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合并高校一览(论文文献综述)
大漠孤烟[1](2021)在《创办红色学府 培养“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7所高校简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回顾历史,我们党创办高等教育起步于革命时期。面对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富有远见地在硝烟战火之中创办了一批高校,为中国革命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能担当重任的"民族脊梁"。
刘红英[2](2021)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与无锡的互动研究》文中提出
戚同欣[3](2021)在《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嬗变路径 ——以文华大学及后续华中大学(1903-1951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华小鹭[4](2021)在《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以爱思唯尔集团为例》文中提出荷兰地处欧洲西北部,国土面积41528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不足2000万。但荷兰经济实力雄厚,人均GDP超5万美元,跨国企业林立,文化艺术盛行,专业出版也占据了世界的半壁江山。荷兰的爱思唯尔集团以50.25亿欧元的营收名列世界出版商冠军,是我国营收最高的专业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15.7倍。此外,荷兰还有世界排名第五的威科集团、拥有尼尔森的荷兰联合出版集团等专业出版巨头,在传统出版式微、部分出版社难以为继、开放获取挑战传统专业出版订阅模式的数字化时代,对专业出版社的数字转型提供了现实参考。本文从价值链理论出发,分析了荷兰专业出版的历史与繁荣原因,对其知识服务现状展开研究。此外,还从互联网产品视角,分析荷兰专业出版代表爱思唯尔集团的知识服务产品分类,总结出五大特点。最后,指出我国专业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误区,以期为我国专业出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思路。首先,本文界定了相关概念并阐述研究理论。本文指出目前国内外针对荷兰专业出版和爱思唯尔集团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并厘清了专业出版、知识服务和开放获取的概念。随后,阐述了价值链这一文化经济学研究理论。其次,本文基于价值链分析了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本文简要介绍了荷兰出版业发展历史及开放获取挑战下的荷兰专业出版,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角度探讨出版业繁荣的现实因素。随后,基于价值链理论对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四大特点:产学研融合,商界学界分工合理;国际化程度高;企业主导,形成全行业价值链;具有统一目标及行业协会统一领导。接着,本文对爱思唯尔集团进行案例分析。本文简要介绍了爱思唯尔集团的发展历程,随后从价值链理论出发,指出爱思唯尔的知识服务已从专业出版拓展至整个科学研究价值链,为科研工作者及机构提供包括科研过程、出版发行和绩效评估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本文还结合了笔者的互联网从业经历,互联网产品角度出发,将其软件产品分为信息服务产品、科学知识产品和工程解决方案三大类,研究其用户并绘制用户画像,展示软件产品的功能模块、设计特点和用户体验。笔者总结出爱思唯尔知识服务产品的特点有:第一、知识服务多样化,覆盖科学研究行业价值链。第二、知识服务产品中台化、规模化,多种产品彼此支持、相互赋能、形成闭环。第三、知识服务产品形态丰富,可及性强,使用场景广泛。第四、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范围广,囊括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产品、功能单一型到复合型产品。第五、产品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完善,可集成度、可移植性高。最后,本文论述了我国专业出版社数字转型的路径。笔者指出,我国专业出版社所提供的知识服务具有简单化、趋同化的特点。除科学出版社(中国科传)以外,其他专业出版社提供的知识服务基本就是数字出版物、提供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缺乏核心竞争力。数字转型不是将印刷品变为电子书,也不是简单地搜集数据,而是从价值链角度出发,转型成为科技信息解决方案供应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爱思唯尔集团就给了我们十分丰富的转型启示,启发我们在延展价值链、设计软件产品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几方面狠下功夫,推进专业出版知识服务转型高质量发展。
