将长江上游地区建成中国内地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四)针对目前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创新制度安排为前提,以建立城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为基础,以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为支撑,以构建长江上游地区城镇体系为重点,以完善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网络基础设施系统为补充,以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为保障的城镇化发展战略途径。(五)在健全长江上游城镇化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大城市之间的关联和纽带作用,引导区域的空间结构布局,形成规模适度、分布合理的城镇化空间结构格局。形成以众多小城镇为基础,以长江沿线发展轴为补充,以成渝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为重点,以梯字型城市群为核心,以多条城市连绵带为支撑的“一轴三群、四核六带”的城镇化发展体系。

杨佩卿[5](2017)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化高歌猛进,城镇化率持续飚升,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5年的56.10%,实现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快速稳步发展。然而,在城镇化发展整体辉煌成就的背后,困难问题也层出不穷,既往的城镇化道路已然难以继续,亟需调整发展模式,向新型城镇化转型。不唯如此,我国各区域城镇化发展情况差异较大,2015年,中、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已高达52.17%和64.95%,而西部地区仅为48.74%。西部地区不仅城镇化率滞后于中、东部地区,还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陷入了重物轻人,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始终不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始终较弱的困境,更为迫切地需要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嬗变。同时,西部地区城镇化特殊的演进历程和复杂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其新型城镇化不可能照搬照抄其他区域的既有模式,而必须根据自身区情,探索一条适宜自身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可见,西部地区是我国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最低、推进难度最大的区域,其城镇化进程是否顺畅关乎国家整体城镇化、工业化,乃至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和研究。鉴于此,本文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融入西部特色,坚持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根本命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11个省区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促使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在外生力量和内生力量的协调驱动下,兼顾“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可持续推进,从而日渐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丰富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而且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现实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顺序,沿着“文献梳理与评述——理论层面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评价研究——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首先,本文在对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剖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问题的根源,从而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了理论探析。其次,本文通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回顾,从宏观上把握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演变的总体脉络与总体特征,并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对其已取得成就和尚存在问题作了归纳概括。再次,本文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并对东、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在理论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西部地区的特殊区情,提出了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分析了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陷入困境的根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之所以陷入困境,固然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累积的结果,但究其主要原因,本文认为,在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缺陷,即“经济增长至上”的单一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及以政府外生力量为主导的、过于行政化的、失衡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第二,设计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本文秉承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设计了由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化、要素市场化、生活宜居化五个维度构成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从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理论剖析。从而试图以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消除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的种种弊端与问题,以期推动其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发展。第三,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本文在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于实证层面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进一步地,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实现了理论层面阐释与实证层面评价的逻辑统一。

付文娟[6](2013)在《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北地区的发展是关系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国防安全、对外开放、民族团结以及生态安全的关键,而城镇群落则是带动西北地区新时期发展的引擎,是整个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在带动西北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断裂点理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水资源承载力模型、预测分析法等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对西北地区城镇群落进行研究,为未来西北地区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在介绍研究基础、梳理城镇群落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北地区城镇群落的两种形式(城镇群与经济区城镇群落)的形成背景与发展特征,评判了西北地区主要城镇群的发展规模,比较分析了主要经济区城镇群落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形成的进程与特点,同时分析了影响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为例进行研究,在分析其水资源承载力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发展方案。

易大东[7](2012)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党的区域经济战略思想的新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地大物博,疆域面积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历来就极不平衡。作为执政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一直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与实践。从毛泽东重点发展内地的均衡发展战略到邓小平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从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到胡锦涛的统筹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区域经济思想日臻成熟与完善,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标志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新发展为选题,主要尝试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一、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理论依据或基础。党的区域经济思想主要是中国产党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自主艰辛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其主要理论依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理论,包括生产地域分工与协作论、生产力平衡分布论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论;二是西方经典经济学家的区域经济理论,包括平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二、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科学发展观提出前,我党的区域经济思想及战略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调整。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生产力布局和国际国内严峻的政治经济局势,做出了以内陆地区为重点,各地区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具体而言,从建国到60年代中期,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主要思想是以平衡沿海与内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目标,将经济布局中心放在内地尤其是中部地带,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基地。60年代中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急剧变化,多方面的战争威胁和军事压力接踵而至,党中央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不得不首先考虑国防安全,由此形成了以备战为中心的,重点建设“三线”地区的思想。长达10多年的“三线建设”,使广大的战略后方基本上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布局的大调整。