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论文文献综述)
郭江珊[1](2021)在《基于人机协同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毕雯婷[2](2021)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比较研究 ——以优质课和常态课为例》文中认为文化意识的培养对高中英语教学来说必不可少,它对于拓宽眼界,了解文化,意识差异等起到重要作用。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了新的衡量标准,相对应的就要求教师丰富文化意识培养活动,改变文化意识的培养方式来适应新的标准。因此对高中英语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十分有必要。本研究以山东济宁邹城市某高中5节英语阅读课以及2018年第十一届高中英语观摩大赛视频中的5节阅读课为研究对象,以个案研究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为主,从文化意识教学途径,文化意识教学内容,文化意识教学组织形式,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重点探讨高中英语优质课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活动有何特点,常态课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何特点,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活动有何异同,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有哪些。研究结果显示:1.在优质课中,文化意识教学途径多样,包括文化对比、文化旁白、言语互动、创设情境、启发诱导、直观教学。文化意识教学内容丰富,包括历史地理、社会规约、文学艺术、情感态度、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科学技术。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灵活多样,包括倾听、看图、观看视频、听录音、角色扮演等。文化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包括个体活动、同伴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而在常态课中,文化意识教学途径单一,以师生言语互动及启发诱导为主,其余途径使用次数较少。文化意识教学内容只注重情感态度,而风俗习惯,社会规约及文学艺术甚至并未涉及。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单一,仅包括言语互动,倾听及看图三种。文化意识教学组织形式只注重集体活动。2.尽管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许多的不同点,但也有其相同之处。如: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上,二者都最为注重师生言语互动这一途径,而对于通过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二者有所忽视。在文化意识教学内容上,常态课与优质课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在文化意识的教学组织形式上,二者都注重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上,言语互动,看图,倾听三种活动是二者占比最多的活动类型。3.通过对常态课5位教师的访谈发现,高考应试的需要、教师个人水平、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学校的忽视,英语学习环境等因素是影响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原因。由于时间和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对优质课教师进行访谈,研究对象数量较少,这也是本研究存在的缺陷。尽管如此,本研究了解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特点,分析了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异同及原因,并为常态课教师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王维婧[3](2021)在《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Q市J小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游戏教学法因其在玩中学、学中乐,将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融入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等特性深受小学各学科教学的青睐。小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设。在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倡通过“说唱”“玩演”等游戏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那么,在当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游戏教学法是否普遍运用?运用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优化?这便是本研究要着力调查、分析、探讨的主要思路和问题。本研究以Q市J小学为例展开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运用的现状从师生对游戏教学法的态度、师生参与互动情况、游戏的选择与设计、游戏教学法的监控、游戏教学法的评价、游戏教学法的相关资源六个维度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虽然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普遍性较高,但师生对游戏教学法的认识并不充分,并且对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的具体操作运用不完善。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游戏教学法选择运用的目的指向性空泛;游戏教学法运用的英语学科特点不突出;游戏教学法设计运用的创新性不足,包括游戏设计单一传统、教师对游戏难度的把握不准确、游戏规则讲解偏离规则设计的本意,学生理解偏差;游戏教学法的学生主体性有所缺失,包括学生参与游戏的机会不均等、师生互动不足、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效果不佳;游戏教学法的监控和反馈随意性强,包括游戏准备时间不足、课堂秩序混乱,非预期问题处理不当、游戏结束后学生无法快速回归课堂、教师对游戏教学法缺乏总结和评价且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游戏观念和教学能力的限制,学生的参与和创设教学游戏的能力和习惯的缺失,学校游戏教学资源与管理的制约,游戏教学法内在属性的制约。因此,要优化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教师游戏观念和能力的提高是关键,学生参与和创设教学游戏的能力提高和习惯养成是着力点,学校提高对游戏教学资源与管理的重视程度是保障。
龙红存[4](2021)在《戏剧教学法提升小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行动研究 ——以大理州S小学五年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英语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仅是社会需求,也是个人发展的要求。然而反观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发现存在学校和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地位被过分强化,学生的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能力发展被忽视等现象。本文在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撑下,选取一所地州S小学开展戏剧教学法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行动研究。首先,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前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从“戏剧教学法”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文献综述,发现戏剧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积极的意义,在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价值。其次,研究分为现状调查、行动研究设计和实施、研究结论与讨论三个部分。研究的过程按照行动研究“计划、实施、检测、反思”四个标准的范式进行,前后共进行了两轮研究。研究结果通过学生访谈、教师访谈、试卷检测、量表检测四种方式进行。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中测、后测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戏剧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确实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三个层面能力提升明显。最后,基于本次行动研究的过程感受和研究结果,笔者结合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从教学设计、教师教学和戏剧教学法活动实施等层面提出以戏剧教学法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建议。
