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私营企业季节性生产发生工伤怎么办(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雯[1](2021)在《美国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制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零工经济的崛起,灵活就业人员成为撑起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角色。然而多重原因导致相比于标准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面临更高的工伤风险。美国各州已陆续在其工伤保险制度中规定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方案,可以划分为五类:雇主自愿选择;满足一定标准的被强制纳入,其余由雇主自愿选择;满足一定标准的被强制纳入,其余排除在外;强制纳入;被排除在外。美国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制度可供我国借鉴,力求在保证灵活性的同时,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障水平。
徐晨哲[2](2021)在《山东省监狱企业管理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晋江艳[3](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舒怡[4](2021)在《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边云涛[5](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张意宁[6](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市纺织工会是上海纺织工人的群众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海纺织工人作为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最彻底的群体,不可避免地承担了中国近现代发展的重任。在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纺织工人组织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人的政治地位迎来了历史的转变,上海纺织工人作为上海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之重不言而喻。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工人恢复与发展生产并发动职工参与重大政治活动,巩固与维护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随着批判工团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浪声迭起,上海市纺织工会的自身独立性逐渐缺失并与工会的本质渐行渐远,值得反思。本文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途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前上海纺织工人组织的发展情况做了概述,然后从社会发展和理论依据两方面总结上海市纺织工会成立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上海市纺织工会的成立过程及部门设置情况。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上海市纺织工会的主要工作和履职情况,包括推进群众生产工作、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协调劳资关系、教育工作和自身建设。第三章详细描述了上海市纺织工会发动与组织群众参与的重大政治活动,包括参与抗美援朝运动、参与民主革命运动、参与“三反”“五反”运动及参与“一化三改造”。第四章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的工作成效与经验教训,总结了在特殊历史时期下上海市纺织工会缺乏自身独立性而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启示。
裴新伟[7](2019)在《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农民阶层分化是一场“从身份到契约”的进步性社会运动,是全面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农民阶层分化的深入,民众的生活水平整体提升、思想观念深入转变、社会结构趋于合理,获致性因素在个人实现阶层转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特征仍然比较明显,加之个体所处的阶级阶层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在社会结构变动中的利益得失和对现象的判断能力也不相同,势必会出现某些难以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阻碍着新时代的农民阶层分化。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并制定应对措施,以此推进农民阶层分化和全面现代化进程。梳理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新变化,发现其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促成性因素、限制性因素和相机性因素。在不同时期,不同因素对农民阶层分化的作用也不相同。伴随城市化的发展,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进行、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与城乡结构继续变革、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发生变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控制性功能渐弱和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继续提高等。以农民阶层分化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为重点,参考国外经验,研究发现农民阶层分化的宏观趋势是:分化的力度将继续加大、分化的速度将先降、再增、后稳定,分化的区域不平衡性将持续得以缓解,城市群仍是人口的主要流入地等。中观趋势是:农业劳动者继续减少与现代农业经营者持续增加、农民工规模达到顶峰与内部结构深刻变革、乡村民营经济就业人员的规模会略有缩减,以及乡村知识分子与社会管理者将持续向城市转移等。微观趋势是:在2030年左右,农业劳动者将减少至5800万人左右,乡村个体劳动者与私营企业主在乡村人口中的占比将下降约0.84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将增长至约1.4亿人,乡村社会管理者与知识分子规模将随着人口向城市流入而逐渐减少,分别减少至680万人和425万人左右,现代农业经营者在乡村人口中的占比将达到约10%,乡村的儿童与老年人在乡村人口中的占比将上升至26%,以及非进城外出农民工总量仍在3300万人左右等。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中的各种问题依然存在,并可能诱发各种矛盾。这些问题或矛盾在经济发展和农民阶层分化中产生,仍要在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和农民阶层分化中解决。因此,需要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入口,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加快发展农村各类教育以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乡村基础,以及通过深化现行户籍制度改革和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以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促进农民阶层分化深入发展,推进全面现代化进程。