但因过于注重政治和国防意义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了过去30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逐步提出了“两个大局”、“共同富裕”等思想。区域经济政策也按照邓小平的战略构想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从片面强调区域均衡发展转向着重利用和发挥区域优势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允许、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形成了以东部沿海为重点,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国民经济建设的中心逐渐向东部沿海倾斜。为了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党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灵活的特殊政策,先后开辟了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由此形成了一条从南到北沿海岸线延伸的对外开放地带。与此同时,党中央还着手解决贫困问题。1982年,我党率先在甘肃、宁夏等地开展扶贫试点工作,以此为起点,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开始由局部地区扩大到全国范围。这是党的区域经济战略的第二次重大调整。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地发展起来,但同时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这种形势下,以江泽民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由此形成了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在新的区域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做出了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政策体系、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部署。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党中央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良好形势下,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按照十六大的战略部署,意气风发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了我国。非典的侵袭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弊端,也告诉我们,真正的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发展。以此为契机,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指导思想,并由此确立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方针。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以我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而形成的。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主要包括: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崛起。针对西部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党中央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确立了九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坚持抓好两型社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着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保障机制。这些举措的顺利实施有利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有利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和谐西部,也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加大了对东北地区的项目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确立了有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税、金融政策,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树立了长远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政策等。为了继续支持东部地区的发展,党中央确立了东部地区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率先在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节地节水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率先加快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目标。为了帮助“中部崛起”,党中央提出了在中部地区建设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促进商贸流通旅游业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城市群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五、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主体功能区;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党中央为加快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完善管理机构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各种援助政策。针对我国区域开发的无序状况,党中央将我国国土划分为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为我国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党中央还要求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并以此作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六、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前景展望。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发展、新特点。经过60多年的探索,党的区域经济思想已日趋完善和成熟,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更具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使党的区域经济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二是区域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应对的问题与挑战,包括生命周期理论与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区域病,梯度理论与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贫富群体、地区的固化,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规律的公平正义之间的矛盾,经济全球化的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三是通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来确保和推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由于本人理论水平和研究方向的局限,经济学知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区域经济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尚属开创性的工作,因此文中错漏、不足之处必然很多,敬请专家指正。

杨昌鹏[8](2012)在《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贵州城镇化作为西部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贵州城镇化发展滞后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会严重影响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严重影响贵州现代化进程,还会严重影响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蓝图的实现。本文以贵州城镇化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力图通过多维度地对贵州的历史与现状辩证分析,合理地判断贵州城镇化水平,明确贵州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设计出相对完善的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贵州的城镇化既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结合贵州的地方特色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对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丰富马克思城镇化理论,还对研究西部地区其他省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贵州具有特色的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与系统的方法、反思与批判的方法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深入分析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应坚持的原则,应处理的关系,提出了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全文共分10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突破的方向与主要目标。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这部分是理论基础分析,主要阐述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发展理论,运用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对现代化的作用。首先简要介绍了世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然后从历史角度、从“三农“问题,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等方面说明了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贵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四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历史与现实。该部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从贵州城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城乡差距,发现贵州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低以及城镇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第五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困难。该部分全面分析了当前阶段,造成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困难之处,即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较差,由于城镇化根本动力不足-人的素质低、产业转化动力不足、持续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弱,由于经济薄弱与地理限制,使得贵州城镇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第六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机遇。