袁雪[5](2021)在《北京市某民办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根据语用学理论(Pragmatics)和二语习得理论(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小学阶段是进行系统化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语用学强调的就是提高语言学习者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这一点在新课标中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当前教师在教学中需着重开展的一项任务就是要提高小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诸多因素,最为主要的是语用能力。实际上,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较少考虑到英语交际中的规范,对语用能力的培养和引导相对弱化,造成学生在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甚至语言离格的情况,使英语交际难以为继,语用能力习得成效不明显,小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难以提升。在英语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现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和导向。鉴于此,笔者通过在北京市某民办小学为期四个月的英语教学与管理实践,观测并收集有效课堂教学案例40余条,分析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语言原则时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并优化教学策略。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拟从语用学理论中探讨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三条主要语用原则下,北京市某民办小学教师对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语用学理论与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相结合,提高语用能力培养成效。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语用学及相关科学理论的同时,对民办小学教师的英语课堂进行教学观摩,分析记录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培养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策略。本文共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文献综述,在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分析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界定核心概念,确定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三条主要语用原则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要求。第三部分分析40余条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案例,根据三条语用原则分析教师对培养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第三部分内容,进一步提出优化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策略。第五部分结语,总结研究结果,反思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陈明珠[6](2021)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我国乡村教育的现状满目苍凉,而乡村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乡村英语教师应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技能,转换传统的教师角色,以保证乡村教育的顺利推行,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那么乡村教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应然角色是什么,是否存在应然与实然之间的角色偏差,教师角色又该如何丰富与更新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促进教师完善教师角色,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同时也是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理论上建构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然的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在此基础上运用调查研究法,以发放问卷为主,访谈为辅助的形式对教师实然的角色进行调查。问卷调查表是围绕教师的应然角色这五个维度,结合理论建构中的具体的角色内容编制问卷,并且设置了性别、教龄、学历、执教年级等四个人口学统计变量,了解目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情况。研究发现,教师群体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师-生、师-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教学科研意识差、水平低、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缺失。乡村教师、低学历以及低教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然的教师角色存在较多偏差。基于调查及综合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改善建议,以期帮助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环境,提高教师的角色水平。第一,从教师自身出发,首先要充实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其次要转变教师观念,学习教育新模式;最后要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第二,从外部支持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出发,首先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方式;其次要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再次要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最后要加强对乡村学校的教育投入。
林雅[7](2021)在《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增长,酒店业的发展速度正在逐步提高。在各国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酒店业越来越需要具有专业的酒店管理知识与一定的英语水平的专业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酒店相关专业是为培养专业的酒店人才而开设的,是输送酒店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在酒店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酒店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水平、提高酒店专业素养。本研究根据问题导向的原则,首先对相关文献、学术研究进行历史回顾与总结,对学者们典型的观点进行归纳,从而分析得出目前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问题;再由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学生与教师发放问卷、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中职《酒店英语》课程认知、中职《酒店英语》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诉求;了解教师对这一门的教学现状与教学中的困难。