刘恋[8](2014)在《私营企业发展中的政企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G区A煤矿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良好的政企关系是影响乡镇场域的私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十年来,由于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国家强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整改关闭措施。在这种背景下,私营煤矿的生存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G区私营企业A煤矿为个案,运用参与式观察的定性研究的方法,使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为分析视角,以社会关系、社会资本、结构洞等概念为研究工具。回顾A煤矿的发展过程,分析展示企业如何利用先赋性关系和生成性关系建构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并在发展中如何利用社会关系网络编制建构、巩固、发展、应用政企关系。通过将政企关系置于A煤矿的创建发展历史、日常经营、应对检查和安全事故处理中,对私营企业的行动策略、选择逻辑及其运作机制进行分析。个案研究表明:在筹备阶段,私营企业利用先赋性关系中的政企关系获取稀缺资源;在初创阶段,私营企业构建、扩大、经营政企关系网络,争取企业发展空间;在成长发展阶段,私营企业维系、发展、实践政企关系,以尽量规避淘汰关停的风险。政企互动是企业经营者策略选择与资本运作的过程。论文认为,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私营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与地方政府的互动有所差异。但私营企业与地方政府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庇护关系。在面临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时,地方管理部门与乡镇场域的私营企业会采取利益合作,但责任不共担的方式。总之,论文通过对私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为分析,集中展示了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政企关系特点,对于解释当下乡镇场域的私营企业及同类小型煤矿的生存发展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志平,刘军,张为杰[9](2012)在《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考察、思考与政策选择——以辽宁省为例》文中提出辽宁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以及辽宁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辽宁省14个地区,搜集了222个样本的调查问卷,针对统计数据对辽宁省农民工社会保障情况做出基本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并根据辽宁省情,提出完善政府—企业—农民工三位一体的社保体系思路,完善辽宁省内地区间农民工保险转移政策;提高辽宁省农民工工伤保险与失业保险的参保率;进一步加大社保的执法力度与宣传力度。
杜海燕[10](2012)在《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私营经济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总体规模逐步壮大。到2007年中期,私营企业已经达344万户,注册资本42146亿元,从业人员4716万人,产值200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603亿元,出口创汇企业74443户,出口创汇1749.68亿元等等显而易见,我国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劳动关系问题正在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和敏感社会问题。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标志着民心稳定,国运昌盛,即所谓国泰民安,人和政通。本文从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入手,从理论、制度、模式、实务、案例以及最新动态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引言扼要地介绍了本选题的依据、研究的方法、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的意义。第一章论述了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的概述。首先,论述我国私营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其次,用许多数据和表格阐明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第二章论述了劳动关系的概述。首先,从劳动关系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其次,引入有关劳动关系的主要理论,例如马克思主义、西方各学派、毛泽东、江泽民等有关的劳动关系理论;再次,介绍了新中国劳动关系的建立、变化和发展;最后,阐述了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第三章论述了现阶段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本质——冲突与合作。首先,从冲突的定义、类型、基本手段以及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冲突的现状,对私营企业雇主与雇员两者冲突的分析以及寻求解决的办法;其次,与之相对应的,从合作的定义及相关的内容,对雇主和雇员两者合作的分析,缓和劳动关系,化冲突为共赢;最后,利用较丰富的个案资料来分析冲突与合作的关系。第四章论述了内、外部环境影响下的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首先,从内部环境看,“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代会。“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其次,从外部环境看,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方面阐述和分析。第五章论述了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第六章论述了建立规范的私营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机制。首先,列举了劳动关系与相关的劳动法规;其次,例举了美国、德国、日本的劳资立法;再次,例举了我国私营企业中引发劳资纠纷的几个问题;最后,对劳动关系领域政策法规发展的趋势展望。第七章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首先,发达国家劳动关系的经验和对我们的启示;其次,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三方协商机制;再次,积极引导私营企业的制度创新;最后,建立新型的劳资关系管理理念——情感管理。