该部分主要分析了贵州具备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即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优惠政策的支持、自身优势的支撑,以及区域合作的深入推动等几个方面。第七部分:贵州城镇化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贯彻的基本原则。该部分认为贵州城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坚持以能源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农业产品等地方特色。第八部分:贵州城镇化的目标构想。该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想了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目标,建立了空间布局与发展战略。第九部分:贵州城镇化要处理好带有全局性的几个关系。该部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几对矛盾关系:(1)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4)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5)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6)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7)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第十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该部分认为要解决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就应充分考虑贵州面临的困难,发挥贵州的特色优势,通过完善城镇化建设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刘伟[9](2011)在《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地域广袤、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的国家,区域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政治性等多重意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战略思想,适时推动区域战略转型,对中国区域建设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刻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着既有的区域结构。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进行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既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要求,也是区域问题集中凸显的理论呼唤,更是区域和谐发展面临挑战的紧迫需要,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党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视角,以中国现代化发展为主线,立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与逻辑有机统一,对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通过研究,本文将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前30年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改革开放后23年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和新世纪近10年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并依据此划分,深入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理论资源、内外部因素,系统总结了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客观评价了战略思想的实施成效,进而剖析了建国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创新,提炼出其发展演进的基本特点和经验教训。通过研究,论文重点提出了以下观点:一是提出“民族问题区域化”和“区域问题民族化”两个概念。强调在当前的背景下应该更多采取“民族问题区域化”策略,就区域谈民族、就经济谈和谐,弱化、消弭民族隔阂,强化、放大经济因素。二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划分。既打破了按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中央、将“两个大局”割裂开来的传统划分方式,又突破了目前对于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关注不够的问题,提出以“西部大开发”为代表的控制区域差距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第二个大局”思想的回应、是一个带有过渡性特征的战略思想,而“统筹区域发展”在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历程中具有阶段性的意义。三是首次对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经济区经济”发展、“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和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等5个方面阐述了“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认为实现由“主次性”向“全面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发展的整体性,由“先后性”向“共时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发展权的公平性,由“弥补性”向“互利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间的共生性,由“缩小区域生产力水平差距”向“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转变、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是“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最独特的理论创新之处。四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性角度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评述,力求做到历史的“公允”。如在分析1958年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时,并没有简单认为这是“大跃进头脑发热”的产物,而是从当时缓解交通运力紧张、“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调动地方生产积极性等角度探究了其提出的历史合理性;在认识“三线”建设时,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肯定其军事成效,也分析了经济方面存在的弊病;在探讨“改革开放缘何发起于南方小镇”时,不仅分析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因素,而且从中国渐进性改革、南北区域的政治风险差异等方面探究了党的区域战略初衷。五是分析了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并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角度提炼了四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罗丕[10](2011)在《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研究 ——以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的工业化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化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必经阶段,工业化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第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以贵州为典型代表的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各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系列国民经济发展指标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欠发达地区的落后仍然存在,在某些特定地域内还有进一步恶化和加深的趋势,这必然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极有可能延缓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速度。欠发达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还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问题,一方面是我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必须解决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另一方面又是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和高质量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推力。本文结合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包容性增长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典型——贵州省为研究个案,以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模式构建为基础和分析框架,结合贵州工业化现状这个现实基础与对现状的审视,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路径选择。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包容性增长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概况,借以建立和夯实本文的理论基础与厘清不同概念。通过对贵州省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和多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分析贵州省在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工业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力求分析贵州工业化进程缓慢、工业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并为本文进一步探讨贵州在新的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提供充足的实证材料。仅仅是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显然无法解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和矛盾,更无法实施贵州的包容性增长。本文力求突破传统的仅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对新型工业化进行研究的研究范式,赋予工业化研究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多方位的研究视野。