本研究由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的形式得出目前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较欠缺;教学内容与职业英语的拓展面不广;教学方法与学科特点的联系不紧密、教学评价主体与评价侧重点不突出。体验式教学法是在教学实施时创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体验式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理解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本研究尝试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提出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路径。应用策略主要从“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从探寻乐趣中体验英语;拓展酒店英语知识,从课堂的内外体验英语;更新课堂教学方法类型,在实战演练中体验英语;突出评价主体与评价侧重点,从具体细则中体验英语”来展开。应用的路径主要借助大卫·科尔布的体验学习圈,从“预感”酒店英语、“剖析”酒店英语、“应用”酒店英语、“拓展”酒店英语四个循环上升的步骤来创建不同的体验情境并开展酒店英语教学。本研究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法的实验后,用问卷与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数据表明,学生的兴趣度、融入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对酒店英语工作要求与注意事项的熟悉度、应用度有相应的提高。
卢杉[8](2021)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阅读课作为高中英语学习阶段的重要课型之一,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在阅读课堂中,不同的教师角色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有不同的功能作用,选择合适的教师角色能够推进课程进程,帮助学生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促进教学实践的成功进行。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制度下,高中英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运用教学法,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准确定位角色,成功进行角色转换,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在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和马斯洛的内在教育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关于高中英语课堂和教师角色有关的文献资料,将十五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优质视频课确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情况进行描述,分析不同角色定位的功能作用。探讨英语教师如何在高中阅读课堂中进行角色定位,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成功实践。案例分析结果表明:1、在高中英语阅读优质课堂中,教师根据不同的阅读主题和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角色定位,在不同的阅读环节中成功进行角色转换,能够提升阅读课的教学效果。2、高中英语阅读优质课中,教师成功进行角色转换和定位,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在优质阅读课堂中,教师灵活进行角色定位并应用到不同的阅读教学中,发挥教师角色的促进作用,扮演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等主要角色,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本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该做好角色定位,并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并建议教师通过提高个人的能力素质,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多元评价教学成果等方式,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转换角色并成功定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此外,研究者还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此提出进一步研究方案。
林立南[9](2021)在《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自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我国基础教育已取得了诸多成就。其中,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更是受到了整个国家、社会以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明了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应该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等顽瘴痼疾,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表现性评价是在真实环境或模拟现实的情境中,评定学生在表现任务中的行为表现或完成的结果作品,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评价的不足,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复杂问题和实际问题。伴随新课程理念和评价改革的持续推进,表现性评价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推广和运用。然而,通过调查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的现状,发现评价实践仍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理念,未能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既有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在基础教育评价方式变革的背景下,对表现性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采用以课堂观察法为主、问卷调查法为辅的研究方法对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考察。然后,从设计和实施两个层面提出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流程和应用原则,建构表现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质量标准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最后,总结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表现性评价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教师应树立“以学习为中心”的表现性评价理念,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升自己的表现性评价技能,推进以表现性评价促进课堂转型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改善建议和有效策略。
