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仲景运用半夏范例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妮,马作峰[1](2021)在《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的思想论张仲景对咳喘的治疗》文中提出《黄帝内经》中咳皆"聚于胃,关于肺"的思想被后世医家广泛讨论,张仲景虽未对此做专门论述,但从《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的方剂中可以看出,其对咳喘的认识深受"聚于胃,关于肺"思想的影响。张仲景认为水饮聚于肺胃是引发咳证的重要因素,治疗当肺胃并重,常用辛散药化肺胃水饮,辅以降逆药降肺胃逆气,以达到饮邪去而咳自平的效果。他还认为"聚于胃,关于肺"的思想亦适用于喘证,通过祛胃中或膈间实邪的方式平喘止咳,体现出其对此思想的深刻理解。对于浊邪壅肺而致咳喘者,张仲景则主张急清肺中实邪,同时佐胃药培土生金。此外对于肾虚导致水液无制、上射肺胃所引发的咳喘,他又采用补肾行水、调养肺胃的治疗方法,为我们治疗咳喘提供了广泛的思路。
田晓玲,华川,张艳,赵勇,左新河[2](2021)在《从《神农本草经》论半夏在经方中的运用》文中认为《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大约成书于东汉早期,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本草学着作,系统总结了秦汉以前药物学理论知识,收载药物365种,是我国本草学研究的基石[1]。《伤寒杂病论》论病释理、立法处方、遣药甚为精当,享有"方书之祖"之称,
向叶霞,刘锐[3](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伤寒论》治疗太阳病用药组方规律》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张仲景《伤寒论》中太阳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录入《伤寒论》中有关所有治疗太阳病的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用药规律。结果:(1)纳入处方60首,药物共计58味;(2)处方中频次最高的前5位药物,分别为炙甘草(38)、桂枝(25)、大枣(23)、生姜(19)、半夏(13),其中炙甘草和桂枝使用最广泛;(3)聚类分析得出3~4味药核心组合10组,前4位的组合为"栀子-炙甘草-枳实""麻黄-黄芩-人参""大枣-黄芩-桂枝""黄芩-黄连-半夏",挖掘了"大枣-黄芩-桂枝-炙甘草-生姜"等新处方5首;(4)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5组常用关联组合,其中置信度最高组合为桂枝-炙甘草,支持度最高组合仍不离炙甘草、桂枝。结论:张仲景继承《内经》的阴平阳秘法则,并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治疗疾病注重辨证论治,体现了其"调理脾胃,调和阴阳"的学术思想。
马源,林雪宇,李剑,崔渺,张文风[4](2021)在《张仲景经方中生姜量效关系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含有生姜的经方有71首之多。张仲景用药取象比类,在经方配伍中多取生姜横散阴邪之药性,用量不同可在经方中发挥不同功效。本文从张仲景用生姜的4个药量层次,总结出生姜在不同药量层次中所发挥的不同效用:生姜在张仲景经方中用量在8两及以上主祛寒邪、散水饮;4~6两主散邪气、通阴阳;3两助辛温之药宣发卫阳;2两及以下主引邪出表。通过张仲景经方中生姜量效的横向比较,可从生姜的角度解释张仲景经方中的理法方药等问题。
杨舒佳[5](2021)在《《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文中认为《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训诂学则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是解读古籍文献的重要工具。本课题以历代《本经》训诂类着作中《本经》的365味药物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全过程进行梳理,揭示《本经》历代训诂之间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同时在对每个时代《本经》注释以训诂学视角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论述《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归纳《本经》训诂中所体现的本草训释特点,以期为当今本草学、中医古籍训诂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学、历史学、训诂学的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综合研究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另外结合比较法,横向比较《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及当时学术关系,纵向比较各时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发展。论文主体按照《本经》训诂的历史分期进行研究,先秦两汉是本草训诂的萌芽时期;魏晋南北朝是《本经》训诂的奠基时期,《本草经集注》的着成标志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隋唐五代是《本经》训诂的发展时期,表现为《新修本草》在训诂内容、方法上的突破;宋金是繁荣时期,主要是《证类本草》内部《本草图经》等对《尔雅》等训诂学成果的关注和应用,集解之训诂材料、为难字注音、本草名物训诂的极大丰富,以及在训诂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元明是转折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共同形成了《本经》训诂的转折,前者是在训诂内容上取得名物训诂巨大成就的同时,完成了由本草名物训诂、名实考订向阐释药理的转变,后者则是完成了训诂着作类型的转型,即由以《本经》为核心的层层补注转向了专于《本经》经文药性药理探讨的训诂;清代为《本经》训诂的鼎盛时期,训诂着作的大量增加,训诂内容的极大丰富,乾嘉考据学主要方法的正确使用等,使得《本经》训诂取得显着成就。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历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皆有所继承与发展,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性特点。第二,宋金时期的《本经》训诂具有区别于普通训诂学的显着特点:递相补训,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本经》训诂在元明时期形成由本草名物训诂到本草药性药理解说的转折;清代乾嘉时期训诂学的兴盛对《本经》训诂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本经》训诂因本草具有药物属性,故可以通过临床实践的方式进行验证,这一点是与普通训诂学的名物训诂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有效途径和特殊之处。第四,《本经》训诂的起源与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对本草药物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从名物训诂发展到药性药理阐释。本文首次对《神农本草经》的训诂史作出系统的梳理、归纳总结,有利于对古代《本经》训诂形成整体的观照。首先,本文提出了《本经》训诂着作具有两种类型:一是以陶弘景整理的《本经》为传承系统的主流本草着作,即《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二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以注疏《本经》为撰述思想的本草着作。