宋欣宸[5](2021)在《《大学IR标准指标集-从教育质量保障到财务管理》(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员流动性也越来越大。因此,作为信息存储的媒介,纸质书籍难以携带、信息查询效率低等缺陷逐渐显露出来。与此相对的,应用性更强的电子数据成为了各个领域信息的存储、提取与交互的首要选择,并在大学的学校管理、文献整合、学术交流及经济运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学术界的机构健康度调查(Institutional Research,简称IR)领域应运而生。《大学IR标准指标集——从教育质量保障到财务管理》收集了日本高等教育机构的机构健康度调查部门在维持机构运行时所使用的相关指标,并将其分成了教学IR、研究IR和财务经营IR三部分进行介绍。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指标,大学可以更好地保证教育质量,实现研究组织及其成果的科学化管理。本次翻译实践选取了其中的研究IR和财务经营IR两部分进行翻译。由于原书用语确切严密、逻辑清晰,内容针对指标本身进行了客观解释说明,并辅以大量公式和图表,重视信息交际的准确性,故而译者选择以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及忠实原则为特点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作为理论参考,以保证忠实地传达原书所含信息。报告主要由翻译文本介绍、指导理论说明以及翻译案例分析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中通过介绍原书作者、内容以及研究背景,分析了原书的语言构成及特色;第二部分介绍了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三个主要原则以及该翻译理论对翻译的意义与影响;第三部分中译者以翻译目的论三个主要原则为理论指导,举例说明了主要翻译难点,并对翻译思路及技巧进行了分析。本次翻译实践的创新点在于从目的论的“三原则”的不同视角,分类分析了原书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翻译难点。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文、译文都充分与目的论内容、基本原则、方法相结合,认真思考原文信息和原文作者的目的,努力使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能兼顾译文受众的阅读感受。最后,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得到以下三点启示。第一,将翻译目的论应用于包含理论、数据的社会类学术作品翻译中,使译者既能忠于原文传达科学准确的信息,又能为译文效果进行有目的的翻译。第二,通过从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三个方面分析《大学IR标准指标集——从教育质量保障到财务管理》中典型例句的翻译,使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不同的翻译实践需要运用不同的、恰当的翻译方法,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保持译文连贯以及忠实于原文。第三,因为IR研究是新兴的研究领域,译者深刻体会到了原书内容的研读学习对翻译的重要性。
张倩文[6](2021)在《基于空间体验的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环境营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二十一世的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不仅仅是独属商业范畴的售卖空间,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城市需要商业公共空间丰富活化居民公共生活,显示城市经济的活力与文化多样性。因商业步行街的本质属性为消费,过去的研究中商业步行街营建的主要立足点是消费行为,在当下互联网经济趋势下,实体商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商业空间消费吸引力低迷的情况下,应着重强调商业氛围营造下的空间体验性。本研究以城市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为突破口,关注人群多样化需求特征,在传统消费的基础上探索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的体验变体,使之既适应消费需求同时满足城市开放空间的职能。从细部设计出发引导人群以商业为媒介体验空间的环境魅力,激发人群参与公共生活的兴趣,提升城市活力。通过文献综述的整理与总结,阐述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与空间体验基本发展历程与概念,论述体验空间与传统消费空间的区别;分类研究学习大量国内知名商业步行街案例,总结商业步行街外部体验空间组成部分与基本功能,通过对以上案例中体验空间特征的总结,得出体验空间的类型、对象、存在方式、设计特点、体验目的、影响体验的因素六部分。得出空间体验的基本结构,分析结构中主体与客体的构成,论述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得出主客体内在联系的建立与体验要素。体验要素结合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形态得出循序渐进的体验观,结合案例分析中析出的“商+文旅娱”空间布局模式,确立空间体验的基本价值观。在基本价值观的引导下推出体验秩序,建立空间体验的具体策略,针对空间布局、细部设施、宏观文化层三方面,得出社交体验策略、造景体验策略、文化体验策略三大方向,以此细分十二小项,指导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的体验营建。结合策略选取场地进行设计实践,通过实地考察与设计分析,推敲策略的优势与不足。
吴梦娇[7](2021)在《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研究》文中提出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是全球最重要的媒体艺术机构之一,自1979年创办以来,已经举办41年。伴随艺术节兴起的数字革命在技术层面为艺术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工具辅助。依托于电子艺术节设立的电子艺术大奖也被称为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奥斯卡”奖项。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作为积极介入社会议题的机构,始终坚持着“艺术、技术与社会”的理念,并对艺术和科技的发展持续地做出回应。