苏学娟[10](2021)在《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X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师生互动是教师一直被强调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的问题,在小学阶段,根据儿童心理特征进行有效互动,不仅能够培养儿童早期对英语兴趣的萌芽,而且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中能够组织有效的师生互动,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否做到质量教学的标准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改革以及学生中心论的应用,师生言语互动的频率在各个阶段的教学课堂中有所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教学问题也凸显了出来。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主要研究了现阶段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状况。笔者从微观角度,走进重庆市X小学的英语课堂,对其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研究。笔者主要从五个方面观察师生互动的情况,分析了上课的互动时间、互动对象、互动评价频率、互动内容方式、互动形式频率的差异。发现了互动时间分配不均衡,互动对象不平等,师生互动内容不具体,双向深度互动少,师生互动频率差异等问题。究其原因,表现在课堂组织形式单一,教师教育理念滞后,忽略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应试教育的压力,课堂评价等五个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阐述了基于对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现存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简单阐述五个应对策略:第一,强化教师的专业培训。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第二,发挥学生在互动中的作用。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从小建立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第三,有效互动。教师要打开教学思路,为师生互动提供优良情境,善于创造互动情节。第四,注重评价多元化。从多角度利用不同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为学生自我提高提供参考意见。第五,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比较研究 ——以优质课和常态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文化意识 |
2.1.2 优质课 |
2.2 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国内外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文化迁移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内容 |
3.4 研究方法 |
3.5 研究工具 |
3.6 研究程序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高中英语优质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特点 |
4.1.1 文化意识教学途径 |
4.1.2 文化意识教学内容 |
4.1.3 文化意识教学组织形式 |
4.1.4 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 |
4.2 高中英语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特点 |
4.2.1 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
4.2.2 文化意识教学内容 |
4.2.3 文化意识教学组织形式 |
4.2.4 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 |
4.3 高中英语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比较分析 |
4.4 高中英语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
5.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陶聪颖老师优质阅读课内容转录 |
附录 Ⅱ 教师D常态阅读课内容转录 |
附录 Ⅲ 英语阅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观察量表 |
附录 Ⅳ 优质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统计表 |
附录 Ⅴ 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统计表 |
附录 Ⅵ 访谈提纲 |
致谢 |
(3)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Q市J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 |
1.游戏教学法是小学阶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
2.“说唱”“玩演”等游戏活动是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方法 |
3.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一、游戏教学法的相关问题理析 |
(一)游戏教学法的界定 |
(二)游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1.皮亚杰的游戏理论 |
2.二语习得理论 |
(三)游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
1.目的性原则 |
2.创新性原则 |
3.学生主体性原则 |
4.趣味启发性原则 |
二、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在课堂运用中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问卷的设计 |
3.访谈提纲的设计 |
4.课堂观察记录表的设计 |
(二)调查对象 |
1.问卷对象 |
2.访谈对象 |
3.观察对象 |
(三)调查实施 |
1.问卷调查法的实施 |
2.访谈法的实施 |
3.观察法的实施 |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
1.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普遍性 |
2.师生对游戏教学法的认识 |
3.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的具体操作运用 |
三、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在课堂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游戏教学法选择运用的目的指向性空泛 |
(二)游戏教学法运用的英语学科特点不突出 |
(三)游戏教学法设计运用的创新性不足 |
1.游戏设计单一传统,缺乏时代性 |
2.教师对游戏难度的把握不准确 |
3.游戏规则讲解偏离规则设计的本意,学生理解偏差 |
(四)游戏教学法的学生主体性有所缺失 |
1.学生参与游戏的机会不均等 |
2.师生互动不足 |
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效果不佳 |
(五)游戏教学法的监控和反馈随意性强 |
1.游戏准备时间不足 |
2.课堂秩序混乱,非预期问题处理不当 |
3.游戏结束后学生无法快速回归课堂 |
4.教师对游戏教学法缺乏总结和评价且评价方式单一 |
四、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在课堂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游戏观念和教学能力的限制 |
1.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法的意识和技能有待提高 |
2.教师游戏教学法理论知识储备不足 |
3.教师课后反思总结不全面、不深刻 |
(二)学生的参与和创设教学游戏的能力和习惯的缺失 |
1.学生对游戏教学法的认识存在误解 |
2.学生对自身主体性认识不足 |
3.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
(三)学校游戏教学资源与管理的制约 |
1.学校对相关教学资源投入少 |
2.学校开展游戏教学法的相关培训活动不足 |
3.学校过于关注考试成绩 |
(四)游戏教学法内在属性的制约 |
五、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在课堂运用中的优化策略 |
(一)教师游戏观念和能力的提高是关键 |
1.教师增加游戏教学法的知识技能储备,树立游戏创新观念 |
2.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设置符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游戏 |
3.教师关注全体学生,正视个体差异 |
4.教师制定课堂游戏的纪律原则,加强纪律管理 |
5.教师积极反思,加强交流,及时调整游戏 |
(二)学生参与和创设教学游戏的能力提高和习惯养成是着力点 |
1.学生参与游戏设计与评价,明确运用游戏教学法的目的 |
2.克服消极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
3.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三)学校提高对游戏教学资源与管理的重视程度是保障 |
1.学校提供游戏教学法需要的相关资源 |
2.学校开展与游戏教学法相关的教师培训活动 |
3.学校组织开展教师教研活动,加强经验交流 |
4.学校组织多种拓展活动,多元化评价教学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戏剧教学法提升小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行动研究 ——以大理州S小学五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小学英语课程目标和课程改革的要求 |
2.戏剧教学法的独特价值 |
3.个人教学观察与实践中的反思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戏剧教育 |
2.戏剧教学法 |
3.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戏剧教学法的研究 |