进而通过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过程进行梳理,探讨了各个时期《本经》的训诂体例、训诂内容、训诂方法、训诂特点、训诂成就及不足,对于部分有争议的本草问题进行考证,有助于全面了解《本经》的训诂情况及本草训诂的独特之处,对于深入理解《本经》经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其次,本文对于宋金时期及清代的《本经》训诂研究具有独到之处,前者提出了该时期《本经》训诂有“整体训诂”与“内部训诂”之分,药图、药方是《本经》训诂的独特内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独特方式,并指出为《本经》难字注音是在宋代时大量出现,是区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的重要特点;后者则对《本经》训诂内容详细探讨,总结其规律,归纳其方法,指出《本经》训诂的特有句式,对于理解《本经》经文,读懂经文注释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最后,本文从普通训诂学视角审视《本经》训诂,考察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反思二者存在的共性问题,揭示本草训释的独有内容(药图及药方)及特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句式应用等),总结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并从历史学角度总结历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创新,分析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可以为当今本草学、中医训诂学研究提供借鉴。
田忠涛[6](2020)在《宋及宋以前《张仲景方》流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传张仲景的着作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然而现存史志目录中最早可见记载为“《张仲景方》十五卷”(《隋书·经籍志》),本课题以此指代张仲景原着。张仲景的着作成书于东汉末年,在流传过程中被不断离析和改编,已然分化为多种传本,在历代史志目录和医籍中留下了不同的记载,直至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和《金匮要略》,仲景医书终有官方定本,结束了传本歧出的局面。关于张仲景及其着作的流传散布已经有比较系统的研究与相对丰硕的成果,但亦有未尽之处。本课题拟从仲景伤寒与仲景杂病合论的角度,对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前与张仲景方论有关的9种(类)存世医籍进行再次梳理和考证,以期对张仲景方论的流传散布研究有所补充,并对现存张仲景医书传本进行辑佚。本课题所考察的医籍包括《脉经》《小品方》《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敦煌残卷》《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和《太平圣惠方》。资料收集:本课题依托《中华医典》v5.0数据库和相关中医古籍善本,通过关键词检索电子数据库与人工逐字逐句检阅相应中医古籍善本,整理汇总文献资料。资料分析:运用传统目录学、版本学、文献学和统计学等方法进行分析考证文献资料。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张仲景的名字、故里、生卒年代、师承关系、医疗事迹、官至太守和医圣之名等问题;第二章简要介绍了现存张仲景医书善本的概况,就赵开美本《伤寒论》非北宋小字本、《伤寒论》“方证同条”体例非宋臣所改、邓珍本和吴迁本《金匮要略》优劣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章简要介绍了《张仲景方》的流传和离析情况,就《伤寒论》原序的真伪进行了讨论。第四章考察了王叔和整理《张仲景方》十五卷及《脉经》与张仲景方论的关系。《脉经》卷七引用了仲景伤寒的内容,卷八和卷九引用了仲景杂病和妇人病的内容,《脉经》保存了大量仲景方论内容,反映了张仲景方论的原始结构为“伤寒部分(可与不可)+杂病部分+妇人病部分+方药”。第五章考察了《小品方》残卷的目录学意义及其与张仲景方论的关系。《小品方》证实了《张仲景方》在南北朝时期已经离析为《张仲景辨伤寒并方》九卷和《张仲景杂方》八卷,并反映了张仲景方论在流传过程中书名、卷数和内容都是动态变化的情况。《小品方》残卷载方27首,约50%与仲景方有关,推测其中6首来自于《张仲景杂方》,7首化裁自张仲景方,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张仲景方深受重视,已经出现对仲景方加减化裁的情况,使方剂功用范围扩大和功效增强。第六章考察了《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与张仲景方论的关系。《辅行诀》为考察《汤液经法》的流传提供了线索依据,反映了方剂学在西汉时期已基本成熟,是真正的“群方之祖”;证实了张仲景论广《汤液经法》而述《张仲景方》确有所据。《辅行诀》载方56首,检录自《汤液经法》的13首方皆与《张仲景方》有关,方名的差异反映了仲景避道家色彩重新命名的创新举动,药味的加减反映了仲景临证消息加减的辨证论治思想,为后世遣方用药作了良好示范;五脏补泻等39首方和张大昌检录的4首方中分别有9首和3首与张仲景方相关,或引自张仲景方,或加减化裁自张仲景方,体现了南北朝时期张仲景方的深远影响。第七章考察了敦煌残卷与《张仲景方》的关系。敦煌残卷S.202、P.3287与仲景伤寒有关,S.202属于《金匮玉函经》古传本系统,内容为《辨脉法》,P.3287包含《伤寒例》和《辨脉法》内容,二者可证《辨脉法》有悠远的历史,在南朝陈以前就已在传抄;综合分析P.3287、《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方》内容,说明在隋唐时期已对《伤寒例》的作者是谁意见两存。残卷S.079、P.2565和P.3596和仲景杂病有关,反映了仲景杂病在传抄过程中发生了文本的变化,以及唐代引用仲景方的特点。第八章考察了《诸病源候论》引用的张仲景方论。《诸病源候论》引用的很可能是《张仲景方》十五卷本的残卷,书中或直接引用仲景方论,或拆分引用揉和己见,笔者尝试分检出仲景伤寒三阴三阳条文90条,仲景杂病条文58条。《诸病源候论》是继王叔和之后对仲景方论的又一种整理方法,巢氏在仲景方论的基础上,对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证候做了进一步细化,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九章考察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与张仲景方论的关系。《千金要方》是考察《伤寒论》原序和《证治总例》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料;《千金要方》引用的仲景方论省于伤寒而详于杂病,推测其所据底本与北宋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相似。《千金翼方》引用的仲景方论详于伤寒而省于杂病,卷九卷十收录的仲景伤寒内容基本相当于《伤寒论》全本,孙氏对《伤寒论》体例的改编对后世伤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千金翼方》收录仲景杂病论15条、方22首和附方5首,另外收录仲景方加减方14首,仲景方类似方8首。第十章考察了《外台秘要方》与张仲景方论的关系。《外台秘要方》引用的仲景方论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的仲景方论来源于《仲景伤寒论》,《仲景伤寒论》至少有十八卷之多,是经唐太医署校定,重新将仲景伤寒和仲景杂病合二为一的官方医学教材;间接引用的仲景方论来源于21种医籍方书,以引用张仲景方为主,引用张仲景论相对较少,并且存在(多次)转引的情况,反映了唐及唐以前引用张仲景方论的特点,同时反映了张仲景在当时医圣之名尚未确立的状况。第十一章考察了北宋编纂的《太平圣惠方》与《张仲景方》的关系。《太平圣惠方》卷八引用的是《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为考察《伤寒论》中三阴三阳概念的转变提供了线索;《太平圣惠方》引用的仲景杂病内容较少,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对文化的摧残及北宋早期官府藏书并不丰富的事实。通过整理考证宋及宋以前的仲景相关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张仲景方》虽然在流传过程中离析为多个传本,但是现存的《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和《金匮要略》基本保存了《张仲景方》的主体内容,体现了《张仲景方》强大的生命力和张仲景方的切实疗效,在时代的更替中,张仲景方论得到了历代医家的认可,并通过传抄、辑录等不同方式广泛传播,影响至今。