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 国家标准通过审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红杰[1](2021)在《化学纤维浸胶帘子线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广泛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测试方法,在充分考虑了各类化纤浸胶帘子线特性的基础上,对浸胶帘子线的多个测试项目确定合理、统一的测试条件,开发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36020—2018:研究开发了芳纶浸胶帘子线以及锦纶与芳纶并捻浸胶帘子线的附胶量测试方法;统一了胶料配方,确定了5种制样规格,确定了黏合强力测试条件,并在国内外首次为芳纶提供一整套的黏合强力测试方法;明确了干热收缩率的两种测试方法的条件,改进了常规操作方法烘箱法的条件;最大程度确认了标准适用范围,统一了捻度、直径的测试条件;提供了线密度的全面测试方法。
王景雷[2](2020)在《片层纳米填料强化RFL浸渍体系及其处理帘线与橡胶的界面粘合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在橡胶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二者之间粘合性能的好坏是决定橡胶制品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然而,由于高模量和表面惰性等因素,高性能纤维与橡胶基体的粘合效果并不理想。纤维增强橡胶的机理公认应力传递机理,传统的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浸渍处理在纤维与橡胶之间构筑了牢固的界面桥连接作用。RFL界面层作为纤维与基体连接的“纽带”,对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以及力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模量过渡理论,过渡区的模量应介于纤维增强体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适当范围,本课题选用在水相中具有良好分散效果的片层纳米填料强化RFL浸渍体系,构筑增强、增韧的界面来有效传递外加载荷,改变界面破坏模式,最终达到增强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粘合性能的目的。(1)研究使用层状硅酸盐填料蒙脱土(MMT)强化RFL浸渍体系。本文以尼龙66帘线为研究对象,成功制备了 MMT改性的RFL浸胶液并证明填料在浸胶液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使用FTIR、SEM、AFM等表征手段对纤维表面的浸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的帘线附胶量和粗糙度随MMT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浸胶液仍能够均匀的涂敷到纤维表面;帘线干热收缩率降低,断裂强力无损失表明改性后纤维仍能满足使用性能的需求。粘合效果测试发现:添加胶乳固含量10wt%MMT改性时,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粘合效果最好,相比于纯RFL体系,H抽出力提高了 24.2%,且抽出后纤维表面覆胶最多,界面破坏主要发生在橡胶基体处;单根帘线剥离力提高了 22.8%,剥离破坏后纤维表面覆胶率为100%。探究了纳米强化界面的作用机理:MMT在浸胶液中具有良好的纳米分散效果,能够显着提高RFL浸胶层的模量。(2)研究使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钠基蒙脱土进行表面修饰,以防止填料在浸胶液干燥和固化过程中产生相分离,进一步提高MMT的增强效果。通过FTIR、XRD、TGA等分析了不同用量KH550对粘土 MMT的改性效果。发现随着偶联剂用量的提高,MMT的层间距和接枝率也随之升高,当使用30%用量的偶联剂改性时,MMT的层间距由1.22 nm增大到1.68 nm,表面接枝率可达到4.7%;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胶膜中MMT呈云雾状分布,表明其良好的剥离分散效果。宏观粘合效果测试发现:MMT表面修饰强化界面可以进一步提高纤维与橡胶的粘合性能,30%KH550用量粘合效果最好,相比于未改性前,H抽出力提高了 8.3%,剥离力提高了 13.0%,相比于纯RFL体系,H抽出力提高了 32.5%,剥离力提高了 35.8%。使用SEM-EDS研究发现大量的S元素在RFL浸渍层聚集,并且MMT改性后的聚集程度低于未改性之前,分析是因为填料的引入提高了界面层的交联程度,阻碍了硫化助剂的迁移。(3)研究使用氧化石墨烯(GO)强化RFL浸渍体系。实验制备了具有良好分散效果的填料GO改性的RFL浸胶液,并且能够均匀的涂敷到纤维表面。帘线附胶率随着填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附胶率在6.0%附近;干热收缩率降低、断裂强力无损失表明改性后纤维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橡胶复合后发现,0.5wt%GO用量的填料改性效果最好,相比于纯RFL体系,H抽出力提升了 13.8%,剥离力提升了 16.4%。GO增强效果弱于MMT,可能是因为未使用合理的浸胶处理工艺,纤维表面浸渍效果差,进而影响界面粘合性能。
