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高新技术转移中心推荐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汪惠青[1](2020)在《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及投融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目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已步入科学化和精细化阶段,各项政策措施正在积极推进,但由于我国存在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等现实情况,导致出现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排放强度高、治理资金不足等问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在此背景下,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不仅能够协调大气污染治理各参与方的利益,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效率,而且有利于发挥金融手段对市场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长足发展。由于大气污染的成因复杂,且具有明显的跨区域流动性,相对于生态补偿的传统领域(流域、土壤、森林等)而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对区域间的协同合作要求更高,是生态补偿的难点领域,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均较少。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了深入的阐述和部署,强调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因此,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对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重点要解决“谁补偿谁”“补偿标准”和“资金来源”这三个关键问题。“谁补偿谁”回答的是生态补偿主体的问题,即在大气污染难以界定责任方和受益方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确定生态补偿的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充分考虑了不同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工业化发展路径中存在的差异性,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我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按照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为5类,为确定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提供依据。以期在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涉及到生态补偿金额的计算和分配。对大气污染进行生态补偿的关键是要明确受偿主体为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的共同目标,替补偿主体承担的额外治理任务,及其付出的社会经济成本。本文从大气污染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通过构建PSTR模型,分析处于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城市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从大气污染的扩散范围和程度出发,以京津冀及周边“26+2”城市为例,构建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协同治理圈”的合理性;构建污染物衰退模型,对大气污染的扩散程度进行核算,为计算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依据。“资金来源”是生态补偿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资金供需的调节作用,通过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投融资机制,为社会资金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渠道,在解决大气污染治理融资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社会资金对相关绿色项目的投资需求。本文从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投融资特征、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大气污染治理的金融工具和资金来源等角度出发,对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融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基于相关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从促进生态补偿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拓展市场化、多元化补偿途径,健全大气污染治理投融资机制,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张勇[2](2019)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新三板融资研究 ——以联兴科技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属于不容忽视的经济支撑力量之一,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的科技创新贡献也非常巨大,属于创新群体中的活跃力量,相较于一般企业有着更加强烈的创新愿景及创新能力,可以起到很好的新产业推动作用,属于我国创新工作的重要主体。当今,中央政府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部分科技企业都肩负起了创新的责任。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得以存活,高新技术产业前期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所以对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保证有可靠的融资渠道是至关重要的。在2006年,我国经济遭遇了滑铁卢,经济下行越发明显,为了激发我国的经济活力,政府努力构建起新型的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沪深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随之产生了新三板市场。新三板市场的产生在克服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之余,促使实体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新三板的挂牌成立,极大程度地扩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使企业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引来大量投资者参与其中。但从目前来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新三板上市融资还存在一定困难和障碍,亟需通过深入研究加以解决。潍坊联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集新材料、新能源、新商态(电商)、新产业(一带一路产业)于一身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14年4月10日成功在“新三板”(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于2016年6月首批进入创新层。联兴科技公司跻身于迅猛发展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长久以来受资金问题困扰。本文以联兴科技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状况以及融资难题,深入探究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联兴科技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融资过程。本文采取比较分析、案例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对联兴科技公司新三板上市前后的融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本文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意义。其次,本文对企业融资的含义及方式、股权融资的概念、股权融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为全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本文对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阐述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内源融资低和企业积累能力差、固定资产少导致银行不愿意贷款、政策资金投入不足以及金融体系不完善、资本市场门槛过高等。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对我国新三板制度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公司基本情况,进行了公司新三板融资的意义和内外部环境分析并进行了公司新三板融资过程和成本分析,全面了解了其挂牌条件、挂牌过程、挂牌成本和挂牌融资成效找到了公司新三板融资经验与启示,主要包括规范公司经营管理、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拓宽新三板融资渠道。最后,本文提出了提升中小企业新三板融资水平的对策建议,从企业内部层面提出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重视融资规划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大力提升企业估值水平、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等建议,从企业外部层面提出了强化监督监管、加强新三板教育辅导、提升中介执业水平等建议。本文主要探讨联兴科技公司,从其自身的发展实情出发,分析这一公司在企业管理框架、新三板融资时遭遇的难题。一是能够促使企业构建起很好的内部管理机制,保证企业得以高效运转,而且也能为企业新三板挂牌上市融资提供出解决思路以及方法;二是就新三板自身的发展历程、监督政策的构建等方面而言,努力探索出相应的政策制定以及监督管理模式,从而给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出新三板挂牌上市融资建议。