以上考察的9种(类)张仲景方论相关文献对于考证和补正张仲景方论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伤寒卒病论集》(原序)的真伪、《伤寒论》“方证同条”体例非宋臣校改和《外台秘要方》所引《仲景伤寒论》为唐太医署所校定等多个问题补充了新的材料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另外辑录了前述医籍中与仲景方论相关的内容作为附方附录以备查考,对于厘清张仲景学说的源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夏志强[7](2020)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应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应用规律,以期加深对仲景学说的理解,丰富对石膏的认识,为石膏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整理分析的方法,从方剂和条文概况、基原、剂量、药性和功效、配伍,以及炮制、煎煮法和禁忌等六方面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结论:1.条文概况:包括附方在内,除去重复的方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着作中含有使用石膏的方剂共19首,涉及的条文共有31条。2.基原:《伤寒杂病论》中所用石膏和《神农本草经》及《神农本草经集注》中所载石膏与现今药用正品石膏是一致的,其基原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族石膏,品种为其中的白色品种。3.剂量:16首含有石膏的汤剂中,石膏最大剂量为72两,合约1080克,最小剂量0.25两,合约3.75克,剂量中位数为8两。5~8两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16两,72两、0.25两、1两和2两使用频率较低。石膏使用16两时涉及的病证最多;其次为8两和6两。主要用于热证,表证,汗、吐、下、产后,汗出,疼痛,呕吐,渴,虚等症。4.药性和功效:张仲景对石膏药性的认识为微寒的可能性更大。《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基本功效是清热。通过清热,石膏可以间接发挥解肌、除烦、降逆、止痛、止渴等功效。5.配伍:《伤寒杂病论》中与石膏配伍频次大于等于2次的药物共有15种:甘草、麻黄、桂枝、大枣、生姜、知母、半夏、粳米、干姜、杏仁、人参、芍药、白术、细辛、五味子。以补虚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使用次数较多。6.炮制、煎煮法和禁忌:《伤寒杂病论》中所用石膏为生品,绝大多数为入汤剂水煎服,也可入丸剂,入汤剂一般皆当打碎包煎,而不需先煎,无明确使用禁忌。
张小颖[8](2020)在《《金匮要略》眩晕证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金匮要略》和后世医家有关眩晕论述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金匮要略》中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及对后世医家辨治眩晕的影响作用,以继承和发扬张仲景对于眩晕的诊疗特色,为临床诊治眩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运用文献学研究法对《金匮要略》(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版)及记载眩晕理论相关书籍、文献进行研究,并运用统计分析法对《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药物进行频次统计;运用理论研究法,归纳、总结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并对于眩晕研究具有自身特色医家的医论、医话进行分析和归纳,提炼各医家对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之继承及自身理论特色。结果:1.《金匮要略》眩晕病因复杂,可分虚、实,虚者为肾虚、肺虚、气血亏虚、阳虚、阴虚,实者多指痰饮、水气、湿热、风邪。病机为本虚标实,虚者为肾阳不足、肾精亏虚、肺气虚寒、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实者为风邪外袭、痰饮内停、水气上逆、湿热上犯。虚、实可单独为患,亦可虚实夹杂为患。2.《金匮要略》中眩晕治疗原则有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调和阴阳;标本兼治、补虚与祛邪并施;注重顾护脾胃。治疗方法有利水法(温阳利水、健脾利水、化气利水、渗湿利水、清热利水)、和法、温补法、平冲降逆法、和胃降逆法、汗法。3.运用统计分析法对《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药物分析得出,使用频次前五位药物依次为甘草、茯苓、桂枝、白术、生姜;对药物“功效”分析得出,使用频次前三位为补虚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对药物“四气”分析得出,以温性药最为常用,其后依次为平性、寒性、热性、凉性药物;对药物“五味”分析得出,甘味药应用最多,其后依次为辛味、苦味、淡味、酸味、咸味药。4.《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经方有苓桂术甘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小半夏加茯苓汤、甘草干姜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术附汤、苓桂五味甘草汤、茵陈蒿汤等15首,对后世医家治疗眩晕遣方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如严用和将小柴胡汤化裁成柴胡散,治疗肝气热盛所致目眩;张景岳将小半夏加茯苓汤化裁成茯苓半夏汤、六味茯苓汤、茯苓丸治疗痰饮眩晕;杨仁斋将术附汤化裁成芎术除眩汤,治疗寒湿所致头重眩晕等。5.后世医家论治眩晕虽各具特色,但多受《金匮要略》中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的影响:隋唐时期医家,多宗《金匮要略》从痰饮、湿热、外邪乘虚、风邪论治眩晕,提出“痰热风动致眩”观点;认为外伤可作为眩晕病因;治疗时增加了导引术、中药熏洗、针刺等方法。宋金元时期医家,继承《金匮要略》从虚、痰饮、湿热、风邪、外邪乘虚论治眩晕,提出“七情致眩”“瘀血致眩”“无痰不作眩”以及区分体质辨眩晕。明清时期医家,继承《金匮要略》从虚、痰饮、湿热、风邪、外邪乘虚论治眩晕,提出了“无虚不作眩”;规范了眩晕的证型分类;对眩晕给予了明确的定义,将眩晕与郁冒进行了明确鉴别。现代医家多继承《金匮要略》眩晕所论,重视“风”“痰”“虚”在眩晕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眩晕病因多样,病机复杂,临证多从风、火、痰、瘀、虚、郁角度进行理解与实践。结论:1.《金匮要略》眩晕病因复杂,可分虚、实,虚者为肾虚、肺虚、气血亏虚、阳虚、阴虚,实者多指痰饮、水气、湿热、风邪。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可单独为患,亦可虚实夹杂为患。2.《金匮要略》眩晕治疗原则为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调和阴阳;标本兼治补虚与祛邪并施;注重顾护脾胃。治疗方法有利水法、温补法、平冲降逆法、和胃降逆法、汗法、和法。3.《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药物,使用频次较高为甘草、茯苓、桂枝、白术、生姜;以补虚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较为常用;药性以温性药为首,药味以甘味应用最多;《金匮要略》中用于治疗眩晕的方剂为后世医家治疗眩晕奠定了方剂学基础。4.《金匮要略》中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论治眩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世医家论治眩晕时,对《金匮要略》中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多有继承,同时对《金匮要略》眩晕证治理论未论及之处给予补充,并扩大了《金匮要略》治疗眩晕方剂的治疗范围。