文章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多角度探讨在贵州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如何在新的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既加速新型工业的发展又实现包容性增长,据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部分欠发达地区通过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基础理论,构建了包容性增长视域下的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下必须通过如下个方面来共同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第一,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工业化加速发展的;第二,走民生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工业化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第三,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缩小城乡差距;第四,走公平和平等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公平正义;第五,走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和谐;第六,走阶段重叠特征和跨越式特征的复合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依据上述模型,文章还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视域下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率先将包容性增长理论应用于新型工业化研究尤其是指导欠发达地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研究,不同于过去仅仅从技术经济的角度研究新型工业化的研究范式,开启了工业化研究的新视角;(2)构建了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模式,使欠发达地区在取得较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能解决当前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失衡问题,给予经济增长更多的人文关怀,实现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对于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上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3)针对研究个案贵州省,提出了贵州省实现包容性增长视域下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以达到在促进贵州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同时,统筹制度设计,实现社会均衡、和谐发展的目的,对国内广大欠发达地区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典型作用。

二、以城镇化推进西部大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城镇化推进西部大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地区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门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二、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能源消费(y):
        (2)城镇化率(urb):
        (3)城镇居民消费(ucl):
        (4)城镇居民收入(inc):
        (5)城市人口密度(den):
        (6)产业结构(ti):
        (7)城市投资建设(inf):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多重共线性诊断
    (二)门槛效应检验
    (三)门槛效应的地区差异
    (四)门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2)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化趋势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演化历程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演化特点
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验证
    (二)模型构建
        1. 指标选取
        2. 理论假设
        3. 模型设定
    (三)实证检验
        1. 数据描述性统计
        2. 单位根检验
        3. 协整检验
        4. Granger因果检验
        5. 结论与分析
五、对策建议
    1.以调整战略转型为先导
    2.以构建多中心—外围的城镇体系为基础
    3.以加强小城镇建设为载体
    4.以工业反哺农业和农业现代化为依托
    5.以健全的立法和完善的制度为保障
    6.以城乡统筹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目的

(4)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创新与主要局限
        1.3.1 研究创新
        1.3.2 主要局限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1.4.1 基本结论
        1.4.2 研究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城市化理论
        2.1.2 增长极理论
        2.1.3 点轴开发理论
        2.1.4 中心外围理论
        2.1.5 人口迁移理论
        2.1.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理论与实践启示
        2.3.1 城市发展
        2.3.2 城乡协调
        2.3.3 人口流动
        2.3.4 道路选择
        2.3.5 发展方向
    2.4 概念界定
        2.4.1 城镇
        2.4.2 城镇化
        2.4.3 城市群
        2.4.4 长江上游地区
3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3.1 起步发展阶段(1949年——1957年)
        3.1.1 人口自由迁移阶段
        3.1.2 “一五”计划实施阶段
    3.2 基本停滞阶段(1958年——1978年)
        3.2.1 “大跃进”运动时期
        3.2.2 “三线”建设时期
    3.3 缓慢发展阶段(1979年——2000年)
        3.3.1 恢复发展阶段
        3.3.2 较快增长阶段
    3.4 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3.4.1 西部大开发前十年
        3.4.2 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
4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4.1 人口及土地城镇化现状
        4.1.1 人口城镇化
        4.1.2 土地城镇化
    4.2 城镇化水平现状
        4.2.1 城镇化发展水平
        4.2.2 城镇化发展质量
        4.2.3 城镇化管理水平
    4.3 城镇空间分布现状
        4.3.1 城镇分布密度
        4.3.2 空间职能结构
        4.3.3 空间分布特征
    4.4 城镇化发展特点
        4.4.1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4.4.2 城镇带动能力不足
        4.4.3 城镇横向联系薄弱
        4.4.4 城镇布局资源导向
    4.5 城镇化规模结构特点
        4.5.1 规模结构扭曲
        4.5.2 城市首位度高
        4.5.3 Zipf指数的实证分析
    4.6 城镇空间结构分析
        4.6.1 引力模型介绍
        4.6.2 城市引力测算
        4.6.3 空间结构分析
5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5.1 制度缺陷
        5.1.1 二元经济体制
        5.1.2 要素流动障碍
        5.1.3 产业布局畸形
        5.1.4 城市管理缺陷
        5.1.5 城市规划缺陷
    5.2 自然区位因素
        5.2.1 地形地貌恶劣
        5.2.2 自然灾害频发
        5.2.3 区域交通落后
    5.3 城镇发展基础薄弱
        5.3.1 城市发展水平较低
        5.3.2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
        5.3.3 小城镇经济实力弱
        5.3.4 大中城市发展不足
    5.4 民族地区发展滞后
        5.4.1 民族地区城镇化密度较低
        5.4.2 民族心理与思想观念落后
        5.4.3 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较低
    5.5 城市动力机制缺陷
        5.5.1 农业生产低效
        5.5.2 工业拉力不足
        5.5.3 三产发展滞后
        5.5.4 产业结构扭曲
    5.6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5.6.1 生态压力巨大
        5.6.2 环保力度不够
        5.6.3 生态观念淡薄
6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框架
    6.1 战略背景
        6.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6.1.2 “一带一路”倡议
        6.1.3 新型城镇化规划
        6.1.4 长江经济带战略
        6.1.5 成渝城市群规划
    6.2 战略基础
        6.2.1 理论基础
        6.2.2 资源基础
        6.2.3 产业基础
        6.2.4 交通基础
    6.3 战略原则
        6.3.1 以人为本
        6.3.2 全域规划
        6.3.3 因地制宜
        6.3.4 城乡统筹
        6.3.5 绿色发展
    6.4 战略重点
        6.4.1 确立制度安排
        6.4.2 统筹城乡发展
        6.4.3 培育建设小城镇
        6.4.4 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
        6.4.5 构建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
    6.5 战略目标
        6.5.1 促进城镇化与产业相互融合
        6.5.2 实现城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
        6.5.3 建立创新型城镇化结构体系
        6.5.4 打造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6.5.5 推动长江上游地区社会进步
7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途径
    7.1 创新城镇化发展制度安排
        7.1.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7.1.2 建立健全土地制度
        7.1.3 制定产业发展制度
        7.1.4 探索改革就业制度
        7.1.5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7.2 培育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7.2.1 市场机制
        7.2.2 管理机制
        7.2.3 内生发展机制
        7.2.4 产城互动机制
    7.3 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
        7.3.1 调整加强现代农业
        7.3.2 优化提升现代工业
        7.3.3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7.4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7.4.1 水运建设与布局
        7.4.2 铁路建设与布局
        7.4.3 公路建设与布局
        7.4.4 航空体系建设与布局
    7.5 健全长江上游地区城镇体系
        7.5.1 加强沿江发展轴建设
        7.5.2 推进三大城市群发展
        7.5.3 强化梯形城市群结构
        7.5.4 发展六大城市连绵带
        7.5.5 建立民族地区城镇化体系
    7.6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7.6.1 坚持规划引领
        7.6.2 强化合作机制
        7.6.3 健全市场机制
        7.6.4 完善基础设施
    7.7 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7.7.1 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7.7.2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7.7.3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7.7.4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5)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2.1 概念辨析与界定