吴振[3](2019)在《DYC银行科技金融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DYC银行成立于2008年,建行之初便形成了“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愿景,明确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作为D市大型商业银行,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利率市场化导致信贷利率的下降,利差收入缩水;经济下行导致群众金融需求的下降;新银行的成立和老银行的创新形成的竞争加剧;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监管部门的要求等等。根据DYC银行的财务数据,2017年全行总收入和税后利润较2016年均有所下降,业务规模明显缩水,因此,寻找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建立新的战略,加快金融创新,对于提高DYC银行的收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段时间来,国家及地区政府发布了很多鼓励科技金融的文件,意在支持科技与金融相融合,鼓励科技企业走向成功。2011年11月,包括科技部在内的八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鼓励科技与金融相融合,加快制定自主创新战略的建议”,明确表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银行应把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放到重要地位,提高对重点技术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和信贷服务。”2013年1月,国家中小企业股权转让制度和新三板的成功启动,是国家推动科技企业股权融资渠道的又一重大突破。这也是支持科技型企业进步的重点措施。2016年8月,在国家“十三五”计划中,将科技创新计划明确为“加强技术风险投资规模,促进技术融合金融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并进一步指出,要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鼓励先进先验的实践。上述所有政策法规都表明,中国金融业在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进一步加强。它还表明,技术和金融的当前和未来组合将更加接近。山东作为沿海大省,也处于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前沿。在现行政策的支持下,科技中小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管理模式将得到进一步完善。DYC银行要抓住这个机会,打破传统银行服务的束缚,看到科技企业的发展前景,形成科技金融战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贴现、理财等金融产品,提高银行收益。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风险相对较大,管理模式相对松散,导致DYC银行难以为其提供信贷、理财、信用证等金融业务,这是DYC银行技术融资发展战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普通中小企业相比,科技中小企业具有资产轻,创造力强,爆发式增长,风险高,回报高的特点。本文分析了DYC银行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研究了银行竞争日趋加剧下,DYC银行科技金融战略选择及保障实施方案,为DYC银行提供战略思想,解决关键问题,如设计差异化战略产品;与政府、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平台等。
邹鑫[4](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王晨[5](2018)在《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主体,其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创新活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技术原创动力不足、核心技术缺失,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仍不尽人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企业所在的区域软环境密切相关,不同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动表现以及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行为的支持力度存在显着差异。识别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区域软环境要素,进而深入剖析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及影响机理,对于提高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创新水平、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相关概念辨析与理论解析。界定和辨析了包括区域与区域软环境、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与特征、创新能力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等在内的相关概念。对研究所涉及到的理论如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资源依赖理论、网络嵌入理论等进行了梳理与阐述,并结合论文研究主题进行了相关解析,构建了论文总体分析框架。第二,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分析。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年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核密度分解,考察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发展态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第三,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区域软环境要素识别。通过构建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区域软环境要素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算了包括区域科技环境、区域市场环境、区域金融环境、区域政府环境、区域法律环境、区域文化环境等在内的各区域软环境要素的指标权重,通过权重排名,识别了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区域软环境要素。第四,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分别就区域科技环境、区域市场环境、区域金融环境、区域政府环境、区域法律环境、区域文化环境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及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效果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跨层次影响机理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基于网络嵌入理论,以318份高新技术企业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采用跨层次模型分析法分别就关系嵌入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构嵌入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区域科技环境、区域市场环境、区域金融环境、区域政府环境、区域法律环境、区域文化环境分别在关系嵌入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间的调节作用,区域科技环境、区域市场环境、区域金融环境、区域政府环境、区域法律环境、区域文化环境分别在结构嵌入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间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将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及影响机理的实证结果与政府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优化区域科技资金配置水平、规范区域外商企业引入制度、完善区域融资平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效力、推进区域产权保护深入落实、培育区域创业精神落地生根、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加紧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环境建设等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杨抑[6](2017)在《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 ——以中国科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的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高度重视,2016年正式启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并启动建设"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法,从中科院成果转化历史与现状入手,以信息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为框架,重点分析该项目的建设思路与运行模式。"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作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门户网站,集合科技成果供给方、需求方、管理方、中介方,以中科院及国家利益为核心,各科研院所可转移技术为依托,以企业、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汇集各项技术成果、项目、技术升级改造、知识产权等信息,吸引技术创新型企业、投融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潜力服务于企业、研究院所、社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产业网"的构建体现了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性原理、信息共享与再生原理、产学研合作三螺旋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在总站与分院分站、地方分站、专业服务分站三类分站相结合,通过科技成果资料管理系统、院所资料库系统、企业资料库系统、产品信息系统、需求信息系统、人才专家信息系统、信息检索系统、数据统计系统等系统,通过发布机制、引导机制、整合机制、对接机制四大机制,可以实现成果技术对接服务、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等服务功能,实现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助力科技服务行业发展、促进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等预期效果。本文写作过程与"产业网"项目筹备过程基本同期启动,相辅相成,对于平台建设起到理论上的支撑与操作上的促进作用。