王瑞[9](2020)在《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主要代表医家(吴正伦、吴崑、吴楚)以及与其相关医家(李士材、薛立斋、赵献可、程原仲、李东垣、朱丹溪等)的着作,以及相关的经典着作,详细而深入地分析新安澄塘吴氏医家的传承脉络,乃至于其对后世医学的影响;同时探寻吴楚与家传医学思想、私淑医家以及同时代或同地域医家医学思想的比较和联系,从而挖掘吴楚学术与临证中的特色内容,希望能对新安医学的文献研究以及当代中医临床有所帮助。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索,主要包括文献追溯法、分类整理法、纵横联系研究法等等。1.文献检索:详细阅读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及其相关医家着作,翻阅吴楚着作古籍藏本,前往澄塘村及馆藏吴氏医家着作的图书馆,试图寻找未刊本《虚车录》、《活人心法》以及《医验录二集》中的卷三卷四;2.追根探源:探寻三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源流,比较其与涉及前贤医家的异同,从而得出其对于前贤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明晰其传承脉络;3.纵横联系对比及分类整理:将吴楚学术思想与家传、私淑医家学术思想进行对比,并探寻其与同时代、同地域医家学术思想的异同,包括对于人体生理的认知,对于诊断、本草、具体疾病和治法的认识等,与学术源流医家作纵向比较,与同时代、同地域医家的学术思想作横向比较,并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深入挖掘其有别于他医的学术特色和临床价值;4.综合汇总所有研究结果,提炼吴楚学术特色。结果1.关于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始于吴正伦,他师承于浙东医家陆声野,以朱丹溪为首的丹溪学派一脉学术为宗,兼采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李东垣等其他金元医家及陶华、吴球等众医家之长,尤以浙江籍医家为主。其学传于次子吴行简,吴行简传于其孙吴冲孺、吴任弘,吴冲孺传于其子吴志持,并对侄子吴楚有所教诲。吴崑受业于歙县医家余午亭,故而受其以东垣、丹溪为宗的学术思想影响较深,此外精研《内经》,对《内经》学术思想亦有深入研究和继承,在针灸方面,主要受窦汉卿学术思想影响。此外,由于其拜师甚众,在方药、针灸和脉学研究上,均有博采众长的学术源流特色。吴崑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在方剂、脉学以及内经研究方面,均对后世如吴谦、汪昂、张景岳等医家学术思想乃至于对日本汉医学的发展均有一定影响。新安澄塘吴氏医家第五代传人吴楚,完成了对吴正伦和吴崑两位家族医家学术思想的融汇过程。吴楚年轻时受过伯父吴冲孺教诲,但起初专心举业,直到祖母重病经吴楚治愈后,始发愤习医,在融汇家传医学思想的基础上,又以李中梓医学思想为宗,并汲取薛立斋、赵养葵、张景岳、陶节庵、程原仲及喻嘉言学术思想精华,从而融会贯通,在临证上屡起沉疴,其学传于次子吴贯宗,吴贯宗又传于吴日蒸、吴日熙二子。至此,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共历7世,10人。2.关于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吴楚早年习儒用心科考,中年始兼理医业,故而在学术风格上具有强烈的儒医特色,他在探讨医理时对于儒医和儒家学者医论有着不少的引用,在业医早年论病时也时常借用科举作文的某些特点进行比喻,强调医生的个人学识积累和道德修养。在学术理论上,他重点私淑李士材学术思想,对其重阳思想、脾肾兼顾思想等均有深入的研究、继承和发挥;此外,在伤寒学术思想方面,则尤重陶节庵,广用其说其方,并兼采喻嘉言伤寒“三纲鼎立”学说。吴楚非常重视脉诊,每能以脉断病,但他并不偏执一端,而是详细体察舌诊,耐心问诊,注重四诊合参,务必明确疾病来龙去脉,不使诊断疏漏,以免导致误诊误治。在治法上,吴楚对于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法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运用;他广用温法,注重与其他治法的联用,根据统计温法医案(包括温散、温补、温清、温下、温通等联用法)占全部医案的72.7%,此外,吴楚亦注重饮食和情志因素,善用多种治法治疗饮食和情志致病。在用药方面,吴楚喜用参芪等甘温之品,善于根据临证情况,将甘温药与其他功用如温阳、凉血、填精等药物配伍,治疗多种疾病;他用药灵活,善用反佐,强调随症加减,反对不学无术、时套用药及滥用药力平淡轻浮的药物;创制温肺汤,对于气虚肺寒喘嗽疗效颇佳;由于当时风气畏惧参芪、桂附等药物,吴楚为治愈病人,经常采用方中不写此药或分量少写、而给药时暗投或多加的方式,可谓用心良苦。结论1.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始于吴正伦,以吴正伦、吴崑、吴楚三人为主要代表,共历7世,传承10人。2.吴正伦师承浙江医家陆声野,以丹溪学派学术思想为宗,兼采金元四家及陶华、吴球等医家思想;吴崑师承歙县医家余午亭,博采众长,在针灸学术方面主要继承并发扬窦汉卿学术思想;吴楚承袭家学,另以李士材学术思想为宗,旁采李东垣、张景岳、陶节庵等医家学术思想,传学于次子吴贯宗。3.吴楚在学术上具有强烈的儒医风格,他重视四诊合参,尤重舌、脉二诊;在治法上广用温法,擅长将其与他法联用,并重视饮食、情志因素;其用药灵活多变,擅长反佐,不教条刻板,善用甘温之品,反对时套方、平淡药。
黄瀚锋(Wong Hon Foong)[10](2019)在《伤寒六经辨证新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目前的中医经典,存在着理论学习与临床运用不相衔接的问题。《伤寒论》作为公认的经方着作,其六经辨证却被定位为只适用于狭义伤寒。六经辨证不受重视,还体现在经方学习热衷于方证对应,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主干框架的六经辨证却鲜见临床方面的进展。支离破碎的现象,严重危及了中医整体辨治思维的建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拟:○1重新探索六经辨证的内涵,了解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的关联。○2如何在六经辨证内涵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提升,使六经辨证在临床上真正能够起到基础性的引领作用。方法:首先熟读伤寒原着,系统查阅隋唐至民国时期代表医家的相关着作,以及知网内的近现代中医药期刊、杂志相关文献。接着,运用文献通考和逻辑概念的思辨方式,按历史发展顺序和逻辑关系,整理六经辨证的内涵,分析其与卫气营血、三焦、病邪、气血津液、脏腑等辨证论治模式的内在关联。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运用六经九分法进行一元化处理,以期明确六经辨证在辨证论治中的地位,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结果:当今中医界所面对的问题,其根源来自于历代医家对六经辨证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或误区。六经的概念,虽然随着时代变化而出现了改变,但其辨别表里寒热虚实的内涵却是不变的,此即六经的根本作用,也是各种辨证论治模式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六经九分法则是以治法对六经辨证作了高度抽象的诠释和概括,强调气机的顺畅和脾胃的健全是所有治疗大法中的关键,对所有疾病的辨证论治皆具有指导意义,扩展了六经辨证的适用范畴。其优势还在于面对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仅有检查指标异常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辨别患者体质,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本文也采用兼证的概念,使运用六经九分法分析临床复杂的病情时变得相对简练、便捷,以帮助初学者更易于掌握正确的辨证诊疗方向,达到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以相兼证简易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其具体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得到证实。结论:六经辨证在当今的临床仍然具有实用性,当前临床常用的多种辨证模式,其历史根源和内涵皆演变自伤寒六经辨证。以相兼证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更贴近初学者的学习需求,以简便的方式指导临床,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准确的基本方向,也为方证对应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张仲景运用半夏范例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仲景运用半夏范例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的思想论张仲景对咳喘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聚于胃,关于肺”的涵义 |