与此同时,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还为主办城市林茨在二战以后的一系列转型发展带来了助力,使得林茨从一个“钢铁之城”转变成“媒体艺术之都”,并在国际产生重要影响力。本文基于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40余年来的发展脉络和相关研究,探索艺术节基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创办背景、艺术节的关注视野与演变、分析林茨电子艺术节在多元展览空间的联合呈现、跨学科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以及艺术节品牌与影响力的形成三方面的创新模式与影响,包括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设立大奖激励教育、公共教育与实验室相结合、开展本土与对外交流等具体措施。通过以上研究方法与思路的分析,探究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所提供的珍贵经验与模型,对国内艺术节及相关机构提供可以借鉴的参照。
路明[8](2021)在《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晚清社会积贫积弱,文化和教育的危机对于中华民族堪为灾难。挽救危亡的根本集中到教育变革之上。学制作为教育变革的对象首当其冲。象征新学的学制系统为教育近代化的建立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的近代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也由此开始逐步建立起来。同时,学制也是在时代背景之下的一个变量的建设过程。作为本文研究高等艺术教育的原点,围绕学制的建立、更迭、废止、重塑、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着重探讨其发生、发展对于高等艺术教育的引导和影响。本文研究以近代由国家主导设计的《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四部学制为基本脉络(见附录)。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作为研究开端,至1949新中国成立作为本文陈述和讨论的基本时间逻辑。可以说,在学制的建立过程中,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制度化建设上经历了学习泰西、师法日本、借鉴美国的演变历程,复杂多变的时局也是促成每一次抉择和转换的历史背书。本文考察的高等艺术教育指涉三大场域,其一是晚清尚未有学制建立时的实业学堂教育,通过对各类实业学堂相关图绘课程的考察,初步建立起高等艺术教育的最初面貌,其中以福建马尾船政学堂为考察中心;其二,依据晚清陆续推出的两个学制,在学制指导下的相关制度规约中梳理出以两江师范学堂为考察中心的早期图画手工教育;其三是民初学制的建立与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完善,以上海美专、北京美专和杭州艺专为考察中心,兼论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学系的师范艺术教育。四部学制确立了从军工学堂的“图绘”到高等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再到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考察在这个视阈中的高等艺术教育的自我生长与不息变动,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反思,为当代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
石磊[9](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黄芬[10](2021)在《《华北日报·史学周刊》探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史学周刊》为《华北日报》创设的一个副刊,创刊于1934年9月6日,停刊于1937年7月8日,共出143期,总约144文,先后由北京大学史学系学生杨效曾、傅安华编辑。《史学周刊》主要特点有三:一是重启辩端,接续前此对中国社会形态发展史的论战,其所争论的主题主要为封建社会起因、奴隶社会分期、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生产方法异同等。二是“整理史料”,对中国社会经济史作专精深细的研索,主要包含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社会风俗、社会组织、经济制度、民众暴动等展开的探究。三是主唱新史学建设运动,对考据派与唯物史观派皆作批评,希冀新史学综合二派优长;同时又强调史学研究的社会功用,以史经世致用,亦是书生亦谋国。作为由北大史学系学生创办的同人报纸副刊,《史学周刊》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术发表的平台,亦反映出其时的学术动向和主流思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二、全国合并高校一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合并高校一览(论文提纲范文)
(1)创办红色学府 培养“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7所高校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 |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民族类院校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 |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
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科院校 |