戴其文[7](2017)在《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文中提出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和塑造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支巨大力量,深刻地改变着国内区域经济的框架构造。全球化与地方化过程是并存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产生作用。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家角色的转型,强化了国家角色的重要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的内陆转移,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贫穷地区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持续扩大已成为经济增长背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民族的团结、和政治的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论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新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探索新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过程、空间演化规律与机理。以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研究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广西作为沿海的西部落后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效应明显。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自贸区的建设显着地推动了广西各地区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基础理论,建立分析框架。以广西各地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衡量全球化,从政策视角解读地方化,包含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具体选择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作为地方化的表征指标。在考察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组织。以此为依据分别从全球化参与程度和地方化政策两个视角对广西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城市尺度上的剖解。从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系的视角,以县域尺度探讨广西水平层面上的空间差异。总结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规律特征。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研究证实了从全球化和地方化视角探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机制具有可信的解释力。全球化和地方化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垂直差异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方面的地方化因素也推动了城市间等级差距的扩大。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是单独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而是二者相互交织产生合力,借助于政府的角色,通过政策的落实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广西逐步形成"一主两副"的多中心结构和"西弱东强"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市之间层级逐渐拉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空间结构原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全球化和地方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政府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空间结构的惯性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3)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贸易、外资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在广西的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不仅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甚至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广西经济全球化的参与格局变化重塑了省内经济地理格局,改变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4)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产业结构是地方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综合表现,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国家力量和地方力量交互影响的产物。广西各地市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采矿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普通劳动力依赖较强,分布较为分散,而高关联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本、技术、人力、集聚有着较高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分工和协作,集聚在不同的中心城市并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集群。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导致产业空间发生重组,促进了城市垂直差异的扩大。(5)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产业园区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推手和重要增长极。园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拉大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推动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广西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分布在中心城区、次级中心城区及相邻的县域,等级性特征明显,不仅反映了广西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还会进一步拉大城市间的垂直差距。(6)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的水平差异影响不明显,而地方化产生显着作用,证实了多尺度和多机制框架对于分析欠发达地区省内不平衡现象的适用性。地理、环境和民族综合分析框架也证实了地理、环境和民族等地方化因素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论证了地理和环境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础结构特征,其对发展的严重制约难以完全克服。广西存在显着的异质空间结构,一些地方化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效应。
山东省人民政府[8](2017)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鲁政字[2016]281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12月2日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为深入实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提供科技支撑,
徐成龙[9](2015)在《环境规制下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资源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面对日益枯竭的资源能源、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亟待转变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经济新常态的出现以及“稳增长”的实现需要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更加要求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集约化、生态化等方向进行调整。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环境规制越来越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所重视。中国环境规制模式正逐渐由“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环境管理模式走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模式。环境规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规制、引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工业大省和资源环境大省,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研究从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学科视角探讨环境规制下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从环境污染、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以及山东省作为重工业大省等方面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其次,从环境管理的制度创新路径、新制度经济学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产业经济学对生态效应的评价等方面提出论文研究的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最后,在研究背景与意义的基础上,概括了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难点和创新点等。第二章文献综述,即梳理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生态效应、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环境规制的生态效应以及山东省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等国内外相关文献。总体上,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多是对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环境规制与污染物排放、产业结构与生态效应等两两关系变量方面的研究,较少对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生态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第三章解释相关概念和探讨理论基础。首先,本章解析了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效应等相关概念;接着,探讨相关基础理论,包括稀缺性、外部性、公共物品等环境规制相关理论,主导产业、国际产业转移等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理论,以及比较优势、环境竞次、波特假说、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关系相关理论。