2 水饮聚于肺胃是引发咳喘的重要因素 |
3 从肺胃入手治疗咳喘 |
3.1 谨守病机,祛膈胃实邪以平咳喘 |
3.2 咳喘关乎肺胃但治疗重心在肺 |
3.3 补肾行水,调养肺胃以止咳喘 |
4 结语 |
(2)从《神农本草经》论半夏在经方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半夏的运用 |
1.1 主伤寒寒热 |
1.2 主心下坚,肠鸣 |
1.3 主胸胀,欬逆,下气 |
1.4 主咽喉肿痛 |
1.5 主头眩 |
1.6 止汗 |
2 结语 |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伤寒论》治疗太阳病用药组方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3.1 数据规范整理与录入 |
1.3.2 数据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药物频次分析 |
2.1.1 用药统计 |
2.1.2 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 |
2.2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2.3 药物聚类规则分析 |
3 讨论 |
3.1 药物频次分析 |
3.2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3.3 药物聚类规则分析 |
4 张仲景学术思想总结 |
4.1 扶脾阳而存胃阴 |
4.2 阴阳自和必自愈 |
5 结语 |
(4)张仲景经方中生姜量效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8两及以上生姜主祛寒邪、散水饮 |
2 4~6两生姜主散邪气、通阴阳 |
2.1 6两生姜散上下内外诸邪 |
2.2 5两生姜通脏腑上下阴阳 |
2.3 4两生姜散在上在表水气 |
3 3两生姜助辛温之药宣发卫阳 |
4 2两及以下生姜主引邪出表 |
5 小结 |
(5)《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绪论 |
第一章 本草及其训诂发端时期:先秦两汉 |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时代及以前的药物知识 |
第二节 《神农本草经》以前的本草训诂 |
一、《尔雅》 |
二、《方言》 |
三、《说文解字》 |
四、《释名》 |
第三节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及名物训诂的发端 |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训诂兴起的学术文化背景 |
一、《神农本草经》的传本及《本草经集注》的形成 |
二、《本草经集注》以前的《神农本草经》注训 |
第二节 陶弘景及其《本草经集注》 |
第三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方法 |
一、广征博引 |
二、以今释古 |
三、辨物释名 |
四、善用譬喻修辞 |
第四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特点 |
一、以研访目验为据 |
二、以传闻见识佐证 |
三、求实指误存疑 |
第五节《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 |
二、“朱墨分书”标识法 |
三、不足之处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发展时期:隋唐五代——“音训”训诂方法及名物训诂的充实发展 |
第一节 《新修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新修本草》概要 |
第三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继承 |
第四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发展 |
一、训诂体式 |
二、训诂方法 |
三、训诂内容 |
第五节 《新修本草》形音义兼顾的训诂特点 |
第六节 《新修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纠误正用的训诂成就 |
二、不足之处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繁荣时期:宋金——“集注”训诂材料的极大丰富及名物训诂的深入发展 |
第一节 《证类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从《新修本草》至《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一、本草要籍简介 |
二、本草要籍传承关系 |
第三节 《证类本草》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一、集注的训诂体式 |
二、由“朱墨分书”到“阴阳别文” |
第四节 《证类本草》的整体训诂特点 |
第五节 《证类本草》的内部训诂特点 |
一、征引诂训,广及注疏 |
二、递相补训,考辨名实 |
三、图文互释,相辅而行 |
四、难字注音,因音辨名 |
五、以方释药,功用有征 |
第六节 《证类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集解训诂之丰 |
二、名物训诂之盛 |
三、不足之处 |
第七节 《本草衍义》对《本经》训诂的意义 |
第八节 南宋(金)本草训诂概况 |
一、《绍兴本草》 |
二、《纂类本草》 |
三、《宝庆本草折衷》 |
四、《本草成书》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转折时期:元明——训诂着作体例之变及名物训诂集大成后训诂重点向药性理论转移 |
第一节 元明时期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本草纲目》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
二、训诂体例 |
三、训诂内容 |
四、训诂方法 |
第三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特点 |
一、引字辞之书,谨训名物 |
二、重音声之系,详解异名 |
三、秉格物之学,考释性理 |
第四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详尽释名,堪为名物训诂之峰 |
二、综释本草,诚《本经》训诂之集成 |
三、不足之处 |
第五节 《神农本草经疏》对《本经》药物的训诂 |
一、《神农本草经疏》概述 |
二、《神农本草经疏》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三、《神农本草经疏》的训诂特点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鼎盛时期:清代 |
第一节 清代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清代《本经》训诂概况 |
第三节 清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 |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
二、训诂体例和形式 |
三、训诂内容 |
四、训诂术语 |
第四节 清代《本经》训诂内容 |
一、训释实词 |
二、分析语法 |
三、呈现修辞 |
四、标彰句读 |
五、注音校勘 |
六、揭示题旨 |
第五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方法与特点 |
一、悉遵经旨,透发《本经》奥义 |