        2.1.1 城市化与城镇化
        2.1.2 新型城镇化
        2.1.3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2.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2.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3.1 城镇化发展目标的一般理论
        3.1.1 经济发展目标
        3.1.2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3.2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3.2.1 产业结构转换动力机制
        3.2.2 比较利益动力机制
        3.2.3 制度动力机制
        3.2.4 政府行为动力机制
    3.3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目标
    3.4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动力机制
        3.4.1 政府外生力量主导
        3.4.2 市场内生力量促动
    3.5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困境及其根源
        3.5.1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的困境
        3.5.2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困境的根源
    3.6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3.6.1 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城镇化
        3.6.2 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
    3.7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3.7.1 产业发展动力
        3.7.2 市场环境动力
        3.7.3 外向经济动力
        3.7.4 政府行政动力
    3.8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的相关关系
    3.9 个结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演进与特征分析
    4.1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回顾
        4.1.1 古代西部地区城镇的发展
        4.1.2 近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4.1.3 现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4.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特征
        4.2.1 行政力量推动的城镇化
        4.2.2 国家战略推动的城镇化
        4.2.3 资源开发推动的城镇化
    4.3 小结
第五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5.1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效
        5.1.1 城镇化水平日趋提高
        5.1.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5.1.3 城镇数量空间显着扩张
        5.1.4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渐趋完善
        5.1.5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有所好转
    5.2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不足
        5.2.1 城镇化水平依然相对滞后
        5.2.2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5.2.3 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5.2.4 城镇功能建设有待完善
        5.2.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仍需提高
        5.2.6 资源环境问题严重
    5.3 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6.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2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6.2.1 评价方法选择与说明
        6.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6.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分析
    7.1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7.1.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7.1.2 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7.2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7.2.1 测度方法选择与说明
        7.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7.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评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8.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8.1.1 研究方法说明
        8.1.2 研究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8.2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 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5 2012—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3 小结
第九章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9.1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9.2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9.2.1 优化政府行政动力
        9.2.2 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9.2.3 培育市场环境动力
        9.2.4 提升外向经济动力
第十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1 主要结论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区综合环境特征分析
        1.2.1 自然环境特征
        1.2.2 社会经济发展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论述
        2.1.1 城镇群落的界定
        2.1.2 城镇群落相关概念
        2.1.3 西北地区城镇群落的分类形式
    2.2 国外研究综述
    2.3 国内研究进展
        2.3.1 国内研究进展
        2.3.2 国内相关规划实践
        2.3.3 西北城镇密集区的研究综述
        2.3.4 对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2.4 区域城镇群落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2.4.1 区域发展传统理论
        2.4.2 区域新发展理论
第3章 西北地区城镇群的形成发展
    3.1 关中城镇群
        3.1.1 形成背景分析
        3.1.2 发展特征
    3.2 兰西城镇群
        3.2.1 形成背景分析
        3.2.2 发展特征
    3.3 银川城镇群
        3.3.1 形成背景分析
        3.3.2 发展特征
    3.4 乌鲁木齐城镇群
        3.4.1 发展背景分析
        3.4.2 发展特征
    3.5 西北地区城镇群发展比较分析
        3.5.1 城镇群发展规模判断
        3.5.2 城镇群发展比较
    3.6 城镇群发展特点
第4章 西北地区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
    4.1 经济区城镇群落形成的背景
        4.1.1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
        4.1.2 产业转移日趋强盛
        4.1.3 城镇化水平提升
        4.1.4 跨省域城镇密集区的形成发展
        4.1.5 能源地位上升
    4.2 西北地区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现状特征
        4.2.1 关天经济区城镇群落
        4.2.2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
        4.2.3 天山北坡经济区城镇群落
        4.2.4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群落
        4.2.5 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现状特征
    4.3 各经济区城镇群落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4.3.1 评价指标系统构建
        4.3.2 各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
        4.3.3 结果分析
    4.4 西北地区经济区城镇群落的特点
第5章 西北城镇群落发展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
    5.1 城镇群落发展进程
        5.1.1 城镇群落形成基础
        5.1.2 城镇群落形成前奏
        5.1.3 城镇群落的形成发展
    5.2 发展特征总结
    5.3 发展影响机制分析
        5.3.1 资源环境条件
        5.3.2 社会发展
        5.3.3 经济发展
        5.3.4 新技术支撑下的区域基础设施发展因素
        5.3.5 规划与管理
        5.3.6 城镇自身发展与联系
第6章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
    6.1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6.1.1 模型的建立
        6.1.2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6.1.3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6.2 城镇化发展条件评价
        6.2.1 构建指标体系
        6.2.2 主要城镇发展条件主成分分析评价
    6.3 城镇化水平预测与目标确定
        6.3.1 城镇化水平预测
        6.3.2 目标的确立
    6.4 兰西格城镇群落系统未来发展方案
        6.4.1 城镇空间结构优化
        6.4.2 职能结构定位与优化
        6.4.3 等级规模结构划分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党的区域经济战略思想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的研究
        1.2.2 关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研究
        1.2.3 以往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
    2.1 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
        2.1.1 马列主义关于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理论
        2.1.2 西方主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2 以内陆地区为重点,各地区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2.2.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