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第四章阐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作用机理。论文试图从产业结构本身出发,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究了环境规制基于社会需求、自然资源利用、企业进入、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际贸易等六个中间变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具体来看,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消费投资比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需求,以自然资源数量和自然资源结构为主要内容的自然资源利用,以资本壁垒和技术壁垒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进入,以动力因素、风险性、先动优势以及惯性阻力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以竞争优势、先动优势、创新补偿为主要内容的外商直接投资,以成本效应、结构效应、创新效应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贸易等是环境规制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六个中间变量。并且,在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等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产业结构特点是不同的,且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也是不同的。随着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的不断演进,环境规制的改进与完善将引导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不断增强。第五章重点分析了当前环境规制对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影响。首先在确定山东省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进程特点。目前山东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已经出现了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明显特征。其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山东省整体、分地区、分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和环境规制效率。结果表明,山东省环境规制强度在时间维度上是逐渐增加的;空间维度上呈现出“东西中”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行业维度上表现出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较大、清洁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较小的特征;DEA模型结果显示了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呈波动中上升趋势,且不断呈现出相对均衡的空间分布格局。再次,按照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作用机理,运用相关计量方法和模型定量分析了山东省环境规制基于中间变量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山东省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综合影响以及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第一,利用EVIEWS6.0和SPSS17.0等计量模型和软件定量分析了基于中间变量的山东省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从工业比重角度来看,山东省环境规制的实施基于消费需求和技术创新两个中间变量促进了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而基于企业进入和国际贸易两个中间变量却促进了工业比重的上升。从污染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角度看,山东省环境规制的实施基于中间变量均促进了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第二,基于面板数据运用Stata12.0探究了山东省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综合影响,环境规制影响工业、污染密集型行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计量结果显示,山东省环境规制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工业结构和污染密集型行业的优化调整,而且还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第三,利用LMDI分解模型对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可以看出工业规模的扩张是山东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的提高是山东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因素,2000年以后山东省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污染物减排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第六章科学预测了不同环境规制下未来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及其污染物减排潜力。根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分别将环境规制情景设置为宽松环境规制、适度环境规制以及严格环境规制三种情景。首先,通过分析未来山东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利用历史值外推模拟和线性规划模型两种方法对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未来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进行情景设置。其次,分析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根据相关规划和变动趋势对不同环境规制下的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进行情景设置。最后,根据不同环境规制下各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情景设置预测未来山东省工业大气和水污染物的排放及减排潜力。结果显示,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山东省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程度及效果、污染物减排潜力是越来越大(好)的。同时,比较不同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程度及其对应的污染物减排潜力可以看出,适度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减排效果最好,既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又保证了经济发展。第七章提出了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路径与保障措施。其中,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路径主要是从社会需求、自然资源利用、企业进入、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等中间变量进行构建的;在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路径构建的基础上,本研究分别从完善环境规制体系、创新体制机制、调整要素政策以及细化产业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的保障措施。综上所述,本论文在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实践三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理论方面: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究了环境规制通过中间变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并突破了传统产业经济学关注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等局限,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研究方法方面:从制度层面上寻找影响实体产业的相关变量,并从时空维度定量分析山东省环境规制以及基于中间变量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利用情景分析法模拟预测不同环境规制下工业结构调整及其对生态效应的长期、短期和时变影响。实践方面:补充并完善了省域层面环境规制下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相关研究。基于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中间变量构建了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路径,并制定多中心保障措施,以破解山东省工业化进程中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困局,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尽管本研究对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以及生态效应等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探究,但是由于环境问题、产业问题涉及多学科领域,再加上统计口径不一致,数据收集难度较大,本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和完善。一是继续挖掘环境规制作用于产业结构的中间变量,不断充实并完善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框架;二是继续搜集补充数据,延长研究时间序列,从时空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不同尺度区域的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影响;三是根据未来山东省环境规制、工业结构及其生态效应的变动情况验证不同环境规制情景下山东省工业结构变动及其生态效应的预测结果,通过对影响因素的调整设置以及预测模型的优化改进指导未来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童宗斌[10](2014)在《劳务输出型乡镇的城镇化动力与惯性机制 ——中部河镇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Urbanization)彰显了人类的发展理性,是一种市场化行为,更是一种组织化行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作为“迟发外生型”国家,更加突出地将发展理性以组织化的行动方式植入到全国的城镇化历程中,推动城镇化快速前进。这样的城镇化过程在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里被演绎成众多不同的发展模式,但无一例外地都涉及到政府的推进之手。