2.关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研究 |
3.文献研究启示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小学五年级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现状调查 |
(一)调查研究的对象与工具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工具 |
(二)五年级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
1.问卷调查及学生访谈 |
2.结果及现状分析 |
3.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中的问题及分析 |
三、戏剧教学法提升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轮行动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教学活动设计 |
1.预期目标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时间 |
4.具体教学计划 |
5.教学设计简案节选 |
(二)行动研究实施 |
(三)研究结果检测 |
1.测试工具 |
2.测试结果及分析 |
(四)一轮研究反思 |
1.肯定之处 |
2.存在不足 |
3.改进措施 |
四、戏剧教学法提升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二轮行动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教学活动设计 |
1.预期目标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时间 |
4.具体教学计划 |
5.教学设计简案节选 |
6.二轮研究的变化 |
(二)行动研究实施 |
(三)研究结果检测 |
1.检测工具 |
2.检测结果及分析 |
(四)二轮研究反思 |
1.肯定之处 |
2.存在不足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
2.注重戏剧活动实施的过程性、情境性 |
3.提升教师教学设计和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
4.优化作业设计和作业布置 |
5.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
6.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7.尝试组建英语戏剧表演兴趣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工具书类 |
(三)期刊类 |
(四)学位论文 |
(五)英文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标准 |
附录二 小学五年级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调查表 |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四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小学五年级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测试题(中测) |
附录六 小学五年级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测试题(后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北京市某民办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新课标对小学生英语教学的要求 |
(二)小学是英语语用能力培养关键期 |
(三)民办小学英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
(四)个人旨趣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理论依据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对象 |
第二章 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要求 |
一、语用原则 |
(一)合作原则 |
(二)礼貌原则 |
(三)关联原则 |
二、语用原则在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及要求 |
(一)合作原则在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及要求 |
(二)礼貌原则在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及要求 |
(三)关联原则在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及要求 |
第三章 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有效性分析 |
一、中外教师应用合作原则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中教重点讲练模式化 |
(二)外教知识讲授连贯性不强 |
(三)外教语句讲练引导不足 |
二、中外教师应用礼貌原则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中教疏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
(二)外教间接表达方式难理解 |
三、中外教师应用关联原则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外教拓展内容丰富,分散学生注意力 |
(二)中教紧抓重点,教学内容单一 |
第四章 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
一、搭建高效的双师型课堂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二、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
(一)利用中外教师的文化背景优势 |
(二)设计多种形式的诱因 |
(三)布置开放型课后作业 |
三、加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建设 |
(一)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
(二)教师应提高目标语语用水平 |
四、创设真实生动的交际情境 |
(一)创设话题式情境 |
(二)创设游戏型情境 |
五、云课堂等教学资源的拓展和充分利用 |
(一)教育管理部门云课堂资源的引进和优化 |
(二)教师需提高操控高科技教学设备的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 |
2.乡村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研究面临新挑战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1.教育信息化 |
2.角色 |
3.教师角色 |
(三)理论基础 |
1.角色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四)研究现状 |
1.文献趋势分析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的思考 |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六)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思路 |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 |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亟待转换 |
1.教育信息化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
2.英语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应然角色 |
1.知识的引导者 |
2.教学活动的协作者 |
3.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
4.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
5.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者 |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 |
1.调查目的 |
2.问卷编制 |
3.信度分析 |
4.效度分析 |
5.正式发放问卷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1.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总体情况 |
2.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分类剖析 |
3.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人口特征变量差异分析 |
4.不同教龄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四、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教师角色总体上存在的问题 |