沈琦[3](2012)在《锦纶浸胶工艺开发及优化》文中指出锦纶是第一种被用作轮胎骨架材料的合成纤维,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载重轮胎骨架材料几乎完全使用锦纶66帘线。20世纪70年代,锦纶6帘线在日本率先被用于轮胎。锦纶纤维的优点是抗冲击、强度高、耐疲劳性能好和耐化学品性能优异;锦纶纤维的不足之处是变形比较大,很容易造成轮胎的平点现象,它的耐热性没有聚酯的好。尽管锦纶帘子线的生产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各方面学者从来没停止过对它性能改进的研究,现如今研究方向是降低锦纶帘子线的干热收缩率和提高锦纶帘子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减轻轮胎的平点现象。在公司总部有成功的轮胎用锦纶骨架材料的生产经验,为了给在中国的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在大批量生产之前,我们需要做些准备工作,首先要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通过做实验和理论计算,找出合理的生产工艺条件,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不合格率。我们梳理出以下几个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①锦纶原丝在捻线过程中存在强力损失的问题;②锦纶浸胶液配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③锦纶浸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控制好拉伸,张力,温度,才能获得良好的浸胶质量;④浸胶过程中附胶量如何控制的;浸胶过程中存在胶皮胶末的现象,如何去解决;湿度对锦纶性能的影响,如何去控制。这些问题都需要去认真考虑解决的,避免在生产中废品的出现,控制好工艺条件,节能减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市场竞争力。我们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讨了上述问题的解决优化措施:①通过对捻线机各零部件的改进,从而实现降低锦纶原丝强力损失的效果;②通过优化浸胶液的配方,合理控制配置过程缩合时间、温度、pH值,获得合适粘度和固含的浸胶液;③通过理论计算及理论分析浸胶过程中所需的拉伸和炉内各区段张力和温度,使得锦纶帘子线在恰当的生产工艺下浸胶获得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④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解决了影响锦纶帘子布外观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因素。有了前面的生产准备工作,我们做了少量的试样,发现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能达到了我们的要求,甚至更好。
耿世勇[4](2011)在《基于Matrox图像处理卡的帘子布疵点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实现基于图像处理卡的帘子布疵点检测硬件平台,并探索快速、准确的在线帘子布疵点检测算法。帘子布具有幅宽大,运动速度快且变动剧烈的特点,因此对其进行清晰、稳定的图像采集难度较大,这也是该类机器视觉系统的一个关键问题。该系统的硬件设计分为三个部分:一、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线阵相机,镜头及光源。二、运动同步系统,包括编码器,分频器。该子系统要求能准确地检测帘子布的运动速度,精确控制线阵相机的同步采集。三,图像获取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卡及计算机。本文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对该系统进行了硬件选型及参数计算,对运动同步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并在VC平台下,利用MIL库编写了图像采集程序。该图像采集系统已在现场安装并完成调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工业现场进行高质量的,稳定的帘子布图像采集。在快速判断帘子布有无疵点方面,本文比较了基于灰度直方图和基于灰度双阈值的判断方法。其中基于直方图检测的方法是比较基本的方法,由于其本身的缺陷,在误检率上还不太满足系统的要求;基于灰度双阈值的方法是根据帘子布的纹理结构特性,选取大量正常图像的最大灰度值和最小灰度值做为此方法的双阈值,通过区域对比和纵向结合的方法判断图像的灰度是否有异常。在最大灰度值和最小灰度值两个阈值的约束下,能准确快速检测出疵点,所以更加适合快速判断有无疵点的检测。