        2.2.2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2.3 以东部沿海为重点,鼓励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1)
        2.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2.3.2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
    2.4 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1991—2003)
        2.4.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确立
        2.4.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第3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
    3.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现实背景与理论依据
        3.1.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
        3.1.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理论依据
    3.2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3.2.1 初步探索阶段
        3.2.2 发展丰富阶段
        3.2.3 整体完善阶段
    3.3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和目标
        3.3.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
        3.3.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
第4章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
    4.1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
        4.1.1 西部大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4.1.2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
        4.1.3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4.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4.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中主要问题
        4.2.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启动
        4.2.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
    4.3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4.3.1 东部地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2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优势
        4.3.3 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4.4 中部崛起
        4.4.1 中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4.4.2 中部崛起战略的形成
        4.4.3 中部崛起战略的主要任务
        4.4.4 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
第5章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
    5.1 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1.1 加快革命老区的发展
        5.1.2 加快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1.3 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2 划分主体功能区
        5.2.1 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形成过程
        5.2.2 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5.2.3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意义
    5.3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5.3.1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5.3.2 加强城市群的发展
        5.3.3 加强县域经济的发展
    5.4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圈和经济带的发展
        5.4.1 我国主要经济圈和经济带发展现状
        5.4.2 经济圈和经济带的发展方向
第6章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其前景展望
    6.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特点
        6.1.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时代性
        6.1.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可操作性
        6.1.3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科学性
        6.1.4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系统性
        6.1.5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主动性
    6.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应对的问题与挑战
        6.2.1 生命周期理论与可能出现的新一轮的区域病
        6.2.2 梯度理论与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贫富群体、地区的固化
        6.2.3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规律之间的矛盾
        6.2.4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之间的矛盾
        6.2.5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浪潮对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冲击
    6.3 加强党的建设,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6.3.1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前提
        6.3.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
        6.3.3 加强党的创新能力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动力
        6.3.4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的文献分析
        (一) 研究历史分析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的方法
    五、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
        一、现代化
        二、国外的现代化
        三、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第二节 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一、欧洲国家的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历史分析
        二、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理论
        一、城镇化
        二、国外城镇化发展理论
        三、国内城镇化理论
第二章 城镇化是贵州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第一节 世界城镇化历史经验的回顾
        一、世界城镇化发展阶段
        二、世界城镇化的发展特点
        三、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由之路
        二、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三、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三节 城镇化是贵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城镇化是实现贵州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城镇化是解决贵州“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三章 贵州城镇化的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城镇化历史的回顾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成绩
        二、贵州城镇化阶段性
        三、贵州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四、制约贵州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现状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总体趋势
        二、贵州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
        三、贵州城乡差距扩大
    第三节 对贵州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当前分析与评估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合理判断
        二、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三、贵州城镇化发展问题
第四章 贵州城镇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节 贵州城镇化基础较差
        一、农业生产条件差
        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动力不足
        一、人-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不足
        二、产业-城镇化的转换动力不足
        三、创新-城镇化的持续动力不足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经济薄弱
        一、经济总量分析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低
    第四节 贵州城镇化地理限制
        一、自然地理状况
        二、地理环境约束
第五章 贵州城镇化面临的机遇
    第一节 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思想
        二、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贵州的影响
    第二节 国家对西部省区的优惠政策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具备的条件
        一、产业的较大发展
        二、城镇化战略的持续实施
        三、经济-环境关系较和谐
        四、坚强的组织领导
        五、户籍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第四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禀赋
        一、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二、资源丰富
    第五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区域优势
        一、重庆“大都市”的带动作用
        二、“西南三省”合作战略的推动作用