1.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
2.师-生、师-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 |
3.教学科研意识差、水平低 |
4.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缺失 |
(二)不同类别教师对教师角色存在的问题 |
1.乡村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水平存在不足 |
2.低学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水平存在不足 |
3.短教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水平存在不足 |
(三)教师角色转换问题原因分析 |
1.教师自身对教育信息化的接受程度不高 |
2.学校对教师角色转换的条件支持不够 |
五、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对策与建议 |
(一)乡村教师增强自身的角色修养 |
1.转变教师观念,学习教育新模式 |
2.充实教师自身专业知识 |
3.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
(二)学校助力乡村教师的角色转换 |
1.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方式 |
2.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
3.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
(三)社会帮扶乡村教师的角色转换 |
1.社会提高教师职业的认可度 |
2.政府优化乡村学校资源配置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与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师访谈实录 |
致谢 |
(7)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适应酒店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
2.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 |
3.突破中职《酒店英语》教学困境的需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必要性与可行性 |
1.研究必要性 |
2.研究可行性 |
(六)研究创新点 |
二、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1.体验式教学法 |
2.中职《酒店英语》 |
(二)理论基础 |
1.杜威的经验学习理论 |
2.大卫·科尔布体验式教学理论 |
三、中职《酒店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
1.调查对象与问卷编制 |
2.调查方法与内容 |
(二)调查信息的回收与分析 |
1.学生调查结果 |
2.教师调查结果 |
(三)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原因 |
1.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较欠缺 |
2.教学内容与职业英语的拓展面不广 |
3.教学方法与学科特点的联系不紧密 |
4.教学评价主体与评价侧重点不突出 |
四、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路径 |
(一)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1.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从探寻乐趣中体验英语 |
2.拓展酒店职业英语知识,从相关知识中体验英语 |
3.更新课堂教学方法类型,在实战演练中体验英语 |
4.突出评价主体与侧重点,从具体细则中体验英语 |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
1.体验式教学法应用的流程设计 |
(1)“预感”酒店英语 |
(2)“剖析”酒店英语 |
(3)“应用”酒店英语 |
(4)“拓展”酒店英语 |
2.体验式教学法应用的具体要求 |
(1)对教学条件要求 |
(2)对教师的要求 |
(3)对学生的要求 |
五、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探索 |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
(二)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 |
1.总体规划 |
2.第一轮教学实践探索 |
3.第二轮教学实践探索 |
(三)实践效果分析 |
1.提高了学生对中职《酒店英语》的兴趣 |
2.学生愿意参与中职《酒店英语》体验式课堂活动 |
3.学生对酒店职业英语的工作要求的了解度有所提高 |
4.学生加深了对酒店职业英语工作注意事项的熟悉度 |
5.提高了学生对酒店英语应用度 |
(四)体验式教学法在《酒店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
1.注意体验式教学法的内容适用性 |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提高参与度 |
3.学校应提供相对应的教学保障 |
六、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英语教师角色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一)教师角色含义的演变 |
(二)英语教师角色的研究情况 |
二、教师角色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一)英语阅读教学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
(二)教师角色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
(一)从心理学视角探索教育 |
(二)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中心” |
二、马斯洛的内在教育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与工具 |
四、研究步骤 |
(一)建立基础理论 |
(二)选择案例 |
(三)搜集数据 |
(四)分析数据 |
(五)撰写报告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情况 |
(一)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师角色 |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选择情况 |
二、教师角色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转换 |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 |
(二)由学习任务的发布者转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
(三)由教学过程的监督者转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
三、教师角色定位及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一)不同的教师角色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 |
(二)教师角色在不同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
第六章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二、对教学的启示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士论文 |
致谢 |
(9)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基础教育评价方式变革的趋势 |
2.超越传统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的优势 |
3.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问题 |
(二)研究回顾 |
1.表现性评价的兴起与发展 |
2.表现性评价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
3.基于表现性评价学习方式的改进 |
4.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 |
5.通过表现性评价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
6.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三)研究问题及意义 |
1.研究问题 |
2.研究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课堂观察法 |
2.问卷调查法 |
三、表现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质量标准建构 |
(一)评价目标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
1.与学习目标相一致的评价目标 |
2.清晰且明确的评价目标 |
(二)表现任务与评价目标相匹配 |
1.表现任务的真实性与可操作性 |
2.表现任务的设计流程 |
(三)基于评价目标的评分规则 |
1.评分规则的主要结构 |