二、在私营企业季节性生产发生工伤怎么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私营企业季节性生产发生工伤怎么办(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灵活就业概述 |
(一)美国灵活就业的职业类型 |
(二)美国灵活就业人员的分布特征 |
二、美国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风险 |
(一)美国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类型 |
(二)美国灵活就业人员工伤风险高的原因分析 |
三、美国各州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制度分析 |
(一)雇主自愿选择 |
(二)满足一定标准的被强制纳入,其余由雇主自愿选择 |
(三)满足一定标准的被强制纳入,其余排除在外 |
(四)强制纳入 |
(五)被排除在外 |
四、结论与启示 |
(一)兼顾劳资权益的工伤保险制度较好适用 |
(二)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 |
(3)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社会团体 |
4.2.3 企业内部机构 |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5.1 社会救济 |
5.1.1 灾害救济 |
5.1.2 贫民救济 |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
5.2 社会保险 |
5.2.1 养老保险 |
5.2.2 医疗保险 |
5.2.3 伤残保险 |
5.2.4 生育保险 |
5.2.5 优异贡献待遇 |
5.3 社会福利 |
5.3.1 民政福利 |
5.3.2 职工福利 |
5.4 社会优抚 |
5.4.1 优待补助 |
5.4.2 褒扬抚恤 |
5.4.3 安置复员军人 |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5)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
2.1 产业演进研究 |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上海市纺织工会的历史背景与成立 |
一、上海市纺织工会成立的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上海纺织工人组织沿革 |
(二)上海市纺织工会成立的重要性 |
二、上海市纺织工会的建立及组织沿革 |
(一)上海市纺织工会的筹组过程 |
(二)上海市纺织工会的下属行业及部门设置 |
第二章 上海市纺织工会的主要工作和履职情况 |
一、推进群众生产工作 |
(一)开展棉纱增产与劳动竞赛 |
(二)推广先进工作法与技术革新运动 |
(三)推选与培育劳动模范 |
二、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
(一)救济失业和困难职工 |
(二)加强安全生产与卫生工作 |
(三)完善劳保组织与劳动保险 |
(四)维护女工权益 |
三、协调劳资关系 |
(一)帮助调整劳资关系 |
(二)协助处理劳资纠纷 |
四、举办教育活动 |
(一)政治思想教育 |
(二)文化知识教育 |
(三)职业技术教育 |
(四)女工干部教育 |
五、自身建设 |
(一)明确工会的主要任务 |
(二)建立健全基层组织 |
第三章 上海市纺织工会参与重大政治活动 |
一、参与抗美援朝运动 |
(一)开展抗美援朝教育工作 |
(二)推行爱国公约与捐献运动 |
(三)成立爱国增产节约捐献检查工作组 |
二、参与企业民主改革运动 |
(一)国营企业的民主改革 |
(二)私营企业的民主改革 |
三、参与“三反”“五反”运动 |
(一)国营企业的“三反”运动 |
(二)私营企业的“五反”运动 |
四、参与“一化三改造” |
(一)监督与管理私营企业 |
(二)逐步推进公私合营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市纺织工会的工作成效与经验教训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市纺织工会的工作成效与工作特点 |
(一)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生产为中心开展工作 |
(二)以完成重大政治任务来推动生产 |
(三)重视女工权益及相关福利事业 |
(四)在各项工作中贯穿思想教育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区纺织工会工作的不足与教训 |
(一)工会与行政关系有待改善 |
(二)工会与工人关系不够融洽 |
三、对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启示 |
(一)推动工会政治性、群众性和自主性的协调发展 |
(二)促进工会与行政之间的关系合理化 |
(三)在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同时展现自身工作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框架 |
一、基本概念 |
二、基本理论 |
三、基本观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创新点与研究限度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限度 |
第一章 国外农民阶层分化的实践与经验 |
第一节 日本:高度协同与中度推动的分化模式 |
一、为何研究日本的农民阶层分化 |
二、日本农民阶层分化的历程 |
三、日本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 |
第二节 英国:中度协同与高度推动的分化模式 |
一、为何研究英国的农民阶层分化 |
二、英国农民阶层分化的历程 |
三、英国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 |
第三节 巴西:低度协同与高度推动的分化模式 |
一、为何研究巴西的农民阶层分化 |
二、巴西农民阶层分化的历程 |
三、巴西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 |
第四节 经验:国外实践的启示 |
一、增进协同:增进农民阶层分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性 |
二、遵循规律:支持城市群优先发展 |
三、政府推动:适度发挥政府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
第二章 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的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新时代以前农民阶层分化的回顾 |