第六章 贵州城镇化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贯彻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二、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对贵州城镇化的指导
    第二节 “三化同步”
        一、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二、贵州应遵循“三化同步”原则
    第三节 地方特色
        一、注重培育城市特色
        二、坚持地方特色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贵州城镇化的目标构想
    第一节 贵州城镇化的经济发展目标构想
        一、贵州经济发展背景
        二、贵州城镇化的经济发展目标
        三、经济发展路径
        四、产业布局总体规划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的社会发展目标构想
        一、贵州社会发展背景
        二、贵州城镇化的社会发展目标
        三、社会发展战略
        四、社会发展空间布局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的生态发展目标构想
        一、贵州城镇化的生态环境背景
        二、贵州城镇化的生态发展目标
        三、生态发展战略
        四、生态空间布局
第八章 贵州城镇化要处理的几对矛盾与关系
    第一节 城镇化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一、城镇化和发展经济对立统一
        二、经济发展中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三、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
    第二节 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二、城镇化和社会发展非协调同步
        三、以质量提高促进城镇化
    第三节 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城镇化要体现民族文化
        二、城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三、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第四节 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一、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坚持城镇化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
    第五节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一、工业化促进城镇化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的非协同性
        三、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第六节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非同步性
        三、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
    第七节 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一、以人为本是城镇化的核心价值
        二、在城镇化中改善民生
        三、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九章 贵州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形成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二、以黔中城市群推动贵州城镇化发展
        三、大力推进贵州小城镇集群发展
    第二节 走特色城镇化道路
        一、以工业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二、以特色农业资源,促进城镇化
        三、以生态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四、以旅游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五、以民族文化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第三节 加强城镇规划,提高城镇化效能
        一、加强城镇规划
        二、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第四节 增强城镇化动力
        一、提高人的素质
        二、强化产业支撑
        三、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第五节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快路网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三、加快城镇生态文明建设
        四、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第六节 推进制度创新
    一、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二、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四、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9)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区域
        1.2.2 区域发展战略
        1.2.3 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概况
        1.3.2 总体评述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框架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区域结构格局
    2.1 中国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
        2.1.1 疆域环境的丰富性
        2.1.2 地域经济的自足性
        2.1.3 区域生态的脆弱性
    2.2 中国区域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
        2.2.1 中国区域文化的分布
        2.2.2 文化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3 中国区域结构的历史变迁
        2.3.1 中国古代区域结构的演变
        2.3.2 近代中国区域结构的变动
第3章 以改变生产力布局为重点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1949-1978)
    3.1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3.1.1 历史遗留条件的客观诉求
        3.1.2 国防安全与地缘政治因素
    3.2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
        3.2.2 前苏联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3 建国初期党的"重点建设内地"区域战略思想
        3.3.1 "平衡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布局论
        3.3.2 "统一规划、合理配置"的生产力布局原则论
        3.3.3 "注重战略防御"的地缘安全论
        3.3.4 "重点建设内地"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评价
    3.4 "八大"前后"注重沿海与内地配合"的区域战略思想
        3.4.1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背景
        3.4.2 《论十大关系》对适合中国国情区域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3.4.3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3.5 "大跃进"时期建立地方工业体系的区域战略思想
        3.5.1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的必要性探究
        3.5.2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5.3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历史局限
    3.6 六十年代后的"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
        3.6.1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提出背景
        3.6.2 "三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6.3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
        3.6.4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反思
第4章 以效率优先为指向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1978—2002)
    4.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1.1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形势新变化
        4.1.2 周边国家快速崛起所带来的发展压力
        4.1.3 自身区域建设经验教训的理论反思
        4.1.4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的引入
    4.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4.2.1 孕育时期
        4.2.2 发展时期
        4.2.3 完善时期
    4.3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4.3.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4.3.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基本特点
    4.4 "第一个大局"——"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思想
        4.4.1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4.4.2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4.4.3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理论创新
        4.4.4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实施效应
    4.5 "第二个大局"——"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思想
        4.5.1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4.5.2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基本内涵
        4.5.3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4.5.4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重点措施
        4.5.5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实施效果
第5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2002年——至今)
    5.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依据
        5.1.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5.1.2 区域经济的理论创新拓展了发展新视野
    5.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现实基础
        5.2.1 区域发展差距呈继续拉大趋势
        5.2.2 不同类型的区域问题开始集中出现
        5.2.3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增加了地方与中央博弈的压力
        5.2.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区域协调方式提出新要求