许艳娟[5](2005)在《对执行GB9102-2003《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的几点建议》文中认为对锦纶6帘子线在GB9102-2003与GB9102-88规定的测试条件下的强伸度进行了对比。GB 9102-2003标准附录B中推荐的关于干燥器内与标准大气下的调湿平衡测试结果的修正值小于实际偏差。 建议轮胎厂和帘子布厂执行GB9102-2003标准时,以附录B干燥器内的调湿平衡为执行基础,可保证锦纶 6帘子线性能指标的稳定。
高称意[6](2005)在《我国骨架材料行业的现状(二)》文中研究说明
许美华,田家礼,刘洪亮[7](2004)在《高强度锦纶66 T4(A)在载重斜交轮胎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以高强度锦纶 66T4(A)浸胶帘布替代普通 2 10 0dtex/ 2锦纶 6浸胶帘布用作胎体骨架材料生产 12 0 0 -2 0载重斜交轮胎 ,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锦纶 66T4(A)的耐热性能、尺寸稳定性和强力保持率优良 ;采用锦纶 66T4(A)浸胶帘布生产的载重斜交轮胎的耐久性、速度性能、强度和实际行驶里程均有较大提高 ,轮胎早期胎圈爆破问题得到解决 ,经济效益良好。
宋耀武,张玉国[8](2004)在《低纤型930dtex/2锦纶6浸胶帘布在中小型农业驱动轮胎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 93 0dtex/2锦纶 6浸胶帘布在中小型农业驱动轮胎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中小型农业轮胎生产中采用93 0dtex/2V1 锦纶 6浸胶帘布替代 14 0 0dtex/2V2 锦纶 66浸胶帘布为骨架材料 ,相应调整结构参数和工艺条件 ,轮胎的各项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且轮胎质量减小 ,成本降低。
高称意[9](2003)在《两项合成纤维帘布国家标准通过审定》文中认为
张薇[10](2003)在《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国家标准有所调整》文中研究说明 由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组织召开,全国有关锦纶帘子布的生产、使用、研究和检测中心参加的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国家标准审稿会在浙江慈溪召开。因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试验方法的改变和原标准的指标值设置过低,新标准的技术要求有所调整。新标准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将尽量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的标准。例如调湿方法由原先的试样在干燥器内调湿平衡,修改为试样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平衡。这是锦
二、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 国家标准通过审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 国家标准通过审定(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纤维浸胶帘子线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的设置 |
2 GB/T 36020—2018与现有国内外标准相比的创新点 |
2.1 开发了芳纶浸胶帘子线、芳纶与锦纶并捻浸胶帘子线的附胶量测试方法 |
2.2 统一了黏合强力测试胶料配方,确定了5种制样规格,确定了测试条件,并为芳纶提供了一整套黏合强力测试方法 |
2.3 明确了干热收缩率的两种测试方法的条件,改进了常规烘箱法的条件 |
2.4 确认标准适用范围,统一了捻度、直径的测试条件,提供了线密度的全面测试方法 |
3 结语 |
(2)片层纳米填料强化RFL浸渍体系及其处理帘线与橡胶的界面粘合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纤维橡胶复合材料概述 |
1.4 增强纤维表面浸渍处理研究进展 |
1.4.1 纤维骨架材料概述 |
1.4.1.1 锦纶纤维 |
1.4.1.2 聚酯纤维 |
1.4.1.3 芳纶纤维 |
1.4.2 传统RFL浸渍处理体系 |
1.4.2.1 “一浴”浸胶体系 |
1.4.2.2 “二浴”浸胶体系 |
1.5 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纳米强化研究进展 |
1.5.1 纳米强化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研究 |
1.5.2 纳米强化RFL浸渍体系界面研究 |
1.6 水溶性纳米片层填料 |
1.6.1 蒙脱土 |
1.6.2 氧化石墨烯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8.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配方 |
2.2.1 标准粘合胶配方 |
2.2.2 RFL浸胶液配方 |
2.3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2.4 实验工艺 |