政府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各级政府通过自身的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让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的行动主体以或主动、或被动的不同方式参与进来,集体推动了城镇化的形式演进。理解这种形式演进,不能脱离城镇生态系统本身的组织结构和时空场域特性,忽略其背后的政府推进之手。城镇化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的考量固然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些全局性的认识,但若不能深入细致解剖麻雀,掌握城镇化的组织动力和维持这一动力的惯性机制,就很难真正发现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治理方法。在既往的知识生产中,关于政府在经济发展和市场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地方法团主义(Local State Cor poratism)、地方的市场社会主义(Local Market Socialism)和政府即厂商(Loca 1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s)等理论的提出,以及围绕此建立的各种分析框架,为探析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和角色提供了理论脚手架。但城镇化并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和市场体制转型问题,还关联到政府如何处理与其他社会行动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地方整体性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在乡镇企业欠发达,甚至没有产业基础的中西部地区普通乡镇,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行动,并整合多方行动主体和资源保持这种发展惯性,仍亟待深究。其实,从城镇化的行动主体构成来看,城镇化本质上是一种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过程。代表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地方政府、公司和群众在日常治理中如何互动,进而形成当前城镇化形式的过程,也需要放在具体的场域和发展过程中加以研究。为此,本文力图从组织制度学派和历史制度学派的视角出发,利用准民族志方法(quasi-ethnomethodology),对一个中部地区的普通劳务输出型乡镇——河镇的城镇化启动、失败到再开发的城镇生命历程进行回顾,探究其在几乎没有乡镇企业等产业基础的支持下,依然能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来源及维系这一动力的惯性机制。为此,本文分为七章进行阐述。第一章导论,从城镇的属性和城镇化研究的基础理论视角及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等角度探讨了研究的基本知识背景;第二章相关研究回顾和分析框架,重点围绕城镇化关联的组织运作机制和基层治理等内容探讨城镇化研究中亟待研究的领域,明确本文的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第三章至第六章从河镇的行政建制和生命历程片段中涉及城镇化推进的关键事件入手,分析河镇从城镇化启动、失败到再开发过程中所采取的治理方式和形成的惯性机制。第七章结论和讨论部分概括了全文的研究发现,并进行理论总结和探讨。全文研究发现:在河镇的城镇化进程中,镇政府基于行政建制的组织基础,立足现有的土地制度、财政制度和户籍制度,以发展理性生产的共识为引导,形成了试点模仿、系统动员和项目整合等三位一体的惯性机制,推动和维续了当地城镇化的形式发展。镇政府在组织存在的合法性上奉行“向上看、向东看”的原则,积极试点模仿沿海江浙一带的发展,以创建开发区为抓手,推进土地的城镇化,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和城镇建设。在这一过程,镇政府还需充分利用绩效、情感和权力等动员手段,系统动员各类行动主体参与,并通过项目整合的方式,找到自己可以主导和控制的治理空间,协调各方利益,贯彻地方发展意志,达到形式上快速城镇化的目的。这种三位一体的城镇化惯性机制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奉行并利用地方发展主义,强力介入和操纵非市场治理的后果。如何让城镇化从形式演进转向实质发展,形成高质量的城镇化结果,需要我们就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与非市场治理的关系进一步探究。
二、山东省高新技术转移中心推荐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高新技术转移中心推荐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及投融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评述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概述 |
2.1 大气污染治理的实践经验 |
2.1.1 国外实践 |
2.1.2 国内实践 |
2.2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发展现状 |
2.2.1 生态补偿理论的阶段发展特征 |
2.2.2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探索 |
2.2.3 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
2.3 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 |
2.3.1 关键问题之一:谁补偿谁 |
2.3.2 关键问题之二:补偿标准 |
2.3.3 关键问题之三:资金来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谁补偿谁:协调大气污染治理与工业化进程 |
3.1 工业化进程下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 |
3.2 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的聚类分析——以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 |
3.2.1 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与分类 |
3.2.2 K-means聚类算法 |
3.2.3 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
3.2.4 聚类结果与Z检验 |
3.3 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的空间分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补偿标准之一:厘清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 |
4.1 大气污染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
4.2 不同工业化阶段下大气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基于PSTR模型 |
4.2.1 模型介绍 |
4.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实证分析 |
4.3.1 描述性检验 |
4.3.2 模型设定检验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补偿标准之二:核算大气污染的扩散范围与程度 |
5.1 大气污染的空间相关性 |
5.1.1 大气污染的空间聚集与跨区域传输 |
5.1.2 大气污染与城市类型的空间分布分析 |
5.2 生态补偿“协同治理圈”的构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 |
5.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3 结果分析 |
5.3 大气污染的空间溢出性 |
5.4 大气污染空间溢出的核算——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 |
5.4.1 污染衰退模型 |
5.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4.3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金来源:拓宽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融资渠道 |
6.1 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投融资特征 |
6.2 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
6.2.1 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
6.2.2 大气污染治理的金融工具 |
6.2.3 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来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 |
7.1 促进生态补偿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
7.2 拓展市场化、多元化的补偿途径 |
7.3 健全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融资机制 |
7.4 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制度体系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城市工业化进程分类 |
附录 B 国民经济行业合并分类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新三板融资研究 ——以联兴科技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企业融资的含义及方式 |
一、企业融资的含义 |
二、企业融资的方式 |
第二节 股权融资的概念 |
一、股权融资的概念 |
二、新三板企业股权融资的方式 |
第三节 股权融资相关理论 |
一、控制权理论 |
二、优序融资理论 |
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四、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
第四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现状 |
一、中小企业含义 |
二、融资需求特点 |
三、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途径分析 |
第三节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 |
一、内源融资低和企业积累能力差 |
二、固定资产少导致银行不愿意贷款 |
三、政策资金投入不足以及金融体系不完善 |
四、资本市场门槛过高 |
第四章 联兴科技公司新三板融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新三板制度简介 |
一、新三板的提出和设立 |
二、新三板发展历史 |
三、新三板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
一、公司概况 |
二、公司发展现状 |
三、公司主要经营业务 |
第三节 新三板挂牌上市前公司融资情况 |
一、融资的主要方式 |
二、融资的成本和期限 |
三、融资阶段特征 |
四、典型融资案例 |
五、融资问题分析 |
第四节 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融资背景分析 |
一、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意义 |