二、切合实用,抉发《本经》精蕴 |
第六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成就与不足 |
一、训诂有法,理有所宗,成果显着 |
二、过于尊古,穷圆其说,反失于真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本经》训诂研究综论 |
第一节 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 |
一、实事求是、尊古不泥的训诂原则 |
二、以目验亲证为训诂依据 |
三、纠正前代之误的训诂传统 |
四、善用譬喻修辞 |
第二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 |
一、本草药物属性决定其区别 |
二、名物之学的关联与融通 |
第三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共性问题 |
第四节 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探讨 |
第五节 《本经》训诂对本草学及训诂学的借鉴意义 |
第六节 《本经》训诂疑点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宋及宋以前《张仲景方》流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张仲景史略 |
1.仲景名字 |
2.仲景故里 |
3.生卒年代 |
4.师承关系 |
5.仲景医事 |
6.长沙太守 |
7.医圣之名 |
二、张仲景医书善本概述 |
1.《张仲景方》概说 |
2.《伤寒论》版本概说 |
2.1 《伤寒论》所据底本考 |
2.2 赵开美本《伤寒论》存续情况 |
2.3 赵开美本《伤寒论》非北宋小字本 |
2.4 《伤寒论》“方证同条”非宋臣校改 |
3.《金匮玉函经》版本概说 |
3.1 《金匮玉函经》流传简况 |
3.2 《金匮玉函经》流传稀少的原因 |
3.3 《伤寒论》与《金匮玉函经》比较 |
4.《金匮要略》版本概说 |
4.1 《金匮要略》流传简况 |
4.2 邓珍本《新编金匮方论》简介 |
4.3 吴迁本《金匮要略方》简介 |
4.4 邓珍本和吴迁本的比较 |
三、《张仲景方》的流传 |
1.《伤寒卒病论集》真伪考 |
2.《张仲景方》流传简况 |
3.《张仲景方》离析简况 |
四、《脉经》与张仲景方论 |
1.王叔和简介 |
2.王叔和撰次《张仲景方》 |
3.《脉经》所引张仲景方论 |
4.小结 |
五、《小品方》残卷与张仲景方论 |
1.《小品方》简介 |
2.《小品方》的目录学价值 |
3.《小品方》与《张仲景方》比较 |
4.小结 |
六、《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与张仲景方论 |
1.《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简介 |
2.《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 |
3.《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与《张仲景方》比较 |
4.小结 |
七、敦煌残卷与张仲景方论 |
1.敦煌残卷与仲景伤寒 |
1.1 残卷S.202 |
1.2 残卷P.3287 |
2.敦煌残卷与仲景杂病 |
2.1 残卷S.079 |
2.2 残卷P.2565 |
2.3 残卷P.3596 |
3.小结 |
八、《诸病源候论》与张仲景方论 |
1.巢元方与《诸病源候论》 |
2.《诸病源候论》引张仲景方论 |
3.小结 |
九、孙思邈医书与张仲景方论 |
1.《千金要方》与《张仲景方》 |
1.1 《千金要方》流传简史 |
1.2 《千金要方》与《伤寒论》原序 |
1.3 《千金要方》与《证治总例》 |
1.4 《千金要方》中的仲景伤寒内容 |
1.5 《千金要方》中的仲景杂病内容 |
2.《千金翼方》与张仲景方论 |
2.1 《千金翼方》流传简史 |
2.2 《千金翼方》中的仲景伤寒内容 |
2.3 《千金翼方》中的仲景杂病内容 |
2.4 《千金翼方》中的仲景方加减方和类似方 |
3.小结 |
十、《外台秘要方》与张仲景方论 |
1.王焘与《外台秘要方》 |
2.《外台秘要方》直接引用的仲景文献 |
3.《仲景伤寒论》经唐太医署校定考 |
4.《外台秘要方》间接引用的仲景文献 |
5.小结 |
十一、《太平圣惠方》与张仲景方论 |
1.《太平圣惠方》中的仲景伤寒内容 |
2.《太平圣惠方》中的仲景杂病内容 |
3.小结 |
十二、终章 |
1.结论 |
2.创新 |
3.不足 |
4.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外台秘要方》间接引用仲景方论统计表 |
附录2 仲景附方/附录辑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内容 |
3.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第一部分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方剂和条文概况 |
第二部分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基原 |
2.1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基原研究的必要性 |
2.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基原的考证 |
第三部分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剂量 |
3.1 《伤寒杂病论》中石膏剂量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的处理 |
3.1.1 不同剂型的问题 |
3.1.2 原方剂量与单日剂量的问题 |
3.1.3 古今剂量换算的问题 |
3.1.4 “石膏十二枚鸡子大”的问题 |
3.2 《伤寒杂病论》中石膏不同剂量的使用频次 |
3.2.1 汤剂 |
3.2.2 丸剂 |
3.3 《伤寒杂病论》中石膏不同剂量与主治病证的关系 |
第四部分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药性和功效 |
4.1 《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药性 |
4.2 《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功效研究 |
第五部分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配伍 |
5.1 《伤寒杂病论》中石膏方剂用药情况 |
5.2 《伤寒杂病论》中石膏方剂药物频次研究 |
5.3 《伤寒杂病论》石膏方剂中药物的功效分类研究 |
5.3.1 配补虚药 |
5.3.2 配解表药 |
5.3.3 配化痰止咳平喘药 |
5.3.4 配清热药 |
5.4 《伤寒杂病论》中重要石膏药对配伍分析 |
5.4.1 石膏配麻黄 |
5.4.2 石膏配知母 |
5.4.3 石膏配人参 |
第六部分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炮制、煎煮法和禁忌 |
6.1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炮制 |
6.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煎煮方法 |
6.3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使用禁忌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石膏的现代药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8)《金匮要略》眩晕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眩晕的概述 |
1 眩晕的概念 |
2 眩晕的范围 |
3 眩晕病名探究 |
第二部分 《金匮要略》对眩晕的研究 |
1 《金匮要略》辨治眩晕 |
1.1 虚证眩晕 |
1.1.1 肾阳不足证 |
1.1.2 肾精亏虚证 |
1.1.3 肺气虚寒证 |
1.2 实证眩晕 |
1.2.1 痰饮内停证 |
1.2.2 水气上逆证 |
1.2.3 湿热上犯证 |
1.3 虚实夹杂证眩晕 |
1.3.1 肝肾不足,风湿上犯证 |
1.3.2 阴虚阳厥,外感寒邪证 |
2 《金匮要略》治疗眩晕用药应用分析 |
3 《金匮要略》辨治眩晕小结 |
3.1 眩晕病因病机 |
3.1.1 因虚致眩 |
3.1.2 痰饮致眩 |
3.1.3 水气致眩 |
3.1.4 湿热致眩 |
3.1.5 风邪致眩 |