2.4.1 粘土改性RFL浸胶液的制备工艺 |
2.4.2 KH550改善粘土在RFL中分散工艺 |
2.4.3 GO改性RFL浸渍液的制备工艺 |
2.4.4 浸胶液薄膜的制备工艺 |
2.4.5 纤维帘线浸渍工艺 |
2.4.6 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2.5 性能表征与测试方法 |
2.5.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5.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5.4 尼龙帘线表面附胶率测试 |
2.5.5 干热收缩率 |
2.5.6 XRD分析 |
2.5.7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5.8 热失重分析仪(TGA) |
2.5.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5.10 单股帘线H抽出粘合力测试 |
2.5.11 帘线拉断强度测试 |
2.5.12 剥离强度测试 |
2.5.13 胶膜交联密度测试 |
第三章 MMT纳米强化RFL浸渍体系粘合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MMT改性RFL浸渍液的制备 |
3.2.1 填料分散性研究 |
3.2.1.1 层状硅酸盐的水化作用 |
3.2.1.2 MMT在浸胶液中分散性研究 |
3.2.2 浸胶液稳定性分析 |
3.3 浸渍处理工艺与纤维表面结构分析 |
3.3.1 浸渍处理参数条件 |
3.3.2 纤维表面化学结构变化 |
3.3.3 纤维表面附胶率 |
3.3.4 干热收缩率 |
3.3.5 纤维表面形貌 |
3.3.6 纤维表面粗糙度分析 |
3.4 纤维橡胶粘合性能分析 |
3.4.1 H抽出力 |
3.4.2 剥离力测试 |
3.4.3 纤维断裂强力分析 |
3.5 KH550改性MMT强化RFL浸渍体系 |
3.5.1 改性机理 |
3.5.2 改性效果分析 |
3.5.2.1 蒙脱土改性前后XRD分析 |
3.5.2.2 改性前后MMT的FT-IR分析 |
3.5.2.3 改性MMT的热失重分析 |
3.5.2.4 改性MMT在胶膜中TEM分析 |
3.5.3 改性MMT强化RFL浸渍体系处理效果 |
3.5.4 宏观粘合效果分析 |
3.6 纳米增强界面粘合机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O纳米强化RFL浸渍体系粘合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GO改性RFL浸胶液的制备 |
4.3 浸渍工艺与表面结构分析 |
4.3.1 纤维表面附胶率 |
4.3.2 干热收缩率 |
4.3.3 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
4.4 粘合性能 |
4.4.1 H抽出力 |
4.4.2 剥离力 |
4.4.3 断裂强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3)锦纶浸胶工艺开发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用于橡胶骨架材料的锦纶发展现状 |
1.1.1 概述 |
1.1.2 锦纶66帘线 |
1.1.3 锦纶6帘线 |
1.1.4 锦纶6和锦纶66浸胶帘子线物理特性比较 |
1.1.5 概括锦纶纤维的基本性能及其发展历史 |
1.1.6 改性锦纶帘布 |
1.1.7 锦纶帘线的改进品种 |
1.2 锦纶帘布在国内使用情况 |
1.3 锦纶帘布在国外使用情况 |
1.4 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锦纶浸胶工艺流程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1 锦纶浸胶工艺流程 |
2.1.1 概述 |
2.1.2 对浸胶液的分析 |
2.1.3 对锦纶66帘子布浸胶热处理加工工艺的分析 |
2.2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分析及改进措施 |
3.1 对捻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改进措施 |
3.1.1 捻线机的结构和强力损失数据 |
3.1.2 降低强力损失率的改进措施 |
3.2 对浸胶液配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改进措施 |
3.2.1 浸胶液的配制过程 |
3.2.2 浸胶液(RFL液)配制工艺过程 |
3.2.3 锦纶帘子线所用浸胶液的优化配方 |
3.2.4 影响浸胶液质量的因素及合理控制达到优化状态 |
3.2.5 浸胶液温度和粘度对锦纶帘子线浸胶质量的影响 |
3.2.6 胶液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
3.2.7 胶液粘度与浸胶帘子布附胶量、粘合强度的关系 |
3.2.8 锦纶浸胶帘子线T抽出与浸胶液粘度的关系 |
3.3 浸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3.3.1 浸胶过程中拉伸的问题 |
3.3.2 锦纶帘子布(线)浸渍过程中温度的问题 |
3.3.3 锦纶帘子布(线)浸渍过程中张力的问题 |
第四章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锦纶帘线性能的因素分析及探讨 |