2.基于课标的评分规则开发 |
3.评价标准的明确和理解 |
(四)落实评分规则的组织和实施 |
1.根据规则标准的评价信息收集 |
2.记录和描述学生表现的详实性 |
(五)评价信息利用的有效性 |
1.评价过程的关注和评价结果的分析 |
2.评价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反思性 |
四、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
1.英语课堂形态以教师为主导 |
2.英语学业评价侧重传统纸笔测验 |
3.英语学习方式以听课、练习为主 |
4.英语作业形式强调知识记忆 |
(二)初中英语教师表现性评价素养 |
1.教师对表现性评价较为认同,愿意开展表现性评价 |
2.表现性评价知识基本了解,但理解程度有待加深 |
3.表现性评价技能有所欠缺,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
(三)初中英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
1.评价目标的确定更侧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
2.评价任务的设计缺乏真实情境的创设 |
3.评分规则的制定过于依赖教师的经验 |
4.表现性评价结果的处理流于形式 |
5.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效果不太显着 |
(四)教师评价素养对表现性评价应用的影响 |
1.评价素养较高,表现性评价应用良好 |
2.评价素养一般,表现性评价应用效果不明显 |
3.评价素养较低,表现性评价应用存在很多问题 |
五、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
(一)表现性评价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教师评价素养各维度水平不均衡 |
2.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流程不规范 |
(二)表现性评价应用不理想的原因 |
1.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形态 |
2.教师表现性评价观念滞后 |
3.教师表现性评价技能欠缺 |
六、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改善策略及建议 |
(一)立足学生发展,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 |
1.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 |
2.树立“以学习为中心”的表现性评价理念 |
(二)聚焦核心素养,提升表现性评价能力 |
1.选择多元的表现目标,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
2.设计真实的表现任务,提供适时、清晰的指导 |
3.开发表现性评价评分规则,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
4.有效利用表现性评价信息,分析和反思评价结果 |
(三)以表现性评价促进课堂转型 |
1.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
2.更新教学设计理念 |
3.增强表现性评价的适用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应用观察表 |
附录B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应用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C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应用调查学生问卷 |
致谢 |
(10)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 |
(二) 关于师生互动类型的研究 |
(三) 关于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
(四) 已有文献的简要评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互动 |
(二) 师生互动 |
(三) 课堂师生互动 |
二、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理论基础 |
(一) 交往理论 |
(二)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二章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调研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对象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实施 |
二、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描述 |
(一) 课堂师生互动对象的情况 |
(二) 课堂师生互动时间分配的情况 |
(三) 教师在课堂师生互动中的行为表现 |
(四) 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中的行为表现 |
(五) 课堂师生互动形式频率的情况 |
(六) 课堂师生互动评价频率的情况 |
(七) 师生互动的非言语行为研究 |
第三章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
一、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
(一) 师生互动机会不均等 |
(二) 师生互动时间分配不均衡 |
(三) 师生互动的形式运用不恰当 |
(四) 双向深度互动少 |
二、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主要原因 |
(一) 课堂组织形式单一 |
(二) 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 |
(三) 教师忽略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
(四) 应试教育的压力 |
(五) 教师忽视了课堂评价 |
第四章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改善策略 |
一、强化教师的专业培训 |
(一) 明确培训目标 |
(二) 制定培训内容 |
(三) 注重培训方式 |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互动性 |
(一) 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 |
(二) 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 |
三、实现课堂有效互动 |
(一) 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
(二) 创设良好互动情境 |
(三) 设计多种互动形式 |
四、注重课堂的多元评价 |
(一) 评价目的明确 |
(二) 评价主体多元化 |
(三) 评价内容全面化 |
(四) 评价方式多样化 |
五、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一) 关注学生个体 |
(二) 开展小组合作 |
(三) 发挥班级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英语师生互动教学现状的调査(教师卷) |
附录二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现状的调查(学生卷) |
附录三 教师访谈 |
附录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人机协同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D]. 郭江珊.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比较研究 ——以优质课和常态课为例[D]. 毕雯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Q市J小学的调查[D]. 王维婧.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戏剧教学法提升小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行动研究 ——以大理州S小学五年级为例[D]. 龙红存. 大理大学, 2021(08)
- [5]北京市某民办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 袁雪. 大理大学, 2021(08)
- [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D]. 陈明珠.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林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8]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研究[D]. 卢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林立南.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10]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X小学为例[D]. 苏学娟. 扬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