(4)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以爱思唯尔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及难点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
2.1.2 对爱思唯尔集团的研究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专业出版 |
2.2.2 知识服务 |
2.2.3 开放获取 |
2.3 价值链理论 |
第三章 基于价值链的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 |
3.1 荷兰出版发展历史 |
3.2 开放获取挑战下的荷兰专业出版 |
3.3 基于价值链的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 |
3.3.1 基于价值链的专业出版知识服务 |
3.3.2 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 |
3.3.3 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特点 |
第四章 案例研究: 爱思唯尔集团 |
4.1 爱思唯尔集团发展历程 |
4.2 基于价值链的爱思唯尔全球运营战略分析 |
4.2.1 爱思唯尔收购一览 |
4.2.2 爱思唯尔价值链分析 |
4.2.3 爱思唯尔全球运营战略 |
4.3 互联网视角下爱思唯尔集团知识服务产品 |
4.3.1 互联网产品分析框架 |
4.3.2 爱思唯尔产品解决方案概览及特点 |
4.3.3 用户分析 |
4.3.4 产品功能及原型设计 |
4.4 爱思唯尔知识服务产品特点 |
第五章 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对我国专业出版的启示 |
5.1 我国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现状 |
5.1.1 我国专业出版知识服务价值链 |
5.1.2 我国专业出版知识服务问题 |
5.2 中国专业出版价值链延伸现实路径 |
5.3 “互联网+”中国专业出版社现实路径 |
第六章 结语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5)《大学IR标准指标集-从教育质量保障到财务管理》(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訳タスクの绍介 |
1.1 原书の选択背景 |
1.2 原书の内容 |
1.3 着者の绍介 |
第二章 スコポス理论 |
2.1 スコポス理论とは |
2.2 スコポス理论のルール |
2.2.1 スコポスルール |
2.2.2 一贯性ルール |
2.2.3 忠実性ルール |
2.3 スコポス理论の意义 |
第三章 スコポス理论に基づく事例分析 |
3.1 スコポスルールに基づく翻訳 |
3.2 一贯性ルールに基づく翻訳 |
3.3 忠実性ルールに基づく翻訳 |
第四章 まとめ |
参考文献 |
附録Ⅰ:原文 |
附録Ⅱ:訳文 |
谢辞 |
(6)基于空间体验的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环境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 |
1.1.2 互联网背景下居民消费方式变化 |
1.1.3 城市商业步行街消费休闲环境的提升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2 理论综述 |
2.1 空间体验 |
2.1.1 背景——体验经济 |
2.1.2 主角——人 |
2.1.3 媒介——体验消费 |
2.1.4 舞台——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 |
2.2 商业体验空间与传统商业空间的区别 |
2.2.1 从传统消费到体验消费 |
2.2.2 从商品消费到空间体验消费 |
2.2.3 商业体验空间与传统商业空间的区别 |
2.3 小结 |
3 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案例分析 |
3.1 国内商业步行街分类与案例分析 |
3.1.1 分类与案例分析 |
3.1.1.1 文化历史步行街 |
3.1.1.2 新建商业步行街 |
3.1.1.3 部分改建步行街 |
3.1.1.4 滨水商业步行街 |
3.2 商业步行街外部体验空间组成部分与基本功能 |
3.2.1 组成部分 |
3.2.2 基本功能 |
3.3 商业步行街外部体验空间发展特点 |
3.3.1 外部体验空间的类型 |
3.3.2 外部体验空间的对象 |
3.3.3 外部体验空间的存在方式 |
3.3.4 外部体验空间的设计特点 |
3.3.5 外部体验空间体验目的 |
3.3.6 影响空间体验的因素 |
4 空间体验的主体与客体 |
4.1 空间体验的结构 |
4.2 主体与客体的构成 |
4.2.1 主体构成 |
4.2.2 客体构成 |
4.3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4.3.1 矛盾关系 |
4.3.2 内在联系 |
4.3.3 体验要素 |
5 营建策略 |
5.1 基本价值观 |
5.2 空间体验营建秩序 |
5.2.1 建立体验动线 |
5.2.2 社交节奏嵌入 |
5.2.3 反复加深感官 |
5.2.4 确定印象节点 |
5.2.5 深入体验层次 |
5.3 空间体验具体策略 |
5.3.1 社交体验策略——归属认知 |
5.3.2 造景体验策略——接触认知 |
5.3.3 文化体验策略——思考认知 |
6 项目实践 |
6.1 燕郊方舟广场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环境营建设计 |
6.1.1 现状调查 |
6.1.2 设计分析 |
6.2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7)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问题 |
第一章 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创办背景 |
第一节 经济与社会基础:钢铁小城的转型 |
第二节 文化政策基础:政府的推动与支持 |
第三节 艺术形式的更新发展 |
第二章 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关注视野与演变 |