二、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的环境分析 |
第五节 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过程分析 |
一、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资格分析 |
二、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前问题处理情况分析 |
三、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过程和成本分析 |
四、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融资成效分析 |
第六节 公司新三板融资经验与启示 |
一、规范公司经营管理 |
二、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
三、进一步拓宽新三板融资渠道 |
第五章 提升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新三板融资水平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企业内部层面 |
一、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
二、重视融资规划合理选择融资方式 |
三、大力提升企业估值水平 |
四、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能力 |
第二节 企业外部层面 |
一、强化监督监管 |
二、加强新三板教育辅导 |
三、提升中介执业水平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持续加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扶持力度 |
二、不断规范新三板市场法律法规 |
三、创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DYC银行科技金融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科技金融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技金融概念界定 |
2.1.2 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
2.2 主要战略管理理论 |
2.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2 科技金融创新理论 |
2.2.3 战略管理理论 |
2.3 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
2.3.1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2.3.2 SWOT分析法 |
2.3.3 PEST分析法 |
第三章 DYC银行科技金融战略分析 |
3.1 DYC银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DYC银行科技金融行业分析 |
3.1.2 DYC银行科技金融市场分析 |
3.1.3 DYC银行科技金融发展环境PEST分析 |
3.2 DYC银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1 科技金融管理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2 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3 科技金融产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4 科技金融风险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 DYC银行科技金融发展SWOT分析 |
3.3.1 DYC银行科技金融发展优势分析 |
3.3.2 DYC银行科技金融发展劣势分析 |
3.3.3 DYC银行科技金融发展机遇分析 |
3.3.4 DYC银行科技金融发展挑战分析 |
3.3.5 SWOT分析结论 |
第四章 DYC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战略选择 |
4.1 DYC银行科技金融战略规划 |
4.2 DYC银行科技金融差异化产品战略选择 |
4.2.1 科技金融产品差异化 |
4.2.2 服务模式差异化 |
4.3 科技金融业务合作战略选择 |
4.3.1 与政府部门战略合作 |
4.3.2 深化“投贷联动”试点改革,健全政策顶层设计 |
4.3.3 平台合作 |
第五章 DYC银行科技金融发展战略保障性措施 |
5.1 科技金融差异化竞争战略保障性措施 |
5.1.1 加快科技支行转型 |
5.1.2 加快产品创新 |
5.1.3 建立专业化科技金融人才队伍 |
5.2 其它保障性措施 |
5.2.1 政策保障 |
5.2.2 加强外部合作 |
5.2.3 风险保障 |
第六章 应用与推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 |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软环境的相关研究现状 |
1.2.2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区域软环境要素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区域与区域软环境 |
2.1.2 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与特征 |
2.1.3 创新能力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解构 |
2.2 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解析 |
2.2.1 区域经济学视角的理论解析 |
2.2.2 经济地理学视角的理论解析 |
2.2.3 资源依赖理论视角的理论解析 |
2.2.4 网络嵌入理论视角的理论解析 |
2.3 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分析与区域软环境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3.1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现状的回顾 |
3.1.1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现状 |
3.1.2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描述与分析 |
3.2.1 方法选择 |
3.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3 核密度估计的实证检验 |
3.2.4 核密度估计的结果分析 |
3.3 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区域软环境要素识别 |
3.3.1 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区域软环境及要素构成 |
3.3.2 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区域软环境要素指标体系构建 |
3.3.3 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区域软环境要素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
4.1 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假设 |
4.1.1 区域科技环境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假设 |
4.1.2 区域市场环境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假设 |
4.1.3 区域金融环境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假设 |
4.1.4 区域政府环境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假设 |
4.1.5 区域法律环境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假设 |
4.1.6 区域文化环境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假设 |
4.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变量定义 |
4.2.3 数据来源 |
4.3 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
4.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
4.3.2 空间相关性检验 |
4.3.3 模型选择与实证检验 |
4.4 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结果分析 |
4.4.1 全样本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
4.4.2 四大地区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跨层次影响机理分析 |
5.1 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跨层次影响的假设提出 |
5.1.1 关系嵌入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假设 |
5.1.2 结构嵌入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假设 |
5.1.3 区域软环境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5.2 跨层次模型的建立 |
5.2.1 跨层次模型方法 |
5.2.2 跨层次模型的基本形式 |
5.2.3 跨层次模型的构建 |
5.3 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跨层次影响机理的研究设计 |
5.3.1 问卷设计 |
5.3.2 问卷预试 |
5.3.3 资料预检 |
5.3.4 同源偏差检验 |
5.3.5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6 聚合检验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跨层次模型检验 |
6.1 网络嵌入的主效应跨层次检验 |
6.1.1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零模型检验 |
6.1.2 关系嵌入的主效应跨层次检验 |
6.1.3 结构嵌入的主效应跨层次检验 |
6.2 区域软环境在关系嵌入与创新能力间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2.1 区域科技环境的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2.2 区域市场环境的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2.3 区域金融环境的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2.4 区域政府环境的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2.5 区域法律环境的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2.6 区域文化环境的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3 区域软环境在结构嵌入与创新能力间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3.1 区域科技环境的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3.2 区域市场环境的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3.3 区域金融环境的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3.4 区域政府环境的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3.5 区域法律环境的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3.6 区域文化环境的调节效应跨层次检验 |