一、1949 年到1977 年:阶段性分化与整体性停滞 |
二、1978 年到1995 年:剧烈分化的开始与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
三、1996 年到2003 年:持续分化与主要流入地开始转移 |
四、2003 年到2011 年:快速分化与城乡结构深入变迁 |
第二节 新时代以来农民阶层分化的梳理 |
一、农民阶级持续分化与新兴阶层不断出现 |
二、农民工规模增速回落与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
三、非公经济就业人员规模扩大与内部结构深刻变革 |
四、乡村社会管理者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向城市转移 |
第三节 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与性质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三、分化的性质 |
第三章 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分类 |
一、促成性因素 |
二、限制性因素 |
三、相机性因素 |
第二节 分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进行 |
三、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与城乡结构继续变革 |
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发生变革 |
五、户籍管理制度的控制性功能渐弱 |
六、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继续提高 |
第四章 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农民阶层分化的宏观趋势 |
一、分化力度将继续加大 |
二、分化速度将先降再增后稳定 |
三、分化的区域不平衡性将持续得以缓解 |
四、城市群仍是主要流入地 |
第二节 农民阶层分化的中观趋势 |
一、农业劳动者继续减少与现代农业经营者持续增加 |
二、农民工规模达到顶峰与内部结构的深刻变革 |
三、乡村民营经济就业人员的规模会略有缩减 |
四、乡村知识分子与社会管理者将持续向城市转移 |
第三节 农民阶层分化的微观趋势 |
一、农村各阶层现状 |
二、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微观趋势 |
第五章 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中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分化中存在的问题 |
一、兼业现象普遍与“融城困境”突出 |
二、区域、城乡和乡村内部的不平衡问题 |
第二节 促进农民阶层分化的对策 |
一、增强拉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入口 |
二、加大推力: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乡村基础 |
三、减少阻力: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出版物 |
二、中文期刊 |
三、英文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私营企业发展中的政企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G区A煤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源起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基本理论与概念界定 |
2. 个案基本情况介绍 |
2.1 G 区基本情况 |
2.2 A 煤矿企业发展概况 |
3. A 煤矿企业的政企关系的构建与经营 |
3.1 政企关系的演进过程 |
3.2 政府关系发展中的先赋性关系网络 |
3.3 政府关系发展中的生成性关系网络 |
3.4 小结 |
4. A 煤矿企业的政府关系的维系与实践 |
4.1 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政企关系积累与资本获取 |
4.2 检查应对中的政企关系维系与资本发展 |
4.3 突发事件中的政企关系实践与资本保障 |
4.4 小结 |
5. 总结与讨论 |
5.1 总结 |
5.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考察、思考与政策选择——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辽宁省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情况:基本判断 |
(一) 辽宁省被调查农民工个人与工作的样本信息 |
1.辽宁省农民工的年龄、教育与行业特征 |
2.辽宁省农民工就业的单位性质、流动性与工资水平 |
3.辽宁省劳动合同签约率低, 维权意识缺乏 |
(二) 辽宁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经验事实 |
1.辽宁省农民工的劳动福利与养老保险普及状况 |
2.辽宁省农民工参保覆盖面、参保内容、参保水平情况 |
3.辽宁省农民工主观参保意愿与对社保制度认可度情况 |
三、辽宁省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与缺失的深层次原因 |
(一) 农民工的高流动性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内在矛盾 |
(二) 农民工社会保障意识淡化与缺失 |
(三) 用人企业对农民工对社保政策的曲解执行 |
(四) 政府投入不足、失业救济压力较大 |
四、完善辽宁省农民工社保体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 |
1.在社保模式选择上, 将农民工社保纳入城镇社保体系 |
2.完善辽宁省内地区间农民工保险转移政策, 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
3.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提高辽宁省农民工工伤保险与失业保险的参保率, 降低农民工缴费负担 |
4.辽宁省应该加大社保的执法力度与宣传力度 |
(10)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我国私营企业概述 |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
一、私营企业的定义 |
二、现阶段私营企业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三、现阶段私营企业产生的前提条件 |
四、现阶段私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现阶段私营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
一、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的性质 |
二、现阶段我国私营经济的特点 |
第三节 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设 |
一、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更加宽松 |
二、私营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趋于好转 |