4.1 对锦纶帘子布附胶量的相关问题探讨 |
4.2 关于浸胶过程中胶皮、胶末产生因素及解决方法 |
4.3 浸胶过程中影响浸胶帘子布定负荷伸长率的因素分析 |
4.4 环境中湿度对锦纶66帘线的影响问题分析 |
第五章 总结和建议 |
5.1 总结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Matrox图像处理卡的帘子布疵点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织物疵点检测装置的现状 |
1.3 国内外织物疵点检测分类识别等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1 基于分形的特征提取 |
1.3.2 基于共生矩阵的特征提取 |
1.3.3 基于自适应小波分解的特征提取 |
1.3.4 基于规则度和局部方位特征提取 |
1.3.5 基于离散小波包分解的特征提取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帘子布疵点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 |
2.1 概述 |
2.1.1 光学基础 |
2.1.2 凸透镜成像公式及相关公式 |
2.1.3 照度 |
2.2 光源的设计与选择 |
2.2.1 人工光源 |
2.2.2 本系统中的照明设计 |
2.3 图像采集模块 |
2.3.1 本系统对CCD 相机的要求 |
2.4 镜头对成像的影响及选择 |
2.4.1 镜头的选择 |
2.4.2 镜头与成像大小的关系计算 |
2.5 线阵CCD 相机同步触发扫描控制 |
2.6 图像采集处理卡 |
2.6.1 图像处理卡与相机的配置 |
2.7 本章小结 |
3. 帘子布图像灰度不均匀因素分析及校正方法研究 |
3.1 成像平场的影响因素 |
3.1.1 光源对成像平场的影响 |
3.1.2 镜头对成像平场的影响 |
3.1.3 CCD 像素响应不均匀性对成像平场的影响 |
3.2 CCD 的校正方法 |
3.3 校正效果及结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帘子布表面疵点快速判断方法探索 |
4.1 帘子布外观质量疵点的检测标准及分类方法 |
4.1.1 帘子布国家标准关于外观质量的要求 |
4.1.2 本系统的要求 |
4.2 基于灰度直方图方法的研究实现及实验结果分析 |
4.2.1 灰度直方图方法的研究实现 |
4.2.2 基于灰度直方图方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
4.3 基于灰度双阈值方法的研究与实现及实验结果分析 |
4.3.1 基于灰度双阈值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
4.3.2 基于灰度双阈值方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
4.4 两种快速判断织物有无疵点方法的比较和总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成果 |
5.2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6)我国骨架材料行业的现状(二)(论文提纲范文)
4 进出口贸易 |
5 基建与技改 |
6 科技进步 |
7 存在问题及建议 |
四、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 国家标准通过审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学纤维浸胶帘子线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研究[J]. 李红杰. 合成纤维, 2021(01)
- [2]片层纳米填料强化RFL浸渍体系及其处理帘线与橡胶的界面粘合性能研究[D]. 王景雷.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3]锦纶浸胶工艺开发及优化[D]. 沈琦.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2)
- [4]基于Matrox图像处理卡的帘子布疵点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耿世勇. 中原工学院, 2011(07)
- [5]对执行GB9102-2003《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的几点建议[J]. 许艳娟. 合成纤维工业, 2005(02)
- [6]我国骨架材料行业的现状(二)[J]. 高称意. 橡胶科技市场, 2005(05)
- [7]高强度锦纶66 T4(A)在载重斜交轮胎中的应用[J]. 许美华,田家礼,刘洪亮. 轮胎工业, 2004(11)
- [8]低纤型930dtex/2锦纶6浸胶帘布在中小型农业驱动轮胎中的应用[J]. 宋耀武,张玉国. 轮胎工业, 2004(10)
- [9]两项合成纤维帘布国家标准通过审定[J]. 高称意. 轮胎工业, 2003(04)
- [10]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国家标准有所调整[J]. 张薇. 橡胶科技市场,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