3.1.6 外邪乘虚致眩 |
3.2 眩晕治疗原则 |
3.2.1 辨证论治 |
3.2.2 治病求本,调和阴阳 |
3.2.3 标本兼治,补虚与祛邪并施 |
3.2.4 注重顾护脾胃 |
3.3 眩晕治疗方法 |
3.3.1 利水法 |
3.3.2 和法 |
3.3.3 温补法 |
3.3.4 平冲降逆法 |
3.3.5 和胃降逆法 |
3.3.6 汗法 |
第三部分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1 《金匮要略》对隋唐时期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1.1 医家举隅 |
1.1.1 巢元方 |
1.1.2 孙思邈 |
1.2 小结 |
2 《金匮要略》对宋金元时期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2.1 医家举隅 |
2.1.1 严用和 |
2.1.2 杨士瀛 |
2.1.3 张从正 |
2.1.4 朱丹溪 |
2.2 小结 |
3 《金匮要略》对明清时期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3.1 医家举隅 |
3.1.1 周之干 |
3.1.2 龚廷贤 |
3.1.3 张介宾 |
3.1.4 秦昌遇 |
3.1.5 汪文绮 |
3.1.6 李用粹 |
3.2 小结 |
4 《金匮要略》对现代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4.1 眩晕的现代理论研究 |
4.1.1 眩晕应辨外感、内伤 |
4.1.2 眩晕病因以痰湿多见 |
4.1.3 眩晕多从虚辨证论治 |
4.1.4 眩晕病机复杂,难守一法 |
4.2 《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方剂的临床应用 |
4.2.1 苓桂术甘汤 |
4.2.2 五苓散 |
4.2.3 甘草干姜汤 |
4.2.4 小柴胡汤 |
4.2.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
4.2.6 茵陈蒿汤 |
4.3 《金匮要略》方治疗眩晕的临床运用 |
4.4 小结 |
5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金匮要略》辨治眩晕研究概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 |
1 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谱系研究 |
小结 |
2 吴正伦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
2.1 吴正伦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2.2 吴正伦对刘完素学术思想的理解与发挥 |
2.3 吴正伦对张从正学术思想的认识与运用 |
2.4 吴正伦对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2.4.1 吴正伦对张元素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明 |
2.4.2 吴正伦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认识与发挥 |
2.5 吴正伦对浙江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2.5.1 吴正伦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2.5.2 吴正伦对陶华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2.5.3 吴正伦对吴球学术思想的认识与运用 |
2.6 小结 |
3 吴崑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
3.1 吴崑对余午亭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
3.1.1 对脉诊的重视 |
3.1.2 博采诸家,兼容并包 |
3.2 吴崑对《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研究、阐发与实践 |
3.2.1 对《内经》的研究和条文注释 |
3.2.2 对《素问》条文的更改及学术思想的发挥 |
3.2.3 以《内经》思想阐释疾病、解读方剂 |
3.3 吴崑对针灸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3.3.1 对窦汉卿针法的继承与发挥 |
3.3.2 对徐凤针法的理解与扬弃 |
3.4 吴崑对后世学术的影响 |
3.4.1 对《内经》研究的影响 |
3.4.2 对方剂研究的影响 |
3.4.3 对脉学研究的影响 |
3.5 小结 |
4 吴楚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
4.1 吴楚对家传医学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
4.1.1 对《黄帝内经》的重视 |
4.1.2 对脉诊的重视与发挥 |
4.2 吴楚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
4.3 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的吸收与扬弃 |
4.4 吴楚对李东垣及其私淑者(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
4.4.1 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继承与阐发 |
4.4.2 对薛立斋、赵养葵、张景岳学术思想的吸收与理解 |
4.5 吴楚对李士材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4.5.1 《宝命真诠》对李士材着作与学术观点的收集与再整理 |
4.5.2 对李士材“先后天根本论”思想的继承 |
4.5.3 对“四大家论”的认识 |
4.5.4 对李士材重阳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4.5.5 对李士材脉学思想的认识与扬弃 |
4.6 吴楚对陶节庵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4.7 吴楚对喻嘉言学术思想认识与发挥 |
4.7.1 对喻氏伤寒的认同 |
4.7.2 对《寓意草》记述医案方式的学习与应用 |
4.8 吴楚对程原仲学术思想的认识 |
4.9 吴楚对后世的影响 |
4.10 小结 |
5 总结 |
第二部分 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 |
1 学术风格与理论特色 |
1.1 由儒入医,儒医风范 |
1.1.1 承袭儒医学术思想,引用儒家学者医论 |
1.1.2 论病时以儒家科举作文作比 |
1.1.3 恪守儒家道德,彰显儒医风范 |
1.2 服膺士材,重视阳气,兼顾脾肾 |
1.2.1 重视阳气,纠正时弊 |
1.2.2 脾肾并重,善用五行辨证 |
1.3 尊奉陶氏伤寒,兼采喻氏学说 |
1.3.1 认可“三纲鼎立”学说,善用陶氏诸方 |
1.3.2 重视三阴中寒,善别阴证 |
1.3.3 与相近时期医家比较 |
1.4 小结 |
2 诊断特色 |
2.1 注重脉诊,善辨寒热真假 |
2.1.1 编撰脉诀,授人规矩技巧 |
2.1.2 承袭人迎气口脉法,辨别外感内伤 |
2.1.3 临证善脉,辨明疾病本质 |
2.2 详察舌诊,发明“寒潭积雪” |
2.2.1 灯下看舌,黄苔作白 |
2.2.2 详辨阴阳,提出“寒潭积雪”舌象 |
2.2.3 虚劳内伤,舌诊亦参 |
2.3 细究问诊,详寻疾病来龙去脉 |
2.4 小结 |
3 治法特色 |
3.1 对补中益气法的运用与发挥 |
3.2 广用温法,联用他法 |
3.2.1 温阳散寒,以疗阴证 |
3.2.2 善用温补,运用广泛 |
3.2.3 温下寒积,不喜巴豆 |
3.2.4 温阳通络,痹痛可痊 |
3.2.5 温清同用,交通心肾 |
3.2.6 发明“寒入血室”,温舒共举 |
3.3 注重饮食因素,善治食积所致诸疾 |
3.3.1 形似中风,实为食厥,消导可愈 |
3.3.2 发热不独外感,食积亦可致病 |
3.3.3 食积误治,消补兼施 |
3.3.4 脉诊无据,问诊须重 |
3.4 注重情志因素,善疗神藏之伤 |
3.5 小结 |
4 用药特色 |
4.1 喜用善用参芪甘温益气之品 |
4.1.1 与温阳、化痰药相伍,治疗气虚类中 |
4.1.2 与养血填精药相伍,以治虚劳 |
4.1.3 与凉血药相伍,以治急性吐血 |
4.1.4 与温阳、收敛药相伍,以救亡阳 |
4.2 灵活变通,善用反佐 |
4.3 强调随症用药,反对时套平淡 |