        5.2.5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
    5.3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过程
        5.3.1 孕育时期
        5.3.2 发展时期
        5.3.3 成熟时期
    5.4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点
        5.4.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
        5.4.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5.5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5.5.1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思想
        5.5.2 主体功能区战略思想
        5.5.3 推动"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5.5.4 促进"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的思想
        5.5.5 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5.6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实践效应
        5.6.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对"十一五"中国区域建设的推动作用
        5.6.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方略
第6章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与历史启示
    6.1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
        6.1.1 战略内容上,具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6.1.2 战略选择上,具有历史合理性与时代局限性的统一
        6.1.3 战略推进上,具有包容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6.2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历史启示
        6.2.1 发挥集权与分权的最大效能,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6.2.2 寻求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最佳结合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6.2.3 坚持集中谋划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6.2.4 实现单一目标向综合目标的转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研究 ——以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的工业化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研究现状的评析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和概念概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2.1.1 工业化理论概述
        2.1.2 新型工业化理论概述
        2.1.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2.1.4 包容性增长理论概述
    2.2 相关概念辨析
        2.2.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2.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2.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2.3 结论
第3章 国内外部分欠发达地区通过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启示
    3.1 国外部分欠发达地区通过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实践
        3.1.1 美国犹他州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3.1.2 德国巴伐利亚州工业的崛起
    3.2 国内部分地区工业化的成功实践
        3.2.1 浙江的内生型工业化
        3.2.2 广东的外源型工业化
    3.3 启示
    3.4 结论
第4章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构建
    4.1 构建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背景
        4.1.1 经济发展背景
        4.1.2 社会发展背景
    4.2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要素
        4.2.1 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缩小城乡差距
        4.2.2 走民生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工业化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4.2.3 走公平和平等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公平正义
        4.2.4 走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和谐
        4.2.5 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4.2.6 走阶段重叠特征和跨越式特征的复合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
    4.3 结论
第5章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工业化进程审视
    5.1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现状分析
        5.1.1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进程分析及评价
        5.1.2 贵州工业化的结构特征分析及评价
    5.2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现状评价
        5.2.1 贵州工业化阶段判断
        5.2.2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的成就
        5.2.3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的困境与不足
    5.3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条件分析
        5.3.1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优势
        5.3.2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劣势
    5.4 结论
第6章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6.1 积极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6.2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6.2.1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6.2.2 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6.2.3 推动全民创业
        6.2.4 拓宽融资渠道
        6.2.5 优化市场格局
        6.2.6 扩大对外开放
        6.2.7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6.2.8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及创建公平的企业经营环境
    6.3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绿色工业
        6.3.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6.3.2 严格节能减排措施,实施清洁生产
        6.3.3 淘汰落后生产力
        6.3.4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
    6.4 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发展农业和少数民族特色经济
        6.4.1 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充分就业
        6.4.2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6.4.3 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引导少数民族步入工业化
    6.5 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6.5.1 以新型工业化拉动城镇化,使城镇化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
        6.5.2 以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使新型工业化具有不竭的市场和人力资源
        6.5.3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6.6 实施发展环境建设战略,多种所有制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
        6.6.1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实现社会公平
        6.6.2 市场准入坚持平等原则,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
        6.6.3 宏观调控坚持平等原则,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6.7 结论
本文图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后记

四、以城镇化推进西部大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部地区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门槛效应研究[J]. 宋香荣,陈思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2]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3]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 温雪,潘慧.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9(04)
  • [4]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 冯曾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D]. 杨佩卿. 西北大学, 2017(06)
  • [6]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D]. 付文娟. 兰州大学, 2013(11)
  • [7]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党的区域经济战略思想的新发展[D]. 易大东. 湘潭大学, 2012(02)
  • [8]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昌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9]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 刘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
  • [10]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研究 ——以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的工业化为个案[D]. 罗丕. 武汉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以城镇化推动西部大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