6.4 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跨层次实证结果分析 |
6.4.1 网络嵌入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主效应的结果分析 |
6.4.2 区域软环境调节效应的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
7.1 优化区域软环境的政府对策建议 |
7.1.1 优化区域科技资金配置水平 |
7.1.2 规范区域外商企业引入制度 |
7.1.3 完善区域融资平台体系建设 |
7.1.4 提高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效力 |
7.1.5 推进区域产权保护深入落实 |
7.1.6 培育区域创业精神落地生根 |
7.2 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的企业对策建议 |
7.2.1 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
7.2.2 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自身能力建设 |
7.2.3 加紧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环境建设 |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
(6)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 ——以中国科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
1.1.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 |
1.2 选题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文献回顾 |
2.1 科技成果转化文献回顾 |
2.2 科技成果转化国外经验 |
2.2.1 美国经验 |
2.2.2 英国经验 |
2.2.3 日本经验 |
2.2.4 欧盟经验 |
2.3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概念 |
2.3.1 科技成果的定义 |
2.3.2 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 |
2.3.3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3 选题的信息经济学理论基础 |
3.1 信息经济学理论框架 |
3.2 信息商品交易理论 |
3.2.1 信息经济学三大基本概念 |
3.2.2 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 |
3.2.3 信息商品的流通 |
3.2.4 信息商品的交易成本理论 |
3.3 信息市场主体结构 |
3.4 三螺旋理论 |
4 基于信息经济学的"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建设 |
4.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
4.1.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现行政策 |
4.1.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设置 |
4.1.3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 |
4.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需求与定位 |
4.2.1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需求分析 |
4.2.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定位 |
4.3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架构设计 |
4.3.1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站点设计 |
4.3.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层次架构 |
4.3.3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网络架构 |
4.3.4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系统设置 |
4.4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可实现的服务 |
4.4.1 成果技术对接服务 |
4.4.2 创新创业孵化服务 |
4.4.3 技术咨询服务 |
4.5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主体职能 |
4.5.1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线上主体职能 |
4.5.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线下主体职能 |
5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运行模式与实践 |
5.1 其他平台的经验借鉴 |
5.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
5.2.1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运行机制 |
5.2.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管理运行模式 |
5.3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收费模式 |
5.4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实践 |
5.4.1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预期效果 |
5.4.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阶段建议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区域与案例选择 |
1.4.1 研究区域 |
1.4.2 案例选择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全球化与地方化 |
2.1.2 欠发达地区 |
2.1.3 垂直差异与水平差异 |
2.1.4 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 |
2.2 基础理论 |
2.2.1 区域发展理论 |
2.2.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
2.2.3 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理论 |
2.2.4 制度经济地理学理论 |
2.3 研究进展 |
2.3.1 区域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发展 |
2.3.2 全球化、地方化与区域发展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1.1 城市中心性的测度 |
3.1.2 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评估 |
3.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3.2.1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测度 |
3.2.2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
3.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 |
3.3.1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
3.3.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2 研究方法 |
4.2 贸易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2.1 对外贸易与贸易依存度的城市差异 |
4.2.2 贸易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3 外商投资企业与广西城市发展 |
4.3.1 外资企业的整体数量变化 |
4.3.2 外资企业的城市数量和结构变化 |
4.3.3 外资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4 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城市发展 |
4.4.1 实际利用外资的城市差异 |
4.4.2 FDI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5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6 东盟案例分析 |
4.6.1 经贸合作成果惠及广西各市而南宁受益最大 |
4.6.2 投资合作项目增多而大型企业更具潜力和优势 |
4.6.3 大型企业抓住博览会契机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结构视角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产业结构与广西城市发展 |
5.2.1 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2 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3 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3 产业集聚、专业化与城市发展差距 |
5.3.1 城市工业和制造业空间格局 |
5.3.2 城市工业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化 |
5.3.3 城市工业产业的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
5.3.4 产业集聚与专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园区视角 |
6.1 广西产业园区、高新企业与城市发展 |
6.1.1 广西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 |
6.1.2 广西高新企业的时空格局 |
6.1.3 产业园区、高新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2 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1 南宁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2 北部湾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 欠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1 以"铝产业"为主导,结构效益低 |
6.3.2 产业集聚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
6.3.3 产业间缺乏协作分工,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
6.3.4 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突出 |
6.4 产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化一地方化视角下的广西区域发展的水平差异 |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1.2 区域不平衡的测度与时空分析方法 |