第一节 可视化的音乐:从“林茨声音云”到电子艺术节 |
第二节 想象力与技术工具的辅助 |
第三节 对“艺术、技术与社会”的持续回应 |
第三章 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创新模式 |
第一节 多元展览空间的联合呈现 |
第二节 跨学科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
第三节 艺术节品牌与影响力的形成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基本思路及意义 |
第一章 学制的前奏:晚清学堂教育勃兴 |
第一节 “中体西用”思想与施策 |
第二节 近代学堂的开蒙与兴起 |
第三节 学堂教育与学校教育之辩 |
第四节 以福建船政学堂为代表的图绘课程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制萌发:晚清图画手工教育发轫 |
第一节 日本艺术教育改革与引介 |
第二节 废旧立新与《壬寅学制》的初创 |
第三节 《癸卯学制》与近代学校艺术教育制度的确立 |
第四节 以两江师范学堂为代表的师范艺术教育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制更迭:民初高等艺术教育拓进 |
第一节 《壬子癸丑学制》的承续 |
第二节 美国学制影响下的《壬戌学制》 |
第三节 近代美育思想对学制的推动 |
第四节 近代艺术教育家的践行与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制推广: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探索 |
第一节 不息变动的私立上海美专 |
第二节 首创美术专门教育的国立北平艺专 |
第三节 兼容并包的国立杭州艺专 |
第四节 师资养成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制审视:近代学制对高等艺术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
第一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 |
第二节 学制规约下的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路径 |
第三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回音 |
第四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反思与启迪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
(一)时空范围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六、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
一、基层性 |
二、指导性 |
三、实用性 |
四、多样性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
结论 |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华北日报·史学周刊》探研(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思路 |
一、创刊缘起与作者群 |
(一)创刊缘起 |
(二)作者群研究 |
二、重启辩端 |
(一)封建社会起因及分期 |
(二)奴隶社会断限及其与封建社会的区别 |
三、“整理史料” |
(一)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细化研究 |
(二)域外汉学研究成果译介 |
四、新史学建设运动 |
(一)新史学建设运动 |
(二)新史学建设学会 |
(三)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华北日报·史学周刊〉目录》 |
后记 |
四、全国合并高校一览(论文参考文献)
- [1]创办红色学府 培养“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7所高校简介[J]. 大漠孤烟. 求学, 2021(42)
- [2]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与无锡的互动研究[D]. 刘红英. 江南大学, 2021
- [3]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嬗变路径 ——以文华大学及后续华中大学(1903-1951年)为例[D]. 戚同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荷兰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以爱思唯尔集团为例[D]. 华小鹭.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5]《大学IR标准指标集-从教育质量保障到财务管理》(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宋欣宸.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6]基于空间体验的商业步行街外部公共空间环境营建研究[D]. 张倩文.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7]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研究[D]. 吴梦娇.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8]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D]. 路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9]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10]《华北日报·史学周刊》探研[D]. 黄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