4.4 创制温肺汤,以疗喘嗽 |
4.5 良药暗投,用心良苦 |
4.6 小结 |
5 总结 |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1.1 关于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 |
1.2 关于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 |
2 创新点及意义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新安医家吴楚学术思想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10)伤寒六经辨证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伤寒论》与六经病证 |
1.1 .六经病证的出处 |
1.1.1 .《伤寒论》的成书与六经病脉证的出现 |
1.1.2 .仲景遗书的散乱与首次编撰 |
1.1.3 .《伤寒论》与六经辨证的形成 |
1.2 .六经病证的作用 |
1.2.1 .分清疾病的阴阳寒热属性 |
1.2.2 .确定表里深浅、在气在血的疾病部位 |
1.2.3 .归纳正邪虚实的关系 |
1.2.4 .推测病势的传变 |
1.2.5 .指导处方用药 |
1.2.6 .判断转归预后 |
1.3 .六经病证的应用价值 |
1.3.1 .概括八纲性状,作为诊治凭据 |
1.3.2 .鉴别病证,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
1.3.3 .疾病、证候之结合诊断 |
1.3.4 .根据诊断,对病证施予治疗 |
2.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 |
2.1 .隋唐时期 |
2.1.1 .隋唐的时局环境 |
2.1.2 .隋唐的辨证诊疗成就 |
2.2 .宋金元时期 |
2.2.1 .宋金元的时局环境 |
2.2.2 .宋金元的辨证诊疗成就 |
2.3 .明清时期及以后 |
2.3.1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时局环境 |
2.3.2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辨证诊疗成就 |
3.六经辨证与六经九分法 |
3.1 .六经九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
3.1.1 .继承六经,从治法执简创新 |
3.1.2 .包罗八纲,比附证治 |
3.1.3 .蕴含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 |
3.1.4 .反映脏腑与气血津液辨证 |
3.1.5 .涵盖证素辨证 |
3.2 .六经九分法的具体开展 |
3.2.1 .以六经分类为辨证纲领 |
3.2.2 .以基本治法为论治依归 |
3.2.3 .合病、并病的相兼 |
3.3 .六经九分法的优势 |
3.3.1 .以治法提炼六经的内涵,使其升华为辨证普遍性 |
3.3.2 .作为方证对应的基础 |
3.3.3 .气机顺畅和脾胃健全是为治法的关键 |
3.3.4 .在无明显症状时,以辨别体质指导治疗 |
3.4 .六经九分法的临床运用案例举隅 |
3.4.1 .痰湿咳嗽 |
3.4.2 .气虚便秘 |
3.4.3 .虚寒胃痞 |
3.4.4 .血虚痹证 |
4.六经辨证的变通 |
4.1 .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
4.1.1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辨证 |
4.1.2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兼证 |
4.2 .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关系 |
4.2.1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辨证 |
4.2.2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兼证 |
4.3 .用六经九分法看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案例 |
4.3.1 .外感发热 |
4.3.2 .血热鼻衄 |
5.六经辨证的细化 |
5.1 .六经辨证和病邪辨证的关系 |
5.1.1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辨证 |
5.1.2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兼证 |
5.2 .六经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的关系 |
5.2.1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辨证 |
5.2.2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兼证 |
5.3 .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关系 |
5.3.1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辨证 |
5.3.2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兼证 |
5.4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气血津液、脏腑辨证案例 |
5.4.1 .外感风寒证 |
5.4.2 .虚寒痛经 |
5.4.3 .脾虚少腹悸动证 |
6.六经辨证的补充 |
6.1 .辨病的问题 |
6.1.1 .古今疾病概念的区别 |
6.1.2 .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6.2 .对症的问题 |
6.2.1 .《伤寒论》的对症举例 |
6.2.2 .《金匮要略》的对症举例 |
6.2.3 .温病的对症举例 |
6.3 .证、病、症的整体观 |
6.3.1 .中医证、病、症整体观图形的意义和重要性 |
6.3.2 .中医辨证、辨病和对症的整体观图形 |
7.总结 |
8.创新点 |
9.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文献综述 伤寒六经辨证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已发表文章 |
附录三 :待发表文章 |
附录四 :参加学术会议/论坛 |
四、张仲景运用半夏范例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的思想论张仲景对咳喘的治疗[J]. 李丹妮,马作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12)
- [2]从《神农本草经》论半夏在经方中的运用[J]. 田晓玲,华川,张艳,赵勇,左新河. 湖北中医杂志, 2021
-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伤寒论》治疗太阳病用药组方规律[J]. 向叶霞,刘锐.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9)
- [4]张仲景经方中生姜量效关系探讨[J]. 马源,林雪宇,李剑,崔渺,张文风. 中国医药导报, 2021(22)
- [5]《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D]. 杨舒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宋及宋以前《张仲景方》流布研究[D]. 田忠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
- [7]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石膏的应用规律研究[D]. 夏志强.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金匮要略》眩晕证治研究[D]. 张小颖.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D]. 王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伤寒六经辨证新探[D]. 黄瀚锋(Wong Hon Foong).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