三、私营企业持续发展的生产要素诸条件均已具备 |
第二章 劳动关系概述 |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
一、含义 |
二、称谓 |
三、主体 |
四、劳动关系的特征 |
第二节 有关劳动关系的主要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的劳资关系理论 |
二、毛泽东的“劳资两利”理论 |
三、“三个代表”及“和谐社会”的理论 |
四、各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 |
第三节 新中国劳动关系的建立、变化和发展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建立 |
二、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的变化 |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 |
第四节 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 |
一、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性质及其特征 |
二、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现阶段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本质——冲突与合作 |
第一节 冲突 |
一、冲突无处不在 |
二、冲突的类型 |
三、劳动冲突 |
第二节 合作 |
一、企业劳动关系的合作与员工参与 |
二、私营企业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合作分析 |
三、缓和劳资关系,化冲突为共赢 |
第三节 冲突与合作的个案资料 |
第四章 内、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 |
第一节 内部环境影响下的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 |
一、“老三会”和“新三会” |
二、中国私营企业雇主和雇员之间关系 |
第二节 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 |
一、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经济环境因素 |
二、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政治法律环境因素 |
三、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
第五章 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分配与社会保障关系 |
第一节 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分配关系 |
一、分配关系的产生 |
二、研究私营企业收入分配关系的意义 |
三、影响分配关系的因素 |
四、分配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二节 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的社会保障关系 |
一、私营企业实施劳动者社会保障的意义 |
二、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及内容 |
三、私营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 |
四、加强私营企业社会保障的措施 |
第六章 建立规范的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 |
第一节 劳动关系与相关的劳动法规 |
一、第一层次 |
二、第二层次 |
三、第三层次 |
四、第四层次 |
第二节 美、德、日的劳资关系立法 |
一、美国的劳资关系立法 |
二、德国的劳资关系立法 |
三、日本的劳资关系立法 |
第三节 私营企业中容易引发劳资纠纷的几个问题 |
一、合同效用低 |
二、工资分配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 |
三、工作日制度与劳动安全制度出现空白 |
四、基本上无福利劳保待遇 |
五、任意侵犯雇工的人身权利 |
第四节 现阶段私营企业中与劳资纠纷相关的几个案例 |
第五节 劳动关系领域政策法规发展的趋势展望 |
第七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企业劳动关系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发达国家企业劳动关系的经验 |
二、发达国家劳资关系对我们的启示 |
第二节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三方协商机制 |
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三方协商机制的含义和特征 |
二、我国三方协商机制中三方身份的定位 |
三、我国三方协商机制的运行 |
第三节 积极引导私营企业的制度创新 |
一、要创新产权制度,优化产权结构 |
二、要突破家族式经营,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三、要创新技术进步机制,改变分散落后的生产方式 |
第四节 建立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情感管理 |
一、情感与团队的关系 |
二、情感与人际关系的关系 |
三、情感与绩效的关系 |
四、情感与管理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成果与承担的课题 |
后记 |
四、在私营企业季节性生产发生工伤怎么办(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制度分析[J]. 王静雯.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1(04)
- [2]山东省监狱企业管理改革研究[D]. 徐晨哲. 东华大学, 2021
- [3]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4]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舒怡.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5]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研究(1949-1956)[D]. 张意宁.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研究[D]. 裴新伟. 南开大学, 2019(04)
- [8]私营企业发展中的政企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G区A煤矿为个案[D]. 刘恋.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9]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考察、思考与政策选择——以辽宁省为例[J]. 杨志平,刘军,张为杰.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10]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 杜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