7.1.3 区域不平衡的多机制分析方法 |
7.2 多层级区域不平衡分析:尺度效应 |
7.2.1 Theil指数分析结果 |
7.2.2 Theil指数的分解结果 |
7.3 区域不平衡的分布演化趋势:时空转移 |
7.3.1 区域不平衡的总体分布动态 |
7.3.2 区域不平衡的趋同分析 |
7.4 区域不平衡的空间性:时空关联 |
7.5 区域不平衡演化的内在机理:空间与非线性视角 |
7.5.1 来自线性模型的证据 |
7.5.2 来自半参数模型的证据 |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基本结论 |
8.1.1 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 |
8.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
8.1.3 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 |
8.1.4 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 |
8.1.5 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 |
8.1.6 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
8.2 政策启示 |
8.2.1 加快桂西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经济空间结构的平衡 |
8.2.2 发挥政府的关键角色,加速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结 |
8.2.3 因地制宜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
(9)环境规制下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环境规制研究 |
2.1.2 产业结构与生态效应研究 |
2.1.3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研究 |
2.1.4 环境规制的生态效应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环境规制研究 |
2.2.2 产业结构与生态效应研究 |
2.2.3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研究 |
2.2.4 环境规制的生态效应研究 |
2.2.5 山东省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 |
3.1.1 环境规制 |
3.1.2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
3.1.3 生态效应 |
3.2 理论基础 |
3.2.1 环境规制相关理论 |
3.2.2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
3.2.3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关系相关理论 |
4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 |
4.1 环境规制提出、分类及演进 |
4.1.1 环境规制提出的背景分析 |
4.1.2 环境规制的分类体系 |
4.1.3 环境规制的演进与趋势 |
4.2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 |
4.2.1 环境规制→社会需求→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
4.2.2 环境规制→自然资源利用→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
4.2.3 环境规制→企业进入→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
4.2.4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
4.2.5 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
4.2.6 环境规制→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
4.3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分析 |
4.3.1 前工业化阶段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 |
4.3.2 工业化阶段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 |
4.3.3 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5 环境规制对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的影响分析 |
5.1 山东省工业化阶段划分及现状特点 |
5.1.1 山东省工业化阶段划分 |
5.1.2 山东省工业结构特点分析 |
5.2 工业化进程中山东省环境规制的推进与效应分析 |
5.2.1 山东省环境规制演变阶段划分 |
5.2.2 山东省环境规制效应的时空变化 |
5.3 山东省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强度分析 |
5.3.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5.3.2 不同中间变量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强度 |
5.3.3 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综合作用强度 |
5.4 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效应分析 |
5.4.1 工业和污染密集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解 |
5.4.2 工业和污染密集型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解 |
5.5 本章小结 |
6 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及其污染物减排潜力预测 |
6.1 不同环境规制下未来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的情景设置 |
6.1.1 未来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 |
6.1.2 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未来工业结构调整的情景设置 |
6.2 不同环境规制下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情景设置 |
6.2.1 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 |
6.2.2 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的情景设置 |
6.3 不同环境规制下未来山东省工业大气和水污染物减排潜力预测 |
6.3.1 不同环境规制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 |
6.3.2 不同环境规制下工业水污染物减排潜力 |
6.4 本章小结 |
7 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路径与保障措施 |
7.1 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
7.1.1 基于社会需求的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
7.1.2 基于自然资源利用的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
7.1.3 基于企业进入的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
7.1.4 基于技术创新的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
7.1.5 基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
7.1.6 基于国际贸易的工业结构优化路径 |
7.2 环境规制下山东省工业结构优化的保障措施 |
7.2.1 完善环境规制体系 |
7.2.2 创新体制机制 |
7.2.3 调整要素政策 |
7.2.4 细化产业政策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劳务输出型乡镇的城镇化动力与惯性机制 ——中部河镇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城镇: 一个关联性的生态系统 |
二、城镇化研究的基础理论 |
三、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 |
四、研究主题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与分析框架 |
一、城镇化的组织机制 |
二、城镇化的基层治理 |
三、田野方法与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河镇的行政建制与发展动力 |
一、河镇概况 |
二、行政建制与职能设置 |
三、河镇城镇化的组织动力 |
第四章 建立“开发区”:河镇的城镇化模仿 |
一、以修路为名的征地 |
二、房地产开发——迁移先行 |
三、打造产业:“酵母工程”与“蝴蝶兰事件”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如何集聚:城镇化过程中的系统动员 |
一、强聚人气——菜市场事件 |
二、粮站和学校的潜功能 |
三、税收的博弈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河镇的重新开发与项目整合 |
一、栽房子 |
二、拆迁、拆违中的官民互动——老金事件 |
三、再开发:一箭三雕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镇化的惯性机制与治理逻辑 |
一、行政建制的动力引擎 |
二、惯性机制及其制度基础 |
三、地方发展主义逻辑与新型城镇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四、山东省高新技术转移中心推荐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及投融资机制研究[D]. 汪惠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新三板融资研究 ——以联兴科技公司为例[D]. 张勇. 上海财经大学, 2019(07)
- [3]DYC银行科技金融发展战略研究[D]. 吴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5]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D]. 王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5)
- [6]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 ——以中国科学院为例[D]. 杨抑.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7]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D]. 戴其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8]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02)
- [9]环境规制下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徐成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10]劳务输出型乡镇的城镇化动力与惯性机制 ——中部河镇的个案研究[D]. 童宗斌.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银行融资论文; 生态补偿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